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规划效果

2024-06-06

布局规划效果(精选9篇)

布局规划效果 篇1

为了确保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高效、合理的运行,政府在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属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进行规划时首先必须考虑选址问题,然而,在规划完成后如何评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规划的效果一直是困惑决策者的难点问题。本文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研制评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规划前后效果的方法,并以S市J区为例代入模型进行验证和分析,为政府在规划社区卫生服务系统时提供决策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

1.1.1 集合覆盖模型: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医疗机构的选址问题时,常用的经典模型有三种[1]:集合覆盖模型(set covering model)、最大覆盖模型(maximal covering model)和p-中值模型(p-median model)。集合覆盖模型:如果一个需求点到某一个服务点的距离小于特定的值,则认为该需求点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即是该需求点的需求得到覆盖。本文应用集合覆盖模型概念,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表达需求覆盖情况,从而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划前后效果进行评价。

1.1.2 专家咨询论证:研究先后开展5 轮专家咨询,邀请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各乡镇/街道分管卫生负责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层医务人员等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划效果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问题先后开展讨论,在确定方法学以后反复探讨理论测算结果与实际经验之间的差距,不断调整、完善理论方法。

1.2 数据来源

1.2.1 人口数据:收集了S市J区5 974 个村居委的常住人口数据,包括每个村居委的名称、户籍人口数、来沪人口数、境外人口数与常住人口数。数据来源于S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办公室,数据截止时间为2013年12月21日。

1.2.2 地理信息数据:(1)S市J区行政区划数据。获取S市J区行政边界图;J区212 个乡镇及街道的行政边界图。数据来源于S市民政局,数据截止时间为2011年。(2)道路网络分布图。S市交通道路网络分布图:数据包括S市境内所有高速路、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以及街坊内部道路分布图。数据来源于S市测绘院,数据截止时间为2011年。

1.2.3 J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信息:本文所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包括J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J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这些机构数据和规划数据来源于J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数据截至2015年7月15日。

2 结果

2.1 可视化表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规划效果的方法

2.1.1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区的概念: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规划的公平性体现在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地理可及性上,即居民能否在一定时间内到达一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居民到达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时间换算成路程,从机构角度出发,测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该路程内的覆盖范围。

2.1.2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区计算方法:由于世界卫生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要求是居民在15分钟内可到达一家医疗机构,按照6 km/h的步行速度,换算为1 500 m的路网距离,结合J区路网图,我们绘制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半径覆盖图。通过Gis软件,将路网图与半径图融合,可得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区覆盖图,即该区域内的居民在15分钟步行范围内可到达一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2.1.3 可视化表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划前后效果:根据上述服务区计算思路,绘制规划前后服务区覆盖图,将两张图叠加,可以看出规划前后服务区覆盖增加、减少情况,进一步结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划内容,分析各个新增、撤销站点的合理性。

2.2 J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划效果实证研究

2.2.1 规划效果: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将规划前后机构数据定位到电子地图上,根据上述服务区计算方法,绘制规划前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区覆盖图。可见,规划后,J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数量从156家降至143家(新建17家,撤销30家,迁建13家)。J区服务区覆盖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由69.61%下降到66.76%,结合人口分布,服务区覆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81.43%下降到79.90%。见图1、图2。

可见,规划后,J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区覆盖面积和覆盖人口数均有下降,即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可及性下降。为进一步分析覆盖面积增加、减少情况,将规划前后覆盖图叠加显示,结合图中标识的J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划内容,可清晰地看到每家新增、撤销、迁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产生的效果(图3)。图中虚线圈出区域为规划后增加的服务区覆盖区域,表明增加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效地提高了J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可及性。相反,实线圈出的区域代表规划后消失的服务区覆盖区域,表明撤销/迁建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导致J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及性下降,放大部分所示,浏翔村卫生室迁建后,与其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区重叠部分增加,导致其覆盖面积和覆盖人口均小于迁建前,仅从地理布局的角度,应不予考虑迁建,提示我们要进一步探讨迁建该村卫生室的原因。

注:灰色区域和横线区域重叠部分代表规划前与规划后重叠服务区,灰色区域代表规划后减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区,横线区域为规划后增加的服务区。

2.2.2规划建议及调整后效果:根据以上结果得出:J区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新建后可显著增加服务区覆盖面积。6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规划后导致服务区覆盖面积减少,不建议撤销。不建议迁建1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另外,结合J区实景图、人口密度图,我们发现在图3五角星所示区域存在覆盖盲点,且这两块区域人口密度集中,建议在这两个地方新增社区卫生服务站。

根据以上规划建议,调整规划内容,得到调整后服务区覆盖面积为77.8%,服务区覆盖人口为83.3%。较规划调整前分别增加11.03和3.45个百分点。

3 讨论与建议

3.1 规划效果评价是全面检测、控制和保证规划方案设计先进合理、最终实施成功并取得应有效果的关键性措施

为合理配置初级卫生保健资源,满足居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决策者通常根据经验采取特定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规划[2,3],但往往忽略了规划完成后的效果评价。本文基于公平和效率的原则,提出评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划效果的方法,有助于检测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规划实施前及时调整和改进规划,从而保证规划切实有效的落实,最终达到规划的目的。

3.2 地图可视化表达技术直观、易懂,便于理解

可视化表达方法以图形方式直观的表示数据,便于人们快速理解数据,发现隐藏在数据中的信息[4]。本文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将抽象的规划数据转换为直观、易懂的几何图形,使读者能“看到”数据,对模拟和计算过程一目了然。如上文所述,通过基于数据的图形表达方法,可以清晰的看到规划后增加和减少的服务区覆盖,并据此作出规划调整,从而测算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DASKIN,DEAN L K.Location of health care facilities[M]//BRANDEAU M L,SAINFORt F,PIERSKALLA W P.Opera-tions research and health care:a handbook of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Boston:Kluwer Academic,2004.

[2]宋洁,李斌锋,杨尧,等.基于网络规划的社区卫生服务可及性[N].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0(2):321-324.

[3]宋洁,李斌锋,杨尧,等.基于线性规划方法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选址研究[J].中国卫生资源,2009,12(2):86-88.

[4]王加胜,李满春,刘永学,等.南沙群岛历史事件时空演化的可视化表达[J].地理科学,2015,35(5):608-614.

布局规划效果 篇2

综合医院口腔科相当于口腔各个二级学科的综合科室,与其他临床科室相比口腔科室有其特殊性,主要以门诊牙科疾病患者为主,患者的口腔检查、诊断、治疗操作基本上均在门诊完成,口腔治疗所需材料和器械琐碎繁多,感染控制要求严格,因此,口腔门诊的医护配合也较其他科室更为重要和密切,从院感控制要求、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等各方面而言,现代口腔医疗服务强调临床“四手操作”和对患者进行预约分诊,“四手操作”即1名医生至少需要1名护理助手(类似于手术室的器械护士兼巡回护士)。

综上所述,与其他科室相比,口腔科的空间设计也有很大的不同。

一、功能分区

根据现代口腔医疗理念的要求,口腔科室的空间布局按照不同的功能设计进行区域划分,根据科室发展要求,我院口腔科应至少包括以下功能分区:候诊室,诊疗室,种植门诊手术室,模型室, 物品存储室,更衣室,会议(谈话)室,医生办公室。

根据实际情况和医疗需要,可设置x线室,消毒室。

二、各主要功能区设置要求

1.候诊室

(1)导医台:主要负责导医、分诊叫号、预约、咨询、病历管理等。

(2)布局:设有候诊椅位,绿化盆景;展示区(口腔模型、医生介绍、开展技术项目);供病人阅读的书刊架以及有关口腔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影视设备可播放口腔健康教育知识片等。面积大约20㎡。

2.诊疗室

(1)单独口腔诊室(专家诊室/VIP室)1-2间,口腔诊室的房间大小尺寸应该为3000mm*5000mm(开间*进深),整个房间的净使用面积15平方米左右,每间诊室配备综合治疗牙医1台,洗手池,固定边柜,移动边柜1个,电脑1台,根管长度测量仪1台,镍钛机用根扩系统1套,地面铺地胶。如为VIP室还需加上内部候诊区分隔面积,服务对象为高端人群和政府官员。

(2)公共大诊室1间,诊室配备综合治疗牙椅8台,每台牙椅均为半开放隔断区间,每台牙椅隔断区间净使用面积不少于9m2,建筑面积至少25m2,每个隔断区配备洗手池1个,固定边柜(边台内要留出放置废物桶),移动边柜1个,电脑1台,根管长度测量仪1台,镍钛机用根扩系统2套,地面铺地胶。除牙椅隔断诊间外,公共大诊室还应有护士工作区,包括清洁区和污染区,净使用面积大概6 m2。

(3)种植门诊手术室1间,包括手术间(配备综合牙椅1台,无影灯,强吸设备,种植机1台,边柜,电脑1台,读片灯,空气消毒设施,急救用品等),洗手区,更衣区,净使用面积20 m2左右。

3.模型室

主要用于灌注石膏模型,面积大约6~8㎡。应设置带水池的石料台面的台边。下水道应粗而直,以防石膏堵塞。进入地下排水管之前应设石膏沉淀地,以沉淀石膏。室内应设壁柜,以存放石膏。边台上放置石膏模型修整机、震荡器,抛光机等。

4.物品存储室

面积大约6~8㎡。

5.更衣室

分男、女,面积大约8~10㎡。

6.会议(谈话)室

面积大约15~20㎡。

7.医生办公室

面积大约6~8㎡。

8.x线室,消毒室

物流园区布局规划发展研究综述 篇3

摘要:物流园区的发展影响着物流资源的整合以及物流产业的集聚。目前针对物流园区规划的研究主要是定性的方法,缺乏定量研究,不能较为客观地研究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本文通过分析物流园区的研究现状,然后从物流园区运作模式、布局规划、货流预测等几个方面评述了国内物流园区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物流园区; 布局规划; 综述

物流园区是指利用多样化物流设施集合不同类型物流企业的实现物流集中布局作业的重要场所,是社会化、开发型高效物流体系的重要体现。

1.选题背景分析

物流园区的合理布局能够助推区域物流的发展,实现产业经济集群。建立高效的现代物流,逐步解决城市交通压力现状,优化城市布局,推进物流结点集中化建设。合理布局物流园区,引导相关物流企业不断更新物流技术,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资源最大化最优化地利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2.国内外研究概况

物流园区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几乎就是近几年才开始兴起,国外针对物流园区的研究历史也比较短,所以,在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方面较为滞后,研究著作等都较少,研究方向广而不精,无法有效地指导物流园区的规划发展。

2.1 国外物流园区研究概述

国外在物流园区布局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缺乏,主要集中研究的是物流节点的规模和选址确定与评价和对物流设施选择和物流设施布局的评价以及物流园区的运作模式等几个方面。

2.2 国内物流园区研究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我国对物流园区规划建设也越来越重视,对物流园区的研究论著也较为广泛。主要包括:

2.2.1 对对物流园区运营模式的研究

我国能够推广的较为先进的物流园区运营模式较少,其发展多靠依赖国外的发展经验,但是物流远去的运营状况关乎区域经济的发展未来,因此最近几年正在积极扩大对物流园区的经营模式的研究。

王翔[1]通过运用SOA理论研究,建立了基于SOA的物流园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模型,详细论述了物流园区的运营机制,为进行物流园区运营模式的研究提供了方向。翁启伟[2]利用价值链管理对物流园区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价值链管理的物流园区模式的发展优势。刘亚姝[3]运用AHP方法对物流信息平台的高效运营提出一系列保障措施。刘学明[4]提出中心城市综合物流园区应多元化融资,融资方式选择优先序依次为获取政府补助投资、企业股权融资、银行贷款、融资租赁等。

当前,我国学者针对物流园区运营模式的发展方式已取得很大进步,但如何将物流园区布局规划建设同物流园区运营模式研究相结合是后期的研究重点。

2.2.2 对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研究

物流系统规划主要是指灵活而有序地进行物流系统发展的计划设计。进行物流系统规划需要建立明确的发展目标,选择合适的发展路线,通过积极的组织措施开展规划研究。王叶青[5]通过物流园区特性了阐述物流园区内部功能区布局规划相关内容,然后利用MSFLB规划方法,建立物流园区内部功能区布局规划方法的流程。张婷婷[6]以物流需求为导向研究了物流园区的用地规模大小。殷莹[7]通过重点分析物流量预测方法,提出了最优定权组合预测模型,并对土默特右旗进行了物流量预测;然后通过价值链分析进行功能区定位,并使用SLP方法对功能区进行了布局规划。

根据当前的文献分析,可知我国学者针对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部分地区,如保税港区、既有的物流园区区域经济带。我国目前针对物流节点、物流园区布局规划建设的研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研究体系。因此,无法满足飞速发展的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的理论需求。

2.2.3 对物流园区的货流预测研究

物流园区的货流预测是反映以及确定物流园区布局数量、物流园区选址地点以及规模等基础。进行我国大城市的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时,主要靠货运量来预测物流园区的物流量和规模大小,理论研究匮乏。因此,如何选择合理的预测方法,成为探讨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的发展关键。

2.2.4 综合评价法在物流园区选址与运营的应用

综合评价法主要运用在物流园区选址以及运营绩效上。目前,关于物流园区综合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有AHP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等。如史媛[25]利用灰色综合评价方法分析了物流园区选址问题。姜军[26]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港口物流园区项目风险的评价中,其中市场风险和经济风险为评价指标体系中权重最大的两项,通过评价将难以量化的风险因素进行量化,比较有效地解决了港口物流园区项目的风险评价问题。

采用专家打分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能将多种影响物流园区选址的因素考虑在内,但难以量化定性因素,也较难选择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借鉴配送中心以及物流中心等节点的选址方法,然后根据物流园区选址的特殊性来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物流园区选址。

2.2.5 对物流园区的规模确定研究

与选址相比较,针对如何确定物流园区的规模的文献极少,国内外也没有确立较为成熟的物流园区规模确定方法。针对物流园区的规模确定的理论研究仍处发展阶段。

3.评述

物流园区研究方向并不均衡,现阶段对物流园区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宏观上,物流园区的选址和布局开始逐步形成一套教科学的方法,与城市物流规划等区域物流规划相结合。其次就是针对园区运作模式、运营管理、成本控制、信息管理等相关研究虽有发展,但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指导物流园区的系统性规划和功能布局。

物流园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逐步扩大,涉及内容的广泛性对布局规划理论、信息管理理论等多种理论的结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获取更真实可靠的数据建立合理的系统模型进行物流园区布局规划,如何结合物流园区的自身特点来研究物流园区的布局规划方法和运作模式,这关系到物流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物流园区建立后的经济效益问题,是我国目前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研究重点。(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王翔.基于SOA的物流园区信息服务平台设计及运营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

[2]翁启伟.基于价值链管理的物流园区运营模式探讨[J].商业时代,2013,(10):47-48.

[3]刘亚姝.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运营模式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3.

[4]刘学明.中心城市综合物流园区开发模式及融资问题研究——以宁夏交通物流园区为例[D].中国科学院大学,2013.

[5]王叶青.物流园区内部功能区布局规划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

[6]张婷婷.以物流需求为导向的物流园区用地规模研究——以陕西省为例[D].长安大学,2011.

[7]殷莹.基于价值链分析的物流园区用地规模及布局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3.

[8]史媛,杨茂盛.基于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的物流园区选址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2):129.

村镇路网布局规划方法 篇4

村镇道路是我国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分布广、数量大, 对基层的交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村镇道路的发展, 不但对于广大的乡镇企业和农村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现阶段的村镇道路技术等级明显偏低, 目前, 以三级和四级公路为主, 许多地区的村镇道路甚至没有等级, 或在等级之外, 路网等级规划混乱。随着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交通设施的需求日益增加, 交通条件亟待改善, 而现有的道路设施网络直接制约着其进一步发展。村镇道路网络布局规划是村镇道路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村镇路网规划的核心内容, 其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村镇规划的成果, 对我国现阶段大力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二、村镇路网布局的主要形式及其适用性

(一) 方格网式

方格网式路网适用于平原或微丘地区的路网规划 (见图1) 。其优点是布局整齐, 便于城镇布置和方向识别, 有利于机动灵活地组织交通。但角线方向交通的非直线系数较大, 为消除不利因素,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对角线, 加强在该方向上的节点连接。

(二) 环形放射式

环形放射式路网的优点是适用于平原或微丘地区的公路网规划, 有利于规划区域中心的对外联系 (见图2) 。但规划区域的中心之外的其它经济点之间的连接不便, 交通的非直线系数较大, 同时也容易对规划区域的中心造成较大的交通压力, 因而往往需要进行必要的环线设置。

(三) 自由式

自由式干道网以结合城市地形为主, 路线弯曲呈无规则的几何图形 (见图3) 。许多山区与丘陵地带起伏较大, 常沿山麓或河岸布置该类型路网。该类型能充分结合自然地形, 节约道路工程费用, 但非直线系数也较大, 容易造成建筑用地分散。

(四) 混合式

混合式路网为上述三种干道网的混合, 恰当结合以上形式既可发挥他们的优点, 又可避免他们的缺点, 是一种最为合理的形式 (见图4、图5) 。

三、村镇路网布局方法

(一) 布局原则

村镇路网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

1.尽量利用现有道路的线位, 以使建设成本最小化, 符合既有村镇节点的布局, 以及河湖水系等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与限制。

2.村镇路网技术等级的配置以各种产业发展的需要和实际的需求规模为准, 在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约束下, 实现高低等级网络的有机搭配。

3.村镇路网布局实现全范围的重构与整合。

4.村镇路网布局的重心由节点向网络优化转移, 从技术指标提高和网络结构优化两方面完善村镇路网的结构。

5.改变原有连接方法, 有效连接现有干道公路网, 使干道公路网与村镇道路网的衔接更为顺畅和高效。

6. 村镇路网格局与周边街区相融合, 体现远期一体化的功能需求。

(二) 影响因素

对村镇路网的合理布局进行系统分析, 布局应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1. 村镇的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水平。

2. 自然条件与地貌特征。村镇路网的格局必然要服从于自然条件的约束, 符合自然环境的特点。

3. 村镇体系及其土地开发的空间特征。村镇路网的结构必然要与村镇体系相一致。

4. 与干线公路网的衔接。村镇路网整体是干线公路网的增补线和联络线, 其规划必须遵循干线公路网络的发展部署、空间布局与等级配置方案, 除了在空间层次要考虑与干线公路的接驳点和接驳模式外, 要在功能层面考虑与干线公路的合理分工与有机融合, 充分发挥村镇路网的职能。

(三) 道路网布局规划方法

单节点规划与网络规划是村镇路网布局规划的基本思路。通过对最为基础的节点进行基础规划, 进而根据整个区域内的各种规划目标与规划需求进行构筑, 通过网络连接从而完成整个网络的布局与规划。

单节点规划就是设计村镇路网中的节点。其基本原理是将节点划分为镇、村庄两个层次。镇节点包括了镇一级的中心以及重要的旅游、商业以及物流集散等重要点。村庄级节点指区域内的行政村及其它的相关网点。其对于村镇路网的布局、整体村镇道路网络具有较高的重要性。其社会经济指标相对容易取得, 因此采取定量的方法进行规划, 通过构筑指标体系, 建立决策模型, 对布局方案进行优化设计。乡道路网作为联接各镇与村庄级节点以及村庄级节点之间的道路的第二层次, 一般不建立数学模型, 而采取分析网络结构、遵守规划原则、实现规划目标、确定规划方案后进行直接连接。

道路网络规划阶段是在单节点规划的基础上, 在节点与网络之间添加一系列的在不同层次上的空间与中间连接点。对原有村镇路网进行增加、完善以及改扩建, 满足规划目标的要求。

村镇路网布局规划就是村镇道路的布局优化, 即在干线公路网的基础上, 按照运输集散点的分布情况拟定主要路线方向, 优化出连接各节点的村镇路网, 从而划分各条村镇路的功能和主次。村镇路网布局的方法一般采用直接连线法、节点重要度法、目标控制下的网络优化法等。

1. 直接连线法

直接连线法是由熟悉规划区域情况的规划者, 在分析确定规划区域内村镇路网结点的基础上, 以现有路网为基础, 以预测得到的路网发展总规模为条件, 考虑村镇路网规划在线路布局上应强化其通达性而勾画出路网布局的方案, 通过进一步完善路网布局, 最终形成公路网布局规划方案。

2. 节点重要度法

节点重要度法从对规划区域内节点分析出发, 通过节点重要度、路线重要度和路网重要度的计算, 完成由点到线、由线及网的布局过程。该方法首先是确定公路网的节点, 计算各节点的重要度。节点重要度是定量描述区域内各节点之间相对重要程度的指标;其次, 根据路线连接节点的重要度, 计算路线的重要度。再次, 根据重要度最大原则, 确定路网重要度最大树。该路网重要度最大树是规划路网的骨架, 是一树状结构的路网, 而不是网状路网, 它仅表示保证区域内各节点之间的连通。在确定路网重要度最大树的基础上, 以单位里程的路线重要度最大为优化目标, 并以预测的未来路网发展为约束条件, 加边展开, 逐次优化, 结合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各条路线的布局与走向, 使路网由树状向网状扩展完善。

3. 网络优化法

(1) 网络布局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1) 充分利用已有网络;

(2) 村镇网络布局应满足区域交通出行的现实与潜在的需要为目的;

(3) 网络布局不但要保证路网的连通功能, 也要为村镇道路的发展留有余地;

(4) 网络优化设计的路网密度相对均衡、高效;

(5) 应充分考虑与外部交通连接的匹配。

(2) 网络布局优化设计

网络优化法是以某区域在指定的规划期应达到的村镇路网的规模作为控制条件, 进行网络整体设计的方法, 其目标是取得村镇路网的技术参数和空间结构最优化。该方法与直连线法有着本质区别, 主要在于:该方法是一种由定量指标控制的方法, 是一种整体设计的方法, 具有明确的设计方向, 是针对整个网络进行设计。

(3) 村镇路网合理发展规模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村镇路网应有确定的发展规模。不同阶段内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结点分布状况及交通发展各不相同, 但又有联系, 因此需根据不同阶段进行阶段规模预测。村镇路网的基本功能是连通功能, 一定发展阶段的发展规模可以从区域路网的连通性出发。网络布局优化设计可分为两个层次进行。

路网布局需根据布局基本原则进行网路局部优化设计初步方案, 通过对网络指标参数的优化, 如网络的迂回率及可达性等指标进行调整, 从而进行网络布局的整体优化设计。

四、总结

本文从村镇路网特点出发, 根据我国村镇路网发展的实际情况, 描述了路网在进行村镇路网规划时遵循的原则、基本原理以及方法。对我国现阶段大力进行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涛.公路网规划[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7.

[2]李旭宏.交通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2.

浅析大学校园布局与规划 篇5

关键词:大学校园,规划,发展方向

大学是人类社会最高精神文化传播的场所。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 高等学校的校园建设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越来越显现出重要作用。建设针对性强、具有学校学科特色和浓郁文化氛围、创新能力强的开放性、社会化、国际化的大学校园, 对促进高等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实现高等教育的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作为全面发展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在塑造大学的良好形象方面, 还在形成大学生完美人格, 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大学校园与城市的关系

大学与城市关系非常密切, 特别是到了近代, 信息的全球化, 高等教育的普及, 继续教育的发展, 终生教育理念的传播等, 使得大学校园和社会以及校园所在的城市的关系更加紧密。校园的选址, 对一个学校的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甚至未来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大学的校园, 选址是否合适正确, 对学校乃至城市的发展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 在选址时必须弄清楚城市规划的总体意图, 了解城市的分区状况。

由于当今社会的信息全球化, 世界各国出现的新思想、新形态, 很快波及各地, 及时为人们所吸收和反映, 因此在校园规划上中国也受到很多其他国家的影响。另外, 人们又更加重视从本国、本土、乃至本校的各种优秀传统中汲取营养, 尊重环境, 历史和当地文化, 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中国, 多呈现一派多元的局面。

欧洲在中世纪后期的大学建设就十分注重其与城市的关系, 这些大学校园基本上都建设在城市中。大多数美国的高校也认为, 大学作为城市居民的文化中心是重要或非常重要的。大学对城市文化的直接参与, 除了表现在战后迅速发展的各类社区大学、短期大学外, 还充分利用各大学所特有的文化、艺术、体育等设施, 向社会开放, 丰富了城市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例如, 大学的体育活动与社会的参与, 大学周边的居民利用大学的校园设施, 社会团体利用大学的各种设施展开活动, 这些都是大学校园对社会的贡献, 同时也促进了大学生们和社会的交流, 对拓宽他们的视野有很大帮助。

校园的边缘环境也是校园规划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自然的山丘、湖泊、道路、绿化、围墙和大门是校园总体环境与周围环境形成有机脉络的构成因素, 影响校园整体形态的构成。

校园的周边情况基本可以总结为两点:地理条件和社会因素。地理因素是指校园周边的地形地貌、环境情况、水文条件、城市规划情况等。而社会因素是指周边的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文脉、政府的方针政策等。

因此在城市或郊区、风景区建设校园区别是很大的。综合的考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因素, 以求得平衡才是最合理的选址方式。例如, 规模较大的院校, 一般要靠近城区边缘, 留有发展空间;文艺、体育、科学、医学等专业要考虑与市区和居民的便捷联系;电子科学类应与高技术区靠近。

二、放眼大学校园规划

中国大学校园主要以内向为主, 例如四川大学, 学生生活区分布在内侧, 而教学区分布在外侧, 形成一个对内开放对外封闭的围合;而西方的大学校园是外向型的校园, 学生教工生活区在四周, 与当地居民区为一体, 而教学区分布在内部。这样的开放式校园布局对校园文化和中国是多山地的国家, 而且人口众多, 用地紧张。因此, 山地大学校园是以后大学校园的发展趋势。

山地大学校园教学办公区一般为中心区分布在中心位置, 而学生教工生活区分布在四周, 这样才能解决山地地形限制下造成的学校规划相对分散、没有明确轴线的情况。而平原大学学生教工生活却在中心或者规划轴线上, 教学办公区分布四周。但是, 也不是绝对, 规划要更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设计。当地文化的交流很有利。

平原大学景观轴线通透、深远, 路网也比较规整, 具有放射性, 多直线型道路。而山地大学校园道路弯曲、回旋, 并不连续, 呈流动性少见, 控制校园总体形态的轴线。

三、大学校园建设的发展方向

新时期高等学校校园建设的发展趋势是:突出绿色校园的特征, 提高有限土地利用效率;校园建设要具有前瞻性, 实现传统功能区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强化大学科技园区建设, 构建和打造创新平台和产业孵化器;建筑单体实行模数化设计, 扩大交往空间, 增加信息交流场所;体现以人为本的规划宗旨, 创造和谐发展环境, 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美华.《漫谈校园规划》.北县教育, 2000.

[2]、李昭雄.《校园规划探讨》.南港高工学报, 9:225-233, 1991.

[3]、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12.

[4]、吴肇钊.《夺天工——中国园林理论.艺术.营造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7.

城市电力设施布局专项规划 篇6

由于早期编制的城市规划和电力规划不能互相衔接,再加上城市的土地资源日趋紧张,使规划的变电站无法落点,线路走廊得不到解决,造成电网建设滞后,供用电矛盾突出。电网建设也因此成为供电部门和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

1 规划的原则及要求

1.1 规划的对象和年限

本次城市电力设施布局规划主要考虑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变电设施及其网络,分近期、远期二个阶段,并考虑远景电网饱和情况。规划年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市、县域总体规划的年限一致。

1.2 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期规划重点,解决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远期规划应与近期规划相衔接,并明确发展的目标以指导近期规划,远景以战略研究为主。

1.3 规划成果的要求和报批

城市电力设施布局规划成果必须具有可操作性,能够保证电网建设顺利实施。因此,在确定电力设施位置和走廊时应充分考虑电网现状、城市规划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本次规划要求将所有规划的城区范围内的变电站站址和线路廊道在比例为五百分之一的地图上确定边界坐标。

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经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评审通过后,纳入市、县域总体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并报人民政府审批。

2 规划的主要工作

2.1 基础数据的收集

基础数据收集阶段需要收集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市、县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等基础数据;同时需要收集当地电力负荷和电量的统计数据;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后在地图上标出现状电网中相关的站址和线路具体位置。电力设施的现状调查是指导后续工作的重要依据,必须加以重视。

2.2 负荷预测

负荷预测的方法通常有单耗法、弹性系数法、负荷密度法、综合用电水平法、人均电量预测法等。

对已经有控制性详规的地区,可以依据各地块分类建筑选取需要系数预测出各地块和整个分区的近、远期负荷。对没有控制性详规的地区,可以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负荷密度法预测不同性质地块和整个分区的近、远期负荷。预测结果可以用其它方法进行校核。近期负荷预测是安排近期变电站建设计划的依据。

本次规划参照发达国家的饱和负荷,根据规划的城市饱和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采用人均综合用电指标和负荷密度法进行饱和负荷预测,并与国内外同等规模的发达城市进行类比,得到一个比较合理、符合客观规律的预测数据。饱和负荷预测是安排远景变电站落点的重要依据,应有发展的眼光和适当超前的意识。

2.3 确定电网远、近期接线

在电力设施落地前,应根据远景负荷预测和负荷的空间分布对整个城市目标网架有个整体的规划,包括变电站的分布和接线形式。整个城市的电网接线应可靠、灵活,既能与现状电网进行衔接,又能充分满足远景电力负荷发展的需要。

根据规划的目标网架.按照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和远、近期负荷预测的结果,确定远期的电网接线、近3~5年分年建设计划和相应的电网接线。

2.4 确定电力设施的建设标准

变电站和线路的建设标准是落实具体的站址面积和线路走廊宽度的前提。本次主要的工作是确定220kV及110kV变电所的数量、落点及接线方式。35kV变电站根据我市电网的实际情况只在220kV变电所周边和一些大用户考虑少量设置。500kV变电站数量较少,且一般位于郊区或农村,本次只确定其220kV线路往城市电网送电的廊道。

2.4.1 变电站的建设标准

变电站规模主要根据当地电网的负荷密度以及城市发展规划确定。由于我市是个人多地少的城市,110kV变电所一般按最终3×50MVA或者2×50MVA考虑,220kV按3×240MVA或者4×180MVA考虑,负荷密度高的地区可按3×300MVA考虑。

变电站的布置型式、设备选型可根据所在地理位置,周边自然环境,地质、气象条件以及规划、环保等部门的要求分别采用户外AIS,户内(半户内)AIS、GIS等型式。

最后根据进出线方向,按照不同规模和型式确定不同类型变电站的面积和布置方向。

2.4.2 线路的建设标准

为节约用地,新建线路按双回路架设,一般不考虑采用单回架设方式。对于变电站出口处或者线路走廊很紧张的地区,可考虑采用同杆四回路架设。各电压等级架空线路廊道宽度按目前的技术水平和有关规程规范控制,并积极采用一些新技术以减少廊道空间。受恶劣天气(台风、雪灾)影响地区,线路应按照差异化设计要求,对在电网中比较重要的线路适当提高建设标准。

由于电缆的投资是架空线路投资的8~10倍左右,为节约电网建设资金,同时兼顾城市建设的要求,保证线路“进得来、出得去”,经过政府和供电部门的协商,在市中心划出几块原则上使用电缆的区域,其它区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5 落实站址、线路廊道

在规划中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将前面已经规划好的变电站初步落实到某个地块上。首先根据建设标准确定变电站的占地面积和进出线方向,在地图上大致画出每个规划的站址和每回线路廊道、电缆管道。然后进行现场踏勘以确定站址和廊道(管道)选择是否合理,并根据土地的性质、区域规划,以及行政分区、自然阻隔等因素进行局部调整,在地图上绘制边界坐标。规划成果经审查后报市政府批准,最后以城市黄线的形式确定下来作为今后电网建设的依据。

3 问题讨论

3.1 电网的过渡问题

从现状电网到目标网架必然有个逐步过渡过程。实践中采用的方法是以目标网架为依据,根据近几年电网建设的顺序往前推出电网分年接线方式。

对于电源站点未建成导致变电站只能采用过渡接入方式,或者对于规划路网未实施导致线路廊道暂时无法通过(如跨越大量民房)的情况,应认真研究目标网架、路网建设时序和改接停电的要求进行优化,使中间接线易于过渡到规划目标网架,减少重复建设。

3.2 减少站址和廊道的调整

以黄线形式确定下来的站址和廊道是不能随便调整的。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调整,在实践中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预留足够数量的站址和廊道,在负荷增长时不至于出现没有土地和廊道用于电网建设;(2)做好廊道(特别是架空线)的合理规划,满足变电站接入的需求;(3)根据变电站进出线方向确定合理的用地面积和布置方向,特别是变电站布置方向的变化将造成用地面积的改变。

一般情况无需将用地面积和廊道宽度放得太大,因为随着技术进步和设备的改进,同等规模变电站面积将逐步减少,线路的输送能力也在不断增长。适当的负荷增长可以依靠更大容量的主变和更强的输送能力来解决。

3.3 老旧电力设施的改造

实践中根据电力设施运行情况、城市规划要求和分年建设计划,逐步以老旧设备改造,架空线路整合、改道、入地等方式进行电力设施的改造。如我市两座110kV变电站由政府和供电部门按比例分担建设资金,在原地(或附近)将原来的户外AIS(2×31.5MVA)重建为全户内GIS(3×50MVA)变电站,不仅腾出一半多的土地,改善了城市景观,而且变电站的容量和设备档次也得到提高。

4 结束语

城市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电力设施的用地和线路廊道,提高建设效率,节约建设投资,满足城市用电需求。此项工作在我国部分地区也进行过并取得不错的成效[1,2,3]。

参考文献

[1]肖珈琦,陶建荣.城市电力工程规划编制探讨[J].规划师,2006,22(10):95-96

[2]刘永清.城市电网设施地理布局规划的应用[J].电力建设,2006,27(9):20-22

城市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编制研究 篇7

城市电力设施布局规划是城市基础设施布局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平三通”是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 而电力设施的接入需要是其中的首要环节。随着城市建设密集化的增加, 加上目前大部分城市要求市区核心地段的架空线全部移入地下, 城市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的设计和编制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具有挑战性。电力设施布局规划工作已经通过多年的规范管理形成了一整套的体系和方法, 本文将逐一从布局规划的各个环节入手, 分析提升城市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的途径和技巧。

1 组织策划

城市的地下管网除了电力通道, 还由雨水、污水、通讯、燃气、市政、公安等多种“小三线”构成, 因此电力通道在城市地下穿行时空间是有限的。同时为了方便检修, 电力通道一般不会布置在道路快车道下, 而且按照规划管理规划还必须远离燃气、给水和军用光缆等基础设施, 所以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往往无法提供充足的地下空间给电力通道。特别是在已有的地下管网中新增布设电力通道线路, 很可能会与其他单位的规划发生冲突, 甚至可能出现挤占等现象, 导致交联电缆与其他设施的安全距离无法保障。此外, 随着近年来地铁等地下轨道交通的建设, 地下空间将更加紧张, 为电力通道预留的空间也将越来越少。

供电公司想在城市中心布局规划电力通道, 一方面对外要协调市政规划、城市交通规划等诸多单位与部门, 除了要考虑协调与其他管线的相互关系, 同时也要考虑电力通道建设的时效性及与市政建设的匹配性等问题。因为电力通道建设往往需要配合政府道路整治、新建等项目同步开展建设工作, 从而避免重复开挖和重复建设等问题。另一方面, 对内还要协调供电公司内部, 考虑项目立项、投资模式和资金渠道等诸多问题。由此可见, 电力通道规划的编制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有力的内外协调是保障完成规划工作的前提, 也是电力通道组织策划工作是否能获得成功的关键。

2 原则方法

电力通道规划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原则:

2.1 能够使用既有通道的不新建通道

(1) 需要掌握现有通道现状, 熟悉既有通道资源的使用情况, 对各个通道线缆敷设情况需有清楚详细的认识。新增电缆线路尽可能沿着既有通道线路敷设, 在保障生产、运行维护的安全要求前提下, 合理布局、改进技术、加强电缆敷设工艺, 提高既有通道利用率, 体现了线路规划最大限度使用现有通道原则。

(2) 在电力通道与其他单位存在互相借用地下管道时, 必须将法律事务做到实处, 防止出现地下管道的使用混乱。同时, 应该对相关的规划做出调整和明确标识, 防止因为复用管道造成的不必要的事故隐患和规划的混乱。电力通道借用地下轨道系统涵道时, 必须做出明确标识, 防止出现误入电力通道和电力设施的事件。

2.2 能够使用专用通道的不共享通道

目前, 在不少大城市已经开始规划建设以城市110k V地下线路为骨干的地下通道, 通道的断面往往超过20m2, 规划用途为电力专用。这些设施完善的电力通道在为110k V地下线路提供通道支持的同时, 也为其他级别的线路的结构化布线提供了保障。这些通道除部分通道附属的排水设施辅助城市排水外, 不兼做他用, 甚至不同时作为人防设施规划。这就较为实际地增加了电力通道设施的专用性, 减轻了地下骨干通道的规划难度。地下电力骨干通道如图1所示。

2.3 保持通道的冗余度

电力通道的使用年限往往达到20年或以上, 其间设备可能会发生较大程度的升级, 电力供需环境可能也会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虽可通过纯数学方法预测某地区在未来多年内的负荷需求变化情况, 但无法准确预测未来多年内的科技变化情况。所以, 保持通道冗余度是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的最基本原则之一。很多时候在一个通道仍有较丰富冗余度的时候, 便就开始建设并行通道。在确保并行冗余通道建设周期和电力供应需求和谐关系的基础上, 实行具有前瞻性的通道建设。城市地下电缆通道如图2所示。

2.4 使用最小的建设资金并保障施工质量

原则中第一点“能够使用既有通道的不新建通道”和第三点“保持通道的冗余度”并不矛盾。电力规划人员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 应该在保持通道冗余度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通道的利用率, 片面地增加通道的建设量和增加通道的占用率都不是科学的规划方法。对于供电企业来说, 电力通道保持合理的冗余度和通道运行的健康度, 可以较大幅度地提升电力通道的经济效益, 有效地节省投资成本。

2.5 保持规划的前瞻性

电力设施的布局规划应该建立在对电力市场需求的动态分析的基础上, 这种动态分析应该建立在全面准确的数据基础上。电力建设探索阶段, 电力规划工作建立在直接需求的基础上,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 电力企业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运营经验, 使得电力规划的前瞻性不断加强。目前, 借助灰色预测和神经元分析法, 可以将负荷预测的前瞻力提高到10年以上, 使得电力系统规划也更具有前瞻性。

3 流程梳理

3.1 从需求出发

需求分析是任何规划设计的主体, 电力规划的需求分析来自市场对于电能供应的实际需求, 这包括新增电力接入的时间、地点、电压等级和容量, 既有线路的升级需要等。这些现实需求加上经过数学方法收集的电力负荷增长预期, 构成了电力系统规划的实际需求。

3.2 总体设计

从需求设计出发, 根据实际情况和内部及外部的协调可能性, 对电网及电力设施规划提出总体的设计方案。根据设计方案和责任分工, 分别进行相关的渠道疏通工作。

3.3 系统管理

通过对内对外的协调, 对多套总体设计方案进行推演和分析, 最终得到各自的可能成本和周期, 并分析归纳出各套方案可能出现的施工风险和管理风险等。

3.4 设计优化

将前期工作, 包括需求分析、总体设计和系统管理结果进行汇总, 规划人员进行细致的讨论, 得到最优的设计方向。

3.5 定稿备案

根据讨论确定的最终设计方案, 方案编制技术人员将方案进行逐条细化, 包括需要向上级请示的报告和与协作单位的沟通结果, 并将方案并入电力设施的总体规划。

4 难点及重点剖析

城市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的核心难点在于其属于市政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与城市建设息息相关又密不可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4.1 中心城区的电力通道规划问题

随着中心城区负荷密度不断攀高, 电网布局往往采取的是高电压等级电源点深入中心城区, 相应产生了大量对高电压、大截面电缆的地下通道需求, 因此中心城区需合理开发电力隧道。但中心城区布局已成型, 用地限制较严, 拓宽城市空间十分困难, 电力隧道规划和建设的难度很大。

4.2 重点园区、新城地区的电缆通道规划问题

重点园区、新城地区经过全新规划和设计, 规划定位明确, 地上地下的开发能够结合统一考虑。另外, 新城地区的地下空间开发障碍较少, 可以充分发挥规划设计优势, 创造良好的地下空间利用秩序和条件。因此城市的重要工业区、连片开发区应将统一编制的电力规划上升到规划局规委会的审查高度, 从而解决重点区域规划没有形成控制性规划的问题。

4.3 电力通道规划与城市功能设施的适应问题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 地下空间各系统将随之联通整合。如果在地下空间开发分步实施的过程中, 及时建设电缆通道将有效减少电缆通道建设的难度和管线间的相互干扰, 例如地铁修建时, 地铁车站一般属于表层地下空间, 由于埋深较浅, 并且车站附近的地下空间开发强度往往较高, 电力通道欲与其结合, 必须在规划阶段提前考虑, 根据地下车站设计方案, 合理设置集中管廊, 并在车站建设时一并实施。目前, 急需解决的是电力隧道与城市功能设施同步规划控制的问题。同时, 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后续同步施工项目申报及资金落实的问题。

5 结束语

城市电力设施布局规划是规划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也是目前供电企业正在逐步完善的工作内容之一。电力通道规划作为电力设施规划的重要环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电力通道规划应遵守总量匹配、系统完整、上下协调、保证功能, 突出重点、保证供电, 远近结合、注重实施等原则。通过电力通道规划工作, 能使电力建设更加的具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也能更适应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发礼, 任新海.预制小方涵在输变电电力通道工程中的应用[J].重庆建筑, 2012, 08 (8) :37~40.

[2]刘洋, 陈波, 冯贵情.预制电力箱涵的研制与实际应用[J].混凝土世界, 2013, 07 (7) :64~73.

[3]吕建.在委托代建模式下电力建设项目投资控制探讨[J].上海电力, 2011, 10 (5) :397~399.

产业配套园区空间布局规划思路 篇8

工业园区作为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 有利于推动生产要素的聚集、企业之间的协作以及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传统工业园区存在入园门槛较高, 园区内企业与其配套企业距离较远使得园区运行成本较高等问题。因此, 在工业园区 (主园区) 附近新建产业配套园区, 吸引无法进入主园区的中小企业, 并为主园区内的企业提供产业配套服务是工业园区发展的新趋势。如何对产业配套园区进行合理的布局规划是工业园区规划设计的新课题, 本课题就此问题进行一定探索。

1 产业配套园区空间布局原则[1,2,3,4]

产业配套具有狭义的产业配套和广义的产业配套两重含义。其中, 狭义的产业配套是指发展工业园区内某一行业时, 产业链上的各级供应商所能提供配套的能力。本文研究的对象即是对狭义的产业配套园区, 通过对其空间布局规划和优化, 以达到整个园区内产业链集中、品牌特色强等目标。产业配套园区空间布局规划需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1 可持续发展原则

以城市总体规划及其支撑产业的战略规划为主要依据, 坚持“社会、经济、环境”的平衡发展, 提高产业配套园区对各项资源的利用率, 同时要与主工业园区长期协调合作、互利共赢。

1.2 紧随主产业原则

在主园区进行土地规划时, 预留一部分土地作为后期发展的备用地, 产业配套园区必须根据主产业目前的产业规模进行服务强度评估, 建设合理的配套园区规模, 避免造成浪费。

1.3 规划适应性原则

产业配套园区作为主园区的辅体, 必须与主产业的结构和规模相关。产业配套园区的建设依托于主园区产业, 但为适应主产业结构的调整, 配套园区的空间布局必须具备一定柔性, 以适应在主产业结构调整时进行适当、适量、适时的调整, 继续为主园区提供配套服务。

1.4 科学布局原则

产业配套园区的建筑物布局要与自然条件、人文背景、发展模式、产业等相吻合。要根据水保护规划和被占用水域的面积、水量等, 补建相应的替代水域工程, 人工水体的走向应与空气流通导向一致;道路的平面、断面及竖向设计要充分结合地形地貌;园区内各产业链、节点之间的连接要保持畅通, 保证园区内外的物流能流顺畅;合理分配自然植被、廊道的粒度, 适当增加景观异质性;从建筑选址、分区、建筑和道路布局走向、建筑方位朝向、建筑体型、建筑间距、主导风方向、太阳辐射等方面入手, 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并保护身心健康。

2 产业配套园区空间布局规划思路

产业配套园区空间布局规划大致经历4个阶段, 如图1所示。其中, 首先需要根据主园区的产业配套情况, 确定产业配套园区的招商对象;招商对象确定后, 需根据拟入园企业的产业链、非产业链关系从宏观角度确定入园企业的产业布局模式;产业布局模式确定后需从中观角度进一步对园区内部的场地布局进行设计, 之后是对产业配套园区内的厂房体型及空间进行设计。

2.1 产业配套招商对象的确定

产业配套招商的对象主要是运用“产业链招商”的方法, 围绕一个产业的主导产品和与之配套相关的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和包装件等产品, 找出目前尚存在的配套缺口, 由此确定招商对象, 用招商的企业来填补配套缺口, 最终在主园区和配套园区之间形成供需“上下游”的完整产业链。

2.2 产业配套园区产业布局

产业配套园区的建设, 除了招商引资时尽量在产业链内进行组合, 还应遵循空间布局服务于产业链的原则, 以园区内企业间的链接程度为空间布局依据, 使产业链相关企业在地理位置上形成良好的链接关系, 避免由于布局分散或无序而产生的损失或浪费, 推动园区生态化运行。除了产业链接关系, 园区内企业之间也存在一些非产业链接关系。比如服务性辅助单位要与产业链上的企业有机结合;企业种类不同, 生产条件也有差异, 对防火、降噪、空气等有特殊要求, 因此需要对非产业链接关系进行系统分析, 并与产业链关系进行综合, 才能确定企业间的相互关系。

根据形成原因和企业类型数目的差异, 产业配套园区在产业链构成和链接方式上有很大差异, 对空间规模和组织形式的要求也不同, 具体来说可采取组团式布局和区带式布局两种模式。

2.3 产业配套园区场地设计

产业配套园区场地设计是对园区工业组团或工业带内的企业空间关系进行研究, 其设计规划也必须与产业链紧密配合。应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才能使整个园区具备高效运行、规划整齐、污染可控等优点。

气候影响。气候向对园区布局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风将大气污染物沿一定方向输送到下风地带, 受影响的是位于风的下风向, 需要考虑季候风和局部气流对产业配套园区空间布局规划的影响。

功能布局。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对工业用地分类的基础上, 把工业用地细分为几大功能区, 使产业之间相互关联、产业性质相近或没有干扰的工业在同一区域内建设, 有利于产业集群和减小工业之间的相互影响。

绿地景观。将企业内部的绿地进行整合, 形成工业园区绿化体系。对园区主入口、主轴线、中心广场等重要景观进行有机组织。一般将公共服务设施向主入口区域靠近, 生活设施分布在其周边, 塑造良好的门户形象和整体风格。

用地构成及地块形式。工业用地地块划分应结合工业门类以及企业大小规模的特点综合考虑, 根据首期引进企业规模的分析, 参照各类型、各规模的企业地块大小的标准建议;用地构成主要考虑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仓储用地等。

用地结构布局模式。工业园区集生产、生活、管理服务为一体, 各功能区的布置应该根据与周边区域的关系、园区发展模式、自然地形地貌等来合理安排, 既要有利于生产, 又要充分发挥生活、服务设施的作用。一般来说, 园区用地结构布局模式包括街区单元式、“串瓜”式、集中式和单元组合式等4种方式。

建筑密度控制。对于在既定范围的工业园区, 节约用地的关键在于减少工厂用地面积。建筑密度是反映空间布局紧凑、合理的重要指标。在园区功能合理的情况下, 需要运用合理的布置手段, 提供建筑密度, 减少工厂用地面积, 节约用地。

园区内部交通规划。园区内部交通应功能明确, 便捷通畅。根据人流、车流的流量和流向, 形成分级系统。道路形态可采用直线和曲线两种方式, 直线道路通达性好、通行能力强, 使人视线集中;曲线的道路线形饱满, 行车顺畅, 可以适当限制车速。

2.4 产业配套园区厂房空间设计

工业建筑按期建筑形式可分为单层厂房、多层厂房、层数混合的厂房, 本文重点讨论多层厂房。

2.4.1 多层厂房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首先应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其次, 运输设备和生活辅助用房的布置、基地的形状、厂房方位等等都对平面设计有很大影响, 必须全面、综合地加以考虑。

2.4.2 多层厂房剖面设计

剖面设计主要是确定厂房的层数和层高。多层厂房的层数选择, 主要是取决于生产工艺、城市规划和经济因素等三方面, 其中生产工艺是起主导作用;层高主要取决于生产特性及生产设备、运输设备、管道铺设等空间, 同时也与厂房的宽度、采光和通风要求、建设成本等有关系。

2.4.3 多层厂房立面设计

进行多层厂房立面处理时, 可借鉴单层厂房立面处理和多层民用建筑的处理, 使厂房的外观形象、生产使用、物质应用达到高度统一, 给人简洁、朴素、明朗、大方又富有变化的感觉。

3 结语

产业配套园区的发展有利于弥补传统工业园区的不足, 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提出了产业配套园区空间布局规划思路, 可对工业园区配套性服务设施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并对今后相关研究起一定的借鉴作用。

摘要:产业配套园区作为工业园区发展的新趋势, 有利于弥补传统园区的不足, 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提出了产业配套园区的空间布局原则和规划思路, 可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工业园区,产业配套,空间布局

参考文献

[1]邵益生.城市水系统控制与规划原理[J].城市规划, 2004, 28 (10) :62-67

[2]马道明.城市水域生态规划模式与框架研究[J]..生态环境, 2007, 4 (14) :54-58

[3]张书函, 陈建刚, 丁跃元.城市雨水利用的基本形式与效益分析方法[J].水利学报, 2007, 10 (S1) :399-403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规划分析 篇9

在电动汽车的发展过程中, 充电系统是电动汽车走向商业化的重要途径, 也是纯电动汽车的重要支撑。从广义上看, 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主要指的是把发电装置及公共电网中的电能转变为蓄电池的电化学能的多种模态的变流装置, 其范围覆盖了车载充电机、充电站、地面充电机等。电动汽车充电站是城市基础服务设施之一, 主要为各种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电池电能。从车辆充电地点角度可分为私人充电桩、公共停车场充电站和集中充电站等;从电能供给角度可分为直流充电站和交流充电站;从电池能量角度又可分为电池更换站和整车充电站。

2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规划的影响要素

2.1 充电环境

电动汽车所处的环境易影响充放电效果, 尤其是环境温度, 它造成的干扰最明显。在低温环境下, 电池电量不容易释放出来, 电动汽车的充放电效率较低, 因此在充电过程中应确保充电的环境温度较稳定。

2.2 充电时间

不同运行模式下, 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有着相对较大的区别, 因此必须采用不同的充电方法。对于充电要求相对较低的电动汽车, 可选择在停运时间段内给汽车充电;对于充电要求特别严格的电动汽车, 必须通过更换电池组的办法进行充电。

2.3 电动汽车运行模式

通常, 运行模式不同的电动汽车充电时间及续航都有一定的差别。针对不同用户, 一般把电动汽车运行模式归纳为以下几种: (1) 集团车队。其行驶路程及行驶路线都是规定好的, 所以可在停运期间进行充电。 (2) 微型车辆。根据实际需求, 选择更换电池组或整车充电的方式。 (3) 社会车辆。依据运营目标, 选取不同的组合方式充电。对于上下班的私家车, 因为停靠的位置是确定的, 所以可选择在停靠时间段充电。而对于用来载客的大巴车, 可在充电站设置固定位置进行整车充电或电池更换, 以延长其运营时间。

2.4 电动汽车的充电总量

只有在充电量累计到一定规模后, 这个地区才开设充电站。换句话说, 充电站的设置受到电动汽车充电总量的影响。除此之外, 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及行驶里程, 也受到充电总量的影响, 因此要计算好电动汽车的实际充电总量, 以便更好地对实际充电布局作出合理规划。

3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布局规划

3.1 区域电动汽车数量模型

将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区分为多个区域, 在每个区域中设置充电站候选站址权系数来满足电动汽车用户充电需求和配网负荷要求, 从而建立以电动汽车充电站营运的实际收益目标模型, 同时计算每个区域的电动汽车规模和最优站址, 最终得到规划区域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方案。负荷预测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负荷预测就是对负荷现状和历史资料进行整理和收集, 运用切合实际的科学方法及发展规律对负荷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从数学角度出发, 其预测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映射:

式中, F为地块特征;L为土地使用面积;S为土地负荷;St为地块总负荷。本文研究的居民负荷分布数量和位置主要参考负荷预测模型。假设规划区域的电动汽车总量为N, 平均每天有充电需求的电动汽车占总量的1%, 则布局规划区域内电动汽车数量为:

式中, n为常规充电站的充电机数量, 一般取6;β为单台充电机的平均功率。

基于等面积法, 将规划区按照充电站数量划分为Ncharge个区域, 在每个区域中建立一个充电站。由于电动汽车数量会受区域居民负荷影响而不同, 因此若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规模一致, 必然会出现供不应求或资源浪费。

3.2 确定站址权系数

系统工程理论中的层次分析法是把复杂问题中的各个因素划分为条理清晰的互相关联有序层次, 使之多准则和多目标。传统方法在评判复杂对象系统时涉及多个复杂因素, 所以难以给出准确的数学模型及权系数。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引入人为因素给出候选站址的权系数。确定站址权系数时, 需从征地代价、便利性及交通流量等方面的可实施性权重进行充分考虑。其中, 第1层为u= (u1, u2, u3) , 即便利性、交通流量和征地代价;第2层为u1= (u11, u12, u13) , u2= (u21, u22, u23) 和u3= (u31, u32) , 即组成的地块费用、道路状况、路口数、车辆速度、主要干道、造成影响、面积等因素。

3.3 电动汽车充电站新模型

本文建立的优化模型充分考虑到电动汽车充电站安装和维护费用, 并以投运年至目标年最大化充电站运营收益为目标。假设C1为电动汽车充电站初期安装费用, C2为充电站运行时网损费用, C3为维护费用, C4为实际运行收益, 则该电动汽车充电站投运年至目标年的最大化运营收益为:

单个充电站的维护费用C3包括人工工资、材料费用和电站维护费用等, 投运至目标年的运行费用可折算为初期投资费用, 设折算系数为α, 则有:

式中, mi为充电站i应配置的配电变压器数量;a为该容量配电变压器的价格;mi为充电站i上的充电机数量;b为单位充电机的价格;c为其它固定费用。

充电站运行时网损费用C2为:

其中,

式中, C21为充电站侧配电变压器的损耗费用;C22为变电站到充电站的线损费用;CL1i为配电变器的铁耗费用;CL2i为铜耗费用;s为线损费用折算系数;n为区域内电动汽车充电率;Ncar, j为第j个区域电动汽车数量;β为单台充电机的平均功率;Di为站址i到变电站的馈线长度。

4 区域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设计

4.1 建设依据

本文设计主要满足《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项目管理规定》、《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充电站技术导则》、《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设计》等相关规程规范。

4.2 建设方案和配电系统

外电源供电方案参考《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技术导则》中的“供电系统”相关规定并结合各地区配电网规划。10kV架空线路电缆下线1回作为10kV主供电源接入点, 线路长约0.05km, 接入新建400kVA杆上变压器且顶管过丁字路至电室。本设计方案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典型方案设计要求, 选用单回路10kV电源路线作为高压侧, 采用一主一备的双路进线作为低压0.4kV, 配置单台配电变压器和单母线接线方式, 安装有源滤波无功补偿装置于电动汽车充电站中, 充电机容量为S=Pl (cosφ×η) 。在棚架顶部和建筑物楼顶设置避雷带, 以此防止雷击。采用圆钢在屋面组成不大于10m×10m或12m×8m的网络敷设于棚架顶、屋顶, 之后用50mm×5mm扁钢沿墙面多点引下。电动汽车充电站主接地网以水平接地体为主, 以垂直接地体为辅, 用50mm×5mm热镀锌扁钢作为水平接地体, 选用满足热稳定要求并考虑腐蚀因素等作为接地材料。

5 结束语

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 充电站的规划和建设将步入规模化、网络化时代, 进行充电站布局规划研究迫在眉睫。本文在布局规划和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电动汽车充电站配电网变、地理位置、交通等因素, 并结合上述因素建立模型。实践表明, 该设计模型具备较强的可行性, 但需对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研究。

摘要:介绍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规划的影响要素和区域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设计, 结合电动汽车充电站配电网变、地理位置、交通等因素建立了模型。

关键词: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规划

参考文献

[1]鲁莽, 周小兵, 张维.国内外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状况研究[J].华中电力, 2010 (5) :16-20

[2]寇凌峰, 刘自发, 周欢.区域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的模型与算法[J].现代电力, 27 (4) :44-48

[3]范永根, 钱维忠.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和建设的探讨[J].华东电力, 2010, 38 (11) :1671-1674

[4]国发[2012]22号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12~2020年) [Z]

[5]华中电科院.国内外电动汽车及其充电设施发展状况分析[R]

[6]汪晓茜.当前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充电设施规划发展综述及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 2015 (1) :107-116

[7]鲁莽, 周小兵, 张维.国内外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状况研究[J].华中电力, 2010, 23 (5) :16-31

[8]国办发〔2014〕3号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Z]

上一篇:词语的锤炼下一篇:整体性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