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部护理

2024-09-07

糖尿病足部护理(通用8篇)

糖尿病足部护理 篇1

世界卫生组织 (WH0) 定义糖尿病足 (diabetic foot) 是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 (或) 深层组织破坏。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及患者病程的延长, 糖尿病足发生率、致残率、致死率也逐年增加。国外糖尿病患者足溃疡年发生率为1%~4%[1], 我国糖尿病足发病率为10%[2]。健康教育效果直接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也决定其糖尿病临床结局。1996年国际糖尿病联盟 (IDF) 将糖尿病健康教育列入糖尿病五项基本治疗措施之一。传统的健康教育形式固定、呆板, 缺乏生动性、趣味性, 而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 (diabetes conversation map tool, DCMT) 是由国际糖尿病联盟 (IDF) 2005年发起的新型互动式健康教育工具[3], 具有医患共同参与、同伴分享教育、自我导向学习3个特点[4]。国内2009年4月引入此工具, 本研究将新增“糖尿病足部护理”互动式看图对话工具应用于高危糖尿病足患者健康教育,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3年5~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美国糖尿病学会 (ADA) 更新并颁布了2010版糖尿病治疗指南, 首次正式将Hb Alc≥6.5%列为DM诊断的标准之一, 将其≥5.7%作为筛查标准之一[5]。2012版ADA指南再次推荐了这一诊断标准[6]。采用感觉定量检查仪 (型号为BIO-THESIOMETER) 测定感觉定量及多普勒血流探测仪 (型号为HADECO ES-1000SPM) 测定踝肱指数 (ABI) , 筛选出的高危糖尿病足 (高危糖尿病足标准:感觉定量值大于10伏特, ABI值小于0.9) 患者60例。男35例, 女25例, 年龄 (50.6±14.7) 岁, 病程 (7.4±3.4) 年,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文化程度、认知、病情、治疗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入组患者均能生活自理, 意识清楚, 无视力障碍, 能进行语言沟通, 具有民事能力, 能配合定期复诊和随访, 知情同意后自愿参加本课题研究。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护理教育, 并由内分泌科医师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规律进行糖尿病常规复诊。

1.2 方法

1.2.1 研究小组

研究小组由糖尿病专科护士、内分泌科医师、运动治疗师、足病治疗师以及统计人员组成。糖尿病专科护士为已取得江苏省省级糖尿病专科护士资质的主管护师, 拥有5年以上内分泌科临床护理经验, 通过“看图说话”培训资质考核, 具有糖尿病教育、管理经验及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 并能定期参加糖尿病知识培训及相关学术会议。

1.2.2 干预方法

实验组:运用“看图对话工具”每周三进行互动式健康教育, 本研究采用新增的“糖尿病足部护理”看图对话工具。该组患者围绕图片内容进行积极、主动的讨论, 充分体现了护患沟通。教育过程中患者是主导者, 而专科护士只充当辅导员的角色。

对照组:采用多媒体幻灯形式每周四组织为患者集体授课。教育过程中糖尿病专科护士是主导, 而患者只是被动的受教育者。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名糖尿病专科护士负责收集资料、建立档案, 进行基线评估, 每次课程均提前电话联系, 安排3~10名患者参加, 每次课程时间1~2 h。课程结束后均发放糖尿病足部护理健康教育相关宣传资料。两组患者教育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 教育6个月后评价教育效果。

1.2.3 评价工具

1.2.3. 1 基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业、月收入、每月医疗费用、诊断、病程、并发症、是否参加过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是否吸烟及饮酒、血压、体重、身高、体重指数、腰臀围、治疗药物名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

1.2.3. 2 采用台湾王景璇编制的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量表[8] (Diabetes Self-Eficacy Scale, DSES) 中足部护理部分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知识, 该表在我国台湾地区及内地使用, 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该表有鞋袜正确选择、定期足部检查、足部趾甲修剪、外出问题和足部问题的应对5个条目。每项从“完全没有把握”到“非常有把握”分别赋1~5分, 由研究对象自评。总分为5~25分, 总分越高表示自我效能水平越高。

1.2.3. 3 采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活动问卷[8] (Summary of Diabetes Self Care Action, SDSCA) , 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对自我的日常生活照顾活动能力。该问卷由Toobert等针对6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发展而来。内容包括:饮食自我管理、运动自我管理、遵医嘱用药、自我血糖监测、足部护理5个维度, 共12个条目.主要询问患者在过去7天内从事以上活动的天数, 并以此天数作为该条目的分数。在各维度内部计算各条目的平均分, 作为该维度的得分。各维度均单独计分。得分越高, 代表患者在该维度的自我管理水平越高。该量表进行汉化后请专家进行评定, 内容效度指数 (CVI) 为1.00, 各维度的Cronbach'sα在0.64~0.88。

1.2.3. 4 采用糖尿病足部自护行为问卷[9], 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自护知识和行为。本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2, 内部一致性检验系数为0.8。该问卷包括鞋袜及减压鞋垫正确选择、定期足部检查、趾甲正确修剪、外出时管理、足部问题处理、日常习惯6个方面, 共47个条目。每个条目分5个等级:1分为完全做不到, 2分为很少做到, 3分为少数做到, 4分为较多做到, 5分为完全做到。总分范围为47~235分, 得分越高, 足部自护行为越好, 反之越差。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足部护理知识和行为改变的比较

基线时两组足部护理知识和行为改变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终点两组的足部护理知识和行为改变均有改善;但应用看图对话工具进行健康教育的实验组, 各项足部护理知识和行为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1。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的比较

研究基线时两组的血糖指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应用看图对话工具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 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 Alc的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4 讨论

4.1 看图对话工具应用于健康教育中的优势

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糖尿病治疗的5项基本措施, 其中健康教育是公认治疗糖尿病成败的关键[10], 不仅直接影响了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而且决定糖尿病临床结局。而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早期对糖尿病足的防护重视不够, 缺少足部护理的有关知识[9]。已经证实通过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 可以降低40%~80%的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所致截肢的发生率[11]。因此, 如何才能寻找到既有效又能让患者满意的教育形式来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改变其疾病自我管理行为, 目前已经成为糖尿病治疗的重要问题。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这一新型的、互动的教育形式, 针对性强、互动时间充分、趣味性强、成本低, 患者易于接受, 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目前该教育工具在中国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 特别是运用工具“糖尿病足部护理”进行足部护理健康教育未有报道。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教育重于治疗, 选择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和工具, 能促使患者足部护理行为持续改变, 使糖尿病足部护理教育体系趋于完善, 对预防糖尿病足发生尤为重要。

4.2“看图对话工具”互动式教育工具有利于增加2型糖尿病患

者足部护理知识并促进其行为持续性改变“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作为一种效果较好的新型互动式健康教育工具, 能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患者自护水平, 使患者能主动的实施健康行为, 改善血糖控制状况, 预防和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整个教育过程以启发式方式进行健康教育, 通过患者与患者之间积极、热烈的讨论, 增加了其足部护理知识, 并最终促成其足部护理行为持续性改变。该工具还规范了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容, 使其有章可循, 保证健康教育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提高了患者知识掌握率, 提升了患者自我效能, 改善了患者自我管理行为, 同时也提高了患者教育满意度。

4.3“看图对话工具”互动式教育工具有利于患者更有效控制血糖代谢指标

表2这一结果与Belton AB[12]及Omar D等[13]调查结果一致, 85%的患者认为看图对话工具小组教学更具互动和参与性, 能为患者带来共享的喜悦, 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教育更生动活泼, 更能促进患者互动交流、改变其生活态度, 使其自我完善, 增加行为改变的潜力, 并提高临床疗效。通过控制及改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对稳定患者病情, 促进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包含一系列生动的图像和标志, 使糖尿病护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应用该工具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使患者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糖尿病护理相关知识, 启发患者在寓教于乐中进行思考, 自己判断正确或错误观念, 鼓励患者讨论、倾诉并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找到被认同感和归属感, 有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从而能更有效控制血糖指标。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新增“糖尿病足部护理”看图对话工具对高危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护理知识、行为改变及血糖代谢指标的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2013年5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门诊规律就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足高危患者 (经踝肱指数测定筛选) 60例, 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30名患者。实验组应用新增“糖尿病足部护理”看图对话工具对患者足部护理知识及行为改变进行健康教育, 对照组采用常规多媒体幻灯形式。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足部护理知识和行为改变的效果及血糖代谢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足部护理知识及行为改变 (糖尿病足理论知识、合适的足部保护措施、识别高危因素能力、足部情况检查和处理能力) 及血糖代谢指标 (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 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应用“看图对话工具”开展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 能帮助患者掌握足部护理知识, 促进其足部护理行为持续性改变, 能更有效改善血糖代谢指标, 从而避免糖尿病足发生, 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看图对话工具,糖尿病足部护理,行为改变

关注糖尿病足部感染 篇2

糖尿病足溃疡局部感染的特点

我们的研究显示,糖尿病足部溃疡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占75%,单独由一种细菌感染者仅仅占25%。在各种细菌感染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2.2%,其对多种药物的耐药率为54%;肠球菌为25.7%,多药耐药率38.7%;铜绿假单胞菌占17.2%,多药耐药率52.3%;肠杆菌属占25.4%,多药耐药率29.7%;白色念珠菌占5.7%。如果按常规的经验治疗,临床效果往往会很不理想。

糖尿病足部溃疡按照其病变的部位、大小、病变的深浅程度等分为0-5级。

我们在临床观察发现,1级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细菌感染以革兰氏阳性球菌和肠球菌为主,且以一种细菌单独感染为多,多药耐药性较低;2级患者其伤口感染的细菌较繁杂,其多药耐药性较1级溃疡感染的细菌显著增高;3-4级患者以革兰氏阴性菌为多,主要为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白色念珠菌12%,多药耐药菌珠所占比例均较1级和2级显著增高,而且两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占43.9%;5级干性坏疽足部多无细菌感染,细菌培养多为阴性。而湿性坏疽则多为两种以上细菌感染,多药耐药菌珠所占比例高达50%,且多合并有白色念珠菌感染。

血糖高、免疫力差者容易感染

感染与机体免疫功能变化密切相关。免疫功能的异常改变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特别是餐后血糖的水平有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血糖特别是餐后血糖的水平越高,反映机体免疫功能改变的指标异常的程度会越明显。所以,高血糖特别是餐后高血糖,与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关系密切。降低血糖特别是餐后血糖,有助于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

长时间持续的高血糖,不仅使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显著降低,而且也可使患者肢端产生血管一神经病变,造成组织的缺血、缺氧,形成糖尿病高危足,后者受轻微的创伤损害,就容易引起下肢感染,而一旦发生下肢感染,又可使糖尿病进一步加重,血糖更高,甚至诱发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在高血糖、高血酮环境中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积极降低血糖,控制感染,才能打破这种恶性循环,使患者尽快治愈。

积极预防和治疗足部溃疡

积极的血糖控制和仔细的足部护理,无疑是预防糖尿病足部溃疡发生的最佳方式。一旦发生糖尿病足部溃疡感染,则需要详细了解溃疡的深度。对于较为浅表的糖尿病足部溃疡,治疗的策略是清除已坏死的组织,包括胼胝周围的坏死组织。反复清创,仔细的伤口护理和减轻溃疡部位的压力是治疗的重要手段。当然,将血糖特别是餐后血糖控制到尽可能正常的范围非常必要。如果可能,血管介入治疗对于溃疡的治愈也会有很大帮助。当溃疡已经得到满意的局部伤口处理,尤其是压力已经减轻的情况下,患者有没有明显的蜂窝织炎或全身性症状或体征时,不需要使用常规抗生素。如果患者有溃疡且肯定有感染时,可选用针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抗生素作为经验治疗,待细菌培养后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再作相应调整。

对于足部深部的感染,住院治疗很有必要。住院后对溃疡部位彻底清创十分重要。同时可选用针对革兰氏阳性球菌、阴性杆菌和厌氧菌的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之后再根据溃疡部位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更能做到有的放矢。与此同时,降低血糖,改善下肢局部血液循环也非常必要。

附:糖尿病足的分级

0级糖尿病足主要是指患者下肢已出现有糖尿病神经病变和/或血管病变,但在双足部无任何创口;1级糖尿病足部溃疡是指足部已出现有溃疡,但溃疡较为表浅,仅限于皮下,未达筋膜;2级溃疡的病变已达筋膜,未伤至深部肌肉;3级患者的溃疡病变已深入至深部肌肉,甚至骨骼,造成骨髓炎;4级主要是指足部出现了局部坏疽;5级是指全足的坏疽。

老年糖尿病足部护理体会 篇3

1 一般资料

1.1 临床资料

自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本科共收治糖尿病患者80例, 其中男50例, 女30例, 年龄20~66岁。其中1型糖尿病4例, 2型糖尿病76例。糖尿病史最长的28年, 最短的2年。

1.2 临床表现

80例中有32例感觉麻木、刺痛、袜套感, 28例蜂窝组织炎, 16例皮肤水泡, 8例溃疡面少量分泌物, 5例溃疡面大量分泌物, 3例溃疡面深且大量分泌物。

2 结果

本组80例患者均经住院期间系统的降糖治疗, 28例感觉麻木、刺痛、袜套感的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症状均缓解, 21例蜂窝组织炎糖尿病足患者均治愈, 8例皮肤水泡糖尿病足患者均治愈, 6例溃疡伴少量分泌物的糖尿病足患者5例治愈, 1例干性坏疽, 1例导致湿性坏疽后截肢, 4例分泌物较多中只有1例截肢, 3例治愈, 3例伤口深且大量分泌物的糖尿病足患者1例截肢, 2例治愈。

3 危险因素及诱因

3.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 是导致DF发生的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单纯合并DPN组足部溃疡的发生率是14.3%, 而无合并症组溃疡的发生率为5.1%, 糖尿病神经病变导致DF发生的危险性增加的机制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自主神经。感觉神经病变多呈袜套样分布的感觉异常甚至感觉缺失, 使患者对温度、疼痛、压力等的保护觉减弱或者丧失, 在有烫伤、异物、创伤等外界因素的作用下, 缺失保护觉的足就会发生足部溃疡。另外正常情况下在接受到疼痛刺激时, C纤维伤害感受器使局部血管扩张, 而神经病变使神经轴突反射减弱, 使伴有外伤或感染的糖尿病足的血管舒张能力减弱。运动神经病变可使患者本体感觉受损, 足部肌肉萎缩, 肌肉间失去平衡, 从而足部正常结构破坏, 在足部受力时易形成异常受力点, 最后导致溃疡的形成。自主神经病变使足部血流调节障碍及足部皮肤出汗和温度调节异常, 造成皮肤干燥、皲裂、皮肤裂口则成为微生物感染的入口, 从而发生了糖尿病足[1]。

3.2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 (PAD) 是糖尿病足和截肢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PAD的初筛方法有触摸足背动脉、测量踝肱指数 (ABI) 。已有研究表明, 足部动脉搏动减弱、ABI值降低是足部溃疡和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 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有发病早、病变弥散、进展迅速、发病率高等特点。PAD主要累及下肢动脉, 特别是膝以下腘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等, 这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栓形成, 造成管腔狭窄、闭塞, 致肢体远端缺血, 使组织不能获得足够的氧气及营养物质, 不能及时的排出代谢废物及不能使治疗药物有效的到达病变部位。另外糖尿病足溃疡伤口中血管形成亦减少, 是病变组织缺血的另一种形势, 增加了截肢的风险。足部生物力学异常改变与足部溃疡和截肢的发生有关, 这些改变包括:足底压力升高、骨的异常变化以及关节活动受限等。另外大拇趾外翻、后足内翻、爪形趾、屈肌腱足底脂肪垫的前移等也可引起足部某一点压力增加, 从而导致溃疡形成。关节活动受限可导致足底跖肌压力增加, 容易发生足部溃疡[2]。

3.3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主要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足溃疡的危险因素, 研究也表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足溃疡的危险因素。波兰的一项研究表明, 糖尿病足 (1型糖尿病) 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达70%。血管病变可导致皮肤营养血流储备被破坏, 也可引起神经营养障碍, 加重神经功能损伤, 导致溃疡形成。

3.4 代谢因素

血糖控制不良是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而且良好的血糖控制对伤口的愈合也是重要的。观察高血糖对足部溃疡愈合的影响, 结果表明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平稳或者下降的患者溃疡的愈合率高。血脂代谢紊乱与糖尿病周围血管疾病是密切相关的, 研究表明, 糖尿病合并PAD的患者血脂紊乱以甘油三酯升高,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更明显。血脂代谢紊乱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促进PAD的发生、发展, 从而增加了DF的危险。

4 护理

4.1 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

严格控制血糖:给予糖尿病饮食、胰岛素治疗等降血糖, 力求在最短时间内将血糖控制到接近正常水平。对于22例感觉麻木、刺痛的糖尿病足, 除一般治疗外还采用中药泡脚:大黄、金银花、红花、菊花、花椒、白芷、制没药等量共为粗末, 加水5000 ml, 煮沸后再煎15 min, 放置至药液温度降至45℃左右, 浸泡患足, 每日1~2次, 每次半小时到1 h, 20 d为1疗程, 并加以足部按摩2次/d, 20 d为1疗程[3]。

4.2 护理措施

①对于蜂窝组织炎的糖尿病足患者, 除一般治疗外, 局部用本院特制秘方菊花三七膏涂擦患足, 1~2次/d, 并制动抬高, 10 d为1疗程;②对于皮肤水泡的糖尿病足患者, 除一般治疗外, 小水泡一般不需抽液, 予消毒无菌纱布包扎, 微循环改善后水泡可自行吸收。大水泡在无菌操作后抽出渗液, 然后用碘伏消毒, 后用无菌纱布包扎, 5 d基本缓解;③对于溃疡面少量分泌物的糖尿病足患者, 除一般治疗外, 局部用碘伏消毒2~3次, 保持创面开放;④对于分泌物较多的患者有波动感的溃疡面除一般治疗, 请外科行清创术后, 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后擦干, 加盖“多爱肤”愈合敷料, 每周换药1次, 加速溃疡愈合;⑤对于大量渗出物且伤口较深的溃疡面, 除一般治疗外, 外科清除坏死组织, 灭滴灵液冲洗伤口, 生理盐水清洗后擦干, 用“多爱肤”软膏挤入空洞内, 涂满80%即可, 之后用“多爱肤”愈合敷料覆盖即可, 每周换药1次[4]。

4.3

指导糖尿病患者戒烟, 告知糖尿病患者吸烟能使小血管痉挛, 加重缺血程度, 从而诱发或加重糖尿病足的发生。

4.4

根据病情和患者的饮食习惯调整饮食结构, 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贫血者, 轻症可进食含铁量高的食物、重症、应间断输血, 口服硫酸锌, 可为伤口提供所需的微量元素锌。研究资料证实, 周围血管病患者, 血液多呈高凝、高粘滞状态, 因此, 应限制高脂饮食, 提倡合理饮食、荤素搭配, 少食辛辣炙、膏粱厚味, 饮食坚持清淡原则。

5 体会

糖尿病足重在预防,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在其病情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糖尿病患者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严格控制“三高”。笔者相信, 糖尿病患者截肢中至少有50%属于可以防止的。因此, 做好患者足部的保健和护理、及早地诊断、合理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糖尿病足,护理体会

参考文献

[1]李银枝.浅淡糖尿病足的早期预防和护理指导.基层医学论坛, 2009, 2 (2) :32.

[2]尹智敏.糖尿病足与足部护理.中国民康医学, 2009, 4 (4) :52.

[3]种志贵.足浸泡方治疗糖尿病足.中医杂志, 1998, 339 (3) :171.

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的护理方法 篇4

关键词:糖尿病,足部溃疡,护理方法

糖尿病患者出现足部溃疡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 是因为足部的血液发生流变或是神经营养障碍引起的部位地区缺血、缺氧和感染的现象。它会使得患者的足部敏感度上升, 加深患者足部皮肤的痛感和压力感, 使足部的承受部位发生改变, 而这种长期性的下肢血管病变就会使患者的血管发生硬化, 并且越来越窄, 从而就会影响足部血液的供给, 造成坏死, 致残的几率上升。

1 资料分析

1.1一般资料

根据该院2009年—2011年收治的10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 其中有6例为男性, 4例为女性。他们的年龄在63~75岁之间, 病程在13~20年左右。他们的病变程度可以分为1~3级, 是根据国际糖尿病分级标准而定的。其中, 病人足部溃疡的部分部位一般在胫、裸以下, 而在这10例足部溃疡的病人中, 足部浅部溃疡者有7例, 深度溃疡者有3例, 并且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感染情况。

1.2 治 疗 的 方法

1.2.1足部溃疡的检查在患者进入到医院后 , 医生就要对因糖尿病而引发足部溃疡的病人进行创口的细菌检测和药物的过敏性试验。并且, 检查和了解患者是否有足部溃疡和过敏史, 是否是足部畸形的患者, 有无全脚发凉和温度上升的情况。然后, 可以根据患者的检查情况进行分析, 因为,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感染多与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最为常见, 但是, 深度感染的患者就多为混合性的细菌感染了。最后, 根据药敏实验的结果调整使用的药物, 防治患者产生耐药性。因为, 逐足部溃疡如果不及时治疗, 就会扩展到全身, 所以, 在给患者用药时, 要早、用药量要足, 从而控制足部的感染, 使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

1.2.2 健康方式 对于糖尿病的患者 , 做足部的保健教育和相应的健康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教育都是提高糖尿病足部溃疡的患者自我保护、自我护理的有效手段。并且, 还要给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加以控制, 早餐前、三餐之后的2 h内都要对患者进行血糖的检测, 如果患者的血糖过高, 就要对他们进行胰岛素的皮下注射, 从而降低患者的血糖。可以用丹参静脉滴注, 川穹嗪等改善患者内部的血液循环。

1.2.3方法措施对于糖尿病的足部溃疡患者来说 , 胰岛素可以改善局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从而减少患者体内乳酸的堆积度, 使患者局部的p H值有所升高, 从而加强其细胞组织的恢复能力。起到降低局部血糖的作用。加速组织的修复能力, 使足部溃疡的部分组织的新肉形成, 从而有利于溃疡部分的愈合。并且, 还可以根据创建的大小进行清洗, 一般用3~5 m L的生理盐水加4~8μ的胰岛素, 让他们浸湿纱布, 覆盖和引流在足部的溃疡部位。另外, 患者足部的溃疡面要严谨食用油膏性药物, 首先, 患者要用双氧水将溃疡的部位进行清洗, 再用生理盐水将其冲洗干净。注意在做这些动作时一定要轻柔, 不要让溃疡面出血。如果患者足部的分泌物过多, 就要进行1 d的多次清洗, 但只要换一次药就可以了。

2 结果

2.1 护 理 的 方 式

2.1.1加强宣传教育 , 减少发病率首先, 我们要了解糖尿病人的想法和看法, 让患者的家属了解糖尿病方面的知识, 让他们认识到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的危害和防治方法。让患者可以积极的参与到与医生的治疗当中, 用科学的生活方式改变生活中的不健康行为, 并且, 还要对糖尿病足部溃疡的患者进行思想教育, 让他们戒烟、戒酒, 将血糖控制在正常的状态下, 从生活中的细节中出发, 避免对足部的伤害。一旦, 发现自己足部的皮肤有破损和颜色变深, 就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2.1.2 护理在全身的基础上用药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溃疡和一般的溃疡是不一样的, 因为, 它是与糖尿病有关的, 是由糖尿病而引发的并发症, 是在患者的微血管、大血管、神经病变的基础而产生的一种有感染性的严重病变。所以, 它的护理一定要在控制血糖、控制感染的基础上建立, 从而改善患者的下肢血液循环减少患者体内的尿蛋白。

2.2 治 疗 观察

对于这10例患者进行观察发现, 他们的住院时间一般都在半个月到一个月之间, 并且这10例患者全部痊愈, 没有恶化和截肢的现象。

3 讨论

糖尿病的足部溃疡是由双重原因而引发的:一是神经性病变二是溃疡部位感染。他们都伴有或不伴有血管病变, 并且一旦足部出现溃疡现象就会伴有神经痛, 足部失去知觉, 一旦出现感染就会有大面积的血液供给不足, 如果超出了血管所能承受的能力, 就会出现足部坏疽。最后, 可能会进行截肢。该院的10例病例中, 除了基础的病变治疗和护理, 还采用了生理盐水加胰岛素的抗生素浸泡纱布, 覆盖在溃疡面上, 从而改善溃疡位置的血液供给, 使得10例患者全部痊愈, 从而说明这种方法是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的。

参考文献

[1]朱嘉雯, 陶雪斌, 李滢.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3) .

讨论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 篇5

1我国糖尿病患者的现状

由于我国是个人口大国,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极其的高,因此中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糖尿病第一大国。根据英国一篇医学杂志的研究数据看,目前我国已经有超过9 400万的糖尿病患者。近些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不健康的快速生活方式使得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只增不减。在印象当中貌似糖尿病是一种老年人会常得的疾病,但是最新的研究数据表明,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在20~40岁这个阶段的年轻人当中盛行,年龄远远低于我们认为的老年人的年龄。这一现象的产生离不开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作为人口大国,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人群目前居于世界第二位,其增长速度最快,发病率也最高。从未来的角度看,糖尿病人将是我国一个急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

2糖尿病引发的足病简介

糖尿病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不像其他类型的疾病,只是局部患病。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质的疾病,即除了身体局部患病外,还能引发身体其他器官一起病变,这是糖尿病治愈当中最为棘手的问题。该类患者往往身体机能和免疫会严重下降,身体稍微的感冒或者擦伤都会恢复的很慢,严重时还会发生感染等问题。且最容易发生感染的部位是足部和腿部了,身体机能的下降会导致足部的溃烂甚至截肢的严重后果。一旦患糖尿病,病人的神经也会发生一定的病变,神经间的相互调节机制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患者会经常性的感到足部神经反应变迟钝,血液不流通导致的足麻足冰等。总的来说,糖尿病足就是由于足部神经受损以及动脉硬化发展出的一种足部损伤继而引发感染的一种现象。

3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的基本护理方法

糖尿病足的发生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精神上的困扰和身体上的折磨。因此,了解一些日常基本的足部护理技巧不但能预防患者病足的发生,而且还会给已患病足者减轻痛苦。

3.1做好足部清洁和趾甲护理

保持足部的清洁是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最基本的要求。每天要按时洗脚,最好可以经常用热水泡脚,这样不但能缓解足部压力,而且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洗脚后最后能用干爽的毛巾将水擦拭干净。除了勤洗脚之外,趾甲的护理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脚趾甲要做到勤剪。一方面是因为趾甲过长会隐藏很多的污垢和细菌,这对糖尿病患者是极为不利的,因为细菌很可能会导致足部感染。另一方面是由于趾甲过长会划伤足部皮肤,也易形成感染。

3.2按摩促进肢体血液循环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血液循环较差,经常性的按摩会明显缓解这一症状。足部按摩应注意手的力度和按摩的部位,若足部有伤口应该避免触碰,以防手上的细菌造成足部的伤口感染,还要注意按摩时尽量不要碰到静脉曲张处。足部的按摩方法是由足跟逐渐向上,力道要适当。如果觉得按摩还不够的话,患者每天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例如慢走等。

3.3适当采用中药泡脚护理

糖尿病足患者可以适当采用中药进行泡脚。中药往往具有舒筋活血,缓解疼痛的神奇疗效。而且中药泡脚十分绿色健康,不用担心过敏或抗药性等副作用的发生。使用的中药值得推荐的有:生地、熟地,鸡血藤,威灵仙,黄芪,川乌、草乌,丹参,伸筋草等中药材。具体的搭配量可以根据实际病情的需要或依据中医的意见。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泡脚的水温要适当,过冷药效不能有效发挥,过热会导致足部的烫伤。浸泡时也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物理按摩,帮助药效更好地吸收。[1]

3.4选择合适的鞋袜

糖尿病患者在选择鞋子的时候要尽量选择松软透气的,太硬的鞋子对血液循环会造成不利影响。建议女相糖尿病患者为了健康就尽量不要穿高跟鞋。袜子最好选择纯白纯棉的,一是透气吸汗,二来可以避免化学染剂等污染。

3.5防止足部受到外界伤害

前面已经说到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是比较低的,伤口的愈合速度明显减慢。因此,糖尿病患者除了平常的基本护理之外,也要防止足部受到外界的伤害。防止的措施可以从基本的小事做起。在按摩时,要注意力道不宜过大,以免搓伤足部皮肤。赤脚行走是绝对要杜绝的,因为地面上的物体很可能会划伤皮肤,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麻烦。除此之外,生活中也应该避免开水,电热毯以及热水袋等,防止烫伤造成感染。若足部皮肤较干,可以涂抹绿色植物油,防止足部因干燥而皲裂。[2]

4结语

糖尿病患者在治愈疾病本身的同时,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当中最常出现,也最棘手的难题。因此,了解和掌握足部的基本护理方法和基本注意事项,不但能够降低患者足部患病的可能性,而且可以减少发生感染坏死后造成截肢或者死亡的几率。这无论对于患者本身,还是患者家庭,甚至是社会,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在此也期待人类可以早日克服糖尿病这一世界性的难题。

参考文献

[1]刘京菊.糖尿病人足部护理的健康宣教[J].实用全科医学,2013,21(1):64-65

糖尿病足部护理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我科共收治老年髋部骨折伴糖尿病患者158例, 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69例, 股骨颈骨折89例。其中男92例, 女66例, 年龄56~91岁, 平均年龄72.6岁。糖尿病病程1~28年, 住院天数14~36d, 术前有高血压46例次、心功能不全17例次。本组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 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1.2 方法

术前均经皮下胰岛素和正规降糖药治疗, 血糖空腹控制在6.0~8.3mmol/L, 餐后2h血糖7.3~10.6mmol/L[2]。骨折手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6例, DHS内固定术124例。保守治疗;牵引8例。

2 结果

本组患者痊愈155例, 术后并发脑血管疾病转心血管内科治疗1例, 并发伤口不愈1例。

3 围术期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术前准备

除做好骨科术前常规准备外, 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 使患者了解手术目的、方法及术后如何配合。对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者术前请内科会诊, 协助治疗后, 使术前血压、血糖均控制在较理想范围。

3.1.2 心理护理

本组患者术前心理负担重, 怕影响生活和工作, 表现太多的顾虑、恐惧、焦虑、情绪低落。原本未发现糖尿病患者, 将再次受到打击, 甚至拒绝胰岛素治疗。针对这种心理反应, 护士应以多种方式加强糖尿病知识宣教, 给予心理护理及精神安慰, 有针对性消除心理障碍, 使患者情绪稳定, 提高对疾病的正确认识, 接受现实、正规治疗、合理用药,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 术后护理

3.2.1 加强呼吸道护理

全身麻醉术后卧床、高龄、糖尿病患者, 其肺部感染率、病死率都会相应增高。术前应进行规范呼吸训练, 这样既可改善肺功能, 增强患者对手术耐受力, 又能预防呼吸系统感染, 还能让老年患者掌握呼吸训练技巧。因此, 我科护理人员于术前3~5d对患者进行缩唇-腹式呼吸, 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训练, 并给予氧气雾化吸入。 (1) 缩唇-腹式呼吸及有效咳嗽训练。放松全身肌肉, 用鼻深吸气, 至不能再吸时屏气2~3s, 将嘴唇缩拢, 形似吹口哨, 缓慢呼气4~6s, 尽力呼尽, 使呼气时间大于吸气时间1~2倍。[3]术前进行呼吸训练能有效促进肺泡扩张, 预防术后患者发生肺不张等情况。 (2) 吹气泡训练。患者左手拿一个杯子, 杯子内盛2/3冷开水, 口含吸管并用右手扶稳, 缓慢向杯中吹气泡, 尽力吹尽, 每天6~8次, 每次15~30min, 促进肺扩张。 (3) 循环排痰护理。即氧气雾化吸入→肺叩击→有效咳嗽三步排痰法。氧气雾化吸入可使患者Sa O2上升, 微小雾滴对呼吸道刺激小, 可避免呼吸肌疲劳[4]。一般在术后6h患者麻醉清醒后进行循环排痰护理法。向雾化器内加入5m L生理盐水+2m L盐酸氨溴索, 将氧流量调节为6L/min。待雾气随着呼吸入肺, 并屏气2~3s, 再用口鼻缓慢呼出, 15min/次, 3次/d。每次雾化结束后给予肺叩击3min, 呈放射状向肺门叩击, 排出呼吸道内分泌物, 防止肺部感染。

3.2.2 血糖的监测与调整

(1) 血糖监测。血糖监测对适时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血糖轻微升高或降低患者多无自觉症状, 这种不易察觉的血糖却会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发展[5]。术后当天每2小时测床边血糖1次, 能进食后做三餐前后血糖监测。 (2) 血糖调整。血糖控制不良是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 而并发症又给糖尿病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甚至危及生命[6]。本组病例术后早期均使用普通胰岛素控制血糖, 病情稳定后如血糖持续在8~10mmol/L, 可恢复术前糖尿病治疗方案。在使用胰岛素治疗的过程中, 要注意一些并发症的出现。 (1) 防治低血糖反应。定时监测血糖值, 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观察患者有无口喝、疲乏、出汗、恶心、饥饿感、心率加快、昏迷等现象。若出现低血糖反应, 则停用胰岛素, 同时口服糖水或静脉补充葡萄糖液体;1~2h后测血糖值, 调整胰岛素用量和糖的摄入量。本组中1例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 护士发现后嘱患者立即停止活动, 卧床休息, 及时进食糖果, 饼干等妥善处理后症状逐渐好转。 (2) 防止低血钾和酸碱失衡。高糖导致高渗性利尿, 使血钾降低。胰岛素不足或缺乏可导致酮症酸中毒, 因此要足量、足够时间使用胰岛素, 同时监测血钾及血气分析, 及时纠正酸碱失衡及低钾血症, 预防并发症发生。本组中2例患者血钾降低至2.9~3.2mmol/L, 及时处理后未发生并发症。

3.2.3 术后疼痛的管理

髋部骨折手术操作复杂, 创伤大, 为了恢复关节活动度, 术后早期需要患者开始功能锻炼, 因此术后镇痛非常重要。本组患者术后采用自动镇痛装置 (PCIA) , 以恒定速度释放药物, 使药物在预定时间内在血浆和组织中的浓度保持一致, 达到最佳镇痛效果。使用PCIA时, 我们采用五指评估法判断疼痛程度和镇痛效果[7], 记录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及时调整药物速度。本组患者均表示耐受疼痛可以配合进行功能锻炼。

3.3 加强基础和专科护理

3.3.1 预防感染

糖尿病患者因其高血糖抑制白细胞和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趋化性, 机体抗感染能力下降, 极易发生感染且难以控制[8~9], 加之骨科手术因手术切口、长期卧床、各种引流管等原因, 更增加了感染的危险, 因此针对并发症的诱因, 应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 (1) 手术前后加强皮肤护理。注意全身皮肤、局部皮肤、脐窝的清洁消毒, 注意检查有无足癣, 皮肤抓痕, 做好口腔护理, 防止因牙刷过硬或其他原因损伤口腔黏膜, 术前2h备皮, 避免皮肤损伤。 (2) 术后预防切口感染。严密观察伤口情况, 有渗出物时应及时更换敷料, 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 (3) 预防肺部感染。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叩背, 指导正确的深呼吸运动及有效咳嗽、咳痰。 (4) 预防泌尿系感染与便秘, 做好留置尿管护理, 尿道口用碘伏消毒, 2次/d, 防脱落、防逆流, 鼓励患者多饮水等, 指导正确的盆底肌训练与腹部按摩。 (5) 做好基础护理。定时温水擦浴并检查皮肤有无损伤, 协助翻身, 保持舒适体位, 防拉伤, 防压疮, 女性患者每晚做好会阴护理。

3.3.2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由于髋部骨折手术范围大, 创伤大, 切口处易出现血肿,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较高[10]。术后密切观察患肢的毛细血管充盈度、皮温、活动、感觉、肿胀及主诉疼痛等情况, 及时记录。针对老年患者常规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钠。因为低分子肝素钠具有快速和持续抗血栓形成作用, 并能改善血流动力学, 生物利用率高, 半衰期较普通肝素明显延长, 而出血的危险性较低, 无须实验室监测等优点[11]。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 如有出血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另外要加强静脉通路的管理,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下肢穿刺[12], 同时要保证病人的液体入量以防止血液浓缩。

3.3.3 预防糖尿病足

对于老年髋部骨折的手术患者, 注意足部护理, 抬高患肢30°以减少静脉血液回流防止水肿。用温水擦洗足部, 皮肤有压红者用50%红花乙醇按摩, 按摩时应从趾尖开始向上, 有利于血液循环。患者自主活动后, 每日温水洗脚, 穿松紧适宜、柔软舒适鞋袜, 适当锻炼。

3.3.4 预防压疮

由于手术创伤大, 术后患者乏力、体弱, 加之创口疼痛, 或因变动困难不愿变动体位, 使皮肤易受损伤、感染。术后每2~4小时协助患者变换体位1次, 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清洁。易受压部位垫柔软的毛巾, 骨隆处按摩、温水擦洗,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交接班时, 严格交接皮肤情况。

3.3.5 健康教育

糖尿病属于慢性终身性疾病, 其控制的关键在于患者良好的自我护理。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倡仪, 为良好地控制血糖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糖尿病患者必须实行:饮食控制、规律锻炼、遵医嘱服药、血糖监测、足部护理、预防血糖异常6个方面的自护行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的防治知识, 教会其如何自测血糖、尿糖, 指导饮食原则, 讲解调节血脂、血压、血糖等的用药知识等, 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技能。

4 小结

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是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 老年人由于外伤及手术的巨大刺激及应激, 往往加重糖尿病病情, 而糖尿病又使围手术期处理难度增大, 加上髋部骨折患者常需要长期卧床, 均可使其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危险性增加。通过对本组老年髋部骨折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笔者体会到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的同时, 监测血糖、积极准确地使用胰岛素调整血糖、加强基础护理及做好健康教育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冯正仪, 顾沛, 王介燕.关于糖尿病饮食治疗的护理教材修改建议[J].香港护理杂志, 1997, 34 (1) :10.

[2]钱荣立, 项坤山, 刘力生, 等.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4:10~26.

[3]王谊, 吴娇臻, 吕畅.12例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前头颅-骨盆环牵引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 (1) :21~23.

[4]顾永萍, 孙国妹, 朱小燕, 等.2种雾化吸入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和治疗效果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 26 (2A) :24~26.

[5]张光明.糖尿病的心血管疾患:流行病学与危险因子[J].国外医学.社医学分册, 2000, 17 (6) :84~85.

[6]施齐芳, 李小妹.糖尿病患者健康价值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11) :833~835.

[7]张菊英, 周瑞芳, 叶家薇.五指法在疼痛强度评估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6) :409~411.

[8]周水利, 李国平.2型糖尿病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探讨[J].浙江临床医学, 2007, 9 (12) :1663.

[9]孙颖, 高不雁.创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 2008, 24 (9) :34~35.

[10]李家婷.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7, 10 (26) :1072.

[11]胡一大.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不同抗栓疗法的对比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0, 28 (13) :18~21.

糖尿病足部护理 篇7

1 社区2型糖尿病发病的相关因素

糖尿病足诊断容易, 但治疗困难, 糖尿病足的预防取决于及早的发现和纠正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 探讨其发病因素对于防治糖尿病足意义重大[5]。糖尿病足的发病是以神经病变、缺血病变和局部感染这3个重要的病理因素作为基础, 外在微小创伤造成溃疡的形成和发展[6]。众多研究表明, 糖尿病足的发生并非是单一因素所引起, 大致可以分为疾病本身病理与病人自身行为所形成的内在因素和家庭与社会支持系统不良所致的外在因素。

1.1 内在因素

研究显示, 病人年龄、糖尿病病史、病人住院治疗前空腹血糖 (FBS) 、血糖控制的情况、合并下肢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为糖尿病足发生的高危因素[7,8]。这与戚超英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有研究显示糖尿病病人年龄越大、病史越长、入院时FBS越高、治疗中血糖控制不良和合并有下肢血管和神经病变者, 越容易发生糖尿病足[7]。有研究显示, 糖尿病足病人年龄较非糖尿病足病人偏大, 其原因可能与老年人生理性功能减退、抵抗力低下及随着年龄增加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如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等也随之大幅度增加有关[9]。有研究显示, 随着糖尿病病程增加, 糖尿病足的发生有增加的趋势[10,11]。这与李蓉[12]的研究结果相同, 可能与老年人及糖尿病病程长者动脉硬化的发生率高有关。有研究显示, 血糖的控制情况、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3个因素为糖尿病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8]。血糖与微血管并发症有极为密切的相关性, 与大血管以及神经病变亦有相关性[6]。血糖的控制情况直接影响预后[13]。下肢动脉闭塞硬化症是糖尿病常见的大血管并发症, 同时被认为是糖尿病足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子[14]。除此之外, 性别和吸烟也是糖尿病足发生的因素。有研究表明, 糖尿病足的发生与性别有一定关系, 除了雌激素可以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之外还与环境因素及社会角色有关。男性吸烟比率高、生活负担重、劳动强度大, 足部更容易受伤[15]。此外, 糖尿病病人自身的认知水平也是糖尿病足发生的因素之一。有研究显示, 90%病人来自农村, 未接受规范治疗, 忽视饮食运动治疗, 缺乏足部防护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对预防并发症不能表现出良好的健康行为[16]。

1.2 外在因素

1.2.1 健康教育

我国社区护理具有起步晚、发展不完善等特点。有研究提到我国社区护士主要以二级预防为主的护理活动与国外社区护士的角色和职能相比较局限, 其主要原因考虑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服务站工作的社区护士人数过少, 负担过重, 社区护理工作的相关政策不够健全, 从事社区服务的人员缺乏相关知识和能力[17]。有调查研究显示, 我国社区护理人员的职称和学历水平均较低, 大部分社区护士为初级或中级职称、中专学历[18]。有研究发现, 从未接受过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病人, 他们的足溃疡导致截肢率增加2倍[19]。有研究也表明, 通过对糖尿病病人实施足部健康教育, 可以提高其自护能力, 降低足溃疡的发生[20]。

1.2.2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指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包括家庭、亲属、朋友、社会组织等所给予个体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支援。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且不可治愈的疾病, 社会支持对于糖尿病病人对抗疾病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显示, 社会支持满意度高的病人血糖控制明显改善[21]。

糖尿病足的发生是内外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在因素是发病的关键, 同时不可以忽视外在因素, 加强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 鼓励和支持病人对抗疾病也十分重要。

2 社区护理措施

2.1 加强健康教育

有研究显示, 糖尿病病人大部分时间在院外治疗, 对足部护理知识极为缺乏, 盲目错误的足部护理对糖尿病的防治不能起到积极作用, 相反可能引起足部组织抵抗力减弱、损伤、感染[22]。国内外资料均显示, 对糖尿病病人进行足部防护教育认识与糖尿病足有关的危险因素、高度重视足部自我护理是减少糖尿病足发生最有效的方法[23]。在社区可以采用知识讲座、个别指导、当面示教、自学、经验交流等方式进行健康宣教。由专科医生讲授糖尿病足基本知识, 再根据个别情况进行指导, 当面示教足部护理的基本技术, 为病人提供糖尿病相关杂志, 定期组织社区糖尿病病人进行经验交流[24]。对糖尿病病人进行科学的足部护理可减少足部溃疡的发生, 使截肢率下降40%~80%[25]。通过强化足部护理教育与指导建立健康的足部护理行为, 使病人养成每日正确洗足、检查足部、足部按摩、正确修剪趾甲、选择合适鞋袜及下肢运动的良好习惯。若糖尿病病人坚持每日足部的保健和检查, 可延缓糖尿病足的发生[26,27,28]。

2.1.1 正确洗足

糖尿病病人必须坚持每日洗足, 水温38℃~40℃, 泡足时间不能超过10min[29], 这与张小群等[30]的研究相一致。在试水温时不要用足去试, 因为足的感觉神经已经受到损害, 感觉迟钝, 必要时用手去试水温[31]。

2.1.2 检查足部

研究显示, 每天从足背到足底仔细检查, 特别要注意足趾缝间, 注意足部皮肤是否有水疱、擦伤、裂口及局部皮肤是否有红肿。注意是否有胼胝、鸡眼, 或皮肤干裂、湿冷、水肿、肤色变暗、感觉缺失、趾甲变形、局部红肿痛热等, 用手探查足部是否有特殊隆起的地方[32]。

2.1.3 足部按摩

指导病人从足趾尖开始向上至膝关节自我按摩:加强对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等穴位的按摩[33], 早、中、晚各1次。对于行动不便的病人还应指导病人家属为其进行足部按摩。

2.1.4 正确修剪趾甲

应沿着足趾甲平行修剪, 不要剪向趾甲边角的深部, 也不要剪得过分朝里, 除非足趾边缘的皮肤有增厚或折叠等情况, 最理想的是让医护人员为病人修剪趾甲[34]。

2.1.5 选择合适鞋袜

鞋子必须合脚, 最好选购足趾部较宽松的系带鞋[34]。在国外有相关糖尿病鞋的研究, Buratto生产的糖尿病鞋带有13层密度鞋垫[35]以及德国糖尿病病人穿着开架式糖尿病鞋[36], 均使糖尿病足的发病率显著降低。我国关于特制鞋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糖尿病病人首选棉质的袜子, 因其吸汗、柔软舒适, 减少足部与鞋的摩擦, 从而减少破损的机会。其次要选择白色或浅色的袜子, 便于及时发现足部出血、渗出等情况, 及时处理。另外, 注意袜口松紧适宜, 过紧的袜口容易影响足部的血液循环, 有可能导致足部缺血破溃。同时, 避免穿过多接缝、有毛球、有破洞和补丁的袜子[37]。

2.1.6 下肢运动

每天晚餐后快步行走30min, 以不感觉足部疼痛为宜, 尽可能定时、定量, 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有高血压、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则不宜参加[38]。有研究显示, 采用非负重治疗, 即卧位双下肢连续屈伸运动疗法, 既达到运动目的, 又克服了足病因承受身体重力而带来的不利影响, 可以促进足部溃疡愈合[39]。

2.2 家属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可增加病人治疗的依从性, 另外糖尿病病情的监测、病期的护理需要家庭成员的支持和帮助, 没有家庭成员的配合, 很多自我管理行为无法真正持久地坚持下去, 家庭成员在糖尿病病情控制、预防和延缓并发症方面扮有重要角色, 此外糖尿病也是一种有遗传倾向的疾病, 糖尿病病人的一级亲属是高危人群。因此, 糖尿病教育对象还应包括其家属[40]。

2.3 心理护理

病人面对疼痛、有可能截肢、病程漫长及经济方面等多重压力, 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 影响睡眠和饮食质量, 从而影响血糖的变化[41]。做好心理疏导很重要, 首先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及时了解其身心所需, 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关心、安慰病人, 使其保持乐观情绪,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42]。

3 早期筛查糖尿病足技术

3.1 足底压力测量

糖尿病足的发生除了与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足部畸形、感染等因素有关外, 还与糖尿病足病人的足底压力异常增高有关[43]。在社区可以采用比利时RSscan公司生产的Footscan平板式足底压力测量仪对糖尿病病人的足底压力进行测量[44]。在社区开展足底压力检测项目, 针对足底压力异常的病人进行足部保护知识教育, 如保护双足的重要性、鞋袜及减压鞋垫的正确选择、足底按摩的方法、胼胝的正确处理等, 通过知识的提高达到减轻足底压力, 预防足溃疡的目的[45]。

3.2足部皮肤温度监测

糖尿病足早期皮肤温度常出现异常情况, 但却未引起病人的足够重视, 尤其缺乏保护性的自我检测[46]。社区护理人员可以将冷热感觉测试棒两头分别贴于病人足背、足底受试点1s~2s, 感觉正确为阴性, 2点以上感觉错误为阳性[47]。

3.3 足周围神经检查

采用欧米诺诊断膏贴 (Neuropad, 德国GmbH公司) , 受试者除去鞋袜平卧位, 5 min后贴于双侧跖骨Ⅰ/Ⅱ部位进行检测。使用标准的颜色表, 记录测定开始由蓝色变为粉红色所需的时间, 10 min内颜色未发生完全变化为阳性, 相对于标准音叉、10g尼龙丝、TipTherm等检查方法, 欧米诺汉印法可以更早期的对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病变作出诊断, 有利于促进早期治疗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48]。

3.4 周围血管检查

通过触诊扪及足背动脉搏动, 减弱或消失为阳性[42]。

3.5 多普勒超声检查

使用英国享特来糖尿病足诊断箱, 运用多普勒超声探头, 检测出踝部动脉压、肱动脉压, 通过软件图形自动计算出踝肱压指数 (ABPI) , 对于无临床症状病人可以起到一级预防的作用,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49]。

4 启示

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足的发病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护理人员应从内因和外因来整体把握, 社区护理人员对于2型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应着力于病人及病人家属的健康教育, 尤其是足部护理的健康教育, 其次应该将对病人的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糖尿病是一种不可治愈的慢性病, 足部溃疡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也逐渐为人们所知, 因此2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足的早期筛查和早期预防成为了整个护理工作的重点。虽然我国社区处于发展阶段, 社区护理的体制和设施还不够完善, 引进和研发早期筛查的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护理人员也应当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使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足部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得到有效控制。

摘要:从2型糖尿病足部发病的相关因素、社区护理措施以及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和筛查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等方面综述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足部护理的研究进展, 指出我国社区护理的体制和设施还不够完善, 引进和开发早期筛查技术至关重要。

糖尿病足部护理 篇8

关键词:糖尿病,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护理

老年患者可发生较严重的骨质疏松,意外受伤后发生骨折的几率较高。血糖升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血糖过高可诱发切口感染、肺感染及软组织感染等,这些感染可导致内固定和人工关节手术失败。据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一系列病理生理特点,加强围术期护理,包括对血糖的监控及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可减少围术期护理并发症的发生[1]。我科对老年糖尿病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5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老年糖尿病合并髋部骨折患者66例,男29例,女37例;年龄60~79岁;入院时空腹血糖12~28mmol/L;糖尿病史5~24年。左侧骨折37例,右侧骨折29例;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3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34例;伴高血压病18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24例,同时伴有高血压和冠状动脉性心脏病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均行内固定术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给予髋关节骨折常规护理;干预组据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理、病理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术前护理:

患者入院后即监测空腹血糖、三餐前血糖、餐后2h血糖及睡前血糖。医师根据血糖水平选择降糖药物的种类及每天测定血糖的时间及次数,护士严格遵医嘱予患者服用降糖药或按时注射胰岛素针剂。

1.2.2 心理护理:

老年人对骨折后手术存在紧张、忧虑、悲观甚至绝望心理,对治疗缺乏信心,护士应多与患者沟通,详细解释手术的必要性、目的及意义,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1.2.3 并发症的预防:

指导患者常进行扩胸、深呼吸运动和有效咳嗽以增进肺功能,及时添加衣服,避免着凉;保持口腔卫生,以预防肺部感染。保持床单整洁、干燥及皮肤清洁、舒适,以防压疮发生。鼓励患者多饮水从而增加尿量达到生理性冲洗膀胱的作用。保持会阴部清洁,每天予1∶10高效碘擦洗尿道口2次,便后立即擦洗。妥善使用便盆和接尿工具,以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1.2.4 围术期一般护理:

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尿量、中心静脉压的变化;严格控制输液量和速度,尤其是伴有心肺功能不全者;为预防肺部并发症,患者麻醉清醒后,病情许可时,给患者摇高床头15°~30°,使患者有较好的通气量。

1.2.5 围术期饮食指导:

护士应严格遵循饮食治疗原则,向患者反复讲授均衡饮食及蛋白质对伤口愈合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多进食鱼、蛋、无糖牛奶等高蛋白及无糖食物;对于咀嚼吞咽功能差、食欲差者,可采用口服或鼻饲高蛋白营养素,以保证营养摄入;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情况,调整饮食治疗的个体化方案,监测血糖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使血糖控制在6~8mmol/L。

1.2.6 功能锻炼:

术后将患肢抬高并置于轻度外展位,麻醉清醒后开始踝关节主动运动,向患者说明患肢功能锻炼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术后2d,开始股四头肌、臀大肌的收缩运动,以利于减轻切口水肿,促进静脉回流,防止肌肉萎缩。术后3~5d,开始髋关节、踝关节的被动活动,直腿抬高运动,并增加关节活动度;术后1周,髋关节、膝关节的部分自主活动,可开始下地练习,禁止髋关节内收、内旋;术后2周,部分负重及步行练习,继续加强股四头肌及臀肌的训练,并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助步器[2]。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术后疼痛、切口渗血及肺部感染等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切口预期愈合,血糖值在正常范围;好转:切口预期愈合,血糖值偏高;无效:伤口延迟愈合,血糖值偏高。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7.22%虽高于对照组的8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术后疼痛、切口渗血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

干预组术后疼痛、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切口渗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老年髋部骨折最多见,伤前多伴有其他系统疾病,由于老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年患者的解剖特点,骨折后不愈合率较高。因此,有学者认为,60岁以上有移位的髋部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是其首选的治疗方法[3]。老年糖尿病合并髋部骨折患者手术耐受力下降,极大地增加了手术风险和术后护理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因此对此类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康复过程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结果显示,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疼痛、肺部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提示合理、正确的护理干预是护理老年糖尿病合并髋部骨折患者的主要内容。既减轻了患者的负面情绪,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配合治疗,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又降低了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总之,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减少老年糖尿病合并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罗.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合并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32-33.

[2]谭玲玲,韩艳萍.老年糖尿病合并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临床误诊误治,2011,24(7):102-103.

上一篇:适合自己才是最好职业下一篇:班主任家访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