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外科手术

2024-06-30

血管外科手术(共10篇)

血管外科手术 篇1

血管疾病患者经常会伴有许多内科疾病。该研究从该院2012年11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血管外科患者中选取300例作为研究对象, 对血管外科手术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 以期为后续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血管外科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 经过临床诊断, 所选患者均符合相关病症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180例, 女性120例, 年龄为39~82岁, 平均年龄 (52.7±23.9) 岁。排除标准:未行手术患者、急诊手术患者、该次住院期间进行二次以上手术患者以及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 分级5、6级患者不作为入选对象。

1.2 方法

信息采集:对所选患者一般资料、合并症信息、手术分级信息以及ASA分级信息进行采集。手术一共可分为4级, 1级:简单血管瘤、大隐静脉剥脱、血管造影、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2级:复杂单血管瘤、周围动静脉腔内治疗;3级:外周动脉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腹主动脉和 (或)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4级:复杂的血管手术、腔内治疗、新型手术。由全科手术判断ASA分级和手术分级。住院医师在患者手术前完成相关信息采集并进行登记, 主治医生要认真核实相关信息并签字确认, 完成信息确认后方可安排手术。主治医生和主管教授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判定, 并发症定义为:患者术后至出院期间患者病情加重、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手术部位发生并发症和全身性系统并发症。住院医师在患者出院前必须要完成相关信息的采集登记。最后由风险评估小组对手术风险进行评估, 并对可能会引起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统计。

1.3 统计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 采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数资料用率 (%) 表示, 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

该研究共选择了300例血管外科手术患者, 其中男180例 (70.00%) , 女120例 (30.00%) , 年龄39~82岁, 平均年龄 (52.7±23.9) 岁。其中包括高血压115例 (38.34%) , 心脏疾病75例 (25.00%) , 糖尿病63例 (21.00%) , 慢性肾功能不全37例 (12.33%)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例 (3.33%) 。

2.2 术后并发症

300例患者中共有24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 (8.00%) , 包括住院期间死亡的2例 (0.67%) 。其中并发症主要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肺部感染、急性心力衰竭、脑梗死、手术部位出血、脑出血、切口感染、肢深静脉血栓、脓毒血症、周围动脉栓塞等, 依次为3例 (12.50%) 、1例 (4.17%) 、2例 (8.33%) 、1例 (4.17%) 、2例 (8.33%) 、4例 (16.67%) 、1例 (4.17%) 、3例 (12.50%) 、2例 (8.33%) 、2例 (8.33%) 、3例 (12.50%) 。

2.3 患者分级与手术并发症

术后并发症与不同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用χ2检验显示, 患者心脏疾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史与并发症具有显著关系 (χ2=8.541, P=0.005 5) ;并发症与糖尿病和肾功能不全关系显著 (χ2=9.012, P=0.006 1) 。随着ASA分级的增高, 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机率也随之增高, 根据χ2检验显示, 2级与3级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χ2=8.731, P=0.007 5) 。将患者按照ASA分级分为低分级和高分级, 低分级为1、2级, 高分级为3、4级, χ2检验显示高分级与并发症关系显著, χ2=10.143, P=0.005 3, 其相对危险度95%CI:1.334~4.994;RR=2.580。

2.4 手术分级及并发症

分类协变量为手术难度的分级, 将手术难度1级作为对比参考类别, 因变量为并发症, 对其进行逻辑回归分析。其中显著危险因素为手术高分级, 相对手术难度1级, 2级、3级、4级的RR值依次为2.754、7.929、11.590, P<0.05。随着手术级别的增高, 手后并发症发生率也将随之增高, 根据χ2检验显示, 1级跟2级之间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31, P=1.024) , 2级跟3级之间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421, P=0.0051) 。3级跟4级之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231, P=0.0047) 。按患者手术分级可分为低分级和高分级, 低分级为1、2级, 高分级为3、4级, χ2检验显示手术分级的高低与术后并发症有着直接联系, 其中95%CI:2.198~8.294;RR=4.269, P<0.05。见表1。

3 讨论

血管外科手术后易出现相关并发症, 如动脉硬化性外周血管疾病一般会并发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据研究报道[1,2], 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1 000例周围血管疾病患者有93%出现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病变, 有20%存在严重狭窄, 25%出现3支冠状动脉病变。而腹主动脉瘤合并冠心病有35%, 脑血管病合并冠心病约在33%, 下肢缺血合并冠心病约在26%。其中腹主动脉瘤、脑血管病、下肢缺血以及其他心血管病在术后出现心肌梗死并发症的约为1%~8%。呼吸系统并发症也是引起血管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因素, 因为不同的血管手术都会对呼吸系统化造成不同的危险, 导致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并发症与不同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可用X检验, 结果显示心脏疾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史与手术并发症密切相关, 糖尿病与肾功能不全和术后并发症也密切相关。根据以往调查研究显示, 在手术风险管理中一般采用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技术优化研究所制定的ASA分级, 对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级评价, 共分为了6个等级, 而该研究中共将手术分为了4个等级, 此结果与以往研究报道存在出入。该研究4个等级, RR值依次为2.754、7.929、11.590, P<0.05, 又将4个等级分为高分级 (3、4级) 和低分级 (1、2级) , 这样的分级使危险因素更加明确, 为评估临床危险因素提高了参考依据, 通过不同的分级来判断危险因素的大小。该研究对患者的手术并发症与ASA分级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并通过ASA对其进行了分级, 通过分级发现, ASA分级与并发症发生的机率成正比, ASA分级越高, 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机率越高。由此可见, ASA分级的高低与术并发症发生的机率密切相关, 跟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其更加精准, 可用来预测患者术后并发症相关因素, 为其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 手术类型无疑是术后并发症最危险的因素之一, 但是现在对手术分级尚无明确判断标准, 分级不同, 其结果也具有一定的区别。手术本身对患者生理影响越大, 其并发症发生的机率就越高。参考相关文献, 对血管手术进行手术分级, 并结合相关医院血管外科的工作经验, 将手术分成了4级, 与文献中的分级略有出入, 在该研究中研究者将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与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了三个等级。据研究[5,6]结果显示, 手术分级增高, 并发症也会随之增加, 逻辑回归分析与χ2检验显示, 手术分级高是手术并发症的显著因素。该研究采用了术后并发症与手术分级的关系, 来预测手术并发症的相关因素。

综上所述, 脑血管病史、高血压、心脏疾病是血管外科手术中出现并发症的显著因素, 糖尿病与肾功能不全也是并发症的显著相关因素。血管外科手术并发症与ASA高分级和手术高分级有着显著关系, 将相关因素进行检测和预防, 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有利于后续研究中建立综合医院血管外科手术风险管理流程。

摘要:目的 探讨血管外科手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1月—2013年8月间接治的血管外科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 对发生术后并发症的24例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24例发生手术并发症 (8.00%) , 其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3例、肺部感染1例、急性心力衰竭2例、脑梗死1例、手术部位出血2例、脑出血4例、切口感染1例、肢深静脉血栓3例、脓毒血症2例、周围动脉栓塞3例;据x2检验显示, 心脏疾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史与并发症具有显著关系;随着ASA分级增高, 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机率也随之增高, ASA分级的高分级与并发症关系明显, 相对危险度95%CI:1.3344.994;RR=2.580。手术分级的高低与术后并发症有着直接联系, 其中95%CI:2.1988.294;RR=4.269。结论 脑血管病史、高血压、心脏疾病、肾功能不全与血管外科手术并发症发生机率具有显著关系, 手术高分级和麻醉ASA高分级与血管外科手术并发症有着明显联系。

关键词:血管外科手术,并发症,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吴巍巍, 刘志丽, 叶炜, 等.血管外科手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探讨[J].中华医学杂志, 2014, 8 (23) :1781-1784.

[2]王宇昭, 吴楠, 陈晋峰, 等.70岁以上老年肺癌手术并发症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1, 27 (5) :285-288.

[3]陈庆良, 郭志刚, 王联群, 等.65岁以上患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关系[J].中华医学杂志, 2010, 90 (48) :3407-3410.

[4]张小明, 刘彬, 沈晨阳, 等.肝段下腔静脉全程显露的布-加综合征根治术的手术效果及危险因素评估[C].//第六届国际布加综合征学术大会暨汪忠镐血管论坛、首届中国布加综合征与静脉疾病介入治疗大会论文集, 北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 2010, 21 (8) :754-759.

[5]刁永鹏, 刘昌伟, 宋小军, 等.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老年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4, 29 (6) :448-451.

[6]王邵华, 阮征, 郑健, 等.肺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0, 17 (4) :301-306.

[7]杨晓梅, 王春生, 刘岚, 等.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3, 29 (3) :147-150.

[8]孟毅, 董逸飞, 董书强, 等.心脏瓣膜手术后呼吸衰竭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2, 19 (2) :168-171.

血管外科高龄患者静脉治疗护理 篇2

【关键词】高龄; 静脉治疗;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1-129-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我国进入老年龄化社会,高龄老人的增长速度更快,年增长率预计为5.4%[1],世界卫生组织规定,75岁以上即为老年人。目前住院患者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静脉治疗,即通过静脉穿刺达到给药治疗疾病的目的。高龄患者往往并发多种疾病,且病程长,反复发作,给临床静脉治疗带来一定难度。根据我们科老年患者的病情、静脉条件、输液疗程、输注药物性质等因素,选择最适合其静脉给药方式进行给药。现将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约89名75岁以上高龄患者行静脉治疗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89例,男60例,女29例,年龄75~92岁,平均年龄(81±4.5)。高龄患者感知、认知能力减退,进行静脉治疗时容易不自觉动,部分手术后患者由于麻药的原因,易躁动,还有一部分高龄患者往往并发其他疾病,出现意识障碍等。因此首次置管均选择静脉留置针,合并肿瘤需行化疗着经外周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术,即PICC,共5列。其中行PICC置管中有一例并发深静脉血栓,静脉留置针中有6例出现了红、肿、痛等炎性反应,经对症治疗均治愈。

2穿刺工具选择

2.1留置针的选择和穿刺: 高龄患者往往并发其他疾病,疾病来势凶猛,一旦发病,即要行静脉给药,静脉留置有效时间为72~96h,能够有效的保证及时给药不耽误患者抢救。还有一部分老年患者长期住院,血管硬化,通透性强,很容易穿刺失败,使用留置针可以解决反复穿刺痛苦,因此我们基本上不选用钢针。高龄患者往往并发心脑血管疾病,滴液速度应控制,我们选择B-D公司小号留置针进行穿刺,3M透明敷贴。血管的选择是选择较粗、暴露、血流丰富、平直易固定的血管,避开关节、疤痕、炎症反应区。穿刺前检查留置针包装,日期是否完好,是否处于功能状态,穿刺时常规消毒皮肤5×8cm2,待干,扎止血带完毕行15~30度角度进行穿刺,见回血后松止血带,松拳,退出少许针芯,推进软管置全部,拔除针芯,贴透明敷贴固定即可,记录穿刺时间及责任人。[2]输液时可抬高输液区肢体,促进血液及药物回流,避免血液及药物渗漏。

2.2PICC选择及穿刺: 本组行PICC高龄患者均为肿瘤需行化疗的患者。穿刺前应有效评估患者输液及用药情况、血管状况及出血、凝血倾向,告知病人及家属穿刺目的、方法,可能发生并发症等,并签定知情同意书,穿刺前保持穿刺部皮肤清洁干燥,常规消毒,铺巾。穿刺针及导管腔内均需肝素稀释液灌洗,局麻时选用小号针头,穿刺和送鞘管时应绷紧皮肤,一般穿刺点是在肘下两横指处进针,穿刺见回血,松止血带,退出针芯,送入导管,导管送至测量长度,即可拔出导丝及外鞘导管,用20ml空针抽取,如有回血,证明管道通畅,注射肝素钠盐水,旋紧可来福接头即可。穿刺点用覆膜覆盖,记录置管日期及置管者姓名。

3护理

3.1静脉留置针护理: 每日输液前常规消毒肝素帽胶塞,用5~10ml生理盐水回抽是否有回血,见回血接上液体,未见回血,勿用力过猛推注射器,以免凝块推入堵塞血管,可用脉冲方式冲管。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如有无液体外渗、有无红肿、压痛、针眼处有无出血,一旦发现立即给予处理,必要时给予拔管。输液完毕,先用5ml生理盐水冲管再用2~3ml肝素钠盐水行封管处理。嘱病人保持留置针处清洁干燥,肝素帽接头拧紧,防止脱落出血。神志不清、燥动的病人,留置针处再用弹力绷带固定,这种自粘绷带表面涂以高分子聚合物,背衬中埋有聚脂弹力丝,延展性好,可随意调节压力。不影响病人活动和睡眠,减少因病人躁动引起的血管损伤及脱出出血,留置针留置时间为72~96h,如果使用高渗溶液、强扩管药物,可酌情减少留置时间。

3.2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护士要经常巡视病房,有高度的责任心,如果在静脉治疗中出现异常要及时处理。⑴在静脉输注的过程中出现条索状伴皮肤发红,这种现象在我们科是经常出现的,往往是由于使用的强张扩管药物或使用某些刺激性较大的抗生素所造成,最常见是前列地尔,加替沙星等,一旦停药,这种现象会消失,所以一定要给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让其不要恐吓紧张。一般这种情况留置针留72小时左右即可;⑵由于没及时巡视病房,患者自己也没发现,出现液体外渗,高度肿胀,遇到此情况可用市场上买的新鲜土豆切薄片贴在患处,3次/日,也可用50%硫酸镁或地塞米松生理盐水外敷。并发疼痛时,还可合并使用扶他宁。

3.3 PICC护理: 置管后一定要取得病人配合,指导病人手术侧肢体避免负重,避免剧烈运动,可行松拳握拳活动,穿衣服时先穿置管一侧,脱衣服时先脱未置管一侧。置管的前3天,穿刺点每日换无菌纱布一次,以后每周换无菌纱布、换敷贴2次,肝素帽每周一次。更换时穿刺点一定要用活力碘消毒,避免用含酒精的碘剂消毒。输液前后用20ml空针抽取盐水脉冲式冲管,输液完毕用20ml空针抽取5ml肝素盐水进行封管。各项操作一定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于敷贴卷边、脱落、穿刺点出血及潮湿等都应及时更换,更换时注意自下而上去除贴膜,贴膜覆盖处的皮肤避免污染。需要淋浴的患者在淋浴前用塑料保鲜膜包住置管肢体,缠绕2~3圈,上下边缘用胶布贴紧,防止浸湿。注意观察针眼周围皮肤有无发红、肿胀、疼痛、渗液等。[3]

3.4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穿刺点放置小块纱布能有效起到预防穿刺点发红、红肿,可进行常规热敷置管上肢3~5天。温热敷深部组织穿透力强,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从而减少深部组织充血,减轻炎性水肿。[4]加强导管维护,输注高渗液体或高营养液体之间需用生理盐水冲管,防止堵管。防止放置导管肢体受压,妥善固定导管,留在体外导管呈“S”形固定,防止脱出。穿刺时选择合适的导管,穿刺过程中减少对内膜损伤,防止血栓形成。如果有局部渗血的,可行局部加压包扎,并指导患者健侧卧位。并发血栓着,可行抗血栓治疗。

4静脉治疗观察

加强巡视,更据患者的年龄,疾病以及药物的性质,合理调整滴注速度,患者及家属不得随意调整。我们科输液卡背面有一个温馨小提醒,意在指导病人不要随意调整静脉输液滴数,起到很好的效果。密切观察用药反应,一旦出现不适,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合理调整。进行静脉治疗的肢体,禁止抽血,量血压及其它相关事宜。特殊静脉治疗应该有相关提示牌,如我们医院在进行输血时就有一个血型牌挂在病人输液架上,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拔针后,一定要延长压迫穿刺点的时间。

5健康教育

高龄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理解力、记忆力的减退,有一部份患者身患多种疾病,长期住院,还有一部份患者自我感觉良好,不遵循医嘱等,这就要求我们充分、细致的做好健康教育,从饮食,生活习惯,用药,疾病的预防及护理,耐心反复与患者沟通,取得配合,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

6讨论

高龄患者在行静脉治疗时,根据其病情,静脉条件,输液疗程,输注药物性质等因素,选择最适合其静脉给药方式进行给药,严密观察,合理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达到治疗目的,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汴生 衰老与老年病防治研究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929

[2] 吕华,徐红贞 外固静脉留置针在门诊输液病儿中的应用 《护士进修杂志》 2002.3.217

[3] 陈涛 《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792杂志》 2006.5.86

血管外科手术 篇3

关键词:血管外科,杂交手术室,OEC9900,介入

0 引言

传统概念的杂交手术早在10多年前就已提出,先前多应用于心脏疾病的外科治疗,但主要是作为一种分期治疗的策略或术后的介入补救手段而使用,随后飞速发展的线透视技术、血管穿刺技术、造影剂发明和血管腔内技术等关键医学技术为现代的杂交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拟其定义为:由血管介入与外科手术并结合医学影像学的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综合技术称为杂交技术,又称为镶嵌技术;其核心内容是由外科医师使用介入器械,在一个较特殊的手术室,在影像学的指导下,结合其他常规血管外科手术完成血管疾病的治疗。过去,由于人为学科拆分以及医生个人素质等原因往往给予患者不完全治疗或不完整治疗,而杂交手术可以在同一单元、同一时间将腔内介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及时的影像诊断一气呵成,打破了学科壁垒,体现了微创的优势,创新了医疗服务模式,给患者提供完整、系统的科学治疗,是血管疾病领域(多支病变的冠心病,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开颅手术、复杂动脉瘤、多发血管病变等)发展的最新趋势。更是非血管腔内治疗与微创外科手术治疗的最佳选择。

1 材料与方法

OEC9900杂交手术室设计——简洁、方便、实用、成本低、效益高。

OEC9900为一款GE公司推出的高端移动式中C血管机,具有高清晰的1024×1024 16bit(25pps) 的影像采集技术、目前业界唯一的DRM多源成像技术从而达到大C的清晰成像标准;以DRM技术平台为基础的DRM运动状态下的数字减影(MTS技术)能够全面解决外科介入手术中经常遇到的运动伪影,动态图像质量清晰可靠;DRM技术平台还使得OEC9900Elite具备目前唯一智能路径图功能,即只需一次造影剂注射即可完成造影,减影,路径图等功能,减少了造影剂对血管的刺激反应。GE OEC 9900 Elite 也是目前移动C臂中唯一具备复合全电动的12寸影增C臂机,可一人独立操作完成所有C臂移动,操控体验可与大C相媲美。

(1)图像质量:图像质量是血管造影机的生命,OEC9900 Hybrid Operating Room 要求血管造影机能够及时提供赖以达到最佳诊断效果的优质图像,精确显示最微小的病变,并提供足够大的成像视野,以便与外科手术及其他形式图像信息结合,支持正在进行的介入手术或外科手术。优质的图像质量将会对诊断性手术和手术效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在血管外科、心胸外科、小儿先心外科等杂交手术中尤为显著。

OEC9900 DRM 多源成像技术平台——高品质图像质量的保证:其所具有的目前业界唯一的DRM多源成像技术可以一次曝光六倍数据采集,六步图像处理,六幅图像合成:真正区别成像中骨骼,软组织,造影剂,支架,导丝,球囊等不同密度组成,从而达到高品质成像标准;

2.2 机架灵活性:灵活的机架系统能够提供大范围投照覆盖和定位。杂交手术室需要机架具备最大的灵活性,以满足复杂的投照要求,及在复杂外科手术条件下在避开床边各种外科设备的情况下进行大范围走位。

复合全电动多角度成像——业内唯一复合电动的移动C臂:GE OEC 9900 Elite 也是目前移动C臂中唯一具备复合全电动的12寸影增C臂机,床旁电动控制杆可灵活操控C臂打角,可一人独立操作完成所有C臂移动,9° /秒复合电动:C臂轨道内运动 (87°/35°) 与水平轴旋转 (270°/90°) 同时进行。

(3)机架空间占用:手术室内遍布各种仪器设备,DSA的C 型臂机架如占用空间太大,会大大影响外科手术操作和辅助设备应用。在杂交手术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内并不需要进行血管造影,如手术准备和收尾的时间、仅需进行外科手术操作的部分等等。在这些时间中,就需要OEC9900C 型臂机完全移出手术床范围,远离手术床,尽可能的少影响外科手术操作。

(4)房间面积:1个标准手术室(现有手术间),无需额外构建控制室、设备间、准备区、清洗区等辅助用房。

房间建筑结构:无需考虑OEC9900设备自身重量对建筑物承重的要求、机房防护墙体自重的因素(如对架空层机房的承重结构梁加固处理)及地沟空间,层高设计无需考虑手术无影灯、悬吊式图像显示器、空调、空气净化流通设备所需的空间与梁、柱冲突;同时无需进行手术室设备供电系统升级改造(OEC 9900 Elite在普通220V电源下就可以工作)。

(5)对手术床的要求

介入治疗希望手术床床面轻巧、移动灵活、床体本身固定、有良好的X线透光性及可控行。外科手术要求床体可移动、稳定性好、并能加装其他附属支撑部件;

介入手术床——DC2000为一款专为血管外科打造的全碳纤维介入手术床,具有“摇篮”功能,床板可透视长度 1800㎜,碳纤维床面纵向行程 820 mm、横向行程 ±110 mm;极大满足血管外科杂交手术的需要。

(6)对其他设备的要求

高压注射器mar kV,可以实现与OEC9900联动曝光,明显减少医生近距离辐射。

OEC9900 Hybrid Operating Room除了手术无影灯等基本装备和DSA,还需要高压注射器、电刀、麻醉机、监护仪、体外循环机、除颤仪、自体血回收机、显示器等大量的设备在手术间内同时工作。

工作时,这些设备围绕着手术台,仅仪器电源线就会铺满一地。所以,应尽可能把常用仪器、医用气体、电源接口悬挂安装,以减少手术室地面的混乱。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该院利用移动DSA设备(OEC9900)建立的杂交手术室,基本上满足血管外科所有手术的需求,同时把现有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并为医院及科室效益最大化;首先,对于场地来说,我院利用原有骨科手术间(已做过防护),无需做场地改造,相对其他设计方案来说成本节省很多,无菌条件达标,为杂交手术开展奠定基础。其次,配套的介入床、高压注射器及DSA设备均为移动设备,极大提高该手术间的利用率。另外也为医院在疾病的治疗水平上升一个台阶,曾经以传统手术为主的治疗模式已向微创介入手术、杂交手术转变,明显缩短手术时间,节省患者费用,提高病床周转;另外由于原先介入场地在导管室改为手术室后,对于病人术中突发情况的管理及处理水平明显提高,有效降低医疗风险;如急诊患者(伴有血管或脏器损伤)在杂交手术室可以快速得到理想治疗,及时挽救病人生命。

建议为方便主刀医生和助手分别观看图像,在预留有网络接口的吊塔上加装一个显示器,与移动DSA设备联通,实时显示影像。在操作台显示屏对面增加左屏显示,以扩充手术观察视角,方便医生进行手术。主机后有4个视频输出,2个左屏2个右屏。选择左屏视频输出高清信号。该输出为BNC接口,格式为NTSC,分辨率为1k×1k,采取外接一个1 M灰阶屏的方式复制术野,再以PACS工作站调阅的方式满足对患者影像学资料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徐仲英,胡海波,黄连军,等.介入技术与外科手术联合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2):144-147.

[2]Reicher B,Poston RS,Mehra MR,etaL.Simultaneous“hybrid”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nd minimallyinvasive surgical bypass grafting:feasibility,safety,andclinical outcomes[J].Am Heart J,2008,155(4):661-667.

[3]冯世领等.利用移动型DSA设备建立“杂交手术室”的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杂志,2012,9(6):49-51.

[4]Reed AB.Advances in the endovascular management of a-cute injury[J].Perspect Vasc Surg Endovasc Ther,2011,23(1):58-63.

[5]Hudorovic N,et al.The vascular hybrid room--operat-ing room of the future[J].Acta Clin Croat,2010 Sep;49(3):289-98.

胸心血管外科疾病的整体护理研究 篇4

1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的心胸血管外科患者,观察组为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之间在住院的心胸血管外科患者,共458人。其中男性327人,女性131人。平均年龄59岁。另一组(对照组)为1998年1月至2000年1月间患者432人,其中男性285人,女性147人。平均年龄57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处理方法

2.1病情评估对于外伤患者,首先判断其生命体征是否平稳,有无胸腔出血,继而做好术前准备。对于肿瘤患者以及其他择期手术患者,一般应制定合理的饮食休息和心理护理方案,为择期手术做准备。

2.2术前准备

2.2.1 生理准备[2]:指导肺功能训练,预防感冒,防止术后肺部并发症。禁食水,防止麻醉手术并发症。根据手术部位做皮肤准备(1)后外切口:术侧的前胸正中线至后脊柱线,包括腋下,上从锁骨水平线至剑突下。(2)正中切口:前胸左腋后线至右腋后线,包括双侧腋下。(3)食管三切口:左颈部、右胸部(同后外切口),腹部(包括脐孔、会阴部)。(4)胸腹联合切口:左胸部(同后外切口),左上腹部。

2.2.2心理准备: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合理解释患者各种问题。

2.3术后护理清醒拔除口插管回病房后,给予半卧位或45o卧位。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做好监护记录。

做好呼吸道护理,呼吸道护理是术后护理的重点。应加强雾化,坐起拍背,刺激隆突,鼓励咳痰,必要时行鼻导管吸痰或气管镜吸痰,及时排出呼吸道分泌物,促进肺扩张。根据病情,给予鼻导管供氧或面罩供氧。严密观察气管位置,如发生突然呼吸困难,应立即报告医生。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按有关章节常规护理。卧床期间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防止褥疮发生。禁食期间加强口腔护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早期宜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逐渐增加高蛋白、高热量、维生素丰富的饮食,增加营养摄入。同时应注意多进粗纤维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鼓励患者做术侧肩关节及手臂的抬举运动,拔除胸管后应早期下床活动。做好患者康复的心理辅导,知道患者正确康复,避免找成各种并发症。

2.4健康指导加强营养,少食多餐、多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禁烟酒。逐步增加活动量,注意室内空气调节,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保持大便通畅,多食粗纤维饮食,必要时给予缓泻药;食管术后患者,餐后应半卧30min,防止食物返流。注意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门诊随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2.5总结对比两个时间段所有入组患者的满意度调查表。

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0.0 统计软件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 检验,显著性检验标准为P=0.05。

4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98.7%,对照组87.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护理实施后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并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

5讨论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针对患者不同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的需要,提供适合于个人的最佳护理,其最基本的特点是以现代护理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手段,以患者為中心,以健康教育为特色,以基础护理为突破口[3]。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既是决策者、实施者、教育者、组织者,又是个联络者,护士对患者的情况了如指掌。整体护理要求护士有整体护理观。整体护理观的整体概念包括几方面的含义:(1)人是由身心、社会、文化各方面组成的,其健康也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整体护理要面向整体的人。(2)人的一切均需要护理,护士要关心人的生命过程的整体。(3)护理是连续的,护士不仅当人生病时给予照顾,而且要关心其康复、自理,达到个人健康最佳水平。(4)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通过整体护理促使护理从个人向家庭、社区延伸。

因此,我们可能把整体护理理解为一方面把护理对象视为一个整体,即把病与病人视为一个整体;把生物学的病人与社会及其生存的整个外环境视为一个整体;把病人从入院到出院视为一个连续的整体。另一方面,把我们提供的护理观视为一个整体,即对病人的护理是系统的、连续的,要保证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不间断;对病人的护理是主动的、积极的,按照护理程序,有计划进行,做到防患于未然;对病人的护理是全面的、整体的,即包括身心两方面,也包括疾病的预防、保健、康复指导等方面的内容[4]。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认识到整体护理不能把人只看成一个由各组织、器官所组成的生物体而忽视其整体性所包含的心理、社会等要素,在护理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注意人的生理方面的改变,还要重视周围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协调人的生理、心理活动及周围社会文化诸方面的关系,促使人们达到最佳健康水平,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在现代护理观的指导下,通过护理程序,根据病人的身心、社会和文化需要,提供优质护理,让病人在身、心等方面的全面护理下恢复和保持健康。

参考文献

[1]. 车小艳. 以病人为中心的亲情护理实施及成效. 佑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9,3( 2) :332-333.

[2] 李金花,闰保君,刘淑俊. 整体护理在胸心外科实施的护理体会.河南外科学杂志,2000,6(3):350-351.

[3] 王崇山,李立改.“绿色、安全、人性化”护理工作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护理管理杂志,2007,7: 41-43.

[4] 刘建香, 曾琳. 以人为本的亲情护理模式在内窥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 2007, 13( 23) : 64-65.

血管外科手术 篇5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5岁,于2014年4月8日突发胸痛,胸闷、气短,并伴晕厥3次,就诊当地医院经抢救后生命体征恢复正常。行胸部增强CT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左侧肺下叶有两处密度增高影,肿物可见对比剂充盈,左侧胸腔内亦可见对比剂。行胸腔穿刺术,抽出血性积液。查血常规:Hg B 78 g/L,HCT 28.5。当地医院120送至我院。辅助检查:胸部增强CT示:左侧胸腔积液,胸腔内可见对比剂,左肺下叶可见两处密度增高阴影,其可见与左肺下叶静脉沟通。诊疗经过:患者入院血压低,心率快,血氧饱和度低,意识不清,经抢救待心率、血压略稳定后,大量备血,急诊行剖胸探查术,术中探查见左侧胸腔大量积血,立即吸干净积血,左肺下叶背段可见一约3 cm×5 cm薄壁囊性肿物,其表面可见一约1 cm破口,可见血液喷出,无创止血钳于肿物基底夹闭,切除肿物,肺残端4-0滑线连续缝合。探查见膈肌与左肺下叶膈面完全融合,再未见肺内肿物,决定关胸,左肺下叶另一处肿物,考虑为肺动静脉瘘或肺血管瘤,二期行肺动静脉瘘或肺血管瘤栓塞术。切除囊壁送病理。患者安返ICU。术后恢复好。术后病理报:(左肺下叶)肺血管瘤。术后2周患者行肺动静脉瘘及肺动脉瘤栓塞术。患者在全麻下,行肺动脉造影示:左肺下叶基底段动脉分出内基底段动脉后呈瘤样扩张,其远端与左下肺静脉相连,直接入左心房,另可见右下肺基底段动脉分出一小分支,其远端呈瘤样扩张,未见其与肺静脉直接相通。行栓塞弹簧圈封堵,术后患者恢复好。

2 讨论

肺血管瘤也称肺血管畸形,属于一种罕见的肺部血管疾病,大多数为先天性发育所致,主要在胚胎发育时肺内的动脉与静脉血管之间形成异常通路,异常通路血管逐渐扩张,增粗,使未经氧合的肺动脉内的静脉血直接进入体循环,出现低氧血症。如果异常通路血管较粗、分流量大可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发绀、继发红细胞增多,由于异常通路血管迂曲,其内血流可形成涡流,易形成血栓,小血栓脱落可出现脑血栓或其他脏器的栓塞,如果囊壁破裂可出现大咯血和血胸。该病临床上罕见,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在临床工作中很容易误诊或漏诊。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血管瘤的金指标是[3]。肺动脉造影可明确病变部位、大小、形态、累及的范围及程度,判断是那根肺动脉和那根肺静脉沟通,从而对肺血管瘤的栓塞治疗有指导性作用。但是肺动脉造影是一种有创性检查方法,而且费用高,患者及其家属不易接受。胸部增强CT扫描检查也能达到确诊该病的目的,且费用低,创伤小,患者及家属容易接受,经三维重建后的图像更为直观,可以显示病变的细节。因此,胸部增强CT日趋成为肺血管瘤的首选检查方法[4]。

肺血管瘤的传统治疗方法为肺楔形切除、肺叶切除或肺段切除术,传统治疗方法创伤大且术后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目前肺动静脉瘘栓塞治疗已经基本上取代了肺动静脉瘘的开胸手术治疗,成为治疗肺动静脉瘘的首选方法[5]。弥漫性肺血管瘤患者也可行肺动静脉瘘栓塞治疗,于开胸手术比较,手术效果相同,且栓塞治疗术后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对于栓塞最重要的是如何正确选择栓塞部位和选择大小合适的栓塞材料。临床上我们应用的栓塞材料主要是弹簧圈,弹簧圈堵塞肺血管瘤,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效果可靠、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对于患者来说,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的肺组织及其功能。栓塞的部位选择应该,应该尽量在病变的远心端靠近囊瘤侧,这样可以避免影响病变周边血流。对于弹簧圈的选择,应根据病变情况而定。栓塞法治疗肺血管瘤疗效肯定,但仍有一定并发症,包括弹簧圈脱落、误栓塞、移位、术中肺血管瘤破裂、空气逆栓塞、术后反应性胸膜炎和肺纤维化等,故术后一定要随诊。虽然栓塞弹簧圈封堵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已经作为治疗肺血管瘤的首选方法,但当存在肺血管瘤破裂时,应该立即剖胸探查,行止血、积血清除并行肺血管瘤切除手术,可以减少凝固性血胸、肺不张、胸膜腔内感染的发生,同时可以尽快的阻止胸腔内出血,避免失血性休克,挽救患者的生命。作者认为对于肺血管瘤破裂患者,应该及时行开胸手术或胸腔镜手术。

摘要:通过分析同一患者非同期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肺血管瘤,介入治疗肺血管瘤因其对患者损伤轻,首先选择,当肺血管瘤或肺动静脉瘘破裂,外科手术治疗应及时,切记不可因延误时间,导致患者失血性休克死亡。

关键词:肺血管瘤,肺动静脉瘘,外科治疗,介入治疗

参考文献

[1]Shovlin CL,Letarte M.Hereditary ha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 and pulmonary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1ssues in clinical management and review of pathogenic mechanisms[J].Thorax,1999,54(8):714-729.

[2]K hurshid I,Downie GH.Pulmonar y ar teriovenous malfor mation[J].Postgrad Med J,2002,78(918):191-197.

[3]黄连军,蒋世良,徐仲英,等.肺动静脉瘘的放射学诊断[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0,19(8):487-489.

[4]黎庶,朱玉森,王强,等.多层螺CT三维重建血管造影在肺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9):847-848.

血管外科手术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在庄河市中心医院接受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患者21例, 男12例, 女9例, 年龄20~74岁, 病程6个月~5年, 其中2例有患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的家族史。患者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恶心、视力下降、内分泌失调、颅内压增高、红细胞计数增高等。21例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磁共振成像 (MRI) 平扫加增强扫描检查确诊为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病变部位:小脑左侧半球7例, 右侧半球9例, 小脑蚓部5例。肿瘤类型:囊性肿瘤18例, 其中17例有明显瘤结节, 囊肿直径3~4 mm, 瘤结节直径1.5 mm, 1例未发现明显瘤结节;实质性肿瘤3例, 直径分别为2.8 mm、3.2 mm、3.1 mm, 周围水肿不明显。

1.2手术方法

21例患者均采用显微镜下手术治疗, 其中18例囊性肿瘤患者, 2例实质性肿瘤患者均采取肿瘤切除术。选取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方式, 患者基本保持俯卧位, 头偏向病变对侧;按照肿瘤部位选择切入口, 枕下旁正中直切口12例, 枕下乳突后入路2例, 切入时均需将枕部肌肉分层切断, 并剥除骨膜, 充分暴露枕骨, 然后钻孔、咬除枕骨扩大成直径4~5 cm的骨窗;枕后正中直切口7例, 切入时沿白线切开。切入方式均为直切口, 切口长度7~8 cm。囊性肿瘤患者先排空囊液, 然后寻找瘤结节并切除, 患者瘤结节主要呈暗红色, 平均直径1.5 mm;实质性肿瘤患者肿瘤呈鲜红色, 血供丰富, 直径分别为2.8 mm、3.2 mm、3.1 mm, 利用显微镜先找到肿瘤的供血动脉, 再用钛夹或采用电凝等方式进行阻止, 可见到肿瘤明显缩小, 继而完整切除肿瘤。术后16例患者未进行硬脑膜缝合, 而选择置引流管, 进一步观察病情, 2 d内全部拔除。患者病情稳定4~5 d后行腰椎穿刺术。1例影像学检查未发现瘤结节, 术后行放疗。对于实质性肿瘤需要将整个瘤体均切除, 而囊性肿瘤仅将切除其中的瘤结节, 囊壁可保留。

1.3 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 治愈:患者头痛、头晕、呕吐、眼颤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生命体征恢复, 患者可正常生活、正常上班。复发:消失的症状再次出现, 患者又回到治疗前状态。随访3年记录患者治愈率和并发症情况, 并发症主要包括脑积水、颅内感染、共济性失调、脑脊液漏、神经功能缺失等。

2 结果

2.1 影像学检查结果

18例囊性肿瘤扫描结果显示, 肿瘤呈圆形, 可见等密度结节, 增强扫描后瘤结节明显可见, 但其中1例未发现瘤结节;3例实质性肿瘤CT扫描显示肿块为高密度, 无明显水肿, 增强扫描后肿瘤有所强化。MRI平扫结果显示:囊性肿瘤囊肿在T1WI呈低信号, 而瘤结节呈等信号, 囊肿和瘤结节T2WI均呈高信号;实质性肿瘤T1WI呈等信号, T2WI呈高信号, 用钆喷替酸葡甲胺增强扫描后可见明显强化。

2.2 治疗效果

21例患者均接受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 实质性肿瘤3例均行全切除术, 囊性肿瘤18例行全切除术。随访3年, 19例治愈, 恢复正常生活, 治愈率为90.5%;术后1年有2例患者复发, 复发率为9.5%, 经过二次手术, 2例患者全部治愈;无一例死亡。

2.3 并发症情况

21例患者中, 共11例发生并发症, 其中脑积水2例 (9.5%) , 颅内感染1例 (4.8%) , 脑脊液漏3例 (14.3%) , 共济性失调5例 (23.8%) 。

3 讨论

血管网状细胞瘤为颅内真性血管性肿瘤, 其中62%~80%发生于小脑半球, 且右侧小脑半球多于左侧;此外, 在小脑蚓部、第四脑室也有发生。血管网状细胞瘤的发病机制主要是中胚叶与上皮组织成分在整合期间存在障碍, 以致血管和实质之间不能持续地整合所致[4]。本病各年龄段均可发生, 有家族病史者占4%~20%, 且与肾肿瘤、肾囊肿、胰腺囊肿、视网膜血管瘤等疾病有一定的关系。

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主要有囊性和实性两种, 囊性肿瘤病程较短, 而实质性肿瘤生长较为缓慢, 病程相对较长[5]。肿瘤部位不同, 两种类型的患者临床表现也不同。如肿瘤位于小脑半球时, 患者常表现为颅内压增高, 部分伴有强迫头位;肿瘤位于颅后窝时, 患者第四脑室受到压迫容易阻塞, 从而引起脑脊液循环梗阻;肿瘤位于小脑蚓部时, 患者易出现脑积水、躯体性共济性失调等症状[6]。但大多数患者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呕吐、头晕、头痛、视力减退等症状。在治疗时选择手术全切除基本可以治愈, 但两种类型的具体操作方法有所不同。对于囊性肿瘤, 切开囊壁、吸出囊液后, 沿囊壁找到瘤结节切除即可。大部分囊性肿瘤患者均有明显的瘤结节, 若单纯放出囊液进行减压, 虽然能暂时缓解病情, 但治疗后复发率较高, 故需要仔细找到瘤结节并将其切除。对于实质性肿瘤, 因为内部由很多血管组成, 供血较为丰富, 所以在切除时有很大的难度, 出现任何差错均可能损伤到正常血管。因此, 在切除手术中需沿着肿瘤周围正常组织仔细剥离, 处理完供血动脉后将引流静脉阻断, 而且要保证剥离的完整性。分块切除或随意穿刺、活检, 均可能会引发大出血, 要求手术前必须减少肿瘤供血, 最好做供血动脉栓塞术, 为肿瘤切除提供方便。对肿瘤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进行处理后, 肿瘤会随之缩小, 此时切除肿瘤较容易。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肿瘤在脑干附近有粘连的情况, 此时若强行全切, 极易导致肿瘤供血倒流至周围正常组织内, 引发渗血, 增加了止血难度。

在切除实质性肿瘤的过程中应该注意, 若处理供血动脉时对血管分辨不清, 此时可试验性夹闭血管, 然后通过观察肿瘤体积的变化来确定血管;切除囊性肿瘤瘤结节后要注意仔细检查, 以免漏掉其他部位的一些体积较小的瘤结节, 引起复发。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优点在于, 在显微镜下能够进行细微的观察, 发现极小的瘤结节并将其放大, 最终予以清除, 有效避免了漏掉瘤结节的情况发生。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常见的并发症有脑积水、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等, 对于脑积水患者, 手术前可采取脑室外引流法, 以确保脑脊液能够顺利流通, 如此肿瘤就会充分暴露, 减轻了医师的操作难度。此外, 在诊断时, 单纯囊腔型可能会被误诊为蛛网膜囊肿, 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诊断医师可以通过重叠CT扫描或增加造影剂使用量使瘤结节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 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患者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愈率较高, 死亡率很低, 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参考文献

[1]于洋.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小儿血管网状细胞瘤28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2, 12 (9) :122-124.

[2]康忠炽, 肖霄, 曾志青, 等.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的显微手术治疗[J].南华大学学报, 2012, 38 (2) :281-282.

[3]李俊, 许小明, 冯乐, 等.45例小脑血管网状细胞瘤临床研究与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23 (2) :556-556.

[4]马玉德.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 9 (7) :97-98.

[5]赵富兰.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 8 (3) :200-202.

血管外科手术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CT扫描、核磁共振检查或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B两组,A组50例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36~73岁,平均(55.1±3.2)岁;交通动脉瘤29例,大脑中动脉瘤10例,基底动脉瘤5例,其他6例。B组39例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37~72岁,平均(55.4±3.0)岁;交通动脉瘤22例,大脑中动脉瘤8例,基底动脉瘤5例,其他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均衡可比性。

1.2 方法

A组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采用全身麻醉,均取标准翼点入路,显微镜下解剖侧裂池、打开视交叉池缓慢释放脑脊液以降低颅内压力,充分显露动脉瘤,选择适宜的动脉瘤夹夹闭瘤颈并严格止血,含罂粟碱的棉片覆盖被分离的动脉瘤5min,瘤颈较宽者可用弱电流电凝瘤颈缩小后再行夹闭,经检查保证夹闭适当后常规关颅,抗感染治疗。B组采用血管内介入疗法治疗,采用全身麻醉,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在颈内动脉或椎动脉内放置6F导引管,将微导管送入动脉瘤内,三维水解脱铂金弹簧圈缠绕瘤体内缠绕、造影观察栓塞效果满意后进行水解脱离,撤出导管、留置导管鞘、结束操作,术后6h拔出导管鞘,压迫止血,加压包扎、制动24h。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于出院时评定患者疗效并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临床疗效根据格拉斯哥(GCS)预后评分分为恢复良好(有轻度缺陷但恢复正常生活)、轻度残疾(残疾但可独立生活,并且能在保护下工作)、重度残疾(清醒、残疾,日常生活需要照料)、植物生存(仅有最小反应)以及死亡五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

A组的恢复良好率为80.0%,明显高于B组的59.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与对照组比较,x2=4.6839,※P<0.05

2.2 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B组平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明显高于B组的2.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与对照组比较,x2=4.6450,※P<0.05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临床上以自发脑出血、脑血管痉挛、动眼神经麻痹等局灶症状为特点,动脉瘤破裂是产生严重症状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3]。伴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该疾病诊断水平大大提高、手术与其他治疗手段不断进步,颅内许多部位的动脉瘤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临床上一旦诊断为颅内动脉瘤,应采取手术治疗以求根治,避免大出血危险。主流治疗方式分为两种,一就是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二是介入手术,使用弹簧圈进行血管内栓塞。前者优点是如果术中动脉瘤破裂可以即时清除血肿,复发率相对较低,手术费用也相对较低,缺点是痛苦和创伤要大,暴露动脉瘤的过程中必然要对脑组织造成牵拉,术后恢复期较长[4];后者优点是痛苦小,创伤小,不需开颅,完全是血管内操作,如果手术顺利则术后恢复期短[5~7]。本研究对以上两种术式在恢复良好率、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上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显微外科手术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血管内介入疗法,体现了明显的治疗优势,但是血管内介入疗法损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笔者参阅相关文献以求证本研究结果的成立及可信度,散兴忠等[8]回顾性分析应用显微手术治疗的20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与经血管内介入治疗的5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提示显微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各有其特点及适应证,根据动脉瘤的大小、部位、术者经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均能取得满意效果。马春晓等[9]对脑动脉瘤患者显微手术夹闭及行血管栓塞术栓按照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价患者的疗效并进行成本分析,提示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疗效相当,但显微手术夹闭更具成本效益,比较经济。于晓波等[10]的研究则显示显微外科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在治疗效果上无明显差异,介入治疗时间短但是费用高。本研究结果与以上报道基本相符,值得参考,差异之处考虑与收集的病例个体差异以及研究入手点不同所致。

综合以上论述可见,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能够获得更高的临床疗效,血管内介入疗法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患者在康复时间以及安全性方面具有优势,两种治疗方案各有利弊,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更适合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韩志国,张扬,王黄锁,等.重症颅内动脉瘤早期外科治疗21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4):3030~3032

[2]吴群,吴盛,凌晨晗,等.颅内破裂动脉瘤手术治疗449例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5):448~451

[3]王黄锁,张扬,韩志国,等.早期手术治疗高分级动脉瘤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151~152

[4]杨彬霞,周庆兰.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J].实用全科医学,2007;5(4):368~369

[5] Thornton J,Debrun GM,Aletich VA,et al.Follow up angiography of intracranialaneurysms treated with endovascular placement of 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J].Neurosurgery,2002;50(2):239~250

[6]李占龙,张磊,马选鹏,等.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介入治疗时机及预后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2;11(3):255~256

[7] Kai Y,Hamada J,Morioka M,et al.Evaluation of the stability of small rupturedaneurysms with a small neck after embolization with 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s:correlation between coil packing ratio and coil compaction[J].Neurosurgery,2005;56(4):785~792

[8]散兴忠,秦军,张晓东,等.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案选择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15(12):718~720

[9]马春晓,步星耀,周伟,等.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的疗效与成本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2;11(7):709~712

血管外科手术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例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中, 男112例, 女88例;年龄55~76岁, 平均64.8岁。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舒芬太尼进行手术麻醉, 对照组使用瑞芬太尼进行手术麻醉。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3]

观察组患者使用舒芬太尼进行手术麻醉, 对照组使用瑞芬太尼进行手术麻醉。舒芬太尼通过静脉给药起效快, 总用药量不能超过1μg·kg-1·h-1, 药物达峰时间为20min, 使用后药物能够在机体各组织广泛分布。瑞芬太尼采用静脉给药, 可以采用目标靶控或者微量泵进行给药, 采用灭菌注射用水以及葡萄糖或者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50μg/ml后给药。两组患者其他药物用量相等, 其他处理相同。

1.3观察指标[4]

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清醒时间以及气管拔管时间。气管拔管标准如下:患者恢复吞咽反射;患者苏醒且能够进行指令动作;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功能且功能正常;患者握手有力。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评价依据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评定, 评定标准如下:0分, 完全无痛;1~4分, 感觉轻度疼痛;5~7分, 感觉重度疼痛;8~10分, 疼痛剧烈, 无法忍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的手术麻醉效果总有效率均在90.0%以上,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以及镇痛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长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气管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镇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

3 讨论

舒芬太尼是芬太尼衍生物, 临床使用的为其枸橼酸盐, 是阿片受体激动剂, 该药亲脂性强, 容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于芬太尼, 分布容积小。舒芬太尼与阿片受体亲和力强, 镇痛强度大, 作用时间长[5]。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手术治疗时常会出现心脏不良事件以及围术期并发症, 很容易出现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合理的选择麻醉手术对于降低心血管患者非心脏手术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都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性镇痛药, 二者都是新型阿片受体激动剂, 瑞芬太尼作用时间短, 对血流动力学通常影响较小, 舒芬太尼常用于长时间大手术的麻醉。本研究结果显示, 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的手术麻醉效果总有效率均在90.0%以上, 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清醒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气管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镇痛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述结果说明, 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用于合并心血管患者的手术麻醉都是安全有效的, 但舒芬太尼用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的镇痛持续时间更长, 镇痛强度更大。

摘要:目的 探讨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普外科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 分析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本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200例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 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 分别采用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进行手术麻醉,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 总结两种手术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麻醉效果总有效率均在90.0%以上, 两组麻醉效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长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气管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镇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用于合并心血管患者的手术麻醉都是安全有效的, 但舒芬太尼用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的镇痛持续时间更长, 镇痛强度更大, 临床应用效果更好。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外科手术,麻醉

参考文献

[1] Hedner E, Carlsson J, Kulich KR.An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Quality of Life (DVTQOL) questionnaire[J].Health Qual Life Outcomes, 2011, 2 (1) :30.

[2] Ward HB, Kelly RF, Thottapurathu L, et al.Coronary arteryby-pass grafting issuperior topercutaneous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prevention ofperioperativemyocardial infarctionsduring subsequent vascular surgery[J].Ann Thorac Surg, 2006, 82 (3) :795-800.

[3] 高秀红, 张志辉, 毛瑞芬, 等.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液动力学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0, 30 (11) :149-150.

[4] 秦廷英, 刘琴湘, 万彬.瑞芬太尼用于老年骨科下肢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 2011, 17 (33) :142-143.

成功的外科手术 篇9

这次,我很为特里基担心。我看见它跟它的女主人走在街上,它的体形让我震惊。它变得很肥,像根膨胀的香肠,四个角落各有一条腿支撑着。它的眼睛充血且分泌粘液,呆滞地向前看,舌头无力地从牙齿间垂下来。

帕姆弗雷夫人赶紧说:“赫里奥特先生,你看,它没有一点精神,看起来一点力气也没有。我过去以为它肯定是营养不良,在一日三餐之外,晚上睡前还给它补麦芽糖、鱼肝油和好立克饮料——但不是很多。”

“你按我说的减少它的甜食了吗?”

“哦。我是减了一点点,但看到它那么虚弱,我不敢减得太厉害。它喜欢奶油蛋糕和巧克力,我不忍心拒绝它。”

我又一次看那条小狗。它确实是麻烦了,它唯一的缺点就是贪吃,从来不懂得拒绝食物,不管白天还是晚上,给它东西它就吃。我很擔心帕姆弗雷夫人还有没跟我说的东西。

“你让它锻炼足够的量了吗?”

“这个,你也见到了,它就是跟我一起散散步。可是,因为我们的园丁霍奇金最近腰痛,没能抛掷东西让它去捡。”

我尽可能以严峻的声音说:“现在,我要认真地跟你说。如果你不马上减少它的食物,多让它锻炼,它就会真的生病了。你要硬下心来,严格控制它的饮食。”

帕姆弗雷女士绞着她的双手,沉重地说:“我会的,赫里奥特先生。我确信你说的是对的,但真的太难做到了,太难了。”说完,她沿着大路继续向前走,好像马上要让小狗锻炼。

看着他们向前走,我的担心更重了。特里基摇摇晃晃地向前走着,它穿着小小的花外衣——它有整个衣柜的花外衣,下雨时还有雨衣。看它走路时那么无力,我想,帕姆弗雷夫人很快就会再次找我。

2

不出所料,几天后我接到了帕姆弗雷夫人打来的电话。她焦虑万分,因为特里基不吃东西了,就连它最喜爱的食物都吃不下,而且还呕吐。它不能出去散步,只能躺在小毯子上,不断地喘气,什么都不想做。我有了个计划,唯一的办法就是把特里基带离那个家庭一段时间。我建议,让它住院观察两个星期。那个可怜的女人差不多要昏了,她以为小狗不能有一天不见到她。但我坚决地说,这是救特里基的唯一方式,我得马上去接它。在帕姆弗雷夫人的泪光里,我把特里基用毯子包上,抱了出来。

他们全家都忙了起来,有的拿特里基白天睡觉的小床,有的拿它晚上睡觉的小床,它最喜欢的垫子、玩具、橡胶项圈、早餐碗、午餐碗、晚餐碗……想到我的车装不了那么多,我赶紧开走了。帕姆弗雷夫人哭着,把特里基的一件小外套从车窗扔进来。我在街角拐弯时,从后视镜里看到,那家人眼里都挂着泪。

一路上,可怜的特里基在我身边的座位上喘气,我拍拍它的头,它努力地摇了摇尾巴,表示回应。我说:“可怜的小子,你很虚弱,但我知道怎么医治你。”

在诊所里,一群狗围过来。特里基无神地看着那群沸腾的狗,当放下它时,它无神地躺在毯子上。其他的狗嗅了它几秒钟,确定它是个无趣的东西后,没再理它了。

我用一个箱子给特里基做了一个温暖的窝,靠近其他狗睡的地方。观察了两天,只给它喝水,没给它什么食物。在第二天结束时,它开始对周围的环境感兴趣。第三天,听到其他的狗在院子里叫,它也哼哼起来。我打开门,它也摇摇摆摆地走出来,跟其他的狗在院子里走。

第三天的傍晚,给狗们喂食了,它们抢着吃,因为迟一点就没了。等其他狗吃完,特里基去那几个空碗前面这里舔几下那里舔几下。第四天,我们开始给特里基专门的碗,之后,它好转很快。没有对它进行什么治疗,只是让它整天跟那些狗一起玩,它发现了被撞倒、被踩和被挤压的快乐,它被另外几只狗接纳了。

3

帕姆弗雷夫人接连打电话来,问我是否按天气变化给特里基换衣服,是否经常给它换垫子,我都避而不答,但我告诉她小家伙脱离了危险,恢复得很快。听到“恢复”,帕姆弗雷夫人就送来了新鲜鸡蛋,每次12个,送了两次,说让特里基尽快恢复体力。也好,那段时间我和我的同伴每天早上吃两个鸡蛋。后来,帕姆弗雷夫人又送来红酒,说给特里基补血的,我和我的同伴午餐的时候就每个人喝两杯红酒。帕姆弗雷夫人接着又送来了白兰地等各种各样的东西。我真想把特里基当成我家永久的客人来养,但我知道帕姆弗雷夫人一定不肯的。

两周时间过去了,我不得不打电话告诉她:“小狗已经康复了,来接它回家吧。”几分钟后,帕姆弗雷夫人家的司机就把她送到了,她双手紧紧地在胸前相握着,嘴唇嗫嚅着,说:“哦,赫里奥特先生,你得跟我说真话,它真的好多了吗?”“是的,好了。你不用下车,我去把它抱来。”

我走进院里,一群狗正在草坪上跑,特里基在它们中间摇着尾巴,跑得正欢。两个星期过去,它的动作轻盈了,肌肉强健了。我抱着它出来,司机仍然为帕姆弗雷夫人扶着车门,特里基见了女主人,从我的臂弯里跳下来,飞快地跑过去。它跳上帕姆弗雷夫人的大腿,兴奋地叫着,还用舌头去舔她的脸。

在特里基和女主人亲热的时候,我帮司机把特里基的床、玩具、垫子、外衣、碗等东西搬上车,其实,这些东西都没用上。车子开动时,帕姆弗雷夫人朝我喊:“赫里奥特先生,我该怎样感谢你呢?这真是个成功的手术啊!”

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2例, 其中男50例, 女12例, 年龄15~36岁。血管损伤原因:刀砍刺伤36例, 挤压砸挫伤13例, 枪击伤2例, 玻璃伤8例, 车祸伤3例。复合伤15例, 其中合并神经损伤16例, 骨折3例, 胸部损伤3例。血管损伤部位及类型:股动脉损伤9例, 股静脉损伤2例;肱动脉损伤4例, 胫前动脉损伤4例, 胫后动脉损伤2例, 腋动脉损伤2例, 肱动脉损伤7例, 桡动脉损伤19例, 尺动脉损伤13例。血管离断11例, 破裂伤8例, 贯通伤2例, 血管缺损5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24h不等。出现失血性休克7例, 截肢3例, 发生败血症死亡1例。

1.2 治疗方法

首先加压包扎出血伤口, 或在肢体上端安放空气止血带。并标明止血带时间。有休克者紧急抗休克治疗, 并积极作好术前准备, 生命体征平稳后立即进行手术。应争取6~8h内尽快地做好清创术, 去除污染、异物、失活及坏死组织, 以防感染。清创后先于伤口近端正常部位解剖出近端血管, 橡皮套带或血管夹控制下向伤道解剖, 解剖出损伤近、远端血管, 如血管损伤部位位于肢体中下段, 可于近端上空气止血带, 于伤口内或扩大伤口解剖出损伤血管, 在6~10倍手术显微镜下用7-0和9-0无损伤缝合线行损伤血管的显微修复。本组62例四肢主干血管损伤中施行血管对端吻合42例, 破口修补3例, 切除破裂口行对端吻合5例, 人工血管移植8例, 自体静脉移植修复6例, 其中大隐静脉移植修复5例, 头静脉移植修复1例, 同时修复损伤的伴行静脉、神经及肌腱等组织。血液循环建立时间:伤后2~6h者53例, 6~8h者6例, 8~12h者3例, 同时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7例。

2 结果

本组62例在血管修复术后患肢血运即恢复, 3例因伤口感染血管栓塞, 发生肢体坏死而截肢, 1例因枪弹伤、骨盆骨折、盆腔后腹膜巨大血肿、高热, 发生败血症死亡。57例得到随访, 时间最长4年, 最短3个月, 随访者中57例肢体功能恢复正常。10例肢体残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2例肢体远端肌肉轻度萎缩 (肌力4级) , 3例为神经损伤后肌肉功能部分恢复。本组截肢3例, 截肢率为4.83%均为下肢主干血管损伤, 伤后时间已超过12h, 术后虽然恢复血供, 但是由于缺血时间长, 肢体肌肉发生缺血坏死, 而被迫二次手术截肢。其余肢体功能恢复良好。

3 讨论

3.1 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特点及早期诊断

对四肢的创伤, 要警惕血管损伤的可能, 及早对血管损伤程度做出诊断, 才能为血管修复争取时间, 挽救肢体。早期诊断方法可根据受伤机制和临床检查, 诊断困难时, 除手术探查外, 可作血管造影或多普勒超声检查, 有助于诊断。当有脉搏消失、肢体苍白等典型的肢体缺血表现时, 四肢血管损伤诊断并不困难。但如果四肢主干血管不完全损伤或因保留了较大的分支, 侧支循环良好时, 通过侧支循环, 或血管搏动传导以及血管挫伤早期血管未形成血栓栓塞前仍有部分血循环, 但这部分血液循环不足以维持肢体的成活。容易导致延误手术时机, 造成肢体坏死功能障碍, 影响预后。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病人中的20.5%远端动脉搏动仍存在因此, 对于关节附近的骨折、脱位, 血管走行部位的粉碎性骨折伴大骨片移位, 或严重的软组织损伤, 虽然肢体远端血运无明显改变, 也要高度警惕血管损伤的可能[1]。

3.2 血管损伤的修复

血管损伤修复的基本原则是控制出血、恢复有效的血循环和改善缺血组织血供, 保存肢体。手术的关键是损伤血管的显露, 对肢体远端血管开放性损伤, 在肢体近端上空气止血带下进行清创, 伤口小者, 果断将其延长扩大, 解剖出损伤血管的近、远端, 对肢体近端血管损伤, 上空气止血带困难时, 先于近端正常部位解剖出血管并将其控制后, 再于伤口内解剖出损伤血管[2]。然后根据血管损伤情况, 采取修补、对端吻合、切除破裂口对端吻合、自体静脉移植修复。吻合血管时要注意避免吻合口有张力, 对血管缺损3cm以上者不作勉强吻合, 可用自体静脉倒置移植修复。如缺损过大, 不能作对端吻合时, 应采用自体静脉移植修复, 如四肢动脉锐器伤不超过周径1/2, 可作局部缝合。对较大口径的血管损伤、严重痉挛、栓塞长度较长, 自体血管不能提供相应长度的血管且需立即恢复血运。尤其是同侧动脉伴行静脉同时损伤者, 如取自体静脉则可致肢体严重水肿, 那么应采用人工血管移植。对大静脉如髂外静脉、股静脉和腘静脉伤, 条件允许时应在修复动脉的同时, 予以修复, 以免血液回流不足, 肢体肿胀, 肌肉坏死而最终导致截肢。术中同时修复损伤的神经, 以利于肢体功能恢复。

3.3 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注意观察患肢的肤色、皮温、毛细血管反应时间及血管吻合口远端搏动情况。如患肢明显肿胀, 要警惕有无骨筋膜室综合征。血管损伤患肢缺血时间较长者, 应作预防性筋膜室切开减压。对于缺血时间超过8h, 肿胀明显的术中性预防性的切开减压, 可以避免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本组损伤超过8h重建血液循环者7例, 均作预防性筋膜室切开减压, 保存了肢体及功能。对于没有术中预防性切开减压的患者, 术后需要仔细观察肢体的血运及肿胀情况变化, 必要时及时切开减压, 避免肿胀加重影响肢体供血造成肌肉坏死而影响功能恢复。血液循环重建的时限, 6~8h以内为安全期, 随着时间的延长, 手术的成功率明显下降, 合并症也将明显增加, 超过12h重建血循环成功率下降, 截肢率明显上升[3]。但损伤时间并不是绝对的, 为挽救肢体, 有超过12h的患者我们也进行了血管的显微修复, 其中多数病例均为外地医院转来, 吻合血管后恢复了肢体供血, 多数恢复效果理想, 但部分病例因缺血时间长, 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肉坏死、骨折愈合不良和神经功能不恢复等并发症。其中完全坏死3例, 术后出现全身并发症后截肢。

摘要:目的 通过对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诊治分析, 探讨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修复对保存肢体的重要性, 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62例血管损伤修复的病例进行总结, 分析其疗效及影响肢体存活因素。结果 本组62例, 血管修复术后死亡l例.截肢2例, 肢体血液循环不良、不同程度肌坏死挛缩5例, 其余各例血循环及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早期诊断, 早期手术对保存肢体至关重要,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损伤血管可提高治疗效果, 有助于降低截肢率、恢复肢体功能。

关键词:损伤,四肢,血管,显微外科治疗

参考文献

[1]欧书锦, 王安业.四肢血管损伤显微外科治疗体会[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1994, 17:123.

[2]刘建寅, 程绪西, 高雁卿, 等.四肢血管损伤313例治疗分析[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1996, 19:52, 53.

上一篇:四川烟草下一篇:母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