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学生评价

2024-10-02

多元化学生评价(共12篇)

多元化学生评价 篇1

1 评价的原则

发展性原则:多元评价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这是发展性原则的核心思想。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法与技术、评价的重心、评价的人员组成等都要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由于学生是动态性的,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也应是动态评价,既要重视学生的现在,也要考虑学生的过去,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原则:单项评价是对学生某一方面进行的评价,综合评价是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个方面进行完整的系统的评价。综合评价不是单项评价结果的相加,而是单项评价的发展,充分把握学生发展的全貌与发展趋势。

平时评价与集中评价相结合原则:学生评价贯穿于学生发展的全过程,对于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在校内进行,还要包括校外的表现,即含学业在内的各方面的情况,通过平时对学生表现的记录、观察、谈话等,把对学生评价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以利于学生不断调整与改进。在期中、期末、学年末、顶岗实习前夕、毕业前夕等时段进行评价,以利于学生了解自己阶段性发展的状况。

导向性与激励性相结合原则:多元评价的目标、内容与标准,必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导向性的作用,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以激励学生为主,用“放大镜”来发现学生的优点与长处。

差异性原则:多元学生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动机兴趣、爱好特长等各个方面的差异,尊重和认可学生个性化的价值取向,正确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潜能。

评价主体多元性原则:多元评价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学校、教师、学生、企业人士都是评价学生的参与者,而评价的方式采用自评、他评、互评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能力的不断提高。

评价与指导一体化原则:学生评价应以指导作为实现其价值的手段,指导是评价的继续与发展,要把评价的结果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根据学生的主、客观条件,从实际出发,使学生能掌握自身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方向。

2 评价的内容

多元化评价学生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确定科学、合理的评价内容和标准是实施多元评价的关键。坚持以适应社会需要为依据,以教育目标为准绳,结合我校的实际,对学生的品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个性特长等方面进行合理评价。

2.1 品德素质方面

根据我国教育方针,遵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思想品德要求的政策性规定和行为习惯的基本要求(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中的有关要求),并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特点以及本地方企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以观念信仰和价值取向为核心,从社会责任、环保意识、民主和法制意识、信念理想、社会公德、品德素养、爱国情操、行为习惯、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立场观点等方面来鉴定学生能否毕业。

2.2 心理素质方面

从学生个性发展水平方面考虑,注重对“自知”“自尊”“自信”“自律”“自强”等心理素质的评价。在评价时,要侧重兴趣、性格和意志以及心理健康方面,包括对课内外知识、各类活动的兴趣和爱好,积极进取、不断追求、乐观向上、主动迎接挑战的态度, 关心理解他人、乐于交往、善于沟通的处事能力。

2.3 文化素质方面

评价学生是否达成各教学学科的教学基本要求,主要看学生在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课程中要求获得的技能、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及学习进步幅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针对中职生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的现 象,特别强调:一是突出学习态度的重要性;二是除根据实际所得学分外,还要看重学业成绩的提高幅度,以此来鼓励、督促学困生注重学业,并使全体学生感到学业成功所带来的快乐。

2.4 身体素质方面

由体艺部体育老师负责考核学生体能、运动技能达到的水平和对待体育技能学习与训练的态度以及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同时, 包括对学生体育与健康的认识、科学锻炼的方法、体育技术、有关的健康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绪和意志表现、卫生习惯等的评价。

2.5 艺术、审美素质方面

主要从音乐课、艺术课入手,由体艺部艺术老师、班主任以及学生从艺术才能展示、审美观念、审美感、创造美的能力等维度进行评价,具体包括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基本知识,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情趣及审美能力(审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判别能力)及艺术才能的展示和提高(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2.6 劳动技能素质方面

这既是决定一个中职学生能否立足于社会的关键,也是鉴定学生能否毕业的又一个硬指标,主要包括正确的劳动观念与劳动态度、安全意识与质量意识、自我服务与社会公益、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尤其是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必须达成的观测技能和生产技能,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主要由校内实习指导老师和上级技能鉴定部门负责考核,这是鉴定一个学生能否毕业的又一个硬指标。劳动技能素质方面的评价还涉及下厂实习阶段遵守厂方纪律、完成安排的生产任务等表现。

2.7 个性特长方面

以社团活动、创业、创新等方面参与度评价学生,奖励学分,激励学生更能适应社会,具有成长的竞争力,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优势和强项,让学生得到最佳的可持续发展。

3 评价的方法

多元化评价学生应重视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变单纯的学业成绩评价为学生全面素质的综合考评,以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实现多角度和多方位的评价手段。多元评价学生主要采取以下的几种方法。

3.1 个人自我评价

学生个人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成长过程的反思,促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调整进步方向、自我建构、自我提高。个人自我评价以《学期期末个人小结》向班主任汇报学期思想、学习、技能等方面的情况,小结自己在某方面的进步之处,在哪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审视在某方面的不足,明确需要努力的方向。

3.2 小组评价

小组评价是以各所学学科或活动为单位分组进行的评价机制,组内同学对该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参与热情、学习效果、协作精神等给予的评价。组内同学讨论评定,给出意见,在《学期期末个人小结》上评议并反馈给任课教师或活动负责人。

3.3 任课教师评价

学习成绩评价主要通过各学科任课教师根据本学科特点,视该学科教学基本要求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学生学习过程和考试考核成绩或等第为依据进行评定,任课教师填写《教师工作手册》(实习指导教师填写《实习教师工作手册》),注重平时过程性积累,对学生的进步予以肯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热情向班主任反馈。体育课教师对学生身体素质达标情况、训练态度等进行评价;艺术类教师对学生审美情趣、才能展示等方面进行评价;技能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热情、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技能考核成绩、证书获取等方面进行评价。

3.4 班主任评价

班主任评价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班主任结合各任课教师反馈意见,对学生思想品德、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技术能力、管理工作、行为规范、校园生活、创业创新、社团活动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填写《学生学籍卡》。

3.5 学校评价

学校评价是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以《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表》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向企业推荐就业。

3.6 企业评价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由实习企业对学生进行评价,以《校外实习手册》向学校反馈实习情况,包括遵守厂纪厂规、出勤、实习态度、操作能力、文明礼仪、同事协作等多个方面,招就处通过《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表》向企业问卷,获得企业对学生的认可程度信息。

摘要: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的教学水平、管理水平、办学理念的重要指标,而教育教学评价是贯穿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全过程的重要内容,如果建立了科学性、公平性、可操作性极强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将会激活学校教学活动中的一切有利因素,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条通途。为此,按照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建立针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多元化评价机制,利用先进的评价分析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反馈教育教学质量情况,通过对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合理评价,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关键词:学生评价体系,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

多元化学生评价 篇2

(发言稿)

大家都知道,在课堂教学中传递信息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手段是教师的语言。语言人人会用,但是语言的传媒作用和传递信息的效果,却因人、因时、因地而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一堂课中,教师美的评价语言会让学生心情愉悦,学习热情高涨。而讽刺性的评价语言则会刺痛学生心灵,无形中把学生推向逆反的深渊。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但形式要多样,而且语言也要有艺术和魅力。因此,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评价方式应多元化

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我认为不能单一的以学习成绩或是否认真听课定好坏,而是应多方面、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评价。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但音、体、美等学科不一定突出。也不一定是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的同学。有的同学学习成绩一般,但是爱好广泛,音、体、美等学科样样通。即团结同学,又乐于助人。所以,教师应该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单一的以成绩评价一个学生的好与坏,而是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某个方面的“闪光点”,对此放大、赞扬。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随即提出要求,鼓励进步。这样的评价方式即能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斗志。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智慧应给予不同的评价标准。教师应该善用鼓励,多用鼓励,用好鼓励,发现和抓住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坚定他们好好学习的信心。

二、评价语言艺术化

1、教师的评价语言应做到亲切、感人

亲切、感人的评价语言更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触动学生的心灵,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师的评价语言应做到自然、真诚、具有美感

俄罗斯有句民谚:“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说的就是语言之美。只有美的评价语言才会吸引学生,才会激发学生,才会鼓舞学生。怎样的评价语言才更美呢?亲切、自然、真诚的评价语言最具美感。那么,教师如何使自己的评价语言“美”起来呢?我认为只要保持良好的、健康的心态,对事物、对社会、对学子都充满了爱与关怀,心灵美了,师德美了,教师的评价语言自然会美。优美的评价语言就如同优美的乐曲,似春风细雨,最能渗透、温润学生的心田。其作用真的象蜜一样,可以粘住一切美好的东西。

3、启发、激励性评价语言是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金钥匙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时地启迪、鼓励学生去思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评价要及时。万不可乱用自己的权威用批评、讽刺等评价语言,压制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致使学生漠视老师提出的问题,不积极动脑,不踊跃回答,使课堂出现了老师在唱“独角戏”的局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多用表扬和激励性评价语言。常言道“人人爱听好话”,孩子更是如此。众多的事实也表明,启发、鼓励性的评价语言给予孩子心理上的力量是无法估计的。

4、良好的肢体语言不可或缺

教师的评价语言不止局限于有声语言,多样的无声评价语言更具魅力。像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下抚摸等,这些肢体语言都会使学生在举手投足间感到亲切,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间的关系。比如,在音乐教学中,听到学生优美的歌声时,为他们骄傲地竖起大拇指,学生就会更自信更有感情的来演唱;看到学生精彩的表演时,为他们热情地鼓鼓掌,他们会表演的更起劲。学生会从这些亲切多样的体态评价语言中感受到关爱,感受到欣赏,会产生无尽的动力。

总之,多样的评价方式和艺术的评价语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铁王镇中心小学

小学生习作多元化评价 篇3

其实,习作教学评价,不单纯是为了给学生某次或某个阶段的习作做出一个终结性的结论,而是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再次习作的欲望,促进学生习作能力、习作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它始终是整个作文教学的一个中间环节或下一次习作的新起点。在习作评价中,要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作用,“通过调动学生对评价过程的全面参与,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反思、加强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整与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成为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和技能不断增强的过程。”

要改变小学习作教学评价耗时费力低效率的状态,建立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这种评价体系,利于发展和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作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评价主体多元化,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传统的作文教学评价,评价主体是教师。作文教学的评价主要由教师对学生已成形的习作进行评定。教师的评价常以外部观察和主观测定为依据,评价的目的主要在于甄别学生的能力水平或成绩,学生作为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

在多元化评价的实践探索中,我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到学生习作的评价中,做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评价形式上,也力求新颖、多样,使学生参与评价不觉得枯燥。我主要采用的方式有:

设计评价表。学生和家长借助评价表进行自评、互评、家长参评,教师做综合性评价。

抽评。组织课堂评价时,在全班的文稿中任意抽取几位同学的文章,由老师或同学大声朗读,或投影放大,全班一起帮这位同学修改、评分。

张贴。利用教室的墙壁,把全班同学的文章,不分优劣,全面张贴出来,供同学评议。当然其他任课教师也会前来阅读。

评选。以作文竞赛的方式,要求全班同学选出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评选,全班同学或家长共同参与评选,选出若干篇优秀之作进行表彰。

由于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学生改变了过去那种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发挥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过去,学生除了不得不向家长汇报考试成绩外,对平时的学习情况怎样,很少主动向家长汇报,相当多的同学写的习作是不让家长看的。因此,孩子平时的学习过程,家长是不甚了解的。由于采取了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手段,每次习作不再是过去那样天知地知老师知自己知,而是众所周知了。因此,学生对每次习作都引起了重视,对习作的评价也尤为重视,学生对习作的关注度空前加大,有的同学甚至悄悄地提前预习单元习作,写好提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地学习,主动地自我建构,积极地改正自己的不足,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体性。

评价内容多元化,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课程标准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习作教学的评价目标,也应从三个维度去体现,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在设计学生习作的评价内容上,我也力求从三维目标去体现评价的多元化。

知识和能力的评价

评数量速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第三学段(5~6年级)的学生明确提出“40分种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作为参照,其他学段可以制定出相应的速度和数量要求。当然,为了凑字数而写的与题目无关的内容是要删掉不计的。因此在一些作文课上,老师向学生提出明确的速度要求,记录学生完成习作的时间和速度,给予评价,以此促进学生提高习作效率。

评写作表达。写出来的习作要设法让读者明白你的写作意图,清楚你想表达的是什么。所以,我常引导学生这样评价:这篇文章的内容有没有意思,写高兴的事能不能引起读者发笑,写气愤的事能不能引起读者也生气,写美景能不能让读者也盼望实地一游,写人物能不能让不认识的人凭着你所写的人物特征找到你所写的这个人,等等。总之,文章要通过自己的表达,让别人读得懂并且愿意读、喜欢读。

评突出优点和不足。习作评价不必面面俱到。学生更不可能较全面地对一篇文章提出评价意见。如果让学生评价一篇文章的一个优点或一处不足,学生是不难办到的,而且这样评价也利于被评价者有针对性地修改。

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评习作的准备。由学生汇报或自我反思:习作前的准备是否充分;有无事先思考还是临场准备;平时的阅读、思考是否充分等。

评习作方法是否掌握。结合年级要求,引导学生根据以下方法进行评价:学会观察事物,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和记叙,是否能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记叙,注意有一定的详略安排,突出自己重点想表达的内容,学会分段记叙,会用比喻、拟人、数据、对比等手法使自己的文章更生动,更吸引人,能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

评习作的修改。引导学生关注如下方面进行评价:习作前有无起稿,自行修改后才写到作文本上,有无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有没有认真阅读老师、家长或小组成员给你的评语;每次习作前后几稿,是否有明显改进的地方;别人提出的合理性意见是否采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评写作态度。学生是否做到写作态度认真、积极,按时完成习作,书写工整。

评写作诚信。主要评价内容是:学生是否诚实写作,感情真实、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不摘抄或改编作文选里的文章。

评写作情感。主要评价学生是否体验到习作的快乐,乐意写作,写完后乐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现代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80%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只有20%归结于智力因素的作用。因此,从三维角度设计习作教学的评价内容,既重视了学生的语文认知发展水平,又重视了学生身心素质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使评价的目标真正达到促使学生发展的导向作用。

评价标准多元化,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对原来作文能力较弱的同学,评分尺度要略松一些,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等级评分标准。如习作的字数、速度就可以明确提出几种达标线。另外,为鼓励学生,教师可告知学生每次习作正稿写到作文本上后,还可以重新修改。凡主动修改文章的,每改一稿,都在原来的等级分数上增加一个等级。如原来得“良”的等级分,修改一次后,可以在记分册上记为“良+”,再改,记为“优”“优+”,改得好的,可以跳一级记分。一些作文能力弱的同学,也可以通过多次的主动修改,达到了好同学一样的等级分。另外,在教师的批改中,注意针对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价,评改的侧重点也不同。对作文能力较弱的同学,教师要注意充分肯定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更多地帮助他纠正错别字,把句子写通顺,调整文章的写作顺序,做到文从字顺。对作文能力较强的同学,教师要帮助他准确地用字用词,学会锤炼语言,鼓励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体验。

由于采取了习作教学的多元化评价策略,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被充分激发起来。虽然小学生习作多元化评价只是发展性教学评价的一种手段,还处于摸索阶段,但我相信,在教学实践中,随着多元化评价的反馈调节作用和激励性作用的充分体现,学生势必会逐渐增强写作的自信心,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发挥出潜能,最终使多元化评价成为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多元化学生评价 篇4

关键词:学生发展,中学信息技术,多元化,学生评价

每位信息技术教师在给新进入初中的学生上第一课时, 都会说《信息技术》不仅是一门集知识性、综合应用性、技能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学科, 更是一门与其他学科关系和日常生活极为密切的工具性学科。但在实际教学中, 大多数学生存在对正常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 对上网聊天和游戏有兴趣的不正常现象。用一些学生的话说就是“这些东西我都会了或太烦了或太简单了、学了没用、没什么意思等”。为什么老师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起不到好的效果?我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不到成功的乐趣和信息技术的作用, 甚至从老师和他人的评价得到的只是失败和打击。鉴于上述现象和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及当前教学评价现状, 如何构建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探索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法, 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在本文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供参考。

一、信息技术学科当前学生评价现状

经过教学实践的提炼, 整理出了目前信息技术学科当前学生评价现状:

1. 评价标准不明确。

课堂教学中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 教师对学生评价要么不进行, 要么只是一笔带过。

例如:浙江科技出版社的中学信息技术教材第四册第一单元第五课《让表格更具魅力》, 教学内容是通过对工作表中文字、边框、底纹的设置及插入艺术字、自选图形、剪贴画或用网上下载的图片等对工作表进行美化, 形成一个吸引人的作品。

作业:请从ftp上下载“中国奥运金牌榜”, 按照课堂教学内容对其进行美化。

像这类只布置课堂练习, 而没有明确评价要求, 虽然教师在学生操作时会提供一些较好的范例让学生参考, 让学生与自己作品比较找差距, 取长补短, 完善作品, 但是有的学生由于没有明确的可参考的标准, 会今天少做了这个, 明天又少做了那个, 这样一学期下来, 导致很多知识点掌握不好。

2. 评价表形同虚设, 评价主体单一。

整个课堂中的评价活动几乎限于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 没有学生对学生、学生自我的评价, 或者是设置了评价标准, 但在实际操作中无法落实到位或者没有真正按照评价标准评价或设置的评价表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均不够强。如:

3. 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

制定评价标准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要和个性特长,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用相同评价标准, 不重视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评价, 评价不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导致操作基础比较好的学生不能制作出理想的作品, 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例如用下面的评价量表评价《美化工作表》作业。对于这样的评价, 针对操作而言是有益的, 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哪些操作已完成, 哪些操作需加强, 教师也可清楚地知道哪些学生对本课的操作没有完全掌握, 下节课需个别辅导, 但是对于基础较好又不是很自觉的学生, 无法促使他们制作出更好的作品, 评价起不到促进作用。

4. 只重结果, 不关注过程 (作品展评) 。

以事先制定的量规对学生作品的各个方面进行细致的打分, 这种以分数高低简单的甄别学生能力的评价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完成最后的作品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但是它忽略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的评价, 而且不能形成个性化评价, 带着评比痕迹的评价最终会影响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达不到评价的最终目的。例如用下面评价量规来评价学生就存在以上问题。

二、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的设计与实现

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要求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 在教师和学生互动中展示评价的总结、激励、诊断、反馈、促进的教学功能。其过程不是学生单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或判断对和错的过程。新课程评价要求是在关注学生学业成就的同时, 也要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 诸如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价值观等, 从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 到考查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

一个适时、合适的评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感, 分享合作的愉快, 使学生能有效地学习, 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那么如何建立呢?

1. 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的基本原则:

由于信息技术具有与其它学科不同的特殊性, 因此笔者认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时应遵循它自己的基本原则。

第一, 赏识与鼓励原则。戴尔·卡耐基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 真诚的赞扬可以收到好的效果, 批评和耻笑却会把事情弄糟。”因此实施“赏识教学法”, 让每一个学生找到学习的感觉, 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 让每一个学生为自己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骄傲。评价学生时不做生生间横向比较, 而把目光更多集中在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态度、自身进步与发展等方面。因此我们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应以表扬鼓励为主, 尽量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第二, 发展性原则。评价的作用在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而不是区分学生的优劣和简单地判断答案的对错。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不能只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简单的好坏之分, 而在于强调其形成性和前瞻性作用, 发展和发现各项潜能, 注重的是发展功能。一次评价不仅是对一个活动的总结, 更是下一段活动的起点、向导和动力。

第三, 相互性原则。评价的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新课程理念下, 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 让学生参与评价, 进行自评与互评可以使学生客观地对待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学习成果, 使评价过程本身成为学生学习、体验和发展的过程, 成为教师、学生、家长、专家等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第四, 分层性原则。承认差异, 允许失败, 赞赏成功是我们评价学生的又一出发点。“有创意”、“非常独特”、“有个性”等是教师课堂上的常用口语, 教师以此教会学生学会用开放的眼光欣赏自己, 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的任何奇思妙想、独特创意, 教师都要大加赞赏, 加以表扬。鼓励与众不同, 但还要充分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对各种学习层次的同学加以正确引导, 例如, 教师允许学生选择难易程度不同的作品加以完成, 而不搞千篇一律的一刀切作业;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 确定努力目标, 不断超越自我, 如实行档案袋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妥善把自己一学期的作业放在“电子书包”里保存, 在学期结束时加以比较, 如果有了进步, 可获额外加分;还有用学生最擅长、最感兴趣、做的最好的项目或作品来评价总结学生阶段学习的信息技术课优势评价, 也是立足于对学生独特性、个性和一技之长充分肯定的基础之上。

第五, 公平、诚信原则。在评价时, 教师和学生都应做到公平、诚信, 特别是教师, 对每位学生都要一视同仁, 学生互评时教师教师也要提醒学生要公正, 对事不对人, 在课堂上, 不管是谁, 只要按规定完成任务, 就可打满分;诚信:自我评价, 要做到实事求是, 学生可以互相监督, 教师更要起到监督作用。

2. 促进学生发展的信息技术学科学生评价的方法:

第一, 小组讨论法。这种方法采用先自评, 然后再进行他评的方式。例如, 在学习Word后, 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自己设计《成长记录册》封面, 然后小组进行交流改进, 由小组进行评价。这样不但发挥了团体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更好地获得发展。下面是《成长记录册》封面设计评价表。

《成长记录册》封面设计评价表

组内推荐展示作品1~2个。

组长收集组内成员的评价表, 组织讨论, 推荐参加班级展示的作品, 可以参考以下内容来说明推荐理由。

(1) 该封面给人的总体感觉;

(2) 该封面的独特创新之处;

(3) 该封面的标题或心语给你们的启示;

(4) 其他。

经过大家的讨论, 我们组推荐参加班级展示的作品及理由是: (略) 。

第二, 课堂记录法。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由于自控能力不强, 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偏离学习目标。对学生在每堂课上的学习行为、学习态度与情感等方面的情况及时进行记录, 这样容易形成对学生综合的、全面的、动态的、公正的评价, 有利于学生发展。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注重过程评价, 在信息技术课中这种评价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我在日常教学中使用的课堂表现记录表:

在日常教学中, 使用了记录表可以很清楚每位学生的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学生有进步也可以通过记录表及时发现, 及时进行表扬, 这对于平时不太听得到表扬的学生效果特别好。

第三, 调查法。可采用问卷与座谈两种方式, 问卷法是用问卷形式向学生、家长等调查进而形成对学生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座谈法是通过与学生自身、学生家长、学生同学等座谈进而形成对学生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调查法主要特点是评价主体多元化, 易形成对学生的全面评价。现在我校已使用家校通, 我经常利用这一现代化工具与家长沟通, 及时掌握信息, 特别是一些特长生情况的掌握。

第四, 自我评价法。采用自我评价法能使学生在自我总结中找到自信, 在回味中找到乐趣, 有利于实现评价的促进作用, 所以对于初中学生应多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例如, 学生对每个主题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每堂课的评价记录与全班讨论最后总评。下面是一个绘画作品的自我评价:

作品名称:“地球生态的多米诺” (作者:邹晗)

自评:这个作品我是用photoshop制作的。画中有很多个多米诺, 每个多米诺代表了一种代表性的生物种类, 倒下的多米诺代表已经灭绝的生物种类。在这幅画中几乎所有的多米诺都倒下了, 只剩下两个还立着, 这分别是蟑螂和人类。我想表现的主题是:人类如果再不保护环境, 对生态问题不加以重视, 那么总有一天所有的生物种类都会由于受到生物链的影响而相继灭绝。世界上唯一剩下的蟑螂和人类也可能濒临灭绝。画中的颜色主调为灰色, 表现了家园死气沉沉, 不再充满朝气与生命力, 以此来刺激人们的心理, 看后能让人恍然大悟, 印象深刻。不再是单调直面的强调环境问题, 而是更让人耳目一新, 难以忘怀, 提醒人们人类家园环境的重要性和保护环境的紧迫性。

第五, 面试或答辩法。这种方法最适合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汇报。结合作品或论文可以真实地了解到学生对各项指标的达成情况。总的来说, 信息技术学生评价要树立“全程的评价观”, “面向全体的评价方式”, 在分析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基础上, 探索合适的评价方法, 不能无视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 盲目照搬其他学科的评价方法。在教学评价过程中, 教师要切记评价的主体和对象是学生, 要避免没有方向、随意和低质量的评价, 要考虑如何评价综合任务体现出的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等。

参考文献

[1]陈至立.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J].管理信息系统, 2000, (12) .

[2]赵明仁, 王嘉毅.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 (10) :4144.

多元化学生评价 篇5

一、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

1、一本数学日记,让成长不再寂寞。我们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了一本《数学成长日记》,内容涉及到课堂学习、学校生活、交往习惯等。这既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了德育,也是德育过程逐步民主化、人性化的体现。这样,传统的被评价者成为了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在评价主体扩展的同时,重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关注被评价者发展的需要,共同承担促进其发展的任务。

2、书中的星星,使成长充满了一个个期盼。每个孩子的手中都有一本小册子——《数学成长的足迹》,主要是记录数学课堂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孩子们根据课堂表现可以从数学老师那里争取“黄色小星星”,集够10张则可领取一枚“红色小星星”,当集够了10张“红色小星星”,就可获得一张“争章证书”。如果孩子拥有了10张“争章证书”就会被评为学校的“未来之星”,他会光荣地穿上博士服,戴上博士帽。在这种过程评价中,学生们拥有成就感,进而不断完善自我,全面发展。

3、多几把尺子,让学生有更多成功的机会。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每个人的智力各有特色,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我们提出“数学教学要多用几把尺子量学生”的理念,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为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目标,力求使每一位学生各取所需、各尽所能,在原有水平上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让学生有成功的机会。

学校每学期期末的评比除原来的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之外,还增设了口算大王、思维明星、数学语言表达明星、速算大王等,涉及学生数学发展的方方面面,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一项甚至几项奖励,使校园“星光灿烂”,人人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4、分层作业,让成长脚踏实地。在数学作业的布置上,我们会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设计。有必做作业,也有选做作业;有书写的,也有操作性的;有课本上的,也有激励学生从社会和生活中发现的。这样的作业设计,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要,使不同的学生都可以超越自我,获得进步。对于作业批阅,我们采用“等级+鼓励性评语”的方式。

5、分项测试,让成长充满乐趣。我们十分重视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核评价,以此来改进教学。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我们在考试中使用分项测试。学生的学习考核评价分期终检测和平时的分项测试,以分项测试最具特色。数学学科分口算能力、操作应用、说理分析、期末评价等多个项目的评价。评价使学生的强项得以突出,弱项得以分散,有力地鼓励了学生。很多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受到激励与肯定,综合素养得到大幅度提高。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对于考试不是害怕,而是喜欢。这种方法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势,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二、重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是当前评价改革的重要方向和理念。改变了由教师为单一主体的评价模式,把教师、家长、学生作为评价的三大主体,让他们都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数学学习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小组内的同学最有发言权,学生的互评也是至关重要的。家长和孩子之间有着特殊关系,能对学生纵向发展进行合理评价,故家长的评价影响力不可低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我评价,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让学生自评,能够增强他们内省的自觉性,激发其主体意识。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还要学会如何正确评价他人。

多元化学生评价 篇6

激励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

0055-01

传统的德育评价主要采用总结式的评定方式,如每个学期的学生报告,由教师对学生一学期以来的思想表现、行为方式和学习成绩等结果作出评述。这种评价方式时间跨度过大,一般一个学期才评价一次;评价不全面,学生思想行为的可变性、认识能力的差异性有可能被忽略,导致评价以偏概全。南宁市邕宁区城关第四小学(以下简称四小)自2011年起开展德育课题研究,在此过程中采取激励式的多元评价方式——“雏鹰争星”,在收集、分析学生某一时期思想、行为等信息的基础上,针对每名学生的情况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及措施。采用这种星级评价模式,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反思意识,培养健康心理。

一、“雏鹰争星”的分类

四小在“雏鹰争星”活动中设置5颗星:“礼仪之星”“诚信之星”“智慧之星”“卫生之星”和“特长之星”。“礼仪之星”主要考评仪表、礼节、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内容;“诚信之星”主要考评诚实守信、安全法纪、社会公德等方面的内容;“智慧之星”主要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评价;“卫生之星”主要将学生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体育运动等方面作为主要评价内容;“特长之星”主要考评学生音乐、美术、科技、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内容。每个星级都有详细的评价细则,每条细则对应有相应的评价分值。

二、“雏鹰争星”的具体做法

“雏鹰争星”活动每个月都开展,通过“定星—争星—评星—颁星”这四个步骤开展活动。

(一)定星。每月月初召开“雏鹰争星”活动主题班会,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其中一颗星,作为自己的争创目标。

片段一(自评)

师:你们觉得近段时间自己在哪方面表现很棒,就可以在名单上自己的名字后面贴上相应的星,作为这一次的争星目标。

生:我见到老师,不像以前那样害羞不敢叫了,今天我还跟岑老师问好。叔叔来我家我给他倒茶,我觉得我有礼貌了,我想争“礼仪之星”。

……

自评环节,学生对照自己的目标,发现自己的进步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评价自己的思想表现和行为能力。这样能在活动中引导他们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这对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促进和自我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二)争星。引导学生根据各星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自主学习,认星争优,激发学生勇于进取的精神。

(三)评星。每逢双周召开“雏鹰争星”活动主题班会,将自评、互评、任课教师参评、班主任总评相结合,评出“班级之星”。

片段二(互评)

师:同学们每天一起学习、生活,对彼此的表现都很了解,现在请你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对其他同学的认识。

生1:我发现小媛的组织能力很强,那天老师没来,她带领大家到校门拔杂草,大家都听从她的指挥,完成得很好,我们还得到总务主任的表扬呢。

生2:大鹏经常不遵守纪律,课前不做好准备,上课还搞小动作,希望他改正。

……

学生互评有利于各个层次学生互相促进,取得进步和发展。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评价也是重要的环节。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更关注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情感体验、知识获取与交流合作等方面。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弹性”,不作硬性规定,目的是达到促进和激励作用。评价优秀的学生,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引导他们勇于超越自我,发展自己的潜能。而对于相对落后的学生来说,应该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信心,从而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活动,享受活动的乐趣。

(四)颁星。各班开辟星级版块,由德育处教师负责给星级学生照相,并将照片张贴于“班级之星”光荣榜。“校园明星”每个学期评选一次,经过层层评选,各个方面表现卓越的学生最后被评为“校园明星”,学校为他们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并在学校公告板张贴“校园明星榜”。“班级之星”“校园明星”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和榜样,激发学生认星争优的进取精神。

经过几年的德育课题实验,四小德育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学校荣获自治区文明单位光荣称号,100多名同学荣获南宁市优秀少先队员,城区德育教育现场会在四小举办。学校打算将“雏鹰争星”活动延伸至校外,近期将通过家长学校将家长培训成为优秀的校外辅导员,监督孩子争星。今后两年时间,学校将继续推广“雏鹰争星”,使其规范化、制度化、常规化。

注:本文为南宁市A类科研课题“新时期主题活动对提高城乡结合部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研究”的研究成果。

多元化评价,让学生充满自信 篇7

关键词:评价方式,多元化,原则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 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显而易见, 传统的评价方式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 新的评价方式应呈现多样化, 使教师从多个层面对学生有所激励, 使学生能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提高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那么应该如何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呢?笔者在课堂评价中做了如下探索。

一评价要坚持差异性原则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他们在认知水平、智力水平、学习习惯、学习动机、心理、个性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和评价时应坚持差异性原则, 避免出现“一刀切”现象。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 因材施教, 评价的语言、方式要恰当、得体, 不要过高, 要尽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感到“跳一跳, 就能摘到桃子”, 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二评价要坚持多样性原则

长期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 会使学生厌倦, 要真正发挥评价对培养学生能力发展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 就要力求评价方式多样化, 用新颖、灵活、有趣的形式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的评价是随机的, 可以是一句鼓励的话语, 可以是一个赞许的眼神, 可以是一个赞扬的拇指, 使学生明白老师无时不在关注着他, 这样学生对评价才会时刻保持新鲜感, 使评价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评价要坚持趣味性原则

由于面对的是小学生,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评价要注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吸引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并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教师在评价时, 应更多地把关注点放在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上。评价也应由纯知识结果的关注转向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 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评价要注重保护每位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多元的评价体系来评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表现, 关怀每一名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持续学习的动力, 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在课堂上的进步, 并能从其他人那里看到别人的长处以及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

四互动评价, 提高自信

传统的课堂评价是教师单向的评价, 缺少互动, 往往会出现“一言堂”, 学生常常处在被动的地位, 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因此, 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应是多向的, 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评价中来, 做评价的主人。在平时的评价中, 有效地利用班内学习小组的作用, 通过小组内成员互评、小组间互评、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实现多元多向评价, 让学生从不同的层面了解自己。使学生能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 在评价的同时, 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只有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 才能真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五多次评价, 体验成功

对多数学生来说, 课堂的有限时间很难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 而且也不易养成积极主动参与的习惯, 教师在设计每一个教学活动时要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如当课堂教学中出现课本剧表演时, 可调动班级里表演能力强的学生进行课本剧的表演, 通过表演, 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需要学习歌谣时, 就大胆放手, 让能歌善舞的同学, 带领全班进行学习, 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就要求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善于观察、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 挖掘每位学生的才能, 引导每位学生去体验“学—学会—会学”的过程;并让他们多参与活动, 多参与评价, 让更多的学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六友情评价, 师生互动

在评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时, 除了运用常规的激励性的语言外, 还可以插入简笔画、小贴画、小印章等有形评价物, 这样既增添了评价的活泼程度, 又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如班级星级奖励制度: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学生不同的星级奖励, 每周评出金星、银星若干名, 通过这类评价, 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同时又加入了竞争机制, 保持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应借助有形评价在无形中加入学生的行列, 融入学生, 以此来挖掘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 与学生共享成长。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体会到学习的进步, 从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同时,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 使学生的学习做到可持续发展。

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多元化评价,有效学习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 数学教学课程应提出数学学习新的评价模式, 评价的内容与重点既要关注到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更要重视他们对数学情感和态度的变化发展。做到及关注结果, 也重视过程。因此, 建立有效全面的多元化评价方式, 不仅是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更是关注学生自我发展, 体现教育中“人”的重要方式。

一、多元化评价实施的意义

1. 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随着国家教育对素质教育的愈渐重视, 国务院和教育院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纲领》中明确指出必须建立全面有效的学生评价体系, 而不能在单纯的以学习成绩和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1]。而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加深学生对自身的了解, 让教师能更为全面的了解学生在学习数学的优势和劣势, 以制定更好的教学方式。多元化评价打破了传统教育评价中的单一的标准和目的, 改变了传统数学教学评价中的弊端。这对于推进素质教育, 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2. 是完善和改革现有评价系统的有效方式

目前数学教育中所使用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以学生数学的考试成绩为导向, 以分数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二是以学习目标为导向, 通过设定预定的数学目标以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三是采用素质综合评价的方式, 通过对学生日常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及成绩综合评价[2]。

第一种评价方式目前仍是基础教育比较薄弱和一些城镇中主要运用的评价方式。该方式的弊端显而易见, 虽然与目前国家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不符, 但因为有着长久的使用历史而很难在短时间得到改变。第二种虽然在前一种方式上有所进步, 很好的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但对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观念, 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态度并没有实质性的效果。在该种方式中, 结果仍具有占有比较重要的导向地位, 也更加看重学生对数学知识和知识技巧的掌握程度。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改善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态度。第三种方式虽然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但仍将各评价内容量化。虽然该种方式能有效鼓励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但对学生又很强的规范性,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对于数学的创新能力。无论任何一种评价方式都具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多元化评价方式要重视从不同层面出发, 关注学生的个性与共性, 从而完善和改善评价体系。

二、多元化评价的基本要素

1. 全面性

数学教育的内容不仅仅是保证学生对数学知识要点和技巧的掌握, 还要锻炼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思考、理解、应用、计算、反思、检验等能力, 所以以上这些也应该纳入到评价中。作为评价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即评价的主体, 也应该包括多方面的, 如评价不仅要从教师的角度进行, 还应该让家长、学校、学生也参于到其中。依托多元化评价不仅能有效评估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和技巧的掌握, 关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塑造、价值观念也能很好的进行评估, 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数学学习。

2. 教育性

建立多元化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数学教育。建立评价不应只是仅仅局限在学生对数学结论或知识点的掌握, 而应该帮助学生掌握真正的数学精神。如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和学生探究更多的解题方式或思路, 随后从中选择出最优的方案, 并详细讲明该方案的优势在哪里。让学生明白, 数学解题可以有很多种方式, 但每一种方式都应该有着严谨的逻辑思维。

3. 发展性

多元化评价虽然具有一定的甄别和筛选功能, 但并不只是将学生的学习情况简单地做好坏之分。评价人员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进行评价, 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优势和弱势进行详细的比较, 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价值观, 更好的探究自我学习数学的方式。

4. 可操作性

一套好的评价系统的建立, 需要多个客观条件支持, 也受到多个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在制定多元化评价时要考虑的评价对象的学习环境、背景, 考虑到评价机构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等。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价标准和目的, 以保证多元化评价的顺利进行。

三、多元化评价建立过程

1. 重视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是实行多角度评价的具体表现, 从根本上保证了评价信息的多元化, 有利于实现评价对象的自我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发展。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必须包括学生自身、同学、朋友、教师、家长和学校。素质教育始终强调, 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 是处于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建立多元化的评价, 更应该重视并突出这一理念。由学生自己完成对自己的评价, 可以帮助学生更为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 充分发挥自我的主观作用。从另一方面来说, 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数学学习结果评价的公正性, 对学生的自我观察力、自我评价能力都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评价中, 有效的改变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被动地位。学生能够通过和教师的交流, 改变以往看待数学学习的角度, 从而探寻到更适合自身数学学习的方式。

2. 建立明确的评价标准与目的

不同的评价目的应该参照不同的评价标准。数学学习的内容并不单一, 多元化评价的主体也不单一, 如果评价标准和目的单一, 就与整个多元化评价相矛盾了。根据《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纲要》和《数学课程标准》, 关于数学学习的目的可以明确为: (1) 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技能, (2) 重视对数学解题过程的探究, (3) 养成数学思维能力, (4) 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5) 实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3]。

前两者能通过具体的解题过程或测试完成评价。但在测试过程中, 评价主体应重视与学生的交流, 全面了解其对数学知识要点及技巧的掌握程度。而数学思维能力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它不是一道简单的测试题便可以完成的, 是需要评价主体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评价过程, 如建立学生档案或每个学期学生课堂评估表现。在结合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准确的评价出关于数学思维能力的结果。第四点目标中涵盖的内容更为抽象, 广泛, 它包括学生对于数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念。如有些学生对数学具有足够的学习欲和好奇心, 对于数学的态度也就更加积极, 自然也就更愿意主动学习数学, 学好数学;而有些学生认为数学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没有多大关系, 由于自身的接受能力慢或理解能力差, 因此始终对数学无法提起兴趣, 以一种消极的态度面对数学, 使自己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地位。第五点是探究学生对于数学的应用能力。生活中哪些方面会用到数学, 数学仅仅只是简单的数字运算?这些都是该目的所要考虑的内容。

在明确评价内容和标准时, 要重视各个目的之间的关联性。其五点目的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在确定最后的评价结果时, 要综合看待这五点目标的实现, 才能对评价对象做出更为全面、实际的综合评价。

多元化评价是从多个角度, 采用多个评价主体多进行的一个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是目前我国素质教育的必要要求, 是当前评价体系改革的重要手段。多元化评价必须实现可操作性、发展性、教育性等基本要素, 从多个角度, 采用多个角度、多个目标和标准共同完成。重视突出多元化评价的多元性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结合其实际实施情况, 才能有效的发挥多元化评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爱玲.试论有效课堂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 34:52-55.

[2]王学珍.开放教育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的实践探索[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 01:89-92.

浅谈学生习作多元化评价 篇9

关键词:习作,多元化,评价,平等思想

在传统教育观念中, 对作文能否精批细改往往是评价语文教师工作态度的一项标准。但长年累月如此批改, 不仅使教师不堪重负, 而且也达不到有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目的;如果教师批改过于简单, 却又不能达到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形成的目的。

不管是精批细改, 还是简单批改, 教师往往是“主角”, 没有关注学生的真正体验, 学生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中来, 体现平等、民主的思想。”“对学生作文评价, 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成评价方式”因此对习作的评价应该打破过去陈旧的观念, 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让更多的读者参与阅读和评价,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在作文评改过程中, 笔者认为可以选择以下某种评价方式, 或者是多种评价方式同时使用。

(1) 学生自评自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他们首先应该拥有评价的主动权。教师应引导学生以读者的身份与文本对话。这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提高其习作主动性,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习作水平。教师在作文评讲课伊始要求学生将自己已修改过的作文在课堂上朗读后进行自我评价, 教师进行适当点拨和评价。在作文评改课上, 教师要运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自评, 这样对自己作文评价好的学生就会急于表现, 充满自信。同时, 除了给优秀学生机会以树立自评的典型之外, 更应兼顾后进学生, 这部分学生表现欲不强, 教师最初可以指名朗读习作并评价, 教师适时鼓励, 培养这部分学生自信心和参与意识。

(2) 小组互评互改。学生可在小组内相互交换习作来阅读和评价。这种方式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学生作文中诸多方面的问题都会在小组交流中暴露出来, 交流过程中也对小组成员起到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的作用, 也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学期初, 教师可以将全班分为若干小组, 每组4~6人组成, 兼顾作文水平不同的学生, 选出小组长。评改课上, 以小组为单位, 整个过程由小组长主持, 针对组员习作, 大家边读边评。作者对大家的评价逐条记录, 课堂或课外根据大家的建议适当修改。课后由小组长收集评价材料并上交教师, 以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评价过程, 再通过反馈有针对性地对小组写作情况予以指导。

(3) 个案集体评改。若对某篇多数同学均存在普遍问题的习作进行评价时, 个案集体评改应为一种很好的方式。评改过程可采用书面和口头两种评价方式。一种方式是教师将打印好的例文分发给学生, 教师先提出具体的评改要求, 学生全员参与书面评改。之后教师对评改的情况进行评讲, 对改得好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 并对部分学生的修改方法进行指导。另一种方式是利用多媒体手段将代表性的习作投射到屏幕上, 让学生根据训练要求, 对习作展开讨论、交流, 进行口头评价和修改。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这样的课堂上, 教师营造了一种宽松、民主的氛围,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评改, 和学生们一起去发现, 去探索, 一起去感受成功的愉悦。

(4) 教师示范点评。为了让学生对习作的评改更有针对性和方向性, 教师应经常进行示范点评。因为在教学中虽然不要求教师逐篇精批精改, 但是对学生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观点还是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每次习作,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精批量至少要达到1/3, 精批的作文每周轮换, 以掌握每个学生习作的大概情况。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选择个别篇目或者个别章节进行细致的品评, 点评要做到有的放矢, 既要保护学生写作的兴趣, 又要指导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将表扬和建议融入评价之中。

(5) 家庭参与评改。对于涉及家庭亲情、倾吐心声的习作, 可以要求家长参与评改。利用家庭这条渠道, 不仅能让家长更好地配合教师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还可以增强学生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 促进了家庭的和谐融洽。当然, 这种温暖的亲情画面也会成为学生美好的记忆, 理所当然地成为学生写作亲情类作文的宝贵素材。教师应适时对习作优秀的和进步的学生授予“写作小能手”“作文进步小明星”等荣誉称号, 连同作文以喜报的形式报送家长, 这样大大增强了学生习作的自信, 充分激发家长的参评热情, 形成学生习作, 家长评作, 共同提高的良性循环。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缩短了教师评改的时间, 而且有效地避免了由于心理距离较远造成的教师评判主观与学生不服气的矛盾。学生对写作不再是交卷了事, 而更多的是以读者的身份与文本进行对话, 最终达到“自会作文, 不待老师改”的目的。学生习作的多元化评价不仅给了学生改的权利, 更重要的是给了他们以自主性。学生不仅实现了写作知识的迁移, 提高了阅读和写作能力, 更重要的是在多元化评价过程中, 学生学会了欣赏、尊重他人, 学会了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为其奠定了终身学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对学生学业评价多元化的初探 篇10

一、评价目的的多元化

1. 评价的客观性

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是对教师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在评价过程中, 要求教师首先要具有“评价”的概念;其次, 要细心分析, 避免主观武断, 做到公平、有效, 使学生受到教育。

2. 评价的正确性和可接受性

实事求是地去评价学生, 是评价的正确性的基本要求。申克才老师认为:“体育教师的正确评价会在思想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行动中鼓舞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在内心中满足学生的成功感。”此外, 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对教师评价的可接受性, 真正使教师的评价“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行为准则, 在学生内心引起共鸣, 使学生树立起坚定的信心, 并经过努力达到预期标准。

3. 评价的激励性

教师应及时地、适当地运用激励性评价,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鼓励他们不断拼搏;使学生获得信心, 进而获得自身的发展。“天之骄子”认为:“从学生的小事看起, 当学生的每一个好的举动都被教师予以关注时, 对于学生来讲就是最大的鼓励。如, 当某个学生站姿较好时, 教师就应给予好的评价, 而不管这名学生以前是多么的调皮。而这种教师的激励评价, 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克服困难并不断努力。”

4. 评价的发展性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要充分意识到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过程中, 切忌以僵化的、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他们, 应坚信学生有发展的潜力, 注意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 并及时加以肯定, 运用评价的导向性, 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前进目标, 引领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现行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应该是多元化的, 应从学生体能、技能、情感方面入手进行综合性评价。王兴发老师认为, “学业评价, 既应该包括对一个内容、一个动作、一个表现的即时性评价, 也要包括对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甚至是一个阶段的评价。”

1. 体能评价

体能项目成绩的评定, 采用学前测验与学后测验相比较的方法进行, 具体计分办法有两种:一是进步计分:学后测验得分+进步分;二是退步计分:学后测验得分—退步分。

2. 技能评价

运动技能成绩的评定采用定量评定与定性评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评价过程中, 教师根据学生完成动作的质量, 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有关项目的评分标准给予相应的分值;而且,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等制订本学期 (学年) 学生的技能评价内容与标准, 并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这些内容与标准。

3. 情感评价

情感评价最能体现学业评价内容的多元性。学习态度:根据平时的出勤情况和在学练时是否积极参与等情况评定;学习合作:根据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相互尊重和互帮互助的精神评定;意志品质:根据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自信心和意志力评定;创新能力:根据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创造力和创造意识评定。

三、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1. 学生自评

学生可以从课堂活动、学习过程、学习态度等方面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 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自我评估和调节的能力, 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 使学生更加自觉、诚信、真实。

2. 小组评价

合作小组成员之间的评价可以起到相互督促、相互学习的作用, 有利于激发学生“你追我赶”的上进心。“飞翔的鸟”认为, 为了强化小组合作的积极因素, 经常性地评选、设立示范小组是比较可行的方法。

3. 教师评价

“海阔天空”认为, 教师评价要注意“以人为本”,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平时体育课和锻炼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教师除给予学生等级评价外, 还可以适当加入激励性评语, 鼓励学生奋发向上。

学业评价重点强调评价与教学过程较为相关的态度、行为等, 既评价最终成绩, 也评价学习过程和进步幅度;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学生的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四、评价手段的多元化

1. 单元测试是必要的评价手段

单元测验通常在某一教学单元结束后的测验或学段考试中被采用, 可有效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提供信息反馈, 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运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

2. 关注过程性评价

在实际的操作中, 除使用量化评价测量、测验和技能评价的方法外, 还应灵活运用质性的评价方法, 关注过程性评价, 这将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效果, 特别是对一些体质较差的学生效果较为明显。如, “杨坤同学, 你在本学期投掷实心球项目的学习中, 表现非常优秀, 令人羡慕, 学习热情很高, 十分可喜。但是作为一个小伙子, 你在发展耐力素质的1000米跑的过程中, 吃苦精神不强, 勇气不足, 下次进行耐力素质1000米跑练习时, 你能坚持吗?老师等着你的行动, 相信你一定能行!”

3. 利用成长记录袋

该方法主要运用于小学阶段。学业成绩的评定, 除了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等特点运用不同方法外, 还应重视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袋, 该方法既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也有利于教师、家长更好地了解和指导学生的学习。

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成长 篇11

教师要努力以真诚的语言、温和的表情、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来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通过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前进的足迹,进而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力量;通过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形成对自己的鞭策;通过多元化的评价融切师生关系,加强师生的沟通和理解,进行心与心的撞击,使学生能“亲其师而近其道”。

一、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的整合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应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每期结束的考试是必要的,能够检查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情况,反应出学生这段时间的学习特点。但不能用一张试卷来给学生的一学期学习定性。学生在一学期甚至整个小学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成果,应通过比较完整的成长记录袋来记录。这样能够比较全面、真实地表现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学生的个性在记录袋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展示。例如:给学生建一个成长记录袋,开学初,就开始收集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先对上学期的情况作个简单的分析,看看假期中有没有进步,然后将每个学生平时的表现,有突出的地方加以记录。到学期结束,让每个学生看看自己的记录袋中都有些什么内容,然后进行自我评价。

二、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结合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结合原则。教师在一学期的结束都会根据这学期的学习情况和最后的考试对学生进行一次客观的评价,而评价的结果应尽可能全面地、公正地反应学生这学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成长。依据这个要求就必须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这学期的语文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加以分析,在素质报告书中客观地描述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例如:学期结束,给学生这学期的学习情况打等级(优、良、一般),我不只看最后的语文分数,而是将这学期的课堂作业、作文、综合实践和成长记录袋中记录的情况综合起来,加以分析,最后根据细则得去学生的等级。

三、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的融合

新课程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多元评价方式将代替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并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发生着积极而有效的作用。教学中要从多个角度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对待学生的学习不应只看他有没有掌握,更要看他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学习的态度,所用的方法,持之以恒的耐心,甚至是永不言败的勇气。教师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的融合能使学生从多方面来把握自己的现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全和潜能的激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在教学《螳螂捕蝉》时,组织学生用表演的形式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表演时背好了台词,顺利地完成了表演,但由于学生初次上台表演,神态不太自然,不能完全进入角色。表演完后,我先要求表演的同学进行自评,说一说表演时的感受,对所演人物的理解接着又引导学生进行互评,较全面地指出了表演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在自评的基础上,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可以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你觉得自己做的怎么样?”“你认为他做的怎样?”“好在那里?”“如果是你,应该怎么做?”“还有那些要改的,怎么改?”从而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在评价中提高评价能力,全面发展素质。

多元化学生评价 篇12

一、评价的内

1. 知识评价。中职学校原有的评价方式注重的只是理论知识学习的结果,是对学生“过去”的评价,而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体验和感悟等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导致评价缺乏全面性。而多元评价模式尊重评价对象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科学的评价模式。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活动记录等形式对学生出勤、课堂发言、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提问效果进行评价,将每节课的评价成绩计入平时成绩这形成了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其合作精神,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2. 职业能力评价。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与传统的职业教育理念相比,“职业能力”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是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基于职业能力的项目教学模式是立足岗位要求, 基于工作任务的相关课程体系, 具体的教学内容以一个个完整的学习项目为载体, 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掌握技能, 真正体现了“工学结合”的思想精髓。合理的职业能力评价能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 对中等职业教育其它专业课程的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3. 职业素质评价。中职教育要培养出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就必须要加大教学工作、德育工作改革力度,更新观念,根据多元评价体系,改变以往重智轻德,单纯以智育为标准的单一评价观,建立新的多元性、发展性、激励性人才评价体系,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提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市扬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二、评价的原则

中职生的性格特点、学习心理、学习现状都具有其特殊性,这就要求中职的评价应注重学生的情感、心理发展, 建立多元的评价方式可以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满足中职生的心理诉求和情感需要, 推动整个教学的顺利进行。而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应遵循如下原则:

1. 可行性原则。操作可行性是实施评价的前提。评价是要具体实施的,要避免繁琐,要为测评者当前的客观环境条件所允许,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教师承担着主要的教学任务,包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及各种辅导等,而学生也有各种学习任务,如果评价系统过于复杂,难免给教师与学生增加负担,最终对评价结果进行敷衍,因此考核评价要便于实施,具有可操作性。而评价可操作性的落实最好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以节省测评所需时间、人力、物力、财力。

2. 及时反馈原则。及时反馈原则是评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应该通过各种评价方式能及时发现教与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教师及时调整学习及教学方法以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评价措施

1. 游戏晋级、增强主动性。教学中可以采用班组化教学,把一个教学班分为几个学习小组,确定不同的工作任务,各小组采用分散学习、训练和管理。小组分散时教师就能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单独辅导,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且掌握所学的内容,同时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有实践学习的机会。每项任务结束后对学生及时进行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及小组互评,如成绩合格,方可进入下一个任务环节,否则继续进行原来的任务,直至成绩合格。这种方式类似于游戏晋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督促学生认真地完成每个层次的学习任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

2. 突出个性、多种方式评价。我们的评价机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尽量挖掘他们的特长与闪光点,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来为其发展留有空间,突出其个性发展,积极树立其加强自身发展的信心与决心。同时要体现新课程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评价标准,如根据不同的企业要求选择不同的考试内容,实现贴近专业、贴近企业,让不同的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共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

[2]沈玉顺.《现代教育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上一篇:面向对象数据库研究下一篇:概念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