合唱及合唱的目的

2024-09-28

合唱及合唱的目的(共10篇)

合唱及合唱的目的 篇1

如广州市依托500 多个社区文化广场和白云山、流花湖、越秀山等各大公园, 通过建立歌台, 提供免费专业指导和必要的设备支持等方式, 鼓励群众自发组织合唱团队, 这些团队成为广州最具特色、历久不衰的社区文化项目, 吸引了广大市民积极参与;近年来“四进社区———文艺大汇演”和“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的开展也进一步提升了市民的参与热情。

但群众合唱团队想要不断提高, 作为管理者必须对团队进行系统的管理, 思考如何能更好地发展。下面就群众合唱团队的管理及发展谈几点想法。

1 建立制度

合唱团除了依靠团员对合唱的热情以外, 还需要细化、可执行的制度。这些不是管理者一个或几个人强制下去的结果, 必须根据本团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 在平时的排练、演出中不断总结的结果, 编写成文。制度真正要建立的是一个传承, 让新团员感觉到被接纳、被需要, 迅速融入到团队中来, 让“老兵带新兵”。简而言之, 一个合理的制度一旦确立, 老团员起到表率作用, 这样新团员通过观察就能自觉按照制度执行。比如团委的分工, 团员的义务和权利, 演出经费的分配, 等等。

2 组建团委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 团长是团队的领军人物, 组建团委就是组建团队的中坚力量, 充分发挥核心成员的带头作用, 实现团队的目标与计划, 加速团队的建设与发展。团委成员必须具备跟团长一样的领导力, 既要清楚团队发展规划, 还要共同参与制定和实施团队目标, 让所有的团员了解团队发展方向, 在行动上和团队发展方向达成共识。大家同心同德、承上启下, 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团委最主要的作用是沟通和服务, 一是和指挥的沟通, 二是团内沟通, 三是团外交流;声部长在本声部的训练中, 把音准、节奏、表情、咬字等都完成好, 能使整体管理事半功倍。

一般团委组成是团长1 人, 副团长2-3 人, 指挥1 人, 适时根据需要设立助理指挥1 人, 伴奏1-2 人, 声乐指导2 人。团委会下设:女高音声部, 女低音声部, 男高音声部, 男低音声部, 每个声部设部长2 人;2 名财务人员, 等等。

3 明确定位

团队定位根植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团长及团委之间达成的一种共识, 是团队的特色所在, 合唱团根据定位来吸纳志同道合的团员。只有找准定位, 才能独树一帜, 在众多的合唱团队中脱颖而出。国内有很多有特色的团队, 比如广州小云雀合唱团, 成员来自广州市各中小学品学兼优的学生, 音色优美、声音和谐、技巧纯熟, 把中外作品演绎得惟妙惟肖;华中师范大学TIANKONG (天空) 合唱团, 成员是清一色的女生, 将女声合唱特有的空灵、质朴、甜美、纯真, 融入作品中, 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音乐的魅力。定位是团队的灵魂所在, 管理者需要始终围绕该定位, 在招生、排练、宣传等方面不断强化。

4 鼓舞士气

每一个人都是需要鼓励的, 团队的士气与团委的激励工作做的好坏有直接关系, 甚至影响到整个合唱团队的前程。激励是指通过一定手段使团队成员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 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使其主动自发地把个人的潜力发挥出来, 从而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团委需要懂得心理学的技巧, 树立榜样、多奖励、组织旅游或联谊活动等, 用激励代替命令, 使团队更富生命力。

5 后勤保障

香港明仪合唱团, 由非常受人尊敬的艺术家费明仪女士一手创办, 成立于1964 年, 至今已有51 年的历程, 团员均来自社会各界, 年龄在25 岁至35 岁之间, 有许多都是学生、社会工作者。据费明仪女士说, 排练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民间合唱团的生存是相当艰难的, 比如场地、经费, 除了靠一些机构的支持、社会热心人士的赞助和演出收入, 很多时候都要自己掏腰包。但越是艰苦, 斗志就会越旺盛, 这么多年来, 香港合唱就是靠着这一股热情, 慢慢系统化地搞起来的。

现在的群众合唱团, 有些是公益性、非营利性的, 有些是合法注册可以通过演出盈利的,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都需要固定的排练场地、场所, 都有努力提高合唱艺术声乐水平的强烈愿望和积极性, 都需要或多或少的经费保障, 都希望获得赞助, 有关政府部门应当大力给予扶持和积极的引导。但单靠政府的扶持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也可以借鉴香港明仪合唱团的经验, 借助社会、热心人士的力量, 使我们的群众合唱团得以可持续发展。

6 寻找机会

“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合唱团在平时努力的排练, 除了享受合唱的魅力之外, 还希望能有一个展示的平台, 管理者应为团队寻找实践机会, 保持团队的积极性。比如参加公益演出, 与其他合唱团交流、比赛、举行专场音乐会等。每次实践结束后, 都应认真收集多方意见, 做出工作总结, 从而不断改进并提高演出的质量和水平。

综上所述, 面对群众合唱团队的蓬勃发展, 除了合唱本身外, 还需要有一套系统的管理方法支撑, 这样才可以让指挥全身心投入音乐, 使群众合唱事业走得更远更好!

摘要:随着专业艺术院团改制, 大量专业艺术人才走向市场、走向基层, 使得业余群众艺术团队得到充分发展, 特别是合唱这种参与性强、容易普及的艺术门类得到了空前的繁荣, 目前投身于合唱队伍的群众不断增加, 合唱队伍不断壮大, 据广州《羊城晚报》报道仅“珠三角业余合唱团过万个”。如此蓬勃发展的群众文化生活, 更要求文化主管部门给出好的管理办法, 提供必要的场地、资金和舞台等的支持, 使群众合唱艺术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群众合唱,管理,发展

合唱及合唱的目的 篇2

关键词:小学音乐 合唱教学 综合素质

合唱,作为一种集体演唱的多声部声乐艺术门类。通过合唱学习,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团队协作意识,激发其对音乐的兴趣和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还能培养其良好的道德情操。但同时,由于其是多声部音乐,同时教学对象是注意力集中度低、行为好动且对音乐认识不足的小学生,所以其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素质要求都比较高,所以小学合唱音乐教学的效果一直不如人意。随着新课改对音乐课程要求的不断提升,这一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仍存在学校和教师重视度不够、学生音乐基础薄弱以及教学方式陈旧、单一等教学问题,使得小学生合唱的教学效果不佳,甚至出现倒退的结果。为此,必须认真且积极地落实新课标中对合唱教学的重视度,提高对合唱教学的重视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音乐审美能力,并培养其积极、乐观的生活状态和学习状态,同时也提高班级合唱和全校的音乐水平。

一、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综合素质低

目前,在我国的很多小学音乐教师都是刚毕业不久的大专或本科毕业生,存在比较明显的学生意识和好胜意识,与老教师相比,整体综合素质偏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急功近利、避重就轻的教学后果。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是教学思维不成熟。相对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而言,新教师本身的教学经验就比较欠缺,所以在教育局和学校领导的教学指标压力下,急功近利,忽视对学生的个体关注与特色引导,只追求教学结果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沟通和行为指导,导致课堂教学的氛围怪异,小学生对合唱音乐的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如人意。二是自我发展意识不足。由于受教师的社会经验不足、生活压力不大、事业发展目标不明确等原因的影响,小学音乐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不足,对自我要求偏低,在遇到复杂的音乐合唱教学的时候,很多教师都选择跳过或者改为齐唱模式,严重影响了合唱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教学平台不足

学校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平台的利用对提高音乐合唱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平台。学校要以创新教学为目标,积极地搭建为实现良好的音乐教学目标来搭建提高教学的专研度的各种平台,诸如合唱比赛、主题活动等,使学生能够在平台上展示自己,增加自我发展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二是打造器乐合奏的教学平台。通过多种音乐器材的融合与演绎,激发小学生合唱教学的兴趣,但是,目前,很多小学学校的资源配置都很低,很多学校都是只配备单一的教师进行授课,最多就配台钢琴和电子授课仪器。教学平台的不足,使得音乐合唱教学的方式过于简单,整个课堂氛围过于枯燥。

(三)学生的音乐基础薄弱

学生的音乐基础比较薄弱。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学生自身的生理条件、嗓音条件、歌唱水平、合唱能力以及家庭条件等方面的基础水平良莠不齐,使得班级合唱中教学任务的开展工作受到一定的阻碍。二是长期未能系统接受过正规音乐教育。对于农村学校和规模较小的学校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音乐基础水平普遍会比城市学校和大学校的学生来得低,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的简陋与师资力量的不足,使得他们长期接受的合唱教学是非专业的,导致其音乐基础甚是薄弱。

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优化对策研究

(一)注重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

作为专业性极高的合唱教学,其需要音乐素养较高的教师来实现其教学效果。为此,必须注重专业化音乐合唱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是提高教师准入机制。在教招的过程中,要提高对音乐教师的准入门槛,在考验其音乐修养和音乐教学能力的同时,还要对其人品、自我职业规划以及自我要求等方面进行考察,从源头上把控教师的综合素质。二是提供再教育机会。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标教学要求,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团队意识和协作意识,要为音乐教师提供诸如定期培训、专家讲座以及网络培训等再教育的机会,满足音乐教师自我提升的发展需求,让其自觉将教学目标与自身发展目标相融合,积极开展合唱教学活动。

(二)教师要养成实践与总结的习惯

作为传道授业的小学音乐教师,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思考与实践是十分重要的。具体有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要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在困难面前要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积极化解畏难情绪,赋予自身挑战自我的正能量,构建一个轻松活泼、科学高效的音乐教学氛围。二是养成对教学效果进行及时的调查、总结与改进的习惯。针对小学音乐合唱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在日常的工作、再学习过程中及时地发现、总结并采取可行性较强的改进措施来解决音乐合唱教学问题,为改善小学生音乐学习以及全面发展奠定客观、全面的理论基础。

(三)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

很多农村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师资力量和配置资源相对比较薄弱,使得小学生的总体音乐基础水平都低于城市小学或者规模相对较大的学校的学生。为此,在有限的条件下,必须改进合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创新教学方式,让小学生积极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去。诸如,可以采取两两搭档或者分组比赛的形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提升音乐合唱教学的课堂效果。二是改革教学模式。摒弃传统的合唱教学模式,借鉴国外和大城市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成功经验,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进行传承、改革与创新,将音乐合唱教学和教学效果提高到一个新层次、新境界。

参考文献:

[1]俞丽娜.浅谈如何开展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教学[J].教师,2013(3).

[2]周琦.小学低段多声部合唱教学策略探究[J].北京:中国音乐教育,2012(7).

合唱及合唱的目的 篇3

在这些要求中, 最基本的是对音准的要求。如果没有良好的音准, 其他一切都谈不上。个别学生或者某个声部音准游移, 会使整个合唱音响浑浊不清, 还有些情况, 各个声部演唱都很准确, 但是合起来以后, 却感觉音响有些怪, 好像不是那么准确。等等这些问题在排练时都要加以注意, 分析乐谱, 找到解决办法。

合唱的音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 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准与速度

通常情况下, 作品速度过快时, 音准容易偏高, 作品速度过慢时, 音准容易偏低。速度快的乐曲在演唱时情绪一般都比较激动, 耳朵的听觉就受到影响, 气息也会上提, 音准逐渐偏高。相反在演唱速度较慢的乐曲时, 歌唱位置如果下移, 气息的支持不够, 发声器官出现松弛, 音准就必然偏低。

在演唱快速作品时, 找出“支点音”是非常关键的, 只要把握住他们的音准, 这段旋律的音准就不会偏离。一些慢速度、并且还是弱力度演唱的乐曲中, 音准容易偏低。排练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办法:

(一) 时值较长的音符, 在演唱时可以有轻微的上扬 (主要是细微的感觉) 。

(二) 旋律下行时不可偏低。

(三) 找出旋律中的“支点音”, 记忆他们的音高, 并且贯穿始终。

在排练时, 慢速度作品中尽可能的抓住活跃性因素, 而在快速度作品中尽可能抓住稳定性因素。简言之就是用“快中找稳, 慢中找动”的原则来解决音准问题。慢速的长音必须用循环呼吸的演唱方法来支持音准, 并且还要有抛物线上扬的感觉。

二、音准与力度

歌唱的力度与气息的控制是分不开的。普遍的现象是, 当歌唱力度弱或渐弱且处在更高音区时, 音准易偏低;当歌唱力度强或渐强时, 在所有音区, 音准皆易偏高。因此, 在合唱练习过程中, 要多用弱唱或“半声”唱, 避免气息过分冲击声带, 并要求队员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倾听上, 增强听觉的敏感度, 使合唱队的整体声音融合得更加理想。

如恩克巴雅尔的《八骏赞》, 个别乐句在渐强过程中并且还是同音反复, 音准特别容易偏高。要求学生在渐强过程中, 时刻倾听自己的声音, 不能盲目演唱, 整个渐强的时间段, 都要保持声音的高位置。

三、音准与节奏

一般情况下, 演唱速度较快或者节奏较复杂的乐曲时, 容易使发声器官过度兴奋紧张, 使内在听觉的灵敏度减弱, 气息也容易过浅或者不到位, 这样就会造成音准偏高的后果。

如果只是把重点放在局部的音准上那将是徒劳的, 所以先要抓住主要矛盾——节奏, 也就为解决音准问题打下了基础。遇到这样的乐曲我们应采取如下方法进行练习:

(一) 先用慢一点的速度练习。

(二) 让团员逐句的打节奏, 先把节奏掌握了, 消除了节奏在团员心中的紧张情绪, 然后再把旋律唱出来。

(三) 旋律中的骨架音要确定好, 首先要确保骨架音的完全准确。

一段旋律要做到循环往复, 最后的音准要和开始的音准能对接上。

四、音准与音区

由于音区的原因造成音准上的偏差在合唱中也是常见的。人声是靠气息, 声带的震动、张力及共鸣而发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高中低声区, 从发声角度来说, 各自中声区的音准容易控制, 两端音区就不太容易了。当弱唱时音准偏低, 强唱时又容易偏高, 这是由于气息的支持与声带的紧张度较中声区更难有效控制等原因造成的。

例如陆在易改编的《小河淌水》, 乐曲开始就是在中高音区波浪进行, 音准很容易偏低。作曲家在这里用了一个枣核状的力度变化, 可以使音准得到一定得保证。但是因为整个乐段还是以弱为基础, 所以排练时, 可以先降低一个全音, 进行练习, 把变化音唱准之后可以回到原调上去, 然后把作曲家标注的“枣核状”力度变化做得稍微夸张一些, 音准问题就解决了。

五、音准与旋律线

音乐都是在时间的运动中来展现的。因此, 合唱的音准与旋律的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所以, 下面的几种情况对音准会有直接的影响。

(一) 水平式的旋律线, 尤其是速度较慢时或者持续时间较长的下行线条中, 音准很容易偏低。

《雪花》一开始就是围绕b¹音水平线迂回, 稍不留意, 之后的b¹就会有细微的偏低。排练时, 必须要求学生在演唱时有水平上扬感, 但是一定要把握度。

(二) 直线式持续上升的旋律线音准容易偏高

这首乐曲是杨鸿年改编的《天鹅》, 直线上升式的旋律宽度达到了十二度, 所以其音准是相当难控制的。如果渐强很容易偏高, 但是这条旋律线不能过于渐强, 在高点之后还要渐弱处理, 音准又会偏低。所以在演唱时, 必须把握好旋律的音程关系, 同时气息、声音的位置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三) 一般情况下, 自然音程比较容易控制, 而旋律中的不协和音程或者变化音程相对而言要难控制一些。

六、音准与音律

在实践中, 无伴奏的乐曲最好以纯律为主, 有伴奏的乐曲应以十二平均律为主, 有些时候需要混合处理。如离调频繁的段落或转调中的和声, 要用平均律处理, 对调式内的骨干和声用纯律处理会得到更好的音响效果。当然还要考虑作品产生的时代及风格而定。比如演唱16世纪的国外作品就一定保持纯律的感觉, 使音响更为协调纯净。另外再说明一点, 音乐进行中的音准永远不是绝对的, 用物理和数学上的音高演唱 (奏) 是不能满足听觉需要的。

八、音准与波动音

“波动”实际上就是“音准的波动”。适当的声音的波动可以美化音色, 比如小提琴在演奏时, 揉弦既美化了音色, 增强了表现力。但在合唱中过度的Vibrato却是合唱艺术的大敌, 因为声音波动不一致或者幅度过大、过碎, 会使合唱音准极不稳定, 特别是男低音声部更是如此。但是, 合唱中如果完全用直声演唱 (除了特殊风格需要外) 是会影响合唱表现力的, 所以演唱时, 用振幅较小、有控制力的Vibrato来演唱, 是比较理想的。

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歌唱的情绪对音准也有影响, 通常情况下, 情绪饱满的歌唱可以保持音准的相对稳定, 而当感情与理性不平衡时, 情绪过于激动, 内在听觉降低, 音准容易偏高;过分消极的情绪则使音准容易偏低。有时候演唱环境的空间大小、场地音效、光线都可能影响到音准的可靠性。

上述所有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都是互相糅合在一起的, 很难说清楚造成音不准的原因是哪一种因素。但是必须牢记, 一定要避免在训练中停留在狭义的技术训练或过分玩味个别音准上, 因为音乐不是静止的, 所以还要从宏观与整体上来进行把握。

作为合唱指挥, 在排练前必须对作品进行详尽的案头工作, 分析作品的难点所在, 感受作品的风格特征, 聆听作品的音响效果, 熟悉曲作者的创作意图, 带领合唱团有效地解决难点, 完成对作品的二度再创作。作为合唱团员在演唱时, 要倾听整个合唱团的声音, 感受变化的音响, 逐渐养成内心听觉。要随时调整自己的状态, 对自己不论是音高还是音色做出快速的反映, 并融入到合唱团中。只有指挥与合唱团员配合默契, 把握好音准, 塑造出生动、准确的艺术形象, 才能到达合二为一, 展现出合唱艺术的无穷魅力。

参考文献

[1]杨鸿年.合唱训练学[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8.3

合唱及合唱的目的 篇4

关键词:农村  小学  合唱  教育  艺术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048

音乐作为陶冶情操的一种重要方式,为广大人群所喜爱。合唱作为音乐的一种艺术形式,对人们的音乐水平要求不算太难,可以更好地掌握,所以很受大家的推崇。学生也都很喜欢合唱形式,在小学教学中如何实施音乐教学中的合唱艺术教育,尤其在农村,人们对小学音乐的重视度不够,更需要教师想办法把音乐课上好,把音乐课教好。笔者在这里分析了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现状,并指出已经存在的问题,研究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 分析合唱教学的重要性

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可以丰富音乐教学的课堂形式,调节音乐教学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和音乐气质,促进学生发展自己的音乐思维,还能帮助学生形成集体意识、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团结精神,这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影响。根据笔者统计发现,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的教学中,占有很大比例,学生唱歌的主要形式还是合唱。所以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 农村音乐教学的现状

由于合唱教学在学生的音乐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对学生的合唱教学还是需要教师提起重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学生目前合唱教学现状。

(一) 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不同

合唱教学涉及学生的合作能力,但是由于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不同的性格,也有不同的嗓音加上以前对合唱的认识不同,发音方式是否专业等方面的不同,会造成学生之间都有明显的不同。所以这会对我们的合唱教学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是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 学生的不同造成对合唱歌曲的认知不同

每一首合唱歌曲的不同,都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觉。有些歌曲是激昂的,有些歌曲是平缓的,有些是对学生声乐要求较低的,有些是对声部要求较高的。针对这些不同的歌曲,教师在组织合唱时都要注意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因为学生对歌曲的认识是不同的,可能并不能领会歌曲的真实意境。

三、 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一) 教师要运用智慧,灵活引导

指挥不仅是合唱团的组织者、领导者,而且是合唱团声音艺术表现的再创造者,因而有人将指挥誉为合唱团的灵魂。指挥的动作要经过一定的手势———即指挥的语言,来引导演唱者对音乐的表现,指挥的动作要省,即根据作品的内涵、语气速度、力度的对比准确而精练地去设计每一个动作。

“点”到情绪,不去浪费任何一个设计的动作。

“准”即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各种起拍、收拍、呼吸点、唤气点以及预示等。

“美”即指挥动作要协调、富于舞蹈性,动作美观大方且有观赏性。

起拍:起拍的预备动作是一个虚拍,这个虚拍是音乐开始的前一拍的图示,是精确的给演唱者开始演唱的呼吸口。

统一:吸气——张口——演唱。

(二) 教师先要对作品深刻理解,完美驾驭

合唱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给学生讲解作品的能力有关,教师对作品理解深刻,想象丰富,能将作品中涵盖的文学、美学、历史、民俗等,以及其他的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知识,使自身的道德品质不断提高,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还应具备驾驭作品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艺术素养全面提高,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 将学生的合唱欣赏水平提高,进而兴趣提高,演唱水平提高

课堂教学时,如果想让学生的合唱水平提高,首先,让学生多听、多欣赏一些优美的合唱作品。这样学生会对合唱更加期待,轮到自己合唱时就会更加兴趣高涨,也能发挥得更好。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帮助学生欣赏歌曲,例如,其中一种形式是利用对比,用同一首歌曲的不同合唱形式让学生感受不同唱法的魅力,体会不同声部的和声是如何唱出的以及合唱效果。但是,教师也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尤其农村小学生的音乐基础较弱,合唱水平参差不齐,需要教师发挥教学机智,耐心对学生进行分组,将学生按照不同的水平层次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层次、分阶段教学。

(四) 在欢快的氛围中教学,注重合唱教学方法

在进行合唱教学开始前,我们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先让学生放松精神状态,比如,在课前,让学生做好唱歌的提前准备,先让大家站成一竖列,彼此捶打敲击,不但能够让学生增加节奏感,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培养他们之间的友情,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和合作的能力。另外,这种方式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愿意去用心感知、用心理解、积极表现。在不断歌唱中,陶冶情操,掌握音乐的节奏、润色自己的音色,加强声部之间的相互协调。这样的过程之后,学生才能够更加有控制力去表演和演唱出感情饱满的歌曲。最重要的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更强的音乐节奏感,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多声部的节奏训练。

纵观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加强,尤其是对素质教育的更加重视,我国的教育目标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多维度人才,教师必须加强自己的教学技能,改进教学方法。我们农村教师必须要更加努力,使用合适的方法教会学生合唱,保证农村小学的合唱教学更好的发展,促进学生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合唱教学. 新课程:上,2015(8).

[2]詹惠玲.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合唱教学.黄河之声,2013(6).

[3]李春颖.浅谈农村小学民族艺术教育的开展.中国民族博览,2015(5).

[4]赵春雨.柯达伊体系在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研究——基于临沂市农村音乐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14(4).

[5] 杨瑜艳.浅谈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之思考.才智,2014(9).

合唱训练中的基本方法及注意细节 篇5

(一)训练的基础——发声

首先要讲的就是发声,因为每位演唱者的发声在自然状态下是各具特色的,因而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训练,将其引导到正确的、协调的状态。为达到此种状态,就要使用科学系统的发声训练方法,分别进行发声力度的训练、呼吸节奏的训练、声部协调的训练、音色调整的训练等,最终使各位演唱者的发声和谐统一、呼吸节奏协调一致、声部布局合理、音色搭配恰当。只有各要素互相配合,才能达到完美和谐的合唱状态,将音乐作品的情感更加贴切生动地传递出来,具有摄人的震撼力和吸引力。

(二)变化与对比

其次,为了使音乐具有丰富的情感,就要在上述训练的基础上加深一步,即在统一发声的基础上作出音色、音量、音响等的变化。这就要求演唱者能够运用教授的方法,尽可能自然地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如古典风格、近现代风格、民族风格等。此阶段是十分提升能力的阶段,因为演唱者只有对演唱的作品具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之后才能准确地表达出作品的情感,这样,不同作品的风格自然就能很好地演绎出来。通过变化形成对比,更能构成一种错落有致的美感。

合唱中的变化使得合唱具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多种演唱方式形成了合唱艺术的多变性。

(三)共性的训练

一个合唱队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本文前面提到的共性,只有将这一属性把握好,才能更好地处理独立性训练与整体合唱的关系。因此,共性的训练要求能够把来自不同地域的演唱者和谐地组织在一起,要求能够把各种音色的表达模式化,要求具有不同地方口音的音调一体化等。

二、细节问题

(一)分声部与合练的关系

许多演唱者存在的问题是,在分声部练习时能够较好地找到音准和节奏,然而在合练中却容易跑调、走音,所以应该多注意各个声部的发声及音色,以便作出及时准确的调整,使整个合唱和谐流畅。

要明确各声部的特点,如女高音具有极强的穿透力,适合明快、高昂的音域;女低音淳厚、圆润,适合辅音部分; 男高音华丽、柔和,适合主旋律;男低音有力、低沉,适合和声部分。明确各个声部的特点并合理布局,使其搭配自然, 高度和谐。

(二)要以集体为重,个人努力配合

在合唱中,即使个别人员出现问题,也会对整体造成极大的影响。而个别人员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下面简单举例说明:

1. 气息较短,不足以支持较长的发声,或者发出的气息较弱,力度不够,再者没有作好换气准备,节奏没有跟进等, 都会影响整体的效果。

2. 吐字不清晰、咬字不正确,也会使整体发声效果受到影响,造成音准、节奏的失控。

3. 精神状态、情绪状况、健康情况差,导致演唱人员不能准确地掌控发声力度、气息切换、节奏节拍等,不能很好地表达出音乐作品的情感,从而严重影响到整体的表现力, 削弱整体效果。

因此,每位演唱者都应该积极配合,在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的同时以整体为重。

(三)分清主次,高低声部相映成趣

高音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在合唱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低音则主要负责陪衬高音部,起到装饰、点缀的作用。因此,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让高音部引领主旋律,低音部作为和声和辅音,不能喧宾夺主。只有高音部与低音部共同协作,完美配合,才能唱出优美动人的歌曲。

(四)协调好各要素间的关系

音量、音色、节奏与音乐作品的关系极为密切,要恰当地处理这些要素与作品的关系,才能准确生动地表达作品的灵魂。

摘要:合唱是一门对和谐性与统一性要求极高的艺术。各个具有不同声音的演唱者通过科学的发声训练,达到一种富有旋律、充满感染力与震撼力的演唱效果。然而,每位歌唱者的声音都独具特色,因此需要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训练方法来提高集体的合唱水平、发声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将对合唱训练的基本方法和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进行探讨。

合唱及合唱的目的 篇6

一、小学合唱教学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合唱兴趣引导不足

由于小学的音乐教学条件、师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教师对合唱的教学开展还是比较机械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不仅体现在课堂安排及歌曲选择等教学环节,有些教师还套用传统音乐教学的说教模式,不能做到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这也导致学生对合唱教学理解为一起歌唱,影响了对合唱的认识和互动能力的开发。

(二)个人演唱基础薄弱

教师对学生的合唱训练偏重于“合”,过于注重合唱的整体效果,在个人声乐基础训练环节上并未有太多的重视。一些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通过合唱实践,并不能提高演唱水平,相反却在团队中形成“滥竽充数”的不良习惯,使合唱训练和个人声乐训练难以相互促进,产生了一定的矛盾。

(三)合作默契性有待提高

合唱是一种默契性的训练,学生经过训练形成一种演唱的默契性。这种默契性越好,合唱的效果越好。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合作意识不强,学生缺乏整体的协调主动性,加之一些教师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在教师被动安排进行的合唱训练。显然,这种模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合作默契性的建立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四)训练方法不丰富

针对小学生展开的合唱训练,一些学校还停留在教师教一句,学生学一句的机械方法层面。学生的记忆缺少连续性,对歌曲的演唱虽然完整,但不能全方位体会歌曲的含义,演唱缺乏连贯性和整体性。同时,单一的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学习效率。

二、小学合唱教学的开展策略

(一)即抓住儿童的“天”性,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

玩是儿童的天性,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也是儿童天生的优势。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两个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开展教学活动。首先,在合唱教学中寓教于乐,设定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和游戏,要安排较多的课堂游戏和多媒体欣赏课程,把这些活动与合唱挂钩,从潜意识里让学生感到合唱课是很有趣的课程,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次选择优秀的合唱作品,深入剖析作品的思想感情,使学生用心去感受音乐,用心去演唱音乐;再次,通过循序渐进的多声部训练,合唱和独唱的对比训练,提高学生对合唱的理解和认识,感受合唱与独唱不同的艺术美感,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合唱水平的提升指日可待。

(二)即巩固学生的声乐训练

合唱的教学目的也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个人的演唱水平不提高,合唱水平是经不起推敲的,所以针对性的个人声乐教学训练必须加强。1、男生女生的单独声部训练,针对男生女生的音域特点,分别进行各声部训练,音准训练、使学生发声准确,使各个声部发生结实饱满,为合唱配合打好基础。2、改变传统的合唱“正襟危立”的演唱状态,在课堂教学、课外训练时,培养学生在演唱姿势和演唱方法上都在放松的状态下完成,避免学生的精神紧张,形成不良的合唱习惯。3、通过生动形象的展示和引导,适当渗透气息、咬字、和声等方面的教学和训练,科学化的对学生进行声乐训练,为全面提高合唱教学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法,角色互换法等新型教学方法,合唱夏令营、合唱联欢会等课外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默契程度。比如,在合唱排练时,让每个学生互换位置,体会其他同学的演唱感受,感受每个人在合唱时的地位和重要性。通过这种训练,磨合学生的默契性,使学生的合唱配合更加协调顺畅。在此基础上,开展丰富多彩的合唱课外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能力,逐步形成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不仅提高了合唱的水平,对全面提高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德育水平都有深远的意义。

(四)教学训练不拘一格

在教学形式上,要打破传统较为单一的合唱教学训练方法,贴近学生的生活,构建丰富多样的教学训练过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比如:在合唱训练之前,采用多媒体欣赏教学,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歌曲的魅力,体会歌曲的思想感情,在训练时引导学生如何把歌曲的感情通过合唱的方式表达出来,提高合唱的效果和学生的思想境界;通过模仿训练法,模仿一些优秀的合唱作品,学生能更快的掌握和体会合唱的和声韵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合唱现场的发挥;器乐优化法,适当的引入竖笛、打击乐、口琴等学生学习的乐器同时进行训练,使教学避免枯燥乏味,增强合唱教学的吸引力,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融合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得到发展。

三、结语

合唱及合唱的目的 篇7

一、 分析合唱教学的重要性

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可以丰富音乐教学的课堂形式, 调节音乐教学课堂气氛, 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和音乐气质, 促进学生发展自己的音乐思维, 还能帮助学生形成集体意识、合作意识, 培养他们的团结精神, 这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影响。根据笔者统计发现, 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的教学中, 占有很大比例, 学生唱歌的主要形式还是合唱。所以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 农村音乐教学的现状

由于合唱教学在学生的音乐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对学生的合唱教学还是需要教师提起重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学生目前合唱教学现状。

(一) 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不同

合唱教学涉及学生的合作能力, 但是由于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 有不同的性格, 也有不同的嗓音加上以前对合唱的认识不同, 发音方式是否专业等方面的不同, 会造成学生之间都有明显的不同。所以这会对我们的合唱教学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是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 学生的不同造成对合唱歌曲的认知不同

每一首合唱歌曲的不同, 都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觉。有些歌曲是激昂的, 有些歌曲是平缓的, 有些是对学生声乐要求较低的, 有些是对声部要求较高的。针对这些不同的歌曲, 教师在组织合唱时都要注意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因为学生对歌曲的认识是不同的, 可能并不能领会歌曲的真实意境。

三、 针对问题, 提出解决策略

(一) 教师要运用智慧, 灵活引导

指挥不仅是合唱团的组织者、领导者, 而且是合唱团声音艺术表现的再创造者, 因而有人将指挥誉为合唱团的灵魂。指挥的动作要经过一定的手势———即指挥的语言, 来引导演唱者对音乐的表现, 指挥的动作要省, 即根据作品的内涵、语气速度、力度的对比准确而精练地去设计每一个动作。

“点”到情绪, 不去浪费任何一个设计的动作。

“准”即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各种起拍、收拍、呼吸点、唤气点以及预示等。

“美”即指挥动作要协调、富于舞蹈性, 动作美观大方且有观赏性。

起拍:起拍的预备动作是一个虚拍, 这个虚拍是音乐开始的前一拍的图示, 是精确的给演唱者开始演唱的呼吸口。

统一:吸气——张口——演唱。

(二) 教师先要对作品深刻理解, 完美驾驭

合唱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给学生讲解作品的能力有关, 教师对作品理解深刻, 想象丰富, 能将作品中涵盖的文学、美学、历史、民俗等, 以及其他的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知识, 使自身的道德品质不断提高, 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还应具备驾驭作品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艺术素养全面提高,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 将学生的合唱欣赏水平提高, 进而兴趣提高, 演唱水平提高

课堂教学时, 如果想让学生的合唱水平提高, 首先, 让学生多听、多欣赏一些优美的合唱作品。这样学生会对合唱更加期待, 轮到自己合唱时就会更加兴趣高涨, 也能发挥得更好。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帮助学生欣赏歌曲, 例如, 其中一种形式是利用对比, 用同一首歌曲的不同合唱形式让学生感受不同唱法的魅力, 体会不同声部的和声是如何唱出的以及合唱效果。但是, 教师也要针对学生的不同, 尤其农村小学生的音乐基础较弱, 合唱水平参差不齐, 需要教师发挥教学机智, 耐心对学生进行分组, 将学生按照不同的水平层次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法, 分层次、分阶段教学。

(四) 在欢快的氛围中教学, 注重合唱教学方法

在进行合唱教学开始前, 我们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先让学生放松精神状态, 比如, 在课前, 让学生做好唱歌的提前准备, 先让大家站成一竖列, 彼此捶打敲击, 不但能够让学生增加节奏感, 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 培养他们之间的友情, 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和合作的能力。另外, 这种方式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 愿意去用心感知、用心理解、积极表现。在不断歌唱中, 陶冶情操, 掌握音乐的节奏、润色自己的音色, 加强声部之间的相互协调。这样的过程之后, 学生才能够更加有控制力去表演和演唱出感情饱满的歌曲。最重要的是, 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更强的音乐节奏感, 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多声部的节奏训练。

纵观最近几年, 随着我国对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加强, 尤其是对素质教育的更加重视, 我国的教育目标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为了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多维度人才, 教师必须加强自己的教学技能, 改进教学方法。我们农村教师必须要更加努力, 使用合适的方法教会学生合唱, 保证农村小学的合唱教学更好的发展, 促进学生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合唱教学.新课程:上, 2015 (8) .

[2]詹惠玲.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合唱教学.黄河之声, 2013 (6) .

[3]李春颖.浅谈农村小学民族艺术教育的开展.中国民族博览, 2015 (5) .

[4]赵春雨.柯达伊体系在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运用研究——基于临沂市农村音乐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 2014 (4) .

合唱及合唱的目的 篇8

一、合唱训练问题的剖析

1. 曲目的选择太难

首先, 初中生合唱的主体是初一初二的学生, 不管是从年龄, 还是身体发育, 他们都有不成熟的一面。但是, 每当学校举行合唱比赛时, 往往会因为要突出合唱队的水平而出现选唱相对较难的成人化歌曲的现象, 比如《祖国颂》《保卫黄河》《太行山上》等适合大学生以上年龄组演唱的歌曲。虽然初中生也能勉强唱下来, 但根本不适合其声音特点。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大多进入了变声期, 音域太高、不科学的、超能力的演唱都对学生的嗓音有害。

2. 音准的能力欠缺

在许多学校的合唱比赛中, 笔者发现学生合唱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就是音准问题。合唱时, 无论是有伴奏合唱还是无伴奏合唱, 学生在演唱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跑调”现象。因为这些学生往往在接触合唱时, 对每个声部的齐唱独立性不够, 这样合在一起就会乱七八糟, 就会跟着另外的声部走。有些学生甚至会大声地捂着耳朵唱, 企图从音量上压倒其他声部。

3. 音色的不和谐

在学校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响亮、整齐便是衡量一个合唱队演唱水平的标准。这或许是班级学生的演唱水平参差不齐导致的, 一个音乐教师不可能把每个班级的学生都训练成合唱队学生的演唱水平, 但是如果是学校挑选出来的合唱队学生, 那我们所要达到的合唱水平就不是响、齐、亮、强了。而现在很多的情况是:合唱队的学生发声过“急”, 过“紧”, 过于突出表现自己的声音, 经常有“喊歌”的现象, 发声都卡在喉咙里, 无法得到充足的面罩共鸣和头腔共鸣。

二、合唱训练操作新策略

1. 招募合唱队员时———精挑细选

一般学校的合唱队就是由音乐教师在每个班级中挑出, 先粗粗地听一下他们的声音, 再将其划为高、中、低三个声部。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 为了真正达到天籁之音的效果, 应该慎重地选择合唱队员。我们所要挑选的首先是对合唱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 然后在这些学生中分别听他们的音准。对于一支合唱队来说, 导致合唱音准偏差的原因有很多, 但我们不能因为个别学生本身的音准、乐感不好影响了整个合唱队。其次是我们要求每一个声部学生的音色应该是相近的, 这样才能为音色和谐奠定基础。

2. 选择合唱曲目时———难易适中

中学生合唱队不是专业的合唱队, 很多队员正处于变声期, 所以选择适合的曲目很关键, 它关系到合唱的效果。如果盲目选择学生不能驾驭的歌曲, 在演唱时高音会出现“喊”、“捏”、“挤”的现象, 或者根本唱不上去;低音就会出现“空”、“虚”等现象。选择一首适宜中学生演唱的歌曲, 音域不要太宽, 一般在小字一组d到小字二组e之间即可。根据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 有感情地把它演绎出来, 即使难度不大, 也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切不可盲目地拔高作品的难度。如《赶圩归来阿里里》和《沂蒙山小调》等就是比较适合中学生演唱的歌曲。

3. 训练合唱声部时———扎扎实实

引起整个合唱音准偏差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各个声部在一起演唱互相干扰。所以在合唱训练时, 首先应将每个声部单独分开训练, 避免声部间互相影响, 直到每个声部、每个队员都能独立熟练地演唱后再合在一起训练。在合的时候, 也应该注意聆听其他的声部, 声音的控制做到强弱得当。音准是合唱训练的根基, 没有了这个根基, 整个合唱就只能是空中楼阁, 岌岌可危。当然, 除了扎扎实实地教唱合唱曲的各个声部之外, 我们更要注意的是声音的处理。在声乐艺术中, 独唱讲个性, 而合唱求共性, 即和谐统一与各声部均衡, 所以各个声部的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 在实际的演唱中, 应该注意提醒学生打开喉咙, 稳定气息, 先易后难。

4. 处理合唱作品时———精雕细琢

业余合唱团的“奇葩”合唱曲 篇9

这首歌由上海彩虹合唱团演唱,是2016年1月9日“双城记——崔薇、金承志作品专场”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歌曲。

彩虹合唱团成立于2010年,是一支由白领、学生、全职妈妈组成的业余队伍。因为团员们学习、工作繁忙,合唱团的排练时间一周只有一次,新曲目的排练也只有三遍:第一遍读谱,用lalala唱一遍;第二遍带歌词唱;第三遍加入表情和细节处理。所以,很大程度上,歌曲练习得靠团员自己。

但是,这个业余合唱团的合唱水平并不业余。自成立以来,合唱团已经吸引了一大批“死忠粉”,甚至还有乐迷从外地组团来听音乐会。2015年,合唱团的演出也常一票难求。

对于合唱团的爆红,团长金承志说,唱歌只是团员们的业余爱好,工作学习之余,能有所热爱、有所追求,是一件幸福的事。所以,未来合唱团也不会走商业化道路,因为“谈钱伤感情”。金承志说,“我想要保护他们热爱的东西”。

相关主题:反差/创新/冒险

勇于尝试和突破,才有创新和成功

谁能想到忘带钥匙的小事能与高雅的合唱融为一体呢?但是歌曲《张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在哪里了》却做到了。男女八声部高亢演唱,由叙述而抒情的递进演绎,严肃、高雅的合唱形式“撞上”忘带钥匙找室友帮忙的“搞怪”歌词,强烈的反差让这首歌一夜爆红。

彩虹合唱团告诉我们,敢闯、敢试、敢冒险,才有创新与成功的可能。当今是知识的时代,也是学习和竞争的时代。敢为人先才能有所创新和发展,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相关主题:兴趣/热爱/投入/幸福

有追求,是一件幸福的事

合唱及合唱的目的 篇10

一、起声时演奏者呼吸的准确运用

伴奏者在弹奏合唱作品过程中, 首先要注意到的是, 应在词曲作者创作合唱作品的“一度创作”基础上, 将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根据作曲家对于作品的要求进行严谨的、科学的、艺术的理解与加工;其次能够运用所掌握的演奏技术弹出优美的音色, 并与指挥者进行相互配合, 使得演唱者能够运用熟练的、娴熟的演唱技巧准确的表达作品的内涵, 使其形成“声与字、情与形”相结合的歌唱艺术;再次在这个合作过程中, 除应照顾好指挥者自身的二度创作以外, 演奏者必须严格按照作曲家已经设想好的, 并标记在谱面上的音乐术语来进行准确的演奏。但由于每个演奏者因其思维观念、知识结构、生活阅历、演奏技术、音乐素养与艺术修养等方面的差异, 因此在演奏同一首作品时的演奏技术和方法, 艺术处理也不尽相同, 这其中“呼吸”的准确运用是至关重要的。

起声是鉴别一个合唱队好坏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合唱中, 统一的音响, 统一的起声是很重要的。独唱者的起声因人而异, 高低声的起声也各不相同。但在合唱当中如果起声不统一, 不仅影响歌唱质量, 而且也影响歌唱效果;同时因为起声不一样, 也就不能产生出相同或相似的声音音质。起声是歌唱者的喉部声门从未曾发声的呼吸状态转变为发声状态的瞬间, 这种起声的方法如能准确运用对于如何演唱好合唱作品是很重要的。如果合唱中起声不统一、会影响整个合唱的效果的, 起声标志着开始发声时声带闭合的方法;它包含着气息、声带和共鸣三者协调配合的正确与否;它决定着整个乐句发声的好坏。作为伴奏者应注意掌握“呼吸”的正确运用, 这样才能与之配合, 得到良好的演奏效果。

二、演奏者的正确呼吸在三种起声方法中的重要性

良好的激起是在深呼吸支持之下的声带活动, 是在运用头腔、胸腔、喉腔、咽腔等共鸣腔体相互配合支持下完成的, 其中声带活动占很重要的位置。声带韧带的合拢, 在合唱中需要保持在最适当的程度之下, 即声带闭合的状态不是很紧也不是很松, 而是始终要恰到好处。对于声门来说, 声音的发出是在最有利的歌唱状态之下进行的, 而所要得到的结果, 也是所能取得的最好效果。

1. 张力感—是硬起时演奏者所应掌握的呼吸状态

在发声时, 气息尚未到达声门产生声音之前, 声带先用力靠拢闭合, 再用高压的气流把它冲开, 从而发出声音, 像汉语中发“波”字时的发声状态。“硬起”时声带的状态就象发“波”音时一样, 具有力度和暴发性, 在一些力度比较大, 气势较雄伟的合唱作品中多用“硬起”。合唱团在运用这种起声方法时要求在发声前的一刹那间, 意识中要先想好音色、音高和音量的要求, 此时声带闭得很紧, 喉头的向下挡气阻碍了吐气, 这时声带受到下面空气的强烈压力, 为了要冲过声带, 空气必须有一股冲力, 而空气的所有力量都只是用来发出这个音, 因此这种起声的方法被称为“硬起”, 也被称为“喉头的冲击”。

如:在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 、《在太行山上》、《旗正飘飘》、《祖国颂》等合唱作品时, 在弹伴奏时就应注意呼吸的运用是在一个深呼吸的状态下完成, 准确把握作品力感上、速度上、强度上的变化, 要尽可能地在硬起的状态下完成内心张力感的变化, 而这一切在演奏中始终要根据呼吸的速度、快慢来加以调整。

2、松弛度—是软起时演奏者所应掌握的呼吸状态

在发声时, 声带靠拢闭合与气息冲击声门在同一时间进行, 从而声音发出时就像汉语中发“喂”字时的发声状态, 此时声带的状态就象发“喂”音时一样, 具有弹性和张力感。此种起声方法多用于一些抒情性和戏剧性的合唱作品。如:《祖国, 慈祥的母亲》、《阿拉穆汗》、《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游击队歌》等。在这个起声过程中合唱团要自始至终用饱满而有弹性的气息来支持, 起声时声带是在声音刚发出的时候闭合上的, 这就要求音头要非常准确、整齐而有弹性、干净清脆, 仿佛向远处喊人一样, 用非常舒服的声音, 高高喊出“啊”一样。在为这些作品弹伴奏时注意在呼吸上要深而绵长, 演奏时的松弛度要依据软起时的发声状态, 尽可能地运用匀速的呼吸来完成作品的演奏, 以保持作品演奏时的连贯性。

3、柔韧性—是舒起时演奏者所应掌握的呼吸状态

在发声时, 声带靠拢闭合以前, 先有一部分气息流动出来或漏失, 即先有一点无声的出气, 然后再闭合声门、拉紧声带, 从而发出声音, 就像汉语中说“发”字时的发声状态。“舒起”时声带的状态就象唱“发”音时一样, 先要有一些无声的出气状态, 声音富有柔韧性和流动感。

“舒起”多用于一些抒情性合唱作品, 如:《把我的奶名儿叫》、《飞来的花瓣》、《山在虚无飘渺间》、《雪花》等。这种起声方式的运用是声音在声带不是完全闭拢的情况下形成的, 在这个起声过程中歌唱者要有意识的使一部份声音在形成过程中, 把用不完的气漏掉;这样, 当合唱队员在起声时, 从听觉效果上仿佛觉得在唱每一个母音前都加上了一个“h”音, 即不出音的“哈”。在运用“舒起”这种起声方式时, 一定要注意巧妙的运用, 否则会容易产生声带不闭合的情况。

在为以上这类型的合唱作品弹伴奏时要注意呼吸的运用是在一种柔和度的基础上展开的, 呼吸的保持和流畅是至关重要的。

合唱发声中的起音, 虽然是发声时瞬间所采取的方法, 但它对声音的形成和声音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起音是正确的气息支持、正确的喉头状态和正确的共鸣位置三者协调配合的结果, 也是调整气息和喉头状态以及集中共鸣的最基本的手段。它能以最低限度的声带振动, 最少的气息, 最大的共鸣, 唱出通畅结实、明亮集中、柔和圆润、松弛纯净、灵活自如的声音效果。

演奏者要注意在这一过程中呼吸上的运用与把握, 要始终根据作品的情绪、风格、力度、速度上的变化加以调整和保持。在合唱团建立良好的起音歌唱状态下, 给出准确的而又有效地呼吸状态。呼吸是正确发声的基础, 合唱的起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 就必须进行非常严格的呼吸训练,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一个好的歌唱状态。

三、伴奏合唱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

合唱这种形式是人们用来抒发、表达和交流情感的一种形式。合唱艺术是歌唱者以人声作为“乐器”来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与情感的表演艺术, 因此对歌曲的艺术表现与处理以及情感表达的具体手段, 就成为完美地表达歌曲思想感情的主要手法与途径。同样, 伴奏者在担任伴奏时也要注意与合唱具有同样的表达作品的处理能力。

1、准确地表达歌曲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感情

要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感情, 首先要熟悉作品, 要对作品的歌词内容与音乐特点有较全面的了解;同时还要对作品的时代与词曲作者的生平、政治态度、思想感情、生活经历和艺术风格及其表现手法作进一步的了解, 从而正确地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思想内涵与感情。

2、准确地掌握歌曲作品的演唱风格

这一点容易理解, 就是要了解和熟悉作品的演唱风格, 包括作品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区风格、个人风格等。还要在了解和熟悉作品风格特点的基础上, 还要进一步从作品中去探索和琢磨, 怎样把作品的风格特点通过自己的演奏表现出来。

上一篇:消防控制系统下一篇:创新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