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合成

2024-10-02

概念合成(精选5篇)

概念合成 篇1

摘要:隐喻效果的实现依赖于受喻者的解读。但是主体的经验异质性使得隐喻及其意义具有多种假设或开放性特征。本文提出, 隐喻及意义的解读不可忽视认知主体的自为性和受动性, 隐喻效应的呈现需要经过四个认知机制组成的认知流程, 是受喻者对两概念的相关信息进行自我筛选、确认、允准和自我满足等一系列心理商榷的结果。

关键词:概念合成,认知主体性,主体经验异质,主体心理商榷

一、前言

Fauconnier 和Turner提出的概念合成理论是当前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 其核心思想是将言语意义的构建与解读看做概念合成的产物。该理论对言语交际过程中各心理空间相互映射、并产生互动作用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该理论诞生以来, 就引起国内外认知语言学界的高度重视。然而, 我们认为, 就隐喻及意义的解读, 该理论对认知主体的自为性 (autocephaly) 和受动性 (passivity) 没有予以足够重视, 至少未曾深入探讨认知者的主体性 (subjectivity) 存在。我们将在本文提出, 概念的合成是认知者自我协商、核定、允准和自我满足的心理认知过程, 其间必然牵涉到主体的直觉感受、经验阅历、审美取向以及其判断推理能力。因此隐喻理论研究必须考虑受喻者的主体性。本文将围绕认知主体在隐喻解读过程中的经验异质和心理商榷这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二、主体经验异质

所谓主体经验异质, 就是指认知主体表现出的有别于他者的对客体对象的阅历差异、独特的知觉感受、理性反思和审美价值倾向, 是个性能力的张扬和生活积累的释放。世界上所有作为个体的人, 其阅历视界都具有不可替代性和重叠性, 任何个体的思想、主观判断和价值取向或多或少都带有他者所不具备的独特性。

Lakoff& Johnson指出, 隐喻解读要牵涉到主体借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体验另一领域的经验。但需要指出的是, 在此所谈的经验要从两个方面索解。一是关于隐喻中两认知域之间关系的映射经验, 即认知者就两个概念域之间是否实施过隐喻映射。二是两个认知者各自所具备的关于两个认知域的阅历经验, 即受喻者和施喻者是否对两个认知域具有相似的体验。隐喻解读需要受喻者与施喻者两者经验的交融, 如果对两个概念域缺乏了解或缺少共有知识, 受喻者就无法对当前隐喻进行解读, 隐喻效果就难以实现。

例句 (1) 和 (2) 就说明了两种经验交融的必要性。

(1) 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爱迪生)

(2) His head set on a neck as stringy and muscular as a celery stalk. (Steinbeck: The Grape of Wrath)

在例句 (1) 中, 若施喻者没有“天才”是刻苦好学、辛勤汗水的结晶这一生活经验以及对“灵感”在事业成功中的作用如此之小这一深刻道理的认识, 施喻者就不可能将“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灵感”映射到“天才”上。受喻者若对 “汗水”“灵感”和“天才”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缺少相应的经验 (阅历经验和映射经验) , 那就不可能最终成功解读这一隐喻所蕴涵的道理。句 (2) 中施喻者将“a celery stalk” 映射到“neck”之上, 这种映射是基于其对两个实体的直觉和感悟, 否则就不可能产生这一惟妙惟肖的隐喻。受喻者若想正确解读这一隐喻, 那也同样需要相应的两种经验, 否则就难以解读“他的头长在一根芹菜梗似的多筋而结实的脖子上”所表达的隐喻意义。

由此探析可见, 与其说隐喻解读是以彼经验来理解此经验, 倒不如说是由某一主体来理解另一主体, 因为构建隐喻本身就意味着施喻者的一种经验的体验, 是一种经验投射;受喻者若要正确解读隐喻, 其首先要解读寄寓于隐喻背后的施喻者的生活经验和阅历, 唯有如此, 才能达到准确的解读。然而, 人类个体的经验积累不可能完全同一, 往往因人而异, 每个人都有相异于他者的生活阅历。在隐喻解读过程中, 虽然受喻者需借用自身的经验来体验施喻者的经验, 但这并不意味着两个主体的经验能够达到完全的重叠或融合, 因为经验永远是个体的, 具有不可取代性和复制性, 不同的认知主体在认识客体时往往会表现出相异于他者的自我认同和见解的独立性。主体的经验异质性之所以值得谈论, 是因为不同主体对同一个隐喻, 由于经验异质的存在, 可能会解读出不同的隐喻意义, 如:

(3) 大厅里的女士们, 似一朵朵带刺的玫瑰。

(李鑫华, 《修辞格详论》2003: 51)

(4) Only in quiet waters things mirrors themselves undistorted. Only in a quiet mind is adequate perception of the world. (张子樟, 《英文名句欣赏》2002: 216)

在解读例句 (3) 时, 受喻者可能会选择自己费尽心机才得到其芳心的某一位姑娘来映射大厅里女士可爱美丽;也可能会选择自己心中某一位钟爱但可望而不可求的姑娘来映射大厅里女士孤芳自赏;也可以选择曾经拒绝过自己的姑娘来映射大厅里女士高傲无礼。在例句 (4) 中, 若从不同的视角省察, 那就会产生隐喻意义的多种假设和可变, 例如可将之解读为若要对世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适当的领悟, 唯有保持心灵的宁静才能做到, 就像唯有静水才能映照出不变形的事物;也可将之解读为若要适当地领悟出世上做人的道理, 那就要修身养性, 维系一份平静的心态, 这如同只有清水才能映照出逼真的事物;也可将之解读为若要领悟人生的真谛, 那就需要具备宁静的心态, 这仿佛是静水, 能映照出事物的本相。

虽然隐喻王国是施喻者与受喻者相遇、其思想与思想相汇的世界, 可是这两个认知主体并不等于心灵上的契合, 不可能具备心与心的完全交合, 这是因为施喻者与受喻者各自均潜藏着有别于彼此的内在诸因素。在隐喻解读时, 受喻者只能凭借隐喻有关联的经验, 发挥想像, 接受乃至丰富抑或提炼隐喻意义。换言之, 受喻者需要挖掘自己的生活积累, 阐述隐喻所包含的一切可能, 而这些可能的意义也未必就是施喻者对某事物内心的真实表达。这是因为, 施喻者在构建隐喻时是凭仗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客体的感知, 此时他起着主体的作用, 与自己所要呈现的对象形成了主客体的关系, 而主体对客体的表意, 无疑会依凭主体的知觉感受, 处处渗透着主体自我的一切, 蕴涵着主体方方面面的心理现实。在隐喻解读过程中, 受喻者只是依凭自己对诸文字的隐喻进行透视观照, 竭力了解和握施喻者借助隐喻想要昭示的客观世界和情感世界, 而此时, 隐喻和施喻者随之成为受喻者所要认识的客体。如同施喻者在体验客体时受到自身诸多内在条件的制约, 受喻者对隐喻的破解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自身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 与自己的知觉情感和审美倾向等发生难以割舍的联系。由此可见, 由于认知主体经验的参与, 施喻者所要表达的隐喻与受喻者所理解的隐喻有时难免存在差异, 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同质。

三、主体的认知商榷

尽管有经验异质的存在, 而唯有重视个体的经验差异, 受喻者才会在认知期望 (cognitive expectation) 的驱动下, 对施喻者的喻指进行认知心理商榷 (mental-negotiation) , 力图促成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概念合成, 而概念的合成即标志着隐喻意义的呈现。所谓心理商榷, 就是指受喻者为探寻两认知域之间的相容性、促成两个概念的合成所做的自我心理协商、认同、允准和满足等一系列的心理操作。在主体心理商榷之前, 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概念合成是不可能的, 只有在心理商榷的基础上, 受喻者才认同两个概念域在内在或外在的某一方面或某一点上具有相容特征, 两个概念才能融合, 隐喻效果才能呈现。

Fauconnier& Turner在论述概念合成时提及选择性投射 (selective projection) 及部分的 (partial) 跨心理空间映射。其实, “选择性投射”纯然是在主体经验的基础上受喻者所做的一种心理操作, 表现为认知主体的主观判断和推理。我们认为, 在隐喻解读时, 受喻者需要经历有“激活”“排他”“投射”以及“合成”这四个认知机制组成的认知流程, 才能达成选择性投射和部分的跨心理空间映射, 从而达到经验与经验的交融。当然, 隐喻解读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心理过程, 具有持续流动性, 在此我们静态地把它割分为四个认知阶段只是从技术角度来考虑的。

从静态的角度我们有必要考察一下在隐喻解读过程中受喻者所经历的这一认知流程的运作。显然, 隐喻解读是从一个“认知开放”到“认知闭合”的心理过程, 该过程相当于一个“>”号。这是因为隐喻必将涉及两个概念, 在解读时, 受喻者要激活两概念的信息库, 而概念信息库是开放性的, 并随着受喻者的生活阅历的提高而无限延展。激活信息库是以受喻者的自身经验为基础的, 但由于主体的经验异质, 两认知者所熟悉的有关概念的开放性不可能完全等同, 所以施喻者借用隐喻所要表达的事物对象无疑需要受喻者的揣摩和推断, 这种揣摩和推断就是受喻者对两认知域是否具有相容性而做到舍弃或排他, 即根据自己阅历经验, 排除干扰信息, 揣摩并寻找施喻者察觉到的两个概念所具有共同特征。受喻者一旦寻找到自我认同的相容信息, 便尝试着将两个概念连接起来, 实现对施喻者所要表达事物的感性认知, 完成隐喻理解的自我核定。随后, 受喻者要对当前隐喻感性认识做一次理性论定, 这就是自我允准和满足。自我允准就是认知者在心理概念网络上开启并逐步形成两个概念之间新的信息通道, 并留下记忆沉淀或痕迹;自我满足就是对自己视域进一步扩大或新知识的获得所做出的心理上的肯定和欣赏。从根本上来讲, 达到隐喻解读上的自我满足是隐喻认知的一次升华, 具有认知心理学上的飞跃。我们可以借用例句来具体阐述认知者依照心理商榷原则对隐喻解读时所涉及的这四个认知机制.

(5) 抗震救灾就是试金石。 (《牡丹晚报》2008年7月2日)

(6) The world is a stage, where everyone is a player. (Shakespeare)

若要解读例句 (5) , 受喻者要对“试金石”与“抗震救灾”这两个概念进行“激活”“舍弃”“连接”和最后的“合成”。原本两概念分属于不同的空间域, 在概念网络上两者毫不相干, 根本没有连接的信息通道, 两概念是怎样合成的呢?这就涉及了另外一个概念, 即概念连贯缺省性 (default) 期望。人类往往根据对言语交际中的概念链预设连接贯通的期望。人类在交际中都会认为发话人的言语是连贯的, 有某种意义的, 这是话语交际最基本的期望。由于缺省性期望的存在, 受喻者就会激活两概念所有信息, 排除无关信息, 即根据已知经验, 发挥长期培养而成的对客观诸事物之间关系的判断力, 对两概念的一切信息进行筛选和编辑, 荡涤一切不相关的因素, 精挑细选相似或相容点。经过信息筛选发现, 两概念尽管存在巨大差异, 可在某一点上, “抗震救灾”是可以作为“试金石”的, 即在抗震救灾时的所作所为往往能反映出某个人的情操、品德和行为准则, 而这种情操、品德和行为准则却能检验某人是否具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是否是一个思想高尚的人。就这一角度而言, “抗震救灾”的确能起到“试金石”的作用。

例句 (6) 将“world”喻为“stage”, 而且对此作了延展, 进一步说明舞台上的“everyone is a player”。隐喻解读时, 在概念连贯缺省性期望的驱动下和自我经验的基础上, 受喻者开启概念“世界”“舞台”“人”和“演员”的信息库, 对诸概念之间的不相关信息进行舍弃, 挑选出相容信息, 并对相容信息进行尝试性连接:人们的行为和表现与舞台上演员的表演存在相容性, 即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同场景下都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 其穿戴、言行、表情、动作及心态也完全不同, 如同舞台上的演员, 其各种行为或表现都是给别人欣赏和观摩的, 从而形成受喻者自己认同的一个合理解读, 即世界是个大舞台, 人人都是演员。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 在整个隐喻及意义的解读过程中, 主体的主观判断推理贯穿于整个认知流程的始终。判断推理是人类确认事物之间关系的一般思维能力, 适用于一切彼此事物之间关系的判断。在隐喻解读时, 认知主体一旦发现已知判断有误, 人的推理能力就会随时终止认知过程, 并寻找新的解读依据, 隐喻解读的认知流程也就会重新启动, 直至达到自我确认和最终合成。即便隐喻的某一解读是错误的 (但受喻者自认为是正确的) , 认知主体所认定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也能最终连接, 这如同上文所提, 任何隐喻的解读都是受喻者主观推断的产物, 是主体自我商榷的结果, 没有客观上的正确或错误之分, 表现出明显的开放性和主观性。

其实, 隐喻的解读是受喻者对隐喻意义在心理上重新体验的过程, 实质上是一种心理鉴赏活动, 因为隐喻解读不仅仅是道出语词的外在意义, 而且也使得受喻者能够赏析施喻者的心理状态乃至其主观世界。因此, 为透析隐喻背后施喻者的思想意图, 受喻者需要跨出自己的视界, 进而重现施喻者的心境。通过重新体验, 受喻者才能够更新自我的初始感受, 置身于施喻者的地位, 把握施喻者的心态和意图, 与施喻者心领神会, 在精神上合为一体。但是, 认知主体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 不可能不受到生活环境、传统文化、意识形态或社会成见的影响和制约, 因此不可能要求受喻者在隐喻解读时完全忘记自我, 只能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走出自我, 对隐喻意义进行有意识的理解、改造和发挥。故最终所解读的隐喻意义就不可避免地携带着自身的主观印迹。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讨论, 可以看出, 由于主体经验异质的存在, 隐喻解读势必会受到认知者主观自为性的制约, 也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主观受动性的影响, 使得隐喻意义呈现出不可确定性和开放性。但尽管主体经验存在异质性, 隐喻未必就不可解读。受喻者将会挖掘自己的生活积累, 经过激活、筛选、连接并合成相容信息等一系列心理操作, 最终达致隐喻的解读。

参考文献

[1] Fauconnier, G. Mapping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 Fauconnier, G. & M. Turner. Blending as a central process of grammar [A]. Adele Goldberg. Conceptual Structure, Discourse, and Language[C]. Stanford: CSLI Publications, 1996. 113-129.

[3] Fauconnier, G. & M. Turner. The Way We Think [M].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2.

[4]Lakoff, 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0.

概念合成 篇2

关键词:概念合成理论;认知活动;理解;生成;建构

理解是翻译的关键,理解即“指对意义的领悟”,是“人类普遍的高级认知活动”(刘宓庆,2005:53),就英语而言,翻译不仅涉及到对所译文本字面意思的把握,还涉及到意义的生成与建构。概念合成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里面得一个重要理论,其重在强调人的心智与意义构建的关系,因而在解释翻译文本的意义建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语言的研究重点应该是意义的建构过程”(刘正光 2002),而翻译的过程也就是意义构建的过程,本文试图从概念合成理论的角度,解读翻译的过程,对文本意义的把握进行分析与诠释。

一、概念合成理论

概念合成理论,又被叫做概念整合理论或合成理论,最早由两位学者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该理论认为,人们在交往认知的过程中,会建立各种心理空间,而心理空间则进行不同程度的映射,从而生成一个新空间,概念整合则把心理空间作为输入空间,两个输入空间的结构投射到整合空间(blended space)上去(Fauconnier 1994),这个生成新空间的过程就是意义生成与建构的过程。心理空间作为概念合成理论的基础,具有临时性和动态性。“语言及其使用为空间域之间的潜在映射提供了依据,可确立心理空间之间以及心理空间中各语义元素之间的联系”(彭建武,2005:44)。译者在翻译文本的过程中并不是单纯的进行文本意义的构建,而是在此过程中进行着一系列的思维和心理活动。“语言活动可以揭示人的思维活动或心理活动。”(颜林海,2008:89)。根据概念合成理论可知,合成空间里的结构内容并不是直接来源于两个输入空间,这就为翻译中出现的意义、增词、减词等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概念整合理论下对直译与意译的分析

直译与意译一直是中西翻译理论中经常讨论的话题,可谓是贯穿了整个翻译理论的发展过程。“要想透彻了解原文的内容,译者必须对原文的语言有真正的掌握,能够对原文进行由表及里的深入分析,通过原文的语言形式了解原文的全部内涵,这是译者决定是直译还是意译的基础和依据”(惠宇,1998)。直译和意译既可以视为翻译方法又可以视为翻译策略,根据概念合成理论,可以更加充分的解释译者在直译与意译之间如何进行选择。如: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 这句话是一个带有定语从句的动宾结构,并且具有特定的修辞格,根据概念合成理论,我们可以知道,输入空间要有其相似性及关联性,因此在汉语中也会试图寻找符合此结构与形式的对应项。对于修辞格而言,虽然“英语和汉语分别受到各自的文化传统和修辞必要性的制约”(陈淑华,1990:225)。而相对于句式结构而言,在现代汉语中,定语一般位于被修饰语的前面,于是在输入空间里,就不会出现定语后置的现象。根据概念合成理论,在合成空间的过程中,根据kill goose 和 golden egg 则会产生“只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利益”的含义,于是就会联想到现代汉语中的“杀鸡取卵”这个成语,在此思维过程中涉及了空间冲突这一过程,即指空间对接一旦失败,人们就会意识到各空间输人彼此之间的相互矛盾,由此引发对彼此关系进行新角度的思维和理解(王文斌,2004)。此时源语言中的goose译成了汉语中的“鸡”而源语言只有Kill the goose这一个动作,而在译入语中,却包含了“杀鸡”、“取卵”这两个动作。同时在语言形式上也没有和源语言做到一致,不过在风格上仍然做到了相似,因此在翻译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 这句话时就采取了更多的是意译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三、结语

通过概念合成理论,不仅有助于帮助译者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对一些翻译特点做出一定程度上的阐释和说明。概念合成理论对意义建构过程中概念如何进行组合,而生成新义进行了阐释, 概念合成理论阐释意义建构的认知基础为我们揭示语言使用的实质提供了启迪和帮助。

参考文献:

[1]颜林海.翻译认知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惠宇.是直译,还是意译?[J]. 外语教学,1998(1).

[3]陈淑华.英语修辞与翻译(英汉对照)[M].北京: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1990.

[4]刘正光.Fauconnier的概念合成理论:阐释与质疑[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5]彭建武.认知语言学研究[M].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6]王文斌. 概念合成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回顾与思考[J]. 外语研究,2004(1).

[7]刘宓庆. 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概念合成 篇3

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 对于高耸入云、牢固稳健的建筑来说, 扎实的根基是必要的基础条件。对于二语词汇的习得亦是如此。要践行第二语言的学习, 拥有丰富的词汇量十分关键。通常情况下二语学习者会将学习词汇作为学习第二种语言的一项准备性的工作。词汇习得过程并非是一个单一的记忆过程, 实际上它在语言习得系统以及人终生的认知过程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1]。尤其是随着二语习得相关研究的不断展开和推进, 国内学者以理论结合实证、国外先进经验结合国内研究的方式, 更是进一步的证实了词汇习得的关键性作用[2]。

在众多针对词汇习得进行的研究中, 有学者对词汇知识进行了广度与深度的区分。词汇知识的这两个区分的特别之处在于“量”上的差异, 前者为数量, 后者为质量。知识广度指的是学习者知道的词语的数量[3], 而词汇知识的深度则是质的尺度[4], 这其中包括的不仅仅是词义, 还有与其他词语的关系、句法模式、搭配、发音等。大量的理论以及实证研究都证实了良好的知识广度对于阅读理解有积极促进意义, 而就知识深度而言, 其突出的作用表现在对阅读理解的预测上。而且, 在中国的二语学习者中不乏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广度之后还是不能进行简单的会话, 即使是日常写作, 在表达上仍然会出现“言不由己”——难以根据自己想法适当的调动词汇。分析其原因, 便是由于词汇深度没有跟上词汇广度的进程——二者失调所诱发的一种现象。本文的一个关注点便是词汇深度与概念合成理论的衔接, 通过两者的有效连接, 找到一条有助于词汇深度发展的路径并将其运用到二语词汇教学中去。

2 概念合成理论

Fauconnier、Turner等人所提出的概念合成理论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认为, 人类在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过程中, 其所依赖的基本方式便是概念合成, 正是通过这一手段才得以进一步的完成意义的构建, 并且人的心理空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会随着认知活动的进行而进行不断的构建。从概念合成理论的基本特点来看, 其与作为理论“前辈”的隐喻理论、心理空间理论有一定的相似之处[6]。而在概念合成理论当中, 存在着输入空间1、输入空间2、类属空间、合成空间这几个最为基本的空间结构, 并且四个空间结构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能够在跨空间映射的机制作用之下完成概念合成网络的构建。如图1所示,

通过对上图进行分析, 不难发现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输入空间, 在映射的条件下良好地实现了相关结构相互连接的过程。而与这两个输入空间互相映射的结构便是类属空间, 这主要是因为其在图式结构上与其他两个输入空间都存在一致性。 输入空间中的框架结构有选择地投射到合成空间, 并非所有输入空间所包含的元素都能投射到合成空间中, 因而合成空间可以得到动态解释, 生成丰富的概念。合成空间与类属空间之间相互联系:合成空间既包括类属空间中的类属结构, 又含有特定结构, 也就是新的概念——新创结构 (Emergent Structure) , 其形成存在一定的作用机制, 详细来讲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组合 (composition) , 通过组合输入空间当中的投射成分使输入空间相互联系, 产生一定关联;第二种是完善 (completion) , 在这一机制当中内径框架知识组合结构是基本前提, 正是通过这一结构, 才得以完成相关元素的顺利投射;第三种是扩展 (elaboration) , 在合成空间当中, 其内在结构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这种自主性主要表现为能够以自身原理为基础, 完成合作空间内的认知运作[7]。

3 概念合成理论与二语词汇习得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观点, 二语习得的过程并非是一个单一的过程。从实质上来讲, 这一活动牵涉到人的智力、心理两个关键部分, 并且根据对输入语言材料的处理过程的特点, 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基本环节:一是加工, 二是存储, 最后是输出[8]。

在此过程中, 认知语言学中语言是有理论依据的, 尤其是词汇。而要良好的解释二语词汇相关理论依据, 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便是概念合成。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对二语词汇中概念合成机制的解释: 复合词、习语、新词、词组。

3.1 复合词与概念合成理论

在英语的构词发展历史上, 复合词总是作为最具有“资历”的形象而存在, 其构词的基本方式便是多个词汇的合成[9]。同时, 该方式也是英语进行词汇扩充的主要手段, 并且在英语词汇中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就复合词的构成来讲, 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这主要体现在其句法、语义十分庞杂, 并且在构成复合词的过程中, 会受到人的主观认知的直接影响。正是如此, 意义构建在语言学史领域一直处于“尴尬”的境地。不过鉴于意义构建在英语复合词当中的重要意义, 探清其中缘由非常重要。

复合词的意义建构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新的概念化的过程, 即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描述新的经验, 以期形成和理解新的概念。举例说明, 复合词AB (A+B) 非常具有代表性, 其相应的输入空间分别为A、B, 而合成空间则是AB;又如“playboy”, 在该复合词中“play”“boy”的心理空间并不一致, 简单来讲, 前者所从属的范围是运动, 有游戏玩耍等词义, 而后者从属与“男孩”的范畴, 是相对于成年男性的称呼。直观上两者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 但是两个词汇一旦结合在一起, 通过对两个语义特征的突出、调整固化概念以及对句法结构中的成分的取舍, 就形成了一个新的词汇, 即新的空间词义“花花公子, 追求享乐者”。通过对复合词“playboy”的构建过程的解读, 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一过程所发生的匹配、组合、扩展这三种重要机制, 同时也为相关语义的理解创造了条件。

3.2 习语与概念合成理论

传统认知上, 习语通常被认为缺乏一定的组构性, 其含义以及搭配也并没有遵照严格的规律。正因如此, 才造成了教学过程中对习语的识记并不灵活化[10]。但是通过对习语的形成历史以及内在含义进行深入的研究, 可以发现很大部分的习语的形成具有夯实的认知理论依据基础, 是能够凭借认知对其进行推导的。概念合成是普遍的认知活动, 可以创造性地解释习语的深层语义关系, 增强对习语的理解和记忆。譬如说习语“Fine feathers make fine birds”, 其中鸟类世界、人类世界分别作为输入空间1 以及输入空间2, 表面上两个空间的属性并不相同, 但本质上两者的类属空间却是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即鸟类世界和人类世界都会用外在的事物对自我进行装饰打扮, 前者为五彩斑斓的羽毛, 后者则是用各式各样的衣服。合成空间从输入空间和类属空间中有选择地吸收一些成分, 这些特征经过处理产生层创意义。因此, 通过概念合成人们可以构建该习语的意义:正如鸟需要好看的羽毛装扮一样, 人也需要好看的衣裳来装扮自己, 这与汉语中的“人靠衣裳马靠鞍”“三分长相七分打扮”等是同样的意义。

3.3 新词与概念合成理论

要实现扩展词义并产生新词, 隐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式, 因而学习者对于新词的习得, 不是简单地对其字面意义进行解读, 而是输入信息与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在动态中互相合成的过程[11]。根据人的思维活动特征可以将概念合成的作用归结于两点:第一是构建意义, 第二是重组意义。通过这两个作用机制才得以完成新词的习得。譬如说E-mail, 其是通过electronic的截短形式与实体邮件mail拼缀组合而得, 就两者的组织结构来讲其输入空间并不一致, 合成空间包括了两个输入空间中的不同元素, 有自己独特的结构。输入空间1包括有操作者、实体邮件、收寄件、邮局等元素, 而输入空间2 包括有寄件人、实体邮件、收寄件、邮局等元素, 类属空间则是包含有主体动作、客体媒介等元素。通过映射关系, 有效地完成了合成空间层创结构的形成, 这便是操作者与寄件人——主体发送者、电子文件与实体邮件——电子邮件等新词的由来。

3.4 词组与概念合成理论

在英语学习中, 单个的词汇可以运用概念合成来学习, 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但是在具体语境当中, 仅仅掌握大量的单个词汇并不能完全奏效, 因为在语境中不同词汇的搭配以及词组往往具有更深层次的含义, 甚至深入到文化层面, 所以在语境中合理的调动思维十分关键。例如: The audience in the seats craned forward to look at her. 句中“crane”一词本来是指“large long- necked wading bird of marshes and plains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也就是这个词本身的输入空间。其中“crane forward”可以作为整个语境的突破口, 字面上意指“向前伸着脖子”, 由此便容易发生场景的想象, 继而以输入空间的方式进行一定的组合, 由此激活与“鹤”相关的一些背景知识, 最终使得字面含义上升到新的层面, 即复合空间的形成, 便产生了“像鹤一样伸着脖子看”的空间含义。这里可以发现“crane”原本的语法性质有所改变, 即变为一个具有画面感——大家都crane forward (伸长着脖子看) 去看她——的动态单词。综上所述, 通过对概念合成理论的认识, 可以帮助学习者跳出单词的刻板含义, 让其更好地对词组的含义进行理解和学习。

4 结语

在语言理解与学习的历史上, 传统的语言理解假说占据了很长一段时期, 而概念合成理论的提出, 有效地实现了人们对语言理解相关作用机制了解的突破。而正是概念合成理论将视点放于人的神经机制以及认知机制, 使得人类思维活动明晰化, 通过整合各个认知领域框架, 有效地提高了对认知活动的认识, 同时使得词语意义构建的相关原理以及作用机制更加的科学化, 促成了对其认知的深入发展[12]。概念合成是概念合成理论中的核心思想, 并且作为个体在进行创造性思维以及活动所进行了认知活动的主要形式而存在, 因而通过将其与二语词汇习得相结合, 能够有效地帮助学习者在二语词汇上的理解, 进而促进其词汇学习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Nation P.The role of the first language in foreign languagelearning[J].Asian EFL Journal, 2003, 5 (2) :1-8.

[2]Laufer B.The development of passive and active vocabularyin a second language:Same or different?[J].Applied linguis-tics, 1998, 19 (2) :255-271.

[3]Nassaji H.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th of vocabularyknowledge and L2 learners’lexical inferencing strategy useand success[J].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La RevueCanadienne des Langues Vivantes, 2004, 61 (1) :107-135.

[4]Read J.Validating a test to measure depth of vocabularyknowledge[J].Validation in language assessment, 1998:41-60.

[5]Koda K.The effects of transferred vocabulary knowledge onthe development of L2 reading proficiency[J].Foreign language annals, 1989, 22 (6) :529-540.

[6]Evans V, Green M.Cognitive 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M].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2006.

[7]黄齐东.二语习得过程的认知语言学诠释[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11 (3) :81-84.

[8]王文斌.英语复合词的内在句法, 语义及认知构建[J].外语学刊, 2005 (2) :39-43.

[9]吴旭东.习语类型和二语水平对习语理解策略使用的影响[J].现代外语, 2014, 37 (1) :62-73.

[10]孔筱燕, 杨廷君.英汉网络新词构词方式对比研究[J].现代语文 (语言研究) , 2014 (2) .

概念合成 篇4

语言学家Fauconnier于1985年首次提出了心理空间理论。所谓心理空间是指人们在进行思考交谈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与行动的目的而建构的小型概念包。它是包含一些元素的集合, 如时间、信念、愿望、可能性、虚拟、位置、现实等。我们在思考和交谈时不断建立心理空间, 用来描述思维和言语过程中的动态映射模式。而它的建立又要受到语法、语境和文化的制约。以心理空间理论为基础, Fauconnier等认知语言学家提出了概念合成理论。所谓概念合成就是建立相互映射的心理空间合成网络。该网络由四个心理空间组成, 其中的两个心理空间为输入空间, 即Lakoff隐喻理论中的目的域和来源域, 第三个空间叫做类属空间, 它会对每个输入空间进行映射, 提炼出各输入空间所共有的抽象结构和组织, 并决定跨空间映射的核心内容, 第四个空间成为合成空间, 每个输入空间的元素或组织结构会根据类属空间中的抽象结构有选择的投射到合成空间, 并通过组合、完善、扩展三个步骤形成层创结构。这一过程是多空间动态的投射模式, 四个心理空间通过投射彼此连接, 构成一个概念整合网络。

该文拟从汉语中关于“心”的隐喻出发, 探索概念合成理论的运作方式和过程, 从而验证该理论在汉语中的存在性和合理性。

1 关于“心”的隐喻的概念合成理论分析

“心”是人体内部的重要器官之一, 古人称“心”为五脏之首, 是身体器官的主宰。古人还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由于人们对“心”的认知无法通过直接观察或接触进行, 因此隐喻成为了我们主要借助的手段来进行表达与交流。笔者曾经做过关于“心”的隐喻的分类与总结, 大体而言, 关于心的隐喻可分为实体隐喻、空间隐喻、与其它器官的组合隐喻及与社会经验相关的隐喻四大类。下面笔者将尝试使用概念合成理论对每类隐喻进行分析。

1.1 关于“心”的实体隐喻

众所周知, 所谓实体可通过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型式存在, 相应的, 关于“心”的实体隐喻其来源域也可分为固态、液态与气态三类。现分别举例分析。先看固态隐喻“心如铁石”。在这个隐喻中, 输入空间分别为“心”与“铁石”, 类属空间分别向两个输入空间进行投射, 提炼出其共有的相似属性与结构:心意的坚硬与铁石的坚硬特质, 最后, 跟据类属空间的投射内容, 两个输入空间分别有选择的向第四空间——合成空间映射, 并通过组合、完善与扩展形成新的层创结构:一个人的心意仿佛铁石一般的坚硬而难以撼动。再来看液态隐喻“心潮起伏”。两个输入空间分别为“心” (包括心情, 心态等) 与“海潮”, 类属空间提炼出的相似属性为心情的起伏变化与海潮的起伏, 根据类属的投射内容, 两输入空间有选择的向合成空间映射, 并形成层创结构:内心的起伏不平静就如同海涛的翻滚一般。最后再来分析气态隐喻“心气”。在关于“心”的实体隐喻中, 这类气态隐喻最特殊, 因为只有在汉语中存在以气喻心的情况。这主要因为气是中国文化中所特有的一种元素, 包含气象, 气场, 状态等多种复杂含义。而心气这一说法也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规隐喻, 因此用Lakoff的概念隐喻原理会更加容易分析理解, 即将“气”的来源域的特征映射到“心”的目的域中。

1.2 关于“心”的空间隐喻

空间概念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即三维空间、二位空间和一维空间。先来分析三维空间的相关隐喻, 这类隐喻以容器隐喻为主, 即将心喻为中空的容器, 因此才会有“心中”等说法。这类隐喻也以常规隐喻居多, 同样适用于Lakoff的隐喻分析理论, 在此不再赘述。二维空间即一个平面, 与此相关的隐喻以“心胸宽广”为例, 进行分析。两个输入空间分别为“心”和“一片广场”, 类属空间抽象出的相似结构为一片开阔的地带。两个输入空间根据类属空间的投射, 向合成空间映射, 并形成层创结构:一个人的心胸仿佛一片开阔的广场, 能容得下很多东西。一维空间是一条直线, 与此相关的“心”的隐喻为“心细如发”。现分析如下:两个输入空间为“心”与“头发”, 类属空间的投射内容为一条细长的直线, 两输入空间向合成空间映射形成的层创结构为形容一个人的心细得好像一根头发, 没有什么细节能逃过他的眼睛。

1.3“心”与其它人体器官的组合隐喻

这类隐喻也是汉语所特有的, 中国古人认为心与人体的所有器官紧密联系, 人通过五感所体验到的感受都会汇集到心中。因此产生了一批隐喻是将心与其它人体器官组合在一起, 形成组合隐喻, 表达更加复杂的意思。现以“心眼”和“心肝”两个最常见的隐喻为例。众所周知, 眼睛是我们的视觉器官, 是人体对于外界信息获取量最大, 效率最高的接收器官。在“心眼”这个隐喻中, 涉及到三个输入空间, 分别是“心”、“眼睛”和“敏锐的洞察力与缜密的心思”。在汉语中, 心与眼睛都可以对外界进行感知, 其中心的感知更加深刻, 眼睛的感知则更加清晰。于是类属空间抽象出相似特征:对外界的敏锐洞察与深刻理解。三个输入空间再根据类属抽象向合成空间映射并形成层创结构:一个人的心好像长了眼睛一样的敏锐而富有洞察力, 且又心思细密。再来看“心肝”这一隐喻。可以说“心”与“肝”是人体中最重要的两个器官, 一旦受到损伤, 则很容易致命。这则隐喻同样涉及到三个输入空间:“心”、“肝”和“极其宝贵的事物或人”。类属空间抽象出的相似结构为:一旦失去会产生致命伤害的极其宝贵的东西。最后, 三个输入空间向合成空间映射所形成的曾创结构是:形容某种东西好像人的心和肝一样的重要宝贵。

1.4 与社会经验相关的“心”的隐喻

人类是社会生物, 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渗透进我们的日常语言。与“心”相关的隐喻更是如此, 与人们的劳动经验, 天气变化, 动植物, 宗教立法, 经济生活等相关的隐喻五花八门。在此举与生产劳动相关的隐喻“用心耕耘”和与经济生活相关的隐喻“收买人心”为例。“用心耕耘”这一隐喻中的输入空间分别为:“心或精力”和“农业用具或劳力”。类属空间的抽象结构为花费精力体力从事某种劳动。两个输入空间分别向合成空间映射所形成的层创结构为像使用农具和劳力进行农业生产一样认真花费心思去做某事。再来看隐喻“收买人心”。这则隐喻的输入空间分别为“收买或赚得别人的同情或信任”和“通过金钱来购得某样东西”。类属空间所投射的相似结构为以物易物。根据类属空间的抽象投射内容, 两个输入空间向第四空间合成空间映射产生的层创结构为:想用金钱收买物品那样用物质利益收买别人的同情与好感。

2 结论

通过对汉语“心”的隐喻的认知分析, 可以的出入下结论:概念合成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细致深入的分析隐喻的构件形成过程, 比其它理论具有更强的操作性, 与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互为补充与完善。但在运用这一理论进行隐喻分析时, 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注意:第一, 在运用这一理论的过程中, 我们要把握好几个输入空间元素的相似性问题, 即要准确找出其相似性内容与结构进行映射。第二, 在运用理论进行隐喻推理的过程中, 我们要深刻而准确的理解说话人或作者的意图, 与当时的语境背景, 从而准确的推导出和成空间中的曾创结构。最后, 形成层创结构时的三个步骤——组合、完善、拓展——该如何使用, 也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从而更加准确的把握隐喻的建构过程。总之, 概念合成理论普遍存在却又易于为我们所忽视, 对于认知过程的解释细致入微, 是很强大的分析工具, 为现代隐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 G.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 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Gibbs R.Embodied Experience and Linguistic Meaning[M].Brain and Language, 2003:1-5.

[3]Johnson M.The Body in the mind[M].Chicago:The Universi 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4]Lakoff G, Johnson M.Metaphor We Live by[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5]Lakoff G.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Uni 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6]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7]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 (4) :7-15.

[8]卢卫中.人体隐喻化的认知特点[J].外语教学, 2003 (12) .

[9]徐中舒.汉语大字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和四川辞书出版社, 1986.

[10]林书武.国外隐喻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 (1) .

[11]束定芳.试论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J].外国语, 1996 (2) .

概念合成 篇5

一、英语轭式搭配简析

轭式搭配(Zeugma)一词源自希腊语,意为“a joining uniting, yoking”,轭式搭配亦称轭式修辞法,是艺术感染力极强的一种修辞手法,在英语中使用较为普遍。其定义是:Zeugma is a figure of speech by which a single word is made to modify or to govern two or more words in the same sentence, either properly applying in sense to only one of them, or applying to them in di ferent senses.(A Handbook of English:《英语修辞大全》,冯庆华)Zeugma是拉丁语,意为join(连接)或yoke(结合;用轭连起),汉语译为“轭式搭配”。例如:

(1) When commemorating the great soul, the friends of his went to the graveyard with weeping eyes and hearts.

(2) Some pitying hand may find it there, when I and my sorrows are dust.

(3) He said as he hastened to put out the cat, the wine, his cigar, and the lamps.

例(1)从语义上讲,weeping一般情况下只适合用来修饰eyes,不适合修饰hearts。前者属合适搭配,后者属不合适搭配。同样:例(2)里are dust和主语I是合适搭配;和主语my sorrows的搭配是不自然的。与此不同,例(3)里,to put out用来修饰the cat(把猫放了出来),the wine(把酒倒了出来),his cigar(把烟熄掉),the lamp(把灯熄灭)。这些搭配语义上是合适的,但表达的意思不同。作为一种修辞手段,轭式搭配是运用简洁明快、新颖别致的结构形式达到言简意赅的表达效果(Quirk, et al.,1985;胡曙中,1994;尤五力,2002;徐鹏,2001)。

为什么同一个支配词与不同的被支配词搭配会表达不同的意思呢?为什么这样表达不同意义的两组搭配能够联结在一起?本文基于概念合成理论的视角,对英语轭式搭配进行认知分析。

二、概念合成理论及其发展

概念合成理论是在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心理空间理论的延续和发展,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言语解读中各心理空间的建立、彼此的映射与合成机制的在线认知运作便成为概念合成理论的核心问题(王文斌,2004)。

第一,概念合成理论,主要关注言语意义的在线生成和解读问题,更确切地说,是关切言语意义的在线构建,是一种动态研究。第二,概念合成理论提出,言语意义的在线构建主要在于心理空间的合成,这是语言的普遍性规律。心理空间的生成、通过彼此的互动作用产生心理空间的合成,并由此实现自然语言意义的在线构建。Fauconnier在《思维与语言中的映射》一书中,翔实论证了各心理空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勾勒出了一个“四空间”交互作用的自然语言意义构建模型。指出各空间域之间的映射是人类所独具的生产意义、迁移意义和处理意义,这些认知能力的核心;意义的构建随着我们的思维和交谈而向前推进,属于高层次而复杂的心理运作过程,既发生于各空间域之内,又发生于各空间域之间。2002年,他再度与Turner合作,发表专著《我们思维的方式》(The Way We Think),提出:概念合成是一种基本的心理认知机制,极具强势,可其运作过程极其复杂,常常隐匿于语言运用的幕后,不易为人们所察觉;第三,概念合成富有活力的结构性原则就是部分的跨空间映射、对合成空间进行部分并有选择性的投射,并在合成空间中产生新显结构(emergent structure),这些原则就是概念合成的组构性原则(constitutive principles);实际上,概念合成还受到另一层面的原则的制约,这一层面的原则就是管制性原则(governing principles),具体表征优化新显结构的各种策略。与此同时,他们还具体描述了实现这些原则的具体途径,如压缩、解缩、优化、关联、结构、递归等。所有这些原则是对言语解读认知机制的高度抽象,为人类正确认识自身的言语心理认知能力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诠释(王文斌,2007)。

随着概念合成理论不断的推广和发展,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抑或是检验和修正。王文斌在《概念合成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回顾与思考》一文中有相当精辟的阐释,并且针对隐喻言语的认知解读,对“四空间模型”进行了修正,图示如下,具体内容在此略过。

三、英语轭式搭配的认知解读

(一)引导词同时支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但只适应于其中的一个名词。

这是Zeugma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以支配两个名词为例。

例1:This murderer killed the boy and the luggage.

例1是一个动宾结构,“killed the boy”是合乎逻辑的常规搭配,而“killed the luggage”则是不符合语言习惯的非常规搭配。kill是怎样越过“the boy”与“the luggage”进行合成的,这样一个矛盾的组合体是怎样产生言简意赅的效果的呢?即可采用概念合成理论的“四空间”来分析。

根据概念合成理论的“四空间”模型,概念合成过程是建立在两个输入空间基础上的跨空间映射,其映射的核心内容进入类指空间,再通过输入空间及类指空间的部分映射投射到合成空间。合成空间借助相关知识,通过组合、拓展等方式最终形成新显空间。因此,所谓空间合成,就是指从空间输入中有选择性地提取部分结构并将之整合到一个新的心理空间从而完成意义的建构。

例1中,类指空间(generic space)向输入空间1(“killed”),输入空间2(“the boy”)与输入空间3(“the luggage”)进行跨空间映射。类指空间是在映射每一个输入空间的所有元素而形成的一个想象、归纳空间,对意义起着过滤作用。该空间反映输入空间元素所共有的概念或特征,决定跨空间映射的核心内容。基于类指空间,对输入空间1、2、3进行空间对接,“killed the boy”是符合逻辑的一组搭配,但同时“kill”与“the luggage”对接时发生冲突,这种空间冲突必然会迫使受众从别的途径去寻求两者之间的空间合成。人类具有概念连贯缺省性指望值,反映出人类往往根据常规对言语交际中的概念链进行连接贯通特性的预设性期望。“killed the luggage”本身应该是damaged the luggage,与目的域之间其实存在着很大的关联性。凶手杀了男孩,毁坏了行李,在认识角度和感觉上存在关联性,damaged the luggage与killed the boy在痛恨程度上达成一致,是因为毁坏行李之狠无异于杀了那个男孩。通过这一空间转接,感觉上的相似性为killed与the luggage进行空间合成铺就道路,空间合成一经核实,新显结构便自然产生,“killed the boy and the luggage”于是形成符合经济原则的言简意赅,深深恨意跃然纸上的修辞效果。

(二)引导词支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合适搭配,但意义不同。

例2:Miss Bolo rose from the table considerably agitated andwent straight home, in a flood of tears and a sedan chair.(Dickens:The Pickwick Papers)

这是一个通过介宾结构,把“a flood of tears”和“a sedan chair”两个毫不相关的名词“轭”在一起的句子。初读此句有些茫然,tears怎会和sedan chair联系在一起?尝试类指空间向输入空间1(“in”)、输入空间2(“a flood of tears”)、输入空间3(“a sedan chair”)有选择地映射,输入空间1与输入空间2, 3能分别进行对接,形成新的输入空间1(“in a flood of tears”)和输入空间2(“in a sedan chair”),这两个空间产生空间冲突,“in a flood of tears”与“in a sedan chair”看似毫无关联但却联系在一起,人类概念连贯缺省性指望值认定始源域与目地域在内在或外在的至少某一方面或某一点上具有相容性。概念连贯缺省性指望值驱使下,发现人们在实践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往往会被运用到语言上,称为知觉经验。从莱考夫提到的容器隐喻、空间隐喻、方向隐喻到新奇隐喻所经常寄托的通感辞格都体现了语言上的知觉经验。容器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如杯子、抽屉、柜子、箱子等,人们由此获得了容器经验。in, out o等用于描述容器的词语跨越到抽象事物的描述上。“in a sedan chair(坐在轿子里)”,一个典型的容器经验,再看“in a flood of tears”,产生眼泪在眼眶中决堤、泪如雨下的意象。通过容器经验的空间转接,为“in a flood of tears”与“in a sedan chair”铺就空间合成的道路,经过核实,Miss Bolo坐在轿子里,泪流满面的滑稽景象,这一新显结构便油然而生。“in a flood o tears and a sedan chair”即符合经济原则,联系上下文还能营造一种诙谐幽默的效果。“幽默言语幽默效果的达现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建基于相似性,而往往是以空间之间的彼此冲突为触发机制。在正确把握幽默言语的认知解读过程时,应该重视幽默言语幽默效果得以实现的触发机制、概念连贯缺省性指望值以及空间对接、空间冲突、空间转接、空间合成、空间核实等认知机制”(王文斌,2007)。

(三)引导词修饰两个以上的名词,混合搭配,“情境触发的就近”。

例3:He halted in the district where by night are found the lightest street, hearts, vows and librettos.

虽然“the lightest street”,“hearts”,“vows and librettos”符合语法,却有违于逻辑,street, hearts, vows and librettos用the lightest连接在一起,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用同一个支配词修饰,似乎超于正常逻辑。“the lightest street(最明亮的街道)”,根据就近原则,the lightest hearts, vows and librettos,我们依次会理解为最明亮的心脏、誓言和歌剧的地方,于是空间输入后,就产生了空间冲突。寻找关联点,发现“情境触发的就近”,语言的情境可以触发某一句法结构或者某一词语,思维对就近的这一句法结构或某个词语就会有所偏爱。某一词语的就近是指出现在上文的词语会继续出现在下文。the lightest street, hearts, vows and librettos正符合这一规律。站在明亮的街道上,灯光璀璨,梦寐神往的地方……那时的心情,那时那地许下的诺言,会是怎样的呢?心情肯定是放松的,许下的盟誓与诺言绝非庄严,听到的歌剧轻快悦耳,意象图轻松而欢快,一切都与明亮有所关联。于是the lightest一词把当时的所听、所想与所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空间对接铺就了空间合成的基础,基于人们的生活经验进行空间核实。the lightest引导street, hearts, vows and librettos,一个共同的关联点:the lightest昭示着轻松而明快的心境:最明亮的街道,最轻松的心情,最轻浮的盟誓,最轻快的歌剧,新显结构就此产生。

四、结语

从概念合成理论的视角出发对三种不同形式的轭式搭配进行认知构建和解读,解读过程中不断验证和完善概念合成理论。 (1) 引导词同时支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但只适应于其中的一个名词, (2) 引导词支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合适搭配,但意义不同, (3) 引导词修饰两个以上的名词,混合搭配,“情境触发的就近”,这三种轭式搭配的认知解读中都涉及空间冲突、空间转接、关联点或相似性、新显空间等问题,这些都是补充和逐渐完善的概念合成理论。

但我们发现,要真正实现概念合成理论设想的揭示言语解读机制的普遍性规律,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摘要:英语轭式搭配作为一种修辞格, 能够达到简洁明快、新颖别致、言简意赅的表达效果。本文从概念合成理论的视角出发对三种不同形式的轭式搭配进行认知构建和解读。这三种形式分别为:①引导词同时支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 但只适应于其中的一个名词;②引导词支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 合适搭配, 但意义不同;③引导词修饰两个以上的名词, 混合搭配, “情境触发的就近”。本文旨在深入挖掘英语轭式搭配的认知机制和思维方式, 进一步优化和验证概念合成理论。

关键词:英语轭式搭配,概念合成理论,认知解读

参考文献

[1]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35-42, 106-170.

[2]冯翠华.英语修辞大全A Handbook of English[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190-193.

[3]王文斌.概念合成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回顾与思考[J].外语研究, 2004, (1) .

[4]刘正光.Fauconnier的概念合成理论:阐释与质疑[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10) .

[5]冯玲文, 陈灵通.试论英语轭式搭配的生成机制[J].文史艺苑, 2009, (8) .

[6]罗玲.轭式搭配的标记性[J].深圳大学学报, 2009, (3) .

[7]段慧如.试论轭式搭配法的修辞特色[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9, (2) .

[8]高培新.转喻与概念合成理论的相互渗透[J].中国石油大学优秀硕士论文, 2007.4.

[9]田聪.概念合成理论评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6.

上一篇:多元化学生评价下一篇:我的大学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