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教育是人生教育(共5篇)
青春期教育是人生教育 篇1
一个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一个响亮名字的背后,有一位在教育领域耕耘播种几十年的女校长———刘彭芝,从普通的数学教师到优秀班主任再到人大附中副校长、校长,从教40余年,当校长11个年头。一路走来,回首往事,她说人生体会,五味俱全。而作为校长,她说自己就像个“领跑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领着全校的教职员工不停地奔跑,领着一茬又一茬的孩子不停地奔跑。“领跑人”的办学理念在奔跑中反映,“领跑人”的心智情感在奔跑中展现,“领跑人”的人生价值在奔跑中实现……
就在今年,刘彭芝为她的8名学生出了一套丛书。为一群还充满未知数的学生写传记、出丛书,她恐怕是中学校长第一人。而刘彭芝说:“教师的成功和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这可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理论。”
已经从北京电影学院电脑动画制作专业毕业的绘画才子王羽熙是这套丛书中的一位主人公。在接到儿子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王羽熙的妈妈韩方抑制不住内心激动提笔给刘彭芝写了封信。信中,她回忆了6年前,大年初一的早晨她带羽熙第一次接受刘彭芝校长的面试,被人大附中破格录取;3年前,刘校长亲自将羽熙再度招回附中高中部以及王羽熙在附中6年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
她写道:“一个常人不解,视数理化如天书的孩子,按常规也只能就读于普通中学,可他却穿上了人大附中的校服,正是您以教育家的慧眼,认识到他所具有的艺术天赋和发展潜力,并在附中给了他最好的教育和特长施展的环境,才使他能在艺术特长和文化课上,取得今天的成绩。在您的学生中,在人大附中精英辈出的群体中,他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对羽熙来说,却是全部。”
每个走进人大附中校园的人,都会对大门右侧红墙上镌刻着的几行金色大字印象深刻:
尊重个性挖掘潜力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
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
这是刘彭芝为人大附中确定的办学理念。而王羽熙的成长正是这种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
实践着这样的教育理念,人大附中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舞台,成为一批又一批学生孕育梦想、放飞梦想的天空。在这里,不仅演绎着高考成绩连续多年居北京前茅的“神话”,还创造了中学生参与国家重点课题——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中国中学生的名字首次出现在《NATURE》杂志上的“奇迹”,获得了世界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冠军、世界中学生国际象棋、围棋等竞赛冠军,并一举摘得第35届维也纳国际青年音乐节交响乐组金奖第一名的桂冠……
刘彭芝迄今还清晰地记得,1997年的6月28日,她接任人大附中第九任校长。上任后的第5天,她就在学校图书馆二层阶梯教室向全校教职员工宣布了人大附中新的办学目标———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创世界名校。在刘校长的心目中,世界一流中学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要有世界一流的办学理念;二是要有世界一流的教师队伍;三是要有世界一流的学生来源;四是在课程的广度和深度上要领先于世界平均水平;五是在师生比例上要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六是要有世界一流的硬件设备,比如图书馆、建筑面积、电脑网络、体育设施等;七是要有相当广泛充足的财政来源;八是毕业生考入一流大学的比例,要明显高出一般中学;九是在国内外有较高的声望;十是综合以上条件,形成世界一流的校园文化和精神气质。“名校的中坚是名师,一流的学校必须有一流的师资”1997年,刘彭芝在人大附中启动“名师工程”,逐步建立起激励人才成长的管理机制。
1999年,在一片争议声中,刘彭芝引进了人大附中的第一个博士———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联合培养的工学博士彭晓。彭晓一直都记得刘彭芝给她打的第一个电话,“1998年国庆节,我接到了刘校长亲自打来的电话。她在电话里直率地说:我知道你的相关情况,我对你很感兴趣。人大附中可以帮助你实现自己的愿望。我真诚地希望你先到人大附中看看,好吗?”亲自参加彭晓的试讲,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她,设身处地地为她的求职提出中肯的建议,刘彭芝和人大附中深深地吸引住了彭晓。
彭晓走进人大附中后,刘彭芝一直关注着她的成长,为她不断提供富有挑战性的机会,让她负责学校的教研和科技工作,推荐她作为中国中学科技教师的唯一代表参加了美国Intel ISEF教师奖励计划……一年后,彭晓因成绩突出被任命为校长助理。彭晓之后,人大附中又陆续引进了数学、文学、计算机等多种专业的十余名博士,并由此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
刘彭芝的观点是:要建一流学校必须有一流水平的教师,世界知名中学中博士教师是非常多的,基础教育是学生“进门”的阶段,其中中学特别是高中阶段更是学生学习方法训练和养成的关键时期,所以更需要好的老师来引导他们。
人大附中不光引进博士,也注意在现有教师中培养博士,这是学校长期以来提高师资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刘彭芝在分析人大附中引进博士、博士后的做法时表示:这是为了建设一支科研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支具有多元智能、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那些批评中学引进博士的人,固然有一颗忧国之心,但他们低估了基础教育的潜力和价值。在中国,博士进入中小学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不仅仅是对彭晓,只要进入人大附中,无论是教师、干部,还是临时工、保安人员,刘彭芝都努力去为他们搭建平台,让他们尽施才华。她说,“校长就应该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人;应该有一双手能够栽培人;应该有一份胆量敢于使用人。”
王峰,来自陕西农村,曾经在人大附中种过花、做过饭、烧过茶炉,但他现在的身份是人大附中电教中心主任。
曾经,刘彭芝和他的一次谈话改变了小伙子的人生轨迹。“那是暑假的一个周末,刘校长邀请我和另外一个外地没有回家的小伙子一道去她家吃饭。那晚,我们聊到很晚。就是在那个晚上,刘校长让我懂得了生活的意义,觉得自己应该学点什么、干点什么了,不能虚度年华了。”
不久以后,刘彭芝推荐王峰去了学校电教室学习,并送他出外进修。2004年6月,人大附中首届教师摄影展在校园举行,而作者就是已身为全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的王峰。
刘彭芝有一个梦想,要做一个这样的校长,“让工作和学习在校园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快乐的、充实的、幸福的。”
2005年,刘彭芝发起成立“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联合全国一百所优质中学,通过网上远程教学,支援西部地区中学的发展。2007年,宁夏六盘山中学学生马家骏和他的7位同学坐在了人大附中的课堂上。这一年,刘彭芝两赴宁夏,与宁夏六盘山高中合作建立“人大附中宁夏试验学校”,开展学生定期交流、远程互动教学等活动。
校园里开学后的第一次升旗仪式,刘彭芝郑重地将来自大山里的宁夏孩子介绍给人大附中的师生;第一个周末,她安排他们去爬八达岭长城;第一学期,请外教老师专门负责他们的英语口语教学,设立特别班主任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一年的人大附中“留学”生活将影响孩子们一生。在即将完成人大附中的学习时,马家骏写下了一篇题为《同在蓝天下》的作文:“人大附中许许多多的精神已经在我心底根植,人大附中给我许多的爱也将伴我成长。我一定会把她们带回我的母校、我的家乡。如果说母校给予我的是梦想和责任,那么人大附中则是为我的梦想插上了翅膀。”
如果让刘彭芝用一个字来概括自己从教40余年最深切的感受,那一定是“爱”字。刘彭芝说:教育是我的人生大事,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育工作者自然流溢出的奉献。
青春期教育是人生教育 篇2
父母是这样教育我们的,也是这么做的,在我们家人生活的村子里,父母结交朋友,从不会从经济地位的角度去考虑,而是讲一个缘字。我母亲常说我父亲,看中了的人,割头给对方也愿意,其实母亲又何尝不是呢。耳濡目染中,自己也从不轻贱别人,当然,也不会妄自菲薄。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谁在掌控着这个世界,又有哪些人被称作行尸走肉。以佛家的眼光来看,人生所演绎的角色不同,也是前世因缘注定的结果,今生潦倒,必然是前世冤孽深重,今生受苦来偿还前世之债。
当下,以我们大多数人的角度去看,金钱权势的掌控,似乎渐渐成为判定谁是英才谁是庸才的标杆。
其实,有用无用不能一概而论,凡事都有相对性,以某一事物单独来看,在你这里一无是处,在他处也许颇受宠爱。
就像一农民,终日在田里劳作,干起农活来,当然是不在话下,可如果让一天天蹲办公室的文人去体体验一下,可能就会惹来旁人“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感慨了。
再打个比方,比如有一颗小小的钻石,在成人眼里,是“钻石恒永远,一颗永流传”,但在稚嫩幼童眼里,也许,远不如他自己收藏的玻璃珠子稀罕。
接下来,再说说你我身边的人,当然也包括你我。也许你在职场郁郁不得志,升迁无望,收入甚微,但你在妻儿眼里,就是顶梁柱,就是可以倚靠的大树,再不济,在父母眼里,你还是无法替代的宝贝疙瘩呢。
又或许,你在张某某那里不讨喜,但你却是李某某可以托付的知己;也许你在单位得不到领导的赏识,也说不定在同事中间还有个好人缘呢!这样的例子简直太多太多了……
退一万步说,你或者窝窝囊囊,或者穷凶极恶、或者猥琐不堪,或者穷困潦倒,或者等等等等,最起码,你还可以作为社会负面教材,警醒身边的人,哪些是被人厌烦,被人鄙视,不要步其后尘的活生生案例。借用长辈教训我们时常说的一句话,那就是:“千万别跟他学!”……
当然,以我们大多数人的观点来讲,这种成为“反面典型”的作用,任何时候都是羞于出口、最终会遭人唾弃的。
综上所述,可以毫不牵强地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你我都是有用之人”。所以,在以后行进的路程中,即使生活中碰到任何艰难困苦,不要灰心丧气,倘若有斜视你的人(前提是你行的正,没有违背良心道德、没有凌驾于法律规章之上),也大可视而不见,然后学一学阿Q老前辈的心态和当红影星黄渤的广告词:“哼,那都不算个事,我——也是有用之人!”
刘彭芝:教育是我的人生大事 篇3
就在今年,刘彭芝为她的8名学生出了一套丛书。为一群还充满未知数的学生写传记、出丛书,她恐怕是中学校长第一人。而刘彭芝说:“教师的成功和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这可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理论。”
已经从北京电影学院电脑动画制作专业毕业的绘画才子王羽熙是这套丛书中的一位主人公。在接到儿子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王羽熙的妈妈韩方抑制不住内心激动提笔给刘彭芝写了封信。信中,她回忆了6年前,大年初一的早晨她带羽熙第一次接受刘彭芝校长的面试,被人大附中破格录取;3年前,刘校长亲自将羽熙再度招回附中高中部以及王羽熙在附中6年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
她写道:“一个常人不解,视数理化如天书的孩子,按常规也只能就读于普通中学,可他却穿上了人大附中的校服,正是您以教育家的慧眼,认识到他所具有的艺术天赋和发展潜力,并在附中给了他最好的教育和特长施展的环境,才使他能在艺术特长和文化课上,取得今天的成绩。在您的学生中,在人大附中精英辈出的群体中,他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对羽熙来说,却是全部。”
每个走进人大附中校园的人,都会对大门右侧红墙上镌刻着的几行金色大字印象深刻:
尊重个性挖掘潜力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
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
这是刘彭芝为人大附中确定的办学理念。而王羽熙的成长正是这种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
实践着这样的教育理念,人大附中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舞台,成为一批又一批学生孕育梦想、放飞梦想的天空。在这里,不仅演绎着高考成绩连续多年居北京前茅的“神话”,还创造了中学生参与国家重点课题——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中国中学生的名字首次出现在《NATURE》杂志上的“奇迹”,获得了世界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冠军、世界中学生国际象棋、围棋等竞赛冠军,并一举摘得第35届维也纳国际青年音乐节交响乐组金奖第一名的桂冠……
刘彭芝迄今还清晰地记得,1997年的6月28日,她接任人大附中第九任校长。上任后的第5天,她就在学校图书馆二层阶梯教室向全校教职员工宣布了人大附中新的办学目标——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创世界名校。在刘校长的心目中,世界一流中学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要有世界一流的办学理念;二是要有世界一流的教师队伍;三是要有世界一流的学生来源;四是在课程的广度和深度上要领先于世界平均水平;五是在师生比例上要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六是要有世界一流的硬件设备,比如图书馆、建筑面积、电脑网络、体育设施等;七是要有相当广泛充足的财政来源;八是毕业生考入一流大学的比例,要明显高出一般中学;九是在国内外有较高的声望;十是综合以上条件,形成世界一流的校园文化和精神气质。“名校的中坚是名师,一流的学校必须有一流的师资"1997年,刘彭芝在人大附中启动“名师工程”,逐步建立起激励人才成长的管理机制。
1999年,在一片争议声中,刘彭芝引进了人大附中的第一个博士——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联合培养的工学博士彭晓。彭晓一直都记得刘彭芝给她打的第一个电话,“1998年国庆节,我接到了刘校长亲自打来的电话。她在电话里直率地说:我知道你的相关情况,我对你很感兴趣。人大附中可以帮助你实现自己的愿望。我真诚地希望你先到人大附中看看,好吗?”亲自参加彭晓的试讲,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她,设身处地地为她的求职提出中肯的建议,刘彭芝和人大附中深深地吸引住了彭晓。
彭晓走进人大附中后,刘彭芝一直关注着她的成长,为她不断提供富有挑战性的机会,让她负责学校的教研和科技工作,推荐她作为中国中学科技教师的唯一代表参加了美国Intel ISEF教师奖励计划……一年后,彭晓因成绩突出被任命为校长助理。彭晓之后,人大附中又陆续引进了数学、文学、计算机等多种专业的十余名博士,并由此组建了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
刘彭芝的观点是:要建一流学校必须有一流水平的教师,世界知名中学中博士教师是非常多的,基础教育是学生“进门”的阶段,其中中学特别是高中阶段更是学生学习方法训练和养成的关键时期,所以更需要好的老师来引导他们。
人大附中不光引进博士,也注意在现有教师中培养博士,这是学校长期以来提高师资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刘彭芝在分析人大附中引进博士、博士后的做法时表示:这是为了建设一支科研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支具有多元智能、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那些批评中学引进博士的人,固然有一颗忧国之心,但他们低估了基础教育的潜力和价值。在中国,博士进入中小学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不仅仅是对彭晓,只要进入人大附中,无论是教师、干部,还是临时工、保安人员,刘彭芝都努力去为他们搭建平台,让他们尽施才华。她说,“校长就应该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人;应该有一双手能够栽培人;应该有一份胆量敢于使用人。”
王峰,来自陕西农村,曾经在人大附中种过花、做过饭、烧过茶炉,但他现在的身份是人大附中电教中心主任。
曾经,刘彭芝和他的一次谈话改变了小伙子的人生轨迹。“那是暑假的一个周末,刘校长邀请我和另外—个外地没有回家的小伙子一道去她家吃饭。那晚。我们聊到很晚。就是在那个晚上,刘校长让我懂得了生活的意义,觉得自己应该学点什么、干点什么了,不能虚度年华了。”
不久以后,刘彭芝推荐王峰去了学校电教室学习,并送他出外进修。2004年6月,人大附中首届教师摄影展在校园举行,而作者就是已身为全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的王峰。
刘彭芝有一个梦想,要做一个这样的校长,“让工作和学习在校园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快乐的、充实的、幸福的。”
2005年,刘彭芝发起成“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联合全国一百所优质中学,通过网上远程教学,支援西部地区中学的发展。2007年,宁夏六盘山中学学生马家骏和他的7位同学坐在了人大附中的课堂上。这一年,刘彭芝两赴宁夏,与宁夏六盘山高中合作建“人大附中宁夏试验学校”,开展学生定期交流、远程互动教学等活动。
校园里开学后的第一次升旗仪式,刘彭芝郑重地将来自大山里的宁夏孩子介绍给人大附中的师生;第一个周末,她安排他们去爬八达岭长城;第一学期,请外教老师专门负责他们的英语口语教学,设立特别班主任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一年的人大附中“留学”生活将影响孩子们一生。在即将完成人大附中的学习时,马家骏写下了一篇题为《同在蓝天下》的作文:“人大附中许许多多的精神已经在我心底根植,人大附中给我许多的爱也将伴我成长。我一定会把她们带回我的母校、我的家乡。如果说母校给予我的是梦想和责任,那么人大附中则是为我的梦想插上了翅膀。”
常规教育是幼儿健康人生的基石 篇4
一、对应年龄, 循序渐进
当今独生子女的家庭往往为孩子搭建了“温室”, 尽管家长为了孩子的“起跑线”在“早期开发”上不厌其烦领着他们学这学那, 但不能排除不少孩子缺乏良好的常规习惯, 而一旦步入幼儿园对老师的常规要求就显得很不适应。因此, 常规要求应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 分阶段提出。如此学期更迭, 循序渐进, 每一项规则, 由少到多, 由易到难, 由简单到复杂, 由边教边帮到逐步学会独立完成, 逐步形成良好的常规品质。
二、寓于生活, 付诸游戏
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善于模仿, 我们就可以用模仿来教育儿童。”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 在日常的教育中, 教师应注意把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寓于一日生活之中。例如, 有的幼儿见到老师不能主动礼貌地问好, 还有的幼儿在老师的提醒下也不知道问好。面对这种情况, 每天的晨间接待, 教师要以身作则, 主动热情地问幼儿好, 性格开朗的幼儿马上回答:“老师好!”而性格内向的幼儿还是默然无语, 置之不理, 这时教师就要抓住这一细节, 仍应热情地向他问好, 并可启发:“老师先问你好, 你也要问老师好呀!”过了一会儿, 那孩子终于小声说:“老师好!”跟着马上鼓励:“真棒, 你进步了, 能向老师问好了, 如果声音再大一点就更好了。”这样及时给予幼儿表扬和鼓励, 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渐渐地性格内向的孩子就能像其他开朗的幼儿一样主动地向老师问好了。
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是操作、游戏的实践。那么, 操作、游戏中有哪些常规呢?一般而言, 在每次活动前, 教师应做好准备、提出目标和要求让大家明确怎么做;然后在做的过程中, 发现做得好的孩子及时在班内表扬。如游戏结束要求孩子们听到老师一敲铃或一拍手就是指令幼儿坐好, 这时发现坐得非常快的小朋友, 当即就请其他孩子为他鼓掌, 或者和他亲一亲, 在这种热烈而和谐的氛围中孩子们就能记住“信号”, 很快入座。
三、师生平等, 情理交融
“一个学生就是一本丰富的书, 一个多彩的世界”。孩子是充满活力的生命体,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要培养他们成长、成人、成才, 首先要尊重他们, 从思想上、感情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是民主教育的核心, 有了尊重, 才有师生的平等对话, 才有沟通, 才有合作的过程;有了尊重, 教师才有可能以理解、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有了尊重, 才可能有学生主体意识和健全人格的生成。
在常规建立时, 教师首先应从长期自居的“领导者”“指挥者”的位置上走下来, 从根深蒂固的“师道尊严”的壁垒中走出来, 不要板着面孔“发圣旨”, 要给孩子以平等、公平、合理的受教育环境。教师可把对孩子的要求放在一个平等融洽的环境中提出与孩子们共同讨论。良好的区域常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 它会有各种各样的反复, 因为幼儿毕竟是孩子, 他们不可能像成人一样为自己的某些需求而理智地加以克制, 控制自己的行为, 他们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出现不守规则的马虎了事现象。就以区域活动结束整理操作材料为例, 有的幼儿为了能先到集中地, 而不整理材料, 把材料随手一丢就走;有的幼儿做表面文章, 活动材料乱七八糟朝盘子里一放, 仅把上面的整理一下, 初看材料整理得挺好, 实际没做到位。因此, 教师要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让他们发现这样做的危害, 使幼儿真正理解区域常规对搞好区域活动的意义, 并且持之以恒, 一抓到底, 这样良好的区域常规就水到渠成了。
四、赏识鼓励, 榜样感染
美国心理学家威普·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赏识和鼓励胜于批评和制裁, 这也是陈鹤琴先生提出的活教育原则。我们的日常教育所要求的是积极开发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并积极提高幼儿的兴趣。比如开展了“我的小手真能干”的活动, 让幼儿尝试利用废旧物品做一些好玩的玩具和装饰品等, 因为是初步的尝试,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得不很理想, 积极性不高, 看到这种情况, 教师要在巡回指导的过程中, 不断地给予赏识和鼓励或点头或微笑, 并且给予适当的帮助, 慢慢地幼儿对这个活动就会产生很大的兴趣, 做出很多好玩的玩具。
孩子的模仿性强, 思维具体形象, 教师、家长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都是他们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孩子感受着周围所发生的一切, 他们不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还会像镜子一样在行动上一板一眼地表现出来。因此,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必须时时、事事、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 检点自己的举止, 要求孩子做到的, 自己首先必须做到, 努力做孩子的表率。
五、家园共育, 合力催化
家园合作共育有利于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儿童的健康成长。做好家园共育:一是父母参与园教。这主要指父母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家长活动。二是父母援助园教。这主要指父母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帮助幼儿园建设。三是父母配合园教。这主要指父母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孩子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 受着不同的家庭教育与影响, 为了使孩子们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行为习惯, 我们可以利用家园联系册、个别交谈等形式架起与家长联通的桥梁, 使家长们意识到“家长是宝宝的第一任老师”, 成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宝宝, 家长们能为孩子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
总之, 幼儿园是孩子接受学校教育的基础, 也是其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这个意义上说, 常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寄希望于一蹴而就, 幼儿应具备的常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 它叮咛幼教工作者要以水晶般的爱心和金子般的责任心, 同孩子们一道在三年美好的幼儿园生活中, 积极引导教育孩子养成向上的遵守常规的品质, 形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为他们今后的健康人生甘当一粒铺路的石子。
摘要:文章由常规的涵义及其特征切入, 从人的成长角度审视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 即程序、制度和行为这三个方面的要素。接着联系现代突出人本、终身的教育理念并从社会发展的认知高度, 说明常规乃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 其作用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明确自身关注生命、引领生命排除障碍朝着阳光前行的目标定位, 继而在实施常规教育的过程中, 注重培养孩子自主自立自强意识的渗透, 着力于生命趋于健美与丰满。然后, 援引先贤之述, 基于幼儿的生理与心理的可塑性, 导出论点及其笔者的感性思考。主体部分, 依据笔者的认同从对应年龄, 循序渐进;寓于活动, 付诸游戏;师生平等, 情理交融;赏识鼓励, 榜样感染;家园共育, 合力催化, 亦即与其相对应的针对性、实践性、平等性、榜样性和共育性五个层面, 阐述常规教育的认知与操作, 重点是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应习得哪些常规, 具有哪些常规习惯, 而且要逐步做到幼儿在集体生活中养成的良好的常规和习惯, 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保持一致, 最终形成品质。其中, 教师的爱心、诚心、真情、亲情则是达成既定目标的“主动脉”。束笔回应文首, 且归结至幼教工作者应以高度的责任感为幼儿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基。
孩子的教育拼的是父母的人生功底 篇5
这个过程,会有煎熬,也会迷茫和焦虑,但只要我们坚持思考,终究会找到解决的途径。面对困惑的时候,阅读会打开一扇窗,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庆幸的是,现在通俗心理学著作的质量越来越高。我们会发现,每个问题解决之后,我们的人生都变得更通透,更顺畅,不会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而每个困境背后,都隐藏着人生的礼物。
我始终觉得,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时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说,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到教育中来。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妈妈承担的教育责任更重一点。所以,我总是劝妈妈,人到中年,路要越走越宽才好。低到尘埃里,洗手做羹汤,本来是很幸福的事情。但是,仅仅懂得柴米油盐,会离孩子的精神世界越来越远。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最理想的状态孩子懂的,我们懂;孩子不懂的,我们也懂,至少,我们要与孩子有交集。这个漫长的求索过程,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孩子。孩子的起点,是父母的肩膀。如此说来,孩子永远不会有相同的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