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内容

2024-09-12

定位内容(精选12篇)

定位内容 篇1

同济大学是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最早的高校之一。土木工程作为同济大学的优势学科, 被批准为首批教改试点专业。自2009年开始, 秉承本-硕-博一体化的改革方针, 分别从人才培养与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及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钱建固和黄茂松, 2014) 。其中教学内容改革包括土力学A、基础工程等土木工程专业平台课程, 也包括基坑工程等专业必修课程。笔者作为基坑工程的主要授课教师, 在近3年时间内经过不断摸索, 对基坑工程该门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 并形成了具有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案。

一、课程概况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下设岩土工程、建筑工程、地下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及道路工程5个课群组, 分别面向5个二级学科。基坑工程是岩土工程方向本科生和硕士生的必修专业课程,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直接决定了学生在就业后专业工作能力。本科阶段, 基坑工程面向岩土工程和地下建筑工程两个课群组开设, 学生人数大概为150人, 其中岩土工程大约为50人。

围绕基坑工程, 对国际上土木工程前80名和国内土木工程前30名的高校的相关课程展开了调查。调查发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研究生阶段设有同样的课程, 加拿大西部大学、浙江大学、武汉理工等学校设置有类似课程, 另有仅10%高校研究生阶段设置类似课程中将基坑工程列为知识点, 如MIT、台湾国立大学、伊利诺伊大学、东京大学、西北大学、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康奈尔大学、德州农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东南大学。但是纵观110所调研学校, 10%的高校在本科阶段设置了基坑工程类似课程, 如USC, 华南理工、内蒙古工业大学、福州大学。而80%的高校均设置了基础工程, 在其中对基坑工程与挡土结构进行了相关的讲解。

根据统计, 在本科阶段, 教学内容主要集中于:

1、土压力计算

2、重力式挡墙的计算和施工方法

3、土钉墙设计方法

4、其他挡墙形式认知

5、介绍简单的挡墙形式的设计方法和施工方法

研究生阶段设置有基坑相关课程的, 其教学内容主要为:

1、土压力计算 (朗肯、库伦、渗流)

2、混凝土挡墙和重力式挡墙, 墙后填土、压实

3、悬臂式挡墙、柔性支护 (按支护形式介绍)

二、教学方案制定

根据统计结果,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该门课程在教学时, 本科阶段的教学内容与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内容并无太大区别, 以教授学生具体的设计和施工方法为主。对于同济大学, 相当一部分研究生来源于同济本科岩土课群组, 这部分学生在本科阶段已经学习了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如继续按照本科类似方案进行教学, 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 没有本质进步。因此, 秉承本-硕-博一体化的改革方针, 要对硕士生阶段和本科生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梳理、贯通与区分。

(一) 学生定位

同济大学土木学院每年毕业生人数约为本科500人/年, 研究生500/年, 根据历年学生的就业去向统计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 在各工作岗位中, 本科生主要定位在于完成标准化的设计和施工流程, 需要了解基坑工程中各种形式, 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而对于研究生则主要定位于需要其独立承担工程项目中的设计或施工任务, 解决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常规问题。

(二) 教学内容

从学生定位来看, 对于本科生其需要掌握的相应知识为基坑设计和施工的常规方法, 就业后可针对不同情况可快速上手, 完成设计和施工任务。针对土木行业这一特殊行情, 其设计和施工均应符合规范要求, 按照规范规定进行。因此, 针对本科生应当以教授规范上规定的各种设计和施工方法为主。由于现在实际设计往往借助计算机完成, 所以更需要让学生掌握规范上各规定的由来原因, 避免在实际操作时过分依赖于计算机而无法判断计算机输出结果的对错。

而研究生除了掌握基坑设计和施工的常规方法外, 需要更深一步的知识来解决实际工程中碰到的而规范中为涉及的问题, 且避免与本科知识的重复。因此, 对于研究生定位应当以方法论为主, 让学生掌握基坑工程设计分析中的各种常用方法, 在遇到规范上没有规定的情况时可以采用掌握的方法进行分析以解决问题。这样既避免了知识点的重复, 又深化了学生的知识。

(三) 教材

目前同济大学该门课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教材均处于建设阶段, 本科阶段的教材主要参考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深基坑工程》 (高大钊, 1999, 2002) 和基坑工程手册 (刘国彬和王卫东, 2009) , 而研究生阶段的教材主要以教师的手稿为主, 需要进一步的以方法论编制教材。

三、结语

基坑工程对于岩土工程的学生来讲是专业性极强的课程, 对于学生职业道路中的工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合理的对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区分和定位有助于培养出更为符合时代要求和用人单位要求的工程师。该教学内容的定位为同济大学土木工程本-硕-博一体化教学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希望该教学内容的定位可以为同行该门课程的教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钱建固, 黄茂松.卓越课程土力学教改实践探讨,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8, 65-67.

[2]高大钊:《深基坑工程》,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3]高大钊:《深基坑工程》,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定位内容 篇2

一、人员定位系统标准要求;

1、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必须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2、2010年底前,中央企业和国有重点煤矿企业的所有煤矿要完成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2011年底前,其他所有煤矿要完成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二、人员定位系统中心站;

1、矿井调度室应设人员定位系统中心站,配备显示设备,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作。

2、系统主机及系统联网主机应双机或多机备份,24小时不间断运行。当工作主机发生故障时,备用

主机应在5分钟内投入工

3、中心站应双回路供电,并配备不小于2小时的在线式不间断电源。

4、中心站设备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和防雷装置

5、中心站应配置防火墙等网络安全设备。应使用录音电话。

三、井下分站、基站设置要求;

1、安装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时,应按规定设置井下分站和基站。

2、矿井各个人员出入井口、重点区域出入口、限制区域等地点均应设置分站,并能满足监测携卡人员

出入井、出入重点区域、出入限制区域的要求;巷道分支处应设置分站,并能满足监测携卡人员出

入方向的要求。

3、煤矿紧急避险设施入口和出口应分别设置人员定位系统分站,对出、入紧急避险设施的人员进行实

时监控。

4、分站应设置在便于读卡、观察、调试、检验、围岩稳定、支护良好、无淋水、无杂物的位置。

四、人员定位系统使用、管理;

1、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携带识别卡(或具备定位功能的无线通讯设备)。

2、工作不正常的识别卡严禁使用。

3、性能完好的识别卡总数,至少比经常下井人员的总数多10%。不固定专人使用的识别卡,性能完

好的识别卡总数至少比每班最多下井人数多10%。

4、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处理,在故障期间应采用人工监测,并填写故障登记表。

5、安全监测工应24小时值班,应每天检查设备及电缆,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报中心

站。

调度室

定位内容 篇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文本特质和学情,立足语文课程性质,致力于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文本,确定教学核心价值。教师考量的每个教学环节,既是围绕着文本核心价值的教学点,更是引导学生在多元表达中锻炼思维,提升语言能力、语用能力的教学过程。

那么教师该如何关注文本特点、定位语用核心内容,又该怎样安排教学,以体现文本解读与语用学习的融会贯通呢?本文试以一些范文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

一、关注文本表达特征,找寻语用教学切入点

语文学科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其内容的庞杂性和繁复性。任何一篇课文都包含了很多内容,涵盖了很多的信息。语文教师处于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一独特的目的,就必须侧重关注课文的言语形式。但每篇课文中涉及“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点很多,甚至可以延伸出无数条线。教师应如何沿着一条合适的线,培养“此时此地”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当堂教学的任务目标、文本自身特征和学生实际情况,选取教学切入点,将教师、学生、文本有机地整合起来,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研究的欲望、思维的火花。

例如人教版五下的《桥》是一篇经典课文,大部分老师的做法是从题目“桥”入手,抓住“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桥”这一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感悟老汉的伟大之处。可是,这篇课文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除了“语意”层面的功能,还应该有更重要的“语用”使命。教学中不但要关注故事,还要关注它的独特结构——课文先写老汉把小伙子从人群中揪出来,让他排到队伍最后;再写小伙子让老汉先走,而老汉却把小伙子推上了桥,两人最终因桥塌了被洪水淹没;最后写一位老太太来河边祭奠她的丈夫和儿子。故事到此戛然而止,才让读者恍然大悟,知道了老汉与小伙子之间的关系。这虽然让人感到“意料之外”,但联系前文又觉得在“情理之中”。这样安排结构,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此外,还要发现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本文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许多句子都单独成段,语言极为洗练,却增强了故事的悲壮色彩,让人不禁为之动容。文中还大量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使描写生动形象,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尤其洪水疯狂、肆虐的魔鬼形象更是因为拟人手法的运用而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老师的巧妙引导下,孩子们能够轻易发现:原来作者把老汉的高大形象藏在字里行间,凝结成文中的一句话:“他像一座山。”这就是此文言语表达的独特之处。基于此,教师可以抓住“他像一座山”这句话,作为教眼,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读、思、议等活动中领会老汉的人物形象。这样的文本解读与教学实施,能让学生看到了《桥》在语文教学中的文本价值。

二、找寻文本生活音符,开掘语用元素

有的老师一听到语言文字运用,很快想到讲练结合和语言文字训练,这是狭隘的。其实语言文字的运用不只是在课堂上,更应该在生活中自然运用。在教学《索溪峪的野》一文时,可把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习得写景文章的写法”,让学生联系已学的《颐和园》《桂林山水》等进行对比,从中发现写景文章有多种结构方式,可以从时间(季节)、游览顺序、事物的特点等方面布局。这篇文章抓住了索溪峪“野”的特点,从山“野”、水“野”、野物“野”、人“野”的角度来写,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恰当的句式,描绘出特点鲜明的景象。课堂教学中可重点引导学生,如果写其他的景物,能不能模仿这样的写法?如果可以的话,应该紧扣哪些景物,突出什么特点?正因为发挥了文本的范例作用,学生进行习作描写家乡的美景时,就运用了文中的写法,抓住当地的特色景物——竹林、雨雾、山花等“美”的特点,结合日常生活中积累下来的特有体验来写,写得生动有趣、兴味盎然。

三、丰富文本教学情景,内化语用元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学中,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教学时除了要考虑将阅读、理解、运用和具体的文章特质联系起来,更需要教师设置多角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的理解、表达、运用等语言实践活动在课堂上有向心力,让文本的“语用特征”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形成牢固的语言图式。

如教学《晏子使楚》一文时,对于晏子与楚王的不同表现,教师可先通过视频、音频、图画分步有序呈现,图文对照,引导学生观察、朗读、想象,既让其迅速进入课文情境,又初步感悟故事以“文”绘“图”的表达。接着,再联系词句在理解基础上想象,或比较中揣摩词句的表达效果。如让学生角色朗读晏子与楚王的对话,想象他们言辞交锋时的表情、心理、动作等;让学生关注晏子应对语言的“特写”段,通过研读对话的内容,抓住晏子与楚王几个回合的斗智,体悟晏子的语言机智,把学生带入思考、探究的学习情境,并相机让学生学习运用,辅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在理解基础上迁移运用表达。最后再让学生进入角色,演一演课本剧,通过表演,把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为了演得更加逼真,学生就要进而联系前文、展开思考,根据文本留白,想象补充画面,探寻文本的价值取向。

这样,教师便能以课文为例,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中,读、思、议、写,在有层次的学习活动中习得表达,变“一例”为“一规律”,化“个性”为“共性”。

定位内容 篇4

发挥优势, 定位为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媒体的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多, 媒体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学报作为一种期刊, 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 必须具备鲜明的特色, 提高刊物的知名度, 以自身的优势定位来吸引作者和读者。高校学报应该找准定位, 挖掘潜力, 塑造个性和品牌, 在众多的学术期刊中占据一定的位置。

高校学报为了体现自身特色和品牌, 关键在定位。而定位的方法有许多种, 可以依托本校的优势学科进行定位, 也可以借助所在地区的地域特色进行定位, 或者细分读者进行定位, 各个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发挥有利条件,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定位方式。

依托优势学科定位

高校是学报的母体, 高校学报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其自身的发展要依附和服务于所在的高校。同时, 高校学报又集中反映了该校的学术理论水平及整体面貌。由于各个高校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科研程度等各方面的差异, 每个学校都各有优势, 也据此设置相应的重点学科。因此, 许多高校学报就以学校的重点学科和专业设置为依托进行学报的定位, 通过选题、组稿, 在采用稿件上突出重点专业, 重点学科、重点科研课题的文章, 从而促进本校重点专业、重点学科的建设, 更加突出本校的特色和优势。

如《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根据所在院校的实际情况, 对同类高校的发展状况和读者的需求进行了市场调研, 于1995年对学报进行了重新定位, 把学报的特色定位为民族性、文化性、地方性、区域性, 并在栏目中有所体现。如今,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社版) 》已经创办了一批知名的特色栏目, 在国内高校学报中处于领先地位, 也得到了许多知名人士和专家的好评。

可见, 高校的优势学科对于学报来说, 是一个天然的优势资源, 学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既可稳定相关学科的领先地位, 又能加强学报建设。

依托地域特色定位

利用学报的地域优势来进行定位也是高校学报常用的定位方法。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 各个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有很大差异, 人文、民族、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有各自的特色, 这就为不同高校的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各个高校可以从所在的区域特点出发, 选择相应的侧重点, 利用地理优势、环境特色进行定位, 独树一帜。

有些高校利用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充分挖掘地域优势, 突出地方特色, 形成了有区域特征的独特的高校文化。如北京联合大学的定位是应用型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根据自身的地域特色, 强调了京都性, 突出了地方特色。还有某些西部地区的高校学报, 也根据当地的地理、民族等差异化特征, 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报特色。这样一来, 就有助于在学报队伍中出现各种面孔, 避免了单一的“大而全”的形象, 用地域特征凸显学报差异。

依托读者细分定位

任何一种刊物都有其特有的读者群体, 细分学报受众、确定读者定位是高校学报的定位方式之一。作为学术载体的学报, 既要重视作者的需要, 更要重视为读者服务, 通过开展市场调研, 划分读者群, 办出满足不同层次读者需要的学报。像其他期刊一样, 高校学报也要分析读者的自然条件 (年龄、性别等) 、社会条件 (受教育程度、职业、收入水平等) 以及心理因素 (心理需求、购买习惯等) , 了解读者需求, 在广大的读者群体中细分出属于自己的一个受众群, 并为他们量身打造满足需求的学报特色。

例如, 处于不同研究水平的读者对文章深度的要求不同, 有些读者关注科学研究的专业化, 那么专业性强的学报就应加强科研的精度和深度;而有些读者偏重于吸取综合性信息, 那么综合性学报就应该重点加强学科间的整合与交融。总之, 市场细分化的趋势决定了如今的高校学报也应该适应市场需求, 尽可能地划分成、划分出与自身杂志风格、定位相对应的目标人群, 并满足目标消费群体的学术、科研等不同方面的需要。

突出特色, 内容为王

高校学报作为一种刊物, 与其他杂志一样, 也是要以内容为主的。对于杂志来说, 栏目是体现刊物个性和存在价值的标志, 也是衡量办刊水平、体现办刊宗旨的重要标准。高校学报的特色栏目对提高其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学报可从所属高校的优势学科和办学特色出发、从地域特色出发设置特色栏目, 办出自己的风格。

设置以优势学科为基础的特色栏目

一般来说, 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 并因此而聚集了这些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教授。因此, 学报首先要依靠本校的学科优势, 与学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利用学校已有的学术资源, 突出本校的优势专业和重点学科, 并为这些特色专业或学科设置专门的栏目, 关注重点学科的研究现状, 展示最新的科研成果, 引领该学科的发展方向, 并进一步加强与其他高校的交流和联系, 促进特色学科进一步发展。

如《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设置了“中国人类学·西南研究”、“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教育”、“民族语言”等栏目, 以及各种专题如“中国藏区发展专题”、“民族法制专题”等, 充分体现了西南民族大学的民族特征和学科定位。

同时, 学报还可以与当地特殊的历史文化、重要的历史人物等结合起来, 如西安文理学院主办的《唐都学刊》设置的“汉唐研究”、《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的“河洛文化研究”,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设置的“越文化研究”和“鲁迅研究”等。这些具有鲜明特色的栏目, 是提高高校学报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开办学术动态栏目

开辟报道性栏目, 经常报道校内的重要学术活动、学术成果等信息是吸引学报读者的重要内容。关注教师的教学科研计划, 针对重点课题和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及时向读者提供专题情报服务。重视学术界、理论界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 对于校内外从事该课题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在研究选题、研究方法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帮助。

如《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专门在封二、封三设置了“学科建设平台”栏目, 介绍近期的学术研讨会。《深圳大学学报 (理工版) 》设置了“学术动态”的小栏目, 列出该校在年内各个月的学术报告情况, 以便于读者的关注和参与。

还有一些高校的学报也及时地报道了该校近期的科研成果、学术论坛会议等信息, 如《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在2008年4月刊登了“中国石油大学八项科研成果通过山东省科技厅鉴定”的信息, 《上海大学学报 (社科版) 》在2008年第一期也刊登了“‘2007上海研究生学术论坛’在上海大学举行”的情况。这些都是对学校科研成果、学术会议等信息的传播。

增加展示高校面貌的介绍性栏目

高校学报依托于所在的高校, 而高校的实力和影响力是学报得以发展的最基本力量。目前, 高校也日益认识到品牌、形象的重要性, 并开始注意高校品牌的影响力。因此, 高校可以利用学报来提升品牌力量, 把学报当作传播学校信息、展示学校风貌的一个窗口, 而学报也可以利用本校的品牌优势, 树立学报特色。

一些高校的学报充分利用了封二、封三的空间, 对学校的科研院所、科研项目和科研队伍进行介绍, 全面、系统地报道科研成果、展示学术水平。如《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在封二专门介绍该校的国家重点学科。《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设置了封面学者的介绍, 其“相思湖学者谱”一栏也展示了学者的学术历程和科研成果。《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在卷首就设置了“深大学人”一栏, 专门介绍该校的师资力量。《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理工版) 》利用封二、封三的位置刊登了该校学生在“‘魅力广西’2007大学生城市规划设计国际竞赛”中的参赛作品。这些栏目都是对高校风貌的展示,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

积极开办互动栏目

互动性栏目是开展学术交流, 与读者沟通的方式, 能拉近读者与杂志的距离。许多国外的学术刊物, 都设置了一些与读者互动的栏目。如美国的“Science”开设了“来信 (Letters) ”, 英国的Nature开设了“来信 (Letters) ”、“问答 (Q&A) ”, 英国的The Lancet开办“读者来信 (Letter to the Edi tor) ”等栏目。这些栏目不仅满足了作者和读者的广泛兴趣和要求, 而且有很高的引用频次, 形成了一条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

目前, 大部分高校学报在与读者互动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高校学报作为一种学术交流的平台, 应该注重双向交流的效益。学术研究也是一个资源互惠互利的过程, 同时在传播中能扩大影响力。因此, 学报可以开辟“读者来信”一类的互动栏目, 通过这些栏目及时反馈读者的阅读感受和对刊物的意见, 既能了解读者需求, 又能给学报建设提供一些好的建议, 同时也可以促进科研方面的交流。

改革版面, 充实形式

高校学报是以学术为基调的期刊, 应该符合严肃、认真的办刊风格, 但是过于呆板、单调的版式和设计也难以吸引读者的兴趣。期刊的版式、装帧、印刷质量等, 都影响到期刊的质量和特色。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对新时期的期刊编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读者对色彩、形式的重视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因此, 高校学报在注重内容的同时, 也要关注学报的视觉效果, 用新颖、活泼的版式和装帧来吸引读者, 使得学术研究严肃而又不乏活力, 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如有的学报封面避免了以前色彩、图像单一的情况, 用所在学校的景色、人物等为封面, 在众多色调贫乏的学报中独树一帜。还有的高校学报在期刊中加入了彩页, 提高了印刷质量, 也增强了观赏性。如《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卷首的“深大学人”一栏就采用了彩页的形式, 而该校学报的理工版也加入了彩页, 特别是在说明一些物理、生物图形的时候, 尽量采用彩色印刷, 大大增强了说服力。视觉效果的改善, 能够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使原本枯燥的学术文章变得生动、形象, 对提升学报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整合资源, 提高效益

目前, 国内的高校学报主要采取期刊发行的形式, 对网络等其他资源的利用还远远不够。互联网媒体资源丰富、传播广泛、方便快捷, 成为当今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国外的很多学术期刊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提供出版的目录和内容介绍, 并且把近年出版的文章成立数据库, 以供读者查阅和参考。利用网络传播, 可以发挥现有学术期刊的资源优势, 扩大刊物的影响。同时, 网络的互动性也为高校学报的建设提供了一个与读者双向交流的平台, 使传受双方互通有无, 在沟通中共同进步。

如今, 许多的高校学报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发布近期的文章全文或者摘要。但是, 文章的更新程度还不够, 许多最新的科研成果还只是提供简要的说明。同时, 学报对网络的优势还有待开发, 比如网络论坛的利用、网络互动及时性的优势等。因此, 高校学报应该抓住目前网络媒体发展的机遇, 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性、及时性和传播的广泛性等特征, 使学术研究成果能够更加快速、广泛地传播。

此外, 高校学报还应该注意学术研究与社会发展的结合。如今, 科学研究的进程偶尔也会出现与现实脱节的现象, 因此, 学报可以凭借自身的学术资源, 围绕国内外的相关课题和国家、社会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进行选题策划, 主办学术研讨会、开展各种公益活动, 加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与沟通, 同时也提高了学报的品牌知名度, 发挥高校学报的学术引导作用和学界与社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不仅提高了高校学报的学术水平, 还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取得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总之,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的发展, 要求高校学报不能囿于学术成果的窗口这一旧的定位, 而要顺应信息发展的潮流, 参与信息生产、传播的全过程, 加入信息产业化的进程。高校学报应该主动研究学术市场的状况, 适应读者需求, 与社会挂钩, 为经济建设服务。因此, 高校学报要把期刊的品牌化经营当作一个整体的工程, 通过准确定位、突出个性、整合营销等手段, 在制度创新、结构优化的基础上, 走品牌化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

定位内容 篇5

市场调研分析及定位...................................................................................................2

一、市调工作,市场调查与分析...........................................................................................2

1.1、目标区域市总体商业业态调查与分析..................................................................2 1.2、周边区域的商业规划与商业项目调查与分析......................................................2

1.3、竞争性(对手)商业项目的调查与分析 2

1.4、商圈调查与分析......................................................................................................3 1.5、购物方式的调查与分析..........................................................................................3 1.6、外部环境的调查与分析..........................................................................................3 1.7、商铺投资人调查..................................................................................................4 1.8、商铺租赁人(或经营者)调查...............................................................................4 1.9、项目位置调查......................................................................................................5 1.10、商业物业分析......................................................................................................5

二、市场定位工作...................................................................................................................6

2.1、项目总体市场定位..................................................................................................6 2.2、经营定位..................................................................................................................6 2.3、业态功能分区..........................................................................................................6 2.4、内外部导线规划......................................................................................................7 2.5.商铺租赁人(经营者)定位.......................................................................................7 2.6.商铺投资人定位......................................................................................................7 2.7、建筑物定位建议......................................................................................................8

第二部分

概念设计咨询...............................................................................................................9

一、设计咨询...........................................................................................................................9

1.承租户的设计与规划.................................................................................................9 1.1、交通组织..................................................................................................................9 1.2、平面布局与平面结构..............................................................................................9 1.3、剖面设计..................................................................................................................9 1.4、外立面与入口..........................................................................................................9 1.5、特色设计理念..........................................................................................................9 1.6、步行街....................................................................................................................10 1.7、中庭........................................................................................................................10 1.8、吃喝庭院................................................................................................................10 1.9.停车场与停车库....................................................................................................10 1.10.照明设计..............................................................................................................10 1.11.景观......................................................................................................................10 1.12.无障碍规划..........................................................................................................11 1.13.广告与标识..........................................................................................................11

二、项目风险评估.................................................................................................................11 2.1、该市经营状况分析................................................................................................11 2.2、未来区域市场分析................................................................................................11 2.3、风险与竞争优势分析............................................................................................11

三、管理方式建议.................................................................................................................11 1 3.1、管理方式................................................................................................................11 3.2、经营方式................................................................................................................11 3.3、团队组合................................................................................................................11 3.4、人才猎头服务........................................................................................................11

第一部分

市场调研分析及定位

一、市调工作,市场调查与分析

目标:主要通过市场调查确立项目的商业定位、概念定位、经营定位、管理定位、商业布局、商铺面积、商铺销售价格、租赁价格。

1.1、目标区域市总体商业业态调查与分析

(1)目标区域商业中心分析(2)目标区域商业业态布局(3)目标区域商业发展方向(4)目标区域商业的风险

以此确定目标区域商业业态开发的机会与风险

1.2、周边区域的商业规划与商业项目调查与分析

(5)(6)(7)(8)已建成的项目 正在建设的项目 未来规划的项目 本区域总体商业策划

1.3、竞争性(对手)商业项目的调查与分析

(9)业态形式(10)建筑规模(11)经营状态(12)管理方式(13)租金水平(14)优势与劣势

1.4、商圈调查与分析

(15)主要区域商圈(16)次要区域商圈(17)边缘区域商圈

(18)人口因素(人口数、家庭户数、人口密度、年龄构成、职业构成、教育程度构成等)(19)收入状况(20)购物规律

 城市性质  交通设施  商业建筑特点  居住分布特点  居民生活状况  消费特点  品牌偏好  流动范围  人口规律分析

1.5、购物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21)顾客来源(22)附加顾客来源(23)汽车购物人的状况(24)自行车购物人的状况(25)公交车购物人的状况(26)步行购物人的状况(27)正常工作购物状况(28)节假日购物的状况(29)购物观念的变化情况

1.6、外部环境的调查与分析

商业街的规模调研

(30)商业街的长度、宽度(31)商业街的构成与层数(32)地势与气候特点(33)当地主导风向(34)拟建项目的朝向

(35)比邻项目的卫生状况、照明状况(36)广告位置

公共设施的调研与分析(1)公交车停靠站(2)街道指示牌(3)广告牌(4)电话亭(5)绿化(6)喷泉(7)小品(8)消防(9)垃圾箱

城市文脉的调研与分析(1)商业街名称(2)历史文化特点(3)地域特色(4)周边人口特色(5)家庭特征(6)环境状况

1.7、商铺投资人调查

(1)投资类型(2)收入(3)投资方向(4)投资经验(5)职业(6)教育状况(7)社会阶层

(8)投资能力(9)价格认知度

(10)区域投资状况分析

1.8、商铺租赁人(或经营者)调查

(1)单位、个人(2)面积(3)租金(4)类型(5)经营品类(6)经营经验

(7)周边商业经营者经营分布与状况调查分析(8)各租赁人支付能力与方式(9)租赁需求分析

1.9、项目位置调查

(1)人流量、人流分布

(2)人流、车流、物流的方向(3)未来人流分布(4)人流类别(5)交通状况(6)进出口状况(7)停车状况

1.10、商业物业分析

目标区域商业物业供应分析(1)大型购物中心(商业中心、商业街、商业城)(2)区域购物中心(商业中心、商业街、商业城)(3)社区购物中心(商业中心、商业街、商业城)(4)郊区购物中心(商业中心、商业街、商业城)(5)购物中心的分类(6)出租率(7)租金水平

目标区域商业物业需求分析(1)百货店(2)超市(3)专业店(4)专卖店(5)便利店(6)餐饮店(7)美容店(8)特色店(9)折扣店(10)直销点(11)影剧院(12)娱乐中心(13)酒吧、茶馆(14)汽车店(15)书店等(16)饱和度(17)租金水平

市场调查工作要围绕以下几个重点予以透彻展开:

其一,商业街所在区域的居民收入状况、购物习惯、文化教育背景。——(居住人群和流动人群)

其二,商业街所在区域的历史、文化、社会、政治背景与环境。——(人文环境和历 史沉淀)

其三,商业街所在区域的未来发展规划与未来新增人流。——(未来前景与新增机会)其四,商业街所在区域的未来风险评估与挑战。(风险评估)其五,商业街所在区域的交通便利性。——(交通导线)

从而,确定该商业街的整体定位。

二、市场定位工作

2.1、项目总体市场定位

(1)(2)(3)(4)整体定位 总体概念

总体策划思想与理念 定位的原则

2.2、经营定位

(5)(6)(7)(8)(9)经营方式的比例构成 商圈范围 年龄划分

业态、业种构成

主力店、次主力店、专业店、专卖店、特色店构成比例

2.3、业态功能分区

1)品类分区:

(10)平面分区(楼层分区)(11)纵向分区(各层分区)(12)百货类(13)超市类(14)专业店类(15)专卖店类(16)餐饮类(17)娱乐类(18)文化类(19)服务类(20)信息类(21)展示类 2)业态功能分区(1)主力店(2)次主力店(3)商业街

(4)面积分配比例 3)外部交通组织(5)汽车(6)公交车(7)自行车 4)内部交通组织(8)步行人流(9)货流(10)汽车交通(11)停车场

(12)主通道、次通道

(13)电梯、货梯、坡梯、步行梯 4)周边地区的规划与策划(14)主题、特色(15)与项目的相溶性(16)策划内容

2.4、内外部导线规划

(22)人流导线图(23)车流导线图(24)货物导线图(25)外部交通组织图

2.5.商铺租赁人(经营者)定位

(1)租赁人分类(2)经营类型(3)经营经验(4)租金意向、租期(5)租赁面积(6)租赁形式(7)目标客户群

2.6.商铺投资人定位

(1)目标客户(2)投资习惯(3)付款能力

7(4)意向性价格(5)按揭

2.7、建筑物定位建议

(37)项目规划建议(38)组团规划建议(39)交通道路(40)整体风格建议(41)外立面建议(42)园林景观建议(43)楼宇建议(44)装修建议(45)装饰建议(46)物业建议

市场定位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经营特色与文化理念 其二,业态布局与功能分区 其三,建筑物特点与风格 其四,店铺设计格局与户型面积 其五,外部交通与内部交通导线规划 其六,通道形式与通道宽度 其七,销售面积与租赁面积 其八,招商客户介绍与租金评估 其九,总体策划理念与销售理念

第二部分

概念设计咨询

一、设计咨询

1.承租户的设计与规划 1.1、交通组织

(17)外部交通组织(18)内部交通组织

1.2、平面布局与平面结构

(19)开间(20)进深

(21)隔墙、承重墙

1.3、剖面设计

(22)层高、柜距(23)垂直结构与形式(24)中庭(25)景观

(26)垂直交通设施(27)休息厅

1.4、外立面与入口

(28)外立面定型、特点(29)出入口位置(30)特点与风格

1.5、特色设计理念

(31)主力店设计特点

(32)公共空间:室外广场、内庭院、中庭、吃喝娱乐庭院

1.6、步行街

(33)通道宽度(34)步行街的节点(35)步行街的路线

(36)步行街的商店设计特色(37)步行街的空间特色(38)步行街的内立面设计

1.7、中庭

(39)绿化(40)水体(41)桌椅(42)休闲

1.8、吃喝庭院

(43)食品区(44)座椅区

(45)厨房和服务设施

1.9.停车场与停车库

(1)停车数量(2)面积(3)装卸货区

1.10.照明设计

(1)(2)(3)(4)白天照明 夜间照明 广告与照明 文化特点

1.11.景观

(1)(2)(3)(4)铺地、围墙、护栏、篱笆、小品 雕塑、壁画 绿化 水体

1.12.无障碍规划

(1)通道(2)休闲区

1.13.广告与标识

(1)承租户logo位置(2)整体色彩与特色(3)内外购物标识

二、项目风险评估

2.1、该市经营状况分析 2.2、未来区域市场分析 2.3、风险与竞争优势分析

三、管理方式建议

定位内容 篇6

关键词地质矿产;主要内容;职业定位

中图分类号T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12-0224-01

1地质矿产研究的主要内容

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以“成矿研究”为主要内容,主要研究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类型、成矿机制、成矿机理、形成机理、形成机制、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大地构造背景、成矿环境、成矿条件、成矿规律、控矿因素、成矿系列、成矿系统、成矿模式及成矿预测等问题。比如,笔者对公婆泉铜矿进行研究,撰写论文《甘肃公婆泉铜矿区斑岩岩浆起源及成岩成矿大地构造背景》(1999年发表于期刊《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甘肃公婆泉斑岩铜矿地质特征及形成机制》(2001年发表于期刊《华东地质学院学报》)、《甘肃北山公婆泉铜矿床成矿学研究》(2001年发表于《21世纪活化构造与成矿学发展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等,对公婆泉铜矿的地质特征、形成机制及成矿大地构造背景等进行了论述。

2地质矿产研究的职业定位

地质矿产勘查(矿产地质勘查)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及勘探四个阶段。地质矿产勘查过程中,通过地质勘查工程(槽探、井探、硐探、坑探、钻探)的布置和实施来确定矿床的的地质特征及矿产资源储量;需要研究区域及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围岩蚀变等,特别是要研究确定矿体的产状、形态、规模、矿石特征及矿床成因类型等。地质矿产勘查、地质矿产研究、地质矿产开发、地球物理探矿及地球化学探矿,这五个专业构成了完整的“地矿”专业体系。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是地质矿产研究工作的基础。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可与地质矿产勘查专业合起来统称为“地质矿产勘查与研究”专业(职业)或“地质矿产勘查”专业(职业)。这样有助于地质矿产勘查事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对地质矿产研究事业也是有利的。

作者简介

职业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定位 篇7

这就告诉我们, 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应当听、说、读、写并重, 突出语文的运用、实践和重视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质。可我们职中生在普通中小学语文教育模式里, 是被淘汰者和落后者。如果我们仍然按旧的教学套路去教学, 那就一定没有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 开创适合职中生的语文教育的新方法, 走出以往职中语文教学天地, 是我这段时间探索的重点。现就如何开展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 谈谈个人的想法。

一、要浅

职中生绝大多数是考不上普通高中而选择职业中学就读的学生, 他们的知识基础不尽如人意。当他们怀着那颗在学习上曾经伤痕累累的心, 踏入陌生的职业教育的大门, 希望在这里学到一门技术或拿到一纸文凭时, 希望信心在这里点燃, 道路在这里延伸。作为职业教育者应该能从这参差不齐的水平中, 采用实际可行的方法, 那么, 教学中该怎么办呢?

1. 抓书写。

计算机的普及使学生书写水平更是每况愈下, 面对学生“龙飞凤舞”的书写我感到头疼, 口头的督促是无力的, 需要具体有力的措施落实。我的做法是:首先, 阐明书写的重要性, 告诉他们你的字就是你的门面。其次, 每天抽课前十分钟练习。要求同学自己购买一本书法字帖, 有时老师讲讲要领, 并进行评改和讲评。然后, 考试时将书法分数明确给出, 或加几分或减几分, 一目了然。经过这番努力, 同学们普遍提高了对书法的认识, 改掉了书写马虎的习惯, 字工整了, 也美观了。

2. 抓基础。

在几年的教学中, 我发现学生们朗读结结巴巴, 词汇贫乏, 句式单调, 文章分析鉴赏能力差。说老实话, 职中的语文要从小学五、六年级教起。第一、字、词、句过关。针对学生老写错别字, 我不时的发错别字改正给他们做, 同学们对此项练习热情高涨, 因为贴近他们的水平, 又能改变平日里他们总写错字的毛病, 课上互相讨论、冥思苦想, 甚至还借来字典查阅。在作文教学时, 进行仿写、改写、词汇积累等活动。第二、朗读能力要过关。充分利用早读和课堂进行集体读、个人读、小组读, 偶尔在班里开展比赛, 使同学们的积极性十分高涨。第三、鉴赏能力要提高。在平时课文的讲解要注意点拨学生, 同时也列出阅读书目, 要求学生去看, 并写读书笔记。

二、要活

这是针对教学方法而言, 要活, 要摒除满堂灌、一言堂, 要抛弃一两种课型贯穿学期始终的的做法。

1. 课堂多点学生思考、动手的时间, 少点老师唱独角戏。

如设置好难度适当的题目给学生讨论, 提供相关的课堂练习给学生, 要求学生按照课文描述画出草图等。

2. 多种课型交叉运用。

上课有时象做菜, 要多换口味, 学生的胃口才能大开。讲授课、操作课、竞赛课、游戏课、电影欣赏课、书法课、口语训练课、读书课等等课型, 根据学期教学计划有序地铺开。

3. 添加幽默佐料。

优秀老师的课都有这样一个亮点, 善于插科打诨。上课期间不板着脸, 适当的笑话, 生动的手势、相关的人物故事、丰富的表情、亲切的笑容等, 都可穿插其中, 活跃课堂气氛, 赶走学生浓浓的睡意, 从而在轻松中学到知识。学生喜欢知识渊博、教书负责而又充满幽默感的老师, 所以, 我们不妨向相声演员学习几招。

三、要实用

职业生毕业后十之八九就直接进入社会, 开始就业。为此, 我们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也要在语文的工具性、实用性上大做文章。

1. 设实用文体写作专门课程。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实用文体要比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文体要常见得多, 如总结、报告、会议记录、合同等都在职场中运用广泛。

2. 开展口语训练。

职场上, 常常要用口头语言和上司、同事、客户等他人交流, 有些工作就是通过说话展开工作的, 如保险员、营销员、导游、律师等。而我们职中生公关水平堪忧。别看学生上课很爱说话, 下课后也三三两两说, 可一旦要他们上台发言或在正式场合交谈, 就会露怯, 不是支支吾吾, 就是词不达意。为此我在这些方面。第一, 提供舞台。课堂上让学生积极用口语回答问题。第二, 安排有序的训练。从易到难, 循序渐进。

四、要重德

“办好一所好职中, 就是少建一所监狱”, 可见良好道德品质教育, 在职业学校是多么重要。那么身负“文以载道”、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之任的语文, 在教学中也应当好好践行。怎样践行呢?

1. 授课中渗透德育。

讲授课文时联系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 让学生学会感恩, 学会回报父母、学会回报社会, 这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 还在写作方面得到锻炼。

2. 让名人轶事感化心灵。

每星期我都会给学生读几篇有益于道德情操培养的文章, 坚持一段时间后, 不少同学告诉我, 他们从中受益不少, 还在写作文进行举例论证时引用了这些事例。

总之, 要想提高职业中学语文教学的效率, 真正提高学生把握语文、运用语文的能力, 就必须进行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发挥语文教学的实践性, 把课堂、课余都还给学生, 在语文实践中来完成语文的教学任务。

摘要:职业中学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初、中级人才, 学生毕业后就直接步入社会从事社会实践工作。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 所以职业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要浅、要活, 要实用、要重德。

定位内容 篇8

本文为大家提供解决问题的另外一种方法, 不需要对视频文件进行剪切就能够实现视频内容的精确定位。下面以高中化学视频资源《钠》为例进行介绍。

1. 转换视频文件格式为F L V

FLV是Flash专用的视频格式, 使用Flash 8自带的视频编码器Macromedia Flash 8 Video Enc o d e r即可将M O V、A V I、M P E G、W M V、A S F等其他格式的视频文件转换为F L V格式。

运行Macromedia Flash 8 Video Encoder, 在主界面上单击“增加”按钮, 将“钠.asf”视频文件导入。单击“开始队列”按钮, 完成视频文件编码, 生成“钠.flv”文件。

2. 创建播放器

运行Flash 8, 新建一个文档, 将新文档命名并保存在视频文件“钠.f l v”所在的文件夹中。

将“图层1”命名为“播放器”。选择“窗口→组件”菜单命令打开组件面板, 将FLVPlayback组件拖放到舞台上。选中FLVPlayback组件实例, 在属性面板上的“组件”文本框中设置实例名称为m y V i d e o。单击属性面板上的“参数”选项卡, 为“myVideo”设置参数 (图1) 。

(1) contentPath (FLV文件的路径)

单击contentPath右侧的放大镜按钮, 弹出“内容路径”对话框。本例中设置FLV文件的路径为“钠.flv”, 并取消对话框中默认的“匹配源FLV尺寸”选项 (图2) 。

(2) skin (播放器的外观)

单击skin右侧的放大镜按钮, 弹出“选择外观”对话框, 在“外观”下拉列表中有多种播放器的外观供选择, 本例中选择ArcticExternalAll.swf。这个播放器的外观文件将自动从F l a s h安装路径下的“Configuration/Skins”文件夹复制到当前文档所在的文件夹中。

为了配合教学需要, 本例将autoPlay (自动播放) 和autoRewind (自动回退到开始处) 两个参数设置为false。保存Flash文档后测试影片, 可以看到F L V文件已经能够播放了。

3. 绘制知识结构图

新建图层, 将新图层命名为“知识结构图”, 并将其拖放至“播放器”图层的下方。将视频文件所包含的每个知识点的名称制作成一个按钮元件。在本例中, 需要制作“钠的物理性质”、“钠的化学性质”等9个按钮元件, 再将按钮元件组织成一个知识结构图放置在舞台的适当位置 (图3) 。

4. 定位视频片段

为了实现视频定位, 需要找到每个知识点开始和结束的位置, 并在相应的按钮上添加ActionScript语句。以“钠与水反应”为例, 在整个视频文件中“钠与水反应”开始于第182秒, 结束于第341秒。选中“钠与水反应”按钮, 在“动作”面板上为其添加以下语句:

该段代码将myVideo的播放头设置到第182秒, 并让其开始播放。接下来为myVideo添加“playhead Update”事件侦听器, 当侦听器侦听到playheadTime大于或等于3 4 1秒时, 就停止播放。

为其他按钮添加ActionScript语句。保存Flash文档后测试影片, 单击任意知识点, 播放器立即开始播放相应内容, 内容结束时播放器自动停止。

5. 实现全屏观看

新建图层, 将新图层命名为“放大按钮”, 再将其拖放至“播放器”图层的下方。

制作“全屏观看”按钮元件, 并放置在舞台的适当位置。选中该按钮元件, 在“动作”面板上为其添加以下语句:

选中“播放器”图层的第一帧, 在“动作”面板上为其添加以下语句, 其作用是当播放停止后播放器自动恢复原来的位置和大小。

定位内容 篇9

1. 国内外对这方面内容日益重视,发展趋势逐渐

明显,云南在这个时机进入,意味着进入了教育教学改革及学术研究的时代前沿。

2.“三生教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

生发展为本”成为贯穿始终的主线,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教学方式更充分体现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内容和形式更体现现代教育的特点。

3. 参与互动、激发兴趣、锻炼思维、提高认识,在

现有知识内容下进行整合,融入最新成果进行提炼,对现有内容和方法进行提升、发展,为转变教育观念,丰富教育理论,改革教育教学,提高学生素质,有针对性的解决有关教育突出问题。

因此,作为所有学生的入门教育,作为在时代呼唤下应运而生的教育改革,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教材编写和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他们成长的方方面面,妥善处理好继承与发展,过程与阶段,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才能为社会和学生所接受,才能顺利推进“三生教育”。

二、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基本体例和内容层次

1. 指导思想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简称“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的过程。其核心就是要坚持德育为先,在教育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育人为本,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调学生的爱心、责任感、正义感和意志力。

2.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对“三生教育”的主体认知水平。

(2)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开启学生的心智,使学生具有爱心、责任感、正义感。

(3)使学生认识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4)使学生认识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存观。

(5)使学生认识人生的价值,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活观。

生命教育主要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和发展生命,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生存教育主要让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能力,强化生存意志,树立正确的生存观,提高应对生存危机的能力。

生活教育主要让学生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公共生活等生活内容,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理解生活的终极意义就是追求幸福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培养爱心和感恩之心。

3. 基本体例

教材的基本体例是:以问题导入,以活动建构;简述基本知识,拓展相关内容;各章节(主题)相对独立,每册书有相对独立的知识结构,整套教材(7册)形成学习梯度。

在充分研究各个学段现行教育教学内容资源的基础上,跨学科整合内容,分学段明确重点,遵循认知规律安排进度,使教育内容的知识面逐步由窄到宽,表达方式由形象、具体、感性向综合、抽象、理性发展,教学效果逐步由学习模仿向形成理念和思维模式发展,由被动感悟向主动领悟发展。

4. 内容层次

各学段的内容从以下四个层面循序递进。第一,存在论层面,即对生命、生存和生活的基本规律的认识。第二,价值论层面,即对生命、生存、生活对于自己、家人、社会、自然界的意义的认识。第三,道德论层面,即对待生命、生存、生活的基本态度和行为规范的认识。第四,实践层面,即对提高生命质量、保护和珍视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学会顽强生存,创造幸福生活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教材的内容结构

1. 生命教育

2. 生存教育

3. 健康、智慧、快乐的生活

(1)世卫组织确定人群健康十项标准

有充沛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繁忙的工作。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能抵抗一般的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中,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臀位置协调。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和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头发有光泽,无头屑。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2)健康生活的十一项基本能力

自我认识能力缓解压力能力

同理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

交流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

人际关系能力决策能力

调节情绪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鉴别美丑的能力

(3)一生都要追求幸福生活

四、几点教学建议

1. 把握开放性大的特点,做好教材的再度开发。

2. 统一性和灵活性结合,确保教学时间。

定位内容 篇10

一、基础与应用性

现阶段小学信息技术课应当以培养和普及信息技术基础素养作为最基本的功能。随着信息化应用的快速普及, 信息技术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读、写和算术技能一样, 信息技术成为了学生生活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小学生在进入信息技术课之前, 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和熏陶, 自然具备了一些应用信息技术的经验, 已不再是零起点。但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环境不同, 这种隐形课程的效力参差不齐, 整体上尚未达到普及信息技术基础素养的要求。因此, 小学信息技术课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实现信息技术基础应用的普及, 即要让全体学生都掌握适应当下生活和学习所必需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方法和习惯。

学生具体要达到的目标是: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和常用的形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够运用计算机来开展学习活动;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加工和表达信息, 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树立应用信息技术的安全意识和文明规范意识。

根据信息技术基础素养的功能价值和目标要求, 笔者认为, 小学信息技术课中需要设置以下内容: (1) 信息与信息技术概念, 常见的信息技术介绍; (2) 计算机基本操作与习惯; (3) 汉字输入及文字处理; (4) 网络应用与安全等。

二、引领与前瞻性

信息技术课除了培养信息技术基础素养外, 还应

/王理郤云江

该体现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引领和前瞻性功能。

引领性是指信息技术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关注信息技术发展的动态和前沿, 感受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概念、新形态, 了解和掌握那些既充满活力又非常实用的新技术、新方法;用这些新技术、新方法引领学生当下的生活和学习, 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前瞻性体现在让学生学习那些未来的主流和最重要的信息技术内容, 感受和憧憬未来社会发展, 为更好地适应未来生活奠定必要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基础。

在小学阶段, 学生要关注信息技术发展, 了解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最新信息技术发展情况, 感受信息技术发展对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的影响, 产生亲近信息社会和对未来充满美好期望的态度。

三、实践与创新性

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当前社会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标。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了经济结构转型战略, 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创造大国的转型, 教育培养人才首当其冲。培养具有解决问题能力的创新人才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核心和热点问题。信息技术与学生创新实践有两个重要的意义, 首先, 信息技术是当前社会解决问题、开展创新实践的基本工具和方法;其次, 信息技术是当下全球创新活动最为集中、活跃的领域。小学生是未来社会实践和创新的主体, 小学信息技术课应当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上体现出积极的价值。

(一) 让学生获得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经验

和信息技术基础应用技能相比, 解决问题能力是一种更高级、更具综合性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通过简单的听讲和巩固练习获得, 而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建构和形成的。小学信息技术课要为学生创设适合学生成长的实践项目, 让小学生在项目设计、任务探究过程中体会运用信息技术的技巧、方法, 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小学阶段学生要能够根据主题或者问题确定信息搜索策略, 能够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初步加工, 能够批判性地对待网络信息资源, 对采用信息化手段解决问题的结果保持批判的态度。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开展项目学习、主题探究等方式来落实。

(二) 让学生了解和关注信息技术成为创新活动最热门的领域和主要对象的趋势

信息化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 信息领域是当前社会创新的热点和主流领域。信息技术课要引导学生感受这种趋势, 拓展学生对信息技术内涵的视野, 感受信息技术领域创新和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获得进一步关注和深入学习信息技术的态度和意识。

四、个性与发展性

现代教育理念既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 又强调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引导。信息技术课也一样, 除了注重对全体学生基础素养的培养, 也应当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发展, 帮助其形成健康的个性品质。

(一) 发展兴趣爱好, 培养特长

信息技术学习领域广阔, 学习内容宽泛, 学习主题丰富, 这为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培养特长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项目资源。信息技术课应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丰富的信息技术相关项目和内容, 为学生展示丰富的信息技术形态和内容, 让学生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和项目, 并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引导和支持, 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

通过设置信息技术选修课模块, 教学图像处理、F l a s h动画制作、视频剪辑、音乐作曲、3 D动画、程序设计、机器人制作等内容, 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开展学习。

学生了解信息技术主要的学习内容和项目, 能够对信息技术某一个领域或者项目产生浓厚的兴趣, 并能够主动钻研, 运用网络资源或者工具书等资料学习, 将自己在该领域的研究和探索的成果以作品的方式呈现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 提升自己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 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 培养健康的数字生活方式

如今, 上网聊天、网络游戏、视频、网络音乐、M P 3、I P A D等娱乐、休闲方式已成为信息时代的生活组成部分。学生要了解常见的绿色、健康、益智的网站, 了解信息化娱乐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知道无节制的网络娱乐活动对身心的危害;了解网络交流、娱乐相关的道德礼仪和法律规范, 以及常见的不健康做法及危害。

信息技术课可以设置专门的健康网络娱乐模块和单元, 开展网络娱乐现状的调查, 创设和引导积极的网络互动娱乐活动, 如班级B l o g、微博、G B O X体感游戏、班级Q Q群等,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 开展信息技术项目研究、创新和探究活动。

(三) 为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后续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除了具有作为生活、学习和工作工具的价值外, 信息技术本身也是一个学科。学生在高中阶段将深入学习信息技术, 一部分学生还将选择信息技术作为自己专门学习和研究的领域。国际竞争形势需要我们加强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力度和质量, 我们的邻国印度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出口国, 这是重视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的结果。我国要提升信息化产业发展的水平, 培养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是根本。要实现这个目标, 一路追溯下来, 从科研机构、高等学府到高中、初中, 一直到小学, 各个阶段都应当有所担当。信息技术课要为学生后续学习甚至专业发展打好基础, 小学信息技术课也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开展相应的学科基础的培养。

通过开展L O G O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学,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程序设计的思想方法;开展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实践, 让学生感受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原理和方法, 体验自动化控制的方法和思想等。

学生感受和了解信息技术学科涉及的基本方面, 掌握信息技术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 养成信息技术学科专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习惯。

定位内容 篇11

【 关键词 】和谐校园 初中班级管理 创新研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人才就业市场机制的建立和运行,作为高等教育工作的一部分,高教学生就业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愈加发展,其重要性也愈加凸显。当前,围绕着高校中的学生就业工作,就业信息、职业发展、能力培训,实习实践,行政管理,就业帮扶,市场培育等多方面因素在整个工作体系中多向关联,错综复杂,相互作用,因此,若想真正做好就业工作,首先就要处理好这些方面的工作关系,这就有必要在明确高校就业工作定位和价值功能基础上,对高校就工作的内容、类型及其深层结构关系进行梳理。

一、高校就业工作的发展与定位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和人才就业市场的建立和运行,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便开始由传统行政性的大学生分配管理工作向学生就业的指导和服务工作转型。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愈发显现出专业化、专门化和服务化的特征。在这种转型过程中,在整个高校教育工作体系中,这种工作的性质、功能和定位随即发生重大显著的变化。从人才培养的视角来看,在整个大学教育工作体系中,其可以总结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和服务:就业指导和就业机会的创造

毋庸置疑,就业机会的提供和学生就业的指导是高校学生就业工作最直接的外在表象,是狭义上就业工作的内容,也是其在整个高校工作分工体系中本职性的定位,其与高校的招生、教学、科研等一起构成了整个高校的工作体系。在这种工作定位上,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性质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与政府教育管理行为相连接的大学生就业的教育行政性管理工作。可以说,如果将整个高校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作为一个流水生产作业线,把即将就业的学生作为这种生产线上的产品,那么,直观地看,高校学生就业工作即是商品运行的重要关键一环,这种工作性质下的工作的定位即是在符合国家政策和制度的规定下,如何将已经生产出来的人才产品推向市场并获得最好的销售业绩。因此高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就是高校发展的重要环节。

(二)育人功能:学生个体职业发展

当然,绝不能仅仅将高校的就业工作看做人才的商品性销售,前提是因为绝不能将高校的人才培养教育工作仅仅看作是一种商品生产。高校不但要培养市场上的有用人才,还要培养有正当价值的社会人才,而不是简单地急功近利地追求在毕业的一瞬间急功近利地“卖掉”商品。因此,高校的学生就业工作在进一步的深层空间中,其性质定位也包含着学生的职业发展的相关建设,这种定位一方面从就业的角度来看,学生在校期间良好的职业发展工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造就业机会,促使就业工作本身长期实现良性循环,如此对高校和学生都有益。

(三)知识创新功能:促进社会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运行

仍然在育人和人才培养的视角下,在更大的宏观社会教育和人才培养行为体系中,高校学生就业工作有着重要的知识更新、学术理论创造和人才培养的社会化机制有效运行的促进功能。在这个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更大更深的社会层面上,高校学生就业工作实际上具有如下的定位和功能,一方面,其起到有效链接大学校园和社会以及市场的功能;另一方面,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状况,可以作为高校教学、科研、专业、理论以及相关一系列工作的镜子和晴雨表;另外,高校还可以通过人才的价值和素养定位促进职场的发展和完善。因此,在此种意义上,高校学生的就业工作有着重要教育、科研和知识发展的意义和功能。

二、当前就业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发展状况

脱胎于传统的就业分配工作,在大学生就业市场需求的牵引或冲击下,为适应市场的需要,高校学生就业工作在合理继承传统工作内容的基础上,主动或被动地,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一些新的工作内容或者说一些工作内容相应产生了新的变化,具体来说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当前就业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类型

1、就业机会的提供与创造

新的时期市场机制下,大学作为市场中的平等主体,为有效将自己的人才推向市场,需要主动出击,为学生在市场中寻找、创造更好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体现出自己所培育人才的竞争力。这样的工作通常包括市场就业信息的提供与流通。当前,就业机会的提供与创造是新时期就业工作最表层的内容,具有短平快的特点,直接针对学生找工作的当下问题,决定着眼前的学生就业状况,同时,它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这些工作在数量上不同程度上构成了高校就业工作最主要的工作内容。

2、个体学生就业意识的打造、就业经验的积累和就业能力的提升

当前,在发展较为积极和进步的高校就业工作中,就业工作部门除了做好外部就业环境、条件的打造和就业机会的提供外,从学生个体能动性的角度出发,为使学生有意识和有能力进行就业,各个高校就业部门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也开始尝试在不同程度上开展各种形式的就业意识打造以及就业能力的提升活动,这既包括邀请职场成功人士开展的职场情况介绍、职业领域发展形势介绍、职场礼仪培训、面世技巧的分享和培训等相对灵活零散的活动,也包括传统常规性的学生实习和职业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可以更好的对接用人单位,以此更加有效地促进和实现学生就业。

3、就业指导和帮助

不同的高校就业工作部门根据自身的工作人员力量的具体状况,在就业工作较为深入的层面上,开始开展比较个性化的学生就业指导和帮助工作。在一般意义上,就业指导和帮助主要是指如何让学生了解就业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就业市场的基本状况,就业形势的分析和研判以及阶段性时期内就业工作的主要方向和主要问题的介绍;在个性化意义上,其主要是就业指导专业人员一对一针对具体学生的个人就业问题进行个性化的专门指导和帮助。当前,这样的就业指导和帮助工作在整个学生工作就业体系中处于相对较深的层面,在实现这帮助学生就业的同时,一大部分工作已经开始明显体现着就业工作的育人功能。

(二)当前就业工作定位和功能下的就业工作发展的状况述评

当前的高校学生就业工作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阶段性地完成了学生就业工作的从传统到现今的工作转型,并且极大地、充分地完成了当前其应该完成的紧迫性的工作任务。然而,为了更好地实现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在整个社会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长远深刻的社会价值和目标,也要深刻地认识到其当前的发展不足之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此明确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

1、就业工作不同定位的深层结构关系

首先要来看理想中的高校就业工作的定位构成、体系以及不同功能定位之间的关系。在贯穿于社会和高校之间的高等就业人才培养工作体系中,高校的学生就业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定位和功能,即:学生就业、人才的职业发展和培育以及教育发展和知识创新的功能。在三者的相互关系上,首先,高校学生就业工作在眼前利益上一定要解决学生找工作的问题,否则,就会使整个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直接丧失其价值和意义;其次,高校就业工作也一定要处理好就业和职业发展的矛盾关系,实现长远的个体的额人才的职业发展的重要目标;最后,从根本上讲,为真正实现社会人才培养的价值和目标,在宏观的格局和长久的发展中,高校的学生就业工作一定要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做出自身应有的价值和贡献,即:就业工作一定要良好地实现校园和市场以及社会在人才培养方面工作的良性循环和互动,创造良好的知识交流和创新平台,建设资源互通和共享机制,从而在更深更广的格局中实现人才的合理培养,进而实现高等教育人才的合理运用,由此便实现了人才培养和人才就业双重价值上在根本上实现有机融合并都能够得以最终给实现。

2、就业相关工作的具体状况述评

当前高校开展的学生就业工作在主体工作力量投入是围绕着学生找工作的思路下进行的,在整个就业工作定位体系中仍然处于停留在表面的状态,学生的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是不足的,而在根本上也没有实现就业工作的深层次的人才培养和促进知识和教育工作进步和更新的功能。毋庸置疑,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场合说,围绕着学生找工作的思路开展高校就业工作是绝对必要的。不过,在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展开实施中,仅仅把学生找工作作为这份工作的工作思路和定位,未免有些狭窄、暂时性和急功近利性,这不但直接妨碍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目标的最终实现,而且从学生找工作的角度而言,这样的工作定位和思路也会使这份工作缺乏长久的优良品牌打造和稳定效应,从而使相关高等教育工作走入死胡同。

三、深层结构下的就业工作的内容、体系结构和发展方向

(一)做好基础性的信息沟通工作

在市场、就业学生和高校之间,高校就业工作就是如何在三者之间运行、处理以及通过信息的流动实现三者之间在工作寻找、职业发展和人才培育的关系。因此,在以上的定位和目标下,信息流动工作是高校学生就业工作基础性工作,高校就业工作必须做好相关维度和方向上的信息交流工作,这不仅需要在量上加大信息流动,保证信息提供充足,也要建立建设好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保障信息在合理的方向上能够顺畅交流,还要做好信息交流后信息合理分析和使用工作,以保障信息交流的价值和目标的实现。

事实上,根据以上的工作定位和功能要求,此处的就业工作信息是广泛意义上的信息,其既包括常说的市场释放出的学生就业工作职位信息,也包括这些信息所传达给教育机构的对于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组织的相关要求,既包括市场传达给学校和学生的信息,也包括学校和学生传达给市场的职场价值和发展状况的信息,以及学生和学校之间的围绕着就业和职业发展所交流的就业指导和人才培育信息。当前,高校的就业相关信息流通工作获得很好的建设和发展,但是其在人才培养定位和实现高校对市场职业发展的积极促进和改善方面仍然是缺失的,因此今后要在合理运用就业信息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完善,以适应学生和市场的需求。

(二)做好就业指导、意识提升和能力培训工作

在整个就业工作体系中,如果说就业信息平台的搭建和流通机制的建立是整个就业工作的基础性工作,那么,就业指导、就业意识培育和能力的提升则是这个体系中实现其定位和目标的关键性的工作。其关键性一方面体现为合理处理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政策和制度困扰,合理解决学生眼前就业和长期职业理想追求和实现的矛盾心理,从而促使学生合理最佳就业。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上,现实中的高校就业工作在这方面的就业工作部署和实践普遍不足,一是普遍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的专业化、高质量的就业心理咨询和业务指导,二是围绕就业、职业发展和个人成才的与人平台是少有的。因此,未来的高校人才就业工作,要大力建设和创造更多的就业能力以及德育教育提升和发展的相关平台,在就业工作的建设和开发中,有意识地进行人才培养和德育教育,以此在更高的定位上处理好相关矛盾,更好地实现高校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

(三)做好保障制度和运行机制建设

以上相关工作内容,涉及高校、市场、职场以及就业学生本人多维度大量工作行为关系,是当下高校就业工作无论在宽度和深度上所无法比拟的。因此,这样的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建设一个科学合理的机制和各种有效制度来加以保障和运行。首先,围绕着就业、职业发展和教育发展与知识创新,一方面要在制度上实现高校的学生就业工作不应当仅停留在学生找工作和提供就业机会事务上,要在工作定位上使其深入到高校核心的人才培养工作体系中,在制度上保障对教育工作和人才培养的指引意义的实现,另一方面也要建立长效稳定的职场、高校以及学生个人之见的沟通交流机制和相关保障制度,以使相关活动能够深入有效进行。当然,对于传统的管理规范和制度,在发挥其既有的合理价值的基础上,从长远来看,根据现实发展状况的可行性,要尽量增强当前高校就业管理制度中的法治公平属性,另外,也只用这样的规则才能最终满足作为市场、社会意义上的行为的需要,而不是仅仅停留在高校内部行为管理层面,由此也增加了这种规则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定位内容 篇12

关键词:工程估价,课程定位,内容扩展,教学方法

工程估价课程是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全国凡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院校按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要求均开设了这门课程,而且在土木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给排水、建筑环境等建工类专业也开设了这门课程。由于各校对这门课程的内容理解不一样,导致了课程名称、开课学时、选用教材的五花八门。就工程估价课程定位、内容扩展及教学方法等问题,笔者结合我校进行的工程估价精品课程建设,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供同行参考。

一、工程估价课程的基本内容

“工程估价”应是一个有特别含义的专有名词,来源于过去常用的“工程概预算”,其目的在于有效的确定和控制建设项目的投资额度,进行人力、物力、财力的准备,以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自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出台后,应当界定一个新的专有名词叫“工程计价”,其含义是工程造价的计算。工程计价过程包括工程估价、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其中工程估价是开工前的预先计算,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是竣工后的实际计算。由于工程估价过程包括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所以工程计价全过程就包括了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全国高等学校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于2013年10月制定的《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中规定,工程估价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主干课,归属在“管理学理论和方法”知识领域内,建议开设48学时,课程的知识单元和知识点要求为:工程估价基础知识2学时,内容包括工程估价的含义、工程估价过程、工程估价依据;工程费用结构4学时,内容包括工程项目投资组成、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的构成、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构成、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构成、预备费和建设期利息;工程定额6学时,内容包括工程定额概念与原理、工程定额的编制方法、建安工程人、材、机定额消耗量确定方法、建安工程人、材、机单价的确定方法、计价定额的编制;工程量清单8学时,内容包括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编制原则及指导思想、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投资估算2学时,内容包括投资估算的基本原理、投资估算的特点、投资估算的作用、投资估算的常用编制方法;设计概算4学时,内容包括设计概算的基本原理、设计概算的特点、设计概算的作用、设计概算的内容、设计概算的编制与审查;施工图预算5学时,内容包括施工图预算的基本原理、施工图预算的特点、施工图预算的作用、施工图预算的内容、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与审查;工程招标控制价与工程投标报价5学时,内容包括工程招标控制价的编制方法、工程投标报价的编制方法;工程结算8学时,内容包括工程变更与合同价调整、工程索赔、建设工程价款结算、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和应用、工程结算的方式、工程结算的方法;竣工决算4学时,内容包括竣工决算的内容、竣工决算的编制方法、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确定、保修费用的处理。从上述文字不难看出,《工程管理专业规范》规定的工程估价课程内容已突破其定义的范畴,实际涵盖了工程计价全过程。但其中面向具体工程对象,如房屋建筑和装饰工程、建筑安装工程的计量计价问题没有明确要求,也就是应体现“读图、列项、算量、套价、计费”这样一系列环节在操作上的技术方法问题没有明确要求。

二、工程估价课程的作用定位

《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中明确,工程管理的主干学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应综合掌握与工程管理相关的技术、管理、经济、法律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具备在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领域进行设计管理、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的基本能力,具备发现、分析、研究、解决工程管理实际问题的综合专业能力。从上述文字中不难看出,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是管理类人才,应具备“投资控制”的管理能力。所以工程估价课程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要求仅只是形成一种管理能力,而不是形成能够计量与计价的技术能力。根据2012年新的本科专业目录,原工程管理专业已分拆为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三个专业。笔者认为:工程造价专业意在重点培养具备工程技术及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与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造价全过程确定与控制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该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能力:(1)应用工程技术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应用建设法规的能力;(3)应用计算机进行工程计量计价的能力;(4)从事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能力;(5)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6)完成注册造价工程师基本训练,获得相应岗位从业资格证书的能力;(7)应用现代技术手段获取信息和进行信息管理的能力。工程造价专业其核心能力是工程计量计价的能力,所以工程造价专业相对于工程管理专业来讲更具有专业性和应用性,因而工程估价课程对于工程造价专业来讲是一门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主干专业课程。

三、工程估价课程的内容扩展

工程造价专业面向的工程领域应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即可以是大土木工程的一切领域,按国家《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对专业工程的划分,可能涉及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仿古建筑工程、通用安装工程、市政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矿山工程构筑物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爆破工程等九大工程领域。一般在土建院校开设的工程造价专业,至少也应当涉及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通用安装工程、市政工程、公路工程等工程领域。鉴于此,笔者认为工程估价课程对于工程造价专业来讲不是一门单一的课程,而是一组系列课程。工程估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可定名一门“工程估价基础”的课程,用32学时来讲授前述《工程管理专业规范》规定的工程估价课程内容,而将面向不同工程领域的计量计价问题分别设置“建筑工程计价”、“建筑安装工程计价”、“市政工程计价”、“公路工程计价”等专业课程,据此构成工程造价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体系。对于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给排水、建筑环境等专业,只须开设“工程估价基础”一门课程。建筑工程计价课程基本内容为土石方工程、桩基工程、砌筑工程、混凝土及钢筋工程、木结构工程、金属结构工程、屋面及防水工程、楼地面装饰工程、墙柱面装饰及幕墙工程、天棚工程、油漆涂料裱糊工程、门窗工程及其他装饰工程的计量计价;建筑安装工程计价课程基本内容为房屋建筑配套的给排水工程、电气照明工程、采暖通风工程、消防工程、管道及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计量计价;市政工程计价课程基本内容为城市范围内的土方工程、道路工程、桥涵护岸工程、隧道工程、市政管网工程、路灯工程、绿化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计量计价;公路工程计价课程基本内容为城市范围外的路基路面工程、桥梁涵洞工程、隧道工程、安全设施及预埋管线工程、绿化及环境保护设施工程的计量计价。

四、工程估价课程的教学方法

工程估价课程是涉及多种工程技术综合应用的复合性课程。前期一般应开设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含建筑构造)、土木工程材料、施工技术、工程结构、建筑设备基础、道路桥梁工程概论、市政工程概论、建设法规等课程,后续一般也应开设造价软件应用课程和相应计价的课程设计。

作为具有工程技术综合应用特点的复合性课程,工程估价的教学应当树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计量与计价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要针对具体的工程对象,按照“读图—列项—算量—套价—计费”的“五步法”展开教学,教会学生计量计价的基本技能。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最好具备造价工程师资格,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教学中不能只满足于讲授知识要点和规范条文,应结合适当的工程图纸,从读图到列项,再到算量并套价的全过程,一点一滴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与技能。教学中还要做到“讲”与“练”结合,课后布置适量作业,在学生独立完成后,安排出一定时间专门讲如何解题,将起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建平,吴贤国.工程估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全国高等学校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Z].2013-10.

上一篇:环境与经济效益下一篇:基础物理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