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多元评价

2024-05-30

学生多元评价(精选12篇)

学生多元评价 篇1

目前, 很多中职学校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沿用普通教育的做法, 主要是以考试成绩来评定等级。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改革, 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越来越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个性的发展和特长的发挥;越来越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社会各界对高质量职业教育的迫切要求。

因此, 改革旧的单一的评价模式, 构建新的多元评价模式是中职学校的当务之急。笔者对中职星级多元评价进行初步探索。

一、星级多元评价是什么

从评价主体的角度看, 现在的评价逐渐发展为多元的趋势。在以往的评价中, 评价的主体往往是教师, 而学生总处于被评价的地位;而多元评价 (评价主体有教师、学生、家长、企业的师傅、各鉴定机构和部门等) 过程中, 学生不但是被评价的客体, 也是参与评价的主体。

这种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加强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 既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将评价变成了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形成了积极、民主、平等、开放的评价关系。

星级评价是在多元化评价基础上, 根据五星制的不同要求而定的。每一星级有对应的分值和对应的等级, 例如语、数等公共基础课程五星对应分值为90 分以上, 对应的等级为A级;四星对应分值为80~89 分, 对应的等级为B级, 以此类推。星级评价不但顺应了学生“追星”的心理需求, 更为重要是刺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了学生的上进心。

二、多元评价主体指什么

由于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主要包括考试 (公共基础课程考试、专业综合知识考试、专业技能考试三大科目)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学生出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学习反思、成果展示) 、个性发展 (个人特长、社团活动、公益活动) 和职业能力 (职业素养、学习能力、岗位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 等方面内容, 这就要求评价主体是多方参与的。例如, 教学过程评价就需要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教务处或实训处评价。实习、见习过程评价就需学生自评、小组评价、跟踪指导教师评价、企业师傅评价、企业单位鉴定和就业处评价。对于形成结果的评价还需要各级考试机构、技能鉴定机构等参与。从以上多元评价主体中不难看来, 新的多元评价, 学生既是评价客体, 也是评体主体。这就改变了以往学生被评价的被动地位, 成为评价主体之一, 这不但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个性特长的发展, 真正体现“人人出彩、人人成才”的新人才观。

三、多元评价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才能有发自内心的原动力。而中职学生在中考中大多为失利者, 在初中阶段得到的更多是批评和冷语 (因为初中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 是考上重点高中或达标中学的人数) , 因而缺乏学习动力, 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 产生厌学情绪。针对这一现象, 中职学校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求, 改革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评价方式, 树立发展的评价理念, 建立新的星级多元评价模式, 这样不仅能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而且能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技能、个性、特长、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 且学生也是评价的主体之一, 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

2. 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

美国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在《多元智能在全球》一书中指出了人的智能可分为八种, 即语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自我意识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自然智能。中职学生由于语言智能、空间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较差, 在初中阶段往往是不被老师看重的, 而多元评价改变了原有的单一评价, 从而使评价的目标、主体、内容、方法等都走向多元化。学生的各项智能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例如, 在设定教学目标时, 应特别注意多用几把尺子衡量学生, 从备课、讲课、设问、练习、作业的布置等教学活动中, 根据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标准, 提供不同的选择, 力求使每一个学生各取所需、各尽其能, 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提高和发展, 这就是因材施教。

又如, 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学生的差异, 教师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 让能力稍差的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让能力较强的学生进一步深化, 发展思维,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分层教学。这样的结果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心理上都得到满足, 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找到自我, 增强自信。

3. 增强学生自主意识, 增进学生交流互信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是多元评价的主体之一。学生参与评价自己、评价他人, 这不但增强了自主意识, 也激发了学习热情, 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氛围,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学校学生生活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对每一节课、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学期都进行客观公正的自我评价, 例如, 课堂自评:“我认为我课前预习不够, 课堂发言不积极”;周自我评价中:“我认为我学习还不够主动, 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自我评价是一种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在学生互评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他人的优点, 又要客观地指出不足, 这就要求学生在互评中既要用委婉的语言, 又要做到公平、公正。这样才容易被同伴接受。学生在评价同伴时, 自身的分析、思维、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得到提升;学生在被同伴评价时, 要善于从他们的语言、动作、表情中了解自己的言行对错和问题的症结, 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表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达到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目的。例如, “你的设计不错, 但我想在这里做些调整会更好的, 你看呢?”“你跟我想的一样, 但我觉得还要注意一点……”总之, 互评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 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而且也增强了同学之间的信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 星级多元评价, 彰显个性特长

星级多元评价倡导“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思想, 体现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尊重, 关注和承认评价对象的差异性。评价的内容涉及学生素质发展的各个方面, 包括知识、能力、方法、态度、情感、表现、技能、考证、社团、公益、特长、实训、实践、创新等。同时注重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对学生要“择善而教”, 让学生扬其长, 补其短。

星级多元评价, 不但注重评价标准、主体、手段、内容的多元化, 同时还建立各种星级评价制, 如特长之星、技能之星、体育之星、创新之星、班级之星、学习之星、智慧之星等, 星级评价还可以对应学分。星级评价坚持多元化评价, 在量化过程的基础上, 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参评、教师参评、班主任总评、部门复核等方式, 评选出班级星级学生和学校的星级学生。每一星级都有对应的评价细则要求。在各方面全面发展, 表现优秀、成绩突出和在专项技能大赛中获省一等奖以上的学生, 就授予最高的“五星级学生”称号。凡是获得“三星级学生”以及单项“技能之星”三星以上荣誉称号的, 学校每学期将给予表彰, 并张贴所有星级学生照片、简介的 “群星荟萃”榜。

星级多元评价,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而且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了自己;不仅增强了学生自主意识, 而且还促进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不仅帮助学生找回了自信, 而且还让学生体验了成功。总之, 星级多元评价就是为了让“德艺双馨”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愿望, 让健康快乐成为中职学生人生的常态。

学生多元评价 篇2

我们在教学评价时,不能只关注教师对课堂的调控和对教材的把握、处理,要更多地对学生学习进行客观、科学、激励的评价。从而避免,不同个体间的横向比较和主观原因导致的片面的、武断的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对学生评价应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从评价的内容上应更多地考虑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使评价的指标多元化。

一、要重视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应该注重“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等。

二、要重视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体验

我们在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时,要注意考查小学生是否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学习,在小组的合作中是否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质疑,并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解决问题。在学习中体现出的情感态度是需要我们给予及时评价的。

三、要做到评价方法多样化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坚持以人为本,在以鼓励、欣赏的指导思想为前

提下,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是多样的,每种评价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

三是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定量评价是目前教师习惯运用的评价方法,采用等级加评语的方式进行,在评语中应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客观、公正的全面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提出富有层次性、指导性、针对性的改进与提高的建议,能让学生树立起“我能行,我还能做的更好”的信心。

多元智能理论与学生评价 篇3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学生评价;现状浅析

一、多元智能理论与学生评价

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引起了广泛影响,在教育界备受重视,对教育教学改革影响深远,对学生评价启示很大,是新时期学生评价的理论基础。

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加德纳依据其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一整套评价方法建议,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引起了极大反响,对传统的教育评价观念有着多方面的突破,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学生、对教学的认识,为学生评价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借鉴。

1.评价内容

学生评价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和开放的。不仅要评价学生多个治理领域的发展,还要评价学生多元的认知风格和学习策略,不能只围绕某种或某几种智力开展评价,应该通过全面的评价将学生发展引向更人文、更科学、更合理的轨道上来。

学生评价应当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注重评价学生解决问题或创造产品的过程以及他们在此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2.评价目的

学生评价不能以甄别、淘汰为取向,而应该定位于发现学生的发展潜能,并加以引导。要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3.评价标准

多元智能理论旨在强调通过对学生个别差异的关注和处理,学校教育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目标,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不能以传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应摒弃“统一划归”的评价标准,选用适合于个体发展水平和发展特定的评价标准。

4.评价方法

(1)采用真实性评价

聚焦于发展过程的学生评价可以模糊教学与评价质检单额界限,使评价成为自然状态下进行的活动。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评价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在学生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具体的现实生活环境中对其真实的实践活动和创造活动进行评价,即进行情境性评价,“承认情境对个体表现的影响,提供对评价能力来说最为恰当的情境”。

(2)“智力展示”评价法

要采用“智力展示”评价法评价学生宽泛的智力发展领域,尽量避免使用单一的评价方法,特别是用标准化考试来评价学生某些智力领域的发展,尽量避免以语言智力和数学—逻辑智力为媒介来评价个体其他领域的发展状况。为此,需要设计出“智力展示”的评价过程和方法,直接观察我们感兴趣的各种学习形态。

(3)注重采用动态化的评价

学生评价一定要从静态的评价转变为连续的动态评价过程。尽量避免在学生之间进行横向比较,而是要纵向地考查学生作为一个持续发展的独特个体所获得的进步,关注并体现学生动态的发展过程。

二、我国的学生评价现状浅析

1.我国学生评价的尴尬现状

对于教育改革来讲,评价总是最“顽固”的传统固守阵地,总是倾向于将新的教育理念加以异化而生成亲合传统的观点。由多元智能理论引起大家对评价的思考,在评价方法上面采取了多元智能理论主张的方法。真实性评价法、表现性评价法、档案袋评价法、整体印象评价法和操行计量评价法在我国的教育中都有采用实施。但是,执行的情况不太乐观。

在物理学习中,实验技能的评价就是需要采用表现性评价法,对学生在解决实验中出现的真实问题时的表现给出评价。因此,我们在习题、试题中就设计了一些突发情况,让学生给出处理方案,然后评价者根据学生在试卷中的答案给出评价。至于学生是否能够应用方法将真实问题解决,根本不能给出判断。很明显,此种情况说明,我们只是借用了“表现性评价”这个名词而已。

2.尴尬现状引发的初步思考

这种现状在我国基础教育学生评价领域中非常常见。道尔(R.P.Dore)将这种状况称之为“文凭疾病”的外显,意思是学校的教育就是为了学生能够在最后的毕业考试中通过,能够顺利地获得毕业文凭,能够顺利地进入高一级学府。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整个学校将升学作为了学生评价的导向。事实证明,一旦升学成为一个学校的教育目的,其一切运作就会为达到这个目的而进行,学生评价亦是。

采用了多元智能理论主张的学生评价方法,但又出现上述尴尬现状,最主要原因是没有接受多元智能理论主张的学生评价的目的——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现在学校教育的目的还是在升学,那么学生评价就以甄别、淘汰为目的了。再就是,对教师的评价与学生评价的结果挂钩,教师不管在课堂中教学如何生动,评价如何具有发展性,可是如果在学校的统一考试中,所教的学生成绩一旦不好,教师的利益就会因此而受损。而这些教师又是学生评价的评价者,他们因此将学生评价限制在学业成绩范围内也就不难理解了。

要想改变此種尴尬境地,还是需要根本上明确教育的目的,要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作为学生评价的目的,评价内容应该是多维和开放的,评价标准要多视角、多层面。

参考文献:

[1]李小融,唐安奎.多元化学校教育评价[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

[2]王凯.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学生评价状况的思考[J].人教期刊:课程·教材·教法,2007(10).

[3]张华.国外中小学数学教育评价研究述评及其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5(10).

[4]马世晔.从国外教育评价制度看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J].中国考试:研究版,2005(05).

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篇4

因此, 我们应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通过多元方式科学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 努力发现和挖掘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和优势,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的需求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而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而要想实现这一美好愿景, 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构建多元教育活动平台

学生的全面发展仅靠课堂教学活动是不可能实现的, 必须实现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才能共同构建多元教育活动平台, 保证学生全面发展。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及学科竞赛为平台将活动结果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 将“多元评价”与“活动式养成教育”相结合, 从而科学合理地评价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状况。在校内多开展诸如诗歌朗诵、文艺表演、读书活动、体育比赛和科技节等活动, 既能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使学生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个人品质和行为习惯, 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活动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建设多元教育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校风。建设多元教育校园文化应当以学生为主体, 以建设优良的校风为核心, 以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 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让学生一走进校园就能从校园的人文、自然环境中感受到积极向上的力量,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通过主题班会、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成人宣誓仪式等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 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渗透到这些活动中, 既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又净化校园精神; 既增长学生的才干, 又使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建立多元教育激励机制

以“争优创先”活动为切入点, 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人人争当星级学生” (诚实之星、进步之星、文明之星、团结之星、纪律之星、学习之星、体育之星、劳动之星、文艺之星) 的评比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文明班级”、“先进集体”的评比与表彰活动, 一方面调动全体学生“争优创先”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 通过这些活动建立起面向全体学生并适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评价体系, 改变传统的仅以学业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评价模式。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引导学生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使他们更符合现代人才需求的标准。

四、创建多元教育成长记录

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我们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应当采取全面、客观的方式, 不能因学生某一方面的不足完全否定他。在学生评价活动中, 应当用多元主体评价和共同构建的方法取得评价结果。所谓多元主体, 指评价主体多元化, 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班委会评价、家长评价、任课教师评价及班主任评价等几个部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多元化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实现评价结果的全面、客观、公正。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记录袋” (《星级学生评价表》、《综合素质发展评价表》、《学生成长荣誉手册》等) 为手段记录和存储评价信息, 为学生建立一个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 保证他们健康成长。

多元教育评价是一项惠及全体学生的系统工程。在日常教学工作中, 我们应当转变教育观念, 明确办学方向与教育目标, 建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德育为中心, 以学科兴趣激励艺体特长发展, 不断完善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指标多元化和评价方式多元化的三位一体多元评价体系, 使学生在多元评价中看到成功的希望, 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构建目标多元, 内容、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使我们的评价更客观、公正、全面, 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当今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在学业上成绩优异, 更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及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

关键词:多元教育,校园文化,激励机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学生综合素质多元评价细则 篇5

基础分为每学期一百分,分两方面减分,从基础分中去除:

一、纪律方面:(每天一检查,每周一汇总提供给班主任,专人负责)

1、迟到减1分

2、午休不休、不请假外出各减1分

3、晚就寝不按时就寝、串宿舍各减1分

4、床单不平减1分、被子叠放不齐减1分

5、打仗斗殴及与之有关者减2分

6、破坏公物减1分

7、文明礼仪:辱骂同学不尊敬师长各减2分

8、手机带入学校减2分

9、上课睡觉减1分

10、不完成作业减1分

二、卫生方面:(每天一检查,每周一汇总提供给班主任,专人负责)

1、染发烫发奇异发型佩戴首饰各减1分。

2、校服穿戴不齐减1分。

3、宿舍卫生不好,被学校通报,该天值日生减1分。

4、室外卫生不好,被学校通报,该天值日生每人减1分。

5、室内卫生工具摆放不齐,有垃圾,该天值日生每人减1分。

6、教室内外乱扔垃圾,被学校通报,减2分。

7、个人座位周围卫生不清洁减1分。加分项有六项:

一、考试:(科任教师按要求赋分后交班主任)

考赋分标准如下:每一学科达到 120(100)赋5分、110(90)赋4分、96(80)赋3分、80(70)赋2分、70(60)赋1分、60(50)赋0.5分,学科考赋分同上(为增加学生单科学习的热情)。

二、艺体活动:(体育、音、美教师提供给班主任)

1、运动会、越野赛参加赋2分,获镇 第一名赋5分,第二名赋4分,第三名赋3分,第四名赋2分,第五名赋1分,第六名赋0.5分,接力第一名每人赋5分,等同于文化课。

2、校镇区书法绘画、文艺等表演参加赋2分,获奖分赋2分、3分、5分(按奖次逐级减一分)。

三、学校举行的各项评比活动:(班主任)

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演讲、朗诵、书写评比、课本剧、各类竞赛、特长队等)加2分,有活动成果,获得学校认可加10分(按奖次逐级减一分,集体项目每人都要加分)。

四、好人好事赋分: 得到校团委表彰赋5分,得到镇团委表彰赋10分,得到区团委表彰赋30分,得到市团委表彰赋50分。

五、学习小组赋分:(本项分数有科任教师每周一次提供给班主任)学科周汇总第一的小组成员每人另赋1分,学科周汇总第二的小组成员每人另赋0.8分,学科周汇总第三的小组成员每人另赋0.5分,学科周汇总第四的小组成员每人另赋0.4分,学科周汇总第五的小组成员每人另赋0.3分,六名以后的小组成员每人另赋0.2分。

六、评议:(班主任组织)

成立学生评议小组对班级同学进行评议(每学期两次,期中期末前各一次),折合为10分,班主任评议(每学期两次,期中期末前各一次)10分。

学期末学生综合素质总分计算公式为:综合素质评价总分=基础分100-学期减分总和+学期末五项得分总和。学生评优按综合素质得分高低确定。

注:以上各成绩原始底要附在成绩后面,每月一总结存档。

浅谈学生综合素质多元评价 篇6

一、认识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的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追求的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认知、发现、生活、发展、创造等能力构成的综合素质。因此素质教育强调普及,反对筛选,强调发展、反对淘汰,强调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反对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要实现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我们就着力于学生综合素质多元评价的探索与实践,并以此作为我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几年的实践,我们感到,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深化评价改革的需要,也是衡量课程改革是否科学和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我们依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对照课程改革目标,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着眼教育评价的激励、导向、诊断、调控的功能,研究确定了一套具有区域特色的学生培养目标和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指标体系。

我们确立的学生培养目标是:每一名学生都基本能达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道德风貌、高尚文明、彬彬有礼;具有较高的艺术品味和科学素养,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具有2项体育和1项艺术技能或特长;熟练掌握英语和计算机两种现代交际应用工具。这一目标成为我校实施学生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改革的目标依据与基本导向。

据此,我们建立了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评价的三级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主要包括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以及兴趣特长表现四个方面,这是对全校学生统一的基本要求。二级指标主要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特点,具体设定评价项目,突出了区域特色和学生个性发展。三级指标主要是指评价细则及关键表现,这是对二级指标中评价项目的细化和分解。整个体系分为“好”、“较好”、“一般”、“不足”四个等级。

二、认识素质教育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创建“三多一开放”的立体网络评价模式

素质教育是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现代多元智能理论为个性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素质教育所倡导的面向全体,正是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因此素质教育必然是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一)评价原则

在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中,我们以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和“进步”为基本指向,坚持四个原则:

l、多样性原则,即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的多样化,把“指标一量化”模式和“观察-理解”模式相结合,具体做法是:可以量化的部分,使用“指标一量化”的方式进行;不能量化的部分,采用描述评价、实作评价、档案评价、课堂激励评价等多种方式,以动态的评价代替静态的一次性评价,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评价有机结合,做到定量与定性的辩证统一。

2、多元化原则,即以多维视角的评价内容和结果,综合衡量学生素质的发展状况,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反映学生个性,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在诸多评价方式中,我们将学生自评作为重点环节,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随时对照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使评价成为学生自我教育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3、全信息原则,即评价必须反映教育、教学活动的全部信息,全面、全员、全过程采集有关评价信息,全信息评价从操作层而上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价值观。操作中把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性评价情景,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等,学生素质发展的培养空间都是信息的来源。

4、发展性原则,即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重视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重视每个学生在本人已有水平上的发展,体现一种从评价“过去”和“现在”,轉向评价“将来”和“发展"的新理念。

(二)操作模式

我们在实施学生综合素质多元评价中,大胆尝试并不断创新评价操作模式,初步做到了评价目标多维,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评价主体多元,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形式多样,访谈、问卷、检测互相结合;评价时空开放,允许学生暂缓评价或提出复评,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学生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操作模式。评价过程中,建立成长记录袋,综合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设立快乐展示台,让学生的素质优势得以充分展示。

我们还以网络为技术支撑,建立起学生成长电子档案,以动态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电子档案包括:

①学生的基本信息。

②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有各年级学生评价维度、评价要素、关键表现以及评定等级标准,记录着学生对照评定等级标准所做的自我评价、同学评价、老师评价和家长评价情况。

③学生学科学习目标评价,记录学生各门课程的学习表现与学习成绩。

④学生的爱好特长。

⑤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沟通。

电子档案呈现多元资料,清晰、全面地体现了学生个体学习发展过程的形成性评价,记录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轨迹。

三、把握关键环节,完善机制建设,形成促进综合素质多元评价健康发展的良好秩序

任何一项改革都必须落在制度和机制的改革上,综合素质评价是提升课程改革整体水平的发展点和基础工程。为确保将学生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改革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我们把握关键环节,从组织领导、督导评估、信息技术、专题研究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一)加强组织宣传,营造整体氛围

在学生综合索质多元评价改革研究实施中,通过广泛调研,深入研讨,制定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在政策、人员、资金以及技术方面形成合力,努力为评价改革创设宽松的氛刮。同时夕加强社会宣传,建立了面向社会的宣传制度。我们充分利用区域各种新闻媒体和市民学校、家长学校等社区教育网络,宣传综合素质多元评价的含义及重要性;

(二)开展督导评估,提升评价实效

在督导评估过程中,我们还采取分段测评和综合汇报的方式,测试学生各学科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反馈综合素质多元评价的过程和实效。

(三)注重专题研究,强化科研引领

近年来,我们确立了主导性课题“发展型教育"中教育评价子课题的研究、市级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真实性评价研究”、国家级课题“小学语文教学整合评价,研究等6项专题研究,通过科研课题的引领,专题培训的强化,校本教研的实施,将科研、教研、培训三者融为一体,形成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新理念,从而促进了教学行为的全面改善。教师由以往只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变得更加关注三维目标的整合、和谐民主师生关系的形成、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多元评价策略的应用,课堂教学焕发出了师生共同发展的生命活力。

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浅析 篇7

发展性原则:多元评价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这是发展性原则的核心思想。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法与技术、评价的重心、评价的人员组成等都要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由于学生是动态性的,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也应是动态评价,既要重视学生的现在,也要考虑学生的过去,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原则:单项评价是对学生某一方面进行的评价,综合评价是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个方面进行完整的系统的评价。综合评价不是单项评价结果的相加,而是单项评价的发展,充分把握学生发展的全貌与发展趋势。

平时评价与集中评价相结合原则:学生评价贯穿于学生发展的全过程,对于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在校内进行,还要包括校外的表现,即含学业在内的各方面的情况,通过平时对学生表现的记录、观察、谈话等,把对学生评价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以利于学生不断调整与改进。在期中、期末、学年末、顶岗实习前夕、毕业前夕等时段进行评价,以利于学生了解自己阶段性发展的状况。

导向性与激励性相结合原则:多元评价的目标、内容与标准,必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导向性的作用,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以激励学生为主,用“放大镜”来发现学生的优点与长处。

差异性原则:多元学生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动机兴趣、爱好特长等各个方面的差异,尊重和认可学生个性化的价值取向,正确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潜能。

评价主体多元性原则:多元评价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学校、教师、学生、企业人士都是评价学生的参与者,而评价的方式采用自评、他评、互评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能力的不断提高。

评价与指导一体化原则:学生评价应以指导作为实现其价值的手段,指导是评价的继续与发展,要把评价的结果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根据学生的主、客观条件,从实际出发,使学生能掌握自身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方向。

2 评价的内容

多元化评价学生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确定科学、合理的评价内容和标准是实施多元评价的关键。坚持以适应社会需要为依据,以教育目标为准绳,结合我校的实际,对学生的品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个性特长等方面进行合理评价。

2.1 品德素质方面

根据我国教育方针,遵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思想品德要求的政策性规定和行为习惯的基本要求(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中的有关要求),并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特点以及本地方企业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以观念信仰和价值取向为核心,从社会责任、环保意识、民主和法制意识、信念理想、社会公德、品德素养、爱国情操、行为习惯、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立场观点等方面来鉴定学生能否毕业。

2.2 心理素质方面

从学生个性发展水平方面考虑,注重对“自知”“自尊”“自信”“自律”“自强”等心理素质的评价。在评价时,要侧重兴趣、性格和意志以及心理健康方面,包括对课内外知识、各类活动的兴趣和爱好,积极进取、不断追求、乐观向上、主动迎接挑战的态度, 关心理解他人、乐于交往、善于沟通的处事能力。

2.3 文化素质方面

评价学生是否达成各教学学科的教学基本要求,主要看学生在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课程中要求获得的技能、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及学习进步幅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针对中职生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的现 象,特别强调:一是突出学习态度的重要性;二是除根据实际所得学分外,还要看重学业成绩的提高幅度,以此来鼓励、督促学困生注重学业,并使全体学生感到学业成功所带来的快乐。

2.4 身体素质方面

由体艺部体育老师负责考核学生体能、运动技能达到的水平和对待体育技能学习与训练的态度以及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同时, 包括对学生体育与健康的认识、科学锻炼的方法、体育技术、有关的健康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绪和意志表现、卫生习惯等的评价。

2.5 艺术、审美素质方面

主要从音乐课、艺术课入手,由体艺部艺术老师、班主任以及学生从艺术才能展示、审美观念、审美感、创造美的能力等维度进行评价,具体包括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基本知识,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情趣及审美能力(审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判别能力)及艺术才能的展示和提高(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2.6 劳动技能素质方面

这既是决定一个中职学生能否立足于社会的关键,也是鉴定学生能否毕业的又一个硬指标,主要包括正确的劳动观念与劳动态度、安全意识与质量意识、自我服务与社会公益、团队精神与协作意识,尤其是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必须达成的观测技能和生产技能,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主要由校内实习指导老师和上级技能鉴定部门负责考核,这是鉴定一个学生能否毕业的又一个硬指标。劳动技能素质方面的评价还涉及下厂实习阶段遵守厂方纪律、完成安排的生产任务等表现。

2.7 个性特长方面

以社团活动、创业、创新等方面参与度评价学生,奖励学分,激励学生更能适应社会,具有成长的竞争力,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优势和强项,让学生得到最佳的可持续发展。

3 评价的方法

多元化评价学生应重视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变单纯的学业成绩评价为学生全面素质的综合考评,以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实现多角度和多方位的评价手段。多元评价学生主要采取以下的几种方法。

3.1 个人自我评价

学生个人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成长过程的反思,促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调整进步方向、自我建构、自我提高。个人自我评价以《学期期末个人小结》向班主任汇报学期思想、学习、技能等方面的情况,小结自己在某方面的进步之处,在哪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审视在某方面的不足,明确需要努力的方向。

3.2 小组评价

小组评价是以各所学学科或活动为单位分组进行的评价机制,组内同学对该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参与热情、学习效果、协作精神等给予的评价。组内同学讨论评定,给出意见,在《学期期末个人小结》上评议并反馈给任课教师或活动负责人。

3.3 任课教师评价

学习成绩评价主要通过各学科任课教师根据本学科特点,视该学科教学基本要求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学生学习过程和考试考核成绩或等第为依据进行评定,任课教师填写《教师工作手册》(实习指导教师填写《实习教师工作手册》),注重平时过程性积累,对学生的进步予以肯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热情向班主任反馈。体育课教师对学生身体素质达标情况、训练态度等进行评价;艺术类教师对学生审美情趣、才能展示等方面进行评价;技能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热情、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技能考核成绩、证书获取等方面进行评价。

3.4 班主任评价

班主任评价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班主任结合各任课教师反馈意见,对学生思想品德、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技术能力、管理工作、行为规范、校园生活、创业创新、社团活动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填写《学生学籍卡》。

3.5 学校评价

学校评价是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以《毕业生综合素质测评表》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向企业推荐就业。

3.6 企业评价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由实习企业对学生进行评价,以《校外实习手册》向学校反馈实习情况,包括遵守厂纪厂规、出勤、实习态度、操作能力、文明礼仪、同事协作等多个方面,招就处通过《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表》向企业问卷,获得企业对学生的认可程度信息。

摘要: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的教学水平、管理水平、办学理念的重要指标,而教育教学评价是贯穿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全过程的重要内容,如果建立了科学性、公平性、可操作性极强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将会激活学校教学活动中的一切有利因素,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条通途。为此,按照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建立针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多元化评价机制,利用先进的评价分析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反馈教育教学质量情况,通过对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合理评价,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学生多元评价 篇8

一一、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让评价“立”起来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求, 学校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 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才能, 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包括:1.学业评价的书面测试评价;2.体现学生学习过程的课堂作业评价;3.学生思想品德、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非学业评价;4有助于扩大学生发展空间的特长评价。

二二、评价方式多元化, 让评价“活”起来

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为此, 我校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多角度、深层次地刺激学生主体, 变传统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为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教师、家长及社会参与的多元评价。在成长记录中, 学生根据目标要求, 在评价标准上自定等级, 从而帮助他们坚定学习的信心, 增强自我认知的能力, 学会自我赏识, 自我肯定;在小组评价中, 学生慢慢学会努力发现别人的优点, 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人, 适时地、恰当地给同伴以赞扬和鼓励, 这样不但营造了互帮互学、轻松愉快、和睦相处的氛围, 而且为学生将来走入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家长评价无疑扩大了课程资源, 通过联系、反馈、评价, 家长与教师携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三、评价方法多样化, 让评价“实”起来

1. 课堂评价, 激励学生人人成功。

为了使课堂评价真正具有赏识激励作用, 学校要求教师课堂采用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赏识评价语言, 杜绝笼统模糊、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评价, 并对课堂评价用语提出了具体要求, 即要有针对性、启发性、真实性、引导性、激励性。同时, 我们强调评价学生采用“低、小、勤”的原则。“低”是指“低起点”, 教师要站在学生成长角度看问题, 从低到高激励学生;“小”是指“小目标”, 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 确定近期发展目标, 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能力;“勤”是指“勤评价”, 教学中, 教师用积极的眼光、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看学生, 不断探索口语评价的内涵, 总结出赞赏式评价、包容式评价、推进式评价、挑战式评价、纠偏式评价等。课堂上抓住学生的不同特点, 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恰当的评价。如“你的想法很有特色, 但与这个问题的思路稍有出入, 换一个角度想一想, 或许会有新的发现。”“说得很精彩, 如果声音再响亮点就更好了。”……一句赞赏的语言、一个夸奖的手势、一个轻轻的抚摸都能用真情唤醒学生, 以激情打动学生, 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动力。

2. 作业评价, 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新的作业评价观认为, 作业应是具有鲜明的价值追求, 应该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和探索的辛苦。积极探索新的作业评价方法, 研究“等级+评语”的作业评价模式, 把学习态度和作业质量相结合, 把学习与行为习惯相结合。根据学生年级的不同, 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 采用的评价方式也不尽相同, 一、二年级的学生作业, 采用“等级+图案”式的评价, 如“小红花”“小红旗”“小红星”, 分别代表“基础牢固”“进步”“优秀或创新”, 则中高年级的学生作业, 采用“等级+评语”式的评价。教师评语以激励、表扬等积极评价为主, 尽量做到从正面引导, 常用的评语有“督促式”“夸奖式”“诱导式”评语。另外, 还要建立学生作业自评、互评制度。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每一位学生,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成功体验。这样的评价具有很强的激励性、导向性, 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 及时了解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不足。不断明确努力方向, 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形成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3.成长记录评价,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为了使发展性的评价理念真正落实到学生成长之中, 学校实施了成长记录评价, 遵循“人人有才, 人无全才, 扬长避短, 人人成才”的指导思想, 设计了《成长记录册》。《成长记录册》中可以珍藏学生认为写得最漂亮的字、画得最美的画、最满意的手工作品、最想对家长说的话以及试卷、作业等纪实材料。《成长记录册》中每个月的评价内容是根据课标中的学段目标, 教材的具体要求及学生的思维水平来确定的。如一年级新学期开始, 《成长记录册》上画的是一棵苹果树, 树上结满了果子, 果子中是评价内容, 如“我不吃零食了”“我不乱花钱了”“我会穿衣服了”“我会整理书包了”“我能认真听讲了”……图文并茂。孩子们在写写画画中自我评价。除学生自评外, 还有同学间互评, 教师、家长对学生的评价。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过程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 致力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四四、改进考试评价, 让评价“新”起来

一位课程理论家曾说过:“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 而是为了改进”。基于这样的理念, 学校对考试评价进行改革, 以期达到考试评价的最主要目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改进”。

1.考试办法多样化。

我们结合新课改进行考试评价的改革, 积极探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目标纬度关系的处理方法, 考试由书面考试和实践能力考核两部分组成:书面考试重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强调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 鼓励学生求异思维, 允许出现不同于“标准答案”的答案;实践能力考试内容包括学生的动手操作、问题的探究方法、结论的验证过程等, 重在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重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探究能力以及知识的整合能力。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全面考核学生学习发展水平。

2. 考试内容趣味化。

试卷的呈现形式充满了人文气息。试卷标题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 如数学试卷的标题改为“数学快乐园”“数学信心站”和“数学希望坛”等。这样的标题孩子们易于接受, 感到亲切有趣;改变题型名称, 以往标准化的面孔被富有情趣的标题代替, 如数学选择题的“快乐ABC”, 判断题的“当回裁判员”, 语文的“拼音长廊”等, 让学生感到有趣轻松, 学生的一次次考试也就变成了快乐之旅;在考试内容上, 增强试题的开放性、趣味性。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考试中体验成功, 得到发展, 书面检测题还注重题型多样化、层次化, 如数学语文试卷100分外, 设置10分的智力冲浪题, 分为三个星级, 学生还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知识水平的试题, 试卷中还设有“友情提示”“认真细心是成功的关键”。这些言语让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 减轻了考试的压力。

3. 评价结果人文化。

试卷评价结果变“数字化”分数为“等级加情感化评语”, 体现人文性。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批注不同的评语, 总结出优点和不足, 帮助学生查找原因, 对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 用诚恳的态度同他们一起分析, 寻找解决的办法, 对成绩好的同学提出新的目标。如教师在一份56分的试卷上写下:“你有所进步了, 离及格仅一步之远, 相信下次一定会有满意的成绩。”并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 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改进。

多元评价,让学生体验进步与成功 篇9

一、采取自我评价,充分认识自我,帮助学生总结提升

有效的学习是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探究,从思想上接受学习,并在行动中体现出来。那么,如何能让学生主动学习呢?首先要做的是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对自身有个客观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发现不足,制定出相关计划,促使自己迈出第一步,勇敢地去改变,做更好的自己。 在提供学生自我认识和评价的机会时,我们要尊重其差异性,站在发展的角度去看待学生,当学生意识到不足时要引导其自我激励,以此来增强学习的信心,更好地投入学习。 通常,我都会建议学生从目标达成、学习认知、得失总结等方面来自我评价,达到反思总结的目的。比如,在讲Unit 2My Day一课的School Life时,我就结合教材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总结:文本词汇掌握、文章主题认知、阅读理解感悟, 以此来评价自己的课堂表现。随后,我就根据学生的评价从“The character about the school life” 和“The information of the article”方面开展讨论交流,为其提供自由灵活的分享时间,请同学谈谈自己的学习过程、方法,相互借鉴学习。再比如,讲到Family Tree一课时,我课前让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带一张全家福到学校,并且能用流利的英语介绍。学生原以为这只是一项作业,没有什么“玄机”,但是等到他们用各自的方式介绍完之后,我就突然布置了一个任务:对自己刚才的表现评价,说出不足并谈谈改进方法。学生觉得很有趣,以前他们只顾完成作业从来都没有回过头来总结,现在有机会了。令我惊喜的是,他们都尽可能客观地评价了自己,有的说语言错误太多,要夯实基础;有的说要性格太内向,要多在台上表现自己,等等。大家都说得很到位。由此可见,学生对自己的认识还是很深刻的。

二、注重小组评价,开展合作竞争,促进学生认知感悟

研究表明,小组评价是一种很有效的评价方式,相比于自我评价不仅更客观、更全面,还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帮助学生在认清自我的同时还能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促进自身的完善。通常我会选择适当的时机采取小组评价,让学生组成五六个人的小组,以自由发言的方式交流,指出各自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且提供相应的建议,帮助其改善。这样学生就能在自由的交流中充分认清自己,不断深化感悟, 促进英语成绩的提升。比如我在讲Unit1的Reading Welcome to Beijing Sunshine Secondary School时,考虑到学生对文本理解有难度,自主分析可能不够深入,就采取提问的方式引导其进行小组评价,以此达到深入思考的目的。首先,我提出两个问题:1.What do you know about Beijing Sunshine Secondary School ? 2.Why did the author like his school ?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内积极评价,谈谈自己的看法。最后,我让组长将大家的意见收集起来,在班级里一起讨论,将学生的探究过程呈现,满足其深入理解的需求。

三、善用鼓励评价,加强师生交流,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评价不仅存在于学生之间,更多、更普遍地存在于师生之间。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我们不仅是教育者,还是给予学生爱的人,所以要经常对学生给出鼓励性的评价, 让其在意识到不足时也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对学习的信心。对于鼓励性评价的实施,我会贯彻到教学的方方面面,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我对他们的爱和期待。比如, 课堂上每次学生回答正确或表现得出色时,我会进行语言鼓励,像“You’re awesome ! ”“Well done”“Your answer is great!”,让其知道自己表现得很不错。当一个小组表现不错,把我布置的任务完成得很好时,我不仅会表扬他们,还会奖励其一颗“优秀之星”,让其再接再厉。如果其中一个组员表现很好,我就会着重表扬,让全组同学为其鼓掌,这样不仅拉近了我们与学生的距离,而且会调动该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其再提升。此外,分层评价也是鼓励评价中重要的一种,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不同个人之间存在很多差异,我们不仅要做到尊重,更要做到包容,对于其可取之处要大加表扬。比如,有的学生成绩一般,性格内向,在课堂上很少发言,很少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果他在课堂上大胆发言了, 我就会马上表扬他,并且带动其他学生鼓励他,让其再接再厉,树立其学习信心。或者,一个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平时学习比较散漫,但在课文抽背的环节很流畅地将文章背下,我就会给他奖励,让其保持上进心。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要有不同的鼓励,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帮助其更好地学习。

小学生习作多元化评价 篇10

其实,习作教学评价,不单纯是为了给学生某次或某个阶段的习作做出一个终结性的结论,而是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再次习作的欲望,促进学生习作能力、习作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它始终是整个作文教学的一个中间环节或下一次习作的新起点。在习作评价中,要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作用,“通过调动学生对评价过程的全面参与,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反思、加强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整与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成为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和技能不断增强的过程。”

要改变小学习作教学评价耗时费力低效率的状态,建立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这种评价体系,利于发展和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作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评价主体多元化,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传统的作文教学评价,评价主体是教师。作文教学的评价主要由教师对学生已成形的习作进行评定。教师的评价常以外部观察和主观测定为依据,评价的目的主要在于甄别学生的能力水平或成绩,学生作为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

在多元化评价的实践探索中,我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到学生习作的评价中,做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评价形式上,也力求新颖、多样,使学生参与评价不觉得枯燥。我主要采用的方式有:

设计评价表。学生和家长借助评价表进行自评、互评、家长参评,教师做综合性评价。

抽评。组织课堂评价时,在全班的文稿中任意抽取几位同学的文章,由老师或同学大声朗读,或投影放大,全班一起帮这位同学修改、评分。

张贴。利用教室的墙壁,把全班同学的文章,不分优劣,全面张贴出来,供同学评议。当然其他任课教师也会前来阅读。

评选。以作文竞赛的方式,要求全班同学选出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评选,全班同学或家长共同参与评选,选出若干篇优秀之作进行表彰。

由于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学生改变了过去那种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发挥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过去,学生除了不得不向家长汇报考试成绩外,对平时的学习情况怎样,很少主动向家长汇报,相当多的同学写的习作是不让家长看的。因此,孩子平时的学习过程,家长是不甚了解的。由于采取了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手段,每次习作不再是过去那样天知地知老师知自己知,而是众所周知了。因此,学生对每次习作都引起了重视,对习作的评价也尤为重视,学生对习作的关注度空前加大,有的同学甚至悄悄地提前预习单元习作,写好提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地学习,主动地自我建构,积极地改正自己的不足,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体性。

评价内容多元化,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课程标准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习作教学的评价目标,也应从三个维度去体现,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在设计学生习作的评价内容上,我也力求从三维目标去体现评价的多元化。

知识和能力的评价

评数量速度遥《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第三学段(5~6年级)的学生明确提出“40分种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作为参照,其他学段可以制定出相应的速度和数量要求。当然,为了凑字数而写的与题目无关的内容是要删掉不计的。因此在一些作文课上,老师向学生提出明确的速度要求,记录学生完成习作的时间和速度,给予评价,以此促进学生提高习作效率。

评写作表达遥写出来的习作要设法让读者明白你的写作意图,清楚你想表达的是什么。所以,我常引导学生这样评价:这篇文章的内容有没有意思,写高兴的事能不能引起读者发笑,写气愤的事能不能引起读者也生气,写美景能不能让读者也盼望实地一游,写人物能不能让不认识的人凭着你所写的人物特征找到你所写的这个人,等等。总之,文章要通过自己的表达,让别人读得懂并且愿意读、喜欢读。

评突出优点和不足遥习作评价不必面面俱到。学生更不可能较全面地对一篇文章提出评价意见。如果让学生评价一篇文章的一个优点或一处不足,学生是不难办到的,而且这样评价也利于被评价者有针对性地修改。

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评习作的准备遥由学生汇报或自我反思:习作前的准备是否充分;有无事先思考还是临场准备;平时的阅读、思考是否充分等。

评习作方法是否掌握遥结合年级要求,引导学生根据以下方法进行评价:学会观察事物,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和记叙,是否能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记叙,注意有一定的详略安排,突出自己重点想表达的内容,学会分段记叙,会用比喻、拟人、数据、对比等手法使自己的文章更生动,更吸引人,能正确使用学过的标点符号。

评习作的修改遥引导学生关注如下方面进行评价:习作前有无起稿,自行修改后才写到作文本上,有无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有没有认真阅读老师、家长或小组成员给你的评语;每次习作前后几稿,是否有明显改进的地方;别人提出的合理性意见是否采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评写作态度遥学生是否做到写作态度认真、积极,按时完成习作,书写工整。

评写作诚信遥主要评价内容是:学生是否诚实写作,感情真实、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不摘抄或改编作文选里的文章。

评写作情感遥主要评价学生是否体验到习作的快乐,乐意写作,写完后乐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现代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80%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只有20%归结于智力因素的作用。因此,从三维角度设计习作教学的评价内容,既重视了学生的语文认知发展水平,又重视了学生身心素质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使评价的目标真正达到促使学生发展的导向作用。

评价标准多元化,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对原来作文能力较弱的同学,评分尺度要略松一些,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等级评分标准。如习作的字数、速度就可以明确提出几种达标线。另外,为鼓励学生,教师可告知学生每次习作正稿写到作文本上后,还可以重新修改。凡主动修改文章的,每改一稿,都在原来的等级分数上增加一个等级。如原来得“良”的等级分,修改一次后,可以在记分册上记为“良+”,再改,记为“优”“优+”,改得好的,可以跳一级记分。一些作文能力弱的同学,也可以通过多次的主动修改,达到了好同学一样的等级分。另外,在教师的批改中,注意针对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价,评改的侧重点也不同。对作文能力较弱的同学,教师要注意充分肯定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更多地帮助他纠正错别字,把句子写通顺,调整文章的写作顺序,做到文从字顺。对作文能力较强的同学,教师要帮助他准确地用字用词,学会锤炼语言,鼓励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体验。

学生多元评价 篇11

一是丰富了教师判断“好”学生的标准。传统的“好”学生,一般是指学习成绩优良、遵守纪律的学生。但从多元智能理论来衡量,这些学生也不过是在“语言智能”或“数学逻辑智能”等某一方面表现较为突出而已。与此同时,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往往被教师有意无意地忽略。这种片面的认识,直接导致了教师学生观的陈腐。其结果是学生的优势智能得不到发展,最终可能变成真正的“庸才”。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和引进正好弥补了传统教育观念上的这一缺陷,使教育者树立起全面的智能观。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找准学生的特点对症下药,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尽量要使其长项更长,短项变长,而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当成同一个人来教。只要不再用单一的标尺来衡量所有学生,教师眼中就会出现一大批好学生。

二是为教育界重新设置课程以及课程的培养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目前,“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的开发依然是课程设置关注的重点,其他方面的智能开发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八种智能是处于平等地位的,并不存在谁高谁低、谁主谁次的问题。而在实际中,教育者却人为地把它们做了等级的划分。这种等级的划分说轻了是教育急功近利思想的反映,说重了则是违背了教育规律。多元智能理论为教育管理部门重新调整课程设置和课程培养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是为教师转化“差生”提供了新思路。加德纳在多元智能理论中有个重要观点,即“每个人同时拥有这八种智能”,“大多数人是有可能将任何一种智能发展到令人满意的水平的”。在传统的教学中,任何一个班级,除了少数的优秀生和大多数的中等生外,都有或多或少的“尾巴”,这些“尾巴”就是传统意义上所谓的“差生”。

对于“差生”这个概念,教师最好还是不要急于使用,根据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来看,这些所谓的“差生”如果不是先天或后天因素所造成的智力障碍,他们的八种智能应该是和其他学生一样的,其任何一种智能都可能发展到令人满意的水平。要抛弃一个学生并不难,而要把一个“差生”改造成一个“好学生”却并非易事,也许正因为难,才导致了许多教师对“差生”的漠视,从而使差生愈来愈差。

其实,加德纳的理论不仅为我们转化差生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增强了我们转化差生的信心。对于“差生”,教师要关注他们,了解他们的哪一种智能最为突出。抓住这个长项给学生肯定和鼓励,增强他的信心,同时带动提升偏弱的智能方面。长项更强,弱项不弱,所谓“差生”也就不存在了。

作为教师,要深刻理解多元智能理论,并用它来指导教学实践。教师要转变用单一智能发展水平评价学生的观念,学会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多角度的评价,力求使学生的多种智能水平得到平衡发展。

作者系山西省长治市第四中学校长

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篇12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多元化评价,有效学习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 数学教学课程应提出数学学习新的评价模式, 评价的内容与重点既要关注到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更要重视他们对数学情感和态度的变化发展。做到及关注结果, 也重视过程。因此, 建立有效全面的多元化评价方式, 不仅是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更是关注学生自我发展, 体现教育中“人”的重要方式。

一、多元化评价实施的意义

1. 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随着国家教育对素质教育的愈渐重视, 国务院和教育院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纲领》中明确指出必须建立全面有效的学生评价体系, 而不能在单纯的以学习成绩和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1]。而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加深学生对自身的了解, 让教师能更为全面的了解学生在学习数学的优势和劣势, 以制定更好的教学方式。多元化评价打破了传统教育评价中的单一的标准和目的, 改变了传统数学教学评价中的弊端。这对于推进素质教育, 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2. 是完善和改革现有评价系统的有效方式

目前数学教育中所使用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以学生数学的考试成绩为导向, 以分数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二是以学习目标为导向, 通过设定预定的数学目标以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三是采用素质综合评价的方式, 通过对学生日常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及成绩综合评价[2]。

第一种评价方式目前仍是基础教育比较薄弱和一些城镇中主要运用的评价方式。该方式的弊端显而易见, 虽然与目前国家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不符, 但因为有着长久的使用历史而很难在短时间得到改变。第二种虽然在前一种方式上有所进步, 很好的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但对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观念, 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态度并没有实质性的效果。在该种方式中, 结果仍具有占有比较重要的导向地位, 也更加看重学生对数学知识和知识技巧的掌握程度。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改善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态度。第三种方式虽然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但仍将各评价内容量化。虽然该种方式能有效鼓励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但对学生又很强的规范性,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对于数学的创新能力。无论任何一种评价方式都具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多元化评价方式要重视从不同层面出发, 关注学生的个性与共性, 从而完善和改善评价体系。

二、多元化评价的基本要素

1. 全面性

数学教育的内容不仅仅是保证学生对数学知识要点和技巧的掌握, 还要锻炼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思考、理解、应用、计算、反思、检验等能力, 所以以上这些也应该纳入到评价中。作为评价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即评价的主体, 也应该包括多方面的, 如评价不仅要从教师的角度进行, 还应该让家长、学校、学生也参于到其中。依托多元化评价不仅能有效评估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和技巧的掌握, 关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塑造、价值观念也能很好的进行评估, 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数学学习。

2. 教育性

建立多元化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数学教育。建立评价不应只是仅仅局限在学生对数学结论或知识点的掌握, 而应该帮助学生掌握真正的数学精神。如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和学生探究更多的解题方式或思路, 随后从中选择出最优的方案, 并详细讲明该方案的优势在哪里。让学生明白, 数学解题可以有很多种方式, 但每一种方式都应该有着严谨的逻辑思维。

3. 发展性

多元化评价虽然具有一定的甄别和筛选功能, 但并不只是将学生的学习情况简单地做好坏之分。评价人员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进行评价, 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优势和弱势进行详细的比较, 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价值观, 更好的探究自我学习数学的方式。

4. 可操作性

一套好的评价系统的建立, 需要多个客观条件支持, 也受到多个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在制定多元化评价时要考虑的评价对象的学习环境、背景, 考虑到评价机构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等。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价标准和目的, 以保证多元化评价的顺利进行。

三、多元化评价建立过程

1. 重视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是实行多角度评价的具体表现, 从根本上保证了评价信息的多元化, 有利于实现评价对象的自我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发展。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必须包括学生自身、同学、朋友、教师、家长和学校。素质教育始终强调, 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 是处于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建立多元化的评价, 更应该重视并突出这一理念。由学生自己完成对自己的评价, 可以帮助学生更为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 充分发挥自我的主观作用。从另一方面来说, 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数学学习结果评价的公正性, 对学生的自我观察力、自我评价能力都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评价中, 有效的改变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被动地位。学生能够通过和教师的交流, 改变以往看待数学学习的角度, 从而探寻到更适合自身数学学习的方式。

2. 建立明确的评价标准与目的

不同的评价目的应该参照不同的评价标准。数学学习的内容并不单一, 多元化评价的主体也不单一, 如果评价标准和目的单一, 就与整个多元化评价相矛盾了。根据《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纲要》和《数学课程标准》, 关于数学学习的目的可以明确为: (1) 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技能, (2) 重视对数学解题过程的探究, (3) 养成数学思维能力, (4) 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5) 实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3]。

前两者能通过具体的解题过程或测试完成评价。但在测试过程中, 评价主体应重视与学生的交流, 全面了解其对数学知识要点及技巧的掌握程度。而数学思维能力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它不是一道简单的测试题便可以完成的, 是需要评价主体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评价过程, 如建立学生档案或每个学期学生课堂评估表现。在结合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准确的评价出关于数学思维能力的结果。第四点目标中涵盖的内容更为抽象, 广泛, 它包括学生对于数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念。如有些学生对数学具有足够的学习欲和好奇心, 对于数学的态度也就更加积极, 自然也就更愿意主动学习数学, 学好数学;而有些学生认为数学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没有多大关系, 由于自身的接受能力慢或理解能力差, 因此始终对数学无法提起兴趣, 以一种消极的态度面对数学, 使自己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地位。第五点是探究学生对于数学的应用能力。生活中哪些方面会用到数学, 数学仅仅只是简单的数字运算?这些都是该目的所要考虑的内容。

在明确评价内容和标准时, 要重视各个目的之间的关联性。其五点目的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在确定最后的评价结果时, 要综合看待这五点目标的实现, 才能对评价对象做出更为全面、实际的综合评价。

多元化评价是从多个角度, 采用多个评价主体多进行的一个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是目前我国素质教育的必要要求, 是当前评价体系改革的重要手段。多元化评价必须实现可操作性、发展性、教育性等基本要素, 从多个角度, 采用多个角度、多个目标和标准共同完成。重视突出多元化评价的多元性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结合其实际实施情况, 才能有效的发挥多元化评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爱玲.试论有效课堂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 34:52-55.

[2]王学珍.开放教育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的实践探索[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 01:89-92.

上一篇:国际生产网络下一篇:人类教育怎样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