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物理教材

2024-09-12

基础物理教材(通用10篇)

基础物理教材 篇1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重要文件精神以及满足卫生事业发展改革对卫生职业人才的需求, 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在卫生部、教育部的领导下, 组织全国百余所中等卫生职业学校, 以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为依据, 编写了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物理应用基础》 (由宋大卫主编, 供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各专业使用) 。此教材于2008年4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笔者长期从事中等卫生职业院校物理学的教学工作, 先后使用过多版教材, 比较多版教材后有许多感想, 现就2008年版的新版《物理应用基础》教材 (简称新教材) 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请同行指正。

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 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相适应, 与就业岗位要求相符合, 为卫生事业发展服务的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本着这一点, 新教材在课程结构、内容选取等方面体现了“新”、“简”、“趣”的特点, 较过去教材有了明显的创新, 体现了编者的别具匠心。

1 新教材突出了一个“新”字

新教材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结构创新, 每章在正文前都新设了“预备知识”一项内容, 这样可以方便教师通过利用“预备知识”这项内容来了解毕业于不同中学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 以便更好地备课和组织教学。新教材还在每章中新设了“小链接”和“知识拓展”项目, 例如在第一章“力学基本知识及应用”中通过“小链接”介绍了标量和矢量, “知识拓展”中介绍了纳米技术和力的合成及应用。通过“小链接”和“知识拓展”项目, 学生了解到了许多与课本内容相关的、有趣味和较前沿的新知识。

新教材不仅在结构上创新, 而且在内容的选取上也体现了“新”。在内容的选取上, 注重把最新的物理信息、最新的科技成果收入教材中, 使学生能够获取新知识, 了解科学新成果。例如在第二章中介绍了多普勒效应及彩超;在第四章中介绍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电子血压计;在第五章中介绍了CPAP呼吸机及高压氧舱等;在第六章中介绍了电磁污染等;在第八章中介绍了X射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技术等。

2 新教材体现了一个“简”字

新教材的修订原则和特点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 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理念, 理论知识强调“必需、够用即可”, 基于此, 本教材在以往教材的基础上, 进行了大幅度的删减。例如在机械运动中删除了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定理、功和机械能等内容;在热学中删除了分子运动论、热力学第一定律、固体的性质及物态变化等内容;在电学中删除了大量内容, 只保留了电场、磁场、交流电及电磁现象在医学中的应用。在这里对其他章节内容的删减就不一一赘述了。

总之新教材注重基础知识, 删除了复杂的、难度大的内容, 降低了难度, 体现了一个“简”字。以往的教材内容多、难、涩, 学生学起来痛苦, 教师教起来头疼。新教材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学生易学, 教师易教,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3 新教材还体现了一个“趣”字

“趣”是人们在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时的心理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恩格斯曾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布鲁纳也曾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所以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 他就会兴致勃勃、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遇到挫折时就会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所以,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其学习兴趣。

新教材不断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每一章内容里设有“问题与思考”项目, 通过不断提问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活跃课堂气氛,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新教材注重物理学与学科、技术、社会的关系, 加强了与社会生活、生产技术的联系。新教材还强调了物理学与医学知识的关系, 例如在第一章中就增设了机体的力学性质、分离血液和尿液的离心分离器等。这样使教材变成了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学生易读乐学的趣味书, 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了, 才能把学习当成一件既轻松又愉快的事情。

4 新教材中的瑕疵部分

总之, 新教材以崭新的面目出现, 给人许多新意, 实属难得的好教材。笔者通过试用和研读发现新教材中还存在着部分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值得大家商榷, 这里列出其中的一部分, 旨在抛砖引玉, 使新教材不断完善。

如第七页第十二行“摩擦力的方向始终和相对运动的方向或者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因此, 摩擦力是一种阻力。”笔者认为:一方面在生活中, 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例如对于汽车, 空气中的摩擦力是阻力, 汽车刹车时, 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也是阻力, 但是当汽车匀速或加速行驶时, 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不但不是阻力, 而是推动汽车前进的动力。另一方面摩擦力的方向还有一种特殊情况, 一木块相对转盘静止, 随盘做匀速圆周运动, 木块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 由圆盘对木块的静摩擦力f提供, 此摩擦力的方向与木块运动方向垂直 (见图1) 。又如第十五页第十二行“人走路时, 脚蹬地的力常被作为作用力, 地面对脚的支持力为反作用力。”笔者认为:当人在地面上前进时, 脚蹬地的力应是摩擦力, 若把此摩擦力看作作用力, 根据本教材中第十四页最后一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性质的力”, 则地面对脚的反作用力也应是摩擦力, 而非支持力。因为支持力是弹力的一种, 并非摩擦力, 若将支持力作为作用力的话, 则人对地面的压力才是反作用力。还如第十七页至二十页间关于向心力的公式多处都写成了F=mr2w, 应改为F=mw2r。

以上只是笔者的一些肤浅看法, 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同行专家批评指正。

摘要:笔者通过试用和研读新版《物理应用基础》教材, 归纳新教材的特点, 并指出新教材中存在的部分瑕疵, 旨在使新教材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关键词: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物理应用基础》,新教材

参考文献

[1]宋大卫.物理应用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陈永涛.技术物理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刘发武.物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基础物理教材 篇2

关键词:教材;夯实基础;实践

一、探究背景

1.自学能力很差,思维的惰性很强

参考用书中的知识归类、例题,许多学生都不会去看这两块内容,他们觉得学生的任务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而且许多学生的作业也仅仅是应付。

2.解题习惯很差,解题能力不到位

教学发现,许多学生解选择题时,习惯跟着感觉走,而不是用物理原理来解题。

3.对学好物理缺乏信心

在教学中,笔者对一个班42位学生进行了学习信心调查,5位学生表示对学好物理有信心,7位学生表示没有信心学好物理,还有30位学生不表态。从个别交谈发现,有两位学生已经放弃了学习物理,还有不少学生也有放弃的想法。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努力了,但还是常做常错。

二、立足教材、夯实基础的实践

1.帮助梳理知识,走进学生

(1)唤醒学生之前的认知结构,对之前的认知进行补漏纠错

在每一章节复习开始时,教师布置任务,完成复习用书中的知识梳理并识记理解公式、关系式,并告知学生在某一时间教师会听写或默写这些关系式,并批改,若有很多错误,需重写。

案例1:

在“静电场”知识教学中,如让学生默写电势能大小的判断方式,其中有不少同学是这样写的:

电势能大小EP=ψq,同一电荷在电势越高的地方,电势能越大,在电势越低的地方,电势能越小。

像这样的错误认知,他们自认为还是正确的,若不及时发现当然遇题就必错了,学习物理的信心也受打击。

(2)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网络,提升知识融合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某章的知识结构,课后由学生自己构建该章的知识结构,并把优秀的作业贴在学习栏内展示,供大家学习交流。这样正如站在山顶看风景,会有想不到的感悟和收获,可使杂乱的知识从无序变为有序,提升学生的知识融合能力。

(3)创造表扬学生的机会,走进学生

创造表扬学生的机会,不仅是在回答问题上创造机会表扬,也可以是用导向性表扬的语言,如“语言很精练”“回答得很完整”“思路很清晰”“××方面很有创意”“比我想像得要全面”等。这些用语有很强的暗示作用,能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向精练、完整、创意等方向发展。

案例2:

班里学生提出了一个有创意的问题,笔者会说:“这个想法有新意”。一个很少问问题的学生第一次来请教了,一定要说上一句“很高兴你来问题,这样下去你的成绩会越来越好”;一个常来问问题的学生来请教了,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说“我感觉你的问题都是深入思考以后提出来的,很有质量”;一个学习不努力的学生最近上课认真起来了,则一定要去说一句“我发现你爱学习了,真为你高兴”。

这些导向性表扬用语的使用对学生的鼓励作用很大,有好多学生在一个学期里只被表扬过一次,但其学习积极性及亲师性提升却很明显。

2.立足教材,夯实基础

(1)理解概念、完善概念、丰富概念

理解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概念时,多一点感悟,多一点理解。

如a=Δv/Δt,Δt=t-t0,Δv为Δt时间段内的速度变化量,再通过设置一些习题进行横向比较,以达到完善概念效果。

(2)注重物理思维的培养

例如,等效代替的物理思维在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中的运用,利用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来体会这种等效代替。

(3)物理规律条条清

例如:感应电动势:理顺其内容表述,大小表达式E=n、方向和三种特例:E=Blvsinθ,E=BLV中=1/2BL2ω,E=NBωS及E=n三类基本问题的应用。

(4)立足教材的课堂专题设计

以教材原形题为素材的专题设计,更能揭示大纲、教材和考试说明之间的内在联系,更有利于学生围绕教材,注重基础,克服脱离课本,一头钻进复习资料里的弊端。

案例3:《带电粒子仅受洛仑兹力在磁场中的运动》专题设计

①布置预设性问题

布置课本P102课后练习第1题。预设目的:通过本小题的计算,让学生了解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只受洛仑兹力的情况下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即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

②反馈学生超前解答情况,了解学生认知水平

立足教材,反馈学生的学情情况,如对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简单圆周的规律理解比较正确,学生的画轨迹图能力有些欠缺;有界磁场处理有很大困难。

③设计课堂教学

根据前面反馈的学情,预设练习题,先让学生回忆单边磁场的对称性,掌握画轨迹的4类方法。然后设置双边界问题,并掌握解决此类题目的常规步骤:画轨迹找半径;根据几何知识求半径;根据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求解,配备相应的习题,让学生掌握圆形磁场的分析,并知道沿径向入,必定沿着径向出。

④学生进一步反馈

(5)针对课堂教学情况,构建内化性练习

内化目的: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画轨迹图的技巧,掌握临界状态的处理。如布置2011年浙江高考题20题。通过习题,走近高考,让学生了解高考出题情况,并能熟练运用相关知识解决有界磁场问题。

立足教材的课堂设计专题,学生找到了认知的缺陷,教师了解了学生解题中存在的缺陷,并有针对性地改善这些缺陷,课堂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积极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也提高了。

3.挖掘教材,走进高考

利用好教材的正文部分和课后习题,深层挖掘教材资源,能更好地把握新高考命脉。

案例4:在学习必修1第三章第5节“力的分解”中,力的分解在实际问题中,一般可以采用: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和方便程度分解。第二种方法中,我们往往讲的是力的正交分解。实际上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解题(如斜分解一个力),有时也很方便,所以要注重解题方法的多样性。

平时有这样的习题:如图1所示,电灯重力G=10N,AO悬线与天花板成53°角(即与竖直方向成37°角),拉线BO和墙垂直,求拉线AO和BO受力的大小。这时可以用力的合成(如图2),同时也要注重把G沿两拉力方向分解(如图3,斜分解)。

2015年浙江高考第20题中,将B水平右移,使M、A、B在同一直线上,此时两线上的拉力大小为F1=1.225N,F2=1.0N;对于C项的求解,可把G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和方便程度分解(斜分解),如上图所示。故有F1=G2+F库,F2=G1,G1=G2=mg=1N,又因两小球距离变为r=0.6m,计算得F库=0.225N,故F1=1.225N,F2=1N。这样解决问题更方便。若平时经常性只讲用正交分解方法来解题的话,学生很容易一拿来就水平和竖直正交分解,从而使得解题很繁琐,影响学生的得分情况。

案例5:选修3-2“电磁感应”的第3节第14页“问题与练习”的第7题,法拉第的圆盘发电机,如图,铜盘安装在水平的铜轴上,它的边缘正好在两磁极之间,两块铜片C、D分别于转动轴和铜盘的边缘接触。使铜盘转动,电阻R中就有电流通过。(1)说明圆盘发动机的原理。(2)圆盘如图示方向转动,请判断通过R的电流方向。

该题考查圆盘发电机原理和右手定则知识判断感应电流。

挖掘一:该题可以进行再挖掘如问圆盘产生的动生电动势大小为多少?并设置相关数据进行求解。

挖掘二:该题与能量结合起来,设问为维持该圆盘转动,需要额外提供多少能量?并设置相关数据进行求解。

挖掘三:设问把电阻R换成平行金属板,一电子从中心飞入,恰能飞出平行金属板,问:铜盘转动的角速度为多大?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有关的问题也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

这样挖掘教材,设置一些从简单到难的练习,带领学生走出教材,走进高考。课后布置相关性较大的2014年浙江卷24题作为练习,进一步巩固知识。

三、实践后的一些成效

1.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随着问题的解决和错误的消除,学生获得成了功感,培养了解决物理问题的热情,爱问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

2.提高了课堂教学专题的针对性

通过预设问题和学生超前解答,更加全面和真实地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使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缺陷,提高教学专题的针对性。

3.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带有预设目的的习题教学,学生超前作业中暴露出的问题设计为一系列专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评价,极大限度地提高了课堂效率,缓解了课时不足的矛盾。

参考文献:

[1]吴加澍.对物理教学的哲学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5(7).

物理新教材教法研究 篇3

一、注意知识衔接, 做到稳步推进

新编高中物理教材与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教材相配套, 许多知识都是在初中物理的基础上引入并深化的。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 我们对高一新生制定了新的教学原则, 即 “降低要求, 放慢进度, 单元过关, 稳步推进”的十六字原则。按照这一思路, 我们在教学中特别注意了高、初中的衔接问题, 尽量在复习初中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以减小知识跨度, 减缓高、初中的“台阶”, 使知识合理迁移, 在迁移中得到深化。如高一第一章中的力、重力、力的合成等知识点, 学生在初中就有初步认识, 只是理解上比较肤浅。对于这些知识的教学, 可在复习的基础上进行, 使学生既不感到陌生, 又感到与初中不同。教师对这些知识的教学重点在于加深学生的理解, 使知识扩展、深化。如讲力的合成时, 首先复习二力的平衡, 进而研究两个互成角度力的合成问题,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有利于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然后再进行图形变换, 把平行四边形变为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去讨论合力和分力的大小关系, 使学生自己就能得出合力可以大于、等于、小于其中一个分力的结论。这样做既注意了知识的衔接,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从而减缓了知识梯度。

另外, 要注意物理与数学知识的衔接, 在力的合成一节中, 不宜用余弦定理求出合力的表达式。课本中只要求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计算合力问题。

二、分散教学难点, 适当放慢进度

对教材中的难以理解的概念和知识, 要注意适当放慢进度, 分散教学难点, 使学生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在第一遍教学中不要操之过急, 不搞知识一步到位。只求学一点必须弄懂一点, 对基本知识要真正理解, 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高中物理的思维方法有所体会。如摩擦力的教学, 虽然初中有过接触, 但理解非常肤浅。教学中重点应该放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作用点上。而摩擦力的方向及大小是本节的难点。在教学上除适当增加课时外, 还应分散这一难点。只讲物体绝对静止的情况, 不讲两个物体在运动中的相对静止问题。重点讲清 “相对运动趋势方向”和“静摩擦力”是个未知力以及它在0~fm之间随外力的增大而增大, 随外力的减小而减小, 且始终等于外力的特点, 讲清最大静摩擦力可用公式计算。只要讲清上述问题, 学生对静摩擦力的理解就容易掌握了。但不能再去扩展, 否则会导致学生认识上的混乱, 反而使学生糊涂起来。

三、开足演示实验, 充分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 做好演示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实验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避免想当然的认知习惯和思维方法, 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和物理模型, 从而得出正确的物理规律。在教学中, 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设备, 想方设法开足演示实验, 实验开出率达到 95%以上, 我们自制了卡文迪许扭秤模型, 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扭秤的构造及测量原理, 从而学到了用光学知识显示微小的引力的方法。另外, 我们对教学中难以理解的物理现象, 利用电教手段进行演示。如飞行投弹问题, 人造卫星运行问题, 我们自制了教学软件, 用计算机进行模拟, 使学生一目了然, 豁然开朗。在教学中, 我们经常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变抽象为形象, 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直观,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散教学难点。

四、发挥主体作用, 运用启发式教学

在新课程教学中, 教师急于赶教学进度, 难免产生用 “填鸭式”教学来完成教学任务的心理, 总认为只要自己讲清楚了, 学生就会接受下来。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久而久之, 就会扼杀了学生主动求知的自觉性, 使学生的自主能力、创造能力得不到发挥, 成为一只不会寻食的鸭子。在教学中, 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的内容, 利用设问、编制思考提纲或者提问、板演等手段, 创设物理情境, 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 并让其进行口头表述, 然后教师再进行讲评和释疑, 对步入错误的同学指出错误所在。

例如在讲 “加速度”的概念时, 有这样一道题:“物体做加速运动时, 加速度逐渐减小, 速度怎样变化?”“物体做减速运动时, 速度怎样变化?”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区分速度和加速度这两个物理概念。这对学生来讲是有一定困难的。起初, 我提问了一个同学, 结果答错了。进而我就提问:“在加速运动中, 速度怎样变化?什么是加速运动?”听了这个提问, 一些同学就知道速度一定增加。“那加速度减小是什么意思?”学生又陷入思考。这时我给他们打了一个比方:你爸爸今天给了你两元钱, 明天给了你一元钱, 后天再给你五角钱, 你手中的钱会怎样变化?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增多”。“你父亲每天给你的钱怎样变化?”回答为“减少”。通过这个事例, 使学生弄懂了问题。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后来我又提出后一个问题, 让学生先打比方, 再回答问题。学生举了一个花钱的事例, 然后回答速度应减小。可见, 运用启发式教学, 教师必须要设计好问题, 这样才能起到点拨作用。

五、加强学法指导, 培养数理结合能力

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两大困难是:⑴不知如何学习物理;⑵不会数理结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会学, 即教是为了不教。因此,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如我们在讲运动学时, 首先要教会学生根据物理情景去画草图的方法, 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待求物理量全部标在图上, 用图去进行思维, 思路很快就打开了, 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基础日语教材语法研究 篇4

关键词: 基础日语 语法 学校语法 日语教育语法

对于母语为非日语的日语专业学习者来说,学习日语的阶段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从发音练习开始入门,在积累词汇的同时相应加入语法学习,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加语法的广度和深度。在非母语环境中,学习及掌握好语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掌握好语法不但可以增强写作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让学习者获得对日语语言体系更系统的理解。扎实的语法学习在为日语初级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的同时,是继续提高日语综合水平的关键。日常口语交流中,借助准确的语法可以更好地表达要传递的想法。本文以目前我国日语教学中日语专业使用的分别由朱春跃等主编的《基础日语教程》,周平等主编的《新编日语》(修订版)和曹大峰等主编的《基础日语综合教程》三套教材为例,通过教材中涉及的语法知识点,具体分析这三套基础日语教材的语法体系的特点,了解我国日语教育中语法体系现状。

根据学习对象的不同,日语语法可以分为“学校语法”和“日语教育语法”。 明治维新年后,随着日本教育的发展,在西方语法概念的影响下,出现了山田文法、松下文法、桥本文法、時枝文法四大语法体系。日本政府以桥本语法作为日本国民教育的语法教育的规范,所以又称桥本语法为“学校语法”。除“学校语法”之外,还有以外国人为对象的日语教育语法,该语法体系适用于母语为非日语的外国日语学习者。无论是以日本人为教学对象使用的学校语法,还是面向外国人的日语教育语法,本质上都属于实用语法体系。传统中国日语教学包括教材、词典解释等基本采用学校语法,近些年随着日语教学的发展,基于中国学生的身份,有的专家趋向于将日语教育语法作为日语专业学习的主流语法体系。而选用什么样的基础日语教材基本决定学习者接触的是哪种语法体系。三套教材中,《基础日语教程》一书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教委重点教材。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新编日语》(修订版)一书初版于2009年发行,为“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基础日语综合教程》一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0年开始出版。从出版时间上看有着近20年的跨度,并且均为国家级规划教材,我国日语专业一二年级基础阶段精读课很多高校选择了这几套教材,基本可以代表这阶段国内日语教材现状。从这三套教材的语法体系来看,其侧重点各有不同。

《新编日语》(修订版)是在1992年初版《新编日语》的基础上修订而来的,修订版本为了适应时代现实需求,做了适量改写和补充。主要是词汇变动较大,去掉一些淘汰的单词,加入了新的常用词汇。另外,更新部分落后于时代的前文和会话。但总体来看,基本语法体系没有大的变动。本书的语法系统、清晰,语法术语基本保持同学校语法的一致。《基础日语教程》的教材编排模式依照传统教科书模式,每册书分为15课,每节课的基本形式由“本文”、“会话”、“语法解说”、“练习的”形式组成,出现在“本文”、“会话”中新的语法在“语法”部分详细解说。与《新编日语》采用的整套“学校文法”不同的是,《基础日语教程》一书在语法体系上主要参考日本以奥田靖雄为代表的语法理论,并且吸收其他语法学说作为补充。从具体语法分析中可以看出编者努力摆脱“教材日本语”的缺点。《基础日语综合教程》一书作为三套教材中最新出版的教材,最大特点体现一个“新”上,首先从教材内容安排上,完全放弃传统以课为单位的设置,每册根据主题分为五个单元,如第一册中第一单元的主题为人际交往,下设的三课内容环环相扣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并且每节课的内容丰富,题材新颖,涉及日本社会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在语法方面,则完全放弃采用先举出对应语法、然后解释、进而举例分析的传统教材模式,直接用中文说明该语法的具体实际用法,避免对语法过度解释。同多数教材侧重于语法体系的讲解和构建不同,该套教材完全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语法的实际应用上。

如在表述“たい”一次的用法时,《新编日语》的语法部分的解释是这样的:“‘たい’是表示愿望的助动词,接在动词连用形后。‘たい’是形容动词型活用,表示讲话人想做某件事,问句可用于第二人称,后续体言作定语时可以用于第二、第三人称。”对于语法讲解首先解释语法的意义,并指出其接续方式,然后具体说明使用时应注意的人称问题,语法解释详尽准确,基本学习者看完后会明白该语法的意义、用法。在《基础日语教程》一书中是这样写的:“动词第一终止形接上构形后缀たい,该动词就变成了愿望助动词。”阐述之后,又继续补充“有一种意见认为它仍然是动词,并将它成为‘愿望动词’”。由此可以看出,该书除按照日语教育语法体系解说语法含义之外,还就其他语法的不同观点做了相关介绍。在《基础日语综合教程》一书中,解说部分非常简洁,仅用非常简练的一句“愿望的表达方式”就解释完毕,随之就是针对此用法的例句练习。透过这一个语法的讲解可以看出三本教材的语法特点。《新编日语》用准确的语言完全依照学校语法解释该词的语法含义。《基础日语教程》一书则详尽释义的同时列举出其他语法学派的观点供学习者参考。而《基础日语综合教程》中则尽力淡化说教般的语法解说部分,用极度简洁概括的语言表达该语法的中文含义。

除了上述特点之外,三套教材的语法体系还各有特色。《新编日语》中,几大语法点互相穿插、循序渐进。每节课的学习模式可以依照先背单词、再看语法、之后学课文熟悉语法、做练习进一步掌握语法的应用。每四课便有一个新的复习课便于巩固前面所学语法。该书经过再版修订后,内容得以更新,同时代的联系更加密切,可以说目前是国内日语基础教学中最有生命力的教材。《基础日语教程》一书则关联性强,如词汇方面,每节课新单词后面的关联词汇可以让学习者系统掌握对应的关联词汇。同样,语法部分的关联性特别强,对于有多个用法的语法,除了对应课文所学语法意义的讲解之外,还会列出关联的其他含义,这对初次学习者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当全部语法学完后再行复习时,就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复习方式。《基础日语综合教程》尽管对语法的讲解过于简洁,但这正是本书的特色,编者试图通过淡化语法的烙印,将学生注意力转移到课文中大量全新的实用性很强、密切联系日本文化的实际内容上。此外,这套教材结构设置,需要多媒体课件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支持。如果教学设备能够支持,能确实按照教材实施各个环节的教学内容,那么采用本套教材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选择。

日语语法教学根据教学对象分类,这也是日语教育的特色之一。有些观点认为近些年的中国日语教学采用的教学法、语法体系过于陈旧,不适应中国学生学习实际,呼吁使用日语教育语法体系的呼声强烈起来,这些在近年出版的日语教材上都有所体现。相反观点是本科教材还是按学校语法比较好,以后学到高级阶段衔接日本本土的东西就顺利得多。虽然学校语法入门比较难,但是日语教育语法的简单易学是日本人为了简化外国人对日语语法理解而另行造出来的,如日本人认为用言部分等内容外国人不好理解,所以起了新名字。这些反而成了中国日语学习者提高过程中的阻碍。不管怎样,语法体系只是手段而已,最终目的是让学习者掌握地道准确的日语。如何采用更有利的语法教授方式,是今后日语教学中需要继续重视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朱春跃,彭广陆. 基础日语教程[M].青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周平,陈小芬. 新编日语(修订版)[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3]曹大峰. 基础日语综合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高橋太郎. 日本語の文法 [M].ひつじ書房,2005.

艺术“设计基础”教材研究 篇5

英国和美国在美术与设计方面出版了几个系列不同版本的“基础”教材, 如:由英国州立鲍灵格林大学艺术学院的奥克维克、斯丁森、威格、坡恩和卡伊顿等几位艺术家合编写并由Mc Graw-Hill Cmpanies, Inc.出版的《艺术基础》, 1221年首次发行, 从1221年到2002年期间共出九个版本, 每一次都作了比较大的改善, 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世界美术》从1997年到2000年用了近5年的时间, 分20期连载刊出了由芷子翻译的第九版《艺术基础》;由Thomson公司出版的一套“基础”, 如:《色彩基础》、《素描基础》、《解剖基础》等等, 十余本并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于2005年引到国内发行, 由汤凯青翻译;由夏威夷大学的终身教授杜安·普瑞伯利和夏威夷州立图书馆的沙拉·普瑞伯利合作编著的《艺术形式》 (第七修改版由堪萨斯大学的帕特里克·佛兰克编写) , 从1972年第一版的问世到现在已经出了七个版本, 从视觉艺术的角度, 更广泛的范围论述艺术形式语言 (这里把《艺术形式》也归入“基础”是因为它与《艺术基础》、《设计基础》有比较多的大同小异的地方) ;由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大卫·艾·奥尔和斯蒂芬·彭塔克编著的《设计基础》, 从1979年到2002年已经修订了5次, 出了5版, 为美国众多设计院校广泛使用, 笔者最初在2001年翻译的是第四版, 第五版出来后, 又以第五版为标准, 对译好的材料做了修改和调整, 并于2004年到2006年分四期在《设计教育研究》上以连载的方式刊出, 各方面反应尚好, 鉴于此, 辽宁美术出版社决定将以整书形式重新正式出版。

既然提到了美国和英国的一些“基础”, 笔者就把几个系列的“基础”稍作比较。这样有利于读者对英、美“基础”的异受。思想政治工作进课堂, 不仅“两课”老师要进行教育, 专业基础课老师和专业课老师都要进行教育, 老师要齐抓共管, 共同营造育人的良好环境。思想政治工作进寝室, 政治辅导员、学生干部及其他老师要经常深入学生寝室, 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困难, 及时采取措施帮助他们。第三, 对于贫困学生, 要采用奖、贷、助、补等方式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2.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创新园地、创新载体

针对大学生喜欢求新、求异、求奇的特点, 我们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一定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园地和载体, 这样使学生寓学于乐, 始终充满新鲜感。园地可以采取校园文化艺术节、主题团日活动、各类学术竞赛、体育文娱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有益的活动, 使思想政治工作灵活地发挥作用。载体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校内宣传栏、各院系刊物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

3.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创新工作方法

针对当代大学生正是处于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年龄阶段的特点, 思想政治工作从业者在做工作时要灵活运用不同的工作方法。第一, 采用灌输式的方法, 这主要是运用“两课”教育的形式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现阶段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及法律、法规等知识传授给学生, 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第二, 采用疏导式的方法, 具体运用激励式谈心、导向式谈心、一次性谈心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激励、引导, 以期激发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帮助他们改正某些缺点和错误。第同有个初步的认识, 这样也有利于下面中外“基础”的比较顺利展开。这里主要包括三本比较典型的“基础教材”, 即《艺术基础》、《设计基础》和《艺术形式》。

(1) 既然同是“基础”, 就必然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三本教材都有一些章节探讨艺术 (设计) 元素和原则, 尽管在不同的教材中称呼有点不一样, 如《设计基础》中的“设计元素”, 在《艺术形式》中变成了“视觉体验的语言”, 但本质上都一样。这关系到艺术与设计关系问题, 这个话题在艺术圈子了已经“讨论”很多年了, 直到现在还喋喋不休, 没完没了, 笔者认为挺无聊的, 笔者不是说美术与设计没有区别, 只是万事得有个“度”, 过分了就没什么意义, 这也只是中国艺术圈里的特有现象, 国外也许会好一些。因为这已经变成常识了:艺术与设计的区别是以实实在的“形式“而存在的, 美术学院, 设计学院, 它们不一样, 学生上的课程也不一样, 展示作品也不一样, 中国画, 油画与装饰、环境艺术也不一样, 但思想、主题和个人修养, 甚至于“基础”还是有很多相同点的, 或者说“很相同”, 笔者不相信拥有渊博的中国古文知识和深厚的中国人物画的能力会对设计有什么坏处。这两本书都谈的是“基础”, 什么是基础?它在这里有“源泉”的含义, 基础很大程度不是什么表现形式, 而是“一些最基本图形构成元素”以及它们的组织原则, 再说彻底一点, 只要是以影像形式 (不管平面的还是三维的) 出现在人们眼前的都包括某些元素和原则。因此, 看到这两本书“基础”有“相似”的地方不要觉得奇怪。

(2) 基本出发点不同。英国的《艺术基础》“本书的内容集中在视觉艺术, 特别是那些有时涉及‘美’的艺术——即, 油画、素描、雕塑和版画。我们把某些门类作为‘美’的艺术来选择, 而不考虑过于狭窄得的门类, 如设计、摄影、陶瓷、金属工艺品和其他门类。”因此可以认为, 《艺术基础》有点“大美术”的意味, 而且书中的所有理论如艺术来源, 风格、流派、图例来源都属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纯美术”的范畴, 其实, 它是在“艺术”范围下谈“美术”, 如把书名《艺术基础》改成《美术基础》, 实质上也不是不可以, 只是稍觉得小气。上文引言中出现“设计” (文中是否定的) 二字整书中绝无仅有的, 而且图书中的插图也主要来源于“纯美术”。夏威夷大学的终身教授杜安·普瑞伯利和夏威夷州立图书馆的沙拉·普瑞伯利合作编著的《艺术形式》涉及甚广, 有点像“艺术大全”, 其内容包括艺术三, 采用指导的方法, 这主要是运用老师的知识和经验指导大学生如何进行大学生活的规划、如何学习、自我成才, 如何面对现实, 独立生活、适应社会。第四, 采用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 根据所在院系学生的特点和实际, 设计规范合理的规章制度, 规范学生在制度范围内活动。第五, 采用熏陶的方法, 这主要是老师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丰富的知识影响学生, 使学生不自觉地潜移默化, 学到老师良好的品德和较多的知识。

总之,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深入研究时代特点、把握时代脉搏、掌握大学生思想特点, 不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探索出新思路、新方法, 才能担负起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任, 才能为构建和谐校园、为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奉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10.

[2]丁林.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推动和谐校园建设[J], 中国高教研究,

[3]周益锋.试论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02 (12) .

本质的概述, 意识、创造、交流;视觉体验的语言, 视觉元素, 设计原则, 风格, 艺术评价和批评;二维艺术, 素描、绘画、印刷、摄影、电脑艺术, 平面设计;三维艺术, 雕塑、综合材料艺术 (泥土、玻璃、金属、木材、纤维等) 、建筑和环境艺术;艺术和文化遗产, 史前早期文明、中东及欧洲、文艺复兴和巴洛克、亚洲的传统艺术、伊斯兰世界、非洲太平洋美洲;现代世界, 古典、浪漫、超写实、表现主义、立体派、将来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后现代、公共艺术等等。从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流派到艺术实践应有尽有, 就如书名《艺术形式》所示, 它是从视觉感受的角度展开的, 只要是“有意味”的或视觉能感受的形式都可以, 因而, 插图的选择、艺术家的范围都非常广泛, 根本不分什么设计还是艺术 (美术) 。不过笔者也有点为该书篇章结构的逻辑性感到担忧。而美国的《设计基础》设计是该书的主要脉搏, 从开始的设计过程、设计的含义、步入设计、设计的内容和形式等到设计原则, 再到设计元素。因此这几本书的基本方向、基本特点以及基本出发点是不一样的。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一本好艺术或设计“基础”教材具有良好的延传性, 它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使用的实际要求做不断完善, 几十年, 甚至会一直延续下去, 这样作为有一定权威性的教材经过历史的沉淀, 其价值会越来越高;同时又是开放性的, 即时吸收与本专业相关的新发展、新需求而剔除过时落后的东西。试想若干年后, 那本教材会演变的多完善!这对我们国内艺术设计基础教材编写是否有启迪作用?我们国内出版发行的设计“基础”教材不计其数, 有几本有这样的历史、文化和经验的“传承性”?“各自为政”、流行性、短期性的“基础”教材很多, 有哪个版本“基础”的教材几十年如一日, 不断重新再版?我发现很多般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多年来也重版了很多次, 这是销量的原因而再版, 而不是质量上的不断更新而再版。笔者确信, 像美国的《设计基础》和英国的《艺术基础》这样的教材会永远的继续下去, 出现无数个版本。我们能否搞一些设计精品教材, 借鉴一下这方面的经验?

二、设计基础的意义及国内教材的概况

需要说明的是总体看来, 我们这里谈的设计基础是基本上与美国《设计基础》上内容相一致的, 它是在设计 (无论是以平面形式出现的还是以立体形式出现的) 实践中, 如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首饰设计等, 所涉及到的设计原则、原理, 以及其设计语言、元素。前者包括:设计程序、统一和谐、重点焦点、尺寸比例、平衡和节奏等设计元素的组织原理等;后者包括:点、线、面、体积、造型、肌理 (材料) 、工艺、空间感、明度和色彩等。因此设计基础教材也是就这些方面来讨论的。一般来说“设计基础”教材指的是“材料”、“工艺”“三大构成”之类的。国内出版的设计“基础‘教材很多, 材料艺术设计和工艺基础, 现在做得很不错, 出现了一批综合材料艺术设计的专家和专著, 如中央美术学院的藤非老师出版的《材料新视觉》、《材料·艺术·设计》等, 南京艺术学院也出版过一套以不同材料为切入点的一列手工艺丛书如《现代玻璃艺术》、《现代木艺》、《现代首饰艺术》等, 但这些包括了一些课题研究, 造型元素和原理, 一般只是设计基础的一部分, 腾老师的《材料新视觉》很好, 但理论方面仅仅是一些零星的感悟和随想, 作为专著或作品集都可以, 但作为教材总觉得缺乏一点系统性。现在国内的不少高等设计院校都作了很大的改进, 取得了可喜的结果, 但至今没发现一本完整意义上的“设计基础”教材。因此, 及时翻译、介绍和引进美国的《设计基础》是有较强的学术和现实意义的, 或为将来“国产”“设计基础”的出炉作过渡也好。

三、《设计基础》的一些主要特征。

相对而言, 《设计基础》在英、美一系列的“基础”教材中, 无论是其主题、影响, 使用的广泛性、质量等方面还是比较突出的。因此文章就《设计基础》一些特点来论述。

篇章结构是任何图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说来很奇怪, 一本好的书不一定有什么“大思想”、“大学术”而往往是一些我们看是平常甚至是我们认为小题大做的细节做得好, “伟大”的事物必须有精致的细节, 学术上严谨、认真、处处为读者着想, 从大的篇章结构到每一页面的排版, 再到每一字每一词反复斟酌, 这一切都是一本好书所不可或缺的。

1. 篇章结构和编排方法

篇章结构和编排方法是《设计基础》第五版和第4版的主要区别之一。在前几版中, 篇章结构读者反映最大的问题之一, 为了满足读者这一特殊的要求, 第5版把全书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设计元素, 另一部分是设计原则, 这样就能更好地改善和强化了图书篇章结构的条理性和严谨性的问题。在每个部分的开始都首先介绍某个设计元素或原则, 并对概念作简要说明, 方便读者对理论内容材料有个大体的了解, 为深入阅读做好心理上和信息上的准备。并且, 还在每个部分的概述之后, 正式内容之前附一幅幽默的卡通画, 卡通画是对这段内容作形象、滑稽的概括, 往往是一语双关, 增加图书的趣味性、可读性, 也可以适当地调节一下读者的情绪, 卡通画都是从多年积累的图库中精心筛选的。这样, 当读者拿起厚厚的图书, 翻开目录就会觉得很轻松、很“简单”, 一目了然, 这正是编者耗费心思所要达到的结果。本书从宏观的组织结构到每个章节的细微的结构都变者都非常重视, 简直让人觉得“斤斤计较”。

经过多年的观察、调查研究, 就艺术类图书而言, 我们在编写或著作的过程中, 对篇章结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 有这样几种可能性:认为著书立说主要是思想学术性, 篇章结构“小儿科”, 与渊博的学术性来说, 不值一提, 殊不知篇章结构就是导游把读者这样的游客带入你那高深的境界, 如果没有导游, 游客只能“乱走走”, “随便看看”, 达不到你所设想的“传达思想、学术性”的目的。试想:如果读者翻开书的第一感觉是乱糟糟的, 无论对读者, 还是作者来说都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在这种情景下, 谁还有心境去领略你所标榜的学术思想?这种情况解决起来不难, 只要作者有一颗对得起自己, 对得起读者的良心, 对自己对读者负责的态度就可以了, 良好, 通畅、条理清晰的篇章结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体现艺术的“自由、个性与灵感”为借口, 来掩饰作者的理论逻辑驾驭能力不足。这样的人本不应著书立说, 或者是为了一些功利性的原因, 无可救药。目前市场上的“基础”教材很多都是属于这样的类型。在篇章结构上喊一些时间和精力是“磨刀不误砍材工”。

2. 图例

第五版在配图方面做出了艰辛的努力。与第4版相比, 三分之一以上的图片是新选的, 这样, 资料来源就更广泛。这本艺术与设计图片集的最本质特征是仅仅围绕本书的灵魂——在所有不同文化的重要作品中, 都能发现相同的设计基础, 它们超越了媒介、思维、时间、空间和其它因素的巨大差异。例图包括很多来源于自然界和非艺术作品, 这样有利于鼓励学生去观察我们周围世界中的这些原则。有一位在设计理论界颇有名气的学者, 曾对《设计基础》图例发表过看法:“真的叫基础, 素描都在里面”。这本书的图片来源很广泛, 其实, 设计原理和设计元素在图片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 在一些设计元素专项章节里, 也许某些类型的“素描”更典型, 更能说明问题, 如在谈“线”的章节里。一本美术与设计方面的书籍没有图片是不可想象的, 图片具有视觉直观性是文字难以表达的, 但图片的多少、种类、品位应该严格按理论内容进行“配图”, 滥用图片或使用不恰当会对书籍质量产生不好的影响, 很多人喜欢使用图片是出于一种投机取巧的目的。

既然图例是根据内容来选择的, 那么如何发挥图例应有的作用?这就要求图例必须有的放矢, 在叙述分析原理、理论内容时, 紧紧围绕图片, 深入透彻的进行, 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如《设计基础》在阐述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时“但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清晰时, 交流是很通畅的。主题和它的图像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的。当这样的关系达到我们常说的形式服从功能时, 内容决定形式, 功能是第一位的。这种关系在实用主义设计中表现最清楚, 如美国的Shaker运动中的家具设计。图C (Shaker的室内设计图片复制得到英国的美洲博物馆的同意) 中的室内设计反映了在家具和空间设计中追求简单、朴实的理念。所有的物品都以功能为主, 从繁琐的装饰中解脱出来。从挂在横栏上椅子的靠背可以看出, 那把椅子是不实用的。在这个空间里, 每件东西都传达了Shaker简朴的设计观念。”这样能很好地讲清楚要表达的道理, 图片是视觉方面的, 有时用文字的描述不如直观看到来得明了, 但文字细腻、有逻辑性。我们要结合文字和图片的优点来为我们教材编写服务。

高一物理新教材教学探究 篇6

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其探究过程可以涉及所有的要素,也可以只涉及部分要素.涉及所有或大部分的要素的探究称为“完整的探究”,而只涉及少数要素的探究称为“部分的探究”.科学探究不全是实验探究,也可以是没有实验的理论探究.

一、完整探究

带有“探究”两字为标题的探究课,如,(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3)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4)探究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5)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二、局部探究

虽然没有“探究”两字,但具有探究要素.

如,必修(1)讲质点时就提出这样的问题:实际物体的运动是复杂的,如果物体都是一个个只有质量、没有大小的“点”,问题就简单了.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做这样的“点”呢?

如,必修(2)(潜移默化为后面第一宇宙速度的学习埋下伏笔)

思考与讨论:驾驶员与座椅间的压力是多少?

地球可以看做一个巨大的拱形桥,桥面的半径就是地球的半径.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速度大到一定程度时,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零?这时驾驶员与座椅之间的压力是多少?

如,必修(1)强相互作用的引入

说一说:质子带正电,但质子(与中子一起)却能聚在一起构成原子核.根据你的推测,原因可能是什么?(探究式学习——提出问题)

特别是必修(1)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教学,教材的不同写法代表了不同的教学理念:原来的教材——侧重验证

图示为橡皮条GE在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下,沿着直线GC伸长,所以力F等于F1和F2的合力.

在力F1和F2的方向上各作线段OA和OB,使它们的长度分别表示力F1和F2.以OA和OB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量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可以看出,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用对角线OC表示出来.

新课标教材——侧重探究

图甲表示橡皮条GE在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下,沿着直线GC伸长……所以力F等于F1和F2的合力.

我们需要研究的是:合力F与分力F1、F2有什么关系?

探究时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 几个力的方向是沿着拉线方向的,因此要把拉线的方向描在木板的白纸上;

2. 几个力的大小由所挂砝码决定,用力的图示法在纸上画出表示几个力的箭头;

3.怎样表述合力的大小、方向与分力的大小、方向的关系?

建议用虚线把合力的箭头端分别与两个分力的箭头端连接,也许能够得到启示.

4.得出你的结论后,改变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 重做上述实验,看看结论是否相同.

探究性的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的结论是未知的.这样就增加了实验的难度.教材在适当环节给出提示,帮助学生沿正确的方向前进,但又不直接给出结论,以保持学习的探究性.

三、理论探究

从教学活动的角度讲,高中物理中的科学探究不全是实验探究.教材安排了几个典型的、没有实验活动的科学探究,如,必修(2)第五章第五节“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必修(2)第六章第六节“探究向心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等.

对于不涉及实验的探究活动,教材也在关键处用提示的方法,既使学生能够不太困难地走下去,又保持了教学内容的探究性.

探究教学理念为的是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同时深刻领悟科学本质,这样的目的,只通过少数几堂课,少数几次实践,是不可能达到的,应该是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必须把探究式教学渗透到实际教学中去,用探究式教学的理念改造传统教学.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可以是每堂课安排部分探究要素让学生体会.比如某节课主要是安排如何提出问题的;另一节课安排如何在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假说的;实验课上安排如何利用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等.

科学探究的活力在于每个具体的探究都与另一个不一样,它不是僵死的教条,无论是科学研究中的探究还是科学课程中的探究,都是这样.因此,教材中不追求某种探究的“模式”.

着眼学生发展,用活物理教材 篇7

一、创设情境, 充实教材内容。

乔纳森在《学习环境下的理论基础》一书中对情境作了这样的描述: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考物, 帮助学习者将一个要探索的概念与熟悉的参考物来解释、说明, 形成自己的科学知识。“情境”可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符合学生“抽象逻辑思维, 在很大程度上仍与感性的经验相关联, 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的物理学习特点, 能够促进学生经历物理过程,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 在讲授初三物理上册《动能、势能、机械能》中有关能的定义时, 教材是这样描述的:一个物体如果能够对另一物体做功, 这个物体就具有能。常规的教学是对这个概念进行合理的解释, 再举实例来巩固概念。这样做, 对一部分学习好的学生在理解上是不成问题的, 但给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造成了这样一个错觉, 即正在做功的物体具有能, 不在做功的物体就不具有能。为了解决这个教学难点, 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在春节时, 一个父亲给了两个孩子各一百元压岁钱, 过了一会儿, 母亲发现, 一个在超市里买东西, 另一个在玩, 请问你能否说只有第一个孩子有钱, 而第二个孩子没有钱呢?对这个问题学生是不难理解的。于是我就拿这个事例与能的定义进行类比, 在理解能的定义上学生的反应出奇的好, 也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教学难点。因此在课堂上, 适当地以“故事情境导入—进行类比—掀起高潮—解决问题”这样的步骤进行教学, 可以很好地充实教材内容, 也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升华到抽象的理性的感悟。同时也能拓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的物理学习, 并渐渐学会从物理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结合生活中的器材, 变演示实验为体验实验, 使学生快乐地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由传递者完成的, 知识的获得只能在综合的学习情境中被交流、被感悟、被结晶。人类获得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教师仅提供学生完成自主建构知识所必需的材料与资源。学生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 而是要经历一种主动、探究、讨论的艰难历程。因此让学生自主学习、感受学习的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在教学初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知识点时, 教材中有一个演示实验, 由于实验本身是一个理想化实验, 加上效果不明显, 学生在理解这个知识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只能死记硬背, 所以在实际教学时我将它改成一个学生能够亲自体验的实验: (采用如图的装置) 把木条穿过橡皮塞, 上面露出一小段, 再用橡皮带或胶带把小铃固定在木条上, 把橡皮塞塞进瓶内, 摇动瓶子并能听到声音, 拿出橡皮塞, 倒入1/3杯水, 把水烧开几分钟, 蒸汽把瓶内的空气赶出来, 仅留一点水和蒸汽, 小心地把瓶子从热源上拿下来, 立即塞上橡皮塞, 小铃一定要系在宽的部位上, 冷却后, 再摇动瓶子并听声音。实际上, 这个实验的器材学校都具备, 方法也不是挺难, 但是大部分教师只会采用教材中的实验。我在新的教育理念下, 又给这些内容赋予新的教育内涵。但这样一改, 不论从学习的方式, 还是从学习的效果上来看, 都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因此, 只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尽可能让学生参与进去, 也是新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

三、在课堂生成资源中拓展教材,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年来, “认真钻研教材, 精心设计教学程序, 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一直是老师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也是每个教师提升教学艺术的基本途径。然而, 在新课程理念下, 物理课堂教学应突破“预设”的窠臼, 变“预设”为“生成”。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随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学习状况, 不断调整教学设计, 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当课堂出现意外时, 教师要树立这样的意识:“这可能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并予以现场的瞬时设计, 即时实施, 创造和开发课程。

在教学“卡片为什么会跳起来”这节实验课时, 我要求学生按书上的实验步骤去做, 学生得出了结论, 然后学生先回答我后作总结, 这样做确实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有一次我在上这一堂课时, 在完成了任务后, 一位学生举起了手, 我问他有什么疑问, 他讲了这么一句话:“郁老师, 我做了这实验, 我发现我的卡片造成了橡皮筋的形变没有同桌的学生的形变大, 但我的卡片跳起来比他高, 是不是老师你的结论有点问题?”对于这个问题, 我没有马上否定他的想法, 虽然这偏离了我的教学设计, 因为他涉及的内容不是初中教学中所强调的知识, 于是我安排了这么一个步骤:让同学们相互重新做这个实验, 改成你能否让你的卡片跳得更高, 相互之间比比谁跳得更高, 并总结是什么原因使它跳得更高, 相互之间进行讨论, 用你们的实验器材验证你们的结论。结果学生得出了比书上更完整的结论。

从上面的教学片段中可以看出, 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意外, 也有可能打破我的教学设想, 但我没有终止学生的疑惑, 反而以此为切入口, 提供了充分的时间, 引发学生作更深层次的思考。在观察中发现, 在惊异中探索, 虽然因此变故而没有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但少了一点预设, 多了一点生成, 捕捉到了不曾预料的精彩。

四、合理利用书本的插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兴趣是人们力求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促使人们去寻找新知, 激励人们不断地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初中学生兴趣爱好日益广泛, 求知欲与好奇心强烈, 对学习和科技活动有极大的兴趣和爱好。我们应利用初中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 激发学生对课文中形象生动的插图的兴趣。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边欣赏边思考文中的插图, 使课堂的学习活动兴趣盎然, 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学习接受过程是一个愉悦的思维活动过程, 激发他们对物理学习产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初中物理教材中的插图种类繁多, 生动活泼, 图文并茂, 注意以图代文, 简明直观, 可利用教材中的图片来创设情境, 突出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动能、势能、机械能”这一节时, 我是这样引入课题的:先让学生观察如下一张图片, 这是在高速公路上经常见到的情况, 问学生:从这些图片中你能获得那些信息?有什么不同?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车子在高速公路上有着不同的限制速度。我就顺着学生的思路问:为什么会这样要求?大部分同学不知为什么。于是我就赶紧问:想不想知道为什么?学生都说想。此时我感受到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自然地引入新课。整堂课学生的学习劲头很足, 而且是带着问题去学习, 学得很投入、很认真。

苏科版物理教材从传统的“文本课程的定位”转向“体验课程”从“单向教学”转向“合作学习”。教师要真正要实现上述功能, 就要切实加深对教材的研究, 适时对书本的知识辅以新的形式、方法, 让学生不断探索, 感受和领悟物理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乔纳森.学习环境下的理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基础物理教材 篇8

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 把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明确提出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 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基于这一理念, 人教版教材突出了规律的建立过程.但在教学中发现, 由演绎方法建立起的部分物理规律之中, 存在着以特殊模型为前提演绎得出一般物理规律的现象;而对于由实验归纳方法建立起的部分物理规律之中, 教材往往直接指出如何进行归纳, 而没有充分体现过程与方法.

二、对几个物理规律的重构建议

在人教版教材中, 《动能定理》《焦耳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三个物理规律都是以模型为演绎起点、通过理论演绎建立起的规律, 而演绎方法的规则是由一般到特殊, 故教材的呈现方式隐含着逻辑问题;《楞次定律》是通过实验归纳方法建立起来的, 但在对实验现象进行归纳时, 没有充分运用科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而是直接提示学生通过“中介”——“感应电流的磁场”来进行归纳.有鉴于此, 建议对它们的呈现方式进行重构.

1. 对动能定理的重构建议

(1) 教材分析

动能定理是通过理论演绎的途径建立起来的, 具体过程如下:

由牛顿第二定律及功的定义dW=F·dx得,

将上式积分有.

教材据图1所示的物理模型,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F=ma与运动学公式v22-v12=2ax进行理论演绎, 得出, 并直接指出此式即为动能定理, 纵观上面的推理过程, 其逻辑关系实质如图2所示.

上述演绎推理的大前提是牛顿第二定律, 小前提是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那么, 由此演绎得出的的适用条件自然是与小前提相同的, 因此, 我们不能将其称之为动能定理.尽管教材此后也就物体受多个力作用及曲线运动情况作了说明或提示, 但仍然不是对动能定理真正意义上的建构, 故有必要对其呈现方式进行重构.

(2) 重构方案

由于学生知识结构的限制, 在高中阶段不可能运用理论演绎的方法建立起动能定理, 为此, 建议根据分类方法, 分别就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两类情况设计的递进性问题链, 变理论演绎为演绎与归纳相结合, 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发现”动能定理.

类型一:直线运动

问题1在图1所示的水平面上, 如果物体与水平面间有摩擦力作用, 物体的动能变化量与什么功相对应?

通过对此问题的探究, 把的适用范围推广至多力做功情况, 此时的W为合外力所做的功, 同时能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即:这一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适用变力、曲线运动情况?从而生成新的问题.

问题2如图3所示, 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运动, 在l1、l2段分别受到水平力F1、F2作用, 则物体在整个过程中的动能变化量与什么功相对应?

通过对它的探究, 引导学生建构起多过程问题中功和动能变化量的关系, 并把单过程中的合外力功W扩展至各过程中功的代数和, 从而加深了对功W的理解.

问题3如果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运动时, 受到的水平作用力F是变化的, 则物体的动能变化量又与什么功相对应?

这是由问题2衍生出的直线运动中更为一般的问题, 通过问题2的启发, 学生能运用微元法进行演绎推理, 并得出.

在上面三个问题中, 对应的物理模型都是在水平面上的运动物体, 对于其他类型的直线运动, 学生也容易得出的结论, 从而通过问题解决建构起直线运动中功与动能变化量间的关系, 那么此结论对于曲线运动是否成立?如果成立, 我们就发现了一条新的物理规律, 由此生成类型二的问题.

类型二:曲线运动

问题4从高为H处将一物体以一速度v0沿水平方向抛出, 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物体的动能变化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以此问题为支架,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物理科学方法在探究过程中的作用, 实践表明, 学生对此问题能从两个角度进行探究, 一是运用“猜想—检验”模式, 先提出假说“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然后运用平抛运动知识进行检验;二是运用微元方法, 化曲为直, 进行演绎推理.同时, 也使学生意识到要建立一个新的物理规律, 还需要对一般的曲线运动进行分析, 从而衍生出问题5.

问题5如果物体做曲线运动, 且受到变力作用, 则物体的动能变化量又与什么功相对应?

对此, 学生运用类比方法得出.

在对以上两类问题探究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进行理论归纳, 进而在问题解决中建构起具有普遍意义的动能定理.

2. 对焦耳定律的重构建议

(1) 教材分析

在物理学史上, 焦耳定律是由焦耳通过实验归纳方法得出的.而在新教材中, 没有重现物理学史, 而是以电流通过纯电阻元件为前提, 通过理论演绎方法对其进行重构, 具体的逻辑关系如图4.

显然, 上面推理过程的大前提是普遍适用的电功公式W=IUt, 小前提是电流通过纯电阻元件, 因而得到的结论Q=I2Rt也只适用于纯电阻元件, 而由实验归纳方法建立起来的焦耳定律是适用于任何电路元件的, 故需要对其呈现方式进行重构.

(2) 重构方案

尽管运用理论演绎方法在建立焦耳定律时面临逻辑问题, 但在课堂教学中, 完全重现焦耳的实验归纳方法也是不可取的, 因为在运用实验归纳方法时, 要面临诸如实验类型、精度等一系列问题.为此, 建议运用理想实验与真实实验相结合方法来建构焦耳定律, 具体内容如下.

(1) 通过定性分析, 得出影响焦耳热的物理量有R、I、t

(2) 理想实验的设计及其思维操作

设阻值为R0的用电器通以电流I0, 在时间t0内产生的焦耳热为Q0, 依据等效思想, 运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其他情况下产生的焦耳热与Q0的关系, 进而建构起Q与R、I、t的大致关系.

问题1在电流、电阻不变的情况下, 探究焦耳热Q与时间t的关系.

理想实验:如图5, 在电流I0、电阻R0不变情况下, 在两个时间t0内产生的热量Q之和即为2t0时间内产生的热量Q1, 故有Q1=2Q0, 由此可见, Q∝t.

在上面设计的理想实验中, 为探究焦耳热Q与时间t的关系, 运用了倍增方法和控制变量法, 把待探究的时间设计为t0的整数倍, 便于学生发现焦耳热Q与时间t的关系, 下面两个理想实验的设计思想与此相同.

问题2在电流I0及时间t0一定的情况下, 探究产生的焦耳热Q与电阻R的关系.

理想实验:如图6所示, 在电流I0及时间t0一定的情况下, 电阻为2R0产生的焦耳热与两个阻值为R0的电阻串联后在时间t0产生的焦耳热等效, 也即Q2=2Q0, 故有Q∝R.

问题3在电阻R0及时间t0一定的情况下, 探究产生的焦耳热Q与电流I的关系.

在运用理想实验得出Q与R、t的关系后, 要探究Q与I的关系, 可用倍增方法构造出电流为I0的情况, 以便借助上面的结论进行思维操作.

理想实验:在电阻R0及时间t0一定情况下, 通以2I0的电流时产生的热量为Q3, 根据等效思想, 其产生的热量等效为阻值为2R0的两电阻并联后产生的焦耳热之和, 见图7.由问题2知Q3′=2Q0, 而Q3与Q3′的关系为Q3=2Q3′, 也即有Q3=2Q3′=4Q0, 故有Q∝I2.

(3) 焦耳定律的建构

在对上面的理想实验的思维操作基础上, 再运用综合方法, 可建构起焦耳热Q与I、R及时间t的关系为Q=kI2Rt, 其中常数k可由实验确定, 从而运用理想实验等科学方法建立起焦耳定律.

3. 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重构建议

(1) 教材分析

教材的编写思想是通过理论演绎把能量守恒定律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联系起来, 充分体现功和能的概念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同时又能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基于这一思想, 教材以纯电阻电路为前提, 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建立起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其逻辑关系如图8所示.

从上面逻辑关系可以看出, 理论演绎的小前提是纯电阻电路, 大前提是能量守恒定律, 因而导出的E=IR+Ir及也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但是教材紧接着又由只适用纯电阻电路的E=IR+Ir推出适用于一般电路的E=U外+U内, 这就产生了逻辑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其呈现方式进行重构.

(2) 重构方案

在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进行理论演绎时, 应该遵循理论演绎的规则, 即从一般情况出发, 导出相应的规律, 然后再运用理论演绎得出纯电阻电路中的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具体方式如下.

对于图9所示的电路, 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方框内元件性质未知, 电路中的电流为I, 路端电压为U. (1) 在时间t内, 外电路中消耗的电能E外为多少? (2) 在时间t内, 内电路中电能转化成内能E内多少? (3) 在时间t内, 电源中非静电力做的功W为多少? (4)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W与E外、E内的关系是什么?

对于上面四个问题, 学生依据有关功和能的概念及能量守恒定律得到IEt=IUt+I2rt, 对其整理后得到E=U+Ir, 其中, Ir是电源的内电压, 故此式也可写成E=U外+U内, 这两个关系式即为一般意义上的欧姆定律, 它适用于一切电路.

对于纯电阻电路有U=IR, 则有.这是纯电阻电路中的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4. 对楞次定律的重构建议

(1)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的编写是以问题与问题解决为纽带, 引导学生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 意在突出科学探究, 着眼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 其教学流程如下:

其中重温的实验如图10所示, 而且运用草图记录相关信息, 以便归纳出楞次定律.

在运用图10所示的实验进行归纳时, 面临一个关键问题, 就是如何从众多的物理现象及实验因素中寻找归纳的方向, 对此, 教材直接提出:“是否可以通过一个‘中介’——‘感应电流的磁场’来表述这一关系”, 以此引导学生归纳出楞次定律.但问题的关键是, 我们是怎么想到从原磁场方向与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的关系进行归纳的?

(2) 重构方案

根据分类方法, 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有如下三类:一类是外部因素 (磁场强弱、磁场方向、磁铁运动方向、磁通量变化等) ;第二类是自身因素 (线圈粗细、线圈的绕制方式等) ;最后是自身与外部相互联系的方式.在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时, 需要围绕这三类因素设计一些针对性的问题, 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 提出猜想, 设计实验, 修正猜想, 最终“发现”楞次定律, 具体方案如下.

(1) 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外界因素之间的关系

问题1感应电流方向与磁场变化快慢有无关系?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问题2感应电流方向与磁感应强度大小有无关系?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问题3分析图10甲和图11所示的实验现象, 说明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外界因素有哪些.

设置问题3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对两类电磁感应问题的共同的外部特性进行归纳, 总结出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外部因素是磁场方向和磁通量的变化, 从而为进一步探究奠定基础.

(2) 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自身因素之间的关系

为了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自身因素的关系, 可设置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4试猜测感应电流方向与线圈的粗细、匝数是否有关, 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问题5感应电流方向与线圈的绕行方向是否有关?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并把实验信息记录在草图上.

通过问题5, 引导学生提出猜想, 并通过控制变量法, v在保证磁场方向和磁通量变化方式相同的情况下, 设计出图12所示的实验对猜想进行检验, 进而研究感应电流方向与绕行方向的关系.

根据实验所记录的信息发现, 在线圈的绕行方式变化时, 回路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也随之变化, 但是线圈中的电流绕行方向是不变的, 此时引导学生探究在线圈的绕行方式变化时, 什么因素是不变的?

实践表明, 按此方法重构后, 学生能寻找到以“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为中介进行归纳, 于是衍生出问题6.

(3) 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内外关联方式之间的关系

问题6磁场方向和磁通量的变化与感应电流方向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回归基础 关注教材 走进生活 篇9

[关键词] 回归基础 关注教材 走进生活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20 0040

2015年高考已降下帷幕,笔者也抢在第一时间去欣赏了这些物理高考试题,从中直接体验与感受了命题者的思路与意图。从物理试题来看,我们的学生在物理题海中白做了很多题目,浪费了很多宝贵的复习时间,以往“印试卷、抢时间、对答案”的复习节奏值得我们深刻反省,因为它没有给学生思维的时间与空间。总体感觉,今年高考物理试题突出考查了经典物理知识,回归了经典物理学基础知识。有意引导物理教学回归基础、关注教材、走进物理生活。在具体复习时,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用

脑子悟理,这是我们在平时的复习教学中应该坚持的教学“政治方向”。

一、回归物理基础

考题突出基础。抓基础就抓住了高考,因为基础的东西往往是最有价值的东西,最基本的物理模型往往就是物理的本源,这是我们应该坚持的教学方向。正如教育家布鲁姆所说,学生学到的知识越基础,则该知识对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迁移的范围就越广。学物理,重在理解并悟出其中的“哲理”。高考试题无论考查什么能力都必须以相应的基础知识为载体,这就是高考的基础性。我们的教育教学应该为具有不同禀赋和不同潜质的学生提供一个开发潜能的机会,选择最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为每一个学生开辟成才的道路,积蓄成功的力量。人的潜能犹如一座待开发的金矿,蕴藏着无穷的能量。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图线的识别与应用能力。在最基础的受力分析上,对人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由题意可知在上升过程中,F-mg=ma,所以向上的加速度越大,人对电梯的压力也就越大,故A选项是正确的。由图1可知,7s后加速度方向向下,由mg-F=ma可知,向下的加速度越大,对电梯的压力就越小,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本题正确选项为A、D。

【点评】此题考查了考生对最基本的图线与牛顿第二定律的掌握程度。观察图线首先要看清纵横坐标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并在受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加速度方向列出牛顿第二定律。切记:受力分析是解答物理问题的基础,是解题的生命线,也是解题的起点。

【例2】 (2015江苏) 如图2,两平行的带电金属板水平放置。若在两板中间a点从静止释放一带电微粒,微粒恰好保持静止状态。现将两板绕过a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45°,再由a点从静止释放一同样的微粒,则微粒将( )。

A.保持静止状态

B.向左上方做匀加速运动

C.向正下方做匀加速运动

D.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

解析: 带电微粒原来在重力与电场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当将两板绕过a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时,两板间的电场、电场力也逆时针旋转,而重力保持不变,此时微粒所受合力方向向左下方,故微粒将向左下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A、B、C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电容器与电场力以及力的平衡,其关键是要对动态的电场力进行分析,而重力是保持不变的,本质就是求两个力的合力。

二、关注物理教材

在高三第一轮复习过程中,多数师生把物理教材忘确了,只是考虑如何用好高考辅导资料。我们应该知道,高考命题专家手里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他们不会没有物理教材、考试说明和教学指导意见。因此,无论怎样强调教材的作用都不为过。而有的一线教师往往也只是和学生说要多看教材,至于看什么,怎么看,几乎没有落实。很多学生到了高三,都找不到教材了。谈何重视教材!所以,从教师、学生的角度看,都对教材重视不够。从今年的命题来看,高考命题专家是深知一线教学的这一大死穴的。为此,一线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拿出教材,而且要让学生把教材习题再做一遍,更重要的是一线教师要加强教材习题的改编,对教材习题进行变式训练。

【例3】 (2015浙江) 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电磁天平”,如图3甲所示,等臂天平的左臂为挂盘,右臂挂有矩形线圈,两臂平衡。线圈的水平边长L=0.1m,竖直边长H=0.3m,匝数为N1。线圈的下边处于匀强磁场内,磁感应强度B0=0.1T,方向垂直线圈平面向里。线圈中通有可在0~2.0A范围内调节的电流I。挂盘放上待测物体后,调节线圈中电流使得天平平衡,测出电流即可测得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取g=10m/s2)

【点评】此题来源于教材中的习题,是人教版教材选修3-1第94页的课后习题,特别是图中的情景是一模一样的。高考试题和教材习题达到了惊人的相似。当学生在考试中遇到相似的题目时,带来的就是分数,带来的就是好心情,带来的就是成就感!教师要用心改编习题,使我们的习题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

三、走进生活中的物理

回归生活中的物理,体现了让物理走进生活,让科技承载物理的理念,从中都蕴含了物理学的方法美。以实际生活问题为物理情境,以高中物理知识为基础的命题思路,在近几年高考中常有体现,也必将是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命题的方向。这些试题要求学生在领会题意的基础上,对题给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有效提取题目中构成物理问题的本质要素,把题给问题与熟悉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把实际问题简化、抽象为恰当的物理模型,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其实这些原生态的场景涉及的是最基本的物理模型,在高三复习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观察现象到回归物理本源——力与能量,这是复习的方向与策略。

【例4】 (2015天津) 某快递公司分拣邮件的水平传输装置示意图如图4所示,皮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保持v=1m/s的恒定速度向右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2kg的邮件轻放在皮带上,邮件和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设皮带足够长,取g=10m/s2,在邮件与皮带发生相对滑动的过程中,求

(1)邮件滑动的时间t;

(2)邮件对地的位移大小x;

(3)邮件与皮带间的摩擦力对皮带做的功W。

【点评】信息性综合题的物理实质、物理模型往往较简单,大部分文字只是基于对生活背景和科技事件的完整性、严密性的必要表述,涉及科技实例的应用型题往往起点很高,但其落点往往较低,只需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即可顺利解决。本题中核磁共振检查是常见的医学场景,其本质就是对人体施加的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肌肉组织中产生感应电流。学生要从生活现象中构建出物理模型——电阻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焦耳定律。

总之,抓基础就是抓高考,故在平时复习中,要认真夯实基础知识。具体还应突出力学知识的基础地位,把物理教学的基础工程搞得扎扎实实,因为所谓“综合题”也只是物理学科知识的“简单叠加”。学生在解题时要注重每一步操作,要认真分析思考,把实际问题简化、抽象为恰当的物理模型,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对问题进行解答。

物理药剂学教材内容与特点 篇10

1 物理药剂学的性质

物理药剂学是药剂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它是以物理化学原理与实验方法为主导,揭示药物及其制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变化规律与机理,研究药物制剂形成的理论与作用特点、药物制剂的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稳定性研究的学科。物理药剂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其研究内容广泛,涉及化学动力学、界面化学、胶体化学、流变学、结晶化学、粉体学、材料学等众多学科。物理药剂学为制剂的剂型设计、制备、质量控制等提供科学化和理论化依据。

2 开设物理药剂学的意义

物理药剂学是应用物理化学理论和方法研究药物制剂中有关现象和过程的科学,是药物制剂剂型设计与制剂制备工艺建立的基础。对药学专业学生开设物理药剂学,其目的和要求在于使学生懂得以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为指导,为现代药物制剂的剂型设计、成型技术、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评价等服务,并使学生科学、系统地应用物理药剂学原理与方法解决药剂学实践中的有关问题,这对推动药剂学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开设物理药剂学的高校

目前,我国多所高校开设了物理药剂学,如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广东药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湘雅药学院、新疆医科大学等。多数院校的此课程多为硕士研究生开设,少数学校对本科生也开设,如山东中医药大学、新疆医科大学等。其中,多数学校只开设理论课程,只有个别学校在开设理论课的同时也开设实验课,如沈阳药科大学。

4 物理药剂学教材

物理药剂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有近半个世纪了,近20年来发展尤为迅速,国内外均有相关的专著在不同的时期、从不同的角度及不同的层次对物理药剂学的理论、实验技术等进行论述。目前,国内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用教材。中国药科大学采用平其能教授的自编教材;沈阳药科大学采用苏德森和王思玲主编的《物理药剂学》;北京大学药学院采用殷恭宽编写的《物理药学》;复旦大学采用殷恭宽编写的《物理药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采用王玉蓉和田景振主编的《物理药剂学》。其中,各高校均将Alfred N Martin的《Physical Phymacy》作为主要参考资料。具体书籍情况见表1。

5 物理药剂学教材内容与特点(见表2)

从表2可知,赵士寿和殷恭宽主编的《物理药学》内容更侧重于物理化学;苏德森主编的《物理药剂学》更多地涉及经典的物理药剂学;王玉蓉主编的《物理药剂学》更多地侧重于药物的新制剂和新技术。

鉴于以上原因,我校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对本科生更多地侧重讲授物理药剂学的经典内容,对专升本学生适当引入物理化学;对硕士研究生则适当增加新剂型和新制剂技术内容。

物理药剂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具有涉及内容范围广、与物理化学结合紧密的特点,因此要求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联系药剂学的实例,力求深入浅出地进行讲授。

6 物理药剂学实验教材

物理药剂学是药物制剂剂型设计与制剂制备工艺建立的基础。物理药剂学实验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重要环节,掌握该实验技能对于加深理解物理药剂学理论,使学生科学、系统地应用物理药剂学原理与方法解决药剂学实践中的有关问题,推动药剂学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沈阳药科大学对硕士研究生开设了物理药剂学实验,选择《物理药剂学实验》作为教材,其实验内容见表3。

该实验教材使用了能够反映现代药剂学实验技术手段的激光粒度仪、激光电位仪、纳米机与制粒机等应用的实验内容。对每一个实验内容,较详细地介绍了每种方法的技术特点、基本操作与主要应用,针对性与实用性较强。该教材能够反映现代物理药剂学实验技术手段发展的前沿动态,能为药学院校、药房、研究单位及从事药物制剂开发与研究的科技人员提供必要的参考。

近年来,随着药剂学的飞速发展,物理药剂学对药学领域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每年除药剂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必修此实验课程外,越来越多的药物分析专业、药物化学专业与生物制药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也相应选此课程,该课程的设置对培养药学人才、促进药剂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摘要:物理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之一, 也是我校的主要特色专业课程。现对目前国内外药学专业使用的物理药剂学教材的内容和特点进行综述。

上一篇:定位内容下一篇:海南农垦生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