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听众分类

2024-05-08

我国听众分类(精选8篇)

我国听众分类 篇1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 《2015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统计,截至2015 年5 月21 日,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553 所(含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447 所,中外合作办学7 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944 所、独立学院275 所、高职(专科)院校1334 所。 2014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559 万人, 毛入学率达到37.5%, 普通本科院校、高职(专科)院校全日制在校生平均规模分别为14342 人、6057 人。 与1998 年相比,我国高校系统的要素、规模、层次、结构均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科学地分类、引导各类高校科学发展,学术界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但至今未能形成公认的、科学的分类法;国家分类管理的方向明确,山东、上海、安徽、湖南、浙江等省(市区)出台了分类管理政策,进行了分类管理的实践探索,但对分类管理的政策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整体的设计,引导各类高校分类发展的政策还不完善、不配套、不具体,推进分类发展力度还不够,因此,开展高校分类和分类发展对策研究,对于政府制定分类发展政策、 引导高校分类发展、促进整个国家(或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并发挥出最大的整体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分类发展的涵义

高校分类发展是以高校科学分类为前提,以政府分类指导、分类管理为根本举措,以各类高校自主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而实现一个国家或区域整个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发挥出最大的整体功能的最终目的。分类管理的前提是对高校进行科学的分类,而制定分类发展政策又是引导高校分类发展的重要保证和促进力量。

二、高校分类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缺乏科学的分类管理, 或者分类管理不到位,带来了诸多问题, 最根本问题是高校的办学定位问题,这也是分类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正如有专家所言:一些高校在定位中存在的定位不明、发展趋同、特色淡化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主要表现在:类型定位重学轻术、层次定位层层攀高、规模定位越大越好、学科定位综合求全[1]。 “目前大量高校盲目追求综合化、高水平、研究型,办学类型层次化不够突出,办学类型、办学层次的差别化发展不够理想,结构分布也不尽合理。 ”[2]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混乱”的问题实质来看,层次上的拔高与类型上的趋同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两种表现[3]。 综合学者们的观点,分类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以下5 个方面:

(一)盲目追求办学规模

追求办学规模的实质是追求经济效益。产生的根源在于目前政府多按生均拨款,学生越多,高校获得拨款就越多;同时学生越多,高校获得学费收入越多。

(二)盲目提升办学层次

盲目提升办学层次主要表现为提升学位层次和学校层次。提升办学层次的冲动根源在于:在我国,办学层次提升意味着学校身份、 地位和声誉的提升,直接影响政策支持(特别是政府的经费投入)、学生报考(生源质量)、学生就业(就业质量)、社会认可与评价。学院升格为大学如此,专科院校升本科亦如此。

(三)盲目追求综合全面

扩展学科专业, 多科性院校向综合型大学看齐,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院校发展。“事实上,多数划转地方的行业研究型大学部分出现了去行业化和追求大规模、综合性的现象,学科覆盖面不断拓展,非行业领域的学科专业外延式发展较为普遍。 ”[4]新建本科院校也存在类似问题。究其根源,从客观上讲,扩展学科专业是扩大规模所需,往往与扩大规模同步;从主观上讲,扩展学科专业,是追求综合求全的思想与倾向使然,但政策因素不容忽视。如《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是以学科布局和学科覆盖面作为大学和学院设置标准的,规定“称为大学的”,须有3 个以上不同学科为主要学科,规定“称之为学院的”须有1 个学科为主要学科,显然这一数量导向的设置标准产生了误导作用。

(四)盲目趋向学术性

一些行业性、 地方性院校办学定位趋向学术性,向研究型大学方向发展,有诸多原因。 一是学术型高校发展历史悠久,实力强水平高,长期得到政府重点支持,受到社会和媒体热捧,而应用型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历史短、实力弱,服务社会能力不强,且对应用型高校类型的提出与研究的时间尚短,未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二是社会上有一种错误观念,认为学术型是高水平,应用型是低水平;学术型地位高,应用型地位低。三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主要依据学术水平、学科门类、学校地位等因素。四是社会评价如大学排行榜的误导,评价指标与标准设计上存在“重科学研究轻人才培养”“重理论研究轻应用研究”“重论文著作轻技术成果及其转化”等倾向。 五是学术型高校掌握着话语权, 往往是影响政策制定的主要力量,而应用型高校发出的声音微弱,因此得到的政策支持不到位或支持力度不够。 六是对应用型高校缺乏系统、深刻的认识,往往用固有的、习以为常的眼光来看待应用型院校,用学术型院校的标准来评价。

(五)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模式趋同

学术型院校和应用型院校虽然设置同一种专业在所难免,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有根本的区别,但现实中却存在趋同问题。 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应用型院校盲目模仿学术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同时,对同一行业内不同层次人才需求缺乏深入调研,其毕业生未赢得相应的社会地位等也是重要的原因。

上述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是缺乏科学的分类管理,或者分类管理不到位,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实施科学的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5]。

三、我国高校分类模型的构建

(一)吸收已有分类法的合理因素

笔者主要对国外最有代表性的4 种高校分类法(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美国卡内基高校分类法、日本天野郁夫大学分类法、德国大学分类法)和国内最具代表性的4 种分类法(马陆亭的三维模型分类法、陈厚丰的高校综合分类法、潘懋元的培养类型和层次分类法、武书连的大学分类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借鉴、吸收其合理因素和合理成分,构建符合我国高校实际的高校分类体系和分类模型。

(二)总结各地的实践探索经验

山东省2011 年实施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三类名校, 即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名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省级示范高职高专院校[6]。 安徽省2013 年实施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分三类立项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即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7]。 河南省2015 年启动高校分类发展计划,分四类(国内高水平大学、特色骨干大学、应用技术类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 进行管理和建设[8]。浙江省2015 年确立了41 所普通本科院校(其中独立学院22 所)为加强应用型建设试点本科院校,试点本科院校占省内普通本科院校80%左右, 并确立了5所高校为浙江省第一批重点建设高校[9]。 山东、安徽、河南、浙江等省对所属地方高校进行分类管理、分类建设为我国高校分类模型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从8 个维度进行多维分类

从课程计划、学位结构、学科构成、办学主体、师资结构、科研成果及转化、毕业生去向、服务面向8 个维度对我国高校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构建一种适合我国高校实际的分类体系,解决现有分类体系不适应我国高校多元化发展的问题。 其核心维度有二:一是根据课程计划及相应的培养目标这一根本标准,将我国普通高校分为学术型高校和应用型高校两大类,并进一步细分为学术型大学、行业型院校、新建/新型本科院校、应用技术院校和独立学院5 个亚类。 二是根据学位结构这一标准, 将我国普通高校分为4 个层次:博士学位大学(包括学术Ⅰ型与Ⅱ型、行业Ⅰ型与行业Ⅱ型)、 硕士学位大学(包括行业Ⅲ型、 新建Ⅰ型)、学士学位院校(包括新建Ⅱ型、应用技术院校和独立学院)、副学士院校(目前未设置,相当于专科层次的职业技术院校)。

(四)构建两大类五亚类四层次分类模型

按照“先类后层”原则,将我国高校分为两大类( 学术型、 应用型)、5 亚类( 学术型、 行业型、 新建/新型本科院校、应用技术院校和独立学院)、4 层次(博士、硕士、本科和专科),构建我国高校分类模型,解决已有分类法重层次不重类型、不能完全包容、缺乏纵横贯通的问题。 (见图1)[10]

四、我国高校分类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顶层设计:整体设计全国(区域)高校发展政策

经过不断分化重组, 我国2553 所普通高校已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 从类型来分,可分为学术型院校、应用型院校,而应用型院校又可分为多种亚类型;从办学主体来分,可分为公办院校、民办院校。从层次来分,可以分为专科、本科、硕士、博士4 个层次的高校。 不同类型、 不同层次的高校有着不同的使命、愿景、定位、目标和功能,只有科学合理的类型层次设计和系统的发展政策, 才能引导各类院校各安其位,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多类型、多层次人才的需求。

要实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目标,不仅需要培养拔尖人才的世界一流大学, 而且也需要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水平地方性高校。 因此,在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政策时,要统筹考虑各地区各类高校的均衡发展,整体设计各类发展政策,平等对待各类型高校,才能有效地引导各类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

(二)教育生态:营造公平竞争的高等教育生态

1. 保持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多样性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重要特性,多样化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社会需求的多样性所决定和要求的。一个具有多样性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必然是一个开放系统。一个开放的高等教育系统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这样才能获得其发展的资源和动力。

2. 营造各类高校公平竞争环境。 在一个金字塔状的高校结构中,如果处于金字塔顶端的高校凭借其地位、 特权和某种特殊政策非常容易地获得资源,在一个封闭、缺乏竞争的环境中,可能会成为妨碍其进步的阻力。而处于塔基的高校会因没有地位的优势和政策的普照而产生不满,进而刺激产生不断向上的冲动与追求。 如果不考虑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特点,将处于金字塔不同部位的高校置于同一个竞争环境中同样也会挫伤位于塔基的高校的积极性。 因此,制定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中竞争性地配置资源的政策,就能够营造一个引导高校多样化发展的公平竞争的环境。

3. 建立高校“向上运动”机制。 一个良好的高等教育生态, 需要保持高校等级结构相对的稳定性,但同时又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保持稳定性,就是要防止不顾社会对人才层次和类型实际需求,盲目攀比升格。 专科层次院校是否升格为本科层次院校等,不仅仅取于学校自身的条件和实力,更主要取决于经济社会发展对各层次、各类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控制晋升的速度和比例不仅必要,而且至关重要。保持流动性,就要防止僵化,为每一类高校搭建晋级台阶和指明发展路径。如专科层次院校升格为本科层次院校的动机是强烈的,却是严格受限的,建立由普通校到省级示范校再到国家级示范校的晋级通道就十分必要。 同样, 普通本科院校升格为大学的动机也是强烈的,设计晋升通道和发展路径原则,使其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而非放在获取身份地位上,就将产生巨大的激发力量。向上运动的追求是高校发展的内在动力,需要正确引导。如追求提升人才培养层次,上高一级的学位点,只要符合各省市区发展规划与要求,且又能与现有各高校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同时还具备相应的办学实力和水平,就应得到支持。

(三)结构调控: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1. 微调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保持本科教育的主体地位。 闫亚林对世界35 个国家的比较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 本科教育一直是各国高等教育的主体,专科教育的比例波动较大,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比例有所降低,研究生教育的比例所有提高[11]。 本文选取了其中12 个国家1980—2013 年教育层次结构资料(见表1),从表1 可知各国3 个层次的比较差异较大,且各年度的相对比例有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到2013 年,美国专科的比例不降反升,而研究生的比例却有下降趋势;法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的专科都还维持在较高比例,与此同时,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典等的研究生比例达到30%以上。

表2 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变化幅度不明显,专科层次和本科层次所占比例最高波动幅度只有6%~7%左右,研究生所占比例小幅度稳步增长。 2014年,我国本科层次比例与12 个发达国家1995 年平均比例接近,专科层次则高出7%,研究生比例低7%。这表明我国教育层次结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总体上比较合理。 未来若干年内,建议适度提高研究生比例( 达到8% ), 微调本专科层次比例, 但其比例关系不应有大的变化。

数据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http://data.uis.unesco.org/及世界银行http://data.worldbank.org/。前者本科与研究生(分别对应ISCED 6、7)合计,后者专科和本科(ISCED 5、6)合计。表中数据经过处理获得,研究生百分比含ISCED 7和8。其中,意大利、日本为2012年数据。

数据来源:根据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整理。

2. 把握科类结构演变规律,有序调整科类结构。 闫亚林从35个国家的教育、人文、社会、自然科学、工程、医学、农学七大学科毕业生人数及其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数据中,总结出各科类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总体走势(见表3)[11]。 可以发现上世纪后半期科类结构以下变化趋势:自然科学类、工学类毕业生比例波动较小,自然科学类基本保持稳定, 工学类略有下降;教育科类、人文学科类、医学类、农学类毕业生比例呈下降趋势,且农学类毕业生下降到一个很低比例(2000 年仅占2.5% ); 社会科学类毕业生比例呈不断提高趋势。

我国从1998至2015年,7大类学科毕业生比例(除工学外)也呈现出类似规律(见表4),与世界35个国家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我国工学所占的比例一直较大,而农学、理学、医学所占比例偏低(2013 年仅占1.8%、3.9%、7.8%),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高出4 个百分点。 虽然师范比例2010 年远远低于35 个国家平均数,但从这2 类学生对口就业率来看,已趋于饱和,且由于相当比例(超过1/5)的教师由综合大学输送,师范生比例还将进一步降低。 建议现阶段保持工学比例相对稳定,适度降低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师范比例,增加农学、医学、理学比例。从长远来看,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工学类毕业生比例将呈降低趋势。

数据来源:引自闫亚林著《教育层次和科类结构研究》第105页。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本专科进行了合并;2015年数据根据2011年本科招生数和2012年专科招生数预测;人文学科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师范占比为占毕业生总数之比,与其它学科有交叉。

3. 根据三大产业变化,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从世界发达国家走向现代化过程中三大产业从业人员变化趋势来看,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逐渐缩小,第二产业比例相对稳定, 第三产业比例大幅度提升。我国三大产业从业人员变化也将呈现出这样的变化规律。 但专业人才需求将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信息化的推进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大力发展而出现新的特点。一是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 加之服务业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将对专业人才产生旺盛需求。二是适应战略新兴产业而设置了大量的新专业,由于师资力量薄弱、校企合作不畅等因素制约,所培养的人才(研发人才、产业技术人才和高技术工人)难以适应战略新兴产业需要。 三是涉农专业人才仍有较大需求。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工厂化的特色农业项目的发展,对涉农专业技术、管理、经营人才会产生较大需求。 四是在我国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走向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工业领域产业结构将出现大的调整和转型升级, 必将对复合型、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产生新的需求。 因此适度发展服务业相关专业、大力加强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及时调整工学类和农学专业方向是产业结构变化提出的必然要求。

4.区分盲目追求综合和合理拓展学科专业。 站在一个省或一所高校的角度来看,随着所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根据产业对人才的新需求,适度拓展学科专业,培育新的生长点,不仅是必要的,更是必须的。 同时,也要看到,单科性院校的学科专业较为单一,如果规模太大,单一的学科专业存在着极大的过剩风险,多学科小规模虽然培养成本高但风险小。但不顾实际需求和办学条件盲目扩展学科专业,则可能带来自身特色优势的丧失和区域学科专业结构的同质化。

(四)分类投入:完善高等教育经费政策

完善“一主多元”投资体制,形成“财、费、税、产、社、基、科、贷、息”等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渠道,调整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重点在于建立科学的财政拨款机制、制定各类高校统一的学费标准、鼓励社会投资与捐资的政策。

1. 完善 “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机制。 加大综合定额的比例,缩小专项补助的比例;综合定额主要根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定5 年规划中的学生规模确定,超过核定规模的学生不予拨款,低于核定规模的按学生实际人数拨款;普通本科院校与高职(专科)院校统一拨款标准;根据不同学科类专业差异,确定专业差异系数;专项补助主要根据“三重”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等确定。

2. 制定统一学费标准。 统一普通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的学费标准,解决高职院校学费高于普通本科院校的问题;根据办学成本核算确立不同学科类专业差异,确定差异系数,对办学成本高的专业进行补偿;确定中外合作办学、校企合作试点专业、民办院校的收费标准,中外合作办学的收费标准可确定为相应专业标准的2~3 倍,校企合作试点专业、民办院校的收费标准可确定为相应专业标准的1.5~2 倍。

3. 确立给予民办高校公共教育投入的政策。 尽管投资者举办民办高校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但为国民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一点是相同的,与公办高校一样具有公益性,因而应当获得公共教育投入的支持。 从2011 年起,陕西、上海和温州等地已经开始了地方财政扶持民办教育的尝试[12]。 因此,建议给予民办院校不同职称级别教师专项补助,支持师资队伍建设,以解决教师队伍不稳定的问题;民办高校、公办高校学生执行统一的资助标准,以解决贫困家庭学生的经济问题;给予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专业建设等以扶持,以解决人才培养质量不高问题。

4. 完善社会投资与捐资的政策。 赋予民办高校以民办事业单位的身份,民办高校举办者取得合理回报预留政策空间,对营利性民办高校实行长期免税政策;鼓励建立境内外合作、公私合作、校企合作的混合所有制民办高校;对于企业、个人和社会团体捐资助学的行为,要进一步在税收上给予优惠。

5. 加大向中西部地方高校投资倾斜力度。 2008年我国东、中、西和东北4 大区域的教育经费所占比例中, 东部地区的教育经费总额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占教育经费的比例高达44%,而东北、中部、西部则分别只占教育经费总额的9.01% 、20.04% 和26.5%。 建议继续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加大中央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向中西部地方高校投资倾斜力度, 重点加大中西部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数字资源建设等资助力度。

(五)分类评估:建立多样化的评估指标与标准体系

在我国,目前还没有科学、健全的分类评估,仅有流行的民间大学排名。 开展分类评估,并以此推动高校分类发展已成为共识。

1. 指标体系设计既要反映高校共性又要反映不同类型的个性。不同类型的高校可设置大体相同的一级指标体系,同一类型的高校要设置相同的二级指标体系,反映高校的共性,如教育部为新建本科院校制定了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2011 年),为通过水平评估的高校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范围》(2013 年),以“审核评估范围”为基础,可进一步设计分别适用于学术型高校、行业/专业型高校、新型应用型高校的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指标体系;设置不同的权重、观测点与标准,反映同一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个性。

2. 强化使命与特色,确立分类评估的关键标准。如前所述,将高校分为2 大类5 亚类4 层次,每一种类型与层次的高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使命、目标与追求是不同的,其确立的标杆也各异,但学术型与应用型两大类型高校分别有其共同的关键标准。重学术性人才培养、重原创、国际化等是学术型高校的典型特征,学术性人才培养水平、原创性成果、国际化水平与国际竞争力、服务国家或区域创新战略的水平是其关键标准;重应用型人才培养、重应用、地方性或行业性是应用型高校的基本特征, 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应用研发成果及其转化、服务地方或行业水平是其关键标准。

3. 考量投入和产出,综合评估高校办学绩效。 上海在地方高校评估中采用 “投入产出比”模型进行绩效评估的做法值得借鉴。 上海为更全面、合理地反映学校的绩效,既考量投入和产出总量,也考量其生均投入与人均产出。每一项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都分为两部分,其合成权重中总量占70%、人均占30%,并逐步提高人均的占比。 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区分竞争性资源与非竞争性资源,将财政拨款、学费收入等非竞争性资源作为投入因素,而将科研经费、经营性收入等看作竞争性资源,把它们界定为学校的产出[13]。

4. 考量水平与提升, 将现实评估与发展评估相结合。 评估时既要考虑现实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与同类型、同层次高校作横向比较;又要考虑发展历史和基础水平, 评估周期内的提升幅度和发展增量,及未来发展态势,与自身作纵向比较,将水平与努力、实力与进步、履职与特色等综合起来进行评估。

(六)引导定位:引导高校合理定位

1. 制定远景发展规划,引领定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确立了“在中央统一领导下以省级政府为主” 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这就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区域高等教育的统筹管理,制定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教育远景发展规划,明确高等教育布局与结构调整的目标与要求, 提出各种类型高校的发展目标设想,引导各类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

2. 制定均衡发展的政策,导向定位。 首先,要根本改变高校办学定位上的攀高、逐利、趋同、短视等问题,关键在于用分类指导政策取代单一的重点发展政策,制定基于学科专业而非身份的财政投入与学费统一标准,加大综合定额的比例,缩小专项补助的比例;同时在重点学科建设、特色专业建设、评优评奖、重点项目遴选、项目资金申报等方面,制定不同类型高校的要求标准和适度的分配比例,改变以往基于身份而向大学倾斜、向本科倾斜、向成熟院校倾斜的现状。其次,制定各类高校设置与评价关键标准,综合考量投入和产出、水平与特色等,引导高校各安其位。 再次,明确规定各类高校任务、职责、能级及发展路径,引导高校把重点真正转移到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上来,引导高校科学进行类型定位、目标定位、学科定位、规模定位,解决高校目标不明、发展路径不明等问题。

3. 资源配置向应用型院校倾斜。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发展经验表明,与综合性大学相比,应用科学大学定位为培养工程师、技术师、经济师等,采用小班化教学,具有更大比例的实践环节,培养成本也更高;毕业生收入往往高于综合性大学, 且拥有同等的地位。 因此,政府财政投放应向应用型院校倾斜。

4. 提供客观充分的信息,引导定位。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相对完善的信息系统, 完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和发布的制度,及时发布各专业第一志愿填报与录取的招生信息、 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信息、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及对人才需求变化信息、各学科专业在校生分布比例与层次结构比例等,充分发挥教育政策咨询专家的作用,加强高等教育信息分析研究,引导高校科学进行学科专业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变盲目发展学科专业与人才培养同质化倾向。

我国听众分类 篇2

我国的职称基本分类:

(1)新闻专业人员职务:分设记者职务、编辑职务。记者职务设高级记者、主任记者、记者、助理记者;编辑职务设高级编辑、主任编辑、编辑、助理编辑。

(2)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设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专业技术职务从教受到助教一共分13级

(3)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务:设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实习员。

(4)广播电视播音专业职务:设播音指导、主任播音员、一级播音员、二级播音员、三级播音员。

(5)农业技术人员职务:设高级农艺师、农艺师、助理农艺师、农业技术员。

(6)卫生技术职务:分为医、药、护、技四类:

A、医疗、预防、保健人员:设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主管)医师、医师、医士;

B、中药、西药人员:设主任药师、副主任药师、主管药师、药师、药士;

C、护理人员:设主任护师、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护士;

D、其他卫生技术人员:设主任技师、副主任技师、主管技师、技师、技士。

(7)档案管理专业职务:设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馆员、助理馆员、管理员。

(8)文物博物专业职务:设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馆员、助理馆员、文博管理员。

(9)出版专业人员职务:分设编辑、技术编辑、校对职务。

A、编辑职务(含美术编辑):设编审、副编审、编辑、助理编辑;

B、技术编辑职务:设技术编辑、助理技术编辑、技术设计员;

C、校对职务:设一级校对、二级校对、三级校对。

(10)翻译专业职务:设译审、副译审、翻译、助理翻译。

(11)艺术专业职务:设编剧、导演、演员、演奏员、指挥、作曲、舞台美术设计,以及各类专业美术创作人员的职务,(艺术等级)定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舞台技术职务定为主任舞台技师、舞台技师、舞台技术员,分别与艺术专业的二、三、四级相对应。

(12)统计专业职务:设高级统计师、统计师、助理统计师、统计员。

(13)图书、资料专业职务:设研究馆员、副研究馆员、馆员、助理馆员、管理员。

(14)工艺美术专业职务:设高级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师、助理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员。

(15)技工学校教师职务:分设文化、技术理论课与生产实习课教师职务:

A、文化、技术理论课教师职务设高级讲师、讲师、助理讲师、教员;

B、生产实习课教师职务设高级实习指导教师、一级实习指导教师、二级实习指导教师、三级实习指导教师。

(16)会计专业职务:设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

(17)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人员职务:设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实习员。

(18)经济专业职务:设高级经济师、经济师、助理经济师、经济员。

(19)工程技术职务:设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

(20)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设高级讲师、讲师、助理讲师、教员。

(21)中学教师职务:设中学高级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中学二级教师、中学三级教师。

(22)小学教师职务:设小学高级教师、小学一级教师、小学二级教师、小学三级教师。

(23)实验技术人员职务:设高级实验师、实验师、助理实验师、实验员。

(24)专利技术人员职务:分设专利审查、专利代理职务:

A、专利审查人员技术职务:设专利审查研究员、专利审查副研究员、专利审查助理研究员、专利审查研究实习员;

B、专利代理人员技术职务:设专利代理研究员、专利代理副研究员、专利代理助理研究员、专利代理研究实习员,(25)纺织品品种设计和服装设计专业人员选用工艺美术系列,其设置为:

A、纺织品品种设计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设高级染织设计师、染织设计师、助理染织设计师、染织设计员;

B、服装设计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设高级服装设计师、服装设计师、助理服装设计师、服装设计员。

(26)律师职务:设一级律师、二级律师、三级律师、四级律师、律师助理。

(27)检察官职务:首席大检察官、大检察官、高级检察官、检察官共4等12级。

(28)法官职务:首席大法官、大法官、高级法官、法官4等12级。

(29)公证员职务:设一级公证员、二级公证员、三级公证员、四级公证员、公证员助理。

(30)民用航空飞行技术人员职务:分设驾驶、领航、通信、机械四类:

A、驾驶专业人员职务:设一级飞行员、二级飞行员、三级飞行员、四级飞行员;

B、领航专业人员职务:设—级领航员、二级领航员、三级领航、四级领航员;

C、通信专业人员职务:设一级飞行通信员、二级飞行通信员、三级飞行通信员、四级飞行通信员;

D、机械专业人员职务:设一级飞行机械员、二级飞行机械员、三级飞行机械员、四级飞行机械员。

(31)船舶技术职务:分为驾驶、轮机、电机、报务四类:

A、驾驶技术职务:设船长、大副,二副、三副;

B、轮机技术职务:设高级轮机长、轮机长、大管轮、二管轮、三管轮;

C、电机技术职务:设高级电机员、通用电机员、一等电机员、二等电机员;

D.报务技术职务:设高级报务员、通用报务员、一等报务员、二等报务员、限用报务员。

(32)体育教练职务:设国家级教练、高级教练、一级教练、二级教练、三级教练。

(33)根据中宣部、中组部、人事部、劳动部、财政部[1990]8号文件:“关于实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业职务试行条例》9若干规定”,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设定为:高级政工师、政工师、助理政工师、政工员。

(欢迎与我互动,资深论文发表专家!企鹅2-5-2-1-6-2-9-1-2-5)

需要注意:自己从事的工作可以与本专业不对口,比如学历史的可以考律师,走法律相关职称系列

我国公务员的职业分类 篇3

【关键词】公务员分类制度;职位分类;品位分类

关于公务员分类制度普遍认为公务员分类有两层不同的涵义:第一层指政务类公务员与业务类公务员的划分,这种划分把业务类公务员从政府系统中分解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人事活动来管理;第二层意思指按一定标准对业务类公务员进行划分,为人事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具体分为品位分类和职位分类。品位分类,是以人为对象的分类制度,即以人的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和获得报酬的多少为标准进行分类的制度。职位分类,是以职位为对象的分类制度,即将职位按其工作性质、责任轻重、难易程度和所需资格条件等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等级的制度。

一、职位分类的概述

1.对公务员职位分类的理解。怀特认为:“公务员分级是将政府官吏就其所任工作性质、内容和责任等作准绳的定义,顺序的排列,公平的估价,以为平等待遇的根据。”狄特和墨克夫认为 :“职位分级是一机关中各种职位的分类记述,而这分类的记述是以相类的工作、责任和所需资格表明其彼此关系。”而舒放、王克良在对职位分类进行解释时指出:(1)职位指的是事而不是人,在形式上表现为一个工作岗位,强调的是工作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所担负的职务与责任。(2)职位的分配与增减由上级主管部门决定,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标准。(3)职位可按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划分为若干类别和等级。另外,他们还谈到职位分类的程序一般包括职位调查、职位分析、职位评价、职位归级四个步骤。

2.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的比较

3.西方公务员分类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政治文明的进步,各国公务员分类制度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来的问题都促使世界各国在行政改革的同时对公务员制度不断进行改革。根据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依莲·修拉·卡马克的统计,世界上超过340 万人口的国家和地区的123 个国家中,99 个国家开展了行政改革运动,其中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包括在内。宋世明将这些国家进行分类组合,认为行政改革力度最大,公务员制度改革转快的第一组国家有: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瑞士、瑞典;处于中间状态第二组国家有:丹麦、挪威、芬兰、加拿大、美国、韩国:步子稍慢第三组国家有:日本、法国、德国、波兰等。

二、我国的公务员分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三章第十四条规定:“国家实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1)职位分类在我国的发展。对职位分类的理解,一直是我国理论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其中也使用了政务类和业务类分类的提法。1993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虽曾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实行职位分类制度”,但实际上并没有根据公务员职位的性质和特点实施分类。2006年实施的《公务员法》在吸收原有分类制度合理成分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职位分类制度,丰富了职位分类的价值内涵。(2)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主要包括。一是职位设置。我国公务员法根据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在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的基础上,进行职位设置。我国公务员职位分为三大类,即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二是职位说明书。三是职务序列。我国公务员的职务设置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序列。四是公务员的等级序列。公务员的级别共分15级,分别与公务员的12个职务等次相对应,上下职务等次对应的级别之间相互交叉。每一职务对应1~6个级别,职务越高对应的级别越少,职务越低对应的级别越多。(3)我国公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在对形成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时陈亮、解南指出:技术限制、起步晚和制度惯性的影响及政治原因都是其影响因素。虽一些学者对我国的职位分类现状进行了一些探讨,并学习吸收了一些西方各国公务员制度的经验,但对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具体实际影响甚小。总的来说,我国的职位分类现状并不令人满意。职位分类的科学化、专业化程度都有待加强,相应的法律制度也有待进一步进行完善。建立既符合职位分类一般规律又切合我国人事管理实际的我国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将是一个漫长而又困难的过程。

参 考 文 献

[1]许法根.国家公务员制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宋世明.当代西方公务员制度改革与我国公务员立法[J].理论探讨.2004:2(117):94~97

浅析我国药品的分类管理 篇4

关键词:药品,分类管理,问题及思考

1 药品分类管理的发展背景

世界上最早实行OTC的国家是美国。美国工会于1951年通过一项修正案, 规定了处方药与OTC的分类标准, 创建了药品分类管理制度, 美国对处方药的销售管理非常严格, 处方药通常专门陈列于一个房间内, 消费者一般是看不到药品的。凡是处方药, 都必须由生产厂家在药品标签上印上“Rx only”字样, 同时也方便对处方药加强管理。对与非处方药, 管理则较为宽松。

2 我国药品分类管理的发展情况

80年代末, 我国医药管理部门开始对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和探讨,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这一管理模式作为药品政策立法议题;1995年5月原卫生部药政局委托中国药学会进行有关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技术工作;到了2005年底, 药品分类更加规范。全部药店销售的处方药必须凭医生处方购买。

3 实施药品分类管理取得的成就

药品分类管理的实施已将近7个年头了, 在这短暂的几年里, 我们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1) 初步建立了药品分类管理的法规体系, 构筑了药品分类管理的基本框架; (2) 在上市药品中进行了非处方药的遴选, 初步对药品进行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分类, 改变了以往除特殊药品 (毒、麻、精、放) 均可在零售药店销售的状况; (3) 大力开展了宣传培训, 向群众普及药品分类管理知识, 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知识培训, 法规宣传, 使各方面的认识有了提高。总的来说, 通过我们的努力, 人民群众对药品分类管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实施药品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

4.1 政策法规, 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药品分类管理》, 《执业药师法》尚未出台, 这就给药监部门在执行监督管理职能时造成困难。

4.2 处方的管理尚不规范

我国现行的医疗卫生体制, 医疗保险制度导致医药难分家, 大部分医疗机构“医药养医”使得处方很少能够流向药店。

4.3 零售执业药师的数量不够, “角色错位”现象严重

按中国现有人口计算, 我国需要执业药师80多万才能满足市场需要, 因此应该大力改革现有的执业药师的考试制度和管理制度, 加大培养力度和执业药师的认定制度。

4.4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标签, 摆放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我国对非处方药, 必须要求生产厂商在其标签, 包装上印有显著的非处方标识, 即“O T C”样标识。

5 实施药品分类管理的时代意义

实施药品分类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所作出的这项决定, 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和深化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完善药品监督管理体制, 降低国家和个人医疗费用的实际需要、是推动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增强人们自我保健、自我药疗意识, 满足人们在不同层次上对医疗保健消费需求的客观要求, 是充分发挥和合理利用社会医疗卫生资源与药品资源, 实现了我国到200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健”的重要保证, 是加快医药行业产品结构调整, 提高药品质量, 促进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机遇。

6 药品分类管理对一些部门的影响

6.1 对生产企业的影响

对企业而言, 实行OTC管理制度后, 国内制药企业面对的首要问题是来自国外大型制药公司及国内三流企业的竞争, OTC药是一个高度竞争市场, 特别在入世以后, 许多国外公司也对中国市场表现出了极大兴趣, 纷纷抢占中国市场, 然而, 国内企业尚未认识和把握这一机会。

6.2 对经营企业 (零售药店) 的影响

从目前情况来看, 80%以上的处方药是由医院药房售出的, 而医药不分业的现状使处方不能外购, 造成零售药店无处方来源, 严重挫伤了其实施药品分类管理积极性。

6.3 对医院药房的影响

(1) 医院药师分流明显。药品分类管理后, 社区大药房将会逐渐普及, 医院门诊药房转为零售企业药店, 医院制剂室也会逐步萎缩, 这将极大加速医院药师分流。 (2) 医院药师的服务模式转变。科技含量增大, 医院药师的重心将转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科研教学、信息咨询、新剂型开发、药物经济学评价、药物配伍实验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中去。

6.4 对医院药学发展的影响

6.4.1 有利于开展药学监护工作, 据有关资料统计, 我国药师人数约19.

5万人, 其中94.2%在医院工作。OTC制度实施后, 随着社会药房和药店的增加, 医院的门诊量将减少, 可使医院药师从繁重的事务型和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6.4.2 有利于促进药师增强社会责任感, 充分掌握药品信息和

专业知识, 以指导合理用药和提供药疗学服务, 提高医院药师工作的社会效益。

6.4.3 有利于拓展医院药师的职责范围, 随着OTC使用量增加, 病人需要更多的药品信息帮助他们选择药品并安全有效地使用。

参考文献

[1]芦柏震.我国药品流通领域法律法规现状浅析[J].海峡药学, 2005, 5.

联系我国实际论述职位分类制度 篇5

现代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主要由两种基本方式:一是以英国为代表的品位分类制,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职位分类制。前者是以“人”为中心的分类,侧重人的资历条件;后者是以“事”为中心的分类,侧重职位的职务、职责与职权。

中国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以职位分类为导向,同时兼顾和吸收品级分类的合理因素。

职位是职位分类的基础,是特定职务、职权、职责的集合体,由符合一定规格标准的公务人员担任。职位分类,即对机关的各种常任职位进行分类划等。也就是说,依据规范化标准,将机关的工作职位按业务性质、繁简难易程度、责任轻重及所需资格条件进行分析评价和整理,并对各种职位制定“职位说明书”,表明各职位的名称、编号、工作性质和内容、职责与权利范围、同相关职位的关系、任职者应具备的资格、工作条件、工资待遇、升迁途径、培训方式等,以便对从事不同工作性质的人,用不同的要求和方法管理,对同类同级的人员用统一的标准管理,从而实现人事管理的科学化。

中国公务员的职位类别按照其职位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综合管理类职位是指履行综合管理及机关内部管理等职责的职位,具体从事规划、咨询、决策、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及机关内部管理工作。这类职位数量最大,是公务员职位的主体。专业技术类职位是指履行专业技术职责,为实施公共管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技术手段保障的职位。这类职位具有纯技术性(只对专业技术本身负责)、不可替代性和技术权威性等特征。行政执法类职位是指行政机关中直接履行监管、处罚、稽查等现场执法职责的职位。这类职位具有纯粹执行性、现场强制性等特征,主要集中在公安、海关、税务、工商、质检、药监、环保等政府部门,且只存在于这些政府部门中的基层单位。

我国听众分类 篇6

关键词: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村庄规划建设管理

1990年,《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颁布实施,经过21年的实践,2011年,按照城乡统筹等新的城乡规划理论与城乡建设实际,该标准原主编对其进行了修编,形成了新一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2011),新的标准增加了城乡用地分类体系;调整了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体系;调整了规划建设用地的控制标准。应该说,新版标准为进一步适应新时期城市用地规划与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也为促进多规合一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基础。新版标准意在探索打破城乡二元的规划建设管理模式,建立城乡统筹的技术体系。然而,受标准名称、适用范围、编制原则以及长期的城乡二元标准体系的影响,该标准虽在城乡用地分类体系上有所创新,但对于镇建设用地、乡建设用地、村庄建设用地等农村建设用地的分类尚难深入与细化。

2007年,《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颁布实施,原《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废止,自此,村庄规划用地分类缺少全国性的标准规范,各地在指导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的过程中,除部分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地)以外,多数均延续《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或参照《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中的用地分类方法。

为填补这一技术空白,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技术依据,同时也为落实国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引导和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政策的需要,2014年4月,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的要求,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的研究工作。

研究组梳理了《土地管理法》、《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2011)、《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与北京、山东等多地村庄规划建设管理人员进行了座谈,对比研究了23个省(市、区)的村庄规划编制地方法规规定,深度解读了30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各地优秀村庄规划案例。

通过前期研究,发现村庄用地以及相关分类标准的特点与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

(1)村庄内用地相对复杂,土地权属与土地使用性质共同影响了用地的建设与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村土地既包括农民集体所有,也包括“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用地,在实际操作中两种类型用地的管理制度、管理主体、管理对象差异巨大。

(2)村庄不同于城市,对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而言,村庄内建设存在规模小、用途多、功能高度集中复合的现实情况,特别是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往往一个村民委员会办公楼复合了行政、医疗、图书阅览、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部分地区还存在小学教学点、幼儿园、敬老院等设施与村委合设的现象,因此,过于详细的用地类型划分不利于村庄现状情况的反映以及村庄规划的编制。

(3)村作为基层单位,村民住房用地属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村民是住宅建设的主体,此外,村内配套设施服务层级相对单一、类型少、规模小,其建设方式、建设主体以及管理方式与城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村庄用地分类中不能简单套用城镇用地分类中的“居住用地”概念。

(4)我国村庄普遍规模小、面积小、功能少,村民基本生活休憩场所形式灵活多样、位置不一。宅前院后的零散空地往往成为村民活动的场所,对大多数村庄而言,村内小广场、绿地设计应以满足村民休闲活动等生活功能、以小面积、分散式布局为主,应引导村庄规划编制中对满足村民休闲活动需求的公共场地的设置,而非形式化、景观化、盆景式的绿地广场设计。

(5)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特别是近年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程加快,农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农业设施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效益得到提高。然而,以发展设施农业为名,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扩大建设用地规模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为促进设施农业健康有序发展,理应增强对设施农用地管理,促进对农村土地建设监管制度的完善。

(6)新时期的相关用地分类标准在满足建设部门管理需求的同时,也注重与其他部门相关标准的对接和衔接。这集中体现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的编制中,该标准在同等含义的地类上尽量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衔接,充分对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的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大类”用地,以利于城乡规划在基础用地调查时可高效参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也为促进多规合一提供了重要支撑。

基于以上问题与农村用地特点,研究组提出村庄规划用地分类的原则为:紧扣国家政策、促进多规合一、引导村庄规划、有利部门管理、实现全域管控,重点做到与现有标准相衔接、分类宜粗不宜细。

最终提出村庄规划用地共分为3大类、10中类、15小类,适用于村庄的规划编制、用地统计和用地管理工作(见表1)。

我国健美操分类的综述 篇7

1 我国健美操的分类现状

就目前为止, 由于分类的依据、目的和要求不同,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通过阅读文献和各版本的高等体育院校《健美操》教材, 总结出我国目前对健美操主要有两种分类方法: (1) 以目的和任务为依据的分类法, 这种分法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使用教材中普遍采用, 该分法又有二分法和三分法两种, 二分法将健美操分为了健身健美操和竞技健美操, 三分法将健美操分为了健身健美操、竞技健美操和表演健美操。 (2) 按健美操的本质属性将健美操分为了健身性健美操、竞技性健美操和康复性健美操。

2 我国目前健美操分类的研究进展

近几年来除了各教材中出现有健美操的分类 (但对其描述甚少) 。在文献中鲜有该方面的研究成果, 崔玉兰在1997年发表的《论操的分类与特征》[1]中采用三分法, 将健美操按其目的和任务分为了健身健美操、竞技健美操和表演健美操三大类, 具体分类情况如图1所示。

李德华在2000年的第6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的书面交流中提出了健美操按其本质属性分为健身性健美操、竞技性健美操和康复性健美操。[2]但迄今各教材中都没采用李德华的这种分类方式, 几乎是按其活动目的和所要解决的主要任务来分类的, 但也各有分法: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由肖光来、马洪韬等人编写的《健美操》教材[3]采用三分法, 将健美操分为了健身性健美操、竞技性健美操和表演性健美操, 其中健身性健美操由分为徒手健美操、器械健美操和特殊场地健美操, 具体如图2所示。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黄宽柔主编的《健美操》教材采用二分法, 将健美操分为了竞技健美操和健身健美操 (也称有氧健身操或大众健美操) 两种, 健身健美操又分为徒手健美操、轻器械健美操和特殊场地健美操, 具体如图3所示。

总之当今在形形色色的各类健美操教材中, 不论是二分法还是三分法, 都将健身健美操和竞技健美操各自归了类, 竞技健美操包括的内容相差不大, 几乎都是男单、女单、混双、混合3人和混合6人, 而健身健美操下一层所包含的内容却各有见解, 如单亚萍 (《健美操教学与训练》) [4]和祖苇 (《健美操基本理论》) [5]虽然也采用的三分法, 但是健身性健美操是根据不同的需要, 从不同的角度, 按不同的特征来分类的, 具体如图4所示。而以上肖光来和黄宽柔等人分别采用三分法和二分法并按健美操的练习形式将健身健美操的下一层分为了徒手、轻器械和特殊场地健美操。

3 结语与分析

健美操发展具有继承性、无序性和创新性, 其分类又具有层次性, 导致某些分类产生了一些重叠和交叉且不穷尽的现象。如, 在健美操世锦赛中的有氧舞蹈, 其动作有竞技的难度动作组合, 也结合得有舞蹈元素的表演动作;一些健身类的轻器械操也时常用在表演和竞赛当中, 所以, 这些创新中产生的交叉和重叠现象直接导致健美操这个项目分类的不确定性。由于健美操兴起才短短几十年的时间, 发展速度之快犹如雨后春笋, 但是其研究者的培养速度与数量远远落后于他的发展速度和内容形式, 加之健美操内容形式多种多样, 各种类之间又存在着很多重叠和交叉的地方, 所以, 分类正在成为健美操发展领域的一个大问题。

健美操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不断地创新中对其作出合理的分类, 以促进这个运动项目的发展。通过健美操的本质属性及其活动目的和形式的分析, 可试将健美操分类为:大众健美操和竞技健美操。大众健美操应包括学校健美操、康复健美操和休闲娱乐健美操, 每一项的子项都包含徒手操, 轻器械操和特殊场地操, 除了康复健美操子项以外的每个子项又应分为一般健美操①和表演健美操②。竞技健美操除了之前的男单、女单、混双、混合3人和混合6人以外, 还应包括舞蹈类竞技操和器械类竞技操。

参考文献

[1]崔玉兰.论健美操的分类与特征[J].湖北体育科技, 1997 (1) :84-87.

[2]李德华.健美操的分类及其研究[C]//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论文摘要汇编 (二) , 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2000:123.

[3]肖光来, 马洪韬.健美操[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14-16.

[4]单亚萍.健美操教学与训练[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2-4.

认识听众重视听众研究听众 篇8

众所周知, 收听率是广播电台的生命线, 而这条生命线就掌握在听众手里。听众是广播传播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广播传播的内容是以满足听众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 认识到这一点, 就要重视对听众的调查, 倾听听众各种形式的反馈;及时追踪了解他们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向;在不同层次上满足听众多元信息要求;不断追逐研究听众的新需求, 并按照听众的需要进行变革。

广播属于伴侣媒介, 有着不受视觉注意的随意性, 如工作、开车, 做家务、散步, 运动, 休息等等, 听众都可以选择广播作其伴侣。以此来看, 满足听众的需求, 最重要的恐怕就是节目的可伴随性。这种节目的伴随需求, 要求广播以听众为主体, 根据不同类型的听众 (如年龄、职业和身份、性别、文化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等等) 的特殊心态和不同需求, 来编排开发适听对路的节目, 以此确定不同的内容和风格个性。

一、在节目的设置上, 要随时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听众的变化

媒体对受众的争夺实质上是对受众有限的时间的争夺, 而广播的优势在于不受时空限制, 可以在动态下收听, 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听众的心态和需求, 既要满足大多数听众闲暇时间的分配规律, 也要在不同时段依据不同层次的听众需求, 有针对性地设置节目, 吸引特定时段的特定听众。

过去我们对广播的黄金时间的认识是特指在早中晚这三个时段, 没有站在听众的需要上来安排节目时间。实际上一个节目在某个时段拥有一个听众群, 并与这个听众群的需求相吻合, 这个时间就应是节目的黄金时间, 我们要根据听众的收听需求研究安排节目时间表, 在每一个特定时段上, 根据特定听众群的情况和需要编排特定的节目。

以我们黑河人民广播电台现有的自办节目为例, 早间时段设有以地方新闻为主的《新闻八点档》、以网络资讯为主的《1038新闻资讯》, 以满足不同听众对信息的需求;上午时段的《1038我爱生活》、下午时段的《健康点点通》、《交通平安之声》都是生活类服务节目, 这类节目以贴近生活、参与生活见长, 设有热线, 以说为主, 注重与听众的互动;中午时段的《1038智力大闯关》、《平安黑河》是以娱乐点歌为主的节目, 听众参与的热情比较高, 特别是年轻的听众, 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听众午间休闲放松的要求。

二、节目时间的长度应适合听众收听长度

前几年有一份调查资料显示, 在广播听众中, 平均每天花大约1小时收听广播节目的占24.56%, 花大约30分钟收听广播节目的占23.84%, 花大约20分钟收听广播节目的占13.88%;每次收听30—60分钟的总体占33.7%, 每次收听1—1.5小时的总体占21.7%, 每次收听21—30分钟的总体占16.1%。有了充分的调查研究之后, 我们就有充分的把握来安排我们的节目, 我们的每个节目就有可能与听众的具体情况相适应与他们的要求相符合, 也有可能使我们的节目办得生动活泼、言之有物, 听众听了觉得贴近他们, 有了一直想听下去的愿望, 并把这种收听变为一种常态。从这个角度也可看出, 要吸引并抓住听众, 压缩节目时长, 丰富节目内容, 尽量为听众提供更多的选择, 也是增强节目吸引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开发特定听众群体

由于广播可伴随性收听的特点, 使得无论在国内外, 移动收听广播的听众比例和汽车增长量都呈正比关系。特别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带动城市汽车数量的迅猛增长, 众多的私家车车主已经加入到广播听众的阵容, 已然成为各地交通台的主力听众, 这类听众就是一类可开发的特定收听群体, 怎样吸引这类群体收听节目, 让他们随时打开广播都能听到想听的节目内容, 这就需要我们在节目编排上下功夫, 为他们设计提供的节目内容要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另外, 我们也可以让他们参与到广播节目中, 我常听的《998龙广交通台》成立了车友俱乐部, 会经常组织自驾游这类的一些活动, 吸引私家车车主加入到节目中, 在活动中加深彼此间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也丰富扩大我们的听众群。

广播的深夜节目也可挖掘出可待开发的收听群体, 一类是晚上睡不着觉经常失眠的中老年人, 一类是不能睡不想睡的年轻人, 他们都可以成为深夜广播节目的倾听者、参与者。夜深人静的午夜, 恰好是人在感情上最脆弱的时候, 此时听节目最能入耳入心。我个人认为电台的夜间情感类谈话节目适合这类听众。我们都知道广播是声音的艺术, 在寂静的夜色中会给人以温暖, 具有抚慰心灵的力量, 这类节目往往是通过舒缓地音乐、磁性的声音、听众的情感故事, 富有哲理的人生感悟把听众带入到情境中, 让听众不自觉地、主动地进入到收听的状态, 成为节目的积极参与者。

笔者认为, 当前加强对听众的认识、重视以及研究, 对广播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听众是流动的富于变化的, 听众的思想认识, 兴趣和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 广播工作者要认识到听众的重要性, 经常注意研究听众的新需求, 新问题、新热点、并有意识地在广播中加以体现, 我们的广播才会始终同听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为听众所喜欢。

摘要:认识听众、重视听众, 研究听众, 是我们每个广播人的基本职责, 在大众传媒多样化和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这个问题尤其显得重要, 本文围绕这一问题, 集中分析和探讨了听众在广播中的主体作用。

上一篇:低速保护下一篇:几何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