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企业(共12篇)
水利工程企业 篇1
1 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 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 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和市场化程度上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我国为保护和促进国内水利行业的发展, 使得整个水利工程行业开放程度低, 也相对闭塞。在处理国际化问题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上均较弱, 在施工技术和项目管理上与国外大型企业仍存在很大差距。另外, 国内很多水利施工企业对国际承包市场的国际惯例和经营方式并不熟悉, 自我保护能力也相对较弱。在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失衡时, 国内企业通常不懂得使用合同与国际惯例赋予的正当权利来向对方索取赔偿, 维护自身利益。甚至在对方应承担责任的情况下, 也不能据理力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水利施工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在融资能力和总承包能力上, 国内水利施工企业相对国外同行较为缺乏, 同时也缺少熟知国际贸易、法律、金融、经济的国际型经营管理人才和项目管理人才, 这就进一步弱化了国内水利施工企业的竞争力。尽管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 但受到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 国内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仍存在一些弊端, 主要体现在:项目经理的权责利不合理, 考核机制不健全, 项目管理层与企业管理层职责不清, 工程劳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成本、进度、质量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
2 水利工程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项目经理部组建与管理
一是项目经理组织形式不够合理, 不适应工程项目的特点。一些工程项目在内容和施工工艺上较为简单, 但组建项目部时机构臃肿, 内耗严重等问题突出。二是项目经理权、责、利不合理, 考核机制不健全。往往在权利和责任上规定明确, 但对于利益的规定却较为模糊, “大锅饭”现象突出。三是项目经理部建制固定化现象严重, 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也不符合工程项目科学化和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四是劳务人员作业素质参差不齐, 施工方式五花八门, 有的仍采用“肩扛人抬”的原始作业方法, 施工效率低下, 人员安全没有保障。
2.2 进度管理
首先, 施工进度计划没有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很多项目经理往往凭经验控制工期, 进度计划只用来应付检查, 而且计划不细化, 只有总进度和月进度计划。其次, 进度计划调整不及时。当计划与实际实施出现偏差时, 项目管理者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导致采取措施不及时。再次, 施工进度计划过于粗略, 无法实现对作业层的指导作用。最后, 因非自身原因导致的工期延长产生的损失得不到补偿。如设计变更、拖欠工程款等造成的工期延长通产得不到相应的补偿, 使得工程成本增加。
2.3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 没有质量做保证, 进度和效益就无从谈起。一些项目经理只注重眼前经济利益, 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完全不顾施工质量。实际工作中,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管理层管理不到位, 其搞好工程建设的意图很难全面落实。加上项目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各异, 不懂技术、不按操作规章办事的管理人员大有人在, 这就为工程质量埋下隐患。具体而言, 一些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流于形式, 只针对5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大做文章, 而没有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管理。
2.4 成本管理
市场运作不规范, 施工企业不正当竞争, 以低标中标, 这就增加了施工企业的风险, 损害了其经济利益。企业成本预测不准确, 成本目标不切实际。由于已完工项目的成本数据收集不完整, 使得成本预测失去了可靠依据。同时, 企业成本管理局限于定期财务报表, 属事后检查, 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另外, 不重成本, 只重进度、质量和安全的现象普遍。很多项目管理人员认为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 未对其给予应有的重视。即使项目成本责任目标已经制定, 但其考核流于形式, 权责利不统一。
3 水利工程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改进措施
针对水利工程项目的特点, 对不同的建设项目设置不同的组织机构。例如, 一个水库建设项目应包括:主体闸室项目、正常溢洪道、非常溢洪道、主坝、副坝、防渗墙、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安装、厂房、电站、管理房等项目。对工程责任问题, 实施项目经理责任制, 严格执行项目经理的奖罚制度。改变项目经理部建制固定的做法, 与正在施工的项目相关的追加项目、附属项目可以由企业授权经理部参与招投标承揽任务并管理项目的具体实施。同时, 要实现生产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对于施工人员素质问题, 承包企业可以分专业工种招募、培养工长和班组长, 保持少而精的作业层骨干力量。
对于进度管理, 首先要制订制度来明确目标。其次, 使各种进度与计划相匹配, 计划的编制对象应当由大到小, 范围从全局到局部, 内容由粗到细, 形成计划系统, 从而保证控制目标的落实。再次, 细化进度计划内容, 使之更加全面。各进度计划应当包含如下内容:计划编制说明、进度计划表、供应平衡表和资源需求量表。最后, 要实现进度计划的动态管理。进度计划经过批准后, 应向执行人员进行交底且落实责任, 在实施中跟踪检查, 及时收集实际进度数据, 并与计划数据进行对比, 综合分析进度计划执行情况。对那些实际与计划偏差较大的事项, 应及时予以纠正并调整计划, 同时做好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工作。
质量管理决定着施工项目的成败。一要强化一线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 夯实质量管理的基础。通过各种媒介大力宣传国家对施工质量的方针和政策, 对新员工集中进行技能和质量等方面的教育。二要在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 避免隐患的发生。开工前要明确质量控制的重点内容, 将具体工程细分, 并编写详细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 做好技术交底, 使相关人员心中有数。对原材料要严格检验, 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三要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流程, 实现质量检查人员权责利的统一。四要将经济收益与质量考核挂钩。对于质量指标完成好的应予以奖励, 未完成或造成质量事故的应给予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
对于成本管理, 应当合理确定成本控制目标, 加强成本预测。施工过程中, 客观、全面、及时收集成本数据, 工程完工后整理工程项目成本数据, 使其形成可查的完整记录, 为后期的成本预测提供依据。其次, 分解成本目标, 通过责任制的形式以书面文件下达各项目管理部门和作业层, 形成人人有责任、全过程的项目成本管理格局。另外, 成本控制应实现动态化。施工中应定期或不定期统计工程费用支出和完工情况等信息, 对比实际费用与计划成本, 及时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并采取积极措施。最后, 要完善成本管理办法, 全员重视成本管理, 实现成本控制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近年来, 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基础的水利工程也在不断加大投资力度, 这也为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带来了机遇。与此同时, 由于水利工程企业较多, 在市场中其生产能力明显供大于求, 再加上国外一些有实力的施工企业不断涌入我国水利市场, 导致该行业市场竞争过于激烈。面对这样的机遇与挑战, 国内水利施工企业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 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水利工程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陈新元.工程项目管理—施工经济与经营管理实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P340—373.
[2]唐双军.浅析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 12.
[3]陈杰, 殷智远, 李增欣.大型水利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目标体系初探[J].水利发展研究.2007, 6.
[4]陈雷.关于水利发展与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水利报.2007年11月2日, 1—3版.
水利工程企业 篇2
甘肃工大舞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斯毕士舞台设备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杭州佳合舞台设备有限公司
北京北特圣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96杭州光圣舞台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97浙江春宇舞台设备有限公司
天津舞台科学技术研究所浙江亚卫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隆华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山东同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7广州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声纳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北京仁歌视听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时代演艺设备有限公司
山东广播技术公司
上海东仁照明电器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虎跃舞台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雨华舞台设备有限公
郑州银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130南京文汇影视设备有限公司
杭州子午舞台设计有限公司
斐德瑞通用设备制造(宁波)有限公司
江苏建声影视设备研制有限公司
154 江苏美艺舞台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156 北京泊斯迪尼舞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57 江苏光耀演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158 江苏长三角舞台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159 江苏鑫泰舞台设备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160 安徽精英舞台技术有限公司
161广州格睿德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162 北京星光斯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163天津市华天舞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164成都昊坤舞台设备有限公司
165 江苏中天舞台设备有限公司南京中和声光器材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南京视野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市东亚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珠江灯光音响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浙大安达科技有限公司 机械 公司地址 壹级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开发区东方工业园二栋 壹级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康路680号 壹级浙江省 余姚市新建北路737号 壹级 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星光巷7号 壹级 甘肃省 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287号 壹级 北京市朝阳区东直门外左家庄12号 壹级 浙江省 杭州市滨江区滨安路1197号2号楼405室 壹级 浙江省 杭州市清泰街571号金泰商务大厦1102室 壹级 北京市 朝阳区左家庄15号1号楼901室 壹级浙江省 杭州市上城区秋涛路18号中国针织城十三层1311壹级 浙江省 建德市乾潭镇建北北路81号 壹级 天津市 西青经济开发区赛达新兴产业园C座2层 贰级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康619号德邦电子三楼 贰级 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城园1区20号B座2006室 贰级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民生大街22号三箭银苑A座2002室 贰级 广东省广州市科学城科学大道8号 贰级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车公庙英龙展业大厦1114-1115 贰级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98号院5号楼三层B区 贰级 江苏省泰州市现代综合农业开发示范区站北路6号 贰级 山东省 济南市英雄山路84号B-1-501 贰级 上海市长宁区武夷路491弄16号 贰级 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竹园路588号 贰级 浙江省建德市乾潭镇大路上工业园区 贰级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东一号豫博大厦西塔510 贰级 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四条巷12号 贰级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祥园路28号12幢506室 贰级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丹城工业园区白鹤路383号 贰级 江苏省泰州市青年南路453号 贰级 江苏省 泰州市高港区泰高路(府后人家商住楼31号)贰级 北京市 朝阳区安华里二区5号楼310室 贰级江苏省 泰州市姜堰市长江东路58号 贰级江苏省 泰州市江洲北路25号 贰级江苏省 南京市玄武区红山路151号天然居2幢101室 贰级 合肥市蜀山区肥西路58号兴科大厦1111室 贰级 广东省 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冼村石北工业大道安平路5号贰级北京市 大兴区西红门镇北兴路(东段)2号1栋225室 贰级 天津市 河东区大直沽中路宫前11-1203/1204 贰级 四川省 成都市成华区青龙乡一里塘村3号 贰级江苏省 泰州市凤凰西路168号 叁级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13号2幢1单元1101室 叁级 江苏省南京市板仓街9号世界之窗文化园C区A、C座 叁级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大道中科汇发展中心科汇三街10叁级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旭升南街38号 叁级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531号保亭工业园区第一层西
浙江万信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会斯通音响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东方灯光音响器材有限公司 南京华埠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新雅歌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海邑声光科技有限公司 云南艺丰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厦门神州爱乐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哈尔滨中科智能楼宇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通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叁级 浙江省杭州市密渡桥路15号新世纪大厦20层C座 叁级 江苏省 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白下区石鼓路107号华威大叁级江苏省 南京市江宁区上元大街160号21世纪假日花园5栋叁级 江苏省 南京市洪武楼137号太平洋大厦东楼1503室 叁级 江苏省 南京市龙蟠中路29号珠江路都市经济园综合楼一层叁级 上海市 普陀区金沙江路1340弄A2栋一楼中座 叁级 云南省 昆明市官渡区新亚洲体育城星都国际总部基地52-叁级 福建省 厦门市禾祥西路425-429号山元大厦七楼A区 叁级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南岗区衡山路66号 叁级 福建省 福州市福州市鼓楼区滨西大道 66号融侨锦江B区77 杭州浙大中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81浙江省文化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卓邦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福州东方华艺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百音高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奥乐智能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新疆天地铨电子科技有限公
广州市欧玛灯光设备有限公司
122乌鲁木齐市韵声力音响灯光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三栖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广州市华鹰舞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东莞市环宇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合泰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中照捷瑞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
济南文博影音技术有限公司
潍坊声艺音响工程有限公司
151 上海广电影视制作有限公司
153广西创艺声学灯光音响有限公司
155 青岛国威兴邦实业有限公司
168 新疆中远信声光技术有限公司
174 福建省侨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184 杭州音王舞台音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04 四川迅豪灯光音响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215 上海浦东豪艺舞台设备有限公司
244 浙江恒信科技有限公司
249 福州畅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55 黑龙江省天河伟业智能楼宇工程有限公司
267 银川程隆翔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70 西安旋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81 沈阳泰金利智能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284 上海联嘉舞台灯光设备有限公司
286 上海畅翔舞台设备有限公司
297 南京百茂智能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304 江苏澳邦智能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305 济南前卫演艺科技有限公司
311 飞天舞台设备(北京)有限公司
325 北京海艺通科技有限公司叁级 浙江省 杭州市西湖区翠柏路6号3号楼503室 叁级 浙江省 杭州市拱墅区莫干山路972号10幢8层803室 叁级 北京市 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11区27号楼 叁级 福建省 福州市鼓楼区软件大道89号软件园A区16座一层 叁级江苏省 南京市鼓楼区胜祺里9号 叁级 浙江省 温州市划龙桥路途398号(原纺织路105号)四楼西叁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华南路155号 叁级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雅瑶岑境西路26号 叁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华北路8号红山新世纪12楼叁级 天津市和平区贵州路33号人民体育馆院内 叁级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东路228号天康阁1507室 叁级 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桥沥利氏工业区 叁级 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新湖名苑7号楼1901 叁级 北京市大兴区兴华大街二段13号兴创D标4-506 叁级 山东省 济南市历城区二环东路3966号东环国际广场B座2叁级 山东省 潍坊市奎文区鸢飞路1078号佳丽秀水 叁级 上海市 徐汇区斜士路2568号 叁级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市民族大道131号航洋国际城2号楼1叁级 山东省 青岛市市北区上海路6号1901室 叁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长沙路158号绿苑雅筑小区叁级 福建省 泉州市津淮街北侧裕达小区B幢二楼 叁级浙江省 杭州市拱墅区丰潭路388号1幢1001、1003、1005叁级 四川省 成都市金牛区花圃路9号2楼 叁级 上海市 浦东新区合庆镇青三村龚家宅96号 叁级 浙江省 舟山市普陀区东港香榭花园12幢410室 叁级 福建省 福州市福马路161号福百祥1958文化创意园7号楼2叁级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南岗区巴陵街160号 叁级 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市金凤区紫荆花商务中心D座1102室叁级 陕西省 西安市雁塔西路161号世纪金典大厦B座1701 叁级 辽宁省 沈阳市铁西区建设东路57号2401 叁级 上海市 宝山区泰和路1900号叁级 上海市 徐汇区龙吴路1594号叁级 江苏省 南京市白下区常府街85号新大都广场乙楼20层D座叁级 江苏省 南京市秦淮区大明路105-2号 叁级山东省 济南市槐阴区经六路延长线名士花园四区18号 叁级 北京市 朝阳区左家庄15号院2号楼801室 叁级 北京市 石景区八角北路41号楼1单元6号203室
326 北京时尚佳华舞台设备有限公司
327 北京天创奥维科技有限公司
328 北京艺中宝电子系统集成工程有限公司
329 成都炎兴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330 江苏明华影视器材有限公司
331 马鞍山市新起点科技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332 四川中电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333 泰州金文峰舞台科技有限公司
334 天津市文嘉舞台技术有限公司
335 郑州豫龙舞台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337 门市雄音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叁级 北京市 丰台区三路居5号润华院内207室 叁级 北京市 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8号大成国际中心2号楼5层06B叁级 北京市 西城区南礼士路5号 叁级 四川省 成都市成华区东三环二段龙潭工业园 叁级 江苏省 姜堰市三水大道170号 叁级 安徽省 马鞍山市雨山区海外海名筑时代广场1楼303 叁级 四川省 成都市科华北路58号亚太广场B座1101 叁级 江苏省 泰州市高港区野徐工业园 叁级 天津市 河东区万隆中心大厦A座1602 叁级 河南省 郑州市二七区陇海中路14号集晟大厦628 叁级 福建省 厦门市思明区软件园二期望海路23号之二203室 343 四川文广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352 江苏中惠联合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357 广西优博演艺设备有限公司
水利工程企业 篇3
关键词:水利工程 统计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03-0010-01
我国的国有水利工程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水利工程企业,自50年代起,逐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正规的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但近年来,水利工程企业统计基础工作明显减弱。一是统计工作得不到水利工程企业领导重视,统计部门和统计岗位被撤销或合并,统计人员变动频繁;二是水利工程企业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越来越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大,统计数据质量下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企业的所有制形式由单一的国有、集体发展到包括私营、个体、股份制、外商投资等多种形式并存,经营方式与管理模式也日益多样化,许多新水利工程企业应运而生。在这些新成立的水利工程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像老水利工程企业那样建立规范的水利工程企业统计制度,甚至没有明确设立统计职能部门和统计工作岗位,国家统计报表由财会人员或其他部门的人员代填代报,一些统计指标也难以准确按照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来计算填报。
由于水利工程企业统计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所以统计对水利工程企业经营管理者决策的参考作用就有所减弱,或者说就没有发挥过太大的作用。作用越小就越得不到重视,越得不到重视就越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之所以陷入这样一个怪圈,笔者认为主要在于水利工程企业管理者和部分统计人员或是对统计工作的内容了解不够,或是对统计工作的性质认识不清。这些“不够”与“不清”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认为统计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反映计划完成情况、为计划而服务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的地位和作用应该弱化;二是认为统计是为政府统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服务的,只是为了完成上报任务,工作越多水利工程企业负担越重;三是认为统计对水利工程企业而言,主要是在总结工作时充实一下工作报告,对经营决策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四是认为统计仅反映生产经营的规模,而当前水利工程企业经营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这只有依赖于财务与会计的工作,统计无能为力。
针对这些问题与认识,我们有必要明确,对水利工程企业来说统计工作的意义与作用统计工作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面貌与发展规律。统计信息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数量性。即通过数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正因为如此,统计信息正越来越多地和其它信息结合在一起,统计信息从整体上看,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社会、文化、科技各个领域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涉及宏观与微观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利用统计信息,不仅可以对事物本身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既可横向对比,也可总结历史预测未来。由统计的特性所决定,如果一个水利工程企业建立或完善了一套既科学合理又行之有效的统计工作制度,那么,这套制度对水利工程企业而言,将具有以下作用:做好统计可以反映水利工程企业目前的各种社会与自然属性,反映水利工程企业的机构、人员、资产、负债等各方面情况。所谓统计制度,我以为主要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方式的确立,二是统计内容及其计算方法的确定。
当前存在的问题是水利工程企业目前搜集汇总的各种统计信息难以进行更高层次的配套综合分析,使信息的利用仅停留在初级层次;水利工程企业各部门之间难以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也使信息的可利用范围及程度要打一些折扣。甚至某些水利工程企业,根本就没有考虑建立统计制度,仅是由财会或业务人员代报统计报表,当然更难以在经营决策中发挥统计工作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目前体制下,仍有一些水利工程企业领导重视统计工作,赋予主营业务统计部门负责设计本水利工程企业统计制度及综合各种统计信息。但从整体着眼,这样的水利工程企业并不是很多。
水利工程企业综合统计人员应具有较高素质,不仅掌握统计理论与分析方法,还应熟知本水利工程企业业务工作流程和各部门职能,掌握一定的经济理论和计算机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在有条件的大型水利工程企业,可设立总统计师岗位,以领导综合统计部门并使其有效发挥其职能,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
在现代水利工程企业中,无论是直线职能制还是事业部制,对水利工程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统计信息都决不仅限于计划统计部门内部。如劳资部门掌握机构人员数字,基建部门掌握投资数字,技术部门掌握技改数字,营销部门掌握销售数字等。因此,为确保水利工程企业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应该在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中明确相应的统计责任,要求其按统一确定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要特别重视一些被忽视的部门的信息。
目前,国家基层表制度要求一定规模以上水利工程企业填报的内容包括水利工程企业基本情况,水利工程企业主营业务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情况,人员及工资情况,能源及原材料消耗情况,科技开发情况及附营业务情况。这套指标体系已经比较简要地反映出水利工程企业产供销、人财物、投入与产出的基本情况,水利工程企业统计人员及领导者都应深刻了解认识这套指标的涵义和作用,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这套指标反映、分析、研究生产经营中的问题。由于这套指标是从国家宏观监测需要考虑的,因而比较简单,水利工程企业还应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不同的部分增加相应的内容。
水利工程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浅议 篇4
一、水利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工程项目招标环节存在的问题
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施工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制约, 工程投标过程存在市场混乱、暗箱操作、恶性竞争等现象。投标单位在报价时相互压价, 甚至使造价降低到预算成本难以接受的程度, 严重制约了工程项目的正常施工和效益, 投标报价风险加剧。
(二) 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许多施工企业没有建立成本核算制度, 工程项目的采购与管理比较落后。由于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规模大, 周期比较长, 所以施工企业成本均按月计算, 对月末未完工程, 有些施工企业的施工费用未按月进行归集与分配, 有些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所耗用成本费用的界限存在混淆, 使成本管理流于形式, 制度约束不到位, 成本分析过于粗浅, 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不够合理, 坏账时有发生, 工程成本加剧。
(三) 工程竣工后存在的问题
有些企业在施工项目竣工后, 验收不规范, 项目决算较为滞后, 导致账目不清, 责任不明。使工程项目完工后费用不能兑现, 支出加大, 影响工程项目效益。
二、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措施
(一) 事前控制
在工程开工前, 为防止责任不清造成相互扯皮推诿, 根据工程的投资估算和往年类似工程实际成本的分析总结, 首先应确定成本计划, 制定项目施工可行的控制标准, 确定符合本企业管理与施工技术水平的施工成本定额, 通过目标分解法建立一个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成本管理责任体系, 必须明确项目经理是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建立项目计划成本岗位责任制, 确定项目管理成员在管理中的具体作用、地位和所负责任。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成本进行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定额管理和动态管理。在执行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施工定额, 以保证定额水平的先进性。这个过程是整个施工成本控制的关键, 其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施工成本控制的效果, 甚至影响整个工作的成败。
(二) 事中控制
即对施工过程的每项经济活动和每道工序的成本进行严格核算, 使各项开支在计划范围内, 尽量地降低成本的消耗, 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节约施工费用。项目部派专人去施工现场掌握动态情况, 定期检查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 并在检查后及时分析, 采取措施, 控制成本支出, 保证目标成本计划的实现。它涉及到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使用费和其他直接费用、间接费用的管理控制。对材料费的控制是施工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凡材料物资的收发、领退以及不同核算主体间的内部转移, 都要经过清点和填制必要的凭证, 并经一定的审批手续, 以防止乱领、乱用。施工现场的材料物资要按规定及时地盘点、清查, 防止积压浪费、变质和贪污盗窃;严格按施工工艺流程的要求进行施工, 尽量避免由于施工不当造成工程质量缺陷, 从而减少返工的材料费损失;另外, 材料的质量管理也直接决定着施工成本。因质量问题返工时, 也会造成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 因此材料在使用前必须严格按施工承包合同的要求进行检查, 合格的材料才能进入工地, 坚决杜绝因使用不合格材料而造成返工和增加补救措施费用。业务开展过程中, 不定期将计划与实际相对比, 是否符合业务预算。若是不相符, 则要分析原因, 若是计划制定不当, 还要及时调整计划。
(三) 事后控制
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施工过程即从开工到竣工的生产全过程中记录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 使之系统化、条理化, 并对原始资料仔细地审核, 对整理的资料进行事后的结构性、及时性、计算和逻辑检查, 使成果成为能反映施工和管理水平特征的资料, 结合工程特点对成本进行合理分解。利用反馈信息实施对今后的工程施工项目活动进行控制, 然后用适当的控制标准与整理的资料相比较, 并结合实际施工和管理中的情况, 撰写出施工成本统计分析报告, 对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 对存在问题的环节及时地监督改正。
三、加强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建议
(一) 建立逐级的编制工程项目使用材料的计划
按材料使用计划编制供用计划、采购计划, 切忌盲目分散采购, 采购前须摸清材料的供应情况, 做到货比三家。分批进行采购陆续备料的, 要根据就地取材的原则, 仔细调研地方的材料资源, 在质量保证的情况下, 尽量采购当地材料, 节约采购成本。人工费单价和机械台班单价现场实际与定额差别较大时应予以合理调整。其它直接费用按定额直接费和相关系数计算提取, 并充分考虑工程项目的特点, 包括材料价格的涨跌、水电供应、运输费用等因素对施工成本的影响。
(二) 建立工程项目成本技术控制系统
要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依据自身技术优势, 对主要技术方案作出可行的技术经济论证, 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 以降低工程成本, 减少浪费, 节约开支。
(三) 采取组织管理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要明确配备项目工程部的机构和人员设置, 明确管理单位、工程部、施工方的职权划分。项目工程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严格执行项目成本标准和定额, 确保正常情况下不超成本支出。根据项目部制定的考核制度, 对责任部门、相关人员进行考核, 实行奖优罚劣的原则, 以提高成本的节约意识。
(四) 加强质量管理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 要严把质量关, 提高施工人员和监管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 明确各个部门的质量责任, 选择适合施工环境和气候的原材料, 选用科学方法和检查措施, 随时跟踪监管, 以质量第一为施工原则, 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投入而加大工程成本。
(五) 加强合同方面的管理
合同管理也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根据合同要求的工程项目、质量、进度等指标, 详细地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 以此作为制定计划成本的基础。对合同中的暂定项目和存在变更的分项工程, 及时申报。尽可能的增加工程收入, 降低工程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 成本是一个价值范畴, 是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水利工程所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总和的货币表现。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 要根据实际情况, 实事求是, 根据工程施工的特点和具体条件采取适当的措施, 才能取得更有效的成果。只有在不断积累数据, 作好成本分析的基础上, 管理好工程的成本, 才能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成本会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工程企业标语 篇5
1、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2、脚踏实地,奋发向上。
3、抓质量、保平安、促进度、创效益!
4、一人把关一处安,众人把关稳如山!
5、向质量要市场,向管理要效益
6、外树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内强素质,激发职工创新力。
7、奋发努力,扎实工作,创精品工程,建一流电厂
8、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职工的生命!
9、公司是我家,发展靠大家
10、严守标准,履行合同,工程优质,信誉至上。
11、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12、树企业形象,创优质工程!
13、森入根基,磊出品质。
14、安心永无境,品质筑未来。
15、森度品质,磊落立业。
16、快快乐乐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17、质量第一,确保安全,文明施工,艰苦创业
18、干甲中华工程,创新世纪名牌
19、品质为先,爱“筑”天下。
20、竞争合作,双向共赢。
21、森磊建设,品质优先。
22、追求卓越质量,创造世界名牌
23、充分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大力开展“青年文明号”活动!
24、严守标准,履行合同,工程优质,信誉至上
25、古建筑传奇,新时代精神。
26、从管理中创卓越,在施工中树形象!
27、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28、安全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效益的源泉。
29、爱护自己,就像爱护自己的家园一样;请爱护这优美的.环境,因为我们在这里生存。
30、以“三个代表”为指针,努力培养“四有”职工队伍
31、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32、抓质量、保平安、促进度、创效益
33、我与公司荣辱与共,公司与我共同发展
34、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
35、改善提高,以质取胜。
36、鲜花在轻轻地诉说:我的盛开需要您的关怀,当你伸手采摘我时,美丽已不存在。
37、给我一次机遇,还你一个奇迹
38、自身的形象是无言的诉说,衣冠整洁是您的自尊,社会文明需要您去装点。
39、森磊建设,创第一,保品质,建辉煌。
40、重大义,勇承担,敢争先,乐奉献。
41、树企业形象,创优质工程
42、诚信铸基,品质建楼。
43、质达【森】远,光明【磊】落。
44、格调高雅,质量上乘。
45、美好家园靠我们共同建造。
46、消灭习惯性违章作业,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47、品质,就是坚实的基石。
48、一人辛苦换来万家欢。
49、讲文明从我做起,树新风从现在开始
50、以毅力,铸品质,迎辉煌。
51、遵章守纪,杜绝隐患,落实责任,保障安全。
52、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53、我与公司荣辱与共,公司与我共同发展。
54、质量赢得顾客,信誉创造效益。
55、建中国最好电厂,创世界一流品牌!(阜阳工程)
56、以根为本,诚信待人。
57、诚德立信,品质为先。
58、筑就辉煌,质立未来。
59、围绕工程建设,开展劳动竞赛,再展铁军风采
60、坚持团结稳定,齐心协力干事业
61、重回旧战场,再度创辉煌
62、恒信立德,森磊建设。
形象工程让企业伟岸 篇6
产品形象、管理形象、队伍形象、环境形象和楷模形象,这五个形象凝聚为企业综合形象,成为中国西电集团追求强势的一大方向。从1997年起,西电集团就以“展示二十一世纪西电风采战略”为主题,在全公司范围内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了这项“塑形”活动。“塑形”“使企业走向市场找到了开拓点、党政工作找到了结合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找到了兴奋点”,这是集团员工的体会,也是“塑形”活动所产生的效果。
1997年,集团完成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20亿大关,2002年总产值接近40亿元,2003年达到45亿元,其产值已占到陕西省机械行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由于近十年的高速发展,集团在国内同行业中的地位逐步巩固和提高,从2000年起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国有输变电设备制造企业。
中国西电集团(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筹建于1953年,1959年7月经中共中央批准成立,是我国最早以“托拉斯”企业集团模式创办的试点单位之一,主要从事高压、超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和其他电工产品的研制与生产。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55家国家试点企业集团,1996年被批准为全国512家重点国有企业之一。
一个曾一度在1994年以前经济不振的企业,要乘改革开放之浪走向光明,就必须有一种动力助推其前进,“塑形”活动便成为西电集团借势而进的一种方式。
以宣推广
“塑形”是一项新工作,开始的时候许多同志对这个名词感到陌生。更不用谈了解其内涵和运作方法。因此,“塑形”活动一开始就必须大力抓好宣传教育。集团除了通过文件、会议的方式宣传讲解以外,宣传部还编印了《塑形知识ABC》小册子下发到各基层单位。《西电集团报》专门用一段时间集中连载有关“塑形”的系列宣传文章;电视台也在“西电新闻”中专题介绍“塑形”的动态与作法;集团所属各单位也利用厂报、广播、黑板报等阵地配合抓好“塑形”教育。此后,“塑形”宣传一直作为集团宣传部每月工作计划中的重头戏,频频出现在集团宣传媒体上。大张旗鼓地宣传,使“塑形”这个词眼逐渐广为人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以检促进
“塑形”是一项工作繁重且需要长期努力的事情,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循序渐进。活动之初,集团就由党委牵头,党政工团共同制定出一个完整规划,分工负责,各有侧重,协调配合。此后每年年初,集团公司要求所属单位结合实际制定“塑形”年度实施方案,并上报集团公司宣传部审核,对制定不当的提出调整建议后返回单位重新修订。活动期间,集团公司不定期进行检查与抽查,年底按各单位计划对其逐条检查。
以规约行
为规范“塑形”活动,企业导入CI系统,从规范视觉识别系统开始,到规范职工行为系统。集团公司注意发动职工自下而上总结提炼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用先进思想来打造企业先进管理制度,为逐步建立和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几年来,集团各单位都先后制定出了有本单位特色的《职工行为规范》,人手一册。同时,还加强对职工培训,西开厂坚持利用“周六培训”,开展质量和诚信教育、军事队列训练,端正了职工行为。
以点带面
集团公司注意发现和总结下属单位的好作法和新鲜经验,及时加以推广。1998年,变压器厂通过抓“塑形”改善了厂区绿化和生产现场管理,当年8月集团公司就在该厂召开了现场会,推广了变压器等6个单位的好经验。高压开关厂率先从抓职工行为规范的制定和训练入手,提高了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集团公司就及时转发了该厂《贯彻执行“职工行为规范”安排意见》,并先后在下属几个单位召开现场会,使这种好作法得到了及时推广。而每一次现场会,集团公司主要领导都要亲临会场,谈体会提要求,对“塑形”活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先引众
塑造职工队伍良好形象要以先进楷模为牵引。用他们发出的光和热照亮全体职工的心。集团公司除每年评选表彰“双文明职工”以外,每两三年还要评选表彰一次“西电十佳职工”。职工楷模一旦树立,集团公司宣传部就开展广泛深入地宣传,使他们的名字和事迹广为人知。公司已故高级工程师张振宝被集团公司党委确定为全集团学习的榜样后,集团公司宣传部立即组织人撰写了长篇通讯《长流精神在人间》一文,在《西电集团报》发表后,在公司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后该文又被《企业 望》和《中国机电日报》等报刊转载。1997年“五一”前夕,《西电集团报》将100余名劳模姓名按授予时间顺序全部集中刊登,并配上评论文章;2000年,集团公司又召开隆重热烈的劳模群英大会,将40多年来先后产生的128名劳模名单与照片在《西电集团报》上集中刊出,同时配上总经理等的赞颂文章,其褒扬之势极大地震憾了职工的心,营造出了良好的积极向上氛围。
以乐砺志
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是职工联络感情、增进交流、培养凝聚力的好形式。集团公司每年由工会、宣传部、团委联手,举办几次全集团范围内的大型文化活动,激发了职工斗志。几年中,集团公司先后举办了四届卡拉OK赛、两届时装模特赛和交谊舞赛、两次大合唱赛和三次演讲赛。每次大赛,集团电视台都现场直播,观众数万。1999年,西电公司成立40周年,集团公司策划组织了“西电颂”、“祖国颂”和“世纪颂”三个阶段的文化活动,均收到了良好效果。职工在活动中振奋了精神,看到了集团未来的希望。
不懈地努力必定有良好的收获。西电集团通过几年的“塑形”,可以说年年有进步、年年有硕果。主要表现为:
环境日益美丽。从企业大门到厂区道路,从生产区到生活区,整齐划一的布局让人耳目一新。通过大面积的种花植草,集团下属部分企业已变成花园式工厂;西开公司的桃园路小区已成为文明、整洁、有序的家属院落,多次受到当地政府表彰。
精神焕然一新。过去各单位职工服装各异,尤其夏天还有光着膀子干活儿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精神面貌。而今,职工服装统一、人人佩带胸牌、规范有序地在各自岗位上工作,其劲头今非昔比。他们当中不断涌现出劳模、“十佳”先进,有数十名工人被公司聘为高级技师,多名青工在全市技术比武中夺得了状元、标兵称号。
管理明显进步。生产企业通过“塑形”,普遍实现了无烟工厂和现场定置管理,保证了集团公司产品质量的稳定,主要产品一次送试合格率明显提高,没有发生用户重大质量投诉事件。这几年集团公司在为国内电力部门特别是三峡工程、香港中华电力工程、北京、上海供电扩容等重点工程中提供了大量输变电设备,部分产品还远销到国外几十个国家,创造了丰厚的外汇。不少国内外用户代表到集团公司现场考察后,表示同这样的生产企业打交道放心。
经济快速发展。1992年以前,集团公司年产值仅为8—9亿元,且连续三年严重亏损。从1992年起,集团领导确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指导思想和“突出主业、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经营思想,发挥集团优势,调动了职工两个积极性,使公司近10年来成为整个集团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年总产值每年以13%—15%的速度递增。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 篇7
关键词:水利工程,成本控制,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水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水利工程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在农村小型的水利工程施工中和水利施工企业在完全市场化运作的情况下, 能否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在于改革和强化项目经理部管理体制, 其重点和核心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内容很广泛, 贯穿于项目管理全过程和每个方面, 从项目中标签约开始到施工准备、现场施工、直至竣工验收, 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成本管理工作。就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掌握工程信息, 做好工程投标工作
工程投标是成本控制的重要前期工作。工程要中标, 首先要掌握准确的工程信息, 了解项目业主的机构职责、队伍状况、资质信誉等基本情况;掌握工程项目的性质, 弄清工程投资渠道和融资情况;掌握工程项目的主要内容。明确这些工程信息后, 综合分析决定是否参加该工程招投标。一旦决定参加工程的招投标, 施工企业负责招投标人员就要根据招标文件的规定和业主的要求, 准确计算工程量, 了解当地的所有材料价格、设备价格, 分析在正常情况下完成该工程所需的人力、材料、设备、水、电、安装、机械费、管理费、税金等所有的成本。在此基础上, 根据企业自身得利润, 创优良工程还是合格工程、工程的奖惩等综合因素, 做出合理报价并编出标书, 做好投标准备工作。
2 搞好成本预测, 确定成本控制目标
成本预测是成本计划的基础, 为编制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提供依据。因此, 成本预测对提高成本计划的科学性、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 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成本控制, 要抓成本预测。成本预测的内容主要是使用科学的方法, 结合中标价, 根据各项目的施工条件、机械设备、人员素质等对项目的成本目标进行预测。首先, 测算所需用工, 确定工程项目采用的人工费单价。其次, 测算所需材料及费用, 重点对主材、地材、辅材、其它材料费进行逐项分析, 核定材料的供应地点、购买价、运输方式及装卸费等。第三, 测算使用机械及费用。投标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的型号、数量一般是采用定额中的施工方法套算出来的, 与工地实际施工有一定差异, 工作效率也有不同, 因此要测算实际将要发生的机械费。同时, 还得计算可能发生的机械租赁费及需新购置的机械设备费的摊销费, 对主要机械核定台班产量定额。第四, 测算间接费用, 间接费占总成本的13%~19%左右, 主要包括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工具用具使用费、财务费用等。通过对这些主要费用的预测, 初步确定工、料、机等费用的控制标准, 确定工期, 完成管理费的目标控制。所以说, 成本预测是成本控制的基础。
3 寻找有效途径, 切实控制工程成本
降低项目成本的方法有多种, 概括起来可以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管理等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控制。
3.1 组织措施
要明确项目经理部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 明确管理单位、项目经理部、公司或施工队之间职权关系的划分。项目经理部是企业法人指定项目经理做他的代表人管理项目的工作班子, 项目建成后即行解体, 所以他不是经济实体, 应对管理单位整体利益负责任。项目部各成员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严格执行项目成本分析标准, 确保正常情况下不超成本支出, 如果遇到不可预见的情况, 超成本较大时, 应及时报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中心核实, 找出原因。如属工程量追加, 则积极协调业主、监理、设计搞好签证追加。如属材料价格上涨, 则由成本控制中心报请施工企业承担差价部分。
3.2 技术措施
要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 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 从而降低工程成本, 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能耗, 提高机械化操作等。
3.3 经济措施
第一, 人工费一般占全部工程费用的10%左右, 作为施工企业, 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劳动定额。要从用工数量上加以控制, 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力争做到实际结帐不突破定额单价的同时, 提高工效, 提高劳动生产率。还要加强工资的计划管理、提高出勤率和工时利用率, 尤其要减少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 保证人工费不突破。
第二, 材料费一般占全部工程费的65%~75%, 要对材料用量、材料价格加以控制。要掌握材料的规格型号, 严格计算材料的使用计划。严格制订材料进场验收制度, 实行量方、点数、过磅, 保证材料质量合格, 不亏方短缺, 保证其数量。在施工过程中, 实行限额领料。
第三, 机械费根据细化后的施工组织设计和调整后的单价分析, 编制机械利用计划。在施工中, 自有机械应加强保养, 合理使用, 外租机械合理安排, 充分利用, 减少停滞, 保证机械设备高效运转。
第四, 要严把工程质量关, 质检人员要定点、定岗、定责、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监管, 做到工程一次成型, 一次合格, 避免造成因不必要的人、财、物等大量的投入而加大工程成本。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也是降低工程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项目施工合同管理的时间范围应从合同谈判开始, 至保修日结束止, 特别是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 确保把合同落到实处。
4 注重成本核算, 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水利工程企业 篇8
1 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
水利施工企业在施工成本管理过程中, 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1 全员控制原则
施工过程成本管理涉及到的人员比较多, 不但涉及到施工企业内部的主要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具体工作人员, 有的还要涉及到一般员工。因此, 应该从负责人、职能部门、一般员工等都要充分调动其成本控制的积极性、主动性, 正确处理好节约与支出的矛盾, 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资金的使用效率。
1.2 全过程控制原则
成本管理的过程贯穿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对水利施工企业而言, 成本控制主要集中在准备、实施两个阶段内。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有项目信息资源的培植、购买标书、组建投标团队、查勘现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单价分析, 投标报价、参加投标会、合同谈判等。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有人员进场、原材料采购运输、组建团队、人员分工、工艺控制、进度控制、检查验收、竣工结算等。
施工成本管理属于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成本控制管理, 也应与工程建设项目的进展同步, 不能时断时序, 时紧是松, 应自始至终的进行有效控制管理。
1.3 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
水利施工企业施工成本控制的目的, 就是“节能减耗, 合理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提高施工企业营利水平”。施工成本的控制的目标, 是水利施工企业根据自身的生产力水平顺利完成预期的利润水平, 使施工实际成本达到目标成本的控制范围以内。
施工企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绝不能单纯的靠减少支出来降低施工成本, 应该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 恰当的运用成本控制措施, 合理的降低材料消耗、管理费用, 并通过适时或定期的将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进行对比, 分析成本盈亏的原因, 总结、运用可行的管理方法, 及时纠正影响施工成本的不利因素, 提升工程管理水平, 增加企业利润。
2.4成本目标管理原则
编制成本计划, 是进行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编制时应根据有关设计文件、施工合同、施工组织设计、成本预算, 以往经验等, 按照各分解项目的子目标拟投入的生产要素, 再考虑到各种因素可能发生的变化, 估算出各分解项目的子目标完成所需的生产费用水平, 以此确定出施工成本计划的控制指标及目标总成本。
在实际项目施工过程中, 应将已分解项目的各子目标成本指标落实到直接责任者及相关责任人, 并按照预先确定的成本控制措施、方法、完成时间为目标管理对象, 适时对比, 及时纠偏, 保证目标成本的顺利实现。
2.5例外管理原则
例外管理原则是西方国家常用的管理方法。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许多事件通过施工成本控制管理是可以控制和纠正的。如果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可以控制和纠正的事件, 突然出现了“例外” (相近于我们是日常中的“意外”) , 转变为失控层面的事件, 对这类事件的成本控制管理就属例外管理。如:“由于赶工, 加班加点施工引发了”例外“车损事件, 意外大幅度增加了维修费”等。
对“例外事件”的管理, 不容忽视, 在施工成本控制计划中应充分考虑, 并制定出必要防范措施, 在“例外事件”发生时及时加以纠正。
2 施工成本控制管理的实施
2.1 施工成本管理的主要对象
水利工程施工阶段成本管理, 是水利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 通常主要对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施工分包费、管理经费等方面进行成本控制管理。
2.2 施工成本管理的实施过程
施工成本管理过程, 就是以预先制定的施工成本计划做为目标成本, 在施工阶段按照施工组织方案对事件进行实施, 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对即将或者已经偏离目标成本的事件, 运用组织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等, 使实际施工成本能够在目标成本控制范围以内, 实现施工成本管理的目的。
2.2.1 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施工成本计划是指项目团队, 根据施工合同、设计图纸、企业战略、施工定额 (企业) 、类似成熟经验等制定出预期施工成本, 是施工企业用于控制施工成本的指导性文件。其主要内容包括, 施工成本控制目标、实现目标拟采取的措施、实现成本目标拟耗费的资源数量等。
2.2.2 定期的对施工成本计划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
为了及时了解施工成本控制水平, 在施工过程中, 应适时跟踪、统计、汇总工程施工成本的实际消耗值, 定期对施工成本实际发生值与成本计划值进行对比, 发现二者产生偏差时, 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保证成本消耗在可控范围内。
2.2.3 分析产生成本偏差的原因
按照成本偏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划分, 成本偏差主要有进度偏差、质量偏差、工期偏差等三类。分析施工成本偏差的主要目的, 就是运用一定的管理工具, 找出产生成本偏差的原因, 减少或避免类似原因的再发生, 实现成本纠集的目的。
目前, 分析产生成本偏差的管理工具很多, 最常用的方法有因果分析图法, 俗称“鱼刺图”法。通过因果分析图法, 可以很直观的找出产生偏差的主要原因、次主要原因、一般原因, 并按主次顺序逐一列入清单, 做为制定纠偏措施的主要依据, 是施工成本分析的一部分。
2.2.4 研究制定纠偏措施
制定纠正成本偏差的措施, 主要有组织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等四种措施。通过成本对比、成本控制、成本核算等管理工具, 针对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存在偏差, 而重新制定成本计划 (俗称“纠偏计划”) , 并对新制定的成本计划制定出实施的具体措施 (俗称“纠偏措施”) 的过程。
在施工中, 常常可以借助网络计划图、成本控制曲线图、赢得值原理图表等管理工具来检查成本控制效果, 并通过调整成本控制图表、改变施工方案、优化网络计划等达到或接近目标成本, 从而实现纠正成本偏差的目的。
2.2.5 检查纠偏效果
检查纠偏效果, 就是对新制定的纠偏措施在执行过程中, 适时的收集、统计有关数据, 绘制相关图表, 及时对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进行分析、对比, 归纳、总结、验证纠偏措施的执行效果。为总结经验、及时调整成本控制方案、进行成本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在施工中, 如果实际成本在新目标成本控制范围内, 则可继续实施或稍做完善后实施, 如果实际成本不在新目标成本控制范围内, 则必须研究制定新的纠偏措施, 确保目标成本的真正实现。实际上, 施工成本控制的过程, 就是施工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依次循环的过程。在施工成本管理工作全部完成以后所进行的最终成本核算, 才是整个施工管理过程的最终反应, 才能真正反应出施工成本控制效果。
3 施工成本控制的方法
施工成本控制就是按预定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有效控制, 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工具、控制措施, 使实际成本在施工目标成本控制范围以内的一系列活动。施工成本控制的方法很多, 在施工中要因地制宜的选择与工程实际相适应的成本控制方法, 才能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3.1 人工费控制
在我国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合同单价并不能做到完全由施工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而需要围绕有关定额确定单价, 造成人工费的单价往往不能与市场实际相符, 常常是实际人工费高于合同单价。人工费控制的方法也很多, 常见的做法是, 参照合同价中的人工费数额, 换算成以平米、延米等单位, 进行劳务分包, 通过各种方式转移风险, 以达到人工费总额控制的目的。
3.2 材料费控制
在水利项目施工中, 材料费占有的比例往往很大, 约占合同建安工程造价的60%~70%, 有的工程项目材料费占有的比例更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材料价格不仅变动频繁, 供应渠道、管理方式略有差异, 均会对材料价影响很大。因此, 准确把握市场行情, 在原价、运费、损耗及保管等方面进行多方案比较, 以把原材料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3 施工机械使用费控制
在机械化日益提高的今天, 合理选择施工机械, 机动灵活的进行机械调度, 均会对机械使用费产生很大影响。为此, 在合理安排施工生产的同时, 还应科学测算机械使用数量、使用时间、统筹安排现场等, 提高机械设备使用率, 减少机械设备闲置时间, 以降低施工机械使用成
以外, 施工成本控制的方法还有合理确定分包费用、紧缩现场经费支出、规范财务审批程序等, 均可以实现降低管理费用、现场经费、其他直接费等的支出目的, 以达到成本控制目标顺利实现。
4 小结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 施工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未来水利施工企业的竞争, 实际上就是项目管理水平的竞争, 也是施工成本控制能力的竞争。可见, 水利施工企业凭借科学的施工成本管理, 通过合理的投标报价, 来提高企业生命力及市场竞争力, 是施工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石, 也是水利施工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参考文献
[1]缪长江.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2007年3月出版.
水利工程企业 篇9
1.1 合同签订阶段
(1) 合同主体不当。
合同当事人主体合格, 是合同得以有效成立的前提条件之一。而合格的主体, 首要条件应当是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合同 当事人。要防止两种情况:一是虽然具有上述两种能力, 但不是合同当事人, 即当事人错位, 也是合同主体不当;二是虽然是合同当事人, 但却不具有上述两种能力, 同样是合同主体不当。
(2) 合同文字不严谨。
依法订立的有效合同, 应当体现双方的真实意思, 文字不准确, 容易发生歧义和误解, 导致合同难以履行或引起争议。
(3) 合同条款、内容欠缺。
常见漏掉的往往是违约责任。有些合同只讲好话, 不讲丑话;只讲正面的, 不讲反面的, 不懂得签合同应当“先小人后君子”的诀窍, 一旦发生违约, 在合同中看不到违约如何处理的条款。
1.2 合同履行阶段
(1) 应变更合同的没有变更。
合同变更包括合同内容变更和合同主体变更两种情形。合同变更的目的是通过对原合同的修改, 保障合同更好履行和一定目的的实现。作为承包方的建筑施工企业, 更重要的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关键在于变更要及时。
(2) 应当发出的书函 (会议纪要) 没有发。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示范文本) 》, 把双方有关工程的洽商、变更等书面协议或文件视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3) 应签证确认的没有办理签订确认。
履约过程中的签证是一种正常行为。但有些现场管理人员对此并不重视, 当发生纠纷时, 也因无法举证而败诉。
(4) 应当追究的事件过了诉讼时效。
现在工程完工而得不到结算的情况相当严重, 有些拖欠没有诉诸法律, 但当起诉时才发现已超过了两年的诉讼时效, 无法挽回损失。
(5) 应当行使的权利没有行使。
《合同法》赋予了合同当事人抗辩权, 但大多数施工企业不会行使。发包方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进度款, 施工企业可以行使抗辩权停工, 但却没有行使, 怕单方面停工要承担违约责任, 结果客观上造成了垫资施工, 发包方的欠款数额越来越大, 问题更难解决。
(6) 应当重视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 (资料) 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有效的证据, 应当是原件的、与事实有关的、有盖章和 (或) 签名的、有明确内容的、未超过期限的。不具备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据只是废纸一张。
2 合同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2.1 认识根源
(1) 对市场与合同的关系缺乏认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与合同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因为市场的运作需要合同。《合同法》规定合同有3种形式:口头、书面和其他形式。
(2) 对合同与合同管理的关系缺乏认识。
这也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合同管理是合同洽谈、拟稿、签订、履行、变更、中止、终止或解除全过程的管理。合同产生在合同管理的前期阶段。
2.2 法律根源
(1) 合同法律滞后。
我国《经济合同法》迟至1981年12月才出台。到1985年3月出台《涉外经济合同法》, 1987年6月出台《技术合同法》。但这三部合同法都跟不上市场经济的步伐, 不少新的合同问题在法律上是空白的。1993年修改了《经济合同法》, 但这次修改只是临时性的, 并没有消除合同法诸法并存和有关法规相互冲突的现象。直至1999年3月才制定了统一的合同法。
(2) 合同法律意识滞后。
最明显的表现是不清楚合同与合同法律的关系, 订立和履行合同往往离开合同法律,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想怎么签就怎么签, 缺乏依法订立和履行的意识, 以致产生了本文第1部分的问题, 造成不少失误和损失。合同法律是合同订立和履行全过程的法律依据, 也就是说合同要依法订立。
摘要:从施工企业合同管理实际出发, 分析施工合同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水利工程企业 篇10
关键词:水利施工,工程成本,成本预测控制管理
0引言
水利改革不断深人, 把水利施工企业推向市场, 其目的在于增强企业活力, 增强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在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水利施工企业在失去行业保护的情况下, 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在于改革、强化项目经理部管理体制, 其重点和核心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1水利施工项目的成本特征
水利施工项目, 是指施工承包企业按照与项目开发企业签订的施工承包合同, 组建施工项目部, 完成合同规定的水利工程项目。项目特点为:投资规模大、建设工期长、建设环境复杂等。与制造加工业及工业与民用建筑行业相比, 施工成本有着以下显著的特征。
1.1 施工成本的独特性
没有任何两个水利项目是大致相同的, 没有任何两个水利施工项目的成本分布是大致相同的。因此, 不可能像制造业那样设计出一套普遍适用而又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系统以及配套的高效管理手段。
1.2 成本项目十分繁杂
一个综合性水利工程, 如果投资在10亿~20亿元之间, 一般会分为10个~15个施工合同段实施。投资超过亿元的合同段, 一般有200个~500个施工项目。
1.3 成本项目实施的区域较大
与民用建筑施工相比, 单个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施区域非常之大。仅仅施工区域内的施工道路, 就少则有数公里, 多则有十几公里。这使得成本统计的工作量十分巨大。
1.4 施工项目之间的成本交叉现象十分普遍
为更加合理地使用施工资源, 与制造企业相比, 资源在不同的施工子项目之间的交叉使用十分普遍。在施工项目中, 施工机械往往参与很多项目;每个劳动力往往承担多个工种的工作;材料经常在各施工子项目之间流动, 给成本统计技术带来非常大的挑战。
1.5 施工成本项目多变
在水利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要接受地质、水文、气象等多种严重不确定因素的挑战, 往往要对原设计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以适应不断发现的新情况。对成本控制而言, 就要求成本管理系统有足够的弹性, 能够及时进行调整, 始终保持与施工生产控制体系的同一性。
1.6 成本控制标准的不确定性
与制造业不同, 就单一的水利施工子项目而言, 它不是在一个标准的环境中, 在标准的条件下, 按照标准的作业流程, 完成标准的动作;而是在一个变化的环境中, 在不同的条件下, 按照不完全标准的作业流程, 完成施工任务。这就给成本控制标准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带来非常高的要求。
2水利施工企业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现状及原因
水利施工企业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现状是:成本观念不强, 成本目标较不明确, 成本管理系统不健全, 成本控制的一些手段和方法仅在个别方面使用, 成本运行的总体形势和结果不容乐观。这与施工企业的发展历史有着很大的关系。
自八十年代起, 经济体制逐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企业的企业行为也逐步加强。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开始按照项目法来运作来完成项目建设。为适应情况的变化, 水利施工企业逐步增强了装备水平、对外经营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但就成本控制而言, 存在着以下明显不足:
2.1 全员成本观念不强
在计划经济时期, 企业实际上只是一个生产车间, 所有的目的和任务就是圆满或超额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生产指标, 以及不时的为某某而献礼等等, 剩余的其他事情都由国家负责, 只有生产观念, 而基本上没有成本观念。这种影响在国有企业现阶段的深化改革中仍有着深深的烙印。
2.2 成本管理系统不健全
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装备水平的提高, 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但市场上的“蛋糕”只有那么大, 这就产生了大量的富裕人员, 这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直接影响了成本管理系统建立和推行的速度。
2.3 施工项目部和职工对成本控制的积极性不高
在施工项目部, “高就业, 低工资, 大锅饭”的现象仍较为普遍, 职工的收入还不能合理地与产出、成本、质量等指标挂起钩来, 即使有了成本控制指标, 往往也无法有效地执行, 形同虚设。
2.4 施工技术方案缺乏经济合理性评价
施工成本最大的影响因素是施工组织方式, 而施工组织方式是由施工技术方案来决定的。由于分工的关系, 技术人员往往偏重于对工期、质量的考虑, 而忽略了施工方案的经济性指标, 这就使得部分施工方案的经济合理性较差, 增加了成本投入。
2.5 成本流动程序的合理性欠佳
成本消耗就是资金消耗, 成本流也就是资金流的一种, 成本管理就是要使成本合理有序的流动。由于普遍缺乏控制和监管程序, 使得成本流动杂乱无章, 增加了“投机”的机会和失控的风险。
3水利施工企业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3.1 掌握工程信息, 做好工程投标工作
工程投标是成本控制的重要前期工作。工程要中标, 首先要掌握准确的工程信息, 了解项目业主的机构职责、队伍状况、资质信誉等基本情况;掌握工程项目的性质, 弄清工程投资渠道和融资情况;掌握工程项目的主要内容。明确这些工程信息后, 综合分析决定是否参加该工程招投标。一旦决定参加工程的招投标, 施工企业招投标中心就要根据招标文件的规定和业主的要求, 准确计算工程量, 了解当地的所有材料价格、设备价格, 分析在正常情况下完成该工程所需的人力、材料、设备、水、电、安装、机械费、管理费、税金等所有的成本在此基础上, 根据企业自身得利润, 创优良工程还是合格工程工程的奖惩等综合因素, 做出合理报价、编出标书做好投标工作。
3.2 搞好成本预测.确定成本控制目标
成本预测是成本计划的基础, 为编制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提供依据。因此, 成本预测对提高成本计划的科学性、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做益, 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成本控制, 要抓成本预测, 成本预测的内容主要是使用科学的方法, 结合中标价, 根据各项目的施工条件、机械设备、人员素质等对项目的成本目标进行预测。
3.3 寻找有效途径, 切实控制工程成本
降低项目成本的方法有多种, 概括起来可以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管理等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控制。
3.3.1 采取组织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要明确项目经理部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 明确管理单位、项目经理部、公司或施工队之间职权关系的划分。项目经理部是企业法人指定项目经理做他的代表人管理项目的工作班子, 项目建成后即行解体, 所以他不是一经济实体, 应对管理单位整体利益负责任。项目部各成员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严格执行项目成本分析标准, 确保正常情况下不超成本, 如果遇到不可预见的情况.超成本较大时, 应及时报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中心核实, 找出原因。如属工程量追加, 则积极协调业主、监理、设计搞好签证追加。如属材料价格上涨, 则由成本控制中心报请施工企业承担差价部分。
3.3.2 采取技术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要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 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 从而降低工程成本, 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能耗, 提高机械化操作等。
3.3.3 采取经济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1) 人工费控制。
人工费一般占全部工程费用的10%左右, 作为施工企业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劳动定额。要从用工数量上加以控制, 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人工费消耗。力争做到实际结帐不突破定额单价的同时, 提高工效, 提高劳动生产率。还要加强工资的计划管理、提高出勤率和工时利用率, 尤其要减少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 保证人工费不突破。
(2) 材料费的控制。
材料费一般占全部工程费的65%~75%, 要对材料用量、材料价格加以控制。要掌握材料的规格型号, 严格计算材料的使用计划。严格制订材料进场验收制度, 实行量方、点数、过磅, 保证材料质量合格, 保证其数量。在施工过程中, 实行限额领料。施工完毕后, 要做到“活干料净”。
(3) 机械费的控制。
根据细化后的施工组织设计和调整后的单价分析, 编制机械利用计划。在施工中, 自有机械应加强保养, 合理使用, 外租机械合理安排, 充分利用, 减少停滞.保证机械设备高效运转。
3.3.4 加强质量管理
要严把工程质量关, 质检人员要定点、定岗、定责、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监管, 做到工程一次成型、一次合格, 避免造成因不必要的人、财、物等大量的投入而加大工程成本。
3.3.5 加强合同管理, 控制工程成本
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也是降低工程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项目施工合同管理的时间范围应从合同谈判开始, 至保修日结束止, 特别是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 确保把合同落到实处。
3.3.6 注重成本核算, 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成本核算主要由企业财务中心和项目部组织实施, 对每一项目的每一阶段根据成本清单认真进行汇总, 对项目每笔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认真的成本比对, 对项目的每一步都要仔细控制。具体做到施工队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设备费, 项目部人员工资、福利、补助、劳保、医保、办公、差旅、培训、车辆使用、招待、招投标等各项费用指标全部纳入成本核算, 达到成本控制标准的。给予一定奖励, 正常情况下, 超成本控制标准的部分, 由项目部内部调整解决。财务中心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作大量细致的工作之外, 还要筹集资金, 合理调度资金的使用, 让施工企业的所有资金合理使用, 保证各项目的正常进行。在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中, 还应考虑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人才成本。人才流失就会形成人才坏账。防止人才流失是人才成本控制的关健一环;二是专业设备成本。一些大型专业化设备, 用途单一、价格昂贵。所以只有将这种设备成本分摊到此项中, 形成的成本才是真实的成本;三是社会成本。在目前情况下, 社会成本也应考虑在项目成本之中。
4结束语
总之, 只有抓住了成本控制, 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施上企业才能获取最大利润, 实现企业自身的良性循环, 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蔚林巍.二十一世纪的项目管理[J].企业管理, 2001, (10) .
[2]吴之明, 卢有杰.项目管理引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3]杜训, 等.施工项日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水利工程企业 篇11
【关键词】建筑企业;建筑项目;工程管理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engineering and project management
Zheng Xiao-xin
(Liaoning Fushun Y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ushun Liaoning 113000)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work refers to a variety of housing and building construction works must be completed by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The general construction work and more involved in housing and ancillary facilities, etc.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works would seriously affect the safe use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this paper, a simple exposi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project management.
【Key words】Construction enterprises;Construction projects;Project management
1. 前言
工程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的效益源头。常规建筑施工过程一般是有顺序的,它反映了设计者、施工者及材料商的投入。整个建筑施工过程,是通过技术要求及合同精确地定义过程中下一个公司将做的工作,这种施工过程可以使建设者承担的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而业主的利益来自选择新的设计队伍、新的承包商及新的材料商。一般,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专业多、技术复杂、难度大,它涉及土建、金结、机电等数百个子专业,且要求多个专业并行交叉作业,技术协调十分复杂。这也导致项目管理系统庞大,包括组织指挥系统、技术信息系统、经营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等多个系统,进而组织指挥协调难度大。但是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也要求项目管理系统既精干、高效,又灵活、畅达。
2. 建筑施工管理及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2.1 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1)建筑市场管理制度不完善,建筑工程中有很多会存在重质量、轻安全、最低价、中标、包死价等问题。很多施工企业在中标后,可能会出现无法拿出多余的经费购置安全管理必要设备、器材、工具及宣传资料等,从而导致施工现场的混乱,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2)工人自身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基层的建筑工人多为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差,法律意识薄弱,违章作业严重。(3)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虽然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了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但常不能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现场或生产一线;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得不到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大力支持而使管理薄弱化。(4)对重大危险源认识不足。重大危险源是指容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且事故损失巨大的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
2.2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弊端:(1)部分企业不是从技工、材料、机设资源上运筹组合,而是靠行政命令或领导好感等关系进行运作,使得项目部工程开工,专业队、技工缺乏储备。另外,施工人数方面只关注人多,而忽略工人素质,致使常发生安全事故。(2)常会有注重租赁,而本单位机械设备却闲置的现象,这就造成资源固化,得不偿失。(3)在管理上不能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的情况,而出现重速度轻质量、急功近利等现象。
3. 建筑施工及项目管理改革和创新
3.1 管理弊端的解决建议:(1)对于建筑市场管理制度不完善问题,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规定设置安全保障经费,未建立安全保障经费的施工企业;不予发包工程,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安全管理投入;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授权的安监机构要严格审查及监督对安全管理经费的拨付和管理,对安全管理投入不足的企业给予行政处罚或暂扣施工许可证,直至达到要求后才能进行生产作业。(2)针对工人自身缺乏自我防护意识问题,应该对于新录用的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一般教育内容包括:劳动保护意识和任务的教育;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安全知识的教育、工程基本情况、现场环境、施工特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3)关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问题,主管部门应该依法加强监督,对不达标的企业采取停工、罚款、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行政处罚措施加以解决,并依法进行责任追究。(4)对重大危险源认识不足的问题的解决应该对多发性事故开展专项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管,减少事故发生。
3.2 管理新技术创新--4D模型技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现,4D模型技术的提出和研究为实现建筑施工动态模拟和跟踪管理提供了可能。4D模型是在3D模型基础上,附加时间因素,将模型的形成过程以动态的3D方式表现出来。4D模型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领域,是以建筑物的3D模型为基础,以施工进度计划为时间因素,将工程的进展形象地展现出来,形成动态的建造过程模拟。4D模型不仅仅是一种可视的媒介,使用户可以看到建筑物施工过程的图形模拟,而且能对整个计划过程进行自动优化和控制。4D模型建立建筑物建造过程中各结构构件之间、施工工序与结构构件之间、结构与材料之间、施工工序与场地布置之间等诸多复杂的依存或继承关系,研究其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对施工效率或结构安全的影响,动态模拟相应的变化过程,最终实现优化控制和相应的资源管理。
4. 建筑施工及项目管理中的协调管理
无论是民用住宅、工业厂房,还是公共建筑,一栋高质量、高标准的建筑工程,从工程技术、施工管理的角度,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至关重要和不容忽视的,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工程,施工中各专业协调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与品质。很多建筑物,就其各专业本身,如建筑的外形、使用功能、结构型式、安全合理性等,不论在设计,还是在施工方面的质量,都能得到很好地控制和保证。但各专业工程施工中的交叉配合与协调工作,经常处理得不尽人意。到了工程施工的后期,由于这些问题,往往出现返工,造成工程投资的极大消费,影响工期,有的还会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严重的甚至还会带来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5. 结束语
建筑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动手,综合治理,常抓不懈;设置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生产专职管理人员,完善各项生产管理制度,建立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增加施工安全系数,工程开工前要想到管理,工程施工中要注意管理,工程竣工后要检查管理。这样才能将整个建筑企业及建筑项目管理提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平台上。
参考文献
[1] 楼建成.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分析[J].今日科苑.2009.(13).
[2] 刘德强,黄金,张晓波.浅议工程项目质量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
水利工程企业 篇12
关键词:企业文化,创新,可持续发展
0 引言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竞争主要集中体现在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文化理念上, 现代企业的竞争, 已从表面上的产品竞争转向更深层次的文化理念竞争。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 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 以及以此为核心而生成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生活信念、企业风俗、习惯的总称[1]。其主要功能表现为引导企业的经营哲学、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 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约束企业领导者和职工的行为规范,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激励企业员工的荣誉感和自豪感等等[2]。当前, 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并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和基础工作。
山西省水利建筑工程局是国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的施工企业, 目前承担着新疆TBM项目、张峰水库枢纽、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S26标、引沁入汾五马水库、川引水枢纽以及盂县龙华口水电站枢纽等多项大中型水利工程的施工。施工期间, 作业高度分散, 人员流动性大, 生活环境异常艰苦, 员工思想观念和情绪容易产生波动, 为了凝聚人心、约束行为、调适矛盾、聚集正能量, 塑造企业良好形象, 建立和完善水利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企业文化十分重要。
1 水利施工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企业文化的理论最早出现于美国, 而其作为一种主流的管理思想则最早出现于日本。其基本观点是以人为本, 它强调企业管理要以人为中心, 充分尊重员工的价值, 重视人的需求的多样性, 运用共同的价值观、信念、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进取的企业精神等文化观念来营造整体的企业发展目标。中国企业和学术界明确提出和开展企业文化研究, 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 经过对国外企业的简单模仿, 大多开始建立适应中国文化环境和本单位特色的企业文化;2) 研究方法逐步从定性分析转向成为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3) 大型企业集团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4) 企业领导越来越认识到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人才使用及其价值开发的重要性。
水利建筑工程局在多年的生产经营管理中, 依据水利建设工程施工企业的特点, 总结提炼出一些企业文化, 并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主要有:
1) 提炼出以“忠诚、团结、努力、卓越”为主线的企业文化, 树立“领导要讲正气, 班子要有朝气, 职工要有志气”的企业理念, 抢抓机遇, 深化改革, 保持稳定, 协调发展, 在实践中根据企业发展、管理现状不断丰富和完善企业文化的内容。
2) 高层领导对企业文化建设给予高度重视, 通过一系列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扑克、卡拉OK比赛和文艺汇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增强了单位内部的凝聚力;通过经常性的党团教育课、职工会议、文化讲座等, 统一思想, 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通过对优美环境的营造、职工宿舍楼和一项又一项优质水利工程的建设以及统一工作服装等, 塑造了企业的良好形象, 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3) 营造了以人为本、重视人才成长的环境, 使职工学习意识普遍增强, 知识结构得到了优化, 一大批中青年骨干迅速成长起来, 成为工程建设的中坚力量, 有的已走上了领导岗位。
4) 完善了我局各项规章制度, 明确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提出了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绘就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宏伟蓝图。
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 也认识到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 由于职工人数多、工作场地分散、认识程度不同等多方面的原因, 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在个别单位内部还有将企业文化工作混同于思想工作的现象, 认为企业文化工作就是协助所在单位党组织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2) 企业文化建设中从上至下的目标分解不够明确, 大多数单位没有科学具体的短期目标和中期目标;
3) 企业文化建设中对流程再造、制度建设、育人和领导力水平的提高等高层次文化重视较少。
2 对加强水利工程施工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企业文化作为一门新兴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 它与传统管理思想的区别在于管理的主导因素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企业文化吸纳了传统管理方式中合乎现代情况的优秀部分, 摒弃了传统管理方式中的弊端和不合时宜的内容。它要求企业管理者将文化特点和规律运用于管理行为之中, 使文化、制度、职务、体制形成管理合力。
2.1 从理论上准确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精神实质
1) 合理制定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发展的定位和未来远景是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 符合企业实际的近期目标和远期发展规划, 一致的管理理念和价值追求, 可以凝聚员工力量, 激发创业热情, 让广大职工近期有奔头、远期有盼头。
2) 提炼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 是指企业明确的做事原则、企业对待员工的价值导向和行为态度等, 得到企业全体员工认同的核心价值观, 能在企业中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时刻充满生机和活力。
3) 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徽标、品牌标志、优质工程、员工着装等外部标识, 是企业形象的代表, 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先导作用, 共同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 持续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社会声誉。
2.2 从行动上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和方法
1) 领导者应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企业文化作为企业领导管理思想的体现, 实施效果如何,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 取决于企业领导者对企业文化内涵的认识, 取决于企业领导者对建设企业文化的见解和其独具个性及前瞻性的管理意识。
2)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管理相互融合。没有较完善的规章制度, 企业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但不论规章制度多么完善, 也不可能包罗企业的一切活动。企业文化是一种共同的行为准则, 可以弥补规章制度不能覆盖全部经营活动的不足, 起到增强企业内聚力、加强职工自我控制、激励职工工作激情、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
3) 企业文化建设要紧密结合本单位的特点。每个企业都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 所面临的历史阶段、发展程度以及本身固有的文化积淀都不相同,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 突出本单位的特色, 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基本途径, 并随着企业的发展以及生存环境的变化进行适时的修改。
3 结语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是现代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竞争法宝。施工企业在建设和提升企业文化过程中, 必须充分认识到这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 要紧密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 以人为本、讲求实效、系统运作, 并综合应用激励、约束等机制, 在精神层面上, 制定发展目标, 讲究经营之道, 培育企业精神, 提炼核心价值观;在物质层面上, 建立企业标志、塑造企业形象, 优化内外环境, 注重产品包装;在制度层面上, 建立工作制度, 完善责任制度, 确立行为规范。通过系统有效的办法, 多措并举、多管齐下, 通过持久不懈的努力, 将企业文化的理念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 用文化的手段、文化的功能、文化的力量, 促进企业整体素质、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真正做到“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保一方稳定、求一方和谐”。
参考文献
[1]华瑶.企业文化与评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7.
[2]金思宇.关于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现状的基本判断及对策[J].管理世界, 2002 (7) :7-8.
[3]陶宇, 陈小燕.浙江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分析与思考[J].企业经济, 2007 (4) :50-51.
【水利工程企业】推荐阅读:
护坡工程水利工程05-20
水利工程下农田水利10-26
水利工程与水利施工论文11-16
浆砌石工程水利工程06-05
水利工程防洪工程05-16
水利工程单位工程验收07-30
水利堤防工程07-20
水利土方工程01-18
水利基本工程06-15
水利引水工程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