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对外宣传资料

2024-06-06

企业对外宣传资料(精选10篇)

企业对外宣传资料 篇1

1引言

中国是茶的故乡,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 融入了儒、道、释的传统思想, 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习近平主席2014年4月1日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重要演讲, 以茶比喻中国文明, 提出中国“和而不同”的文化主张, 用“和”诠释人类各种文明的兼容。“和”, 作为中国人文意识的集中体现, 亦是中华茶文化的精髓与核心。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通过不同方式接触到中国的茶文化并且爱上了饮茶。茶文化对于人类追求生态、健康的生活, 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以及维护促进世界和平都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茶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带有非常明显的宣传目的, 其译文在于向目标语读者宣传产品, 提高产品在目标语环境中的销量。因此茶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对于企业在国外品牌的强化和竞争力提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德国功能学派的目的论翻译视角, 探讨中国茶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的英译策略, 期待对今后茶企业对外宣传的英译有指导意义。

2目的论指导下的茶叶企业对外宣传翻译

目的论翻译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 赖斯和弗米尔于1984年提出了目的理论。目的论指出翻译并不是一个语码转换的过程, 它认为翻译活动都有目的, 不是由原文或源语读者的感受决定, 而是由译文在目的语中预期功能决定。

根据目的论, 由于任何翻译文本都有一定的读者群体或者受众, 因而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受众群体。此理论适用于像茶叶企业对外宣传这种有明确目的的实用文体翻译,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牢记企业对外宣传资料的文本功能, 以目的语读者为重点, 让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能让其受众理解和把握译文所传递的信息并且得到认同。充分考虑受众群体的文化背景知识、交际需求, 采取的灵活翻译策略, 最终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让中国茶叶企业走向世界。

3茶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英译中受众意识的建立

3.1茶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英译中的受众意识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将各类文本体裁划分为三大类: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呼唤型文本的核心是信息传递和受众的感受, 即读者效应。为了起到感染受众的作用, 译者只有充分掌握受众的阅读欣赏习惯、思维方式和心理, 使用他们能够理解和乐于接受的语言表达, 有效实现译文预期的目的。茶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属于呼唤型文本, 其翻译要达到宣传企业品牌、企业文化、产品等信息的目的, 使目的语读者对该茶企业和品牌有所了解, 说服他们与该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建立合作关系, 购买其产品, 最终达到盈利的目的和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黄友义 (2005:31) 指出“, 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这一原则是外宣翻译具体操作中最需要注意的。因此, 应该在翻译过程中建立受众意识。

受众意识是译者在外宣翻译过程中以目的语为归依, 以读者效应为准则, 为目标语读者服务的思想及表现。 (袁晓宁, 2010) 茶叶企业对外宣传翻译的目的和功能是为了向各国普通人民宣传中国独特的茶文化和茶企业及品牌, 由于他们的生活环境、文化风俗、审美习惯、生活方式、阅读思维等与中国有很大差异, 他们对宣传内容有着不同的兴趣及需求。因此, 译员不能以中国人的思维对语言进行语码转换, 对于茶企业这样的外宣文本在翻译前必须要建立一定的受众意识。

3.2茶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英译中的策略

3.2.1对比分析中英茶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平行文本

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主要包括企业简介、品牌文化、产品信息及招商引资及合作等, 这些文本以向外国受众宣传企业, 强化品牌, 在国际市场中赚取利润为目的。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 对比分析英汉茶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发现, 其在语言表达方式和文化思维习惯上都存在较大差异。首先, 从语言表达来看, 在描述介绍茶叶产品的文本中, 中文茶叶企业宣传资料中注重语言美, 往往使用四字词及空洞的套话加深读者的印象;而英语企业宣传资料中的修饰词简单, 注重强调公司形象和产品特点。其次, 英语重“形合”, 有明显的连接词及衔接手段来表达句子的结构和逻辑关系, 逻辑清晰。而汉语重“意合”, 追求“形散神不散”。第三, 从文化思维上看, 各民族在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且这些都在语言中得以体现。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 古代文人墨客和僧人写下了许多有关茶的诗句, 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中引用了大量体现茶文化的人物和诗句, 好的翻译在宣传茶企业时可以让中国博大的茶文化“走出去”, 让外国读者接受。

因此, 在进行茶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英译时应该充分阅读对比英语国家茶叶企业宣传资料, 了解其表达方式、文化习惯和受众的阅读思维和喜好。黄友义 (2004:27) 曾提出, 外宣翻译工作者应该善于研究中外文化的细微差异和特点, 以及中西心理思维模式的差异, 时刻不忘按照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去把握翻译。在进行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中, 应该认识到用汉语写的外宣材料是没有跨文化交际意识的, 好的译文不是忠实地把汉语文本中的每句话译成英文, 其中必然要根据外国受众对原文进行改写, 删去外国读者无法接受的表达, 增加他们需要了解的背景知识, 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中国茶文化和茶叶企业及其品牌, 最终得到他们对于品牌的认可及中国茶文化的传播。

3.2.2对文本进行译前处理

要达到茶叶企业对外宣传效果, 译者必须要对中文文本进行译前处理。可以借鉴口译理论中的“脱离原语外壳”提取信息要旨, 对原文进行加工、调整、增删。比如, 中国茶叶企业外宣资料喜欢用排比句或四字短语, 一些企业概况中将领导人讲话、视察等作为企业宣传重点, 或用富有中国特色的公司理念等来证明企业的实力, 比如“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贡献”、“赶超英美”等政治色彩浓厚的词。这些难以被目标语读者所接受, 甚至会引起反感, 以至于影响译文的交际效果, 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采用省略译法。对于宣传材料, 中文为求语言流畅优美而采用了多个四字词, 可以在译前进行删减, 因为其目的是让受众理解译文所传递的信息, 加深对该茶叶企业的理解和对该产品的喜欢, 不是领略语言美, 对不符合西方表达逻辑的文本采取改译法。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西方受众会像我们自己一样, 理解、欣赏和接受中国文化和表达方式, 认为世界需要中国和中华文化走出去” (陈小慰) 。所以译前应该处理各种在原语文化中能够接受但目标语中不合适的内容, 使译文清晰并符合英文表达习惯。

3.2.3茶叶名称增译法

茶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的英译其中很重要的是茶业名称的翻译。中国茶叶种类和命名方式多种多样, 有些以产地或色泽命名, 有些以典故命名, 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各企业都会用其茶叶名来突出其独特的茶文化和制茶工艺及技术, 对于茶叶名称的翻译, 难点在于如何既让目标语读者更好地了解其产品和传播茶文化, 又不增加读者的阅读困难, 同样也达到茶企业的宣传目的。陆谷孙先生曾说:“最好的外宣英文, 应该把握两个原则。首先, 以外国受众为主要考虑对象, 让他们能接受。除此之外, 还可以有一点适当的‘中国味’。” (吴丹, 2010:114) 因此对于茶名翻译可釆用增译法, 比如金骏眉红茶就是以制作工艺来命名, 在翻译过程中音译的方法不是以达到突出其独特品质、吸引客户的效果, 因此可以在音译名后进行增译, 添加金骏眉茶采用的髙品质原料和独特制作工艺, 帮助读者更好了解, 达到吸引外国客户, 提高产品知名度和销售业绩的目的。

4结束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 中国茶叶企业通过对外宣传资料的英译提升企业和茶叶品牌知名度, 提高销售量, 打入世界市场。茶叶企业的对外宣传资料的英译在向世界推销中国茶产品、传播中华茶文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中国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关键。但是, 目前中国茶叶企业英译存在不少问题, 直接影响了外国受众对中国茶产品和茶文化的了解与接受。主要问题在于译者不明确这种文本属于外宣文本的翻译, 有其特殊的功能和目的。因此, 茶叶企业外宣文本在翻译过程中要有受众意识, 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习惯和文化差异, 充分实现译文在目标语环境中要达到的交际目的。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 中国越来越多的茶叶企业开始以独立品牌的方式将茶叶出口到世界各国, 良好的企业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能让目标语读者认可企业, 增加企业的海外知名度。本文将从德国功能学派的目的论翻译视角, 探讨中国茶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英译中受众意识的建立及翻译策略。

关键词:目的论,茶叶,企业对外宣传资料

参考文献

[1]陈小慰.对外宣传翻译中的文化自觉与受众意识[J].中国翻译, 2013. (02) 95-100

[2]黄汝干.中国茶文化对外交流与翻译人才的培养[J].农业考古, 2010. (02) 37-39

[3]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 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 2004. (06) 27-28

[4]黄友义.从翻译工作者的权利到外宣翻译[J].中国翻译, 2005. (06) 31-33

[5]吴丹.从目的论视角看2010上海世博会外宣资料的翻译[J].网络财富, 2010. (05) 113-114

企业对外宣传资料 篇2

成立于1991年的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有控股专业化空调企业,2010年全年营业总收入超过 608.07亿元,净利润42.67亿元,纳税 39.33亿元,连续9年上榜美国《财富》杂志“中国上市公司100强”。201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640.75亿元,同比增长44.65%,超去年总额;净利润37.73亿元,同比增长30.53%。

格力电器旗下的“格力”空调,是中国空调业唯一的“世界名牌”产品,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家用空调年产能5000万台(套),商用空调年产能550万台(套);2005年至今,格力空调产销量连续6年全球领先。

作为一家专注于空调产品的大型电器制造商,格力电器致力于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技术领先、品质卓越的空调产品。在全球拥有珠海、重庆、合肥、郑州、武汉、巴西、巴基斯坦、越南8大生产基地,8万多名员工,至今已开发出包括家用空调、商用空调在内的20大类、400个系列、7000多个品种规格的产品,能充分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各种需求;拥有技术专利40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710多项,自主研发的超低温数码多联机组、高效离心式冷水机组、1赫兹变频空调、超高效定速压缩机、R290环保冷媒空调等一系列“国际领先”产品,填补了行业空白。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格力空调先后中标2008年“北京奥运媒体村”、2010年南非“世界杯”主场馆及多个配套工程、2010年广州亚运会14个比赛场馆、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配套工程等国际知名空调招标项目,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引领“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一个没有创新的企业,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企业;一个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是没有脊梁的企业,一个没有脊梁的人永远站不起来。”展望未来,格力电器将坚持“自我发展,自主创新,自有品牌”的发展思路,以“缔造全球领先的空调企业,成就格力百年的世界品牌”为目标,为“中国创造”贡献更多的力量。

关于格力:

企业简介:公司介绍、公司高层、格力荣誉

发展历程:企业纪事、领导关怀

企业文化:格力精神、员工活动、社会责任、企业内刊

核心科技:研发实力、自主创新、核心产品

品质见证:质控体系、生产管理、制作工艺、权威测试

1、必须明确涉及企业宣传册的目的明确我们宣传的是企业的什么

2、清楚自己企业宣传册的读者是谁

因为每个群体的阅读习惯、阅读目的是不一样的,只有全方位迎合目标群体的需求才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比如做一本面向企业高层领导的宣传册,我建议文案内容一定要简洁、直观、文字不宜过多,设计必须高档精美,通过简单几行字就可以将核心问题说清楚,因为领导往往没有太多时间细看

3、常规企业宣传册的内容结构

一,我们是谁,及公司介绍,通常包括公司简介,企业理念,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等,二,我们能做什么,及公司业务范围介绍,包括业务范围,业务流程,服务优势等等,有实力的公司通常会把优势服务单独介绍

三,我们做过什么,及公司业绩或者叫做案例介绍,为增加宣传效果,案例通常最有说服力,至一块往往非常关键,四,合作伙伴,通常将自己的客户或者合作伙伴展示出来,往往可以提升企业实力,新成立的企业,建议将远景规划作为宣传册设计的结尾更优说服力、文字

文字作为视觉形象要素,它首先要有可读性。同时,不同的字体变化和大小及面积的变化,又会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文字的编排设计是增强视觉效果,使版面个性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宣传册设计中,字体的选择与运用首先要便于识别,容易阅读,不能盲目追求效果而使文字失去最基本信息传达功能。尤其是改变字体形状、结构,运用特技效果或选用书法体、手写体时,更要注意其识别性。

字体的选择还要注意适合诉求的目的。不同的字体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而不同内容、风格的宣传册设计也要求不同的字体设计的定位:或严肃端庄、或活泼轻松、或高雅古典、或新奇现代。要从主题内容出发,选择在形态上或象征意义上与传达内容相吻合的字体。

在整本的宣传册中,字体的变化不宜过多,要注意所选择的字体之间的和谐统一。标题或提示性的文字可适当的变化,内文字体要风格统一。文字的编排要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如每行的字数不宜过多,要选用适当的字距与行距。也可用不同的字体编排风格制造出新颖的版面效果,给读者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

2、图形

图形是一种用形象和色彩来直观地传播信息、观念及交流思想的视觉语言,它能超越国界、排除语言障碍并进入各个领域与人们进行交流与沟通,是人类通用的视觉符号。

在宣传册设计中,图形的运用可起到以下作用:

注目效果。有效地利用图形的视觉效果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种瞬间产生的强烈的“注目效果”,只有图形可以实现。

看读效果。好的图形设计可准确地传达主题思想,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它所传达的信息。

诱导效果。猎取读者的好奇惦,使读者被图形吸引,进而将视线引至文字。图形表现的手法多种多样。传统的各种绘画、摄影手法可产生面貌、风格各异的图形、图像。尤其是近年来电脑辅助设计的运用,极大地拓展了图形的创作与表现空间。然而无论用什么手段表现,图形的设计都可以归纳为具象和抽象两个范畴。

具象的图形可表现客观对象的具体形态,同时也能表现出一定的意境。它以直观的形象真实地传达物象的形态美、质地美、色彩美等,具有真实感,容易从视觉上激发人们的兴趣与欲求,从心理上取得人们的信任。尤

其是 一些具有漂亮外观的产品,常运用真实的图片通过精美的设计制作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感受。因为它的这些特点,具象图形在宣传册的设计中仍占主导地位。

另外,具象图形是人们喜爱和易于接受的视觉语言形式。运用具象图形来传达某种观念或产品信息,不仅能增强画面的表现力和说服力,提升画面的被注目值,而且能使传达富有成效。

需要注意的是,具象图形、图像的选择、运用要紧扣主题,需要经过加工提炼与严格的筛选,它应是具体图形表现的升华,而不是图片形象的简单罗列、拼凑。

抽象图形运用非写实的抽象化视觉语言表现宣传内容,是一种高度理念化的表现。在宣传册设计中,抽象图形的表现范围是很广的,尤其是现代科技类产品,因其本身具有抽象美的因素,用抽象图形更容易表现出它的本质特征。此外,对有些形象不佳或无具体形象的产品,或有些内容与产品用具象图形表现较困难时,采取抽象图形表现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抽象图表单纯凝练的形式美和强烈鲜明的视觉效果,是人们审美意的增强和时代精神的反映,较之具象图形具有更强的现代感、象征性、典型性。抽象表现可以不受任何表现技巧和对象的束缚,不受时空的局限,扩展了宣传册的表现空间。

无论图形抽象的程度如何,最终还是要让读者接受,因此,在设计与运用抽象图形时,抽象的形态应与主题内容相吻合,表达对象的内容或本质。另外,要了解和掌握人们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加强针对性和适应性,使抽象图形准确地传递信息并发挥应有的作用。

具象图形与抽象图形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因此,在宣传册设计的过程中,两种表现方式有时会同时出现或以互为融合的方式出现,如在抽象形式的表现中突出具象的产品。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的创意与对象采用不同的表现方式。

3、色彩

在宣传册设计的诸要素中,色彩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制造气氛、烘托主题,强化版面的视觉冲击力,直接引起人们的注意与情感上的反应;另一方面,还可以更为深入地揭示主题与形象的个性特点,强化感知力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传递信息的同时给人以美的享受。宣传册的色彩设计应从整体出发,注重各构成要素之间色彩关系的整体统一,以形成能充分体现主题内容的基本色调;进面考虑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各因素的对比与调各关系。设计者对于主体色调的准确把握,可帮助读者形成整体印象,更好地理解主题。

在宣传册设计中,运用商品的象征色及色彩的联想、象征等色彩规律,可增强商品的传达效果。不同种类的商品常以与其感觉相吻合的色彩来表

现,如食品、电子产品、化妆品、药品等在用色上有较大的区别;而同一类产品根据其用途、特点还可以再细分。如食品,总的来说大多选用纯度较高,感觉干净的颜色来表现;其中红、橙、黄等暖色能较好的表达色、香、味等感觉,引起人的食欲,故在表现食品方面应用较多;咖啡色常用来表现巧克力或咖啡等一些苦香味的食品;绿色给人新鲜的感觉,常用来表现蔬菜、瓜果;蓝色有清凉感,常用来表现冷冻食品、清爽饮料等。在运用色彩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典型的共性表现,也要表达自己的个性。如果所用色彩流于雷同,就失去了新鲜的视觉冲击力。这就需要在设计时打破各种常规或习惯用色的限制,勇于探索,根据表现的内容或产品特点,设计出新颖、独特的色彩格调。总之,宣传册色彩的设计既要从宣传品的内容和产品的特点出发,有一定的共性,又要在同类设计中标新立异,有独特的个性。这样才能加强识别性和记忆性,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4、编排

我们在编排设计一章中讲述的各种编排方法、规律,同样适用于宣传册的设计。需注意的是,宣传册的形式、开本变化较多,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

页码较少、面积较小的宣传册,在设计时应使版面特征醒目;色彩及形象要明确突出;版面设计要素中;主要文字可适当大一些。

页码较多的宣传册,由于要表现的内容较多,为了实现统一,整体的感觉,在编排上要注意网格结构的运用;要强调节奏的变化关系,保留一定量的空白;色彩之间的关系应保持整体的协调统一。

为避免设计时只注意单页效果面不能把握总体的情况,可采用以下方法来控制整体效果:

企业对外宣传资料 篇3

摘 要:在广西旅游宣传资料的英译中,译者不仅要做到景区历史文化等语用信息的有效传达,同时还要充分利用语境扩大目标语读者的认知环境,提高译文的关联性和可接受度,重视语境的作用,实现语用信息的双向传递,达到语用等效翻译。

关键词:广西旅游宣传资料 英译 认知环境 关联 语用等效

一、引言

旅游宣传资料“通过对景点的介绍、宣传,扩展人们的知识,激发人们旅游参观的兴趣”[1],但目前诸多广西著名景点的旅游宣传资料在英译上存在问题,不利于广西对外打造优质旅游形象。因此广西对外旅游宣传资料英译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广西旅游业走向世界,实现蓬勃发展。本文从语用等效角度出发,以语用等效为理论框架,探讨如何改善广西旅游宣传资料文本的英译。

二、语用等效翻译

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论圣经中的功能对等》(1986)一书中,奈达提出“功能等效”概念,倡导在翻译实践中更多地考虑到交际和语用等因素。奈达认为“功能对等”是建立在三种言语行为上源语和译入语之间的对等,所谓“等效”,即“效”与“果”的对等,达到言外之力和言后之果的“对等”[2]。奈达的等效概念获得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人把等效和语用两者结合起来研究翻译,而不再仅限于语言的角度,等效理论也逐渐朝着“语用等效”的方向不断完备。在翻译实践中,语用等效往往体现于译者在理解原文语境和语用意图的基础上,以译文的语境和文化特点为转移,在译文中直接或间接地表达出来源语的中心含义。要真正达到语用对等,译者还需要努力“扩大目的语读者的认知环境,增加互明度,充分照顾文本内信息,适当增添文本外信息,提供社会语用知识,为读者创造最佳关联,使他们能够以最小的努力从译文中获取最大的语境效果,领会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精神乃至语气”[3]。

三、语用等效视角下广西旅游宣传资料的英译

语用等效所追求的等效是源语和目的语在特定语境下语用含义的等效。在旅游宣传资料的英译中,能否实现语用含义和文化信息在目的语中的语用等效传递,是影响语用等效的重要因素。下面通过对几篇广西旅游景点宣传资料英译的实证分析,探讨语用等效视角下广西旅游宣传资料的英译。

(一)译文内信息过于简单,认知语境受限,影响语用等效

例(1):青秀山风景区

青秀山风景区是南宁市最著名的风景区,位于南宁市东南面约5公里处的邕江江畔,俗称青山。由青山岭、凤凰岭等18座大小岭组成,总面积4.07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14667平方米,绿地面积25000平方米,主峰海拔289米。景区内山峦起伏,群峰叠翠,泉清石奇,素以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著称。建有热带雨林大观、棕榈园、水月庵、龙象塔、泰国园、瑶池、天池等景点以及世界上最大的苏铁园。现存明清时期的古迹和名人文士的题吟颇丰,是游客观光旅游、寻古探幽的好去处。青秀山还被誉为“南宁市的绿肺”[4]。

Nanning Qingxiu Mountain Scenic Spot (hereinafter mentioned as the “Scenic Spot”) lies in the heart of Nanning downtown and neighbors to the north shore of the winding Yongjiang River. Featured with South Asia tropical plant landscape, the Scenic Spot is endowed with rich negative oxygen ions and a unique natural relaxation oxygen bar forms here. The scenic spot is reputed as the “Green Lung of Nanning” and the “Emerald of the Green City, Phoenix of the Zhuang Region”[4].

问题诊断:这是一段关于青秀山风景区的宣传资料,旨在为游客介绍青秀山风景区的地理方位、面积大小、景区构成以及特色。译者要在译文中实现语用等效,应该对原文中的重要信息做正确处理,切勿简单化。同时要尽可能选取贴近源语的词语以及句子结构来传达原文思想,最大程度上保证外籍游客在阅读英译文本时获得原文的信息。在英译文本中,显然没有达到语用等效的效果,例如“由青山岭、凤凰岭等18座大小岭组成,总面积4.07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14667平方米,绿地面积25000平方米,主峰海拔289米”“水月庵、龙象塔、泰国园、瑶池、天池等景点”等语句,都是青秀山风景区的重要信息,而英译文本中把这些信息简单化处理,阻碍了语用等效的实现。中文读者可以通过中文文本得知青秀山风景区的详情,而外国游客通过英译文本却无从得知。

(二)译文外信息不同程度缺失,宏观语境受限,影响语用等效

例(2):邓颖超故居

邓颖超1904年2月4日生于广西南宁。今在其故居设立了邓颖超纪念馆设在南宁市朝阳路3号一座古建筑内,邓颖超纪念馆是为南宁人民缅怀邓颖超的重要场所,是南宁市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德育教育的重要基地,是首府不可多得的重要历史人文景观。[4]

Deng Yingchao was born on 4 Feb.1904 in Nanning. Now her former residence was built in an old architecture of No.3 Chaoyang Road which is a commemoration of Deng Yingchao. Now it becomes an important place for Nanning People to memorize Deng Yingchao, an important base of moral education for teenagers patriotic education and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in Nanning city.[4]

问题诊断:在等效翻译中,译者不仅要处理好原文中的重要信息,而对来自于文本外的额外信息,译者也要尽可能地作好补充性说明,最大程度地扩充译文的宏观语境信息,为目标语读者传递原文中的社会语用知识和信息。译文中信息的缺失,都会在不同程度上降低旅游宣传资料的可读性。例(2)介绍了邓颖超故居的重要性,但存在着文本之外的信息——邓颖超女士是中国政治舞台上杰出的女革命家和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这对对中国现当代历史没有太多了解的外国游客来说,存在极大的理解障碍。在阅读英译文本时,“Deng Yingchao”对外国游客来说仅仅是一个人名而已,无法体现其背后的历史地位和社会意义。即便在英译文本与原文忠实对应,但文本外信息缺失,理想的语境效果也难以达到,所以应在译文中适当增添解释性句子,实现原文与译文在宏观语境上的语用等效。

(三)译文内外信息不地道与错误表达,文化语境受限,影响语用等效

例(3):上林不孤村

不孤村位于上林县白圩镇,长久以来以重教崇学闻名国内外。小村庄人口不足500人,建国以来已有200多人考进大中专院校读书,被誉为“岭南状元村”。该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是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每年11-12月间,四方游客都会云集这里,漫步于千亩油葵花海之中。[4]

Bugu Village is located in Baixu town, Shanglin County, it famous for paying attention to teaching. It has a population of less than 500 people, but there were 200 people into colleges or universities, so it was called "Champion Village in Lingnan". The village has beautiful scenery, so its a good place to relax. Every 11-12 months, tourists are gathered here, walk in the acres of oil sunflower flowers.[4]

问题诊断:细品例(3)的英译,会发现中文字词的翻译与英文的行文规范相差甚远,甚至背道而驰。例如,原文中“长久以来以重教崇学闻名国内外”翻译为“it famous for paying attention to teaching”,违反了英文的句法与语用规则。在“famous”一词的使用上,地道的英语表达一般为“be famous for”,而非“famous for”。更有甚者,“每年11-12月间”的表达错误尤为明显,应为“Every November and December”而非“Every 11-12 months”,这种译文信息的错误表达都会让外国游客阅读景点宣传资料时捧腹大笑。很显然,这样的英译文本对景区的宣传工作会起到反效果,所以译者在翻译时要遵循英汉的语言规则,努力在原文与译文间找寻实现语用共融之点。

四、结语

随着广西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广西旅游资料文本的英译工作不断得到重视。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广西旅游资料文本的英译仍存在诸多不足,为此译者要重视语境的作用,合理处理原文中的信息,以充分营造目的语读者的认知环境,加强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关联性,实现语用信息的双向传递,达到语用等效翻译。固然,语用等效不是一剂翻译万能药,但在旅游宣传资料的英译工作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基金项目:该文系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跨越发展背景下广西旅游景区名称及公示语汉英翻译规范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YCSW2014178]。)

注释:

[1]姚宝荣,韩琪:《旅游资料英译浅谈》,中国翻译,1998年,第5期,第27页。

[2]Nida & Warrd:《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Bible Translation》,New York:Thomas Nelson Inc,1986年版,第48页。

[3]刘建刚:《论告示的语用等效翻译》,上海翻译,2005年,第4期,第32页。

[4]南宁中国青年旅行社:《广西景点大全》(中英文简介),2013年,第2期,第17页,http://www.chuyouke.com/newsinfo/2549.htm。

浅谈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技巧 篇4

在上个世纪, 在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主要的翻译理论家之一的彼得·纽马克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个概念著名的概念, 在这两个概念当中他提出了, “交际翻译力图使译文读者在阅读译文时得到的感受尽可能地与原文读者的感受相似。”这一著名的交际翻译的理论。我们可以从这些的理论当中能够明显的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 交际翻译理论是说翻译是以观众为中心的, 翻译的时候考虑的是要观众能够理解作者的意思。我们在进行交际翻译的时候它所翻译出来的译文必须是简单通顺并且十分易懂的, 给读者的第一印象就是十分的简单明了, 直接自然, 并且翻译的过程十分的规范, 特别是对专业术语的翻译来书, 是十分的合乎情理的。翻译的文本和结构必须要符合特定的语言的语域和语言的习惯以及语言的使用的人群以及范围。所以, 综合这些方方面面总体上来说, 进行交际翻译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和侧重点是我们译文的读者, 我们要在翻译的过程中和在翻译的文本中尽最大努力和最大程度的为这些宣传材料的读者排除在阅读上的困难与障碍, 使他们可以流畅的进行更好地阅读和从中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信息。在最大程度上使这些读者在阅读翻译资料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更顺顺利利的清楚地抓住文本的中心思想主要的感情和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的情感基调和色彩。

中英文对外的宣传资料上在实际情况上会存在很多很多的相似相同之处, 这些相同相似的地方更我们的翻译的工作带来了十分重要的便利, 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工作的效率和翻译工作的正确率, 减少了我们翻译工作错误率的发生。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和广告一样都极富吸引力, 在第一时间就可以抓住读者的眼球和心理。同时, 在另一方面来讲, 他还极富创造力和创新性, 这样更可以与众不同, 能更好的发挥翻译资料的实际价值。同时, 能够更好地发挥其说服力, 是使读者能够信服的关键的因素。在中英文翻译资料的语言的运用中, 也会使用相同的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这些词语的使用可以更好地找到中英文翻译资料的共同和共通之处。

但是由于中文和英文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使用习惯和表达方式的不同中, 中英文宣传资料在比较上也会有不少地不同之处, 在翻译的文本上也会因为语法的不够, 语言阅读习惯的不同而发生不同的问题。英文的对外的宣传资料在句式上明显的构架十分地严整和严谨, 在语言的表达习惯上十分的缜密和十分的细腻在翻译的文本所用的语言当中十分注重语言的行文顺序, 十分注重逻辑的表达, 在翻译的时候十分注重用词的准确性, 力图做到语言上的简洁明了, 用词的自然和方便, 拒绝生涩难懂, 语言的运用上最忌的就是重复累赘, 表达的中心的思想不够明确和不够清楚, 使读者难以获取自己想要获取的信息, 在某些层面上来说, 文本所要表达的意思也令人难以捉摸。所以, 我们在英文的宣传的资料上看到的是追求自然流畅之美。与之相对的中文的翻译的资料相比较而言, 中文的宣传资料的语言十分的华丽, 纷繁复杂。中文的宣传资料多追求的是词藻的华丽和优美, 常常是一种夸张的态势, 经常在翻译的资料当中看到的是笼统、抽象的套话而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信息的传达, 常常会出现一些我们所不太用到的语言词句的发生。一下子难以找到文章的重点和所要表达的感情。

但是中文的翻译资料中汉语在行文上比较的工整有节奏感, 这样的节奏十分地铿锵有力, 充满诗情画意在一定的程度上使读者感到心旷神怡。这样的例子有许多, 比如, 在中文的宣传资料当中经常会有大量的形容词的出现, 这些形容词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和在最大的意义上起渲染和烘托气氛的作用, 这些形容词的使用不会有多少实际意义或实用信息的存在, 只是一个渲染和衬托的作用, 但是相比较英文的宣传资料来说, 英文的宣传资料则大多的来使用具体的词汇, 如名词、动词, 尽最大可能的来用数据来说明问题, 这样会使得数据和翻译出来的资料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尽最大的可能性来试图再现自然和真实的感觉, 使之更有说服力。在比较的另一个方面来看, 中文宣传资料更会喜欢和擅长用四字的成语, 而且善与运用对仗、重复、排比、比喻、夸张等等一系列的修辞手法; 但是相对于英文的宣传资料来看则会出现文体朴实, 简单明了的特点, 他的用词比较的具体, 翻译的重点在于提供信息和内容, 相对来说修辞手法用得比较少。

笔者举一个例子说明, 以下为American Falls的部分介绍:

At 56 metres ( 180 ft) high, the American Falls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its Canadian counterpart. Its crestline is 328 metres ( 1075 ft) wide.The American Falls look spectacular at night, when it is lit with various combinations of coloured lights.

十分明显的是,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 在这一部分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赞美性的形容词出现的不是特别的多, 只有spectacular一个, 另外出现的词语只是简简单单地描写, 言语十分朴实大方, 用词具体, “56 metres”, “328 metres”几个词语简单地再现了American Falls壮观的风貌。

那么相对于中文的关于一些瀑布的介绍是什么样的? 在一些中文的宣传资料上可以见到的是下面的描述, 从这些描述就可以能够十分清晰地看到中文和英文翻译资料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吊水楼瀑布, 是来到镜泊湖旅游的必游景点。它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瀑布, 所以, 四季中以冬夏之景, 风韵尤殊。每当夏季洪水到来之时, 镜泊湖水从四面八方漫来聚集在潭口, 然后蓦然跌下, 像无数白马奔腾, 若银河倒悬坠落, 其轰声如雷, 数里之外便可听到; 其势之礴, 近观令人胆战心惊。那溅激起来的团团水雾, 漫天飘洒, 游人站立在观瀑亭上, 可欣赏到水雾烟云之中霓虹隐现, 甚为奇观。那两条翻腾滚跃的瀑布, 宛若两条出海入潭之蛟龙, 喷云吐雾, 把镜泊湖弄得更具神奇色彩了。

从某些层面上来说也有可能是American Falls不比中国的吊水楼瀑布逊色, 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更加的壮观和壮阔, 但是相对于宣传资料来说, 我们看到的和想象到的吊水楼瀑布的介绍则会觉得会是不一样场景的表现。中文的描写则会显得辞藻华丽得多, 四字成语的运用使得文章更为生动。但是American Falls的介绍则可以看出来行文的平实, 语言的简单清晰。仅仅就只是客观的描写而不是别的华丽辞藻的渲染。西方人认为用数据和事实说话更具说服力, 过多的形容词或者副词则反而容易给人带来虚假伪造的感觉。

由上可见, 我们在翻译对外的宣传的资料的时候, 翻译人员要应该充分的考虑到译文读者的需求、理解和接受能力。假如宣传资料的接受者是外国人, 由于外国人的不同的生活环境以及不同的文化、思维方式方法和生活习惯等等, 他们对语篇的理解和接受都在很大的程度上与中国人有着较大的差异和不同, 在翻译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到这一方面。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外宣资料的信息性功能, 也就是企业向国外宣传自身形象、产品或服务, 使其走入国际市场, 因此, 在此类文件的翻译中, 要以翻译其主要信息为基本准则, 以便传达宣传材料中所包含的信息。所以我们在翻译中, 可以采取直译加意译的翻译策略进行翻译。

另外一个方面, 在评估翻译质量时, 一定要检查材料的基本信息的准确性;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 在这些宣传资料中必定会有一些作为文化载体的词语或表达, 这些包含文化信息的词语可能会造成目标读者的困惑, 所以, 简单的逐字翻译或机器翻译是完全行不通的。如果想要高质量的翻译稿件, 并保证避免这些表达带来的理解误区和不当翻译, 除了人工翻译之外, 母语人员的校对和润色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要出色做好翻译工作一定要思虑周全, 多结合各国的文化背景, 灵活的运用。我们不能为了追求在美学等风格上一味的对等而过分的浮夸、为了能够更好地达到预期的翻译目的, 我们势必在翻译时有必要对翻译的文本的作出一定层面和一定程度上的变化, 不能一味地照本宣 “译”, 应该适当的去适应译入语国家读者的美学品位和语言习惯等等不同的需要和需求。

原文: 北京作为世界旅游名城, 有着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 雄伟壮丽的天安门; 金碧辉煌、气象万千的故宫; 气势宏伟的万里长城; 湖光山色、曲栏回廊的颐和园; 建筑精巧, 独具艺术风格的天坛; 烟波浩淼, 黛色风光的北海公园, 以及建筑宏大的明代帝王陵寝――十三陵……, 这些举世无双、驰名中外的古代建筑, 历来是旅游者的竞游之地。

译文: Beijing, being one of the world’ s great cities, is full of tourist attractions. Among these are the magnificent Tiananmen Gate, the majestic Palace Museum, the imposing Great Wall, the scenic Summer Palace, the ingenious Temple of Heaven, the enchanting Beihai Park and the carefully laid - out Ming Tombs. Unrivaled and of world renown, these ancient structures remain attractions to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travelers. ( 丁树德等, 1999)

以上译文将 “金碧辉煌、气象万千”译为 “majestic”, 将 “湖光山色、曲栏回廊”译为 “scenic”, 将 “烟波浩淼, 黛色风光”译为 “enchanting”, 中文过多的修饰语如果逐字翻译过来, 则显得累赘沉重。对待这种过于华丽的词藻, 这种简化的手法用得恰到好处, 正可谓 “多一分则太肥, 少一分则太瘦”, 不可不翻, 也不可全翻, 做到了忠实但却不死板。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上述译文在一定的程度上放弃了原文原有的风格, 充分的考虑到了译文的接受程度。译者对原来的文本进行了适当的变动, 却十分有效地传递了原文所要传递的信息。从这样的翻译的程度上可以看出来, 翻译人员十分注重了翻译资料的可接受性, 很大程度去符合了外国游客的口味, 最大可能的去摆脱原文表面上的束缚, 译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原文进行了加工和提炼, 符合美学的要求。不同的语言的翻译资料的展现都是一种文化的表现的形式, 都可以拿来借鉴。我们在翻译是要尽可能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摘要:对外宣传资料是一种形象的展现, 它具有极为重要的并且特殊的意义。本文首先一方面意在浅析对外交际翻译的理论进行了不同程度上和不同层面上的分析与探索, 逐步得出了自己的一些结论。其次, 作者比较不同的汉英的对外的宣传的资料来进行对比的研究, 是一种新的不同的研究的方式, 这样的比较的方式可以找出差异, 从而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进一步来解决问题。最后, 作者提出了自己的交际的对外宣传交际翻译的理论, 同时希望这样理论性问题的提出可以带来不同的启示和启发, 给予翻译者最大的支持和帮助, 进一步来提高翻译作品的质量, 能够翻译出更好地作品和宣传的材料, 同时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展现宣传材料的魅力和影响力, 以及宣传材料的实际的价值。

关键词:交际翻译理论,对外宣传,翻译质量

参考文献

[1]马琎晶.浅谈如何做好新闻编译工作[J].新闻世界, 2010 (05) .

[2]黄媛.浅谈对外宣传中的翻译工作[J].视听, 2015 (08) .

企业文化宣传资料(六) 篇5

苏宁企业的管理理念

一、企业管理理念的概念

管理理念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企业管理的风格和信念,反映一个企业对于计划、执行、控制等企业管理基本流程的态度。企业成功的内因是管理,管理手段、管理方法与时俱进、时时创新,但保持不变的是企业管理的思想精髓,也就是管理理念。

二、苏宁企业管理理念的表述

制度重于权力,同事重于亲朋。

三、如何理解苏宁企业的管理理念

这一管理理念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苏宁作为一个社会化的企业,其管理绝不依赖哪一个人,但企业又是由人组成的,企业必须依赖每一个人的努力。制度约束与情感纽带相结合,成为苏宁管理的个性和特色。

苏宁是一个原生性的民营企业,在创业发展过程中创业者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直接代表企业的利益和企业未来的发展远景。苏宁规模小的时候,事无巨细,企业创业者都是个人亲历亲为,企业创业者完全可以凭借个人的灵活操作来体现公司的管理。十几年下来,今天的苏宁已经是拥有员工上万名、产业多元化、事业连锁化的大集团,企业创业者已不可能再亲自了解每一个员工的真实表现,靠企业创业者个人来决定苏宁的各项具体政策,决定对每一个苏宁员工的奖惩是不切实际的。今天的苏宁不可避免的要依赖一种组织结构、制度体系来统领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在苏宁,每一个员工由于岗位职责的需求都相应地拥有一定的资源支配权力,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运用我们手中的权力。首先,权力是企业赋予某一岗位的职责以及相对应的权限,而不是一种特权。其次,运用权力要服从企业的利益,而不能依据个人的经验能力和兴趣好恶。

苏宁是民营企业,但苏宁坚决反对家族式管理,提倡家庭式氛围。所谓家庭式氛围就是分工不分家,每个人在忠于职责的同时,要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不管每个部门、每个人的职责是什么,大家都要为了企业的共同目标、共同价值而努力。同事之间是共同事业的合作伙伴、是共同拼搏的战友。所以,同事之间不仅有利益的纽带,更有感情的纽带。下级尊重上级,领导关心员工是企业文化的一贯传统,也是苏宁家庭式氛围的一种体现。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需要团队之间的分工与协作,需要员工之间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完成任务。同事之间默契配合,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意会,是无需言表的领悟。

四、苏宁企业管理理念的应用宣传口号和标语

管理就是不断制定和完善企业制度标准的过程。

制度是判断企业是非的价值标准,是左右员工行为的价值杠杆。

制度的优劣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执行制度是否公平、是否到位。

制度不在于数量多少,而在于执行多少。

经营服从管理,经营不可随意;管理服务经营,管理不能教条。

苏宁人员分工的原则是,5%的人做标准抓计划,15%的人做管理抓控制,80%的人做执行抓落实。

想在大处,决策不拘小节;做在实处,执行专注细节。

电力宣传资料应“瘦身” 篇6

电力宣传资料, 是供电企业展示企业形象, 提升服务效能, 缩短与客户距离, 延伸“最后一公里”服务的有效载体。每逢安全月活动、安全日活动或“3·15”等节日, 供电企业都会组织人员走上街头, 发放宣传资料。一张张宣传彩页, 要么是关于电力设施保护的, 要么是关于电费电价的, 要么是关于安全用电常识的等。笔者发现, 群众手里都攒着一沓子的宣传页, 很多人转过身便随手丢弃, 宣传的实际意义也没有达到。笔者认为, 电力宣传资料要想受到群众欢迎, “瘦身”很关键。

要“瘦身”, 就要认识到原有形式的不足。供电企业的宣传资料, 大多都是单张的, 内容单一, 比如电力设施保护、电价政策等宣传页大都是分开印刷。在宣传活动中, 很多人甚至躲着宣传人员, 怕的就是一递过来就是一沓宣传彩页。这说明宣传资料形式不新颖, 供电企业要进行宣传资料的创新。

要“瘦身”, 就要提供实用的宣传资料。供电企业可以对宣传内容梳理归类, 把群众最需要、最实用的内容挑选出来, 进行通俗易懂的编排, 改变过去专业术语多、群众看不懂的局面。内容整合完毕后, 集纳成小册子的形式, 便于群众阅读和收藏。

要“瘦身”, 还要融入低碳环保理念。供电企业在宣传上要融入低碳环保的科学理念, 珍惜每一本宣传手册, 改革宣传资料的发放方式。在街头开展宣传活动时, 可以通过展板、宣传画、现场咨询的方式, 少发宣传彩页, 避免宣传资料“现场满天飞, 过后变纸堆”的现象。在日常抄表、客户走访过程中, 可以根据客户需求, 有针对性地赠送宣传手册, 既体现对客户的尊重, 也把安全用电知识、电力法律法规政策和业务办理流程等知识送进千家万户。群众觉得有用, 就舍不得丢弃了, 就会存放在家里, 随时了解用电方面的知识。

企业对外宣传资料 篇7

在这个世界文化交流的舞台上, 对世博宣传资料的翻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在最早时候上海世博会的申办阶段, 还是在准备时期, 以及在世博会的举办期间, 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都充当着让世人了解上海世博, 向世界“译介”中国, 以及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角色。本文将从目的论的视角探讨2010上海世博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

一、目的论

在众多的翻译理论中, 德国功能主义理论派提出的翻译目的论独树一帜, 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目的论 (skopo stheorie) 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skopos是希腊词, 意为“目的”, theorie是德语词, 意为“理论”。目的论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 认为任何行为都是有目的的, 翻译也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译者应该根据翻译目的来制定翻译策略。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 译文不可能与原文完全保持一致, 那么要保留什么改动什么, 究竟是创作一个在形式上或在内容上忠实于原文的译文还是创作出一个能满足译入语读者要求的自由译文就要视翻译目的而定了。翻译目的论基本上属于一种对翻译的外部研究, 它将研究焦点从译文与原文的关系转移到译文的预期效果, 因此无疑能够弥补传统翻译研究的不足, 从而为翻译的多学科探索又增加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 (仲伟合、钟钰, 1999) 。

1. 目的论的原则

(1) 目的原则 (skopos rule)

目的论认为, 所有翻译活动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 即翻译应能在译入语情境和文化中, 按译入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 即结果决定方法。但翻译活动可以有多个目的, 这些目的进一步划分为三类: (1) 译者的基本目的 (如谋生) ; (2) 译文的交际目的 (如启迪读者) ; (3) 使用某种特殊的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 (如为了说明某种语言中的语法结构的特殊之处采用按其结构直译的方式) 。但是, 通常情况下, “目的”指的是译文的交际目的, 即“译文在译入语社会文化语境中对译入语读者产生的交际功能” (Venuti, 2001) 。因此, 译者应在给定的翻译语境中明确其特定目的, 并根据这一目的来决定采用何种翻译方法———直译、意译或介于两者之间。

(2) 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

连贯性 (coherence rule) 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 (intra-textual coherence) 的标准, 即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能够使接受者理解并在译入语文化及使用译文的交际语境中有意义。忠实性原则 (fidelity rule) 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 (inter-textual coherence) 。这相当于其他翻译理论所谓的忠实于原文, 但与原文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取决于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

(3) 忠诚原则

忠诚原则 (loyalty principle) 是由诺德提出的。她发现目的论有两大缺陷:首先, 由于文化模式的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对好的译文有不同的看法;另外, 如果目的原则所要求的译文的交际目的与原文作者的意图刚好相反, 那么我们就会遵守目的原则而违背忠实性原则。因此, 诺德就提出了忠诚原则来解决文化差异及翻译行为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诺德认为, 译者对译文接受者负有道义上的责任, 必须向他们解释自己所做的一切以及这样做的原因。这是忠诚原则的一方面。该原则的另一方面则是要求译者对原文作者忠诚。译者应尊重原作者, 协调译文目的语与作者意图 (Nord, 2001) 。因此, 忠诚原则主要关注翻译过程中译者与原作者、客户、译文接受者等参与者之间的关系。诺德提出译者应该遵循“功能加忠诚”的指导原则, 从而完善了该理论。

总之, 这三大原则构成了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原则, 但是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必须服从于目的原则, 这是目的论的首要原则。

2. 目的论的评价标准

至于翻译的标准, 目的论用充分性 (adequacy) 而非等值 (equivalence) 作为评价译文的标准。在目的论理论框架下, 充分性指译文要符合翻译目的的要求, “在翻译过程中以目标为基础选择实现翻译目的的符号”。这是一个与翻译行为相关的动态概念。等值指译语文本与源语文本出于不同的文化语境但实现了相似的交际功能。等值只是充分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描述翻译结果的一个静态概念。从上述分析中我们了解到, 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并不是普遍适用的,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应以目的原则和忠诚原则为指导, 用合适作为评价译文的标准。

二、目的论与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的翻译

根据目的论, 上海世博会对外宣传资料的用意是什么?当然是让世界了解上海世博、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参展或参观, 并且通过世博, 使他们更加了解上海、了解中国。基于这一目的, 译者首先要考虑的是交际功能, 即预期读者能否接受我们的宣传:再者, 所宣传的内容是否符合上海和中国的形象, 是否具有民族特色。

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的翻译就很好地达到了这样一种平衡。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的名字叫“海宝”, 意即“四海之宝”。“海宝”的名字朗朗上口, 也和他身体的色彩呼应, 符合中国民俗的吉祥称谓原则。海宝的英文即是它的汉语拼音“Haibao”, 别看它采用音译法, 看似没什么特点, 但是能使读者看着一目了然, 并且还能牢牢记住这个“具有鲜明汉语特色的名字” (廖晟、瞿贞, 2006) 。在世博网上, 有一段关于海宝的英文描述:

“Haibao was an imaginary object which created from the Chinese character”meaning people.The mascot manifests a“people-oriented”spirit and tells the public“people”the foundation (基础) to build a better life, the organizers explained.The blue color represents the water, which also speaks that“Haibao”is from a costal city Shanghai.The structure of this Chinese character, in which two strokes support each other, showed a concept that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合谐社会) need the efforts of all the people.The organizers defined“Haibao”as a confident, lovely, happy, witty and lively creature.Its hair is like the wave of the sea;its motion shows his generosity and hospitality (包容和热情) ;and his smile welcomes visitors all over the world.The image of the mascot is simple and easy to remember.Though it is a single mascot, with the different motions and costumes, it could also have various appearances, the organizers said.”

显然, 从这段文字中, 读者可以充分地了解海宝形象所蕴含的中国汉字文化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达到了交际的目的。

三、目的论与上海世博会会徽的介绍

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汉字“世”为书法创意原形, 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 相得益彰, 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会徽图案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 表现了家庭的和睦。在广义上又可代表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 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和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 富有生命活力, 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 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 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

“The emblem, depicting the image of three people———you, me, him/her holding hands together, symbolizes the big family of mankind.Inspired by the shape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世” (meaning the world) , the design conveys the organizers’wish to host an Expo which is of globalscale and which showcases the diversified urban cultures of the world.”

这篇英文翻译虽然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的改变, 但是保留了其中关于会徽的创意来源, 即汉字“世”字, 向读者传递了中国的汉字文化, 体现了汉字一定的表形功能。

四、目的论与上海世博会主题、口号的翻译

上海世博会的展会主题是“城市, 让生活更美”, 我们把它翻译成“Better City, Better Life”, 非常清楚、明了, 符合外国友人的表达习惯, 也符合目的论的目的原则, 完成了交际的功能。

上海世博会的副主题是: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The secondary themes of Shanghai Expo are:multi-cultural integration, the promotion of city econom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city commu-nities, and the intera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sectors.”

陆谷孙先生将上海世博会志愿者主口号“世界在你眼前, 我们在你身边”翻译为“At your service at Expo”。他说:“别人一看就明白, 意味着志愿者准备好了, ‘我们为你服务’, 这说出了志愿者的实质。”这种简明扼要的翻译既符合原文的意思, 又很好地达到了交际的目的, 完全符合目的论在翻译中的功能。如果将其翻译为:“World is in front of you.We are by your side.”外国人读了像在“脑精急转弯”, 而且志愿者的胸牌上也根本写不下。同理, 我们也采取这种方式对更多的副口号进行了翻译:志在, 愿在, 我在:“My Will, My Help, My Joy”;城市有我更可爱:“Our City, Your Joy”;2010, 心在一起:“2010, We’re Together as One”。

从以上的各项的英文翻译来看, 目的论在上海世博会宣传资料的翻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翻译过程中既要保留民族色彩和中国元素, 又要考虑交际功能, 使读者能接受, 既能让中国有特色的文化得到保留, 又能使其被世界所接受, 达到传播的目的, 实现文化与交际功能统一的目的。

摘要: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Expo 2010) , 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 它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以“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Better City, Better Life) 为主题, 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 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 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世博会外宣资料的翻译在世博宣传中无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也是世博获得成功的动力。本文将从目的论的视角探讨2010上海世博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

关键词:目的论,2010上海世博会,外宣资料,翻译

参考文献

[1]仲伟合, 钟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 1999, (3) .

[2]廖晟, 翟贞.从目的论视角解析吉祥物“福娃”的英译[J].上海翻译, 2006, (2) .

[3]薛金凤.翻译目的论述评[J].华章, 2008.

[4]Venuti, Laurence (eds.) .The Translation StudiesReader[M].London&New York:Routledge, 2000.

[5]http://www.sonylunwen.com/a/fanyilunwen/2010/0714/6678.html.

[6]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c25d30100ghj8.html.

[7]http://www.docin.com/p-47908024.html.

企业对外宣传资料 篇8

从系统动力学角度分析供应链中生产商、运输商、销售商的关系/魏倩丽//《对外经贸》2014.7.124~127

【全文载于】F14《物流管理》2014第10期………………………………………全文转载数:1篇

索引情况统计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

创新的影响……………/王潇//《创新政策与管理》2014第09期

我国企业科技创新内生动力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邵作仁//《创新政策与管理》2014第10期

吸收能力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研究…/贺楠楠,吕本波//《创新政策与管理》2014第10期

人口老龄化对实体经济的积极影响……………………/杨晓奇//《社会学》2014第10期

完善贫困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龙滢滢,雷娉//《社会保障制度》2014第04期

关于建立健全哈尔滨市重度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研究……………/曹凤刚//《社会保障制度》2014第07期

农民工医疗保障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吴杰//《社会保障制度》2014第09期

浅析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管理问题………………/王今//《社会保障制度》2014第12期

我国关于独生子女问题的研究综述……………………/陈素美//《人口学》2014第06期

城镇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邱平//《国民经济管理》2014第10期

面向地震的应急物流研究……………………/刘涛//《物流管理》2014第03期

区域物流发展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王新娥,王学剑//《物流管理》2014第03期

黑龙江省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运营研究……………………/张璐//《物流管理》2014第05期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货代企业物流服务模式转型研究…………………/陶春柳//《物流管理》2014第09期

供应链风险管理概述…………………/张晓乐//《物流管理》2014第10期

基于“钻石模型”的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曲敬//《物流管理》2014第12期

农业旱灾脆弱性与我国农村贫困的灰色关联分析……………/刘新意//《农业经济研究》2014第06期

中国水果国际竞争力分析…………………………………/李京栋,张吉国,史建民//《农业经济研究》2014第06期

都市区背景下城郊农业发展模式探究…………………………………/胡俊辉,刘丹凤,韩雪//《农业经济研究》2014第10期

浅议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车德彬//《农业经济研究》2014第11期

我国产业组织研究综述………/王思远,余思勤//《产业经济》2014第12期

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探讨…………………/蒲方合//《产业经济》2014第12期

论国企改革与资产资本化……………/曾文虎//《企业管理研究》2014第05期

论弹性雇佣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陈爽,高福霞//《企业管理研究》2014第10期

ECFA时期闽台旅游服务贸易的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詹小琦//《贸易经济》2014第10期

果蔬批发市场实现共同配送的优化研究……………………/江芳//《贸易经济》2014第12期

黑龙江省蔬菜流通渠道和流通方式的改革与创新…………………/王兴中//《贸易经济》2014第12期

娱乐营销———品牌营销之幕后推手……………/尚佳//《市场营销(下半月·理论版)》2014第04期

美国好事多(Costco)超市营销策略分析及启示…/陶薇//《市场营销(下半月·理论版)》2014第10期

辽宁省出口贸易结构问题研究………………/张颖//《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01期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的经验启示……………/路红艳//《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01期

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综述……………/钟冰平//《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03期

关于我国对外贸易摩擦的探究……………/齐海鹏//《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03期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拉丁美洲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实证研究………………/蔡鑫//《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03期

技术性贸易壁垒及我国应对策略分析……………/王元飞//《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03期

碳关税压力下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的新出路…/孙颖,赵晨旭,潘超//《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03期

国际金融危机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张进//《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04期

中巴贸易现状及问题分析…………………/邓海艳,陈小雪,周梅芳,胡瑞法//《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04期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策略研究……………/张宗英//《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05期

影响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分析……………/桂嘉越//《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05期

中日韩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韩梦玲//《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05期

国外对华反倾销与倾销情况分析………………/孙璐//《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06期

我国蔬菜出口贸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李欢//《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06期

中韩经贸关系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尹圣男//《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06期

中日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及预测………………/刘俏//《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06期

中智FTA正式实施后的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王琳//《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06期

埃及经济发展现状及中埃经贸合作前景展望……/金欣,王玲莉//《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08期

基于引力模型的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出口潜力分析…………/邵桂兰,李姣斐,李晨//《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08期

上海自贸区的建立对优化中国在亚太地区贸易格局的重要意义……/张孝静//《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08期

我国人均收入与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的关系研究………………/李津//《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08期

中俄贸易互补性的实证分析………………/杜珊//《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08期

安徽省服务贸易竞争力与开放度关系的实证研究………………/邓庆//《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09期

出口信用保险在出口风险管理中的运用……………/徐林萍//《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09期

国际金融危机对新疆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启示……………/崔炳强//《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09期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模式、演进及关键要素……………/张明洲//《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09期

欧盟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朱鹏鹏//《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09期

我国稀土出口配额制度探析……………/张群卉//《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09期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许龙//《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09期

中美两国创意产品贸易现状分析………………/丁锋//《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09期

中日韩三国货物贸易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分析…………………………/谷忠倩,苏丹,毛靖怡,高新尧//《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09期

2014年中国进出口形势……………/刘建颖//《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11期

后普惠制时代我国外贸企业的选择………………/陈广//《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11期

贸易自由化对出口产品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邬汝威//《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11期

中美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比较分析………………/郭丽//《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11期

关于中日构建FTA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胡杨//《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12期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对策探讨…/阿依古力·依明//《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12期

透视TPP框架下美国“高标准”的服务贸易自由化机制……/孙玉红,李芳//《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12期

我国汽车出口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张婧//《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12期

浙江省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SWOT分析……/徐景雯,徐姗//《国际贸易研究》2014第12期

欧盟“财政契约”对化解我国地方债风险的启示………………/龚永丽//《财政与税务》2014第09期

中美两国利率期限结构的主成分分析…………………/夏日//《金融与保险》2014第05期

“中国式影子银行”体系研究………………/杨贵平//《金融与保险》2014第07期

人民币区域化发展研究…………………/张良//《金融与保险》2014第07期

四平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曹金凤//《金融与保险》2014第07期

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效应及对我国的启示……………/刘降斌,潘兴坤,魏来//《金融与保险》2014第09期

基于SWOT分析的中印缅孟次区域金融合作战略构想及实现路径…/霍强,李霞,黄雅琪//《金融与保险》2014第09期

出口信用保险在出口风险管理中的运用………………/徐林萍//《金融与保险》2014第10期

俄罗斯银行业发展现状、问题及措施…………………/高志//《金融与保险》2014第10期

上海自贸区利率市场化的SWOT分析及政策建议…………/林伟,高劲//《金融与保险》2014第10期

我国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现状及风险管理研究………………/张新荣//《金融与保险》2014第10期

我国银行业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及运营模式研究………………/李纹纹//《金融与保险》2014第10期

我国证券市场的理论选择研究…………………/于凯//《投资与证券》2014第04期

中国企业赴芬兰投资的机遇与挑战分析………………/冯垲迪//《投资与证券》2014第08期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及对策研究…………/郭振,王欢//《投资与证券》2014第09期

东南亚国家投资环境分析…………………/刘娜//《投资与证券》2014第11期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上市公司并购长期绩效研究………………/胡雨驰//《投资与证券》2014第11期

我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的表现及建议………………/潘兴坤//《投资与证券》2014第11期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及动因分析………………/顾学颖//《投资与证券》2014第11期

股票市场发展对我国三大产业的影响………/彭莉花,高劲//《投资与证券》2014第12期

从拉哈苏苏海关的设立看近代黑龙江海关的殖民性………………………/杨光//《经济史》2014第06期

论普京的改革观……………/赵传君//《世界经济导刊》2014第04期

美债危机:闹剧·无奈·反思……………/刘先雨//《世界经济导刊》2014第05期

东北亚地区石油消费国联盟的制度建设……………/宋树廷//《世界经济导刊》2014第06期

哈萨克斯坦农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任志远//《世界经济导刊》2014第08期

基于战略并购视角的跨国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秦国胜//《世界经济导刊》2014第08期

东南亚国家投资环境分析………………/刘娜//《世界经济导刊》2014第09期

中国入境旅游流时空分布集中性分析…………/何晶晶,李伟,王珍茜,台倩//《旅游管理》2014第10期

江苏省旅游经济均衡发展研究………/黄常州,李如友//《旅游管理》2014第12期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曲菲莉//《思想政治教育》2014第06期

索引数:99篇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地址:北京9666信箱邮编:100086

企业对外宣传资料 篇9

为使世界更好地了解恩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为吸引更多的海外朋友来恩施旅游, 加强对外宣传已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本文欲从加强对外旅游宣传资料汉英翻译的重要性、措施及恩施州旅游景点介绍的英译原则和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加强对外旅游宣传资料汉英翻译的重要性

1.有利于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树立恩施州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良好形象

旅游资料的英文本具有信息、召唤和表情等交际功能, 目的在于准确传递旅游信息, 吸引外国朋友来观光旅游, 并使他们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只有在准确实现旅游英语文本的各种交际功能的基础上, 我们才能建立起完善、健康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体系。为方便来恩施旅游或投资的国外朋友不需翻译也能轻松进行简单的游、购, 我们应该给所有的汉语旅游和配套的服务资料都配上相应的英文, 只有这样才能反映我们恩施少数民族欣欣向荣的精神面貌, 检验我们的城市国际化程度, 体现我们城市的综合素质, 从而在世界树立起对外交流的良好形象。

2.有利于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产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据统计, 2003年前, 恩施州累计接待游客309万人次, 旅游收入7.3亿元, 年均分别增长20.8%、29.1%。其中, 海外旅游者接待人数31.5万人次, 年均增长30.56%;旅游外汇收入3242万美元, 年均增长26.7%。2004年, 由于加大了资源开发和产品对外宣传营销的力度, 建成并开放的景区景点增多, 开展了一系列节会活动, 对各旅游景区进行了综合整治, 改善了旅游环境, 恩施旅游业在上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 又有新的突破。全年接待人数达到141.6万人次, 增长36%, 其中境外游客7万人次 (神农溪漂流因受三峡大坝蓄水的影响而游客减少) 。旅游收入首次过亿元, 达到1.3亿元, 比上年增长85%, 全年累计完成营业税及附加税近700万元, 实现历史性跨越。[2]旅游业的发展, 还带动了交通、饮食、住宿、商业购物、休闲娱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全州近5万人因得益于旅游业而脱贫, 就业增加8.5万人, 其中直接就业增加1.4万人。到“十五”期末, 仅巴东县累计接待中外游客220万人次, 其中海外游客108万人次, 在全省的海外旅游及外汇收入中, 仅次于武汉、宜昌, 排名第三, 国际旅游在湖北占有重要地位。 2007年五一黄金周, 恩施州旅游业持续升温。截至5月7日下午5时旅游部门的统计数据: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达126094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984.05万元, 同比分别增长8.65%和17.34%。各景区景点吸引力倍增, 接待游客达98172人次, 实现收入732.35万元, 同比增长均超过40%。[3]但是, 与附近的三峡比起来, 恩施州接待的海外游客数量还非常有限。除了交通旅游设施等条件的制约外, 对外宣传的力度很弱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二、加强对外旅游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的措施

要加强对外旅游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 首先就要提高对旅游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的重视程度。 加强对外旅游宣传非个人能力所及, 从宏观的角度说, 它需要我们社会政府、企业单位共同关注和努力, 只有先从思想上重视了, 才能付诸行动。有关政府或部门, 比如旅游局应制定详细的短、中、长期规划, 在“十一五”期内把所有的旅游资料都翻译成英文, 然后再考虑译成日语、韩语等小语种。在源头上, 要请专业人士进行翻译, 最后请专家审核通过。要尽量从源头上杜绝由于误译、乱译或者粗制滥造而造成的语言和文化上的错误。其次, 还要做好中英对照旅游资料的排版和印刷错误的校核工作。实际上, 国内现有的旅游资料英文宣传的错误有很大一部分应该属于印刷错误: 字母大小写颠倒;多一个字母或少一个字母;颠倒单词中字母位置;单词换行不规则;将一个或几个单词连成一个单词;将一个单词拆开成两个或多个等。究其原因, 应该是排版和印刷过程中工作人员不懂英语而误解了英语原稿。因此, 做好校核工作也是很关键的一步。最后, 在一定时期内建立开放、完善的修正体系。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料涉及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纷繁复杂, “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 存在失误或错误在所难免, 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建立一个开放的、完善的修正体系很有必要, 即通过政府干预性地对其实施全方位的监督检查, 号召全体市民积极参与, 对所有不规范、不准确的旅游英语进行举报, 甚至有偿性举报, 一经核实, 政府强制性马上纠正。这样集思广益, 共同创建一个和谐的对外旅游宣传环境。

此外, 值得一提的是, 加强对外宣传还要特别注重导游的培训和培养, 尤其是涉外导游的培训。为培养和选拔更多的高素质的优秀导游, 政府和旅游部门也应制定详细的规划, 为未来恩施州的旅游开拓更大的市场作好充分的准备。

三、恩施州旅游资料宣传的汉英翻译原则

旅游文本具有信息功能、表情功能和诱导功能, 但不同的旅游文本其功能也会有所差别。具体来说, 恩施的旅游景点介绍以传递信息为主, 兼有诱导功能和表情功能, 其目的在于提供关于景点的信息, 吸引游客, 激发他们参观游览的兴趣。旅游文本的英译文的阅读对象是国外游客, 他们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审美观念与中国人差别甚大, 因此, 译者在翻译时应首先考虑的是读者的理解和反应。[4]翻译时不应拘泥于原文的表达方式, 而应分析文本的预期功能和目的, 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 采用灵活的翻译策略。翻译过程中, 通过对原文的篇章结构及表达方式等进行合理调整, 使译文在译入语语境中具有实质意义, 符合译文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期待, 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否则, 译文的接受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读者有可能对译文感到迷惑不解, 甚至造成误会。

1.宣传媒介决定总的翻译策略

根据目的论, 译者应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或目的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我们知道, 有的旅游资料是供读者在网上浏览, 有的是在宣传画册上浏览, 有的是在旅游观光的现场阅读, 而有的是通过电视广播中的口头播报获取。也就是说, 旅游景点简介汉英总的翻译策略应视宣传的媒介而定。目前, 恩施的旅游资料宣传媒介主要有出版的图书、网络、宣传画册、标牌、口头讲解。我们在翻译旅游景点简介时一定要考虑到媒介的差异。如果忽视媒介的存在差异而一味采用同样的翻译策略, 势必会影响交际的效果。一般来说, 在出版的图书、网络和宣传画册的景点简介中, 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常常需采用选译等种种变译手段, 突出其信息功能;而景点标牌的英译文更因受空间的制约, 常常只保留最重要的信息; 而在口头翻译中, 一定要做到语言通俗易懂, 雅俗共赏, 尤其要避免少用复杂的句子结构和生僻字词。下面让我们以恩施州的名胜风景点“梭布垭石林”的简介为例进行说明。

[汉语原文]梭布垭石林风景区总面积21平方公里, 是中国第二大石林。其植被居全国石林之首, 被誉为“戴冠石林”。景区平均海拔900多米, 遍布奇岩怪石, 有的形若苍鹰望月, 有的神似仙女回眸, 有的恰似龙争虎斗, 有的酷肖莲花朵朵……

由于这段文字来自旅游宣传画册, 翻译时务必要用简短的文字传达出主要的旅游信息, 原文中的细节描写“有的形若苍鹰望月, 有的神似仙女回眸, 有的恰似龙争虎斗、有的酷肖莲花朵朵”翻译时可略去, 因此最后的译文应为: The scenic spot, Suo Buya (Shuttle Passage) Stone Forest, with an area of 21 square kilometers, is the second largest stone forests in China. Its luxuriant vegetation ranks the highest among the stone forests in the country. With an average height of over 900 meters above sea level, the scenic spot also boasts fantastic and exotic stones and rocks.

2.变译在恩施旅游资料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所谓变译 (或“翻译变体”) 是译者根据读者的特殊要求采用扩充、取舍、浓缩、阐释、补充、合并、改造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中心内容或部分内容的翻译活动, 大致包括摘译、编译、译述、缩译、综述、述评、译评、改译、阐译、译写、参译等。[5]旅游景点简介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 其翻译目的是让外国游客获取旅游信息, 并吸引他们来参观游览, 因此译文要尽可能地符合英美人的语言习惯、思维习惯和审美情趣。恩施州旅游景点的汉语简介大多词藻华丽, 语气夸张, 声情并茂, 虚实结合, 四字结构尤其盛行, 但整体行文却结构松散。 因此, 在景点简介的汉英翻译中采用变译手段往往是非常必要的。但变译决不是随心所欲的变通, 而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一般地说, 对原文中的高值文化信息, 可采用增译手段。恩施的许多旅游景点包括民俗风情都与历史文化背景相关, 翻译时必须考证有关历史史实和文化内涵等文化因素, 以避免或减少由于缺乏文化知识而造成的误译。比如“西兰卡普”、“蓑衣饭”、“包谷酒”等都是西方人所不熟悉的, 如果只用音译, 必定在西方读者的大脑中形成文化空缺, 因此要采用“阐译”的翻译策略。

另一方面, 根据接受者对信息和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 对原文中的低值文化信息, 一般的常识, 次要累赘的细节描写, 重复堆砌而又无实际意义的词句, 臃肿的四字成语, 在翻译中可采用节译、译述、改译等变译手段, 从而化虚为实, 用更为简洁、逻辑结构更为严密、更符合西方人的阅读习惯的译入语来迎接外国的游客。

3.土苗民俗风情简介的翻译

恩施州的旅游特色被定位为:“绿色生态州, 民族风情园”, 因此旅游宣传中涉及较多土苗民族风情的简介。这些简介大多资料翔实, 翻译时, 一般不需全译, 以突出文化特色和信息功能为主。如:

[汉语原文]女儿会被誉为“土家情人节”, 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 是恩施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过程中, 自发形成的以集体择偶为主要目的的节日盛会。其主要特征是以歌为媒, 自主择偶。通过对歌的形式寻找对象或与旧情人约会, 畅诉衷情。如今, 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日恩施市梭布垭石林景区都会举行场面盛大的女儿会。

“Girls’ Gala”, known as “Valentine’s Day” of Tujia people, is celebrated on July 12th (Chinese lunar calendar) in Suo Buya Stone Forest. On the grand scene, young men and women pour out their feelings and pick out their Mr. and Miss Right respectively by singing antiphonal folk songs.

四、结语

随着国家西部开发工程的推进, 随着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 恩施州的经济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 恩施州的旅游业蕴涵着更大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潜力, 将成为恩施州经济的腾飞的重要依托。但是, 对外宣传的力度不够必然会直接影响到未来恩施旅游业的发展。为吸引更多的西方人来恩施旅游观光, 为树立国际化大都市的良好形象, 我们期待所有的旅游资料都能配上准确规范的英文, 我们期待着这片神奇美丽的沃土早日为世人所了解。

摘要:恩施州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色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而成为湖北省旅游业中的一大亮点。为让恩施走向世界, 为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 为使旅游业收入大幅增加, 从而最终促进恩施州经济的发展, 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无疑将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恩施,旅游宣传资料,汉英翻译,经济

参考文献

[1]恩施州政府.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EB/OL].www.enshigov.cn/htm/news/20041223.

[2]田孟清.恩施州旅游业发展初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3) :120.

[3]朱永恒.黄金周我州接待游客十二万人次实现收入近千万[EB/OL].www.eslygov.cn/htm/news/2007-05-08.

[4]游丽琴, 试论功能翻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4 (1) :73-75.

企业对外宣传资料 篇10

中国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为了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 越来越多的汉语旅游资料被翻译成英文。素有“东方威尼斯”美誉的苏州地区及国际花园城市常熟的旅游宣传资料也毫不例外被翻译成英语。但是对外旅游宣传资料的质量不尽如人意, 无法让国外游客很好地了解中国旅游景点的文化底蕴。像一些高级酒店的菜单上“鱼香肉丝”被译为“fish with shredded pork”, [1]结果外国游客在吃饭时都很纳闷鱼在哪里。游客对语言的理解会影响信息的传递, 中西文化的差异常常成为双方互相沟通的障碍, [2]消除这种障碍已成为旅游资料翻译中的当务之急。

二、目的论与翻译研究

目的论的三大原则是: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诚原则。[3]所有翻译活动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 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 即结果决定方法。旅游资料目的是引起游客在情感、观念及行为上的互动。[4]因此, 译者应根据这一目的来决定采用何种翻译方法:直译、意译或介于两者之间。连贯性 (coherence rule) 即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能够使接受者理解并在译入语文化及使用译文的交际语境中有意义。此外, 如果目的原则所要求的译文的交际目的与原文作者的意图刚好相反, 那么我们就会遵守目的原则而违背忠实性原则。因此, 诺德就提出了忠诚原则来解决文化差异及翻译行为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从而完善了该理论。研究功能目的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对进一步完善旅游宣传资料的英译本有着实际指导作用。[5]

三、苏州及其周边地区旅游宣传资料的英译

苏州是中国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是吴文化的发祥地。苏州城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苏州古城和苏州园林为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遗产”集于一身。常熟更是中国第一个“国际花园城市”, 拥有5A级旅游景区沙家浜风景区, 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远近闻名, 叫花鸡、鸭血糯等特产享誉全国。苏州及其周边旅游景区的英文介绍对宣传吴文化有着桥梁的作用。目的论在宣传资料中的应用必定能最大化地使游客产生情感与行动上的共鸣, 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首先以国家5A级旅游景区苏州山塘街为例。

例1:七里山塘上有诸多的古寺、古祠、古牌坊、古会馆……这些古建筑, 精雕细刻, 古色古香, 一派岁月沧桑感, 还有耳熟能详的半塘传说, 都装点了山塘的婉约一面, 五人墓和葛贤墓又刻下了苏州阳刚的一面。

Example:The street has a number of old temples, ancestral halls, memorial arches, and guild halls, which retain their original style, with a sense of variety.Many familiar Bantang (a place in Shantang Street) legends from 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 , show the graceful, refined side of Shantang.The poem Shantang Quatrain, written by Zhao Yi of the Qing, talks of many beautiful girls on Shantang Steet.On the other hand, if you visit the Five-man Tombs (five people of Suzhou who fought against greedy Ming officials) or the Gexian Tomb (of Ming merchants who fought against local bullies) , you’ll get a taste of the masculine side of Shantang and Suzhou.

这段译文将中文资料上的五个“古”字分别用了old、ancestral、memorial、guild、original来翻译, 一来避免了重复给人带来的乏味, 二来更符合西方人的表达习惯。仔细对比可以发现中文中“精雕细刻, 古色古香, 一派岁月沧桑感”在译文中并没有对应的字句体现, 译文直接用了短语“with a sense of variety”来概述这种感觉。笔者认为译文这样翻译的原因在于“精雕细刻”太过于细节化。中国人喜欢从整体到局部, 从大处到细节, 采用螺旋式的方法来阐述一个主题。而西方人总是先给出主题句, 再对详细情况进行补充说明。“古色古香”则是与前面提到的古牌坊等表达同一个意思, 所以删除避免重复。“一派岁月沧桑感”在中文语境中有给人一种饱经沧桑, 经历过岁月积淀的感觉, 但是在英语语境中, 沧桑感给人一种无力萧条的感觉, 不会引起游客的参观欲望。因此, 译者在对原文理解的基础上, 根据连贯原则, 用“with a sense of variety”翻译更贴近目的语读者的表达。英译本中对半塘直接用了音译加补充说明的方法也是为了方便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如果英译成half river的话, 在目的语中半塘根本不具有意义, 目的语读者反而不懂想表达什么意思。译文中对五人墓也做了补充说明, 为的是方便读者对它的了解。

四、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旅游宣传资料有很多种类, 本文涉及的主要是指旅游景点介绍。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旅游宣传资料, 它们都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中西方文化隶属于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 文化的独特性给旅游资料的翻译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综合前期研究, 本段将从三个方面分析苏州及其周边旅游景点的翻译失误。

1. 语法失误

语法失误指译文中出现违反目标语规范的现象, 包括拼写错误、用词不当、时态等方面的失误。下面主要分析一下旅游宣传资料中的用词不当。

例2:曾任郴州刺史的倪德光, 为了顺从母亲信佛心愿, “舍宅为寺”, 将自家的花园捐赠并改建为寺院……兴福石名声远扬……

The prefectural governor Ni Deguang of Chenzhou, changed his own garden into a temple to flatter his mother’s devoting to Buddhism.Its reputation became so well-spreadded...

译文的flatter在英文中有贬义的意思, 原文的顺从没有贬低他母亲的意思, 只是想表达他是一个孝子, 遵从母亲的意思。所以根据上下文可以用comply。名声远扬对应well-spreadded也属于语法错误, 译者和wild-spread混在了一起。

2. 文化因素失误

文化因素失误是由于译者在再现特定文化规范时决策不当造成的。文化因素的处理是所有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难题。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规范, 例如, 不少中文旅游宣传资料常追求辞藻华丽, 讲究工整对仗。而多数英语国家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与国人不同, 如果不加变动地翻译, 会引起误会, 甚至会引起反感。

例3:相传, 清代有一乞丐在虞山山坡得鸡一只……叫花鸡先后在《江浙沪名菜志》《江苏特产》及《中国名菜谱》中做过详细介绍。

In Qing dynasty a beggar got a chicken on the slope of Yu Mountain...it has found its way into Famous Dishes in Jiangsu, Zhejiang and Shanghai, Jiangsu Specialities and Famous Dishes in China.

在翻译朝代的时候, 译者对文化缺省这一部分没有进行补偿, 没有增添朝代的公元年份, 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读者来说, 译文没有做到让外国读者一目了然。可以在清朝后面补充说明是1636—1912年。在苏州市及其周边旅游景点英译资料中, 朝代没有进行补偿翻译算是比较普遍的。还有兴福寺中的:“早在佛教盛行的南北朝南齐时期”, “as early as Qi Dynasty of the South and North Period”, 在后面注释说明公元年份420—589B.C.有利于读者知识迁移, 印象深刻。译文中虞山的翻译也是有多种多样, Yushan、Yu Mountain、Yushan Hill、Yushan Mountain都用来代指虞山。笔者倾向于四个中的Yushan Hill, 原因在于Yushan Hill既有音译翻出了虞山, 更有hill让外国人一目了然。这样问路时, 即便是不懂英文的人不知道hill是什么, 也能听出虞山二字。Yu Mountain虽然做到了字字对应, 但是这个名字对外国人来说没什么意思。Mountain和hill的区别在于mountain一般指的比较大的山, 像虞山这样的山还称不上是mountain。西方人强调客观描述事物, 注重写实简洁, 因此笔者认为《江浙沪名菜志》等与目标语受众群体文化关联性不大, 根据读者的习惯可以适当省略部分。

五、总结

旅游文体的翻译失误的原因是多样的, 主要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缺乏目的语读者意识、语篇意识以及跨文化意识等所造成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翻译目的论强调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译者应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6]

根据译文不同语篇的预期功能, 灵活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根据译文读者的需要, 对译文进行适当补偿操作, 如, 补充相关背景知识, 作解释性翻译等。那些由于文化差异而难以处理的原文, 最重要的是要有深刻的文化意识, 即意识到两种文化的异同, 运用目的语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 使译文通俗易懂, 是适合目的语游客的一种策略。通俗易懂的旅游文本必定对苏州及其周边旅游业的对外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来此旅游。

参考文献

[1]杨元刚.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3]张锦兰.目的论与翻译方法[J].中国科技翻译, 2004, 17 (01) .

[4]占华丽.旅游材料中文化因素的功能翻译——以绍兴旅游文本为例[D].苏州:苏州大学, 2009.

[5] (美) 劳伦斯·韦努蒂.译者的隐身[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卤素测定下一篇:沈海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