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课也可以这样上(共3篇)
品德课也可以这样上 篇1
最近, 笔者在广东城乡调研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 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现象:绝大多数中小学对引进多媒体设备比较欢迎, 而对允许学生在学校上网则持反对态度, 甚至不容许学生带手机来校。课室里即使有上网设备和WIFI, 也不允许学生使用, 怕影响学习, “不好管理”。但实际上, 无论是手机, 还是上网, 学校都禁止不住。学生会偷偷用手机上网, 如果没收一部, 他们就会再买一部, 只是苦了家长每月要替他们多交很多网络流量费。但教师们也承认, 现在很多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比自己还要强。
到底要不要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和自由上网, 学校和教师都很纠结。一方面, 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学他们不感兴趣或者已经懂了的东西, 另一方面, 对他们自己根据兴趣爱好从网络和游戏中学来的东西却不屑一顾, 还要阻止他们使用电子设备。这就构成一对尖锐的矛盾。有不少信息技术教师向我反映, 现在信息技术教材内容老旧、过时, 更新太慢, 跟不上技术发展的速度。很多内容学生们早就知道了, 还硬要求学生学。
对此, 笔者提出一个“新建构主义教学法”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参考。在信息技术及一些综合性、开放性课程中, 我们不妨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他们在网络中学到的东西, 只要是有价值的并且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或未来工作有帮助的知识、技能、思维、情感方面的内容都可以。然后大家开展充分的交流讨论, 教师则在一旁进行点评、鼓励, 并向他们提出进一步深化学习的要求。比如, 让学生继续就大家共同感兴趣的内容组成小组开展协作与探究式学习, 要求学生不仅能说出他们从网络上学到的东西, 还要逐步把它们用文字表达出来, 如果是一些实用知识, 还要求他们最终能够应用。
学生们在网络上学到的东西, 一般是零散的、不系统的、不全面的, 教师应该按照新建构主义“零存整取”学习策略的原则, 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地讲出、写出和做出的方式, 进行充分的分享与交流, 逐渐实现碎片的整合, 乃至知识的创新。学习的评价可以采取多元评价策略, 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贡献大小, 采取民主评议的方式给予每位学生适当的评价。如果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能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 那么就有可能形成学生踊跃参与、充分发挥网络学习优势的新局面。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可以形成笔者主张的蛛网型知识结构, 即围绕个人的兴趣爱好、问题解决需要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 而不是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他们不感兴趣、以后也用不上的知识与技能。
笔者最近在教学中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效果很不错。学生们互相分享自己在网上和生活中学到的各种知识、技能, 交流心得体会。在相互的交流中, 不仅学生开阔了眼界, 增长了知识, 学到了很多实用的信息技术工具与技能, 教师也从中获益匪浅, 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同时, 教师会采取鼓励、建议的方式, 引导学生对碎片化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与整合, 实现“零存整取”的教学目标。
最后简单归纳一下, 所谓“新建构主义教学法”的基本步骤是“分享-协作-探究-零存整取”, 主要方法是让学生“说出”、“写出”、“做出”他们通过网络或日常生活学到的东西, 并且采取“零存整取”策略构建相对完整的个性化知识体系。
识字,也可以这样整合 篇2
可是,面对着需要大量认识的生字,如何才能让学生高效、兴趣盎然地接纳呢?清华附小的低段语文老师们采取了“化零为整”的单元整合识字的新方式。
下面就以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学期的《元宵节》这一单元为例,详细展示一下清华附小的低段语文老师们如何把整个单元的字融会贯通在一起教学生识记的新探索。
“元宵节”这一单元一共有两篇主体课文 《元宵节》《看花灯》,“语文天地”还有一篇拓展课文《猜灯谜》。
老师们认为,这一单元的课堂,应该以“元宵节”这一主题贯穿,让学生在自主识字的过程中,日积“周”累,厚积薄发,螺旋上升式地领悟元宵节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达成“语文立人”的教育目标,用低段语文学习特有的方式给主题教学以更多角度的诠释。
一、设置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元宵节”这个单元,是一个和生活密切链接的单元。为了营造元宵节的氛围,教室里已经挂满了学生亲自制作的花灯;黑板上的“日积月累”一角,也已经工工整整地写着关于元宵节的诗词。这样的环境渲染,已然让学生身临其境。
在“元宵节”这个整合单元里,每节课的课前三分钟,各位小老师们走上讲台,娓娓道来和元宵有关的那些事儿。每天上课讲个故事,午休时还可以讲好几个故事。一周的“元宵节”单元,学生从元宵节古诗中收获的字宝宝,可谓是琳琅满目。
这样的自主识字过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很多有关元宵节的成语:和和美美、阖家团圆、团团圆圆、阖家欢乐、阖家美满、灯火通明、张灯结彩、花团锦簇、皓月当空……积土成山的识字方法在潜移默化中丰富着学生的生字储备库。
二、整合归类,巩固识字方法
这一单元的教材中要求会写的一类字有12个,第一课有:“节、欢、吃、正、庆、团”,第二课有“花、金、吐、立、各、年”。要求会认的二类字有11个,第一课有:“宵、窗、圆、汤”,第二课有“夜、街、泡、眨、睛、追、彩”。一共有23个字。
字形的识记是单元整合的重点与难点,在识记字形时,教师先指导学生,把本单元的一类字和二类字都照猫画虎做成了字卡。课堂上,学生把23个字就都摆在桌面上,玩起了字卡分类“找朋友”的游戏。
师:请你按照规则给本单元的字宝宝分分组,找找好朋友。
(学生们纷纷开始动手给字卡分类)
生1:这些字是好朋友,因为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欢、吃、吐、汤、街、泡、眨、睛、彩。
生2:还有一些字是上下结构的:节、花、金、宵、窗、夜。
生3:“正、立、各、年”是好朋友,都是独体字。
生4:“庆、追”是一对好朋友,都是半包围结构。
生5:我觉得“团”和“圆”是好朋友,因为它们都有方框。
(学生们最初都是按照结构给字宝宝分类找朋友,第5个学生终于发现了第二种分类方法,于是教师趁机引导。)
师:还有哪些好朋友长得比较像?
生6:“吃”和“吐”。
生7:“汤”和“泡”。
生8:“眨”和“睛”。
生9:“节”和“花”。
(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回答,让识字的环节变得热火朝天。)
生10:我认为,“吃、吐、团、圆”它们四个人是一个小组的,因为他们都有框,就是大小不一样。
(这个学生的发言,把字形表面的相似引到了字理的深度。教师相机把分散在两课的内容整合在一起讲解。)
师:外框是表示“围起来”的意思,小框是和嘴有关。
通过这样的单元整合识字学习,提高了识字速度,突出了字形的异同, 便于学生整合起来思考字的音、形、义的区别和联系。
接着,教师带领学生,把这23个字,巧妙地放在各种游戏中去识记,比如:“说悄悄话”“你指我读”“谁来指字谁来猜”“邮递员”“开火车”“编故事”,等等。
为了了解学生的需求,教师还要知道学生的真实想法。
师:你对这些字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老师,为什么叫“元宵”节?不叫“元其他节”呢?这个“宵”字是什么意思啊?
师:“肖”指“声音变小变细”。而“宀”指“人家”“宅屋”。“宀”与“肖”联合起来表示“一家人说话声变小变细了,也就是休息了”。所以“宵”字的本义就是睡觉了。后来就表示“入夜”了。
教师充分利用字理识字法,不仅让学生明白了“宵”的字义,还让学生理解了为什么要在“窗外月儿圆又圆”的时候吃元宵、庆团圆,这背后的文化内涵又为学生的字词库添砖加瓦。
三、整合拓展,提升识字意义
元宵节是个非常富有民族文化内涵的节日,为了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元宵节的内涵,老师们设计了“灯谜游园会”的单元整合识字实践活动,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文化渊源。学生通过翻书、上网、家长帮助等各种办法在家里制作灯谜,有的学生还照猫画虎自己抄写灯谜。
课堂上,教师教学生做花灯,体验原创乐趣。孩子们利用手边的材料,一剪二粘三装饰。瞧,美美的花灯做好啦!接着,学生把写好的灯谜贴在花灯上,在教室里“走街串巷”,互相猜灯谜。不认识的字,灯谜的制作人就会主动读给同学听,而猜到谜底的同学就会兴奋地手舞足蹈。
这边,两个学生突然吵起架来:
生1:我说谜底是“汤圆”,他非得说是“元宵”!我说它们是一样的,他不信!
生2:汤圆怎么能是元宵呢?如果是一样的,为什么取不同的名字啊?你猜的谜底不对,不能得到奖品!
原来,为了激发学生们猜灯谜的兴趣,“灯谜游园会”设计了特殊的奖品———每个同学制作一张漂亮的“花灯字卡”:在一张大大的A4纸上,学生画出一个漂亮的灯笼,然后在上面,写出自己在元宵节单元中看到过的一个很难的字,写上拼音。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制作好几个呢!就这样,猜出灯谜的学生,就会领取一张这样的漂亮的、纯手工的“花灯字卡”!
师:要想解决他们俩之间的争执,老师这里有一篇文章,叫做《做汤圆》。请你读一读!
生:我明白了,原来汤圆,是用糯米面把馅包在里面的。
生:我妈妈跟我说过,元宵是把馅淋上一点清水,在干的糯米粉上面滚。再加清水,再滚,一层一层地越滚越大,最后就是元宵。
师:对,他们的做法是不一样的,汤圆是“包”出来的,元宵是“滚”出来的。这是元宵和汤圆的最大区别。汤圆只能煮着吃;元宵也可以煮,也可以油炸。而且啊,煮汤圆的汤比较清亮。煮元宵的汤比较浑浓。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
教师还推荐学生去阅读沪教版的《啊,汤圆》这篇课文,以及《同步文库》中关于元宵节的诗词和文章。这样的“一单元带多篇”的单元整合识字法,让学生在兴致盎然中认识了更多的字,也对中国的元宵节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以前的识字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率不高,多靠教师的满堂灌,也不在乎汉字本身的字理,造成了识字课堂的沉闷,识字已经沦为一种单纯的目标。这些都是不符合低段学生的学习心理的。
于是,教师们转变了教学观,把学生放在课堂的正中央,把识字变成了学习的动机,使学习识字变成了一种内驱力,驱动学生通过“多识字、多用字”的“二多”渠道去彼此互相交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效率,让学生在各种游戏中也了解了汉字的丰富内涵。
传统的识字教学,禁锢在唯一的一篇课文中,学生没有融会贯通的理解,自然提不起兴趣。清华附小的低段单元整合识字,给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让他们借助“元宵节”这个主题,认识了所有与此相关的字,自觉利用相同的结构、部首为生字分类,学生会突然觉得自己的识字量迅速增长,不再惧怕阅读更多的文章。
阅读也可以这样丰富多姿 篇3
【案例一】表演活动《拔萝卜》
1.我和幼儿一起设置了“舞台”, 准备了动物、人物头饰、手指木偶、录音机、布缝制的大萝卜若干等系列道具。2.教师做解说员, 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及需要的相关道具, 并模拟不同人物的声音、语调, 自由想象用力拔萝卜的动作, 口里发出“哎哟, 哎哟”的声音。3.萝卜拔出来了, 播放音乐, 幼儿一起抱着大萝卜, 听唱歌曲《拔萝卜》。4.幼儿分组练习, 每一组推选一名幼儿做解说员, 继续开展游戏, 表演不同角色, 再现《拔萝卜》的故事情节。
【分析】根据童话故事内容开展表演游戏, 是巩固幼儿对阅读材料记忆的一个有效手段。幼儿通过对话、动作、表情等外显行为再现文学作品, 能将静态画面与动态体验紧密结合起来, 并将接收到的语言信息再现到相应的动态情境中, 不仅在表演中获得了愉悦感、胜任感, 而且还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和兴趣。另外, 在表演中教师可引导幼儿创造性地增减角色、删改对话及语气语调, 以丰富阅读材料的内容。如在表演《拔萝卜》的故事中, 原本共涉及了6个角色, 幼儿将大象、狐狸等融入了其中。我表扬了幼儿的这一做法, 并以“大象”的角色参与到幼儿表演之中。
【案例二】绘画活动《四个好朋友》
1.播放音乐《找朋友》, 幼儿边做动作, 边找朋友。2.幼儿和好朋友一起拿起画笔, 尝试当小画家, 把《四个好朋友》的故事, 绘成一页页的画面, 或者将自己对“好朋友”的理解 (比如好朋友之间可以干什么等) 用画笔表现出来。3.幼儿将自己画好的作品, 讲给好朋友或其他小朋友听。
【分析】尝试用绘画的方式, 帮助幼儿表达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这是符合幼儿的阅读特点的。幼儿没有文字基础, 绘画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的意义。幼儿可以通过绘画活动大胆想象和发挥, 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联系起来。另外, 让幼儿将自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配上与其情节内容相符的画面, 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语言符号转化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案例三】手工制作活动《幼儿园的故事》
1.我给幼儿提供了从早上起床、去幼儿园路上以及在园一天活动的系列挂图, 并进行讲述。2.我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 自制起床、入园、游戏、上课、午睡、吃饭、离园等图片, 幼儿可以将自己想说的事画成一页页的故事, 也可以从废旧图书上剪下自己所需要的画面粘贴在白纸上。3.幼儿对封面、封底进行装饰。4.我帮助幼儿给画面配上文字, 并引导幼儿将散乱的画面按故事发展的顺序装订成书。
【分析】手工制作活动, 需要幼儿对阅读内容的准确理解。在制作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判断、再现故事内容, 并创造故事情节, 以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幼儿在编排、装饰等一系列制作活动中不仅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而且还在与同伴交流作品中分享了阅读经验, 获得了成功感。
【案例四】建构活动《野猫的城市》
1.我为幼儿提供了大型积木、插塑、沙箱、动物玩具、纸盒等材料, 让幼儿通过对童话故事的理解和掌握, 与同伴协商、讨论, 或自主选择不同的“建构材料”搭建出自己印象中的“城市”。2.幼儿用大型积木等材料拼搭出城市的马路和车站, 用插塑、不同形状的小积木、沙箱等表现公园的图景, 用积木、玩具娃娃等组建城市的医院、家庭、商店等。3.在“建筑物”搭建完后, 我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并说一说自己搭建的物体有何功能、在故事中充当什么重任等。
【品德课也可以这样上】推荐阅读:
品德课上的探究性学习06-13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07-26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12-21
三年级上品德教学计划07-13
六年上品德与社会教案10-15
品德与社会五上教案11-05
上品德与社会课的感受05-17
四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07-01
八年级上学期思想品德试卷分析09-23
八年级(上)思想品德教学计划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