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专题片解说词艺术(共10篇)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艺术 篇1
近几年我国举办的大型活动如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的开、闭幕式中都包含文艺表演的环节。为了体现友谊、团结、和平理念以及我国的民族风俗及文化, 这种文艺表演往往演员阵容巨大, 并借助多媒体技术全方位表现创作者的宣传意图, 带给观众震撼的审美感受。同时, 通过电视直播的方式及时、有效地进行宣传, 而解说员的解说在其中具有强化主题、揭示意义、渲染情感、补充丰富背景知识的重要作用。这种解说工作属于文艺播音的范畴, 具备独特的的创作规律和艺术要求, 因为在创作时电视观众只闻其声, 而不见其人, 声音是解说者唯一的创作表现手段, 所以这就对解说者有声语言的情感把握、声音的适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与节目内容相融合的技巧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文艺表演解说需要扎实的声音功底
大型活动文艺表演在宣传目的、创作依据和传播形式上都有别于日常的新闻节目, 因此它对于解说者声音的要求也有别于新闻节目对主播声音的要求。文艺表演积极的主题、恢弘的场面以及较多全景的摄像构图等都要求解说者的有声语言要与之和谐。因此, 解说者的声音要圆润饱满、高亢明亮、富于弹性。同时, 由于大型文艺表演的持续时间一般较长, 所以解说者的声音还要基础扎实, 耐力持久, 以免在解说文艺表演的后半段时声音疲劳、沙哑, 破坏观众的听觉审美从而影响表演的传播质量。如:中央电视台2009全运会、2010世博会电视直播的解说员朱军和董卿, 他们皆是经历过数百场文艺晚会主持历练的优秀主持人, 在驾驭大型活动文艺表演解说时声音自始至终稳定、明亮、圆润, 带给了观众愉悦的审美享受。
二、文艺表演解说具有较强的情感性
大型活动的文艺表演节目往往内容深刻、积极向上, 融热情团结的民族情感、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活泼开放的城市精神等于一身;其形式又丰富多彩:演员服装华丽, 灯光焰火绚烂, 音乐音响气势恢弘。所有这些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传播中华文明, 激发民族自豪感。解说者在进行有声语言创作时, 也应该首先带着对国家、历史、民族、城市和人民的深厚情感来激发起自己的创作热情, 并极其热烈地想把这些情感传播给国内外的受众, 感染他们并与其产生情感共鸣。只有这样, 才能使自己的解说情感与文艺节目其他元素的情绪相融合, 形成合力, 打动受众。
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前, 解说员周涛接受采访时说道:“我们所有的同事已经为这伟大的一天做了太多太多的准备, 我们在这之前所做的工作很难用语言来形容, 我们希望能够为大家呈现出一台极其完美的这样一个开幕式, 因为这毕竟是中华民族百年梦圆的时刻……”而在随后的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的解说中, 周涛的语言情绪积极, 情感饱满, 很好地感染了电视机前的广大观众。这源于她对于本届奥运会开幕式意义的深刻理解, 对自身解说价值的准确把握和对自身情感的积极调动。
三、文艺表演解说需要深厚的语言功力
大型活动文艺表演解说词的写作一般历时较长, 其炼字精辟, 文辞优美, 情感性强。解说者在将文字语言转换成有声语言时, 应该努力用有声语言表现其文辞美、音韵美、情感美, 不能给文稿原作减分。这除了对解说者的声音美感有要求, 对解说者的语言表达技术更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解说者要结合文艺表演节目本身, 充分运用各种表达技巧引导观众观看。
例如: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的开始部分, 在倒计时结束, 欢迎焰火喷涌燃放后, 有这样几段解说词:
周涛:今夜星光灿烂, 八月的中国洋溢着如火的热情。诚邀八方来客, 广纳四海宾朋。
孙正平:今夜礼花满天, 仲夏的北京绽放着灿烂的心情, 见证拼搏奇迹, 铸造荣耀颠峰。
(字幕:上篇《灿烂文明》)
(字幕:第一章击缶而歌)
周涛:夜空璀灿, 缶声震天。颂歌高扬, 情谊无边。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一场独具中国古典艺术魅力的欢迎仪式, 欢迎所有远道而来的朋友。在这几段解说词中, 前两段解说词对仗工整, 句尾押韵, 文辞优美。充分运用语言表达技巧突出了“如火的”“灿烂的”等形容词, 渲染了当时的热烈气氛, 表达了自己和观众的激动心情, 在句尾又对“朋”和“峰”等词进行拉长, 调值到位, 表现其音韵美, 细致入微、热情洋溢地表现出了这段解说词应有的美感, 充分发挥了其宣传功能。同时, 由于解说词的部分内容是在视觉和听觉上给观众解释文艺表演的推进过程, 或是补充节目的内涵、背景、意义, 所以节目的整体节奏并不很快, 解说者的语言也应该控制住节奏, 在解释画面时用讲解的语体, 娓娓道来;而在抒发情感时, 则运用朗诵体的表达样式, 由内而外, 感情奔涌, 酣畅淋漓。并能够做到讲解体与朗诵体的有机转换和结合, 使解说过渡自然, 具有整体感。
如在上例的最后一段解说词中, 前半部分是排比句, 后半部分则是偏于口语化的串联词。解说员周涛在处理这一段解说词时, 前半部分刻意拉长, 同时变化丰富, 节奏感、韵律感较强;而后一部分则用谈话体进行表达, 自然、流畅, 听来朴实亲切。充分体现了她深厚的语言功力。
四、文艺表演解说需要与节目内容相融合
理解原作是文艺播音创作的第一步。就大型活动文艺表演的解说而言, 除了理解原作的内容、主题、情感、意义、目的外, 对原作的结构形式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该种艺术创作的解说词有段无章, 缺少整体感, 所以, 解说者在进行有声语言表达创作时, 要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了解原作, 并与之配合, 才能做到解说词的有声语言表达与文艺表演节目的有机结合, 使节目富有整体感。具体来讲, 应该细致把握每个节目、每个段落的时间长度, 做到时间上的有机衔接;应了解解说词的每一段落与节目画面和声音的吻合点, 做到空间上的声画配合;还应了解节目音乐的节奏、情绪, 从而调整自己的声音以及情绪, 做到人声与音乐、音响的有机统一。
例如:在2009年第11届全国运动会的文艺表演章节《拥抱蔚蓝》中, 有这样一段解说词。
董卿: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时光流转, 江河无言, 齐鲁盛事, 气象万千。
朱军:难忘那竞渡的千张帆, 书写着中国海上竞技的胜景奇观;难忘那一抹绚丽的中国红, 辉映着渤海之滨水天一色的辽远蔚蓝。
解说员朱军在解说这一段解说词时, 主题曲的高潮部分响
电视散文的“形散神不散”
陈登义 (重庆市南川区广播电视台重庆408400)
当说到“形散神不散”时, 我们往往注重的是文字表现形式即书面散文的创作, 却常常忽略一种新兴的散文样式——电视散文的存在。检视中国散文理论的变迁, 映射曾经几起几落的中国电视散文创作现状, 我们不妨对“形散神不散”的电视散文特性进行理论和实践意义上的探讨。
我们认识电视散文, 应该明确电视散文创作跟文字表现形式散文创作的不同。电视散文是以电视荧屏为表现形式, 借助于电视媒体的承载性, 使其成为“影视与文学互动, 美文共声画一色”的文学新样式, 也就是说, 电视散文创作是建立在充分认识电视表现功能和手法的基础之上, 是用电视手段表现传统散文的美学意境和风格的一种全新电视文艺创作过程, 是和文字表现有着实质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创作中, 电视散文作为文学的一种审美载体, 需要的是创作者在充分用电视表现手段的同时, 仍然不能忽略其作为散文属性的存在, 换句话说, “形散神不散”的理论主张同样适用于电视散文。上世纪八十年代末, 浙江电视台, 江苏电视台开始尝试电视文学短片创作, 1998年中央电视台开办《全国电视诗歌散文展播》栏目, 从此, 一种全新的电视文艺形式——电视散文开始大规模浮出水面, 并在很长一段时间来对观众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些电视散文, 无论是文体形式上, 还是在内容风格上, 始终遵循着散文的共性“形散神不散”。
长久以来, “形散神不散”的观点, 作为散文写作一种极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主张, 成为中国文学创作的一方理论园地而影响深远。而当散文以电视表现的手段出现在电视荧屏上的时候, 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的属性也得到了更为直观的展现。为了追求艺术的美感, 电视散文创作者往往穷尽电视唯美的表现手段, 变文本的美为音画的美, 最大限度地将电视表现手段与“形散神不散”的散文属性相契合。但同时, 他们又在这种理论基础上做出忽略散文文字表现和电视表现之间差别的突破和创新, 而这种突破创新并不代表其属性的改变, 无论怎样突破, 其本质仍然是本质, 不会变作其他, 也就是说, 无论是情感表达还是情节结构, 无论是外在形式还是内在节奏的展现, 电视散文都要运用“散文创作的一般规律”, 其文本都应该在电视散文的创作中占据主导地位。电视散文要求的是具象, 是“形散神不散”在电视屏幕上的具象化体现, 观众通过观赏电视散文, 在行云流水的语言表述和画面展现中, 产生对一篇散文作品的具体或深刻印象。因此, “形散神不散”仍然是电视散文的本质属性所在。
宋代散文大家苏轼在《答谢民师书》中说:“大略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 姿态横生。”苏轼对散文的特性给予了形象地阐释, 而对电视散文来说, 这一形象阐释同样有着适应性, 也就是说, 无论是什么样的散文样式, 都是“形散神不散”的, “形散神不散”不可能概括散文的丰富性, 但它确实代表了一种类型散文即电视散文的特点:“形”是外在的形式, “神”是内
起, 朱军随着不断变强的音乐节奏, 声音也不断变高, 激情澎湃地朗诵出了解说词, 达到了音乐和人声在情绪和声音形式上的完美融合, 适应了观众的听觉感受和情感宣泄的需求, 带给观众和谐舒畅的听觉美感。
综上, 大型活动文艺表演电视直播的解说对解说员的声音功底、情绪调动、语言表达和与文艺表演节目的融合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创作要求。若要驾驭这种解说的创作, 播音员必须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不断刻苦练习, 锤炼语言功力, 同时还要细致分析解说词和文艺节目, 深刻体会其情感诉求和宣传目的, 细致了解在的本质, 是散文的灵魂和“精气神”。对电视散文的“形散神不散”, 我们一定要有公正客观的评价和认识, 既要站得住理论根基, 又要符合创作实践。客观地讲, 虽然“形散神不散”对电视散文的概括不免单薄和模式化, 但它很简洁准确地概括了电视散文文体的基本特征, 尤其是在当今散文写作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大潮中, 在当前消费化、快餐化、娱乐化的文化环境中, 电视散文的“形散神不散”也便凸显出其独特的价值。“神”是电视散文的灵魂, 是电视散文的血脉。作为呈现主体心灵世界的电视散文如果失去“神”, 电视散文也就会因缺乏内在意蕴与神韵的开掘而造成对情感体验的深度和浓度的忽视, 它自然就没有生机而显得呆板木讷, 让人观看后没有任何韵味。对电视散文创作者来说, 千万不能摒弃“形散神不散”的散文属性做些无病呻吟的创作, 要知道, 只有渗透着作者内在情感和主观意志的“神”的契入与融合, 才能激活并启动电视散文的艺术想象和创造空间, 最大程度地抵达思想的本质真实, 拓展电视散文的审美空间。
曾经一段时间以来, 电视散文因其“形散神不散”理论主张的悖论而使其走向下坡路, 甚至一度销声匿迹, 但由于电视散文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形散神不散”的属性展现, 这种新兴的文体开始展示出其特有的生命力而成为一些电视媒体尤其是基层电视媒体追捧的节目形态。电视散文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满足了较高文化层次的观众对电视文学的需求, 让热爱文学的观众, 通过欣赏、感悟、思索, 达到心灵的净化、精神的启迪和审美的愉悦, 电视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的审美价值, 是其他电视艺术样式难以替代的。
电视散文是审美的, 这种审美就在于其“形散神不散”的属性, 在于其“神”所凸显出的特定意蕴和表现境界。电视散文是交融的美, 是书面散文和电视表现手段相交融而产生的感官和心灵的触动, 电视散文不是散文文本简单的电视化, 由于电视特性的加入, 使得它具有了自身的审美特性和艺术价值。我们相信, 在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时代, 在这个文明开放和谐的社会, “形散神不散”的电视散文创作主张也应该蕴藉更多的可能性, 在新的文化语境和电视表现形式下获得新生。
参考文献:
[1]吴国祥、王兰《电视散文创作初探》荆门电视, 2005.08
[2]周星《关于电视诗歌散文艺术的思考》央视国际网, 2006.04[3]肖云儒《形散神不散》人民日报1961.05.12
作者简介:
陈登义, 男, 1958年9月生, 重庆市南川区广播电视台副台长, 籍贯:重庆南川, 研究方向:电视散文。
其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只有这样, 才能出色地完成大型活动文艺表演解说的艺术创作。
参考文献
[1]张颂.播音创作基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131-138..
[2]陈雅丽.实用播音教程第3册:广播播音与主持[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2:321-322..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艺术 篇2
一叶扁舟,载着百越先民,沿着西江、北江顺流而下,来到东平河畔,繁衍生息。往来的舟船,引来八方商贾云集。佛山禅城,逐渐崛起为四大名镇之一,古灶圣火不息,英雄辈出不穷。我们的先人,因了“敢为人先”的胆识和气魄,一个荣耀千年的商贸名城得以熠熠闪耀在岭南大地。
弹指一挥间,佛山禅城跨入了新的岁月,人们脸上无不洋溢着解放的光辉。一切也在悄然变化。一天,人们新鲜地发现,街道上多了公交车陌生的身影。国营公交时代无疑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禅城公交也在历史的风霜雨雪中默默发展前行。1996年,承包制的推行将人们带入了初时的惊喜以及后来的失望。2001年,新一轮的私营化浪潮亦曾把人们托向兴奋的波峰,然而,渐渐地,人们感觉到掉入谷底的丝丝寒意。禅城公交,你该往何处去?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态度决定高度——
随着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我国以往的公交体制问题也开始日益浮现,远远不能满足老百姓出行的需要。禅城公交发展的困局亦是如此:前期的改革因不能以“公益”为核心、以“服务”为目的、以“可持续发展”为手段,其“趋利性”的特征必将带来许许多多的问题,如分担率低下、线路不合理、候车时间长、服务质量差、票价高、飞站多等等,统而言之,便是在定位、管理、公益、营运四大方面出现了弊端。
发展是硬道理,但硬发展没道理。发展的核心,是要拥有科学的态度,唯有如此,才能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面对发展的困境,改革迫在眉睫,改革势在必行。我们看到,佛山市委市政府、禅城区委区政府决策层为了深化公交改革,为了迎接广佛同城新趋势的到来,站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深刻审视所处环境变化,深刻分析优势与不足,深刻反思思想精神状态”,秉持新思想、新思维、新方法,决定对以往的公交发展模式进行全面大改革,以佛山市中心区域——地域面积153.6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08万的禅城区为试点,实施全国首创的“交通共同体”管理运营模式,迎接“新时代公交”的到来。
正可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思路决定出路——
我们说,思想有多远,行程就有多远。
公共交通共同体,英文叫transport community,简称TC。这套全新的管理运营模式的诞生,充分展现了禅城区委区政府决策层在面对压力与荣誉、困境与责任、机遇和挑战时所拥有的眼光、魄力和胆识,也全面凝聚了禅城区交通局领导实施发展战略、落实发展战术、制定发展措施所饱含的激情、力度和速度。
TC模式是新思路,也是新出路,更是制高点,其起因也许是偶然的,但因其浓缩了世界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内核,具备国际与禅城接轨的要素,加之敢于“先行先试”的禅城人将其结合实际进行本土化改良、丰富和完善,因此,其在禅城的率先培植、开花与结果无疑是必然的。
TC模式的核心是票运分离,其方法是国际化、标准化的契约式管理,由政府购买服务。
TC模式由政府行政层、公交管理层和企业运营层三个层次组成,行政层负责制定政策、购买服务,管理层负责收取票款、监督服务、核定费用、调整线路等,运营层则按合同进行优质服务。简言之便是,政府主导、专业管理、市场参与,各司其职,各显其能、各负其责。
TC,犹如一只浴火的凤凰,终将完成一次伟大而辉煌的涅盘。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格局决定结局——
古人有云:“身心安处为吾土,岂限洛阳与长安。”
安心,方可安家;家安,则天下安,而提供日益便捷、日趋公益化的出行方式,无疑是真正利民的善举。
TC模式使禅城公共交通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格局。正如禅城区交通局局长徐航所言:“TC就像是一副药,它不仅治标,更加治本。”
新格局必然出现新局面。TC模式,因其“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目标特征,为禅城交通人深刻领会、执着践行。施行半年来,变化喜人,如客流量明显增加、IC卡使用率大幅提升、投诉大为减少、运营企业收入得以保障,整个禅城公交面貌焕然一新。
TC改革是一个新传奇,更是一个大创意,她卓尔不群的成就是新时代禅城交通人对“传奇古镇 创意禅城”之内涵最好的诠释。
然而,禅城交通人在改革初见成效面前并未驻足,他们想的更多,想的更远,想的更深,如何最终达到市民、企业、政府三方互赢的结局,如何全面实现“新公交、新体制、新服务、新形象”目标,如何预防和解决今后可能出现的新问题,一切的一切,都在激励着他们在深化改革的大路上继续前行。
踏歌行,人未停。
——展望——
生命流转,无法驻足,既然选择了前方,就要风雨无阻。TC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为民、利民、惠民。
始终用世界的眼光谋划未来,喝“头啖汤”,行“TC路”,这就是禅城人。
我们彷佛看到,未来TC模式多位一体、成熟而丰富的面貌:公交车、轨道交通、出租车、渡轮、索道等各种交通方式无缝连接,换乘便利,价格实惠、乘坐舒适、服务完善……
我们彷佛看到,在“一城人文典故,千年魅力商埠”的佛山禅城,在四通八达的公共交通体系中,东南西北遍布生命的悠扬,春夏秋冬充满幸福的欢畅。
浅谈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技巧 篇3
关键词:统一;特点;技巧
中图分类号:G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1-0222-1
什么叫做解说词呢?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所谓的口头上的解释、说明的词汇。有的学者提到说,这叫“口头文学”。它是一种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对事态发展的前因后果进行描述、诉说。语句中透露着强有力的感染力,让受众在通过解说词了解事件发展事态的同时,还能更深切的感受到其内涵所带来的震撼。就目前的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来说,就是对专题片画面内容的解释和说明。如果把解说词单拿出来,虽然貌似形成的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意境,但是把它放进电视专题片画面内容中,就产生了一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电视画面与解说词是相辅相成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相互弥补的。比如说,在画面中出现了山崩地裂的场面,那在解说词中就不可能出现小溪缓流的语句;电视画面中明明就是在讲述春节期间庙会里热闹的场景,而解说词中却讲春运期间铁路运输的阻塞,这样就明显的会让观众看的云里雾里的了。虽然观众在观看电视的过程中,更多注重的是画面,但是解说词的位置还是不容小视的。
再次,一部内涵极其深刻,极富有感染力的专题片在除了画面、音乐的统一之外,解说词的语言特点也是相当重要的。
每一位电视工作者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电视专题片,无论是当初学校里青涩的短片,还是在单位的成品,都必须有电视专题片的痕迹。当然,每一位电视工作者的作品也都具有着属于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有的如雷电交加,气势磅礴;有的似行云流水,清高气爽;有的委婉缠绵,耐人寻味;有的节奏铿将有力,粗狂豪放。
大文豪高尔基曾经说过:“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语言是文学的重要工具,它与各种事实生活现象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文学的材料。”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属于文学的范畴。因此,要写好电视解说词,并使其特色鲜明,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 对采访对象的详实了解、深入体验是写好解说词的前提
老话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好像一个电视工作者如果手中没有拿到第一手的资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解说词的。现今,有很多新闻工作者对自己,对工作都很不负责。接到一个采访拿起摄像机就去拍,拍完就走。这样的态度是肯定做不出优秀的作品的。作为一个采访,只注重画面的质量,根本不去注重内容的描写,也不深入去采访,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在解说词上更是应付几句草草了事,仅仅是画面的华丽,而内容上全都是表面文章。这样的电视作品怎么能赢得观众的认同呢?
前期的筹备、中期的采访与沟通和后期的解说词与画面的对接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完成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就没有切身的体验和感想,也就无法从心底出发,最终达到观众的认可。对于艺术,一个电视工作者应该亲力亲为,这样有了自己的深切感受,再加上自己良好的艺术素养,使得作品中既有高科技的技术存在,还有人文主义情怀,这样的作品怎能让观众不买单?所以说,亲临新闻现场、深入采访,尽可能多地掌握素材和信息是写作好解说词的第一步。
2 融入真挚情感、表达真诚的内心世界是写好解说词的关键
有了深入细致的第一线采访,这就为写好解说词奠定了基础。那么对于解说词的创作过程中就轻车熟路了。在动笔之前首先要想这么几个问题:1.在采访的过程中有过怎么样的感受,并且通过这样的感受形成了一个怎么样的观点。2.在描写客观事实的前提下,要融入自己的人文思想,用最内心的情感把解说词完成。3.融入自己的兴趣,让观众和自己一样,对这个作品有着很浓重的兴趣。俗话说的好“有了兴趣,你便有了一切。”勿庸置疑,兴趣是一个人接受一个事物,一个事件的基础,所以在兴趣方面我们应尤为注意。
3 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文学艺术修养是写好解说词的根本
有的电视工作者说过这样的话:“前期的采访我也很认真,在写解说词的过程中我也很认真,可是解说词写的就是感觉不是很打动人。”那么我想,这可能就是属于自身的艺术修养的问题了。作为一个电视工作者,其文化素养和知识面是必须的一点。一个电视工作者必须要有自己的知识底蕴和文学功底。那样的话写出来的东西才会显得很流畅,所要描绘的事物才会让人觉得很精彩。在现今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当中,应该讲究词语的修饰,这样和华丽的内容搭配在一起,观众才会喜欢看。
一部优秀的电视专题片,它应该是解说词与电视画面完美结合的统一体。而解说词有时甚至是整部专题片的灵魂。对电视记者而言,不能只注重图像、画面,而忽略了在文字上的要求,写好解说词不仅是应当的,而且也是必须的。只有这样,你制作出的节目才能更受观众欢迎。优秀的选题、高质量的画面加之优美的解说词,这样的电视节目就如同配上了绿叶的红花,能不受人喜爱吗?
参考文献
[1] 王俊新.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创作体会[J].大众文艺,2010,(04).
[2] 许文华,徐永强.如何写好电视专题片解说词[J].现代视听,2009,(S2).
[3] 卢春光.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J].记者摇篮,2009,(06).
[4] 田丰,李峻岭.解析电视专题片解说意境之美[J].声屏世界,2010,(01).
[5] 肖守祥.电视解说词应追求的语言特点[J].青年记者,2010,(06).
[6] 吴敏英,马艾莉.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写作初探[J].新西部,2010,(09).
[7] 周宇,陈月华.以细节取胜—谈细节在电视专题片中的应用[J].声屏世界,2010,(05).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 篇4
一部专题片的解说词与电视画面是缺一不可的,到底哪一个更重要一些,这要由题材来确定。至于解说词的语言风格由作品的具体内容和作品的审美意向确定,使其达到两者统一和谐。
专题片解说词和电视画面二者上相互结合的,画面不够清楚,或难以表达、不便表达的情况下,这种解说词便可以帮助观众对作品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使内容更生动、人物个性更加鲜明,从而增加作品艺术的感染力,达到声画二者珠联璧合的艺术效果。
作为电视专题片,应该是画面和解说词的和谐统一。写作时一般采用写实和写意两种方式。一般来说,写实是对画面的描述,写意则主要是反映画面内容的意义,二种方式可相互运用,互为补充,从而既可以很好地交待背景、环境、事件经过,又可以起到抒发作者的感情、讲解知识、烘托主题的作用。解说词是专题片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使没有画面,也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但是,解说词不管是用什么方式来表达,都要以电视画面为前提和基础。要写好解说词,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深入一线进行细致入微的采访
一部好的专题片的解说词创作离不开前期对采访对象的详细了解和深入体验。观众是通过电视节目来思考的,要是想打动观众,首先就必须打动自己。一部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是从采访的过程中产生的,而解说词撰写者的思考,如果不深入到第一线去,不深入地去了解采访的对象,那么就没有办法再对题材进行挖掘,有时候还有可能因为采访不到位而歪曲了事实的真相。
2 注重真情实感,表达真诚的世界
新闻消息要求概括、简明扼要,而电视专题片需要更加深刻、更加详细,它要求交待整个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矛盾产生、解决的过程,它既注重表达画面内容又注重意境和情感,使其情景、意境相互统一,使观众受到强烈的感染力。
在写解说词的过程当中,需要作者将采访中和采访后的感受用语言充分、透彻地表达出来。只有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解说词才会生动、感人。采访要深入并且要具有真情实感,如果我们在采访的过程中,对采访的事物不感兴趣,对在镜头中所表现的内容没有真挚的感情,没有打动我们的心或引起兴趣的地方,那么他也就不可能打动观众。
3 具有过硬的文字功底和的艺术修养
要求作者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要顺利地运用文字来描绘需要解说的事物。如果这个作者的文字表达能力很强,知识面宽广,那么就会下笔如有神,会很顺畅地组织语言进行表述。比如某位作者去第一线采访得非常深入,也具有真情实感,自己也深深地被打动,同时也非常认真地去写,但却怎么也写不出一篇好的解说词,这可能是因为这位作者缺乏扎实的文字功底。现在有些解说词只是一些模式化、干巴巴的文字罗列和一些数字的排序。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首先读起来要朗朗上口,听起来深入人心,品起来令人回味。
4 采用比较简洁概括的语言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要求作者用非常精炼并且概括力很强的语言来表达,在表达的过程要依据画面,即原始素材,不要写一些与画面不相符的解说,不要脱离画面去创作。电视片的画面被称作为“镜头语言”,因此解说词要多让“镜头语言”去表达意境,留给观众充分的分析思考的空间。在解说词的写作过程中也不需要一出现画面就进行解说,每个画面都进行解说,这样不仅不能积极地表达画面的内容,而且显得非常累赘,让观众产生厌烦。因此在解说词写作上,画面能够表达清楚内容就没必要再去描写,解说词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去掉多余或重复的信息。解说词要非常概括,只有概括才能使其精炼,对于画面的解说,我们不需要详细地表述,概括叙述就可以使观众看得清晰、明白。解说词要少而精,更多地让画面去表达,让观众去回味、去思考。
5 解说词要通俗易懂
解说词在电视中主要用于听,要使观众听得懂,要通俗易懂,解说词要把一些倒装句改成正常句子,把长句子改成短句子。比如:“已经古稀之年的周勤老人和两个大学毕业的儿子合伙办了一个香菇酱加工厂。”可以改成:“周勤老人已是古稀之年了,两个儿子也都大学毕业了,如今合伙办了一个香菇酱加工厂。”
总的来说,一部好的电视专题片需要文章的语言美感与画面镜头的艺术美感结合得完美和谐,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和心灵上的享受。
参考文献
[1]黄晓利.谈电视专题谈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创作[J].艺海,2007,(4).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篇5
——来凤县纪委监察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纪实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引 子
【《纪检监察之歌》MTV第一节】
【党旗在召唤,国旗嘱托,纪检监察肩负着神圣职责。“党旗在召唤,国旗嘱托,纪检监察肩负着神圣职责。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五句话儿记心窝。五句话儿记心窝。光荣啊光荣,党的卫士,扶正祛邪,扬善惩恶……”
【渐落至配音标准】
(画外音)一首《纪检监察之歌》,抒发了纪检监察干部执纪为民的心声,也是来凤县纪委监察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活动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来凤县纪委监察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为抓手,以创新抓特色、以特色促全局,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力度统一论”,忠诚履职,狠抓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使之成为凝聚全体纪检监察干部的强大动力和自觉行为,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稳步发展,精神文明之花在徐徐的清风中处处绽放。(音乐止)
创 建 活 动 篇
近年来,来凤县纪委监察局不断探索新的创建载体,培植文明之花,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内涵。
加强素质建设,打造反腐倡廉“铁军”(叠加画面字幕)工作能否出成效,人的因素是关键。根据省州纪委的统一部署,委局以开展“创五好班子、建一流队伍”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反腐倡廉“铁军”。坚持把“正人先正已”作为基本理念来树立,把“自身过硬”作为纪检监察干部的“金字招牌”来打造,把“正气、正派、正直”作纪检监察干部的职业品质来弘扬,工作中修订完善了《中共来凤县纪律检查委员会议事与决策规则》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出台了机关绩效考核办法,将绩效考核与“五好班子”建设考核、特色工作考评工作统筹安排,真正做到以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打造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开展廉政文化“六进”,营造文明新风(叠加画面字幕)通过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企业“六进”活动,举办廉政诗书画巡展、廉政文艺演出、“廉内助”评选等活动,提升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文明和廉政意识。特别是通过在村级标准文化图书室配置廉政图书,既丰富了农村干部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使他们受到了廉政文化的教育和熏陶。
开展文体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叠加画面字幕)。几年来,委局机关除积极参加全县组织的文体活动外,还组织举办了廉政歌曲演唱比赛、诗歌朗诵、篮球赛、乒乓球赛等有益活动,使大家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充实业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振奋精神,提高素质。
举办“道德讲堂”,提高道德素质(叠加画面字幕)。委局机关把“道德讲堂”列入了重要日程,与干部培训紧密结合,定期通过常委、室主任授课,组织机关干部讨论交流学习,不断提高干部职工道德素养。
组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叠加画面字幕)把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与学雷锋和志愿服务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清扫街道、清除城市垃圾,广泛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
设立做好广告宣传牌,弘扬文明建设。(叠加画面字幕)单位内部、本单位人员身边的思想道德公益广告宣传牌,以温馨提示的方式,在单位内营造浓厚的道德文化氛围,引导人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崇尚道德,践行文明。
开通“来凤廉政网”,搭建廉政宣传平台。(叠加画面字幕)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活动,发动本单位人员运用微博、QQ群等多种形式,传播文明风尚。
开展文明科室、文明行业争创活动,提高创建活动的积极性、6
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保持了查办案件的强劲势头。
四是坚持标本兼治,狠抓纠风惠民。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会同有关部门着力查处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劳动和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征地拆迁等十个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五是完善惩防体系,深化源头治腐。认真贯彻中央惩防体系建设《实施纲要》、《工作规划》和省委《实施办法》。根据省委和州委精神,认真落实了《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廉政风险防控意见》和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等重点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办法。建立健全了各类专项资金管理、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制度。不断深化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全面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坚持始终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作为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宣传教育活动,唱响反腐倡廉主旋律,在全县上下形成廉荣贪耻的良好风尚,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坚持岗前教育预防,对新提拔及交流任职的科级干部开展了“六个一”活动,即签订一份廉洁自律承诺书、举行一次廉政法规测试、进行一次廉政谈话、观看一部廉政教育警示片、赠送一
本廉政书刊、举行一次廉政宣誓仪式。通过廉政宣誓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醒其谨遵廉政誓言,踏实工作,当廉洁从政的楷模。
创 建 硕 果 篇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通过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活动,来凤县纪委监察局机关形象焕然一新,各项工作亮点纷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优异的成绩:全省纪检监察案件工作先进单位、州级最佳文明单位、全州纠风工作先进单位、全州纪检监察宣教工作先进单位、全州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
尾 声
创建路漫其修远,上下求索志更坚。文明花开汗水灌,勇立潮头越雄关。来凤县纪委监察局全体干部正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精神风貌,向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目标冲刺把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推向更高的阶段。为来凤经济的发展和大力推进龙凤经济协作区一体化进程扬帆护航,奋勇向前。
论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语言特色 篇6
解说词创作是以文字为基础, 以电视专题主题为脉络, 以电视其它元素为依附, 通过创作人员思维组织, 文字排列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文体。这种文体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各种文体有着很大的不同, 有着自身的特点。
一、解说词的语言要朴实。
解说词的语言力量不在华丽而在朴实。写一篇电视解说词与写一篇小说或者散文完全不一样, 那种天马行空的文章难以成为真正的解说, 所谓洋洋洒洒之所致的性情中人的文采, 是要遭到无情的否定。因为电视永远是以画面为主的, 所有的文字都应当为画面服务。形容词在这个时候应该避退三舍, 因为没有形容词能够胜过正在展示的画面。当画面清晰显示了蔚蓝的天、碧蓝的海, 对于观众来说已经有了完全直观的印象, 解说词在此时如若再形容一番, 除了重复信息之外, 还是一种画蛇添足的累赘。
解说词可以是一些优美的语言, 但决不等同于华丽词藻的堆砌。如电视艺术片《六龄童》有一组六龄童和他的学生们划着船在水乡的河网里赶水路的镜头, 解说词是这样处理的:“多少年来, 绍兴大班的戏船就是这样穿梭在水乡密密的河道里。锣鼓声贴着河面流向四乡八村, 敲着每家每户的门窗。唱戏的人在水上化妆, 看戏的人在水上赶路。许许多多的水乡孩子就这样成了痴心的戏迷”。这段解说交待了水乡戏的特点, 也为六龄童接下来的学戏自述作了准备。如若这一段是描写六龄童和学生们在戏船上的心情、描写水乡的风光, 那么事实上是重复画面上已告诉观众的东西, 信息量也就不足。观众在看到画面的同时, 实际上很想了解画面背后的东西。因此, 解说应当说观众所想知、观众所想要。电视解说究竟要不要修饰性的语言?答案是肯定的。问题是其修饰对一部片子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把大量形容词放在已经很说明问题的画面里, 除了把观众的视点搅乱、思路搅乱, 恐怕难以起到更大的作用。朴实的语言不代表枯燥无味, 在能驾驭它们的人的手里, 它一样能表达深遂的思想内涵。有人总觉得不能用华美的语言就不能显示出自己的文学功底, 其实一个人的才华和个性只要有创作环境, 是不会轻易丢失的。
二、解说词的语言要形象。
形象化的语言用在电视专题解说词中具有很强的鼓动性, 最容易打动观众。一位哲人曾这样说过:“解说词什么时候写得像从带有情绪的人物和激动的剧情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 什么时候就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句话是对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创作的最高要求。一位新闻界的前辈对电视专题片解说词作了这样一个评价:“解说词为泥塑补充了许多情节和内心独白, 强烈地感染观众。”的确如此, 一篇好的电视专题片解说词与鲜活的画面互为补充, 相得益彰, 即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电视专题片, 既是画面艺术, 又是语言艺术, 是视听语言的具体应用, 只有将美的语言溶为一炉, 才能创作出感人之作。如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话说长江》里写葛洲坝大江截流, 共填了八千万土石方。为了让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写道:“如果把这些土石方堆成高宽各一米的墙, 有八万多公里长, 可以绕地球赤道两周多。”真谓主题鲜明, 语言形象生动、令人叫绝。
三、解说词的语言要准确。
一篇优秀的解说词, 除了应当很好地表达主题、传递信息外, 更需要真实可信, 这就需要有鲜明的准确性。专题片不是电视剧, 剧情由人编, 对白由人写, 观众不但不以为意, 如果编得好, 观众还会喝一声彩。电视专题片与电视纪录片是一母同胞的兄弟, 甚至有“等同说”, 认为“电视专题片”就是纪录片, 它们没有什么区别, 只是一种节目形态的两种不同称谓。无论如何, “电视专题片或纪录片都取材于真实的现实生活, 都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景为拍摄对象和表现内容, 都以“真实性”作为创作的生命, 都需运用纪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真实是电视专题的基础, 解说词也应遵循这一原则, 在写作时应具有准确性。解说不准确不真实就没有生命力和说服力, 就会失信于观众。
解说词要想具有准确性, 创作时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言之有据, 听之可信。当然, 这种准确性, 并不排除运用文学的手段和修辞方式, 诸如比喻、象征、对比、夸张、双关等艺术手法, 但在具体运用时, 也应以生活真实为依据, 避免华而不实过分夸张。电视专题片《雷峰塔的记忆》在叙述雷峰塔倒塌时, 解说词表现得十分精到、准确。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五日下午一点, 那一刻, 在西湖北岸的俞楼, 红学家俞平伯看到了这一惊心动魄的倒塌。 (“是日中午, 塔顶已倾其一小部分, 栖鸟悉飞散, 当其崩圯时, 我们从湖楼遥望, 惟见黄烟直上。”) (俞平伯语)
一座在江南烟雨中站立了千年的古塔倒了。
在这里, 解说词对雷峰塔倒塌的时间、见证人观望地点及见证人当时语录的引用都十分准确, 从片子主题来说, 雷峰塔何时倒塌如何倒塌并不是最重要的, 但是真实准确的介绍却是必不可少的。
生动真实的画面, 加上精彩解说词的提升, 形成了电视专题片一个圆满而和谐的境界。专题片的主题因此而得到升华, 意蕴因此而更深远, 这就是解说的魅力。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创作之我见 篇7
一、深入细致扎实采访, 做到“言之有物”, 这是写好解说词的基础。
电视解说词的创作仍然是运用语言文字反映社会生活。但是, 它又不是一般的文字创作, 它最终要与画面相融合, 构成特定的屏幕语言, 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 再现历史, 表达思想感情。解说词的创作要根据电视专题片本身的需要对其思想内容给予必要的说明和阐释。从本质上讲, 解说词与画面一样同样来源于生活。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 同所有的新闻稿件、专题、通讯等体载的写作一样, 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常有“七分采、三分写”的比喻, 可见采访的重要性。采访愈深入, 掌握的材料愈丰富, 就愈能使解说词更好地表达和突出主题。2005年6月, 我承担采写了全市统一组织的“抗战在沂蒙”系列电视专题片《苏崮壮士魂》解说词的创作任务。《苏崮壮士魂》是一部历史题材的专题片。当年的苏家崮战斗距离今天已经半个多世纪了, 刚采拍时, 所能直接找到的只有这场战斗的遗址———苏家崮。为采访和掌握更多的材料, 同时, 也为更真实、更详细、更具体地了解和反映这场战斗经过, 我和摄制组其他同志不顾天气炎热, 南下南京采访了当时的作战参谋———南京高级陆军指挥学校副校长魏学诚老人, 以及绍兴军分区副司令员刘香斋老人。还多次到苏家崮采访了掩埋战士尸体的当地农民和参加这场战斗的老前辈。翻阅研究了苏家崮这场战斗的有关资料, 从而, 对这场战斗有了更详细、更细致、更具体的了解, 较全面地掌握了第一手丰富材料, 写作时做到“言之有物”。另外, 到现场中去体验感受, 增强写作的灵感。在拍摄《苏崮壮士魂》专题过程中, 我和摄像记者三次登上了海拔520米, 至今没有路、行走非常困难的苏家崮山顶, 俯视山下, 四周都是上百米高的陡峭悬崖。深刻感受到了烈士那种抱着敌人跳下悬崖, 与敌人同归于尽、血战到底、宁死不屈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于是找到了写作的灵感。做到有东西写, 有话说。“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深入细致的采访为整个专题片解说词的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安排好电视专题片的结构, 做到“言之有序”, 这是写好解说词的条件。
在采拍每一部专题时, 通过采访获取了大量的材料, 其中包括多处同期声 (主持人在现场对被采访人的采访) 。如何使这些纷繁的题材, 依据主题的需要加以巧妙的组织, 使观点和材料达到有机的统一, 这就是结构问题, 只有安排好结构, 才能使解说词写得有条理。
(1) 首先要写好开头和结尾。开头要开门见山, 直入主题, 吸引观众。开头是电视专题片结构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往往决定着是否对观众有吸引力。电视专题片的开头虽短, 但它是全篇的序幕, 只有对全篇加以通盘考虑后, 才能确定如何开头。如在采写“我县下岗职工再就业成绩斐然”这部专题片时, 开头部分是:观众朋友, 为搞好下岗职工再就业这一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我县采取各种形式, 多渠道地对下岗职工进行妥善安置, 全县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达到97%。这样, 解说的开头部分言简意赅, 开门见山, 点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下岗职工再就业这一热门话题。电视专题片《苏崮壮士魂》解说词开头部分是这样写的“在沂蒙革命老区平邑县南部群山中, 有一座巍然耸立的山———苏家崮。1941年12月, 在这座山上, 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英勇悲壮的战斗, 当战斗到最后时刻, 我抗日将土抱着敌人跳下悬崖, 与敌人同归于尽, 烈士们用碧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抗日凯歌, 铸造了不屈的《苏崮壮士魂》。然后推出片名。解说词的开头部分耐人寻味, 引起观众继续看下去的兴趣。解说词的结尾部分, 不仅要有激情, 而且要使观众有言尽意未尽的感觉, 以达到主题升华的效果。专题片《苏崮壮士魂》解说词的结尾是这样的:“苏崮烈士的生命, 在这里延续, 苏崮壮士之魂在这里闪光, 它如同滚滚奔流的江水化作无尽的动力, 激励着沂蒙儿女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自强不息, 奋斗不止, 迎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总结全篇, 深化主题, 给观众留下回味, 留下思考, 留下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激情, 起到教育目的。
(2) 层次要清晰, 段落要分明。专题片的解说词只有写得层次清晰, 段落分明, 才能使说的话, 表达的意思, 有先后顺序、有条理。
(3) 过渡自然, 顺理成章。一部专题片是由若干段落组成的, 只有写好过渡中的过渡句, 上下段之间自然过渡, 才会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使之环环相扣, 内容紧凑, 浑然一体。
三、处理好解说词与画面的辩证关系, 做到“言之有理”, 这是写好解说词的关键。
画面与解说词是电视专题片的两种重要的语言形态, 两者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同步解说。画面上出现什么, 解说就紧跟其后叙述什么。画面与解说在空间上要“并驾齐驱”, 在时间 (下转第165页) 上要前呼后应, 互补互利, 解说与画面紧紧相接互补衬托, 使内容表达更加完善;另一种是对位解说。在电视专题片中, 有时以解说词为主, 为其做形象提示, 有时以画面为主, 画面已经说明的问题, 就不要用解说词去重复。这样, 不仅观众可以在声画对位的配合中, 以达到视听兼备声形并茂的艺术感受, 而且, 也使解说词与画面两种重要的语言形态, 更好地表达主题, 服务主题, 使说的话有理有据, 从而防止声画两张皮, 无目的、无对象解说的现象发生。
四、采用同期声和纪实手法是专题片写作中的重要手段。
电视专题片近年来在纪实手法方面有重大突破。它更接近观众和生活, 这与大量采用同期声有直接关系, 也是专题片成功的重要方面。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走出了画面加解说的老模式, 基本上以同期声和跟拍为主, 从不同方面表现主题, 把中国大江南北全国各地的饮食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近年来, 我在专题片的写作中也注意改进和提升, 比如《人人献上一份爱》, 多处采用了同期声, 表现了模范军嫂包庆荣每天无微不至地照顾五位老人的生活起居, 突出了包庆荣多年如一日不怕脏、不怕累, 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同期声所起的作用是任何语言也表达不了的, 既形象又准确。
五、解说词要写得情趣盎然和富有哲理。
解说词写得朴实、自然、生动、形象不容易, 要写得情理交融, 富有幽默感更不容易。有人把幽默解释为“含泪的笑”或“健康的笑”。对幽默的追求, 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乐观、豁达的人总是带着微笑对待生活, 世界充满了乐趣。因此, 尽量把解说词写得幽默风趣。幽默, 具体到解说词的写作, 就是要有情趣和哲理。情趣, 令人愉悦;哲理, 发人深思, 如果离开这两大因素便很难构成生动活泼的解说。专题片应该寓教益于娱乐之中。既表现一些比较严肃的主题, 也不宜板起面孔说教, 情趣与哲理有时表现在画面上, 可以通过视觉形象直接展示出来, 但更多的则是解说, 观众通过听觉而获取美的享受。
一部受观众喜爱的电视专题片, 无不得益于一篇恰到好处、写作成功的解说词。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在表达主题、叙述内容、反映思想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写好解说词对一部好的电视专题片至关重要。
摘要:伴随着电视专题片创作日趋繁荣的景象, 要写好有声语言的解说词至关重要。本文从深入细致扎实采访, 到安排好电视专题片的结构, 以及处理好解说词与画面的辩证关系等, 从不同方面、角度对写好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进行了阐述和论证。解说词在电视专题片中表达主题、叙述内容、反映思想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关注解说词的写作与发展。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写作之我见 篇8
关键词:解说词,贯穿连接,画龙点睛
一部好的的电视专题片包含着声音、画面、字幕、音乐等多重元素, 解说词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 直观含义就是对电视画面内容的解释和说明, 而一篇好的电视专题片解说词, 除了完成其内容介绍、信息传递、贯穿连接等基本作用外, 更重要的还应当起到深化内涵、升华主题的作用, 成为与受众沟通心灵的渠道。解说词和画面是相伴而行, 浑然天成的, 而一旦脱离画面, 解说词则常常显得残缺不全, 难以完满的表情达意。就如同红花绿叶, 如果我们把电视画面比作红花, 那么解说词就是绿叶了, 多么好的画面就如同漂亮的花一样, 没有绿叶的陪衬也会失色不少。那么当下如何把握好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 笔者以20年一线采访的实践体会谈几点个人的粗浅见解:
一、要身临其境, 深入采访
现如今是网络世界, 信息随手可得, 很多人可能一时图省事, 将报纸或网络上的现成报道拿过来, 直接造就成一篇解说词;也有人可能坐在家里, 在现成的材料上圈圈点点, 拼凑成一片解说词, 这样的成篇方式, 不仅没有深度和广度, 更别说会有画龙点睛的效果了。因为很多细节性的东西、感动心灵的情节, 都是在现场中才能捉到的“活鱼”, 而且不通过跟踪现场的写作, 就有可能出现“驴唇不对马嘴”东一棒的、西一棒的的现象。任何好的优秀的作品都来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 就是这个道理。例如, 前一段时间, 我接到了一个采访生态村的任务, 材料寄来了, 一堆数字, 一堆措施, 很枯燥, 激不起任何写作欲望, 因为片子要得急, 我们冒雨下乡了, 烟雨中的生态小镇绿得格外让人心醉:梨花曼妙飞舞, 燕子在村路和庄户人家来回盘旋, 一条清可见底的水渠环绕着整个小村, 真个是:玉堂春满树繁花, 家家门前绕水流, 旧时王榭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好一副风景如画, 和谐富足的新村美景。灵感来了, 下笔自然就活了起来。所以, 亲临现场, 掌握第一手材料, 再进一步去挖掘深化主题, 这是写好专题片解说词的第一步。
二、要用情感去交融, 用真心去写作
任何一部好的专题片的解说词它都是血肉与灵魂的交融, 绝不是象新闻那样笼统、概括, 它需要更详尽、深刻的阐述, 所以说第一步采访得细致到位了, 那么在下笔写作的时候切记罗列和堆砌, 要把现场的感人细节、个性语言、关注的焦点都通过自己的真实感受淋漓尽致地表述出来, 并融入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也就是把自己的所看、所听、所思、所想, 都融入到主题中, 这样的解说词才会使整个专题片有灵魂, 耐品、耐读、耐看, 才会抓住人心。再举一例, 还是采访新农村, 新农村的新面貌早已不是新鲜事, 但是新农村的生产生活依然是值得关注的热点。我在采访一个80后的养鸡专业户时, 先是见到了他的母亲, 一提起她这个儿子, 老人激动的情绪就上来了, 原来, 他的儿子原是个游手好闲的浪荡公子哥, 一直没有正事, 让父母很头疼, 可谁曾想浪子回头金不换, 眼瞅着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在国家政策的招引下和村里的扶持下, 都走上了正道, 他的儿子终于痛改前非, 迈出了这一步, 有多难, 吃了多少苦, 老人家哽咽地讲述着:他这个儿子最爱干净, 可这回, 为了时刻注意鸡雏的变化, 他把床搬进了鸡舍, 天天跟它们生活在一起。我们走进鸡舍, 鸡粪味和热浪马上让我们觉得透不过气来, 所谓的床其实就是两把椅子搭一块板子, 铺上一床被子就是了, 这样的生活一呆就是一个月, 活人也得脱一层皮。为了保证这里的用水需求, 儿子亲自带领雇工, 打了三口井, 没黑没白的, 180多斤重的壮汉子活脱脱的瘦了40多斤。老人话语间的心疼自然流露出来, 可老人又说, 心疼归心疼, 看他有了正事, 我们又高兴, 尽可能的能帮就帮一把……我的心就这样跟着老人起伏着, 再见到采访对象时, 我们的心很快就交融到一起, 他竟然也是带着泪说着他的眼前, 却又自信的谋划着他的将来, 这份感动在我成稿时, 一直深深地感染着我, 真情表述出来的新农村的生产生活和新风尚就变得立体生动多了。所以, 带着真心、注入真情去写作, 这是写好专题片解说词的第二步。
三、要具备深厚的文字功底和专业素养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只要是谈到写作, 就会考验到你的知识积累和文化积淀程度。文章不能一气呵成, 不能灵活驾驭文字, 这都与自身的文字功底和专业素养欠缺有关。好的文章不一定要有多少华丽的词藻, 不一定要运用多少修辞, 通常读起来朗朗上口、顺畅妥帖、又不失它的朴素性、亲切性, 这样亲和力强的文章听起来才会令人振奋、耐人回味。同样的采访, 底子薄的同行通常要比课班出身的写作起来吃力, 进入角色也会慢一些, 写出的报道效果自然也就千差万别。有时解说词并不用多少就会为观众指点迷津、就能让观众为之动容;有时写好一个小人物就能说明一个大道理, 这种衡量都要来自自身的功底和素质。来看中央电视台优秀新闻专题《三军战三江》中的一段解说词:这是记者在大堤决口是拍下的一组镜头:群众正在向安全地带转移, 某英雄却向着危险, 向着洪水冲去!这情景使我们想起这些英雄部队的昨天, 在那条漫漫几十年的英雄路上, 有过许多相似的情景, 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为民抗敌是英雄, 为民抗灾是好汉——人民军队唯一的宗旨, 老一辈人造就的传统, 就这样溶进后代的血液, 铸成今天的故事。……50年代的英雄和90年代的英雄, 跨越不同战场, 在这里紧紧拥抱;为人民舍生忘死, 赴汤蹈火的主题, 穿透漫漫时光, 在这里展示历史的永恒。这些精到的解说, 优美的语言, 能不令人感慨和振奋吗!
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倡导迈开双脚, 走基层, 转作风、改文风, 就是要让记者“涉深水, 捉活鱼”, 多创作鲜活的更具生命力的作品。所以对电视记者而言, 同样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体力, 融入到火热的生产一线和生活一线, 用你扎实的功底把握时代的脉搏, 弘扬主旋律, 把更多优秀的作品呈现给观众朋友。这就要求一线记者要将优秀的选题、高质量的画面和优美的解说词完美的相结合, 让红花配上绿叶, 才会更加璀璨夺目。
参考文献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艺术 篇9
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 也是文字创作的的一种, 但是, 由于解说词在片中的特殊的作用, 它与一般的文字创作有很大的不同, 有它自己独特的规律。
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写作必须着眼于总体, 把握全局, 也就是说, 在写解说词的时候, 一定要考虑画面语言的作用, 它需要再者的有机结合。
电视艺术是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相结合的艺术, 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能完整的表达世界。视觉语言包括画面, 图片, 图表, 字幕等, 听觉语言包括解说词, 同期声, 音乐音响等。电视艺术是上述语言元素共同组成的, 这些元素在一部电视作品中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 各有自己的位置, 不能互相替代, 也不能独立的存在, 只有在电视作品这个大系统中, 它们才有意义, 才显出自己的价值。解说词也不例外, 离开画面, 解说词便如同无本之木, 没有根基, 失去凭依。比如解说词中写道“这个人”“这种方法”等等, 没有画面的依托, 那么下面的话就好比是空中楼阁, 观众并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 你指的是什么。因此, 解说词写作首要的将自己融汇在作品的整体中, 全局中。与电视的其他语言信息元素相辅相成。特别是在纪实性的电视片中, 解说词更是只言片语, 如果单独拿出来, 你根本不知道它说的是什么, 它本身也不能完整的表达什么内容。
尽管是这样, 也不能说解说词自己独特的意义就没有了, 相反, 在各种电视语言互相本配合中, 每一种语言元素将更加有效的发挥自己的作用, 就像一个交响乐团, 画面与解说词可以说是作品的第一, 第二小提琴手, 在其他乐器演奏的和声中, 它们的声音应该是响亮清晰而饱满的, 这样整个电视作品也就产生了立体效果。对解说词的写作而言, 镜头的边框与具体的画面形象只是展开解说的基础, 它的内容可以联想到画面之外的更多的内容, 更多的信息。
解说词总体的规划是解说词创作的原则, 但是电视解说词大都不是一次成型, 它要根据全片的采访, 拍摄, 编辑, 合成的情况不断进行修改, 直到入库播出, 解说词的修改才会结束。
除了政论类的, 一般的电视作品的解说词都不是从头到尾将画面塞得严不透风, 面是尽可能的让画面多说话, 不到万不得已, 解说词才可以为画面进行一番解说, 所谓“事实胜于雄辩”, 画面已经历历可视了, 又何必解说词去多说呢?
开头和结尾
从整体上看, 一部作品的解说词像一条时隐时现的小河流, 呼应与点缀着画。就整体而言, 它自身显得比较零散, 但是在相对小的段落里, 解说词应该完整的, 开头与结尾都属于这种情况。
解说词的开头与结尾与画面的开篇与终止一样重要, 在电视片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开头是脸面, 好象是人见面时的第一印象, 决定着观众是不是要继续把这个节目看下去, 起着商品广告的作用, 开头的方法很多, 有的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 有的提出问题, 引出下文, 还有的景物描写, 烘托气氛, 还有的以抒情开头, 用勃发的激情点燃观众的心灵。但是不管用何种方式开头, 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为了吸引观众。所以说如果开头开的好, 就很容易在观众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解说词结尾的方式也有很多种, 可以是总结性的, 也可以是照应性的, 还可以是抒情性的, 或者是含蓄的, 或者是号召性的。总之, 不管你用什么方式结尾, 一定要做到自然, 和谐。
注重细节描写
电视专题节目可以没有情节, 但是, 不能没有细节。如果没有了细节, 那么, 这个节目一定会很空洞无味。细节可以通过画面语言, 听觉语言, 视听复合语言来表现。解说词是表达细节非常重要的手段, 有画面语言难以企及的作用, 因此, 解说词写作必须重视细节描写。
叙述角度
解说词的叙述角度, 就好象我们站在不同角度去看一个事物, 必定看到不同的内容, 得出不同的结论, 因此, 选择什么样的叙述角度至关重要。
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是最常见的一种。这种角度, 作者不露面, 不受时间和空间以及作者主观观点的限制。比较自由灵活, 可以上下左右前后面面俱到, 达到多层次, 立体式阐述, 所以被称作全知视点。除了多方面, 全方位叙述的优点, 第三人称角度还给人以客观的印象, 作者超越于被介绍对象之外。但是这种角度由于推动了现场参与感, 往往让人感到冷漠, 不够真实亲切。
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是指解说词中的创作以“我”或者“我们”的身份出现。这种角度, 具有明显的参与意识, 有很强的现场感, 容易给观众真实感亲切感。同时, 用第一人称叙述, 便于发表意见, 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但是这种叙述方法受到我, 我们主观视点的限制, 超过这一视点之外的活动很难表现出来, 这样画面就会受到严格的制约。
还有一种就是多种人称交替的叙述方式, 这种方式灵活多变, 它既可以有深度又可以有广度, 既能客观的介绍, 也能抒发主观情感, 这种方式有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的共同优点。
电视解说词写作之我见 篇10
写作从本质上讲, 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电视写作亦然, 很难有什么固定不变的模式和框框, 更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对基本规律的把握应该是“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 需要从一定的实践过程和不断的学习观摩中, 逐步掌握, 感悟其形神。创新, 永远是电视写作的生命, 也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电视语言是用声音和画面造型, 诉诸于观众视觉和听觉的多层次多因素的艺术信息, 是多种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段的综合显现。其中每一种因素都会对电视语言的功能、意义、节奏、色彩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比如节奏较慢的画面, 可以通过精彩的解说, 变得情趣怏然。海外画面、实况效果声并称为“金三角”关系的解说词, 主要是通过听觉和视觉 (字幕) 产生思维活动, 表达创作者意图的一种重要手段, 它要与其他手段一道才能完成对事件全方位的形象报道, 共同配合才能完成对形象的塑造, 从而发挥延伸画面, 扩大信息含量, 补充画面不足, 挖掘画面内涵, 渲染气氛, 提炼升华主题, 连接画面实现语言蒙太奇, 顺利过渡专场等艺术功效, 实现声画合一, 试听兼具的电视创作意图。脱离了作品整体的解说文字稿或画面, 就会有各种缺陷和不足。
例如【画面】老妪拿着一条扁担抚摸着;老妪的白发在深深的鱼尾纹间飘动, 似乎在梳理泪水通过的“渠道”;扁担, 结痕累累的扁担。
【解说词】这条扁担在战争年代送过伤员, 挑过烈士的遗孤;解放后, 这条扁担挑通了连接山外的公路, 挑回收获, 挑的山山披绿, 峰峦吐翠。扁担啊, 你还能往下传吗?
这种明白的画面经过出情的文字加以点染, 使画面产生一种深远的意境, 达到了“物体情化”的艺术境地。这样的内涵和意义指向, 仅从画面上上是看不出所以然的。
再如电视纪录片《故宫》的第三集《礼仪天下》的结尾中解说词说到:
“地球这一边的人们, 历经千年创造了礼仪天下的神话;而在地球另一边, 这个神话已经变成随时可以击碎的泡沫。
紫禁城, 盛典即将结束。”
这短短的几句话, 就把人们对看似繁华的大清帝国即将走向没落的惋惜和哀怨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如果此时没有解说词而光靠画面的话, 是很难达到这种效果的。
正是由于解说词在电视作品中的地位, 也就决定了它的配合性和非独立性。在对其形神感悟中, 解说词写作必须充分考虑前后左右各种因素的配合关系, 精心设计它在作品中的位置布局, 什么时候说, 说什么, 怎样说, 说到什么程度, 那些出声音, 那些出字幕, 只有把握分寸火候, 才能发挥应有的效应和特长那么, 应如何把握解说词的审美写作呢?笔者结合近十年的编辑、写作经验粗浅的认为:
1. 解说不是画面的简单说明那个和解释。
不能见山说山, 见水说水。如果就事论事, 完全看图说话的撰写解说词就肤浅了。像“河中水在流”“街道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之类的解说, 显然是一些重复累赘的废话。要尽量用画面“说话”画面已经明白无误传达的信息, 文字无需再做苍白的解释。解说应该根据主题的需要, 去挖掘画面内在的涵义, 交代画面上未交代又需要传达的信息。它应该是画面因素的扩充、延伸、深化与概括。解说给观众的应该是画面之外更多的东西、无形的东西、和画面联系紧密而又使观众意想不到的东西, 它应该将画面组成一个有机的逻辑关系, 将观众朦胧感觉而又概括不出的东西加以指点。
2. 在一般情况下, 解说的最后完成, 应该在画面编成之后。
不过, 必要的文字脚本可以事先撰写, 但这不过是一个最后的勾勒和设计的雏形, 绝不能作为最后的解说词使用。为了不喧宾夺主, 不重复画面, 解说词一定要根据完成的画面去合理安排布局, 斟酌字句。能够用画面说明的问题和交代清楚的信息, 尽量少用解说。尤其不能形成画面与解说各行其是, 互不搭界的两张皮现象, 解说与画面应该是互相引导, 互为补充, 浑然天成。
3. 不要追求解说自身形式的完美。
电视解说词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它一般不能孤立存在, 也不能单独成章, 它只是整体电视语言中的一种构成因素, 与其他因素相辅相成, 互为依托, 不可分割。若把它从电视节目中独立提取出来分析就会发现:它在语言逻辑上有不少缺陷和不足, 它的文字形式是不完整的, 它的某些语言是不连贯的, 思维是跳跃的, 因果关系是残缺的, 指代关系是不清楚的——给人以东一句西一句, 突如其来, 又忽然而去的感觉。然而, 这也许正是解说词在文字形式上的一些特点。电视解说词出现的种种遗漏与不足, 种种完整、不全面的地方, 正是电视语言中其他要素充分发挥的天地。
就如同一部大型交响乐, 如果我们把其中一件乐器抽出来单独演奏, 可能就是片断的, 零星的, 甚至根本听不出个名堂来, 然而, 一旦融入整体的交响乐队中, 就充分显示了其存在的价值。表面形式零打碎敲, 只言片语的解说, 一旦进入电视语言的总体系统, 就充分显示出它独特的作用。因此, 解说词不能只顾自身文字形式的完整, 而与其他要素各行其是, 这势必造成互相削弱, 彼此地处, 重复拖拉的问题, 也就失去了电视语言的综合优势。
4. 解说不要描写形象。
美国著名传播学家韦伯.施拉姆就认为“抽象的语言符号具有语言符号所不具有的作用”, 电视画面在屏幕上表现的形象是具体的、可视的, 它是通过直观的画面形象作为传递信息的中介和符码来叙述情节、阐述主题、表达思想。具体形象的电视画面可以更为准确、细致、全面地再现或表现人物的神态、情绪、动作以及景物的形状、色彩变化等用语言文字不容易精确描述的形象。
解说语言对形象的描述再准确、再生东、再传神, 也远远不及一个镜头能形神兼收、纤毫毕现。在表现事物的外部形态方面, 画面语言有其天然的优势, 完全用不着解说词搜肠刮肚, 用笼统的抽象的语言作隔靴搔痒式。
摘要:电视解说词写作是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一个比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有补充画面不足, 挖掘画面内涵, 渲染气氛, 提炼升华主题的作用, 文章通过对解说词作用的阐述, 以期和大家共同探讨解说词的写作技巧。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艺术】推荐阅读:
电视专题解说词08-13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管理10-24
演练电视专题片解说词11-28
新墙电视专题片解说词06-28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克难奋进新跨越》06-20
企业创建文明单位电视专题片解说词09-10
论如何发挥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魅力08-10
电视片解说词08-08
电视解说12-03
电视体育解说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