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索式”教学

2024-11-12

“实验探索式”教学(精选12篇)

“实验探索式”教学 篇1

一、通过教材内容明确探索内容

课堂教学的实施主要是基于教材内容所进行的, 因此, 在初中物理探索式实验教学中, 其探索的内容应该从教材内容来明确, 关于这点的内容, 教师应该综合性把握教材内容, 确定哪一个环节更加适合探索式教学的内容。在明确其内容时, 应该扩大其探究的视角, 从而使封闭式的教材变得开放化。比如在进行并联电路与串联电路的连接实验时, 该实验比较典型, 其操作也较为简单, 学生可通过实验很好地掌握其相关的知识点,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若把这个简单的模仿操作教学内容转变成为探索式实验, 让学生自己来进行实验观察, 由学生自己来分析并总结出不同电路的连接方式以及各个电路的特点, 通过这种方式, 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 同时还能培养其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创设相应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以及学习兴趣

要想达到一个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必须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一种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过程, 习惯于通过经验材料来分析与判断事物, 不善于从理论上来进行推导。据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 该阶段的学生在认识事物时, 存在着一种直觉优先的倾向。而这也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 应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感性材料与活动机会, 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从而有效地进行探索式实验教学活动。

在进行探索式实验教学活动时, 首先应该提出问题, 按照教学内容,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创设相应的情境, 通过视频的播放、图片的展示、谚语或者小故事等各种方式来展现和教学内容相关的物理现象, 同时组织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观察, 并发现问题, 提出和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如在进行《压强》教学时, 教师可让一名男同学与一名女同学进行来钉板, 在钉板之前教师提供的大小不同的钉子, 并提出问题:“谁会钉的更快?”, 以此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通常情况下, 学生认为是男生先完成任务, 但是结果显示, 在相同时间内, 女学生先钉好了, 在此时学生就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教师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 引出压强问题, 继而进入到探索过程中, 使学生能够明白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和其受力面积大小相关。

三、让学生主动且积极地参与到实验中来

进行探索式实验教学的主要方式为让学生主动且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来, 以此体会其所蕴含的物理知识,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学习《浮力》这一内容时, 教师可让学生拿着一个空塑料瓶在水槽中用力压,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观察与体验:当空塑料瓶越往下时, 其所需的力也就越大, 同时所排开的水也就越多, 在此时, 教师可让学生进行思考两个问题:第一, 浮力和水深度时间的关系, 第二, 浮力和排开的水之间的关系, 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以及体验来总结其实验结果, 以此加深学生对浮力知识的理解。

此外,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实验探索过程中, 会产生很多的想法和问题, 由于受到教学设备、课时以及课程的限制, 在课堂上, 教师根本无法一一解决。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建议, 应该将探索式实验延伸至课外,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探索, 从而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实践技能, 推动其全面发展。

四、实施探索式实验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一) 传统实验与探索式实验之间的关系

探索式实验教学的侧重点为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因此在学生获得知识这一过程中, 可能花费的时间比较长, 有时还会影响其原有教学计划。对此, 在传统实验向探索式实验转变的时候, 教师应该进行统筹安排, 具有针对性地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二) 探索式实验的分段实施

探索式实验是一个循序渐进且从简单至复杂的过程, 在刚开始进行实验时, 应该安排一些较为简单的探索活动, 随着学生技能与物理知识的不断积累, 再安排一些较为复杂的实验活动, 在每一个探索式实验过程中, 应该设置相应的阶段性问题, 以此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实验和探索。

(三) 实验的适度开放

在探索式实验教学过程中, 经常会遇到一些意外的情况, 而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外, 同时还要具备相应的应变能力。在这种开放式教学活动中, 基于学生创新精神的保护, 正确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

(四) 实验小组的划分

探索式实验教学实施的基础为小组合作, 对此, 在进行探索式实验教学时, 首先应该进行小组的划分, 在小组划分时, 应该综合考虑小组成员之间的能力、学习成绩与性格等各个方面的差异, 把能力强的学生应该平均分布于各个小组内, 从而便于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以及小组内成员之间的交流等。此外, 在实验过程中, 对分好的小组应该不断地优化和调整。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随着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探索式实验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还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因此, 在今后实践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加大对探索式实验教学的研究, 使这种方式能够满足教学改革的需求。

摘要:所谓探索式实验教学就是指教师对已有的知识不直接给出结论, 而是经过情景的创设, 引导与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接着再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以及其生活体验, 自主进行物理实验研究, 通过小组的合作、讨论研究, 得出结论并获取相应的知识。本文就初中物理探索式实验教学来进行详细地阐述。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索式,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安永开.浅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J].群文天地, 2010, (6) :121.

[2]张宇.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2010.

[3]宋琳.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演示实验的实践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 2011.

“实验探索式”教学 篇2

光泽三中王建华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在教学一线的部分教师工作勤勤恳恳,一直以“熟能生巧”来鞭策自己,但事实给我们以极大的反差:许多我们认为让学生练熟的知识,在一次次考试中,只要对问题的背景或数量关系稍作演变,有的学生就无所适从。许多实例也表明,大量单一的、重复的机械性练习,达到的不是“生巧”,而是“生厌”,它不仅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无所裨益,而且还会使学生逐步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正是“题海战术”的最大弊端。许多教师曾意识到此类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频频提醒学生解题学习要触类旁通,懂一题会解一片。但究竟如何对数学问题进行举一反三,深入挖掘,充分演变,教师自己也很困惑。本课题则立足于具体的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解题训练的实际,具体研究了数学问题是如何演变和如何深入的途径,注重于数学问题演变的技术手段(1、图形内部结构的变式探究

2、几何图形形状的变式探究

3、对原题型的条件或结论的变式探究

4、原题数量关系的变式探究

5、因某一知识迁移的变式探究

6、增加试题层次的变式探究

7、转化设问方向的变式探究

8、纵横交错、信息互换的变式探究)。对新课程实施,对提高课题教学效率,对教师业务能力提高和专业水平提升都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背景

(一)研究的意义

1.变式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改革传统数学课堂结构的需要.变式教学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师生共同完成新的问题生成,使师生在共同的知识背景下,更加深刻的理解数学内容的本质,使参与双方在教与学的碰撞中,共度美好的生命历程,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目的,从而改变传统教学结构下,学生缺乏亲历实践,认识肤浅,仅以承认教学内容的具体事实为目的,但凡遇到涉及问题本质或是用语言高度概括的问题就无法独立进行了.2.变式教学是实现数学教育价值和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做为一名数学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应具备三大要素:数学学科专业知识、数学教育理论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典型事例的变式教学,能够很好的把上述三者有效的结合起来,即通过一题多变更加生动的突出问题本质,师生深入理解知识本源,同时又能从理论的层面来理解变式的根由,使教师素养及时提升.变化是事物的表面形式,不变才是事物的本质.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创造理想的问题环境,引导学生在变化中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变式教学成为专业知识、理论知识和信息技术平台的中介桥梁;而数学理论是土壤,变式是手段,信息技术是工具,学科内容是载体,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核心.通过这一教学过程,可以使教师专业素养日趋完善.3.变式教学是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针砭课堂教学时弊的需要.新课程强调:教与学的本质是交往和互动,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关注学生的成长.师生在交往和互动中彼此分享思考,共同应对新问题的生成.对于变式教学而言,交往则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共建.通过某一变式专题的学习,利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情境的规律性变化,寻求问题的本质属性和变化规律.传统教学让位于师生彼此形成学习共同体的变式教学,使得数学活动不仅仅是一种学习,一种认识活动,更是数学人与数学人的一种平等的精神对话和智慧交流.4.变式教学是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教师自我素养提高的需要.变式教学是教师迎接新挑战,强化思想观念、提升能力素质、改变传统工作作风和发扬科研创新的需要,利于教师完成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跨越,利于教师从“教书匠”向科研创新型教师的转型,利于教师从知识单一化到学问综合型的转变,利于教师从教学风格传统向教学方式现代的转化,利于教师从关注面向全体学生向关注全体与个体结合的模式转承.5.变式教学是发掘知识间联系和发展学生思维连续性的需要.变式教学遵从合情推理和演绎证明的的数学认知规律,通过类比联想、猜测证明等方式,使学生通过深入挖掘相同或相反概念、典型例习题的本涵特征和外延属性,获得认知同类或相反事物的通性通法,系统全面的认知数学之间的整体联系,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在一个连续的发展状态,不断应用既有知识,在最近发展区建构新知识,实现知识层级递增,思维发展连续.6.变式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和科教强国战略的需要.变式教学是中国数学教育的特色之一,不仅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为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提供了一个历程蓝本.变式教学能够让学生通过事物的非本质特征的表现形式,认知事物的本质特征和隐藏的本质要素,培养学生的钻研意识和创新精神.江泽民主席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变式教学入手,培养学生的认知事物之间的规律性变化,不断前行,使学生在基于自身的基础上找到发展创新的方法途径,是时代赋予教师的重任,是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科教强国战略的手段之一。

(二)研究的背景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新《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新的教育理念也必将贯穿于教学实践,其中数学探究活动已成为贯穿整个初中数学课程始终的重要内容.数学探究活动能促进学生将原有知识和新知识有效地组合和沟通,使学生获得深切的感受与体验.数学变式的研究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质疑、多思的学习习惯,提高类比推理的思维能力,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而“变式教学”和“变式训练”,通过对数学问题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讨论和思考,能帮助学生打通关节,建构有价值的变式探索研究,展示数学知识

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使所有知识点融会贯通,使思维在所学知识中游刃有余、顺畅飞翔.用继承和发展的观点进行反思牞我们传统的教学确实存在着缺乏培养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现象.

三.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一)概念间界定

变式教学是指相对于某种范式(即数学教材中具体的数学思维成果,含基础知识、知识结构、典型问题、思维模式等)的变式形式,就是不断变更问题的情境或改变思维的角度,在保持事物的本质特征不变的情况下,使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不断迁移的变化方式。变式有多种形式,如“形式变式”、“内容变式”、“方法变式”等。变式是模仿与创新的中介,是创新的重要途径。变式既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途径。通过变式方式进行技能与思维的训练叫做变式训练;采用变式方式进行教学叫做变式教学。变式教学要求在课堂上通过变式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因此,变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是“三”基教学、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二)研究目标

1、通过变式教学,解决如何优化学生教学思维素质的问题。

2、通过变式教学,解决如何使学生贯通教学思想到问题。

3、通过变式教学,解决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益,真正达到“轻负高质”的问题。

(三)一般课堂模式

变式教学概念课的教学模式,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创新学习为基础,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过程。具体操作程序为:“问题情境→探究新知→形成概念→变式深化→变式训练→总结升华”六个环节。应当指出,上述六个环节可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删减。

1、问题情境

新知来源于问题,所以创设问题情境应从概念的来源入手。根据概念的来源,概念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来源于生活、生产、科研等实际,也就是根据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概念;一类是由已知概念得到的新概念。

在“问题情境”环节中,教师活动主要体现在:根据概念类型、设计概念引入变式,将概念还原到客观实际(如实例、模型或已有经验、题组等)提出问题,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所提问题要适当,既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活动主要表现在:激发自主创新学习的情感,积极进行发现性学习。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特定情境中,从实践经验和原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相关的旧知,发现新知、旧知间的联系。

2、探究新知

这是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过程。它包括学生个体自主探究、小组相互讨论、集体相互讨论、师生相互释疑等自主创新的方式。

在“探究新知”环节中,教师活动体现在:(1)教师的主导性。当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适当启发点拨,指导学生明确探究方向,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创新的潜力。教师要创造性地引导学生“探究”,鼓励学生“质疑”,激励学生“超越”,调动学生“选择不,以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并形成教师与学生相互协作的新型师生关系。(2)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既要了解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又要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创设平等、和谐、民主、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求异,敢于争辩。学生活动体现在:(1)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展示学生寻找结论的过程,展示思维过程、探索过程的独特性、层次性和创造性。(2)个体自主探究。(3)小组相互探讨。(4)集体相互交流。

3、形成概念

这是在学生充分探究、讨论的基础上,学生自主归纳、概括、抽象形成概念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活动体现在:对学生实施积极的和适度的鼓励性评价。对抽象概念过程中出现差错的学生,要以宽容、谅解、和蔼的态度对待,允许再“想一想”,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学生活动体现在:(1)学生积极参与的状态。学生在课堂上热情饱满,注意力集中,与老师和谐互动、双向交流。(2)学生参与的广度。人人参与,自由发表意见,充分体会成就感。(3)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

4、变式深化

在形成概念后,不应急于应用概念去解决问题,而应对概念作进一步的探讨,通过辨析变式和等价深化变式,使学生对概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让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变式深化环节中,教师活动体现在:(1)设计概念辨析变式题组,引导学生讨论、探究。

(2)设计概念等价深化变式,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可采用诱导、点拨、适度评价等方法。学生活动体现在:(1)积极调动原有知识,与新学概念进行比较、分析,逐步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与知识系统。(2)根据教师的引导,积极探索、发现新知。通过自主思考、小组讨论等形式,对概念进行更深层次上的认识和把握。

5、变式训练

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交流中所反馈的信息,教师精心选编题目,并通过变式得到一组变式训练题组,让学生在解答、变式、探索中,深化对概念的理解,促进认知结构的内化过程。在变式训练环节中,教师活动表现在:根据知识之间的综合联系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探求变式、求异求新,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其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学生活动表现在:(1)自我探索。针对训练题目,在多方位探求解法的基础上,通过探索题目变式及对变式问题的解决,理解新概念。(2)公开表述。通过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将个人学习成果贡献给大家,同时分享集体学习的成果,从中体验成功的快感,形成自主创新学习的动力。

6、总结升华

在完成上述各环节后,对课堂教学内容及方法作适当的总结,使学生对所学概念、方法的认识得以升华。一是建立新知识的内在联系,并纳入原有知识新系统,形成知识结构,实现内化过程中的再建构;二是对研究问题的方法进行回顾、反思,使学生逐步掌握自主创新学习的方式方法,培养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从而全面完成教学目标,逐步形成创新能力。

四.研究对象

初三的全体学生

五.研究方法和步骤

1、研究的方法:

⑴不同学生成绩对比分析法。

⑵平行班成绩对比分析法。

⑶个体调查法。

2、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年月——月

课题组进行调查研究和可行性论证;制订计划,召开开题会。

(2)、研究与实验阶段:年月——年月

校按课题组要求,制定子课题,全面开展研究和实验活动。

(3)、总结验收阶段:年月——月

对研究和实验结果进行系统整理,对课改进行验收,出版发表有关成果。

(4)、扩大实验,推广成果阶段:年月——年月

六.成果形式

预期研究成果的名称:

1、在研究和试验的基础上编出《初中数学应用问题新题型》;

2、理论研究成果方面要出版著作《中考数学应用问题研究》;

3、完成《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研究》的研究报告;

4、完成《校课题研究报告》及《初中数学变式教学集》整理。

在校领导及实验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此项课题研究必将按时、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

七.理论依据

1、认知结构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建构过程。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和发展是在其认识新知识的过程中伴随着同化和顺应的认知结构不断再建构的过程,是在新水平上

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延伸、改组而形成的新系统。学生只有通过积极自觉的认知活动,来激活大脑中的原有认知结构,使其具有逻辑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即同化与顺应,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再建构。

2、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建构主义的学习就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交流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其中,“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大要素。“情境” “协作”“交流”强调学习的条件和过程,而“意义建构”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建构在于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建构主义的数学教学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活动,而不是对知识的被动接受。真正的数学教学应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在学习目标方面,表现为对知识的深层次的理解;

在学习过程方面,表现为深层次的思维水平;

在学习情境方面,表现为师生、生生之间的积极对话,充分沟通,快乐合作。教师在活动中是调控者、促进者。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创设发展、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通过持续的概括、分析、讨论、探索、假设、检验等高水平的思维活动。

八.课题组成员

组长:王建华

高中物理实验式教学尝试 篇3

关键词:实验;情境;发散思维;评价

一、实验式教学的意义和必要性

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有以下的特点:内容难度大,思维抽象性强,课堂知识量多。如果在教学中单一地以教材为教学依据,难免有照本宣科之感,机械性较强。授课形式的单一化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厌烦,逐渐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部分学生勉强把课本内容熟悉后,在实际的解题中也会感到力不从心,甚至是一筹莫展,束手无策。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推行实验式教学有很大的必要性。用实验式教学突破以往的单一教学模式,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教学效果会大有改善。所谓“实验式”教学是指在现有理论知识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地进行实验来探索知识的教学方式。物理本身就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我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采用这一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归纳出来,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二、如何正确开展“实验式”教学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到对实验式教学内容了如指掌

开展实验式物理教学不是脱离教材的一意孤行,而是以教材内容为实验教学的基础或活动的主线。教师要充分吃透教材,精心设计实验形式,理顺教学脉络,突出教学重点。在备课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本次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接受的难点,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对可能出现的情形逐一考虑,并做好答疑准备工作。如在讲述波的衍射时,波是一种不可见的东西,怎么才能把它讲述好呢?我先做复习工作:什么是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波的反射和折射各遵循什么规律?然后指出要学习的新内容:波的衍射。接下来先提出问题:大家都熟悉“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物理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让学生进行讨论,当然学生的回答可能会千奇百怪。在讨论结束后,实验演示:在水波槽里放一个小挡板,让波源发出的圆形波遇到小挡板,将实验现象用投影仪投影在大屏幕上,可以发现水波绕过小挡板继续传播。将小挡板换成长挡板,重新做实验,结果水波不能绕到长挡板的背后传播,得出初步结论:这个现象说明发生衍射的条件与障碍物的大小有关。接着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得出进一步结论:窄缝宽度跟波长相差不多时,有明显的衍射现象;窄缝宽度比波长大得多时,衍射现象越不明显;窄缝宽度与波长相比非常大时,水波将直线传播,观察不到衍射现象。最终结论: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衍射是波的特有现象。布置思考问题:我们站在大柱子后面能听到前面人说话的声音,而太阳光照到大柱子上却在后面形成了影,为什么?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验教学前后进行归纳、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时刻提醒自己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而非简单接受的被动对象。在课堂教学之前,必须向学生明确他们所要学习的新知识,确保学生做好预习与准备工作,不打无准备之仗。教师可以预先以问题形式布置给学生,引发他们探讨,但教师不做正确与错误的评判。在接下来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带着探索真相的心情去学习,这时学生的好奇心很强,注意力和观察力都较为集中。

如在讲述重力和自由落体运动时,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都学过“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这课,它讲述的是伽力略在比萨斜塔通过实验推翻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理论的事情。你们对这一实验认同吗?结果,好多同学认为,既然书上是这么写的,那它一定是正确的,可心里又觉得好象应该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是正确的。在大家各抒己见后,我通过真空实验管做了这个实验,真切地让学生目睹羽毛和纸张及石块同时落地的“真相”。接着,进一步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如果伽力略真的做这个实验的话,他有没有失败的危险?最后学生得出结论:在真空中物体只受重力,或者在空气中,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很小,物体从静止竖直下落,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在学习了上述内容之后,我们引入了运动规律的三个公式,学生对本堂内容接受起来较为轻松。

(三)充分利用各种教具,不断拓宽实验教学领域

实验教学大部分在课堂上进行,因为受场地等因素限制,不能把每堂课都安排在实验室内进行。但不能因为这些不利因素就简化教学内容,从而使教学质量打了折扣。因此我们进行了多种尝试:自制教具、利用多媒体、学生设计简单实验、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制作比赛、进行社会调查、组织科普宣传等,通过以上的方法,开拓他们的视野,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作风。如我的学生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设计的多功能老人用拐杖,既利用了力学知识,又加入了光学内容(夜间照明),同时还有危险报警装置。虽然,学生的作品很简单,甚至是简陋,但他们在动手实践过程中,重温了所学知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学以致用,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鼓励学生的超常思维,对部分学生提出的“非常规”实验方法,教师不可一棒子打死。比如在测量建筑物高度的问题上,教师要求用所学的气压知识解释,标准答案应该利用气压随高度变化这一规律来解决。但某学生却说用长绳吊住气压表下垂至地面,然后测绳长即可。有一部分学生对此窃笑,教师要给予肯定,然后让学生发散思维,看看还有哪些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最后竟然得到了十五六种答案。教师要结合实验过程认真给出评语,表扬优点,指出缺陷,让每个学生都对自己的实验有一个正确的总体认识。

“实验探索式”教学 篇4

1 设立实验对照

一个成功的实验, 通常情况下必须有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 并且排除其他干扰情况, 这样才能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 起到验证理论或探索未知的实际作用。很多学生及少数教师不重视实验对照的设立, 尤其是阴性实验对照的设立, 只注重实验结果本身, 这对于因为实验操作失误导致的失败很难进行分析。通过强调实验中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的设立, 能够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具体实验中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实验意义的分析, 能够使学生加深对设立实验对照意义的理解。

2 强化实验设计教学

学生通过对理论课的学习, 初步掌握了细菌的分布规律和消毒灭菌的方法, 因此在“细菌的分布与消毒”实验中, 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训练上。由于学生没有进行过科研, 不懂得什么叫实验设计, 因此, 需要教师积极引导, 恰当调整实验难度。教师应先介绍本次实验所需的实验材料, 如无菌固体平板培养基、抗生素药纸片、各种消毒液和菌种等, 然后设置相关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比如学生学习了微生物学的总论, 知道了细菌的分布规律 (细菌不但在空气、水、物体表面等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在人体的皮肤上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也大量存在) 后, 请学生设计实验1:如何证明空气中有细菌存在?如何证明人体皮肤表面有细菌存在?在进行输液注射、手术等医疗操作时, 需要对局部皮肤进行消毒, 防止感染发生, 那么消毒剂到底有没有杀菌作用?请学生设计实验2:如何证明消毒剂具有杀菌作用?皮肤经过消毒剂消毒后是否达到无菌的目标?对于空气中的细菌通常采用紫外线照射方法进行杀菌, 那么紫外线照射后是否把空气中的细菌杀死了?请学生设计实验3:如何证明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在生活中经常会因为感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在夏秋季节经常会因为饮食不洁引起肠道感染, 这些感染都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杀菌治疗, 那么抗生素到底能否杀菌, 哪些细菌对哪些抗生素敏感?请学生设计实验4:如何证明抗生素具有杀菌作用?如何证明不同种类的抗生素杀菌作用不同?针对以上每个实验给学生10~15分钟时间, 让学生进行讨论, 每个实验小组重点负责一个实验的设计, 讨论后选出学生代表, 到讲台上以准教师的身份给其他学生讲解实验设计思路, 然后由其他学生补充, 教师给予适当引导, 最后形成一致意见, 由该学生代表在讲台上进行操作演示。操作完成后, 再由其他学生指出其操作错误之处。实验设计、讲解、操作演示的过程,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也使其了解了自己的不足,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实验设计, 使学生初步懂得了实验设计的含义与方法,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不但为其今后的科研打下基础, 同时也为其今后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创新性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注重对实验结果与实验过程的分析

笔者在多年传统验证式实验教学中发现, 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分析是一个薄弱环节。实验操作完成后, 学生对于实验结果的描述, 通常都是很简单的, 没有做出深入分析。为了强化对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 我们把渐进性探索式实验教学的思路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 同时选择一些实验结果观察分析难度较大的实验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在细菌学实验中, “肠道杆菌的分离鉴定”实验操作比较容易, 但观察分析实验结果比较难, 在这一单元的实验教学中, 我们把教学重点放在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分析上。在实验课的开始, 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肠道杆菌分离鉴定程序和原理、实验操作和对结果的观察分析方法。然后将实验所需要的培养基和5种待鉴定的实验菌种 (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 经过精心编号后分发给学生, 通常每个实验组的菌种编号都不同, 这样做可以避免学生照搬其他学生的实验分析。实验要求以每个实验小组为单位, 实验完成后, 通过实验小组成员的观察、讨论和分析, 判断出每个编号的待检菌种是哪种细菌, 然后向教师进行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析判断情况, 指出学生在分析中的不足之处, 将其课堂表现记入实验课的课堂成绩中。实验设计的关键在于教师分发给学生的菌种是未知菌种, 学生只有操作正确且充分掌握实验结果观察分析的要领, 才能对5种未知肠道杆菌进行鉴定, 如果操作有误, 就会增加实验分析的难度, 同时每个实验组菌种的顺序编号又不同, 学生只能在实验组内部独立进行分析讨论, 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这种实验教学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注重对实验意义的讨论

笔者在多年的实验教学中发现, 很多学生对实验意义的理解很模糊, 在写实验报告时不知道如何表述。针对过去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每个实验单元的实验教学中加强了对实验意义的探讨。如对细菌革兰染色临床实际意义的分析, 就要求学生在实验报告中对实验意义讨论。通过对实验意义的强化教学, 使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加充分, 增强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5 实验报告的要求

要求学生首先回忆自己所做实验的过程及实验结果, 然后独立完成实验报告的书写。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题目、实验材料、实验操作、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和实验意义的讨论等几项内容。对于实验材料, 要求学生写出主要的即可, 不一定很全, 重点要放在对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上。在此过程中, 要避免实验报告的抄袭和应付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有些学生不知道实验报告怎么写, 还有一些学生由于懒惰, 不愿意动脑动手。针对实验报告的抄袭现象, 我们在实验课结束前的几分钟内, 把实验报告的题目、要求写在黑板上, 向学生逐一说明, 让学生充分掌握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和内容要领, 对于每项内容应该如何写, 教师逐一进行详细说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对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部分, 要求学生实事求是, 根据自己的实验操作及结果进行分析书写。在一个实验组中, 如果有2份实验报告的形式、内容完全一样, 则将其实验报告成绩判为不及格。通过几年的实践, 学生实验报告的抄袭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微生物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实践性课程, 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观,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涉及实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低年级的学生, 操作最多的是传统的验证性实验, 如何从验证性实验教学过渡到渐进性探索式实验教学, 需要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积极思考并实践。渐进性探索式实验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但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建立在一定的知识框架和现有的物质基础上。恰当地设置实验难度, 渐进性地实施探索式实验教学, 使学生能循序渐进地从验证性实验过渡到探索式实验, 最终掌握探索式实验的方法, 逐步达到能自主设计实验,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蒉

摘要:介绍渐进性探索式实验教学法在微生物学中的应用, 探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数学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篇5

摘 要:提出数学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从创设情境、引导探索、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方面,研究优化数学支架式教学环节的基本策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升学生数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支架式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4.1;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0-0067-01

“支架”在建筑行业指的是“脚手架”,这里指的是为学习者提供概念框架,让学生深入了解知识,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构建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支架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教学任务从教师转移到学生,直至撤去支架后,学生能够独立学习,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支架式教学策略方式,为学生构建了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使学生通过这个体系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取得更大的进步。能够使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然后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采用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法。

一、把握数学“支架式”教学模式理论依据

现在所研究的“支架式”教学,是在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他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分为两个水平:第一,“实际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儿童独立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的心理水平;第二,“可能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儿童在有家长或者老师帮助下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的心理水平。这两个心理发展水平被称为“最近发展区”。二者交互运动,实现儿童心理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教学应当从“最近发展区”出发,并且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这就是“支架式”教学模式的雏形。

二、优化数学“支架式”教学环节基本策略

一般来说,“支架式”课堂教学分为如下环节:创设情境、引导探索、自主探究、协作学习以及效果评价五个部分,下面就从这五个方面来逐条剖析。

(1)创设情境。求知欲是探索未知世界的开始。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是在面对疑问时。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抓住学生这个性格特点,为学生营造“问题解决”的氛围,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仔细观察事物,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教师采用“支架式”的授课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章可循,引导学生不断前进,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学习比例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可以在小小的地球仪上看到整个世界?这运用了什么数学知识?”通过创设情境,生动形象地让学生展开联想,打开思维,提高能力。

(2)引导探索。“支架”的搭建,要选在教师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情境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辅助学生确立目标,这样才有前进的方向,不会偏离主题;其次,教师应当根据学习内容,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概念框架,为学生的自主探索保驾护航;再次,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从学生反馈的信息中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支架式”教学是将教学任务逐步由教师转移到学生,因此,在探索问题情境时,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要随着学生能力的增长而不断减少,逐步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索,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独立探索。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所以,教师应当在学生不偏离主题的情况下,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索的方向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主体,因此每个学生的选择都会不同。这样,基本上将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都涵盖了。教师集中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解决探索中遇到的难题,在提高了课堂效率的同时,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能力。

(4)协作学习。协作学习能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活泼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生与学生之间,或者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探讨在探索中遇到的问题,共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这样,既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又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集中处理遇到的这些问题,让学生可以对知识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构建知识体系,完成对知识的意义构建。

(5)效果评价。效果评价包括个人评价和集体评价。课堂上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评价的目的更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是在问题探索过程中实现的,因此,要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要评价学习的结果,也要评价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习,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通过效果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还有欠缺。这样,既能使学生增强自信,还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结束语

“支架式”教学模式是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型教育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针对学生的教育至关重要。教师奋斗在教学事业的第一线,一定要大胆创新,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及教学内容,不断探讨钻研教学方式,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实验探索式”教学 篇6

【关键词】“渗透式”数学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0C-0141-02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化的发展,社会对机电、工程、经济等专业的高职毕业生的数学知识结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这些专业的学生能灵活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知识、数学软件解决专业中与数学有联系的实际问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使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信息化社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数学实验是借助计算机和数学软件学习数学和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活动形式,是现代计算机发展的最新成果在数学领域的具体应用,是教学中使学生学会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必经之路。如何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实验教学,成为大家关注与研究的问题。

一、四段“渗透式”数学实验教学方案

像许多高职、本科院校一样,我们最初开展数学实验教学,是将数学实验作为一门课程独立于高职数学课程之外,以开设选修课的方式展开,但教学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现在选修课程面对的是部分学生,开课时间一般不能与数学课程教学内容同步,与高职数学课程结合得不够紧密,不能面对全体,不能体现数学实验对数学课程学习的促进作用。于是提出将数学实验渗透到数学课程教学中,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并总结出四段“渗透式”数学实验教学方案(如图1所示),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数学学科的特点,将数学实验按照“实验基础”“演示实验”“独立实验”及“综合实验”四段逐步由易到难渗透到高职课程教学之中,除第一阶段的实验基础,后面三个阶段的数学实验,是相互重叠,螺旋上升,逐步从简单到复杂,从以教师演示为主到学生操作为主的过程。

图1 四段“渗透式”数学实验

(一)实验基础

“实验基础”是数学实验基础内容的教学,是实验教学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主要让学生了解数学软件的基本操作与常用命令系统,N-S流程图,数学实验的概念、背景及数学实验过程和方法,了解数学实验是怎么一回事,知道数学实验的环节等。数学实验基础内容的教学在整个实验教学系统中,起奠基性的作用,放在课程教学的开始部分,它是后续顺利开展数学实验的关键。

(二)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是指数学实验的演示教学,是实验教学的第二个阶段,教师结合高职数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实验教学设计,在教学中通过数学实验的演示,组织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实验设计基于课程所涉及的数学理论、数学方法及各种数学运算,实验项目有数学理论形成过程的探索、数学理论与方法的实验验证、数值计算的实验求解等。数学实验的演示教学在整个实验教学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课堂教学中开展数学实验的主要形式,是学生进行独立数学实验,获得实验方法的模仿对象。

(三)独立实验

“独立实验”是指学生独立完成数学实验,是实验教学的第三阶段,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实验,由学生独立完成,以提高学生用数学实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实验能力。学生独立完成数学实验在整个实验教学系统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一环节为学生独立完成综合性较强的数学实验打下基础。

(四)综合实验

“综合实验”是指综合性数学实验教学,是实验教学的第四个阶段,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专业知识,将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相结合,解决综合性较强的实际应用问题,专业应用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实验应用能力。教学过程中,以解决专业中的数学问题、现实应用问题为目标,学生借助数学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般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模型、实现算法、检验评价、形成论文等过程。学生学习活动的形式是小组学习,每小组三人,异质分组,教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仅作为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

二、数学实验的设计

实施四段“渗透式”数学实验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每位教师都面临着如何根据教学内容科学而合理地设计数学实验,我们在设计实验过程中,根据实验的性质、内容和目标,将实验大致分为计算型实验、验证型实验和发现型实验三种基本实验类型,下面我们以这三种基本类型讨论实验设计。

(一)计算型实验设计

计算型实验是根据算式或数学表达式,用数学软件中的命令可直接求出运算结果的数学实验。高职数学中,有许多计算问题,要求学生花大量时间进行手工计算,如求函数极限、导数、不定积分、定积分、解线性方程、行列式求值、矩阵的运算、矩阵求逆等,有些手算很繁琐、没有固定方法,学生花了很长时间,还难于计算出正确的结果,对于高职学生,碰到计算量大,费时多的复杂计算机题,往往会有畏难情绪,容易算错。引入数学实验进行数值计算,一些繁杂、计算量大的计算题,可以借助数学软件Mathematica、Matlab完成,数学软件计算准确、费时少、操作简单,相对于手算,学生更喜欢用计算机完成较为复杂的计算。但教学时要注意,学生在运用数学软件进行计算前,要掌握手工计算的一般方法,能进行计算量小、较为简单、又有代表性的基本计算,以理解计算方法和原理。

(二)验证型实验设计

验证型实验是通过数学实验检验已知的数学结论是否正确的实验。高职数学中的许多定理、公式等都可以通过验证性实验,验证其正确性,以增强数学结论的可信度,使抽象的数学结论具体化、直观化,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论、方法的理解。比如,验证导数的几何意义,用数学实验设计出如下数形结合的图形演示(如图2所示):拖动x轴上的动点x0,计算机即时作出曲线f (x)上点(x0,f (x0))的切线,并测算出切线的倾斜角β的正切值tan(β)和函数在该点处的导数值f(x0),将两者进行比较,可以看到,它们始终相等,这一数学实验从“数”与“形”两个方面直观地验证了导数的几何性质,加深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

图2

(三)发现型实验设计

发现性实验是学生在实验前并不知道数学结论,从数学问题出发,通过设计数学实验,在实验现象中探索其中可能存在的数学规律,提出数学猜想的过程。实验主要以课程中所涉及的数学理论为实验内容,将数学概念、数学定理、数学性质等数学理论可视化、形象化、数据化,学生通过观察、统计、分析,在探索中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猜想。如图2所示的实验设计,不仅可以验证一阶导数的几何意义,还可以用来发现函数的一阶导数符号与函数的单调性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演示实验时,提出问题:函数在某个区间上是增函数时,函数的一阶导数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当函数是增函数时,函数的一阶导数值始终大于零,显然学生也能发现当函数为减函数时,则一阶导数的符号为负,从而获得猜想,加深对相关定理的理解。

三、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

(一)数学实验不能代替数学中的演绎推理

从以上三类数学实验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数学实验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数值计算、验证数学理论、提供直观动态的数学现象供人们发现数学规律,教学中,数学理论的逻辑推理与证明不能用验证性数学实验替代,不能夸大实验教学的作用而忽视数学理论的逻辑性、严密性,减少对高职学生必要的逻辑思维训练。

(二)适当降低计算技能、技巧的训练要求

传统数学教学中,常常花费许多时间讲解计算方法和解题技巧,学生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手工计算,以提高数学计算的技能、技巧,保证计算的正确性和解题速度。在计算机时代,数学软件能解决高职生所涉及的一切数值计算问题,学生计算的技能和技巧已不那么重要,而掌握数学软件进行复杂运算是时代对高职生的要求,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降低对学生的计算技能、技巧的训练要求,提高运用计算机进行复杂数值计算和符号运算的能力。

(三)思维训练仍是教学重点

由于增加了数学实验,高职数学的总课时又没发生变化,不能过分强调实验教学而刻意压缩必要的理论教学,特别是某些典型而难度不大的理论证明,要详细学习。高职数学中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仍是高职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的教学,数学思维的训练仍是课程教学的核心,不能因为实施“渗透式”数学实验教学方案而忽视学生的思维训练。

教学实践表明,“渗透式”数学实验教学方案可与高职数学课程教学高度融合,增强数学教学的直观性、操作性、探索性,提升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加深对数学理论与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覃思乾.数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与特征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6(3)

【作者简介】莫 平(1965- ),女,武汉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数学教育,高职计算机教育。

“实验探索式”教学 篇7

1《数字图像处理》实验现状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内容繁杂,难度偏大,并且实践性很强,由于教学时间有限,难以将全部内容一一讲透,传统教学模式中多以基本理论讲解为主,配以实验结果演示及学生对基本理论的验证性实验强化教学效果。虽然学生能够感受到抽象理论的具体用途,但忽视理论实现步骤,造成学生在一些繁杂的数学推导面前望而却步,也难以掌握算法设计细节,当面对新的图像处理问题时仍然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思路,从而逐渐丧失学习兴趣。这种现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通过自主学习和研究型学习等方法强化学生的学习技能。

由于图像处理算法最终要通过计算机或其它硬件实现,课程教学应结合课堂理论讲述配以相应的实验环节,使学生通过实验消化和掌握图像处理的原理和用途。但由于内容庞杂、学时少、难度大等因素,现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学生实验时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探索一种适合《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的新模式,引导学生通过课堂听讲、查阅资料、编程实验等学习方式掌握教学内容,解决课时少、内容多、难度大的实验教学矛盾,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迫切。因此,借鉴国内外高校的教学思想,在教改过程中我们想到以课题为主线来驱动整个实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模拟科学研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加强对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

2《数字图像处理》课题驱动式实验教学的探索

课题驱动实验教学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原理,强调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学生的实验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兴趣和动机。这种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新型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以课题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注重实践。为此我们在课题设计、组织实施及实验效果评价方面进行了如下探索。

2.1 实验课题选择

《数字图像处理》课题驱动式实验部分要求学生围绕数个课题,在“课题驱动”下模拟科研活动的大致流程展开实验。课题是整个教学环节的关键所在,课题设计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经过对课堂及实验教学的多届次讨论,我们确立了以下选题原则:

1)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涵盖关键知识点,让学生通过实验训练加深对课程的基础知识的理解。

2)难度适宜,以课本为基础而稍高于课本,让学生通过刻苦努力能够解决;避免因实验任务过于饱满,学生产生“反正许多同学也不会”等畏难与松懈思想而放弃努力的现象。

3)实验顺序安排上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每次实验中均包含部分课堂未讲解但要求自学的知识点,最大程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4)允许参考,杜绝拿来主义,由于MATLAB等开发平台中有现成的图像处理模块,实验存在直接调用系统函数的可能,这不利于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应允许学生参考系统函数,但要求自己重新编写相关函数。

根据以上原则,选取的课题内容包括图像统计特征分析及几何变换、图像时频域增强、图像恢复、图像压缩、图像分割等,每一部分包括2~3个题目。可结合科研课题进行设计,但需注意课题的独立性与可视性。学生选择课题时允许有所侧重,但均需形成文献综述、算法设计、编程实践的完整性模块。

2.2 组织实施

课题确立之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3人/组,为避免学生找借口,中途不允许更换),在教师引导下,根据给定课题涵盖的知识点,模仿科研方法,在图1所示的流程下开展实验。在课题调研阶段,首先通过钻研教材、笔记、参考书籍上的相关内容巩固基础知识,然后查阅数字图书馆中的相关期刊论文,资料、网络信息来深化知识内涵,拓宽知识面。在文献综述阶段,每人根据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最终形成明确观点,撰写综述报告。在上机实验阶段,小组根据综述内容,设计实验方案和步骤、编程验证。在实验答辩阶段,小组同学协助完成综述报告、实验方案及算法验证,并通过PPT报告实验工作,接受老师和同学的质疑和评价,小组成员根据学生和教师提的意见修正文献综述报告、实验方案设计及研究论文,教师和学生根据平时表现、汇报结果共同打分作为学生实验成绩。若实验学时所限,为充分锻炼同学,每组可选一位同学报告其中一个部分。由于课题作为有机整体,每一同学对各部分都必须熟悉,能够避免搭便车的偷懒行为,此外由于课题的相似性,不同组之间可交叉评价,辅助老师起到监督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实验课题强调学生组独立完成,但并非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放任自流。相反,教师的作用要明显大于单一验证性实验中的作用。除了课题拟定阶段的工作,教师在各阶段均有明确的角色分配。在课题调研阶段,教师的角色是任务安排者,应当限定学生查阅范围。在文献综述阶段,教师的角色是智库人员,应当采用“启发但不代替”的指导原则,提供综述报告格式,并预防学生文献综述过偏过泛现象发生。在上机实验阶段,教师的角色是评价者,应当遵照“评价但不解答”的原则,检查学生文档及算法的正确性与完整性。在实验课题答辩阶段,教师的角色是评判员与汇总员,应进行总结性的点评、纠正、补充、阐发、归纳等工作,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系统、深刻的认识。总体而言,为取得较好的课题驱动式实验效果,教师应当拥有“放而不散”的心理准备和指导原则。

3 教学效果

3.1 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参与课题驱动式实验教学的学生从被动的授课对象及单一的实验验证者转变为自主学习与探索的主体,学习积极性被调用起来,学习兴趣大为提高,“等靠要”的思想被彻底摒弃,自始至终都保持着极大热情,不同小组之间存在竞争,每一小组都认真开展实验,组内每人都尽其所能提高课题质量。他们充分利用课堂及业余时间,查找搜集和整理资料,热烈讨论并编程实践。最后制作PPT展示自己的成果,从内容到形式,都经过精心准备。从课堂上汇报者的专注程度及讨论热烈程度可以看出,学生对待每次课题都是认真投入的,不少学生反映,像这样全程必须亲自动手的实验并不多见,劳动量也很大,开始存在无法完成的心理压力,但全程下来,觉得特别充实,收获很大。

3.2 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

在每一课题中,均有课堂上未讲授的知识,并且不少知识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学生必须通过查阅文献或创新思路来优化自己的项目,不仅要了解知识,而且要掌握知识点的内涵。学生主动性的去探求知识,有目的的进行学习,在实践中,加深了对基本知识和概念的掌握,通过协作和互助,学生在交流探索的同时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在答辩中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展示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对比其他组的成果,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反复加深印象,从而巩固了相关理论知识。

3.3 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通过图书馆和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等多方面,虽然同学们意识到学习能力培养很重要,但较少接受自主学习能力的系统训练。在课题驱动教学模式下,没有教师灌输,也没有现成答案,学生只能通过自己努力及团队协作查找整理资料。解决课题过程中,能较规范地书写研究报告,梳理相关概念,进行程序设计,总结课题开发过程通过这一系列训练能提高获取知识能力、程序设计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且学生通过课题答辩能检验自主学习能力的成效,加深对课题及所学知识的理解。

3.4 锻炼和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在学生的大学生活中常体现在课余活动之中,学习上则历来强调独立性。在“课题驱动式”实验教学中,学生认识到,知识学习中也需要团队精神,这和独立思考并不相悖。不少同学反映,“两个苹果”的比喻在此体现得尤为形象,学生既能吸收同组及同班同学提供的新知识(即交换别人的苹果),也必须为其它同学提供新知识(即自己也要有苹果)。这种交换通过团队来进行,团队形成的成果往往大于个人所想所做。学生无论是走上工作岗位还是继续深造,均需要依托项目组开展工作。在本科阶段训练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团队精神,有助于同学更好地适应社会。在课题驱动式实验教学结束时,不少同学认为这一模式是一种很好的实验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4 结束语

在课题驱动模式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在目标约束下“在实践中学习”,并通过实践检验和加强学习效果。这和传统教育体制下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基础理论和知识的训练和掌握方面的教学方法存在明显差异。目前国内也有很多高校开始重视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将越来越多的实践环节引入到高校本科教学中[2,3,4,5]。本文以上述教学模式的改革为背景,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实验中实施课题驱动模式教学法,较好地解决了课时少、内容多、难度大的实验教学矛盾,是教育理念的更新,也是教学方法的探索。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该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团队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GONZALEZ R C,WOODS R E.Digital Image Processing[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金炜,周亚训.“数字图像处理”课程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3(7):82-83.

[3]李熙莹.“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J].计算机教育,2008,68(08):17-18.

[4]赵泉华,宋伟东.测绘工程专业《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探索[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12(4):435-437.

“实验探索式”教学 篇8

《微生物学》是高等院校生物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不仅要求学生熟悉微生物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同时要掌握微生物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鉴于该课程的重要性, 目前已有很多高校的相关从业教师、学者对其教学方法、授课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然而关于“翻转式教学”在微生物学实验实践授课中的运用所涉及的具体实施途径却无人尝试。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是微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科学地设计实验路线、统筹地安排实验时间、放手的自由实验空间对提高学生的主动精神和科学的思维能力有重要意义。本人根据多年的从教经验, 将翻转式教学引入到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 对其实施途径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转变观念, 以学生为主

在传统教学中, 课堂上教师主要进行知识的传授, 知识习得由学生课后自己完成。这种授课模式决定了在师生的有效接触时间范围内, 教师处于主导和引领地位。教师根据预先设定的教学内容宣讲和传授, 虽然轻松掌握了课程进度, 但是这样做的弊端是忽略了学生领悟和推演能力的个体差异性, 不利于及时发现个别学生的实际问题, 同时挫败了一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得学生在“填鸭式”的被动接纳中向大脑无为的深渊越滑越远。而翻转式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颠覆, 即学生自己在课堂前通过书本、视频、网络、多媒体课件等已经完成知识的学习和储备, 而在课堂上, 教师主要是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通过问题讨论、知识运用等形式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习得。这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 以满足学生需要为目的的教学方式, 能够有的放矢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问, 同时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整体课程的掌握情况, 从中甄别出需要推动的后进生和发现、激励思维活跃、有创新精神的优等生。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主是“翻转式教学”的核心理念。

二、储备充分的学习资料

课前自主学习是“翻转式教学”顺利实施的根本途径, 不仅适用于理论课, 在实验实践教学过程中同样适用。自主学习需要齐备的相关资料, 对于实验课程, 授课内容不仅涉及理论知识, 同时更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 因此, 仅满足理论教学的文字、图片和相关原理的视频音像等尚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要想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正确的操作, 准确的操作步骤和手法、精准的时间把握都很重要。为了让学生有感性认识, 相关教师应提前充分准备相应的多媒体资源并在网络课堂中共享以供学生自主预习、演练、模仿, 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一) 实验课前先行讨论

预习结束即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吗?这样达不到“翻转式教学”的目的。预习结束之后课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于验证类实验, 如菌体形态的观察、革兰氏染色等, 在告知其注意事项前不妨讨论:该实验关键的步骤是什么?为什么?有同学调焦的时候总是看不见菌体, 为什么?把这些以前实验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前进行讨论, 并得出结论, 或者带着这个疑问在实验过程中找到解决方案, 会比直接讲授更能留下强烈记忆, 加深印象。对于设计类实验, 课前讨论更有必要。过去的常规授课即便是设计性实验, 学生来到实验室时各种材料已经准备齐备, 学生只要了解原理, 按照要求操作即可, 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做实验犹如走马观花, 来不及深刻思考, 更不用说培养创新精神。而新的教法让我们先预习再讨论, 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和斟酌, 比如我们可以这样讨论, 这个设计完美吗?为什么?如果不完美可以怎样改进?设计中哪个环节最重要?当回答完这些问题, 同学们就会在真正的实验中对每个环节心知肚明, 他们因为知道其中的实验原理而注意细节, 实验出现误差和失败的几率也会更低。更重要的是在讨论式教学中, 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 每个大脑都是一个小宇宙, 大家在集思广益中擦出火花, 虽然不是每次提议都正确, 但每次争议都促进了大家的思考, 而科学的思维方式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目的。

(二) 学生自行设计实验, 准备材料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 实验材料都是由任课教师提前准备, 课堂中由教师讲述实验原理、注意事项, 然后示范进行实验。新的教学方法更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在一些灵活性较强的设计性实验上, 我们可以先进行上述讨论, 在实验思路上达成共识, 得出最优的实验方案。然后, 在学生进入实验室后, 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自行准备实验材料。准备材料看似简单, 却包含着智慧。它要求操作者对正确的实验路线已经了然于心, 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 能够统筹地安排时间, 在最快、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实验。由于初次涉及这种教学方法, 学生在新奇之余也难免因为经验不足丢三落四, 顾此失彼, 教师可以在期间巡回提示。如此这般, 在材料的准备过程中, 不仅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主动精神, 同时使得他们更加具备责任感。

(三) 放手实验, 监督提示

完成了上述过程, 学生对实验的内容、原理、过程已经成竹在胸, 放手实验就变成水到渠成的事了。这时候教师只需要在一旁巡视, 点播即可。因为可能碰到的问题在先前的讨论中都已经予以注意, 此时再出现的问题就很少了。

(四) 设立与之适应的教学评价机制

传统的教育对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多以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 将实验基本原理和关键的细节部分并入课程的理论试卷中, 通过学生回答问题考察学生的具体掌握情况。 (2) 在实验过程中考核评估学生操作的正确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3) 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和实验的具体表现记录平时成绩。然而在新的教学模式下, 这种评价体系不能如实地反映学生自主学习、管理时间和自我组织的能力, 也不能考量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精神, 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与“翻转式教学”相适应的学生评价机制, 对学生的课前自习、实验材料准备、课堂中的讨论和操作以及课后的整理与收尾进行全方位的评估, 以摸清学生的实际情况, 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水平。

为验证该法的可实践性和学生的接纳情况, 在对以上新教法连续实施两个学期结束后对改革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 参与测评的学生中, 有94%的学生支持新的教学方法, 表示对授课方法非常满意;4%的学生认为无所谓;仅有极少数学生表示反对, 原因是实验过程过于复杂。由此可见, 翻转式教学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教学方法, 如果方法得当、途径正确在实验实践教学中同样具有适应性[5], 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科研热情, 消除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而增加自强意识,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这种教法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为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这也是这场教育史上的革命在没有任何官方和权威机构组织引导的情况下被广为传播并被纷纷效仿的原因。

摘要:世界各国出于各种原因均考虑缩短学制, 如何在压缩学时的基础上保证教学质量已成为热议的话题。源自欧美国家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翻转式教学” (Flipped Classroom) 成为达到该目的的一条有效途径。笔者根据从教经验, 将“翻转式教学”引入微生物学实验教学, 并探索出一系列支撑该教法顺利实施的教学程序。效果跟踪发现翻转式教学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教学方法, 能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 激发科研热情, 消除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而增加自强意识,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此次探索为业界实现教育模式创新、学生素质培养提供了初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翻转式教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探索

参考文献

[1]路丽娜.“翻转课堂”:传统课堂面临的挑战及变革路径[J].大学教育科学, 2014, (66) :66-70.

[2]吴文静.简评翻转式教学模式[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 48 (4) :129-130.

[3]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 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 2014, (7) :5-16.

[4]林雁冰, 颜霞, 邱立, 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微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设计与思考[J].动物医学进展, 2015, 36 (12) :168-171.

“实验探索式”教学 篇9

一、“苏式历史课堂”的定义

何为“苏式课堂”,“苏式历史课堂”?“苏式课堂”是基于教学一般规律,基于苏州地域文化背景,基于苏州自由开放的时代特征的,体现苏州特色的课堂教学派别。它是叶圣陶教育思想,苏州教育人的价值追求,苏州地区课堂教学优秀经验的集中体现(1)。而“苏式历史课堂”是将苏州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结构和苏州区域特色两者融于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高效地实现历史教学目标的一种课堂形态,集中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精神和苏州教育的现代化。

二、初中历史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011年初,教育部颁发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课标“反映了推进新课改不断深化的精神,是初中历史教育的纲领性、指导性文献”(2)。2011年版新课标更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会学习,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及评价方式。历史新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教学提出了三维立体的教学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基本知识,还要逐步提高历史学习能力,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形成爱国主义情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一名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目前,中学阶段历史教学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比较普遍,很多老师还是沿袭传统的一堂课讲到底的教学模式。由于历史在中考中只占50分,因此很多家长、学生都不重视历史学科,许多历史老师因此不积极改革教学方式,研究创新教学模式,导致历史课没有了生命力,只有枯燥的知识点,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这次苏式课堂的提出是一次改革契机,让我们反思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历史教学。

三、星海实验中学“畅游式”苏式课堂

笔者所在园区星海实验中学办学15年,中考连续十二年取得好成绩,全体星海人在为取得的成绩倍感自豪的同时,也开始理性总结经验,梳理星海教育文化,使之成为星海人宝贵的精神财富。苏州市教育局推出的“苏式课堂”研究给了我们平台和契机,学校的苏式历史课堂也立足于将苏州特点与学校特色有效融合。

星海实验中学结合园区和星海学校的特色,提出了“畅游式”苏式课堂的课题。畅游式学习指学生学习时,能沉浸其中,自由快乐地学习,顺畅地克服学习障碍,全面深入地掌握学习内容。简言之,即欢畅地学、顺畅地学。“畅游式”苏式课堂的宗旨是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快乐舞台,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畅游式”学习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畅游式”苏式课堂教学不是拘泥于课堂内的,而是课前、课中、课后三者有机的融合;“畅游式”苏式课堂的三个教学环节不是线性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并不拘泥于谁先谁后,教师在期间适时引导学生内化和生成知识。在畅游式学习实践中,很多老师尝试了微课教学、翻转课堂、合作探究、小组研究性学习等新的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历史教研组围绕学校课题进行了翻转课堂和微课制作的尝试,虽然制作微课,设计学生的导学案等方面需要花费很多精力,但教学实践证明,新技术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方面具有明显效果。

除此以外,历史教研组还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如初二年级有9个同学自发组成了“魅力苏州桥”研究小组。小组成员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考查、专家访谈、资料检索等方式开展研究,学会了资料检索方法,数据分析方法,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并深刻感受到了苏州独特的历史文化,增强了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同学们还撰写了1万多字的研究性学习报告。报告中,同学们经过提炼总结出苏州桥的四大特点:“多”、“古”、“秀”、“趣”,详细讲述了几座著名古桥的历史、现状;报告也指出目前古桥保护现状令人担忧,希望每个苏州市民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古桥。报告还提出口号:“保护古桥,保护苏州文化,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在学生研究性报告基础上,我们专门组织了专家、历史老师对学生的课题报告进行现场答辩,并组织全初二年级同学现场观摩,答辩过程非常精彩。然后,同学们还把研究过程和研究性学习报告做成了宣传展板,在校门口年级橱窗展出。此外小组成员们还围绕自己的研究成果,拍摄了微电影,参加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CRI多语种数字化故事大赛,获得了全国三等奖。这样的课题研究不仅提高了同学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还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苏州乡土课程资源与教材的有机结合。

乡土史作为“一方之全史”,记载的是某一个具体地区历史发展的方方面面,堪称一部微型化了的地方通史。苏式历史课堂教师要充分挖掘苏州乡土历史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如讲到戊戌变法光绪皇帝时,我说:“光绪皇帝的老师,可是我们苏州常熟人哦,大家知道是谁吗?”说到这里,学生立刻一个个睁大了眼睛,接着我说了清末时期十分有名的对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介绍了翁同龢是如何引导光绪帝同慈禧为首的后党集团做斗争并推动光绪皇帝变法的。乡土史能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从而在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中掌握历史知识,感受到历史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积极主动参与历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又如讲初中八年级历史第9课《改革开放》时,我让学生收集苏州特别是园区的乡土史料,感受改革开放给苏州和园区带来的巨大变化。我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在调查研究后写一份调查报告,然后分享。在我的指导下,有的小组开始上网查找资料,查到了很多苏州园区珍贵的老照片。这些照片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过去,与今天的现实形成了强烈对比;有的小组还进行了实地考查和人物访谈。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既感受到了苏州的飞速发展,又深刻理解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性。

(三)星海实验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苏式历史课堂的研究实施需要教研组发挥集体智慧与力量,结合苏州特点、学校特色和学生学情,开发出学生感兴趣的历史校本课程。我校初高中都编写了校本课程,初中部编写并开设了《苏州建筑与文化》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每周一课时,一学期15课时。校本课程开展一学期以来,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很多同学纷纷表示通过校本课程了解了很多苏州建筑的历史与文化,有同学说,“以前很多身边习以为常的东西原来有那么多的文化内涵在里面,真的很奇妙”。“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了苏州民居的特色和文化,后来周日的时候我们一家特地跑到实地考查了一番,还拍了很多照片。我还给爸妈普及了很多苏州民居的知识”。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校形成了浓厚的历史学习氛围。

有人说,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而一群人走则可以走得更远。“苏式历史课堂”,将因一群人的共同行走而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丁震,陈丽霞.“畅游式”课堂行动研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苏州市义务教育“苏式课堂”改革项目研究成果.

[4]“苏式课堂”研究纲要(讨论稿).苏州市义务教育“苏式课堂”改革项目研究成果.

增效式对话教学探索 篇10

一、从俯视到平视,互相欣赏

成功进行增效对话式英语课堂教学的前提是教师必须懂得尊重学生,实现从习惯性的俯视转变为平视。

首先,教师要学会倾听。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是权威的象征,尽管也有与学生的交流,但大多都是教师居高临下地指导、说教,课堂实质上还是教师的一言堂。然而,要做到增效就需要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以欣赏的眼光与学生对视,用不具干扰性的语言给予回应,以恰当的肢体语言鼓励学生,给他们以足够的话语权。

其次,教师要察其言,观其色,积极调控学生情绪。

我发现,当学生过于焦虑或沉默时,对话质量明显降低。于是,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会适时给予提示,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如何探究问题的答案上去,在不知不觉中为那些面子薄、自信不足的学生搭台解围。同时,我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减少直接纠错的次数。纠错过多是导致学生缺乏自信、不愿参加课堂交流的一个重要因素。

再次,实施恰当的评价标准。

正面反馈对学生的成就感和学习动机有促进作用,而负面反馈则会阻碍学生的前进步伐,消耗学生学习的劲头。因此,我一方面引用学生的原话来肯定他们发言中的亮点,如“你的讲述采取的是倒叙形式,一开头就吸引了我”“‘To be general’‘in great details’等短语的使用,使你的陈述更加清晰,更有条理了”等;另一方面,我在提供改进建议的前提下再指出学生的不足,这样会更加有实效。

最后,教师在与学生对话交流中的及时评价应以学生自己原有的水平来衡量他是否进步,而不是横向地进行对照。

这样,语言掌握状况强弱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在对话式的课堂教学中找到自信。

二、精选话题,引发学生对话的愿望

增效对话式的教学特点是互动交流。在师生、生生之间围绕某一知识点或话题互相激发,让学生在公平探究的过程中亲身体验,进而完善知识架构,提高语言实践能力。因此,课堂设计及教学切入点的选择便成了教学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

例如,在教学上海牛津教材高中二年级课本中的“Suffering To Be Beautiful”一文时,我先请学生描述“心目中美丽容颜的衡量标准”,由此引入课文的主题。由于人人对美丽容颜都有话可说,因此学生情绪高涨,积极参与。然后,我提出了一个较私人的问题:“如果可能,你是否想改变自己的长相?改变哪一部分?为什么?”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之后,我再有意抛出“为容颜之美而受罪是否值得”这个问题,并借助学生或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带领学生阅读课文中的两位嘉宾的不同观点,以此启发学生完善先前的回答。在阅读课文嘉宾对外在美与内在美的观点的阐述时,我顺势将“美”的含义推至更高的精神层面。由于设计问题时,充分考虑到了当下整容的风靡对于年轻学生的冲击,学生自然有话可说,营造轻松自然的师生对话环境也就水到渠成了。

小学数学探索式教学的评价 篇11

一、评价内容多维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们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这就是说,评价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来确立内容体系,而且应侧重后面两个维度。

1.关注知识与技能。学习数学首先要获取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和基本的数学技能,该认识的要清晰认识,该记住的要牢牢记住,该理解的要深刻理解,该运用的要能熟练运用。对数学知识技能,不仅要吸收,而且要内化,要使新旧知识技能融合起来,建构起新的知识技能体系。这个体系中各种要素组合有序,便于检索,便于提取,召之即来,来之能用,用得灵活,用得恰当。

2.关注过程与方法。对学生的数学习,不仅要看结果,更应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和掌握数学方法的情况。评价应有利于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之中,勤于实践,大胆探索,乐于动脑、动口、动手,不断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评价还应有利于激励学生与同伴合作求知,既能无保留地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又能虚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评价要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活动中自觉体验,积累学习经验,掌握数学方法。不仅要掌握获取数学知识技能的方法,更要掌握发现新知识的方法,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应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主要看其是否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是否乐于与人合作交流,是否勤于实践,勇于创新。要特别重视思维过程的科学性、条理、广阔性和创造性。评价还应鼓励学生敢于并善于鉴真伪和优劣,善于根据事物本身的特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选用最合适的知识、技能、方法。能够突破思维定势,做到不盲从,不因循守旧。

二、评价主体多元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评价学生时,应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让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评价不能由教师一手包揽,而应由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有关人员构成综合主体,而以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为主。

1.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具有权威性,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准确,不能带有主观好恶的色彩,更不能有情绪化的成分。应尽可能全面一些,三个维度不可或缺。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学习过程,宜作纵向比较而不作横向比较,善于发现闪光点,肯定每一点哪怕是极其微小进步。应以肯定优点为主,指出不足应从鼓励的角度使用语言。

2.学生评价。自评要强调容观性,实事求是,既不能缩小,更要防止夸大其词,言过其实。鼓励学生在自评过程中自我反思,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互评要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尊重自我评价,要把别人的不足当作检查自己的镜子,把别人的长处看做自己努力的目标。这样,互评就不仅仅是检查一个人学习情况的活动,而且是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过程。

3.家长和社区人员评价。家长评价重在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主要看自学情况,看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看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社区人员的评价,主要是考察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能否自觉地去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技能、方法来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评价方式多样化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评价方式都具有各自的特点,教师应结合评价内容及学生学习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映学生的进步历程。”评价方式应尽快实现多样化。

1.书面考试、口试和活动报告相结合。书面考试可用于期中或期末考查,要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和难度,但要避免出偏题、怪题,超越“标准”的要求。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适当增强开放性。口试宜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一般考查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活动报告要在实践活动之后由学生自己撰写,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要多开展个体的和集体的数学实践活动,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其自主地或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2.形成性和终结性结合。形成评价可以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单元测试、家长及社区人员反映和学生成长记录方式。为作好形成性评价,学生、家长、教师都要作好记录。终结性评价通常借助于期末考试,但不能把期末考试特别是期末书面考试作为终结性评价的主要依据,终结评价的依据应侧重于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尤其是努力程度。

3.定量评价和定性评结合。在呈现评价结果时,既可定量,也可定性,并以定性为主。定量评价尽可能不用百分制而用等级制;定性评价可采用评语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有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等。无论是定量评价还是定性评价,其结果都应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4.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结合。做得好的应即时评价,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对那些在考试或活动中表现不佳或出现差错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找出原因,弥补不足,然后改正错误或进行第二、第三次测试。延时评价对那些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具有巨大的激励作用,不可忽视。

四、评价应突出实践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学习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活动,小学数学的评价应十分重视实践性。评价要多用活动报告的方式,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考查自己的学习情况。不管是书面考试还是口试,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无论是定量还是定性评价,都要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评价应突出创新性

自主式阅读教学的探索 篇12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 自己领悟”, 并且对阅读习惯的养成进行过强调:“国文教育一种重要目的———养成读书习惯, 而一般教师常是忽视或遗忘的。科内教材既以含有文学趣味为标准, 即日常生活的必需知识之获得, 当然有赖于以外的书籍。”我想在阅读教学中最大程度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是否可以在发展学生学习潜力, 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方面更有效率。

一、对自主式阅读教学的探索, 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立足课堂,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

叶圣陶先生曾说:“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 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 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 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在日常的课堂阅读教学中, 注重了对学生自主阅读的训练, 以教材为工具, 引导学生在课文学习中把自主阅读当作语文学习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每篇课文, 都给学生自主品味阅读的时间, 让学生在阅读中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并提出对课文个性化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组织教学, 师生共同交流和探讨, 这样既有利于对学生自主阅读意识的培养, 又有利于实现讲堂向学堂的转变。以教材为工具, 还要做到从教材走出去, 进行拓展阅读的训练。叶老也说:“科内教材有定量, 虽足使儿童感兴味, 尚不能厌足。惟有取兴味相类的书籍供给儿童, 使他们有取之不尽的乐趣。如此, 国文教授的收效必大。”适度地从教材中找寻对学生自主阅读训练的材料, 不仅是对学生课内知识的提升, 更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开辟自主阅读课,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

叶老指导说:“为了求得深切的了解, 单读教科书和讲义还不够, 必须找与各种科目有关的课外读物来看。”基于阅读教学的迫切要求和学生阅读的现状, 可尝试在每周语文课上开设一节自主阅读课, 要求学生自带图书, 在课堂上认真阅读。通过开设阅读课, 对学生自主阅读有一个提醒、督促和推进作用。这样做, 可初步实语文教学要突破有限的空间, 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设想, 让这样的读书课将学生引入书籍的殿堂, 领略到作家笔下五彩缤纷的人生世界, 让学生有了更丰富的精神依托。“能引导学生自己动脑筋, 自己得到真理解, 这是好的方法。”叶老还进一步阐述说:“他们动了天君, 得到理解, 当讨论的时候, 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正确吻合, 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甚相合, 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决不会没有困惑, 困惑而没法解决, 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 足以鼓励阅读的兴趣, 增进阅读的效果, 都有很高的价值。”

3定期向学生推荐名篇佳作, 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质量和效率

曾看到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关于建构“主题”教学模式的文章, 我想在自主阅读教学中, 通过一个主题的确立, 整合各方的名篇佳作, 自然高效地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优秀篇章。这样, 在关注学生自主阅读“量”的同时, 也提高了阅读的“质”。叶老说:“选本的阅读是举一, 推到其他东西的阅读是反三, 一贯的目的在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加强阅读能力, 一辈子受用。”教师可以每两周给学生印发一位作家的数篇优秀文章, 如贾平凹、余秋雨、汪曾琪、朱自清、老舍、郁达夫等等的作品, 让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外, 自己咀嚼、品味然后相互交流, 并写出一段自己的感悟或做一些点评。学生对作品的解读, 肯定与老师有很大不同, 自主的阅读、自由的理解,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找到读书的快感, 他们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某位作家, 进而会自觉地找他的书继续钻研, 甚至会在作文中刻意模仿, 久而久之, 写作水平自然也会提高。

4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 并在课堂上给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

学生自主阅读不应该是任意、自流的状态, 为了让学生有读书的成就感, 有必要让他们经常梳理读书的成果和表达自己读书的感悟和心得。叶圣陶先生指出:“既要知新, 又要温故, 在学习的过程中, 匀出一段时间来温理以前读过的, 这是个很好的办法。”“在精读几篇文章之后, 且不要上新的;把以前读过的温理一下, 回味那已有的了解与体会, 更寻求那新生的了解与体会, 效益决不会比一篇新的来得少。”“温故知新当然包括知识的巩固, 但是决不等于单纯的背诵记忆, 而是让学生对已学东西的再认识和新探究。”利用假期让学生完成自己的读书研究论文, 将自己的读书体验与对书籍的鉴赏一并写成总结性的文章。相信这些论文虽然稚嫩却一定是出自学生内心深处最真诚的情感。仅凭课堂灌输式的教学, 学生不会有如此多的收获。另外, 为了让学生之间交流读书心得, 还可以让学生拿写好的稿子就在上课前自己宣读, 这样效果一定不错。“奇文欣赏, 疑义相与析。”如果, 学生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感兴趣, 我们就可以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来探讨和交流, 这种做法对在班级内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5开设专题讲座, 激发学生自主读书的热情

可不定期邀请一些当地作家或知名写作指导人士, 举办诸如《解读〈红楼梦〉》、《余秋雨散文欣赏》、《认识鲁迅》等专题讲座, 使学生产生更强烈的读书愿望。诚如叶老所说:“教师之为教, 不在全盘授予, 而在相机诱导, 必令学生运其才智, 勤其练习, 领悟之源广开, 纯熟之功弥深, 巧为善教者也。”

二、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技能是最成功的教育, 我对自主阅读教学的研究, 就是想引导学生养成以书为伴的习惯, 为将来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像叶老说的“一个人有了这样的习惯, 一辈子读书, 一辈子受用。”

通过努力的探索和实践, 收获了一些经验, 但为了探索更有效的方法, 也为给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也非常有必要对走过的路进行反思, 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开展自主阅读教学, 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师拓展阅读面和更新知识迫在眉睫。“先求诸己而后求诸人, 必须充实自己才能教好学生。”“‘以身作则’, 这真是极端重要的原则, 任何人都应当如此, 教师尤其应当如此。”学生读的书要求教师也不能不读, 否则无法与学生交流。读书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只有不断地学习, 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 自主式阅读教学才会更有效地展开。和学生一起读书, 和学生一起成长, 有压力也有快乐。

2如何协调学生课业负担与阅读的关系。在开展自主式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繁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静心读书, 很可能导致一些学生读一本书拖拖拉拉几个月, 最后不了了之。如何引导学生科学安排学习时间以及如何把学生吸引到自主阅读的轨道上来, 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问题。努力是必须的。

3对学生阅读书籍的选择, 教师必须给予引导。自主阅读, 就存在着学生自由选择书籍的情况。受社会上“快餐文化”, 以及学生浮躁心态的影响, 部分学生会热衷于看日本漫画、低俗画刊、网络小说等等, 这些书学生觉得读起来轻松、热闹, 又不用动脑子, 所以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书籍也是一件重要的工作。“只要教师存乎心间, 相度机会, 或由搜集, 或由创作, 总是能获得有价值的”阅读材料, 让优秀的文学作品真正走入学生的心田, 从这方面讲, 语文教师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上一篇:中职教育吸引力下一篇:错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