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管理信息系统

2024-10-28|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共10篇)

税务管理信息系统 篇1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支撑税收工作的坚强依托,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多种主、客观因素, 影响和制约了税务信息化的发展。本文主要讨论应用云计算技术在节约建设成本, 降低运维压力, 优化资源配置并且有效保证税收系统高可用性等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税务信息化,云计算技术,应用

一、税务信息系统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税务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

税收数据具有总的数量大、单户数据头绪多、关系复杂等特点。当数据量达到一定程度后, 传统的IT架构平台支撑起来会感到力不从心, 性能急剧下降, 以致无法利用, 即使增加硬件投资也收效甚微。

2. 系统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税务信息系统故障易发, 并影响基层的应用。分析其主要原因有:首先是硬件的问题, 主要由主机内存、存储以及网卡等硬件设备故障引发;其次是软件的问题, 各个信息系统之间紧耦合的架构, 使得一旦其中一个信息系统发生故障, 经常会引发其它多个信息系统运行异常甚至系统瘫痪;第三是数据量大的问题。

(2) 基础设施更新和运维成本比较大, 信息安全堪忧。一方面是基础设施的更新和运维投入加大。另一方面信息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内网安全尽管实施了防病毒软件和桌面管理系统, 但仍然存在着各种安全盲区, 需要通过技术革新改进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

二、云计算概述

1. 云计算定义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实质上是通过互联网访问应用和服务, 而这些应用或者服务通常不是运行在自己的服务器上, 而是由第三方提供。它的目标是把一切都拿到网络上, 云就是网络, 网络就是计算机。

2. 云计算的优势和发展现状

(1) 可靠、安全的数据存储。云计算提供了最为可靠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 用户可以将数据存储在云端, 高度集中化的数据管理、严格的权限管理策略可以让用户避免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麻烦。 (2) 服务提供的多元性。云就是庞大的计算机群, 具备极高的计算、存储能力, 能够完成单机所完不成的海量计算, 具有为普通用户提供每秒10万亿次的运算能力。 (3) 经济效益。由于云计算模式下大量的计算及存储工作都被放到了网络上, 作为个人的用户端就完全可以简化到只有一个浏览器了。具体的计算机系统硬件配置、设备运行维护开支和服务器系统软、硬件升级都由云服务提供商来完成。

三、云计算在税务信息系统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1. 云计算应用于税务信息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税收数据是海量的而且关系复杂, 实现税收数据分析平台的最低要求[2]: (1) 具有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 而且具有动态扩张和线性可扩展性; (2) 具备快速的数据导入功能, 可以将生产机的数据快速的导入分析平台; (3) 支持标准SQL和提供标准的开发接口, 支持关系模型, 使得以前建立在关系模型基础上的应用系统能够平滑的迁移; (4) 高可用性, 而且具有容错和先进的复制机制。

云计算的实质就是通过对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的整合, 来降低能耗和提高利用率。从技术角度看, 作为一种全新的体系架构, 云计算技术不再一味追求单个服务器的性能参数, 更多的关注如何通过使用云集群的综合性能来弥补单个服务器的性能不足。

2. 云计算应用于税务信息系统的相关措施

(1) 发挥云计算的技术优势, 加强信息系统框架的优化和提升。 (2) 构建税务系统“私有云”。 (3) 建设集中统一的税务系统互联网网站“公有云”。 (4) 逐步构建税务系统“桌面云”平台[3]。桌面云通过集中部署, 使得技术人员在信息中心就可以完成所有管理和维护工作, 通过自动化管理流程, 自动完成软件下发、升级补丁、安全更新等等维护工作, 不仅减少了维护的工作量、提供了快速的故障处理方法、提高了维护服务水平和效率, 而且还大大的节约了购置传统PC机的软硬件成本。

四、结束语

云计算作为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潮流, 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新兴产业的主流方向。税务部门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管理部门, 通过使用云计算技术实现税务信息化, 对内实现专业的信息服务, 对外成为整个社会云的一部分。真正实现“信息在指尖”。

参考文献

[1]张为民, 唐剑峰, 罗治国, 钱岭.云计算:深刻改变未来.科学出版社, 2009

[2]李伟, 刘凤田.云计算在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01)

[3]张鹏程, 王英伟.对税务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02)

税务管理信息系统 篇2

提要:UML 是一种可视化的建模语言, 是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重要工具。本文采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对税务稽查管理系统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UML系统分析税务

统一建模语言UML是Rational公司的知名专家 Gary Booch、Ivar Jacobson和Jim Rumbaugh三人联合开发的第三代面向对象的建模语言。于1997年被OMG接受,在软件开发的每个步骤中,从对需求的分析到技术规范,再到结构设计及配置要求,它采用了一整套成熟的建模技术, 广泛适用于各种应用领域。它得到了工业界的广泛支持, UML是一种定义良好、易于表达、功

能强大、适用面广的第三代面向对象的建模语言。它不仅支持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 而且支持从需求分析到系统设计以及系统实现的软件开发的全过程。UML代表了面向对象方法的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方向, 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UML已被对象管理组织(OMG)接受为标准的面向对象建模语言。

为促进税务管理现代化的进程, 实现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 主动申报, 集中征收, 重在稽查的新的征管模式, 本文利用统一建模语言对税务稽查管理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

1、统一建模语言概述

UML是OO开发中一种有严格语法定义、易于表达的建模语言, 支持面向对象建的全过程。它通过一整套的图形符号和相应的方法学来系统地反映现实世界的客体, 是一种可视化的图形建模语言。UML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基本模型:

1.1、用例模型:通常认为, 用例模型是由系统的内部功能(用例)、系统的外部环境(角色)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用例图)组成, 这是以系统的外部的操作者的角度描述系统的功能;从而为需求分析提供标准化手段。

1.2、静态图:包括类图、对象图和包图.其中类图用于展示系统中类的静态结构, 不仅定义系统中的类, 还表示类之间的联系, 如关联、依赖、聚合等, 也包括类的内部结构(类的属性和操作),它表达了系统在一个稳态必须满足的对象间的关系, 它描述的是一种静态关系, 在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都是有效的;对象图是类图的一种实例化图, 它使用与类图完全相同的标识, 不同之处在于它显示的是类的多个对象实例, 由于对象存在生命周期, 因此对象图只能在系统的某一个时间段存在;包图是对类图的一种分组机制, 用于描述系统的分层结构, 可以帮助理解与维护。

1.3、行为图:包括状态图和活动图, 其中状态图用于描述一类对象具有的所有可能的状态极其转移关系;活动图用于展示系统中各种活动的执行流程。

1.4、交互图:包括顺序图和合作图, 其中顺序图用于展示对象之间的一种动态协作关系(强调时间上的顺序关系);合作图用于从另一个角度展示对象之间的动态协作关系(强调相互间的通信关系)。

1.5、实现图:包括构件图和配置图, 其中构件图用于展示程序代码的物理结构;配置图用于展示软件在硬件环境中的配置关系(尤其在分布式及网络环境中)。

UML包括5个大类10种模型图, 为人们提供了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展示系统的各种特征的一种标准方法, 不同类型的系统、不同领域的系统会分别用到不同的模型或几个模型的组合, 作为系统分析, 通常以用例图、类图和行为图的视角来描述系统。

2、系统模型的建立

目前存在很多种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各自具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基于这些方法中的成熟技术,UML采用其中最好的思想、观点以及相关的技术特色, 并把它们融合成一个完整的开发过程。因此, UML是一种扬长避短的方法。UML的分析步骤可简述如下:

1、建立需要模型。根据初始的需求文档, 在用户参与的情况下, 定义角色与用例, 建立其需求模型, 包括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 即用例图和活动图, 而静态模型就是功能模型;

2、建立初始的对象模型。系统的对象模型同样包括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 通过包图、类图和对象图定义系统对象及对象间的静态关系, 通过顺序图、合作图和状态图描述对象间的交互关系和交互顺序、对象的生命周期以及生命周期中对象可能存在的状态以及状态间的 转换约束;

3、建立定义类的责任由此确定对象模型中类的服务和属性, 重定义和精化类和类之间的关系, 产生了一个精化的对象模型;

4、参照对象模型可以从用例和服务建立事件踪迹图和对象状态图来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

通过重复分析过程同时精化对象模型和动态模型, 可以保证分析模型的正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2.1、建立系统的需求模型

需求分析就是说明系统需要做什么, 对于系统项目, 需求说明不仅是开发的基础, 也是衡量最终系统是否满足用户需要的依据。

税务稽查是指税务机关以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税收征收管理制度为依据,对纳税人是否履行纳税义务及其偷、逃、骗、抗、避税行为的审核和查处行为的总称。做好税务稽查工作的前提是案件选择的正确性,本系统根据实际需求, 分为如下几个功能:

制度违章。对计算机存储的确定稽查对象提供依据的有关信息资料, 依据选案标准, 确定日常稽查待查对象, 经过人工归集分类得到稽查对象;

综合查询。对稽查管理有关的各种数据进行排列, 组合的查询, 以便随时提供各种准确数据;

计划管理。是税务局内部进行计划制定, 计划调整, 计划完成情况监控分析而使用的功能。它是稽查从选案到实施、审理、执行的一个全面管理过程;

稽查分析主要是利用税务稽查问题汇总单数据对违法成因, 违法特征、违法频度及稽查

成果进行统计、分析, 为选案部门及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文书处理。主要是处理稽查过程中的各种需要输人、输出的结果。根据功能划分, 画出用例图(见图1)。

2.2、建立系统的分析模型

面向对象的分析就是用对象的概念分析系统应该做什么。而采用UML 进行分析的主要工作就是建立系统的分析模型。UML中支持分析建模的图形有多种, 在实际进行系统分析时,系统分析员与工程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用的图形进行描述。通常主要采用3 种图形:类图、序列图和活动图。类图是UML中最核心的图形, 描述了系统中的类与类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以类图为例进行说明。

按照前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些类。制度违章类及纳税情况分析类。制度违章类又派生出税务登记违章类、纳税申报违章类及发票违章类、而纳税情况分析类又派生出零申报情况分析类、流转税情况分析类、企业所得情况税分析类及财务指标分析类。详细见图所示。

3、结论

UML是一种定义良好、易于表达、功能强大且普遍适用的建模语言。它溶入了软件工程领域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本系统采用UML建模语言进行分析, 具有灵活、高效的特点, 为进行可视化大型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税务部门绩效管理信息化研究 篇3

【关键词】绩效管理;税务部门;信息化;税收管理

绩效,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是企业组织期望的结果,是员工成绩与成效的总和,是一定时期内企业员工的工作行为、方式、结果及其产生的客观影响。而所谓的绩效管理是指通过激发所有员工的工作热情来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以达到改善企业绩效的效果。从而实现企业组织目标的管理方法。所以绩效管理现在常常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税务部门作为国家重要的行政机关,并不是单纯的企业,在信息化下进行绩效管理,具有很重大的意义。

1.税务部门信息化下进行绩效管理的意义

1.1将考核置于阳光下,严禁暗箱操作

充分的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最大限度地尊重和维护基层单位的意见与权利,鼓励基层单位自觉投身绩效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行绩效管理,使绩效考核工作从目标制定、过程实施、考核结果反馈、以及考核结果公布等都直观地反映到每位干部面前,充分解决和避免以往考核工作中存在的考核部门与被考核单位之间存在的“暗箱操作”、“私下沟通”、“相互扯皮”、“协调涂改”现象,不仅将考核结果置于阳光下,各级领导也要随时对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过失进行提醒和改进。

1.2税务部门实施绩效管理具有技术手段信息化的优势

税务部门实施绩效管理是一项重大任务和系统工程,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撑是行不通的。21世纪科学技术不断在发展的同时税务总局也开发了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并进入到运行阶段。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不仅大大增强了税务部门绩效管理信息化程度,还充分发挥信息保障、技术支撑、业务引领的作用,不断提高了绩效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1.3绩效管理可大大帮助员工提升自己的能力

根据员工基本的需求满足规律,员工希望通过自己的绩效水平来满足自己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以便为了今后的发展而明确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如果没有考核或考核不准确不真实,员工就会消极的处于盲目状态,失去努力工作的目标和方向。绩效管理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帮助员工提升能力、改善业绩、实现自己的价值。

2.在信息化下税务部门进行绩效管理出现的问题

2.1将绩效管理简单的理解为考核奖惩

特别是在基层的地方税务部门会把绩效考核管理理解为例行公事,每每接到上级通知后,填表上报、考核打分、人员排序、划分等级等,员工不是对此重视,反而是敷衍应对。最后导致制定考核办法的部门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关注考评细节却成了无用功。纠其原因是当税务工作人员面对几十条甚至上百条的考核指标已經产生反感与抵触情绪,把填表视为游戏,草草应付。再加上考核的结果也没有同薪酬、奖金挂钩,所以大家更加没有重视的意识!

2.2日常的监督和反馈不足

在信息化的条件下,作为一个良好的绩效管理系统必须将反馈将评估结果向员工仔细说明,把打分的结果、依据和相关的数据资料都要向员工一一列出,特别是一些地税局,作为地税系统的管理核心,他们往往不会思考考核结果所暗含的员工绩效问题,也不会及时的及给出正面回应,看不到员工绩效不佳的方面,更不主要积极地找出这种绩效不佳的原因,完全没有发挥到绩效管理考核的积极作用。

2.3绩效管理的指标不合理,激励制度不完善

国家税务局系统的机构设置为四级,即:国家税务总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市、州、盟) 国家税务局,县(市、旗) 国家税务局。不同的税务部门工作内容不一样,考核指标当然就不一样,绩效管理的考核指标的设计本要根据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而一些税务部门却常常采用“一锅煮”办法,完全忽视个别优秀税务人员的工作业绩,严重影响到其他税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每天无激情的应对各种例行公事,大大降低了税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水平。

3.在信息化下税务部门如何有效的进行绩效管理的措施

3.1完善税务部门岗位责任制

首先,我们应该向税务工作人员大力宣传税务部门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使各级税务领导和税务人员对绩效管理在思想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其次是正确树立绩效管理的考核目标和计划,建立健全税务部门岗位责任制。特别税务部门的一把手,要加强对自己的约束管理,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也将制度落实到行动,分管部门领导要具体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抓重点,抓关键,责任到岗到人。对开展工作不力的部门要按规定实行问责,促进税务工作有效开展。

3.2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绩效管理的部分之一,要将人力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这是重中之重的工作。不仅要进一步完善人员选拔考核制度,还要对一些优秀的税务人员进行不吝啬的表彰奖励活动,探索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把有能力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为有为者提供制度上的保证,严厉淘汰那些守着死工资吃大锅饭滥竽充数的员工。税务部门领导应该适当下放权力,让下级特别是基层税务部门在绩效考核过和结果运用中有更大的操作空间,以进一步增强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不仅可以在“人、财、物”的管理权上进行下方权力,还可以对干部子女、家属的关心和管理。

3.3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

很多人认为绩效管理的事只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而并非其他工作部门人员的事。事实上,在税务部门实行绩效管理是一个特别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税务局下的办公室、政策法规处、人事教育处、信息技术处、综合规划处、财务监督处、预算处、国库处、政府采购管理处、教科文处、经济建设处、农业处、社会保障处、企业处、会计处、涉外经济处、税政处等整个部门人员的通力协作。税务工作者积极参与、配合和支持的程度才是绩效管理工作成败的重中之重,所以一个制度从制定到落实必须切实可行,从单位到个人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才能发挥正面最大作用和效果。

3.4注重结果反馈,发挥考评导向作用。

首先,我们要将税务工作人员与税务部门职位的提拔任用直接联系在一起。税务部门领导根据考核结果,及时对税务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进行反馈,把优秀的员工安排在有利于发挥其优势的最适合的岗位上。其次将考核结果与税务人员的奖惩直接联系在一起。对成绩突出、排名靠前的税务工作者进行通报表扬、予以精神或物质奖励;对考核不称职的予以通报批评、予以物质上的惩罚,较好地调动了税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了税务工作者的工作热情。

4.小结

21世纪是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成为不可替代的部分。在信息化下,通过绩效管理能使税务部门工作人员得到不断成长,提高税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已迫在眉睫。 [科]

【参考文献】

[1]陈浩,李咏娟,陈禹.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实施绩效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软科学,2009,1(第23卷)(1).

[2]严学军.地税部门实施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淮海工学院学报[J].2011,12(第9卷)(24).

税务管理信息系统 篇4

由于地图技术的进步, 地理信息系统[1]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 te m, 即GIS) 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已逐步将GIS嵌入到[1]电子政务系统中。GIS技术在地税管理上的应用就是将GIS技术与税务管理数据相结合[2]把传统的税务业务数据以较直观的方式叠加到地图上, 利用地理信息提供的地图分析和表现功能, 通过各种专题图和统计图充分展示税务管理信息。将纳税户信息分类标注到电子地图上, 使得纳税户与地理位置关联, 为税务征管工作提供非常直观的信息, 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与地图区域相关的图形化依据;同时可以为纳税户提供便捷的直观的查询功能, 提高税务机关的整体形象。以此进一步提高税务机关信息化应用水平。

2 系统解决方案

系统从设计到开发完全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技术, 实际开发使用了基于J2EE的技术构架。地图数据库产品可选用Oracle, IBM DB2, Inform ix, Sybas e, SQL Se rve r等。地图应用服务器操作系统平台可选用Windows 2000 Server, Unix或Linux等, 应用服务器软件可选用BEA Weblogic, IBM Web Spare以及免费的Tomcat等。

体系构架完全遵循SUN公司建议的MVC模式, 使得整个系统体系构架符合e时代政务应用发展趋势。

该系统客户端是浏览器, 业务及地图处理在中间层, 数据库放在数据层。客户端操作发出地图请求, Web Server将地图请求给应用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中地图服务器通讯, 地图服务器返回处理后的地图结果, 然后应用程序将地图Image嵌入html页面, 返回客户端。该结构有如下特性:地图应用服务器配置在中间层自定义的应用中;MapX tre m e Se rvle t配置在中间层;客户端浏览器不需J ava支持;网络传输量小, 不用Applet可以不用下载Aplet, 不用传输矢量地图数据。一幅GIF图大约15—40K。这种结构对客户端和带宽要求较低, 适合Internet应用。各种不同的接入方式, 统一的展现门户是展现层的元素。客户层对外负责各种不同接入方式的接入, 对内负责各种内容的组合和展现, 并通过个性化引擎进行针对不同使用者的个性化展现。该系统特点如下:客户端 (基于Internet、Intranet网络带宽;客户端完全采用Applet, 节约在维护的费用;应用运行在WIN-DOW平台上;客户端不需要支撑软件) ;服务器端 (程序发布与硬件平台无关 (MapXtreme for Java) ;使用Weblogic Server 7.0作为其应用服务器;GIS应用和业务应用相结合;使用jdk13以上版本的J ava作为其虚拟机) ;该WEB应用可以带来很多好处, 如应用成本低, 稳定性好, 维护性好, 安全性好等。下图显示了一个该系统的应用的架构。

用户通过浏览器上的html或applet和业务、地图应用交互, 向数据库服务器和地图服务起器发送请求。WebServer接收请求, 服务器端的应用程序和数据库服务器、地图服务器交互得到新的结果, 并嵌入到html或applet中。

We b GIS应用系统首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地图数据传输速度问题。将MapXtreme Java的web地图发布归为三类:瘦客户端, 中客户端, 胖客户端。他们的不同在于传输数据量的不同。该系统中, 采用的是中客户端技术。空间数据的存放以文件和RDBMS相互结合的方式, 其中数据库为Oracle 9201 Enterprise Edit的Oracle spatial。保证了浏览器端的响应速度, 同时也保证了空间数据的安全。

系统应用开发

地理空间数据是GIS的核心, 构建和维护空间数据库是一项复杂、工作量巨大并且需要长期维护, 地税上的大量的数据来自与纳税户所需的信息。它包括:纳税户所在位置、土地的等级、纳税户的认定、申报情况等等。

系统采用J2EE开发, 多种平台兼容, 安全可靠;对应Oracle, Sybas e, SQL Se rve r等多种数据库开发;全面对应B/S构架, 维护简单, 支持未来移动税务征管管理新概念;系统的开发基于Java的技术和XML技术, 可以方便地将该系统的一部分和数据库、征管、OA、MIS等系统可以通过XML技术实现无缝的连接。

主要有两大功能:地图应用模块功能;税务征管业务模块查询与分析评估;

2.1 地图应用模块功能

2.1.1 图层管理

用户能很方便地叠加地形图、纳税户专题图、标记层等, 如选择土地等级地层时等级地的显示有8级。

2.1.2 地图编辑功能

添加企业、删除企业、更新纳税户基本图形要素的增、删、改。如点、线、面 (包括圆、矩形、多边形等) 的编辑。

2.1.3 任意的漫游

使用放大、缩小、平移等操作, 用户可在全区区范围内进行任意的漫游。在任何时候都可轻松地获取到当前的经纬度坐标。

2.1.4

方便的面积量算与距离量算简单的双击操作就可直接显示出当前面状对象如企业、土地面积等;测距功能, 可以测出地图上两点之间, 即纳税户与纳税户之间的距离。

2.1.5 显示

纳税户按等级分类显示, 根据纳税户的税务等级用不同的图形分类显示纳税户;纳税户异常警示 (注:不同的报警类型以不同形式警示) , 根据纳税户的各种异常情况用不同的图形给出异常警示;根据不同工号地图快速定位功能, 根据纳税工作人员的工号在地图上快速定位所管辖区域。

2.1.6 地图的鹰眼功能

可根据用户需要, 在地图上另开整体地图的窗口, 从整体地图上看当前地图所处的地理位置。

2.1.7 数据维护

地图标注维护权限控制, 根据纳税工作人员的分工权限对地图中的纳税户标注、删除、移动;地图标签显示控制改变功能, 根据各用户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地图标签;对数据进行备份是为了保证数据数据维护日志管理。

2.2 税务征管业务模块查询与分析评估

2.2.1 查询功能

在地图点选任一纳税户, 可查询到该纳税户的基本信息;选择矩形范围内的纳税户进行查询;选择地图圆形区域选择查询;选择缓冲区以半径为圆形区域内的纳税户进行查询;选择地图多边形选择查询;自定义范围内的纳税户进行查询;指定区域内纳税户选择管理;预先定义的区域内的纳税户进行查询管理;纳税户地理位置查找 (地理定位功能) ;根据纳税户有关信息查找纳税户所处的地理位置, 分精确和模糊查找。

2.2.2 统计功能

基于地图数据的统计。提供用户日常工作中常用的统计功能。如统计税务历年稽查、发票综合、纳税户申报入库情况、纳税户欠税、财务等等。对某一区域内的企业分类查询统计 (需要地图支持) , 可对地图上某一区域内的企业进行业务统计。

2.2.3 分析评估

重点对未申报户、非正常户按地理管理区域进行处理。选择处理状态 (全部、已处理和未处理) 。对地理管理区域税种进行排名。对区域纳税户和单纳税户进行波动分析。按名次和年度进行分析评估。

2.2.4 地图与表格输出

标准图幅输出:可以输出满足国家标准的1:500图纸。报表输出:社会保险费、企业所得税、纳税、流转、财产等报表输出。

3 结束语

由于所用的地图数据分别由南京市测绘局和南京市国土局的数据, 在地图数据方面, 虽然已有大量的GIS数据积累和应用的经验, 但由于分散在各个部门和行业中, 缺乏标准和规范以及各部门的数据保护, 导致这些数据难以共享利用, 导致了严重的重复投资和信息资源浪费。这次所选的GIS软件为美国的MapInfo公司产品, 虽然国内的GIS软件也有不少的成熟产品, 但大型工程整体解决能力较弱, 难以沉淀出大型的GIS应用软件产品, 很难让用户放心使用。虽然GIS在理论和应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单靠传统GIS的使用还不能满足目前社会对信息快速、准确更新的要求。与GIS独立、平行发展的全球定位系统 (GPS) 和遥感 (RS) 则为GIS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提供了可能性。需同时加强“3S”集成技术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胜, 周国模, 秦景辉.基于GIS的印度尼西亚Parung Panjang林场的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浙江林学院学报.2009.3.375-383.

[2]余立人, 罗小凤.GIS技术在税务信息化中的应用.现代计算机.2004.3.74-77.

税务系统网络的信息安全建设论文 篇5

规章制度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标准准则,税务系统也是如此,通过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有助于建设税务系统网络,提高税务系统的安全性,促进税务系统工作的顺利开展。税务信息系统对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具有较高的要求,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需要加强领导,明确按照上级信息管理部门的要求建立规章制度,根据税务系统的特点与相关情况,制定出完善的业务部门与信息部门的规章制度,根据系统权限,对管理办法进行分配与制约,健全管理体制,采用负责制方式进行管理,即明确责任,谁赋予,谁负责,加强管理。第二,需要对各个科室以及分局进行分别管理,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要求每台计算机都需要具有专人负责,需要进行操作系统加密,还需要设置密码,防火墙等,通过设置层层权限,确保信息的安全性,消除安全隐患。除此之外,为了防止口令外泄,需要实行口令即责任原则,对口令泄露,执法过错等问题进行追究,明确责任人,加强管理,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

2.2建立安全响应体系,加强基础资金投入

一方面,建立安全响应体系,可以对相关信息与数据进行备份,可以最大可能保护税务信息的安全性,最大可能防止意外的发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安全响应体系,对重要信息数据进行双重备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首先,需要在上级税务机关进行备份,要求上级税务机关代为备份管理,以免出现意外情况,有备无患。其次,需要在本级税务机关进行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最大可能保证数据信息的可恢复性。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各部门进行分类,制定分类的标准,为每一类计算机都做一个镜像,并单独放在计算机上,保证在计算机系统遭受破坏时,可以第一时间进行恢复,提高税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加强基础资金投入,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可以增加防雷措施,改造电路,将老化设备进行替换更新,降低计算机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将计算机突然故障导致数据丢失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加强资金基础投入,需要要求上级税务机关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基础资金的投入,专款专用,提高税务系统硬件设施,为税务系统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2.3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方案

计算机病毒侵入是影响税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的主要问题,因此,做好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工作十分重要,制定计算机病毒防范方案,做好防范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做好预防措施,查杀病毒是一种被动的方式,预防病毒才能够更好的对付计算机病毒,才能有效地扫描并清除计算机病毒,做好防范工作,因此,利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改变,以防治为主十分重要。第二,选择优秀的防病毒软件,现阶段,税务系统的应用水平不高,主要采用单机版杀毒,很难对网络病毒进行彻底的消除,可见,防病毒是一个动态的,技术对抗过程,选择优秀的计算机病毒软件,可以做好维护功能,为用户提供方便。除此之外,病毒更新速度较快,杀毒软件的病毒库更新速度也较快,需要选择优秀的防病毒软件,有效解决计算机病毒侵入问题。第三,安装防火墙,做好以网为本,进行多层防御。防治网络病毒,可以透过网络管理pc机,发挥网络的唤醒功能,进行扫描,检查病毒情况,做好防范工作,形成覆盖全网的防御体系,安装防火墙,做好安全防线,利用防火墙进行监控,及时发现病毒,及时消灭病毒,做好防御工作。第四,需要及时安装操作系统,目前,大多数病毒都是针对操作系统漏洞的,主要对数据库的漏洞进行攻击,因此,安装操作系统,对数据库进行补充十分重要,是降低病毒攻击几率的主要方式,会提高税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通过程序升级,防范风险,保证税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3网络攻击的防范方案

互联网常见的攻击手段与防范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扫描攻击,目前,常见的攻击形式就是扫描攻击,常见的扫描攻击方式就是探测tcp、探测bogus、无碎片标记等,扫描攻击主要依靠一些特殊的扫描包,获取一些重要的信息,达到攻击目的。面对这种攻击,需要加强防火墙设置,对一些不明安装包进行阻截,保护数据信息,降低攻击的几率。第二,木马攻击,木马攻击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攻击方式,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安装在被攻击的主机上,由攻击者自己操控,木马病毒打开一个缺口后,可以对主机进行监控,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攻击。第二部分,对客户端服务器进行攻击,造成网络瘫痪。针对木马攻击,最为常见的就是禁止内外网主动连接,以此达到阻断外部链接的目的,组织外部与内部机器的通信,使木马病毒无法发动攻击。

4身份鉴别的解决方案

首先,在税务信息系统接受网上申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申报流程办事,需要保证信息的保密性与完整性,需要确保身份的确定性,保证发送方不可以否认。其次,需要颁发数字证书,通过颁发数字证书,发挥数字证书的强大功能,合理利用其密钥系统,发挥重要作用,达到身份鉴别的目的。保证发送信息出除接收方与发送方外,无他人窃取,保证信息过程不被篡改,保证发送方对信息不能抵赖。最后,需要采用自己的私钥对数据进行处理,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在利用数字证书进行加密后,用户也需要自己进行加密,保证信息的安全性,有效进行身份鉴别。

5总结

综上所述,税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提升税务系统的安全性尤为重要,是保障信息安全,维护网络稳定,提高税收准确性,保证税收工作顺利开展实施的关键,需要税务工作者共同努力,为税务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陆长虹,侯整风.金税工程(三期)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6).

[2]徐炜,陶翔,徐国永.税收信息化建设中PKI技术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9).

[3]朱永高.税务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浅析[J].企业经济,(4).

[4]黄俊波.浅析税务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及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6):2-3.

税务管理信息系统 篇6

1金税三期对运维规划要求

《金税工程(三期)实施总体方案》中提出了“通过建立一个以省级运维为基础、总局运维为后盾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集中管理的运维体系,完成对税务信息系统运行状态的全面监控和运行问题的及时处理,支持应用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持续运行的运维体系”的目标。为保证运行维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将各种运维活动按照流程的方式加以组织,使各岗位人员在制度的规范下协同操作,有效地解决各类运维问题。

2税务信息系统运维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税务系统运维制度现状看,虽然各省税务局都有运行维护的制度,但是由于运维制度多年以来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且缺乏系统性研究,制度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一是运维制度缺少统一的科学规划,很少有单位在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中规划运维制度建设,只有在运维工作中出现了漏洞和失误才想到某方面没有相关管理规定,这是多数运维制度建设存在中容易存在的问题。二是运维制度内容不完整,从总体上看,目前税务系统运维制度内容侧重硬件和网络方面的制度管理,而相应缺乏对IT流程管理、IT资源的等内容管理,不能覆盖所有运维工作。三是运维制度宣传力度不够,运维制度制定了就发个文件,没有组织专门的学习、掌握和考核,运维制度不为大多数人所熟悉。四是运维制度没有专人抓落实,容易流于形式,缺乏必要的约束力,影响制度的权威性。五是运维制度大都没有电子化,停留在纸上,执行时容易变形。

3建立科学、高效的税务信息系统运维制度

3.1税务信息系统运维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

税务信息系统运维制度建设关系到人、流程和技术三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应依据运维环节、管理内容、管理要求、管理岗位制定统一运维流程和运维工作制度,实现运维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制定运维制度时须注意以下几点:

3.1.1要全面科学。税务信息系统运维制度一定要全面、科学。信息系统运维中存在的问题,一般都是具有关联性问题,如果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则不能全面解决问题。制定制度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符合客观实际。

3.1.2责任目标要明确。制度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责任,要把责任落实到人,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体现整个制度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3.1.3因地制宜,量身订作。总局制定全国通用的从宏观上指导的制度,各省税务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际存在管理问题制定相应的运维制度,不能生搬硬套。

3.1.4要奖惩分明。制度要有奖惩措施,要有专人抓落实,否则制度只是一纸空文,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3.2以ITIL为依托合理设计运维流程

流程是制度的基础,建制度要先建流程。运维流程具体包括服务台管理,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和配置管理。服务台管理是报告事件和请求提供支持的中心,有集中式服务台、分布式服务台、虚拟式服务台、呼叫中心和专家台等类型。事件管理是负责记录、归类和安排专家处理运维事件并监督整个处理过程直至事件得到解决的流程,事件可按影响度和紧急度进行分类处理。问题管理是通过调查和分析基础架构的薄弱环节、查明事件产生的潜在原因并制定解决事件的方案和防止事件再次发生的措施,并把对业务产生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的管理流程,包括问题控制、错误控制和主动问题管理等活动。变更管理将通过标准统一的方法和步骤来管理和控制所有对生产环境有影响的变更。配置管理着重于管理应用系统生产环境中所有必须控制的组成元素,并为其它相关流程(如事件管理)提供相关信息,以使这些信息得到更有效的运行,从而保证业务系统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运维流程的详细方案要因地制宜。

3.3在合理设计运维流程基础上制定税务系统运维制度

运维工作负责管理和支持各信息系统,包括各项IT资源,服务,和系统运行情况。完善的运维要实现以下功能:一是有效地管理内部的IT软硬件资源,控制投入成本;二是准确地分析系统变更产生的影响;三是提高对系统用户的支持力度,及用户满意程度;四是_主动发现系统的隐患并采取预防措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五是保存完整的应用数据,在系统出现意外时可以及时地恢复以保障业务需求。为了保障以上功能的实现,要重点制定六个运维制度:一是自助式帮助台管理制度,二是网络/系统运行监测制度,三是网络/系统资产管理制度,四是存储备份及灾备制度,五是信息安全制度,六是外包管理制度。

用流程管事,用制度管人,科技乘以管理双轮驱动,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运维制度,为金税三期全面上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摘要:针对金税三期背景下建立税务信息系统运维制度的思考,展开论述。

税务管理信息系统 篇7

税务管理信息化在降低税收成本、提高税收经济效率和水平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深入研究如何优化资源配置、节约税收成本、推进税收征管改革、构建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机制, 实现税收的“帕累托最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税务信息化的内涵概述

税务信息化是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管理科学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税务活动中的普及应用为主要内容, 以税务信息专门技术研发和专门人才培养为支撑, 税务活动由传统纸质、手工方式向现代电子、网络方式转变, 实现税务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利用的过程, 是集先进管理理念和现代科学技术融为一体的系统工程, 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税务信息化的主要内容是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结合管理科学, 将税务行政业务纳入计算机管理, 通过税务部门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传递和共享, 达到为纳税人和社会各界提供税务信息和社会管理服务, 为税务机关内部提高行政效率、节约管理成本、规范执法行为, 实现税收工作现代化、提高税收经济决策效率和水平的目的。

二、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近年的不断努力, 我国的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 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已初显成效, 但是, 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税务信息化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税务信息化管理不完善, 突出的表现在各自为政的现象较为普遍;税务信息化体系不统一、软件重复开发、软件相互兼容性较差实践应用及税务业务流程不规范, 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缺乏创新性管理体系同应用信息技术之间存在矛盾, 严重制约了税务管理信息化进一步的发展。

(二) 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共享度比较差

由于缺乏长远有效的规划, 税务、财政、国库、审计、工商、劳动、公安等部门间各自为政, 信息交流机制不完备, 部门间“信息孤岛”现象一直客观存在, 并日益成为制约部门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的难以调和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各应用软件之间代码体系和标准体系不统一、应用系统间相互封闭、应用系统林立、软件功能交叉、运行平台不兼容等, 造成信息分散在各个系统中, 信息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共享度比较差。

(三) 税务队伍素质亟待提高

目前我国税务部门专业人才相对缺乏, 税务机关人员整体计算机操作应用水平不高, 税务人员思想更新和知识更新与信息技术更新存在差距, 税务队伍素质亟待提高。此外, 税务信息化软件、硬件、网络故障较多, 缺乏软件开发和硬件维护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四) 应用系统的数据问题严重

税务信息化信息系统运行效率较低, 应用系统的数据问题比较突出, 无法发挥税收管理系统在税收管理、税源监控、事务处理、决策支持等方面的信息支持作用, 具体表现在数据准确性欠缺;数据更新不及时、信息滞后;垃圾数据的清理不及时等方面, 此外, 没有对历史数据及当前运行数据进行及时备份, 导致信息丢失, 这也是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五) 税务信息安全受到挑战

由于税务信息化是基于网络平台的应用, 计算机病毒、计算机黑客、有害信息的入侵、网上信息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等都可能给税务信息化带来种种安全隐患, 加之税务机关作为政府的一个特殊职能部门, 其信息安全关系到政府工作和国家安全, 具有其特殊性, 因此, 预防病毒感染和黑客入侵是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 税务信息安全问题始终是税务信息化最核心的问题。

三、加强我国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 完善税务信息化标准体系, 建立规范管理的信息化运行机制

税务管理信息化是一项严谨、周密、科学的系统工程, 标准是行为的依据, 建立完善的税务信息化标准体系是税务信息化的起始点, 严格的标准体系既是节约税收成本的需要, 也是税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因此, 必须进一步修订、补充、完善税务信息化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 建立规范管理的信息化运行机制。相关税务部门需要注意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要整体规划, 二是要集中开发, 三是要分类实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可以按照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分层进行, 在内容方面, 可以按照集中数据和决策服务等分步骤推进, 通过分设各个子系统的分目标, 分步实施, 稳步推进总体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 建立长效机制。

(二) 建立信息共享制度

税务管理信息化涉及税收征管的每一个环节, 税源的经济性、社会性、动态性等特点决定了税务信息化的有效运作不仅仅是税务部门的职责, 也需要社会和政府各部门的相关配合和支持。因此, 各个部门要有大局观和总体观, 必须密切协作, 共同建设和管理, 国税和地税之间应尽快实现网络横向互联, 资源共享。在现有基础上, 一方面需要对税务系统内部网进行优化和完善, 尽快建立系统内的信息共享制度, 另一方面加强与其他宏观管理部门沟通联络, 依靠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 依托网络架构, 实现与工商、技术监督、房产管理等相关业务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 使相关信息在部门之间充分共享, 建设共享的信息交换平台, 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 使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为有效实现税源监控、提升税收业务流程的完全自动处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 充实和培养税务信息化建设人才

实现税务信息化, 人才是关键。只有培养一支既懂得税收知识, 又掌握现代技术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才能实现税务信息化, 科技加管理的工作思路才能落到实处。一方面, 通过岗前培训、技能培训、继续教育等渠道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 使其全面掌握业务知识, 成为既懂得税收知识、又懂得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 从大专院校和社会上公开招聘一批既懂得计算机技术, 又懂得税收知识、财务和会计知识的人才, 不断充实税务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从业队伍。

(四) 重视应用系统的数据问题

税务信息化是基于数据大集中之上的, 为确保税务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精密性, 从系统建设开始就必须高度重视数据问题, 严格把关数据入口和出口两个层面。提高数据采集质量, 规范制度化基础数据的审核、录入和检查工作, 不断拓展数据应用空间, 对填报的数据进行严格的审核。建立数据问题的责任制制度, 保证数据责任到人, 相关责任人负责对数据进行及时更新, 保证数据的实效性和准确性, 同时, 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操作规范及时对垃圾数据进行清理, 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此外, 利用数据仓库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工具重视保护历史相关数据, 充分发挥税务信息化数据资源的优势和功效。

(五) 重视信息安全问题, 建立健全信息化的安全制度建设

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特别是数据集中后, 安全成为极为重要的一方面, 建立健全信息化的安全制度建设是信息化安全的重要保证。

1、建立数据存储的安全体系。

按照操作权限利用数据库系统、应用系统提供数据备份功能备份各类业务数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采用具有双机热备份技术的硬件设备, 使系统免遭破坏。

2、信息运行安全管理。

建立数据管理办法, 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各类数据的修改和使用;建立运行日志登记制度, 登记各系统运行中的问题, 以提供系统运行分析的数据;设置操作权限设置, 要做到各环节互相牵制、互相审核, 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 全面记录和监控税务信息, 严密监控违规和异常操作, 保证税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3、加强网络安全。

针对网上安全问题加强技术防范措施, 在税务系统中引入成熟的数据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病毒防范技术和CA认证等, 保障税务部门网络、涉税信息和重要信息设施的安全。

四、结语

回顾过去, 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依然要采取渐进模式, 利用现有建设成果统筹规划并避免重复建设。未来的税收问题要靠技术手段来解决, 未来的税收服务问题要靠税收文化来支持, 税务部门不仅要构建自己高效的信息一体化系统, 还要形成自己具有时代特色的税收文化,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税务管理人才, 重视与纳税人互动交流, 以变化促发展, 以发展促进步, 不断提高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唐建湘, 谭希培.税务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及标准规范建设[J].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年03期

[2]吴建, 祝遵宏, 王晓燕.我国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中的几点思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3]任小红.以创新管理发展的新思路实现管理强税的新目标[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18期

浅议企业集团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篇8

一、企业集团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应涵盖的主要功能

企业集团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将企业集团税务管理的理念、制度、方法、流程加以固化和提升,搭建企业集团统一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通常企业集团税务管理系统需包含和实现以下主要功能: 成员企业基础信息及税务组织机构管理、成员企业纳税申报及所得税会计管理、集团纳税数据统计分析、重大涉税事项税务风 险管理、税务交流共享平台。

(一)成员企业基础税务信息及税务组织机构管理功能

成员企业基础信息,包括纳税主体名称、税号、主管税务机关、税务管理人员及联系方式、主营业务及产品、所涉主要税种、主要税收优惠政策等信息。税务组织机构是税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环境,包括企业集团管理层、集团总部税务负责人、集团总部税务管理部门、集团总部其他业务部门、成员企业管理层、成员企业税务负责人、成员企业税务管理部门、成员企业其他业务部门等。

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应将集团总部及各层级成员企业的基础税务信息和税务组织机构纳入同一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 通过权限设置实现不同层级的税务组织机构只能看到本级企业及其下级成员企业的基础税务信息并对其进行管理、维护;应实现按管理层级、行政区划、业务板块等多维度查询、展现成员企业基础信息。

(二)成员企业纳税申报及所得税会计管理功能

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应通过搭建系统间数据接口, 从现有ERP系统采集科目信息表、科目余额表、科目明细账、资产台账明细、合同信息明细等涉税基础数据;应建立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各税种税款计算的台账体系,通过依据税收法规判定应税科目、设定取数规则、约束取数口径,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纳税调整和税款计算, 自动生成符合税务机关要求的纳税申报表。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应借助自动化工作流引擎或其他管理工具,实现纳税申报事项的启动、税款计算、审核、审批、归档的全流程管理;系统应明确和固化涉税人员岗位职责, 在各流程节点自动发出邮件提醒相关人员或在其登录系统时提醒其办理纳税申报事项。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应记录纳税申报的税款计算过程、 纳税调整过程、审核审批意见。

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应建立一套完整易用的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台账, 利用其实现按月度或季度预估应纳所得税额;通过判定税务与会计差异类型实现对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所得税费用的准确核算,提高对外披露报表的准确性。

(三)重大涉税事项税务风险管理功能

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包括将企业集团税务内控制度体系中涉及的操作流程、税务风险点、应对策略整理、分类、维护到系统之中,建立可编辑、可调用的税务风险点识别库及管控措施库。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应将重大涉税事项税务风险控制流程纳入系统, 即税务部门人员获知重大业务事项发生后, 将重大业务事项及相关资料维护纳入税务管理信息系统,根据事项类别、性质,调用税务风险点识别及管控措施库信息进行分析, 或聘请外部税务咨询机构提供专业咨询服务, 税务部门通过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将最终确定发表的税务意见反馈给决策部门。

税务管理系统需通过流程管理工具和文档管理系统固化企业集团内部税务检查业务流程, 包括集团总部通过系统发布自查、抽查通知;上下级单位之间通过系统通报工作进度、交流相关问题;自查、抽查结束后,相关人员将自查报告、检查报告、整改报告等结论性质文档上传存档。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应实现应对外部税务机关检查业务流程, 要求成员企业在发生税务机关检查事项的第一时间, 通过系统向上级单位报告相关检查内容;上级单位可通过系统掌握、跟进成员企业外部税务机关检查的办理进度, 提出指导意见;外部税务机关检查事项结束后,相关人员应将相关结论性文档上传存档。

(四)集团纳税数据统计分析功能

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应实现按行政区划、业务板块、成员企业、税费种类、税款属期等多维度统计、查询应交税费、实缴税费、地方财政贡献情况;应实现查询条件可任意组合, 逐层细化和深化统计分析; 应通过权限控制, 实现层级管理,即每一成员企业均可查询、统计本级及所属下级企业纳税数据。

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应基于财务预算或业务预算实现对成员企业及其下级单位未来期间的税费预测; 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应建立纳税指标评估体系,快速计算、评估各成员企业的实际税负率、税负变动弹性指标等纳税评估指标数值, 与行业平均值、管理经验值比较并提示预警信息;系统应实现基于税费数据和辅助的财务数据, 自动生成集团税务管理报表; 应实现按预先制定的模版或管理口径生成不同层级成员企业的税务工作报告,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信息。

(五)税务交流共享平台功能

税务管理系统应实现为集团总部向成员企业提供税收政策咨询单向或互动平台; 应实现集团总部通过系统向各层级成员企业发布最新税收法规、内部税务刊物等;应将年度、季度、月度相对固定的工作事项制成税务工作日历自动提醒相关人员。

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应具有自动归档功能和手工上传归档功能,用户可按权限查询、调阅本级及下级单位的档案资料。除全税种纳税申报资料自动归档外,应根据需要将系统外涉税文档扫描上传到系统, 实现日常涉税文档的电子化分类管理。

二、企业集团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企业集团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围绕集团税务 管理的目标

尽管企业集团税务管理的内容繁多, 通常包括集团税务管理制度的制定、税收法规研究及税收优惠政策争取、成员企业纳税申报管理、税务筹划和税务咨询服务、重大涉税业务管理、内部税务检查和税务审计的组织管理、外部税务 稽查的协调和应对、对成员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考核评价等,但其目标与集团内单体企业税务管理的目标一致,即控制税务风险、降低税收成本。

企业集团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围绕集团税务管理目标这条主线, 凡是对控制税务风险或降低税收成本作用显著的税务管理理念、制度、方法、流程就必须尽量纳入税务管理信息系统予以固化;反之,则可以基于成本效益原则暂时将需求予以搁置。

(二)企业集团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制定正确的实施 策略

企业集团成员企业众多, 一方面各成员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及所涉税种不同,另一方面各成员企业间税务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投入能力存在差异。基于上述原因,企业集团实施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议采取整体规划、分步推进的实施策略。 整体规划是指集团总部会同成员企业确定企业集团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并将其划分为集团总部税务管理平台和成员企业税务管理平台两部分。集团总 部税务管理平台功能以集团总部税务管 控要求为主 ,兼顾成员企业对下级企业的税务管控要求; 成员企业税务管理平台功能主要基于二级单位的业务特点和税务管理重点,但须保证集团总部税务管控需要。分步推进是指首先实施集团总部税务管理平台, 同时以个别成员企业为试点实施成员企业税务管理平台; 未来其他成员企业在实施成员企业税务管理平台时应优先选择前期采用的税务管理软件产品, 且须保证集团总部税务管理平台的税务管控需要。

(三)企业集团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选择合适的税 务管理软件

企业集团税务管理信息系统从理论上实施思路有两个:一是基于现有ERP系统进行功能拓展满足税务管理需求;二是开发或使用独立的税务管理软件并与ERP系统建立接口。因此,企业集团可选择基于其ERP系统开发税务管理信息系统, 这比较适合ERP系统应用比较成熟、ERP软件产品相对统一的企业集团; 而成员企业应用多种ERP产品或ERP系统应用不够深入的企业集团,则可以考虑开发或使用独立的税务管理软件。

企业集团在选择税务管理软件产品时需考虑如下因素: 供应商是否有成功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案例,供应商是否具有较强的税务咨询团队,供应商是否有可行的企业所得税管理解决方案, 税务管理软件是否有与现行ERP系统的成熟接口方案,供应商是否具有提供持续服务的能力。

企业税务风险成因及管理系统构建 篇9

此后,许多跨国公司均在财务部门内设置了首席税务主管,专门致力于控制税务风险,公司税务管理的职能正朝这一方向倾斜。风险和声誉问题逐渐成为全球税务经理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也迫使公司董事会和内部审计部门更为关注企业的税务事项,更加重视对企业税务风险的管理。

我国税务机关也开始重视企业税务风险,在2009年5月5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明确指出税务机关会对企业建立与实施税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据以确定税收管理的对应措施,这使企业提高税务风险管理水平迫在眉睫。本文将从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和识别方面进行探讨。

一、税务风险界定

目前对税务风险这一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有人认为税务风险是创业者由于纳税违法、违规问题而导致补税、罚款甚至刑事处分的风险;有人认为税务风险是纳税人没有充分利用税收政策或者税收风险规避措施失败而付出的代价;还有人认为税务风险是企业涉税行为未能正确有效遵守税收法规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这几种看法都分属不同的角度,各有一定的依据,但都不够全面。

本文认为税务风险在企业风险构成体系中属于经营风险,经营风险即一个企业所作出的决定、进行的各项活动、实施过程等导致各种领域损失的可能性。而税务风险就是一个企业所做出的相关税务决定、实施的税务活动等引致企业各种有形、无形损失的可能性,包括遭受法律制裁、财务损失或者声誉损害的可能性。

二、税务风险成因

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外部的因素也有企业内部的因素。

第一,外部原因。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主要包括如下两大方面:一方面,税收立法不够完善,削弱了税法的可预见性,加大了企业的纳税风险。首先,税法的规定有些地方不够明确导致企业和税务局的理解存在差异;其次,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变动频繁,特别是一些“红头文件”在相当程度上对税收立法做出了隐性或显性的修改,比如税率、抵扣率、出口退税率的调整,直接影响企业纳税义务的有无和多少;最后,税法与财务会计的某些规定相差较远导致企业难以适从,加大了处理风险。另一方面,税收执法不够规范,加大了企业的纳税风险。这主要是由于当前我国税收管理还不够完善,税务人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不同的税务局甚至是同一税务局不同的税务管理人员对同一事项的处理方法也很不一致,使企业难以确定如何处理是正确的;同时由于有些地方存在税收指标任务导致很多执法不规范的现象产生,如收“过头税”、乱罚款等。

第二,内部原因。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分企业税务风险意识不强。税务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的领域。对企业而言,税务工作非常复杂,涉及到各项财务会计准则、税收法律法规以及税务部门的解释,而且这些法律法规还处于不断更新之中。但有些企业对税务工作不够重视,税务风险控制不是企业的工作重点。企业的传统工作重点是税务筹划和税务遵从,动用内部会计部门的大部分资源来实现税务遵从的及时性、准确性,并使企业适用较低的税率。而且,企业在评价会计部门的表现时,也侧重其在这些方面的表现,不注重对税务风险的控制效果。

二是部分企业纳税专业性不够。一方面缺乏专业的税务人才。许多企业都缺乏受过所得税、内部控制、财务报告方面系统知识培训的专业人才,在企业集团中,子公司、分公司这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另一方面缺乏独立的纳税工作机构。很多企业都是由会计人员代为处理税务问题,身兼会计、税务两职,还有的企业将财产税、销售税等纳税工作直接交由业务部门的人员处理,而这些人员往往不具备专业的税务背景知识,专门从事纳税工作的人员也常常不将此部分工作划归自己的责任,不进行复核,加大了税务风险。

三是部分企业缺乏税务方面的内部控制体系。这主要是由于税务工作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往往缺乏相关的税务知识,难以对纳税活动进行有效监控,导致纳税工作在“黑匣子”中运作。绝大多数企业由于人力、财力等多方面的原因,也没有设立专门的税务内部控制制度,尽管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很多企业都依赖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提供税务相关服务。

四是企业税务部在获取所必需的数据方面也存在问题。首先,纳税部门进行纳税申报、税务筹划所需要的数据并不能在公司财务会计体系中直接取用,还需要经过分析、加工。而分析、加工过程往往需要大量依赖工作人员的经验积累与主观判断,难免会存在误差,也就带来了风险。其次,纳税部门应参与商业决定的全过程,尤其是对一些复杂的交易如并购交易,才能正确处理相关税务问题,而实际上很多公司的纳税部门由于人手不足等原因,常常在商业决定的最后时刻才能参与,这也加大了税务风险。最后,纳税部门缺少对数据的控制。因为纳税部门处于企业数据处理链条的末端,而且对多数数据提供者和数据本身没有控制力,导致纳税工作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

三、税务风险管理

企业如果不能有效管理税务风险往往会导致财务或声誉方面的巨大损失,降低企业价值,损害股东利益。但税务风险管理也并不是追求风险最小化甚至是零风险,因为商业经营本来就是靠承担风险来获取利润,无风险的策略很可能并不符合成本收益原则。因此,实行税务风险管理,就是需要企业明确自己愿意承担多少风险并且将风险有效控制在自己愿意接受的范围内。

要构建高效的税务风险管理系统,首先应对企业经营的每一方面都有全面的了解,而不仅是对纳税工作的直接业务范围进行管理。税务风险管理系统应使管理者了解公司的所有商业活动及运营过程而不仅仅是纳税工作的税务风险,并将这些风险按优先顺序排列,以便将对应的资源和注意力集中到最重要的领域,将税务风险管理活动的相关信息以正确的语言传递给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

为了全面实施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努力:

第一,确立税务风险管理目标体系。税务风险管理目标应融合整个企业的目标和纳税工作的目标,它是多角度的。从战略上讲,风险管理的目标应与企业的整体风险目标一致;在运作方面,应达到有效使用组织资源的目标,即正确使用计算技术和税务筹划技术来保护企业资源;在报告方面,应实现报告的可靠性目标,包括提供给外部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外部报表和提给内部管理者的管理报告;在遵从方面,应达到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的目标,包括对企业纳税申报的处理和接受税务局的调查、审计。而这些方面反映在《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中,就是“税务规划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并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经营决策和日常经营活动考虑税收因素的影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对税务事项的会计处理符合相关会计制度或准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税务登记、账簿凭证管理、税务档案管理以及税务资料的准备和报备等涉税事项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上述阐述比较侧重于遵从方面。

第二,实施有效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有效的税务内部控制是控制税务风险的有效制度保障。企业的税务内部控制应包括控制环境、税务风险评估、税务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税务监督几个方面。

税务控制环境的关键是企业的税务架构设置、企业文化、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企业内部机构的设置应当科学合理,能够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和税务处理的需要,在不影响企业经营的前提下,能合理选择企业的分支机构设置形式,如分公司、子公司还是办事处,为公司的税务处理带来方便。

税务风险评估以风险识别为起点,接着进行风险分析,最后采取应对措施。对风险识别过程中,企业必须在调研的基础上准确识别税务风险的内外部影响因素,总结企业的关键风险控制点。对识别出的风险,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与企业的税务风险接受水平进行比较,确定最终的风险应对策略。企业对超出可接受风险水平的税务风险,应当实行风险回避;对可接受风险水平之内的风险,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无意采取进一步控制措施的,可以实行风险承担;对可接受风险水平之内的风险,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愿意采取进一步的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提高收益或者减轻损失的,可以实行风险降低;对可接受风险水平之内的风险,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愿意借助他人力量,采取合同转嫁、外包中介等措施的,可以实行风险分担。在完成风险评估后,应设立税务风险清单,建立税务风险案例数据库,为持续进行税务风险评估进行数据支持。

企业可以选用的内部税务控制活动通常包括组织规划控制、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文件记录控制、会计系统控制、绩效考评控制等。如确定税务管理的模式是采取集权管理模式还是分级管理模式,明确税务相关的不相容职务,确定哪些涉税活动需要授权批准及如何进行,形成税务岗位说明书和每类业务的税务流程及税务档案的管理流程等。

企业税务信息的有效沟通建立在企业整体沟通机制有效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完善有效的企业内部信息沟通机制,就不可能进行税务信息的有效沟通。在企业内部要求企业有良好的沟通和信息传递制度来支持风险管理,确保企业员工理解、获取、交换并记录企业管理和控制税务风险所需要的信息,确保管理层有足够的信息评估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是否达到目标。在内部信息沟通机制完善的前提下,内部税务控制要专注税务信息收集和利用。通常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税务机关及政府网站获取免费的税务法规及各类税收政策信息,通过与税务、会计等中介机构合作获取有关内部信息。

税务监督可以分为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日常监督即对企业内部税务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持续的监督检查;专项监督即在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重要变化之时对内部控制的特定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例如在企业所得税法发生重大变化时,针对所得税的税务控制进行专项监督。

第三,开展专业化的纳税工作内部审计。企业应重视纳税工作内部审计在税务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因为内部审计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式来对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价,提高它们的效率,从而帮助实现企业的目标。由于税务的专业性较强,可以考虑至少有一名税务人员是内部审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在日常管理中也可以由税务人员和内部审计师一同完成一些特定的工作。

第四,建立定期税务报告制度。在年度报告中应包括企业年度实际纳税情况(包括结构分析和变动分析)、年度纳税计划(纳税预测)、税务违章和纠纷情况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业在谈判、合同、交易等各方面的税务风险点,在计税、报税、缴税等纳税程序方面的税务风险点,在税收筹划、优惠政策利用等方面的税务风险点,以及针对各个税务风险点的控制措施、已发生的税务风险及其采用的措施和结果等。

在年度报告之外,还应有季度税务风险情况的专项报告,主要包括企业在当季度已经发生的税务风险情况、潜在的税务风险点情况分析以及采取的控制措施、控制措施的效果等方面的内容。

第五,制定专业人员定期培训计划。企业税务工作涉及到复杂的法律法规规定,企业税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财务会计基础和专业的税务知识,在此基础上还应熟悉内部控制制度并具备一定的从业经验。由于财务、税务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变化以及税务工作对员工素质的较高要求,企业必须对税务工作进行持续的后续教育,确保其及时、熟练掌握最新的财务、税务法律规定,为企业提高税务遵从提供坚实的基础。具体教育形式,可以聘请相关专家为企业财务、税务人员进行专项知识培训,也可以鼓励员工自己接受在职教育或者参加相关专业考试等。

总之,只有建立有效的内部税务控制,形成完整的税务风险管理系统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中有效控制税务风险,使企业的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税务管理信息系统 篇10

1 原理分析

税务管理信息化的不断拓展与深入, 税收数据的积累日益丰富, 零散、不直观的数据无法为管理层的统计分析业务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由于税务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的信息管理系统有所区别, 主要体现在数据量大, 并发数高, 响应要快等方面;针对税务征收系统的这些特殊的特点, 如何快速地从海量的税务数据库当中把所需要的数据提取出来进行查询、分析、统计已经成为税务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因此我们需要在查询税务系统数据之前要进行一些必要的优化措施, 比方对这些税务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后, 规范数据的内容, 尽可能提高这些数据的质量, 然后再对我们所使用的查询方式进行必要的优化。数据查询是数据库系统中最基本的一种重要操作。数据库查询优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数据库系统的性能, 但不同的查询语言的表达式, 往往会使查询操作的效率产生较大的差异。

随着税务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化的日益深入, 税务数据大多已经实现了共享, 建立了数据仓库。在建立数据仓库的过程中, 需要从各个税务基层部门提取数据, 由于税务数据来源的多样性, 发生错误的概率同样也存在多样性。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数据不完整, 部分重要、关键信息的缺失。二、数据错误, 由于早期的业务系统不够健全, 没有对输入数据进行逻辑判断而直接输入后, 出现一些不符合逻辑的数据, 由此产生了部分“脏数据”。脏数据的一些典型特征是如纳税人年龄明显不符常规, 日期当中有乱码等一些不符合规则的数据。

2 数据预处理

因为税务系统数据来源的多样性, 由此产生了一部分脏数据。这样我们就需要对税务数据提前进行预处理。把一些明显的不符常规的数据, 通过一定的规则进行处理成规则的数据。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尽量发现和纠正原始记录的各种类型的错误。任务如下:利用规则库中的分类规则进行字段类型的分类, 并确定该字段的意义;利用字段之间的语义规则解决等价的错误;利用依赖关系, 纠正了数据类型字段的拼写;全角半角标准化的数据格式, 主要用于日期、性别、货币等字段类型。把数据进行预处理后, 原来的记录中许多错误可以得到纠正, 并尽可能的把相似重复记录聚集在一起[1,2]。

3 相似重复记录检测

国内外研究检测相似重复记录的技术也很多, 文献[3,4,5,6,7]阐述了相似重复记录的检测过程及其方法。文献[8]对cure算法进行了改进, 在随机抽样之前通过对数据集进行预抽样确定数据集中相似重复记录的大致分布, 从而提高随机抽样的合理性。相似重复记录检测是数据清理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通过相似重复数据检测, 可以判断两个数据是不是相似重复数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 产生了各种海量的信息数据。数据清理、查询优化等技术的应用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 都需要有高质量的数据作为支撑。

字段匹配是提高数据质量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操作, 同时也是进行数据清理的必不可少一个重要环节。在数据清理的过程当中, 清理的主要对象是字段的组合。字段组合一般可以分成以下三类情况:1) 英文、汉字、数字混合而成;2) 英文和数字组成;3) 汉字和数字组成。字段匹配算法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对于第一类情况可以采用分割的方法, 把混合字段分割成英文、中文、数字。如两个地址字段的组合:南京市赤壁路18号A座801室和南京市鼓楼区赤壁路18号A座809室, 自然分割后:南京市赤壁路号座室和南京市鼓楼区赤壁路号座室, 18A801和18A809, 再分别对它们进行比较。

对于第二类字段组合情况, 可以按照英文和数字的组词规则, 分别把英文和数字分割为合适的英文串和数字串, 然后再对两个串进行两字段相似度比较。

对于第三类字段组合情况, 可以按照汉字和数字的组词规则, 分别把汉字和数字分割为合适的汉字串和数字串, 然后再对两个串进行两字段相似度比较。

4 实验分析

下面采用一组数据对算法进行风险检查并定量分析, 来检测算法的风险度。实验数据采用某地税局地理信息税务管理系统中的相关税收业务数据, 如表1所示。

本次实验采用六组不同的税务数据集, 每组数据集中都含有部分相似重复的个体数据, 如表1所示。表A中列的数据和表B中列的数据作为对比字段, 检测两表中的数据相似重复性。系统运行在计算机工作站上, 计算机工作站的硬件配置CPU P4 2.0 G, 2G内存;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 2000。测试指标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其中横轴为数据分组。从图2中可以看出通过字符匹配算法较好的检测了数据表中数据的相似重复性。

5 结束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数据清理技术的税务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获取原理、过程、方法及最后的实验分析。首先, 介绍了税务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 重点分析了检测相似重复数据的字段匹配算法。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摘要:随着税务管理信息化的不断拓展与深入, 税收数据的积累日益丰富。零散、不直观的数据无法为管理层的统计分析业务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为了解决大型税务数据库信息检索困难、查询效率低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清理技术的数据库优化查询方案。

关键词:数据清理,字段匹配算法,税务征收

参考文献

[1]曹忠升, 万劲伟.基于语义的数据清理技术[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33 (2) :76-78.

[2]肖智, 李勇, 李昌隆.一种基于相关分析的数据预处理方法[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25 (6) :132-134.

[3]Dey D, Sarkar S, De P.A distance-based approach to entity reconciliation in heterogeneous databases[J].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 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 2002, 14 (3) :567-582.

[4]Monge A E.Matching algorithms within a duplicate detection system[J].IEEE Data Engineer Bulletin, 2000, 23 (4) :14-20.

[5]周宏广.异构数据源集成中清洗策略的研究及应用[D].长沙:中南大学, 2004.

[6]Verykios V S, Elmagarmid A K, Houstis E N, Automating the approximate record matching process[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s, 2000, 126 (14) :83-98.

[7]史习一.在数据清洗过程中基于MMDB数据匹配技术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007.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建设咨询下一篇:改良式剖宫产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