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教学的探索(共12篇)
高效教学的探索 篇1
任何生物的种子萌发需要条件, 缺一不可。此理念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 设法给予学生成长需要的条件, 让每一个学生都顺利的萌发、成长、结果。
1 给予学生心灵充足光照
拉封丹经典寓言中的名篇《北风和太阳》是从北风和太阳之间的一场比赛开始, 它们要比比看谁先让骑马的人脱下外套。北风“狂啸怒吼”给世界带来灾难, 结果只是让行人裹紧外套;而太阳将阳光温和洒下, 万物复苏, 骑马的人自觉地把外套脱下。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教育启示在于:阳光的力量是它的温度和温暖, 只要没被云朵遮住, 它就会普照;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 只是要拨开遮蔽的云, 让他放散光芒。
日本黑柳彻子写过《窗边的小豆豆》, 小豆豆因为“淘气”被迫退学后来到巴学园, 小林校长笑着专心聆听“坏孩子”长达4小时的“倾诉”, 令小豆豆感到平生第一次遇到了真正喜欢自己的人, 小林校长就是小豆豆心中的光明使者。
我们的课堂应该倾听学生的心声, 用宽容和尊重打开学生心智之门, 学生接纳了教师, 教师才可能融入他的生活, 教育才可以有的放矢。当教师发现了学生身上的太阳, 使他发出光亮, 其实就是启动了学习的非智力因素, 我们都知道非智力因素是高效能、低投入的, 它是高效优质课堂的“发动机”。
2 给予学生思维呼吸空间
(1) 思考时空
经常看到课堂上教师采用“拖火车”的方式让学生回答问题, 本意是让更多的学生“动”起来;学生活动也是这边刚结束了小组讨论, 那边又立马开始了小组展示……课堂确实有“动感”, 但是我们活动的终极目标是学生的内化生成, 是需要“静”的, 因为“静生慧”。所以, 我们的问题需要有思维含量, 促学生把各知识点在脑海中形成思维导图, 寻到问题症结, 生成独创发现。也就是说, 教师应该给学生画出“思维导图”的时空, 允许课堂有片刻“留白”的时空, 让思维高效。
(2) 课堂留白
“踏花归来马蹄香”源于一个故事, 画家的命题是画出花香, 我们不见一朵花, 但在彩蝶纷飞的马蹄旁却是暗香流动。这就是讲究“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艺术, 这就是回味。这样的回味和韵味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课堂。
(3) 课余闲暇
用手紧握和舒张状态下的海绵哪个吸水量大的答案很简单, 闲暇教育的教育价值同理。学生的闲暇时间, 让学生远离书包, 以“轻松心态”, 从拓宽领域、延伸视野方面给他们开放性的任务, 让他们放开思维。因为这样的自由呼吸时空, 才是优质高效课堂的“加油站”。
3 给予学生充足水分
学生像一粒粒种子, 在条件适宜的时候会破土萌发, 争取自己的生长空间, 这是一个不能替代的过程。
书本知识与实践不是一个线段的两个端点, 而是螺旋上升的曲线阶段性标识, 在课堂上清楚了解学生的起点, 把握学生已经会的, 自己通过学习能自己学会的, 和必须通过教师点拨才能学会的。对于那些学生能够自己通过探究可以学会的问题, 才可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 相信学生, 大胆让学生去做, 给他们提供场所、条件、机会、资料, 引导他们自主地去尝试。学生的创新除了有创意、设想外, 更重要的是行动实践。学生在探索实践中的反思和适度调整很重要。让学生以探索的态度, 科学的方法, 活动的形式, 合作的精神开展各种活动, 获取能力和情感体验, 提升学力, 放开学生手脚, 是在适当范畴和条件下做, 不是放任。放开手脚的 (下转第70页) (上接第103页) 学生活动才能成为优质高效课堂的“高速路”。
4 留一片土壤给教师自己
作为教师, 已经不是过去仅仅具有奉献意义的“蜡烛”, 而应该在放飞学生的同时, 留一片净土给自己。
我们常说,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贵在适合与创新。当教师以建设自己的课堂为目的时, 就会在听课的各环节设计中对照自己的课堂, 体会到促进专业发展的路径和方法。所以, 教教师师有有什什么么样样的课堂理念, 就会在别人的课堂中发现什么内容容的的体体现现;;反反过过来, 教师只有明确自己的理念短板, 才会在别人人的的课课堂堂中中收收获期待, 在别人课堂里品味自己课堂的味道, 做做自自己己课课堂堂的的大使。嫁接的前提是对接, 要知道教师自己所需需所所求求, , 才才能能形形成独特的果实品种, 逐渐进化成属于自己的教教学学模模式式和和风风格格, 让自己的“服务区”更为优质高效。S
高效教学的探索 篇2
当前的数学高效教学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构、轻过程,重理论、轻应用,注入式多、启发式少,学生参与不够深入、教学过程比较封闭。面对这种教学现状,必须改进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说过“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抓课程改革,就是抓素质教育,抓素质教育必须抓课程改革”。从课堂改革到课程建构,再回归课堂。他们先将国家教材校本化,把教材整合成“授课模板”,组建的教学单元,随即又按照“各取所长,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了教师模块授课调配,教材知识资源的重构、教师教学资源的重组,扮靓了课堂的精彩,课改的精品——高效课堂。根据当前教育教学的形式,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对高效课堂模式正在进行探索,下面就是我的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的心得体会。
一、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改理念指明“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把课堂交还给真正的主人——学生。先从改变学习状态入手——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从提高学习效益开始——让效果好起来。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动,既要求身动,更要求心动和神动。课堂上让学生大声说、相互讲,走到黑板前写。课堂45分钟,先预习,再交流,最后把学习成果展示出来。使预习——展示——交流,贯彻课堂。
二、高效课堂要改变教师观念,关注教与学的过程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我们对高效课堂关注的重点也要变,新课标要求学生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的活动。学生的情绪状态要关注,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保持较长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要表达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变“学会”为“会学”从而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这样一种勤于思考的学习好习惯。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要成为“四者”:促进者、学习者、决定者、幸福者。1.教师首先要完成角色的转变,教师应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2.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还应该成为终身的学者,与学生一起“同学”。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改变自身知识结构的单一和知识面的狭窄,才能促进自己的专业持续发展,才能适应社会进步及教育改革的要求,这也是未来教师必须具备的素养。3.一节高效课堂,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合力打造而成的,这其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为教师决定着一节课能否成为优质课、高效课,也就是说“优秀的教师才能上出高效课,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只能上出低效课来”,所以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家”。4.从职业特点上讲,教师还要改变生命现状,做一个幸福的职业者。
三、高效课堂重在操作
真正的高效课堂重在具体操作,他们把学习状态解读成“课堂生存状态”,狂欢其实是一种精神存在的状态,而不在于形式本身——动或者静,一旦课堂执迷于动,那么这样的动和静一样都显得可怕。课堂即生态、课堂即情感、学习即自然生长和自由选择,以杜郎口中学的课堂评价为例,他们推进“快乐不达标”一票否决制,用“直观判断”来厘清快乐的内涵——一察表情、二看动作、三听声音,与此相对应的是基于自主课堂构建的三个参照——自主指数、合作指数和探究指数的评判。高效课堂教育围绕自主性、主动性、生长性来建构“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超市的隐语是丰富性、自主性、选择性;狂欢的隐语是生命的状态——教育者有责任和义务让每个学生享受学习成长的快乐。
四、高效课堂强调“三段一体” 完整的课堂是指将“课中45分钟”向前后延伸,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构成一个整体概念。课前教师“三备”:编制导学案——备学习目标、备学情、备学法指导 课中教师“抓两头、促中间”——一头抓前端预习、一头抓后端反馈,促进中间的“开放搞活”。课后学生“自查、修复”——整理纠错本、整理学案,发挥课代表、小组长、对子三种作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讲究“先学模后教,以学定教”,要课前延伸,进行预习;要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要课后提升,拓展延伸。学生通过自己的说与做,通过与同学老师的互动交流去建构起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结构,形成一定的能力,获得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亲历学习的过程学生才能有深刻的体验和认识,才是真正着眼与学生终生发展的有效策略。优质高效课堂模式是对教师业务能力和敬业精神的挑战。没有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深入挖掘、透彻理解,没有对学情的深入洞察,没有对自己知识结构的组合,仅仅凭借备课中的预设,生硬的“照读”备课,无视课堂鲜活的生成和课堂的多变性,就难以实现“以学定教”,不能达到“三讲三不讲”“精讲点拨”的要求。用高效课堂模式去规范教师的课堂流程和教学行为,改善传统课堂教学的现状,通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来“解救”我们水深火热中的孩子们,从而不断提升教育整体的办学质量和服务质量。
五、落实“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出现问题和自己存在的困惑。
1、导学案的适度性与适量性。难度往往过难,量往往过大,加之学生之间的知识层次及理解能力的不同,就不好把握操作的尺度。
2、巩固检测与反馈。当堂检测落实时间不足,形式单一,知识面狭窄。
3、小组口头汇总,交流展示发现对于疑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明显把握不足。特别是像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及函数等章节,在理解和应用中有一定的困难。在应用高效教学模式时学生的反馈意见比较大,要求老师细讲、精讲以致形成了老模式满堂灌。
4、学生多分组讨论受制约。
探索数学课堂高效教学的奥秘 篇3
一、营造轻松欢快的气氛,让学生愉快地学知识
以前在我上学那会儿,一上课就会有一大片唉声叹气的声音,原因很明显就是自我感觉压力大,而且课堂气氛沉闷凝重。因此就造成了课前学生心里紧张,甚至有些厌学的情绪。所以,在我成为一名教师以后就会经常回想一些当时自己还作为学生那个时期上课的样子,找到当时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拿到现在的课堂来做对比,然后将自己曾经都不喜欢的东西改掉,还学生一个愉快的课堂氛围。虽然时间间距有些长,但是同样的现象还是会发生,所以首先我们要做到的就是从自身去找一些缺点,然后去改进,还原真正的课堂教学。比如,我经常会在课前跟大家分享一些近期的新闻或者奇怪的事情,留出三五分钟的时间跟大家讨论一番,心情会有所放松,然后让学生轻松上阵学习。
二、找到简便的教学方法,化繁为简
作为一名教师,主要的责任就是传授知识给学生,但是每个教师和每个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不同,那么最后导致的结果也是不尽相同的。这就是为什么每个老师带班级,总有几个班级成绩会落后。其实主要原因也并非是教师一人造成的,但是我个人认为,如果教师做到了尽最大努力,学生的成绩是不会一直排在最后一名。学生每天都会面对很多的学科,很多的东西要去学习,语文要求背诵,理解;英语要求学会语法;数学要求掌握公式等。所以在学生面对这么多的知识时,他们最能接受的就是简单的,一目了然的东西。因此在数学教学方面教师在课下一定要多去研究这些学科,多去探索实验,去找到简便的方法,让解题过程再少一步,让解题时间变得再短一些等等。简便的方法适用于每一个人,包括我们的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简简单单去学习,课堂才能呈现我们所希望的高效性。
高效略读教学的有益探索 篇4
师:今天我们来到了贵州省贵阳市。知道这里的风景名胜吗?
生:黄果树瀑布!
师:(板书课题:黄果树瀑布)知道它吗?(生简单介绍)
师:黄果树瀑布是亚洲第一大瀑布,以雄奇壮观吸引着八方游客。大家预习课文了吗?
师: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生:四字词语多。
师:(出示与黄果树瀑布相关的28个四字词语) 谁愿意读?(生读词语)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都是描写黄果树瀑布的。
师:(指“轰然巨响、细如珠帘、轩然大波”)大家用心读。发现了什么不同呢?
生:“轰然巨响”描写了瀑布声音;“细如珠帘、轩然大波”描写了瀑布样子。
师:那谁来读描写瀑布声音的词?
生:(读)轰然巨响、拍石击水、万马失蹄、千军扑地、激昂高亢、万马奔腾、咆哮如雷、崩崖裂石。
师:能谈一下感受吗?
生:震撼人心,有气势 。
师:齐读词语!
师:其余都是描写瀑布样子的词。大家读读这些词,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细如珠帘、碎玉四溅、银珠轻扬、蒙蒙细雨、点点飞雪、晶莹缤纷、耀人眼目这组词写出了黄果树瀑布的轻、柔、美。
生:银河决口、崩泻而下、气势磅礴、喷烟吐雾、万练倒悬、粗若冰柱、轩然大波、激昂高亢、雄浑奇伟、波涛汹涌、白浪滔天、雄奇壮观、汹涌澎湃这组词写出了黄果树瀑布的气势。
师:谁想读一下这两组词?(男女生分开读)
师:黄果树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雄伟壮观 。
生:柔美 。
师:(板书:壮美)这些词已经震撼了你我的心灵。那如果把它们放回到文中,会怎样呢?请同学们打开书!(出示阅读提示:1.自由读文,分别用“___”和“”画出描写黄果树瀑布声音和样子的句子。2.小组内试着读出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师:谁来读描写黄果树瀑布声音壮美的句子?
生:(朗读)“我刚下车,便听见隆隆的好似闷雷一般的声音震撼山谷。”
师:哪个词让你感受到了瀑布的壮美?
生:“隆隆的好似闷雷一般”“震撼”。
师:听过隆隆的雷声吗?读出那种震撼之美!
师:在读句子时,一定要先想想哪个词让你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或产生了美好画面,你就想方设法把这个词读出感觉来,感染听者。
生:(朗读)“只见一道宽八十多米、高七十多米……气势磅礴。”
师:你听出哪个词震撼了他吗?齐读这个句子。
师:谁来读描写黄果树瀑布壮美样子的句子?(一生读)
师: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生:瀑布气势雄伟,好像是从天上倒垂的巨幅白色绸缎。
师:读出这种感觉!
师:还有描写黄果树瀑布样子壮美的句子吗?
生:(朗读)“喷烟吐雾处,万练倒悬……耀人眼目…… ”
师:这句使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了瀑布落下瞬间不同的姿态,有的细如珠帘,有的粗若冰柱,都挺美的!
师:大家练习读这个句子,看你的眼前会浮现什么,然后再陶醉地读读。
师:黄果树瀑布无论是声音还是样子,都令我们赞不绝口。
师:(播放黄果树瀑布的视频) 瞧你们那一脸的痴迷。齐读,只见——
师:黄果树瀑布真是大自然献给人类的一幅惊人的杰作!
高效教学的探索 篇5
【摘要】
在当今社会,英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交际工具。各行各业的正常运转也都离不开英语。所以,英语教学显得极为重要,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成为了重中之重的问题。三百多年前夸美纽斯所说的“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是对“高效教学”的古典表述;“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则是对“高效教学”的通俗表达。“高效教学”即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的教学,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
【关键词】 英语, 英语教学,自主,兴趣
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则是培养此项能力的主阵地。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为实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要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是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是我们英语教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目前英语课堂教学是:虽然课程标准变了,教材变了,但教师的教学方法变来变去还是换汤不换药,教师教得辛劳,学生学得痛苦,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其原因是广大教师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教学上一直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填鸭式”教法为主,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教育从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的大背景下,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教学方法也必须有相应的变革。由原来让学生记住知识变成用什么手段获得知识。也就是说,问题的根本在于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 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益。我们必须彻底改变目前耗时多、收效低的教学状况。只有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转变教育观念,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在课堂中积极实施“启发式”和“讨论式”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并培养其的科学精神,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重视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能力。当前的教学模式已不能达到这些要求,因此,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那我们应该如何去改革课堂的教学呢?
一、自主探究+大胆提问
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被动接受、大量机械操练、重复练习等学习方式,教师“满堂灌”的局面充斥着整个英语课堂,课堂时常会听到“Follow me.”“Do this exercise after me.”等教师指令语。而今天的课堂,需要我们教师研究的是如何把凡是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做的事情都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决定,去思考、实践、体验、感悟,去创造、应用;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我提出“你的问题,我们的回答”,对于提问的培养,学生需要老师的的鼓励和引导。学生只要得到适当鼓励,他们就能够提出精彩的问题,从而进行自主地学习。
仿用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老师的话,我提出自己的课堂教育观,我的课堂可以不追求高潮,不追求热闹,不追求形式,怎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怎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好奇心,怎样有利于促进学生不断提出新问题,进而促使学生尝试着去解决问题,愉快的完成课堂内容,我就怎样上课。
二、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理念
多年来,英语教学总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轻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教学总是以应试为前提。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以语法为主,弱化学生的听说能力,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普遍难以提高。教学手法单一。一门语言的学习,成功与否就在于,是否将人放在一个需要用目的语交际的语境之中。目前,初中学生接触真实英语交际情景的机会非常有限,语言学习主要环境还是课堂。而现在大部分英语课教师还是处于“一支笔、一本书、一 1 言堂、一板书”的状态,并且简单地认为自己依然还是知识的承载者和传播者,在教学过程中理所当然地由自己来确定课程大纲,并选择授课方法。初中学生缺乏自我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很多学生是学习“哑巴”英语,对开口讲英语总有一种惧怕心理,总怕讲错了,闹笑话,面子上不好看。这种恐惧心理经常影响他们正常的思维和表达的流畅性。为了适应新教材、应对新课改,教师的教学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理念。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体现教改的精神,使教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发生改变。教师由原来的教育者、传授者,成为教育的组织者、参与者、智慧火花的点燃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以学生作为教学中心的真正内涵,并且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逐渐渗透到课堂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日常教学工作意识,将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出发点,整体上提升英语教学质。在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扮演着“引路者”、“导向”的形象,积极带领学生进行英语学习,通过采取丰富多样的活动来激发其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还得不短提升个人教学质量,从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坚定的基础。教师应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变被动的听取和接收为积极的思考、参与,使课堂教学真正体现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内容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句型练习,精讲一些语言点知识,指导学生操练句型.组织好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语言训练。教师应是一位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逐步减少对学生的控制,让学生独立运用语言。
三、进行多样化的教学
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大都是由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吸收教师讲的东西,成为存贮前人留下的知识的“容器”。这是不科学的。新的教学思想认为,教师应该变知识传授为能力培养,在教学中刺激、促进学生的自我活动能力,使他们自己动脑、动手学习,从而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培养。课堂教学中,应变教师为“单相教授”为师生共同进行学习的“双相交流”。要创设有双相交流的语言环境,创设有语言交际情景,经常变换教学方式。师生共同创造的过程,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他们英语学习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热情。用课外小组活动补充单一的课堂教学。英语教学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习惯,使他们具有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将教学任务放在课内外和校内外 2 的学习活动中完成是一种有效的措施。用丰富的课外活动配合课堂教学,同时又把课堂教学内容扩展到课外活动中去。形成内外互补、互相促进的综合学习方式。为了创设双向交流的语方情境,可以突破每节课用讲解和机械操练的方法,只教若干单词、句型或几段课文、某个语法项目的旧套路,采用跨课跨单元的整体教学法,创设语言交际的情景,经常变换学方式,与学生共同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如以一位学生的经过精心准备的课堂报告为序幕,然后安排各种各样的学习和语言交流活动,诸如朗读、问答、会话、看图样的学习和语言交流活动,诸如朗读、问答、会话、看图说话、讲故事、表演、游戏、唱歌等等。在这种充满乐趣、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情感进行自然的、比较充分的交流。师生共同创造的教学过程,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他们对英语学习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热情。同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还要注意向学生呈现语言学习的过程,指导学习方法,教学生如何学习。这能促进课堂教学逐步做到变教为学。
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英语教授教养和学习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只有不断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更多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达到学生英语水平大面积进步的目的。在这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发现在各学科中英语后进生的比例最大,许多学生数理化等科目都很好,可是英语成绩却较差,且有的学生对英语失去兴趣,甚至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我感觉这些英语差的学生并不是不想学习英语,更不是想放弃,而是由于他们基础差,没有找到理想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英语的热情,想学却学不好。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授教养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让更多想学好英语的学生摆脱困境,在教授教养实践中,我从促进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入手,通过灵活且有的语言不仅是表达意思的工具,也是表达情感意志的工具。激励情意,也就是利用学生对学习英语这门学科的好奇心,且在语音和口头模式能力方面强的优势,通过创设接近真实的语境开展语言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初步用英语思维,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感、听说能力和纯正的语音语调,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内在欲望。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培根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英语感兴趣,学习才能成功,同样,也只有学习成 3 功,学生的兴趣才能长时间保持,也才能养成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永久性的乐趣和志趣。
课堂是进行英语教学的主阵地,教师是课堂教学的领航人,采用什么样的模式,把学生领到什么方向,关键在教师教师为主导的语言实践活动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确定教学方法,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营造进行实际实践的学习环境,组织开展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通过眼看、耳听、口说、脑想、手动等综合活动进行交际性训练,形成交际能力,课上不能只是为了教英语知识,而应该把英语作为工具,用于交际。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英语使用过程,创造的过程。
【参考文献】: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探索 篇6
一.深入了解学生 教师教学前提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越发认识到学生是不完美的,大多数学生都会表现出各种弱点,但与此同时,学生也会表现出自身鲜明的个性特征,并且在学习方面也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例如:自身智力的差异、记忆力的差异以及自身兴趣爱好的差异等。有时,有的同学会在某一方面表现出特别的天赋与才能,但在另一方面却稍显迟钝。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个体情况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活动来发挥学生的潜力,改善自身的缺陷。例如:组织能力与交际能力强的学生则可以安排其担任班委,以此来协调班上学生的各种学习与工作。这样不仅能发挥学生的优势,还能使得课堂更具有有效性。
二.精心设计教案 奠基有效课堂
只有教师自身真正明白理解课本内容,才能更好的教授给学生,也便于教师在课堂中根据学生自身的表现来调控师生间的“距离”,以此来设计出更加有价值的问题来促使学生探讨,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及时进行指导,这样才能让课堂持续保证活力,让课堂更加具有效率。与此同时,教师的教案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指向标,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完善教案,通过精心设计教案来提高课堂效率,让课堂持续充满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目标更加明确,学习更加轻松愉悦。
三.养成良好习惯 保障高效课堂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好的行为形成好的习惯,好的习惯成就好的性格。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以及作用,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课堂效率的高低以及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劣。因此,要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为此,首先,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开始,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着手于平时的班级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有一定的规章制度。让学生有意识的做事,这也为之后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打好了一定的基础。教师教育教学的通过教学手段的改变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加强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态度的形成。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广泛开展语文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便于学生更好的养成习惯。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教师的强制力来培养学生倾听、背诵、朗读以及阅读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充分利用有效资源来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四.活用教学方法 提升课堂效率
1.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人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能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最良好的学习状态。所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力构建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来供学生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做一些小游戏,将游戏当做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教师应该多使用积极向上的话语,少使用消极批评性的语言。以此,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与此同时,师生间应该平等相处,互相交流沟通。在遇到困难与问题的同时,师生间相互讨论,共同协商解决,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以及帮助学生,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2.控制课堂节奏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环境的设计规划,将所有学生尽纳眼底,以方便教师与学生间能充分的进行交流。在学生座位安排上应该灵活,以方便师生间以及学生间的相互互动。在课堂时间方面,教师应该把握好课堂节奏,坚持时间利益最大化,在有限的时间内,让课堂拥有充分的活力。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环境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灵活机动,少些限制,多些指导;少些主观,多些了解,这样才能让学生越来越喜爱语文学习,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真正的有效的。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不断完善教案,通过实际行为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采取最佳的教学方案来构建高效课堂。当然,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理念作为指导,不断地实践总结,不断地完善熟练,以此来提升课堂的效率,真正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轻松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索 篇7
下面笔者简要谈谈自己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抓“支点”, 促进学生课堂高效阅读的点滴心得或反思。
一.抓文本的关键的词句段, 带动全篇内容的理解
通过多年的阅读教学的实践, 笔者觉得引导学生抓住文本关键的词、句、段为“支点”, 展开与全篇的联系中积极的思维活动, 以“支点”辐射至文本内容的具体理解, 可快速清晰地获得对文本全面整体的把握。学生凭借“支点” (阅读内容的某个部分) “翘起”整节课的阅读材料时, 他们对文本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认识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 抓关键词。有些课文作者总是精心选择一两个关键的词语, 用来提出观点, 揭示中心, 或提示行文线索或结构思路等。文章的中心词语是全文的重心所在, 即我们所需要寻找的“支点”, 学生可以通过它“收见微而知著”。以文章的关键词为“支点”, 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并以此为主线展开优美语言的感染和语文能力的训练, 引领学生走进了理解、分析、鉴赏的阅读思维状态。如学习何其芳的《秋天》一诗时, 只要抓住三个关键词, 即“栖息、游戏、梦寐”, 师生就可以顺着这个“支点”高效学习, 达成“读懂诗歌内涵, 理解诗歌的意韵, 掌握抓关键词阅读诗歌的方法”的目标, 在课堂上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二) 抓关键句。很多文章都有关键句, 如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等, 这些句子不仅能概括主要内容, 还体现课文结构, 反映中心思想, 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学习《紫藤罗瀑布》一文时, 笔者先请同学们齐读开头和结尾的句子:“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让学生在心中产生悬念, 然后去寻找答案, 从而达到理解全文的目的。这样的课文教材中还不少, 比如《珍珠鸟》可找结尾“信赖, 往往能创造美好的境界”这个句子作为“支点”来展开整节语文课的教学;《孔乙己》可用结尾句“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为“支点”回溯全篇内容的理解。
(三) 抓关键段。文章关键的段落, 或者总领全文, 突出中心;或者照应前文, 揭示主题;或者承上启下, 概括主要内容;或者余味无穷, 发人深思。教学中, 对有典型的段落的课文, 我们要准确抓住这些段落, 并以此为“支点”, 展开辐射状或回溯型的阅读教学。如《夏感》中最后一段:“大概, 春日融融, 秋波澹澹, 而夏呢, 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 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学生从“苦涩的汗水”中找到了“田家少闲月, 五月人倍忙”, 感受农民夏天劳作的辛苦;又找到“紧张的旋律”回应开头“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学生“轻而易举”理解了整课的内容, 品味了语言的美, 悟出了作者赞美之情。
二.以文章的关键的人和物为支点, 加深文本的理解
在语文教材中, 有很多的文章都是以人或物为中心来安排的, 如果抓住关键的人或物为“支点”来教学, 也不失为理解课文的一个方法。
(一) 以关键的人为“支点”。在具体的文章中, 关键人物所起的作用不同, 有的是引起事件, 有的是穿针引线, 有的是扭转局势……分析课文时引导学生找准关键人物, 理清人物之间的联系, 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
如教学《最后一课》时, 选择以小弗朗士为“支点”, 学生就与他有共同语言, 对他感兴趣, 小弗朗士的逃学、上学, 学生感同身受, 通过他的行踪, 学生了解了几个相互关联却彼此分离的场面:普鲁士兵的操练, 镇公所的布告牌, 小镇里的学校。通过他的思想、言行和心理的描写的讨论, 明确小弗朗士还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阿尔萨斯人成了亡国奴, 不但没有了祖国, 更要失去了朝夕使用的母语。选择小弗朗士这样一个不爱学习法语的调皮的孩子, 用他的内心感受来反映整个民族的悲痛。故事情节在学生的讨论中达到高潮, 小说也在这里戛然而止, 余意无穷, 耐人寻味。学生跨越时空, 心灵被强烈地震撼, 领悟到作品深刻思想, 课堂气氛也就异常感人。
(二) 以关键的物为“支点”。人们在阅读名篇佳作时, 有时常常忽略作家赋予作品的某些隐性的因素, 不能从新的角度去挖掘, 从而错过了作品本身所蕴藏着的艺术意味。
朱自清的名作《背影》, 笔者和我校的金玲辉老师共同开了一节“同课异构”的公开课。笔者遵循“背影——眼泪——感受父爱”的模式来教学。把审美的双眸固守在“背影”这个物象之中;金老师认为“背影”物象的生成, 离不开“泪水”物象的浸透。一方面从文章字面上看, 《背影》一文中的“背影”“泪水”两个物象总是相伴而生的。她以“眼泪”这个物象为“支点”, “泪水”之后说“背影”。
笔者设计沿着传统的思路, 教师问背影, 学生答父爱, 以背影引发, 流泪为辅, 情感为重点, 中规中举。课堂就在不温不火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可总觉得有些遗憾。金老师的课, 以“四次流泪”为“支点”教学的效果就是课堂上老师问得少了, 学生体悟多了——从新的角度解读出“四次流泪”, 背后是丰富真挚的感情, 质朴动人的语言。学生在‘泪花”中看到人间最美的最动人最诚挚的感情和纯真的心了。学生与作者感情同在“泪水”中共鸣。而藏于文字背后, 在流泪背后空白处留下巨大的审美空间更给了学生思维无限的想象。
三.以作者的情感为支点, 引起心灵的共鸣
在初中语文教材当中, 有相当一部分的文章能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对于这一类文章, 作者总是激情洋溢, 或声泪俱下地倾诉情感故事。以作者的情感为“支点”, 对于学生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帮助的。因为情感是学生思维的源泉, 没有情感就没有思维活动。情感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加深理解内容、与作者产生共鸣。
《藤野先生》这篇文章写作者离开藤野先生及对藤野先生的怀念、感激之情。从惜别, 不舍之情, 回忆亦可见师生情深。丢讲义的自责, 寻讲义的诚恳更从独到的角度含蓄地表现了鲁迅对恩师无言的感激与思念。“惜别先生——回忆先生——感激先生”, 以此情感为线, 学生通过浅显的惜别内容, 比较直白的情感流露的理解, 进而到“丢”与“找”经过比较分析后, 学生则明白“找”是重点, 也是生对师情深的间接表现, 最后让学生逐事细究, 使学生不仅明白课文的内容, 也理解了作者这样写的真正目的——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一片无法言表的真情。
四.以学生的疑问为支点, 激发学生的求知
“疑是思之始, 学之端”,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古人的理论和实践都给我们启示, 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多元解读。学生在阅读中自己发现问题, 进而自己解决问题, 达到领悟文意的目的。以课文的疑点为“支点”是引导学生向纵深推进理解课文的突破口。
《皇帝的新装》一文, 在课文前的阅读提示中有这样一段导向性的话:“读完这童话, 我们首先会嘲笑那个愚蠢皇帝, 不过, 如果注意到上自皇帝下至百姓, 几乎人人都违心地说假话这一现象, 我们的思考也许能更深入一层。”课后的“研讨与练习”里提出:“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前, 从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它, 这是为什么?”有了这个提示与提问, 教学本课时, 笔者就重点鼓励学生读这篇童话要有自己的思考。有学生在预习中就设计了一个问题:这篇课文的情节围绕一个“骗”字展开, 请同学们说说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个“骗”字进行活动的?是谁揭穿了这个骗局?笔者抓住学生的疑问作为“支点”, 及时展开教学, 通过讨论, 学生对“骗”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皇帝本应以国事为重, 但他虚荣昏庸愚蠢, 所以有了被骗的基础。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这些情节。骗的结果是皇帝赤身裸体举行游行大典。看似荒谬, 实则骗局的成功实施, 离不开人性的弱点——虚伪, 学生明白了文章批判的新意义, 加深了对小说主题的认识和理解。
高效教学的探索 篇8
一、 高效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高效教学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为高标准的要求, 既是对教师的一种挑战, 也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 促使教师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 提高教学水平, 优化教学质量。
(一) 教学内容深入。
高效教学的内容不再停留在教材文字和图形的肤浅层面, 而应更加深入, 且富有进一步研究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熟练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 深入研究教材, 充分发掘并提炼出有效的信息。同时, 不局限于教材参考的范围, 在自我研究中总结出能促进教学的有效信息。
(二) 教学方式多元。
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教学方法, 部分教师并不真正理解其具体实施的方法, 只是片面的为了提升教学的“高档次”而盲目套用他人的教学模式, 脱离了自己学生的实际, 结果适得其反。高效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时刻关注教育领域的新动态, 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还要在联系学生实际的基础上, 经过自己的发现、修正、再创造, 个性化的运用最新的教学方式,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教学组织优化。
教学效果的最终实现必须依靠教学的优质组织。教学组织包括教学语言、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内容安排等教学环节的衔接, 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课堂上, 教师要充分展现个人魅力, 教学语言不求优美, 但求精辟;教学内容不求全面, 但求独到;教学方法不求花哨, 但求实用。在教学过程设计时, 要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教学方法相结合, 做到环节衔接最优化, 进而促进高效教学的实现。
二、 高效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一) 精彩导入, 激发兴趣
新课程的教学在开始时对师生双方而言都有一定的难度, 对学生而言:对新知识有生疏感, 无法即时产生学习的兴趣, 知识接受能力存在个体差异性;对教师而言, 对学生既有水平了解不全面, 无法因材施教, 容易犯“一刀切”的错误。因此, 在数学教学活动开始之前, 教师要有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过程, 这是启蒙教学的关键。巧妙而准确的导入, 可以先声夺人, 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开拓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在好奇心你的带领下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
案例1, 在新课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导入时, 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日出全过程, 将太阳抽象成一个圆形, 海平面抽象为一条直线, 进而让学生观察讨论直线与圆有几种位置关系, 学生积极发言, “相交于两点”、“相交于一点”、“不相交”。接着, 笔者就正式引入直线与圆相交、相切、相离三种位置关系的定义。在此过程中, 视觉的强烈冲击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也让学生在自主研究探索的学习过程中, 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二) 情境创设, 提高参与
数学新课标指出, 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因此,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 营造轻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 充分调动学生教学参与的积极性, 保证教学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 教师要尽量避免因认识的偏差或操作的不当, 而使得情景设计变得牵强附会, 弱化了其该有的效果。情景设置要做到三结合: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与学生既有经验相结合;与数学内在发展逻辑相结合。真正做到数学教学从学生生活中来, 又服务于学生生活。
案例2, 第六届全国初中数学教师优秀课评比活动中, 一位教师在上《众数与中位数》这节课中, 设计了一个情境:有人嘲笑国家篮球队队员孙悦说:“你的身高还不到9名队员身高的平均数”, 孙悦委屈的说:“我身高比处于最中间的王磊身高还高3 cm 呢!”你觉得可能吗?
本案例中, 教师通过问题制造了一个悬念, 迅速激起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 而不到9名队员身高平均数的孙悦竟然还比处于最中间的王磊的身高还高3cm, 让学生理解了用平均数来分析数据时存在的缺陷, 完善了学生的既有知识结构, 而且帮助学生树立了数学研究的严谨思想, 更能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动力。而基于最中间的王磊的身高自然地就引入新的概念——中位数。这样的情境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又可以与新课内容自然衔接, 遵循了数学内在的发展逻辑性,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教学双边的互动, 实现了教学的成效、有效和高效。
(三) 策略指导, 深化研究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技巧和策略, 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如若课堂只是教材文字的说教, 学生只能成为不会思考的记录机, 能熟练的说出各知识点中定理、性质、定义、公式, 但在实际做题中却无法准确下手, 思维处于僵化的状态。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除了要不断检测和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还要强化数学解题策略的指导, 在大量的习题解答中, 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想和高效解题的能力, 为学生进行深入研究打好基础。
1.数学学习首先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 不要因为遇到困难就一蹶不振, 特别是在做复杂的函数方程计算和几何应用题时, 不要因为计算复杂或图形识辨困难就放弃。
2.数学计算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灵活的思维。大量的数学习题其实质是很简单的, 大量文字条件只是迷惑的手段, 这是就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 全面审视问题, 从多角度去分析问题, 寻找高效解决问题的途径。数学解题的具体方法有很多, 如换位思考法、逆向思维法、知识迁移法、图形辅助法、对比分析法等。
初中历史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探索 篇9
1 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
预习这一教学环节虽然不是教学中最主要的环节, 但它是一次新的学习的开始。如何让学生真正的自主预习, 这是老师们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预习环节的学习, 引导学生预习时要因人因内容而异, 预习知识要指点到位。不同性格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 在引导学生搜集资料时也要从不同的角度引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选取不同的预习方法。
2 充分备课,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归纳,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关键
要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必须学会备好每一节课, 上好每一节课, 解决好每一个问题。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备课之前先看教参, 我认为这种做法有些欠妥。教参提供给我们的只是教学中需要参考的内容, 不能形成我们个性的、实用的教案, 更不能把教参上的内容照搬下来就成了教案。应该静下心来, 在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 认真地研读课文, 读出自己的感受, 这是个基本的道理。有人认为, 课文就那几句话、几个段落, 要学什么内容, 一看就明白, 有什么可读的?其实不然, 有好多问题自己还没有弄懂, 更谈不上自己的感悟了, 如一些重点词句的理解, 课文的重难点, 甚至疑点问题是怎样确定的?本课需要设计怎样的教学目标?等等。历史课是知识性、人文性、思想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要教会别人, 必须首先自己弄明白。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在备课和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的设计再精妙, 没有学生的配合也不会有好的效果。因此备课的时候, 我们要考虑到我们设计的教法是不是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这种教法学法他们运用过吗?如果有问题在哪里?要充分的考虑进去。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调整教学设计, 调整重点难点的设置, 调整对学生的训练方向,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归纳, 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3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一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日常的授课中, 我发现如果学生学习动机明确, 兴趣浓厚, 自然产生求知欲, 课堂效率就高。每个学生的心灵里, 都有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 关键在于老师怎样去点燃。每当在历史课上讲到有意思的历史典故时, 平常不认真听课的学生也认真听课了, 甚至还能够认真思索教师的问题并试着回答。这也让我意识到, 应依据学生的特点, 首先要让学生愿意听我的课, 在此基础上才能深入到学生学会了什么, 掌握了什么。所以说,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比如, 创设好的情境导入新课, 可以起到很快的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我在讲到“封建集权的不断加强”时引用学生看过的电视剧《汉武大帝》, 让学生首先谈一下汉武帝的主要功绩, 然后再引入新课, 就很自然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求历史知识奥秘的兴趣。当然, 在讲到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时, 教师也可以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入手, 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 当然, 要恰到好处, 以免冲淡了主题。
4 注意角色的转变, 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突出, 是高效课堂得以实现的突破
传统教育中, 我们一直把学生放在客体的位置, 强调接受学习。学生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很难有主动探索的机会, 课堂上死气沉沉的气氛可想而知, 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课堂效果的高效化恐怕很难!目前, 实施素质教育人人皆知, 但仍有不少的教师还在继续着“填鸭式”的教学, 这显然不合时宜。其实, 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 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引导者。即教师不再局限于向学生问问题, 而是引导学生提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去发现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让学生动起来, 让历史课活起来!教师从传统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 与学生在同一平台上互动研究,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成为课堂的主体, 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 这无疑能够使课堂气氛活跃化, 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积极化。例如, 我们可以通过播放的影视图片来感受历史, 通过学生自己查资料进行演讲、表演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的活动中及时肯定学生, 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对事件的认知程度得到更大提升, 虽然减少了教师滔滔不绝的精彩演讲, 教学效果却往往出乎意料。
5 及时训练是巩固课堂效果的有效环节
根据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我们的实际经验, 我们知道, 当堂巩固所学知识尤为重要。训练的方式有多种多样, 可以口答、笔答、自背、互背、检测等, 也可利用多媒体以选择、填空的形式进行, 但要保证训练的内容、质量、时间。题目考察的内容既要覆盖全部知识点, 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训练的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训练之后, 教师要及时体察学情, 反馈矫正,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改进教学方法, 当堂完成教学目标。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篇10
一、突破现行教学模式
现行的课堂教学观是基于教材的课堂教学观, 即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在这样的课堂教学观和课堂模式下, 学生是学习的机器, 老师是机器的操作者。这种一味追求分数的教学, 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 必须对这种现象和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突破。其一, 我们坚持“授人以渔”。俗话说, 教是为了不教,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设法让学生学会知识, 更要让学生会学知识。比如语文教学中, 要教给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快速做笔记的方法和一些简单的写作技巧等。其二, 我们积极“优化教学语言”。我们杜绝“满堂灌”, 为此, 我们认真做好课堂教学中导入语、过渡语、小结语、板书的必要性的推敲和精练性的揣摩。其三, 我们注重“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让学生在情境中形成学习的动机, 引导学生学会换角度思考问题, 特别是用批判性的眼光来思考问题。课堂上教师要主动转变, 不断给学生创造机会, 不断变化形式, 不断鼓励学生, 赞赏他, 激励他, 欣赏他最美丽的错误。
二、出台可行的教学模式
(1)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从学生的发展出发, 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一位哲人曾这样说过:教育有开发人与窒息人的双重功能。 (2) 问题解决课上, 要善于放空间, 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要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 打印问题训练单, 分发到各小组, 自主选择学习任务。 (3) 小组选择任务后, 自主探究交流合作, 形成自己或小组最佳解答方案。 (4) 针对各小组探究的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汇报。教师可出示重点句段, 让小组自由表达、补充。
三、开展集体备课
各年级各学科备课组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 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首先, 由教师写出备课教案;其次, 由同科教师交流教案, 经过讨论统一施教意见, 指定一个教师主笔设计详案;第三, 集中讨论详案, 提出修改意见, 整理后传达给每位备课教师;最后, 由每个教师根据自身的优势和本班学生的特点进行少量增删后实施教学。这样, 既发挥了集体的优势, 又体现了个人的特长。
四、明确“以学生为中心, 先学后导, 全面发展”的有效教学思想
(1)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充满生命力;把班级还给学生, 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 让教育充满智慧与挑战;把发展的主动性还给师生, 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2) 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角, 教学的重点必须转移, 学会学习比掌握知识更为重要。
五、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学习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注重小组交流, 合作提高, 即以组为单位交流检查预习情况。该环节要做到如下几点。 (1) 充分发挥小组长指导、检查、督促作用。 (2) 充分发挥优生的小师傅作用, 积极鼓励兵教兵, 兵强兵。 (3) 以小组内活动为主, 一般不要每组分别重复呈现预习结果, 以免浪费时间。 (4) 为保证学生预习效果, 可部分采取小组之间互相抽查的方法使其形成竞争, 但时间不要太长。 (5) 对预习中小组内不能解决的个别疑问, 要鼓励学生提出来, 由其他小组帮助解决, 集中的问题可由教师统一讲解。
学生在先学的过程中, 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时候他们将不会的问题反馈给老师, 老师再根据反馈情况, 完善导学案, 从而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各种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有的放矢。这样的课堂必将是有针对性的, 而其中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 则完全没有必要再由老师来讲解了。时间完全可以用来辅导学生解决那些不好解决的问题, 从而节省了大量宝贵的时间, 把时间用在了“点”上, 从而体现了高效性。
构建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探索 篇11
一、关注学生 开拓学生无限的想象
知识是静止、封闭和有限的,而是运动、开放和无限的,想象力是能动的知识。如果把知识比做“金子”,那么,想象力就是“点金术”,能使知识活化,能进行创造。关注全体学生,这意味着以往被忽视的学生群体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如,学习《甜甜的泥土》一文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说说离异家庭给孩子带来的不幸以及如何才能让王小亮幸福成长?学生思维活跃,各抒己见,充分展开自己的聪明才智。有的说:“让王小亮回到妈妈的身边。”有的说:“让王小亮父母破镜重圆。”有的说:“王小亮应该拿起法律武器控诉后母虐待的情况,用法律来改变困境。”有的说:“王小亮应该正视现实,充满生活的信心。有妈妈的爱,老师的爱,传达室老头的爱……这些人类的爱会让他获得应有的爱和幸福的。”这一活动不仅外延了文章的内涵,还让学生由课堂走向课外,去接触、去面对发人深省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的感觉和表象,更要在这基础上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帮助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卷入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来。在教学中,教师要切实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让学生确实能够跳起来摘到桃子,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基础各不相同,对于他们的要求也应采取不同的层次,提问题时,复杂些的问题尽量让优等生回答,简单点的问题应让后进生回答,这样就可以树立起差生的自信心,让他们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知识是认知的结果,更是认知的过程,在教学中诱导学生发现、探求、辨别、判断,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求知的欲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课堂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追求真知的愿望。由于那些众多的“细小的根须”积极劳动,学生有意无意中会发现令自己惊喜、惊异或惊讶的问题。此时此刻,学习所获得的快乐会使学生增添自信,增强自尊,增长自豪感,学习会进入佳境。相信我们的学生,他们都有巨大的潜能,良好的教育和训练,让每个学生都能成才。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才,才会正确对待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相信每个学生能成才,才能找到适合培养他们发展的好方法。语文实践活动中之所以学生个体参与的积极性高,主要因为这些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体现一种成就感、主人感。语文教师就要在活动中充分照顾、呵护学生这种心理体验,在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基础上给每个学生以最大限度的满足。
三、参与操作,激发学生探求新知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阅读,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智能,提高教学效率。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才能进行有效教学,形成高效课堂。所谓探究就是深入文本,读出问题。读了文本,如果连一个问题都提不出来,这并不说明我们读懂了。相反,恰恰证明我们根本没看懂。但是,如果拿一本读过很多遍的语文书给我,我可以提出很多问题,而且问题是越来越多,为啥?因为我读懂了。所以,问题越多,恰恰证明你读懂了,因为你已经在用探究的眼光在读文本。当然,探究还包括质疑。面对文本,面对作者,也包括面对专家、学者,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质疑的!对某一段话不理解,或者对某一句话甚至某一个词不理解,都可以提出来研究。和同学一起探究,借助资料进行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究,都是解决疑难的途径。每解决一个疑难,就离读懂文本更近了一步。
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是解决知识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矛盾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同时,丰富的情感體验可以把客观的要我学,内化为主观的我要学,改变被动消极的学习局面。
在教学中,教师要切实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让学生确实能够跳起来摘到桃子,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基础各不相同,对于他们的要求也应采取不同的层次。提问题时,复杂些的问题尽量让优等生回答,简单点的问题应让后进生回答,这样就可以树立起差生的自信心,让他们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现在的学生大都头痛写作文,尤其是差生总也写不好一篇作文,对这样的同学就该稍稍降低评价标准,当他们得到一个较好的评价时,心中就会喜悦,更会希望下次依然得到。这样他们的以后的作文就会大有进步,并接二连三地写出较好的作文来,甚至是真正的好习作。所以说,只要我们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心理水平相适应,他们就能发挥出巨大的创造潜能,具有无限的创造力。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为我们提供了崭新的平台,给每一位教师都提供了自由伸展的空间。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抓住这一机遇,在教学中,教师要切实根据不同学生采用良好的教育和训练方式,进行高效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成才、成功。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篇12
一、坚定信念, 与时俱进谋划学校发展
学校通过进课堂听课、走访家长、学生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 全方位深入细致地进行课堂教学调研工作。针对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多次召开专题研究会议。通过多方考察、学习、研究, 提出实施“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 构建了“三为主” (即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以训练为主线) 基本理念, “四个一” (数学教学中的“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练一练”) “五项比” (语文和英语教学中的“比读书”、“比识字”、“比写字”、“比说话”、“比当堂完成作业”) 为核心和基本内容的高效率、灵活自主的“三四五”课堂教学模式, 以期实现高效课堂。
二、更新理念, 做有教育思想的践行者
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是提高课堂效率和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 培养一支适应课改的师资队伍, 更是探究并实施有效教学模式的根本。学校通过专题讲座和培训, 逐步提高了教师的思想认识水平。学校先后派出了30多人赴外地相关学校亲临高效课堂, 涉及了各学科、各年级的课堂, 听课近900余节。这样, 多管齐下, 快捷高效地使全校教师对于“三四五”有效教学模式有了深刻的认识。
三、集体备课, 共建共享教学资源
要想把高效留在课堂中, 就要把工夫下在备课上。学校制订了“年级、学科教研组共商备课, 把握模式精髓→分配任务, 个人精备→教研组长把关审查→课改领导小组统一审核→教研组周三周五集体研讨→个人修改 (融入个性风格特色和补充调整) →课堂二次备课 (视学情, 以学定教) →撰写反思感悟”的“八环节”备课流程制度。备课既发挥了个人的特色, 又彰显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对怎样最有效地引导学生自学, 怎样最有效地解决学生自学后的疑难问题等, 不仅要做到思想交流及时, 问题、困惑妥善解决, 还要做到方法、经验、资源共享。
四、赛课交流, 搭建模式研究平台
搞课改, 贵在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课改才有成效。围绕课堂教学改革这一中心、重心工作, 学校开展了“三四五”课堂教学新模式“四赛”赛课活动。即每学期开展由课改领导小组进行的“推门课”赛课、由教研室组织的四至六轮有针对性的集体赛课 (研讨课、交流课、示范课、优质课、过关课等) 、由年级教研组分管领导进行的“指导性”赛课、由年级教研组组织的“周周研讨课”的“四赛”赛课活动。学校教研室对于教师们的优秀教学设计整理编辑了《在赛课中得到提升, 在赛课中实现飞跃》《精彩一课, 绽放课改之花》《探索·交流·进步·成长》等刊物, 供大家交流学习。对于效果不好的课, 做到连续跟踪听课, 直到效果较好为止。这种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赛课活动, 有效地推动了课改进程, 促使教师在最短时效内在课堂上有所突破, 并能灵活运用教学模式, 感悟其精髓, 即课堂上教师“以学定教”, 做到“三讲三不讲”:讲学生自主学习中易混、易错、易漏的知识点, 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内容, 讲学生合作学习、交流探讨解决不了的深度问题;学生已会的坚决不讲, 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坚决不讲, 学生互教后能学会的坚决不讲。
五、及时评课, 引领教师做一个研究型教师
【高效教学的探索】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11-29
构建小学英语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05-24
有效教学的高效课堂06-08
高效的词语教学策略06-12
初中物理的高效教学06-21
初中英语的高效教学07-06
高效的课堂教学07-08
初中语文的高效教学07-11
教学的高效化08-01
语文教学的高效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