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联用法

2024-12-08

质谱联用法(精选11篇)

质谱联用法 篇1

前言

乙酰苯,别名苯乙酮或甲基苯基甲酮,英文名称为Acetyl benzene或Phenyl methyl detone。乙酰苯应用于许多行业,如用于制造香皂和纸烟,也用于有机化学合成的中间体,纤维树脂等溶剂和塑料的增塑剂[1],在鞋类、玩具产品的材料(如EVA,聚氨酯、腈纶、合成革等)中残留有大量的乙酰苯(注EVA是一种塑料物料由乙烯(E,Ethylene)及乙烯基醋酸盐(VA,Vinyl Acetate)所组成)。乙酰苯对人的危害主要是对眼和皮肤的刺激作用,可引起皮肤局部灼伤,从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易成为技术壁垒和贸易战的口实。欧盟67/1248/EEC指令列出的有害物质中就含有乙酰苯[2],2008年12月12日,欧盟委员会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对含有乙酰苯的中国产“EVA PUZ-ZLE MATS”牌拼图地垫发出消费警告。故此,乙酰苯的生产及应用已引起广泛关注,但迄今为止,国内外对鞋材中乙酰苯检测研究目前尚未见报导,所以尽快建立准确、快速的测定方法,对保障人体健康、应对国外技术壁垒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试验探索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鞋材中乙酰苯含量进行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

1 试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7890A/5975C SMD气质联用仪,美国Agilent公司;

色谱柱:HP-5MS(30m×0.25mm×025μm),DB-17MS(30m×0.25mm×025μm);

数控超声波清洗器KQ-500DV,中国昆山;

电子天平CP-225D,德国赛多利斯。

甲醇(色谱纯),乙腈,叔丁基甲醚,乙酸乙酯,丙酮,二氯甲烷,以上均为分析纯;乙酰苯标准品(纯度99%),德国Dr.公司。

1.2 样品前处理

样品剪碎成5mm×5mm,混匀,准确称取样品2.00g于40mL的玻璃管中,加入20.0mL叔丁基甲醚混匀,超声提取30min,静置10min,将上清液移入浓缩瓶,再用20.0mL叔丁基甲醚重复上述步骤1次,合并萃取液。在旋转蒸发仪上浓缩近1.0mL,用叔丁基甲醚定容至2.0mL,以3 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进气质联用仪进行分析。

1.3 仪器的条件

HP-5MS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载气流量He (1.0mL/min);不分流进样1.0μL;进样口温度200℃;柱温:50℃,保持3min,以10℃/min速率升至150℃保持5min,四极杆温度150℃,质谱离子源温度230℃;电子轰击电离源(EI,70eV),质谱信息采集模式为scan,质量扫描范围为50~150amu,检测乙酰苯的特征质谱峰:m/z 105、77、120。

1.4 标准溶液配制

准确称取乙酰苯的标准品,用甲醇溶解配成浓度为200μg/mL的标准储备液。使用时用甲醇逐级稀释成浓度分别为1.0、5.0、10.0、20.0、40.0、50.0、100μg/mL的标准溶液。

2 方法验证和结果

2.1 定性和定量

2.1.1 采用保留时间和MS/SCAN方法来定性

分别对标准溶液和阳性样品溶液按上述方法条件分析,测得乙酰苯的总离子色谱图,其保留时间为9.05min(见图1、图3)。对该色谱峰分析得到质谱图,出现的特征性质谱峰有:m/z105、77、120(见图2、图4)。与数据库中乙酰苯的质谱图匹配度为97%。

2.1.2 定量

标样和样品溶液同时上机测定,分别进样1μL,利用选择离子m/z(105、77、120),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计算。

样品中乙酰苯的含量X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

X——试样中乙酰苯的含量,mg/kg;

A——样液中乙酰苯的峰面积;

As——标准工作液中乙酰苯的峰面积;

c——标准工作液中乙酰苯的浓度,μg/mL;

V——样液定容体积,mL;

m——样液代表的试样质量,g。

2.2 提取试剂的选择

取阳性样品,分别用二氯甲烷、甲醇、丙酮、乙腈、叔丁基甲醚、乙酸乙酯作为提取试剂,作5个平行试验,按2.2进行操作,见表1。试验表明,乙酰苯以叔丁基甲醚提取效果最好。

2.3 色谱条件的选择

分别对进样口温度、柱温、升温程序等条件进行多次反复试验,选定进样口温度200℃,柱温:50℃,保持3min,以10℃/min速率升至150℃保持5min条件下,色谱分离好,峰型尖锐,精密度与线性关系好。

2.4 标准曲线的绘制

将标准储备液配制成1.0、5.0、10.0、20.0、40.0、50.0、100μg/mL的标准工作液。按选定的色谱条件进样,以吸收峰面积对浓度作标准曲线,得线性方程及相关系数(见图5)。

2.5 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

分别在1.0g空白样品中加入1.0L不同浓度的标准品,按前述样品处理方法处理,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分别计算其相对标准偏差(RSD)及回收率(见表2)。

2.6 检测限

配制1.0μg/mL的标准溶液,按标准条件,进样量为1μL,测得信噪比为33.0,检测低限以10倍噪声计算,得到乙酰苯的仪器检测限为:

按2g样品定容2mL的稀释倍数计算,样品中乙酰苯的检测低限为0.3μg/g。考虑到实际样品的基体影响,检测低限最终定为0.5μg/g。

3 结论

此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回收率高,精密度好,结果可靠,可用于鞋材中乙酰苯的检测。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449859.htm

[2]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http://www.cacs. gov.cn/

质谱联用法 篇2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食品安全;添加剂

中图分类号:TS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4-0055-02

所谓“食品安全”,指的就是食品的无害与无毒,在满足当前营养要求的情况下,又不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任何慢性、急性或是亚急性的危害。而要想达到这一要求,不仅要求相关生产部门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生产,又要求相关的食品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大监督的力度,严格控制食品的生产与销售等各环节。基于此,分析检测技术与方法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关于食品安全检测,主要是一些感官、理化或是常规的仪器检验,虽能发现食品存在的某些问题,但却无法从分析层面上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比如气相色谱(GC)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技术就作为常规分析技术,被广泛用在食品分析中,并对食品安全分析奠定了一定依据,但是,这些技术在具体针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确定与痕量测定方面存在着些不足,为此,GC-MS与液质联用(LC-MS)技术应运而生[1]。下面,文章就GC-MS法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具体应用做一概述。

1 GC-MS在食品添加剂分析中的应用

食品添加剂,指的就是用来改善食品的品质并延长其保存期,进而便于食品的后期加工与适当增加食品内营养成分的一类天然物质或是化学合成,它可改善食品的色、味、香等品质。当前,我国共有23类食品添加剂,共计2000多个品种,主要包括了抗结剂、营养强化剂、甜味剂与膨松剂、增味剂以及抗氧化剂、防腐剂等。但是,这些食品添加剂在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同时,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危害。如防腐剂就不能过量食用,为此,我国对各种防腐剂的使用量与适用范围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姜晓辉[2]在将食品酸化之后,将甲基叔丁基醚作为实验萃取溶剂,来提取出样品中的抗氧化剂与防腐剂,并应用GC-MS法对3中抗氧化剂与7种防腐剂的含量进行测定。又比如三聚氰胺作为一种三嗪类的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就多被应用于胶类制品、化肥与塑料产品等化工原料中,但是却因其结构中含有部分氨基而被一些不法商贩添加到植物蛋白中,用以提升食品蛋白质含量,如2008年就发现一些婴幼儿奶粉中被加入了三聚氰胺,由此引发了研究者对食品中三聚氰胺的研究。如朱馨乐[3]就将三聚氰胺-15N3作为内标定量,构建了“鸡肉中的三聚氰胺GC-MS测定方法”,并被用于食品安全确证分析中。

2 GC-MS在食品营养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对于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分析,主要包括了对水、无机盐、脂肪与蛋白质、糖類以及维生素等成分的有效分析测定,下面就GC-MS在维生素的测定应用做一分析。有研究者根据Vc的结构应用HMDS-TMCS衍生GC-MS法对橙汁中Vc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100g的样品中约有195.36mgVcm,而标称含量是200mgVc/100g,有4%的误差[4]。

3 GC-MS在食品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如今,农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而在其大量使用后,必然会使一些农药残留在谷物、蔬菜与土壤中,加上加工生产线的传递,这些残留的农药还被带入到二级食品中,极大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当前,关于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已经成了环境与食品安全中的一个公认问题,为此,关于食品中农药的检测也随之成为了国际食品质量安全重点关注的一个话题,各国均制定了相应的农药残留标准,而GC-MS就是目前检测农药残留的一种重要手段。比如李南等人[5]就运用“串联PSA固相萃取柱净化,进而在多重反应模式(MRM)检测下,借助GC-MS/MS测定了葵花籽、杏仁与花生油以及核桃仁中的185种农药残留的方法,而这185中农药在坚果样品中检测限定(S/N=5)是0.02μg/kg~526.4μg/kg,并认为该种检测方法操作简便,测定准确,适用于一些坚果中农药残留物的日常检测中”。而郭永泽等人[6]则“应用外标法定量构建了GC-MS/SIM方法,用以测定苹果、豆沙与大白菜、大豆中的211种农药残留,结果发现,这211中农药残留在 0.05mg/L~0.5mg/L范围内的具有良好线性关系,且相关系数是0.975~0.998,而定量下限值是0.002mg/kg~0.02mg/kg,同时在0.01mg/kg的加标下,这211中农药在上述几种物质中的平均回收率在67%~117%间,同标准相比较,偏差1.1%~23.8%”。

4 结语

总之,伴随全球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GC-MS正凭借着高效、准确且快速等优点被研究者们广泛应用。加之SPE(固相萃取)、SFE(超临界萃取)与GPC(凝胶渗透色谱)等样品前处理技术的过氧化应用与发展,GC-MS联用法也随之得到了完善,并趋于成熟,朝着更加标准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着。可以预见,GC-MS法将在食品安全分析领域中占据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并在强化食品的质量与安全监控、确保人们健康等方面发挥出更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傅武胜,严小波,吕华东,等.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植物油中脂肪酸氯丙醇酯[J].分析化学,2012,40(9):1329-1335.

[2]姜晓辉.GC-MS法同时测定食品中32种抗氧化剂和防腐剂[J].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1(3):229-233.

[3]朱磬乐,刘琪,李丹,等.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鸡肉中残留的环丙氨嗪及其代谢物三聚氰胺[J].色谱,2009,27(4):401-405.

[4]王建玲,候学会,王国庆,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8):110-114.

[5]李南,石志红,庞国芳,等.坚果中185中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J].分析测试学报,2011,30(5):513-521.

[6]郭永泽,张玉婷,李娜,等. 农产品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J].分析测试学报,2010,29(12):1186-1195.

质谱联用法 篇3

1 试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气-质联机Agilent 6890GC/5973MSD;均质器IKA T18 basic;固相萃取柱:Cleanert Pesticarb-SPE 1000mg 6mL, Cleanert FlorisilSPE 1000mg 6m L;氮吹仪;六孔水浴锅;离心机TDL-40B-W型;超声清洗器SBS5200;食品加工器;电子天平;滤膜:0.22μm, 有机相;

乙腈、丙酮、二氯甲烷、正己烷烷均为色谱纯试剂 (德国Merck公司) ;

无水硫酸镁 (AR) , 550℃~600℃烘4 h, 存放于干燥器中;氯化钠 (AR) , 350℃烘6 h, 存放于干燥器中。

嘧菌酯标准物质购自Sigma-Aldrich公司 (纯度99.3%) 。

1.2 仪器分析条件

1.2.1 GC条件

色谱柱:DB-35ms毛细管色谱柱 (30.0m×0.25mm i.d.×0.25μm) ;载气:He (99.999%) ;流速:1.0 mL·min-1;进样口温度:280℃;进样方式:脉冲不分流进样, 20 psi, 1.0 min;柱温:200℃25℃·min-1290℃ (hold 20.00 min) , Post run:295℃, 5.4 min;Total:29.0 min;进样量:1.0μL;嘧菌酯保留时间:19.44 min。

1.2.2 MS条件

离子源:EI (70eV) ;离子源温度:230℃;四极杆温度:150℃;接口温度:295℃;EM电压:1812V;采集方式:SIM;溶剂延迟:5.0 min;调谐方式:自动调谐。

1.3 样品处理

准确称取15.00 g在食品加工器中加工好的样品于100 m L聚四氟乙烯离心管中 (事先加入3 g~4.5 g氯化钠) , 加入30.0 mL乙腈, 在均质器中高速均质2.0 min。将均质好的样品罐放入离心机中, 4000r/min离心10min, 离心完毕后, 吸取乙腈相过一铺有滤纸的玻璃漏斗 (滤纸上放3g~5g无水硫酸镁) 。准确量取10 mL乙腈相溶液, 放入25 mL烧杯中, 80℃水浴上用蒸汽加热, 杯内缓缓通入氮气流吹动, 蒸发近干, 加入2.0 mL二氯甲烷。将Florisil固相萃取柱和Pesticarb固相萃取柱串联, 将二氯甲烷溶解的样品加到已条件化的固相萃取柱上, 过柱净化, 收集洗脱液放在氮吹仪上 (水浴温度60℃) , 缓缓蒸发至近干, 用二氯甲烷准确定容至2.0 mL, 过0.22μm滤膜, 样品进GC-MS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固相萃取柱使用的优点

固相萃取柱的使用克服了液-液萃取及一般柱层洗的缺点, 使萃取、净化一步完成, 而将Florisil固相萃取柱和Pesticarb固相萃取柱串联使用, 则有效地消除了基质干扰和色素带来假阳性的影响, 而且节省有机溶剂, 最大限度地减少大量使用有机溶剂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

2.2 定性及定量离子的选择

定量及定性离子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点:特征性高、质量数高、对称性高且重现性好、与柱流失碎片离子不同。鉴于以上条件, 本方法选择m/z344、m/z345、m/z372、m/z403作为嘧菌酯的SIM离子。其中m/z344为定量离子, 其余三个为定性离子。

2.3 检出限 (LOD) 的确定

检出限是衡量仪器或方法灵敏度的指标。它应低于目标化合物的最大残留限量 (MRL) 值, 最好低一个数量级。最低检出限 (LOD) 是在色谱图上可清楚确认的分析目的物色谱峰的下限。通常为噪音的3倍 (S/N=3) 。本方法中嘧菌酯的最低检出限为:0.0016mg·kg-1。

2.4 标准曲线的绘制

准确称取嘧菌酯标准品50.00mg, 转入10mL容量瓶, 用二氯甲烷定容至刻度线作为母液, 于冰箱内保存。将母液用二氯甲烷稀释配成0.1, 0.5, 1.0, 2.0, 5.0μg·mL-1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取系列浓度的嘧菌酯标准溶液1.0μL进样测定。以峰面积为纵坐标, 进样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嘧菌酯的标准回归方程为:Y (Response) =2.68×105X (Amt) -1.45×103, r=0.9999。

2.5 精密度和准确度

向不同基质样品如香葱、油菜、草莓、苹果中分别添加0.1μg·mL-1~1.0μg·mL-1的嘧菌酯标准溶液, 六次平行测定, 平均回收率为88.0%~105.0%之间, 相对标准偏差 (RSD) <5.0%, 符合农残分析要求。表1为香葱中添加嘧菌酯标样的回收率及相对标准偏差。

3 结论

该方法已成功运用到本实验室中多种蔬菜、水果样品的测定, 与传统的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 具有快速方便, 回收率和灵敏度高等优点, 采用选择离子方式 (SIM) 有效地消除了基质干扰带来的假阳性, 适用于接收样品的常规实验室分析.

参考文献

[1]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农药残留量实用检测方法手册.第三卷[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5.

[2]SN/T1976-2007进出口水果和蔬菜中嘧菌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质谱联用法 篇4

摘要: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HPLC-ICP-MS)测定二价汞、甲基汞、乙基汞、苯基汞等4种汞形态的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醋酸铵/L-半胱氨酸缓冲盐及甲醇体系组成的流动相按一定比例进行梯度洗脱,并结合了ICP-MS的.时间分辨采集优化程序.二价汞、甲基汞、乙基汞、苯基汞的检出限分别为0.022,0.022,0.028和0.041 ng・ml-1.对5.0 ng・ml-1的混合标准溶液连续测定6次,4种汞化合物的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40%,1.01%,0.97%和2.13%.作 者:张兰 陈玉红 施燕支 王英锋 米健秋 张之旭 ZHANG Lan CHEN Yu-hong Shi Yan-zhi WANG Ying-feng MI Jian-Qiu ZHANG Zhi-Xu 作者单位:张兰,施燕支,王英锋,ZHANG Lan,Shi Yan-zhi,WANG Ying-feng(首都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北京,100048)

陈玉红,米健秋,张之旭,CHEN Yu-hong,MI Jian-Qiu,ZHANG Zhi-Xu(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北京,100102)

质谱联用法 篇5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广西产五月艾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五月艾挥发油,并通过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广西产五月艾挥发油的得率为0.40%,从挥发油中鉴定了62个成分,占总离子流图峰面积的92.71%,其中主要成分为:[1R-(1R*,4Z,9S*)]-4,11,11-三甲基-8-亚甲基-二环[7.2.0]-4-十一碳烯(11.05%)、大根香叶烯D(10.52%)、石竹烯氧化物(7.15%)、龙脑(5.34%)、石竹烯(4.02%)、斯巴醇(3.84%)、桉油精(3.80%)、松油醇(2.29%)等。结论:此方法简便可靠,可为合理使用广西产五月艾药材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广西;五月艾;挥发油;GC-MS

【中图分类号】R28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1-0027-03

Analysis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Volatile Oil from Artemisia indica of Guangxi by GC-MS

WEI Zhi-ying, WU Huai-en, LIANG hai-yan

( Guangxi University of TCM, Nanning Guangxi 530001,China )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volatile oil from Artemisia indica Willd. of Guangxi. Methods: The volatile oil was extracted from Artemisia indica Willd. by steam distillation. The components of volatile oil were separated and identified by GC-MS.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each component was detemined by area normalization. Results: The yield rate of the collected volatile oil of Artemisia indica Willd. was 0.40%, and sixty-five kinds of 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 accounting about 92.71% of the total volatile oil. The main constituents of it were as follows: [1R-(1R*,4Z,9S*)]-4,11,11-trimethyl-8-methylene- Bicyclo[7.2.0]undec-4-ene (11.05 %), Germacrene D (10.52 %), Caryophyllene oxide (7.15 %), Borneol (5.34 %), Caryophyllene (4.02 %), Spathulenol (3.84 %), Eucalyptol (3.80 %), Terpineol (2.29 %) etc. Conclusion: It can be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fair use of Artemisia indica Willd. of Guangxi.

Key wordGuangxi; Artemisia indica Willd.; volatile oil; GC-MS

五月艾为菊科植物五月艾Artemisia indica Willd.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微温,味辛、微苦。归脾、肝、肾经。具有祛风消肿,止痛止痒,调经止血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偏头痛,月经不调,崩漏下血,风湿痹痛,疟疾,痛肿,疥癣,皮肤瘙痒等症。与药典收载的艾叶即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的干燥叶的性味、功效相似[1,2]。五月艾在广西的野生资源较为丰富,多以其作艾叶入药,《中药大辞典》中也有“……其叶(五月艾)亦可作艾叶用”的记载[3]。目前尚未见有对五月艾挥发油成分的研究报道。本文运用GC-MS技术对广西五月艾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以便为合理使用该药材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Agilent 6890/5973 气相-质谱联用仪(美国安捷伦科技公司)(HP-5MS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METTLER AE100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LG16-W 高速微量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

五月艾采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寨圩镇,经广西中医学院刘寿养副教授鉴定为五月艾Artemisia indica Willd. 的干燥叶。无水硫酸钠及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挥发油的提取 将五月艾药材粉碎后,称取粉末100 g按2005版《中国药典》Ⅰ部附录方法提取,得到有特殊浓香气味的淡黄色挥发油,无水硫酸钠脱水,得率约为0.40%。

2.2 GC-MS分析条件 气相色谱条件:载气为氦气(99.99%),流速为1ml•min-1,进样量为0.5μL;分流比为100:1;进样口温度:250℃;程序升温为70~230℃;70 ℃保持3min,以5℃•min-1升至95℃,保持4min;以10 ℃•min-1升至130℃,保持10min;以3℃•min-1升至150℃,保持3min;再以10℃•min-1升至终止温度230℃,保持3min。

质谱条件:质谱接口温度280℃,电离方式为EI源,电子能量70eV,离子源温度230℃,四极杆温度150℃,加速电压1247ev,扫描范围45~550amu,扫描间歇每秒2.94次,溶剂延时3min。

2.3 挥发油成分分析结果 按上述GC-MS条件对五月艾挥发油进行分析,得其总离子流图,对总离子流图中各峰经质谱扫描后得到质谱图,通过HP6890/5973(N)化学工作站Wiley275、NIST02.L、NIST98.L标准质谱图库进行检索分析,共鉴定了62个成分,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见表1

3 讨论

分析结果表明,广西产五月艾中挥发油成分主要为单萜类、倍半萜类及其含氧衍生物和少量的芳香族化合物,含量最高的是[1R-(1R*,4Z,9S*)]-4,11,11-三甲基-8-亚甲基-二环[7.2.0]-4-十一碳烯(11.05%)、其他依次为具有抗菌作用的大根香叶烯D(10.52%)、具有平喘作用且具抗菌活性的石竹烯氧化物(7.15%)和石竹烯(4.02%)、具有止痛和消肿作用的龙脑(5.34%)、斯巴醇(3.84%)、具有抗菌消炎、平喘及镇痛作用的桉油精(3.80%)、具有止咳作用、解热和抑菌作用的松油醇(2.29%)等。

广西产五月艾挥发油所含的主要成分与药典所收载艾叶的挥发油的药效成分相似[4],这为广西地区以五月艾作艾叶入药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罗献瑞.实用中草药彩色图集(第三册)[S].广东: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2~13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61

[3]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S].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59

[4]姚发业,邱琴,刘廷礼,等.艾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测试学报[J] .2001,20(3):42-45

质谱联用法 篇6

地乐酯属于有机氮农药残留的一种,目前有机氮检测主要有气相色谱( GC)[1,2]、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法( GC - MS)[3]、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4,5]和高效液相色谱- 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联用法( HPLC - MS/MS)[6,7]以及毛细管电泳- 质谱联用法( CE - MS)[8]。《GB/T 18412. 5 纺织品农药残留量的测定第5部分: 有机氮农药》[9]将纺织品试样用甲醇超声波提取,提取液浓缩定容后,用液相色谱- 质谱( LC - MS/MS) 法测定,外标法定量。

至今为止,国内外关于纺织品中地乐酯的检测未见报道,亦没有相应的检测方法标准。本文采用超声萃取法对纺织品中地乐酯进行提取,然后采用GC - MS选择离子监测方式( SIM)对地乐酯进行扫描,通过保留时间以及特征离子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峰面积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定量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

1 实验

1. 1 仪器与试剂

7890A - 7000 气质联用仪,美国安捷伦; KQ - 500E超声波提取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聚四氟乙烯薄膜过滤头( 0. 45 μm) ; 提取器( 硬质玻璃制成,管状,带旋盖) 。

地乐酯( CAS号: 2813- 95- 8, 98. 0% ) ,Dr. Ehrenstorfer; 正己烷( 色谱纯) ,德国CNW。

1. 2 实验方法

1. 2. 1 样品处理

取纺织品试样,将其剪碎至5 mm × 5 mm,混匀。称取2 g( 精确至0. 001 g) 试样,置于提取器中,准确加入15 m L正己烷,旋紧盖子,将提取器置于超声发生器中室温下萃取15 min,将提取液转移到50 m L梨形瓶; 再加入15 m L正己烷重复超声提取15 min。合并以上提取溶液,在40 ℃ 水浴中减压旋转蒸发至近干,准确加入2 m L正己烷,用0. 45 μm的聚四氟乙烯滤膜将样液过滤至样品瓶中,供GC - MS分析用。

1. 2. 2 色谱- 质谱条件

毛细管色谱柱: TG - 5MS( 30 m × 0. 25 mm × 0. 25 μm) ; 进样口温度: 250 ℃ ; 载气: 氦气( ≥ 99. 999% ) ; 载气流速:1. 0 m L / min; 柱箱升温程序: 初始温度50 ℃ ,保持1 min,以30 ℃ / min的速率升到300 ℃ ,保持1 min; 溶剂延迟时间:3 min; 电离方式: EI; 离子源温度: 230 ℃ ; 传输线温度:260 ℃ ; 选择离子扫描方式: 240,211,163 amu,其中240 amu为定量离子。

2 结果与讨论

2. 1 条件优化

2. 1. 1 色谱柱的选择

选择AB - 1MS、TG - 5MS、DB - 17MS三种不同极性色谱柱进行分离比较试验。结果如图1 所示,地乐酯在DB -17MS色谱柱上不出峰,而在AB -1MS和TG -5MS色谱柱上均能出峰,且峰形对称、半峰宽小。但是地乐酯在AB - 1MS的色谱峰高只有TG -5MS上的1% 。因此,最终选择TG - 5MS作为地乐酯分析色谱柱。

2. 1. 2 色谱柱载气流速的选择

研究了不同的载气流速( 0. 9、1. 0、1. 1、1. 2、1. 3、1. 4 和1. 5 m L / min) 对地乐酯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当载气流速增加时,地乐酯的保留时间缩短,当载气流速为1. 0 m L/min时,地乐酯的峰面积最大。综合考虑,本方法选择载气流速为1. 0 m L/min。

2. 1. 3 进样口温度的选择

考察了进样口温度分别为210、230、250、270、290 ℃ 时,地乐酯的响应情况。结果如图2 所示,随着进样口温度的升高,峰面积逐渐增大,当温度升到250 ℃ 时峰面积达到最大,温度进一步升高,峰面积随之减少。因此,后续实验均采用250 ℃ 作为进样口温度。

2. 1. 4 升温程序的优化

升温程序与分离效果和分析速度密切相关,提高柱温可以改善气相的传质速率,有利于提高柱效,缩短分析时间,但是柱温过高又会增加分子扩散导致柱效降低,使得分离度下降。实验在50 ~ 150 ℃ 范围内,考察初始温度对地乐酯峰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初始温度为50 ℃ 时,峰面积最大; 实验在10 ~ 40 ℃ / min范围内,考察升温速率对地乐酯峰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峰面积逐渐增加,保留时间缩短,当升温速率为25 ℃ /min后,峰面积趋于稳定。综合考虑峰面积和保留时间,最终选择30 ℃ /min作为升温速率。

2. 1. 5 特征离子的选择

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首先通过GC - MS的全扫描方式( m/z 40 ~ 300) 得到地乐酯的质谱图( 见图3) 。从图中可以看出,丰度最大的碎片离子为43,若选择m/z = 43 作为定量离子,会存在较多干扰物质,因为质荷比较小。根据相对丰度较高和质荷比较大的原则,最终选择m/z = 240 作为定量离子,m / z = 211 和163 作为辅助定性离子,丰度比为43 amu∶211 amu∶163 amu = 100∶77∶63。

2. 1. 6 超声条件的选择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使用甲醇、丙酮、正己烷、乙酸乙酯等不同提取溶剂进行提取溶剂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正己烷的提取效率最高,乙酸乙酯次之,甲醇最低。因此,最终选择正己烷作为本方法的提取溶剂。

本文考察了不同超声时间对地乐酯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超声时间的增加,地乐酯的萃取效率先增加,当超声时间为30 min时提取效率最高; 随着时间的进一步增加,提取效率趋于稳定。故确定30 min为最佳的超声萃取时间。根据少量多次的原则,采用30 min分2 次萃取,即15 min超声萃取后,重复操作一次。

2. 2 方法的评价

为了验证该方法用于定量分析的可行性,在优化的前处理和仪器分析条件下,考察了所建立方法的曲线浓度范围、检出限、回收率和精密度。结果表明,在0. 5 ~ 30. 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定量离子( m/z = 240) 的峰面积y与相应的质量浓度x具有较好的二次曲线关系y = 507. 86x2+ 19455x - 15223,R2为0. 9991 ( 若采用线性拟合,R2为0. 9862) 。这可能与硝基苯类化合物的碎片离子间存在彼此干扰和作用有关[10]。以信噪比( S/N) 为3 计算方法的检出限为0. 2 mg/kg,以信噪比为10 计算方法的定量限为0. 5 mg/kg。

选用腈纶、锦纶、涤纶、棉、粘纤和羊毛六种标准贴衬布为代表性纺织品分别加入地乐酯标准溶液,使地乐酯在样品中的含量分别为0. 5、1. 0、5. 0 mg/kg三个水平,每个添加浓度重复测定7 次,计算加标回收率与精密度。结果表明,不同材质标准贴衬布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0. 64% ~ 107. 07% ,相对标准偏差为4. 3% ~ 9. 9% 。

3 结论

本文建立了测定纺织品中地乐酯的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法。重点考察了萃取溶剂、萃取温度和超声时间对萃取效率的影响,优化了萃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以正己烷为提取溶剂,在室温下超声萃取30 min时,地乐酯的萃取回收率最高。在0. 5 ~ 30. 0 mg/L范围内,地乐酯的定量离子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均呈良好的二次曲线关系。0. 5、1. 0、5. 0 mg/kg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为80. 64% ~ 107. 07% ,相对标准偏差为4. 3% ~9. 9% 。该方法具有样品前处理简便,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适用于纺织品中地乐酯的检测分析。

摘要:以正己烷为萃取溶剂,采用超声萃取法,建立了一种测定纺织品中地乐酯的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监测(GC/MS-SIM)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定量限(S/N=10)为0.5 mg/kg,在0.5、1.0、5 mg/kg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为80.64%~107.07%,相对标准偏差为4.3%~9.9%。该方法操作简便,定量准确可靠,能够满足纺织品中地乐酯的检测要求。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纺织品,地乐酯

参考文献

[1]龚道新,杨仁斌,赵卫星,等.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法用于大米和面粉中22种有机磷和有机氮农药多残留检测[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4(6):1243-1248.

[2]杨奕南,王建民,李乾坤.烟草有机氮农药残留气相色谱法(FTD)测定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32):30-32.

[3]万益群,李艳霞.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中药中有机磷和有机氮农药残留量[J].分析测试学报,2005,24(3):90-94.

[4]汤富彬,楼正云,陈宗懋,等.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有机氮农药残留量[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8,44(10):947-949.

[5]梁祈,魏雪芳.中药材黄芪中有机氮农药残留量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J].分析测试学报,2000,19(2):25-28.

[6]黄琪,秦云才,张彩霞.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烟草中有机氮农药残留[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8):147-152.

[7]王明泰,牟峻,靳颖,等.纺织品有机氮农药残留量的LC-MS/MS测定法[J].印染,2007(8):31-35.

[8]杜雪纯,徐毅敏,季申,等.白芍中19种农药残留的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检测方法[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1(1):25-31.

[9]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18412.5纺织品农药残留量的测定第5部分:有机氮农药[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质谱联用法 篇7

食用植物油的加工工艺分为压榨法与浸出法。浸出法因具有粕饼中含残油少、出油率高、加工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等优点, 被国内外植物油生产厂家广泛采用。然而, 植物油中萃取剂—六号溶剂的残留也变得不可避免。六号溶剂是一种以六碳烷烃为主要成分的烷烃、环烷烃、芳烃等各种低级烷烃混合物, 其中所含少量芳烃及硫化物杂质有较大毒性, 长期接触会麻醉呼吸中枢、损伤皮肤屏障功能、损害周围神经和造血功能。研究食用植物油中溶剂残留检测方法, 加强对食用植物油中溶剂残留量的监控, 有利于提高我国食用油安全品质,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国内对于食用植物油中溶剂残留顶空-气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较广泛。汪海峰、鞠兴荣等对食用植物油中溶剂残留的高温顶空-气相色谱测定方法进行了优化;喻利娟、史玉坤研究了溶剂基质对六号溶剂测定的影响。目前, 国内溶剂残留检测器大多选用FID检测器。质谱MS检测器作为一种通用型检测器, 在食用植物油溶剂残留检验中的应用报道仍然较少, 食用植物油溶剂残留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的定量方法更是几乎没有。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获得的化合物质谱图进行谱库检索, 可以有效弥补了气相色谱定性的缺陷。MS多种扫描方式可以有效排除基质和杂质峰的干扰, 通过全扫描模式 (SCAN) 确定组分特征离子, 再对化合物特征离子 (SIM) 扫描, 以面积归一法建立定量方法, 可以有效提高检测灵敏度, 并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应用顶空气相-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食用植物油中溶剂残留, 并建立基于顶空气相-质谱联用条件下的定量分析技术, 以期为食用植物油的品质评价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实验材料

六号溶剂标准溶液来源:国家粮食局科学院;食用植物油 (样品) 来源:市场抽样;新鲜机榨油来源:南京市江宁植物油厂;

仪器与试剂

实验试剂

N, N-二甲基乙酰胺 (DMF) (化学纯级) 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仪器设备

电子天平 (XS205DU型) 梅特勒-托利多仪器 (上海) 有限公司;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GC7890A/5975C)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方法

顶空条件:平衡温度:50℃;定量环温度:60℃;传输温度:70℃;平衡时间:30 min;加压时间:0.05 min;定量环充满时间:0.15 min;定量环平衡时间:0.10 min;进样时间:1.00 min;进样体积:100 u L;

色谱条件: (1) 汽化室温度150℃; (2) 色谱柱:HP-5MS (30m×0.25 mm×0.25μm) 弹性石英毛细管柱; (3) 柱温:方法一:60℃保持15 min;方法二:初始温度35℃, 以5℃/min升温至60℃, 保持10 min;

质谱条件:进样口温度:250℃;四级杆温度:150℃;离子源温度:230℃;氦气流速:1m L/min;分流比:1:50;溶剂延迟:0.5 min; (1) SCAN模式:全扫描模式 (质荷比范围30 M/Z~200M/Z) 。 (2) SIM (选择离子) 模式:根据SCAN模式下, 各组分总离子流图。以丰度为依据, 选择特征离子进行扫描。

标准溶液制备

将新鲜机榨油置于超声波中处理30 min后, 通入氮气曝气5 min。取2m L机榨油于10 m L顶空瓶中, 密塞。在50℃放置30 min, 取液上气0.1 m L注入色谱仪。若0~4 min内无干扰, 方可作为标准溶液配制基质使用。

使用六号溶剂分别配制10 mg/L、20 mg/L、40 mg/L、80 mg/L、160 mg/L的标准溶液系列 (以新鲜机榨油为基质) 。依据实验所得SIM (选择离子) 方法, 根据梯度浓度标准溶液各组分峰面积, 绘制各组分标准曲线。

样品测定

称取植物油样品2 m L于10m L顶空瓶中, 密塞。根据方法设置顶空、色谱、质谱条件, 设置仪器自动进样程序。结果根据标准曲线外标法计算样品残留量。

3 结果与讨论

优化色谱升温程序

文献中检测溶剂残留色谱柱温多选用为恒温60℃。研究早期, 采用色谱柱温为恒温60℃, 但由于植物油中溶剂残留成分复杂, 各组分沸程较窄, 各组分采用恒温柱无法很好的分离 (图一) 。因此选用方法二梯度升温程序进行比较。选用梯度升温程序, 六号溶剂中低沸点组分和高沸点组分在色谱柱中都有适宜的保留、色谱峰分布均匀且峰形对称 (图二) 。

SCAN (全扫描模式) 选择溶剂残留组分定量离子

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 采用质谱仪SCAN (全扫描) 模式得到了溶剂残留各组分GC/MS总离子流图。以各组分化合物离子丰度为依据, 选择溶剂残留中各组分定量离子。图3~图5为六号溶剂中五种组分离子流图, 各组分定量离子为: (1) 2-甲基戊烷, 定量离子为43.1、71.1、42.1; (2) 3-甲基戊烷, 定量离子为56.1、57.1、41.1; (3) 正己烷, 定量离子为57.1、56.1、43.1; (4) 2-甲基环戊烷, 定量离子为58.1、69.0、41.1; (5) 环己烷, 定量离子为84.0、56.1、69.0;因此, 根据选定的定量离子设定SIM (选择离子) 程序, 扫描离子为:41.1、42.1、43.1、56.1、57.1、58.1、69.0、71.1、84.0。

SIM (选择离子模式) 标准工作曲线

根据3.2选定的溶剂残留定量离子, 设定气质联用仪SIM (选择离子) 方法。对以新鲜的压榨油为基质配制的六号溶剂残留标准溶液 (10 mg/L、20 mg/L、40 mg/L、80 mg/L、160 mg/L) 进行选择性离子 (SIM) 扫描。采用面积归一法, 以组分峰面积为纵坐标, 组分浓度 (mg/L) 为横坐标, 进行线性回归。由表一:SIM (选择离子) 模式下, 溶剂残留各组分线性方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00。

方法的精密度

在设定的样品处理与仪器条件下, 采用模拟样品对方法的精密度进行了考察。分析结果表明, 各组分保留时间的RSD均不超过0.1%、峰面积的RSD也均小于3%, 组分的定性、定量分析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表2) 。

方法的回收率

在模拟样品中添加定量标准溶液进行方法回收率测定。结果表明, 各组分的回收率在95.5~101.1之间, 方法的准确度可以满足日常检验要求 (表3) 。

样品中溶剂残留检测

采用本实验设计的SIM (选择离子) 方法, 对市场上某植物油样品进行溶剂残留检测。样品中溶剂残留选择离子流图见图7。由图7, 样品中含有2-甲基戊烷、3-甲基戊烷、正己烷、2-甲基环戊烷、环己烷;同时, 该植物油样品1.550 min检出未知样品。通过NIST谱库查询未知峰离子流图, 该化合物为2-甲基丁烷可能性较大。极可能为企业通过改变萃取剂, 以新工艺精炼油对溶残超标的精炼油甚至毛油进行直接稀释所导致的。对于该类产品的鉴别、新型萃取剂的毒理、检测方法, 值得后续进行深入研究。

质谱联用法 篇8

医学研究表明, 它具有分布快, 消除慢的特点, 它能够改变养分的代谢途径, 促进动物肌肉蛋白质的合成, 抑制脂肪的合成和积累, 从而改变胴体的品质, 促进生长速度的加快, 可使胴体瘦肉率提高10%以上。但由于其严重的毒副作用, 欧盟于1988年1月1日起禁止使用此类药物, 美国从1991年禁止使用。1997年, 我国农业部下文, 严禁β-肾上腺素类激素在饲料和畜牧生产中使用, 并同时加强了监督和检测力度。

目前, β-受体激动剂类检测的仪器分析方法已经比较成熟, 并已被广泛使用, 常用的方法是酶联免疫法[1,2], 气相色谱-质谱法[3], 高效液相色谱法[4], 其他的方法还包括毛细管电泳法[5,6]及电化学分析法[7]。国家标准方法GB/T 22147-2008[8]也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了饲料中3种β-受体激动剂, 但样品预处理和上机检测时间长。

本文根据实际情况, 建立了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以磷酸甲醇作为提取溶剂, 同时测定饲料中4种β-受体激动剂的方法, 方法最低检出限为1μg·kg-1, 与国家标准方法GB/T 22147-2008要求[8] (检出限10μg·kg-1, 液相色谱分离时间20 min) 相比, 可以更加迅速准确地从动物饲料中检测出β-受体激动剂类化合物。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与仪器

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标准品, 德国DR公司;甲醇、乙腈均为色谱纯, 美国飞世尔公司;浓磷酸 (分析纯) ;甲酸 (优级纯) ;氨水 (分析纯) , 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乙酸铵 (分析纯) , 美国霍尼韦尔公司;Oasis固相萃取MCX小柱 (60 mg, 3 cc) , 美国沃特世公司;水为Milli-Q制备的超纯水。

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 (API3200) , 配有电喷雾离子化源 (ESI源) 和Analyst1.4.2数据处理系统, 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高效液相色谱仪 (Agilent1200) , 美国安捷伦公司;超声波清洗器 (DS-7510 DTH) , 上海生析超声仪器有限公司;离心机 (L535R) 湖南湘仪科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多功能振荡器 (HY-3) , 江苏金坛市环宇科学仪器厂;分析天平 (BS224S) , 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氮气吹干仪 (TTL-DCⅡ型) ;北京同泰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2 标准溶液的配制

1.2.1 标准贮备液

称取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各10 mg分别于100 m L容量瓶中, 用甲醇溶解, 并定容至刻度。于冰箱中4℃保存, 有效期为3个月。

1.2.2 标准工作液

移取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标准贮备液 (1.2.1) 各1 m L于100 m L容量瓶中, 用甲醇定容至刻度。

1.2.3 标准曲线的配制

根据检测要求, 用乙腈-水 (1+9) , 稀释成相应的标准工作液, 以各组分的色谱峰面积对浓度作线性回归, 得定量标准曲线。

1.3 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 (4.6 mm×150 mm×5.0μm) ;柱温:30℃;进样量:20μL;流速:500μL/min;流动相:A 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 (含0.1%乙酸) ;B乙腈, 梯度洗脱程序见表1。

1.4 质谱条件

电喷雾离子源, 正离子检测模式, 喷雾电压5000 V, 多反应监测 (MRM) , GAS1:60;GAS2:75;气帘气:15;MRM扫描参数见表2。

*定量碎片离子。

1.5 样品前处理

称取2.00 g粉碎好的饲料样品, 加入25 m L的磷酸甲醇提取液, 振荡15 min, 4000 R/min离心5 min, 上清液倾入50 m L比色管中, 再加入20 m L的磷酸甲醇提取液, 用玻璃棒捣碎残渣, 超声10 min, 振荡5 min, 4000 R/min离心5 min, 合并上清液, 最后用提取液定容至50 m L。

取2 m L液体过柱 (柱子先用2 m L甲醇和2 m L水活化) , 再用2 m L 2%甲酸水溶液和2 m L甲醇淋洗柱子, 压干, 再加入2 m L 5%氨水甲醇洗脱, 收集洗脱液, 50℃水浴吹干, 加入1 m L (1+9) 乙腈+水溶解, 涡旋0.5 min, 过0.22μm水相滤膜后待上机。

2 结果与分析

2.1 质谱条件的选择

在正离子模式下进行全扫描, 以选择合适的准分子离子峰和电离方式, 同时结合基质空白和基质标准溶液的离子扫描图, 优化锥孔电压, 碰撞能量等仪器参数, 将各监测离子的强度调谐到最大, 从而相应的确定了各待测物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信号采集的特征离子对。结果见表2。

2.2 色谱条件的选择

试验选择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 (4.6 mm×150 mm×5.0μm) 和Hypersil Gold柱 (2.1 mm×150 mm×5.0μm) 为分离柱, 在正离子模式下, 比较了2种色谱柱的分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Hypersil Gold柱时, 4种待测物未能完全分开, 且出现前沿峰;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时效果更佳, 4种待测物得到较好的分离。试验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作为分离柱。4种待测物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上的色谱图见图1。

由于电喷雾质谱的电离是溶液状态电离, 因此流动相的组成和配比不但影响目标化合物的色谱行为, 还会影响到目标化合物的离子化效率, 从而影响灵敏度。实验选择乙腈-乙酸铵体系、乙腈-甲酸氨水体系、乙腈-甲酸铵体系作流动相进行测试, 通过比较发现乙腈-甲酸铵体系需调p H值, 且走样时间较长, 乙腈-乙酸铵体系出峰信号响应强度较好, 出峰时间稳定且峰型漂亮 (见图1) 。因此试验选用乙腈-酸铵酸体系作为流动相体系。

同时试验了在不同浓度的乙酸铵溶液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甲酸或乙酸及梯度洗脱条件对4种待测组分的洗脱分离条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选用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 (含0.1%乙酸) -乙腈溶液作为流动相, 可以达到基线分离, 梯度洗脱后各组分峰形尖锐, 分离良好。

2.3 方法的确认

2.3.1 回归分析、检出限和定量限

在仪器最佳测定条件下, 将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的混合标准液稀释成不同浓度的溶液后, 以各组分浓度与其色谱峰面积进行线性回归, 以3倍信噪比 (S/N) 作为其检出限, 10倍信噪比 (S/N) 作为其定量限 (表3和图2~图5) 。

2.3.2 精密度试验

按色谱条件对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重复进样6次, 测得各标准溶液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 (见表4) 。

2.3.3 样品前处理的固相提取方法[8]

因饲料样品本身基质比较复杂, 在进行上机检测前需要一个较长的样品预处理过程。本试验方法选择样品经磷酸甲醇提取, 可以酸化样品, 使碱性的物质呈离子化状态, 提高样品的溶解性。同时为了减少测定干扰, 保护色谱柱, 净化步骤必不可少, 样品在Oasis固相萃取MCX小柱上以阳离子交换的形式保留, 可以提高提取的回收率。

2.3.4 回收率试验

按试验方法加入适量标准溶液制得加标样品溶液, 按色谱条件分别进样测定, 平均回收率见表5。

3 结论

本文提出了饲料中4种β-受体激动剂 (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 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的方法, 该试验方法可在12 min内完成, 杂质干扰少且峰形较好。进行分析时, 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重复性好, 且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均能满足国家现行检测分析的要求, 可应用于实际样品分析。

摘要: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提出了饲料中4种β-受体激动剂同时测定方法。样品经磷酸-甲醇溶剂提取, 过MCX柱净化, 将淋出液蒸发浓缩后用乙腈-水溶液定容。通过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分离, 供串联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用线性回归分析证明了4种β-受体激动剂的线性关系良好, 相关系数均大于0.99, 回收率在70%-105%之间, 其方法检出限均为1μg·kg-1。

关键词:液相色谱-质谱法,β-受体激动剂,饲料

参考文献

[1]陈穗, 何松.酶联免疫法检测克伦特罗残留量的质量控制[J].四川食品与发酵, 2008, 44 (1) :73-76.

[2]谢炯炯, 樊聪明, 钟晓燕.ELISA测定猪尿、猪肝中克伦特罗残留的研究[J].畜牧兽医杂志, 2007, 26 (2) :22-23.

[3]王培龙, 范理, 宋荣, 等.动物尿液中盐酸克伦特罗的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J].分析化学, 2007, 35 (9) :1319-1322.

[4]张群, 刘烨.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鲜肉中盐酸克伦特罗残留量的条件优化[J].现代食品科技, 2009, 25 (3) :337-340.

[5]SIRICHAI S, KHANATHARANA P.Rapid analysis of clenbuterol, salbutamol, procaterol and fenoterol in pharmaceuticals and human urine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J].Talanta, 2008, 76 (5) :1194-1198.

[6]李春宇.毛细管电泳测定猪肉中克伦特罗的含量[J].肉类工业, 2011 (7) :28-29.

[7]宋诗稳, 于浩, 刘珍叶, 等.纳米CeO 2修饰碳糊电极微分脉冲伏安法对盐酸克伦特罗的测定[J].分析测试学报, 2009, 28 (4) :454457.

质谱联用法 篇9

关键词:克百威,凝胶渗透色谱,气质联用法测定,草莓

克百威(carbofuran)又名呋喃丹(furadan)、虫螨威,(C12H15NO3,2,3-二氢-2,2-二甲基-7-苯并呋喃基甲氨基甲酸酯,分子量221.25),属于氨基甲酯类高效内吸广谱性杀虫剂,胆碱酯酶抑制剂[1]。目前克百威已被列为高毒性农药,属于规定不得使用和限制使用的农药品种,我国农业部2000年第194号和第199号规定草莓中禁止使用[2]。草莓属于草本植物,植株比较低矮、果实细嫩多汁,这些都容易导致草莓受病虫害和微生物的侵袭,种植草莓的过程中,果农有时为增产增收,在采收期间,仍会喷施克百威等高毒农药。在测定过程中发现草莓提取液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草莓红色素、维生素、氨基酸等,会干扰测定并污染色谱柱,本实验所建立草莓中克百威的检测方法,样品使用GPC净化,自动化程度高,方便快捷,回收率达到87%以上,可有效地降低杂质干扰并对色谱柱进行保护,GC-MS法测定克百威,定性定量效果好,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和试剂

乙腈、丙酮、环己烷、乙酸乙酯均为分析纯,使用前重蒸;聚苯乙烯凝胶(Bio-Beads S-X3 200~400目,美国Bio-Rad公司);无水硫酸钠(分析纯,650℃灼烧3h,冷却待用);氯化钠(分析纯);克百威标准溶液100μg/mL(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检测所)。

克百威标准工作液的配制:根据检测要求,用丙酮将上述标准溶液稀释成相应浓度的工作液。

Agilent 6890N GC-5973N MSD、自动进样器以及工作站软件(美国Agilent公司);J2 AccuPrep MPS凝胶色谱渗透仪(美国J2 Scientific公司);旋转蒸发仪RE-52A(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氮吹仪N-EVAP (美国Organomation公司);超声器SK3200H (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等。

1.2 试样预处理

1.2.1 试样制备

将草莓置于高速匀浆机中,搅拌成浆糊状后混匀,四分法取样,所取试样均等分为2份,1份供测定,另一份置于-18℃冰柜中保存备用。

1.2.2 提取

称取试样5.0g (精确到0.01g),置于50mL具塞离心管中,依次加入2.0g氯化钠和15.0mL乙腈,置于漩涡混合器上震荡1min,超声10min,于4000r/min速率下离心,取出上清液,残留物再加入15mL乙腈,重复提取一次,残渣用10mL乙腈洗涤一次。合并上清液并过无水硫酸钠层,收集于梨形瓶中,40℃水浴中旋转蒸发浓缩近干,用乙酸乙酯-环己烷(体积比为1:1)溶解残留物,并定容至5.0mL,待净化。

1.2.3 净化

称取Bio-Beads S-X3填料15g,用乙酸乙酯-环己烷(体积比为1:1)浸泡24h后,装入GPC柱中,柱径10mm,柱长15cm。吸取上述制备好的待净化试样2.5mL (定量阀定量)进样,以5mL/min的速度淋洗。从第5min开始,每2min收集淋洗液1管,浓缩后上气质联用仪进行测量,计算每段截取时间内克百威被淋洗出的总量,以每段时间内克百威被淋洗处的总量与上样总量的比值为纵坐标,淋洗时间为横坐标,绘制克百威在凝胶色谱柱上流出柱形图(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克百威主要集中于7~11min时间段被淋洗出,弃去前7min的淋洗液,收集7~11min的淋洗液共20mL,于40℃水浴中减压浓缩近干,用丙酮定容至1mL,过0.45μm滤膜,供GC-MS分析。

1.3 色谱条件

色谱柱:J&W HP-5MS (30m×0.25mm×0.25μm);程序升温:起始柱温80℃,维持4min后以10℃/min速率升至280℃,维持5min;载气:氦气(纯度99.999%)气化室温度:230℃;不分流进样,进样量:1μL。

质谱条件:EI电子源,电子轰击能为70eV,离子源温度230℃,四级杆质量分析器温度150℃,全扫描模式的质量范围为50~230,以选择离子检测模式(SIM)为定量方式,特征离子为164,149,131,122,121[3,4],4]。气质联用仪经全氟三丁胺自动调谐,灵敏度和分辨率达到最佳匹配。

2 结果与讨论

2.1 线性关系

将克百威的标准储备液稀释成0.01mg/L,0.1 mg/L,0.5mg/L,1.0mg/L,3.0mg/L,5.0mg/L的系列标准工作液,以峰面积Y为纵坐标,以其浓度C (mg/L)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克百威在0.01~5.0mg/L范围内呈线性相关,回归方程为Y=236175X-8388.4,相关系数为0.9997。克百威标准品色谱图和质谱图(见图2,3)。

2.2 方法的回收率和检出限

在空白的草莓样品中分别添加3个浓度水平0.25mg/kg,0.5mg/kg,1.0mg/kg的克百威标准工作液,进行加标回收率实验(n=7)(见图4)。按样品处理过程测定的回收率为87.6%~92.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5.1%(见表1)。

参考农业部农业行业标准NY/T 761-2008[5]中克百威的检出限为0.01mg/kg。在空白草莓样品中添加克百威标样含量为0.01mg/kg时,经测量信噪比大于3,因此本方法检出限可达到0.01mg/kg。

2.3 提取和净化条件的选择

本实验采用超声振荡提取法,超声10min,重复1次,提取的回收率达到85%以上,同时具有快速、简便等优点,并结合GPC净化,可以大批量进行试验。

草莓的提取液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草莓红色素、维生素、氨基酸等,如果试样的净化不好,会对色谱柱造成污染,使色谱柱的分离能力快速下降,缩短色谱柱的寿命,同时还会干扰测定。净化方法通常有液液萃取、层析柱过滤和SPE等办法[6,7,8],但是液液萃取会导致农药残留流失严重,层析柱法装柱过程琐碎,耗时耗力而SPE小柱一般为一次性使用,增加测定费用。GPC (凝胶色谱)是一种传统的分离技术,依靠空间排阻分离分子体积大小不等的样品,在GPC中,大分子物质将首先被洗脱出来,如油脂、类脂化合物、聚合物、蛋白质、色素及类固醇等,而小分子(如农药等)则扩散进入凝胶孔内,较迟流出色谱柱,在分离过程中凝胶本身与被分离物质没有相互作用,因此被分离物质在分离过程中不会发生化学变化[9]。本试验采用这种温和的分离净化方式,使用快速GPC净化仪,仅收集特定馏分,可以有效地净化试样,消除干扰,缩短净化时间,同时Bio-Beads S-X3凝胶填料可以反复使用,通过加标回收测得的净化效果和回收效果良好。

2.4 阳性样品的确认

在样品检测时,如果检出样品的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标准物质保留时间一致(保留时间锁定:±2.0%偏差)时,再根据选择的特征离子丰度进一步确认是否为阳性样品。

3 结论

本实验所建立的草莓中的克百威残留分析方法,采用GPC净化法,自动化程度高,方便快捷,可以有效地降低杂质干扰对色谱柱进行保护,使用GC-MS法测定克百威灵敏度高,准确性高,回收率好,使结果更为准确、可靠,适用于一般实验室的检验。

参考文献

[1] 唐除痴,李煜超,陈彬等.农药化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

[2] 农业部.农业部公告第194号和第199号,北京:农业部,2000

[3] Climent M J,Miranda M A.Gas chromatographic-mass spectrometric study of photodegradtion of carbamate pesticides[J].J.ChromatogrA,1996,738:225-231

[4] Hall G L,Whiehead W E,Mouer C R ,Shibamoto T.A new gas chromatographic retention index forpesticides and related compands[J].J.Hi.Res Chromatogr.& Chromatogr.coram,1986,9 : 266-271

[5] NY/T 761-2008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

[6] 杨容.基质固相分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稻中的痕量克百威[J],色谱,2003,21(3) :295

[7] 付展明,金米聪,金永高等.GC/MS法测定蔬菜中克百威残留量的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质,2005,15(4) :421~422

[8] 黎其万,刘宏程.测定植物油中甲萘威赫克百威农药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法[J],分析与测试,2005,31(8) :91~92

质谱联用法 篇10

关键词:HAPSITE便携式GC-MS;有机污染物;分析

在石油、炼焦、油漆、农药、医药等有机化工厂废水中的苯系有机物的含量较高,苯系有机物主要有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等,其中苯是一种致癌物,其他几种有机物都对人体有着不同程度的毒性伤害。苯是芳香族化合物,是一种无色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液体。甲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是苯的同系物,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的特性。

气相色谱-质谱GC-MS(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联用技术是检测饮用水、地表水中有机物的较为标准标准分析方法,可检测出含量较低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危害的有机物[1]。使用HAPSITE内部标准气体只能做半定量检测,检测结果往往存在较大的误差。

1.3实验原理

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仪适用于便携性的现场检测, 可一人携带和操作。

气相色谱利用样品在色谱柱中配系数的不同,经过多次分配从而实现有机物分离,使用机内的载气和内部标准气体分析样品。

采用此种分析方法对挥发性有机物的鉴别具有极高的灵敏度。

2实验方法

2.1设计实验分析过程

标准溶液的配制

样品色谱分离与质谱定性条件的选择

标准曲线的绘制

检出限的测定

2.2实验步骤

2.2.1标准溶液的配制

标准溶液:准确量取苯:50μL、甲苯:50μL、乙苯:50μL、邻二甲苯:50μL、对二甲苯:50μL、间二甲苯:50μL。加入乙酸乙酯将其混合稀释至 10 mL,在4 ℃的温度下避光保存已经配好的浓度为5.0 mg/mL的6 种苯系物的单标储备液和混合标准储备液。

内标液:准确量取氯苯:50 μL,加入乙酸乙酯将其混合稀释至 10 mL,配得氯苯的内标储备液(5.0 mg/mL),在4 ℃的温度下避光保存已经配好的浓度为5.0 mg/mL的内标储备液[2]。

2.2.2样品色谱分离与质谱定性条件的选择

样品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

柱箱的初始温度设置为50℃,并且以8℃/min升温速率升温。通过查阅文献,苯系物大约在80~145℃时出现峰值,所以终止温度设置为150℃。氯苯和苯系物混合标准溶液的总离子流色谱如下图所示:

监测离子的选择

采用质谱全扫描定性挥发性有机物,选择离子检测方法(SIM)进行定量检测。通过氯苯和苯系物混合标准溶液进行扫描分析得到的标准总离子色谱图,然后得到它们的保留时间。保留时间见表格2。

标准品总离子流色谱图如下图所示:

把苯系物标准品储备液进行稀释,得到浓度为 5.0, 10.0, 25.0, 50.0, 100.0, 250.0, 500.0 mg/L的 7 种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加入内标液使得内标物浓度为 50 μg/mL,进行上机测试。以待测的苯系物和内标相对响应值对浓度作曲线,得到各苯系物的标准曲线和检出限。

各化合物标准曲线中的相关系数、检出限和保留时间如下表所示:

3结果与讨论

HAPSITE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仪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检测的灵敏度非常高,并且在应急监测中非常方便,可以带到现场进行测试。

在 1.0 ~ 500.0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各种组分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可以满足定量分析的需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 在2.58 ~ 12.43 %之间。通过本次的实验采用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水中苯系物的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好,是适合测定水中苯系物的较好方法。在应急监测中能为事故尽早提供较为精确的数据。采用HAPSIT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水中苯系物的方法。通过对HAPSIT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浅显探讨,HAPSIT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使用主要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和目的:

HAPSITE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配备的便携式顶空使该系统能够用于被污染水体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可以对水中的痕量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准确定性和定量分析。HAPSITE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完成常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定量分析 [3]。在应急监测中可对定量库方法中含有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快速准确的定量分析, 为环境污染事故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

参考文献:

[1]Lin H Y, Lin J, Zhang W. etal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 (林华影, 林捷, 张伟, 等.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7,117( 9 ):1557.

[2]State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ir and Exhaust as Monitoring and Ana lysis Methods. 4th Updated.ed.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 l Science Press (国家环境保护部.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4 版增补版.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8

质谱联用法 篇11

本文基于Qu ECh ERS前处理提取净化方法, 采用在线GPC-GC-MS法测定大豆中异丙甲草胺, 与传统方法相比, 显著提高前处理效率, 减少分析时间, 减小溶剂消耗, 降低了环境污染[3]。在线GPC-GC-MS系统, 即将GPC纯化装置与GC-MS进行在线连接, 可将样品的净化和浓缩由手动操作变成GPC的全自动化处理, 简化样品前处理步骤, 进一步去除基质干扰, 提高农药残留分析的速度和灵敏度。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和试剂

仪器:GPC-GC-MS ( 日本Shimadzu公司) 、高速冷冻离心机 ( 德国Sigma公司) 、普通离心机 ( 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涡旋混合器与匀浆机 ( 德国IKA公司) 、微孔有机滤膜0.22 μm ( 上海安普公司) 。

试剂:乙腈、丙酮、正己烷、环己烷 ( 色谱纯, 美国J.T.Baker公司) , N-丙基乙二胺 (PSA) 、C18 (40-63μm, 德国CNW公司) , Na Cl、Mg SO4 ( 分析纯,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GBW (E) 081402 异丙甲草胺标准溶液 ( 国家标准物质中心) 。

1.2 标准溶液制备

以1 000 mg/L异丙甲草胺标准溶液稀释配制混合标准中间液 (10 mg/L) , 其他标准系列工作液以此为基准进一步稀释配制, 得到10.0、20.0、40.0、100、200 μg/L的系列混合标准工作液, 溶剂均为丙酮。

1.3 仪器条件

凝胶色谱柱为EV-200 Shodex (150mm×2 mm) , 流动相为丙酮- 环己烷 (3:7, V/V) 混合溶液, 流速为0.1 m L/min, 柱温为40℃, 进样量10 μL。

GC/MS进样口:程序升温- 大体积进样口 (PTV-LVI) ; 升温程序: 起始温度为120℃ , 保持5.0 min, 再以100 ℃ /min升温至250 ℃, 保持33.7min, 载气总流量30 m L/min;;隔垫吹扫流量5 m L/min, 柱流量1.75 m L/min。

色谱柱:惰性石英管 (5 m×0.53mm, 美国Agilent公司) , 预柱为DB-5MS石英毛细管柱 (5 m×0.25 mm×0.25 μm, 美国Agilent公司) , 分析柱为RTX-5MS (25 m×0. 25 mm×0.25μm, 日本Shimadzu公司) , 色谱。

柱升温程序:起始温度为82℃, 保持5m in, 以8℃ /min速率程序升温至300℃, 保持7.75 min。载气为氦气 (>99. 999%) ;电子轰击源 (EI) :80e V;离子源温度:230℃, 接口温度:300℃, 选择离子监测模式 (SIM) 监测;异丙甲草胺选择162 m/z为定量离子, 238 和146 m/z为定性离子。

1.4 Qu ECh ERS样品前处理

大豆经研磨机粉碎后, 准确称取5.00 g (精确至0.01 g) 试样放入50m L聚丙烯离心管中, 加Na Cl 2 g、水2 g、乙腈10 m L, 旋涡充分混匀, 超声提取20 min;以4500 r/min离心5min, 吸取上清液2 m L于玻璃离心管中, 加入300 mg Mg SO4、100mg PSA和100mg C18 填料, 旋涡混合1 min, 静止吸取1 m L于高速离心管中高速离心5 min (20℃, 10 000 r/min) , 过0.22μm滤膜, 供GPC-GC-MS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方法的线性相关性和灵敏度

将标准系列工作液进行分析, 以标准工作液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做标准曲线。标准色谱图和拟合曲线图见图1。 结果表明, 在浓度为10~200μg/L范围内异丙甲草胺的浓度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为0.999 3。取加标样品中标准品响应信号与空白样品色谱图中对应保留时间处的基线噪音进行比较, 以3 倍信噪比 (3S/N) 所对应的样品中标准品浓度为检出限 (limit of detection, LOD) , 以10 倍信噪比 (10S/N) 所对应的样品中标准品浓度为定量限 (limit of quantification, LOQ ) 。实验测得方法的检出限 (S/N =3) 为0.63μg/kg, 定量限 (S/N =10) 为2.1 μg/kg。

2.2 方法的准确度

添加回收率试验样品处理同1.4, 添加浓度为10.0、20.0、50.0 μg/kg, 并分别设空白对照, 每个水平设6 个平行。根据测得量与添加量计算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添加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结果见表1。由表可知, 在对大豆中异丙甲草胺残留分析时, 大豆中3 个水平添加10.0、20.0、50.0μg/kg的回收率范围为78.4~97.5%, 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符合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

3 讨论

3.1 GPC系统在线连接优点

GPC净化可有效去除样品中的脂类、色素、蛋白质等大分子干扰物, 常用于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植物源性样品的净化[2]。Qu ECh ERS方法提取液经过在线连接GPC能够直接进入GC-MS检测, GPC能较好地去除样品中干扰杂质, 进而减小基质效应、降低分析背景、改善色谱峰形, 且GPC系统克服了常规GPC消耗溶剂量大、自动化差、操作繁琐等问题。GPC系统与GC-MS系统采用大体积进样口连接 (PTV-LVI) , 利用大体积进样技术, 可将GC-MS的灵敏度进一步提高, PTVLVI技术可以升高柱前压稳定柱流速, 可以减少目标分析物在衬管中的停留时间,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基质效应[5]。本方法中异丙甲草胺色谱峰的峰形好、比较对称、分离效果良好。

3.2 样品前处理条件的选择

3.2.1 萃取剂的选择

农药残留检测中常用的萃取剂有乙腈、丙酮和乙酸乙酯, Qu ECh ERS方法经常用乙腈作为萃取剂。本文比较了丙酮、乙腈、乙酸乙酯3 种萃取剂的萃取效果, 结果表明, 丙酮作为萃取剂时, 基质干扰严重, 不适合作为此方法的萃取剂。乙酸乙酯提取共萃取物较多, 由于其与水基本不互溶, 回收率不稳定。采用乙腈作为萃取剂时, 基质干扰较前两者小, 且回收率满足农药残留检测要求, 提取更稳定, 提取效率高。因此本文选用乙腈作为提取剂。

3.2.3 净化剂的选择和用量

Qu ECh ERS方法采用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方式, 净化剂直接加入样品提取液吸附基质干扰物, 因此净化剂对目标化合物的吸附会导致回收率降低, 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4]。根据文献对于Qu ECh ERS净化剂的选择及用量, 本文采用300 mg Mg SO4、100 mg PSA和100 mg C18 填料为净化剂组合, 回收率相对稳定。

3.3 方法的适用性

本文所建立的大豆中异丙甲草胺残留的检测方法, 与现有的文献和GB5009.174-2003 国家标准相比, 在样品净化、进样方式上进行了改进。样品净化方面, 本实验使用改进的Qu ECh ERS前处理方法, 替代了成本大、耗溶剂、速度慢的固相萃取法, 操作更加简便。进样方式方面, 采用GPC大体积进样口PTV-LVI进样时样品是在衬管中汽化的, 不挥发物滞留在衬管中可以保护色谱柱不被污染, 故很适合于分析“脏”的样品连接模式, 与国家标准相比, 大体积进样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灵敏度, 并且可以作为定性确证的方法。但是由于需要使用昂贵的GPC-GC-MS仪器, 大范围推广使用有一定限制。

4 结论

本文采用改进的Qu ECh ERS方法提取和净化样品, 利用在线GPC-GC-MS检测大豆中异丙甲草胺残留, 其色谱峰分离效果好, 操作简单, 检出限低。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78.4~97.5%, 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 完全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此外, 该方法与现有的国家标准相比, 在实际应用中简便可行、净化效果稳定、重现性好, 更适合大豆样品的确证和检测。

参考文献

[1]吴凤琪, 聂冬锐, 沈金灿, 等.快速溶剂萃取在线凝胶渗透色谱-串联气质联用法测定大豆中53种农药残留量[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4 (11) .

[2]刘咏梅, 王志华, 储晓刚.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气相色谱分离同时测定糙米中50种有机磷农药残留[J].分析化学, 2005 (6) .

[3]秦亚萍, 端裕树, 曹磊.应用GPC-GC-MS快速测定农产品中的多种农药残留[J].现代科学仪器, 2007 (1) .

上一篇:课前尝试下一篇:产品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