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信息库

2024-06-04

教学资源信息库(共12篇)

教学资源信息库 篇1

摘要:有一位网友的帖子这样写道:“信息技术课应该教给孩子们什么呢?我曾以为, 信息技术课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会用计算机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自从信息技术成为考试科目后, 我很迷惑, 每节课我都是按课本教学, 争取把所有涉及的软件知识都讲一遍, 就怕考试会考到, 而孩子们不知道。本来很有活力的课变得死气沉沉, 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操作时间变少了, 课时还不够。”这个帖子在ICT论坛里引起了热议, 信息技术课究竟应该教给孩子们什么?这是一线教师经常感到困惑的问题。本期“现象观察”, 我们约请几位信息技术教师就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希望对困惑中的您有所裨益。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保罗·泽考斯基1 9 7 4年在美国提出的。简而言之, 它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 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 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得的信息等。《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明确指出,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并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以其之道, 还施其身——基于重复性内容显现学习的过程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习过程的显性化无疑可以帮助学生看清楚这一抽象过程, 信息技术教学中大量的重复性知识正具备了这一条件。例如, 小学阶段教学幻灯片制作软件时, 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 进行自主探究与学习。通过对比, 分析W o r d与P P T之间的异同之处, 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学有所用, 实现触类旁通。教师的合理放手与适当指导, 向学生展现出一个清晰的学习过程——如何基于已有知识经验去了解、学习和掌握新知识。

化零为整, 关注全局——展现信息技术的实用价值

无论是对画图工具的教学还是对O f f i c e命令的教学, 抑或是上网发帖、收发电子邮件, 这些零碎、单个的技术教学往往显得单调且枯燥, 容易让学生产生“知识无用”的疑惑。为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 教师需要用一个整体的框架来整合这些零碎的知识点, 这就是主题活动教学。

笔者在设计《文件与文件夹操作》一课时, 曾尝试设计了一个《整理“书包”》的主题活动。将电脑中的文件与文件夹模拟成学生司空见惯的书包夹层和书本, 让学生结合真实的生活场景来学习, 这很好地解决了电脑中比较抽象的文件复制、文件移动、建立文件夹、文件归类等知识的学习,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情动于中, 而形于外——调动情感参与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尤其在

/唐天池

主题式活动 (比如用W o r d制作小报, 用幻灯片制作完整的动画作品等等) 开展过程中, 学生情感因素的缺失, 往往会使课堂成为纯技术的教学, 最终, 学生的作品会显得单调且无意义。从这一角度来看, 看似与信息素养无太大关联的情感因素往往成了决定信息技术作品优劣的关键因素。比如, 用画图软件创作一幅图画, 首先应该让学生对相关的主题有一定的了解, 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这样一个氛围的营造能够充分体现出技术的实用价值。什么地方用什么工具好, 如何搭配色彩, 怎样绘制出适合主题的形象等等, 这样的教学无疑会让纯粹的技术教学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信息技术中的“技术”只是一个工具, 而非学生学习的终点。对技术的准确定位和有效利用, 是这门课程追求的终极目标, 也必然是这门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魅力所在。

(作者单位:江苏淮安小学)

教学资源信息库 篇2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推动信息化教学不断发展,为了促进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大赛应运而生。通过比赛,促进教师结合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改革教学模式。本文以高职护理专业内科护理课程中———糖尿病治疗为例,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 4 个方面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并反思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高职护理;糖尿病治疗;教学设计

为了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推动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2010 年起,教育部开始举办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通过比赛,促进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同时更好地激发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本文以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教学设计赛项三等奖作品《糖尿病治疗》为例,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 4 个方面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并反思存在的不足。教学分析

1.1 内容分析

本次比赛选择课程为护理专业核心课程———内科护理学,此为四大临床护理课程之一。选用的教材为“十二五”全国职业教育规划立项、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内科护理学》,内容选自第七章第四节:糖尿病病人的护理。结合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大纲和实训指导内容,依

据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本次课程教学内容为糖尿病治疗,俗称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即血糖监测、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

1.2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他们已掌握了无菌操作技术和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对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十分感兴趣。但由于“五驾马车”中关于饮食运动量计算复杂、药物不良反应容易混淆、血糖监测注意事项多,而高职生计算能力差、操作马虎易出错,导致学习难度大、记忆困难。好在他们爱动手操作、喜社会实践、精通手机电脑、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化手段,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掌握本次教学内容。

1.3 教学目标

1.3.1 知识目标

掌握根据血糖值进行糖尿病的饮食运动及用药指导。

1.3.2 技能目标

学会检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掌握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1.3.3 素质目标培养无菌操作观念,提升关心关爱患者的职业素养。

1.4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血糖监测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教学难点:根据血糖值进行饮食、运动、用药指导。教学策略

基于临床护理工作岗位需求,采用案例教学法,以临床实际案例

为主线,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在师生共同讨论过程中,逐步明确糖尿病治疗的内容。将课堂设置为课前启化、课中深化、课后转化 3 个环节。课前启化:学生通过学习通平台、微课视频、动画等信息化手段进行自主学习并检测学习效果。课中深化:将理论与实训相结合,按“五驾马车”的顺序,利用同屏系统、手机 App、连连看小游戏等信息化手段依次完成“五驾马车”的学习。利用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课后转化: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所学知识,并组织学生进入社区,服务老人、对接岗位,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教学过程

3.1 课前启化

课前,将学习资源上传至学习通中,并通过学习通发布课前预习通知。学生接到预习通知后,下载观看血糖监测微课视频,并完成预习测试。学习通的使用拓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丰富了学习的形式和内容。

3.2 课中深化

(1)案例导入。上课后,首先通过一个临床实际案例引入新课,学生边看视频边提取视频中的病史信息。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该病例为一糖尿病史 7 年的患者,因眼底出血拟手术治疗,术前测血糖高致手术暂停,现来内科控制血糖,既往口服二甲双胍治疗,效果不佳。教师设疑:对于该病例下一步该做什么?发起投票,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应该先进行饮食控制,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不知道血糖

值高低,如何进行饮食控制?从而引入任务一:血糖监测的学习。

(2)任务一:血糖监测。首先观看血糖仪和采血笔使用动画,了解到使用血糖仪前要查看血糖仪与试纸是否匹配,采血笔要按正确方式组装采血针,使用完毕,应正确丢弃试纸和采血针头。接着教师利用手机同屏,将示范操作放大,学生可以细致观察操作的每个步骤,初步了解操作中需注意手指消毒并晾干,挤血从指根部开始等注意事项后,再让学生分组练习,熟悉整个操作过程,同组学生利用学习通进行操作互评,成绩计入总成绩。至此,已突破重点,达成技能目标。继续观看病例视频,教师设疑:现患者空腹血糖 8.6mmol/L,下一步该如何治疗?从而引出饮食运动治疗。(3)任务二:饮食运动。传统教学中,我们需根据患者身高体重计算 BMI,再根据 BMI 利用公式计算饮食运动量,本次课我们利用手机软件,输入血糖值,可自动分析血糖监测结果;输入患者病史资料,可生成个性化饮食运动方案,列出每日可摄取的主食量和运动推荐,还可根据每日可摄取的总热量推荐不同种类的食物份数,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计算的难度,解决了本次课的前两个难点。学生练习使用软件进行饮食运动指导,熟悉软件操作,并观看病例视频中护士如何对该患者进行饮食运动指导,与软件方案进行对比。(4)任务三:药物指导。教师设疑:患者经住院调控血糖,现血糖稳定可出院,如何进行出院带药指导?学生共同讨论之后,继续观看出院指导视频,了解到进行出院指导时,护士需向患者讲解出院带药的服用时间及不良反应等注意事项。这部分记忆内容较多,学生讨厌死记硬背。课上我们利用手机同屏请学生上台进行药物连连看

游戏,课后学生可在手机和电脑上进行游戏闯关,巩固这部分内容。如此解决第三个难点。(5)巩固总结。为了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大家一起观看课前录制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的视频,并与示教视频进行对比,找出患者操作中的错误之处,并进行讨论。总结出血糖监测易错之处:手指未消毒、消毒未晾干即采血,挤血位置错误,采血针处理错误,从而加深对操作注意事项的理解。接着,观看医院专家访谈视频,总结医院工作中进行血糖监测的注意事项以及饮食运动用药调整方案。让学生在校学习的同时,能联系临床实际,缩短进入临床实习的适应时间。最后,利用学习通进行在线测试,即时检测学习效果,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知识掌握情况,成绩计入总成绩。

3.3 课后转化

通过学习通发布作业,“五驾马车”中的最后“一驾马车”———健康教育,即为本次课的理论作业,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结构,为视频中的患者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方案,并将导图上传至学习通中。另一项为实践作业,学生跟随学校志愿者团队,走进社区,通过学习通直播为患者测血糖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教师在线评价,学生在线观看并点赞。对于点赞最多的小组,给予“最佳团队”称号。最后将正确测血糖的视频上传至优酷,帮助更多人了解如何正确测血糖。

3.4 教学评价

本次课我们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预习测试占 10%,操作及同组学生互评占 30%,课堂测试占20%,作业考核占 40%。4 部分成绩汇总生成本次课的最终成绩。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将理论与实训相结合,将学校、医院、社区及网络相结合,构建了一个理实一体、四位结合的信息化课程。达到预习可视化、操作可细化、计算可简化、记忆可趣化、拓展可深化的教学效果,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满意度。使教学不仅面向学生,更是面向患者、面向社会、面向科技。但是,也暴露了一些不足之处,如数字资源库建设不完善,临床案例更新速度慢等,这些都是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参加此次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笔者认识到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能很好地达成“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目的,信息化教学并非信息技术手段的强行堆砌,而是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精心设计,精用及巧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和资源辅助教学,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信息化教学比赛推动了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促进教师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教学理念的形成,从而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资源信息库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信息素养问题措施

信息社会的发展是非常快的,这需要现代人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职业中学信息技术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职业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素养的必要性

1.提升学生素养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目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的基本素养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深入渗透,信息素养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与重视。新课程改革下的普通职业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更是进一步明确了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是其根本目的。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各个职业中学应该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加强信息素养的教学,不管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争取培养出能够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中学生。

2.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如果说知识创新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信息素养就是创新人才就是提高教育水平,适应信息社会的必要条件,是壮大科学队伍的重要前提。一个缺乏信息素养的职业中学生,很难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获得足够好的发展,很难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有所突破。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掌握了现在信息技术选择技能,发展应用能力,才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收获更多知识,推动自我发展,进而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机遇。

3.学生的素养整体水平需要提高

在已有的关于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职业中学学生的信息素养大多体现于网络通讯工具、信息娱乐工具等的应用,对于信息的选择能力较低,不具有很好的信息好坏分辨能力。就职业中学信息素养的整体水平而言,是非常不理想的,他们在信息科学和信息社会方面明显薄弱,并亟待提高。针对这一情况,职业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为了让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更应该重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尤其注重教学目标已经从单一的技能教学转变为信息素养综合能力培养。

二、职业中学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技术教育观念尚未转变

国家大力推行信息技术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但由于教师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没有对信息技术教育有一个新的定位,而误将信息技术课变成了机器操作、软件使用的技能课,没有充分认识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具体的机器操作更重要。同时,信息技术在其他课程的教育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教师对信息的敏感度低,没有很好地将新信息与书本知识有机结合,学生没有从思想上产生学习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的强烈愿望和需求。信息素养的概念还没有深入到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意识当中。

2.缺乏良好的信息文化氛围

现阶段各个学校都在努力为信息技术教育创设良好的环境。学校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配置相应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建设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购进必要的软件和教学资料,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但这并不等于就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由于惯性,教师的所有教学活动仍然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还局限在面对面的形式上。学生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引导,学习方式没有得到改善。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缺乏一种良好的信息文化氛围,缺少与学生学习和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文化环境。

3.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现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过于强调计算机技术的掌握,而将日常生活与信息处理隔离开来,使得信息素养成了脱离生活世界的奢侈品,这就违背了信息素养理论的宗旨,造成了信息技术教育实践上的新误区。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时,只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的传授,缺乏现实生活情景的创设,使得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脱离,不能做到“学中用”,而形成了一种“学而不用”的现象,没有明白在现实生活、学习、工作中何时使用信息技术、为什么使用信息技术,学生处于一种有意识但无目的的状态,信息活用能力差。

三、在职业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素养的具体措施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目标的学科教育,信息素养已日渐成为未来从业者必备的素质。

1.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

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条件。教师应通过学习和培训,增强对信息的敏感度,能准确、高效地解读信息和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并把各种信息应用到教学当中,教给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激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只在教师具有了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合到课堂教学中,才能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2.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信息知识、形成信息能力、培养信息情感的主要场所,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只是单一的教授计算机技术,学生处于被支配地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这使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因此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应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来,这就需要转变教学模式。现在许多教育专家提倡一种“任务驱动”的全新教学模式,也就是说,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法的关键是任务的设计和教师对学生完成任务的引导。例如,教师在讲用FrontPage制作网页时,可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任务:“制作一个班级主页,要求主页体现班级的特点,并评选出最佳网页发布到校园网上”。然后让学生根据所讲的知识,来完成教师提出的任务。

3.通过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整合来提高信息素养

《新课程标准纲要》第十一条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并对这种应用的立足点作了明确的阐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国外一些成功的案例就是把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直接编写到其他学科的教学目标中,把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作为达到其它学科教学目标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这就需要在培养信息素养时与各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作为课程结构的基本支撑点有机地融合到各门学科中,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对信息素养的培养。

四、结语

信息素养是中学生应对网络时代冲击,实现终身学习的一项重要素质。在职业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抓住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和实施的本质,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笔者只是迈开一小步。努力学习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自身情况,尽自己的微薄力量,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可做的事情也有很多。

参考文献:

[1]冯伯虎.信息素养的本质是什么[J].信息技术教育,2007,(02):31-32.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21号.2001.

教学资源信息库 篇4

一、信息技术素养不是信息与技术的简单组合

信息技术素养是课程标准提出来的重要概念,仅仅从概念上来看,与其他学科素养并没有区别,对此概念的理解不能概念化,不能认为信息技术素养就是积累了信息、提高了技术之后就自然生成的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理解与能力水准。 在笔者看来,信息技术素养是内隐在学生有形的学习之后无形的东西,它能在面对信息与技术要求时自然表达出来的一种能力水准。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今天的高中学生具有的信息与技术知识已经很丰富,但不能认为其信息技术素养就很高,这样的矛盾凸显出信息技术教学中素养提升的迫切性。

二、基于信息与技术的信息技术素养教学实践

基于上面的分析,笔者以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除了基本的知识传授之外,信息技术素养的真正落实应当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着力点。 现以“ 信息及其特征”一课的教学,谈谈笔者的观点。

“ 信息及其特征 ”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第一个内容, 常常因为知识性过强而被教师忽略, 加上学生也感觉太多的知识识记而没有上机操作的机会, 自然不会感兴趣。 这实际上折射出信息技术素养提高面临的困难。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知难而进。

首先,拉近高科技信息与生活信息的距离。 当前进入高中的学生已经经过多年的信息与技术的洗礼, 谈到信息技术,想到的便是通信卫星、互联网等,而很少想到身边就有更为丰富的信息。 因此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可以让学生对信息的理解更为全面,而这正是信息技术素养的最为基本的东西。

其次,寻找生活中的“ 信息”。 生活中的信息与高新技术下的信息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 课本上的文字图形、课堂上教师展示的多媒体、 信息技术课上的Int er net自不必说 , 早晨妈妈喊起床的声音、上下课时的铃声、上到第四课时肚子饿得咕咕叫的声音也是丰富的信息源。

再次,在上面两步的基础上,开始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的学习。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 信息存在于哪儿呢”“ 有没有载体的信息呢”, 这些问题可以将学生的认识导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 且信息在依附的载体之间往往是可以传递或转换的;通过“ 信息具有哪些功能”的问题讨论,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信息的价值在于其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在于其能够促进人们在生活中的物质和能量的生产与使用;而当笔者向学生介绍曾经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的“ 信息不对称理论”时,学生可以从中深刻意识到信息的经济、社会、政治甚至是军事价值。

最后,对所学内容进行延伸。 延伸有两个方向: 一是学生的学习生活范围;二是学生所不太熟悉的信息技术世界。 在前者的努力中,笔者通过某次考试成绩的计算,让学生认识到针对不同对象进行不同的计算,可以发现平均值、极差等数据对一个班级某个学科的精准把握;而对于后者, 笔者则将大数据思想向学生传递,以让学生认识到对于信息把握得越准,组合得越科学,其所能发挥的功能也就越大。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面对的就不再是大量且无序的纯粹的信息,而是信息的有机组合,也是信息功能的进一步发掘。 当学生认识到信息是具有丰富的功能时,他们信息技术素养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

三、信息技术素养提升的师生教学关系再思考

将信息技术素养当成是教学的重心, 那就会发现实际教学中师生教学关系需要重构。

一方面教师不能完全充当信息技术的讲授者,因为那将意味着信息是一个单向传递的过程,这与信息技术教学所依赖的信息社会背景中信息传递的双向性是不一致的;另一方面学生对信息的理解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对于教师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甚至是斟别的过程,笔者以为学生如果具有了这样的意识, 那就意味着对信息有了理性思考, 也就不至于看到什么夺人眼球的信息就随手转发的情形了。

总之,信息技术素养提升视角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师生建立在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对于信息与技术进行现代意义的加工,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得到真正的提升。

摘要:当前高中学生生活在信息社会中,所接触到的手机及电脑等也都是高科技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有质的提升。事实上,学生在信息世界中的表现证实了信息技术素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实现从信息、技术向信息技术素养的转变,这个过程中要重构师生教学关系。

教学资源信息库 篇5

摘要:让信息技术教学充满活力,必须重视: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主体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整合其它学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几个方面。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兴趣;主体环境;整合学科

自2000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以来,我国的信息技术教学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作为一门新兴课程,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和研究信息技术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如何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我认为首先要让信息技术教学充满活力。而要让信息技术教学充满活力主要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学生只有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探索知识,掌握操作本领。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首要的任务。大量的调查表明,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但这种兴趣只是对计算机作为娱乐工具的兴趣,他们热衷于玩游戏、上网等,而对教师传授的教材上的知识却不太感兴趣。对于这种现象,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等方面入手,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正确引导学生,使其对计算机的兴趣发展为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

1、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实践也证明,学生如果对所学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便会由被动变为主动,心情变得愉快,注意力变得集中和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创造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保持亢奋的学习劲头。为了激发这种兴趣,我们应该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比如,录入、编辑文章是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了使他们掌握这部分操作,我便针对现代中学生的追星现象,计了一个小任务:让学生输入一篇题目为“我的偶像”的小作文,作文的内容各自编写。于是,学生们饶有兴趣地完成了任务,他们不仅掌握了录入文章的基本规则,而且当出现错误时,还学会了修改文章的技巧,可谓是一箭双雕。

再比如,指法练习在学生看来是最枯燥乏味的事情,如果不优化教学内容,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我便充分利用学生喜欢玩游戏这一特点,选取金山打字通软件让学生进行练习:第一步先让学生用其中的“吃苹果”、“打地鼠”等游戏进行单个字母的练习,达到一定目标后,再让学生在“青蛙过河”中练习单词的输入,最后让学生两人一组,自由组合,进行“警察抓小偷”竞赛。结合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通过优化教学,学生们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并熟悉了键盘指法。

2、注重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激发学生兴趣。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紧张的气氛变得和谐,使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因此,把幽默诙谐的语言引进信息技术课堂,寓庄于谐,寓理于谐,能使学生好学、乐学。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往往使教师感到棘手,使学生感到抽象,记忆困难。在讲授时,如果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适当的比喻,就能化繁杂为简洁,化沉闷为轻松,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如我在讲解软盘的使用时,常用的3.5寸软盘将写保护划片打开时为写保护,而学生则易将保护与未保护两种状态混淆。讲到这一点时,我拿出了一张3.5寸软盘,将写保护划片打开,让盘片上两个孔对准两只眼睛的位置,告诉学生,软盘上有两只“眼睛”,当两只“眼睛”都瞪着时,则处于高度戒备状态,是不可侵犯的,即为 1

“写保护”。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时(把划片封上)是放松状态,即为“不保护”。听到这一比喻时,学生们笑声一片,连连点头称是,至此,这一教学难点在幽默的情境中得以突破。

二、创设主体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授人以鱼,未若授人以渔”,要让学生主动地、全面地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时时处处以学生为主体。信息技术教学本来就是一个寓教于乐、上机实践的活动过程,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是一个起点。如何保持学生的兴趣,是个漫长的过程。学生的知识技能如果完全依赖老师的教导,只能坐以待毙,被时代所淘汰。所以,在信息技术课上就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创设实践条件,让学习者自主地去探究、去发现,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1、目标设计以学生为主体

要在教学目标设计上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相长的思想,则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光要备教法,更多的是要备学法,必须“教案”与“学案”融为一体,设计出符合教学规律的立体化的教学方案。同时立体教案还必须突出素质教育的宗旨,目标设计要突出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主体,而不是以知识灌输为主体。因此,必须要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确定教学内容或选择教学材料主题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②要给予学生个体选择的机会。在选题方面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在教学内容方面最好有一定的弹性。

③要照顾所教学生的认知水平。

④要重视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要尽量给学生展示、说明的机会。

2、时间安排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教学为填鸭式教学,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教师或一讲到底,滔滔不绝;或一问到底,或以问代讲,有时甚至自问自答,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失落。而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应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和自学的乐趣。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经过几年的教学总结,我发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非常适合我们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够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平常的教学中,我经常采用此法进行教学,保证每节课学生练习的时间都不少于30分钟。事实证明,采用此法进行教学,收效教好,学生学习热情高且知识吸收快。

3、组织形式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很少有自由学习、自由讨论的组织形式,这种刻板、拘束的学习氛围无疑成了学生学习的枷锁。要改革这种现状,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从“主角”到“配角”的角色转换。例如,在一节公开课中,我就采取了多种组织形式:任务驱动形式、自主探索形式、小组讨论形式、小组竞赛形式及自我评议等形式。所有这些形式都是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围绕学生这一主体所进行的。并且,这些组织形式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及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因此这节课也得以成功。事实证明,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只有组织形式上以学生为主体,才能让学生学得生动,学得投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整合其它学科,提高主体综合素质

计算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做好基本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应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让学生自觉做到“学以致用”。

1、与德育的整合Internet是一个知识的宝库,由于它储存容量大,媒体种类丰富,检索容易、快捷,不失为学生学习的好载体。由此,我们可借用互联网和校园网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思想品德教育。例如,我们可以及时报道校园新闻,点评学生行为规范等。学生虽然每天在校园里,却未必对学校里发生的事都清楚,通过现代教育媒体,让学生获得信息,再让学生进行点评,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平日里,我会注意搜集一些与中学生有关的站点,从中挑选出一些有价值的网站或论坛推荐给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有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不敢面对,有心事不敢向身边的老师、家长和同学诉说,对学校或老师师有看法又不敢说出来,但一旦进入网络世界,他就会尽情倾诉。碰到这样的学生,教师可以网友的身份与他们交流,因势利导,让他在现实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

2、与其它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与各类学科联系紧密的综合学科,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与其它课程的整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在教Word时,可让他们用计算机进行相应的作文创作和修改;教作图软件时,可让他们配合美术课,进行实际的绘画;在教Powerpoint时,可让学生设计一些给亲友的精美贺卡;在教上网时,可结合音乐、语文等学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学生们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过程中又完成了其他学习任务,使他们认识到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这样,既激发了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又拓宽了知识面,增长了知识,也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精神,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教学资源信息库 篇6

一、信息素养的涵义

信息素养又称信息素质,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 Zurkowski)在1974年首先提出的。随后,美国图书馆协会进行了十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并于1989年发表了一个总结报告,该报告认为具备信息素养的人能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要的信息,具备信息素养的人是学会了如何学习的人,是能够进行终身学习的人。信息素养内涵十分广泛,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中,笔者认为,信息素养主要由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三部分构成。三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1.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指对信息、信息问题的敏感程度,是对信息进行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的自觉程度。良好的信息意识有助于养成积极关注信息的良好习惯,注意搜集、学习和研究有关的信息,并能在解决问题时实现对信息的有效借助。

2.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指运用信息知识、技术和工具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信息能力包含三方面的内容:能熟练利用信息检索工具高效获取信息;能根据所需解决的问题对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整合并在必要时将形成的信息产品进行有效传递;能实现信息与专业的有机结合,善于独立学习,开拓思维并能在信息综合与利用中产生新的启迪。

3.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是指个体的信息活动必须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不得危害社会或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网络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如知识产权、个人信息隐私权、网络黑客等。针对这些信息问题,出现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信息关系的行为规范,这就形成了信息伦理。信息道德则要求使用者自觉遵守信息法律,抵制违法的信息行为和信息污染,合理使用信息进行合法的信息活动。

二、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

1.在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在进行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中,应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将教学内容巧妙地融入真实问题的解决中。长此以往,学生的信息意识就会逐渐增强,信息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2.在探究、实践、领悟中提升学生的信息能力。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分为:提出问题,探究知识;解决问题,具体实践;验证知识,领悟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可精心设计一些主题情境,让学生追本溯源、领悟知识。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样习得的知识往往掌握得非常牢固,不会轻易忘记。实践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过程,是让学生理解、领悟知识、提升信息能力的重要渠道。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实践,并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提高信息能力。领悟是让学生掌握内在的方法与逻辑,具备知识迁移的能力。探究是起因,实践是过程,领悟则是追求的结果。当学生遇到问题时,鼓励他们大胆探索,教师则可以利用预设与提问,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来梳理知识的脉络,总结学习的方法及要点。

3.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规范学生的信息道德水准。在信息的海洋里既有对社会进步有利的信息,也有大量不利于社会进步的垃圾信息;既有真实有效的信息,也有虚假骗人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需要关注学生信息活动的每个细节。如在搜索“杜甫”的有关信息时,要注意对信息的真假进行甄别。在网上下载信息还会碰到版权问题、木马病毒等。对学生可能碰到的信息伦理问题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在设计信息活动时,对可能出现的信息伦理问题给出明确的要求和正确的指向。如在设计班级小报时,内容要积极向上,杜绝消极颓废的内容。

4.创新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提高。有效的评价能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使学生发展健全的人格,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我们要改变仅以考试分数说话的单一的评价方式,创新信息素养评价体系。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出色的,只不过他们出色的方面不同而已。新的评价体系应是多元化的,即评价的主体、内容、标准、方式的多元化。教师应准确把握课堂时机,适时评价反馈,改进教与学的过程。对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引导学生之间讨论交流并评价这堂课中运用信息资料的情况;二是分析、总结学生在信息意识、信息整合、信息运用等方面的得失,为学生信息素养的逐步养成奠定基础。

试析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服务 篇7

1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意义

图书馆是文献信息的集散地, 是一些特有书刊的珍藏馆, 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重要学术机构。在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当中, 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社会文化记录收藏中有独立地位。进入网络时代, 图书馆的资源载体由以前的书籍纸张逐步转变为网络数字形式。信息资源共享是目前高校图书馆改革、创新、提升地位的重要举措。信息资源共享包括信息资源的共知、共建和共享三部分。共知是指各图书馆互通有无, 扬长补短;共建是指充分发挥各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和技术力量, 完善资源的种类和内容, 建立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共享是指各图书馆互为体系中信息资源的共享者。

2 构建图书馆共建共享体系遵循的原则

2.1 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

图书馆是一个长期为学者提供知识信息的场所, 为保证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长期存在, 因此在图书馆信息共享工程建设中必须坚持国家信息化指导方针, 由国家政府统一领导、统一筹划, 组建一个协调管理机构, 发挥政府等有关部门的宏观调控与组织协调作用, 建立健全机制, 从根本上解决信息资源共享的政策问题。

2.1.1 因地制宜, 分步实施

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从程序上来说应该是先易后难, 先要总结图书馆实际情况, 在结合实际中分步实施。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不均, 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基础设施条件,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分别制定区域发展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

2.1.2 资金合理配置, 讲求实效

经费不足一直是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的障碍。大多数图书馆在资源共建中的主要投入也是政府的经费。而对于有限的经费如何发挥最大的作用, 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因此, 要讲求实效, 注重资金的合理配置。

2.2 法制化、标准化建设

我国图书馆法尚不完善, 版权保护、标准化问题等主要问题亟待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为了能够进一步的完善和健全有利于信息共享的调控和资源共享的规范。国家各馆应联成一个“整体”, 这就面临着一个不同机种、不同操作系统、不同类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异构型分布式处理环境。

2.3 以利益调节共建共享

利益是当前社会的基础, 看清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是建立资源共享的前提, 结合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中的种种困难来判断其影响因素。要做到在不损害大众利益的情况下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 不可能是个别图书馆的行为, 一定要联合起来共同建设。共享体系中各成员馆经费来源、馆藏基础、设备条件等方面各有差异, 因此必须解决成员馆之间相对平衡的利益分配, 以利益调节、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促进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共建, 主要包括参建馆与读者个体等社会用户群的利益、参建馆自身利益与其他参建馆之间的利益、参建馆内部人员的利益等。

3 促进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事业的发展策略

为了提升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水平, 基于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和问题, 结合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进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国内众多学者、专家、教授及其他学者所提出的发展策略和相关理论, 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提升理论水平, 加强国际合作和区域合作, 健全法规制度和共享体系, 统一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分类标准, 加强资金多元化投入, 更新共享观念, 以及加强在职管理人员的教育等。

4 网络化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构成

4.1 所谓网络化图书馆

即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 以传统图书馆为基础在其上面以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新一步的改进和改造。起初是图书馆的各个工作和服务环节计算机化和网络化, 发展的最终阶段就是网络图书馆。具体地说, 网络图书馆是由电子图书馆或数字图书馆组成, 可以广泛开展电子信息服务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系统。信息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4.2 网络化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特点

从载体形式上看, 馆藏文献信息资料的种类更加丰富多样;有的文献以书籍为载体, 有的以纸张为载体等等。从馆藏文献的构成比例看, 数字化的电子文献在馆藏中所占比例逐步增加;在信息资源共享图书馆中, 文献资料由原先的纸张书籍载体转变为当前的光盘, U盘等载体。从文献资料的分布看, 不仅有本地馆藏文献信息资料, 而且有异地信息资料;从馆藏文献的利用率来看, 电子文献的利用率呈上升趋势, 而传统印刷型文献的利用率相对来说, 呈下降趋势;从馆藏文献的信息服务功能看, 电子文献相对于传统印刷型的服务功能更加丰富多样, 服务效率更高。

4.3 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的特点

对网络化图书馆来说, 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是一个整体, 由不可分隔、密切相关的两部分组成。二者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具有相互性。对于因特网上的图书馆, 自有馆藏既是本馆的现实馆藏, 又是其它馆的虚拟馆藏。本馆对现实馆藏具有更新、修改、利用和支配的权利;对虚拟馆藏有共享权, 一般没有更新、修改和支配权。但对于合作建设或开发的信息资源除外。从地理位置上讲, 现实馆藏是本单位和本地馆藏;虚拟馆藏是外单位或外地馆藏。本馆读者或用户对现实馆藏的使用具有直接性;对虚拟馆藏的使用一般要有某种协议或申请手续才能借阅等, 因而具有间接性。

5 结论

随着当期社会的不断进步, 网络化, 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加快, 图书馆信息资源成为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是当前先进文化知识的聚集场所。因此, 我们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同时, 要不断寻求新的图书馆资源共享方法, 新的服务平台, 新的信息服务项目, 使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工作走向一个全新的发展局面。

摘要: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不断的扩大和深入, 信息资源共享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在近几年来发展之中, 互联网技术已经深深的扎入各个不同的领域。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程度逐步提高, 我国图书馆逐步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化图书馆转变。通过对国内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中出现的问题和现状分析, 提出一些有利于图书馆资源共享发展的策略。

教学资源信息库 篇8

该书紧紧围绕“什么是政府信息资源传播”、“为什么需要政府信息资源传播”两个基本的理论问题进行阐述,旨在厘清 “信息资源传播需求产生的根源”,解决“如何实现政府信息资源传播”的现实问题。该书运用传播学和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从基本概念、影响因素、电子政务媒介、传播过程模型、传播的复杂网络和共享机制等维度建构了政府信息资源传播的理论体系;从共享需求分析、共享方法和参考模型等方面建立了政府信息资源传播的方法体系;同时探讨了基于云政务的新型政府信息资源传播模式。

当前,云计算正在掀起信息技术领域的新一轮革命。云计算环境下,政府信息传资源传播模式将如何演变?政府组织形态将如何演化?公共服务模式和政府管理模式将如何变革? 对政府组织而言,云计算的运用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政府信息资源由原来的“分散”管理模式变为“集中”管理模式。此书认为,随着云计算在政府信息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将逐步形成一种与传统电子政务不同的新型政务模式———“云政务”。云政务模式下,一个省级政府或市级政府组织可建立统一的“政府云”,实现政府信息资源 “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共同使用”,能实现政务信息基础设施、政务数据库、政务平台和政务应用软件的全面共享,能有效地提高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水平。由此可见,该书能为研究未来的政府信息资源传播模式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教学资源信息库 篇9

继20世纪60年代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Gordon B.Davis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MIS学科的Ph.D学位课程后,许多大学纷纷成立了MIS学科,开设了相关专业,从事MIS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管理信息系统是介于管理科学、数学、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之间的一个边缘性、系统性、综合性的交叉学科,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和计算机的应用是MIS的三要素,也是管理现代化的标志。

目前,全国各高校的许多专业都开设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因为专业背景不同,开设课程的面向对象不同,教学内容和要求也有很大的不同[1]。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学生,不仅要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常见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原理、功能和结构以及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和决策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要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方法。作为信管专业核心专业课程,“管理信息系统”是培养系统分析员的主要课程之一。[2]该系统虽然最终是以软件产品的形式呈现的,但却不能像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验教学那样,由教师完成问题的分析、处理算法的设计等;也不能像软件工程的实验教学那样,仅重视单纯技术而忽视管理学科知识。因此,设计良好的实验教学体系一直是困扰该课程教学的重要因素[3]。

1 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特点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个专业主要是研究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职业目标是系统分析员和企业信息管理师。管理信息系统是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学生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维护、管理和建设等方面的实际能力。具有如下特点[4]:

1.1 综合性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应用数学、管理理论、计算机技术、运筹学等相关知识。因此它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不仅要学习相关的管理知识,还要学习相关的计算机技术,才能更好地学习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这个要求也是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

1.2 实践性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本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还要通过实践掌握信息系统建模的全程,通过实践而更深入的理解理论知识。

2 信管专业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现状

2.1 过分偏重管理,等同于一般管理类专业要求

授课内容没有与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区别对待。课程教学重点在于经济管理知识或信息学知识,对计算机技术在管理中的技术支撑不够突出,只介绍的MIS系统开发的常用方法以及如何组织系统开发,具体的系统开发技术和实现细节涉及不足,也没有专业的实验室从事实验教学。这样实验教学过程中势必只注重演示型的实验,学生缺乏真正的动手能力。

2.2 只重技术,忽略管理特征

由于学生缺乏管理的实践经验,加上许多前导的计算机类课程,使学生对于本门课程产生误解,认为管理信息系统就等同于综合的程序开发课程,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信息系统开发技术方面,对管理思想、理论比较弱化,实验教学变成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5]。实际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学习应在管理思想、理论的支配下,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将计算机技术与管理理论相结合起来,既要偏工又要偏管。

3 实验内容的具体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应该在学生学完了管理类课程(比如管理学、会计学、生产运作管理、企业管理等)和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SQL Server 2000、程序开发语言java、c++、c#、asp.net等等),掌握了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开发系统的技术后开设的,是前面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是本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一般安排在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上学期。

3.1“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实验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应当根据课程教学要求确定实验内容。根据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该课程的主要知识单元有:

知识单元一:信息系统的概念和作用。该部分的实践环节,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或者到社会中调查、分析各种信息系统,加深对管理信息系统概念的理解,增强感性认识。这可以与管理生产认识实习相结合。

知识单元二: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建设和维护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包括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开发工具的使用。在实践环节中应使学生加深前面学的技术的了解。

知识单元三: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学生认识组织中常用的各种信息系统,熟悉其功能和组成,比如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供应链管理(SCM)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等。

知识单元四: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开发方法、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评价与运行管理)。

前面三个知识单元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组成一个整体,目的是为了最后实现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知识单元四)。因此,第四部分是实验环节的重点,其他三个知识单元是贯穿于知识单元四的实现过程中。

3.2“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设计

根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和两个阶段。第一,是认知层次,通过演示操作和流程观察及案例分析了解有关应用理论,让学生感性认识管理信息系统是什么;第二,是应用层次,通过典型管理信息系统的模拟操作应用,构建学生的应用能力;第三,是开发层次,通过开设专门的《信息系统开发》课程及其课程设计,按照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开发方法,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开发能力的培养。一个阶段是随着教学进展的基础实验,另一个阶段是课程设计,实现一个真正的MIS系统。

3.2.1 基础实验

课程实验教学应该与理论教学相匹配,即: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应该与理论教学的进度一致[6]。因此应该伴随着课堂教学的进度,开展基础实验,目的是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这里采用“同个系统贯穿始终”的实验方法,在开始做实验时,学生就将系统确定下来,将这一个系统的开发过程贯穿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当然选做的系统应该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比如学生补考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企业人事管理系统,运动会成绩统计系统等等。要求学生按照课程进展完成课题的系统分析和设计任务,所有图表都要用VISIO2003工具绘制完成。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基础实验(表1)。

3.2.2 课程设计实验

因为在开始基础实验前就进行了选题,每完成一个基础实验的同时,也就完成了课程设计涉及的相关部分。因此,课程设计实验主要根据前面的基础实验,进行系统的程序设计和调试,也就是系统实施部分。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擅长的系统开发工具。实验的内容决定了实验室的配备,课程设计环节应该具有以下实验配备[7]。

硬件:实验室中,应配备一台数据库服务器、一台web应用服务器和一定数量的学生用机。将他们已TCP/IP协议互连成局域网,每台机器可连接到Internet。

软件:数据库服务器安装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统和SQL2000 Server数据库。web应用服务器安装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统和IIS等服务组件。学生机上安装Visual Studio.NET等必要开发工具和一些模拟教学系统,比如ERP系统等。

4 结语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这里设计的实践教学,真正使学生明确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和总体规划方法,掌握了研制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技术、研制方法和开发工具,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具有了系统分析员的基本素质,能够较快适用岗位要求。

参考文献

[1]严京滨,于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验教学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9):72-74.

[2]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第5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蔡淑琴,石双元,汤云飞,等.“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验教学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4):84-86.

[4]王晓煜,王倩.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7,(20):221-222.

[5]吕永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07):108-110.

[6]郭零兵,余晓东.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21):111-113.

打破信息孤岛, 共享教学资源 篇10

为合力构建“全信息化办学新机制”, 共享教育教学资源, 提高办学教学效果, 共同推动高职教育的协同创新和全面改革发展, 2013年12月23日, 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广州东华职业学院、广州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和广州私立华联职业学院等七校在科学城召开了主题为“实施全信息化办学新机制, 推动高职教育全面改革和发展”的“七校一基地”联盟会议。广东省教育厅教育技术中心主任唐连章, 广州开发区的有关领导和广州宽带主干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等出席了会议。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姚立宁院长介绍了“全信息化办学新机制”, 目前学院充分利用优质课程资源和软件工具, 开展网络环境下教学的全信息化在建课程达到50门, 全信息化专业3个, 其中公共选修课的全信息化课程覆盖率达到100%, 未来三年内, 将实现所有课程及专业全覆盖, 并以“七校一基地”联盟, 向全省所有高职示范共享, 推动高职全面教育改革。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唐连章主任充分肯定了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信息化办学机制, 介绍了未来几年省厅的相关政策和全信息化教育的工作主线。

教学资源信息库 篇11

引言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能力培养里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渐渐成为小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的开设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求。当今社会需求的是创新型人才,而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教学中的设置也正是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使得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基于教学形势制定可行的教学目标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素质教学进行有效的融合已经具有了十几年的发展历史,教学形式的不断变化,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和教学存在的问题也浮现出来。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根据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对于信息技术的接收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使得教学目标更加的科学化、规范化,更好的引导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开展。

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求小学学生能够掌握基础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有所认知,增强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感知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信息技术的应用,全面的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促进合作学习,使得学生能够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从而慢慢培养小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能力,要学生可以从虚拟的互联网络中获得众多的信息。帮助学生养成正确应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明确自身承担的对于计算机进行维护,保证计算机安全的责任。为了能够实现以上内容,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明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作为教学开展的重点,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从而实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

二、编制更合理的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得小学生能够将信息技术作为帮助自身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师还需要注重加强与其它课程之间的联系,使得小学生能够创建一体化的学习体系,为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信息时代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还需要注重的是,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不能忽略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例如在教学课堂上讲述图片处理,想要保证课堂教学成效,教师需要明确图片处理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对于重点和难点内容多次对学生进行示范操作,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信息知识、信息技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往往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内容,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应用,将学生难理解的教学内容简单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三、充分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是一个具有很强应用性的学科,同时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飞快,课程内容和教学观念往往都不能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使得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受到严重的影响。对此不良情况,不仅需要对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不断的进行优化和改良,使得信息技术课程编制更加的科学化、合理化,还需要将所有教学资源具有的价值充分的展现出来。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加强对于教学资源的开发,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一)良好使用教材素材和配套光盘

信息技术教师要合理的应用教材素质,同时还需要注重配套光盘的应用。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依托教材,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也要善于应用教材中具有的教学内容。小学信息教学课程的每一套教材都会具有与之相配套的光盘,素材与教学单元内容是相对应的。例如: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可以依据这些素材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以用其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

(二)合理应用网络资源

信息技术教师还需要合理的应用网络资源。互联网络就如同一个信息储存库,在互联网络中存在大量的资源。应用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教师可以收集并且整理互联网中存在的信息资源,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教师需要依据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需求选择互联网络中存在的教学资源,可以是文字信息,也可以是影像资料,将其良好的融入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使的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有利于高效信息技术课堂的构建。

(三)创新教学资源

教师还需要注重对于教学资源的自主创新,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依据课堂教学内容,并且发挥自身具有的优势,自主的对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和设计。举一个较为简单的例子,对教师在开展教研活动时,或者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单元教学内容进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从而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有效性。还需要注重的是,教师在对教学课件进行制作的过程中,教师不能闭关自造,需要更多的与其他的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收集和整理一切具有教学价值的资源,这一过程也能使得自身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四、科学组织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要善于观察和记录学生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将这些作为课堂教学情境最初的形态。要学生更加的喜爱信息技术课程,使得学生能够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存在问题的能力。

五、结语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注重創新和完善,信息技术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人员和引导人员,不能够墨守成规,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重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得学生能够成为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资源共享 篇12

关键词:网络环境,网络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共享

随着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 因特网在全球范围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 全球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正在变成现实。计算机网络的社会化发展趋势将使世界各国图书馆连结成一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共同体, 建设跨国界、跨地域的虚拟图书馆将是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图书馆有机结合及运用, 促使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已经进入了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新阶段。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加入了国际互联网, 互联网将来自分散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联结成一个庞大的具有海量信息存贮的网络信息资源库, 为真正意义上的文献资源共享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 也为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

1 网络信息资源共享

网络信息资源是指:“以数字形式记录, 以多媒体形式表达, 存贮在计算机网络上的磁介质、光介质及其他各类通信介质上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目前, 网络信息资源数量、种类繁多, 增长速度较快, 但存取、传递、利用起来非常方便快捷。社会网络化日益普及不断发展进步, 促使人们日常生活、工作方式及利用信息的模式正发生极大的变化。网络仿佛是一个庞大的图书馆, 能够给人们提供无所不包的信息和知识, 任何人只要拥有PC机和信息通道连接, 就可以实现跨地域、跨时空的漫游信息世界。各种先进的网上搜索引擎, SCOM、YAHOO、搜狐等工具的面世, 使人们只需轻轻点击一下, 就可以坐在家里漫游图书馆。“虚拟图书馆”能够较好的满足读者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的需求, 并且消除了传统图书馆中一些人为的负面影响。它以“快、专、精、准”的特点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上网。

网络资源和虚拟图书馆建设呈社会化共建共享的发展趋势。但是, 在网络环境中, 信息传输的网络化建设始终优于信息资源数字化的程度。因此,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还没有真正完善数字化技术, 馆藏文献的文本内容还无法实现完全数字化。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仍有很大的延续, 新技术只是丰富了人们的选择范围, 而不是立即消灭、取代原有的手段。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将长期生存, 互相依赖共同发展。

2 现代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为资源共享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使资源共享进入新境地。网络环境下, 文献信息共享模式从传统的“馆际互借”发展到现代“馆藏资源与网络资源并重”的转变。使图书馆藏的内涵超越了传统馆藏的印刷文本、缩微资料、视听资料范畴, 其范围已扩展到各种电子出版物、数字化信息资源及其他信息资源。包含了各种信息格式:录像带、磁带、软盘、CD-ROM光盘等, 还有其他信息类型:应用软件、节目文档、多媒体、超文本等。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开放式、多元化趋势及“馆藏虚拟化”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馆藏的内涵, 拓宽了图书馆信息服务范围, 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读者的信息需求。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新形势下, 图书馆整体结构将趋向于向社会全面开放, 其服务功能将趋向于多元化。除传统利用馆藏文献的借阅、查询服务外, 还可以在网络上开展各种信息服务。如为读者提供联机目录查询、开展网上联机检索、馆际互借、网络信息导航等。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及网络信息资源的网络化运用, 为高水平、高层次的资源共享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与因特网连结, 读者可以从网络上获取到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源。

数字化技术是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转化为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关键。与促进资源共享的信息技术还包括存贮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超文本技术等。目前广泛使用的多媒体技术能够综合利用多种技术, 并具有交互功能, 密切结合计算机、通讯、网络及信息存贮等众多领域的科学技术。

图书馆传统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仅仅局限于馆际之间印刷型文献的互补互惠、包际互借、协调采购等有限的资源互补分享。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共享, 借助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及其他高新技术, 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约束, 打破了地域和组织机构的局限, 使用户在任何地方, 都能随意访问全球图书馆及情报资料中心的电子信息资源。

3 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发展趋势

信息资源社会化及网络环境的持续不断变化对图书馆情报部门资源共享产生了深刻影响。虚拟图书馆将成为全球互联网上的一个终端或节点。图书馆网络化、自动化、整体化发展有利地促进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网络环境下的文献资源共享从重分工、重拥有转变为重存取、重利用, 并强调文献信息资源的存取、传递和利用, 这种模式将成为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主要活动模式。

图书馆信息网络的共建与共享改变了图书馆业务工作模式和服务方式, 使图书馆日常工作内部的各道工序互相融合, 部门科室之间的职能更加相近、界限变得模糊、服务内容将走向集成化、整体化。许多图书馆业务活动借助于网络进行, 如网上编目、网上查询、网上互借、知识导航等。基本实现了采编一体化、借阅一体化、信息服务与文献服务一体化。

因此, 图书馆与情报服务中心必须建立社会化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 彻底转变以馆藏为中心的服务观念, “树立以人为本”, “以读者为第一”的观念。借助于网络通信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 依据自身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 建立特色馆藏, 特色数据库,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作用。

图书馆作为现代信息传输的枢纽, 其重要地位是不可替代的。美国学者贝克 (S.K.Baker) 指出:“今天的图书馆正生存在一个相互依赖的时代。进一步讲, 每一个图书馆都必须将自己视为世界图书馆体系中的一部分, 必须摆脱自己自足的状态, 必须发展迅捷而合算地从世界体系中获取资料并送到自己用户手中的形式。必须准备将自己收藏的资料提供给世界各地的图书馆。”

网络环境下为做好信息服务, 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分散化及文献所载信息的高度集中化、高度和谐平衡是现代文献资源共享的基本方法, 这种模式不仅为文献信息资源的可协调性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而且, 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发展使“馆藏”的局限性扩展到计算机网络, 使馆藏文献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共同构成可利用的资源基础。

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共享使文献信息的可获知能力 (accessibility) , 可获得能力 (availability) 作为重要概念将取代“文献资源保障率”, 同时, 文献资源保障不再拥有 (ownership) 的同义记号, 它结合了可获知能力于可获得能力并运用图书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网络将来自馆藏及其他不同媒体的丰富信息资源经数字化处理、存贮, 其数量和种类都是十分可观的。因此, 对这些海量信息资源要重新进行识别、发现、删除、分组整合、加工处理, 对这些信息的处理整合及研究是一个知识创新的过程, 其目的是提高信息的“广、快、精、准”的报导系数。网络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活动有利于促使知识信息创造出更大的使用价值。美国研究图书馆中心主任辛普森 (D.B.Simpson) 指出:“有效的资源共享计划是存取和拥有的总和”, 有助于我们深化对资源共享的理解, 有利于我们规划各种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活动。

参考文献

[1]刘宣春.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6 (6) .[1]刘宣春.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6 (6) .

[2]廖潘.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哲学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7 (6) .[2]廖潘.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哲学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7 (6) .

上一篇:建筑工程中的基坑支护下一篇:早期尿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