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费保障工作(精选12篇)
经费保障工作 篇1
政法经费保障水平直接制约政法机关的工作绩效, 关乎社会稳定发展大局, 经费保障体制改革日益成为司法工作中的热点问题。2009年2月, 中共中央以通知形式转发《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 提出“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和加强政法经费保障”等四项专题工作, “加强政法经费保障”位列其中。通知同时指出, 涉及“政法经费保障”的6项具体工作由财政部门负责落实, 并将“明确责任、分类负担、收支脱钩、全额保障”确定为政法机关经费保障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笔者以上述“十六字要求”的理解为出发点, 结合法院工作实际, 对我国政法机关经费保障体制改革的发展路径作出解读, 以期对实践操作有所裨益。
一、明确经费保障责任
“明确责任”即经费保障主体须明确自身在经费保障工作中的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规定、按标准加大对法院的经费投入, 努力提高经费保障水平, 确保法院履行职能的经费需要。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后, 同级政府本级预算安排的经常性政法支出不得低于改革前水平, 并应根据法院工作实际需要和财力状况予以增加。不得以中央和市级安排的转移支付资金抵顶本级政府应安排的支出, 并严格按要求安排使用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资金和项目补助资金。
二、实行分类保障政策
“分类负担”是指科学划分政法经费项目, 根据不同地区政法机关的特点, 确定各级政府的保障范围, 实行分项目、分区域、分部门的政法经费分类保障政策。内容涵盖以下两点:
1.分项目保障。
将政法经费划分为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业务装备经费和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四大类, 其中公用经费划分为日常运行公用经费和办案 (业务) 经费两部分, 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划分为办公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和业务基础设施建设经费两部分。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由同级财政负担。办公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和各类基础设施维修经费由同级政府负担。办案 (业务) 经费、业务装备经费原则上由同级政府负担, 对法院设施、装备共建共享项目, 省、市财政予以专项支持。对于这一问题, 本文将在下面展开更深入的论述。
2.分区域补助。
要建立“以奖代补”为主的市级政法转移支付资金, 结合中央下达的“以奖代补”资金, 对行政区域内经济相对薄弱地区、相对困难的基层法院予以支持, 并向基层法院倾斜, 确保人民法庭装备齐全、设施完好、运转正常。
三、严格实行收支脱钩
“收支脱钩”是指要坚决贯彻落实有关收支两条线的规定, 切实加强法院收支管理, 确保收支脱钩、按标准全额保障。主要有两项基本要求:
1.要将法院履行职能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按标准予以保障。
各地区、各部门不得向法院下达或变相下达罚没收入指标, 不得将法院的经费支出与其诉讼费收入和罚没收入挂钩。法院诉讼费收入和罚没收入应按预算级次全部上缴国库。
2.法院应确保应收尽收、应罚尽罚。
诉讼费收入和罚没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组成部分, 法院应建立内控机制, 制定切实可行的制约措施和监督考核办法, 防止出现因收支脱钩可能产生的执法不严、应收不收、应罚不罚等问题, 造成诉讼费收入和罚没收入的非正常减少。
四、完善公用经费保障机制
“全额保障”是指法院应根据工作需要和财力状况, 适时调整法院公用经费保障标准, 确保司法工作需要。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
1.各级财政部门会同同级政法机关进一步完善法院公用经费保障标准, 对公用经费保障标准中的日常运行公用经费和办案 (业务) 经费划分各自支出范围。日常运行公用经费标准要综合考虑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财力状况, 参照当地党政机关的支出水平和政法机关的工作特点进行调整确定;办案 (业务) 经费标准要随着办案 (业务) 量和办案 (业务) 成本的变动适时进行调整。
2.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标准, 将法院公用经费足额列入部门预算。
3.法院要保证将财政安排的经费按标准、及时、足额安排到基层单位, 不得截留。
五、准确理解各项经费内容
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要求通过“以奖代补”、转移支付、补助人民法院办案专款等形式, 使法院的办案 (业务) 经费、业务装备经费得到有力补充。根据规定, “以奖代补”、转移支付资金补充的是办案 (业务) 经费、业务装备经费和其他专项补助经费。而要做好此项工作, 首先需要准确界定办案 (业务) 经费、业务装备经费以及其他专项补助经费的内涵、界限。其中, 办案 (业务) 经费是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根据法院工作实践, 笔者认为, 办案 (业务) 经费应涵盖以下几项内容:
1.办案费。
包括办案差旅费、法律文书印制费及发布费、业务消耗费 (“网上办案”及信息化办案设施、设备运行维护费、耗材费等) 、司法勘验、鉴定费、审判场地租赁费、押解执行费、死刑执行费、办案补助费、案件咨询费、聘用辅助办案人员费用等。此块费用, 在办案 (业务) 经费中所占比例较大, 处于基础性地位。
2.辅助性费用。
是指保障案件办理工作正常进行的一系列辅助性费用, 所含项目众多, 体系庞杂, 主要包括: (1) 陪审员费, 主要指人民陪审员因参加审判活动、培训活动而支出的的交通、培训、生活补助等费用; (2) 劳务费, 主要指聘请专家、调解员、联络员等各类工作人员的费用; (3) 法制宣传费; (4) 服装费, 是指审判服、警察服的制作、运输、保管、发放过程中产生的费用; (5) 专项调研费, 是指与审判和执行工作相关的专项调研经费, 包括调研过程中所需的各类费用, 调研结果评审费用及优秀调研成果奖励费等。 (6) 业务交流费; (7) 设备维护费、“两庭”维护费、邮电、交通费, 是指审判执行业务中发生的电话费、电报费、传真费、网络通讯费、专网租金、车辆燃料费、车辆维修费、车辆保险费、路桥费等。 (9) 司法救助费。
3.其他费用。
是指上述两类款项之外的一些必要费用, 主要用于激励和保障办案人员正常开展工作, 包括奖励款、办案人员保险费、举报奖励费、办案人员困难补助费、因公牺牲遗属生活补助、租赁专用设备费、专门人民法院所需的船舶租赁费、燃油费、看护费、登轮补贴等。
明确项目可使会计实践操作更有针对性, 支出可更为规范。其中也有支出项目交叉的情况, 可通过特列项目优于一般项目的处理原则, 针对性的列支开支。比如, 陪审员的交通费列支到陪审费, 这是特列项目, 而办案差旅费支出则为一般项目。
充分的物质保障是政法机关高效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条件。完善政法经费保障机制, 不仅是提升政法机关履职水平的现实需要, 更是政法机关合理做好政务管理, 提高物质资源利用率的必由之路。推进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是一项艰巨系统的工作, 既不可能一蹴而就, 也不允许畏葸不前, 需要我们不断加强理论上的研讨, 并严格通过司法实务来予以调试、检验, 最终实现“工作稳步推进”、“机制不断健全”的双赢效果。
经费保障工作 篇2
自查报告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关系到千家万户,它直接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学校违反政策,就会给学校带来不良影响。为了深入贯彻上级文件精神,使我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进行,让社会及人民群众对我校各项工作满意,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掌握各项收费依据标准,并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自查。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严格按照“一费制”标准,只收取作业本费,没有收取服务性收费和变相收费。
二、收费管理做到规范
通过橱窗宣传和会议传达,讲明各年级学生收费项目和标准,然后由各班及时收取作业本费,及时开出收费收据。
三、经费到位与使用情况。
公用经费支出能够严格遵守规定。各项收支均有主管领导签字,会计做收支帐,票据真实,手续齐全。寄宿生补助资金等专项经费能按照确定的对象和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到学生手中,没有截留和挪用。
四、校务公开情况。学校按县局文件要求,建立了校务公开制度,每学期结束由理财小组对本学期财务收支进行核算、审查,并利用宣传栏、例会向教职工公布财务状况,做到学校财务公开、透明。
通过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自查,我校没有发现各种问题,各项工作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规定执行,符合上级文件的要求。
关于基层检察机关经费保障的思考 篇3
一、当前基层检察机关经费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经费保障层次不高
1.是保障覆盖面仍不够广。基层检察机关的经费支出分为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业务装备经费和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等四个方面,目前由中央专项经费保障仅为公用经费和业务装备经费。以笔者所在的基层检察院为例,该院经费收入的主要来源为中央转移支付和同级财政补助收入。机关编制内人员的工资、津补贴、基本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中的日常运行经费;两房”项目建设经费都需要依靠同级县财政补助,每年经费来源的大头仍需依靠当地财政部门供给。但多数基层检察机关所在地财政部门只能重点保障人员支出和基本运转,而对于资本性支出、发展性支出保障有心无力,客观上制约了检察机关硬件与软件发展上的与时俱进,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检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是检察业务装备经费下发不通畅,时效性较差。目前全国各省检察业务装备基本都由省级检察院统一采购、发放,这虽然有利于加强对下级检察院的领导和指挥,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装备采购周期过长,集中采购数量过多,售后服务不到位,发放途径多样化导致不能及时清点和上账;另一方面现有的装备采购计划以每一年度为单位,且每年采购经费有限,各基层院只能逐年完善装备保障,如年中新增装备需求也只能等待下一个采购年度,一定程度影响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3.是办案经费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协调。现行检察业务经费按定额拨付,但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物价上涨幅度较大,办案经费支出逐年增长,若不对基层检察机关的经费保障标准进行逐年进行调整,使之保持合理的增长,将影响检察机关的健康发展。
(二)新时期检察工作对经费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
1.是检察职能履行需要更高的经费保障。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职务犯罪不断向经济建设重要领域渗透,犯罪类型和手段不断翻新,逐步呈现出犯罪手段高端化、隐蔽化、智能化的特点。检察机关职务犯罪的查办难度显著增加,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上升,对装备的科技化、信息化要求也进一步加强。办案经费的紧缺,已对各项检察业务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实际影响。
2.是修改后刑事法和民诉法带来的新增工作量对检察保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按照修改后刑诉法和民诉法的要求,检察机关需要新增加大量工作,如非法证据的排除、提审讯问犯罪嫌疑人、修改各类法律文书、简易程序案件出庭、律师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接待、刑事和解、调解监督等一系列工作。新增职能的实现要求在办理案件过程中程序性要求更加严格、细致,这极大的增加了办案过程中各类资源和财力的消耗。一方面对基础设施、设备及信息化装备提出了经费保障要求,另外一方面也增大了人员经常性费用的支出,工作量和人员的增加必然导致经费的增加,而目前这一部分增加的费用并没有专门经费保障,只能从原有的定额办案经费中支取,加剧了基层院的经费紧张情况。
二、经费保障的几点探索
1.是逐步增加中央转移支付所占比例。目前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在实际需要的办案经费和装备经费中,所占比例偏低,导致包括贫困县在内的中西部基层地区财政负担过重,无力支持检察机关日益增长的各项业务经费。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逐步增加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所占比例,提高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基层院的支持力度,从而把部分基层地区过重的财政负担,转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分担。这也有利于省级财政根据全省各地区不同的经济和财政状况,统筹分配、合理规划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
2.是建立合理的基层经费标准调整机制。为满足新时期检察业务发展的需要,必须建立检察机关公用经费正常增长机制,使检察执法条件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既顺应了时代需求、符合经济规律,又能调动干警积极性、改善办公办案硬件软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严格参照上一年度检察机关各项经费的人均实际支出以及当地的财政收入增长水平,做科学合理的调整。
公安后勤经费保障工作浅析 篇4
一、公安后勤经费保障工作的现状和特点
(一) 保障的突然性
经费保障要紧跟业务步伐, 公安工作的特点决定了保障工作的突然性, 一旦发生重大事件或重大案件, 就应立即做到“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的军事化保障, 后勤部门应具有同出警速度一样的快速保障能力。因此, 经费保障的突然性始终寓于后勤部门的保障机制中, 是后勤常态化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 管理的专业性
后勤经费保障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作为后勤管理人员, 不仅要熟练掌握市场经济、财经法规、基本建设等知识, 还应具备财务、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 特别是在各项管理越来越规范化的今天, 对以经费保障为主线的后勤工作专业性, 显得越来越重要。不精通后勤业务就不可能理好财、聚好财、用好财, 就谈不上保障有力, 管理规范。
(三) 内容的广泛性
公安机关是个大队伍, 警种多、社会管理服务面广, 经费保障工作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管管钱、管管物, 其实涵盖了许多行业所具有的工作内容, 具体包含财务工作、资产管理、装备被装、车辆、物业、营院、行政事务性工作、基建工作等服务保障工作, 涉及面广。同时, 后勤工作事杂面广, 大多是一些管理与服务并存的工作, 对内需沟通、指导的部门多, 对外需协调联系的单位多。
二、公安后勤经费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 公安经费不足在一定范围内仍长期存在
公安经费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 财政预算拨款不足, 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一方面, 办公用房建设、公安装备建设、办公自动化建设等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保证;另一方面, 公安运作成本逐渐提高, 如公安办案经费的大幅度增长、公安行政经费的不断提高等方面也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保证。政府“皇粮”只能吃半饱, 地方财政核拨公安办公、业务经费预算不足, 甚至出现办案人员千方百计弄清了案犯去向, 但因经费尚未落实, 无法到外地追捕的情况。
(二) 科技强警不到位
有些地方警务装备落后, 基础设施老化, 日常维护资金和装备更新经费难以保障。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 金盾工程建设、社会防控体系建设、公安技侦装备购置、互联网络建设等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 给本来就十分紧张的公安经费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各种警用装备的购买、更新等都无法及时进行, 科技强警难以保证。
(三) 铺张浪费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
工作中花钱大手大脚、讲排场、不按规定开支等现象时有发生。少数单位不严格执行公务接待规定, 吃喝讲阔气、讲排场, 超标准或超范围开支, 导致实际支出超出预算, 从而挤占了一定比例的公安经费。
(四) 资源配置、重复建设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在资源配置上没有本着实用和高效的原则实行资源共享, 盲目攀比、贪大求洋。如在科技强警方面, 有些警种热衷于搞“另起炉灶”, 一味追求“高、大、精、尖”, 不能按照“支出合理、使用得当”的原则统筹规划。致使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科技装备利用率不高, 未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重复建设项目多。在公安装备建设方面, 由于部门间的重复投入, 未能高效地实现资源共享和综合利用。
(五) 警力不足现象较为普遍
由于警力不足和公安工作的繁杂, 大多公安机关都聘请了一些文职、协辅警力量, 这些人员的工资和工作经费未能全额纳入部门预算, 在一定程度上也挤占了相当比例的公安经费。
三、改进公安后勤经费保障工作的对策
(一) 加强公安机关财务队伍的建设
高素质的后勤管理队伍, 是做好后勤工作的关键, 因此要把建设高素质的后勤队伍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要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后勤是管理钱、物的部门, 政治性、政策性很强, 后勤人员要具有务实的工作作风、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和诚实守信、廉洁奉公的道德情操;要充分激发财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鼓励财务人员为单位的经费保障献计献言、出谋划策, 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
(二) 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十分强的工作, 应尽量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 严把入口关, 把思想素质高、热爱后勤工作, 坚持原则, 勇于管理, 懂业务、肯钻研、善思考、自律意识强, 现实表现好, 有创新精神的同志安排到财务管理工作岗位上。要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公安后勤工作涉及内容广泛, 不仅具有后勤自身的许多专业知识, 而且需结合公安知识开展保障工作, 专业性强, 因此要不断加强对后勤人员的业务更新步伐, 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 不断提高业务技能, 为其“充电”、“加油”, 提高业务素质, 真正做到善于理好财、算好账, 做到心中有数, 为做好后勤管理工作、当好领导参谋奠定坚实基础。
(三) 健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随着客观条件的改变, 与现行制度、规定有偏差的, 要与时俱进, 适时调整和修订适应新形势的管理制度, 确保制度的实用性。执行制度要严格, 坚持原则, 不得因人而异, 不讲关系, 不搞下不违例, 切实维护制度、规定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从而真正发挥制度的作用。
(四) 推进资产管理的规范化
随着公安机关的各种装备、专业设备不断增多, 对管好、用好资产、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后勤管理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实践“向科技要警力, 向管理要效益”的管理战略, 合理配置和整合资源, 充分发挥设备的使用效益, 使设备实现共享、共用、共建, 避免出现“小而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造成资源的浪费。不仅要重采购, 同时还得重保养, 尽可能减少维保费用。在清理摸清家底的基础上, 盘活闲置资产, 做到物尽其效, 既充分利用资源, 又弥补了公安经费的不足。
(五) 加大财务监督处罚力度
处罚是防范违法乱纪行为、规范财务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财务、审计、纪检部门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紧密协作, 本着对公安工作负责的态度, 克服怕得罪人的思想, 结合日常工作加大审计、监督力度, 对于所发现的违反财务制度的行为要坚决予以处理, 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单位负责人和相关性人员的责任, 决不姑息迁就, 加大违反的制度行为的成本, 从而达到“处理一个, 教育一片”的效果, 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 坚决杜绝内耗现象发生。
(六) 建立科学规范的公安经费保障机制
加快理顺现行公安管理体制, 建立和完善与公安工作相适应的公安经费保障机制。积极主动与财政部门进行沟通协调, 争取把财政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中的公安支出放到重要位置, 从而加大对公安机关的办案经费的保障力度。?做好预算是治本之策:要提高预算编制的前瞻性, 在调查研究、摸清家底、疏理业务的基础上, 广泛征求下属各业务部门的意见, 确定下一年度将要开展的工作、更新的设备, 尽可能把预算编细编全, 减少遗漏, 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七) 强化财务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公安机关必须加强内部财务管理, 努力挖掘内部潜力, 将有限的公安经费真正用在“刀刃”上, 充分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进一步建立健全规范公安经费管理制度, 在经费的保障、使用、审批等环节上严格把关, 规范资金使用, 提高财政资金的支出绩效。
(八) 增强广大民警勤俭节约的观念, 强化警务成本意识
要从紧控制各项支出, 杜绝浪费行为, “一手抓保障, 一手抓管理”, 精打细算, 开展厉行节约、防止铺张浪费行为。在科技强警经费的投入上, 一要讲究效益, 避免重复购置、资源闲置现象;二要对购入的科技装备要进行整合, 通过高科技含量装备的普遍应用, 提高工作效率。在日常工作中牢固树立“节约光荣, 浪费可耻”的观念, 自觉形成节约一度电、一杯水、一张纸、一滴油、一分钱的良好习惯, 努力使勤俭节约成为全体工作人员的自觉行动, 形成全员“厉行节约, 控制支出”的良好氛围, 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摘要:古语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公安经费是整个警务保障体系的基础, 是公安机关履行其特殊职责、完成使命的物质保证。文章根据目前公安经费保障的现状和工作实践, 阐述了目前公安经费保障存在的问题, 就如何改进经费保障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等进行了探讨。
经费保障制度 篇5
为提高教学质量,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实现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我校在领会上级精神的前提下,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的指导精神,合理的安排每一项经费的使用。为保证教学经费及时、足额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教学经费是指在管理重心下移后,学校集中掌握和管理使用的日常教学经费和教学设备购置经费,具体包括:教学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购置费、图书资料购置费等。
第二条教学经费预算管理的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指标控制的原则。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学校教学工作的需要统筹安排和使用各项教学经费,同时划分财权。
2、统筹安排,保证重点的原则。在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前提下,每年在安排经费预算时,除人员经费外,应优先安排教学经费,使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在经费预算中得以体现。
3、保证总量、逐年增长的原则。为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每年投入足额的经费用于教学。
第三条教学经费的执行
1、在经费的使用上做到公开、公示。
2、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教师的外出培训。
3、办公用品的采购要由教代会全体成员商议表决。
4、加大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全体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5、加大教学仪器设备的投入,保证用于教学仪器设备购置的经费每年不低于1000元;增加图书资料的购置经费,保证生均每年新增图书不少于1册;
第四条教学经费预算的核定依据
学校的教学经费,根据上级的精神,按照上级规定的下拨经费的依据和比例编制。
教学机动费的核定:为了保证学校教学经费在总量上能满足学校各项教学活动的需要,且实现逐年增长,学校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教学机动费,由学校统筹安排使用。
第五条教学经费使用监督
为确保教学经费足额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学校将加大教学经费的监督力度,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保证教学经费能够足额、充分、高效地使用,严禁挤占、挪用。具体做法是:
(一)学校监督。学校管教学经费的负责人应于每年底学院汇报本学校经费的使用情况。
(二)财务监督。会计人员应提高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对每笔支出认真审核,严格把关,杜绝不合理,不合规的支出。
浅论基层检察院经费保障体制 篇6
检察经费,是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所必需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近年来,随着各基层检察院检察业务的不断拓展,业务经费不足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基层检察院发展的瓶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提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司法体制改革的总体方向,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为适应新的改革形势,探索建立省级以下检察经费统筹保障机制, 以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以什么样的模式来运行,以什么样的标准来保障,对提高检察经费保障水平显得尤为重要。物质、经费保障是这次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借此机会在基层检察院执法办案物质、经费保障机制建设方面做一些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基层检察院经费保障基本情况
检察经费保障历来是检务保障的重中之重,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夯实检察工作大局物质基础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证。近年来,基层检察院按《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的决定》和《人民检察院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始终把经费保障作为重要的议事日程,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来谋划、来部署,积极主动抓好落实工作。
(一)落实经费标准,保障经费来源
首先在实现政法经费保障标准的前提下,一方面科学全面做好全年资金预算,做到立项有据、理由充分,确保财政拨款足额到位;另一方面整合现有资源,对来央及省级政法转移支付资金,突出重点,合理安排,专款专用,提高财力物力的利用效率,对提高基层院经费保障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全地区检察机关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
增强了检察机关网络保密系统建设, 各地区检察院对检察局域网进行了扩容和技术改造,进一步保障了全地区视频会议和网上数据传输效果。 到目前为止,全地区检察机关各类服务器、 视频终端、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运行良好,更好的推进了政法部门网络设施共建和信息资源共享的落实工作。
(三)是检察装备科技含量逐步提升
根据高检院 《全国检察机关器材设备配备纲要》内容,全地区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强了科技装备建设,推进了办案现代化水平和办公自动化进程。 两级院审讯监控系统、同步录音录像设备更加完备,法医、视听检验设备科技和视频系统科技含量逐步提升。
(四)明确财务职责,规范财务管理
建立“分级保障、分项保障”的机制后,各基层检察院秉承“严格财务管理、科学编制预算、合理安排支出”的理念,把着“规范管理,严控收支,科技强检”的财务管理目标,严格规范资金的运作和流向,促进检务保障工作的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检察经费可以分为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检察业务经费三部分,其中人员经费应当包括基本工资、国家和地方性补贴、警衔津贴、检察官津贴、岗位津贴等项目;公用经费应当包括: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取暖费、交通费、差旅费、维修费、招待费、劳务费、租赁费、物业管理费、办公设备购置和其他费用等;检察业务经费应当包括:办案费、装备费、服装费、消耗费、会议费、宣传费、教育培训费、人民監督员经费、其他业务费。在基层检察经费管理实践中,一般是由同级政府按照上年标准以及财政情况统一拨付经费,由检察院计划财务装备部门管理。比较而言,在人员经费方面,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但是在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方面,受当地经济状况影响较大,地区差异突出,基层检察院经费不足现象尤其明显。
(一)地方预算编制基本上科学合理,但存在着潜在的弱化财政拨款因素
近年来虽实行了收支脱钩、全额保障的刚性政策,但在预算编制中地方财政仍把部分经费来源放入其他渠道解决,如尚未纳入统发工资的检察人员加班补贴、干警伙食补贴等项仍然需要自筹资金解决,并未真正意义上实现政法经费由财政提供全额支持。
(二)公用经费基数低
日常运行公用经费,主要包括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物业管理费、办公设备购置等内容,主要是保障监察机关日常办公及运转。按照《福建省县级人民检察院公用经费保障标准》,人均公用经费最低标准虽然得以保障,但并没有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正常经费增长机制,按原有的消费水平勉强可以维持基本运转。
(三)检察业务经费在使用上存在几个方面问题
一是未能及时下达资金。根据近几年的情况,基层院政法转移支付资金都在当年的下半年下达,资金使用无法在当年完成,存在跨年结转的情况,影响了资金使用。二是随着检察事业的发展,办案专款已不能满足正常办案的需要。三是装备补助资金使用上存在采购难度大,采购程序繁琐,不能在规定期限完成指标使用的现象。四是装备规划还需科学完善。
三、对财物统一管理建议
(一)完善基层检察院经费统筹保障标准
检察经费保障是检察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实行省级以下检察院经费统筹后,必须优化保障水平,按经费分类落实保障标准。具体方式为:
(1)人员经费的保障标准除了基本工资应严格执行全国统一标准外,地方性津补贴应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物价水平重新进行核定,在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同时,尽量缩小地区差异,解决检察干警中现实存在的同工不同酬的问题。
(2)行政运行经费应以检察机关日常运行实际支出为标准,以人员编制数,车辆编制数为基础,分区域重点参考当地物价水平来测算,同时建立日常公用经费正常增长机制,以满足检察机关行政运行的基本需求。
(3)办案业务经费的保障标准建议以案件平均成本为技术,按各级检察机关办案业务量大小进行保障,对疑难案件、大要案设立专项的办案经费、据实、据进度保障。
(4)基层院要注重加强专项调研工作力度,全面了解和掌握改革后检察保障工作的新变化以及存在的新情况、 新问题,同时要对中央和省级转移支付资金使用进行严格把关,加强票据的审核工作力度,在充分保障业务部门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上,发扬好厉行节约的精神,严格控制办案成本和装备采购。
(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努力打造节约型检察
基层检察机关经费保障问题探析 篇7
(一) 检察经费保障不足影响检察职能的行使
现行财政体制, 检察经费由各级财政负担, 而特别是有些基层院所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 有些地区地方财政入不敷出, 所拨付的检察经费甚至连保证干警工资和基本运转都很困难, 贫困地区基层院困难尤为突出, 无法保障检察机关履行职能的基本需要。且这种由同级财政负担检察经费的保障机制在运行过程中, 是检察权往往受制于地方, 其意志很难独立, 不利于司法的行使和权威。
(二) “两房建设”经费保障困难
为加快检察机关办案用房和专业技术用房建设的步伐, 建设部、国家计委根据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和人民检察院的实际工作需要, 制定并批准发布的办案用房和专业技术用房的建设标准, 这是对检察机关履行各项法律监督职能, 开展检察业务工作的基础保证。随着以“两房”建设、信息化建设为核心的“强检”战略的深入实施, 基层检察院的基础设施条件有了明显改观, 检察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检察工作也呈现出勃勃生机。但随之而来的债务问题, 也成为检察机关的“头痛”问题。尽管“两房”建设是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 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 中央也进一步明确了项目建设所需资金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从国债项目中安排一部分, 不足部分由地方政府配套。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个基层院都能申请到国债资金, 而能申请到的其到位国债也是有限的, 不能从根本上满足“两房”投资所需, 大部分资金仍依赖当地财政拨付。总体上来说财政自身的收入只能满足40%的支出需要, 大部分资金须靠转移支付和举债来解决。在这样的状况下, 当地财政对检察院的“两房”建设投入是捉襟见肘。因为配套保障资金难以到位, “两房”建设进程受到严重影响, 建房资金缺口也给基层院带来了较为沉重的包袱。
(三) 经费保障不足, 影响检察人才队伍建设
虽然一些国家级贫困县, 当地检察干警工资也纳入公务员工资体系, 由国家财政转移支付, 得到了保证。但是与其他地区相比, 这里的检察干警待遇依然较低, 一些津贴和补助因为地方财政困难等原因, 得不到落实, 致使吸纳高素质人才缺乏竞争力, 人才资源匮乏。高素质法律专业人才凤毛麟角, 专家型、专门型、复合型人才奇缺。由于经费紧张, 用于队伍的教育培训经费缺乏, 很多必要的素质培训被取消, 很多检察干警的知识、技能不能够及时更新, 政治、业务素质得不到提高, 难以适应新时期检察工作的需要。培训经费严重不足影响了基层检察官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由于物质待遇捉襟见肘, 检察干警生活质量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 有些干警对于收入低下感到心理不平衡, 出现违法乱纪现象。
(四) 检察经费保障不足, 难以达到科技强检的目标
信息化进程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检察机关在《人民检察院器材设备配备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 加强网络硬件建设和应用软件开发利用工作, 检察机关要站在科技利用的前沿, 让科技提升工作效率。基层院应配备的器材设备分以下六类:信息网络设备、侦查诉讼设备、检验鉴定设备、通讯指挥设备、安全保密防范设备、诉讼档案管理设备。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高技术、高投入、高效能的现代化基础建设, 必须要有足够的建设经费作保证。它所涉及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购置。因此, 以信息网络为主载体的科技强检、装备建设在很多基层检察院根本无从谈起。因为, 基层检察院的经费都由地方政府供给, 然而地方财政却往往因为各种原因, 不能保障和支持检察机关的信息化建设。
二、检察经费保障与检察事业发展之间的矛盾
(一) 地方财政水平与检察经费保障的矛盾
检察机关在经费、人员福利待遇上受地方因素影响较大, 发达地区财政自然保障充分, 而很多基层县 (区) 财政保障非常有限。若遇到地方财政出现赤字, 地方检察机关的经费就会失去稳定的保障。同时, 检察机关在当地服务职能的发挥程度也影响经费保障程度。检察机关如果在当地履职效果好, 反贪、追赃力度大, 成绩斐然, 获得市、县领导的肯定, 在经费保障政策上就会有所倾斜。
(二) 检察事业的发展与经费保障能力的矛盾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的规定, 检察机关检务保障实行“分级管理, 分级负担”的经费保障制度。毋庸置疑, 现行检务经费保障制度, 是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前提和保证, 曾为我国检察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分级管理, 分级负担”的经费保障制度存在先天性缺陷, 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检察工作的需要, 对现行检务经费保障体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随着科技强检的深入推进, 地方财政已不能完全满足检察事业的长足发展, 改革检务经费保障体制, 迫在眉睫。
三、解决基层检察机关经费保障问题的几点途径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 检察事业迎来了全面发展的有利时机。基层检察机关应当抓住机遇, 争取政策, 积极探索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 以使检察工作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 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一) 坚持检察经费来源正规的要求
坚持经费来源的主渠道, 充分依靠党委、政府的支持。要坚决贯彻“四条禁令”、“九条卡死”、“收支两条线”的规定。无论在任何时候, 无论出现什么困难, 解决经费问题都必须走正道, 不许走歪道;坚决吃“皇粮”, 不许吃“杂粮”。绝不能以损害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形象为代价, 求得经费困难问题的暂时缓解。要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向有关领导及财政部门汇报检察机关的实际困难;对查办大要案件所需的办案经费, 要多请示, 及时申请专项办案经费。
(二) 认真做好预算编制工作
适应财政改革新形势, 科学编制经费预算, 积极有效地争取支持。编制预算是经费保障的中心工作, 是争取经费的基础和前提。各级检察院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预算编制工作。要把握财政改革动向, 认真研究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等财政改革措施, 适应财政改革要求, 不断提高预算编制水平。要遵守《预算法》的规定, 增强预算观念, 强化预算约束。检察机关部门预算的编制过程即是对检察机关履行其职能所需经费的配置过程。能否编制好检察机关的部门预算, 对检察机关最大限度地争取财政经费支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 上下联动, 加强协调, 形成经费保障工作的合力
要强化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经费保障工作的领导, 尤其要充分发挥省级检察院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通过政策、规划、指导等方式, 帮助下级检察院解决经费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下级检察院要积极支持和配合上级检察院的工作, 对上级检察院下达的决定和任务, 必须坚决执行, 按时完成。要通过一级帮一级, 形成工作合力, 共同努力解决经费保障问题。
(四) 争取多办案、办好案、办大案, 依法追缴案款上缴, 申请返拨经费
加强资金节流管理, 严格财务制度, 在资金的使用上严格把关, 把有限的经费, 用在刀刃上。坚决反对铺张浪费, 减少“吃请招待”经费, 严格管理, 建章立制, 多管齐下, 牢固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 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 把有限的经费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成就节约型、高效型的人民检察院。
摘要:经费保障不足, 是基层检察院普遍存在的问题, 其长期制约我国检察机关依法履行职责。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及有关部门的支持, 近年来检察机关经费保障状况有了一些改善。但是由于缺乏稳定、有效的检察经费保障体制, 检察经费保障仍面临许多问题。为了独立、有效行使检察职能, 必须完善检察机关经费保障体制。
关键词:检察机关,经费保障,途径
参考文献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检察经费保障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高检发[2002]19号) .
经费保障工作 篇8
一、市级公安机关经费保障工作的发展现状
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实行后, 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和中央、地方分税制。1997年, 根据国家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和公安管理体制, 按照事权划分的原则, 公安机关预算中需要财政预算安排的经费要分别列入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 也就是“分级负担、分级管理”的经费保障体制。根据公安机关工作的特殊性, 中央和省级财政在财力可能的条件下, 可安排公安专项资金补助, 以增强中央和省级公安机关的宏观协调能力, 市级公安经费保障机制也在该背景下应运而生。这种管理模式在计划经济年代和市场经济初级阶段曾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 这种“分灶吃饭”的公安经费保障体制需要进行适当调整。2009年7月, 中央下发两办32号文件, 明确将公安经费保障体制由原先的“分级保障、分级管理”改革为“明确责任、分类负担、收支脱钩、全额保障”的体制, 正式启动了新一轮的公安经费保障改革。此次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的保障责任和范围, 进一步细化了公安经费分项目、分区域和分部门的分类保障政策, 进一步完善了公安经费应得到全部满足的最终目标。
市级公安机关由于对上接受省级公安机关的业务指导, 对下直接与基层公安机关联系, 自身又直面社会, 与百姓打交道, 维护一方平安与稳定, 故其经费保障责任重大, 任务繁重。笔者所在城市的市、县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该工作, 在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切实加大了对公安机关的经费保障力度。近几年来, 重大活动和突发性事件一个接一个, 如奥运安保行动、上海世博会安保活动、汶川地震抢险维稳以及许多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 我们之所以能实现大事不出、小事也不出的工作目标, 经费保障工作可谓功不可没。
当前公安执法环境日趋复杂, 民主法治进程不断加快, 舆论监督、审计监督力度不断加强, 要求公开预算经费的呼声越来越高等等, 使市级公安财务工作面临重大挑战。在这种背景下, 市级公安机关正立足实际、放眼未来, 力争安排充足的资金来满足公安事业发展的需要, 同时着力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并有效防止各种浪费和腐败问题的发生。
二、现行市级公安机关经费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市级公安经费保障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 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影响公安经费保障工作健康快速发展的问题。深刻剖析当前少数基层公安机关存在的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执法不作为等顽症, 不难发现, 不少执法问题都与公安经费保障不到位、经费管理不科学有着直接联系。可以说, 不从根本上解决公安经费保障问题, 就无法解决影响公安机关公正执法的深层次问题。
(一) 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缺乏完整性和长效性
目前笔者所在城市执行的县级公安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还是2004年制定的全省县级公安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八年来公安机关无论是工作任务量还是办案业务成本等, 都发生了很多变化, 原有的保障标准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工作要求。另外, 事实上市级公安机关各类案件数量多且侦办成本高于区 (县) , 各种技术手段建设和大型装备也主要部署在市级, 市局还要承担全市重特大案件侦破的任务, 而市级公安机关公用经费的保障标准却至今缺乏。
(二) 公安转移支付资金制度缺乏规范性和及时性
尽管公安转移支付资金力度逐年递增, 一些市级财政部门在资金下达的方式上也实行了预下达方式, 但是少数区 (县) 公安局资金全部到位仍然要到年底, 当年来不及执行完毕, 要到来年继续执行, 影响了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进度。此外, 也有少数单位未将转移支付资金纳入年度部门预算。
(三) 经费管理缺乏效益性和科学性
一些市级和基层公安机关经费管理水平不高, 管理方式仍然很粗放, 如统筹管理不强、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工作程序不规范、监督制约不完善;个别地方还存在奢侈浪费、重复建设和贪大求洋的问题, 既影响了公安机关职能得作用发挥, 又容易滋生腐败现象。
(四) 公安财务队伍人员良莠不齐
近几年通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各市级公安财务队伍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是与公安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对公安财务队伍的要求相比, 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和市级公安财务部门担负的繁重任务相比, 我们这支队伍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队伍结构和人员配比不太合理、专业型人才短缺、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还是比较突出, 面临的挑战与困难仍然很严峻。
三、加强市级公安机关经费保障工作的对策
目前市级公安财务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可以说公安经费保障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方向已经明确、政策已经明晰、条件已经创造。我们应当坚持保障与管理并重, 坚持服务为本, 注重科学理财, 统一谋划安排, 努力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一) 建立主动的经费投入责任机制
市、县两级公安机关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 落实经费保障责任, 确保财政投入不低于改革前的水平, 并应解决随着公安工作的实际需要财力可能逐年增加的问题。要主动加强与财政、省级公安机关的沟通联系, 及时了解掌握改革的最新动态, 多反映基层公安工作的实际困难, 争取他们的理解和大力支持。同时市、县公安经费保障部门之间要加强信息沟通和交流, 保持上下一致, 形成工作合力, 共同为公安工作服务。
(二) 建立科学的公用经费增长机制
作为市级公安机关应配合省级公安机关和财政部门调整和完善县级公安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 同时制定地市级公安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并适时进行调整, 保证市级公安机关公用经费支出。还应当根据公安机关工作需求, 研究建立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财力增长状况、工作业务量和办案 (业务) 成本相适应的公用经费增长机制, 逐步形成完整的公安经费保障标准体系。
(三) 建立规范的公安转移支付制度
首先市级公安机关要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公安转移支付资金的投入力度, 资金下达坚持公开透明, 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并将之纳入公安机关年度部门预算。出现“上补下抵”、“上进下退”问题的, 将实行惩罚性政策。其次资金使用要坚持基层公安机关、维稳任务重的地区优先, 公安重点工作、公安技术手段优先。再次将公安转移支付资金单独建账、单独核算, 并严格按照规定范围开支, 严禁用作人员经费、日常运行公用经费、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最后要规范公安转移支付资金信息管理系统填报、强化系统应用, 并利用公安网定期将转移支付资金到位、执行情况公开通报, 加大督促力度。
(四) 建立灵敏的公安经费应急机制
近年来公安机关在重大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中, 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 对应急保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有些市级公安机关在预算中安排了一项应急保障金, 但是针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发展要求, 还必须建立一套与处置工作性质、任务相适应的经费保障机制。除了建立市级公安应急准备金、应急物资储备金制度, 还要不断完善应急经费快速调拨机制, 建立应急处置经费拨付使用的“绿色通道”。
(五) 建立有效的公安财务管理机制
首先要牢固树立预算意识, 加强预算编制, 项目支出预算需对其可行性、合理性进行充分调研论证后方可编入预算。强化预算执行, 加强收支管理, 应缴收入应及时、足额上缴, 按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开支, 严控行政经费、削减“三公”经费, 坚持厉行节约, 反对铺张浪费, 注重资金使用的安全与效率。其次要加强制度建设, 将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重大教训转化为制度规范, 重点修订符合市级公安经费管理特点的财务工作规范, 构建涵盖财务工作各领域、各环节的制度体系。再次要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市县两级公安机关要积极借势借力, 建立公安财务基础数据库, 大力提高财务分析准确性, 为领导决策提供有用信息。最后要建立财务监督制约机制, 要把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结合起来, 既要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又要时常自查自纠。在监督管理中, 既要坚持全面监督, 又要把握重点, 切实减少和铲除滋生腐败的条件和土壤。
(六) 建立优秀的公安财务队伍
要按照“政治可靠、作风过硬、业务精通、善于管理、廉洁高效”的要求, 积极推动市级公安财务队伍建设。财务人员应当通过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活动提升履职能力, 通过坚持不懈地自学自练等形式提高业务能力。各单位也应当通过加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等渠道优化完善财务队伍结构和人员配比, 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公安财务队伍, 每一位财务人员不但要懂方针政策、懂公安业务、懂公安财务业务, 更要会当家理财、会保障服务、会沟通协调, 真正当好领导决策的参谋助手。在这里还必须强调的是, 每一位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都要加强廉洁意识,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努力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同时, 要牢固树立按制度办事的观念, 自觉遵纪守法, 主动接受监督, 让财务工作在“阳光”下廉洁运行。
四、结语
当前, 正是完善公安经费保障体制改革、促进公安事业健康发展的大好时期。市级公安机关的财务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当前维稳形势发展变化对公安财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准确把握公安财务工作的规律特点, 树立服务大局的观念, 进一步开创公安财务工作新局面, 为全面维护社会稳定和地方平安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支撑。
摘要:市级公安机关在经费保障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影响公安经费保障工作健康快速发展的问题。文章从完善经费投入机制、公用经费增长机制、公安转移支付制度、应急经费机制、财务管理机制和公安财务队伍建设六个方面论述了加强市级公安机关经费保障工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市级,公安机关,经费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1]彭娟.论政法经费保障改革中加强公安财务管理[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2009, (12) .
[2]祁泉淞, 汪琳.公安经费保障机制的演进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时代经贸, 2007, (1) .
[3]刘明望.公安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2.
[4]刘军杰, 刘军.关于新形势下公安经费保障机制建设的几点思考[J].公安研究, 2006, (1) .
非战争军事行动经费保障问题研究 篇9
一、非战争军事行动对经费保障的要求
1、非战争军事行动具有突发性和多变性, 经费需求密度高, 要求提高应急反应速度, 确保经费保障快速有力。
对国家具有安全威胁的突发事件大都爆发突然, 没有前兆, 即便一些有先期预兆的事件也往往预警时间很短, 部队作为应付突发事件的主体力量, 每一项行动都是在紧急情况下受领任务。并且, 由于一些突发事件烈度大, 情况变化迅速, 短时间的延迟都有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 为了将损害降到最低, 部队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赴现场, 并根据事态的发展及时作出相应的军事反应。在这种情况下, 为加快部队武装和救援力量的投放速度, 及时控制事件的发展, 需要在短时间内作出基本的经费需求判断并投入大量的经费作为军事行动的支撑, 经费筹集和保障面临着短时间、高密度的财力需求, 经费保障任务紧迫而繁重。为此, 必然要求经费保障部门要在极短时间内作出快速反应, 确保随着多样化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局势的不断变化, 在各种充满变数的条件下, 及时筹集到足额经费供应保障到部队, 满足部队应对各种紧急情况的经费需求。
2、非战争军事行动参与力量构成多元, 经费供管格局复杂, 要求理顺经费协调管理渠道, 确保经费保障实时顺畅。
非战争军事行动地域、规模、性质等都具有很强的不可预知性和不确定性, 部队在执行任务时往往需要尽可能的动员多地域范围内的多军种的多技术力量参与行动。以2008年发生的汶川地震救援行动为例, 全军和武警部队共发动了13余万人遂行紧急搜救和治疗任务, 其中包括了空降、运输、工程、医疗救护等多种类型的技术力量。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 参与后勤保障的力量, 也不单单由军队后勤保障部队组成, 还包括了中央和地方党、政、警、民等多个领域的后勤保障力量, 共同参与经费和物资的保障供给。由于各种力量多元一体、隶属复杂、任务各异、需求不一, 任务现场人员流、装备流和物资流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各种力量之间既有纵向的隶属和配属关系, 又有横向的协调和配合关系, 还有交叉的支援和寓于关系, 经费来源渠道和供管关系十分繁杂。为此, 必须加强经费的统一筹划管理, 在军地之间、军队各系统之间建立互通互联的经费协调管理机制, 确保各任务主体经费需求及时上报, 并得到有效保障。
3、非战争军事行动类型复杂, 经费保障重点多变, 要求准确把握保障重心, 确保经费保障精确高效。
非战争军事行动类型复杂, 部队执行任务性质不同、处置情况多样, 不同性质的任务或同一任务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不同, 其所需要参与完成任务的部队类型、技术力量组成、物资配备需求等也就有所不同, 经费保障的重点具有很大的差别。例如, 抗震救灾与反恐维稳两项任务相比, 前者在经费保障上重点侧重于保障救援力量维系、救援物资投放、救援器材维护;而后者在经费保障上则侧重于保障战斗力量维系和防恐装备和物资的配备、补给和维护。为此, 就需要实时掌握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类型任务的经费保障重心, 根据任务实际需要在经费的投向和投量上作出调整, 并加强经费使用过程中的管控监督, 确保将经费用在多样化军事任务重点需要保障的地方, 提高经费保障实效。
二、当前非战争军事行动经费保障存在的问题
1、经费应急保障体制不够健全。
非战争军事行动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广域性和持续性, 经费保障需求规模大、空间广、时效性要求高, 需要保障的对象多元, 一些大规模的军事任务, 所需耗费巨大, 单纯依靠独立的军队经费供管系统已不能够满足短时间内筹措大量资金的要求, 而需要依托整个社会的财经保障力量提供部队完成任务的经费。但目前, 我国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尚不完善, 规范高效的财力动员保障体制尚未建立, 依托社会资金进行部队经费保障的“军地一体、军民一体”的大财务观念树立还不牢固, 在缺乏有效的应急经费统筹统管机构和应急经费准备机制的条件下, 仅仅依靠部队可动用的“家底”经费遂行任务, 不能够适应部队行动对经费需求剧增的现实要求。
2、经费供需协调机制不够顺畅。
非战争军事行动虽然都是由部队来作为完成任务的中坚主体力量, 并承担主体任务, 但大部分任务的完成却是在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的领导下进行的, 其在执行任务中的经费支付也主要由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承担。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由于采取的是“先花费后核销”的经费保障方式, 部队在执行任务时所花销的自筹经费并不能够得到即时汇总、核销并予以补充。而且由于目前联勤财务供管体制尚不健全, 军队各系统之间缺乏相应的沟通协调渠道, 不能有效发挥联勤就地就便供应的优势作用, 各级各类部队所需专用物资和器材购置、指挥通信、装备维修、燃油、交通运输乃至日常补给所需经费仍然主要由各单位临时筹措, 依靠自我保障, 经费保障不能及时到位, 给部队力量的及时恢复和任务的完成造成一定影响。
3、经费使用管理不够科学规范。
一方面, 经费的拨付不够规范。紧急时期, 特别是大规模的突发事件发生后, 国家为化解危机将进行全面和局部经济动员, 大量的社会财力进入经济循环, 由于缺乏对经费划拨对口渠道和接收权限的规范, 分散在各地执行任务的部队可能会接收到来自不同供应渠道的资金, 在监督机制弱化的情况下, 极易造成经费的体外循环。另一方面, 经费的发放开支不够规范。在任务执行过程中, 部队调整、部署、机动频繁, 任务多变, 保障点分散, 不可测因素较多, 需求难以预料, 紧急开支较频繁, 零星采购项目多, 又往往缺乏相应的开支凭据, 经费审核程序不健全, 监管实施难度大, 很难确保部队完成任务后申请由上级核销的经费数额都是用于部队任务保障的经费开支。
三、非战争军事行动经费保障的对策建议
1、建立应急应战经费保障统管机构。
要树立“大后勤”、“大财务”的保障观念, 统筹战争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经费筹措和保障, 联合中央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应急应战经费保障统管机构, 充分依托社会财力资源保障包括非战争军事任务在内的多样化军事行动的完成。可考虑按照“战时应战、平时应急”的思路, 将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办公室和现有分设在各部委的防灾救灾领导机构, 重组整合, 平时领导防灾救灾和做好动员准备, 战时履行国防动员职能。下设应急应战经费保障统管机构, 对原分散于国家和军队有关部门的动员经费、防灾救灾等经费项目进行整合和统一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平时做好动员准备、开展动员演练的经费保障, 以及应急应战经费管理的基础工作, 负责对包括国家财政投入和社会募捐资金在内的所有应急应战基金的管理和经营;制定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经费保障应急预案、紧急状态下的财经执行法规和制度。一旦发生突发紧急事件, 经费保障统管机构即成为经费管理指挥中枢, 负责召集军地相关部门进行经费保障需求分析、资金紧急动员、各部门资金需求统计和协调、物资采购和统一支付以及阶段性重点经费投入使用的监督和管理等工作。
2、建立军民一体的经费保障协调机制。
实践证明, 建立军民一体的经费协调机制, 打通军地之间经费流通渠道, 可以说是解决军队在执行任务时所需经费和物资得以及时供应的一条有效途径。建立军民一体的经费保障协调机制, 首先, 要明确军地双方协调主体及其职责。由国家发改委、总后勤部统一管理调度, 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即启动经费保障统管部门组织工作。发生大规模突发事件, 由国务院组织工作时, 总后勤部应急应战资金协调管理小组对口协调国家应急应战经费保障统管部门, 申请中央财政资金及时划拨应急保障;发生地区性突发事件或需要地方政府协助保障完成军事任务时, 各省国防动员委员会应急应战资金协调管理小组对口协调地方政府经费统管部门, 申请地方财政资金用于应急保障。其次, 要进一步理顺军队内部经费供应关系和经费需求上报渠道。军队内部要逐渐形成统计上报制度, 并保证军队内部各系统之间信息渠道的顺畅。最后, 要明确经费保障协调程序, 部队的经费保障协调工作可以按照“部队提需求—军队应急应战资金协调管理小组提资金保障方案—经费统管部门进行资金动员决策—组织协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运用中央财政、地方财政或其他基金进行资金保障—军队应急应战资金协调管理小组与保障对象及时沟通信息、并联合经费保障统管部门进行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的步骤和程序展开。逐步形成“军队提需求、经费保障统管部门搞协调、政府职能部门抓落实”的军地一体化的经费保障协调机制。
3、建立系统化的经费供管标准制度体系。
规范化的经费供管标准制度是经费供应保障的基本依据和法规遵循。一是要建立应急准备金制度。在中央层面, 财政应预留部分应急资金, 并把这部分应急资金列入国家预算, 作为处理紧急事件的专项资金;军队层面, 要建立应急战备资金储备制度, 加大重点战备区域和灾害多发区联勤保障机构的应急资金储备数额, 确保在各种情况下都能供得上。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现行的经费供应标准制度。在现行的军队经费供应保障标准中增加非战争军事行动经费保障标准。三是要制定经费开支审核管理办法。根据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性质特点, 明确实力统计审核办法、经费开支范围和审批权限、经费核销和采购物资集中清算管理办法等规定要求。四是要制定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经费保障工作规章。要通过制定条款详细、操作性强的规章和管理办法, 进一步明确联勤财务部门、各执行任务部队上级和本级财务部门在多样化军事任务经费保障工作中的具体职责、任务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协调办法、行动方式, 明确各地方协同部门在多样化军事任务经费保障工作中应承担的协同任务和协作办法, 使军地各部门、各环节在协同和保障部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经费保障活动中能够互相配合, 供需衔接。
4、强化经费保障监管力度。
科学规范的监控机制和制度是规范经费运行的保障。一是要建立全过程全方位监控体系。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经费保障的监督管理工作要能够覆盖经费筹措募集、申请划拨、采购支付全过程, 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严密有效, 把所有经费保障活动全部纳入监督检查的视野。二是要形成内外监督协调配合的监控机制。要采取经费使用职能部门内部监管, 审计、纪检监察部门外部监管相结合的方式, 互通监管信息, 形成监管合力, 及时发现和处理经费管理使用中的违法违规问题。三是要将使用效益作为非战争军事行动经费监管工作的重点。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对部队经费接收渠道是否合规、下拨支付是否及时、使用过程是否存在浪费、经费保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等等问题进行监督检查, 跟踪问效, 努力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四是要充分发挥群众舆论监督的作用。继续把公开透明原则贯穿于经费管理使用的全过程, 主动公开资金来源、投向和使用管理情况;进一步完善监督信息反馈机制, 利用信息发布平台, 发挥群众舆论监督作用, 加大社会监管力度。
摘要:和平时期, 有效应对多重安全威胁, 全面提高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能力, 确保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安全稳定, 是我军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作为一切军事行动的财力支撑和动力来源, 经费保障必须在保障部队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发挥积极作用。文章在分析非战争军事行动对经费保障的要求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从建立应急应战经费保障统管机构、军民一体的经费保障协调机制、系统化的经费供管标准制度体系、强化经费保障监管力度四个方面提出了强化非战争军事行动经费保障的对策建议。
对基层政权经费保障建设的思考 篇10
一、当前基层政权经费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 基层财务管理方式单一粗放, 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突出表现在行政单位支出没有统一规范的定额标准, 如办公设备配备标准、通讯费标准等, 职务消费缺乏监督制约机制, 行政经费投入不足与使用浪费并存的现象依然存在;预算管理还比较粗放, 预算编制细化程度不够, 执行中临时追加支出偏多, 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行政单位财务制度建设滞后, 不适应当前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单位资产管理比较薄弱。同时, 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 用于开展业务的支出比重偏低。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进展缓慢, 后勤服务社会化程度不高, 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 影响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加重了单位的经费负担。
(二) 基层政府债务负担沉重, 财力向基层倾斜的力度不够
从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角度来看, 我国基层政府在事权与财权上存在严重的不对称。从调查情况看, 各县 (市) 基层行政单位普遍存在沉重的债务负担。据对河南省100个乡镇的调查统计, 截止到2007年底, 乡镇行政政法单位历年累计债务达到10.32亿元。按举债单位划分:行政管理部门债务69980万元, 公检法部门债务7786万元, 事业单位债务25432万元。按举债项目划分:基建类债务5.02亿元, 占48.6%;设备购置类债务1757万元, 占1.7%;人员工资补助类1.2亿元, 占11.6%;公务消费类债务4811万元, 占4.6%;支农周转金、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普九等其他债务3亿元, 占33%。仅三门峡市抽查的6个乡镇债务就达到2.4亿元, 其中基建类债务2.3亿元, 占95.8%, 主要是学校、小城镇建设、办公楼、网络建设等欠款。这种靠举债来维持基层政权运转的办法, 实属无奈之举, 还直接影响到基层政府正常工作的开展。
(三) 县域经济整体实力较弱, 发展不平衡
目前县域经济普遍存在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产业集聚效应较弱, 产业集群规模较小, 幅射能力较弱, 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同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各地县乡经济发展又极不平衡,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居民储蓄存款等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这都直接影响基层政府造血的功能和聚财的能力。
二、加强基层政权经费保障工作建设的建议
(一) 发展县域经济, 培植财源
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增强基层政权保障能力的根本出路在于坚持科学发展观, 努力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不断壮大财源, 形成稳定增长的收入来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 县 (市) 作为功能相对齐备的最基本的经济社会单元, 其地位更加重要, 作用更加突出。因此, 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应着眼于突出激励机制, 最大限度地激发县乡培植财源的活力, 主动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 着力壮大县域工业, 进一步强化工业的支撑作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积极发展服务业, 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全面提升县域综合承载能力, 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继续扩大县 (市) 管理权限, 加快二元户籍制度改革, 探索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央和省财政要完善财政奖补政策, 积极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努力做大财政收入蛋糕。继续贯彻落实中央“三奖一补”政策, 进一步加大对县乡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重点对财政困难县、产粮大县增加转移支付数额, 提高其公共支出的保障能力。省财政对县域经济发展继续实行以奖代补政策, 并加大奖补力度, 奖励经济强县和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好的县, 支持经济结构升级、技术创新、集聚发展、节能减排等重点项目建设。
(二) 完善财政体制, 努力做好基层政权经费保障工作
就完善基层财政来说, 既要有对财政部门的要求, 又要有税收管理体制、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内容, 使基层财政体制与机构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小城镇建设等结合起来, 发挥财政的整体效益。
1. 健全完善稳定增长的财政收入机制
坚持经济决定财政的理财思路, 营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良好财政环境, 培育多极增长点, 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 强化税收作为筹集财政收入主渠道的作用, 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收缴的管理, 进一步优化收入结构, 实现收入规模和质量同步提升。
2. 调整优化支出结构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 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一方面, 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 将县乡行政机关履行职能所需的基本支出足额纳入预算, 增强基层政权经费保障能力, 提高行政经费保障程度。另一方面, 要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原则, 全面落实国家调整公务员工资和规范公务员津补贴政策, 对工资性支出足额予以安排并实行专户管理, 对其他法定支出、政策性支出, 也要定额列入预算, 不留缺口, 确保公务人员、政法干警工资津补贴的及时发放和机关工作的正常运转, 并按照量力而行、量入为出的原则, 确保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3. 建立基层政权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
认真贯彻财政部文件精神, 研究建立县级行政机关公用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 全面落实县级公检法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同时, 建议财政部尽快研究出台《关于制定县级行政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的意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县级财政保障能力的提高, 应适时调整公用经费保障标准, 保持县级行政机关公用经费的合理增长, 使公用经费保障标准与县级行政机关业务工作发展相适应。
4. 完善财政体制, 提高基层财政的自我保障能力, 提高财政资金支出的效益
大力推进“乡财县管”、“省直管县”, 改革和完善基层财政管理体制,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基层政权执政能力建设。根据“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 建立科学、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资金全部用于改善县乡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机关办公条件, 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支持基层政权建设, 增强基层政府的执政能力。
(三) 推进制度创新, 努力提高基层行政财务管理水平
大力开展增收节支是节约型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财政部门要始终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按照建设节约型政府的要求, 以强化监管为重点, 不断推进基层行政财务管理与改革。通过深化改革, 创新管理制度, 加强财政管理, 实现增收节支, 反对铺张浪费。
1. 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
依法加强县级行政机关非税收入征管, 将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与部门支出彻底脱钩, 建立收入上缴国库、支出统一核定、管理高效有序的“收支两条线”管理机制, 既要治理乱收乱罚, 又要做到应收尽收, 以保证行政政法机关收费罚没行为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保证政府财政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地收缴入库。
2. 深化部门预算管理改革, 提高资金分配的科学性
积极配合预算、国库等部门, 改进完善部门预算编制办法, 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县级行政单位定员定额标准和单位办公设备配备标准, 细化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内容, 实现部门预算精细化管理, 确保行政经费用到重点工作上;配合政府采购部门进一步规范政府集中采购制度, 扩大规模, 规范操作, 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效率。
3. 强化重点难点支出管理, 推进职务消费货币化改革
进一步完善经费与编制双向控制的制度, 防止人员超编现象反弹, 控制人员经费过快增长;强化公务用车编制管理, 防止超编制配车, 完善公务用车购置审批制度, 严禁超标准配车, 坚持统一保险、定点维修、定点加油制度, 降低公务员用车成本。要加强政策引导, 调研总结经验, 扩大试点范围, 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结合县乡实际, 研究制定公务接待费管理办法, 全面推行定点接待制度, 提高服务质量, 降低接待成本;严格规范会议审批制度, 鼓励开电视电话会议, 降低会议成本;有条件的地方, 对车辆修理费、公务接待费要逐步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
4. 切实加强专款项目管理, 继续推进行政机关装备共建
经费保障工作 篇11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问题;对策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方面存在的不足
1.缺乏完善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责任划分模式
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经费投入责任划分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影响着经费保障机制的运行质量。现阶段,我国各省及其以下各级政府所制定的义务经费责任划分模式大致相同,而该种划分方式却没有将农村义务教育与各区域间的教育差异以及其自身的特殊性相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短缺。此外,一般情况下,是由各级政府按照一定比例来分担农村义务教育项目经费。而分担比例却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没有进行量化。部分地方政府为了降低配套资金,有时会将公用经费或是学生人均学杂费标准低报,这就导致了当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减少的现象发生。再者,部分地方政府不能足额落实或是不落实本机财政配套资金,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落实率低的现象以普遍存在。
2.缺乏健全的教育经费管理机制
现阶段,我国政府进行义务教育拨款还不够公开透明,大多数情况下只有直接经办人以及少数决策者知道,这就难以对经费拨款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有效监督从而就为贪污腐败的不良现象提供了温床,并助长了不正之风,使得以往教育经费被挪用、滥用等现象屡禁不止。
3.缺乏行之有效的预算制度
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学经费的预算是于政府定额定项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也就是先由财政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對学生人均经费支出项目以及拨款定额进行明确规定,再由学校在此框架下开展收支预算。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因为,省级所核定的公用费用与生均杂费都比较低,如若没有充分考虑农村教育的特殊性就直接生搬硬套,就容易致使农村学校农用经费不足,绩效管理与自主发展都受到制约,并逐渐加大农村学校的债务化解难度。此外,预算管理与采购行为相脱节,导致采购行为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二、对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议与措施
1.明确各级政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比例与县政府的主体责任
针对于缺乏完善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责任划分模式所导致的经费运行无法保障的情况,笔者认为应将各级政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比例与县政府主体责任予以明确,通过采取这一措施能够较为有效地解决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运行问题。
(1)明确各级政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比例
首先,各地方政府在面对较为紧张的财政资金情况下,为了有效地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地投入应对财政支出进行一定的优化,以此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比例以及确保及时投入。其次,各地方政府应就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制定出与国家财税体制相配套的机制,并根据该机制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比例予以明确。就当前我国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政府投入来看,4个级别的政府即中央、省级、地(市)以及县级政府是其投入的最主要来源,这其中前两级政府承担起约80%的经费投入,而后两者分别承担10%。最后,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安排中,目前主要实行县级财政统一管理,县级政府根据本地区教育情况统筹安排该经费使用。
(2)明确县政府主体责任
为了切实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得到充分地使用,将该经费的管理者县政府主体责任进行明确至关重要。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首先,确保每年所拨付教育经费增长必须大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其次,县政府应将执行中超收安排教育经费与新增经费纳入下一阶段投入中。最后,强化县级政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使用明细社会公开,通过这一的方式不但能够使得县政府的主体责任在社会监督下得到良好落实,同时更有利于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得到有效地使用。
2.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拨款与使用过程的监督工作
第一,国家政府部门应提高对各地区及其下属乡镇的义务教育拨款透明度。第二,应健全我国义务教育资金管理制度,并要求各级政府定期将义务教学详细拨款情况进行公开,将教育经费的拨款公开化与透明化,接受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教师与学生家长的监督。第三,应强化义务教育经费的使用监督力度。学校应严格遵循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经费使用标准与范围,并每隔一段时间将学校的收支情况进行公布,一旦出现私自挪用或滥用义务教育经费的行为,应及时进行责任追究。第四,应积极结构件义务教育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制。第五,应实行农村教育事业费专款专用制度。
3.加大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的筹措力度
首先,针对农村学校的特殊性,国家可出台相关政策,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农村义务教育各项公用经费制定统一的标准,不仅能为学生进行年度预算的编制提供便利,而且还方便对公用经费的使用进行统筹规划。除此之外,各级财政部门还能够根据农村学校预算的执行情况来进行有效的检查与监督,避免公用经费被滥用或挪用的情况出现。其次,相关政府部门还可以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需求,合理加大公用经费的筹措力度,并保证能够确保农村学校的基本开支得以保障。
参考文献:
[1]聂劲松,彭天文,陈竖.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调研报告[J],当代教育论坛,2005,(5).
[2]于相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带来的影响及其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07,(1)
经费保障工作 篇12
一、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现状
不可否认, 随着国家政策对教育支持力度的加大和国家财政实力的增强, 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普通高中的教育投入, 教育经费实现了快速增长。按照基本的教育规律要求, 一般来说, 特定时间段内的教育投入应与在校生规模保持同步增长, 这样才能保证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考虑到教育质量要求、物价上涨等因素, 则教育投入的增长应高于在校生规模的增长, 才能保证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2009年, 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1779.4亿元, 比2000年增长2.9倍。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速更快, 2009年达到985.3亿元, 相比同期在校生规模, 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速明显快于在校生规模的增长。与此同时, 普通高中生均教育经费快速增加, 普通高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用支出为3757.60元, 比上年的3208.84元增长17.10%[1]。
但是, 目前高中教育仍然存在经费总量投入不足、家庭和个人分担比例偏高、学费负担地区差异明显和非政府资金投资规模偏小等现实问题。
1. 经费投入总量不足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涉及到财政实力、政策偏斜、发展策略和操作程序等诸多方面。多年来, 教育经费财政性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目标, 一直是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努力追求的方向。而1991年世界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为5.1%, 发展中国家为4.1%, 印度为3.5%, 就连最不发达国家也有3.3%, 更不用说发达国家的5.3%[2]。即便在有限的财政投入里, 在各级各类教育“利益均沾”的份额划分时, 在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和其他类型教育的利益博弈中, 高中教育所占比例不大, 经费总量与高中教育发展需求仍有很大差距。以2009年为例, 我国普通高中预算内教育拨款为985.3亿元, 当年国家预算内教育拨款为12231亿元, 所占份额只有12.4%, 而普通高校预算内教育拨款达2191亿元, 普通高中不及普通高校的一半[1]。
2. 家庭和个人分担教育经费的比例偏高
隶属于基础教育范畴的普通高中教育实行“在中央政府领导下, 由地方政府负责, 分级管理, 以县为主”的体制, 这种财政分担主体过低的财政投入制度, 在实践中易受制于地方财力厚薄影响且无刚性制度约束, 必然导致政府财政投入不足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虽然同属于基础教育, 但高中教育是非义务教育, 从法理上说应该实行成本分担的财政投入机制, 这就导致了学生家庭和个人在教育经费分担上的天然合理性。但是, 教育成本加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收费制度不合理等诸多要素导致普通高中教育经费个人分担比例过高, 导致一系列家庭问题、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大量存在, 却是不争的事实。据有关学者统计, 以县域城镇为计算对象, 扣除物价等因素, 学费再加上在校生活费、交通费、资料费和补课费等, 普通高中生一年的花费大概在5000~6000元左右[4]。而且, 高中阶段教育收费制度和教育费用支出占家庭开支比例不断加大的事实直接影响到家庭对高中教育投资的信心, 伴随着高等教育就业难现状的普遍存在, 导致部分家庭在完成义务教育之后, 就停止了对子女继续接受高中教育的支持。
3. 学费负担的地区差异比较明显
上海科学教育研究院的沈百福研究员按照京津沪、东部、中部和西部四个等级, 对全国31个省、市、区普通高中的生均教育经费、生均学费及学费占教育经费比例、生均教育拨款、普通高中教育经费中政府拨款所占比例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普通高中生均学费基本是发达地区高, 欠发达地区低;普通高中教育成本个人分担比例与城乡居民的收入、支出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中部地区政府对普通高中教育经费分担比例最低, 导致了其普通高中经费总量中个人分担比例最高, 中部地区的农民家庭在高中学费方面负担最重;财政投入力度与普通高中经费个人分担比例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且, 运用SPSS软件, 根据影响学费的回归模型进行测算, 得出山西、内蒙古、安徽、湖北、湖南几地普通高中生均学费偏高, 个人负担过重[4]。
4. 非政府资金的投资规模偏小
单纯依靠政府投入进行普通高中教育办学, 显然也是不现实的, 而目前民间资金和外资囿于制度安排和政策约束, 对投资高中教育的意愿也不强。资本天生具有逐利性, 而高中教育投资具有资金回报周期长、风险大、平均收益率低等特点, 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投资高中教育与办学盈利之间关系上的争论, 导致民间资本望而却步, 不愿投资, 或者是仅仅停留在资本的试探阶段, 不愿意开展大规模资本投入和进行深度的教育开发。2000年左右, 私人资本投资包括高中教育在内的基础教育比较活跃, 但这十几年的实践经历证明, 其办学效果差强人意, 资本的回收效益也与预期有不小的差距。利益诱致下的民间资本如何与高中教育的市场需求有机结合, 仍是一个需要借力于体制改革和环境改善的系统性课题。
二、普通高中经费投入问题的原因分析
普通高中发展受制于教育经费投入, 既有深层次的体制性因素, 也有政府财力不足的原因;既有国家政策层面上的管理漏洞因素, 也有监管者认识上的误区原因。
1. 定性层面:高中教育的性质定位不够明确
关于高中教育性质的争论是与教育作为服务业态的产品属性如何进行界定息息相关的。根据萨缪尔森给公共产品进行的特征界定, 判定是否是公共产品, 一般有两个基本依据, 即是否存在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同时具有这两个特征的产品, 则为公共产品;完全不具有这两个特征的产品, 则为私人产品;具有消费上的部分竞争性及排他性的产品, 也就是说, 介于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产品, 则称之为准公共产品[5]。按照这个标准, 高中教育具有私人和社会两方面的属性, 应该定位为“准公共产品”, 一方面, 普通高中教育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 有私人产品的属性, 接受普通高中教育获得的知识技能, 可以增加受教育者的收益;另一方面, 高中教育又具有公共产品的一些属性, 个人在接受高中教育后, 素质得到提高, 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6]。长期以来, 一直纠结于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性质判断和高中教育的特殊性讨论, 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导致在理论界和社会各界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 这也是责任主体出现缺位、错位等现象的源头性因素之一。
2. 认识层面:高中教育的地位没有引起重视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 高中教育处于承上启下的纽带位置, 但与此同时, 也导致部分人士把高中教育仅仅看成是“纽带”, 忽视了其作为一种教育层次的阶段性特征和内在发展要求。义务教育涉及到千家万户, 社会舆论关注度高, 而且, 基于重视基础教育的惯性沿袭和政府对义务教育承担根本责任的国际惯例, 也由于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受制于义务教育完成率的政绩考核需要, 所以不论在政策倾斜, 还是资金投入上, 义务教育均处于优先发展位置。1999年高校大扩招, 掀开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序幕, 基于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国民素质提升的内在需要和平衡市场与教育之间关系的诸多考量, 政府投资高等教育的韧性和内驱力要远远强于包括义务教育在内的基础教育。在没有总量增加的前提下, 既有的教育利益格局不能合理进行调整, 这就导致在这十几年的利益博弈过程中, 在教育投资的份额分配中, 高中教育一直处于被忽视和冷落的境地, “不上不下”、“不高不低”成为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对高中教育的形容。
3. 经济层面:各级政府财力的确有限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 各级政府财政实力有着大幅度增强, 但总体来说, 与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内在发展需要相比较, 有限的投资的确让高中教育发展捉襟见肘。有关数据表明, 2002~2007年, 我国人均财政收入从1472元提高到3884元, 财政收入大大改善, 普通高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与人均财政收入比值却从2002年的1.16∶1, 降到2007年的0.71∶1[7]。导致政府财政投入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的确是财力有限, 而且, 在“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政绩观和GDP考核制度驱动下, 政府投资经济发展既有应有之义, 也是理所当然。排除急功近利的畸形发展观和唯政绩论的情绪化评论, 地方政府把有限财力用于经济发展上, 的确无可厚非, 只是在处理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以及各种类型教育发展的关系上有所偏失罢了。
4. 体制层面: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不健全
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存在着政策设计和操作程序上的漏洞, 具体表现为教育经费预算上的随意性和经费划拨使用时的贯彻不力, 这与地方行政性因素干扰和人为力量的介入有很大关系。也就是说, 在高中教育经费投入机制运转中, 经常存在无钱可用、移作他用、用不到位和利用效果极差等系列现象。
三、构建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的政策建议
为促进普通高中的可持续发展, 有效解决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的相关问题, 政府需要履行教育投入责任, 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鼓励民间投资和社会投资, 构建多元化投资体系;扩大资助对象范围, 完善普通高中学生资助体系;加大教育转移支付制度, 平衡高中教育发展的地区差距。
1. 政府需要履行教育投入责任, 加大高中教育经费投入额度和力度
近年来, 尽管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普通高中的教育投入, 但政府的主要责任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下一步发展中, 应该加大政府的投入责任, 保证普通高中预算内教育拨款占总投入的比例达到50%以上参照国外部分国家高中教育免费和广东珠海等地12年基础教育全部免费的做法, 随着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 可以考虑实行高中阶段义务教育免费制度的推行, 这是责任政府在教育担当上最根本的要求。
2. 鼓励民间投资和社会投资, 构建多元化投资体系
普通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 是地方性准公共产品, 具有极大的外部正效应, 政府投资具有天然的正当性, 这也是参考发达国家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的有效做法得出的结论。目前, 我国的普通高中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的范畴, 应该努力构建形成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 政府、居民和社会组织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资体制。鼓励民间投资和社会投资, 需要教育体制的创新、保障政策的完善和社会环境的改善, 创设资本流动和投入的体制环境, 空间广阔, 前景远大。
3. 扩大资助对象范围, 完善普通高中学生资助体系
虽然不少地区关于高中教育阶段贫困学生的资助政策有不少的实践探索, 但国家政策层面把高中阶段的资助政策依然排除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之外, 国家制订了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较为完善的资助政策, 但在普通高中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政策上仍处于空白。在教育发展依托项目进行运转的态势中, 高中教育在专项工程依托方面也处于空白状态。义务教育国家设有寄宿制学校工程、危改工程、“普九”工程等, 高等教育国家设有“985工程”、“211工程”等, 而普通高中教育国家没有一项支持事业发展的工程项目, 无疑, 在教育大发展格局中, 也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
4. 加大教育转移支付力度, 平衡高中教育发展地区差距
区域间经济水平与财政发展的不均衡是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 为缩小区域间教育发展的差别, 促进教育公平, 应加大中央和省级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规范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使地方政府有能力增加对普通高中的教育投入, 缩小其与全国平均水平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 促进普通高中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8]。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2010)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2]国家教育发展中心.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3]唐丽静.从财政学角度分析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教育财会研究, 2008 (6) .
[4]沈百福.我国普通高中学费的地区差异分析.当代教育论坛, 2006 (5) .
[5]Samuelson, Paul A.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36 (November) , 1954.
[6]陈文娇.高中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江西教育科研, 2007 (7) .
[7]沈百福.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投入评价.上海教育科研, 2009 (1) .
【经费保障工作】推荐阅读:
落实公安经费保障05-29
党建工作经费保障制度06-02
课题组经费保障制度07-10
节水经费保障制度--dy07-20
实验教学经费保障制度10-28
学校师得经费保障制度08-16
农村基层组织经费保障情况调研07-24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情况06-11
行政机关经费保障情况调研报告07-01
(消防业务经费保障机制会议发言材料)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