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指导

2025-01-02

任务指导(精选12篇)

任务指导 篇1

《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教学建议”中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遵循该原则, 能在帮助学生拓宽知识视野和发散思维的基础上, 丰富他们的学习认知思维情感, 将阅读学习任务主动融入理解感知探究过程。围绕任务优化设计和指导互动探究为学生明确阅读理解目标与方向, 不仅能够体现课程的教学目标价值理念, 还能够使得学生在主动探知的过程中更好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提高综合语言表达运用技能。

1.围绕阅读信息要点设计多样化任务

阅读素材中有很多信息点需要学生在理解感知中予以把握。围绕阅读信息要点, 注重多样化任务的设计, 不仅能够使学生在把握重点和难点的同时了解文章表达主题大意, 更能够使学生在准确把握中全面理解感知。设计多元化的任务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和类型学生对语言理解的需求。

突出信息要点把握多样化任务设计, 使得学生的阅读理解思维更开阔。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 设计具有层次性和指导性的思考探究题目,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深入阅读, 筛选有价值的语言表达信息点; 鼓励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思考探究任务予以灵活选择和综合运用, 引导学生从文本素材中找出相应的信息点, 帮助他们整理理解, 感知思维;拓宽延伸认知感悟思维, 要求学生能够从阅读素材中找出与表达主题相关或者相似的内容, 让学生在整体阅读和综合感知中不断深化理解, 将任务探究转变为主动接受的过程。在设计任务过程中, 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感知自行设计一定的思考探究题目, 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激情。

围绕这些信息要点设计思考任务, 能帮助学生集中精力理解文本表达的主题大意, 深化认知感悟。例如, 在教学译林版英语在八年级上册Unit 6 Birdwatching的“Reading Bird in Zhalong‘Zhalong—a special place’”时 , 针对学生对扎龙不熟悉的特点, 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图书资料等查阅“Where is Zhalong?”, 帮助他们对扎龙形成深刻的感知印象。教师可要求学生列出有关扎龙的名片:北温带地区景观最原始、物种最丰富的湿地自然综合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重要湿地名 录、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学生在充分了解相关学习内容的基础上, 可布置一些学习任务, 如:Why do the birds like to stay in Zhalong? What do we should do for Zhalong?等, 建议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主动思考, 深化理解感知。

2.突出理解探究过程, 引导团队式交流

阅读的自主理解是学生独立思考和获得一定知识素材的必然需要。发挥团队的作用, 能使得学生在集思广益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认知, 将个体的质疑转变为小组的合作探究, 达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艺术效果。这样的理解探究, 不仅能够活跃阅读学习环境氛围, 更能够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突出小组的集体智慧, 应该在了解学生学习疑难和困惑的基础上, 帮助他们组间讨论交流小组, 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争辩中发现更多被忽视的信息点。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等, 明确各个小组的组长和成员的责任,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探究;重视学生对任务的思维表达过程, 引导学生运用文本中的相关词汇短语或者语言表达, 不断深化认知感悟, 提高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能力;鼓励学生整合团队的讨论交流意见, 让学生在归纳总结中发现更多的理解策略方法。

以这样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 能使得学生对阅读学习过程有更深刻的认知、感悟和印象。教学七年级下册Unit 4 Find- ing your way的“Reading A trip to zoo”时, 可要求学生在了解文章表达内容的基础上, 建议学生设想, 假如你就是当地的导游, 围绕“How do you guide your visitor get around Sunshine zoo?”进行合作探究, 让学生从相关的路线中找出答案。在此基础上, 可要求学生围绕“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best? Why?”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以此不断增强学生的整体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通过这样的探究, 不仅使得学生对文章有深刻的印象, 更使得他们在阅读中不断深化认知, 开阔知识视野。

3.关注感知拓展延伸, 体现综合性运用

在引导学生将阅读感知转化为自身的积累运用过程中, 将阅读融入到听说写等语言表达技能中, 不仅能体现任务的导向推动作用, 更能使得学生的思维想象丰富多彩。

鼓励学生升华阅读感受, 布置具有丰富性和延伸性的思考探究任务, 能让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变得具有情趣性和目标性。对阅读中发现的精彩点, 可要求学生在摘录基础上予以总结, 帮助他们将认知感悟上升为自身的学习技能的获取;引导学生对阅读中相关问题进行综合延伸探究, 可要求学生围绕表达的核心要点通过改写、扩写、知识链接等形式予以综合运用, 不断增强认知感悟。

运用任务探究模式优化阅读教学过程, 能在增强学生学习认知体验的基础上, 更利于帮助学生深化认知感悟, 提高阅读理解的准确性和综合性。任务探究的运用, 能在促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活化认知感悟, 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综合运用技能, 将阅读理解转化为主动实践运用。

摘要: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遵循任务型原则, 有效活化学生阅读感知思维, 提高阅读理解的准确性。注重任务设计和互动探究过程能够增强学生学习认知体验, 将语言理解转化为主动探究运用。探讨任务教学原则的运用能使得学生有更丰富的学习感知素材, 促进学生语言表达知识技能的发展生成。

关键词:初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阅读理解,阅读探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7, 第2版.

[2]曹文俊.初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优化之探[J].考试与评价, 2012 (11) .

[3]孙婷婷.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上的应用探讨[J].科技信息, 2013 (17) .

任务指导 篇2

一、实习目的:

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了解本专业在设计、生产领域中的实际情况和先进的技术,收集毕业设计中应用的资料,使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更好地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具体目的和要求如下:

1、通过实习和参加专题报告,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先进技术和实际生产工艺,了解实际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2、收集实际工程的资料,为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3、学习工程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去进行验证,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了解课堂中未学到的知识。

二、实习内容和要求:

1.实习内容:

(1)设计院:学习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工程实践与设计,查阅实际工程图纸,学习工程实践实践经验和经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收集有关设计资料。

(2)制冷与空调设备制造厂:深入了解空调与制冷设备的生产工艺,学习空调与制冷设备先进的工艺与管理经验,收集相关的设计资料。

(3)建筑与燃气公司:深入了解空调与燃气安装工艺,学习空调与燃气运行与管理经验,收集相关设计资料。

2.实习要求:

毕业实习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最后一项重要的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进行,做好实习或参观的日记。具体如下:

(1)实际工程的背景和概况,建设时间、设计规模、投资费用。

(2)工程的性质,各工艺的主要设计运行参数,平面布置。

(3)各工艺的特点,处理的效果,设备的名称、型号及规格。

(4)实际工程的优缺点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5)设计和运行的实际经验。

三、实习方式及场所选择:

实习时间共2周,即第1~2周(2月17日~28日),主要以分散实习为主,要求学生跟班蹲点实习,所有学生争取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实习场所一般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空调设备制造厂、制冷设备制造厂、建筑与燃气工程的企事业等单位进行。

四、实习日记及实习报告的要求:

成果:(1)实习报告;(2)盖章的综合评议书;(3)来回车船发票。

实习日记必须认真记录所有实习的内容,实习报告在实习日记的基础上整理完成,主要包括:每天学习的内容,专题讲座的内容,实际工程的工艺流程与特征,主要设备的运行情况,实际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并对整个实习过程进行技术总结(不少于4页),实习结束后统一交教研室,同时每个学生必须在介绍信上附有实习单位的接收证明和负责人签字/盖章,否则不予评定实习成绩。

报告书不允许电脑打印,必须手写。实习日记要连续记录在正规的报告书上,必须书写认真,字迹清晰,图表规范。不允许有任何抄袭现象,否则实习成绩以不及格计。

实习报告不得少于20页,手工绘图不得少于5幅,并有其它的图和表格/数字。

实习时间不得少于10天,封面年级一栏写1011,姓名一栏写上自己的姓名并附完整学号。

实习单位盖章的综合评议书放在实习报告首页,然后是前言、目录、正文、技术总结、致谢。

实习结束后,个人发票(背面写上名字)由班级统一收齐,装在一个大信封内,和实习报告分开上交。

五、实习成绩评定方法:

实习成绩根据实习期间的表现、出勤情况、实习日记和报告的内容等,由教研室集中进行评分。

1.参加实际工程实习的学生,有较好的成果,加10~20分。如: 实习内容丰富、贴近工程实践(不是指抄袭工程设计说明或设计院的规范等),对毕业设计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字体工整、清晰,手工绘图多且质量好,有表格和数据佐证,有清晰的照片(不是用复印的照片),不得把设计院的空调与燃气工程图纸打印后作为自己的成果上交。

2.实习期间缺勤超过三分之一时间的学生以不及格计。

3.成绩按优(90分以上)、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评定。

3.实习期间,如有违法乱纪现象、有损学校和大学生形象、对实习单位造成不良影响,及其他不良现象者,一经发现实习成绩以不及格论处。

六、其它说明:

1、实习报告必须在实习结束后第3周末交指导教师。

2、实习不及格者不能毕业,工作一年后重新参加下一届的实习。

3、学生必须遵守实习所在单位有关纪律和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遵守作息时间,按时上下班。

4、实习期间注意言行、仪表,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向单位请假。

5、凡在苏州以外实习的同学,在交实习报告的同时,若附有往返实习地的电脑打印的正规车船票或住宿发票(住宿发票可手写,发票上写清天数和人数)电子客票行程单,登机牌不需要)等,按学校规定办理报销手续,票面上应有明确的起讫地点和日期,根据实习地点和往返日期(不应少于10天)作为报销凭据。没有发票的不予报销路费。

苏州科技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考英语任务型阅读解题方法指导 篇3

(2)意译法。即对原文中的某句话在保持意思不变的前提下,变换一种说法。这种变换有一定的难度,要求我们吃透原句意思,然后根据理解进行转换或解释。答案的来源往往有三个方面:①根据关键词的导航,在文中捕捉原始信息。②根据空格前后变化了的新语境,从语法和搭配的角度对原始信息进行加工。⑧根据单元格本身的行文规律,遵循同一栏在表达上的一致性原则,从周围单元格中确定信息最终的输出形式。

3.掌握归纳技巧

(1)看懂表格。归纳概括词语往往位于表格上面的第一行或表格左边的第一列。方法通常是:看下面的单元格向上概括,看右边的单元格向左归纳。大多是归纳某一段落的大意,有时是概括全文的主旨。

(2)掌握常见的归纳概括词语:

目的/意图aim,purpose,goal,target,intention;

方法/措施way(of+n./ doing/to do sth.),method (of+n.),means(of+n.),

approach(to+n.), key (to+n.), solution(to+n.), measure

比较/对比similarities /differences,advantages/ disadvantages,strengths/weaknesses,positive/negative, pros and cons

定义/概念definition,concept

主题/开头theme,topic,introduction, beginning

结论/结尾conclusion,ending

状况/事实situation,condition,state,fact

观点/立场opinion(of),view(on,about),idea,side,position

情感/态度feeling,emotion,attitude(to/towards),manner

问题/原因question,problem,issue,reason(for), cause(of),origin

意义/重要importance,significance,meaning,value

结果/后果result,effect,consequence,finding,outcome

建议/意见suggestion(for,about/on), tip(of/on).advice(on)

功能/作用function,use

类别type,kind,sort

特征feature,characteristic

评述comment,assessment

地点place,location,where

过程process,procedure,routine

个人信息name,age,occupation,personality

在复习过程中,记住这类词汇对我们解决这类概括性的问题非常有帮助。

4.注意答题细节

书写答案时,务必要注意规范,书写工整。审清表格,注意表格中所缺单词的排列顺序,特别要留神写到答题卡上的单词序号:正确拼写单词,首字母的大小写、名词的单复数、主谓一致及非谓语动词的使用等。

任务指导 篇4

1 任务型教学和原型理论

1.1 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外语教学方法, 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至今, 被应用语言学家广为认可和接受。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作为教育理论基础而提出的“学生中心, 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 他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 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课堂教学中始终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展开, 使每节课目的明确、内容实在、效果最佳。这种课堂教学模式, 被概括为任务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法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是一种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 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 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 (鲁子问、康淑敏, 2008:71) 。任务教学法的关键在于任务设计, 也叫做前任务:教师引入任务, 呈现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 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 (Jane Willis, 1996) 。这个关键环节关系到教学任务模式的其他各个环节。课堂学习任务的设计应遵循以下主要原则:语言、情景真实性原则;语言形式、意义、交际功能与学习任务相结合的原则;任务梯度原则;兴趣原则;合作学习原则;师生和谐共创原则;创新意识培养原则;反思性原则 (鲁子问、康淑敏, 2008:72-73) 。

2007年7月中国教育部在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而教学改革实践证明:任务型教学法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是一个更有效的教学途径, 运用这个教学模式, 既能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 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真正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

1.2 原型理论

原型理论是一种现代范畴理论。范畴理论起源于人类认知活动, 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的范畴观认为:范畴由一组充分必要条件决定;范畴的所有特性均为二元的;各范畴有界定清晰的边线;范畴的所有成员地位平等 (蓝纯, 2005:42) 。虽然传统的范畴论在运用过程中对20世纪的语言学研究产生了深刻积极的影响, 尤其在音位学方面的研究影响深远。

但传统的范畴观表现出了不可克服的缺陷, 比如范畴的共同特性很难判断其必然性或偶然性、并非所有的范畴界限都是清晰的、范畴内的成员间地位不完全是平等的等等。维特根斯坦通过对GAME的研究发现范畴的边界是不确定的, 范畴有中心与边缘之分, 并且其成员的隶属度也是不同的, 他提出了“家族相似性”的观点。自维特根斯坦之后, 许多学者对此作过深入研究:Berlin Kay通过对颜色词的研究。发现颜色词也有边缘与中心之分;边界也是不确定的。Labov通过实验也证明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在此基础上, 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美国加州大学认知心理学家Eleanor Rosch提出的原型和基本层次范畴理论 (the theory of prototypes and basic-level structures) , 在解释范畴化方面较传统的范畴论更具说服力。

原型一词最初用法是在Eleanor Rosch (1973) 的“自然范畴”中, 被定义为一个刺激物, 这个刺激物在形成一个范畴的过程中, 扮演一个特别重要的地位, 因为它是与其他范畴相关的第一个刺激物。在后续的研究中, 她进一步重新定义“原型”为在范畴当中, 最为中心的项目。许多范畴都围绕一个原型构成, 判断某物体是否属于某个范畴, 不是看它是否具备该范畴成员的共同特征, 而是看它是否与其原型有足够的家族相似性。这样划分的范畴出现了一个类似金字塔的结构, 包括最具概括性的范畴到特例的范畴, 而处于中间位置的基本层次范畴由某些具有显著特征的基本物体构成。研究证明, 这些基本层次范畴更易被人类感知、认识、命名、习得和记忆。Mac Cormac (1990:96) 认为, 基本层次范畴代表了人们眼中自然界自划范畴的关节处。

自原型理论提出后, 不少人将其运用于分析各种语言现象之中, 在语言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国内外语言工作者运用这一新的理论, 研究和解释人类认知活动的各个层面, 从一个新的认知角度研究分析语言教学实践。

2 原型理论在任务型教学中的运用

众所周知, 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一个难题是:有限的教学课时决定了课堂教学内容的有限性。这种情况下, 如何结合学校教材选择合适的语言材料及文化内容、进行具有实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 真正实现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的优势互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课堂教学已经不是进行简单的“传授知识、训练技能”, 而是全面满足学习者的需求、鼓励并引导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的教学过程。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途径, 任务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凸显出它的优势。

任务教学法倡导以具体的学习任务为学习动机, 以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 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学习任务实施顺序主要有三种:

学习任务呈现——学习任务准备——学习任务完成——学习任务评价;

学习任务准备——语言使用呈现——学习任务呈现——学习任务完成—学习任务评价;

语言知识复习——学习任务呈现——学习任务完成——学习任务评价 (鲁子问、康淑敏, 2008:74) 。

无论是以上哪一种实施顺序的任务教学都离不开大学英语教材。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依据。为了保证教学的高效率, 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一般采用一套完整的教材, 以保证教学的循序渐进和科学性。现行各种大学英语教材虽各有特色, 但同属于一个范畴: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语言材料。大学英语教材编撰者们在浩如烟海的英语世界里选择真实、地道和典型的语言素材, 这些材料的筛选都有一个共同前提:结合我国高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而进行针对性的筛选和设计, 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这些基本的语言材料就如一颗颗零散的珍珠, 被编者用不同主题线串联起来。从这个视角看, 大学英语教材就是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习的原型, 任务教学围绕这一个原型逐步拓展开, 最终实现教学的目标。

任务教学这个途径中的学习任务, 其设计——呈现——完成——评价整个过程都依托教材内容展开。因此, 教师必须合理使用教材内容进行任务教学,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适当扩展教学内容, 帮助学生构建起自主学习框架。这要求课堂教学设计根据实际的需要和教学要素, 包括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各个方面来进行教学设计。在这个过程中, 原型和基本层次范畴理论的指导作用得到印证。

首先, 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任务设计紧紧围绕教材, 有序开展。每一个单元的学习材料通常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 这个主题就是教学活动该阶段的原型。与主题相关的任务设计针对原型设计任务, 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任务的兴趣, 提出难易程度适中的问题供学生讨论, 以主题为原型指导资料查询范围, 确保学生在进入课堂学习前的预习过程中充分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和预期目标。

其次, 在任务呈现过程中, 教师依托教材以不同形式的活动导入学习任务。无论是图式构建活动、控制练习活动、听力练习活动, 还是强化语言点活动, 教学任务的导入都必须确保学生能进入任务情景, 理解任务要求。那么, 任务呈现阶段的活动就必须符合学生真实英语水平。也就是说, 任务的呈现过程是调整任务难易程度的最佳时期。根据学生对任务的理解和反馈, 把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作为参考, 适时调整设计好的任务, 确保任务的开展能够顺利进行。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作为基本的语言呈现, 是学生拓展语言学习的原型;这些词汇和句型都是语言学习中的最具代表性或是最常用的, 它们可以激活学生以往的知识积累并加以巩固, 在此基础上向未知的领域延伸开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的不仅是语言文化知识和语言应用技能, 还有随之提高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任务开展过程中, 课外的学习拓展涵盖了直接或间接与该主题相关的资料文档。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其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分类在词汇学习和主题题材选择过程中无处不在。学生的任务开展紧紧围绕教材进行。相关的语言学习中不同范畴的划分、归类、记忆、运用围绕教材这个原型产生, 学生的语言学习依托教材辐射到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 广而有序。

在课前准备、课堂呈现到课后复习过程中, 语言点在同一主题不同语境中得到重现。这对于客观上缺乏语言环境的大学英语学习是一个有力的推动。教师就能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条件下, 结合学校教材选择合适的语言材料及文化内容, 进行具有实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 真正实现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的优势互补, 以教材为原型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语言知识体系并有效提升语用能力。原型效应在教学这个范畴中清晰体现。

或许可以这样打个比方:以教材为原型的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就犹如串珍珠的过程, 有了教材这条主线并把握好这条主线, 串联起英语语言文化中最基本的和重要的点, 大学英语教学活动成果就能串出一条光彩夺目的珍珠项链, 教学双方都获益无穷。

参考文献

[1]David, Nunan.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2]Eleanor, Rosch.Natural Categories, Cognitive Psychology[M].1973 (4) .

[3]Janes, Willis.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Longman, 1996.

[4]Mac, Cormac&Earl R.A Cognitive Theory of Metaphor Cambridge[M].Mass:MIT Press, 1990.

[5]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设计色彩》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 篇5

一、主要任务

一)课程设计说明:《设计色彩》课程设计是高职装潢专业的必修课程。在理论教学及一系列单项练习基础上,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角度出发,通过布置一套课程设计方案有效地进行设计色彩的研习,对设计所需要的造型能力基本技能进行训练,使学生理解色彩、感受色彩、表现色彩。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一定的表现手段和训练方法,并把传统美术教学的写生造型能力的培养拓宽为形态、色彩、材质等基本要素的构成与表现的练习。

二)主要任务说明:完成两幅设计色彩作业,尺寸对开、以下内容:

1、冷调静物组合或暖调静物组合(5个以上的器物和新鲜蔬果)写生

2、装饰画法(5个以上的器物或新鲜蔬果)。运用所学色彩的情感表现色彩的心理分析材质表现冷调静物组合或暖调静物组合,用表现、意想等各种表现手法进行独立或综合设计创作。

二、应有的相关准备

1、相关画具:水粉纸、水粉笔(小、中、大号)、画板、画架、水粉颜料、笔洗、搽布等

2、相关资料:《水粉画写生技法》、《水粉画装饰画法技法》或其他相关画册、范画等。

三、课程设计大作业设计详细说明

一)课程设计概述整体概述

确立设计和表现内容,完成初步的起稿;

按计划进行表现创作、确定表现手法;

深入创作、思路清楚、表现意向清楚;

初步完成,直观视觉效果效果基本达到要求;

调整局部、完善整体,视觉效果突出,基本达到预期设想,完成设计。

二)设计任务的分步骤方法和要求

1. 构思构图

构思 动笔之前要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分析,做到意在笔先。在本阶段要对画面总的色彩调子(确定冷暖调和色彩倾向)、构图上的对比和均衡、物象的主次、色块之间的安排、等进行分析。

构图起稿 用铅笔或炭笔把物体的形体轮廓、比例、结透视变化等概括的画出来。起搞时只需勾出大的轮廓,不必拘于细节。

单色定稿

单色定稿的作用是修改形体、加强明暗关系和底色的作用。根据画面的色调,用单色把物体的形体关系、大体明暗关系概括地肯定地画出来。常用的色彩有赭石、熟褐、群青、深蓝等。

2. 铺大体色块

根据第一印象和大的色彩关系用的大色块及关键的色块迅速的表现出来。可以从暗部画起,然后到中间色最后到亮面。这种方法比较容易控制画面的明暗关系和明暗层次。

在画暗部时要尽量少用白色,用色要薄并且透明,同时要注意暗部的色相、冷暖对比以及与环境的联系。

3. 深入刻划

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画出物体的三大面五调子的色彩层次变化,主要表现物体的形体结构、质感、空间感。在此阶段用色要干一些,亮面可画得厚一些。

主要物体和前景应该画得色彩丰富、用笔要肯定、对比要强烈、形体要明确。最后画出物体的高光、反光以及最暗处的色彩,并要注意色彩的冷暖变化。

在此阶段中要注意整体感,(整体着眼,局部入手),深入刻画不等于把物体到处重新画一次,在第一遍色时已经达到的色彩效果可以保持下来。

对于装饰画法在画面的处理上注意塑造具有艺术性的艺术形象是本阶段的重要任务。

具体着色的技法应掌握下列几种:(1)干画法和湿画法 在水粉画中,干画法一般是指厚涂重叠的方法。此法可以反复地画,一遍不行再画一遍,表现对象比较充分、这种厚画的画面,类似油画的效果,有浑厚之感。湿画法是以薄画为主,发挥水色渗化的效果,着色遍数不宜多,甚至白色部分可以空出白纸,具有水彩画湿润流动的意趣。当然,一些局部加厚也是可以的,干湿结合会增强表现力。(2)并置和重置 并置是笔触在画纸上并列摆置,着色遍数较少,开始用色即厚一些。如强调二度空间的画面。先用毛粗暴色线勾一下轮廓及结构,添色时用并置的方法把颜色摆上去,压出色线。重置是一种叠色的方法,以色点、色线、色块进行重叠着色。作画大都是重置与并置结合运用,以利充分地表现对象。(3)用笔时还应体现整体画面的风格倾向。

4. 画面调整

本阶段的重点是使画面的整体关系更加协调,动笔不在多,要多看多想。比如:妨碍色调的统一的色彩要改正,为了突出画面的主体就必须把陪衬物的色彩或塑造减弱;画面空间前中后层次是否拉开等等。

四、成绩考核依据

1、优:在规定时间内按进度要求完成,两幅作品完整;能运用所授各种表现手法进行表现,并具有对色调的教好的感受和表现的能力,能正确运用观察方法,从整体出发,通过比较的方法区别色彩倾向,充分表现出它们的色彩关系,在色彩实践中逐步掌握色彩调配规律,色彩对比和调和的规律;思路清晰,装饰画法有创新意识;视觉效果非常突出,色彩风格突出。

2、良:在规定时间内按进度要求完成,两幅作品完整;能运用所授各种表现手法进行表现,并具有对色调一定的感受和表现的能力,能正确运用观察方法,从整体出发,区别色彩倾向,表现出它们的色彩关系,在色彩实践中逐步掌握一般的色彩调配规律,色彩对比和调和的规律;思路清晰,装饰画法有一定创新意识;整体视觉效果良好。

3、中:在规定时间内按进度要求完成,两幅作品完整;能运用基本表现手法进行表现色彩关系,能从整体出发,区别色彩倾向,表现出画面的色彩关系,在色彩实践中逐步掌握一般的色彩调配规律,色彩对比和调和的规律;装饰画法能掌握基本方法进行表现。

4、差: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按进度要求完成,两幅作品不完整;画面质量差、不具备运用色彩塑造形体的基本能力,没有掌握色彩对比和调和的规律。

六、注意事项

任务指导 篇6

关键词:任务型阅读;阅读教学;解题策略

自2008年以来,江苏高考在稳中求变这一方针下锐意改革,采取了任务型阅读这一新题型。经过六年运行以来,命题趋势平稳,对考生的要求不断提高。笔者将通过研究六年来高考真题,提出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和提高考试实效的策略。

一、任务型阅读命题的特点及趋势

笔者对六年来高考真题做了如下分析:

从表格中我们不难发现,六年来,基础题保持稳定,中等题维持稳定,难度题(主要指概括总结题)稳中有升,这体现了高考命题的稳定性和选拔性的双重特点。针对这一现状,我们需要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方法应对。

二、任务型阅读命题的特点及趋势对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启示

1.夯实阅读能力,提供解题保障

阅读能力是任务型阅读的解题保障。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手头的各种资料,如课本、英文报刊等,挑选其中难度适中、内容新颖的文章,设计适合学生能力的练习。有些文章脉络清晰,我们可以在此时引导学生绘制文章结构图,找出段落主题句,概括文章主题大意。有些文章细节较多,我们可以借此培养学生捕捉信息,组织信息以及概括转化的能力。有些文章文本优美,蕴涵作者情感,可以利用此类文章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兼顾理解表层和深层信息,提供学生言语建构和输出表达的机会。

2.积累词汇,熟练变形,善用语法

学生任务型阅读的解题能力非一朝一夕之功。首先,词汇积累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词汇掌握到位了,任务型能力解题自然能够提高。从历年如,importance(2013,73题),suggestions(2008,74题), make a difference(2012,75题)这些题目的考查来看,我们还要特别重视一些高频考查词汇的掌握以及热点短语固定搭配。其次,每年的任务型考查都会有2~3空考查词形变化,这就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构词法、主谓一致、非谓语等语法知识。再次,高考对于学生概括总结能力的考查难度稳中有升,学生概括能力以及语句转化能力的提高也非常重要。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利用词性转换练习、完成句子、句型转化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培养能力。

3.限时训练,及时指导,归纳方法,强调细节

按照考纲要求,一篇任务型应在15分钟以内完成。日常限时训练显得尤为必要,训练难度应循序渐进。教师整理学生共性错误后进行评讲,与学生一起归纳解题方法、答题技巧,强调单复数、主谓一致、大小写等细节,使学生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

三、任务型阅读考试策略指导

阅读能力的提高,词汇的扎实积累,语用能力是考生任务型阅读制胜的关键,但考试时考生的沉着应对,使用正确的解题步骤和策略可以锦上添花。

1.依据表格,快速浏览全文

考生应先观察分析表格,了解命题角度,图表本身的思路一般都会体现文章的结构和思路,从而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和脉络。

2.查找信息,正确定位转化

依据表格以及行文顺序,我们快速锁定表格所对应的文章位置,原文原词要寻找到并正确填写;表格表述如有与原文有不同之处,则在转化时要注意语法规范,避免大意失荆州;而对于概括总结题,我们应首先定位,进行“精读”,运用语言知识进行转化,兼顾语义和语法两个层面。

3.检查答案,查漏补缺

检查时要考虑所选词汇是否为表格所缺内容和填写形式,是否符合语法规范两方面。内容和形式两不误,才能不留遗憾。

与阅读教学相结合,着重提升学生捕捉、组织、概括和转化信息能力,最终达到提升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目的。那么,对于考生而言,战胜任务型阅读这一题型必定会马到成功!

参考文献:

[1]罗雪梅.2012年高考新课程英语任务型阅读题型分析以及其对高三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J].中国西部教育,2013.

[2]徐国新.任务型阅读的命题趋势及备考策略[J].山西教育,2013.

任务指导 篇7

1.题型分析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给首字母完形填空又是阅读教学中最令人头痛的一环。它不但考查学生对语篇的理解能力, 而且考查学生理解语篇过程中的分析判断、句子成分与词性的对应关系、语法结构、词义辨析等全方位的综合能力。只有具备了相当词汇量、扎实的语法知识、充分的扩散性思维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的学生, 才能很好地完成语篇, 使文章通顺畅达, 恢复原样。

2.解题策略

(1) 通览全文, 了解大意

答题时, 应先根据首字母分析该单词在句子中的成分, 然后跳过空格快速阅读, 了解文章的大意。不理解的细节可以暂时忽略, 结合首字母的提示, 通过逻辑思维判断尽快把全文读完, 建立语言的整体感。

(2) 复读短文找信息, 前后照应巧猜词

在了解大意的前提下, 再次通读全文, 对短文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根据短文所给的首字母, 帮助了解全文说描述的事件或文章的中心思想。注意上、下文的关系, 学会跳读, 对不理解的地方采取暂时回避的方式, 待真正理解全文之后再找解决的方法。

(3) 熟记短语, 注重语境

短语经常会出现在首字母填空的考题中, 如果平时能注意词组、短语的整体记忆, 掌握它们的搭配规律, 在做首字母填空时就能得心应手, 减少失误。另外, 词语搭配也值得注意。从语法角度来说, 句子不是词的序列, 而是词组的序列。

(4) 综合考虑, 先易后难

复读全文后, 对短文有了一定的更深的印象, 在此基础上结合所给首字母展开逻辑思维。分析这一空格处在句中的地位、前后的关系和它所起的作用, 然后确定最佳答案, 先易后难, 因为前后信息之间还有相互提示作用。因此, 当我们遇见难题时, 暂时放一放, 继续往下做, 不要停留浪费时间。

3.复读检验, 消除疏漏

完成所有空格后, 还要再次通读全文, 看看这时的短文是否流畅, 意思是否连贯, 逻辑关系是否合理。复查时可以从文意入手, 推敲一下语法是否正确, 有无需要做适当变化的需要, 这些都需要进行深思熟虑。凡遇到疑点, 这必须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 从意义、语法的角度来仔细权衡, 加以改正, 弥补疏漏。

以上策略是提高首字母填空答题正确率的有效手段。若能运用这些方法, 加上克服不必要的恐惧心理, 就一定能在中考的首字母填空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二、任务型阅读

1.题型概述

任务型阅读是“阅读理解”的另一种形式, 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语篇结构理解能力。它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 测试过程中不仅要测量包括语法、语篇、社会语言能力和策略能力在内的交际语言能力, 还应以真实性为准则, 即测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参与英语实践活动的程度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和表达的水平。同时, 任务型阅读重在考查学生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 阅读材料多选自书报、杂志、网页中的一些说明性、议论性文章及部分应用文体, 涉及环保、填写申请表、网络、文明礼仪、游戏、天气预报、国内外知名人士及大事件等等。此类文章内容更贴近现代社会生活, 题材涉猎丰富、真实可靠, 更富有时代性和实用性。这要求考生对即时的社会、人文、经济等信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考生在认真阅读后, 务必根据题型的内容、形式、格式、要求, 正确地把握这些要求与文章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只要把握好这一原则, 就能顺利完成短文。

2.解题策略

(1) 明确任务, 有的放矢。

即认真审题, 看清楚具体的任务要求, 并在头脑中对所有任务有通盘的考虑, 同时明确中心任务。

(2) 认真阅读, 通盘把握。

着重把握材料的大意、脉络结构、写作基调与作者的态度等。在此过程中, 考生可适当运用一些阅读技巧, 如借助于文章标题、文章中的关键词、首尾段以及各段的主旨句等, 建立题目与任务之间的联系, 将阅读任务具体到原文中准确定位, 以寻找突破点。

(3) 按图索骥, 完成任务。

答题一定要符合题目要求、句子结构要求、同类表达一致性要求等, 同时要注意大小写、字迹等细节问题, 保证答题质量。在这一步骤中, 要求考生注意到名词的数与格、动词的形式、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等级、词形转换;句子结构转换;同义词和反义词的转换;主谓一致等语言技巧。

(4) 复读文章, 核实任务。

在初步完成所要求的任务以后, 考生必须再仔细阅读所给的短文, 结合任务要求仔细核实, 检查意思的理解是否准确, 表达方式是否得当, 单词拼写是否正确。

任务型阅读需要考生能够灵活运用各种阅读技巧。如速读, 通过整体粗读, 领略内容大意, 为细读做准备。一篇文章通常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的, 只有把握了中心, 才能领会作者的意图及写作方向。所以, 学生在速读时一定要特别注意文章的首尾两段, 因为文章的第一段往往点明中心, 而最后一段则通常归纳或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细读, 即注重语言结构, 凸显语言点, 抓住主要事实及关键信息进行阅读。任务的完成都有一个答题点, 也就是说问题的答案在阅读材料中的反映。这时考生就要运用细读技巧, 组织并转换信息。此外还有跳读, 即越过人名、地名、数字及定、状语等辅助信息, 以快速获得关键词的技巧等。

3.考题类型

该题型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细节题, 即从文章中直接寻找答案;另一种是归纳题, 需要对短文进行归纳的出答案。这类题型最主要考查学生耐心审题、内容整理、逻辑判断及寻找细节的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推断词义的能力。还有一种是信息转换题, 这类题型需要整合分类。

(1) 捕捉信息题

新课标五级阅读技能要求“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即考生能够根据题目要求准确把握阅读材料中的关键词句, 以完成既定任务。常见题型有:选出阅读材料中符合要求的词语、选项, 或根据材料信息完成表格等。

(2) 信息组织转换题

所谓信息组织转换题, 即考生在把握文章结构层次的基础上, 将获得的信息按一定的顺序或逻辑关系以及共性与差异等进行加工整合或分类梳理。

(3) 信息概括表述题

五级目标指出“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 理解故事的情节, 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等。这要求考生阅读结束后, 须对材料形成初步的理性认识, 对文章的关键词、主题句有准确的把握, 甚至要求学生能用简单的话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等。

任务型阅读不仅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在理解文字的基础上, 完成相应的信息匹配、图表、文字表达, 有效地测试学生用英语处理问题的能力。其关键点是:

(1) 审大题。即看清楚答题要求, 尤其是“注意”后的具体要求属三种情况中哪一种。在答题的过程中, 要自始至终贯彻这一要求。

(2) 审小题。即认真阅读表格及其中的内容, 注意其横向、纵向的类别规律和表达方式。

(3) 审细节。即答题一定要符合题目要求、句子结构要求、同类或同栏的表达一致性要求;要注意大小写、字迹等细节问题, 以规范答题, 求得最佳解题效果。

笔者希望通过对首字母填空和任务型阅读的详细讲解, 能帮助学生很好地处理这两个题型。一方面, 提高自己的综合解题能力;另一方面, 为自己的中考分数加分而获得优异的成绩。

摘要:近年来, 江苏省英语中考除了保留首字母填空外, 还增设了“任务型阅读”题型, 用意是强调语言在交际中的应用, 注重英语语言的句意、结构和语境。旨在测试考生在对话交际中的词汇要素、句法要素和修辞要素的掌握情况。所选材料具有时代气息且情景丰富的对话, 其难度符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信息量大, 语言丰富, 学生易于理解。既考查对话的理解, 又考查单词拼写, 同时还要求考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关键词:首字母填空,任务型阅读,解题策略

参考文献

[1]甄艳华.英语阅读系列教程.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6.

任务指导 篇8

作为学科教学知识(PCK)的主体,笔者结合模块十一Unit1的阅读教材So many jobs to choose from的教学实践,以学科教学知识(PCK)建构研究为指导,展示了任务型阅读课型的实施,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营造适宜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成功地习得语言知识,提高用英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概念一:学科教学知识(PCK)

1986年,时任美国教育研究会主席的舒尔曼教授提出,PCK是指教师将学科内容转化和表征为有教学意义的形式、适合于不同能力和背景学生的能力,是综合了学科知识、教学和背景的知识而形成的知识,是教师特有的知识。具体细分为,教学怎样体现学生发展的目标,教学怎样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尊重个性差异和面向全体学生,怎样根据学生反应随时调节教学的节奏和步调,怎样引导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调控,等等。

概念二: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途径(Task-based approach)指的是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目标语言项目设计出可操作性强的、任务化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多种语言活动完成任务,达到学习、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新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课型:阅读课

教学目标:了解不同的职业及其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掌握阅读策略,并形成正确的职业观。

教学设计:本文通过介绍三种典型的职业及其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旨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笔者以建构主义教育观为指导,所设计的各项教学任务既围绕主题,又切实可行地引导学生快速准确地找出文章的要点和细节,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一、阅读前任务(pre-reading)

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要了解各种职业及其各自的优势和劣势,笔者在导入部分充分考虑到了学习者的特征,即高三的学生对于未来充满了各种美好的理想,其中也包括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那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呢?任务型教学活动要求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而建构主义又强调要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笔者巧妙地将两者结合起来。通过头脑风暴和竞赛的形式,学生们各抒己见,十分活跃地说出自己对于职业的选择。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实际,使他们有话可说,有利于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在这一任务中,学生成了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笔者创设的真实的教学情境又为学生的“意义建构”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更好地激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又能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体现了真实性、生动性和有效性。

二、阅读中任务(while-reading)

遵循任务有效性原则,即教学结构的严谨性和教学环节的紧凑性,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把阅读中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略读、寻读、阅读策略的介绍和讲解。在略读部分,笔者设计了最为简单的任务,让学生通读文章一遍就能找到答案,为理清脉络和掌握主题铺设基础,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在寻读部分,笔者要求学生能够划分段落、概括大意,了解三种典型职业的代表及其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其中在讲解glamorous jobs时,笔者花了很多笔墨,因为学生对于这种职业的代表性人物比如演员和模特可能并不是很熟悉,如果纯粹从课文里找到这种职业的弊端,就不能深刻地理解其中的细节,体会作者对于这种职业的态度。为此,笔者寻找机会拓展教育资源,找到在无锡电视台担任“阿喜帮你忙”节目中的阿喜,并和她录制了一小段英文采访,介绍她作为公众人物的酸甜苦辣。这段录像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学生深有体会地去理解文章的细节,这样才能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同时,这一教学任务的设计也给了我关于课程资源方面的很多启发:凡是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都可以开发和利用,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将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融入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建构者,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阅读策略的处理也是本堂课的一个亮点,大多数教师讲解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是以灌输信息为主,这就忽略了学生对于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笔者先给学生一个例子,指出作者对于这种职业的态度,再顺势引导让学生找出更多的例子来证明作者对于其它职业的态度,从而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旨。这一教学任务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灵活地处理了阅读策略,成功达到了教学目标,授予学生获取知识的“渔”。阅读中的各个任务,既体现了任务的多样性,有提问、有看录像、有选择、有正误题、有填空等等,也体现了任务的系统性、连续性,前一个任务是后一个任务的铺垫,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拓展和延伸。这一连串的任务环帮助学生将知识由点到面串起来,了解知识脉络,把握知识结构,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对语言的认知能力和对语篇的分析能力。

三、阅读后任务(post-reading)

正如许多老师所说,课堂上的每个教学步骤的设计都体现了一定的用意。从导入到文章的理解到课外教学资源的信息输入,笔者都是在调动学生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为更广阔的交流提供保障,所以在结尾的小活动中,笔者让学生讨论在选择工作中要注意哪些因素,并让他们来选择是popular careers还是ordinary jobs,仍然是采取竞赛的方式。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对于工作有了新的认识,都畅所欲言,就连班上两个平时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都踊跃发言。这个活动不仅是形式上的首尾呼应,更是内容上的不断创新,从输入到输出,层层推进。最后点出文章的思想寓意:工作没有贵贱,只要付出和努力,总会得到大家的尊敬和认可,鼓励学生敢于为追求自己的梦想而努力。阅读后任务是课文理解的延伸和拓展,笔者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来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因,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

四、结束语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和实施,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应该合理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空间,使其主动地建构自己的认知框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笔者以学科教学知识(PCK)建构研究为指导,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的过程,创设真实有趣的情境,积极拓展教学资源,创建问题探索,从而使学生在各项任务的驱动下,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各种信息,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言交际、积极思维和主动发展。

摘要:结合一堂全市公开课,向听课老师展示了在学科教学知识(PCK)建构研究指导下,如何实施牛津英语模块十一阅读课型的任务型教学,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关键词:学科教学知识(PCK),任务型教学,任务阅读课型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中高考方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范良火.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万伟,秦德林,吴永军.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刘道义.新高中英语教与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任务指导 篇9

一、运用同桌交流相互提出阅读问题

任务型阅读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阅读理解,与他人进行相互合作和探究。引导学生带着任务进行交流能使他们在了解阅读学习重点的基础上更好地形成协作学习精神。

尝试运用同桌交流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能使学生在彼此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更好地主动探究。在运用过程中,多支持学生带着思维任务进行相互学习,引导他们在交流中不断增强认知感悟。引导学生以各自的阅读理解难点为基础,多提出质疑,并思考他人的建议和意见,在彼此互动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和写作。鼓励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结合文章素材要求,大胆说出各自的理解思维方式,在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中调整理解感知。

同桌交流能使学生对阅读过程形成更为深刻的感知。例如,在译林版八年级上册Unit 5 Birdwatchers的Reading: Birds in Zhalong环节的教学中,可建议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前提下,针对各自的学习疑难点提出相应的问题。教师则可根据学生的学习疑难点布置适当的思考题目,如“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Zhalong in the ar-ticle?”、“What are the main characters about Zhalong?”、“Why do we need places as Zhalong more and more?”等,以此来帮助学生破解他们的阅读理解疑难。以同桌交流来帮助学生消除各自较为简单的学习问题,更利于学生有效增强语篇理解感知。

二、尝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理解疑难

将任务阅读学习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团队相互协作的过程中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更能使学生由自主阅读理解主动转化为互动交流运用。小组合作能使学生的彼此探究更具有协作性,在互动交流中开阔思维感知。

在运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更多自由互动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学习区域内大胆表达和积极交流。为学生设计相应的思考探究任务,鼓励学生在多样性和层次性的发展问题引导下,主动说出自己的问题。尊重学生的差异,建议他们在畅所欲言的过程中认真总结概括,帮助他们形成一定的认知感悟能力。建议学生主动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如主题演讲、脱口秀、讲故事等,呈现合作互动过程,丰富认知思维情感。

通过小组合作来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探究,更利于学生在加强互动的过程中增强学习认知体验。例如,在七年级下册Unit 4 Finding your way的Reading: A trip to the zoo阅读环节的教学指导中,按照文章表达主题要求,就“What do you know about Sunshine Zoo?”和“What do you find in Sunshine Zoo?”这两个问题要求各个小组进行相互讨论,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答案。在此基础上,可要求学生围绕“If you were a guide, how are you go-ing to introduce Sunshine Zoo?”和“How many animals do you find in Sunshine Zoo?”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帮助他们们强强化化整整体体理理解解感感知知,,提提高高主主动动探探究究运运用用能能力力。。

三、借助角色模拟互动深化理解感悟

现行的英语教材更注重情境化和趣味化,特别是阅读中设计的相关人物对话,更是学生在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学习素材。利用角色模拟的方式来完成阅读任务,不仅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学习激情和兴趣,还能够使学生在相互模拟表达的过程中深化理解,主动完成学习任务。角色模拟运用也是对阅读理解思维过程的丰富和升华,更利于学生主动接受。

教学实践证明,在角色模拟运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阅读认知喜好主动调整策略方法,多为学生创设更为宽松学习情境氛围,让他们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深化认知感悟。教师在尊重学生学习差异的前提下,鼓励他们自选角色,让他们享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和主动表达权。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思维,尝试运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帮助他们在主动概括和总结反思的基础上转变认知感悟思维。教师针对学生的模拟互动,多运用形成评价的方式来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在主动运用中获得思维灵感。

任务指导 篇10

一、任务型教学的定义

任务型教学其实就是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并结合教学内容, 对教学活动的设计, 这个设计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能够吸引并组织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其中。学生通过这类学习形式的学习, 能够在使用俄语的同时完成学习的任务。

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需要照顾到这些: 任务型教学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且要设计其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任务型教学的内容要尽可能的真实, 变现方式也要合理, 其出发点要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的经历; 任务型活动要以学生学习俄语语法知识、提升俄语技能, 进而提高实际的俄语运用能力; 应用型教学中要尽量找到俄语与其他相关联学科之间的关联, 从思维、想象力、创新、审美等多方面进行培养; 还要让学生敢于用俄语记性交流, 锻炼学生用俄语解决实际的问题; 应用型教学的形式不仅仅可以在课堂上, 也可以延展到课堂以外的学习和实际生活中。

二、俄语语法教学中如何实施任务型教学

俄语教学中, 由于我们缺乏学习俄语的语言环境, 自然就没有学习母语的自然语感与语言环境。如何进行任务型教学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 一) 明确任务型教学的基础, 学生的自学

从新学期开始, 授课教师就要先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水平及学生的学习特点, 制定可行并被学生可以接受的阶梯形任务链。在刚开始上课时对学生有所要求, 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课前和课后的学习,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思考、解决问题, 为后期任务的完成奠定基础, 在此阶段老师可以放手, 让学生自学。

( 二) 着重注意任务型教学完成的关键, 学生的交流讨论

学生有了刚开始的自学, 在学生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 对不同的任务进行交流讨论学习。有讨论的学习我们一般分小组完成。小组里面各种学习能力的学生都有, 每组尽可能的保证质量差不多。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每个小组成员就自身学习的情况进行汇报, 提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并由记录员记录在后面向全班提问, 后面由各个小组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在他们的交流过程中引导大家, 强调准确的语法, 多参与、多了解。对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引导和交流。

( 三) 落实任务型教学中的主体工作, 教师总结汇报

在解决了一些基本的问题以后, 教师组织同学们对俄语语法中的一些情况进行汇总, 一般情况下还是以小组为单位。各个小组以老师设定的任务链为分界, 从简单到复杂, 从小型任务到综合型任务逐一汇报, 教师给予及时的总结和指导。

( 四) 落实任务型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不断的巩固评定

在教师总结汇报后, 老师一定要按照评价标准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俄语语法的学习, 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一个渐渐熟练、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俄语的能力。要在教学中, 提倡多体验、多实践、多交流的形式, 实现教学任务目标, 学会学习, 享受成功, 多鼓励学生用俄语做事情。

三、教师在任务型教学理论指导下进行俄语语法教学中的职责

在俄语语法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主要职责区别于以往, 主要职责就是指导学生完成任务, 学什么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学习教学内容的过程来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点、信息的交流、文化, 教学内容的学习过程就是俄语语法的知识点和技能训练的全过程。在俄语语法的学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哪些知识此次任务中真实需要的。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教学中, 着重强调与任务相关的知识点, 着重关注任务对技能的需要。任务型的俄语语法技能训练与一般的课程教学程序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 仅仅是教学的过程是否一定要按照任务来进行, 在教学过程中, 不断的利用学生正在学习的语法知识来进行任务的完成。任务教学最好安排在教学内容完成后或课堂教学的最后时期, 或课后安排也行。任务按照其时间的长短也可以分为长期任务和短期任务。一个单元教学完成后可以计划一个短期任务, 一个学期的教学完成可以安排一个长期任务。对于简单的任务可以让一个学生独立完成, 负责的任务让学生集体来完成。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 对学生的俄语语法学习进行任务的设计直到任务的完成。

总而言之: 任务型教学模式有着自身的长处。一方面学生确立了明确的学习目标, 指导了于学习的关系, 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加工语言的过程有助于提高语言能力、发展其个性, 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智力的提高, 要想有效的完成学习任务, 对学生俄语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一般的初学者而言, 任务型教学形式对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程度是有限的。此外, 任务型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大量的准备时间。在这样的时间内其实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帮助学生取得较大的进步, 任务型教学模式对于初学者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还需要探求, 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 学生习惯于分组讨论, 这样的方式有促进交流和合作的作用, 但是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对他人有了一定的依赖性。目前, 任务型教学的理论模式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的房, 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革, 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燕.任务型教学法在初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

[2]邱露.重庆高校法律英语教学方法现状及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其教学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 2010.

[3]王玉英.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在新目标英语教学中的尝试与运用[N].学知报, 2011.

任务指导 篇11

2015年江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英语学考试题中的“任务型改写题”如下:

A

Dear Li Hua,

How time flies!

How are you getting along with your study? I went to high school about two months ago. On the one hand, our new teachers treat us very seriously; on the other hand, they try their best to make their lessons lively and interesting. I show great interest in their lessons and I like the ways they teach us. Besides, I have made many new friends in my class, including Yi Xin, who is one of my best friends now. I used to be upset about my studies easily especially when I had some trouble with my lessons. Now Yi Xin and I often work together and discuss problems of study, and then we have the same thoughts and feelings. With his help I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in my studies.

By the way, Id like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your school life. Im anxious to receive your letter as soon as possible.

Yours, Li Ming

B

Dear Li Hua,

Long time no see! Missing you very much.

I wonder if you are fine with your work at school. 51 has been almost two months since I 52 high school. Our new teachers are very strict 53 us. 54 , their lessons are very interesting. Im 55 in them and I like their teaching styles. Whats 56, I have made many new friends with my classmates here. Yi Xin, one of my 57, is my best friend now. We 58 our thoughts and feelings, 59 helps me a lot. As you know, I became angry with myself easily once I got caught in some difficult lessons. But now I get out of it with Yi Xins help.

How about your school life? Im looking forward to 60 from you soon.

Yours, Li Ming

该题A篇阅读材料选自国内流行的英语报刊,B篇则由命题老师根据A篇内容改写。该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语言生动活泼,可读性强。试题由A、B两篇意思基本相同的材料组成,B篇材料挖去了10个空,要求考生根据A篇材料的内容或大意将B篇中的10个空填满,使B文意思与A文意思相同。也就是说,考生应在阅读理解A文的基础上,用意义相同或相近,但语言表达形式不同的方式在B文空格处填入适当的词,用不同语言形式来表达相同的意思,以达到测试学生具备多样性表达语言能力的目的。这种能力与《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的七级水平相当。

分析试题后我们可以看出,考察内容包括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要填入空格中的词包括动词、形容词、副词、名词、连词、分词、介词和关系代词。A文通俗易懂,语言简单、地道、生动,有利于学生灵活转换语言表达方式。A文计161词, B文125(加10)词,阅读量共286(加10)词。

该题命制时最大预估难度系数为0.8(51空, it;实际0.57),最小预估难度系数为0.5(58空, share;实际0.29),平均预估难度为0.715,按设计要求来看,本题应该不是很难。但从该题阅卷后的统计数据看,学生普遍得分率不高,实际最大难度系数为0.61(56空, more;预估0.68),最小难度系数为0.22(60空, hearing;实际0.65),别的选项也不是很理想。实际情况与预估情况相差还是比较大,不是很理想。因此,如何根据试题特点,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是当务之急。

那么,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提高学业水平考试的通过率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指导学生养成好的答题习惯

从当前的英语教学情况出发,指导学生在答题时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要求学生做到“上下求索、左顾右盼、瞻前顾后,代入再读”。即在答题前要通读A文与B文,在A文中找到与B文的空格相对应的句子,做到对文章大意、相关词组或在A、B两文中相对应的表达方式心中有数。注意上下文的关键词和词组、相对应的句子、结构、词性、时态或语态方面是否要做相应的变化。最后全题填空初步结束后,不要轻易进入下一大题,而是将所有选择要填入的词按顺序代入到B文中,读一至二遍,检查是否通顺、贴切,是否在意思上与A文大体一致。

2. 指导学生熟悉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句型

一定要熟悉英语中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句型。在本题中,基本所有的填空都是与英语中的同义词或同义词组有关系的,只不过考生在填写时要注意时态与语态、词性与数的变化而已。比如本题中的51题,B文中“ 51 has been almost two months since I 52 high school.”在意思上基本与A文中第三句“I went to high school about two months ago.”相同,在初级英语阶段,这两个句型经常互换。

3. 要关注上下文之间的提示

指导学生关注上下文之间的提示。由于两篇文的意思基本相同,所以在用词方面难免会有重复,也就是说,考生有时可以在两篇文章中找到可以参考或直接可用的词,比如57空,就可以在文中上面一句中找到classmates一词, “Whats 56 , I have made many new friends with my classmates here. Yi Xin, one of my 57 , is my best friend now。”

4. 要求学生掌握英语中的一意多表的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英语学习中的多种表达方式。在英语学习中,用多种表达方式来表达同样一个意思的方式在应答本题时有很大的作用。在本题中,只要稍为读一下材料,就可以看出,两篇文章基本是同一意思,只不过是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而已。如:A文与B文中的第二句:“How are you getting along with your study?”,“I wonder if you are fine with your work at school.”只是两种不同的问候方式;再比如A文与B文中的第九句与B文中含58空和59空的一句:“Now Yi Xin and I often work together and discuss problems of study, and then we have the same thoughts and feelings.”“We 58 our thoughts and feelings, 59 helps me a lot.”也不过是说一说他们对待事情的观点与态度高度相近而已。

总言之,在高中英语复习教学中,指导学生提高阅读的效果、答题的技能、掌握或熟悉多种方式表达同一意思的句型,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才是进行有效复习的好策略。

(作者单位: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

□责任编辑 陈海燕

任务指导 篇12

任务型教学是指教学者通过引导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种教学理论是我国外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该理论认为:掌握语言是在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学者应当围绕特定的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询问、解释、沟通等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任务型教学法是为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实践者所认可和接受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也是教育部制定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所推荐和提倡的外语教学法。

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具备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其中 “听”居于首位。听是语言交流,信息接受的基本方式。现在的英语听力课堂设计存在着比如训练量少、题型单一、能力训练多样性不足等问题。教学者在设计听力课堂时应注意避免把听力训练课堂变成听力测试课堂。

听力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一边听,一边积极主动地去加工听到的信息。有效听力要求学生能够抓住说话者的说话内容、说话意图和掌握在特定的环境中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听者要准确及时地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语言和非语言知识到说话者的情境中去,最终掌握说话者的真实意图。

任务型教学强调边做边学,让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教学者利用好身边的资源,扩大听的广度与深度, 从而达到通过听力来提高听、说、读、写整体语言水平。所以,开发利用各种听力材料,采取任务型教学法弥补现有的听力课堂不足之处是十分必要的。

二、听力材料的选择

在选择听力材料时,教学者应尽可能使用真实的听力材料,使学生在听的时候能够把听力任务与日常生活联系结合起来。真实的东西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由于书面语和日常生活口语在使用上存在比较大的差别,因此听力材料的语言输入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应接近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输入,这样才能更好地获得听的效果——抓住说话者的语言内容和说话意图。因此,教学者设计实用性较强的听力材料,这样学生才能够学以致用,促进语言能力的整体提高。

听力材料来源有不同的途径。在传统的听力课堂里,磁带和录音机是主要工具。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信息来源出现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者除了使用传统的教材外,还可以用一些语速与词汇量适合高中学生英语水平的BBC、VOA或是CCTV-9。新闻是一个非常好的材料选择来源。新闻本身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能激发他们参与讨论的兴趣。此外,英文诗歌、歌曲、英美影视中的精彩台词也是很好的材料。具有趣味性、娱乐性、欣赏性和很强的时代气息的材料丰富了课外知识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弥补了教材材料的不足,这对课堂来说是很好的补充和拓展。

三、难度平衡的听力任务

教学者在设计听力任务时,要维持好听力材料难度与任务难度的合理平衡。若材料学生感觉比较难,在这时教学者应当降低任务的难度。我们教学者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能力,让他们通过不断地挑战自我,取得成功,树立信心, 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任务的设计应该是多样化的。如果同一种形式的任务长期不做变化,那么学生会感到乏味和厌倦。在听力课堂中,我们教学者应该注意师生、学生之间应有互动,任务环节连接要紧密。课后任务也不宜单一。我们可以布置一些活泼生动的听力任务,比如听并学唱英文歌,听电影精彩台词然后在课堂上表演,收集和某个话题相关的英语新闻并在课上演讲,当然也可以简单的听故事讲故事。我们教学者应积极思考交流,选出最适合自己学生的任务,激发他们听英语、学英语的兴趣。

四、“听”能力的培养与任务型课堂

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输入手段,听在语言的使用中是非常频繁的。但是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往往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辨认某几个词句上,从而很难获得连贯有效地信息,所以教学者应明确告诉学生不要过分专注于某几个词句,而是要理解材料整体并做出相应的分析。在听力课堂上,教学者的工作不仅仅是控制多媒体,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在听材料时的各项能力,比如短时记忆能力、联想能力、推理能力和辨别语音断句能力等, 并帮助学生意识到听力理解对于语言学习和在英语交流中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好每一次听力机会,树立提高听力能力的信心。在任务型教学法指导下的听力课堂中,教学者要站在学习者“学”的角度来设计课堂内容和形式,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英语水平以及兴趣爱好,注重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学习者在学习时要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学者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大脑始终处于积极学习状态,这样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其他语言潜力也能得到较大程度地提高。

在笔者平时实践的课堂中,学生们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们能很好的完成对听力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并加以运用。通过这些课,笔者也更深刻地去思考听力教学如何更好的提高学生听的能力。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长久的坚持和大量的训练。长期有针对性的训练,例如固定时间段固定量的训练,是听力能力切实得到提高的保证。高考中的听力只有单选题一种题型,更注重对结果的考查。但是脱离了过程的结果是不存在的。因此,在平时的听力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多样的题型,多关注对听力材料内容,多角度的训练,相信效果会更好。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听力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但是“听”能力的培养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教师只用“看问题—听录音—对答案”这种简单应试的教学模式,把听力培养变成听力考试。也就从而导致学生忽视了听英语所必需的技能和技巧。

上一篇:大黄虫丸下一篇:环境会计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