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2024-05-23

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共11篇)

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篇1

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有机化学是一门试验性很强的学科,化学实验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机化学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都很大的帮助。一方面有机化学试验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化学试验的基本方法,另一方面还能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教学的内容,培养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工作方式。

但是在现行的有机化学试验中,存在着学生缺乏对实验的兴趣和主动性,对于实验只是敷衍了事,对于这种不利的现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化学实验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

在有机化学的实验当中,一般实验课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基本操作;二是有机化合物试验;三是有机结合试验。这三个部分处理基本操作以外,另外两项都是验证性试验,也就是强调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缺乏创新性,激发不起学生对于实验的兴趣。从而学生对于试验的能力无法得到提高。

(二)实验教学的方法比较单一

一直以来,有机化学实验课都被误认为是理论课的附属,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于实验课在思想上就比较轻视,通常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试验,学生在实验时按照书本的方式一一进行试验,这样以来,完全的抑制了学生对于实验的创新,虽然学生能够对于基本技能扎实稳练,但是对于综合能力欠缺,很少能够做到高素质创新的人才。这样的方法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致使有的学生虽然学会了理论,但是实践却不合格,甚至有的学生在试验中竟然抄袭实验报告。

(三)试验的条件比较落后,试验时多人同组进行试验,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针对这样的问题,有机化学的试验应针对其情况做到改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一)对实验内容的调整,改善实验课效果

结合各个专业的特点,对实验的内容进行一套合理的改变,试验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验证性试验,二是综合性试验,三是设计性试验。在验证性试验时仍然加强学生对于基础技能的掌握;综合性试验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综合能力的提升;设计性试验时,留给学生一个课题,让学生根据以往所学,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自行设计方案,有学生独立完成试验。其主要目的就是在于培养学生的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水平,激发学生主动、创新的意识。

(二)改善试验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1.对教师的备课工作进行加强,进行统一备课

有机化学实验的指导老师进行统一备课,并预备试验,对实验的环节进行分析、研究,对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指导教师的统一备课,规范了对学生的要求,也提高了教师对有机化学实验的重视。

2.对实验进行演示和指导,保证规范性

有的试验会出现复杂的情况,也有的会出现不安全的隐患,教师加强在课堂上的演示和对学生的知道,能够保证学生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观察教师的操作,提高自己对操作试验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实验产生兴趣,才能够主动的、全神贯注的去试验,只有学生产生兴趣,才敢于创新。要想使学生产生兴趣,就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改变以前老师讲,学生做的方式。在实验进行前,老师可以随机选取几名同学进行配合自己进行试验,并对学生提出的见解给予充分的肯定,培养起钻研的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4.注重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

在实验课进行前,要求学生做到预习,了解试验的目的和试验的操作步骤;在实验开始时,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针对该问题对实验有可能出现的状况做出推测,提高学生积极性;在试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做一份总结,加强学生对于实验的印象。

三、有机化学实验硬件设施的改善

有机化学实验的原料、试验产物通常都是属于易燃、易爆或者带有腐蚀性或毒性的化学产品,这就需要对实验室提出更高的要求。

有机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对人的身体都是有所伤害的,所以,实验室中良好的通风条件极其重要,必须要保证气体能够尽快的排除实验室内,气体在实验室内的时间越长,对人的伤害就越大。在试验楼内还应具有安全快捷的逃生通道,在有机实验进行时,应把所有门打开,这样就方便在试验意外发生时所有人能够迅速离开现场,保证人员的安全。

四、注重环保观念

有机实验的残余物以及废渣不仅对人造成伤害,对环境的污染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提倡绿色化试验,尽量避免毒性大、污染性大的试验,采用微型化试验。微型化试验就是用少量的试剂来获取化学信息,微型化试验能够节约经费开支、缩短试验时间、安全可靠且对环境污染的伤害较小,微型化学实验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够把学生从常规实验的模式中带出来,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结束语

有机化学实验是一门操作性比较强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改革原有的有机化学试验教学,不仅增强学生对于能力的提升,也增强了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度,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够为社会增添更多的人才。

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篇2

一、精心选择和编排有机物实验教学内容

建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科研兴趣为核心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在保证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内容前提下, 我们选用先进的化学知识来充实教育内容, 并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

(一) 选择较先进的实验内容、方法和仪器, 增强实验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长期以来, 基础试验过于“基础”, 和实际科研相差较远, 有机基础实验所用的试验设备仪器陈旧、过时, 学生在学完有机实验课程后, 进入毕业设计或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时发现, 所学的试验技术和方法早已淘汰, 根本用不上。甚至是实验室禁止的。例如, 有机基础实验中基本上是以酒精灯作为热源, 但这样安全隐患非常大。而在实际科研中是有机实验室禁止使用明火;再如, 基础有机实验中, 反应过程中基本没有用到磁力搅拌器和机械搅拌器, 只是简单的将反应物混合, 用手摇匀, 试验过程中如果发现反应物分层, 也是用手去晃动整套实验仪器, 因此常常引发试验事故;还有, 学生学习了毛细管法测熔点, 而实际研究中用的是各式各样的熔点仪。“毛细管法”基本没有“用武之地”。认识到落后、简陋的操作训练, 我们做了大胆的调整。对于过于基础、研究中已不再使用的方法和操作, 一般是通过教师演示或Flash课件介绍学生了解其原理和方法办法, 而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学习和实践较先进、实用、接近当前科研条件的试验技能和方法。

(二) 选用经典的有机合成反应, 以“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们在试验教学中发现, 在紧张、忙碌的试验完成后, 能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试验产品, 学生都非常的兴奋。而在这样的试验过程中学生更认真专注、更有耐心。为了得到高质量、高纯度的产品, 学生会非常精确的称取试剂、原料;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操作认真、标准。因此, 我们以学习、巩固基本操作训练为原则.选择了一些比较经典的有机合成反应.尽量保证每个合成实验都能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三) 采用微型试验, 培养学生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意识

有机化学实验与其它电子类、物理类实验相比, 有它本身的特点, 即易耗品多、排放的“三废”多、能耗大、污染重。为此, 我们对实验方法、仪器、装置进行创新设计, 采用微型化与小量化的先进试验来代替常规试验。试剂和药品的用量大大减少, 试验过程中产生的“三废”量也很少, 水电的消耗减少, 大大降低了实验成本, 实验环境条件也得到了改善。同时, 也使爆炸、燃烧、中毒等事故相应减少, 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意识也得到培养和强化。

(四) 增加多步骤合成实验, 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

当学生能够做好相对简单的有机物制备实验时, 我们适时增加了难度,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做法是选择几个实验, 根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它们串联起来.使几个实验构成一个整体。即将前一实验合成的产品作为下一实验的反应原料。为顺利得到最终的目标产物、每一步骤的合成都需要格外谨慎, 每一步的反应条件都要严格控制, 得到的产品产率、纯度都要符合要求, 才能保证后续的实验顺利进行, 最终得到所需产品。通过这类实验, 不仅使产品得到了循环使用。提高了原料利用率, 减少了由于多个独立实验所带来的浪费。最重要的是系列化制备实验基本操作比较全面, 涉及的理论知识面广。能加强学生的基本操作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及知识的系统化。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

二、采取有特色的教学方式

(一)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教师的引导作用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是由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然后由学生“按药抓方”机械地完成实验。这样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没有积极性, 没有去深入理解试验内容, 更没有认真思考试验中的做法和要求。为提高实验效果, 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发起者, 带着一定的问题、目标明确的认真进行实验。实验课上我们抽查学生为大家讲解并演示实验过程, 鼓励学生提问、探讨, 然后再指定学生进行纠错、补充;教师在关键地方加以引导、点拨和完善。这样能有效地克服学生的依赖思想, 使学生在自学、讨论、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而且学生通过讲解实验和回答问题, 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增强了学习兴趣, 培养了探索精神, 提高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 采用计算机辅助有机实验教学, 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的变革

采用计算机辅助有机实验教学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的变革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的一大特点。然而在有机实验教学中应用还非常有限。此外, 有机实验本身有一些特点, 如:实验一般都需要教师首先演示标准做法, 反复讲解不规范或错误的操作;很多实验毒性较大, 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操作不当, 就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另外有的有机实验发生慢, 成功率低或实验现象不明显。如果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通过动画模拟实验过程.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 增强实践能力

我们把学生分配到各个教师的研究室, 使学生在教师、高年级学生的带领下参与课题的研究过程。这样学生可以尽早了解了科学研究的过程, 知道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实际科学研究中是如何应用的。这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摘要:有机化学实验是一门重要基础实验课, 是有机理论教学的验证和补充。通过有机实验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有机理论教学的内容。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最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求实、创新的科学研究精神。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李瑞珍, 郭英.探讨有机化学实验改革、倡导实施绿色化学教育[J].科学实验室.2006.

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篇3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6-0103-01

有机化学是一门试验性很强的学科,化学实验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机化学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都很大的帮助。一方面有机化学试验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化学试验的基本方法,另一方面还能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教学的内容,培养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工作方式。

但是在现行的有机化学试验中,存在着学生缺乏对实验的兴趣和主动性,对于实验只是敷衍了事,对于这种不利的现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化学实验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

在有机化学的实验当中,一般实验课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基本操作;二是有机化合物试验;三是有机结合试验。这三个部分处理基本操作以外,另外两项都是验证性试验,也就是强调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缺乏创新性,激发不起学生对于实验的兴趣。从而学生对于试验的能力无法得到提高。

(二)实验教学的方法比较单一

一直以来,有机化学实验课都被误认为是理论课的附属,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于实验课在思想上就比较轻视,通常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试验,学生在实验时按照书本的方式一一进行试验,这样以来,完全的抑制了学生对于实验的创新,虽然学生能够对于基本技能扎实稳练,但是对于综合能力欠缺,很少能够做到高素质创新的人才。这样的方法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致使有的学生虽然学会了理论,但是实践却不合格,甚至有的学生在试验中竟然抄袭实验报告。

(三)试验的条件比较落后,试验时多人同组进行试验,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针对这样的问题,有机化学的试验应针对其情况做到改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一)对实验内容的调整,改善实验课效果

结合各个专业的特点,对实验的内容进行一套合理的改变,试验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验证性试验,二是综合性试验,三是设计性试验。在验证性试验时仍然加强学生对于基础技能的掌握;综合性试验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综合能力的提升;设计性试验时,留给学生一个课题,让学生根据以往所学,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自行设计方案,有学生独立完成试验。其主要目的就是在于培养学生的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水平,激发学生主动、创新的意识。

(二)改善试验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1.对教师的备课工作进行加强,进行统一备课

有机化学实验的指导老师进行统一备课,并预备试验,对实验的环节进行分析、研究,对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指导教师的统一备课,规范了对学生的要求,也提高了教师对有机化学实验的重视。

2.对实验进行演示和指导,保证规范性

有的试验会出现复杂的情况,也有的会出现不安全的隐患,教师加强在课堂上的演示和对学生的知道,能够保证学生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通过教师的演示,学生观察教师的操作,提高自己对操作试验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实验产生兴趣,才能够主动的、全神贯注的去试验,只有学生产生兴趣,才敢于创新。要想使学生产生兴趣,就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改变以前老师讲,学生做的方式。在实验进行前,老师可以随机选取几名同学进行配合自己进行试验,并对学生提出的见解给予充分的肯定,培养起钻研的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4.注重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

在实验课进行前,要求学生做到预习,了解试验的目的和试验的操作步骤;在实验开始时,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针对该问题对实验有可能出现的状况做出推测,提高学生积极性;在试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做一份总结,加强学生对于实验的印象。

三、有机化学实验硬件设施的改善

有机化学实验的原料、试验产物通常都是属于易燃、易爆或者带有腐蚀性或毒性的化学产品,这就需要对实验室提出更高的要求。

有机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对人的身体都是有所伤害的,所以,实验室中良好的通风条件极其重要,必须要保证气体能够尽快的排除实验室内,气体在实验室内的时间越长,对人的伤害就越大。在试验楼内还应具有安全快捷的逃生通道,在有机实验进行时,应把所有门打开,这样就方便在试验意外发生时所有人能够迅速离开现场,保证人员的安全。

四、注重环保观念

有机实验的残余物以及废渣不仅对人造成伤害,对环境的污染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提倡绿色化试验,尽量避免毒性大、污染性大的试验,采用微型化试验。微型化试验就是用少量的试剂来获取化学信息,微型化试验能够节约经费开支、缩短试验时间、安全可靠且对环境污染的伤害较小,微型化学实验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够把学生从常规实验的模式中带出来,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结束语

有机化学实验是一门操作性比较强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改革原有的有机化学试验教学,不仅增强学生对于能力的提升,也增强了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度,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够为社会增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雷宏,赵颖俊,吾国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改革与创新,2011,2(213).

[2]刘志勇,肖芙蓉,鲁健江,顾承志.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广东化工,2008,4(4).

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篇4

摘 要:在学习有机化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有机代表物,用多媒体展示代表物的结构,并利用多媒体进行例题讲解,就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能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代表物;结构;性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6-0192-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6.073

多媒体教学可以改变有机化学内容多、课程时间少的缺点。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是教师讲得多,学生只是听的局面,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可以有效改变这个现状。在高中选修五,我们系统地学习了有机物。特别是对烃的衍生物有更多的了解,而衍生物主要是学习卤代烃、醇、酚、醛、酸、酯。通过对代表物的学习,让我们了解基本的有机物和掌握高中阶段常见的几种官能团的化学性质。现根据笔者在教学中的多年的心得体会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谈谈如何在有机化学教学中与多媒体相结合,如何才能学好和把握有机化学。

一、利用多媒体把握有机代表物是关键

代表物是做有机题的灵魂。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有机物的空间立体结构展示出来,看清楚结构就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记忆。让学生熟悉代表物的化学性质,并要熟悉到不管什么时候练习代表物,都能很快知其有什么化学性质,还要熟练知生成物就很快想到可能由哪类物质转化得到。判断自己是否对代表物了如指掌,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1.代表物中官能团的化学性质。课堂中对官能团的定义是这样叙述的: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从概念中透彻出这样的意思:有什么样的官能团就有什么样的性质。这更能充分体现化学的观点: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2.反应条件。在有机化学中,反应条件很重要,有机反应的副反应比较多,往往条件不同会导致产物不同,同样是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可以是卤代烃的水解,也可以是酯的水解、同样是浓硫酸加热,可以是醇的消去,也可是酯化反应,还可是生成醚的反应等等。3.断键的“位置”。其实,所谓的断键位置指的就是断键方式,在有机化学中,断键方式的不一样反映出的是不同的化学反应本质。我们都知道,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在一“断”一“新”的过程中形成反应。这一点在有机反应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因为有机反应中参与反应的有机物结构复杂,化学键较多,并且有机反应有一个特点――“说在哪里断就在哪里连,在哪里分手就在哪里牵手”。

二、用多媒体展示代表物的结构

利用多媒体中的动画展示功能,将有机化合物的代表物的结构中化学键断裂和形成过程展示出来,让学生能清楚明白地了解有机物化学反应理论的深刻内涵。将抽象的理论赋予动态的展示,让学生通过看动画掌握有机物的结构。在有机化合物的反应中,有机物的结构决定了它的性质。学生在学习有机反应这部分知识时,一定要在头脑中树立和牢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用途”这个关键的学习理念。我们“知”结构的原因就是为了了解有机物的化学键在参与化学反应时,是如何断裂并重新形成新的化学键的。例如,苯的结构是一个苯环上面有6个碳碳键,但是碳碳之间的化学键既不是单键,又不是双键,而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且六个键是完全相同的),由于结构决定了化学性质,则苯的性质就会既表现出了烷烃的化学性质,又表现出了烯烃的化学性质,但也不是这两类物质的简单加和,因为毕竟是独特的键,会表现出自己的一些独特特点。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例题讲解

纵观有机化学习题,大部分是考代表物的组合,就是把好多的官能团聚在一个物质中集中进行考查。在考查过程中,很少出现一个有机物就只有一种官能团的。当多个官能团聚在一起时,如对某个官能团不熟或是不清可能会导致此题就无从下手了。

(一)有机方程式的书写

写有机方程式时要抓住变与不变,抓住了这点,写出化学方程式后又配平就不成问题。若能抓住代表物写方程式和配平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四)判断共面问题

共面题高考也常牵涉,在平时的考试中更是层出不穷,从学生平时的反馈来看学得并不理想。在课本中只是简单提了几个代表物的结构后就只字不提了,但平时又经常涉及。几个代表物:甲烷、乙烯、乙炔、苯。甲烷分子中有四个氢原子和一个碳原子,其中只有任意的三个原子可共面;乙烯分子中有四个氢原子和两个碳原子,这六个原子是共面的;乙炔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和两个碳原子,这四个原子是共直线的;苯分子中有六个碳原子和六个氢原子,这十二个原子是共面的,并且对位上的碳原子和氢原子处于一条直线上。以上面这几种物质为代表为基准,我们能够判断一些没见过的或者不熟悉的物质关于共面的问题。

共面问题是学生在学习有机物这一部分知识时遇到的较难想象的问题,很多思维不太缜密的学生在教师讲解完相关问题后依然不能想出哪些原子是共面的,但是利用多媒体这一问题可以顺利解决。

可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多多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可以简化学生对有机物知识的学习过程,加速理解过程,加上教师对有机代表物的性质应分析到位,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有机代表物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占的分量,彰显有机代表物英雄本色。

参考文献:

[1] 余梅,黄敏.反思多媒体技术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4(6).[2] 李霞.探究《有机化学》教学中巧用多媒体技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0).Abstract: In learning organic chemistry,teachers display typical organic symbols and explain problems and examples using multimedia could deepen the students’ mastery of knowledge,which can acquire good effect in the teaching.Key words: typical symbols; structure; property

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篇5

朱咏北在《音乐鉴赏》一书中对音乐欣赏做出明确定义,即:它是人们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艺术的一项实践活动,是音乐实践活动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小学音乐课程中感受和鉴赏这一教学领域所以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正是因为音乐鉴赏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作为人们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艺术的一项实践活动。它对于扩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和鉴赏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浅谈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把握学生音乐欣赏过程之心理因素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实施欣赏教学的几点探索和认识。

1.音乐欣赏心理结构的主要观点和理论体系

1934年黄自指出,音乐欣赏有知觉的欣赏、情感的欣赏和理智的欣赏三个方面。

1983年张前在他的《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一书中,把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为音响感知、感情体验、想象联想和理解认识四要素。

80年代在国内引起关注的还有美国著名作曲家科普兰(a.copland)的音乐听赏三阶段论,他在《怎样欣赏音乐》一书中说道: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全是在三种不同的阶段上倾听音乐的& &(1)美感阶段;(2)表达阶段;(3)纯音乐阶段。

蒋笛的《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心理因素》一文中,作者指出在音乐教学体系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心理学的联系尤为紧密,因为音乐欣赏学习过程与音乐欣赏过程一样,其本身就是一个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综合的动态过程,在进行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时,借鉴一些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音乐心理学等的一般规律,能为音乐教师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指导音乐欣赏教学顺利进行。

各家理论观点不尽相同,存在的差异也多可视为一种互补。总体来看,完善的音乐欣赏活动根据音乐的不同类型、特点、功能以及不同的欣赏场等,心理结构各成分由低到高或单独地或综合地起作用,而音乐欣赏心理结构的最高层次,首先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有理性认识的渗入,这种理性认识包括对音乐形态的感知、对作品意蕴的把握、以及对作品创作和表演方面的审美评价,然后在感性与理性的整合中达到情感的升华,达到对音乐美的体验和感悟。

2.从听入手,抓住学生音乐欣赏的一般心理过程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听觉得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必须依赖听觉,听音乐是艺术的最基本的特征,而音乐欣赏表现为欣赏者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包括音响感知、感情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等欣赏的一般过程。刘金华主编的《儿童发展心理学》一书中分析指出,年幼儿童不太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容易为无关刺激的特征(新颖、新奇、活动性强烈的对比等)所吸引而分心,再注意有关和无关信息的部署中缺少灵活动。

我在进行一年级《狮王进行曲》欣赏教学时,起初在教学设计中以音乐体验为主线,忽略了音乐本体,在初听《狮王进行曲》时,急于让孩子们表现音乐形象,没有给孩子先静听音乐的时间,学生还未把握《狮王进行曲》中的音乐形象就草率让他们投入情景表演,结果孩子们把注意力放在了情景表演中,而音乐成为名副其实的陪衬,很多孩子可能并没有留意到这一课重点要欣赏的乐曲,只是通过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来的想象在进行表演,却没有真正去根据欣赏曲《狮王进行曲》中的旋律变化想象不同的音乐形象。这违背了孩子们音认知心理,也违背了音乐欣赏的主旨,经过反思我认识到:让低年级学生理解音乐作品,首先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聆听习惯,把握孩子们的欣赏心理,让孩子们先听,进行直感状态的音响感知,在此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所表达的丰富内涵的发现和认识,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感受音乐形象,然后利用多种艺术形式让学生参与表演活动,使表演为学生理解音乐服务,孩子们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添加表演、伴奏,进一步体验与感受,发现音乐的美,理解音乐内涵。

3.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选择符合其心理特点的教学策略 刘金华主编的《儿童发展心理学》中分析了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对儿童的思维发展阶段做出界定,4-7岁的儿童为直觉思维阶段,这个时期的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是思维直接受知觉到的事物的显著特征所左右;7、8岁的儿童不再集中于对象的某个特征或某种状态,集中于主体所持有的某一种观点,而能够以所有可能的迂回和回转去追随外界变化,依据客观的交互观点的系统去协调个别观点。而到11、12岁,孩子们已经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并随着年龄增长,对定义概念的那些方面逐渐与大多数成人认为的关键东西相一致。还以一年级欣赏教学《狮王进行曲》为例,当我问孩子们:当狮子走到小动物当中用吼声来显示自己兽中之王的身份时,其他小动物会怎样?原本想让孩子们回答:小动物们都用自己的方式向兽中之王狮子打招呼。可是大多数孩子都说:小动物们都吓的往后躲!我在预设教学情境时忽略了6-8岁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在这个过度期,孩子们可能只会根据自己的先前经验得出狮子会吃小动物这样一种认识。当时,我立即引用动画片《狮子王》中辛巴的爸爸向辛巴解释狮子作为兽中之王为什么还吃羚羊的原因,引出了自然界生物连的关系,虽然引导学生最后得出我想要得答案,可是,花费了很多课堂时间。生物链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讲,应该是很容易被理解的,可是对于这些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让他们真正理解其含义还是需要花费一些时间的。课后我对此进行了认真反思,我想:如果当时我模仿狮子的口吻说:小动物们不要怕,我不会伤害你们,我今天是专程来参加你们的迎新年音乐会的。然后在问:小动物们听到狮子这样解释会怎样?用这样非常富有童趣的语言,可能大多数孩子都会热情地欢迎狮子的到来了,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让孩子们更真切地进入情景中去感受音乐。

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篇6

高职动漫教学追求的是学生能否通过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的实际技能。这体现出了教育目的的进一步明确化。其目的的实现,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努力。我国的动漫产业呈现出了繁荣的发展态势,这是我国经济增长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立足于新时期动漫产业的发展情况,我国在动漫教育方面需要做出不同程度的调整,才能够使教育符合时代的需要。每个高职院校都需要正确认识动漫教育的重要性,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才能够促进教育发展面貌的改善。

一、高职动漫教学现状

1)利用现代技术。现代教育的发展能够借助许多有利的因素,大大简化教学流程。在高职动漫教学中,对于现代技术的利用,是非常普遍且不可或缺的形式。动漫本身就是一种技术性强的产业,必须利用技术,才能够达到满意的效果。动漫教育中对于各种技术软件的利用尤为常见,因为视频的制作不能仅仅依靠手工活动来完成,而是需要依靠电脑,进行软件处理,才能够达到相关要求。

2)书本依赖严重。书本内容,是教学的重要依据。许多教师依据这一点,就没有充分考虑扩展性学习的重要性。只是将书本知识作为学生消化吸收的内容,让学生对于动漫知识的掌握非常得狭窄。这难以促进学生对动漫形成新的、富有创造性的认识与理解。学生在动漫知识的学习方面需要接触到多样化的途径,接受多样知识的教育。才能够满足自身能力提高的需要。

3)学生能力堪忧。动漫教育与理论教育显著不同,虽然动漫教育也会涉及到理论知识,但是最主要的还在于知识的延展性以及创造性。经过调查发现,现今高职动漫专业的学生在实际能力方面非常欠缺,创造能力不足,阻碍了自身的职业发展。对于动漫产业,由于人才的缺乏而导致的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成为了困扰多个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二、高职动漫教学与动漫产业结合的必要性

1)产业发展前瞻性强。高职动漫专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学生能够拥有一门实际技能的需要。许多细微环节的教学,都会潜在影响教学的质量。在动漫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是每一个教师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动漫产业是一种变化性大、动态性强的产业,在教育中,需要不断研究与探索动漫产业的发展趋势,才能够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思路。基于动漫产业的前瞻性特征,它有助于教育的发展取得科学的指导。综合动漫教育的各个方面,依据动漫产业,才是一个科学的选择。

2)教学结合产业不够。我国在教育的许多方面,都采取了教育与产业相结合的形式,旨在促进教育发展的根本性进步。虽然在动漫教育方面,也采取了同样的途径,但是形式化多于实际,难以取得显著的效果。教学与产业不进行结合,或者是在结合中不注重质量与水平,都会导致教学发展的动力不够。目前,动漫教学与产业结合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难以发挥产业结合的作用,为教育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撑力量。这是没有充分利用现有教学优势条件的体现,也在无形之中加剧了教学问题的严峻化。

3)教学存在不足。目前,高职动漫教学情况并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高职动漫教学不管是在教学内容、形式还是时间的分配上,都有着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这些因素的存在,是教学情况不良的体现。为动漫教学敲响了警钟。总体来讲,主要问题就在于教学不能达到产业发展的要求。鉴于目前动漫产业的发展情况,高职动漫教育后劲不足,为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影响。这不仅仅是教育的发展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必须采取具有实质性意义的行动,才能够改善动漫教学情况。

三、实现高职动漫教学与动漫产业有机结合的途径

1)聘请企业教师。各个方面的工作都会影响到高职动漫教育的成效。教育的内容、形式、时间的安排等,都是影响教育发展的不可忽略的.因素。为了让学生接触到具备时代性意义的教学知识,可以聘请动漫企业教师,为学生们讲解具备更加贴合时代的动漫知识。这并不意味着动漫教育要脱离书本,而是意味着学生能够在把握书本知识的同时,能够接触到更加实际有用的新知识。通过这种途径,学生们能够首先在思想上对动漫教育进行改观,然后在实际的学习中采取更加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够得到加强,有利于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在聘请教师时,要注重其专业性以及实际技能能力,要能够真正给予学生有利的提示与启发,能够作为动漫教育发展进步的主力军之一。

2)加强实习。学生能否参与实际活动,是影响动漫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力的培养,就需要让他们真正接触到实际的动漫产业发展方面的情况以及知识。促进动漫教育与产业的有机结合,就需要学生拥有实际参与的机会。其中,通过实习,来检验与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就是一种常见且科学的形式。动漫企业为学生们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学习到有用的知识,既能够促进学生的进步。对于企业来讲,也有利于后续动力的积累与保存。在学习之外,学生有效利用时间,加强锻炼,是强化自身动漫学习功底的有效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做到虚心求教、脚踏实地,才有助于自身的进步。

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篇7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研究性教学,教学改革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改永恒的主题。近几年,建设研究型大学、实施研究性教学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流。[1,2,3]有机化学实验是高校化学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其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具备正确进行重要的、典型的有机物的制备、分离、提纯和鉴定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增强创新意识,使学生在科学研究方面得到初步的训练。[4]因此,研究性实验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对于有机实验教学效果的提高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1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注重向学生灌输知识,强调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等问题,学生在实验中大多只进行验证或者照方抓药,未采取系统、完善的措施进行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对有机化学实验研究性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力求通过研究性实验教学项目的实施和基础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把研究的意识、思维与方法融于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聪明才智爆发式觉醒。

2 有机化学研究性实验项目的来源

2.1 教师科研成果转化为研究性实验项目

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成研究性实验项目最能体现实验内容的研究性宗旨,也能让学生在完成实验课题的过程中学习科研的一般方法。近年来,课程组的教师很重视这方面的转化。如教师的科研成果“金属酞菁钴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5]”“2-苄基-1,2,3,4-四氢异喹啉的合成”“4,4'-联吡啶盐的合成及其超分子体系的制备”等,均转化成了化学专业的有机化学综合实验。

2.2 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转化为研究性实验项目

通过基础实验的训练,许多学生对科学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课程组积极为这部分学生联系指导教师,申报的项目有些很快就转化为研究性实验项目,如笔者指导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磺基琥珀酸酯铵的合成及抗静电性能研究[6]”已经转化成有机综合实验项目。

2.3 教师的实验技术改革项目转化为研究性实验项目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推动者及实施者,课程组依托山东省实验示范中心建设,积极申报各类实验教学改革项目,很多项目直接转化成了设计性及研究性实验项目。如教师的实验改革项目“半微量法制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绿色化研究”[7]“微波辐射合成肉桂酸研究”“固体酸催化合成肉桂酸系列酯”[8]等,都已经转化成了学生的研究性实验项目。

3 有机化学实验研究性教学的实施

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不同专业对有机化学基础的不同要求,设置了基础有机化学实验和综合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块,综合有机化学实验主要针对化学专业学生。在基础有机实验教学模块中,不同专业又有不同的教学侧重点。化学、材料化学和应用化学主要根据3个专业的理科背景,注重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及创新能力培养;化工类则考虑专业的工程背景,教学中加强有机实验与工业应用的相关知识拓展,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不同模块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性教学方法。

3.1 综合有机化学实验中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方法

基础实验模块的设计性及研究性实验项目大部分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能力进行选修,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以开放实验模式运作。有机综合实验模块是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由指导教师统一布置。设计性及研究性实验项目的实施方法是:学生每3~5人一组,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文献,在分析、总结文献的基础上设计出实验路线并与教师讨论,确定实验方案后进入实验室完成实验项目,提交实验研究报告。教师评阅实验报告后组织学生分析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创新热情。

3.2 基础有机实验教学中研究性教学的实施

我校基础有机实验每年面向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等5个专业20个班600余人开设,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研究型教学更有普遍意义。研究性教学不仅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科研素养、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更是教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教学习惯。

3.2.1 研究性内容的合理选择与布置

研究性内容的合理安排及教学设计是在基础有机实验中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必要保证。笔者在化工、应化专业的有机实验教学中做了大量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首先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及实验内容,寻找切实可行的探究问题,包括课堂实验探究及课后知识探究。如在普通蒸馏实验中首先安排学生分组蒸馏工业酒精、乙醇与水的混合物,并要求学生根据液体沸点的变化,每隔2℃记录馏分的体积,做出体积-沸点曲线,深入了解蒸馏在混合物分离中的应用及共沸物的知识;然后要求化工专业学生自主查阅蒸馏在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化学工业等领域的应用,要求应化专业学生查阅现代蒸馏技术—分子蒸馏的原理及应用。每个必修实验项目后面都配有相关探究内容,然后将这些实验探究内容提前发到学生的公共邮箱中,要求学生至少认真完成一个实验的探究项目,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及兴趣完成多个探究项目。学生也可以完成自己感兴趣的相关探究项目,如有学生觉得溴乙烷的合成中使用浓硫酸不够安全,而且易导致毒性较大的副产物溴生成,建议用浓磷酸代替。学生自主查阅了一些文献,与指导教师探讨后进行了实验,并将实验结果及时与用硫酸的学生进行对比,发现的确没有副产物溴生成,但相应的产率却比用硫酸的低很多。实验完成后,该生又仔细查阅了一些资料,提出了实验的进一步改进,做出了详细的讨论。实验自主探究内容的安排及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研究热情。

3.2.2 教学方法的改革

加强实验理论及实验拓展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主动获取及应用知识的重要策略。在基础实验教学中首先强调进行这个实验的目的、意义、这种实验方法的推广应用及现在的发展等,有助于学生在设计其他实验时“举一反三”。然后将实验原理、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转变成若干个问题,上课时提问学生。如溴乙烷的合成实验中提问:实验中有哪些副反应发生?实验操作中那些过程是用于避免这些副反应的?问题式教学不仅督促、检查了学生的预习,而且使学生对实验原理、操作及注意事项印象深刻。在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提出问题往往是创新的开始。另外,实验报告中要求学生独立分析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并要求学生多提改进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养成一种研究性学习的习惯。

3.2.3 实验成绩的评定

配合研究性实验教学,对基础有机实验的考核也进行了改革。学生的实验成绩由四部分组成:实验完成情况、实验报告、期末操作考试、特殊加分,分别占总成绩的40%,30%,20%,10%。对个别在研究性实验项目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特殊加分可以上浮到20%。实验报告的评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必须完成的项目,如实验目的、原理、装置图、操作步骤及结果等,占报告评分的70%;二是自主完成的项目,如实验结果的深入分析与讨论、同类实验方法的调研及实验改进设计、实验知识的相关拓展等,占报告评分的30%。通过对研究性项目的加分及实验报告评分向自主探究项目的倾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及创新热情。

4 结束语

教师以研究的意识和形式组织教学活动,打破原有的机械程序,赋予教学研究的元素;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及探究,在研究中学习与积累,养成善于提出问题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相长,共同提高新世纪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汪蕙,张文雪,袁德宁.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讨-兼论创新性教育过程化[J].中国大学教学,2002(1):16-18.

[2]卢德馨.关于研究型教学的进一步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4(21):24-25.

[3]郑小琦,查正根,汪志勇.研究型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J].大学化学,2010,25(6):12-16.

[4]陈震,江栋,曹晓群.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21):84-86.

[5]项玉芝,司西强,张衍胜.双核酞菁铁催化t-BHP氧化环己烷性能研究[J].精细化工,2008,25(12):1240-1244.

[6]张珂,连宇博,吕志凤.磺基琥珀酸酯铵的合成及其抗静电性能评价[J].应用化工,2013,42(4):654-657.

[7]王玉洁,陈金射,项玉芝.半微量法制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绿色化研究[J].应用化工,2013,42(8):1432-1434.

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篇8

【关键词】有机化学 药学专业 教学模式

1 引言

有机化学是药学药剂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也是化学学科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分支。它的发展是日新月异,涉及面也非常的广,已经渗透到生物医药材料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如何才能更有利于药学有机化学的教学,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有过硬的理论水平,而且还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充分满足社会对高级药学人才的需求,是有机化学教学研讨的主要内容,也是未来有机化学教学的努力方向。

2 激发学习兴趣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有机化学的课时少,内容多,反应复杂,机理抽象,很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有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知识体系进行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2.1 营造宽松学习氛围

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有机化合物反应过程复杂,数量庞大,因此,学生会觉得该课程非常难学,没有信心。所以教师在讲课时,要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使他们树立信心。比如在讲解糖类化合物时,可以告诉学生“支链淀粉的溶解性大于直链淀粉”这一非常重要的结论就是一名本科生发现的。

2.2 理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在有机化学讲课时,教师应该将其与药学专业的相关特点有机结合在一起,理论联系实践,使课程内容更加生动有趣,以便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讲化学反应时,可以介绍该反应在药物方面的应用。比如讲酯化反应时,可以补充新型解热镇痛抗炎药物贝诺酯的合成,阿司匹林与扑热息痛进行酯化反应时,会生成贝诺酯,其不但具有较好的解热镇痛抗炎的效果,并且降低了药物的刺激性。

2.3 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大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同时兼具争强好胜的心理,因此,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这种特点,让他们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讲课之前,提前给学生画一些重点学习内容,让他们提前预习,在上课时,让学生试着在讲台上当老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同学讲述预习过的知识点,在学生之间引入竞争,采取奖励措施,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

3 多种教学模式相渗透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采用的教学方式大多是课堂讲授。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型教学手段也应运而生,在有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进行授课,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同时,也可以结合重大社会事件讲述大家身边的、熟悉的有机化学知识,还可以和临床医学、生命科学进行联系,既便于学生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1 类比教学模式

认知心理学认为,在课堂授课中灵活使用类比法,可以有效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有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类比法。例如在讲解二烯烃的结构特点和分类时,可以依据两个双键的相对位置分为隔离二烯烃、聚集二烯烃和共轭二烯烃,虽然都有两个双键,但是性质却差别很大。教师可以将单键看成是索道,把双键看成是山峰,由于隔离二烯烃的两个山峰相距很远,不能通过索道连接,因此电子不能从一个山峰到达另外一个山峰。聚集二烯烃中虽然两个山峰相连,但是位阻较大,性质不稳定。共轭二烯烃的两个山峰之间有一个索道连接,方便电子的流动,形成了共轭体系。运用类比法就把抽象的化学结构和生活中的实物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加深学生记忆。

3.2 启发式教学模式

启发式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跟着老师学习,努力思考,发散思维。因此,在有机化学课程讲授时,老师可以发挥语言的艺术性,启发和引导学生,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3.3 归纳教学模式

在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反映教学内容过多,有机反应复杂,知识点非常难以记忆,比较容易混淆,因此,教师讲课过程中应该善于归纳总结,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法,以便可以找出规律,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

3.4 知识点联想教学模式

在有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巧妙的和生命科学知识进行联系,把有机化学延伸到临床医药专业中。这样不仅丰富了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加强了学科之间的渗透和联系,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深造提供基础和帮助,也有助于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药学有机化学的飞速发展和日新月异,以及新形势下迫切需要高级药学人才的要求,迫切需要对有机化学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改革。教师要从具体的现实需要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利用好教学的每个环节,改变传统的有机化学教学方法和理念,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培养新形势下的高级药学人才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黄冠,郭勇安,周红,赵树凯. 有机化学教学与实践改革的思考[J]. 化工高等教育,2007(05).

[2]陈鲜丽. 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初探[J]. 韶关学院学报,2008(03).

有机化学与生活 篇9

姓名:李学保

班级:化工131班

学号:5801113026 指导老师:李小松

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类创造力的不断增强有机化学逐步发展成为一门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充满活力的学科,并对人类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今天的物质生活中,有机化合物无处不在。例如,医药、有机肥料、食品、炸药、香料、塑料和合成纤维等。对于征服疾病如癌症、控制遗传、延长寿命将起到巨大作用。

下面我就专门从食品方面对此做较为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食品安全(food safety)、食品添加剂(food additive)、食品危机事件(food crisis)、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

有机化学与食品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从物质消费转到了精神消费,人们冰冰并不只是需求解决温饱,而是追求质量上的享受,不仅仅是物质的材料,做工,外观、、现在就连食品也要漂亮,这就导致了有很多不法商贩利用一些化学物质和化学方法来提高食品的口感和外观,这也就导致了近几年屡屡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它危害着人类身体的健康,它起源于化学也必将终结于化学。

食品中的化学添加剂

1、有利的:

种类:防腐剂、甜味剂、香料、着色剂、增稠剂和稳定剂、营养强化剂、抗氧化剂 膨松剂、酸味剂、增白剂。

1.防腐剂: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亚硝酸钠等。

2.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等。目的是增加甜味感。

3.着色剂:一般常用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它可改变食品的外观,使其增强食欲。

4.稳定剂和增稠剂:改善或稳定冷饮的性状,保持润滑、细腻、柔软、疏松。

5.抗氧化剂:常用的有2,6一二叔丁基甲酚、亚硫酸钠、维C、异维C、天然VE、虾青素等,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6.膨松剂:常用的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可产生二氧化碳,起到膨松作用。

7.营养强化剂:各种维生素、氨基酸、无机盐等,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8.酸味剂:常用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等。部分饮料、糖果等常采用酸味剂来调节和改善香味效果。

9.增白剂: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1986年,开始使用,今年5月1日禁用。

2、有害的:

1.瘦肉精 瘦肉精是一类动物用药,有数种药物被称为瘦肉精,例如莱克 多巴胺及克伦特罗等。将瘦肉精添加于饲料中,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减少饲料使用、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但因为考虑对人体会产生副作用,各国开放使用的标准不一。瘦肉精让猪的单位经济价值提升不少,但它有很危险的副作用,轻则导致心律不整,严重一点就会导致心脏病。

分子式:C12-H18-Cl2-N2-O 理化特性: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粉末,无臭、味苦,熔点161 ℃,溶于水、乙醇,微溶于丙酮,不溶于乙醚。

2.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化学式:C3H6N6),俗称密胺、蛋白精,IUPAC命名为“1,3,5-三嗪-2,4,6-三氨基”,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被用作化工原料。它是白色单斜晶体,几乎无味,微溶于水(3.1g/L常温),可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热乙二醇、甘油、吡啶等,不溶 於丙酮、醚类、对身体有害,不可用於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物。然而,近日青海、甘肃、吉林等省再现三聚氰胺超标奶粉,超标500余倍。很可能是对尚未完全销毁的“三鹿问题奶粉”进行加工、销售。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在动物体内新陈代谢很快而且不会存留,主要影响泌尿系统。

3.苏丹红 “苏丹红”是一种化学染色剂,并非食品添加剂。它的化学成份中含有一种叫萘的化合物,该物质具有偶氮结构,由于这种化学结构的性 质决定了它具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肝肾器官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苏丹红属于化工染色剂,主要是用于石油、机油和其他的一些工业溶剂中,目的是使其增色,也用于鞋、地板等的增光。又名“苏丹”。分 子式: C22H16N4O 分子量: 352.39。

4.工业用甲醛 俗称:福尔马林,是一种工业漂白剂。甲醛为无色气体,易溶于水、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通常35%至40%的甲醛溶液称之为“福尔马林”,具有防腐作用,用来浸泡病理切片及人体和动物标本。国家禁止在食品加工中添加和使用甲醛,不法商贩主要将其用于海参、鱿鱼等干水产品、水产品、水发海产品、及粉丝、腐竹、面条、啤酒、卤泡、腌泡食品、血制品等食品中强杀菌、防腐、增白、泡白漂白、凝固、定型、改善外观和质地。

食品种三大营养成分与化学

1、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由于它所含的氢氧的比例为二比一,和水一样,故称为碳水化合物。它是为人体提供热能的三种主要的营养素中最廉价的营养素。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成两类:人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碳水化合物如单糖、双糖、多糖和人不能消化的无效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是人体必须的物质。碳水化合物一般的化学表达式为C6H12O6。膳食中缺乏碳水化合物将导致全身无力,疲乏、血糖含量降低,产生头晕、心悸、脑功能障碍等。严重者会导致低血糖昏迷。当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过多时,就会转化成脂肪贮存于体内,使人过于肥胖而导致各类疾病如高血脂、糖尿病等。

2、蛋白质

蛋白质(protein)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因此,它是与生命及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蛋白质占人体重量的16%~20 %,即一个60kg重的成年人其体内约有蛋白质9.6~12kg。人体内蛋白质的种类很多,性质、功能各异,但都是由20多种氨基酸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并在体内不断进行代谢与更新。蛋白质在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生物的结构和性状都与蛋白质有关。蛋白质还参与基因表达的调节,以及细胞中氧化还原、电子传递、神经传递乃至学习和记忆等多种生命活动过程。在细胞和生物体内各种生物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的酶主要也是蛋白质。许多重要的激素,如胰岛素和胸腺激素等也都是蛋白质。此外,多种蛋白质,如植物种子(豆、花生、小麦等)中的蛋白质和动物蛋白、奶酪等都是供生物营养生长之用的蛋白质。有些蛋白质如蛇毒、蜂毒等是动物攻防的武器。

3、脂质 脂类,由脂肪酸和醇作用生成的酯及其衍生物统称为脂类,这是一类一般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溶剂的化合物。食物中的脂肪乳化后,被胰脂肪酶催化,水解甘油三酯的1和3位上的脂肪酸,生成2-甘油一酯和脂肪酸。此反应需要辅脂酶协助,将脂肪酶吸附在水界面上,有利于胰脂酶发挥作用。食物中的磷脂被磷脂酶A2催化,在第2位上水解生成溶血磷脂和脂肪酸胰腺分泌的是磷脂酶A2原,是一种无活性的酶原形成,在肠道被胰蛋白酶水解释放一个6肽后成为有活性的磷脂酶A 催化上述反应。食物中的胆固醇酯被胆固醇酯酶水解,生成胆固醇及脂肪酸。食物中的脂类经上述 胰液中酶类消化后,生成甘油一酯、脂肪酸、胆固醇及溶血磷脂等,这些产物极性明显增强,与胆汁乳化成混合微团(mixed micelles)。这种微团体积很小(直径20nm),极性较强,可被肠粘膜细胞吸

食品中的化学带来的挑战

1、台湾饮料塑化剂事件 起云剂是饮料中常用的一种乳化剂,可让饮料避免油水分层,看起来更均匀。另外塑化剂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也会促使女性性早熟。在台湾塑化剂列为第四类毒性化学物质,不得添加在食品里。但是去年台湾却发生了食品添加物起云剂中加入有害健康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事件。据岛内媒体报道,多家知名运动饮料及果汁、酵素饮品遭污染。台湾塑化剂污染食品事件持续升温。有台湾媒体报道,检方分析,昱伸公司五年前贩卖问题起云剂,还转售到菲律宾、越南、上海等地,问题饮料则出口香港。目前,台湾有关方面已向世卫组织通报,并透过两岸协议的窗口,向大陆食品安全单位通报,引起了很大恐慌。

2、大陆皮鞋牛奶事件 最近,央视记者曝料称老酸奶、果冻“不能吃”,可能是用破皮鞋加工制成的。苏丹红、三聚氰氨等事件犹在脑海之中,如今,老酸奶、果冻也被曝!一次又一次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断晃人们的眼,更伤了人们的心!每每听到新的食品安全事件出现,人们都会有愤怒的心情,但继而就会走向无奈。何时我们不再为身边的食品而担忧? 如今,果冻老酸奶被曝用破皮鞋制成。爆料已经引来了人们的关注,果冻老酸奶是否由老皮鞋制成?期待有关部门介入、调查给出一个真相!

论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篇10

结合我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通过优化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实验综合素质两个方面来探索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所取得的初步成效表明,改革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了存在的问题,也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 者:郭圣荣 袁艳琴 GUO Sheng-rong YUAN Yan-qin  作者单位:丽水学院,化学化工系,浙江,丽水,323000 刊 名:浙江化工 英文刊名:ZHEJIANG CHEMICAL INDUSTRY 年,卷(期): 40(1) 分类号:G71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  

开放式有机化学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篇11

[关键词]开放式实验教学 实验室管理 有机化学

[作者简介]马纪伟(1969- ),男,河南南阳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有机化学教学研究和有机化学分析。(河南 南阳 473058)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2-0124-02

有机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课程。而有机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有机物的基本性质、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常规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是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有限的实验课时内进行的,由教师讲实验目的、实验步骤,然后学生按照实验指导或教师拟订的实验步骤“照方抓药”,学生很少创造性地改变实验步骤或对实验条件进行多种尝试。在这种相对封闭的实验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实验本身缺乏吸引力,挫伤了学生进行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限制了学生的求知激情和创造性思维。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医学专科学校培养医疗实用型人才的需要。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充分调动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我们在积极探索一种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在认真总结、反复讨论、精心准备的基础上,我们在2005级和2006级药剂专业两个年级进行了有机化学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实验。

开放式实验教学作为一种完整的教学体系,主要有如下五个特点:一是实验时间和空间的开放;二是实验内容上的开放;三是指导方法上开放;四是教学手段和管理手段的开放;五是实验教学评价的开放。①这种实验教学方式的根本目的就是克服传统实验教学中学生的角色比较被动的弊端,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积极性,让兴趣来当最好的老师,鼓励学生勇于思考,大胆改进实验方法和发现新问题,从而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②

一、开放式实验的准备

由于有机化学实验课采用开放式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因而我们从实验管理制度、实验项目选择、实验器材配备等各方面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实验的顺利实施。

1.完善实验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保证实验计划的顺利实施,为保证开放式实验的正常运转,有机化学实验室针对开放式实验的特点,结合学校有关实验管理规定,补充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开放式实验管理规定》《有机化学实验预约规则》《有机化学实验课成绩评定标准》等操作性较强的规则,明确了教师、学生的责任。例如,《有机化学实验预约规则》规范了实验预约必须遵守的事宜以及对违规行为的处理办法;《有机化学实验课成绩评定标准》详细给出了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各教学环节的评分标准以及期末成绩的评定办法。所有规章制度一律公示,师生互相监督,共同遵守。

2.确定实验项目。实验项目的确定对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在确定实验项目时根据有机化学实验的特点,首先考虑把系统的实验理论培训、系统的实验技能培训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结合起来;其次,考虑到学生实验能力的差异,使实验内容和难度在不同的层面上满足学生实验的需要;最后,为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在对实验的要求上我们让部分实验内容超出了学生实验教材的要求。在考虑到这三个方面的基础上,我们把实验分成两类:(1)必做实验。该类项目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实验理论和实验技术的培训。必做实验是包括了基本的操作技能和有机物的性质验证性的实验。内容选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刘斌主编的《有机化学》教材。(2)选做实验。主要是一些有机物制备实验和有机物提取实验,如肉桂酸的制备和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等,内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有机化学实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一定数量的实验进行,这类实验从准备到完成的全过程都由学生自己操作,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计划、组织、协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充实实验器材。为保证开放式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我们补充了部分实验药品和实验器材,不仅做到了学生可以选择实验项目,还做到了学生可以选择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学生可以选用自己熟悉又能满足实验要求的仪器和途径完成实验。

二、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实施

为保证开放式实验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我们对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了认真分析,对可能出现问题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认真准备,保证了实验的顺利实施。根据开放式实验的特点,我们在实验的实施过程中做了下面一些工作:

1.公开实验项目、实验时间及要求。在学期开始的第一周,我们就在校园网络上公布了本期要开设的实验项目(包括上述两类实验),详细列出每个实验项目的具体要求,开设的具体时间,每个实验的分组人数和实验分值(详见下述学生成绩评定内容)。学生根据个人情况预约实验项目和实验时段,实验的频率和节奏由学生调节。实验室可以根据预约情况对实验时段等进行适当调控,以兼顾学生的需要和实验室的资源利用率。

2.开放时间的安排。充分的开放时间是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前提,合理的计划安排是有机化学开放式实验的保证。在时间的安排上我们增加了实验开设的时间,总的实验时间比按原有的教学模式所需时间多了一倍。针对两类实验的性质,在时间的安排上我们作了相应的安排。(1)必做实验。该类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实验理论和实验技术具有重要作用,因而我们安排在学期的2~16周,并且改变以往1周1个实验的做法,改为1周同时开设2个实验,两周换一次实验的做法,延长实验的更换周期,让学生有更多的实验机会,保证必做实验的教学质量。(2)选做实验。由于完成该类实验需要一定本课程的专业知识,因而我们把它安排在学期的9~17周。学生在这一段时间内都可提出自己的实验计划,经教师认可后到实验室完成实验。学生除了按预约时段上课外,其他时间可以到实验室进行实验预习、熟悉仪器。

3.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开放实验与常规实验的区别之一就是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向主动的知识探索者。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由学生自己选定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备,查找资料,确定实验方法步骤,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实验数据;教师则由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职责由过去的辅导转为指导,在教学指导中主要从实验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同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一方面要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引导他们看到已取得的成绩;另一方面,告诫他们要对困难有足够的估计,鼓励他们努力克服困难。在具体方法上,应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所在,寻求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即时给予必要的“信息支援”,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教师在身后的有力支持,增强其学习的信心和决心,促进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③

4.严格实验过程管理。为保障实验的正常秩序,使两类实验能顺利实施,我们对开放性实验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学生确定实验后,必须在进行实验前一周与有机化学实验室进行联系,由学生自己在开放的规定时间内确定具体的实验时间,确定实验人员组合(根据实验性质要求多人一组的实验),并按实验计划的要求写出实验预习报告;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完成实验前必须提交预习报告,指导教师负责对预习报告进行审查,一般针对实验内容提出2~3个问题,合格则可以进行实验,否则不能进行实验;实验过程由指导教师进行检查和指导,严格按操作规范进行实验,每人(每组学生)必须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并经指导教师确认后才能结束实验,不能得出实验结果或实验操作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在规定开放的时间内重做实验或先观摩后实验,直到有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

5.有机化学实验开放式教学的成绩考核。学生实验成绩的评定应能反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探索的精神,应能起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验水平和实验素养的作用。我们改变过去成绩评定仅由考试来评定的做法,把学生实验成绩的评定确定为“过程与考试并重”“注重实验过程、注重实验结果”,把学生实验成绩按实验学分档次与实验考试成绩结合起来评定。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我们把本学期要开设的实验,按实验性质和实验难易程度的不同,对每个实验都赋予了不同的学分,我们把必做实验的总学分确定为基础学分,选作实验学分确定为补充学分,学生每完成一个实验项目都可以根据其完成质量、实验报告在该实验学分内获得一定的学分,一学期实验结束后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总的实验积分(由基础学分和补充学分两部分构成)。考虑到基础实验是以系统的基础训练为主要目的,我们把必做实验的基础学分总和确定为满分标准,当学生一学期的实验积分达到基础学分的60%~70%则为合格,70%~90%则为良好,90%~100%则为优良,超过100%则为优秀,并把这四档等级与实验成绩直接挂钩,合格60~70分,良好70~85分,优良85~95分,优秀95分以上。为鼓励学生多做实验,我们同时规定,当学生实验积分评定为优秀时,学生可以不参加期末的实验考试;当学生实验积分没有达到合格时,则该生不能参加实验考试,其实验成绩为不及格。学生实验积分为优良、良好、合格者的则必须参加实验考试,若考试及格则在其相应的等级内评定成绩,若考试不及格则需要在下一学期重新补考。通过这样的管理,提高了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为保证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经验与体会

通过对有机化学实验实行开放式教学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与传统实验教学形式相比较有下列一些变化:(1)学生在实验室实验操作的时间明显延长,有机化学实验课迟到早退、应付实验的违规现象大为减少,实验课秩序井然。(2)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开始积极地思考了,表现在主动问问题的同学多了,问题涉及实验方法、实验技术、实验原理和相关知识,与以前照葫芦画瓢的模仿操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3)实验内容的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同学们为使自己的实验能更好地完成,不仅认真请教老师,而且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获取更好的实验方法。这从学生所用的实验参考书上就有比较明显的反映,以往学生是教师指定什么书就用什么书,现在学生除了教师指定的实验用书外还到图书馆借阅各类书籍来充实完善自己的实验方法。(4)做实验更加积极、主动和认真,这从学生进行预备实验的情况和完成实验的质量上就可以说明,有的学生对没有掌握好的实验做了2~3次,还有的学生是在进行正式实验前,先把完成实验所需的基础知识确定为预备实验内容,先进行预备实验掌握基本知识,然后再进行正式实验,使实验更加顺利,力图有一个好的实验结果。(5)实验课的成绩评定更全面、更公正、更透明,避免了教师评定实验成绩的主观性。

开放式实验在进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室开放的时间增加后,教师的工作量如何计算;学生选定了实验时间后常常和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发生时间上的冲突等。这些都需要学校把教学改革作为中心任务来抓,全面考虑,统筹安排。

[注释]

①王丽娟,刘林德.探索开放式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合格师范生 [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3):11.

②陈蓉,陈道海,黄君红,等.加强开放式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18(3):121-123.

上一篇:北海五中学生参观画展下一篇:好东西要中班社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