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性实验教学(共12篇)
探索性实验教学 篇1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并以学生“初步具有生物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为课程目标之一,由此可见生物实验在教学的重要意义。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让学生动手动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进而喜欢生物,爱学生物。通过实验,学生理解生物学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会更直接,记忆知识更深刻。新课程改革的积极推进,改变传统实验教学,实行实验教学创新,对我们生物教师提出更高要求。认真探究与实践以探究为主体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将成为生物教师的共识。
一、开展探究性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课标的实施,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组建高效的生物课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还要提高质疑意识,探究创新,激发起学习趣味。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倡导探究性学习,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培养动手的能力,还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由于受升学压力和学业评价制度的片面性,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认识不足,教育观念落后,严重影响了探究性学习的开展。生物实验室的建设落后,大多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此外,教师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能力不足,也制约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二、开展探究性学习方法
中学生物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应实践新课标,不断探索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新方法,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 一) 发挥实验小组作用,做好准备。组建实验小组是进行实验教学的先决条件,小组成员的合理搭配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在实验课前,根据实验内容,将全班学生互相搭配分成若干实验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主要负责小组间的的讨论与交流,一名记录员负责认真记录实验现象,一名成员督促学生的纪律,分工合作,充分使用课堂有效时间,从而收到实验课堂教学效果。
( 二) 改变教师观念,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要想让学生爱上生物课,就要激发其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理念,只专注于实验技能的训练,却忽视学生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自觉加强学习,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情感的渗透三者有机结合。对学生多加鼓励,相信学生能成功完成实验,允许学生实验失败。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一种好奇心驱使下,不断质疑,从亲自动手实验中获取科学知识,学会科学的方法。在放手实验时,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实验、去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一些重要的知识,试验材料容易得到,实验手段有利于学生活动的,要尽量安排实验。学生动手,从中得到求知的快乐。例如,在进行“唾液在馒头的消化中起什么作用”这一实验时,唾液是怎样制取的,能不能用更好的试剂替代?产生实验现象的原理是什么……用这些问题给学生进行探讨,他们的积极性会更高。而对于一些较抽象的或具有危险的探究实验,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 三) 规范操作,认真观察实验。为提高生物实验课堂的效率,教师应认真备课,精心准备实验材料,安排学生预习实验、参与实验材料的准备等活动。实验前做好准备,安排合理,实验步骤要力求简单,指导学生抓住操作的关键,规范操作。如:在学习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时,指导学生观察它们不同的形态、结构时,首先向学生强调两种植物的显著区别,一是叶脉的结构:平行脉与网状脉;二是茎的结构:有无形成层;三是种子胚的结构:一片子叶与两片子叶。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观察,就能达到观察的目的。我采用了等级来评定小组实验情况的方法,如在“观察种子的结构”一课,可以先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观察菜豆种子,各小组成员能对照教材图解,认清种子各部分结构者得D级;在观察玉米种子时,能参照教材解剖方法进行解剖者升为C级;能完成讨论题,并填写答案,经老师检查合格者升为B级;认真填写了实验报告,记录了菜豆与玉米种子不同点与相同点者为A级。
( 四) 运用简易方法,做好实验。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可使材料来源更广泛,取材更方便,实验准备更容易。如米汤可以代替《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中需要的淀粉浆糊;84 消毒液代替《制作叶脉标本》中需要的漂白剂。这样,寻找一些容易找到、实验效果好、低成本的材料也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提高实验的可做性。在观察“花的结构”活动中,教材上的实验教具是桃花,如果找不到,教师可以选择花形较大的百合花,让学生识别花的基本结构,再结合油菜花或白菜花让学生进一步观察、解剖活动,这样可确保观察的效果。使实验更加贴近生活,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五) 注重鼓励,培养能力。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多动手,多动脑。 “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为原则,循序渐进,因人而异同,如实地评价学生,注意方式方法,多鼓励,少批评。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当学生取得成绩时,送上一句“你真棒”“真聪明”,而不必计较他(她)只不过由35 分变成40 分;当学生学有疑问时;悄悄提醒:“再想想”;“试试看”“你能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质疑能力。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通过探究活动,更加增强了学生探索生物学奥妙的兴趣,同时也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了更深的理解。教师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实验,把生物课题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学生面前,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
摘要: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自觉加强学习,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情感的渗透三者有机结合。对学生多加鼓励,相信学生能成功完成实验。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实验
参考文献
[1]袁艳华.优化指导,提高观察实验的教学有效性.中学生物教学,2011.5.
[2]谷华梅.对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总结与反思.中学生物教学,2011.11.
探索性实验教学 篇2
————《一次函数的图象》教学案例
温州四中
王克局
[案例背景] “几何画板”是美国Key Curriculum Press公司制作的教育软件,他给师生创造一个实际“操作”几何图形的环境,学生可以任意拖动图形、观察图形、猜想和验证结论。在观察、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增加对各种图形的感性认识,形成丰厚的几何经验背景,从而更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和理解。
“函数”是中学数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它的概念和思维方法在初中数学中就有了一定的要求;同时函数是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对显示世界数量关系的一种刻划,这就决定了它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材料,也是新的课程标准理念所在。正如华罗庚所说:“数缺形少直观,形缺数少入微。”函数的两种表达方式(解析式和图象)之间常常又需要进行对照,解决数形结合的问题。在有关函数的传统教学中多以教师手工绘图“列表---描点---连线”,但手工绘图不精确、速度慢。利用“几何画板”就能快速直观地显示其形成和变化过程,克服手工绘图的弊端,提高课堂效率,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案例描述] ■ 教学目标
1、了解一次函数图象的意义;
2、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
3、会求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 教学重点:一次函数的图象
■ 教学难点:验证图象的完备性(坐标满足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点在直线上)、纯粹性(图象上的点的坐标满足函数解析式),学生不容易理解其意义。■ 教材分析
对函数的研究,在初中阶段,只能是初步的。从方法上,是用初等方法,即传统的初等数学的方法,而不是用极限、导数等高等数学的基本工具,并且,比起高中对函数的研究,更多地依赖于图象的直观,从研究的内容上,通常包括定义域、值域、函数的变化特征等方面。关于定义域,只是在开始学习函数概念时,有一个一般的简介,在具体学习几种数时,就不一一单独讲述了,关于值域,初中暂不涉及,至于函数的变化特征,像上升、下降、极大、极小,以及奇、偶性、周期性,连续性等,初中只就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效的升降问题略作介绍,其它,在初中都不做为基本教学要求。本节课,函数的图象直观地反映了函数的性质,为后续学习函数的性质打好基础,并且函数图象本身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许多应用,因此学好本节课显得至关重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的妈妈有一个激励我学习数学的好方法:每次我数学成绩考满分,就奖励我2元人民币。在5次考试后,我得到x次满分。求:我得到的y元人民币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y2x(x0,1,2,3,4,5)。但有些学生会错认为是y2x(0x5)),教师提示让学生自己说出:x只能取整数。
回顾函数的三种表达方法:解析法;表格法;图象法。
(板书其表格法)函数的解析法和表格法我们都会,而函数的图象应该怎么画呢?(引起学生学习函数图象法的兴趣,使之有强烈的欲望去将其弄明白。)
二、探索图象
学生自主分组讨论,并动手画图。大部分学生画出来的是一条线段,也有一部分学生画出来的是六个点,教师提示:
除这六个点以外的其他点取得到吗?这是由什么决定的?生:x的取值范围。教师利用“几何画板”操作:[列表---绘制点](如图1)。
图1
图2
变形1:请画出函数y2x(0x5)的图形?这时,学生都能马上说出这个函数的图形是一条线段。教师操作演示:画线段。(如图2)
师:实际上这里函数图象有多少个点组成?(无数个)(让学生体会“线是有点构成的”)变形2:请画出函数y2x的图形?(直线)师:函数图形是由什么基本元素构成的呢?(点)
得出函数的图象概念(板书):把一个函数的自变量x与对应的函数y的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它的对应点,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该函数的图象。
师:从而我们得到了当自变量为任意实数的时候,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一次函数的图象都是一条直线呢?(这时学生的积极性极高,教师趁热打铁给出一个一次函数。)
变形3:请画出一次函数y2x2的图象?(直线)
三、研究画法
师:画一次函数的图象基本步骤应该是怎么样呢?(先…然后…最后…)生:先找点。师:怎么找?(随意)
师:非常对。同学们回答的都非常好。刚才大家取的点的坐标都是整数,取小数可以吗?(可以)大家会不会这样去做?(不会)为什么?(麻烦)所以我们习惯都是取整数点。
总结画一次函数图象的步骤:(1)列表(找点)(2)描点(3)连线。这种方法叫做描点法。师:函数y2x和y2x2的图象有什么关系? 生:平行,可以通过平移得到。
师:对,非常正确。但是具体是经过怎么平移的呢?我们以后会学到,如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余时间去查阅资料。
师:是不是满足一次函数y2x的点都在直线y2x上吗?y2x2呢?反过来在直线y2x上取一些点的坐标都满足y2x吗?(通过使用“几何画板”精确地描出任意给出的点坐标在图象上的位置[表格---绘制点],以及能够读出在图象上任意描出的点的坐标[右击---坐标]。)如图3、4。
图3
图4
结论:满足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点都在图象上,图象上的每一个点的坐标都满足一次函数解析式。想一想,说一说:
1、下列各点中,哪些点在函数y=4x+1的图象上?哪些点不在函数y=4x+1的图象上?为什么?
(2,9),(5,1),(-1,-3)
2、若函数y=2x-4 的图象经过点(1,a),(b,2)两点,则a=_______,b=_________。
3、点已知M(1,4)在一次函数y=ax+1的图象上,则a的值是________。
四、例题分析
例1。在同一坐标系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求出它们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
1y3x,yx2
3分析:回顾画函数图象的基本步骤:(1)列表(找点)(2)描点(3)连线。师:要找几个点?很多很多个?生:只用两个就可以。师:为什么?生:两个点确定一条直线。教师介绍“两点法”。
教师在讲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时必须严格板书其步骤,让学生注意格式。
引导学生自己说出:正比例函数ykx与坐标轴的交点只有一个:原点。一次函数ykxb(k,b0)与坐标轴有两个交点。
五、练习巩固
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y=3x-1,y=-2x+4
六、课堂小结
说说你的收获„„
1、知道了什么是函数图象。
2、画函数图象的方法。
3、一次函数ykxb(k,b都为常数,且k0)的图象跟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有关。
[案例分析和思考]
1、突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索性。
真知的形成往往来源于真实的自主探究,只有放手探究,学生的潜力与智慧才会充分表现,学生也才会表现真实的思维和真实的自我。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一切教学都要围绕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做文章,真正让学生理解、掌握真实的知识和真正的知识。
本节课,关于一次函数图象的引出,笔者没有像教材那样直接给出一个图象,然后求出它就是一次函数的图象;而是由引例的一个函数只有几个点的出发,让学生去画一画、讨论讨论的方式,使学生通过对直观图象观察、归纳和猜想,自己去发现结论,然后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上设计了几个一次函数,其图象是由点线段直线,让学生感受一次函数图象跟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息息相关。
2、引进计算机《几何画板》技术
本课在验证图象的完备性(坐标满足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点在直线上)、纯粹性(图象上的点的坐标满足函数解析式)时,通过使用《几何画板》精确地描出任意给出的点坐标在图象上的位置,以及能够读出在图象上任意描出的点的坐标,这样使得初中平面几何教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直觉思维。这样一来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比过去的教学更能够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几何。当然,本教学案例在这方面的探索还是初步的,设想今后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初中平面几何能够给学生更多动手的机会,让学生以研究的方式利用计算机来学习几何,进一步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3、开放课堂,张扬学生的自主能力。
对探索性实验的思考 篇3
探索性实验作为物理实验的一种形式,它既有别于测定性实验,又有别于一般的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物理实验研究的方法训练,让学生体验探索、发现的过程。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理性的、批判的思想方法,体验探索发现的愉悦,培养他们发现和探究的能力。
一、探索性实验指导思想的剖析
探索性实验之所以有别于一般的实验,就在于实验指导思想的不同。如何理解探索性实验的的指导思想,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理论可以给出很好的启示。
皮亚杰认为,人的行为具有一种定向性平衡。本来处于平衡状态的图式,由于人与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破坏了彼此之间的平衡状态,出现了不平衡。为此,人会再进行一系列的反应,使人与周围事物再度恢复平衡,人的这种重新达到平衡状态的心理反应过程,称为平衡化。
平衡化又可分为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同化是主体面临新的情境时,总是将新的知觉要素或刺激整合到原有的图式中,引起主体原有认知结构量的变化,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而当主体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时,主体只有改变原有图式或建立新的图式,引起主体认知结构发生质变才能适应或容纳新的刺激,这叫顺应。正是在同化和顺应的交替转换过程中,新的认识不断整合为更高级复杂的认知结构。
学生的心理发展,就是这种认知结构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过程。皮亚杰认为,引起儿童认知上的冲突,引起最佳或最大限度的不平衡,才能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按照他的平衡学说,冲突是认知结构重新组织和随后发展的基础。所以,探索性实验的指导思想就是使学生的认知心理不断被打破,随之产生探索的欲望。
二、探索性实验设计首先要“新颖”
探索性物理实验作为学生的一种积极主动的认识建构手段,其目的和作用不仅仅只是作为一般的建构手段,而是要作为学生建构逻辑结构的手段。要达到这种目的,就要使学生在进行探索性实验时发生认知冲突,这要求探索性实验设计首先要足够“新颖”。正是这种“新颖”的刺激,才会激发学生对探索的兴趣,才能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才使得它与主体原有的定势相矛盾、相对立,才能产生认识上的不协调和冲突。比如,设计“测定没有系统误差存在时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要求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得出数据,并求出没有系统误差存在时电池的电动势与内电阻,这样的实验设计就比高中教材上的实验要新颖。
那么,设计的“新颖”要达到什么程度?这涉及到一个“度”的问题,太弱的刺激由于不能引起认知上的不平衡,因而也就不能引起同化和顺应。相反,如果外部刺激超过主体认知结构同化的范围,那么同化和顺应也都无法进行,主体的反应就无从谈起。这正如皮亚杰所说的那样:“一个人既不注意太熟悉的东西,因为已经司空见惯了,他也不注意太不熟悉的东西,因为和他图式中的任何东西都没有联系。”
三、探索性实验设计要遵循“适度”原则
为了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引起最佳或最大限度的不平衡,探索性实验的设计还要遵循“适度”原则。
“适度”是指设计既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一定联系,同时又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样的设计如同树上的果子一样,学生必须“跳一跳”才能摘下来,这样就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当他们依靠已有的知识解决了一个新问题时,往往在紧张的智力劳动之后会带来精神上的满足。这种求知欲满足又会产生新的刺激,激励他们进一步去探索新的课题,从而转化为学习上的一种内驱力。
四、探索性实验实例——重力加速度的测定
1.课题的提出
重力加速度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常数之一,它在高中物理学习的各章节里频繁出现。其数值的测定方法很多,有些方法在物理学发展史乃至在科学发展史上都有重要的价值。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以及了解的知识设计一种可行的实验方案。
涉及到重力加速度的知识点很多,例如,静力学中的重力、运动学中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动力学中的牛顿运动定律、超重、失重、力的平衡、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以及电学、原子物理学中带动粒子的受力等诸多知识点,都涉及到重力加速度。
2.探索实验的要求
(1)学生分为若干实验小组,以所学知识作为实验原理可以找到多种测量方法,但至少要选择一种以上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具体详尽的方案设计。
(2)实验设计包含确定实验原理、选配实验器材、拟定实验步骤、提示重要操作事项、正确调节和使用仪器、观察现象、测量数据等若干环节。
(3)提交实验结果,并对所设计方案在实验中出现偏差或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注意实验的可行性和实验价值的分析与评估。
3.探索实验的互动
(1)从方案设计到实验总结,均以学生自主完成为主。当存在疑惑较大时,师生间可以讨论,教师可给予适当指导。
(2)开放实验室,提供学生较熟悉的一些仪器,如秒表、光电计时装置、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单摆装置等。
4.探索性实验的反思
(1)对各小组的设计方案及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实验的新颖性、可行性、实用性、先进性、设计方法价值等方面作出评价。
(2)查阅资料,了解一种比较精确的测定重力的加速度方法——凯特摆测量法,思考其设计思想在科学史上有何重要价值。
5.探索性实验的设计说明
(1)本课题极富开放性和挑战性。设计方案时,要求学生提出尽可能多的设想,再根据时间和条件,实践一两种方案。有的实验无条件进行,也可以提出各种新的设想,这是创新思维训练的有效模式。由于课题较熟悉,要设计一个方案并不难,但是难就难在如何设计一个好方案。一个好的方案,好在测量方法新颖、准确可行等方面。
(2)在课题研究中,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方案,如自由落体知识、物体在斜面上由静止滑下的测量等。仅仅是自由落体的实验就有多种不同的方案,如通过光电门装置来测物体下落时间,或者通过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来计算g。同一方案为了更准确测量,可以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
(2)设计中的反思促使创新意识转化为创新能力。书面知识和实际操作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想到一套好的方案并不等于有了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因此,应鼓励学生在探索实验中不断对比、反思、借鉴,通过对测量手段的优化创新来提高实验的可行性。如有不少学生在方案中采用多次测量或图表的方法来减少偏差和误差,正确使用精密仪器,如光电计时装置、电火花计时器等来保证测量的准确度。
(3)为了启迪学生设计创新实验,案例中提供“凯特摆”的设计作为学习典范,就是让学生在反思中学习“凯特摆”的创新设计思想。凯特利用物理摆的共轭点避免和减少某些不易测量的物理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的精度,充分体现了创新设计思想的重要价值和魅力。
探索性实验教学 篇4
1 选择合适的开展时机
探索性实验是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之后, 来设计开展实验, 如果学生在不具备理论和实验技能的条件下进行探索性试验, 学生只会比葫芦画瓢, 既不利于实验思维能力的提高, 也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因此不能开设时间过早, 必须开设在传统实验教学和基础理论教学完成之后, 才能达到探索性实验教学的良好效果。
2 提前做好充足的动员和指导
在探索性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 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查阅整理文献材料、熟悉掌握仪器设备, 占用时间太多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 也影响了实验的积极性和热情。为此学院不定时地邀请部分企业家、专家、教授和有经验的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为学生们开展知识讲座, 向学生讲解专业的社会发展现状和需求, 介绍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实验设计、实验资料的加工整理与数据处理、论文撰写等, 使同学们能及时了解专业的社会发展现状和需求, 了解最新科研成果和学术动态, 既提高了学习兴趣, 又拓展了思维。同时指导老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并向学生推荐有意义的文献材料, 使实验设计科学、可行。
3 加大经费投入, 改善实验条件, 建立共享资源
探索性实验教学过程中, 由于经费有限, 实验条件设施方面相对不足, 使得很多有创意的实验方案无法进行。因此, 加大对实验室投资, 进一步完善实验条件;及时维修或更换一些破损、故障仪器。药品方面, 对于一些用量很小且价格昂贵的药品, 可以采取学科间、学院间甚至学校之间联合组建资源共享平台。资源共享平台还可以解决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老师要时刻教导学生爱惜实验耗材和实验仪器, 爱护公物。
如果探索性实验涉及到教师自己的课题, 教师在完成对学生指导的同时, 也完成了自己的部分课题, 在学校经费不足的情况下, 也可从自己课题经费中补充不足的部分, 有利于实验的完成。
4 加强实验室管理
建立信息化网络平台由于探索性实验开设相对比较集中, 用到的药品、仪器设备较多, 容易造成实验室管理上的混乱, 实验室管理难度加大, 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相应地增加。因此必须加强实验室管理。首先, 由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专门培训, 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最后, 实行组长负责制, 负责实验室卫生、实验室安全及相关仪器和贵重试剂的保管, 这样责任到人利于实验室的管理。对于实验室工作人员来说, 要不断学习总结管理经验, 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另外, 建立网络化的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平台。实现网上辅助教学、网络化和智能化管理, 让学生在课外也能够进入实验室网络平台。在实验中心专业教学网站上可以查询实验课程、实验项目、网上预约开放性实验及上课时间等各类信息和通知, 了解到仪器设备动态使用情况。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探索性实验教学没有固定的选题和实验方案, 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问题和大胆的设想。为更好地指导学生, 对学生实验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做出正确的判断, 指导老师应具备扎实广泛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因此, 应配备科研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 几名青年指导老师和实验室技术人员。因此, 在探索性实验教学中, 教师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教师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提高自身素质, 才能更好地适应探索性实验教学的需要, 提高教学效果。
探索性实验教学 篇5
目前我国高校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侧重理论阐述,忽视理论应用;侧重教师讲授,忽视学生参与等问题,使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很少有机会将经济理论和应用很好地结合起来。
开设经济学实验课程,可以改变经济学课程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使理论知识动态化、具体化、过程化,使学生真实感受到所学知识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增强对相关经济理论的深刻理解和融会贯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主动创新精神,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竞争的实力。经济学实验课程的开设,是我国高等院校经济学及相关学科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改革与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
经济学教学中的经济学实验是一种专门用来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学原理的互动、简短的游戏(不仅仅是游戏)。由教师依据经济学原理设计特定场景,通过对现实经济社会的模拟使学生置身其中,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经济学原理,并通过参与者和观测者的双重身份,激发学生对于经济事件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利用经济学原理思考解释现实经济。
经济学实验与物理、化学实验一样,主要包括实验设计、选择实验设备和实验步骤、分析数据和报告结果等环节。具体来讲,经济学实验课程的设计,需要确定研究的经济问题,依据问题创建实验条件。这个过程需要确定实验条件的一些基本要素,并且选择和确定哪些因素应作为需要处理的因素,哪些因素会干扰实验结果,如何对其进行控制等。根据实验条件,准备“实验说明”,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实验的目的、条件和操作的具体过程。为了对实验设计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应先进行测试性实验,并根据测试的结果改进实验条件和实验说明。
经济学实验的实验对象是真实的人,需要验证的是行为命题,因此,在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观察和对付真实的人。这是因为经济学模型假设的同质的、抽象的“经济人”被真实的人所替代,而且每个人在情绪、偏好、习惯、智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经济学实验需要运用有别于物理、化学实验的实验方法。经济学实验课程设计的主要包括模拟和仿真、比较和评估、行为分析和心理研究三种方法。
“探索规律”之教学思考与探索 篇6
“探索规律”重在规律的探索过程,而不是规律的应用。在“探索规律”的教学中,应着力于让学生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计算、操作等方式发现规律,学会思考。不可否认的是,在实际教学中,虽然绝大多数教师会将“探索规律”的核心目标如上述定位,但由于急于求成的心理,往往会更加关注于学生找到了什么样的规律,而且还在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上大做文章,致使教学目标无形中偏向于借助规律的应用来认识理解规律,背离了“探索规律”教学的实质。笔者结合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5页“找规律”的教学,就如何帮助学生亲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学会有条理的思考,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认真研读教材,把握编排意图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找规律”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探索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由“在数表里框出几个数,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发端,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出图形覆盖次数的规律。
例题从游戏活动开始,把1~10这10个数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成一个数表。让学生用红框在数表中框数。第一次框两个数,第二次框3个数,第三次框更多的数(4个数、5个数)。在每次框数的游戏活动中,都提出问题“一共可以得到多少种不同的和?”让学生解决。而且解决问题的方法要逐层提高,同时在平移上做足文章,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平移的次数上来。最后通过列表比较平移的次数与每次框出的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得到不同的和的个数与平移的次数之间的关系,探索图形覆盖的规律。
教材中的题例,为教学内容的进一步丰富和充实提供了依据,也为教学方法的选择指明了方向。
二、提供合理性的素材,组织探究性的学习活动
由于探索规律主要采用不完全归纳法,在例证上就要更具说服力。因此给学生提供的素材也必须更具合理性。让学生在探究规律的同时,感受不完全归纳法的合理性。而且,在推理的同时,也要让学生进行适当的论证,全面体验探究方法的过程,再者,对规律的探索也不是让学生毫无章法地 “摸索”,而应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帮助学生实现思维方式的转换。鉴于此,我在教学时把教材中的例题改编为:下表的红框中两个数的和是3,在表中移动这个框,可以使每次框出的两个数的和各不相同,能平移多少次?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
在改编中,我将表中的数1~10改成了1~5,并增加了“能平移多少次?”这一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操作和思考的着力点放在平移的次数上,蕴涵着“平移的次数”与“不同的和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在学生独立完成并解决问题后,我再次出示问题:“如果表中是1~7这7个数,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你能通过平移找到答案吗?如果表中的数换成1~10呢?”让学生分组研究,然后全班共同将数据汇成下表:
通过观察、比较上表中的数据,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与猜想。引导学生归纳在每次框的数的个数相同的情况下,表中数的总个数与平移的次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平移的次数与得到的不同的和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初步实现规律的探索与发现。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规律更合理,我又组织了以下教学活动:“这样的‘规律’是不是带有普遍性呢?你觉得还需要怎样研究下去?”
有学生提出:如果每次框出的数不是两个,结果会是怎样的呢?(这是我预料之中的)
“你提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我们不妨假设每次框出3个、4个、5个来研究。同学们还可以思考一下,是不是一定要通過操作或者画图来研究呢?”我适时进行引导,使学生的思考向更深层次发展。
在学生分组研究后,我摘录学生交流的一些数据汇表,并让学生说出答案是怎样获得的。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平移的情境,或者先借助于刚才发现的“规律”获得答案,再通过平移进行验证等,而不必一定要实实在在地进行平移操作,从而提升思维的价值和效率。
学生经历了多次不同形式的探索体验,逐步积累了素材,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分层抽象出图形覆盖规律。由于素材的不断刺激,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不间断地展开数学思考,使探索成为一种自身的内在需要,为规律的获得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在完成了上面的探索活动后,我又抛出了一个更富有探究性的问题:为什么平移的次数等于表中的数的个数减去每次框的个数呢?不同的和的个数为什么会比平移的次数多1呢?你是怎样理解的?一句话又把学生带入了数学思考的情境之中。
学生在探索规律时,也经历了数学建模的过程,通过具体的操作、观察、分析、猜想、验证等活动,得到不同的和的个数与平移的次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抽象出图形覆盖的变化规律,体验到了“提出问题—明确方法—发现规律—验证规律—探究原因”的建模过程,从而使思维和推理的水平逐步提高。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主探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徐宏臻.学生找规律,教师找什么[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1.
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篇7
本节课内容共分两节, 第一节引导学生分组做探索性实验, 得到力的合成所遵循的规律, 第二节进一步加强对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在这里只把第一节教学内容记录如下:
一、教师通过如图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得到合力、分力的概念
演示实验:1、教师利用一个弹簧秤将一端固定的橡皮条在水平面上拉长到某一点O;
2、然后用两个弹簧秤共同拉此橡皮条至同一点O。
诱导学生分析现象:两次情况下橡皮条被拉到同一点, 也就是说两种情况下橡皮条有相同的 (停顿, 引导学生分析结果) 。
学生思索后说出:有相同的形变。
教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 我们接着往下思考, 两次情况下橡皮条的形变量相同, 即两次情况下一个弹簧秤对橡皮条的作用 (力) 和两个弹簧秤共同对橡皮条的作用 (力) 的 (停顿, 引导学生分析结果:两种情况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回答:同学们回答得相当精彩, 既然两种情况下力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那么我们在实际中可以用一个弹簧秤来代替两个弹簧秤的作用, 同理可用两个弹簧秤来代替一个弹簧秤的作用, 它们可进行等效替代。我们把这一个力叫做这两个力 (或几个力) 的合力, 这两个力 (或几个力) 叫做这一个力的分力。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加强对合力、分力概念的理解。如一个人可将一桶水提起, 两个人合伙同样可把这桶水提起。
二、利用设问提出问题, 再利用实验来进行验证, 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探索力的合成所遵循的规律
1、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时叫力的合成。
教师提出问题:几个力的合力是否遵循代数运算, 即把几个力简单的加起来。
2、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得到结论:
教师利用一个弹簧秤将一端固定的橡皮条在水平面上拉长到某一点O, 记下弹簧秤的读数为F;再用两个弹簧秤共同拉此橡皮条 (停顿, 向学生提出问题, 拉到什么位置?教师点拨, 学生思考得出结论:第二次也必须把橡皮条拉至同一点O, 只有这样, 一个弹簧秤的拉力才是两个弹簧秤拉力的合力。) 记下两个弹簧秤弹力的大小F1, F2。
3、根据实验数据让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两个弹簧秤的拉力 (两分力) 之和不等于一个弹簧秤的拉力 (合力) , 即力的合成不遵循代数运算。
4、提出问题, 引出实验内容:
既然力的合成不遵循代数运算, 那么我们本节课的目的就是探索两个力合成时所遵循的规律。
三、学生实验分析过程
实验操作, 实验思路用幻灯打在屏幕上, 教师简单加以解释, 使学生按照要求亲自动手做实验, 得出力的合成所遵循的规律, 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来回走动, 指导学生操作。 (附实验要求:幻灯)
1、实验目的:
探索力的合成所遵循的规律。
2、实验仪器:
方木板;白纸;弹簧秤 (两只) ;橡皮条;细绳套 (两个) ;三角板;刻度尺;图钉 (五个)
3、实验步骤:
(1) 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2) 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某一点, 记做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
(3) 用两个弹簧秤成一定角度水平拉橡皮条使另一端伸长到某一点O, 记下两个弹簧秤弹力的大小F1, F2和两个细绳套的方向。
(4) 用一个弹簧秤水平拉橡皮条使另一端到同一点O, 记下弹簧秤的弹力大小F和细绳套的方向。
(5) 选定标度, 从O点分别做出两次弹簧秤弹力的图示。
(6) 学生观察, 探索力的合成可能遵循的规律。
(7) 如不能得到结论, 可把两分力与合力的顶点用线连起来进行观察, 如图:
(8) 改变两个弹簧秤间的夹角, 重复上述实验过程, 看几次实验结果是否相同。
注意事项:
(1) 在实验过程中须使弹簧秤保持水平。
(2) 两次拉橡皮条时, 使橡皮条的另一端必须到达同一点 (只有这样一个弹簧秤的拉力才与两个弹簧秤共同作用的拉力效果相同。)
(3) 做力的图示是时, 两次必须选取相同的标度, 只有这样才能对两次拉力情况进行比较。
四、学生得出实验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分析, 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学生实验结论1:组成的图形好像是菱形, 而合力是此菱形的对角线。
教师评价:这个结论非常好, 但是一种特殊情况, 请得到此结论的同学再重新做一次实验, 但一定要让两个弹簧秤的拉力大小不相等, 看组成的图形有何特点。
学生实验结论2:组成的图形好像是矩形, 而合力是此矩形的对角线。
教师评价:这个结论也非常好, 但也是一种特殊情况, 请得到此结论的同学再重新做一次实验, 但一定要让两个弹簧秤的拉力方向不垂直, 看组成的图形有何特点。
学生实验结论3:组成的图形好像是平行四边形, 而合力是此平行四边的对角线。
教师评价:非常好, 那么大家请想一想, 如果得到上述两个结论 (假设正确) 的同学再按照要求重新做实验的话, 应该得到的什么图形。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是平行四边形。重新做此实验的同学也得到结论为平行四边形。
教师总体评价、小结: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非常精彩, 经过更精确的实验表明, 力的合成规律正如大家得到的实验结果:把此规律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即两个力的合力是以这两个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对角线的长度表示合力的大小, 对角线的方向表示合力的方向。
五、实验效果
第一个实验班由于教师指导较少, 做得不是很理想, 其余两个班教师加强了指导, 强化了学生思维, 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且学生得到很多创造性的结论 (学生事先不知道力的合成所遵循的规律) 总之, 这节课大大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激发了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 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实验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取得了很好地效果。
六、实验教训
由于这是高一新生做的第一次分组实验, 又是研究性、探索性实验, 教师必须加强必要的指导, 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总结, 进行个别辅导。
七、课后评价
虽然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但这毕竟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它符合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 它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了保证达到更好地效果, 教师必须加强合理的指导及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摘要:在《力的合成》一节中, 笔者把学生分组实验的验证性实验变成学生探索规律的探索性实验,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到较好的效果, 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现把此过程记录如下, 欢迎得到各位同仁的批评指正。
探索性实验在教学中的运用 篇8
一、以书为本,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材中有不少富有探索性的实验, 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好素材。把握时机创造条件、启发引导, 既传授了知识, 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如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化学全一册课本 (以下简称教材) 第124页演示[实验7—1]燃烧条件的实验。实验过程如下:按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进行不久, 铜片上的白磷就产生白烟开始燃烧, 而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并没有燃烧。通过实验, 学生很容易认识到要使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 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2) 要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通过实验, 学生对燃烧的条件有了深刻的认识, 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二、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增强实验的启发性和探索性
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实验, 重新设计、改进、补充, 增强实验的启发性和探索性。如讲授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时, 可设计为:锌粒与稀盐酸反应可在哪些玻璃仪器中进行? (烧杯、试管) →要收集氢气选哪种仪器好? (试管) →要收集氢气怎么办? (加带导气管的单孔塞) →继续加稀盐酸怎么办? (改单孔塞为双孔塞, 既带导气管, 又带插入酸液的长颈漏斗) →如何控制屈指流通? (导气管上夹弹簧夹) →如何使酸液与锌粒脱离反应? (试管内加有孔隔板) 。这样一步一步推进, 完成简易氢气发生装置的装配。最后总结得出:凡是用固体 (块状) 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制取气体, 都可用这套装置。这样设计, 既具有探索性与启发性, 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装置原理又内含在操作之中, 加强了学生的理解记忆, 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实验装置的现象。
三、变演示实验为边讲边实验,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讲授质量守恒定律时, 首先提出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演示教材第90页[实验5—1]得出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跟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接着提出是否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都存在以上的质量关系呢?激发学生通过更多的实验来验证, 把[5—2]变为学生实验, 另外补充三种不同的实验, 分四组同时进行实验, 实验得出共同的结论: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跟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实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学生很自然地认识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 对这一规律认识更为深刻, 从实验中也得到了锻炼, 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积极引导和辅导学生作好家庭小实验,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成就感激发创新思维, 提高创新能力。
教学实践表明, 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 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 扩大学生视野, 培养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有巨大作用, 而且由于它们与课堂教学内容同步, 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例如, 我把下册教材第19页铁钉生锈实验当作家庭小实验, 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在家里做。到了上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这节课时, 将实验室预先做好的铁钉生锈实验的三支试管展示给学生看, 并请他们与自己所做的家庭小实验结果对照, 学生很自然就接受了“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铁锈”这一事实。进而再请学生思考:“一半浸在水中的铁钉, 哪一部分锈斑最明显, 为什么?”启发学生讨论“你认为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从而对铁生锈的原因和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较深入的了解。
五、走出课堂, 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 培养创新意识;
开展第二课堂、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 培养创新意识。在生产生活中时常会碰到一些化学问题, 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实践,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 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较好方式, 兴趣小组活动除了举办扩展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内容的专题讲座外, 还以做化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组织参观、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在小组活动中我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 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将他们带入五光十色的化学世界, 听到“爆竹声声”, 引导学生联系到不纯氢气点燃时的爆鸣;看到“清水变色”, 让学生去想想“这是什么变化?”, 等兴趣的激发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可结合教学实际, 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如学习第三单元课题4爱护水资源时, 要求学生调查了解“你家附近的河水清澈吗?请问你们的父母, 在他们当学生时, 这条河是不是像现在这样脏?”学习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时, 课后布置学生到汽车加油站、仓库观察“严禁烟火”标志, 到车站了解哪些物品严禁带上火车。另外还开辟了“厨房中的化学”实验课题, 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 如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锈斑;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比较食盐和白糖溶解度的大小;将鸡蛋放入盛有食醋的茶杯中观察蛋壳表面产生的气泡以及用厨房内的用品来鉴别食盐和碱面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探索性实验教学 篇9
目前, 物理化学实验课教学中存在大量问题, 申请人曾经针对学生做过问卷调查, 结果令人吃惊, 约有60%的学生认为大多数物理化学实验“没有任何实际价值”、“把简单的实验弄得很复杂”或者“没新意, 不感兴趣”。通过相互沟通, 申请人发现学生产生这种想法的主要原因是实验内容过于陈旧, 且缺乏实际应用价值。以其中电导滴定实验为例, 实验内容没有把电导滴定的优势及意义充分体现出来:1) 对于简单的酸碱中和滴定, 完全可以用指示剂法完成, 不仅快速准确, 而且能够快速计算出结果, 可是电导法则需要统计数据并用电脑绘图后, 才能计算出结果, 相对繁琐。2) 如果被滴定的溶液是有颜色的或有浑浊的, 则可以使用电位滴定法完成, 相对电导也很简单。因此, 学生们普遍认为以“酸碱电导滴定”作为电导滴定实验的主要内容“舍近求远”、“劳而无功”、“大材小用”。作为一名长期在教学第一线工作的教师, 作者对于学生的这种看法非常担忧, 因为“没有实用性”的课程, 不仅不会让学生对实验课产生兴趣, 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这些都属于课程建设中的不足之处, 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非常不利。分析其根本原因, 是实验内容与当前的科学前沿“脱节”导致的。因此, 对于陈旧的实验内容的改革, 是势在必行的。
2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
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 我们认为必须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应用于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这种教育方法, 并非是通过政策法规将教学与科研硬性粘连在一起 (这只会适得其反) , 而是必须建立在教育者较高的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的基础上、并充分发挥教育者自身综合素质, 自主的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的、良性的融合在一起。只有将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才可使大学化学的教育紧跟科学发展的步伐, 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 掌握国内外最新最前沿的实验方法, 增加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所以, 我们拟根据当前比较新颖且实用的技术, 设计若干适合本科生操作的实验内容, 添加到大学《物理化学实验》中。具体应做到如下几点:1) 充分调研国内外物理化学前沿领域的相关研究, 结合物理化学理论课中涉及的知识点、尤其是重要知识点, 针对性的设计或改进物理化学实验内容, 使其具备新颖性和实用性, 同时兼顾本校物理化学实验室的实验条件等。2) 根据所设计的实验内容, 选择合适的试剂、并针对性的设计新颖合理的实验装置。同时充分考量试剂的毒性和仪器的危险性, 兼顾实验室、教师、学生以及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等。3) 根据实验内容、试剂及实验装置, 确定合理的实验流程。同时充分考虑实验流程的合理性和连贯性, 兼顾本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自1991年Decher重新提出层层组装技术 (Layer-by-layer) 以来, 该技术作为一种通用的、便捷的组装多层膜的方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齐伟等人[1]充分利用了自身学院的教学条件, 将这种技术引入到化学实验课的教学中, 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循环伏安法是一种常用的电化学研究方法, 胡万群等人[2]用简单有效的方法制作电极, 并用于测量一些喜闻乐见的实际样品 (包括湖水、雪碧、芬达、可口可乐等) , 课堂教学效果明显。作者和合作者们在基于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本科生的基本素质, 也做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工作:设计了一个“沉淀电导滴定法测定Ba Cl2·2H2O中钡离子的含量”的实验[3], 并在《应用化学综合实验》课程中面向本科生开放;将便携式投影仪用于本科实验教学[4];将电子目镜和普通生物显微镜组装, 用于观察和研究磁性微粒在外磁场作用下靶向移动的速率[5]。
3 改革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育方法, 可以为物理化学实验设计或改进新颖、实用的实验内容, 既紧跟当前国内外科学前沿领域、又结合物理化学理论课中涉及的知识要点,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首先, 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充实与完善。因为教科书中的内容原本就是前人当时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总结, 科学技术以其为基础不断进步和发展, 随之而来的是更新颖、更有效、更精确的成果被展现出来, 需要教师能够适时的将其编入教科书中, 为学生证明文明的进步、诠释科学的真谛, 功在千秋, 如傅献彩等将2002年最新的科研成果[6]编入到《物理化学 (第五版) 》教材中。第二, 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展现当今科学发展的最前沿领域, 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刺激学生开动脑筋, 自主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 这对培养新世纪创新性人才是极为重要的。第三, 实现青年教师的自我培养。当代大学中的青年教师队伍壮大, 多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 一般为理学博士或在读博士, 具有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和高昂的教学热情, 非常适合于将最新的科研成果, 尤其是和他们研究相关的成果在课堂中展现出来, 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增加了青年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信心, 提升教学水平, 快速的实现从单一的科研型人才向教学科研型人才转变的过程[7]。
4 结论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育方法, 对物理化学实验的内容进行改革或改进, 旨在教授学生实验原理和实验技能的同时增进学生对当前国内外科研领域的了解,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也兼顾了学校、实验室和教师的现状, 意义重大。
摘要:化学, 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的发展情况直接制约着理、工、农、医等诸多领域的发展。物理化学作为化学的重要部分, 用以揭示自然界的一般规律, 地位非常关键。《物理化学实验》是大学物理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的是通过实验手段, 研究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这些性质与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因此,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工作有着更特殊的意义。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育方法, 可以使实验教学紧跟当前国内外科学前沿领域, 对今后实验教学改革有着指导意义。
关键词:教学改革,物理化学,实验
参考文献
[1]齐伟, 朱永和.明胶和氢氧化铁胶体在玻璃基底上的层层组装:介绍一个综合性设计实验[J].大学化学, 2012, 27:65-67.
[2]胡万群, 张汉昌, 邵伟.pH传感器的制作及应用:介绍一个开放设计实验[J].大学化学, 2012, 27:62-64.
[3]王林, 李晓舟.沉淀电导滴定法测定BaCl2·2H2O中钡离子的含量[J].首都教育学报, 2012, 11, 116.
[4]李晓舟, 王林.“便携式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设计及在化学实验课中的应用[J].首都教育学报, 2012, 10, 102.
[5]李晓舟, 王林, 廖仁梅.光学显微镜表征磁性微粒靶向移动的可视化教学研究[J].科技视界, 2012, 5:21-22.
[6]I.N.Levine., Physical Chemistry[M].5th ed.2002:510.
论中国实验戏剧的探索性 篇10
对于“实验戏剧”, 台湾著名戏剧家姚一苇给“实验戏剧”下的定义:第一:“实验剧场是青年人的剧场”;第二:“实验剧场是一个前卫的剧场”;第三:“实验剧场是艺术的剧场”。所谓“实验”就是要擅于发现与创新, 将原有的创作思路进行拆解, 打破传统的现实主义表现方式与演出模式, 创造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这种发现与创新恰恰是从艺术实践中获得的。
首先, 实验戏剧学习中国古典戏曲虚拟化的艺术特征, 在话剧中采用写实和写意相融合的表现手法。我国的话剧舞台, 从高行健编剧和林兆华导演的《绝对信号》开始, 便注重这种虚实间的交替与融合。剧中人物的内心交流、回忆、幻想的出现, 都巧妙地运用现实的物质依托, 列车交会时发出的巨大轰鸣声、火车进隧道时舞台陷于黑暗里等意象的营造等等, 将局部的“虚”化汇入到整体的写“实”之中, 增加艺术气氛, 增添艺术效果。林兆华导演在谈到《绝对信号》时说:“我们得走戏曲的路子。戏曲舞台的时空变化, 是演员演出来的, 环境随着人走, 人在景也在, 人无景也无。”1在内容上以一个或几个通俗易懂的故事组成, 故事多以虚构和想象的, 而剧作家实验与探索之意并不在故事本身而是在故事所营造的情境与表象中。即表现在对于戏剧艺术结构的把握上, 采用写实与荒诞、象征等相融合的表现方式, 场景则突破传统现实主义模式, 追求假定性戏剧风格的时空自由转换, 大量动用象征、隐喻、荒诞、变形, 追求人的内心世界外化和潜意识的表现。新颖的创作手法被纳入剧作家创作意图中, 通过整体呈现出的意象来表现。让人在看话剧的同时也看到了中国古典戏曲的影子, 体会到了更为深邃的艺术韵味。
其次, 演剧实验对于实验戏剧的创新尤为重要。观演方式的改变、演出距离的被拉近、观众心理的贴近, 都在突出强调一种变化, 那就是人的意识, 探索实验性小剧场话剧追求多元化审美, 演员可以为观众、观众也可以成为参与故事的重要一员。姚一苇在《大家来实验》一文中针对演剧指出:“我希望借“实验剧展”的活动, 推动一项观念, 在背景上完全打破写实舞台的空间限制, ……以演员表演为中心, 完全自由的表现, 可以是舞蹈的形式, 也可以采用默剧的方式。”2他主张舞台的灵活多变性, 打破原有的舞台表现的限制, 学习西方探索戏剧舞台的开放性, 采用自由舞台、圆形舞台、甚至打破固定的舞台空间, 形成一种流动的象征的舞台……例赖声川《暗恋桃花源》采用两个故事共用一个舞台进行表演, 演出空间由相互之间的打扰、破坏, 到相互融合、互为彼此的整合, 不能不让人大呼神奇随即报以热烈的掌声。
表演者对实验戏剧的探索和创新同样重要。实验戏剧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打破了传统话剧舞台上表演者通过对话向观众介绍剧情、人物的表演方式, 表演力求自然化、生活化, 几乎完全摆脱传统话剧表演艺术模式。使得实验戏剧的表演更贴近于生活, 真切、自然、生活, 有时甚至是采用即兴创作的手法, 增加舞台表演的创意性, 并使得这一新颖的创作方式对中国实验戏剧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加之演出没有特定舞台的限制, 也可以没有逼真的布景与道具帮助营造环境, 故事和情节乃至幻觉都是要求演员自己通过表演将所要表现的环境与内容展现给观众, 这就必须依靠演员用演技去征服观众。因而, 实验戏剧有时也是编导演合一的创作方式。
二、实验戏剧与当代先进艺术表现方式的相融
新时期的中国话剧在一步步探索中不断向前发展, 在吸取西方先进的戏剧经验的同时也在考虑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渗透与融合。电影事业的迅速发展带给中国话剧巨大压力的同时, 也为其注入了新的血液与探索方向, 电影发展与其自身的所具有的优势有着很大缘故。
首先, 快节奏的电影叙事手法适应当代社会观众的心理需求, 观众的心里审美角度和方式更需要能够与当代社会与时代相符合的艺术作品, 话剧艺术舞台的单一场景与一沉不变的长时间叙事模式很难满足当代观众急切的求知欲。电影自然就是迎合了观众这种心理需要, 场景镜头的快速转换、人物、情节的发展因时空的交错而变得复杂, 这就使得观众在观看的时间内能够快速的产生好奇与期待, 随即了解掌握剧情的变化发展, 满足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其次, 先进的电影表现方式和拍摄手法让观众应接不暇, 蒙太奇的表现手法使得观众能够清楚的知道同一时间不同人物发生的事情, 使之产生直观的效果和真实感, 这在话剧舞台上则很难表现出来, 观众只能一个接一个的去了解发生的事情, 而不能在同一时间多侧面的去直击事件和人物。“戏剧影视化”是近些年来人们纷纷议论的一词, 在电影电视飞速发展、话剧还在生存与探寻中挣扎中, 人们渐渐接受了戏剧影视化的观念, 戏剧像电影靠近我觉得这一词不完全正确, 戏剧与电影有着各自的艺术特征与魅力, 各自也都有忠实的观众, 两者的发展也有其各自的轨道, 相互间学习和借鉴优秀之处是支持和鼓励的, 但若要戏剧要变成影视, 我觉得这不是时代的进步。
首先是故事性, 故事性在戏剧中是很重要, 也可以说故事的好坏是一部作品的成败。凡是在戏剧史上优秀的被观众认可的戏剧, 都有一个很好的故事, 不管其叙事手法和表现方式怎样, 终归要看他是不是有个好故事。没有一个好的戏核, 再多的技巧和手法只会给观众带来感官上的新颖和刺激, 无法带来深刻的印象和感受。影视剧亦是如此, 故事性是戏剧和电影都无法摆脱的重要元素。其次结构, 只一个情节用十几场来表现, 靠不断地切光变换, 完全依靠的是镜头的叙事, 注重的并非是情节和情感的联系。这就势必会破坏了戏剧原有的表现意图, 也就破坏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某种感情, 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内容, 形式大于内容的戏剧不是前进也不是创新, 而是倒退, 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和反思。
话剧因其自身特征的制约难冲破舞台本身的约束不如影视通过多种媒介可自由、多变的表现, 而影视中先进的艺术表现方式渐渐地被剧作家研究、学习和借鉴, 运用到话剧中完成对于话剧新的探索。例如台湾戏剧家赖声川就尝《台湾怪谈》里, 直接引入电影影像, 演员在舞台上的搭档正式影像中的自己, 自己与自己进行对话的方式完成曲艺相声的表演, 两者完美的融合, 这种创新的表现方式也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中国话剧正在改革、复兴、探索中一步步朝着更好的更适合自己的方向发展, 在其发展的道路上, 不但要遵循自身艺术规律的要求, 同时也有必要从其他艺术中吸取养分来充实自己。
摘要:戏剧一直在探索中向前发展, 不管是从剧本, 还是从演出的表现形式都力求有新的突破与创新, 也同样的注重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在八十年代兴起的实验戏剧作为一种新的戏剧表现形式, 在世界戏剧舞台上掀起了一次新的戏剧思潮, 更为戏剧的发展拓展了空间、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实验戏剧,探索性,影视化
注释
11 .林兆华关于《绝对信号》艺术构思的对话.一九八二年五月四日.
探索性实验教学 篇11
一、激发兴趣,学中乐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课程,教师要坚持激趣、个性、开放等原则,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因此,语文作业设计要摒弃传统的“只有压力,没有魅力”的作业形式,转而设计出有意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与语文的开放性与思想性有关且被学生喜欢的作业,以便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就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如果长期在枯燥乏味中学习,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会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因而难免会对语文产生厌烦。针对兴趣问题,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做了一些尝试。
例如,在讲授《孔乙己》时,笔者先利用电影片段,让学生感受当时的社会背景是自私与残酷的,而普遍的人性也是冷漠与麻木的。为了突出社会背景带给学生的震撼效果,笔者给学生设计了三个作业:为什么所有人都会笑,有什么用意呢?造成孔乙己成为时代落伍者的原因有哪些,这与孔乙己的性格有什么关系?如果将主人公视角从小孩换成掌柜、路人作为陈述者全文会有什么变化吗?通过上述问题,学生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兴趣盎然地深入文本探究文本,这样,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对社会背景也就有了深刻的思考。学生只有对文本有了强烈的兴趣,才会更深入地解决问题,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二、设计仿写,写中学
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学以致用。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精选了许多知名作家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用词准确,而且语言精练、条理分明,文章中的修辞方法和句式很值得学生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文章章法,让学生仿写并及时点拨,从句式、段落入手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
例如,在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笔者提出这样的问题:对百草园的部分描写有什么特点?作者按照“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方位顺序介绍儿童乐园的好处是什么?带着问题笔者布置了仿写作业,以《我的爱好》为题,仿写“不必说……也不说……,单是……就充满了无限乐趣。它可以……它可以……因此,……是我的最爱”。
此外,语文学习是生活的外延。因为语文的天地广阔,可以延伸到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学生能从生活实践中找到并吸收养分。因此,实践性作业也是帮助学生增长见识的重要手段,学生能在亲身体验中形成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向沙漠进军》的过程中,笔者先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并写一份调查报告,充分提升学生主动性和洞察力,丰富学生经历,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才能拥有一定的创造力。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生活,找到落脚点,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三、作业个性,主动学
新课改的基点就是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事实上,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基础各不相同,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分层次、多角度设计作业。要让每一名学生都有选择的机会,这要求教师要层层递进地为学生安排自助式作业。
例如,在讲完《爱莲说》以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读一读,阅读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并有感情地读出来;写一写,写出对莲花的喜爱;画一画,将你印象中的莲花画出来;抄一抄,摘抄关于莲花的优美句子;唱一唱,可以自己编写赞美莲花的歌曲,也可以翻唱赞美莲花的歌曲;查一查,查找关于莲花中种类和习性的资料。对于上述问题,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完成作业后,将优秀作品放置在教室墙上的“学习天地”上,这样学生不仅能在学习中收获喜悦,也能获得学习自信。
在作业设计过程中,要摒弃传统模式,以新方式、新内容来体现作业价值。在创新当中,值得注意的就是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评价方式。传统教学模式在评价学生作业时只给出优、良、中、差等标准,很少有教师在学生作业后写评语,这样对学生发展十分不利。教学是学生的学习实践过程,教学应该立足于学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在赞美、期盼、鼓励中获得学习的自信。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布置多元化的作业,借此来拓展学生视野、丰富知识。
例如,在学习了《钱塘湖春行》和《春》以后,笔者让学生将两篇课文进行对比,从中领略不同作者笔下的春景,并要求学生根据春游的经历写一篇抒情状物的文章,文章中必须要写出真实情感。在课外阅读作业布置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阅读四大名著及部分外国名著,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介绍中外著名散文、诗歌和杂志报纸等供学生阅读,借此来丰富学生语文素养。在拓展作业部分,笔者以《背影》为主题设计拓展题:作者将父亲的挚爱都凝聚到背影中,背影可大可小,这点与《游子吟》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在阅读之后请学生写下读后感。
此外,语文包罗万象又博大精深,它可以向各个学科渗透,借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学习《苏州园林》以后,笔者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课后作业: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基本知道了苏州园林的人文魅力与自然美景。在中国还有许多景点已经申请了世界文化遗产,同学们可以自行查找资料,找一找,看看谁知道的多、找到的多。这样的作业内容明确,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查找阅读,通过查找活动,学生不仅了解了世界文化遗产,而且找了到我国很多的自然文化遗产。第二课时,学生相继汇报了自己查找的结果,他们找到了兵马俑、西安碑林、凤凰古城和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等。学生在查找过程中不仅学识得到了提高,也拓展了视野,还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淡化,使学生将阅读同科技兴趣、爱好结合起来,从而养成观察、探究、分析、总结的好习惯。
初中数学探索性题型教学研究 篇12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索性题型,解题能力,对策研究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 也是培养人才的需要。近几年重视对探索、创新能力的考察, 目的是促进学生大胆探索、敢于创新, 也督促教师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在数学教学中, 探索性题型是实现学生发展目标的途径之一, 但由于这类题解题方法比较灵活, 相关知识面比较广, 使很多学生对此类题感到无从下手, 教师应注重对探索性题型的训练和解法引导。
一、探索性题型的特点
前苏联学者奥加涅相认为, 每一道数学题都是由条件、结论、解法及解题依据四个要素组成的, 题目中已知要素为两个的题型就是探索性题型。探索性问题是指在给出确定要求, 确定结论的常规问题正确求解、说明的基础上, 能凭借题目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通过观察、试验、分析、比较、类比、猜测、推断、概括等, 对题目中不确定的因素进行探索, 并能在探索中做出判断, 并适时修正判断、获得正确的结论。探索性题型的特点: (1) 条件不完备或结论不明确, 为充分展示学生的能力提供了空间, 并能有效考察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2) 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 解题方法比较灵活, 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要求比较高; (3) 不能用常规方法解题, 需要探索研究。
二、探索性题型的教法
(1) 充分利用概念教学, 进行探索能力的训练。概念形成和定义的过程, 本身就需要探索。在一些概念的学习中, 教师可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即探索性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 比较、综合等方法去研究、探索, 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 从而归纳出数学概念。例如, 在进行三角形的概念教学时, 可通过下例让学生自己感受、归纳出三角形的定义。教师拿出一个三角形图片问学生是什么图形, 学生答道:三角形。教师再问:观察三角形, 你能给三角形下个定义吗?同学A急切地回答道:由三个角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A答后满意地坐下, 很多同学表示赞同, 个别同学仍在举手。) 同学B说:不对, 这个定义不一定是三角形。 (在老师称赞B的同时, 大家都学会了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推翻一个命题的验证方法。) 同学C说: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仍有同学反对, 并画出图形来进行反对。) 同学D说:由三条边、三个角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仍有同学画出图形进行反对。) 同学E说:由三条线段首尾依此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这时, 老师又拿出在同一线段上首尾顺次相连的三条线段组成的模型来反对。之后, 有学生回答道: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这时候全体同学才恍然大悟, 并露出成功的微笑。) 几何概念是对一类对象共同的本质属性的概括, 教学中通常较多采用教师创设问题, 让各类学生主动参与概念教学活动的情境。学生通过探究 (观察、归纳、尝试、推翻, 再观察归纳的过程) , 学会运用举例来说明命题是假命题的简捷的说理方法, 同时也能使学生对此概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抽象的本质。通过这个艰辛的探索历程, 增强了学生的探索能力, 也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2) 以探索的形式引入定理、法则和公式。对于定理、公式、 法则的归纳、猜想和发现的过程, 比证明的过程更重要。这种归纳、猜想、发现的过程是创新思维的基本模式, 是训练学生探索能力最有效的手段。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定理、公式和法则的发现教学, 舍得花时间费力气引导学生去探索和研究。 如在“积的乘方”教学中, 可采用让学生完成以下题目后由特例猜想结论, 再证明猜想的方式。具体方案如下:1) 计算 (2×3) 2与22×32, 比较它们的结果是否相等。2) 计算 (-2×3) 2与 (-2) 2×32, 看它们的结果是否相等。3) 猜想 (ab) 2与a2b2是否相等, 并作出说明。4) 计算 (2×3) 3与23×33, 比较它们的结果是否相等。 5) 再算 (-2×3) 3与 (-2) 3×33, 看它们的结果是否相等。6) 猜想 (ab) 3与a3b3是否相等, 并作出说明。7) 猜想 (ab) n 的结果 (n是正整数) ……这种设计有利于抽象概括能力不太强的学生, 使学生在探索、猜想的过程中, 通过亲身经历, 发现、尝试、创造、认识过程, 既体验了探索的乐趣, 又培养了思维能力, 也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和掌握。
(3) 改造例题、习题, 使其具有探索性。同一道题, 经过教师精心设计, 或改变条件, 或改变结论, 或改变图形位置, 或引申拓宽, 让学生去探究和猜想, 从而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开放性和创造性。思维发展心理学家德·波诺把思维看成一种技能, 他认为思维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和发展的。在注重概念、 定理、例题、习题结论发现的教学活动中, 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探索兴趣和创新欲望, 从而积极地探索和研究, 并将所得的材料、 信息在大脑中进行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每经过一次这样的过程, 学生不只是得到了一次成功经历, 而且提高了心理品质, 发展了思维能力, 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进而培养了探索问题的能力。
(4) 开展专题研究活动, 强化探索题的训练。首先, 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教材的安排, 要重视探究性活动课, 例如, 代数第二册第九章第六小节的探究性活动“a=bc型数量关系”, 要切实地落实这节课, 需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的过程;再次, 探索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 必须在复习阶段开设这类题型的专题课, 让学生接触探索题的各种类型, 体会探索题的解题思路, 从而形成系统的认识体系。当然, 这类专题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 将教与学融为一体, 使活动取得最佳效果。
三、探索性题型的学法试探
新课标指出, 学生在校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计算的能力 (占的比例将大大缩小) , 而更重要的是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和利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获得对客观事实尊重的理性精神和对科学执着追求的态度, 实现数学的“再创造”, 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力量, 促进数学的学习。教师在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 应当给他们留有充分的思维空间, 使学生能够真正从事思维活动, 并表达自己的理解, 而不只是模仿与记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 就失去了探索性题目探索的意义。
四、探索性题型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 全员性原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教学全过程, 调动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 使优等生能知一题而通一片题;使中等生能提高解题能力;使知识水平低的同学也能听懂、会做。总之, 使每个同学都学有所得。
(2) 循序渐进性原则。解一道题“不能一口气吃出一个胖子”, 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易到难, 一步步地接近问题的解决。要善于运用化整为零的方法, 以便个个击破。起点要低, 坡度要缓, 搭出台阶铺开来讲, 复杂问题要采取层层剥笋的方法, 将外在的表象剥离分拆、不断深化, 最终达到把握知识的目的。
(3) 理解鼓励的原则。课堂上教师应起主导作用, 应对学生的发言 (不论对错、迅速、迟缓) 流露出欣赏的表情, 让课堂在充满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使学生的才华充分展现, 最终实现教与学活动有序进行。
(4) 暂缓评价原则。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暂缓做出评价, 以便于学生踊跃发言, 从而引出多种多样的解题方案, 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例如:如果学生的解答是错误的或不完整的, 教师不应忙于下结论或补充, 而是让学生讨论后, 引导出正确解答方法;如果学生回答是正确的, 教师也不应该忙于下结论, 而是让其他同学说说还有没有其他解答方法。
(5) 情感性原则。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 人的本性, 当它自由运行时, 它的建设性是值得信赖的。所以, 要保持课堂上融洽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总之, 对数学探索性题型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功能, 将教与学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章建跃.中学生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韩春见.例谈初中数学探究性课堂教学的模式[J].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 (01) .
[3]任明忠.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初探[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6 (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