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高效化

2024-08-01

教学的高效化(共12篇)

教学的高效化 篇1

“生活化的数学”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它特别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实践, 从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出发, 并能从生活中构建出数学模型, 并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这一过程被数学教育工作者用“生活化数学”一词加以概括, 并在实践中得到充分应用。生活化数学教学, 其目的是为了有利于学生将抽象概念形象化、直观化, 感悟数学的价值, 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因此, 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要用一颗智慧的心, 从生活对数学的需要出发, 从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出发, 去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 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从生活中提炼数学内涵进行教学, 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因此, 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是促进课堂教学高效化的必要途径。要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以此作为抓手来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一、课堂导入生活化是促进课堂教学高效化的必要前提

陶行知先生曾说:“学生有了兴趣, 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与力量的源泉, 是开发学生的智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的强心剂。小学生由于年龄小, 上课好动又贪玩, 注意力很难较长时间集中。对于平淡无味的数学学习以及重复性的计算不感兴趣, 严重者有烦躁现象。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导入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能够让学生感兴趣, 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力求有思想、有深度、有内涵, 能够以丰富多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学生定会对本节课的学习感兴趣, 从而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由被动接受知识, 变为我要学我想学, 从而达到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 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导入中, 可以这样设计:“你们知道我们人体有许多有趣的比例吗?将拳头翻滚一周, 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 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很多用处, 到商店买袜子, 只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上绕一圈, 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如果你是一个侦探, 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 就可以估计出罪犯的身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样的导入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生活经验, 而且很好地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课堂教学的高效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感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乐趣, 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 培养了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是促进课堂教学高效化的载体

教学内容的的生活化, 要求教师在教学前要善于捕捉学生感兴趣的身边的事例作为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生活经验, 给予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知识的生活素材, 将它服务于教学新知。转变“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 灵活使用教材, 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对教材进行优化整合。教师不能受现有教材的束缚, 要学会灵活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努力做到把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吸引学生参与研讨, 能达到更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 我在教“千克和克的认识”时, 让学生每人带两袋盐。这样的教学素材中就包含了多个数学信息, 需要学生从中去发现、提炼。每袋盐500克 (包装袋上有标明) , 两袋盐是1000克, 也就是1千克, 学生将两袋盐放在手上掂, 亲身感受到“1千克”到底有多重。这样学生又可从两袋盐中感受到“千克”与“克”的关系。况且盐又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食材, 人们无时无刻都离不开它, 这样学生也能从中感悟到数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练习生活化是高效课堂的有力保障

练习可分为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 课堂练习的生活化, 就需要教师大胆地不拘泥于课堂40分钟的局限, 创造性地设计练习题目。把生活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引入到我们的课堂中。让学生从中感悟知识的生成过程, 享受成功的体验, 发展自我的能力智力。

课后练习设计, 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深入挖掘生活素材, 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去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 充分认识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本质。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知识的方法, 感悟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 提高利用数学知识的价值。

例如, 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后, 可以布置“我是理财小专家”这样的课后练习, 要求学生到银行去搜集资料, 整理数据, 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各种利率。以自己的压岁钱为准, 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 (如:自己的这笔钱什么时候才会花, 会闲置多长时间, 以怎样方式存钱最划算等) 进行模拟储蓄、取钱, 使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 最后再写一个简单的“理财感悟”进行全班交流。这样的课后实践活动, 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有助学生于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同时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成了有源之水, 成为了高效课堂的有力保障。

总之, 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促进课堂教学高效化的途径和有力保障, 广大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 将生硬的课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生活场景, 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逐步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活力与生机。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贴近生活, 变形象为直观, 变抽象为具体, 让数学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 充分赋予课堂生活的气息, 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运用数学, 体味生活中的数学、享受数学中生活的情趣。因此, 教师既要忠实于教材, 又要不拘泥于教材, 要把教材内容和生活中的“活教材”结合起来, 让学生学习“活的书”“真的书”“动的书”“用的书”, 让数学的“生活化”有力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摘要:小学生因受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认知浮浅等因素的影响, 大部分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对数字感知枯燥无味、缺乏兴趣、想象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数学充满畏惧等心理问题, 这也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所面临并亟待解决的重大教学难题。随着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理论的逐步推进, 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已成为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促进,高效化

教学的高效化 篇2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都在思考如何在课堂中处理好自主学习与讲授的关系。新课程强调师生互动,倡导“混合型”,“对话型”的课堂教学。那么,教师还要不要讲授?通过对不同学科优秀教师课堂教学进行分析,提出:好的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行为占有率较高,不过一般不超出70%),同样可以起到启发学生、陶冶情操、激发兴趣的效果。该教师讲的还要讲,需要多讲的必须要多讲,片面追求对话、互动,忽视教师的必要“讲授”,这是教学的一个误区。为追求课堂师生互动,教师刻意将讲授知识变成了提问回答,造成问题繁而无序,针对性不强,主次不明,缺乏严密的逻辑体系,使得教学目标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无法得以实现。

二、改进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走进新课堂,我们可以看到小组形式的合作学习颇为流行。而事实情况表明,只注重“小组讨论学习”这一形式,存在很多的缺点,一味追求让学生或分组讨论,或交流情感,或表演角色等等,而我们老师在讲课中对小组讨论的目的、问题、时机及过程等进行了有效的改进,取得较好的成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提高。

三、提高了教学媒体运用效率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开展

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口头的交流,要达到预期效果还需借助必要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设备的进入使传统教学方法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声、光、电一体化优势,不仅减少了教师课堂书写工作量,更重要的是由于课堂环境的变化,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也使课堂讨论或者案例分析便于进行。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授课老师针对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将自己的优秀成果在演示中真诚的展示给大家,集中体现在三方面:学生,教师,学生与教师互动三个方面,现向大家总结汇报如下:

1、彻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客体为主体。(学生方面)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重要的是发展的主体。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才能领悟相关学科发现、学科知识及创造过程中的收获。因此,优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很注重让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里,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行为,获得知识和技能,并通过他们对教学互动过程中的自身经历、获得理智的情感体验、人际交往能力,积累知识和方法,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还运用现代教与学的理论,通过启发、讨论等具体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在教学的全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努力去尝试创新、感受创新、理解创新,大大提高了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创新的能力,观察与实践的能力,思辨的能力。

2、将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有机结合(教师方面)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有效地引导启发了学生,使教师教学与学生主动探究学习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独立学习、思考和自主实践的时空。注重了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处理好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又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对于全班同学一起研讨,小组讨论还不能解决的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老师就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明辨是非,寻找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概括、总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老师充分利用了课堂上学生掌握的新知识,设计出了新颖和较有深度的话题和练习,将触角伸向更深、更广的天地,既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深化,同时又将学生的思维带入一个更高的层次,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优秀思维品质和大胆创新的能力。

3、教与学的和谐“共振”。(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积极的师生互动,能合理有效地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消极性,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领会所学知识,在参与中完成学习任务。在我校教师的.授课中,很好地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实现教与学两方面的最佳效益。在老师的引导下,以学生作为主体参与了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能力,也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使教与学有机地结合、同步发展。鼓励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避免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

教学的高效化 篇3

摘要:小学生因受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认知浮浅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对数字感知枯燥无味、缺乏兴趣、想象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数学充满畏惧等心理问题,这也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所面临并亟待解决的重大教学难题。随着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理论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已成为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数学 课堂 教学 生活化 促进 高效化

“生活化的数学”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它特别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实践,从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出发,并能从生活中构建出数学模型,并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这一过程被数学教育工作者用“生活化数学”一词加以概括,并在实践中得到充分应用。生活化数学教学,其目的是为了有利于学生将抽象概念形象化、直观化,感悟数学的价值,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因此,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要用一颗智慧的心,从生活对数学的需要出发,从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出发,去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生活中提炼数学内涵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是促进课堂教学高效化的必要途径。要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此作为抓手来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一、课堂导入生活化是促进课堂教学高效化的必要前提

陶行知先生曾说:“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与力量的源泉,是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的强心剂。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上课好动又贪玩,注意力很难较长时间集中。对于平淡无味的数学学习以及重复性的计算不感兴趣,严重者有烦躁现象。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导入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感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力求有思想、有深度、有内涵,能够以丰富多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学生定会对本节课的学习感兴趣,从而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我要学我想学,从而达到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导入中,可以这样设计:“你们知道我们人体有许多有趣的比例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很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上绕一圈,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如果你是一个侦探,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出罪犯的身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样的导入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生活经验,而且很好地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高效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感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乐趣,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是促进课堂教学高效化的载体

教学内容的的生活化,要求教师在教学前要善于捕捉学生感兴趣的身边的事例作为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给予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知识的生活素材,将它服务于教学新知。转变“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使用教材,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对教材进行优化整合。教师不能受现有教材的束缚,要学会灵活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做到把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吸引学生参与研讨,能达到更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教“千克和克的认识”时,让学生每人带两袋盐。这样的教学素材中就包含了多个数学信息,需要学生从中去发现、提炼。每袋盐500克(包装袋上有标明),两袋盐是1000克,也就是1千克,学生将两袋盐放在手上掂,亲身感受到“1千克”到底有多重。这样学生又可从两袋盐中感受到“千克”与“克”的关系。况且盐又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食材,人们无时无刻都离不开它,这样学生也能从中感悟到数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练习生活化是高效课堂的有力保障

练习可分为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课堂练习的生活化,就需要教师大胆地不拘泥于课堂40分钟的局限,创造性地设计练习题目。把生活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引入到我们的课堂中。让学生从中感悟知识的生成过程,享受成功的体验,发展自我的能力智力。

课后练习设计,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深入挖掘生活素材,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去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充分认识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本质。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知识的方法,感悟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提高利用数学知识的价值。

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后,可以布置“我是理财小专家”这样的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到银行去搜集资料,整理数据,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各种利率。以自己的压岁钱为准,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如:自己的这笔钱什么时候才会花,会闲置多长时间,以怎样方式存钱最划算等)进行模拟储蓄、取钱,使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最后再写一个简单的“理财感悟”进行全班交流。这样的课后实践活动,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助学生于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同时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成了有源之水,成为了高效课堂的有力保障。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促进课堂教学高效化的途径和有力保障,广大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将生硬的课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生活场景,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逐步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活力与生机。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贴近生活,变形象为直观,变抽象为具体,让数学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充分赋予课堂生活的气息,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运用数学,体味生活中的数学、享受数学中生活的情趣。因此,教师既要忠实于教材,又要不拘泥于教材,要把教材内容和生活中的“活教材”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习“活的书”“真的书”“动的书”“用的书”,让数学的“生活化”有力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篇4

一、更新教育理念, 充分认识到推行高效课堂的重要性

思想决定行动。 教师能不能积极地推行高效课堂, 关键在于有没有认识到推行高效课堂的重要性。 如果我们的认识上升不到高效课堂是大势所趋, 不懂高效课堂将被社会所淘汰的高度。 那么, 我们的思想就会麻痹, 行动就会懈怠, 依然按照自己传统的模式去教学。作为一名教师, 应该从学校和自己的长远发展这个角度出发, 认真学习并实践高效课堂的理念, 尝试高效课堂教学。认真学习多媒体教学的技能, 最起码, 我们应该学会在电脑上查找和编辑自己需要的教学资料。

二、立足于学生成长发展, 重视技巧能力的培养

我们衡量一节课是否高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 这节课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能力技巧得到多大程度的训练。在我们的课堂中, 往往只重视知识的灌输, 却忽略了能力的培养。所以, 有的教师讲课文传统的就是生字、段意、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写作特色的讲解灌输。 教师自己滔滔不绝的讲解代替了学生应有的思考, 繁多枯燥的笔记代替了热烈有趣的探究。 这样的课堂不仅沉闷, 而且学生的能力技巧也没能得到应有的训练和强化。 最后的结果是考试时遇到熟题还能应付, 一遇到生题就束手无策, 这样不重视学生能力发展和训练的课堂和高效课堂是背道而驰的。 古人云“ 授人以鱼, 惠其一时, 授人以渔, 惠其一世”。 这句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灌输给学生现成的知识, 可以使他暂时受益, 培养他的能力技巧则可以使其受益终身。 一节课如果只讲了一个问题, 但使学生思维得到了充分的训练, 掌握了解答这类问题的能力技巧, 我们也可以说这节课是成功的、高效的。

三、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

1. 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认为, 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依赖, 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 更利于知识的形成, 因此, 教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在课堂上,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 不挖苦讽刺回答错误的学生, 教师要以真诚的目光注视学生、亲切的语气教育学生、信任的心态引导学生, 这样, 才能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 做好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 因此, 它应紧扣教学重难点, 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 以助学生走进文本, 以便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 及时调控教学进程, 启发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 提问的目标明确了, 去粗取精, 努力使提问精当, 便是教师构建高效课堂的自觉行动。

3.设计有效的活动。 新课标倡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起引导、组织的作用, 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要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 则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教材, 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活动,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让其主动融入学习活动, 并从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获取知识。

四、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

高效课堂教学的思考 篇5

高效课堂教学的思考

宜宾市一中 郑达平

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有多少时间咋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呢?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圈子里面,只要我们细心分析和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和事情。这里略谈一二:当我们面对学生的时候,总将自己的位置和地位定位为,我是教师,我和学生有区别,同时,我就是长者,对你是一种指导、批评、教育,当学生一旦有问题,教师首先就是一通教育,实际上学生是没有接受老师的说教的,而且可能不少学生会觉得老师的教育,从道理上讲还不如我学生知道的多、透彻,更可怕的是有的学生就认为:我就可以不学习,眼前的生活状况已经较为满意了,将来的生活本来就没有必要担忧的。另外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就是一味的讲解,没有关注学生需不需要老师的讲评,老师在课堂上很卖力,但是老师的讲解是盲目的,一方面是没有研究学生的现实状况,这部分的内容学生掌握情况如何,另一方面老师没有思考教学手段是否有效,没有关注课堂的有效与高效。针对两种现象,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1.师生之间的关系。

师生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应该是一种平等、共同进步的关系。经调查发现:学生多数是喜欢:不要太嗦,说话做事比较干练的老师。其实,我们老师不要将对学生的处罚挂在嘴边,将处罚挂在嘴边的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从学生心理分析就会发现,学生特不喜欢自己是在接受处罚。比如:在英语的单词的默写过程中,第一次有的学生没有过关,就需要让这部分找时间再一次默写,有的老师可能就会说:请没有过关的同学,再罚默写一次。当学生听到是罚的时候,心理的`感受就不一样了。老师可否改换成:单独找到没有过关的同学,就说:到我办公室默写某部分的单词。这样多数学生就会欣然接受,而且老师可以节约说教的时间,可以干更多的实事。跟学生谈话,不能摆出一副教育,俨然是一个智者在指导,可否改成一种商量的口吻和学生商量,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健康的人格与心理。说道这里就顺便谈到,我们作为家长和孩子在交流过程中,同样要平等的身份,要以朋友的身份,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2.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

作为教师,教学的理念改变,才能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首先教师要加强学习,增强自身的理论水平,用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我在这里想提供两种课型让大家参考。

2.1习题讲解课。

我们身边会有不少的老师,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老师都有,认为自己的教学任务重、时间紧,没有时间监督和仔细的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于是,在作业评讲的时候,将作业一个一个的逐一讲评,这样既没有针对性、效果不太好,学生没兴趣,老师又费劲。这样构建的课堂一定不是我们想看到的有效或高效课堂。由于我们现在都提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将一个班级分成适当的若干小组,各小组有学科长、小组长等同学组成。老师可否将检查作业的工作下移,由各小组的学科长检查和督促本组成员的作业,然后由学科长根据自己的检查写出一个报告,将此报告交给科代表,科代表汇总情况,将结果告知学科教师。这样,老师能够很快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在沙锅内习题课的时候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做好讲评工作,由于所评讲的试题都是学生想听评讲的内容,这样就会增加课堂的有效性,同时做到信息的及时反馈。如果要做好这一项工作,每一位老师在刚开始的时候,就要培养自己的学科长、科代表。

2.2新课课堂模式。

不少老师在讲解新课的时候,就是一讲到底,没有关注自己的讲解是否有效,有时候会看到老师在课堂上讲得是眉飞色舞,然而学生是恹恹欲睡。我们的老师是否考虑过,可以改变自己的课堂形式,让学生更有激情参与其中。新课改的理念中有一条就是让学生参与、体会、感悟。我有一点想法:在我们的课堂中,所谓高效课堂,其实就是老师对学科文化的成功传播、同时学科知识的成功讲解,就是知识的落实和过手。能否在每一堂课前增缴一个环节:上一堂课知识和内容的检测,每个学科用2-3个问题或者是2-3个试题,对上一节课的内容的检测,一节课结束以后,又科代表及时反馈班级的完成情况,如果有没有完成的,要求在某一个时间内到老师处再次过关。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学生可能就会养成习惯反思自己的学习内容,同时能够找到反思的方法。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主动性就会提高。

其实,高效课堂的构建就是教师教学观念和行为的改变、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方法的改变。让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效率更高。

教学的高效化 篇6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发挥主导作用;探索途径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指出: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教学和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指导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主导”作用,只有贯彻了这种教学理念,才能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活动起来,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以主动、积极的姿态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达到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那么,什么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呢?根据我多年以来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理解,主导作用不是带着学生往前走,而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索、研究和自主学习。如何发挥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呢?我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经验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一、教师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在导入教学中导出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容易分散和不能持久集中注意力等,所以,英语教师如何能够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内容上来就成为课堂成功的关键。人们常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应该精心设计小学英语课的导入教学,尤其是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直观、形象的优势,在导入教学中就抓住学生的心理,把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中来,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在导入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3 Hobbies 时,教师可以通过从网上搜集很多伟人和名人爱好的简短视频,从直观的视觉上先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到课堂教学内容上来,而后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设置一个调查问卷,发动学生分组讨论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是什么,最后由各组组长进行总结并做汇报。这样,不仅成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同时通过小组活动的参与和对讨论结果的关注激发他们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利用自己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活动中导出学生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小学英语教学的主阵地是英语课堂,在英语课上,教师是否能够科学、合理地知道学生参加课堂教学和学习活动,并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成为现代教学衡量一节英语课是否属于成功课堂的关键。因而,我们教师应该抛弃过去那些陈旧的以词汇、句子、语法及短文训练为主及老师在课堂上独霸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更多地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探索更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1.树立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思想观念。教师只有头脑中时刻记住:学生是教学和学习活动的中心(主体),才能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紧紧地围绕着学生进行,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高效化。例如,教师为了能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对英语课堂活动进行设计时可以根据内容设计不同方式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根据单元内容做个简短的daily report,也可以让学生用对话方式谈论相关话题。而小组活动应该成为英语课堂活动的主要方式,因为小组活动的方式,不仅能够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互助、探究的“团队精神”。

2.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增加他们活动的机会和时间。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技术不仅有着直观、形象的特点,而且还可以增大教学内容的容量和增加学生活动的机会。例如,我们在设计6B Unit1 Who is younger 的语法比较级的教学时,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明白比较级的含义和应用,随之可以让学生以班级、小组、成对的方式跟着多媒体的读音进行练习,在此基础上再自己分组训练。

三、教师凭借着课堂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发挥“主导”作用,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小学生对成人给他们的评价非常注意,对他们成绩的肯定性的评价可以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的积极性,爱上英语学习,因而学习效果就非常显著。对他们的批评性和消极的评价就会打击他们的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失去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这些心理常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要以肯定性的评价为主。根据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和水平不同,教师要针对他们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布置不同层次的练习、作业,在进行评价时分层次化和多样化,这样利于提升他们的学习信心。

四、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个方法,有了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还要指导他们用更好的更有效的方法去掌握英语、运用英语。例如,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注意观察每天在生活中出现的一些英语,借此学会运用简单的英语,向学生介绍一些更好的英语学习方法:和灵活记忆单词、短语、句子的技巧等。

总的说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要求是让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一些英语基础知识,同时培养他们在生活和实践中简单运用所学英语知识的能力,能够达到这个目的才能说这个课堂教学是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也是有效教学。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发挥自己的教学“主导”作用,为圆满、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找寻更多的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黄丽娟.英语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J].上海教育,1995(11).

[2]何裕琼.英语教学中的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J]广东普通高中教师培训,2010(11).

教学的高效化 篇7

一、激趣导入

新课程对教学活动中师生角色的定位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更加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并对教师的指导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要求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要, 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自然体现其必不可缺的指导性。

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笔者用这样的问题导入新课, 先问学生:大家都喜欢什么题材的电视剧或电影?身处信息化时代的学生对这个问题自然是感兴趣的, 于是各抒己见。话题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有关爱情题材的影视作品上, 自然地过渡到《氓》的教学上。

二、重视朗读

学习任何一首诗歌都离不开朗读, 新课标提到: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 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所以, 让学生朗读这首表现爱情生活的经典之作也是这节课的重要任务之一, 让学生在朗读中体味诗情, 感受画意。在教学《氓》时, 笔者先让学生朗读诗歌, 《氓》是一首爱情的悲歌, 在朗读的时候指导学生用缓慢、低沉的语气读出爱情不在时的凄怆, 再用坚决的口气读出女主人公清醒后的决绝。通过朗读, 学生初步了解了诗歌的思想感情。

三、省时节力

教学是教师使用恰当的教学措施, 利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 取得尽可能优的教学效果, 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 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时间就是效率, 抓紧时间, 用好时间, 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在这一教学环节, 笔者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大家想不想自己也做回导演把这个爱情悲剧拍成影视作品?在拍影视作品前, 先让我们做回编剧, 把这首诗歌改写成现代文的剧本呢?”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笔者采用了分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完成此项教学任务, 当各组学生完成改写后再互相展示, 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 学生分组高效地完成了对诗歌内容的改写。这样做既节省了时间, 保证了课堂的高效, 又在合作当中提高了学生的高效学习能力。

四、合作互动

在完成上个课堂活动后, 笔者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导演, 你想要把哪些画面呈现给观众看?

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实际上是对全诗内容的一个全面的学习过程。首先,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当这个问题抛出后, 笔者就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准备将什么样画面呈现给观众看。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 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 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 学会宽容和沟通, 学会协作和分享。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结合文中的注释、相关资料及自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谈谈自己准备呈现怎样的情景。在学生的精诚合作下, 讨论出这样几个情景可以当做拍摄的重点: (1) 恋爱、结婚的情景; (2) 婚变的场景; (3) 决绝的情景。

五、互文建构

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 笔者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当《氓》这部影视作品播出后, 你作为观众, 看完这部作品的感受是什么?请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爱情悲剧的产生?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 感受好谈, 探究爱情悲剧产生原因对学生来说有些困难。教师要帮助学生通过“自由联想”建构一个“多元意义”的空间, 通过互文本的建构, 在相互参照中对《氓》进行深入的解读。互文性又称“文本互设”, 通常被用来指示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间发生的互文关系。这一观点指出“读者的阅读的过程, 就是把自己的身份置于意指过程之中。他不仅与特定文本中不同的不同互文本相认同, 而且还必须被化简为零, 被置于一种哑然失语的危急时刻……然后, 读者便可进入自由联想的过程, 重构多元意义的过程, 定义几乎无法定义的内涵的过程。”所以在问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爱情悲剧的产生?”时, 同时提供了几种有关爱情悲剧产生原因的说法: (1) 士之变心说; (2) 年老色衰说; (3) 伦理道德说; (4) 社会制度说。

在讨论探究中学生各有立场, 更多的学生赞同“士之变心说”和“年老色衰说”。学生从男性看待女性容颜变化的视角分析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这个问题的设置,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在分析和评价前人观点的同时, 有的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和阅读经验出发, 阐发了更鲜活、更有个性的理解。

联系诗中的女主人一味迁就、顺从, 仅有迁就、顺从, 仅有果断、刚烈都不能避免感情或婚姻上的悲剧。由此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个更现实的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爱?作为一个生命个体, 怎样才算真正具备了爱的能力?在这里, 笔者用多媒体展示当代诗歌《致橡树》, 通过对比阅读, 让学生进一步将认知走向深入。诗人舒婷在诗中深刻吟唱出了女性对独立人格、健全心智、男女平等的向往和追求。当回头再审视《氓》的爱情悲剧, 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时, 学生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场婚姻悲剧的社会、性别甚至性格根源。通过互文建构, 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发散, 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通讯, 2012 (4) .

高效教学呼唤教师的高效行动 篇8

1. 更新理念

“高效课堂”即:轻负担, 低消耗, 全维度, 高质量。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的高效性, 教师首先必须要更新教育理念。只有更新了教育理念, 才能保证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促进学生的发展, 才能确保课堂的高效运行。

2. 高效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是高效教学的基础。教学的高效性关键在于高效的教学设计。精心的教学设计是实现高效教学的重要保障。高效教学行动的主渠道在课堂, 它是灵活多样、巧妙自然、事半功倍的, 教师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 才能提高教学内容的高效性。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教学设计的高效性呢?教师要深入文本, 要以生为本, 要规范流程;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 认真分析, 理解教材, 结合新课程的理念, 确定清晰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要对教学的组织、方法的选择、学法的指导、媒体的设计进行周全的考虑。

3. 高效上课

课堂是教学质量的生成过程, 也是师生重要的生命历程。上课是高效教学的关键, 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应具科学性、自主性、互动性、开放性、情境性、创新性、和谐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优化教学过程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的有效手段, 优化教学过程要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实在”“和谐”“美感”是高效课堂的三种境界, 教师要“把激情带进课堂”, 要“把微笑带进课堂”, 要“把趣味带进课堂”。教师应该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 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激情, 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 提高学生探索学习的有效性。

4. 高效合作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学习的有效形式之一。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说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但是, 合作学习千万不能流于形式。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等, 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 发挥优生的作用, 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 同时教师要对合作小组进行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 进一步提高合作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 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 做到因材施教, 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5. 高效练习

练习是高效教学的落实。作业不在多, 而贵在精。教师选择的作业题不能照搬教辅资料, 不能重量轻质, 一定要加以精选, 提高针对性;要充分了解学情, 因课设计作业, 让学生在作业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 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教师还要自编练习作业题, 提高作业的针对性, 严控题量, 提高作业的实效性。

6.高效批改

作业批改提倡全批全改, 及时反馈。教师一定要做到作业批改“不过夜”。可用多元批改的方法提高批改效率, 如师生共批、轮流面批、自批互批、随堂批改等, 倡导做好错题建库的工作。学困生一般都要有一本错题集, 把作业中易错的试题订正在一本特殊的作业本上。对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问题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二次练习, 教师在亲自批改, 这应当是非常见效的一招。

7. 高效讲评

作业讲评要遵循遗忘的规律, 必须适时讲评。讲评时不要面面俱到, 平均用力, 要有所侧重, 有的放矢, 做到简单的题不讲, 难度中等的题略讲, 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错误率较高的题一定详评。讲评时要展示教师的思考与分析,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记。

8. 高效辅导

高效辅导是教学高效的延伸, 通过辅导让基础差的学生有信心, 让有特长的学生更优秀, 通过集体辅导、分类指导来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辅导要有针对性, 要有爱心、耐心、恒心。

9. 高效考试

考试是教学有效的促进。要控制考试难度和次数, 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信心;要规定考试内容, 发挥考试在学习方法上的导向作用;要规范考试流程, 发挥考试诊断和促进功能。

1 0. 高效反思

反思是进步的阶梯。实现“高效教学”必须有追求高效的自觉意识, 这种意识首先来自对教学的反思。教师要形成课后反思的习惯, 每一堂课之后教师都要反问自己:“这节课的教学是不是“高效”?教学的目标确定准确吗?预设目标达成了吗?”等等。课后反思它既是前一节课的总结, 又是后一节课的开始。反思及时与否, 透彻与否, 反思后有否及时调整与修正, 都是能否逐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实现“高效教学”的关键环节。

总之, 新课程背景下, 教学质量的竞争十分激烈, 高效教学的话题十分沉重, “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非一日之功, 高效教学是由多个环节构成的。只有抓住每个环节, 才会有实效, 才能出高效。高效教学呼唤教师的高效行动, 高效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要靠广大教师的倾情付出!

作文教学的高效教学途径 篇9

一.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1、写作教学随意性较大, 教学目标超过学生能力

由于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在师资力量方面比较薄弱, 在作文教学方面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比如, 很多语文老师作文教学安排随心所欲, 没有计划性。没有根据课程安排或者计划有序进行。另一方面, 部分教师没有考虑到农村学生在知识、视野、见识等方面的因素, 其教学目标超过学生的认知水平, 很多老师知识积累丰富, 却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积累运用, 要求过高, 急功近利。

2、作文教学模式单一, 忽略学生主体

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常见的一个弊病是, 老师忽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老师充当主角, 学生是配角, 老师讲得多, 学生动得少, 这种单方面的传授, 导致学生对老师讲评的难以消化吸收、真正转变为自己的东西;整个作文教学模式单一, 通常是老师上完一个单元, 开始布置作文, 学生写作文, 老师评改作文, 最后把作文发回给学生, 进行评讲, 整个过程就像是完成一项任务, 师生缺乏互动性, 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凸现出来。

3、教师重视写作方法指导, 忽视学生生活体验及语言的积累

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课堂上, 很多老师更加注重的是作文写作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而忽视注重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验、阅读体验和情感体悟, 学生的语言积累贫乏, 写作和生活离得太远, 有了写作技巧和方法, 却缺乏写作素材内容和真情实感。这就像有了炊具, 却没有米, 是没法煮出饭来的, 真正的好文章, 是从学生对身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中写出来的。

二.农村初中语文作文高效教学途径探讨

1教师创新教学理念, 构建完整作文教学体系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在思想启蒙方面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而作文是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对于农村初中语文老师来说, 不可忽视作文教学, 一方面要根据初中语文新课程目标和当今社会发展需要, 创新教学理念, 不断加强语文综合教学能力训练, 提高自身学习文化修养;另一方面, 语文老师要根据自身教学计划和进度, 构建完整有序的作文教学体系, 把作文教学的整体设计与教材安排的作文训练重点有机结合起来, 统筹安排, 有所侧重, 把作文教学作为一个集品德、知识、能力、思想、创新、审美于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活动。

2、教师降低教学目标, 注重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由于农村教学资源有限, 农村初中学生写作水平整体偏低, 他们在生活、阅读、实践等方面和城市初中学生差距较大, 这对农村初中语文老师来说, 要从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降低要求, 不可生搬硬套新课程要求来进行作文教学活动。同时语文老师应该将作文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兴趣、增加他们的人文涵养方面。如关于描写秋天景物的作文, 语文老师可根据每个同学在农村成长生活的经历来描写对秋天的感受, 不限定字数, 体裁可以多样化, 学生可凭个人兴趣爱好进行创作, 不必局限于老师上课讲的写作技巧、写作方式以及要达到怎么样的写作目标等。

3、以学生为主体, 改进作文教学方式, 加强学生在语言和生活方面积累

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要求, 课堂作文教学应该是一个双向互动过程, 学生是主体, 语文老师应该将课堂让位给学生, 改变长期以来的“老师布置作文——学生写作文——老师讲评作”的单调模式,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老师将每一次写作和学生共同探讨、分享, 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感想和见解。例如七年级的《我的好朋友》作文教学中, 语文老师可以让同学们组成小组, 彼此诉说心目中的好朋友, 他 (她) 的形象、为什么喜欢等, 通过这种“说“之后, 学生们脑海里都有一个清楚的写作印象和内容, 再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文章也就更自然, 充满真情实感。

三.结语

教学生活化,教学高效化 篇10

1. 教学内容生活化

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产生英语学习强大的内驱力。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 围绕每个单元的话题, 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 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尽可能地把语言材料设计成一个个生活化的任务, 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 建立起语言材料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练习, 让英语教学“润物细无声”。

案例1:当笔者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1B Unit7句型Open the door, please.All right.是这样设计的:上课铃一响, 笔者手捧一堆书站在教室门口, 然后对着窗户对教室里的学生富有表情地说:Open the door, please.学生见此状况赶忙出来开门, 教师便可以利用此契机对学生进行新句型教学, 并引导学生用All right回答, 进行真实的交流。通过多次运用句型, 学生乐在其中, 不停地和小伙伴交流, 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新内容。

只有将教学内容融入生活, 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 选择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活动, 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2. 教学方法生活化

小学生具有模仿力、表演欲、求知欲强的特点, 然而他们的理解力相对较弱, 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因此, 我们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 避免单调的重复和机械的语言训练,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遵循语言学习得的规律, 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思路, 使教学活动生活化而易于接受, 促进学生的语言理解。如:在以上案例的教学中, 笔者采用了实际表演练习法角色互换法, 任务型教学法, 情境法, 交际法等教学方法, 达到了激发兴趣, 寓教于乐的目的。

案例2: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6 At a PE lesson时, 笔者运用TPR辅助教学, 要求学生根据指令做相应的肢体动作, 每个孩子都非常开心, 乐在其中, 特别是在教授C部分Say a rhyme——Follow me:Hands up!Hands down!Followme, and turn around!时, 整个课堂氛围更是达到高潮, 学生想说想做的欲望越来越强, 虽然感觉Rhyme的单词句子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长, 且难, 但运用TPR教学方法, 学生学起来易, 说起来也朗朗上口, 课堂效果显著, 有效性明显提高!

3. 语言提升生活化

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并不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唯一的价值, 英语教学的价值还在于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提升, 形成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模拟生活化的语言应用平台, 加深巩固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 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案例3: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6 Planning for the weekend这一单元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 do…?I’m going to…时, 笔者通过让孩子们小组设计周末计划, 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制定周末计划, 激活学生相关的知识与经验, 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运用已学语言知识的过程中, 实现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提高课堂教学的活力与实效。

4. 教学评价生活化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及时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和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寻找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 做出及时而适度的评价, 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持久动力, 同时也更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 延伸英语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 在教学中要重视形成性评价。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将评价延伸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 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保持持久的动力, 化难为易。例如在教学中, 笔者与学生共同制定了“英语学习加减分制度”, 从课堂学习、家庭作业、平时默写、测验、英语活动等都一一制定了评分标准, 每周根据每人的得分评选“英语学习标兵”和“先进小组”, 对于这些先进以“明星墙”、减免作业和向家长通报等形式进行公示表扬。因为有了明确而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 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英语学习氛围中, 积极去感悟、探索、发现和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的高效化 篇11

【摘要】课堂教学的高效是每个老师追求的目标,可是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也是每个老师要面对的难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就要紧紧围绕教材要求,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才能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高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236-01

小学是真正开始接受知识的阶段,所以,在给小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要注意学习技巧与习惯的培养,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学习习惯是正确的,能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大化地受益。因此,小学语文老师不仅要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而且要在教学的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他们主体作用。语文是一门涉及面广,知识体系较大的学科,所以老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才能为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高效打好基础。

为此,我通过以下几点,就如何在教学中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高效化,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精心备课,是实现语文课堂教学高效化的良好开端

在人人都在喊高效课堂教学的时候,我们有些老师还是按部就班,我行我素,把高效挂在嘴边,行动永远慢半拍,不重视备课,以为自己的知识水平,教学经验足以灵活、有效地掌握教材内容,掌控课堂秩序。这样盲目自信的态度将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让预期的教学效果化为泡影。即使侥幸成功,也形不成连贯性,不能长久、有效地撑控教学氛围,让教学过程陷入尴尬。

再说,现在的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非常之多,他们的所涉猎的知识面连自己的都不知道有多广,老师更不能忽视。所以,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些奇思妙想的问题是大有可能的。如果老师没有认真备课,对学生的提问,或者自己给学生的提问都是随意的,没有目的性的,这样的教学过程只能是浪费时间,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如果课前,老师能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搜集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资料、背景,还有一些轶闻趣事,并把这些与教学内容相關的资料熟记于胸,达到随时调动,运用到教学中或学生的提问中,才能让课堂教学过程有的放矢,缓急有度,由浅入度,难易结合。同时,把重点难点形成问题,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知,提高学习效率。只有这样精心认真地备课,一堂高效化的教学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是实现语文课堂教学高效化的基础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圣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学习的人,爱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人。可见,对于学习而言有没有兴趣,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效果与深度,这也充分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态度的重要性。有了兴趣,就有了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就会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探索、钻研,使眼界开阔,使知识丰富。

可遗憾的是,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经常是一讲到底,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只是机械地,毫无选择地接受知识,大大抹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要说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了。为了改变这种死板、枯燥的教学模式,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实现高效化课堂的教学要求。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一课文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利用大家都熟悉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小说或者电视剧,用巧妙有趣地导入法,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我就在开讲前问学生:“大家都知道周瑜在死之前为什么要说‘既生瑜,何生亮吗?是因为他嫉妒诸葛亮?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同学们跟上我学习了这篇课文,就会通过草船借箭这一三国故事,了解其中原由,找到准确答案。”这样设置悬念,有趣导入,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以下内容的欲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实现语文课堂教学高效化的关键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总是把自己当成课堂的主角,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成了配角,学什么,不学什么,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老师灌输什么就容纳什么,致使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一根筋地跟着老师的思路学习、思考。在学样的教学环境下,成长的起来的学生,思想、行事死板、教条,缺乏创新能力、自主意识,在生活中循规蹈矩,在工作中一拨一转,不拨不转。这样的人才是不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

首先,老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要引导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老师就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权威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良师益友,用课堂教学的艺术语言,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主人翁的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和老师交流、讨论,从而明白这节课讲了什么、学了什么,重点难点在哪里,该怎样熟悉、牢记、梳理这些知识框架,达到熟练运用的地步。学生有了这样主人翁的意识,有了这样的思想脉络,他们就会认识到自己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要一员,并且和老师一起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而努力。

其次,老师要引导学生勇于实践。我们知道学习是一种由外在活动到内在吸收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在和学生互动提出问题,学生在动口回答问题时,必定经过头脑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加工、处理,然后才能说出来或写出来、做出来,这就是实践。实践,能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升华,能让学生在熟练的程度上达到融会费贯通,学以致用的效果。

第三,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活跃课堂。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他们的主体性,老师要在课堂上巧妙肯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合理、及时的评价。并鼓励学生在学习上,思想上进行竞争,给自己制定目标,不断实现目标,提升自己,激活课堂。比如,在学习了《晏子使楚》这篇课文后,让学生讲一些反败为胜的案例,看谁讲得精彩,接近课文内容。再例如,在教学《七律·长征》时,我鼓励、引导学生看谁除了从课文中学习知识外,还能在课下搜集一些有关长征的资料信息。很多学生通过搜集、整理从杂志、报纸上整理了大量的有关长征的资料和图片,还有的搜集到了有价值的音像资料,这有效延伸了学生课外学习的广度,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结束语

总之,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化是一个老而常新的课题,只有老师恰当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高效化就不再是空谈和幻想。

参考文献:

[1]郁珍珍.浅探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J].吉林教育,2011,(12):119

[2]王青青.探析提升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5,(13):140

高效作文教学的策略 篇12

一、理念新, 要注重生活性与人文性。语文教学讲究的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知识与人文的并重。语文教师的高明之处在于引导学生去如何感悟生活, 用丰富的知识和巧妙的教学艺术, 引导学生步入文学与人文的殿堂。只有生活中的深入观察, 才有写作上的深刻表达, 从而感悟人生、发展心智。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关注自然;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索生活、热爱生活, 培养学生发现美的人文感知力, 挖掘美的思维穿透力;引导他们博览群书, 精思妙读, 含英咀华, 体验感悟, 让学生健康、真诚、灵活地把玩祖国语言, 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这是作文教学的最基本的内涵。阅读——开启智慧的大门, 写作——闪烁思考的灵光。老师千教, 不如学生一悟。多教不如多学, 多学不如多悟。悟中有乐, 悟中有获。作文课教学的全部艺术在于怎样引导学生主动去享受写作, 故而, 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 就等于写好作文的一半, 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激活思路, 绽放心智, 升华激情, 引爆含蓄, 收获自信, 释放美文。激发写作兴趣, 提升作文能力, 养成探究习惯, 乃作文教学的终极目的。

二、方式活, 要体现多样性与开放性。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 从学生中来, 到学生中去, 即“读优生的范文, 改中等生的例文, 帮助差生的作文。”主要是采取学生互批, 批改原则是:对字、词、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宜改不宜批, 一般以改为主;对思想内容、篇章结构、写作技能等方面存在的总体问题, 宜批不宜改, 一般以批为主。批改方法:统一符号;对局部问题, 采用旁批;对整体问题, 作简要评析和提示。在互改过程中, 批阅者的字体一定要清楚、规范, 体验研究的态度必须认真, 交流、观摩、讨论、比较、分析和评改必须有团队精神、合作意识, 既要对同学负责又要对自己负责, 边改边取长补短, 并给每个人的作文按优秀、良好、一般三级在前面得分栏内评出等第, 在评语栏内写出简短的评语, 成绩及评语后都须签名。当然, 在互改过程中, 提倡作者本人对同学进行反批, 与评改者进行争鸣。这种互改, 是交互的、复式的、立体的、多层次的, 是更高意义上的互改。经过这样的互动, 一篇作文的分数和评语就不再是惟一的了。分数的多种和评语的多样, 使学生的作文得到了多方面的肯定, 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 又使他们感到了自己的劳动被尊重着的快乐。对于互改以后交上来的作文, 教师必须尽快根据本次作文的训练要求, 按不同标准进行归纳、筛选:或立意、或内容、或材料、或章法、或表达, 或好或差, 都可以灵活机动地选择, 并做出简短的标记。然后, 教师利用跟自习时间, 对学生的作文进行面批面改。大部分同学对评议、修改身边同学的作文都很感兴趣, 思维相当活跃。再加上教师的适当点拨指导, 美文就出来了。这样的作文评改过程, 全班学生都能充分参与, 得到修改作文的具体指导, 受益匪浅。

三、眼光远, 要立足融通性与激励性。教师面对学生写得很不成功的习作时, 要不武断、不动怒, 而是要平心静气地在批语中中肯指出, 民主商讨, 切磋修正, 交流融通。切忌简单化、庸俗化, 信手提笔, 随便写出“太简单”、“胡写”以至轻率地要求学生“重作”, 甚至出现有损人格之类的污言秽语, 而要客观中肯、点津指路。这好比我们在日常生活交往中使用文明礼貌语言, 容易达到使人相互接近、增进友谊的目的, 而使用肮脏的、不文明的语言, 会产生截然相反的效果。教师批阅有明显进步的差生习作时, 及时肯定学生的细微优点, 以饱含情感的语调, 热情地赞扬他们的一点点进步, 以便启动其“更上一层楼”的内动力。尤其对于个别差生, 教师更要增加感情投入, 打心底产生对学生挚爱的感情, 流淌出爱的甘泉, 滋润学生的心田, 给学生以爱抚, 以关怀, 以激励, 以信任, 以期待, 使他们格外自尊、自爱、自强, 从而赢得优异发展的教育效果。教师恰如其分地评价学生习作, 以“交心、激趣、传法”为宗旨, 耐心诱导学生向着“爱写、乐写、会写”的科学化方向奋进, 渗透素质教育, 逐步消除了他们由于怕写作文而产生的自卑、应付心理现象, 从而使他们能够主动热情地投入到写作训练活动中来, 形成一种自觉舒畅、互助进取的既和谐又竞争的活跃气氛。

上一篇:互动关系模式下一篇: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