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多元的学生评价

2024-08-20

建立多元的学生评价(共6篇)

建立多元的学生评价 篇1

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 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促进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 对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和重新建构的“智力观”、“教育观”。教师应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接纳、赏识学生, 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 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同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而这正是新课程学生评价所倡导的改革方向, 评价内容多元, 评价标准分层,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即重视评价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1.师生互动, 为学生提供自我总结、评价学习结果的时间与空间。

学生对学习结果的自我总结、评价是学生一次极好的反思机会, 这种反思的过程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学生在反思中能够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与收获, 这种体验性的东西是别人无法代替的, 这种体验对于逐步培养学生学科兴趣、学科情感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 每节课应该为孩子留下5分钟的时间, 让孩子说一说: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这节课我采取了什么方法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对我将来的学习有什么好处?学生对于这些问题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个单元结束后, 组织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学习进行一次总结与评价, 让他们写一写: (1)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这些知识中你哪些内容掌握得好?还存在哪些困难与不足? (2)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你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这些学习方法对你的学习有何帮助? (3) 你最想对教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孩子的反思交来后, 就尽可能地抽出时间, 在每个孩子的自评后写上几句老师想对他说的话:有鼓励性的、有指导性的、有诊断性的, 等等。多元智慧理论认为, 反思出智慧。反思不仅是一种外显行为, 同时在反思中学生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进行了隐性的评价。因此, 它是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双向总结, 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调控自己。

2.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 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互评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非常频繁, 小学生喜欢模仿老师去评价别人, 而这种互评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 改正不足, 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判断是非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学生的评价语言要适当、合理、明确、有针对性, 而不要过于系统。在这一点上, 需要教师耐心的指导, 逐步培养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和评价水平, 而不能急于求成, 要求学生一步到位。还应该注意的是, 学生评价时不是面对着老师, 而是应对着被评价的同学, 用第二人称“你”而不用“他 (她) ”, 因为学生彼此之间是平等的、互动的主体, 而不能把同学作为学习的第三者 (旁观者) , 只对着教师谈自己的感受。被评的同学在评价之后也有所表示 (道谢或坚持自己的看法) , 教师再从学生的参与角度给学生一个评价 (先肯定, 再提不足, 有建议更好) 。这样的评价才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关注了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爱护了每个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符合新《课标》积极提倡的评价理念。如教学《一位盲人的感谢信》一课, 学生分别展示自己朗读的成果时, 我指导他们也像老师刚才那样评一评同学读书的情况。经过一番指导, 学生也不再用模糊性的语言“很好”、“不太好, 声音有点低”等对同学进行概括性的评价了, 学生的评价也变得具体、贴切起来, 有的同学说:“……同学, 你读得不错, 真像阿姨在和校长、老师说话呀!”“……, 你就差一点, 你没读出小姑娘着急的味道来。”慢慢的, 我觉得学生由拿着放大镜给同学找缺点逐步地向客观的评价甚至是欣赏同学方面努力了。

3.提倡延时性评价, 拓展学生积极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所谓的延时性评价, 就是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对问题进行研讨, 并且在研讨过程中不立即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正面的肯定或者否定, 而是在讨论中扮演学习伙伴的角色, 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去讨论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进行积极的探索。延时评价策略在课堂教学中, 当一个开放性话题或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提出后, 我往往采用延时评价策略, 通过调控, 暂时延缓评价, 使学生能在从容自由的氛围中积极思考, 诱发新颖而有意义的独特想法。比如在教学《蛇与庄稼》时, 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举出事物之间互有关系的例子, 大部分学生只能说出一、二个生活中的简单例子:如种植树木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青蛙能捕捉害虫, 等等。这时我不忙于下结论, 而是留下较充足的时间, 让学生再思考、再讨论。经过一番深入探究, 学生们说出了更多独特、鲜为人知的例子:如蚊子能把一个人的传染病传给另一个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延时评价为不同学生提供了较为充分的参与学习的时间, 符合学生的成就动机, 有利于促进他们独立思考, 发展分析综合的能力, 这是引导学生自主评价的一个重要策略。

4.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提高学生学习效益。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既要重视定量评价, 更要重视定性评价”, 它并不绝对排斥定量评价, 而是把定量评价统整于自身, 在适当的评价内容或场景中有时仍然会结合量化的方式进行评价。因此, 从语文课程的实践出发, 应该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有效地结合起来, 以获得更全面、更准确的评价信息。例如:朗读是最能体现定性评价的一个因素, 朗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 通过朗读, 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发展学生的语感。低年级教学把朗读列为一项重要的过关内容, 是为了有意识地引起教师的重视, 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朗读方面的指导与训练。教师可选择一些重点课文或课外优秀短文, 让学生模仿教师, 反复朗读体味。还可让学生自己录制磁带, 与其他同学交换欣赏, 互相评定, 并让学生推荐出听赏中发现的佼佼者, 让其进行现场朗诵表演。教师可根据学生互评或小组评定的情况, 对学生的朗读水平进行定性评价。如此坚持不懈, 学生的朗读水平和理解能力必然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这样小学生也会因为教师的评价, 对阅读产生极大兴趣。

总之, 正确的语文教学评价的多元化策略应该坚持“以生为本”, 以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与和谐的发展为评价目标, 注重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 最终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评价体系。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课堂评价体系也一定会变得更加完善、具体, 在《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的驱动下,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也一定向着人性化、平等化、科学化发展。

建立多元的学生评价 篇2

我校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和市区等上级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对进行教师师德考核进行多元评价激励机制,不断改进和完善师德考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多元化师德考核制度的主要做法

1.建立多元参与机制。学校不断完善师德考核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和社会各界的作用,引导家长委员会、社区服务机构等参与学校管理。学校建立多元化师德考核评估制度,并建立了由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家长委员会代表、社区机构代表参与的多元化立体评价管理网络。

2、完善考核组织管理机构。学校成立了高里中心学校教师师德考核委员会。师德考核委员会成员由学校委员会代表、家长委员会代表、社区机构代表、教师代表组成。下设师德考核领导小组,师德考核工作小组,师德考核监督小组。所有考核领导小组成员必须由学校教工代表通过组成。学校师德考核委员会全程参与、管理教师师德考核过程和结果。

3.构建多元的评价方式,形成立体的评价网络。在评价过程中,从老师新学期签订责任承诺书开始,由自我评价、教研组评价、老师评价、家长评价、学校考核小组评价、家长委员会评价、社会各界的评价(一般通过校长信箱的方式进行)等,形成了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构建了立体的评价网络。

二、多元化师德考核制度的内容以及实施过程

1.签订承诺书。教师的师德建设首先应从思想观念上开始,从自我约束开始。自2010年开始,我们每学期结束前都要对本学年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问题苗头开始梳理,并结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师德建设要求,形成新学期的《高里中心学校教师师德建设责任承诺书》,并提交教职工大会讨论通过,与每位教职工签订责任承诺书。承诺书一式两份,由学校保存一份,个人保存一份,这样可以让老师们从心开始自我约束、互相提醒,互相监督,将师德建设落到实处。该项工作学校检查中心负责监督落实。

2.自我评价。每学期期结束,学校教师根据本人一学期来的师德表现情况,对照“师德建设承诺书”,进行总结,作出自我评价。在全面客观作出评价的基础上,还要查找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今后的整改措施。这项工作有学校分校具体操作,考核工作小组进行汇总,主要是让老师们认识自身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3.学校教研组评议。每月进行一次,教研组召开会议,对每个教师的师德自我评价进行讨论,并对每个教师的师德表现情况进行初步鉴定。在评议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到个人,并由个人再写出自己反思和纠正措施。这样评价反思纠正有效的促进教师师德建设。例如,针对当前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学校采取一系列措施,一是签订教师承诺责任书。全体教师签订了以“不搞有偿家教、不向学生推荐购买教辅资料”为主要内容的承诺责任书。二是对学生进行暗访和调查、通报制度,求各处室负责人对学生家长电话家访,了解教师作业的情况。三是建立家校电话联系制度。学校把校长室的电话向学生家长公开,接受家长的监督。通过教研组的评议学生普遍反映教师的课业量少了,自主学习时间多了。

4.民主评议。每学期末,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互相评议师德表现情况,参加评议人数应不少于全体教职工的4/5。分为师德考核小组评议和教师民主评议两方面。民主评议成绩由民主评议小组进行统计,各按照50%比例计入教师的师德考核成绩中。

5.学生评议。每学期末一次,由学校按照班级为单位,对教师所任班级的全体学生进行评议。

6.家长评议。每学期末一次,由学校采取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评议。参加评议的家长应不少于总数的1/3。

7.学校考核小组汇总评议。每学期,当各项评议工作都完成时,最后由学校师德考核小组对教师进行评议,并结合教研组评议、民主评议、学生评议和家长评议情况,形成教师师德评价意见,确定师德考核等次。

8.建立面向社会的校长信箱,加强社会力量的监督。为了让社会、家长、学生、老师等各方面及时反映学校在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学校向全体家长公示了学校的举报电话、校长信箱、和电子邮箱,让社会各界和全体家长监督我们学校的管理和师德建设,及时对学校的教师进行评价,将评价情况通过电话、校长信箱、电子邮件等方式发给校长。由校长亲自处理评议情况。发现有师德问题,学校师德考核领导小组及时调查、处理、反馈,并对出现问题和有问题苗头的老师进行个别谈话,帮助其改正错误。这项措施通过社会力量加强对学校的师德建设管理,真正提高了教师师德,规范了办学行为。

9.反馈矫正。学校对在师德考核中通过各种渠道反映出来的各方面的问题,认真进行了梳理分析,并向教职工本人进行问题反馈,同时对出现问题的老师进行谈话,通报相关情况并要求当事人对问题进行反思、整改。学校队师德建

设中发现的各类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并形成书面报告经教师大会通过后,纳入下一学期的教师承诺书中,做到防微杜渐。

10.监督、公示并上报。教师考核结果在学校监督小组的监督下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考核结果记入教师师德档案,并填报师德考核系统备案。

11.加强考核结果的管理使用。考核结果由学校师德委员会进行管理,对于对考核结果的使用情况,在个人评优、树先、晋级择优录取,由学校监督小组进行监督公示,做到公开、透明。将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职务评审、岗位聘任、绩效工资发放、表彰奖励等的重要依据。对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及先进工作者、模范教师、优秀教师、绩效()考核优秀等,必须从师德优秀的教师中推荐评选。

四、取得效果

建立多元的学生评价 篇3

一、评价对象多元化

在书法教学中,评价不是老师的“专利”,学生既是评价的客体,也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书法评价活动,呈现师生共同参与评价的多元主体格局。在引入多元的主体参与评价过程中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家长参评有机结合,构建出一个立体评价网。

(一)教师评价、激励引领

小学生尤其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来说,每个字都是由点、横、撇、捺组成,在这组合无穷的变化里,怎样写好每一个笔画、把握字的结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所以在书法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情境,努力将枯燥的书法教学生动化、幽默化,以吸引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在书法教学中,可以按结构或笔画把一课里的字分几组出示,并在讲解的过程中揭示这一类字的书写要领。当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的过程中教师的评价要及时,在行间巡视的过程中随时批改,给学生写得好的字加星,必要时还可在习字册上范写给学生看。并在巡视过程中找出典型的不规范的例子,及时利用实物投影机投影到白板上评价与范字的异同。

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还要把“一个字怎么写好看”的方法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告诉学生书法评价应该从哪些方面评价。我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讲故事等方法循序渐进地告诉学生,可以从字的笔画、结构这两方面对字进行评价。笔画要看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和笔画的力度等。字的结构要看是否匀称、美观。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安排相应的评价训练,让学生饶有兴趣地理解,并掌握对字的评价方法。

当学生们写下一个个稚嫩的汉字,他们期待着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美。我习惯在评价中及时准确地给予他们激励,努力保护他们对书法的这份热情。学生的作业本尽量多画“红圈圈”,哪怕该学生的书法水平不高,我也尽可能找亮点,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在书法方面的不断努力和进步。除了圈圈,我还会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如:“你进步了”、“写得真好”、“如果这个折再加强下就完美了”……教师不仅要激励学生,还要把书法方法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指导他们评价的方法。

(二)自主评价、学会反思

在书法教学中,自我评价的作用不言而喻。一个人只有学会自我欣赏、自我反思,才能增强自信,提高书法兴趣,同时找出不足并加以改正。我主张让学生“以帖为师”,培养学生读帖习惯,强调“一看、二写、三对照”,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优缺点,并加以改正,这其实就是学生自主评价的过程。学生在自我评价中不断地感受着进步的愉悦,使评价真正发挥促进书法的作用。

1、与范字进行比较。练习书法,最重要的就是临写。先仔仔细细地看范字,从整体上把握字的结构,然后再抓住重点笔画,看几遍后再照着范字一笔一笔地去写,努力让笔下的字与范字接近。在此过程中,教师须经常引导学生把自己写的字同范字作比较,找出差距,以便更好的了解结构的要领、笔画的写法等。

例如,把学生所写的“观”字与范字“观”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学生很快发现自己的字有这样几个缺点:(1)“观”字的左边写得太大,挤占了右边的“见”部,导致左右不协调;(2)“见”的上部写得太宽,显得太臃肿,导致上重下轻,重心不稳。

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向上的心,都希望自己的字能写漂亮,得到老师的表扬。经常引导学生作这样的分析比较,才能使他们不断克服临写的不足,使所写的字逐渐接近范字。从而获得成功感,进一步激发他们书法的兴趣。

2、将不同阶段的字进行比较。俗话说:“字无百日功”,学生书法的进步是逐渐的、不容易察觉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经常把自己不同阶段写的字作纵向比较。如将现在写的字与上学期写的字做比较。这样,看到了自己的进步,练字的积极性也得到提升。

(三)生生评价、共同提高

我们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运用“生生互评”更容易激发学生书法热情。同学间的互相评价可以弥补自我评价的不足,为学生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学生欣赏同学的优点,也可以听取他人的评价,取长补短。在互评过程中,学会赞美与欣赏,增强其合作交流意识,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

例如,书法课时,可以让学生将当堂课所写的字与同学的相互比较,互作评判。在比较中学生可以留在原位,也可以离开座位,自由地发表各自的见解,而后修改。这样当堂反馈评价,当堂动手改正,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能增加自信心;看到别人的长处,则能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既鼓舞了写的好的学生,又激励了其他学生认真读帖,认真临帖。如此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将得到有效发挥,书法的兴趣将得到强化。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来自学生中的榜样是最有说服力的。因此,不断在学生中树立榜样,是激励学生练字的重要手段。作业批阅后,教师可以挑选一些优秀作业与一些有典型意义的较差的作业拿出来展览。让大家共同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谈心得体会,交流书写技巧。之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表扬奖励,使优秀作业的书写者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长此以往,学生们就能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鞭策自己更加努力地练字。

(四)家长参评、巩固成果

家庭教育也是书法训练的重要一环,学生在家中书写的作业,要请家长每天从学生书写的态度、速度规范、整洁、姿势等方面作出评价。这样做,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在校习得的书法方法与习惯等方面的要求。许多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在家中还集中精力练字并与父母一起探讨交流。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书法、欣赏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同时也增进了与父母的感情。

为了促使孩子们勤奋练字,我还要求他们认真阅读书法报刊,要求他们那自己的字与报刊上发表的优秀少儿书法作品相比较,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养成虚心学习的品质。

二、评价语言艺术化

在书法教学中,具有艺术性的评价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书法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书法练习热情,促使书法训练不断向纵深发展。

1、 评价语言要有导向性

对学生书法的评价不仅是一次书法训练的结束,而是新一轮书法训练的开始,教师的评价语言要有明确的导向性。教师要利用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在书法方面存在的优势,树立写好字的信心和决心。同时,教师还要在评价中体现每个学生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

2、 评价语言要有激励性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书法教学中,尤其是在书法课的评价阶段要十分重视兴趣的激发,比如教师在批改书法作业时,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每个孩子的作业本上都要尽量多的出现老师红笔圈出来的好字,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在书法方面的不断努力和进步。有些书法能力不是太强的孩子,更应照顾到他们的情绪。如在作业本上,除了圈出较好的字或者笔画外,还要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如:“今天的字真漂亮!继续加油”“你最近写的字比前一段进步多了,笔画再舒展一些会更漂亮!”“我能想象到你认真书写时的样子,在间架结构上要多注意”“你的字体和你长得一样帅,那是因为你有很强的读帖能力!”这些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既肯定了他们在书法方面的付出,又引导他们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发展。

小学生书法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练好,关键在于持之以恒。面对性格各异、思维不同的小学生,我们不能采用一刀切的办法,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帮助每个孩子树立自信,培养他们在书法方面的兴趣。

三、评价体系科学化

学校必须要构建一套科学的书法教学评价管理体系,以评价管理体系为指导纲要,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书法水平。

1、 成长档案评价

为了及时记录学生的书法足迹,我们为每位学生建立了“书法成长记录袋”。以学生自己为主,在老师、同学和家长的帮助下,让学生将自己学书法以来分阶段选取典型书法作品,建立书法成长档案,记录自己书法学习历程。一段时间后学生可以拿出这些作品进行对比,让他们感受学习书法的收获和进步。通过这样的纵向比较,有利于培养书法自信,提高学习兴趣,对学生的书法发展大有益处。

2、指标多元化评价

利用小学生极强的好奇心理,立足于给学生以积极的激励,实行“五星级”的评价制度。根据学生书法水平评定星级,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期末学校根据星级总数评选“小小书法家”,并在校外电子显示屏张榜公布。这种软硬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充分关注了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位学生的内在闪光点被挖掘。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曾说:“教育就是给人积极向上的影响力,教学艺术就是激励的艺术。”学生在前进路上会收获成功,也会遭遇挫折,是动力还是负担?评价在这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多年的书法教学实践使我深深感到:在书法教学中进行多元评价,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能力、书写能力和欣赏水平,为他们全面、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根基。

建立多元的学生评价 篇4

李来湘说:“成长档案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资料收集。大多数项目把这种资料收集当做一种记录成就的手段, 如相册、纪念册等。但仅仅是资料收集还不能作为一种评估手段。成长档案是一种把它当做评估手段的资料收集。通过记录学习过程的变化和结果, 成长档案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很重要的评价工具。成长档案已经超越了学生成绩册, 它能真实记录学生的真实成长过程。在成长档案这种评估方式中, 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资源、多种方法、多种角度来进行收集, 因而它能较为全面地反映事物的变化过程和结果, 因而它可达到常规考试所不能及的评估效果。用成长档案进行评价, 不仅能更为准确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 而且反过来能推动教育教学工作, 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在每学期开学初学校都会给每个孩子发一本学生《成长档案》, 《成长档案》不仅记录了学生的学业发展, 更是记录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个转变或一份份收获, 记录着学生良好的行为和品德习惯的形成。《成长档案》里面设置了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栏目, 评价内容多元化,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素质教育目标——学做人、好求知、能合作、会生活、懂审美、乐健体、善实践、勇创新;校训——酷爱学习、勇于探索、崇尚真知、追求健美;学风——乐学好问、善思求异;学生形象——文明守纪、好学力行、活泼健美、合作创新;小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学生应具备的十种能力——学习创新能力、独立生活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参与竞争能力、承受挫折能力、与人合作交往能力、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分辨是非能力;我的小档案——姓名、属相、血型、出生时间、家庭住址、入校时间、入队时间、我的特长、我的理想、我最喜欢做的事、我最喜欢的名言、我最崇拜的人及其特点、我的希望;爸爸妈妈对我说;老师告诉我;我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身高、体重、胸围、视力;我的小资料;思想品德水平、知识能力水平、体质健康水平、审美意识水平、卫生劳动水平、个性发展水平、心理健康水平 (七种水平的评价包括本人评、同学评、家长评、老师评, 体现了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 ;我会努力让花朵更鲜艳 (花瓣代表上面七种水平, 花心是综合评定, 评定方法是优秀涂红色, 良好涂绿色, 达标涂黄色) ;成长卡——填写获得哪一方面的成长卡, 因何获奖;本学期获得的荣誉称号;本学期最大的收获;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同学评语、老师评语、家长评语等项目。《成长档案》评价结果人性化, 评价项目个性化, 根据学生年龄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设置多元化评价的重点和内容。既有基本能力评价项目, 也有个性发展项目, 让学生在评价中树立自信、发挥潜能、快乐成长。由此建立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 改变了过去传统评价过于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 过于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现象。

《成长档案》中值得一提的成长卡, 它最能体现评价过程的动态化。成长卡的种类有十多种, 几乎涵盖了小学生应具备的各种品质, 全校教职工都可以奖励给学生, 学生每得到一张成长卡都会及时记录获得此卡的理由, 期末获得种类最多的可被评为“全优学生”。成长卡让每个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 使好习惯得到正强化, 学生今后会更加努力地用心向善, 去关注他人、关心班集体、关心学校。《成长档案》中的多元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更能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进步和发展。让每一位学生体会到只要自己在某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获得公正客观的评价, 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无论是从课堂的教学中, 还是从平常的活动中, 给孩子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 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兴趣, 发掘孩子的潜能, 让孩子的优势智能更加优秀, 弱势智能在优势智能的带动下慢慢变成优势。

在学生评价中还引入了多元的主体来参与评价, 发挥学生自身、同学、家长、教师的评价作用, 使他们都参与到评价之中。采取阶段性的小组评议、学生自评、家长评议与教师评议相结合的形式, 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多为具有亲和力的儿童语言, 来自伙伴的评价更具公平性, 更易于接受, 学生更能准确地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某项品质或技能的学习和训练。

学生的道德素质、身体素质、艺术素质和心理素质诸方面以及特长发展、社会实践等内容, 都采用了等级评价, 评议结果以A、B、C形式出现, 评价语言多以鼓励性语言为主, 以多元化的评价项目和发展性指标来全面评价学生的各个发展侧面, 使学生综合素质的评定更加科学、完善。学生在评议中积极性很高, 有时甚至会出现争议。这时正是教师进行自我评价指导的契机, 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通过这样的小组评议和自我评议, 使学生体会到真诚的快乐, 懂得了赞美与欣赏别人的价值, 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小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 可塑性极强, 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与完善。这些项目的设计, 不仅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评价学生, 还能从与人合作、心理健康等方面评价学生, 实现了评价的多元性, 改变了过去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发挥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学生的发展需要导向, 需要激励, 这种发展性评价不仅重视学生的现在, 更注重学生的未来, 是教师和家长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掌握学生的心理脉搏、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的最佳途径。

实践证明, 通过《成长档案》中“校风”、“校训”及“教你好品行”等内容, 确定了学生道德品质的目标;通过写一写“永远不忘生我、养我、教我、帮我的人”, 引导学生学会感激他人, 融洽地与他人合作, 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通过涂一涂小花瓣, 引导学生自我鞭策, 不断进步;通过自评, 使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和自我评定, 并在自我反思性评价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自我教育的能力, 明确努力的方向, 提高自我教育, 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也是学生的成长记录。这种成长记录是学生行为的具体见证, 当他们看到这些成长记录时, 会从中找准自己的定位, 总结经验, 感受到自己的发展,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与此同时,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能让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让学生在别人的档案中寻找到可以继续完善自身的新的发展方向, 扬长避短。《成长档案》让学生在评价中树立自信、发挥潜能、快乐成长。通过记一记“我的进步”让学生体验成功, 不断进步。《成长档案》的多元评价方式, 改变了只重视学生文化课成绩的应试教育评价模式, 更好地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提升了孩子的发展潜能。通过家长参与填写素质教育《成长档案》, 使家长参与到孩子的评价中, 增进了教师、家长间的交流, 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找到了切入点, 使家庭教育更好地与学校教育同步。《成长档案》记录着学生的成长足迹, 记载着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进步, 这将是他们一生中美好的回忆。

多元学生评价体系 篇5

一、适应教育发展需要 构建多元评价机制

建立新的评价体制适应时代的要求,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传统的评价过分强调学科知识体系,以测试为评价的唯一形式,忽视人文性,严重制约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运用。而教育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不断发展的活动过程,需要根据情况变化及时作出判断和决定,由此产生相应的教育评价。传统的评价体制必然被现代的教育体制所淘汰,必须建立一个适应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体制,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诱发广泛的兴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我校经过不断探索,初步建立了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多项评价内容;有学生、教师、家长等多方面人员参加;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定期评与不定期评相结合等多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学生评价机制。基本实现了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手段与方式的多元化。

二、根据学生生活实际 体现多元评价特点

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教育过程的一个环节,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学生的发展需要目标,需要引导,需要激励。在实施多元性评价的过程中,我们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多元性评价必须贴近学生实际。只有明确学生发展的目标和方

向,才能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才能不断反思并改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而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多元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达到目标而不是检查和评比。多元性评价将着眼点放在学生的未来,所以,了解学生现在的状态不是为了给学生下一个结论或是给学生排队,而是用于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多元性评价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这些目标显示了学生发展的方向,构成了评价的基本依据,我们确定的目标主要来自于国家法律法规和新课程标准,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填写好学生《素质报告书》,建好《学生成长记录册》。通过两项评价,把学生的表现和成长过程记录下来,使评价更具有真实性。

2.多元性评价必须注重评价过程。学生的发展是一个成长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要经历一个过程。

多元性评价强调收集并保存表明学生发展状况的关键资料,对这些资料的呈现和分析能够形成对学生发展变化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优势和不足给予学生激励或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认识更为重要。他们在自评、互评和他评的过程中不断发扬长处,纠正不足,实现了发展、进步和提高的目标。

3.多元性评价必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学生的差异不仅指考试成绩的差异,还包括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不同特点。这使得每一个学生发展的速度和轨迹不同,发展的目标也具有一定的个体性。多元性评价要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特点,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为每一个学生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认真把握学生多元性评价的每一个环节。

4.多元性评价必须重视学生主体作用。多元性评价提倡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在评价资料的收集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通过“协商”达成评价结论,使得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反思、加强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

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不断完善多元化评价

开放式的多元化评价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由其他人代替。所以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课堂教学可以通过创设合理的情境,再由学生自己思考、讨论,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达到这种新旧知识的整合。所以,我们要求教师要根据多元性评价体系要求设计课堂教学。

1.在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都应用在让学生自己讲,合作讨论、辩论等活动上,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角色由过去的课堂独裁者,变为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

2.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讲授要生活化,情境化。过去灌输书本知识的“空对空”模式应转变为设置合理的情境,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生动的情境。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学生才有话好讲。

在课堂上教师努力创设情境,身边的社会情景在课堂上重现,引发学生“说”的欲望。把抽象的知识拉到身边的现实生活中,这无形中为学生搭建一个“梯子”,解决了学生的“困难”。

3.尽量消除人为设定的框框,发散学生的思维。课堂上尽可能设计灵活性问题,少给学生的思维设定框框,避免阻碍学生思维的发散。良好的设疑,加之教师的及时引导,给学生思维以自由,打破了框框,课堂就会呈现出绚丽的亮点,学生的回答也会凸显出个性魅力色彩。 所以我们平时上课时也尽量不要人为地给学生设定框框,在学生发表意见时,教师不提前“暴露”自己的立场,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这样学生才能讲出个性化的思想和语言来,从而体现出学生作为个体的独特性。

建立多元的学生评价 篇6

关键词:中职学校,现状,评价体系

1 中职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

1.1 数学基础差

中职学校中大部分学生来自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村和城镇的一般中学。他们的数学基础较差, 而中职学校数学课程的难度较大, 学生跟不上学习进度, 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缺乏学习自信心, 自我肯定不足。

1.2 学习数学的兴趣淡薄

中职学生的中考成绩偏低, 他们普遍在初中时没能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 进入中职学校只希望掌握一门具体的专业技术, 认为学不学数学无关紧要。加之升学考试制度改革, 数学在升学考试中只占较小比例, 使学生对数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1.3 学生的智力因素特点

此阶段学生的观察力有所发展, 记忆力处于人生的高峰期, 思维能力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时期。

1.4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特点

这一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 自尊心强且敏感, 争强好胜, 好奇心、求知欲旺盛, 自信心不足, 缺乏坚强的意志, 容易放弃。

1.5 学生学习数学时的心理特点

由初中“假大人”发展而来的中职学生, 在生理上正处于青年期, 自觉性和幼稚性交织。多数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不明确, 机械记忆所起的作用较大, 抓不住概念的本质属性, 辩证、逻辑思维发展慢, 故逻辑推理能力不强, 有意记忆和理解记忆占绝对优势, 学习的兴趣和愿望、独立性、个人意志和毅力都较高中学生差。

2 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措施

2.1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课堂的40分钟, 发挥好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使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

(1) 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 学生只有对某学科有兴趣, 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才能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学中可以给学生讲一些数学小故事、数学家的故事以及数学趣味题, 这些都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重视概念教学。教学中要重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使学生通过对概念的掌握与运用, 最终理解数学知识, 形成能力。教学中可以列举大量学生所熟悉的有关事实, 也可以让学生动手, 通过观察、实验、类比等途径, 概括出共同属性形成概念, 使概念的形成更形象、更直观。

(3) 注重教学方法。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教学对象及专业的不同, 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可以采用讲解、谈话等方法, 多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训练, 多注意理解和运用, 重视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4) 强化技能训练。中职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分析能力等相对弱些, 而这些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又是至关重要的。因此, 教师要留给学生更多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 采用多种形式, 如学生扮演、分组竞赛、抢答等形式, 及时巩固, 并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有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这是一个训练—巩固—再训练—再巩固的过程。

2.2 转变教师观念, 提高执教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领导地位,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学生学习愿望的产生、学习习惯的形成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教师的教。教师的知识水平、情操、习惯、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首先, 教师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能正视自己, 分析自己的优缺点, 并能及时进行调整。其次, 在教学中, 要敢于打破常规, 开拓创新, 贴近学生实际, 把学生真正放到主体地位上。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不但要精通数学知识, 还要对各个专业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为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供有力保障, 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2.3 教学中搞好数学知识的衔接

由于中职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不强, 因此, 对中职学生要加强“三基”衔接的教学。

(1) 利用旧知识, 衔接新内容。中职数学授课时应从复习初中内容或已学内容的基础上引入新内容, 如在讲任意三角函数时, 先复习初三学过的锐角三解函数的概念, 进而提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概念。

(2) 利用旧知识, 挖掘新知识。立体几何入门难, 学生不易建立空间概念, 应进行对比学习, 如平面几何中, 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 到立体几何中就不—定是相交, 也有可能是垂直或异面垂直。

2.4 对中职数学课上使用教学方法的建议

对中职学生来说, 要严格控制数学讲授的深度和进度, 使大多数学生都能消化接受。

(1) 应根据学生思维发展阶段的特点组织教学, 倡导理性思维, 促进思维过渡。要设计好教学程序, 使教学既符合学生思维的水平, 又有适当难度。

(2) 对中职学生更要注重思想方法的教学, 要注意加强函数方程、数形结合、整体代换、运动变化、分类讨论、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和降次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参数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的训练。例如将立体几何平面化、任意角的锐角化、高次方程低次化等。

(3) 重视知识归纳,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合理的知识结构, 有助于思维向多维发展, 形成网络。教师在复习时要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图表, 理清概念, 使其系统化, 便于学生记忆及掌握运用。同时教师也应对所学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进行分类总结, 找出其共性与个性, 形成学生的解题思维方法。

3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科学的评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学生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并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3.1 实施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的评价, 它包括:学习过程中反映出的情感态度 (上课时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积极思考、是否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等) ;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绩 (回答问题的准确率, 练习、作业的准确率等) ;学习过程中的策略 (课堂讨论问题时是否发表自己的意见、意见是否有独到之处) 。

3.2 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

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中学生始终处于被评价的地位。学生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是数学学习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 它便于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完善, 有效地促进学生剖析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优缺点, 调节自身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的时间间隔可以按星期划分, 也可以按学习内容划分。

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的内容包括自己和小组学生在某一段时间内学习数学的态度及取得的成绩。

3.3 进行应用性能力评价

应用性能力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应用性能力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原则, 要适合学生实际, 把握好度的问题。

3.4 实行看笔记开卷考试

教师在平时上课时应要求学生做笔记, 养成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小测时, 要求学生不翻书, 但可看笔记。

上一篇:量子蛙跳算法下一篇:霉菌阴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