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实践教育技术

2024-06-24

实验实践教育技术(通用12篇)

实验实践教育技术 篇1

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 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极好体现。它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必经之路, 而且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因此, 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的作用, 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测试技术》是机电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好这门课程, 必须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 充分重视实验教学, 强调实验教学在能力培养和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然而长期以来, 实验教学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实验教学效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要求。

一、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实验学时有限, 实验项目设置少。

我院《测试技术》课程计划34学时, 其中课堂教学28学时, 实验6学时。由于实验学时有限, 实验项目的设置数量明显不足。利用现有设备测试技术实验项目可开出20多项, 目前只安排了3个实验, 而且是最基本的验证性实验。由于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花费课时多, 所以在规定的计划学时内很难真正实施。

2. 实验过程中缺少主动性和创新性。

实验教学一直被看作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和补充, 是从属于课堂教学的教学环节。实验项目、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都是由任课教师事先规定好。实验教学基本上实行的是“课前预习—课堂实验—课后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教师评阅”的教学模式。[1]实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阻碍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技能的全面提高。

3.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新疆农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 在每年招收的本科生中80%为本地生源, 20%为疆外生源.。疆外生源质量普遍好于疆内生源。在招收的本科生中民族学生占到40%左右。农科院校的民族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和偏远山区, 进入高校前基本上没有学过汉语, 进入大学后虽然经过一年的汉语学习, 但是在进入专业课的学习阶段, 所有学生使用统一教材, 统一授课进度, 专业课几乎全部是汉族老师授课, 绝大多数老师不懂民族语言, 所以民族学生适应纯汉语的专业课教学困难很大。由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很难保证学生都能达到实验教学要求。

4. 实验的考核方式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验能力。

《测试技术》课程的考核成绩是由平时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和实验成绩三部分, 其中实验成绩只占20%, 以致于学生对实验的重视度不高。在实验中, 一般4~5人为一组, 只有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操作实验全过程, 另一部分学生只是在一旁看实验。由于实验报告中的实验目的、实验设备、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等内容具有可复制性, 抄同组同学的实验记录来应付实验报告的现象就会出现。由于实验学生多, 又无详细的实验记录, 指导教师根据实验报告和考勤来评定的实验成绩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水平。

二、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实验教学改革应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实践教学培养为目标, 着重提高“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指导思想, 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

1. 实验室建设。

学院根据实验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特点, 对部分实验设备和实验室进行了整合。整合后的测试技术实验室, 归属于实验中心统一管理, 建立了6个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面向专业开放实验室, 为学生创新和培训基本专业技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了测试技术实验室为《测试技术》及相关课程实验服务的作用。

2. 实验教学内容的优化。

基于“以学生为本, 学、做、创并举”的实践教学理念, 结合学科的特色和我院学生的特点, 对现有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 开设了多层次的实验。首先是保留了部分基础性实验,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虚拟实验对专业基础的基本知识进行验证, 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其次是加强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内容, 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方面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进一步得到训练与提高。再则是将我院老师的科研成果融入实践, 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 申请创新实验项目。从多层次、多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及测试技术知识的应用能力, 同时也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一个创新平台。测试技术主要实践环节如图1所示。

具体做法如下。 (1) 利用多媒体和虚拟实验系统把部分实验室搬到课堂。例如在“信号分析理论”教学中, 授课教师利用虚拟实验教学系统, 把信号的合成与分解、典型信号的频谱分析、典型信号的相关分析、信号的能量泄漏等内容在课堂上演示出来, 教学内容既形象又生动, 使得原本深奥、抽象的理论, 变得不再枯燥, 图2为利用虚拟仪器库演示的信号波形的合成与分解。在讲授传感器原理时教师利用授课的计算机资源在课堂上穿插演示实验。[2]例如利用鼠标、麦克风、摄象头等现场演示传感器是如何将被测物理量转化为电量和测试信号。 (2) 针对学生基础的不同, 我们在必做实验的基础上, 增加了多项选做实验及开放性实验。例如:传感器原理开出12个实验项目, 必选2个 (必选项目1是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比较, 验证单臂单桥、半桥、全桥的性能。必选项目2是差动变压器性能, 了解差动变压器的原理及工作情况。) ,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专业特色、兴趣爱好选择选修实验项目, 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应用已学过的知识, 而且还应学会主动积极探索专业技术的前瞻性。 (3) 把部分综合性实验从理论课中剥离出来独立设课, 较好地解决了实验设备有限和实验学时数限制的问题。我院把原分属于《控制工程》、《现代测试技术》、《机电一体化》等课的实验重新组合, 设置了一门独立的《测控技术综合实验课》, 计划26学时。其目的是把与测控系统相关的多门课程, 共同实践于典型的测控系统中, 让学生了解硬件、软件、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多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掌握单门课程的同时, 掌握系统工程的方法。[3] (4) 把老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资源, 对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实践能力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

3. 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实验室向科研人员、研究生及本科生开放, 采取预约登记方式, 合理安排时间和实验项目, 保证了科研、研究生教学工作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我院大学生参加全国电子科技大赛、紧缺人才大学生创新项目等活动提供了试验场地和实验条件, 为我院学生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考核方式的改变。

考核的主要作用在于改善和促进学生的学习。要真正衡量一个学生的实践能力, 只凭一份实验报告和几组实验数据是不够的。因此, 应根据不同实验内容采取不同的考核方法。专业基础实验和综合设计实验考核形式主要有: (1) 预习报告+实际操作+实验报告; (2) 笔试+实际操作; (3) 口试+实际操作等。科技创新实验考核形式为现场演示+答辩+实验小论文, 并将其综合评分。对实验课程, 我们还建立了规范的考核制度, 实行学分制。只有健全的考核制度, 才能让学生重视实验, 其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才能被很好地调动起来, 实验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结束语

本文结合《测试技术》实践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从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手段,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探讨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通过近几年的应用效果来看, 拓宽了本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促进了学生学习实践技能的积极性, 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有效地锻炼。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有些方法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林玉池, 毕玉玲, 马凤鸣.测控技术与仪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2]何岭松, 王峻峰.用PC机上的资源建立测试技术课程实验教学环境室[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5, (1) :107-110.

[3]朱春梅.机电专业《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及其方法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11) :129-130.

实验实践教育技术 篇2

第一研究组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在新的教育时代,信息技术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将改变教育和学习的方式。目前,我国教育技术正进入现代教育技术阶段,该阶段重视学习的方法和过程。现代教育的发展,必将促进教与学模式的变化和发展,传统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必将被教师传授方法、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所代替,教师也将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因此,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界急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但目前,我们的地信息技术、网络教育尚不熟悉,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教学尚有距离,尤其是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科学探究实验教学新模式”还有待起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与学的基本理论和模式”。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教育思想和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和资源进行物理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研制、开发“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学与教”的工具平台,研究并开发新一代网络资源。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

1、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构建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步骤;

2、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建立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原则;

3、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探索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措施。

四、课题研究方法:

教学实验法、比较研究法、群众调查法等

五、课题研究实施途径:

根据各个年级的学生特点及学科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拟定实验目标、方法和实施计划。

根据计划设计实施方案,并在实验班进行实验。

收集实验中的相关资料,对实验过程、结果进行分析。

总结实验过程中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为下一次阶段的实验提供参考。

六、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2006年3月——2006年6月 制定本研究组实施方案,提出课题研究计划、管理办法、实验措施。组织本研究组成员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并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做好试验计划,制定本研究组研究计划、实验措施和途径。实施阶段:2006年6月——2008年6月1、2006年6月——2006年8月 :参加学校组织计算机培训的相关活动,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掌握网络教学知识。

2、2006年9月——2007年8月

1、开展课题研究,组织实验班进行实验。

2、总结前一阶段实验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

3、继续开展课题研究,同时准备相关资料,提交阶段性实验总结,接受学校课题组的中期评估。

参加学校课题组组织的相关指导、培训活动,深入开展研究。

3、2007年9月——2008年9月

整理研究成果,总结研究经验,撰写研究报告,接受检查和验收。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效果

向课题组提交本研究组研究实验报告一份。

撰写经验总结和论文。

制作CAI网络课件。

总结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科学探究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典型实验案例、课例。

八、课题管理:

成员:

组长:佘卫军

成员:甘振威 彭晓波 万卫国 周更新 彭厚保 谢建五 陈亦飞 确定课题实验班级:

学校八年级和九年级教学班

实验实践教育技术 篇3

关键词实验方法 实验教学 创新实践平台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5-0045-03

一、引言

2l世纪,高校教育的重心集中在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上,素质和能力更大程度体现在是否具有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而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大程度集中在实践性环节上。重庆邮电大学一贯坚持“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教学为载体、第二课堂为拓展”的实验教学改革思路,把实验教学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明确提出了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探索构建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建立先进、高效、开放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结构合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紧密结合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构建仪器设备先进、网络共享资源丰富的实验教学环境,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

重庆邮电大学测控技术实验中心是重庆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利用优质科研资源构建创新实践家培育平台,在实验技术、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手段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大胆改革,通过实践,取得了实效。

二、实验技术改革

实验技术改革方面,测控实验中心根据实验教学与自动化类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顺应自动化技术向“结构网络化、控制分散化、节点智能化、系统集成化”的发展趋势,夯实学校相关专业在测控技术方面的知识基础。通过实验技术研究,设置相应的实验项目,使学生从实验技术到实验方法,从新技术、新设备到新工艺的掌握,从基础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到创新思维等各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培养和提高。

1.积极跟踪测控技术的发展动态,不断采用先进的实验技术

注重实验技术的研究,与时俱进,适时更新,引入现代材料科学实验新技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如:“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综合设计实验”、“嵌入式控制系统综合设计、开发实验”、“基于LabView的虚拟仪器系统综合设计实验”等就是跟踪测控技术的发展动态而采用的先进实验技术。

2.依托学科和科技创新平台雄厚的科研实力,将科研资源及时地转化为实验课程或实验项目

“中心”依托省部级重点学科和教育总重点实验室、省部级工程中心的科研项目,在许多实验项目中,均采用了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先进实用的技术,使学生受到科研、工程能力的培养。中心近年来利用科研项目成果累计更新实验项目70余项,新开实验项目70余项。

3.“中心”的建设和学科建设相融合,构建了技术先进、设备一流的实验教学环境

“中心”依托材料学科基础,将实验室建设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将本学科承担的国家863项目、国家发改委项目、重庆市重大攻关项目、学校科研基金等购置的科研设备用于实验教学,使学生及时掌握最新的测控技术实验。如:“链路分析仪(FLUKE OPV-LA/HD)”、“PCI开发软件”、“智能机器人研究版”等先进设备均已用于本科生实验教学。

4.“中心”建设与科研和工程实际相结合,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水平

“中心”教师利用科研和工程实际的课题经费自制或获赠实验设备与实验器材,为实验教学服务,提高实验技术水平。如: “基于EPA的物品分拣系统实验装置”、“流速检测装置”、“汽车车载CAN总线高低速网关实验装置”、“汽车电控单元ECU标定测试实验系统”等就是课题经费自制的实验设备与实验器材;同时,通过工程项目合作,获赠最新的实验系统。

三、实验教学方法改进

测控实验中心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注重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建立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掌握为基础,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的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了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和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直观式教学方法。

1.自主式实验方式

对于一些专业基础实验,由教师提供可选的实验题目,提出具体的实验要求和目的,学生通过已学知识、查阅资料,特别是利用网络资源来收集资料,自行选择或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要求学生现场演示实验结果,说明实验思路及方案,并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如:单片机实验,教学计划安排16学时,学生可在下列14个实验中选做7个,使用汇编语言实现A口的输出实验;使用汇编语言或C语言实现A口输入B口输出实验;定时器Timer A/B实验;系统时钟实验;FIQ中断实验;IRQ0/IRQ1/IRQ2中断实验;IRQ4 中断实验;IRQ5实验;外部中断EXT1,EXT2实验;键唤醒实验;UART实验;A/D与D/A转换实验;录音实验;32Kflash读写实验。

2.合作式实验方式

针对有一定难度且工作量较大的部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要求学生3-5人一组,集体完成一个实验项目并写出实验报告。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总结、归纳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如:单片机综合实验,给定学生实验题目有“基于51系列单片机控制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及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控制线路设计与实现”和“简易流速仪设计”,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实验题目,进行分组,5人一组,内部分工协作,完成资料查阅、实验设计、硬件安装、软件设计、调试运行,每位同学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内容。

3.研究式实验方式

主要针对创新性实验及各类学科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等。这种方式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项目可以是学生自主选题,也可以是指导教师命题。如:由学生自行组队进行的智能车设计,实验室给学生提供基本的车架模型,传感器和控制器选择、智能车部件安装、电路设计、软件编制等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学生根据项目分工对自己负责的任务进行细致研究。

4.直观式实验方式

打破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界限,探索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新方法。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先讲,学生再做,抱着学生走的教学方法。将嵌入式系统”、“机器人设计与制作”等实践性较强的理论教学内容,在实验课中结合实验内容讲授,充分运用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开展直观教学。这样可以改变过去在黑板上造机器、黑板上作热处理的那种理论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空洞无物的教学模式。

四、实验教学手段

测控实验中心高度重视现代教育手段和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推行电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模拟仿真等教学方式,并应用到教学中,配备多媒体设备和实践教学软件,使教师逐渐脱离了“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1.多媒体实验教学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环节。在《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课程中,对难以通过动手方式实现的实践教学环节,都采用了CAI进行教学的方法。在完成教育《自动控制原理》理论教学的同时,开发了多媒体实验教学软件—“控制系统CAI仿真软件”,该软件于2005年获得了第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多媒体实验教学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辐射作用和推广价值。

2.计算机辅助教学

推广计算机在测控技术实验中的应用,融入教师自己的科研成果,体现了测控技术实验课程的特色。如在《数字化测量技术》、《虚拟仪器》、《控制系统仿真》课程的配套实验中,引入了MATLAB、LabView计算模拟仿真实验教学软件,通过计算机仿真,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3.实景式实验教学

将测控技术实验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按实际工程项目的组织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实验,并在实际的环境下测试。如:“汽车车身CAN/LIN总线系统开发”、“数字化汽车仪表设计与开发”、“基于CAN总线的车载BCM控制器设计与开发”等创新实验就是按实际工程项目组织开展的实验,学生完成设计后,还在力帆520、力帆620两款车型上进行了实际的测试。

五、改革成效

1.受益学生量大面广,学生实际动手迅速提升

“中心”开设的实验覆盖了全校22个专业,每年有13万余人时的教学实验,受益学生每年6000余人。“中心”运用网络化控制、汽车电子、智能机器人技术等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与积累的科研资源构建了30余种不同层次的系统性、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开发平台,显著地提升了学生的实际动手。

2.团队协作精神迅速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对系统性、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与课程设计、综合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以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全国机器人竞赛、“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小车比赛、“盛群杯”单片机竞赛等赛事和课外科技活动中,按项目方式组织实施,由学生自行组成实验或研究小组,根据实验或研究内容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实验或研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求知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显著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毕业学生就业率高,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重庆邮电大学的毕业生素有“动手能力强、能吃苦耐劳”的美誉,自动化学院的毕业学生普遍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每年毕业生的就业率高,部分专业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测控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有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和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并且有强大的学科支撑,还有科研和实验教学密切结合的优势,实验教学资源利用水平高,人才培养效果显著,2009被重庆市教委评为重庆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参考文献

[1]程璐,刘树郁,综合性基础教学实验中心的构建与发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6).

[2]刘树昌,赵海丽,王彩霞,王晓曼.加强特色建设,打造精品实验室[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8).

[3]杨录.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构建创新实验平台[J].实验室科学,2009,(4).

信息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篇4

(1) 实例分析法是选择典型样例为示范进行分析, 然后由学生通过模仿样例来完成学习。实例质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 教师要重视实例选取环节, 精心选编。实例选取要注意以下四点:实例要精、实例要实、实例要新、实例要深。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知识作为教学内容,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规律的方法。不同选修模块在实例选取时既有共同点也要根据本模块的特点稍有侧重。例如:在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教学过程中, 实例选取方面要注重精和实, 并且实例要有一定的扩展性和深度。由于教材中VB程序设计语言的知识点多而且分散, 如果急于讲解一些基本概念和术语, 很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了解VB的设计开发环境, 有助于学生理解比较抽象的基本概念。笔者就设计了一个“奥运倒计时”的小程序。主要代码Label1.Caption=″离2012年伦敦奥运会还有″&DateDiff (″d″, Date, #7/28/2012#) &″天″。由于当时临近伦敦夏季奥运会开幕, 这个主题贴近生活实际, 一下子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双击打开“奥运倒计时”的小程序就会弹出一个小窗口, 窗口包括一张奥运吉祥物Wenlock图片、一个显示倒计时的标签。由此引出了Picture、Label、Timer控件及时间函数的使用。实践证明采用实例分析法教学, 所选的例子更贴近生活实际, 更能吸引学生注意, 而且生动形象的实例又能把抽象问题形象化,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2) 任务驱动法是由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提出任务, 采用演示或讲解等方式, 给出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和要求达到的结果, 引导学生边学边练,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并完成相应任务的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 对任务内容要精心思考, 既要把所学知识点隐含在任务当中, 也要考虑学生完成任务的实际能力。在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 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 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 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对文字处理软件的排版功能的学习中, 教师提供未经排版的电子文档 (求职信、简历、通知等) , 同时向学生下达排版任务。让学生通过学习来完成这些任务, 使学生对软件的功能不仅在理论上有一定的认识, 更能在操作中形成一定的应用能力。

(3) 专题讨论教学法是指教师给出一定的专题, 由学生组成专题讨论小组, 在课上或课下通过讨论研究来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 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课程最后两周, 教师根据不同的选修模块的内容, 布置一些综合型应用专题任务。专题任务必须紧密结合课程实际, 把握其方向性, 增强其有效性, 要改变“大一统、标准化”的指导方式, 要提出“高水平、个性化、联系实际”的需求课题。如家庭网络组建、班级主页制作、低碳生活PPT制作、美丽的校园Flsah制作、超市数据处理等专题任务。学生自发或在教师安排下形成专题小组, 组内同学分工合作, 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共同完成专题。根据专题的难易程度, 可分为课上进行或课后进行。专题完成后, 教师选择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演示自己的作品, 并讲解设计思路和关键技术点, 教师只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例如:在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教学过程中, 笔者布置了数据处理专题任务,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注意寻找、发现身边简单的实际问题, 进而设计出算法和程序去解决这些问题。学生自发地形成了成绩数据处理、超市数据处理等多个专题讨论。在演示超市数据处理程序后, 学生认为程序只有简单的计算和统计功能, 每次都要输入商品的名称、单价和数量, 程序简单但不实用。专题组到学校超市参观讨论后对其进行了改进, 引入了文件 (Open App.Path+″/data.txt″For Input As#1) , 把商品编号、名称、单价数据放到文件中, 这样使用起来更方便。通过再次演示, 学生认为手工输入商品编号还是麻烦, 但学生欠缺条码录入的知识, 这个时候笔者对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点拨, 介绍了条码及条码枪使用的知识。专题组对程序又进行了讨论改进, 利用打印机打印了条码, 通过条码枪进行编号录入 (程序主界面如图1) 。从他们后来改进的作品可以看出, 很多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完成学习内容, 同时, 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研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让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 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 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仅靠一种教学方法是很难达到的。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采用实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和专题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将在做中学落实到实验教学中, 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际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得应用能力更具有实用性。教学实践表明, 改革后的实验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切实的提高, 提升了学生的能力, 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同时, 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为以后的自我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炳文.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Multisim2001实践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创新教育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篇5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知识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含量越来越高,而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决定个人命运的主要因素,也已不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更新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的大小。创新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也就是说创新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要求学生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因此,创新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不应只是一个时髦而响亮的口号,而应落在工作的最实处。

创新是事物发展过程中量的积累,是量变过程。同时创新又是创造,是事物的突变,是一个全新事物和方法,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物理的实验教学能够很好的体现这一质变过程。我们下面就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来探索创新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具体实施。

一、更新实验教学的思路

创新不是凭空的胡编乱造,而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总结,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来得到前人没有得到的结果结论,或者是用前人的正确结论创建新的领域。如果把创新等同于建造空中楼阁,那是对创新的一个歪曲,是非常容易误入唯心主义的泥潭的。

物理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就是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那么我们所说的实验也就不仅仅局限于现行初中物理教科书中所安排的十九个学生分组实验,两百一十一个演示实验和若干课外小实验。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眼药瓶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来说明我们要知道的内容。或者,这种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来解决其他什么问题,等等。调动学生刚刚起步的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总之,我们不是为做实验而做实验,我们做实验是学习这种研究事物内在联系,研究问题的方法。

二、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1、观察是创新的前提

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前提。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谈不到创新的。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首先应该使学生知道:所谓观察就是要有目的.地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原因,其次,要使学生了解观察是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正确的结论。

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知道,观察事物是科学方法中提取大量事实的第一步,也是我们要进行任何创造和超越的第一步,我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大家观察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观察这个活动的本身,观察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在给水加热的过程中,能看到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讨论观察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可以提示看到的不同的现象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但是具体到是哪些原因,应该由学生通过多次的实验得出一定的结论,而不是老师在黑板上把各种条件罗列出,再提供给学生实验。那样做实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是不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

2、实验,在学习中创新。

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加以思索和总结得到的。如对于彩虹,自然界在特定雨天后才能看到,平时看不到。在序言中教学中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让彩虹出现在教室里,使学生感到新奇,通过这段教学师生共同讨论,形成共识,知道什么是实验。实验就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使物理现象重复出现供人们观察的工作。通过实验,能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有助于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那么在这里学习的就不是色散的知识,更重要的学习了这种探索事实根本的方法――实验。

实验中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学生每做一个实验应该:了解实验目的,正

实验实践教育技术 篇6

关键词: 物理实验  通用技术  融合  案例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8.119

高中学生对物理实验有浓厚的兴趣,乐于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希望自己能够掌握一些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教学能使学生在获得物理知识、形成良好科学素养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技术能力。物理实验和通用技术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物理学科中的力学、电学、光学等都在通用技术学科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通用技术侧重于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设计与创新,物理学科在让学生学习系统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现在新教材中有不少实验是利用传感器和电脑图表进行精细分析,这虽然有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得出结论,但缺乏直观定性的实验展示,所以有些情况下最好能用常规或者自制教具,做一些取材容易、贴近生活、简单明了、便于操作的“小实验”,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实验器材,观察仪器的构造,体会工作原理,分析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归纳实验结论,得出物理规律,体验物理世界的奥秘,消除对物理知识的神秘感,使学生想学、善学、易学、乐学。课外科技活动、小实验、小制作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拓宽了学生之间交流、学习、讨论问题的平台。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物理知识,使学生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实现物理实验教学和通用技术的融合,真可谓“一举多得”。下面介绍几个采用物理实验和通用技术课程融合技术而改进的实验案例。

实验一:气体的等温变化。

实验器材:

透明塑料瓶(可乐瓶)、水槽、带玻璃管的橡胶塞。

实验过程:

1.给塑料瓶内灌一定量的水,用带玻璃管的橡胶塞塞住瓶口,然后用力挤压瓶子,观察水的变化。

现象:玻璃管口有水喷出。

分析:挤压瓶子,瓶子内气体体积变小,压强增大,把瓶子内的水向下压,水从管口喷出。

2.把瓶子内的水倒出来,压扁后将玻璃管插入装有水的烧杯中,松手膨胀。

现象:管口有“喷泉”现象出现。分析:压扁瓶子后让其膨胀,瓶子容积增大,有“喷泉”出现,说明瓶子内空气体积增大而压强减小。

实验结论:

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P与体积V成反比。

即PV=C(C为常数)——玻意耳定律。

实验二:气体的等容变化。

实验器材:

带胶塞的玻璃瓶、中性笔芯杆(拔掉笔尖,把它穿过胶塞插入瓶子中,笔尖座向上)、烧杯、酒精灯、水槽、易拉罐。

实验过程:

1.给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稀释的红墨水(没过笔芯杆下端),用热水浇灌瓶子四壁,观察现象。

现象:笔尖座孔有“喷泉”喷出。分析:玻璃瓶内气体体积可以认为不变,有“喷泉”出现,说明当气体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压强增大。

2.将空易拉罐装少量的水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然后将易拉罐迅速以开口向下置入冷水的水槽中,观察易拉罐的变化。

现象:易拉罐立刻被压扁。分析:易拉罐内气体没入水中认为体积不变,被压扁说明温度降低,罐内气体压强减小。

实验结论:

体积不变的情况下,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P与热力学温度T成正比。

即P=CT(C为常数)——查理定律。

实验三:动量守恒定律反冲运动。

实验器材:

空易拉罐一个、细线。

实验过程:

1.为便于灌水,将空易拉罐上部开口处扩大或去掉上部。用小铁钉(或锥子)在罐下部边缘钻(4~6)个小孔,钻好每个孔后用铁钉向同一个方向压一下。

2.在易拉罐上部钻三个小孔,将细线穿过去,在高处系一结用于悬挂易拉罐。

3.准备一只水桶,把易拉罐装满水后提起在水桶上。现象:水从各个小孔里喷射水来,易拉罐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分析:易拉罐装满水刚开始,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总动量为零,当水在压力作用下喷射出来,水的动量不为零,易拉罐反向旋转的动量也不为零。

实验结论:

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那么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动量守恒定律。m1v1+m2v2=m1v1′+m2v2′(等式两边均为矢量和)。

拓展: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大炮发射炮弹,炮身会向后运动,炮身的这种运动通常称为反冲运动,这是因为大炮发射前,发射炮弹时,火药在炮筒中爆发,气体膨胀推动炮弹向前运动,同时膨胀的气体也推动了炮身。由于系统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在量值上,炮弹获得向前的动量与炮身获得向后的动量相等。

以上几个用简易自制教具所做的改进实验,不但十分方便地验证了玻意耳定律、查理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而且把教学与生活问题、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结合起来,使学生觉得物理就在他们的生活中,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从而保持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以上几个实验用的是技术设计方法,体現的是实验创新理念,使物理实验教学与通用技术实践很自然融合,达到了理科实验、技术教育和创新活动统筹教育的目的。如果教师与学生经常开展自制教具、实验改进等实验创新活动,必然会提高学科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必然会培养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而且在促进科学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还能推进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发展。

实验实践教育技术 篇7

一、中国式的“双元制”实验模式

沈阳市服装艺术学校开展“双元制”实验研究, 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并具有自身特色的“双元制”职教模式, 改革我国的职业教育, 必须学习与借鉴德国“双元制”的基本做法 (即以企业为主体的办学体制、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训模式、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和以适应企业实际需要的培训目标) 。其“双元制”实验研究主要内容的确立围绕以下4个方面进行。

1. 提高企业参与程度。

德国“双元制”模式显示了原联邦德国的职业教育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基础, 保证了职业学校能够妥善地解决好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从而使职业教育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学校与联合办学企业协商, 要求企业建立生产实训车间, 选派一名素质较高的工程师担任专业理论教师, 按工厂实际生产各道工序的操作技术规范讲授课程;选派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技术员担任指导教师, 既负责技术培训又负责组织各项生产任务, 还要派一定数量的工人做学生的师傅;成立企业培训领导小组, 并派一名善于科学管理的副厂级干部, 负责顶岗培训阶段的组织领导工作, 这样就使企业参与落到实处。

2. 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目标。

我国的职业教育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较深, 重知识轻能力, 重理论轻实践, 培养出的毕业生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企业技术改造的需要。要克服其知识面狭窄、技能单一、转岗适应能力差、缺乏新知识、新技术的问题, 就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调整与改革教育目标, 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目标系统。为此, 笔者所在学校多次邀请服装企业、行业协会的领导和教育专家, 举行“服装行业中等技术人才素质标准”研讨会, 从专业特点出发, 遵循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的方向, 本着以素质教育为基础, 培养专业技能为主体的原则, 调整与完善了“双元制”培养目标。

调整后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本专业,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必备的文化素质和美学修养;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和设计知识, 精通专业基本技术, 具有适应企业岗位生产的能力, 成为身体健康、全面发展、符合国家标准的中等技术工人。

3. 形成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式课程体系。

课程结构体现和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内容及其构成, 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手段, 对提高人才质量具有最直接的作用。

“双元制”实验研究必须打破原有课程体系, 贯彻以能力为核心的思想, 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具体的做法如下。

(1) 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设置课程, 精简课程门类。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确定课程设置, 精简门类, 突出专业特色;根据文化课为理论课服务, 理论课为实践服务的原则确定4门文化课、3门专业课作为必修课, 提供选修课目录让学生选修。

(2) 确定合理的课程结构, 突出实践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 压缩理论课教学时数, 增大实践课时比例。

(3) 打破学科体系, 综合设置课程。实行课程内容综合化改革。即以专业的需要出发, 以学科为资源, 把专业最必需的知识、技术重新组织加工成以专业为主线的专业课。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例, 学校将传统的服装造型、服装制图、服装设计、服装美术、服装工艺、服装裁样、服装面料和服装机修等8门专业课, 用服装造型、服装设计和服装工艺3门课涵盖。

(4) 融思想品德、知识技术及职业素质为一体。课程内容改革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技术, 还应包括思想品德、职业修养。

4. 调整与改革教学计划。

这个教学计划的突出特点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学时分配向实训课倾斜。从第一年就加大实训课时比例, 以后逐年增加, 最后一年完全为生产实训。为增强学生的适应性, 确保高度专业化, 将三年的教学与训练分为基础培训、专业强化培训和综合岗位3个培训阶段。

5. 实行“两段三步制”教学管理体制。

学校建立培训教室 (每室保证4 0个工位) , 成立教学小组, 选派素质好, 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较强的骨干教师承担第一阶段 (基础培训阶段) 的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基本操作技能教学和培训任务;成立学校培训领导小组, 派一名副校长具体负责组织领导。实行“两段三步制”教学管理体制。

“两段”是根据教学内容划分的教学管理阶段。一、二年级为第一阶段, 即基础教学阶段, 地点在学校。该段主要进行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包括教学实习在内的教学, 第一阶段结束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并进行结业考试。三年级为第二阶段, 即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产教结合阶段。本段主要进行生产实习、社会服务、岗位培训和考工定级。

“三步”是针对实践能力而划分的教学管理步骤。一年级为第一步, 该步主要进行文化课、专业理论课教学和用8周时间进行相关的专业基本技能实训。专业技能要达到三级工标准。二年级为第二步, 继续进行文化课、专业理论课教学和用8周时间进行中等程度的专业技能实训。结束文化课、专业理论课, 并进行结业考试, 参加市里组织的专业技术等级考核, 要达到中级工标准。三年级为第三步, 顶岗培训阶段, 地点在企业。每周1天由企业工程师进行理论教学, 5天在企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在车间顶岗生产。根据企业的生产流程, 学生定期更换岗位, 让每个人都能参加生产全过程、熟悉各道工序并参加岗位培训。让学生学习在课堂学不到的新知识、新技术、工人师傅的高贵品质及企业文化。有60%的学生完成五级工教学任务, 同时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毕业后被企业留用。

二、中国式的“双元制”实验模式的效果测评

1. 基本建成了“双元制”职业教育新模式。

这一模式既符合我国国情, 又具有学校自身特色, 是深化职教改革中获取的又一重大成果。它的实质是企业与学校密切合作培养高素质技术工人, 抓住发挥企业这“一元”作用的关键因素;以实践为主, 强调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 注重实践环节;以国情为主, 考虑企业与学校的承受能力, 发挥进校企业、校办企业的市场优势, 变消耗型实训为创收型实训。它不仅适用于笔者所在学校的专业, 也适用于操作技能强的其他技工类专业, 形成一个目前在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现有资源环境中可操作的模型。

2. 实现了预定的培养目标。

学校在各专业中成立了职业道德修养实验班 (以下简称“实验班”) 和普通班, 通过对比得出以下结论。

(1) 学生职业道德修养实验班比普通班普遍看好。由于实验班学生与企业领导和职工相处时间较长, 接触机会较多, 企业把实验班学生视为预备工人。企业职工认真负责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高度的质量意识、商品意识、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法制观念等, 使学生深受教育。所以实验班比普通班学生更热爱本专业, 专业思想牢固、学习态度端正, 职业道德修养高。

(2) 学生成绩创建校以来最高纪录。实验班与普通班相比, 无论文化课, 还是专业理论课成绩都明显高于普通班。各种成绩创建校以来最高纪录, 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工艺课成绩为例。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3) 专业技能竞赛、考核, 实验班比普通班技高一筹。实验班由于从一年级开始就采取了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增加实习课时, 实行造型工艺同步教学等措施, 因此, 与普通班相比专业技能明显高于普通班。在学校举行的专业技能竞赛中每次实验班都比普通班技高一筹;在二年级时参加市劳动局举办的专业等级考核中更有突出的表现, 实验班比普通班成绩平均高出5个百分点, 全部为中级。

三、中国式的“双元制”实验模式的反思与启示

1. 丰富了职业教育的内涵。

企业不再是只管用人, 学校也不再只管教书, 而是在市场研发、师资队伍、育人层面、硬件设备等等的合作方面, 创造了校企合作办学与教学的新典范。学校先后与“黎明安娜服装公司”、“日月新服饰有限公司”、“辽宁省服装进出口公司”、“大连桑扶蓝服装有限公司”、“浙江贝克曼服装集团”、“宝岩美容美发公司”、“辽宁省友谊宾馆”、“大连樱花时装有限公司”、“北京饭店”、“昂立电子公司”、“博文广告装潢公司”等16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 并直接向其输送顶岗实习生和毕业生, 形成校企的全方位合作。

2. 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学校主动走向市场并赢得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 投资近千万在校外建立了1 300m²的“服之艺”形象设计会所, 集服装设计专业、形象设计专业的特点, 以市场为导向, 做一个产学研的模式, 这是学校积极主动与市场对接的一个新的尝试。“服之艺”会所由学校教研室主任负责管理, 担负教学实习和生产经营的责任, 并外聘经理, 同时吸纳企业技术能手入所, 规定产教任务, 明确责任义务。教师们不再是纸上谈兵, 学校整合专业教师和技术高手等人员的力量, 专兼结合、优势互补, 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对学生而言, 将生产经营融合在教育环境之中, 把“服之艺”作为教学课堂, 在现场学习实际操作和解决技术疑难问题, 既完成了生产经营的任务, 增加了经济收入, 又提高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增强了职业意识。

3. 实现校企之间的资源共享。

把模拟演示性训练变为工作现场的真刀真枪的工作训练, 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及时获取与掌握市场变化信息, 增强就业意识, 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 掌握更多的专业技能, 更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实训课教师可直接在企业聘任, 利用企业的设备及市场优势, 增强了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训效果, 使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目标明确、市场定位准确, 做到学以致用, 促进了学校的教学改革。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在完成了实训内容的过程中, 也完成了企业的生产任务。学校不仅提高了办学效益, 而且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企业也减少了员工培训成本, 提高了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学校和企业可以达到双赢互动, 共同发展。

实验实践教育技术 篇8

我们班一半以上的孩子是留守儿童, 这种情况在我们整个东校也是少之又少。鉴于这样一个班级特点, 从实际出发, 我将班级精神定位为“勇敢、独立、自强”, 并选择勇敢的海燕作为班级图腾, 于是, 我们班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海燕班”。

在班级的文化建设中, 孩子和老师都是主人, 用自己独特的智慧努力创造一间润泽的教室。黑板上方, 是六个红色的大字:做最好的自己!教室正前方布置的是我们的班徽:一只在大海上展翅翱翔的海燕。

我们自创了班歌《飞翔吧, 小海燕!》。每个拥有晨诵的黎明, 我们都会大声歌唱, 唱出心中的理想, 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一、和经典结伴, 同海燕为侣

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 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 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只有书籍才能润泽孩子的生命, 才能让“小海燕们”飞得更高。我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

为了帮助孩子们学会自立, 我把《懒洋洋的瓢虫》介绍给他们, 它吸引了所有的孩子。当那只懒洋洋的小瓢虫在大象的喷嚏之下不得不飞起来的时候, 每个人都乐得哈哈大笑, 我趁机告诉他们:人一定要学会自立, 自己的事情靠自己, 没有哪个地方是永远的避风港!为了让小海燕们学会勇敢, 不再害怕黑夜, 我给他们带来了《小老鼠的漫长一夜》;为了鼓励小海燕们知道“只有努力才能成功”, 我又和他们阅读了绘本《好吃, 好吃, 我要吃!》……在妙趣横生的阅读中, 孩子们慢慢明白只有坚强、勇敢、自立的孩子才能成为一只合格的小海燕, 才能做最好的自己!

通过两年多的快乐阅读, 无论是习惯的养成还是语文素养的提升, 孩子们给了我很多惊喜:家业刚入学时说话磕磕巴巴羞于发言, 如今课堂上总能见到他高举的小手, 听到他响亮精彩的回答;豪豪以前做事总是拖拖拉拉, 如今能在规定时间内认真完成作业, 每天还能坚持看半小时课外书;璐璐, 一个极度内向, 遇上什么事情就紧张冒汗的孩子, 现在能正视老师的眼睛回答问题, 她的铅笔字还在省书法比赛中获奖;欣妤更是了得, 至今已经发表了8篇习作。

孩子们的进步让远在他乡工作的家长欣慰不已, 许多家长打电话、发短信, 表示了他们的感谢。而我觉得这一切得感谢书籍, 是阅读让孩子们悄悄发生改变, 是“勇敢、坚强、自立”的海燕精神让孩子们慢慢成长。

与阅读相伴的日子, 是一段让灵魂沉静的旅程, 是一段让生命绽放光彩的旅程, 更是一段让“小海燕”生命润泽的旅程。

二、打造特色活动, 培养海燕精神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发展。“海燕班”要将海燕的精神内化于心, 外显于行。为此海燕班积极开展了许多富有班级特色的活动, 如评选“生活自理小海燕”“克难学习小海燕”“静心写字小海燕”“认真劳动小海燕”“关爱他人小海燕”等, 并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小海燕。

一年级孩子们刚入学时, 很多孩子生活上十分依赖家长, 出现了爱睡懒觉、穿衣服拖拉, 不会系鞋带、不会扫地等一系列问题。于是我利用品德课手把手教孩子怎么系鞋带, 怎么拿扫把扫地, 并开展了“穿衣比赛”、“系鞋带比赛”、“叠衣服比赛”、“整理书包小达人”等各种有趣的活动, 表现出色的孩子将被授予“生活自理小海燕”的称号。到一年级上学期末, 海燕班百分之百的小朋友能自己穿衣、系鞋带, 能在劳动组长的带领下自己打扫教室和包干区卫生。小海燕们渐渐养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不会的事情学着做, 家里的事情帮着做”的好习惯。二年级结合品德课我们开展了“我不是小拖拉”、“革命故事分享会”、“我是种植小达人”等一系列精彩的活动, 让孩子们在一个个鲜活的革命英雄身上学习崇高品质, 激励自身进步;在实践中培养他们勇于尝试、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 增强自信心。

与留守儿童交流, 我强烈体会到孩子们物质生活满足的同时所面临的精神空虚, 他们处于一种缺失爱、盼望爱、寻求爱的状态。尽管他们强迫自己理解父母, 说服自己相信父母外出是为了自己, 但心中依然渴望着父母能够早日回家。于是我们班就结合学校的“每月一事”, 利用“妇女节”、“儿童节”、“中秋节”、“重阳节”、“圣诞节”等节庆日, 营造积极上进的人文环境, 在“给妈妈一个吻”、“说句悄悄话”、“让我给你唱支歌”等系列活动中, 鼓励孩子通过打电话、写卡片说心里话, 为老人捶捶腿、唱支歌等方式与家人真诚交流, 感受家庭的温暖、亲情的美好, 让他们从内心真正感觉“虽然亲情暂时离席, 但是永不缺位”。

三、家校联手, 共创完美

鉴于许多家长忙于工作, 不能经常陪伴孩子, 我抓住了每一次的家长会, 鼓励家长多和孩子交流, 倾听孩子的心声。我多次撰写《给家长的一封信》, 指导家长如何更好地与孩子亲子阅读, 提高阅读质量。我还经常利用短信平台, 及时地表扬当月积极阅读的学生, 并且发放“阅读闪光卡”。

在亲子阅读的活动推行中, 我还积极邀请热心家长走进教室, 利用中午的阅读时间给孩子们讲鼓舞人心的励志故事。我期待他们能向古今中外的名人学习, 不怕困难, 努力向上, 做最了不起的自己。刚开始家长们都很害羞, 施天意的妈妈第一个接下接力棒, 走进教室给孩子们生动地讲述了张海迪的故事。也许她的普通话并不好, 甚至有些蹩脚, 但是孩子们听得特别认真, 效果特别好。就这样, 在老师的召唤下, 在孩子的“纠缠”下, 一个又一个故事爸爸、故事妈妈走上了讲台。小海燕们在故事的感召下, 悄悄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两年来海燕班的每个孩子都在努力, 向着更高的方向飞翔。两年中我们也收获了一次又一次的惊喜:海燕班每学期都能被评为校“文明班队”、“书香班级”, 在校朗诵比赛中获二等奖, 运动会中获三等奖, 有二十人次在省书法比赛中获奖, 发表习作十五余篇, 十多人代表学校参加文艺表演。班级成绩也在不断提升, 上学期还获得了年级第二的好成绩。

实验实践教育技术 篇9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实验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的理论基础

1.实施实验教学的理论基础

英国教育家斯特朗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实验室教学法”,主张用发现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解答问题并进行学习,他认为理科教育只有通过观察、实验探究才能对科学有本质的了解。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不能纸上谈兵,应多创造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让学生通过实验,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施实验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课改非常注重联系生活中的知识与经验,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由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多创造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让学生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对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开展实验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做法,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挖掘实验素材,创设实验条件

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相对较新的学科,暂时还没有配套的实验手册,更没有实验的配套资料,发开实验素材与实验方案的设计都要教师自己完成。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实验素材,创设实验条件,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将信息技术知识应用到学习、生活中,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

例如,笔者就在高中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模块的教学中,开发了多节实验内容。在第四章的《图形图像的采集与加工》教学中,设计了“通过拍摄、网络获取、校报扫描三种方法获取校园图片并处理”的实验。在第六章的《多媒体作品的集成》教学中,设计了“学校艺术节宣传片头的设计与制作”的综合作品实验等。

2.做好实验准备,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高中信息技术实验教学课前的准备非常重要,如实验的内容与方案设置是实验课前准备的重要内容,实验的内容与方案设置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为了达到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教师在设置实验内容时应遵循下面原则:1实验内容与教学知识要紧密相关。设置实验时,每次的实验内容必须要与本周或本单元的知识紧密相关,这样学生可以应用最近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同时还可以通过实验加深对最近所学理论的理解。2可操作性要强。对所设置的实验,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也就是说,学生在给定环境下,能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3注重应用性。在设置实验内容时,要设计理论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类的实验,使学生能体会到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笔者在高中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应用》选修模块的教学中,设置了“局域网组建与共享设置”的实验。《网络技术应用》的第一章主要内容是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网络中的连接设备、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协议有关知识。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接入因特网的方式、IP地址及其管理、网络域名及其管理等,为了使学生加深对上述知识的理解、掌握网络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有关知识在现实工作中的应用,笔者设置了“局域网组建与共享设置”的实验,该实验内容包括:1四人一个小组,每小组做一条“直通双绞线”和一条“交叉双绞线”;2使用测线器测试所做的双绞线是否符合要求;3用做好的双绞线连接两台计算机,然后进入系统分别为两台计算机设置IP地址;4用命令ping测试网络连通性;5共享计算机上的资源,在对方机器上访问本机的共享资源。学生通过该实验,加深了对《网络技术应用》第一章、第二章内容的理解,也掌握了网络设备的使用方法。

3.做好实验组织与指导,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实验的组织与指导是实验教学的关键环节,在实验的组织与实施中,要做好以下工作。

(1)实验前的准备

包括教师的课前准备和学生的课前准备。教师在实验前除要设计好实验方案外,还要做好实验环境准备、实验设备与工具的准备。比如上述的“局域网组建与共享设置”的实验中,要为每小组配好两台计算机,为每小组准备好实验要用的压线钳、测线器、双绞线、水晶头等设备,而学生则要做好实验预习与成员分组准备,只有教师和学生都做好了准备,才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2)实验指导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强调实验安全,做好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然后强调实验的主要内容与难点,对关键性的地方,教师要重点指导。比如在“局域网建与共享设置”的实验中,笔者首先特别强调了压线钳的使用,并对如何做“直通双绞线”做了示范,这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就会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对实验的操作不至于无从下手了。其次,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观察每个小组的实验情况,对学生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及时给予指导,以提高实验教学效率。比如在“通过拍摄、网络获取、校报扫描三种方法获取校园图片并处理”的实验中,笔者对如何在网络中搜索图片、如何使用扫描仪等操作难点进行了重点指导,使学生的实验操作得以顺利完成。

(3)实验小结与实验报告

实验小结与填写实验报告也是实验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重要过程,笔者在教学中,每上完一节实验教学课,都要求学生对实验进行小结,小结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并填写好实验报告。

对高中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的思考

实验教学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能提高高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了提高高中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的效果,笔者认为要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1.思想上要充分重视

许多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往往很认真,但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教学不太重视,这样学生的操作也会不认真或不按要求完成,达不到实验效果,因此教师在思想上要重视实验教学,在行动上要做好引导、督促工作,保证高中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的效果。

2.做好实验硬件环境建设及实验设备的配制

实验硬件环境和实验设备是实验教学的重要保障,现在一般学校都有电脑室,电脑室本身就是信息技术实验室,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再建设一间网络实验室和多媒体实验室,使各项实验都能正常开展。

3.设计好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实验教学效果,这是实验备课的重要内容。

4.做好实验小结与填写实验报告

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篇10

关键词: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教学方法的研究,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 而实验教学作为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 是高等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替代、不可逾越的组成部分;实验教学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践教学环节, 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个改革与创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践必将成为新一代教育与教学工作者的重任。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是工科院校重点课程之一, 纵观中国几十年来的电子技术学教学实验, 以培养大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的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势在必行, 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一、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校电子技术类实验教学课是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在培养大学生理解基础理论, 掌握科学基础知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学校培养出优秀人才奠定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按照目前的教学实验大纲的要求, 学生在掌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掌握自然界与基础学术理论的联系方面能基本满足培养人的需求, 但对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 适应社会对创新能力人才的需求显得信心不足。其主要表现如下: (1) 教学内容存在着严重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电子技术课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 只有通过实践和实验才能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如今电子技术系列课程教学对实验环节抓的不够, 实验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再教育欠缺。学生不重视本课程的实验教学,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不强。 (2) 实验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实验教学中绝大部分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较少。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3) 实验教学方法有待改善。现有的实验教学方法是老师先讲解实验内容, 然后学生进行电路连线和实验现象观察及实验数据测试, 学生只是机械式的模仿与操作, 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不利。 (4) 实验教学的考核方法不够完善。现有的实验教学考核主要根据学生的实验情况和实验报告进行考核, 缺少实验教学过程的全方位考核。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我们通过多年的实验教学实践, 总结经验与教训, 在实验教学中提出了如下改革思路, 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果。

二、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路

2.1更新教育观念、正确认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电子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教材的内容也日益增加, 而理论教学及实验教学的学时没有增加,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认真备课, 抓住课程的重点内容, 将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上, 充分认识到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实验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2.2建立新的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体系

电子技术实验是该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应对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改革, 建立以仪器使用和基本课程内容为主的基础实验, 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设计性和综合应用型实验的实验教学体系。

2.3建立一支“双师型”实验教师队伍

高素质的实验师资队伍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改变过去理论课教师不愿意介入实验教学, 不愿意兼做实验教师的传统观念, 打破理论教师与实验教师的界限, 培养一批动手能力强, 实验教学经验丰富的理论课教师进入实验室与实验教师一起担任实验教学任务, 一起开发新的实验项目, 一起组建新实验室, 一起指导学生实验。另一方面, 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也不应满足于已掌握的实验技能, 积极选择学习方向, 进行在岗自学、听课或参加培训进修, 拓宽知识面, 提高业务素质的能力, 增强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 提高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水平。

2.4加强实验数据分析

高等学校实验课程中精确的实验数据获得, 是实验成功的重要标志, 一组精确的实验数据的获得依赖于实验者正确的实验方法、完好的实验设备和准确地获取实验数据。实验课程应加强实验数据的分析研究,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对实验数据的分析,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5对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方法, 采用多层次开放式教学模式, 统筹安排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课程, 合理分配课时, 多给学生认真思考的时间。推行“选题模块”化实验。即由学生根据需要进行实验项目、设备和实验器材的选择, 独立完成实验电路的设计、调试、测量和分析等环节。在实验内容上, 实验教师给学生提供实验的思路、实验结果的要求, 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设计实验过程, 明确实验目的和应用范围, 提高学生的开发创造能力。

尽可能多使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设备, 优先选用既能为教学所应用又能为科研与技术开发所应用的先进设备, 使学生掌握先进的仪器设备的使用, 同时设备的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

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方法相结合。对于学生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 指导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以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对于综合实验中出现的现象, 更应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以求得完美的解释。这就要求实验指导教师要有丰富的现场工作经验深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综合能力。实验前充分做好预习。督促学生认真预习实验内容, 做到事先“心中有数”, 保证实验课的效率, 使实验顺利进行。加强实验课的现场指导。实验指导教师应坚持集体备课, 共同讨论, 以便统一对实验的要求;在指导实验过程中, 避免学生问什么, 教师答什么的现象发生, 要因势利导, 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6改革考核方式, 加强过程管理

实验课程应进行必要的考核,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科学的考核方法不仅能促进学生努力学习, 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考核不应该只注重实验结果, 更应该注重实验过程。采取平时与最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平时成绩主要从学生的实验态度、操作过程、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的质量等几个方面综合评定;采用考题必做和选做相结合, 完成必做的给基本分, 完成选做的加分。

建立考试题库, 让学生随机抽选。抽到考题后, 当场连接电路、测试波形、记录数据并回答问题。这种现场抽签,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的考试, 达到了巩固所学的知识, 提高独立操作能力的目的。

这样的评定方式比以往光凭实验报告定成绩更具科学性,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7开放实验室, 构建创新的平台

为保证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教学实验的优势, 利用实验室的空闲时间对学生实行开放。改变以前只有上实验课时学生才能到实验室做实验的做法, 做到只要实验教师在, 学生随时都可以到实验室做实验。开放实验室不仅可以大大地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 提高投资效益, 而且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改革与实践的应用情况

在我们提出改革与实践的方案后, 积极创造了改革与实验的环境, 要求教师和学生们积极投身到这个改革与实践中来。

3.1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在电子技术的实验内容中,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 在综合性实验教学中, 要求学时在掌握验证性实验基础上, 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及多种实验技能解决有一定难度的实验问题。设计性实验是指教师只给出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 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性实验和具备综合实验能力后进行, 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实验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查阅参考文献的能力, 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按照改革思路首先适当地安排一些综合性实验, 共学生挑选内容的实验, 例如, 在电子技术的实验内容中, 可以安排由运算放大器组成温度控制电路及三角波、方波的波形产生电流, 由555芯片构成的定时器和脉冲信号发生器电路、由78及79系列芯片构成的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等常用电路作为综合性实验选做内容,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 给出设计性实验项目的要求, 学生自己按照要求, 查阅参考资料、设计电路、安装电路、调试电路、整理实验数据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如:要求学生用运算放大器实现波形转换、用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抢答器等, 通过这些实验内容的改革为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中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打下好的基础。

3.2开发创新实验,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经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训练, 学生积累了一些实验技巧及方法, 在此基础上增加创新性综合实验项目。创新实验属于选修内容, 这些内容要求学生在计划外进行, 动手能力强及有兴趣的学生才可以选择,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研究, 实验室提供实验平台及必要的元器件, 学生经历了科研项目的全过程, 培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精神。

将电子技术创新性实验与电子技术学科竞赛结合起来, 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组织引导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 另外工程实现中心还成立了学生科研创新基地, 为学生提供实践性开放性训练的机会, 为学生提供固定场地, 先进的仪器设备及专业的指导教师。这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 以赛促学, 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

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的教学实践证明, 这种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是成功的,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宗静静.电子设计竞赛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实验室科学, 2009, (1)

实验实践教育技术 篇11

[关键词]实验实训室管理;安全教育;考试系统;

实验实训室是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平台,是进行高素质人才培养、科技项目的创新研究的主要阵地,在高校安全防护的场所中实验实训室是重要的防护对象。高校实验实训室工作中实验实训室安全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实验实训室的安全运行对于学校实验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为学校师生以及财产给予充足的保障,可以有效的维护校园和社会的稳定与安全。最近几年高校实验实训室安全事故频发,这给我们敲下了警钟,学校实验实训室安全管理的加强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进行实验实训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加强的措施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完善的实验实训室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二是实验实训室安全教育的加强,三是实验实训室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规范,四是定期进行展实验实训室安全检查工作的开展。以上四种措施中安全教育的加强对于安全事故发生的预防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表现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实验实训室安全管理方针的落实。安全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对师生的安全知识进行丰富,对师生的安全意识进行增强。所以说系统、全面、常规的安全教育的开展与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校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实施现状

1.1美国高校的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

美国高校实验室早已全面实行安全准入制度,所有人员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仔细阅读本实验室、本场所的安全注意事项等安全教材,经考核合格、签订安全承诺后,穿戴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方可进入实验室参观、学习、工作。

1.2国内高校安全准入制度现状

国内实施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高校尚不普遍,但是,越来越多的高校逐步认识到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重要性。一些高校已实施實验室安全准入制度,主要是通过发放安全知识手册、集中安全培训、设置安全课程、网络宣传教育等形式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并要求师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前签订安全责任书。

国内部分高校已利用校园网络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安全教育,实行实验室安全准入。这是高校进行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也将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必然趋势。

2实验实训室安全教育考试系统构建的意义

传统的安全教育方式的分类主要包括五种方式:一是现场安全培训的开展,二是安全学习材料的发放,三是各类安全讲座的举办,四是安全课堂教学的开设,五是安全板报宣传的加强,传统的安全教育方式对于师生安全意识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作用,可是在安全内容的系统性及安全教育的知识面上存在不足。实验实训室安全教育考试系统的建立具有的社会意义主要包括两点:一是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使得高校的教学和科研管理工作中都进行了信息化建设,而网络实验实训室安全教育系统的应用可以让考生自主进行安全知识的学习和考试测验,对于传统安全教育的不足起到了很好的弥补作用。

实验实训室准入制度的有效落实可以依靠实验实训室安全教育考试系统来实现。在本校的实验实训室准入制度中对进入实验实训室的新入校教职工、学生都进行了要求,这类人员在进入实验实训室之前需要进行实验实训室安全教育知识的学习和参加实验实训室安全教育知识的考试,对于没通过考试的学生不能进行选课环节的进入,对于没有通过考试的新入校教职工不能进行教师资格证的获取。

3实验实训室安全教育考试系统的研究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是以农业为学科特色的高职院校,化学类实验实训室数量较多。实验实训室内普遍使用种类繁多的危险化学品(包括易燃易爆物品、毒品、易制毒品等)以及钢瓶等压力容器,大量实验要在高温度、高压力或者超低温、真空、高电压和高转速等特殊环境和条件下进行,潜在的危险源数量极大。

为进一步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促进实验实训室安全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我院启动了实验实训室安全培训和实验实训室安全准入制度,该实验实训室安全准入制度的实施流程见图1。

图 1 实验室安全准入实施流程图

3.1实验实训室安全教育考试系统整体框架

实验实训室安全教育考试系统中的用户包括2种角色,分别是系统管理员和考生,系统管理员对应的操作对象是系统的后台管理界面,而考生对应的操作对象是系统的前台考试界面。后台管理界面的主要功能包括六个部分:一是通知发布,二是考生管理,三是题库管理,四是试卷管理,五是成绩查询,六是参数设置;前台考试界面的主要功能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在线学习,二是模拟自测,三是考试测验,四是成绩查询。

图2实验实训室安全教育考试系统基本框图

3.2实验实训室安全教育考试系统的主要功能

3.2.1后台管理端模块

系统管理员主要职责分布在后台管理端,在实验实训室安全教育考试系统中系统管理员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的管理包括:

(1)通知发布。这一部分管理主要是进行实验实训室安全教育考试相关通知的发布,让考生及时获知信息,其中发布的内容主要包括:参加考试人员、考试起止时间、考试事宜变更等。

(2)题库管理。这一部分管理主要是对进行试题的批量导入,其中题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判断题,二是单选题,三是多选题。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院现阶段系统中存有的试题有1000道,其中包括了五大知识点:一是“防火灾安全与保密”,二是“实验实训室安全管理”,三是“仪器设备(特种设备)使用安全”,四是“用电安全”、“机械工程”,五是“化学危险品使用安全”。

nlc202309090534

(3)试卷管理。系统管理员根据特定的格式导入需要参加考试的考生名单到系统中,然后再进行配置试卷。试卷的配置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的不同进行不同专业特色的试卷的分配,而且还需要对学生的在线自学及考试测验的起止时间、限考次数进行设定,这些都需要在配置试卷之前完成。

3.2.2前台考试端模块

学生的主要职责分布在前台考试端,其中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网上学习。网上学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在线学习和模拟自测。在线学习指的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学习的知识点的分类,其中20题每组进行分类,答案显示的每组进行的;模拟自测指的是学生通过系统了可以进行模拟考试,对自身关于知识的了解情况进行检验,并且在模拟考试结束后就会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显示,并且考试答错的题目会给出标准答案让考生学习和巩固。系统中针对在线学习和练习自测都进行了错误试题收藏的功能的开发,学生可以有效利用这一功能对自身的知识进行巩固。二是网上考试。考生在完成系统安排在线学习的学习时间后,才可以进行正式的考试测验,考试测验结束后系统进行自动评分,最终的评分结果就是考生是否满足实验实训室安全准入制度的评判标准。根据我院的要求,考生在考试设定的区间内具有5次参加考试的机会,系统会对考生的考试次数和考试最高分进行记录,系统安排的考试时间是45min,考试的题目数量是100道,考试及格的分数线是80分。

4系统实施效果及推广价值

自从2015年开始,我院就在新生入学教育以及新教工入职教育进行了实验实训室安全教育考试检验,这是相关人员进入实验实训室的必经程序。我院自从使用实验实训室安全教育考试系统,收到了很好的实施效果,系统运行比较平稳。根据数据统计,目前通过系统进行学习和考试的考生每年有5000余名新生,其中考试通过率为达到了99.5%,自从系统的引用,在线学习和网上考试的有效实施,促使我院实验实训室安全事故发生率得到了明顯的降低。而该系统在兄弟院校也起到了影响,同城相关兄弟院校就针对这个系统到我院来访进行学习、调研、交流。对我院实验实训室安全教育系统特点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使实验实训室教育的效果达到了有效强化。系统的设定需要学生在线进行化学危险品、机械安全、防火安全、用电安全等各方面的安全知识的学习保持一定的时间,才能进入网络考试界面,这让考生更有效地对安全知识进行掌握,而且考试次数和考试成绩的严格要求,让考生需要充分掌握安全知识才能顺利的通过考试。这一种教育方式,与传统安全教育相比是知识强化训练的提升,可以很大程度的对考生的安全意识进行提高。

(2)对安全教育的方式进行了优化。相对于传统安全教育方式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线上学习具有学习时间自由、学习方式灵活、学习内容丰富、学习效果更深入的特点。系统中的模拟自测项目让考生可以对自己关于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验证,对于没有掌握的知识可以进行加固训练,保证学习的针对性,提升了学习的效果。而且线上学习增加了安全教育的趣味性和简便性,考试题目只有选择题和判断题两种形式,考生通过鼠标点击就可以完成答题,具有很高的操作性。而且考生考试的题目是系统随机生成的,每个考生的考试试卷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重复,有效的防范作弊事件。

(3)对安全教育的效率进行了提高,有效的达到了教学资源的节约利用。实验实训室安全教育系统主要就是通过网络化方式来对考生进行安全教育和考试,其中节省了人力、物力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有效地提升了安全教育的效率,节约了学校的教学资源。

5结束语

现阶段实验实训室安全建设工作的总体战略有效的纳入了“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科学服务理念,相关人员在进入实验实训室之前必须对安全知识具有足够的掌握,对于实验实训室的安全技能能够基本的学会,在实验实训室的风险防范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只有拥有一定的实验实训室安全教育素质才可以开展实验实训室工作和学习。实验实训室安全教育考试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对学生的安全知识进行有效强化,对学生的安全意识进行了有效提高,使实验实训室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得到了有效降低,并且有利于良好的实验实训室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

参考文献:

[1]黄凯.北京大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8):1-4.

[2]吴林根,王国兴.高校实验室安全全过程管理的探索--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4,32(2).

[3]王进、赵丽华、候永平,高校实验室安全准入信息化建设研究[J],大众科技,2014,第182期.

[4]俞丹亚,樊冰,姜周曙,等.澳大利亚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考察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1):212-215.

[5]刘林涛、田慧珍,高校实验室安全体系改革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第1期.

[6]刘义全,鲍洪刚,宋世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的思考[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1):173-175.

实验实践教育技术 篇12

中药鉴定包括基原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四大鉴定方法。我校现有中药鉴定实验考核以性状鉴定和显微鉴定为主, 而在实验教学中, 则以显微鉴定为主, 现笔者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谈谈中药鉴定技术实验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以往的实验教学, 通常是教师在实验前明确告诉学生实验需要寻找的粉末特征, 然后学生遵循教师的要求寻找目标, 找到后让教师确认, 最后把特征画在实验报告上。这种教学方法存在极大弊端, 教师评分主要以学生实验报告为依据, 只要结果正确就能获得不错的成绩, 这导致很多学生应付实验, 没有真正用心观察和总结。这种按图索骥的实验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掩盖了学生真实的实验水平, 因为教师根据实验报告无法判断学生在实验中是否掌握了专业技巧。例如:学生水合氯醛透化操作水平怎么样?学生是否熟练使用显微镜?有没有真正找到粉末特征?这些疑惑, 都无法从实验报告中得到答案。因此,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消除学生对教材和教师的依赖性, 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

首先, 在作业的布置上取消了画图方式, 让学生用手机或者相机把观察到的结果拍摄下来, 统一上交并由课代表汇总制成PPT (发现图片雷同者, 一律给低分) , 这从源头上避免了学生造假。通过实验改革, 学生一改以往的应付态度, 而是在实验中认真观察。

其次, 对实验课上积极认真、实验技能出众的学生及时给予奖励。大部分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 在实验教学中, 笔者对实验完成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 即对找到实验目标前12名的学生实行加分制度, 每次奖励1分, 不设上限, 对找到完美特征的学生实行额外加分制度, 所加分数计入总评。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每次实验学生都能提前到实验室, 并坚持完成实验后才离开。

再次, 通过改变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 使实验考核从集中走向分散, 使实验评价既注重结果也注重操作过程。以往实验考核, 期末集中考核所占比例较大, 导致学生只重视期末考核而忽视平时训练, 只重视实验结果而忽视操作过程。而现在, 笔者把阶段性实验报告、实验过程等情况列入考核范围, 将实验结果、实验操作分开评价, 加强实践环节, 注重技能培养, 从而能更准确地评价学生, 更利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

面向21世纪的中药鉴定技术实验教学目标, 要结合中药鉴定技术特点及社会需求, 培养出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中药鉴定人才。而中药鉴定技术实验考核作为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2], 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 新的考核机制必须将学生一系列的活动集中到实验操作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上来, 改变现有应试教育、验证式实验课考核机制, 逐步建立更有利于中药鉴定人才培养的新型考核机制。

参考文献

[1]李西林.中药鉴定学教学实践改革探讨[J].中医教育, 2006, 25 (4) :21~23.

上一篇:营销道德问题下一篇:面向学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