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模式(精选9篇)
区分模式 篇1
摘要:着重从业务区分的角度,在Mesh模式分布式调度机制下研究无线资源的预留和分配算法。通过对不同优先等级的业务在进行空闲时隙搜索的时候分配不同的时隙搜索范围来实现充足的资源预留,以保证高优先等级业务的高服务质量。
关键词:IEEE 802.16,Mesh,业务区分,时隙分配
1. 引言
IEEE 802.16标准[1]——固定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空中接口,也被称为无线城域网标准。相较于IEEE802.11协议,IEEE 802.16提供一个支持真正无线网络回程的标准,提出了有关于语音、视频、数据的服务质量(Qo S)问题,为区分业务服务提供了基础。OFDM和OFDMA方式是IEEE802.16中最典型的物理层方式,比传统方式具有更高的频谱利用率,可以使得应用IEEE802.16标准的系统在同样的载波带宽下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对于Mesh模式,服务等级的区分和相关策略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本文对Mesh模式下的MAC层及分布式调度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基于业务区分思想,对比现有的IEEE 802.11和IEEE 802.16 MAC层机制,提出一种基于业务区分的时隙分配和资源预留策略。
2. 基于不同业务类型的资源预留和带宽分配策略
假设节点能够在从上层接收到的数据包识别该业务流的相关性质,根据相应的算法确定其优先级别,且该优先级别是基于其所需资源预留程度。
现假设I为一个整数集,I={0,1,2,3,4,5,6,7},分别表示8种不同类型的业务的priority/class,当节点根据相应算法得出其优先级的等级后,填入priority/class字段中,并将该值赋值给MSH-DSCH_request IE消息中的persistence字段,persistence字段在IEEE 802.16中也是3bits,并且规定了所对应帧的数量,可以将Priority/classs所区分的等级一一对应起来,不同的业务对应不同的demand persistence,从而实现了对业务的区分,流程图如1所示。该流程完成后,根据请求节点发送的MSH-DSCH消息,授权节点判断出该业务要求的数据时隙分布情况,从而分配不同的资源预留和带宽分配策略。
IEEE 802.16 Mesh模式下的带宽分配策略(SMAS)中,请求节点需要在计算下一次发送MSH-DSCH消息后重新竞争控制信道的发送机会,这会导致更大的Xmt_holdoff_exponent的产生,从而不能及时分配到合适的数据时隙;动态数据微时隙分配策略(DMAS)通过将MSH-DSCH-request IE消息中的1Bits的保留字段设定为1或0来区分是否进行动态分配带宽的参数,从而避免了此类问题。但是两者都没有从业务区分的角度考虑调整带宽分配,本文将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不同业务类型的资源预留和带宽分配策略。
节点A对业务进行了区分标记,对于业务类型集合,每两种等级的业务对应一种资源预留策略,通过预留不同程度的时隙范围来体现出其优先等级。假设i为业务流对应的带宽分配策略,Ii表示策略i所对应业务带宽策略的集合,当为{1.2.3.}时分别对应不同需求的业务。priority/class字段值和demand persistence字段值是一一对应,demand persistence字段值对应不同的连续帧数,连续帧数越长,每帧中minislot range的要求越小,越容易找到合格的空闲时隙。请求节点在发送请求信息前,需要先查找本节点可用的空闲时隙:对数据帧中256个时隙从头到尾搜索。本文带宽策略的核心思想为在请求节点搜查自己空闲时隙时设定相应的搜索范围,让优先级别高的业务拥有相对宽阔的搜索范围,优先级别低的业务有相对狭窄的搜索范围,给出对应关系如下:
I1:256个数据微时隙全范围搜索,保证了搜索到空闲时隙的最大可能,对应demand persistence为single frame、2frame、4 frame,也就是demand persistence字段值为1、2、3的业务。
I2:256个数据微时隙1/2范围内搜索,规定搜索的时隙号从128到255,对应demand persistence为8 frame、32frame,也就是demand persistence字段值为4、5的业务。
I3:256个数据微时隙1/4范围内搜索,规定搜索的时隙号从192到255,对应demand persistence为128frame,也就是demand persistence字段值为6的业务。
各参数值对应表如下:
所有以上工作都在请求节点完成,请求节点将包含这些信息的MSH-DSCH消息发送,授权节点在收到MSH-DSCH消息后,按正常流程进行时隙对比,决定是否对请求信息时隙授权,完成三次握手机制,建立两节点之间的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128~255和192~255这两种搜索范围中,剩余的部分就相当于是对优先级别高的业务的预留时隙,保证了高优先级别业务的吞吐量和实时性。
该算法在牺牲了优先级别低的业务的代价下保证了高优先级别业务的效率,应用在特定业务类型的网络中,优先级别的设定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考虑。优先级别设定的标准可以根据其业务本身的特性,如实时和非实时业务,也可以根据用户费用标准来划分业务优先级别。这样就实现了给不同业务预留不同资源,给有必要进行业务区别的业务提供一种解决的方案。
3. 仿真设计
分别把CBR业务分成三个优先等级加以实验:恒定比特率业务CBR,在传输层所对应的业务类型为UDP,无需对数据包的接受与否进行确认。一般代表了包括视频、音频业务,可认为是实时业务的代表,对时延具有敏感性。在一个5*5的格状拓扑中选取相应链路来进行仿真实验,格状拓扑如下:
将CBR流分成三种不同等级的业务(I1,I2,I3),其等级在priority/class字段中进行区分,在三条具有公共节点,且长度均为4跳的链路中分别配置三种等级的CBR业务。
仿真环境设置如下:
所配置的业务得到的CBR吞吐量,在应用区分机制前和区分机制后的结果如图3所示。上方线条代表了应用区分机制后优先级为I1的业务的吞吐量情况,下方线条代表的是CBR业务在未进行业务区分和配置相应的带宽分配策略时的吞吐量情况。可以看出:应用区分机制的后的CBR的吞吐量有了明显的增加,增加的幅度为近2倍。显然,由于其所拥有的最高优先级使得一半以上的带宽为其专有,在剩下的一半带宽中也可与其它两种业务进行竞争。在带宽资源利用饱和的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和次优先等级业务的时隙竞争,所以其分配到合适时隙的机率大大增加。
图4中,上方线条代表了应用区分机制前I1和I2流的吞吐量,由于未进行业务区分,链路中运行的是相同的业务,可以认为它们的吞吐量是相同的,即图3中的下方曲线。中间线条代表了I2业务在应用区分机制后的吞吐量。可以看出:其吞吐量有比较明显的下降,这是由于其空闲时隙搜索范围的减小,相当于变相减小了带宽,且波动较大,在5秒左右的时刻达到一个高点,这可能是由于其较好地争取到了发送opportunity的机会,并在一个没有和高优先级业务发生冲突的地方顺利搜索到了合适的空闲时隙,从而数据得以顺利发送。
而下方线条代表的I3业务,由于其仅仅只有原来四分之一的空闲时隙搜索范围,使得吞吐量大大降低,且波动幅度较之I2业务更为明显。它不仅要受到竞争发送opportunity机会的影响,也要受到前两种业务吞吐量的影响,其空闲时隙搜索成功率较低,也导致产生更多的opportunity机会的竞争,使得其处于更为不利的位置。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之前在设定业务类型的时候,是根据其demand_persistence及minislot_range的区分的,优先级越低的业务,其所要求的minislot_range就越小,则即使在一个相对较小的空闲时隙搜索范围内,仍然具有较大可能性找到合格的空隙时隙用于发送数据或者接收数据,这就是其空闲时隙搜索范围在缩小为四分之一后,其吞吐量并没有降到四分之一乃至以下的原因所在。I2类业务也是同样的道理。
图5所示为应用区分机制前后网络的平均吞吐量的对比,可以看出:在应用了区分机制和带宽资源预留策略以后,网络整体的平均吞吐量略有下降,平均吞吐量的略为下降主要的原因可能在于对次优先等级的业务的响应率有所降低,也就是说节点可能会花更多的开销在重复发送同一业务的请求上,使得网络的平均吞吐量有所下降,也是保证实时业务服务质量所付出的代价。
4. 小结
本文基于分布式协调调度机制,提出一种以demand_persistence长度大小区分不同业务的方法,在节点查找发送空闲时隙或接受空闲时隙时,根据不同的优先等级限定其时隙的搜索范围。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区分机制达到了既定目标,对不同优先等级的业务提供了不同的服务策略,保证了网络中重要业务或即时业务的高质量服务,而总体性能也没有因为保证高质量业务而受到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IEEE Std802.16-2004,IEEE Standard for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 Part16:Air Interface for Fixed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s[S].Otc.1,2004.
[2]Hao-Min Lin,Whai-En Chen,Han-Chieh Chao.A Dynamic Min-islot Allocation Scheme Based on IEEE802.16Mesh Mode[C].Future 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ing,2008,288~293.
[3]Min Cao,Wenchao Ma,Qian Zhang,Xiaodong Wang:Analysis of IEEE802.16Mesh mode scheduler performance[J].IEEE Transaction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VoL.6,NO.4,April2007.
[4]汪丽萍,刘富强,王新红,是元吉.IEEE802.16Mesh模式下区分服务时隙调度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42-34,105-108.
[5]N Bayer,B Xu,V Rakocevic,J Habermann.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istributed Scheduler in IEEE802.16Mesh Networks[J].Proc.IEEE VTC,Apr.2007.
[6]是元吉,刘富强,钱业青,汪丽萍.IEEE802.16Mesh模式下基于QoS的时隙分配算法[J].计算机工程2007,33(9):109~110.
区分模式 篇2
1、感知“左”“右”的空间方位,发展空间方位的知觉和判断力;
2、激发幼儿与同伴交流的兴趣,能比较准确地说出物体所在的“左”“右”方位
3、在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的基础上,学会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进一步感知空间。
活动准备:
1、海底图大的1份,小的与幼儿人数相同
2、红圆点20张(上课之前反面双面胶先撕开)
3、图示6张(教师可随意编),黏贴的小图片每人各六张
4、课前认识生字:左、右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区分左右手
1、猜谜导入: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能算会写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手)
2、每个人都有两只手,一只是左手,一只是右手,那么你们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吗?(幼儿交流)
3、教师发出指令,幼儿按指令举起相应方位的手并做出动作。
4、教师出示右手,手上贴有红圆点,提问:你知道老师手上有什么吗?你知道它是我的左手还是右手,请你举起和我相同的手?
(1)教师观察幼儿举手的情形,并在举对的孩子手背上贴上红色贴纸。
(2)对于举错的幼儿,教师可以站在幼儿身旁,和幼儿同方向站,让幼儿对照,是不是举对了。
(3)师强调,幼儿按指令做动作:
1)请把有红色点点的手举起来;
2)请把有红色点点的右手举起来;
3)请把你的右手举起来;
(4)再次强调:我们的贴有红点点的是什么手?(右手)
5、教师请幼儿思考:为什么你的右手红点点在这边,而我的右手红点点在那边呢?
小结:站的方向不一样,(教师转过背,与幼儿方向一致,再举右手)让幼儿体验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不同,所以自己举的右手和你的刚好相反,要是方向一样,我们的右手就一样了
二、基本部分:
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
(1)、刚才我们知道了左手和右手,那么老师还想考考你,你的身体上,除了左手和右手之外,还有什么部位也可以分左右呢?(耳朵、眼睛、脚、腿、肩、鼻孔、眉毛等)
(2)、提问:陈老师的左右脚、左右耳朵和你们一样吗?
小结:我和你们的`是相反的,你的左边我的就是右边,你的右边我的就是左边了。
(3)、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脚,跺跺你的右脚;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左手拍左腿、右手拍右腿……(放慢速度,纠正个别不对的幼儿,此环节教师应面向全体,看看是否每个幼儿都对)
(4)、看图区分左右
师:有6只小动物看到我们玩的那么开心,也来凑热闹了。看,谁来了。(出示六只小动物的图片。)
提问:有几只小动物?最左边是谁?最右边是谁?谁的左边是谁?谁的右边是谁?
2、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1)、刚才小朋友玩的开心吗?其实不管什么时候在我们的左右边都有人或东西,你们能说说你的左边右边有什么?或者你的左、右边坐着谁?(练说:用左、右说一句话,如:我的左边有什么?或我的右边坐着谁?)
(2)、请三个小朋友上来,面向大家站,区分X的左边是X,X的右边是X?(让幼儿体会他们是面对我们站的,方向和我们相反)。
(3)、总结性提问:如果我们转变方向左右还一样吗?(四个方向转,区分左右)
三、结束部分:帮动物找家
师:转呀转,哎呀!不知不觉转到了海底世界。海底世界可真漂亮,那里住着许多海里的小动物,可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我们来帮帮
他们吧?
1)出示大图片(认识生字:左边、右边),幼儿看图、根据图示的要求,自己完成练习,将图片贴到自己图片相应的位置。(老师巡回指导)
如何区分注水猪肉 篇3
注水肉是指宰前通过血管向猪体内注入水 (污水、盐水、明矾水等) 或经胃肠灌入水;或宰后向皮下注入水或将其浸泡于水中得到的肉。
通过对注水肉的研究和观察可以从下面几点加以区别:
1 视检
1.1 肌肉
注水肉不具正常猪肉的鲜红色、弹性及光泽, 而是色泽变淡、呈淡红色、湿润、肌纤维肿胀。
1.2 皮下脂肪及板油
正常猪肉的皮下脂肪和板油, 色泽洁白, 质地柔软。而注水肉的皮下脂肪和板油, 轻度充血, 呈粉红色, 新鲜切面的小血管有血液流出。
1.3 心脏
正常猪心冠脂肪洁白, 而注水猪心冠脂肪充血、心血管努张, 有时在心尖部可以找到注水口, 心脏切面可见心肌纤维肿胀, 挤压有水流出。
1.4 肝脏
注水肝脏严重淤血、肿胀、边缘增厚, 呈暗褐色, 切面有鲜红色血水流出。
1.5 肺脏
注水肺脏明显肿胀、表面光滑、呈淡红色、切面有大量的淡红色的血水流出。
1.6 肾脏
注水肾脏肿胀、淤血、呈暗红色, 切面可见肾乳头呈深紫红色。
1.7 胃肠
注水胃肠的粘膜充血, 呈砖红色, 胃肠壁增厚。
2 触检
用手触摸注水肉, 指压被检肉含水量和弹性。指压时有多余的水分流出, 手指粘湿, 肉弹性差, 指压痕迹恢复缓慢。
3 剖检
请示与报告区分 篇4
一、概念定义不同
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请示是下级在遇到本单位权限范围内无法决定的重大事项,如机构设置、人事安排、重要决定、重大决策、项目安排等问题以及在工作中遇到新问题、新情况或克服不了的困难时请求上级给予指点,说明处理的原则和方法,或下级为了搞好工作,打算进行某些活动和事项,而决定权又不在本单位,特拿出意见,报请上级给予批复;请示是请求性公文,重在呈请,行文宗旨是希望得到上级机关的支持或批复;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报告则多是下级在本单位权限范围内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陈述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报送表册资料或物品以及回答上级的询问。报告是陈述性公文,重在呈报,行文宗旨是下情上达,使上级机关及时了解情况,掌握动态。
二、行文区别
(一)行文作用不同
请示作为请求性公文,要求上级必须做出批复,体现了请示主旨的求答性与执行性的统一,这是请示所独有的; 报告只是陈述性公文,主要叙述事实,起备案作用,不需上级做出答复(呈转性报告除外)。
(二)行文时间不同
请示必须在事前行文,绝不允许先斩后奏; 报告则比较灵活,尽量事前行文,但视情况需要也可事后报告或在事情进行过程中随时报告。
(三)主送机关不同 请示必须坚持主送一个机关(受双得领导的机关可同时抄送另一个领导机关),因为多头请示易造成意见不一或互相推诿,从而延误时间,贻误工作。报告一般应坚持一个主送机关,但根据需要可同时报送两个或多个主送机关。
(四)行文内容不同 请示必须坚持“一文一事”原则,文字简洁,内容单一,主题明确,以免使原来分属不同机关部门负责的若干事情混到一起,以便于上级批答处理;
报告可以是“一文一事”的专题性报告,也可以视情况将若干有关联的事情综合在一起陈述,形成综合性报告。还有一点必须注意的是,请示之中可以包含原本属于报告的内容,作为背景或缘由而使请示事项获得一种充足支持;但在报告中则不可以包含任何属于请示的内容,以免领导忽视对所请示问题的处理,从而影响工作。
(五)正文的格式不同
请示行文简单,开头写明请示理由,接着提出请示的具体事项和问题。对已决定拟办的事项则应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最后用谦恭恰当的期复性语句作结。报告的正文,特别是汇报工作和反映情况的报告,一般涉及面广,篇幅长,写法多采用总述与分述相结合。正文开头部分进行总述,概括说明诸如有关工作的背景、总评价等,然后在主体部分分述,将报告的内容分条列项一一加以具体说明。
(六)结束语不同 请示与报告都要在结尾处提出希望和要求,但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批准急需得到解决的问题,行文用语应恳切谦恭,一般用“当否,请批示”、“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准”、“可否,请指示”等固定结语,且结语应单独成段;
报告是向上级汇报反映情况,无需批准,无固定用语,常用的有“特此报告”、“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正”等结语,但绝不能使用类似“请批示、批准”等结语。
怎样区分“度”和“渡” 篇5
“渡”的含义为由这一岸到那一岸, 如渡江、渡口。而“度”的义项有:计量单位;程度;限度;过……
“渡”, 因为是三点水偏旁, 所以和水有关, 如渡河、过渡等等, 因此凡是和水有关的都用“渡”, 反之, 和水无关的就用“度”。在具体的词组中我们应该区别对待。
1.“渡水”与“度时”。
作动词使用时, “渡”和“度”都有”过”的意思。“渡”指横过水面或跨越, 均用于空间, 如远渡重洋、横渡长江, 以及由此引申而来的渡船、渡口等。“度”用于时间, 多指经过一段时间, 如虚度光阴、度日如年等。此外, 表示“度过时间”这个意思时, 除“渡过困难时期”中习惯用“渡”外, 其他多数情况都用“度”。
2.“过度”与“过渡”。
“过度”意为超过一定强度, 如过度疲劳、过度兴奋等。而“过渡”是指事物发展过程由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 表示正在或将要变化的某种暂时状态, 如过渡政府、过渡时期等。
3.“共度难关”与“渡过难关”。
外观相似中药的区分 篇6
1 党参和怀牛膝
1.1 基源
党参:桔梗科党参属植物等的根。牛膝:苋科牛膝属植物牛膝的根。
1.2 外观相似
均具长圆柱形稍弯曲, 表面淡棕色或灰黄色。
1.3 质地相近
党参:质地坚硬, 皮厚, 断面平坦, 角质样。牛膝:质地坚硬而脆易折断, 断面平坦, 角质样。
1.4 性味相近
党参:特殊香气, 味甜, 嚼之无渣。牛膝:气微, 味微甜, 嚼之微苦涩。
2 三棱和泽泻
2.1 基源
三棱:黑三棱科黑三棱属植物黑三棱的块茎。泽泻:泽泻科泽泻属植物泽泻的块茎[1]。
2.2 外观相似
表面淡棕黄色或灰黄色, 块茎呈类圆形或椭卵圆形, 直径2~6cm。
2.3 质地相近
均质坚硬, 断面黄白色。泽泻断面呈粉性。
2.4 性味不同
三棱:气微, 味淡, 嚼之微有麻辣感。泽泻:气微, 味微苦, 嚼之无味。
3 浙贝和天花粉
3.1 基源
浙贝:百合科贝母属植物浙贝母的鳞茎。天花粉:葫芦科栝娄属植物栝娄的根。
3.2 外观相似
表面淡黄白色, 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 富粉性。
3.3 质地不同
浙贝:硬而脆, 易折断, 富粉性。天花粉:质坚实, 断面富粉性, 可见黄色木质部呈放射状排列。
3.4 性味相近
浙贝:气微味苦。天花粉:无臭、味微苦。
4 续断和百部
4.1 基源
续断:川续断科川续断属植物川续断的根。百部:百部科百部属植物直立百部等的根。
4.2 外观相似
表面淡褐色或淡黄棕色, 有纵皱纹或纵沟。
4.3 质地不同
均易折断, 续断质软, 断面不平坦。百部质脆, 断面平坦。
4.4 性味相近
续断:气微香、味苦、嚼之微甜而后涩。百部:气微、味甘苦、嚼之微苦而后涩。
5 白附子和天南星
5.1 基源
白附子:天南星科独角莲属植物独角莲的块茎。天南星: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的块茎。
5.2 外观相似
块茎均呈扁圆或椭圆形, 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色。白附子:块茎粗糙, 项端有茎痕。天南星:块茎光滑, 顶端有凹陷茎痕。
5.3 质地相近
均质地坚硬, 断面白色粉性。天南星断面不平坦。
5.4 性味相近
白附子:无臭, 嚼之涩咸, 麻辣。天南星:气微辛, 味麻辣。
6 山慈菇和薤白
6.1 基源
山慈菇:兰科杜鹃兰属植物杜娟兰、独蒜兰属植物等的假鳞茎。薤白:百合科葱属植物小根蒜等的鳞茎。
6.2 外观相似
均呈不规则卵圆形、扁球型或圆锥形, 表面黄白棕色或棕褐色。山慈菇:顶端渐突起, 基部有须根痕, 凹突不平, 有纵皱纹或纵沟。薤白:皱宿, 半透明, 有类白色膜质鳞片包被, 底部有突起的鳞茎盘。
6.3 质地相同
质硬、有角质样、难折断。
6.4 性味不同
山慈菇:气微、味淡、带黏性。薤白:味微辣、有蒜臭。
7 知母、玉竹和白芨
7.1 基源
知母:百合科知母属植物知母的根茎。玉竹:百合科黄精属植物玉竹的根茎。白芨:兰科白芨属植物白芨的根茎。
7.2 外观相似
表面黄棕色或淡黄棕色, 断面黄色或淡黄色。
7.3 质地相近
知母:质地坚硬, 易折断。玉竹:质地坚硬, 稍软, 易折断, 断面角质样。白芨:质地坚硬, 不易折断, 角质样[2]。
7.4 性味相近
知母:气微、味微甜、略苦、嚼之带黏性。玉竹:气微、味甘、嚼之发黏。白芨:无臭、味苦、嚼之有黏性。
8 地骨皮和五加皮
8.1 基源
地骨皮:茄科枸杞属植物的根皮。五加皮:五加科属植物的根皮。
8.2 外观相似
根皮呈筒状不规则, 外表面灰褐色或棕黄色, 有不规则纵裂纹。
8.3 质地相近
地骨皮:体轻质脆, 易折断, 断面不平坦, 外层黄棕色。五加皮:体轻质脆, 断面不整齐, 灰白色。
8.4 性味不同
地骨皮:气微、味微甘后苦。五加皮:气微香、味微辣而苦。
9 秦皮、合欢皮和厚朴
9.1 基源
秦皮:木犀科白蜡树属植物的树皮。合欢皮:豆科合欢属植物合欢的树皮。厚朴:木兰科木兰属植物厚朴的树皮、根皮和枝皮。
9.2 外观相似
外表面均呈灰棕色、灰褐色或黑棕色。
9.3 质地相近
秦皮:质硬而脆, 断面纤维性。合欢皮:质硬而脆, 易折断, 断面纤维性片状。厚朴:质坚硬, 不易折断, 断面颗粒性, 有油性。
9.4 味性相近
秦皮无臭、味苦。合欢皮:气微香, 味淡, 微涩, 稍刺舌而后喉头有不适感。厚朴:气香, 味辛辣, 微苦[3]。
1 0 细辛和徐长卿
1 0.1 基源
细辛: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细辛的带根全草。徐长卿:萝藦科白前属植物徐长卿的根及根茎或带根全草。
1 0.2 外观相似
根茎不规则圆柱状, 表面淡黄棕色, 粗糙有皱纹, 有纤细须根。
1 0.3 质地不同
细辛:质硬, 角质样难折断, 断面实心。徐长卿:质脆, 易折断, 断面粉性。
1 0.4 性味相近
细辛:气辛香, 味辛辣, 麻舌。徐长卿:气香, 味微辛, 凉。
1 1 山豆根和柴胡
1 1.1 基源
山豆根:豆科槐属植物越南槐的根及根茎。柴胡:伞形科柴胡属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根。
1 1.2 外观相似
表面棕色或淡棕色, 根茎有规则纵皱纹, 断皮部浅棕色, 木部浅黄白色。
1 1.3 质地相同
质坚硬, 不易折断, 断面黄白色。
1 1.4 性味不同
山豆根:味极苦, 有豆腥气。柴胡:气微香, 味微苦、辛。
1 2 石决明和珍珠母
1 2.1 基源
石决明:属鲍科动物杂色鲍等的贝壳。珍珠母:属蚌科动物等的贝壳。
1 2.2 外观相似
均呈不规则片状, 有彩色光泽, 片状厚薄略有差异;石决明2mm, 珍珠母5mm。
1 2.3 质地不同
石决明:质地坚硬, 不易破碎。珍珠母:质地松脆, 可层层剥离。
1 2.4 性味相近
石决明:味咸平。珍珠母:味咸凉。
关键词:中药,外观,区分
参考文献
[1]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3.
[2] 辛子明.几种易混中药的性状鉴别[J].中国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 11 (12) :97-98.
美国:实行区分性教师督导 篇7
州一级主要教学督导人员是负责课程与教学的副督学,这个职位的责任是监督全州所有公立学校的课程和教学计划。副督学对州教育厅和州立法机构负责, 直接从属于州教育厅长。副督学在督导员、指导员、咨询员、协调员的辅助下开展课程和教学的监督指导工作。这些督导人员都 是课程和教学领域的专家,分别研究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并在他们擅长的领域帮助副督学完成督导任务。一个发展良好的州教育厅拥有各个领域的专家,涉及超常儿童、阅读、数学、科学和社会研究等方面。
在学区一级,督导人员是地方学校督学,由主管课程和教学的学区督导长负责领导。由于州督学辅导的领域太大,责任太重,州一级督导人员很难在具体层面上满足教师的需求,这使得地方督学成为教学督导系统的关键人物。
美国教师督导具有以下特色:
实行区分性教师督导。区分性教师督导体系就是针对不同教师群体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依靠不同的活动、程序和时间安排对教师工作进行评价和指导,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支持教师发展的教师督导体系。区分性教师督导体系的目标是改进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区分性教师督导体系的前提是: 教师的发展水平和需求是参差不齐、各具特色的,如果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方式来评价教师和提供发展活动,即使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学校领导应对这些处于不同水平和具有不同需求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根据教师的发展水平和需求采取一些合适的措施并使之系统化。
论物权变动的区分原则 篇8
(一) 物权变动的含义
物权变动它作为一种权利的动态现象, 从物权本身的角度说, 是物权的发生、变更、消灭;从物权主体的角度来说是物权的取得、变更、丧失。我国《物权法》对物权变动的规定表述为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依据引发物权变动的法律事实的不同, 可将其分为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和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其中, 基于双方法律行为 (合同行为) 的物权变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是物权法规制和理论研究的重点。
(二) 区分原则的含义
物权法上所谓的区分原则是指在发生物权变动时, 区分物权变动的原因与物权的变动的结果两个法律事实的原则。这一原则来源于德国民法, 即德国法中的“Trennungsprinzip”, 或称分离原则。无论物权变动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的成立与物权的变动都不是一个法律事实, 而是两个法律事实。在原因行为中, 当事人享受债权法上的权利, 并承担债权法上的义务;而在结果行为中, 当事人完成物权的变动, 使得物权能够发生排他性的后果。区分原则是根据物权与债权的基本性质的差异建立起来的。我国的区分原则与德国法上的区分原则有所不同, 德国采取的物权变动模式下的区分原则, 而我国却是在以债权形式主义物权变动模式为背景的区分原则。
二、不同模式下的区分原则
(一) 债权形式主义下的区分原则
债权形式主义变动的模式下的区分原则, 主要强调的是不动产物权发生变动的条件是债权合意+不动产物权登记, 而动产物权发生变动的条件是债权合意+动产交付。在这样的法律要件的构建下, 若要想通过一个法律行为同时发生债权和物权变动的两种法律效果, 那就必须要求债权行为在产生债法关系的同时, 还需要另外有独立的物权行为, 只有两者都同时具备, 那么才会发生我们所期待的物权变动的法律效果。
(二) 物权形式主义下的区分原则
德国的形式主义下立法模式中区分原则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他们把物权变动的物权行为与物权变动的债权行为做出了明确而又完全的区分, 他们把物权变动区分成了独立的行为:即债权上的原因法律行为和物权上的变动法律行为;在他们两个的这种区分中我们不难看出, 物权变动中的原因行为是作为债法上的债权行为而存在的, 它只会产生债法上的法律效果, 而物权变动又会是作为另外一个独立的物权行为而存在, 它所产生的是物权上的结果。因而我们就不难看出, 在这种立法模式下, 物权变动的原因行为与物权变动的效果行为他们两者在这个体制下又是完全分离的。如此看来, 这个模式下的区分原则就会理所当然的演变为物权行为的无因性, 即不论债权行为的效力怎么样, 它都不会影响物权行为的效力, 物权变动会因为自身合法有效的物权契约而一直有效。
三、对我国构建区分原则的建议
在立法中, 对于物权行为是否要采用无因性这一观点来看, 它其实也是存在着一种价值判断和利益权衡问题的, 但是无论是对这个观点持肯定的一方还是持否定态度的一方, 他们都可能是有自己充足理由的。因此, 若是能够直接在立法上确定区分原则的价值目标和引导利益选择的倾向, 那么在具体实施上就不会存在类似问题。
衡量一个法律制度的好坏, 他的基本标准就是要求它在具有调整利益和解决冲突的功能的同时, 还具有减少社会交易成本和提高社会整体的经济效益的功能。立法者在决定适用或者设立一项法律制度是否应该被采用时, 是应该要权衡其中的利弊的, 最好的状态就是以最少的社会成本换取最大的社会效益。然而我们刚才探究的债权形式主义下的立法模式中物权变动的区分原则就恰好能达到上面的这些标准;债权形式主义下的立法模式中物权变动的区分原则具有下面两个方面的作用, 一方面它可以弥补意思主义立法模式下区分原则本身的僵硬和不足, 另一方面它又能避免采用物权行为无因性制度而造成过高社会成本的劣势, 它无论是在立法价值选择层面还是在司法实践层面都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利明.我国民法典重大疑难问题之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2]孙宪忠.中国物权法总论:第2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9.
[3]梁慧星.中国物权法建议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动产与不动产区分检讨 篇9
“在每一种法中, 都存在一个‘对物的最基本划分’, 也就是说, 整个经济-社会制度都以它为基点。”“这个基本的划分在现代法中表现为不动产与可动产之分。”[1]动产和不动产分类的根本原因不单是以物的客观性可动与不可动为标准, 其根本原因是“将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财产从一般财产中分离出来, 予以一般财产所没有的管理和保护。”[2]这一点可以从物权客体分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得到证明。不动产与动产的这一分类最早是由尤士丁尼创立的, 在此之前罗马法中分为要式物和略式物。要式物后来被尤士丁尼概括为不动产, 略式物后来被概括为动产, “表示重要社会意义的物与具有个人意义的物”[1]192。在要式物与略式物的区分中, 关于重要与一般的社会价值的评价体现的要比不动产和动产的划分要清晰。但不动产与动产这一划分沿用至今, 也证明了这一划分是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的。显然尤士丁尼在用不动产和动产这一划分取代要式物与略式物的划分时还包含了其他因素, 最直观的就是物的客观属性这一标准。
首先, 动产与不动产的划分是历史生成的, “在法律哲学中去寻求划分的理由, 结果必然是徒劳无功;它们不属于法律哲学而属于法律历史。”[3]动产与不动产的分类, 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其次, 功能实现也是动产与不动产划分的一个重要动因。最后也是最重要的, 不同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念对于动产与不动产这一划分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 无论从哪个方面观察, 动产、不动产的区分都不能轻易否定。因此作为动产与不动产区分的财产基本分类应当坚持。
另外, 动产和不动产的法律意义也不同。在所有权人主体上, 不动产中的土地、河流、森林等只能成为国家或集体的所有权客体, 任何自然人或集体组织以外的法人都不能成为这些不动产的所有权人。物权变动的公示方式也不同, 如动产物权的变动, 通常以交付为公示;而不动产物权的变动, 则以登记为公示, 不经登记的不发生变动的效力。我国《担保法》规定的抵押、《城市房地产交易法》规定的房屋及土地使用权转让, 均需办理登记后才生效。在关于物的担保权利中, 不动产得设定抵押权, 而不能设定质押权和留置权。依《担保法》第34条的规定, 交通工具等动产, 可设定抵押权。从有无的性质来看, 不动产多属于稀缺性资源。为了物尽其用, 以不动产为标的的他物权类型要多于动产。不动产发生相邻关系, 不动产由于不能移动, 相邻的占有人之间如因不动产的利用而产生冲突与矛盾时, 就需要法律加以协调。
二、动产与不动产划分标准的立法例
近现代各国立法大都对动产与不动产作出了划分, 划分的方法均是对不动产作出界定, 而不动产之外的物为动产。从各国规定来看, 动产与不动产划分的基本标准是物理标准, 只是采用程度有所不同。有的国家采取单纯的物理标准, 而有的国家在物理标准外兼采其他标准, 但其他标准也是辅助物理标准而发挥作用。动产与不动产的划分主要有以下5种标准。
1. 单纯物理标准。
这是多数国家所采取的标准。例如, 《意大利民法典》第812条规定:“土地、泉水、河流、树木、房屋和其他建筑物, 即使是临时附着于土地的建筑物以及在一般情况下那些或是自然或是人为地与土地结为一体的物品是不动产。固定在河岸或河床之上并且永久使用而建造的磨坊、浴场以及其他漂浮在水面上的建筑物视为不动产。”《日本民法典》第86条规定:“土地及其定着物为不动产。”《埃塞俄比亚民法典》第1130条规定:“土地和建筑物被视为不动产。”《智利民法典》第568条规定:“不能从一地移往他地的物, 为不动产。例如, 土地和矿产, 以及永久附着其上的物, 如建筑物、树木。”
2. 物理标准兼价值标准。
这种划分方法以物理标准为主, 辅之以价值标准划分动产与不动产, 为法国民法所采用。在法国法上, 动产与不动产的划分的基本思想是:不动产是贵重的长期存在的和能够产生收益的财产;动产则具有较低价值且不能长久存在。法国民法中动产与不动产的划分标准是一种有所改变的物理标准, 表现和适应了一定的价值观念。《法国民法典》采用了罗马法的物理标准, 同时也保留了以价值概念为标准的动产与不动产的区别。对此, 《法国民法典》第517条规定:“财产, 或依其性质, 或依其用途, 或依其附着客体而为不动产。”[4]《法国民法典》中所规定的不动产, 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三类:一是依财产的性质所确定的不动产, 如土地与建筑物及其附着物, 这是依物理标准所界定的不动产。二是依财产的用途所确定的不动产, 如土地所有人为土地之利用与经营, 在土地上安置的物件 (如与耕作相关联的牲畜、农具等) 。这里的财产用途, 其特定含义是指所有权人通过将一物用于另一物, 使之对另一物具有特别用途或专门安排, 从而在两物之间确立起一种关系。三是依财产所附着客体所确定的不动产, 如不动产之用益权、地役权与土地使用权等。后两类不动产的界定基本采取的是价值标准, 这些财产通常被视为价值较大的财产。
3. 物理标准结合程序标准。
这种划分方法在物理标准的基础上, 又通过一定的程序来划分动产与不动产, 为德国民法所采用。《德国民法典》第94条规定:“ (1) 附着于土地上的物, 特别是建筑物, 以及与土地尚未分离的出产物, 属于土地的主要组成部分。种子自播种时起, 植物自栽种时起, 为土地的主要组成部分。 (2) 为完成建筑物而附加的物, 属于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5]《德国民法典》没有对不动产与动产的概念加以规定。这是因为, “在立法者看来, 这个概念的内容, 人人熟知, 故法典本身对其未给定义解释。”在动产与不动产的划分中, 正确“理解这一对概念的出发点是‘土地’。此概念并不等同于土地与土壤在自然界中的清晰分类, 而应自法技术的角度, 依据土地登记簿内容来对其进行理解。故而, 土地是指在被当做‘土地’而登记于土地登记簿中的地表的一部分”[6]。在德国民法上, 不动产的通行解释是“地产”, 即可以纳入不动产登记的土地。也就是说, 不能包括不可以纳入登记的地面, 如沙漠。地产是在不动产登记簿中登记的地表部分, 而不是自然意义的土地。建筑物是地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产的组成部分和地产具有同样的法律命运”。德国民法在采用物理标准划分动产与不动产后, 又通过登记程序进一步加以限制。
4. 物理标准兼法定标准。
划分方法是以物理标准为主, 兼由法律规定哪些其他财产属于不动产, 为越南民法所采用。根据《越南民法典》第181条规定, 不动产是不能移动或改变的财产, 如土地、建筑物以及土地上附着物。
5. 物理标准兼登记标准与法定标准。
划分方法是以物理标准为主, 兼以登记及法律规定界定不动产与动产, 为俄罗斯民法所采用。根据《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第130条的规定, 不动产包括土地及附着物, 这是以物理标准界定的不动产。此外, 不动产还包括两种:一是登记机关登记的航空器、航天器、船舶, 这是以登记标准界定的不动产;二是法律规定的成为不动产的其他财产, 如《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第132条中规定, “作为财产综合体的企业在整体上是不动产”, 这是由法律规定的不动产。
三、我国应采登记标准
参考各国立法, 我国法可以采取登记标准兼价值标准划分动产与不动产, 主要理由在于:
如上所述, 动产、不动产的区分目的是显示其不同价值。不动产是贵重的长期存在的和能够产生收益的财产;动产则具有较低的价值且不能长久存在的财产。这表面上强调了价值标准, 而登记标准最终却吸收这一次级手段式的划分标准。
一方面, 传统的物理标准具有无法克服的缺陷。其一, 物的不动性完全是从实物形态出发的, 无法表现物的其他性质;其二, 物的不动性不等同于物的重要性, 难以表现物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其三,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时代, 连不动产本身也在发生变化, 如整幢房屋被迁移。若按物理标准, 房屋应划归为动产。另一方面, 与物理标准相比, 登记标准具有全部覆盖所需指代的重要财产的功能。其一, 不动产是重要财产的指代, 就必须覆盖一个社会的全部重要财产, 登记标准实现了这一点, 凡登记的为不动产, 即为重要财产, 使登记财产、不动产、重要财产三者成为外延完全相同的概念, 不产生任何歧义;其二, 登记标准是一个客观的、简明的、能为不同时期和不同社会所共同采用的标准, 不需要复杂的理论解释, 不需要设置各种例外, 它将使物权法少去累赘和混乱;其三, 登记具有证明财产的重要性与管理重要财产合二为一的优势, 而以往的分类标准仅仅用于划出重要财产, 登记只成为管理财产的方式[7]。
依财产的用途所确定的不动产, 如土地所有人为土地之利用与经营, 在土地上安置的物件 (如与耕作相关联的牲畜、农具等) 。这里的财产用途, 其特定含义是指所有权人通过将一物用于另一物, 使之对另一物具有特别用途或专门安排, 从而在两物之间确立起一种关系;是依财产所附着客体所确定的不动产, 如不动产之用益权、地役权与土地使用权等。此类不动产的界定基本上采取的是价值标准, 因为这些财产通常被视为价值较大的财产。而登记标准也正体现和实现了价值标准的目的。可以说, 在某种意义上, 登记标准是吸收了价值标准、物理标准。
划分动产与不动产的目的在于它们的交易规则因其物之属性而必然产生的公示方式的不同, 并进而成为民法典在物的分类上的基本分类, 其他分类均受到该分类的影响或制约。因此, 传统观念中对单独存在的不动产或动产的形态认识以及对若干个不动产或动产存在的认识, 虽然其意义与功能依然存在, 但是强化对它们之间以及与无体物之间整体性的认识, 对更好地理解财产性质与更大发挥财产的效能十分重要, 有必要以登记主义代替它, 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完善动产与不动产划分体系。
摘要:在民法上, 动产与不动产是关于物的最为重要的一种分类。动产与不动产的划分, 也是民法上最基本的涉及物的分类。如何划分动产与不动产, 各国所采取的立法例不尽相同, 主要涉及物理标准、价值标准、程序标准、登记标准等。我国应综合参考各国立法例, 来确定动产与不动产的划分标准。
关键词:动产,不动产,区分,登记标准
参考文献
[1]彼德罗.彭梵德.罗马法教科书[M].黄风, 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
[2]孟勤国.物权二元结构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9:120.
[3]亨利.萨姆奈.梅因.古代法[M].沈景一, 译.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7:147.
[4]罗结珍.法国民法典:上册[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441.
[5]鲍尔.施蒂尔纳.德国物权法:上册[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23.
[6]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