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产业化论文

2024-12-10

后勤产业化论文(精选6篇)

后勤产业化论文 篇1

后勤工作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是服务、保障员工的平台, 是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弘扬企业精神的重要载体, 是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办企业方针、把公司党组对广大员工的关心落到实处的重要途径。近年来, 江西省崇仁县供电公司主动适应新形势, 以改革的勇气, 创新的智慧, 积极推行后勤专业化管理, 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后勤管理之路。

1 新的发展形势, 让后勤专业化有了“助推器”

崇仁县供电公司按照“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的原则, 积极推行后勤专业化管理模式, 着力提高后勤保障服务水平。采取业务外委的形式, 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面向社会择优选择物业管理公司, 承接公司后勤服务及物业管理工作。

在运作过程中, 该公司与物业管理公司签订业务委托合同书, 明确其业务范围、业务内容、报修流程、维修时限及相关义务。由物业管理公司采取“服务打包”的方式, 全面承接机关本部、各供电所、基层单位的后勤服务工作, 包括安全保卫、水电维修、设施维护、环境卫生、场地绿化、保洁炊事、食堂厨师聘请等后勤服务事项。根据各供电所、各基层单位所需物管人员数量, 测算出全年物业管理总费用, 由公司以此为依据支付物业管理公司物管费, 由其负责发放聘用人员工资等各项开支。物业管理公司按照公司的管理要求及工作流程, 负责做好各基层单位的后勤服务工作, 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为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2 充分整合资源, 使后勤建设工作驶入“快车道”

后勤专业化管理实施以来, 该公司以班组达标建设为抓手, 充分整合资源, 集约利用, 全面加强基层环境建设, 新建或改造供电所及二级机构办公室, 完善硬件设施, 添置办公桌椅、电脑、床具、电视等生产生活用品, 实施环境绿化, 后勤建设工作驶入“快车道”。

打造“健康食堂”。员工餐厅引进了最先进的反渗透水处理设备, 购置了专门的箱柜, 用于冷冻及各式餐具堆放、消毒。物业管理公司本着人性化的服务理念, 关心员工身体健康, 聘请专业厨师队伍经营管理, 做出一道道精心搭配的营养餐, 处处让大家感受到了专业化后勤服务的水准。

建造“舒心宿舍”。实行后勤专业化管理后, 成立了员工宿舍物业管理委员会, 组织人员安装路灯。委托物业管理公司聘请了门卫、清洁员, 安装了电子摄像头, 加强治安管理和环境卫生整治, 并制定了物业管理办法, 构建常态化管理机制。如今, 员工宿舍区窗明几净, 环境优美, 秩序良好, 管理到位, 打造的“舒心宿舍”使员工安全感、幸福感大大增强。

规范“车辆管理”。后勤专业化管理推行以来, 按照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的要求, 采取多项措施加强车辆管理。推行派车单制度。凡因工作需要出车的, 由用车部门负责人到综合服务中心填写出车申请单, 综合服务中心再根据工作需要安排车辆。若要到外地或外省出车, 则需经公司领导同意方可出车。安装GPS车载监控系统。车管人员可通过该系统对公司所有车辆实施分级监控、轨迹查询、越界报警、目标测距等, 有效杜绝车辆超速、超区域等违章违纪现象, 最大限度降低车辆安全事故率, 实现车辆安全。

建设“和谐乐园”。建设员工活动中心, 配置了网球场、篮球场、健身房、乒乓球、台球室及KTV娱乐室, 使员工健身活动有了好去处。针对离退休老员工没有活动场所的情况, 该公司又想方设法调剂办公场所, 改造装修成老年活动中心, 并配备了娱乐活动设施, 使老员工“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让他们退休后仍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领导的关怀。

3 后勤专业化管理, 让企业发展步入了“和谐号”

自后勤专业化管理模式运行以来, 该公司后勤保障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企业发展步入“和谐号”。

后勤管理更精细。“物业公司作为专门的后勤服务机构, 无论在管理人员、管理流程、管理技术、管理手段等方面, 都具有更专业、更精细、更集约的优势, 较之原先供电所、基层单位自己管理后勤来说, 无疑是天壤之别, 无法比拟。这既适应了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建设形势, 也使后勤管理实现了专业化。”对此该公司经理周琦如是说。

后勤服务更保障。原先, 公司在一些大型施工作业中, 往往会出现后勤服务跟不上的问题。后勤专业化管理实施后, 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实行后勤专业化管理后, 在大型施工过程中, 公司一个电话打过去, 物业管理公司便派专人及时送来了快餐、矿泉水及防暑降温及劳保用品, 为工作在一线的员工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后勤保障, 提高了检修效率, 提升了生产水平。

推动了工作发展。后勤专业化管理的实施, 使基层单位不必再为物业管理这类琐碎事情操心, 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心致力于安全生产、电网维护、故障抢修、降损增效、优质服务、电费回收等工作, 为推动公司加快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后勤产业化论文 篇2

2007-9-25莆田学院评建办

欢迎曹校长到我们后勤处检查指导工作,我也很高兴能有这么好的机会向曹校长汇报工作。下面我分两个部分简要汇报学校后勤的情况。第一部分:学校后勤的情况

1999年实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我们学校后勤体制也进行调整,由原总务处一分为二,成立产业后勤管理处和产业后勤集团公司。后勤管理处作为学校职能部门,对全校后勤事务进行管理和协调,下设房产科、公共事务管理科,负责房产管理、经济适用房销售、行政家具和公共配置、公共卫生、公费医疗管理等,挂靠有植物园建设办公室和试验总场,共有工作人员8人,其中处长一人,副处长二人。后勤集团公司作为后勤服务实体,按企业化运作,承担餐饮、住宿、物业管理、接待、维修、水电管理等各项后勤服务。

第二部分: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为教育教学服务。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后勤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是紧紧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努力为师生员工创建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和氛围,提供优质的服务,全面贯彻落实“培养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后勤主要从教学条件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和强化育人功能等三个方面为人才培养做好各项工作。

1、加强教学条件建设,满足本科教学需要。

教学条件建设是确保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学校高度重视教学条件建设,不断加大投资和建设力度。学校现有占地面积2002亩,生均达132.32平方,校舍总面积426682平方,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99115平方,生均19.74平方;学校的普通教室、语音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等各类功能的教室齐备,设施完好,很好地满足了本科教学的需要。学生公寓面积169931平方,生均16.85平方,生活设施齐备,学生居住环境和质量较好。学校还建有学生活动中心,为学生素质拓展和才艺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学校在新校区建设中,注重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根据学校办学特色,把植物园建设与校园建设有机结合,二园合一。坚持校园建设为育人服务,为本科教学服务,植物园建设也初具规模,建成了木兰园、双梅园、蔷薇园、槭树园、杜鹃谷、金缕梅园、松柏园、山茶园、翠竹园、果木园等9个园区。现植物种类已达到1700多种,去年又实施了数字植物园建设,成为良好的教学和教学实习场所。除专业教学外,也成为广大学生课外科普知识学习的基地,比如非林科类学生的认树活动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供了文明、整洁、舒适的育人环境。2005年学校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单位。

2、强化服务,努力为师生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后勤积极贯彻落实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以生为本,牢固树立后勤为教学服务、为师生生活服务的思想,把握后勤服务的方向,高举服务大旗,打造“满意后勤、和谐后勤”,通过强化内部管理、队伍建设和公司文化建设,开展服务质量工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竭诚做好各项服务和管理。

为了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上保持愉悦的心情。后勤开通了1234服务热线,在后勤网站开辟意见反馈栏目,专人接待和处理。据统计2006年服务热线电话2164个,网络信息597条,对师生反映的每一个问题都及时予以回复和处理。学校分管领导召开的后勤例会,邀请教务处、学生处领导参加,要求他们对后勤工作提要求、提意见。后勤领导走访各学院,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加强科学管理,为师生提供优质的饮食服务。全面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推行食品卫生管理“五常法”,学生食堂获得浙江省A级食堂单位称号,赢得学生的交口称赞。

方便学生,增加服务项目。学校后勤向学生承诺:“只要你所需,就是我所急”。饮食中心、宿管中心为方便学生,设立多项免费服务项目。比如:由于学校地处临安,为解决师生节假回家买车票难的问题,后勤公司每年都主动与杭州

火车站联系,来校设立售票窗口,极大地方便了学生;有些专业需野外实习,饮食难以解决,后勤公司就派出炊事人员一同前往,解决学生吃饭问题。为丰富学生饮食和特殊需求学生,开设美食城和清真餐厅。

努力为教师排忧解难,着力解决教师住房问题。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建设经济适用房,放宽购房条件。开设杭州教工班车。老师就餐不方便,就在学院楼集中的学四开设了教工餐厅。对引进人才把办公桌运到办公室。只要教学需要,师生学习、生活需要的事,后勤不提条件、不讲价钱,做了再说。

为提高服务质量,后勤公司严格实行科学管理和考核,加大服务质量监控力度,实行每周一次监控、检查工作。2006年累计发出26期监督通报,提出整改意见187条,并对26条有效投诉进行处罚,对好人好事进行了表扬奖励。通过全体后勤人的共同努力和辛勤劳动,学生对后勤比较满意,通过和谐后勤建设,构建和谐校园。近二年,后勤服务质量满意率均在90%左右,2005年被评为全国高校后勤先进集体。

3、服务育人,认真履行育人职责。

学校后勤既是一个服务实体,同进又必须认真履行育人职责,这是高校后勤的一项重要任务,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的必然要求。学校后勤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关系密切。后勤的优质服务、后勤员工优良的思想品质、良好的精神风貌、敬业的工作作风,都会感染和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后勤员工既是服务员,同时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因此后勤有责任去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全方位营造育人氛围,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加强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学生公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学校后勤积极营造健康的公寓文化氛围,丰富学生文化生活。例如,公寓内选用学生的书画作品布置室内环境,与工程学院共建学院特色楼,共同举办公寓文化节,后勤员工与学生进行联谊活动,评比星级寝室等等,增强了学生团队意识和学习兴趣;实行后勤共产党员联系学生寝室制度,关心学生思想和学习生活,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全面关心学生成长成才,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后勤公司设立贫困生基金,由公司和职工捐助,资助生活困难大学生。每年提供130-150个岗位,支持贫困生勤工助学。积极鼓励和配合学院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对碰到困难的学生给予主动关心、帮助解决,比如被评为全国十大孝星的刘庭同学,一入学就提供给他勤工助学岗位,给他以关心和温暖;对有困难不能回家过年的学生,后勤职工把他们带回自己家过年;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学生安全教育、防范教育。后勤员工热情关心同学,帮助同学给学生以良好影响,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许多后勤员工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和关注。有的因为工作岗位要变动,许多同学都表示不同意,强烈要求留下来。后勤员工和同学的关系融洽,通过关心帮助学生、感染和教育学生,形成关心他人、互相帮助的品质和行为,学会感恩。5月3日浙江日报头版以浙江林学院学生“五一”热议劳动者“管理员阿姨最可爱”予以报道,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建立大学生生活协同委员会,搭建后勤联系学生平台,构建学生参与后勤管理、培养学生实践和管理能力有效方式。生活协同会负责编印《林苑生活报》,设立食堂大堂经理,参与宿舍管理。后勤文艺晚会、后勤员工与大学生同台演唱,气氛热烈融洽。通过生活协同会这一平台,一方面加强了学校后勤与学生的联系,相互了解,促进后勤各项工作,另一方面,给学生以锻炼和实践机会,增强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交流能力,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这次虽然是本科教学评估,但也是对我们后勤的一次评估,评估后勤有没有牢固树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后勤为教学工作做了哪些服务,为学生成长成才做了哪些工作。通过这次评估,是对我们一次牢固树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再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永恒的主题,牢固树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是学校后勤永恒的主题。我们深深感到后勤如何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如何更好地为师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服务,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需要我们不断进行研究,诚恳地希望各位专家对我们后勤工作进行指导、多提宝贵意见。

我就汇报到这里,有不对之处,请专家指正。

后勤产业化论文 篇3

一、高校后勤产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1.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不统一。

高校后勤产业化之后, 后勤产业经营所使用的资产大部分归学校所有, 而经营权归后勤产业, 即后勤产业的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不统一。

2.财务管理实行产业化运作。

高校后勤逐渐产业化和后勤服务资源配置的市场化, 高校后勤的管理职能和经营职能分离[3], 使得高校后勤在经济独立核算、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

3.更多地追求经济效益。

随着高校后勤的产业化, 其后勤财务管理不再仅仅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收集资金、分配资金、使用资金、记账和报账等工作上, 而更重视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控制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4], 财务管理也由“报账型会计模式”转变为“经营型模式”,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成为财务管理的目标。

4.更多地参与财务决策。

高校后勤从高校剥离出来以后, 财务管理的目标和理财环境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应该以财务决策为核心, 构建高校后勤的财务管理运行体系。

二、后勤产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后勤虽然实行产业化管理, 但由于资产属于学校, 因此, 高校后勤与社会完全独立的产业集团不同, 其经营权是独立的, 而财务管理和服务应该接受高校的监督, 必须将追求经济效益与师生利益有机结合起来。但是, 目前随着高校后勤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在财务管理和服务监督方面却存在以下问题。

1.独立经营意识不够。

面对事业型向企业型财务核算的转换, 部分高校后勤产业集团未能及时树立市场运作观念, 强化盈利与亏损意识, 而是继续沿用事业单位的一些做法, 致使后勤产业的内部财务控制, 无法适应企业化管理的需要。

2. 产权关系模糊。

后勤产业在使用原高校资产的过程中, 由于难以确定所用资产是投资入股还是租赁经营, 是形成所有者权益还是以负债挂帐, 以致成为后续财务管理的梗结[5]。后勤产业在利用原所属高校资源开展经营活动时, 由于两者的经济往来难以进行会计确认, 出现了内部财务控制的盲点。

3.共赢思想缺乏。

部分高校后勤产业化后, 完全脱离高校的监督, 成为了完全独立的产业, 其财务管理和服务都脱离了高校的监督, 所从事的经营活动只是为追求公司的最大利益, 忽略了高校的利益。

4.经济事项复杂, 财务管理难度大。

后勤产业涉及多个方面, 包括物业、校园餐饮、水电、保洁、校园绿化、房屋维修、服务接待等, 其财务运转也具有多行业核算的特点, 涉及制造业、商品流通业、饮食服务业、建筑施工业等多行业, 经济事项较为复杂, 会计资料整合难度大, 统一协调要求高, 增加了后勤产业财务控制管理的难度。

5.监管脱节, 师生利益和服务质量不能保障。

部分后勤产业服务的对象就是本校的师生, 然而由于监管脱节致使服务质量降低, 价格偏高, 使得高校师生利益不能得到保障。

6.财权分散, 难以监管。

高校后勤产业组建初期, 各产业大都下设独立核算单位, 自行配备财务人员。随着后勤产业不断扩大, 财务人员隶属于经营单位, 其利益与所属部门业绩直接挂钩, 因此, 财权分散很难实施财务监督。

三、后勤产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1.理顺资产产权关系, 增强独立经营意识。

后勤产业是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进行经营, 只享有资产的经营权, 资产所有权归学校。因此, 学校与后勤产业要明确产权关系, 即办理资产划拨, 后勤产业应配合学校资产管理部门、财务和审计部门, 对现有资产进行认真清查核实, 按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规定, 办好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审批手续和资产评估、产权登记手续;而学校财务应凭产权契约做增加“校办产业投资”和减少“固定资产”的有关帐务处理。理顺产权关系之后, 要赋予后勤产业完全独立的经营权, 即后勤产业只要是在合法经营范围内, 真正成为独立法人, 独立经营, 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服务型产业, 形成自我经营, 自负盈亏的新模式, 同时, 树立市场运作观念, 对类似产业要引入合理化竞争机制, 强化盈利与亏损意识。

2.加强共赢思想, 加强财务管理。

后勤产业尽管具有独立的经营权, 但是高校还具有资产所有权, 并且资产无论是以租赁方式还是以合资方式, 高校都应得到相应的利益。因此, 后勤产业要具有共赢的思想意识, 其经营和管理应接受学校对财务和服务质量的监督。后勤产业建立结算中心, 企业下属各实体实行报帐制度, 强化产业总体资金调控力度, 所有银行贷款、对外抵押担保及投资项目均经结算中心办理。这样可充分发挥后勤产业内部融资优势, 运用下属实体资金存量, 调剂余缺, 实现资金优化配置,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内部资金不足的矛盾, 实现资金低成本扩张, 提高资本的运营效率和高校后勤的产业效益。

3.合理收费, 加强学校监督。

社会化改革以后, 必然涉及到服务结算价格和收费标准的问题, 学校应合理确定后勤产业服务的范围、服务项目、服务质量和收费标准, 建立科学的财务结算关系。后勤产业必须实行严格的一级财务管理体制, 严格发票管理, 收入发票要做到日清月结。绝对不允许任何部门坐支收入和截留收入, 所有收入必须统一进入后勤产业结算中心[6]。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要逐步运用财务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实行收费管理。提倡刷卡或转帐交易减少现金交易, 便于财务管理人员随时掌握各实体的收入情况。同时, 对涉及学校、师生利用的后勤产业, 例如, 后勤食堂、后勤物业、后勤维修等部门, 学校成了相应的监督委员会, 其中监督委员会由学校分管后勤产业的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和相关产业的责任人, 对后勤产业指定的价格和收费标准进行监督。平时, 监督委员会也可设置监督电话, 随时接受教师和学生对服务质量和价格的投诉, 并及时对投诉进行处理, 最大限度地保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利益。

4.实施责任成本管理。

长期以来, 高校产业的成本核算不够完善, 无偿占用学校的大量资产, 经营额严重不实[7]。会计制度转换以后, 要明确成本的开支范围, 采用责任成本现代财务管理方法, 划分若干个利润中心, 严格成本核算, 建立成本管理和考核机制。当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结束后, 可根据任务完成情况, 对各责任中心的经营业绩进行具体的评价, 找出差距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5.实行会计委派制。

高校后勤会计委派制是高校后勤产业化改革时期的需要, 学校对后勤产业的会计委派就是由学校财务向后勤产业财务机构委派财务人员, 具体负责后勤产业及下属各中心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 协助后勤产业为管理好企业而出谋划策, 同时要严格按照财经纪律要求, 规范后勤产业会计核算工作, 客观地反映后勤产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履行会计监督职能。委派会计的工资、奖金等一切福利均由学校支付, 不得参加后勤产业的利益分配, 后勤服务实体的财务人员和企业不存在依附关系, 使财务人员能维护资产所有人的利益。实行会计委派制有利于学校后勤资产的保值增值,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有利于保证后勤产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当后勤社会化改革过渡期满, 学校后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后, 通过社会中介机构对资产正确评估, 完全理顺了学校作为投资者与后勤产业的责权利关系后, 这时, 应终止对后勤产业的会计委派。

6.强化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是严格监督、考核后勤产业财务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 是强化监督约束机制, 提高经营效的保障[8]。因此, 后勤产业应建立高层的内部审计监督机构, 配备专门人员, 确立其地位, 明确其职能, 并健全内部审计监督考核制度, 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要加强对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和重大经营决策执行情况的过程性审计和监督, 围绕后勤服务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年度预算, 对其资金流向、财务状况变动等情况实施全过程的跟踪和监控, 定期检查, 及时反馈预算执行中的突出问题, 并给予纠正和处理, 确保预算的严肃性和后勤服务实体发展目标的如期实现。

四、财务管理和服务监督实例

1.财务计算实例。

高校后勤产业财务管理应与稽查监督相结合, 例如, 我校就实行财务结算与稽查监督相结合, 持有产业经营负责人审批的合法的原始凭证进行结算, 结算时要编制记账凭证、填制收付款单据, 加盖负责人名章, 稽核并加盖财务专用章和收付讫戳记, 之后按照要求整理会计档案, 及时归档, 妥善保管。

2.后勤产业服务监督实例。

高校后勤产业服务实行监督机制, 应成立相应的监督委员会, 分别对后勤产业的服务质量和价格进行监督, 最大限度保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利益。

例1, 我校食堂实行服务监督机制, 成立学校食堂服务监督委员会, 由学生、教师和学校分管校长组成, 对学校食堂的服务质量、服务价格、饭菜价格、卫生情况等进行监督, 根据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 对食堂负责人提出意见, 食堂则根据所提出的意见进行整改, 并向监督委员会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

例2, 我校后勤物业实行服务监督机制, 成立学校物业服务监督委员会, 对学校物业的服务质量和价格进行监督, 最大限度保护学校教师的利益。比如, 学校教师暖气系统改造, 物业服务监督委员会对暖气系统改造的价格和费用进行监督, 发现所指定的价格偏高, 及时通知学校后勤物业服务公司, 并要求核实和降低价格, 最后达成让学校物业和教师双方都满意的合理价格, 有效保证了学校教师的切身利益。

五、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 可知:要在保证学校、教师和学生利益前提下, 使后勤产业得到良性发展, 学校应理顺资产产权关系, 增强后勤产业的独立经营意识;加强对高校后勤产业的财务管理, 增强共赢思想, 实施责任成本管理, 实行会计委派制, 强化内部审计制度。学校应成立监督委员会, 对后勤产业的服务质量和价格等进行监督, 最大限度保护教师和学生利益。

摘要:针对高校后勤产业化后财务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 本文对如何完善高校后勤产业财务管理制度, 加强后勤产业服务监督, 建立符合高校后勤产业化的财务管理模式, 提高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 给出了相应的措施, 并结合实例对学校后勤产业财务管理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加强财务管理对当前高校后勤产业健康发展, 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校,后勤产业,财务管理,分析

参考文献

[1]张爱祯.浅议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8, (7) .

[2]贾淑敏, 刘艳玲.高校结算中心的理财职能与校内资金管理.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6, (5) .

[3]尹文秋.关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创新的思考.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8, (3) .

[4]李红.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8, (8) .

[5]梁文军.论高校资金结算中心的风险与防范.金融经济, 2006, (22) .

[6]关虹.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财政监督, 2007, (12) .

[7]查晓岚.论高等院校会计核算中心职能的创新.经济师, 2005, (12) .

后勤产业化论文 篇4

后勤产业集团干部年度考核述职报告(考核期:2006年9月1日~2007年12月31日)

附2:

后勤产业集团员工年度考核表

(考核期:2006年9月1日~2007年12月31日)

附3:

后勤产业集团处级干部考核民主测评票

单位(盖章):测评时间:2007年12月19日

请在相应栏目划“√”,处级干部测评表栏目中好为满分,较好、一般和差分别为满分的80%、60%和40%。

附4:

后勤产业集团干部考核民主测评表

注:为便于述职与测评,将德、能、勤、绩、廉五项内容提出若干具体要求,供参考。请在相应

被考评对象所对应的栏目内填写考核分,优秀为满分,差为0分。

附5:

后勤产业集团员工考核评价表

后勤产业化论文 篇5

1 北京公交集团站运分离改革创新的内涵

集团公司关于第四客运分公司站运分离实施后勤管理专业化工作试点方案明确指出,站运分离就是通过创新内部服务管理机制,全面实现公交场站后勤服务与运营主业分离,做到公交场站物业专业化管理全覆盖,积极推进多元社会专业化服务。

具体来说,站运分离创新,就是公交场站运营公司——各个公交客运分公司,把场站的后勤服务从客运运营主业中分离出来,改变过去由各个客运分公司管理,既负责运营,又负责后勤服务的局面,把后勤服务通过合同委托的形式,全部交给专业的物业管理部门——鸿运承物业管理中心,由鸿运承物业管理中心对集团下属所有分公司的场站提供相应的物业管理服务。

北京公交集团站运分离创新,实质上是一种服务创新,它包括物业服务的过程或流程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以及理念创新等方面。

(1)物业服务的过程或流程创新。物业服务的过程或流程创新,是指物业服务从原来由场站运营的各个客运分公司分别提供,改由集团下属的专业化物业管理单位——鸿运承物业管理中心统一负责提供,包括直接提供、外包提供或混合提供等。鸿运承物业管理中心已由简单的场站物业服务向创新型物业服务集成商转变。而且,创新后的物业服务的提供,主要通过合同并依据专业标准,有更为专业的流程。

(2)物业服务的制度创新。物业服务的制度创新,主要是指鸿运承物业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公交场站后,制定了一系列更为专业更为符合实际情况的物业服务管理制度,这些制度、规定或标准,对于场站后勤服务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提升作用。

(3)物业服务的模式创新。物业服务的模式创新,是指场站物业服务由鸿运承物业管理中心统一进行规模化经营,各个场站管理服务处共享企业资源,如资金、技术、材料、劳动力等;把物业管理业务分成不同的区域或板块进行统一的辖区式的区域化管理和集约化管理等。

(4)物业服务的理念创新。物业服务的理念创新,主要是把原来的计划管理、行政管理改变为按照市场的规律和机制,提供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物业服务。

北京公交集团站运分离创新内涵如附图所示。

2 北京公交集团站运分离改革创新的主要做法

(1)通过站运分离试点,摸索经验指导全面推广实践。为了搞好站运分离工作,2014年,北京公交集团首先在第四客运分公司开展了站运分离试点,集团公司、第四客运分公司以及鸿运承物业管理中心都组建了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在此基础上,做好了顶层设计,形成了站运分离的十个具体方案,并拟定了《公交集团公司关于公交场站站运分离实施后勤专业化工作的宣讲提纲》。这些方案和宣传文件对推动站运分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试点,北京公交集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并以《北京公交集团后勤管理改革实践与战略》课题的形式,积极总结经验,提出新的实践战略。2015年,在这个课题总结的经验与战略的指导下,北京公交集团继续努力,在全集团开展了站运分离创新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重塑站运关系,促进管理体制创新。站运分离本身就是一种管理体制的变革。站运分离过程中,公交集团在明确场站后勤服务与运营主业分离,由鸿运承物业管理中心和各客运分公司分别管理,以及各客运分公司和场站物业管理单位(鸿运承物业管理中心)管理范围的具体划分之外,还明确了双方的委托与被委托、服务与被服务、聘用与被聘用的法律关系,以及在这个法律关系框架下双方的财务关系。

同时,集团公司积极把握这次管理体制改革的机遇,理顺和明确集团公司和场站物业管理单位——鸿运承物业管理中心的财务关系与人事关系,也理顺和明确了各个场站管理的具体单位,例如管理处,以及保洁、绿化、保安、维修等各专业公司与集团公司、鸿运承物业管理中心以及各客运单位的契约关系、利益关系以及合作关系。

(3)完善制度建设,实现管理制度创新。站运分离过程中,集团公司土地房屋行政管理部负责与场站管理单位鸿运承物业管理中心一起,逐步整理、健全和完善了场站管理的服务制度、规定、规程及标准。这些制度、规定、规程及标准等,已经从现代物业管理的视角,以市场经济的观念,站在北京公交集团公司场站物业管理的高度,根据各个场站的具体情况,予以重新审视和修改调整,并加以健全完善。积极按照决策程序化、考核定量化、组织系统化、权责明晰化、奖惩有据化、目标计划化、业务流程化、措施具体化、行为标准化以及控制过程化来开展场站管理的一系列工作,实现了管理制度的创新,为后续后勤物业管理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灵活管理场站,注重管理模式创新。集团公司所属公交场站众多,有首末站、中心站、枢纽站、停车场,并且各有特点:规模有大有小、建设有先有后、相距有远有近、设施有新有旧、智能有高有低等等,针对不同的场站情况,集团公司和鸿运承物业管理中心积极采取灵活的管理模式。

例如,北京公交集团进行场站的区域化管理模式改革工作,在集团公司范围内,对于相距较近的场站,进行机构整合,对现有管理机构该撤销的撤销,该“减肥”的“减肥”,通过迁、并、改造和撤销等方式,由少数或一家管理处实施区域化、集约化、规模化管理。

另外,在场站物业管理过程中,鸿运承物业管理中心注重管理模式的创新,不断调整管理模式和经营机制,积极提升服务层次,努力整合场站物业管理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统一调配,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取向,从而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进而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

(5)强化教育培训,实现理念创新和管理水平提升。站运分离工作中,集团领导特别对客运分公司和场站物业管理单位的相关领导及骨干进行重点的培训,把市场机制及其现实案例灌输到他们的脑海中,并督促相关领导同样把市场机制的现实应用传输到各位职工,以便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集团公司站运分离后场站管理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积极加强后勤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进修工作。根据具体情况,分层次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具体内容包括管理理念、企业战略、项目管理、物业管理招投标、合同编写及合同管理、市场谈判、公共关系、财务管理、信息技术、智慧物业软件应用、各类方案与标准编写以及各工种操作技能等等。

(6)构建多元供餐体系,加快服务模式创新。对一线员工和售票员的餐饮供应服务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在场站保留或新建职工食堂,员工回到场站用餐,食堂全天候服务。职工食堂采用物业公司直管或委托外包管理的模式。二是自主快餐配送,物业公司利用现有或新建食堂,集中进行快餐加工,将分餐或盒饭送到公交场站或调度室。三是外包快餐配送,由社会化的快餐公司根据员工需要提前配送至场站。

考虑到北京公交员工人数多,公交场站分散,服务时间长;有的场站有员工食堂,有的场站没有员工食堂,公交集团采取多种形式的餐饮供应服务模式:部分有条件的食堂外包给专业的餐饮公司,部分条件不够的场站,则采取送餐等形式。这样做比站运分离前更好地解决了企业员工的就餐难问题,提高员工的就餐率,让员工满意,同时降低企业的成本。

3 北京公交集团站运分离改革创新的成效

(1)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的赞誉度。通过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站运分离,把属于运营管理的后勤保障工作划转到物业管理公司,实现了客运生产部门的精简和减负,从而轻装上阵,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加强司机的教育培训,提高司机的素质和服务水平;可以更为科学地开发和优化公交线网,安排车次,提高车辆到站及时率;可以有余力不断改善和提高运营一线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司机和员工都能舒心工作;可以更高效地开展管理工作,实现管理信息化和科学化,降低管理成本。这些都直接提高了公交企业的服务产品质量,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的赞誉度。

(2)为客运分公司提供了良好的运营环境。公交集团的站运分离,推进后勤管理公交服务保障新模式,有效整合了企业的物业管理资源,积极开展多元社会专业化服务,把公交场站逐步建设成为标准统一、服务规范的公交场站,为公交运营生产、员工生活提供完备的设施保障,人性化的后勤服务和标准化、专业化、社会化、规范化的后勤服务保障,提高物业管理服务的效率、质量和后勤服务保障水平。这些对于保障公交车和公交场站的环境卫生质量,为公交司机营造良好的服务心境,促使公交司机提供更为满意的服务,为公交车的消费者提供更为舒适满意的乘车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站运分离创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后勤改革一方面让运营主业减负增效,提供更优质的公交客运服务,另一方面,又充分整合分离出去的物业管理资源,通过实施多元社会专业化服务,实现后勤保障能力及品质的提升,物业服务更加规范化,管理成本逐步降低,物业公司市场竞争力得到增强。这些都能促进公交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站运分离和专业化分工,提高了企业职工的工作熟练程度,提升了工作质量,加快了工作进度,减少了因工作变换的损失,降低了劳动成本,对企业的财产保值、增值有重大影响,对于客运公司和物业公司拓展外部市场也具有明显的作用。

后勤产业化论文 篇6

关键词:企业化,思想转变,财务管理,制度管理

一、引言

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技保后勤单位企业化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这就要求技保后勤单位不论从管理模式、组织结构、资源调配等方面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

二、思想改变

一直以来,技保后勤单位大部分职工存在着这样的思想:自己所从事的是一项旱涝保收的工作。这种思想正是滋生不进取、不负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工作态度的温床。《院技保后勤系统总体改革方案》(院资管[2001]183号)发文后,这种思想在这几年虽有所改变,但在很多人心中仍根深蒂固。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化,必须摒弃原先的传统思想,建立企业与职工是共同利益的统一体的思想。企业的发展需要每个职工的努力,同时发展的企业又给职工带来切实的利益,反过来的道理是一样的。

三、财务管理改变

(一)财务目标改变

技保后勤单位由于主要从事的是院内的技保后勤工作,以保障科研生产为主要职责,在管理上也主要以完成院下达的基本任务为主要目标,这就导致财务管理的目标主要是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性,保值为主、增值为辅。而企业化了以后,企业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牢牢抓住院内市场,更要积极地向外拓展市场,开发项目寻找更多的利润来源,那么在财务管理上的目标就改变为不仅资产要保值,更要增值。

(二)会计核算改变

技保后勤单位的会计核算还保留着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模式,大部分业务还是以现金收付制为基础,着重于事业收入和事业支出的分别核算,即所谓的“大收大支”。而企业的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着重于收入与其成本、费用的配比,从而使管理者通过财务信息能很直观地了解业务的经营状况并及时做出决策。所以不论是核算科目还是核算流程都有所区别。

四、资金管理改变

技保后勤单位最关心的是货币资金的安全性,挣了钱后赶紧存银行定期,所以一些效益好的技保后勤单位的货币资金在资产中占有比较大的比例。资金多是好事,但换一个角度看也说明资金的流转性较差。而对于企业而言,资金就象人的血液一样,必须不停地运动才能产生氧气、产生效益。因此在保障资金安全和日常经营所需以及偿付短期借款等费用的同时,资金的作用更在于“以钱生钱”,通过加快资金的流转速度从而提升企业的价值,达到资产增值的目的。基于这一点,笔者将公司从2000年至2005年的应收账款彻底清查,并分配下去进行追款,盘活资金、加速资金流转,加强对资金的回收催缴工作。通过对资金不停的收和支为企业创造潜在的效益。

五、税务方面改变

技保后勤单位如果只经营院内的一些后勤保障服务,一般来说还不涉及税务方面的问题。但是如果企业化后,想必在税务方面也需要遵循企业的规则,尤其在对外拓展业务后,会涉及大量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所得税等各项税务。纳税对一个企业很重要,是企业的义务和职责,但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负重。市场竞争是残酷激烈的,谁的负重越多谁的压力就越大。所以企业如果能够在《税法》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得到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如增值税、所得税的返还政策等,那么企业在社会上的竞争实力将大大加强,将会更容易成功。

六、管理作用改变

技保后勤单位由于在经营过程中主要依靠九院自身的市场,在经营上趋于保守,向外拓展投资较少,所以财务管理的作用比较简单,按照原有的经济业务及经营方式做好基本的内部会计控制、按时提供财务信息给管理者就可以了。而企业要面向广大的市场,必定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新的项目开发和投资,而财务管理必定要参与这些项目与投资中,从财务的角度对其进行评判、管理和监督,财务管理将渗透到每一项经济业务中并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财务信息的使用者也不仅仅是管理层,还包括股东、债权人、银行甚至潜在的投资者,所以财务管理的作用范围大大增加了。

七、制度改变

不可否认,“大锅饭”的思想在技保后勤单位或多或少地存在,事业单位原有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了阻碍和束缚改革的绊脚石。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技保后勤单位中改革比较成功的运输部和物资部,正是在顶着各种困难和压力的情况下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上进行改革,建立与市场机制接轨的制度后才成功的。而在财务管理上就需要制定与之相匹配的管理办法,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留住人才,推动企业的发展。笔者到公司后积极地推动公司分配制度的改革,将职工的工作与个人效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打破“大锅饭”的状况,使真正有才能有能力、肯做事的人得到保护,切实做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总之,技保后勤单位企业化改革已势在必行,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市场经济的大浪潮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风险与收益并存。无论领导还是员工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只有积极地适应和参与改革才能找到我们自己的位置,唯有如此,技保后勤单位的企业化改革才能真正成功。

参考文献

上一篇:企业伦理及其建设原则下一篇:便秘/中医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