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病理学观察

2024-07-04

组织病理学观察(精选7篇)

组织病理学观察 篇1

为探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切除组织病理学变化, 提高宫颈癌的治疗效果, 本文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45例行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45例宫颈癌患者, 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 且均可承受化疗。最小年龄30岁, 最大70岁, 平均年龄45.3岁;平均肿瘤直径为6.23 cm;国际妇产科联盟 (FIGO) 分期:10例为Ⅰb2, 20例为Ⅱa, 15例为Ⅱb;癌症类型;24例为鳞癌, 18例为腺癌, 3例为腺棘癌;分化程度:11例患者为低分化, 18例为中分化, 16例为高分化。

1.2 方法

新辅助化疗:给予鳞癌患者BEP化疗, 即顺铂30 mg博来霉素静脉肌注治疗, d1~3;顺铂50 mg/m2及依托泊苷100 mg静脉滴注治疗;d1~5;对于腺棘癌及腺癌患者则给予其CP化疗, 即在静脉滴注的同时给予患者同步水化解毒治疗。化疗后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除术, 治疗时间为15 d。患者治疗前后均行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 对肿瘤直径进行测量。

病理学检查:利用常规HE切片及En Vison一步法染色行活检或样本病检。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nm23、p53、c-erb B-2作为抗体, 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进行观察。

1.3 疗效判定

显效:患者治疗后宫颈变软, 且肿瘤消失;有效:患者肿瘤体积减少程度大于50%;无效:患者肿瘤直径缩小程度小于50%, 或增加程度大于25%。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肿瘤体积:本组45例患者治疗前平均肿瘤直径为 (5.36±1.34) cm, 治疗后平均肿瘤直径为 (5.08±1.10) cm, 治疗后明显小于治疗前 (t=2.17, P<0.05) 。

治疗总有效率:本组45例患者中显效24例, 有效18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3.33%。

治疗前后FIGO分期:本组45例患者治疗前10例患者为Ⅰb2, 20例患者为Ⅱa, 15例患者为Ⅱb;治疗后4例患者为0, 14例患者为Ⅰb1, 19例患者为Ⅰb2, 6例患者为Ⅱa, 2例患者为Ⅱb, 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Z=3.16, P<0.01) 。

2.2 化疗前后患者免疫组织学变化情况对比

化疗前后患者nm23、p53、c-erb B-2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化疗后VEGF阳性率明显低于化疗前 (P<0.05) 。见表1。

3 讨论

宫颈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妇科恶性肿瘤, 其原位癌患者多为30岁~35岁的女性, 而浸润癌患者则多为45岁~55岁的女性, 近些年来发病年龄逐渐趋向年轻化,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 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现阶段临床上通常将放疗及手术作为该病的主要治疗方式, 然而相关研究表明虽然现阶段我国的手术技术、放疗设备等有了很大的提升, 但宫颈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仅为50%左右[1]。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宫颈癌对放疗的敏感性较低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一项重要因素, 而给予患者放疗或手术治疗的同时配合相应的化疗则可提高手术效果, 增强放疗敏感性。

新辅助治疗是现阶段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的常用方式, 其主要是在恶性肿瘤患者行局部手术或放疗前所采取的全身性化疗。相关研究表明新辅助化疗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及发展前景, 其可在放疗或手术前有效的减轻恶性肿瘤的伴随症状;同时该治疗方式还能减小原发病灶及转移淋巴结, 从而增强手术的可行性。另外, 新辅助化疗还有助于手术时肿瘤细胞活力的降低, 从而阻止其传播入血, 进而达到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的目的[2]。

本组45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 B超检查结果表明治疗后多数患者的肿瘤发生退行性改变, 且治疗后FIGO分期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患者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此外, 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患者病理组织学变化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原发性肿瘤的异型化最为明显, 部分患者会发生癌细胞分化度降低现象, B超检查可显示病灶发生退行性改变, 甚至坏死, 充分证明了新辅助化疗的有效性[3]。同时本次研究结果还表明新辅助化疗对免疫标记物表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VEGF上, 原因是原发性肿瘤会产生血管抑制物, 而其在一定程度上对癌细胞的增殖及凋亡平衡产生影响。VEGF是一种促血管生成因子, 可有效地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分离, 并有助于血管生成, 从而可增强微血管的通透性。而化疗则可对新生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脱氧核糖核酸 (DNA) 合成进行抑制, 从而降低VEGF表达, 对其作用进行抑制, 属于化疗的一项重要机制。

总而言之, 给予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及手术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表皮生长因子 (EGF) 阳性率, 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丽娟.不同剂量紫杉醇联合顺铂用于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 2011, 32 (20) :2719.

[2]李东林.子宫动脉栓塞性化疗并阴道动脉结扎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 2011, 27 (2) :209.

[3]翟树玲, 连晓红.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24例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 2008, 12 (11) :325.

组织病理学观察 篇2

由于PCV2感染所致的疾病较为复杂, 目前对组织病理学变化特点了解不够全面。本研究对云南猪场临床确诊的PCV2感染猪的组织病理学进行了观察, 以期为PCV2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13年2月, 云南省某猪场10余头5~6月龄猪先后发生了以食欲废绝、气喘, 病猪体温升高达41℃, 拉稀, 粪便呈污水状, 病猪普遍消瘦, 耳红, 皮皮肤以紫色、白色或轻度黄疽为临床特征的疾病。对1头病死猪和2头濒死猪进行了解剖, 采集2份实质器官, 1份现场用10%福尔马林固定, 另1份冷冻保存用于病原检测。

1.2 组织病理学观察

将上述固定好的组织经修块、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 然后作厚4μm的连续切片。切片入二甲苯脱蜡, 梯度酒精脱水, 苏木素染色10min, 盐酸酒精分色, 自来水蓝化, 伊红酒精染色, 酒精脱水, 二甲苯透明, 中性树胶封片, 光镜观察、照像, 判定结果。

2 结果

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发现, PCV2感染猪肾脏出现严重的坏死性血管炎、纤维坏死性血管肾炎, 肾小管腔内有蛋白管形;心肌肌纤维断裂;肝脏存在肝窦、中央静脉淤血和淋巴细胞浸润;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区出现很多病灶, 肺泡腔、支气管存在间质性肺炎、炎性渗出物, 肺泡间隔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数量减少, 而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渗入, 肺泡间隔明显增厚;脾脏有严重的坏死性血管炎;坏死性淋巴结炎, 淋巴结实质区发生广泛性坏死, 或者主要集中在淋巴结滤泡区, PCV2在淋巴结坏死区大量存在。多数患猪淋巴结淋巴细胞缺失, 还有大量组织细胞及多核巨噬细胞浸润。

3 讨论

近年来, 云南省猪群中因PCV2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日趋严重, 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增加, 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PCV2感染后可出现各种临床类型, 如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表现为消瘦、皮肤苍白、呼吸困难、腹泻, 有时还表现出黄疸, 增生和坏死性肺炎可见呼吸困难、支气管间质性肺炎、细支气管纤维素性渗出、中度或严重坏死等, 皮炎与肾病综合征可表现为妊娠后期母猪流产、死胎及木乃伊胎为主的繁殖障碍病等。剖检变化表现出多种组织器官的广泛性病理损伤, 如肺脏重量和硬度增加, 深红色小叶性肺炎病灶, 外观大理石样, 严重时可见黑红或棕色的肺泡出血斑;肝淤血、肿大, 胆汁淤滞, 肝小叶间结缔组织明显增生, 致肝硬化, 体积缩小;肠道黏膜充血、出血、固有层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肾脏肿大、色淡、表面散在有出血点;脾脏增大、切面呈肉状、无充血。

PCV感染常见组织病理学变化, 有急性坏死性或慢性纤维素性心肌炎、淋巴结炎、肾脏的间质性肾炎、间质性肉芽肿肾炎或者二种类型并存等。猪皮炎肾病综合征中肾脏损伤最为严重, 肾小球严重的纤维素性坏死、肾盂非化脓性间质性肾炎和坏死性血管炎。近年来已有报道, 猪皮炎肾病综合征患猪肾小管细胞具有很高的PCV2载量, 并伴有肾小管坏死和间质性出血。肺脏组织弥漫性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间质性渗出, 肺泡血管壁纤维素性坏死其周围肺泡出现水肿。资料表明, PCV2感染还可导致小脑淋巴组织细胞血管炎、脑出血或者淋巴组织细胞脑膜炎。本次研究结果表明, 云南PCV2感染猪主要受侵害的系统为淋巴结、肾脏、肺脏和心脏。心肌肌纤维断裂等病理表现再次表明, 心血管系统和内皮细胞可能在PCV2感染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PCV2能引起猪的免疫抑制, 从而带来混合感染、继发感染等一系列问题, 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危害。迄今为止, PCV2感染尚无有效疫苗和特效的治疗药物, 所以及早地对其进行准确诊断, 并采取相应的生物安全措施, 对预防和控制此病至关重要。期望通过研究其致病机理而寻找到能够有效地防控此病的方法和措施。

参考文献

[1]付秀芬, 付秀君, 萧余林.猪圆环病毒病及其防控建议[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 (1) :95-95.

[2]蒋志远.猪圆环病毒病及其预防[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 (1) :98.

[3]Darwich L, Mateu E.Immunology of 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PCV2) [J].Virus Res, 2012, 164:61-67.

[4]刘今竺, 刘飞, 王云飞.猪圆环病毒病研究进展[J].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3, (1) :19-21.

组织病理学观察 篇3

本文从临床一例病例进行剖检, 采取淋巴结、脾脏, 进行中性福尔马林固定, 制作石蜡切片, 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试验动物为临床上PRRS疑似病例, 经PRRS诊断试剂盒测定为PRRS阳性。

1.2 样品采集

剖杀临床动物, 采取脾脏和淋巴结, 中性福尔马林固定, 制作病理切片。

1.3 组织固定

第一次固定, 将完整的免疫器官组织, 浸入10~20倍体积的10%的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中 (约4~8h) 。一周后更换固定液, 再维持一周。然后把免疫器官组织横块切成3~5mm厚的组织块, 选以下免疫组织进一步处理:胰腺, 淋巴结。

第二次固定:将选择的免疫器官组织置于新鲜的固定液中, 维持一周, 中间换三次固定液, 提高固定液的渗透力。

1.4 组织病例切片的制备

按常规方法制备组织病理石蜡切片。取出固定于10%福尔马林溶液中的组织脏器, 按常规法分别进行脱水 (乙醇70%1h、85%1h、95%1h、95%1h、100%1h、100%1h) 、透明 (二甲苯15~20min) 、浸蜡 (56℃2~3h) 、包埋、切片 (4um) 及染色 (HE染色:二甲苯5min、乙醇100%3min、95%3min、85%3min、75%3min、苏木精3min、乙醇75%3min、伊红3min) , 中性树胶封片。

2 结果

2.1 脾脏组织学观察

脾脏光镜下观察可见脾组织失去正常固有组织, 脾小体的结构完整或消失, 并且脾小体周围有“红晕”。脾脏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脾小体内有弥散性出血细胞, 并且有纤维素性微血栓。脾脏中央动脉周围淋巴鞘内的T淋巴细胞增多, 脾窦内有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

2.2 淋巴结组织学观察

淋巴小结的结构不完整, 发生中心形成不完全, 淋巴结外膜出血。生发中心轻微出血, 淋巴中心细胞坏死;毛细血管后微静脉有少量淤血, 淋巴小结内的B淋巴细胞减少, 呈弥散分布。

3 讨论

通过发病情况调查、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和ELISA方法可确诊该起猪病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本起猪病的发生, 与该猪场的母猪及种公猪的来源、饲养管理密切相关。在诊断过程中, 发现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符合相关研究资料总结出的感染PRRSV后仔猪出现的症状, 表明这些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特点基本可以作为基层兽医工作者对于本病诊断的重要的参考依据, 这对于临床生产实际上PRRS的诊断与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据报道, 各年龄段的猪均易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其中以1月龄以内的仔猪和母猪最易感。在本起病例中, 仔猪表现出明显的病症, 母猪未见明显临床症状, 说明不同年龄段的猪感染后症状差别较大。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间接ELISA) 因其具有操作容易、重复性好、已商品化等优点, 适用于大规模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检测手段。但是间接ELISA检测的只是PRRS病毒抗体, 不能检测抗体水平的高低, 不能区分抗体是由于感染野毒产生的还是疫苗免疫产生的。

组织病理学观察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所选病例均为2004-2010年就诊于本院感染科患者。所有病例诊断标准均符合2000年全国肝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3]。将31例随访3年以上肝酶正常的HBV感染者设为观察组, 其中男27例, 女4例, 年龄22~45岁, 平均33.7岁;均为乙肝病毒e抗原 (HBeAg) 阳性;肝组织病理改变为中度 (G3) 29例, 重度 (G4) 2例。随机抽取同期住院33例病例设为对照组, 其中男27例, 女6例, 年龄21~46岁, 平均34.1岁;均为乙肝病毒e抗原 (HBeAg) 阳性;肝组织病理改变为中度 (G3) 31例, 重度 (G4) 2例。两组病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 查HBV-DNA均>103 IU/ml;均无其他肝炎病毒感染, 并排除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其他代谢性、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可能[4]。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1b干扰素500万IU肌肉注射, 1次/2 d;疗程12个月, 比较两组间的乙肝病毒e抗原 (HBeAg) 血清学转换数及HBV-DNA的阴转数。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BV-DNA阴转率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HBV-DNA阴转的19例, 有效率61.3%;对照组HBV-DNA阴转的21例, 有效率63.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治疗组及对照组在HBV-DNA的阴转方面的治疗效果差别较小。

2.2 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乙肝病毒e抗原血清学转换发生16例, 有效率为51.6%, 对照组乙肝病毒e抗原血清学转换发生17例, 有效率为51.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治疗组及对照组乙肝病毒e抗原血清学转换方面的治疗效果差异不大。

以上结果提示不论是治疗组, 还是对照组, 两组均有较明确的治疗效果, 只是两组间治疗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乙肝病毒感染者在我国是一个很大的绝对数字, 大约有9千万人数, 占我国人口比例很大一部分, 其工作、社会活动均存在很大问题,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可见长期肝酶正常的HBV感染者, 即所谓的“健康携带者”。同时也因为目前治疗乙肝存在一个长疗程、疗效不确切的问题, 再加上相关的健康教育欠缺, 人民群众知识水平整体低下, 尤其是医学常识的匮乏, 所以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当前社会上各种名目的“中草药、转阴秘方”广告应运而出, 患者选择尝试有一些明确承诺可治愈的, 广告上的所谓的“保肝、转阴王”等药物, 可能也是导致本观察组长期肝酶正常的一个因素, 如果未行肝组织病理活检就不能发现这一部分所谓的“健康携带者”, 其实就是隐匿性进展性肝病患者。这部分患者如果不予以临床干预, 极有可能会进展成肝硬化, 甚至肝癌。3.2 对长期肝酶正常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的HBV感染者行干扰素抗乙肝病毒治疗, 其疗效与反复肝酶异常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无差异, 提示行干扰素治疗的疗效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程度相关性较强, 与肝酶正常与否的相关性较弱。所以在临床工作中是否应把肝酶的高低当作患者病情是否活动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 而不是作为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衡量指标。

3.3 因乙肝病毒e抗原阴性的病例过少未进行分析, 未能就治疗前不同程度的病毒载量水平是否影响干扰素抗乙肝病毒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可能也是本文总体应答率低于文献报告的一个原因[5];同时治疗过程中发现不管是治疗组还是对照组, 年龄较轻的比年龄较大的患者应答率高, 但以什么年龄段来划分, 因为病例数少及笔者水平问题也未能进一步分析, 有待医务工作者进一步观察研究以期取得更为全面、客观的结果。

摘要:目的:对明确长期肝酶正常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的HBV感染者行干扰素抗乙肝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以长期肝酶正常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的HBV感染者为观察组, 与同期反复肝酶异常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 行∝-干扰素抗乙肝病毒治疗, 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干扰素对长期肝酶正常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的HBV感染者抗乙肝病毒治疗有效, 且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干扰素,肝酶正常,肝组织病理,HBV感染者,疗效

参考文献

[1]童庆东, 孙家敏, 伍通和, 等.长期肝酶正常HBV感染者肝组织病理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 6 (11) :55.

[2]高洪波, 黄雪梅, 张鸿飞, 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组织病理改变及其与血生化和纤维化指标的关系[J].实用肝脏病杂志, 2006, 11 (3) :137-138.

[3]中华医学会肝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1, 19 (1) :55-61.

[4]骆抗先, 朱幼芙, 张鸿飞, 等.乙型肝炎临床与活体组织病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83-86.

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5

1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

《口腔组织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科, 既要介绍口腔的正常组织结构特点, 又要介绍口腔疾病的病变特点, 授课内容涉及范围广泛, 包含的病种繁多, 信息量大。在教学过程中要涉及大量的组织学和病理学图片, 而学生用的图谱等参考资料较少, 这使其很难理解与掌握相关的病变, 为使学生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地掌握这一章内容, 并有利于其课后继续学习, 在教学准备中, 我们将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相结合, 把好的切片图像用照相机拍摄下来传入电脑, 同时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料,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 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自从我们把多媒体课件引入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中, 大大扩大了素材来源, 这对学生知识的获取与保持起到了极作用, 从而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保证教学质量的目的。

2 组织“学生上讲台”教学活动

当今的教学活动中,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束缚, 教师习惯于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这使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 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2]。要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学习氛围, 教师必须认识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这是提高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但采取提问式和启发式教学, 而且根据教学内容组织了“学生上讲台”教学活动, 教学效果较理想。

我们选择内容相对独立的章节, 例如“口腔粘膜病”一章, 这一章教学内容较多, 病种繁多, 病理表现不同, 涉及较多的临床、病理图像, 仅靠4学时的课堂讲授是远远达不到教学要求的, 而且学生听起来也容易厌倦, 不利于后续口腔临床课的学习。因此, 我们组织了“学生上讲台”教学活动。首先教师讲述口腔粘膜正常结构和口腔粘膜病的基本病变, 并将这一章节剩余内容分为若干个小专题, 如白斑、红斑、盘状红斑狼疮、扁平苔藓、口腔粘膜下纤维化、复发性口腔溃疡等。组织活动安排如下: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 以小组为单位, 每位学生都可以参与, 提前一周进行准备。学生可以自己通过上网、查书来精心准备课件, 准备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指导。然后在课堂上选出一名学生在10分钟内将小专题的内容讲述清楚, 要写板书, 声音要洪亮, 在讲述中可以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 如提问法等。最后, 由任课教师总结, 并给予点评, 及时纠正讲述中出现的不准确的表达, 并补充讲解不充分的内容。我们发现, 自从开展这项活动后,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 台下听课的学生也感到新鲜, 能够认真听讲, 积极给予配合, 听课状况也有所改善。因此我们认为, 选定适宜的章节, 让“学生上讲台”参与教学活动, 对提高教学效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它不但能够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而且可使学生的搜集、处理资料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对后续口腔临床课的学习有积极作用。

3 根据章节特点采用病例分析讨论形式

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疲惫, 而青年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 因此, 根据章节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是必要的。由于口腔组织病理学和口腔临床课联系紧密, 我们在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中, 通过穿插病例分析讨论来加强学生分析、推理的综合能力。例如, 在讲述完龋齿、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病后, 教师讲述一个涉及上述疾病的典型病例, 包括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大体及切片所见, 然后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病理诊断, 说明诊断依据, 分析病变发展过程, 最后教师总结归纳。我们发现, 这种学习活动不但可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也提高了他们分析、判断、推理、总结归纳的综合能力。对于教师而言, 教师的组织领导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促使了教学相长。

4 组织学生进行口腔疾病的调查

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是最直接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中安排学生到大学校园、附近幼儿园及居民区进行龋病、牙周病等口腔疾病的检查。通过这些调查, 学生会意识到口腔疾病就发生在我们周围, 无论从普遍性还是严重性角度讲, 其均已构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从而不但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调动了口腔预防保健方面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也加强了学生口腔组织病理学的主动学习意识。

总之, 在教学过程中,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 在充分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作用的前提下, 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 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 并定期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等活动, 这样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也可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口腔组织病理及其他口腔临床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关键词: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方法,口腔医学

参考文献

[1]于世凤.口腔组织病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鲫圆形碘泡虫病组织病理学研究 篇6

关键词:圆形碘泡虫,鲫,组织病理

粘孢子虫病是一种鱼类常见的侵袭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常见的如脑碘泡虫(Myxobolus cerebralis)引起的鲑科鱼类眩晕病(salmonid whirling disease),四囊苔藓虫(Tetracapsula bryrozoides)引起的鳟鱼(Squaliobarbus ourriculus)肾增生病(proliferative kidney disease,PKD),顾道虫(Kudo spp.)引起的海水鱼肌肉液化症(post-mortem myoliquefaction)等都会给养殖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1,2,3]。迄今为止,在中国报道的粘孢子虫近600种[4],其所产生的病害多种多样,危害也不尽相同,其中圆形碘泡虫(M.rotundus)所引发的疾病是近15年来养殖鲫(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银鲫(C.auratus gibelio)等最常见的粘孢子虫病之一[5,6,7],关于其预防和治疗方面的报道很多[8,9,10],但尚未见有关其所引起的宿主组织病理变化方面的描述。为了深入了解圆形碘泡虫对其宿主的致病机制,文章采用常规组织病理方法,对圆形碘泡虫感染鲫各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进行研究,以期掌握其病症,了解其病因,为临床上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患病鲫采自湖北省鄂州武昌鱼集团公司的鲫鱼养殖基地,平均体质量约500 g,体表具明显孢囊(图1),经镜检并参照文献[4]的分类索引确认为圆形碘泡虫;未感染鱼均购自武汉市水果湖市场。按照文献[11]检查鱼体,然后将鱼体解剖,新鲜组织包括鳃、肝脏、脾脏、肾脏、肠道等投入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24~48 h,再按常规程序制备6 μm石蜡切片并经H-E染色[12],Leica DM6000正立显微镜观察照相。

2 结果

圆形碘泡虫的感染可在宿主鲫的头部、鳃和体表形成大小不一的乳白色孢囊,而且成熟孢囊大小多在3~4 mm,其中头部和鳍的孢囊多为圆球形,而鳞片下的则呈扁平的饼状。孢囊可经口腔向下延伸至口咽腔深处(图1-a~c)。病鱼一般体色发暗,有的局部充血,鳍条整齐无异状,部分鳞片受孢囊压迫而竖起,鳃丝出血并粘连在一起。病鱼常常游动缓慢,进食困难或无法进食,腹部膨胀,指压无弹性。解剖观察其腹腔充满腹水,且有异味,内脏器官呈糜烂状,肝脏灰白,有的甚至呈冻胶状;肠内少或无食物。

对鳃和咽部孢囊的组织切片表明,圆形碘泡虫的孢囊为典型的3层结构:外层的结缔组织、双层质膜的外质以及各个发育阶段的孢子或营养体组成的内质(图2-a),且早期孢囊的外层结缔组织与宿主的其他结缔组织没有什么不同,而到了晚期宿主显然已经能很好地对其进行“隔离”,圆形碘泡虫孢囊的外质已经明显有从宿主结缔组织分离出来的现象(图2-b)。

病理切片可见鱼体各组织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主要表现为鳃丝粘连、肿胀增生;肝脏发生以肝血窦为中心的透明、空泡变性;肾小管内皮脱落,肾小球萎缩;肠道粘膜层脱落,肌层细胞肿胀病变;脾脏的含铁血黄素增多等异常现象(图3-a~f)。

a.肿胀增生的鳃丝;b.肝脏发生以肝血窦为中心的空泡变性;c.肾小管内皮(箭头所示)脱落;d.肾小球(箭头所示)萎缩;e.肠道粘膜层脱落,肌层细胞肿胀病变;f.脾脏的含铁血黄素(箭头所示)增多;1.粘膜层;2.粘膜下层;3.肌层;4.外膜

a.swollenandproliferatedbranchialfilaments;b.vacuolationofsinusoid-centriccellsinliver;c.epithelium necrosisinrenaltubules(arrowed);d.renalglomerulusatrophia;e.necrosisofintestinemucouslayerandswollendegenerationofintestinemusclelayer;f.abnormallyincreaseof hemosiderininspleen(arrowed)1.mucouslayer;2.submucosa;3.musclelayer;4.outermembrane

3 讨论

1911年NEMECZEK[13]在欧鳊(Abramis brama)的鳃上发现了一种粘孢子虫,命名为圆形碘泡虫,然而,无论寄生部位、孢囊大小和形态,还是组织病理,其描述的欧鳊圆形碘泡虫病与该文所研究的鲫圆形碘泡虫差别均很大,这说明同一种粘孢子虫寄生在不同的宿主所引起的病理可能会有所不同,这与ZHANG等[14]的报道相吻合;另外,此研究中病鱼头部和鳍条的孢囊与鳞片下孢囊的差别说明即使同一种粘孢子虫寄生在不同的部位,所形成孢囊的大小和形态也会不同,这主要取决于寄生部位的特点,因为寄生部位决定了粘孢子虫原质团的发展。这种现象在圆形碘泡虫这类营组织寄生的粘孢子虫上表现尤为明显[15];相对而言,营腔寄生的球孢虫(Sphaerosporea)、两极虫(Myxidium)等孢囊的大小及形态则较均一[16,17]。

圆形碘泡虫孢囊的3层结构与AUERBACH[18]报道的巨型碘泡虫(M.gigas)孢囊一致,外层的结缔组织既是宿主用以隔离寄生虫以免造成更大危害的屏障,又是粘孢子虫汲取宿主营养物质的通道,是维持宿主和寄生虫相互关系的底线,突破了这个底线,要么是孢囊被宿主隔离最终脱落,要么是粘孢子虫向其他部位扩散。

组织病理学观察 篇7

1准备工作

1.1 确定双语教学对象

以2006级和2007级口腔医学本科生为对象进行实验课双语教学。上课之前先对学生们的英语水平进行摸底, 主要是调查学生们的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双语教学中英语所占比重, 争取做到在学习病理学和英语知识的同时, 不增加学生们的负担。

1.2 双语教学教师的英语学习和培训

教研室承担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课的教师都具有研究生学历, 均已通过大学英语六级, 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为了提高教师们的英语水平, 根据教学大纲, 以自学为主并进行短期、针对性较强的英语培训和经验交流, 充分发挥教师们的主观能动性, 使双语教学更加合理、规范。授课前, 教研室集体备课, 要求任课教师相互评议, 对每个单词的发音, 每个句子的翻译都加以推敲, 尽最大努力避免发音和语法错误。

1.3 双语教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口腔组织病理学》为蓝本, 查阅原版英文教材, 并参照国内一些重点医学院校的口腔医学专业的多媒体课件, 制作了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课双语教学多媒体课件。实验课以复习、验证理论课的知识为主要目的, 英文成分占有较大的比重, 甚至部分章节全部由英文构成。

1.4 大体标本及切片标本用英文标注

大体标本玻璃缸及切片标本全部贴上英文标签, 并附以英文注释。

2双语教学实践过程

将实验课分为三大部分:即应用多媒体课件讲解病理学实验课、大体标本观察、切片观察。在讲解过程中, 我们一些知识, 尤其是专业名词均使用英文, 并附英文注释, 如dentigerous cyst:a closed sac having an epithelial membrane, encapsuling the crown and around the neck of a defective tooth。当这些英文出现在屏幕上后, 要求学生朗读并将其翻译成中文, 而后问其他学生是否正确, 最后由教师阅读和讲解, 给出正确答案。在大体标本观察中, 首先提问学生玻璃缸上的英文标签和注释的读法以及中文翻译, 而后提问其他学生回答是否正确, 最后教师给出正确的答案和讲解。切片观察前, 先就标签上的英文提问学生, 尽量鼓励学生们用英文解释标签上的英文名词, 而后让其他学生用汉语来解释和评述, 最后授课的教师用英语和汉语来讲解英文名词。在教学过程中, 一些重点词汇和常用词汇会以英文形式多次出现, 这样会给学生们反复的刺激, 加深学生们的印象。大多数学生会在课堂上理解和掌握, 课后稍加复习和巩固就可以了。

3授课效果及体会

在两个学期的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课双语教学过程中, 经过教师间相互讨论、交流, 教师和学生们之间的多次坐谈和沟通, 认为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3.1 授课效果

授课效果主要通过学生的反馈信息和考试进行检测。课后对2006级、2007级口腔系本科生征集不署名意见, 93 %的同学支持实验课进行双语教学, 5 %的同学表示不适应, 可能与这些同学的公共英语基础较差有关。对参加了2011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2006级口腔本科生进行调查, 这些同学认为理论课和实验课上所讲授的专业英语知识可以覆盖口腔组织病理学试卷中90 %以上的英文试题, 他们十分赞同在理论和实验课上进行双语教学, 并且希望能够坚持下去。

3.2 明确双语教学的目的

口腔组织病理学双语教学的目的是要求学生们在学习和掌握口腔组织病理学的基础上, 提高学生们的专业英语水平, 在学习口腔组织病理学知识的同时, 要掌握一些重点和常用词汇, 既学习了病理学和英语知识, 又不增加学生们的学习负担[1]。

3.3 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作用

及时与学生们沟通和交流, 一定要了解学生们的接受情况, 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英语在教学中所占比重。要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们参与到双语教学中去[2], 争取做到每节课、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直接用英语来回答问题, 并且力求每节课上有1~2个学生就某个问题用英语来阐述, 为此我们在每次实验课即将结束时, 提出几个问题要求学生们课后用英文总结, 下次上课时让学生回答。

3.4 充分利用口腔组织病理学双语教学的优势

在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课双语教学中, 可以充分发挥形态学双语教学的优势, 学生们所观察到的图片、大体标本和切片均为静态的, 英文单词可以和图片、大体标本、切片共同出现, 学生们在观察标本的同时, 可以有较长的时间来学习、揣摩英语单词, 加上教师和学生们的英语诵读, 会给学生们以视觉、听觉上的刺激, 从而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这正是形态学双语教学的优势所在。

3.5 教师的英语培训和交流

定期的英语培训可以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 使双语教学更加标准化、规范化。教师间的经验交流会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 促进教师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从而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3]。

3.6 建立相应的双语教学考试模式

理论课和实验课考试中, 英文形式出现的题目要占有一定的比例, 这样可以引起学生们的重视, 另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双语教学的效果。

理论课和实验课同时进行双语教学, 两者齐头并进、双管齐下, 会在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潘晓燕, 徐广涛, 严蕊琳, 等.病理学实验课双语教学实践的总结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6) :70-91.

[2]苏敏, 田东萍, 杨锦华, 等.病理学CPC开放式教学法实践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0, (5) :50-52.

上一篇:管理振动下一篇:供应链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