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发行的成本控制

2024-06-19

报刊发行的成本控制(通用9篇)

报刊发行的成本控制 篇1

摘要:图书是知识的载体, 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经验的总结, 它在记载历史、传播文化知识、普及科技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对内对外交流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 图书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不断降低, 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渐趋白热化。出版发行行业同其他行业一样面临激烈的国际和国内竞争, 图书发行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只有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成本、费用的管理与控制, 增强创新意识, 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自身的竞争能力, 积极参与竞争, 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 才能使企业在图书发行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图书连锁发行涉及的环节入手, 为企业提供一些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图书发行,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电脑软硬件技术的进步, 网络电子图书得到空前发展, 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纸质图书不断受到电子图书的冲击。随着网络阅读和网络购物的兴起, 实体书店也不断受到冲击;加之行业内部竞争加剧, 图书发行企业进入薄利时代, 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图书发行包括出版发行和市场发行, 本文主要从图书市场发行角度探讨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图书的发行成本是指图书发行企业从购进图书到完成销售全部流程所发生的全部支出费用。在图书销售收入不变的情况下, 图书商品的发行成本越低, 利润就越大, 反之销售利润就会降低。所以, 强化图书商品经营成本的管理, 降低图书商品经营费用的支出, 对提高图书发行企业的经营效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图书发行经营涉及的过程和环节来探讨成本的管理控制。

一业务成本管理与控制

图书市场发行业务环节主要包括进货、销售、调货、存货和退货5个方面。

1. 进货成本的控制

进货成本就是指买价, 就是出版社发货给图书发行企业的价格。进货成本是图书经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它的管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采购业务员采购行为管理。采购业务员购进图书的质量好坏、数量多少、是否畅销取决于采购人员的文化素质、敬业精神、工作经验、对图书市场信息的了解和对图书的关注程度。在采购过程中应做到少进勤添, 控制图书的“二八比例”, 即百分之二十的图书产生百分之八十的销售。图书发行企业必须制定必要的管理制度, 杜绝进货人员为了个人利益, 不考虑进货图书商品的质量, 采购不适销的图书而造成企业库存积压的行为。图书发行企业要实行集中进货, 发挥集中优势向出版社争取折扣。采购折扣是书店的重要经营指标, 折扣越低, 可能获取的利润空间就越大。图书发行企业要充分发挥集中报订的优势, 向上游供应商争取折扣, 以提高利润。

加强对采购工作的管理, 要针对采购业务员制定相应的业务指标, 如进货折扣指标、进货码洋指标、退货率指标、进销比等, 加大奖惩力度, 努力提高采购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和工作积极性。

作为图书连锁发行企业, 经营面积大、品种齐全、门面多、进货量大是其最大的竞争优势, 在努力提高销售业绩的同时, 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博弈能力。进货环节是提高企业利润最前沿、最核心的环节, 企业应该在每年年终根据本年的销售情况努力向上游供应商争取更优惠的采购政策。

(2) 采购人员要不断拓展业务知识, 提高业务技能和职业素养。要加强市场调查, 掌握市场信息, 分析不同图书的特点、读者群体和市场需求情况, 综合图书的质量、定价等多种因素, 选择最优的进货品种和进货数量。

图书发行企业还要制定相应的业务流程和健全管理制度, 根据业务量的大小控制适当的业务员数量以控制人力成本, 做到人岗相宜, 可采取总部统一采购、分散发货、统一结算的业务流程。例如对云南的门市可在昆明设立物流中心, 云南地区需要的图书由全国各出版社统一发货到昆明, 再由昆明物流进行分拣和配送, 发往云南各地区。四川和贵州分别在成都和贵阳设立相应的物流, 充分发挥连锁的优势。

2. 销售控制

销售环节是图书发行的中心环节和利润中心, 只有销售达成并实现回款, 才有利润的产生。销售部门要建立经理岗位责任制, 企业要给销售部门制定相应的销售额指标和利润指标, 让销售部门全年围绕这些指标来开展工作。在零售方面杜绝打折扣战, 原则上不随意打折, 针对会员客户可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 对老顾客和忠诚顾客可发展会员制度, 从而巩固读者群体。具体操作方法:如对一次性购买量达到300元或500元的消费者可赠送会员卡, 对购买量少的可通过收取一定费用 (例如收30元或者50元) 再办理会员卡, 弥补优惠的部分成本。与此同时, 应把销售部门、销售人员的销售业绩纳入图书销售绩效考核。

在制定赊销政策时, 应对客户信用进行评价, 以降低风险。要建立回款的责任制, 要求销售业务员对所经办的业务全程负责, 各相关人员密切联系。选派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人员专门负责结算工作。不能不考虑成本, 为扩大销售盲目放宽期限, 应对客户经营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将信誉条件同货款回笼挂钩。对于团体批销也要制定相应的出货政策, 并规定一定的批销回款时间, 比如1个月或3个月, 以保证企业及时收回销售款, 降低资金成本。

3. 库存管理

图书发行企业要做到持续经营, 必须保持合理的库存量, 这就涉及储存费用。连锁发行企业要科学地制定图书的保管制度, 保证图书的收、发、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 做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合理地安排仓库库存, 提高仓库的利用率。做到合理码堆、合理存放, 使仓库的利用率充分得到提高。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做好保管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 提高员工业务技术水平。同时应做好图书的防潮、防火、防蛀等工作, 防止因保管不善而造成图书损失, 定期盘点, 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

4. 图书连锁调剂

图书属于特殊商品, 各地区的资源配置、文化教育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图书的消费结构也不同, 适合销售的图书有地区差异性。特别是目前使用的中小学教材的版本比较复杂, 有的地方使用人教版, 有的地方使用苏教版, 图书连锁发行企业要结合企业特点, 充分发挥连锁书店的优势, 配置适当的部门和人员专门负责图书的调剂工作。这个调剂工作可分为两块来操作, 一块是库存图书的补货调剂, 即根据实时销售情况从仓库的储存图书中调剂, 及时补足售缺图书, 提高销售量, 满足发行需求。另一块是各地区门店的内部调剂, 因为任何一批新书到货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反应, 才能看出某种图书在哪些地区比较适合销售, 根据销售情况和市场分析把不适合本地区销售的图书及时调剂到可以销售的地区, 一来扩大了销售量, 二来也消耗了企业库存, 降低储存成本。

5. 滞销商品退货管理

目前图书发行普遍采用赊销的方式, 书店要定期分析库存图书的结构, 努力盘活图书结构, 对部分出版时间较长和半年或一年以上不能产生销量的滞销图书要及时组织清退, 以保证图书储存时间保持在合理的期限。在销售淡季要加大此项工作的力度, 以冲减企业的账款, 减小企业的付款压力。对有质量问题、受污损图书要制定相应的处理制度, 及时对这部分图书进行处理, 避免因长期积压带来更大的损失。

二财务部门的成本管理监督

财务部门应认真审核图书进货款承付工作, 认真按照出版社与书店之间关于付款时间、付款比例的约定执行。图书发行企业应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讲求信誉, 同出版社和其他兄弟店建立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 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既保证企业的良好信誉, 又从企业追求价值最大化的要求出发, 减少对企业资金的占用, 使图书发行企业获得资金的时间效益。拖欠货款和无理拒付书款的行为, 虽然短期来看减少了企业资金的流出, 但从长远看不但使企业丧失了信誉, 而且无法继续与出版社扩大业务合作, 损害了企业的长远利益。

同时, 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要加强销售业务员和财务人员之间的沟通、协调, 及时清收到期货款。

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严格按照有关财务法规的制度要求, 制定内部各项成本、费用管理与控制制度, 使成本、费用与控制工作程序化, 及时准确反映经营成本, 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

第二,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进一步规范图书发行企业的图书供应、图书销售、资产管理, 强化执行与考核, 做到以制度规范人、以措施激励人。

第三, 强化费用管理, 严格成本考核, 努力降低企业成本。

三物流成本控制

图书发行的物流成本主要是指图书的运输费用。图书的运输是图书发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要节约图书的运输费用, 就要合理地组织运输。业务人员要根据图书的需求时效和交通运输条件采用合理的运输方式, 同出版社、图书公司等上游供货商做好协调工作, 把所订的图书以最短的行程、最快的速度、最少的环节、最低的运输费用从采购地运到图书发行企业。同时要注意图书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完好地运到企业仓库, 以满足图书发行业务的需要。同时物流中心还要根据各地区门市的地理位置, 在保证到货时间的前提下, 努力做到统筹安排, 选择最佳的配送路线, 在退货时要与出版社合理确定退货时间, 减少退货过程中的包装费。另外, 企业的采购部门也要努力提高进货水平, 减少因大量退货增加企业的包装费、运输费。

四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对于图书发行企业来说必须注重信息化的建设。要引进企业发展适用的图书发行软件, 使图书到货后能准确地分发, 对图书的进销调存退等信息能有效追踪, 并重视和提升数据的质量。随着连锁发行的扩大, 系统数据库会越来越庞大, 越来越多的部门和操作人员的参与会导致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日常工作中要分别从数据库管理、数据传输管理、数据日清校对等方面着手, 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为数据使用者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以提高工作的效率, 及时掌握销售情况和库存信息, 保持最佳库存量, 降低储存成本。

五书店卖场管理

书店卖场是进行图书销售的主要场所, 是直接面对顾客群体的地方, 也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硬件方面应该设置相应的设施, 做好防火、防盗、防损工作, 做到以人防为主, 技防为辅。软件方面要加强对员工服务技能的培训, 提高员工的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 避免人海战术。实现减员增效, 把节约下来的人力成本根据一定的比例奖励给员工, 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卖场是企业的窗口, 要注意维护企业的形象和加强对企业的宣传。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图书发行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知名度, 吸引读者, 越来越注意企业形象, 重视图书的广告宣传, 开展促销、展览等活动, 其支出的相关费用也越来越大, 必须加强对这部分费用的管理。

六整合经营业态, 降低房租成本

当下, 随着房屋价格的不断上升以及物价的上涨, 对于以租赁卖场进行经营的图书发行企业来说, 经营成本也随之增加, 营业利润受到挤压, 这就需要经营者及时调整经营业态, 拓宽产品经营范围, 通过自身品牌优势和卖场资源, 调整经营结构。可兼顾经营利润相对较高的图书周边产品, 如音像、文化用品、体育用品、办公用品、电教产品和电子产品等, 还可对以上产品的经营者进行招租, 将图书卖场打造成为以图书经营为主, 多种文化产品相结合的综合性文化大卖场, 提高卖场人气, 转移房租成本, 努力实现低房租经营。

七结语

虽然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但图书作为人们学习、掌握技能的载体, 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图书发行企业作为提供图书的重要渠道, 在现代商业社会的竞争中, 费用节约和成本控制无处不在, 节约了费用就等于创造了利润, 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 懂得费用节约和控制成本的企业必将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图书发行企业虽然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但它的市场仍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加强成本的控制和管理, 是图书发行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报刊印刷企业成本管理与创新 篇2

摘要: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若想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紧随企业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的变化,不断创新成本管理,建立健全企业成本管理体系,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文章对报刊印刷企业的成本管理从理论上作了研究。

关键词:报刊印刷企业;成本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8-0094-01

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紧随企业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的变化,不断创新成本管理,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报刊印刷企业,要不断探索企业成本控制办法,划小成本核算单位,强化车间二级成本核算和产品品种辅助核算,创新成本控制,扩大成本管理的范围,并实施全过程成本控制。文章将在下文对报刊印刷企业的成本管理展开系统的研究。

1提高成本意识,明确成本管理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定位

企业成本管理是对成本进行预测、决策、预算、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的动态过程,成本管理是自觉地将生产经营活动与成本费用、收益进行挂钩考虑,强调提高成本效益,成本管理的主体以“人”为核心,提高成本意识,明确成本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认为,作为报刊印刷企业,应该营造成本管理的理念,健全成本管理规章制度,实行约束和激励机制,用以规范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的行为,鼓励企业员工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参与成本管理。还应该在企业中开展“创建节约型企业活动”,培养员工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并在企业中实行节能降耗工程,进一步完善成本控制的约束机制,创新成本控制手段,提高成本管理水平。进一步降低单位产品的各项成本消耗,提高产出效益。在确保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合理降低生产原辅材料和设备零备件储备量。报刊印刷业应从采购、营销、生产和内部管理等各环节,拓展成本控制领域,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和精细化的成本管理,以高效率、低成本获取市场竞争优势。

2划小成本核算单位,改进成本核算办法

要建立成本管理体系,首先应该完善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基础,因为有了核算,才能有考核,最终达到管理的目的,实现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报刊印刷业应划小成本核算单位,车间以各机台(班组)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固定报刊按品种法核算,代印杂件按分批法核算;车间生产成本按机台(班组)汇总各项费用要素,各类报刊生产成本以各工序的生产成本汇总。车间生产成本核算到各机台、班组,可以得到当月各机台、班组每一单位产量负担的各项成本指标,为车间标准成本管理提供了数据;内部报纸、代印报纸的成本核算到产品,通过与收入的配比可以反映出当月单项产品的利润,控制并降低机台(班组)成本,降低产品成本;基层管理人员成本核算意识增强,将成本控制责任分解到了每位基层管理人员和一线生产人员。

车间二级成本核算,使车间由对生产过程物料流统计向价值流统计转变;由厂部一级成本核算向厂部、车间、机台(班组)三级成本核算转变;由生产流程成本核算向产品品种核算转变。车间管理人员可通过每月的车间成本核算,了解产品成本的构成变动实际情况,增强职工“降本”增效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充分发挥其车间成本控制的职能。既而制定出车间机台(班组)的标准成本,测算出内部转移价格,把生产车间模拟成市场经营主体核算,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

3实行敏捷成本管理体系,强化成本控制创新

①采用数字化管理系统(ERP)平台,最大限度地控制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

ERP的采用,企业最大的收益是成本管理。运用ERP建立高效敏捷的信息管理系统,并最大限度地控制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材料管理系统,ERP系统建立了详尽、清晰的库存材料和备件清单,规范了材料采购、领用和财务报销的流程,系统记录每次材料出入库信息和每张发票的信息,大大方便了数据统计、分析和考核。使用者通过界面就能清楚了解整个物料的采购、库存、生产情况。ERP系统具有纸张消耗考核功能,平板纸和新闻卷筒纸都能够自动与承印的印件对应起来,统计人员可以根据印刷车间操作人员反馈的产量和实际用纸量,自动汇总出产量纸耗表。材料管理模块应用后,车间纸耗大大降低。第二,经营管理系统,业务人员签订业务合同后,严格按ERP要求开制订单,对业务的相关信息如工艺要求、承印价格等进行详细描述,业务主管对订单进行审核后提交生产,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按多个条件查询历史订单,随时动态了解经营状况。数字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使企业的价格更具有竞争力。第三,财务管理系统,ERP系统改变了财务部门以往被动接受各个部门上报数据的模式,通过对ERP订单的跟踪,实现财务对每一份订单从合同签订、生产、成品发货、发票、收款的全过程监控,同时加强财务对库存实物的监控。由ERP提供的生产数据为车间二级核算提供了统计资料。

②建立“预测—计划—控制”三位一体的资金成本控制。纸张是印刷厂消耗最多的承印材料,如纸张市场发生变化,资金形式将趋于紧张。为确保资金供应,保障生产经营正常运行,财务部门应制定年度资金流量预测,分析本年度资金状况和使用缺口,并提出解决办法;每季度结合采购计划,根据资金情况,编制大额资金开支计划,控制资金流出量;同时制定对外资金支付结算办法,规范和控制资金实际支付过程。通过延期付款和大量采用承兑汇票等措施,大量节约财务费用。

③利用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进行质量成本控制。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有关费用,以及因未达到即定质量水平而造成的一切损失的总和。在ERP管理软件中添置质量监控模块,编写质量手册、质量管理程序控制文件、作业文件等,规范了质量标准,明确了质量事故责任,加大了处罚力度,并遵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做好数据化、规范化管理工作。同时,认真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对印刷质量存在的问题及时妥善处理。各生产车间勤抽样勤检查,提高印刷质量,提高产品合格率,降低损耗,进一步加强质量成本控制。

④把物流管理作为成本管理的重点,不断降低印刷成本。印刷物流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原料与配件采购环节的采购、储运;生产环节的物料、半成品、成品的入库、出库及货物配送;以及对物料废弃物的回收等。在现代化物流管理中,由于不确定因素较多,成本控制要求更高。一是采购环节,保障材料供应,按生产计划采购。对供货紧张的物料及时采购并加以保管,对供货充足的物料减少存储和保管。实行“阳光采购”工作。在招投标工作中运用法律来规范每一个环节,节约了采购成本,提高了采购质量。在物料运输环节,材料供应部与运输部门签订合同,加大破损理赔力度,降低了纸张的白破和外耗。二是仓储和使用环节,在掌握印刷计划的前提下,制定印刷材料消耗定额,合理保障纸张、辅助材料、配件的一定库存量,避免储存过多造成资金占用。三是废料利用,派专人回收车间废报等废料,实施废料转换增值项目,组建废报回收中心。

⑤设备管理成本和销售成本的控制。在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合理降低零备件储备量;加强设备保养巡查和维修技术培训,设备维修坚持以自主攻关为主、外修为辅,最大限度地节约维修费用;全面清理过去的受损备件,争取修复再利用。改进零配件采购办法,修订采购制度,变一人采购为采购员与专业人员二人采购的办法,价值高的备品件,都采取多家询价,多人参与的采购办法,降低采购成本,增加采购透明度,保证采购物品的质量。

制定营销绩效考核办法、应收账款管理办法,对市场部制定业绩与回款、费用挂钩的激励措施,督促应收账款的回收,减少应收账款,减少销售费用。

企业管理软件应建立详尽、清晰的各类成本信息,使成本的数据统计、分析和考核,实现敏捷化。企业对成本预算、物料采购、设备管理、产品生产、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成本,进行量化考核。

报刊印刷企业的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加强成本目标管理,完善成本核算和财务管理,使企业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控制得到全面的加强和提高,才能有效地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报刊发行的成本控制 篇3

关键词:增量贷款,信贷风险,内控机制,预警机制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成立于1994年4月,主要承担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近年来,随着粮棉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粮食收购个全面取消保护价,农发行粮棉信贷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式日趋复杂:信贷资产的迅速扩张,不良资产比例上升,贷款增量风险也随之大大增加。深入研究控制与防范农发行信贷增量风险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发行存量风险是指从其创建以来已经形成的金融资产风险,增量风险则是指1998年人行取消信贷规模管理以来,农发行每年新增贷款所产生的金融资产风险。究竟该如何看待农发行的存量风险和增量风险的问题?根据农发行信贷风险的来源对象不同,其信贷风险产生不但有政府方面、企业方面的原因,还有农发行自身的原因。目前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偏高,其中呆滞呆账贷款已超过银行的资本金,即使动用银行全部资本金也无法核销全部呆账。从理论上讲,只要银行不良贷款超过其资本金,银行便从技术上破产。但在实际中,所有储户不可能同时来挤兑银行存款,资不抵债的银行只要能开门营业就可以通过吸收新存款维持运行,从而长期处于技术上破产而实际上并未破产的状况。中国现行的制度安排,即国家垄断信用制度以及国家对国有银行的救助承诺与践诺,更是强化了这样的运作状态。银行不良贷款的存量风险被现行制度淡化和掩盖起来。如果忽略增量风险不谈,那么银行不良贷款的损失完全可以通过新增贷款的效益来解决,银行存量风险的化解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如果新增贷款被继续投向无效益的部门或企业从而沉淀下来不能运转,它又会变成新的存量不良贷款,从而使不良贷款越来越多,存量风险越积越大,如果在一定的诱因下释放出来,其危害程度可想而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农发行而言,信贷风险形成的要害,重点还在于增量风险的控制与防范上,增量风险是存量风险的源头,只有遏制增量风险,才能化解存量风险。

在分析清楚农发行信贷增量风险形成的基础上,应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防范,以控制和化解其信贷风险中的增量风险。

一、依靠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改善外部经营环境

农发行的职责决定了化解其增量经营风险的关键就在于政策的落实,而政策的落实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政府。

(一)制定明确的信贷政策,努力降低增量风险

要积极发挥信贷杠杆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转变,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鼓励和引导高效农业加快发展,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和农村资本优化配置。要严格执行“区别对待、择优扶持”和“以销定贷、以效定贷”的粮食贷款政策,监督企业坚持实行“购得进、销得出、有效益”的经营原则。在减小增量风险的同时要把好“三关”,从收购环节入手,严把收购质量关和价格关,监督企业做到在市场前景良好的前提下低价位、收好粮,提高企业效益,减少风险;严格监督企业执行顺价销售,不坐支、不挪用销售货款,保证销售货款及时足额归行,把农发行的贷款存量风险降到最低。

(二)分清责任,落实弥补来源

一方面按照“谁决策,谁负责,谁消化”的原则,分清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责任,确定是否制订了消化计划,资金来源是否落实,避免相互推诿扯皮,悬空农发行贷款。另一方面要算好账,算细账,做好监测,真实反映应收补贴、实收补贴和欠补金额。对欠补资金督促财政部门落实补贴资金来源,确保按时足额拨付。

(三)改善财政拨补机制,加大消亏力度

首先,为适应企业费用开支和农发行收息的需要,利费补贴实行按月补付并提前预拨,减少中间环节和滞留时间。其次,调整中央、省级储备补贴标准,使其适应当前市场物价水平保管费用的需要。同时,根据不同的地区类别,制定分类补贴标准,对超储粮食国家不再补贴费用。由企业按“购得进,销得出,有效益”的原则,自负盈亏,自主经营,以减轻国家负担。最后,完善拨补到位责任制,增强约束力。资金拨补是否到位要纳入政策目标考核,杜绝随意抵扣,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同时加大执法检察力度,保证足额及时到位。

(四)严格界定农发行与各政府部门职能,进一步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

落实国家粮改政策的一个总体要求就是实行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强化政府在粮改和化解收购资金风险中的职能作用。重新认识和建立农发行与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的新型关系。因为农发行本身具有部分政策性政府职能,所以,随着政策的调整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农发行执行政策而产生风险将具有客观性。对此,应有正确认识,但农发行也应主动与政府部门及财政、粮食供销社等沟通协调,共同提高执行相关政策的整体性水平,最终避免和化解信贷风险。

二、努力实现增量信贷风险管理的系统性

(一)规范封闭管理程序

如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封闭管理与风险防范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要把全面的风险防范摆在突出位置并融入封闭管理全过程。严格按照“以销定贷、以效定贷”原则供应和管理非保护价粮棉收购资金,落实仓单管理办法,强化企业财务管理,落实风险防范和补偿措施,加大增量贷款风险防范力度;继续做好企业有效资产担保抵押工作,督促企业加快库存粮棉的销售和推陈储新,积极化解存量贷款风险;主动参与企业改革改制和资产清理、处置,按照“债随资产走”的原则落实债权,将改革带来的风险减少到最小程度。

(二)严格信用等级评定

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和贷款资格认定是一项动态的工作,要根据形势发展和改革进程,定期对企业资信、经营、管理等情况进行评定,认定贷款资格,把好贷款准入关,逐步过渡到以此作为供应收购资金的首要条件。同时,制定统一的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不允许更改或变通。出台优惠和惩罚政策,对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在资金供应、金融服务和信贷监管上予以倾斜;反之,从严监管,在保证资金安全、落实收回来源的情况下逐步淘汰,推动和促进企业深化改革,改善经营,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弱化银行贷款风险。

(三)支持企业搞活经营

风险防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要强化封闭管理、防范信贷风险,一方面又要搞活企业经营、提高经营效益,哪一方面过紧或过松,都会影响到全局。因此,在加强监管的同时,要为企业搞活经营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按照政策要求找准支持非保护价粮棉经营的切入点,支持企业开展订单农业、合同收购、粮棉调销等活动,支持大购大销、快购快销、薄利多销;加强对粮棉市场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发布,发挥信贷杠杆作用,帮助企业控制价格风险;加大促销力度,加快库存周转;完善结算办法,改进结算手段;积极协调和督促财政补贴、粮食风险基金等及时足额拨付到企业,消除挤占挪用隐患。

(四)建立科学监测体系

只要是涉及收购资金的地方,必然存有一定风险,但不同时期、不同业务、不同层面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首先,加强信息的统计、分析和管理,全面真实地反映资产风险,既要反映政策性风险,又要反映经营性风险;既要反映现实风险,又要反映潜在风险。其次,充分发挥会计监督、稽核监督、检查监督的职能作用,做到立体监督,灵敏监测,动态反映,尤其要对企业改制、财务挂账、陈化粮处理等潜在风险实行全程跟踪监测,定期分析和反馈。第三,要对倾向性的苗头和现实性的风险做出迅速反应,果断决策,采取措施,及时控制。

(五)完善监督考核制度

风险防范非常重要,但加强风险防范考核同样重要。风险防范工作质量直接决定了全行信贷资产质量,而资产质量是由分散的单笔业务组成,因此,必须将每笔贷款质量状况都纳入风险防范范畴。首先,明确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管理三个环节的职责,详细记录贷款运作情况,属于哪个环节失查或失误,就追究哪个环节人员的责任以及直接领导的责任,避免“全部负责、全不负责”现象。第二,严明奖惩,对业务操作规范、信贷监管到位、风险控制严格、资产质量较高的管理和业务人员予以精神和物质双重奖励;发现违规操作、疏于监管造成资金损失的行为,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处罚。

三、健全和完善农发行信贷内控机制,建立分级预警体系

(一)建立贷前预测风险机制

一是严格按要求建立审贷分离的贷款决策机制。目前,有些支行因信贷人员不足等原因,并未真正实行审贷分离制度,贷款的调查、审批由同一部门(岗位)一手操办,没有建立分岗管理,互相制约,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运行机制,不能有效避免个别人说了算、以贷谋私及“关系、人情贷款”等弊端。因此应严格按要求认真执行“审贷分离、分级分段管理、集体审批决策”的制度。二是建立科学的贷款风险预测制度。按照行业统一标准对借款户进行信用等级和贷款风险度评估,实行风险量化管理,将信用等级评定与信贷业务分析结合起来,科学预测贷款风险。三是严格贷前调查评估工作。这是贷前风险预测机制的基础和关键。贷前评估要深入调查,收集信息,综合分析,了解国家有关法规条例、产业政策以及国内外市场行情等,掌握项目申报单位的资产、效益等情况,为贷款决策提供科学严密的评估报告。

(二)建立贷时增量风险管理的预警、监测机制

风险识别、监测是风险管理的前提,应根据农发行的自身实际设计好增量风险预警机制的评价指标。对增量贷款的风险预警评价指标主要以购销率和资金利润率为主,以年度购销率和资金利润率的高低来衡量贷款风险的大小。风险预警机制要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贷后检查和年后监测,发出贷款风险的早期预警信号,根据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特点,增量风险预警机制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对企业的购销保本点进行分析。对企业保本点分析应成为农发行增量贷款风险预警的一个重要内容,企业的保本点也是银行贷款风险的一个关键点。“保本点”根据企业的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分析企业保本点的主要指标有保本点销售数量和保本点销售价格等。二是对企业财务、经营状况及库存真实性进行分析。主要是对企业的资产负债、应收账款、库存实物等情况进行分析。三是对企业库存质量和价值进行分析。如果企业商品库存的陈化、陈次粮比率较年初提高,库存价值低于市场价格,信贷人员应对企业进行重点监控。四是其他因素分析。如企业出现内部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水平低、内部案件较多、财务制度不健全、逃废银行债务、拖欠银行本息等情况时,信贷人员要向企业提出整改措施并加强对企业的监控。

(三)建立贷后规避风险机制

对重点状态的分析报告制度,由客户经理负责对贷户的生产经营,产品市场、资金使用和财务效益等情况进行连续、动态、全面的跟踪监测,如发现法人变更、产权转移、抵押物变卖或客户陷入财务困境等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以便及早采取措施防范信贷风险。对因客户经理监管不力造成损失的,直接追究客户经理的责任。当前特别是要密切关注贷款企业的改制动态,积极主动参与企业改制全过程。加强对风险资产的保全,尽量将原有的信用贷款转化为抵押贷款,对原有抵押贷款重新确认抵押品的有效性、合法性、评估现值的足值性,对无效和价值不足的要及时更换和追加,加紧催收,确保各类贷款的法律时效。

(四)建立新放贷款风险责任追究制度

信贷内控机制的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农发行不良贷款不断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严格有效的新放贷款风险责任追究制度。因此建立一套完整、严密、可操作性强的信贷责任追究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譬如,可大力推行并完善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实行新放贷款质量目标管理制度(如企业和贷款大户推行客户经理制),规定新增贷款到期收回比例(可确定为达到99%以上),新形成的“两呆”贷款比例(如不能超过1%)。各支行主要负责人要对本单位新增贷款质量负总责并纳入业绩考核。个人新形成的“两呆”贷款超过规定比例的,或者由于人为因素造成贷款风险的,对责任人实行在岗限期清收,限期不能收回的,实行下岗限期清收,限期内仍不能收回的,要给予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直至解除劳动合同。

(五)建立新增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一是完善风险补偿金制度。要督促企业按照“多方筹集、权属不变、银企共管、专款专用”的原则提取和使用风险补偿金。实行以农发行为第一受益人的库存实物保险制度,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二是落实政策性风险的承担主体。坚持“谁出政策谁负责”的风险补偿原则,建立政策性风险补偿机制,对属于由财政弥补的亏损占用贷款要落实好弥补来源,确保执行政策性业务的粮棉企业得到合理的补贴。

(六)建立完善增量贷款风险承担机制

一是抓好资产抵押担保工作,对企业的有效资产要全面进行抵押。对有条件办理有效资产抵押担保而不办理的企业要暂缓其贷款资格的认定。对一些经营无望、资产负债率大于100%且丧失还贷能力的企业,可将其易于变现、质量和地理位置较好的房地产实施以资抵债,依法办理以资抵债过户手续,实施公开拍卖,盘活存量贷款,化解信贷资产风险。二是利用法律手段化解信贷风险。省级分行要成立专门的法规部门,市级分行要配备专业的法律人员,指导辖内通过法律手段管理信贷资产。对破产企业占用贷款要依法进行清收。基层农发行要积极参与破产企业的清算、资产变现与分配,监督企业主管部门将变现收入用于偿还贷款,努力降低贷款损失。另外,还要建立健全内部稽核审计制度,充分履行其职能,把问题查清查实,如实上报,坚决避免避重就轻或隐瞒不报等不良现象的发生。通过以上措施,达到严格管理、科学决策、层层把关、相互制约的目的,严格控制新的不良贷款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向峰.完善信贷内控机制有效防范增量风险[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月刊,2001,(10).

[2]程盛林.如何防范信贷增量风险[J].企业经济,2000,(5).

[3]黄代发.防范信贷资产增量风险对策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00,(4).

[4]王迎春,郭海霞.浅析粮食退出保护价信贷存量与增量的风险防范[J].甘肃农业,2004,(6).

[5]赵兵.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风险管理初探[J].银行与经济,1998,(4).

[6]从永平.当前农发行信贷管理面临的风险及对策[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1,(1).

[7]毛家才.浅谈农发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及对策[J].社会科学家,2002,(2).

报刊发行的成本控制 篇4

我国报刊发行中的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三个“黑”:一是报纸发行量“黑箱”问题,绝大多数报社(包括一些市场竞争力比较强的主流大报)直到今天对公开报纸发行量仍感到“敏感”,发行量公开透明的制度迟迟难以实现。二是发行竞争手段的“黑暗”问题,发行市场无序竞争严重,低价发行和赠品促销现象仍然较为突出。即使在主管部门的监督下签订了“联盟协议”,在执行中仍然暗地纵容发行员违规操作。三是发行用工“灯下黑”问题,国内报社发行部门普遍存在违法或违规用工现象,迟迟不给发行员解决社保问题。当然,报刊发行出现这些问题,既有报社自身的问题,也有社会环境的问题。笔者认为,建构报刊发行诚信的生态机制离不开“四个意识”。

从行业伦理出发,呼唤报刊发展的“竞合”意识

建构报刊诚信机制的第一个目标是倡导竞合意识,它要求报刊社检省自身的市场竞争行为,遵循共赢的发行市场游戏规则,重建报刊社与发行市场之间的和谐关系,把遵守和维护市场秩序作为重要的价值诉求。发行市场是报社进行报纸交换的场所,现代报刊业不仅要利用市场交易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更要以负责任的态度建构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发行市场环境,从而保障大多数报社的可持续发展。

在缺乏和谐观念的市场情境中,报纸发行决策遵循的是“零和博弈”规则,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方的利益是根本对立和冲突的,无论采用什么策略,一方所得必然意味着其他各方所失,所以零和博弈也被称为“非合作博弈”。这是一种缺乏远见的竞争策略,长期的对立和冲突必将破坏市场的和谐秩序。当前,实行自办发行的各家报纸各自为政,为提高自己的市场份额而竞相降低报价,燃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发行价格战。其结果是发行量虽然上去了,却带来发行成本大幅度攀升,报业整体利润不断下降,导致所谓“低价死循环”。

为结束发行困局,报社必须转换经营战略——由过去单纯的“竞争理念”变为“竞合理念”,不再把竞争对手看作是“敌人”,而是在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竞合状态”中发展自己。现在流行一个新的龟兔赛跑的故事:第一次,兔子麻痹大意睡觉而输了比赛;第二次,乌龟依靠山势,将身子抡起来滚下山而获胜;第三次,因乌龟在比赛的路上设置了一条小河而再次获胜,但几次比赛之后,兔子再也不跟乌龟赛跑了,最后经过协商,乌龟和兔子达成协议,在平原上兔子背乌龟,而在小河中乌龟背兔子,最终双方都到达了目的地。这个故事表明,要结束“低价死循环”现象,各报社决策必须转换经营策略——由过去单纯的“竞争理念”变为“竞合理念”。

有不少人迷信西方学者所提出的报业竞争“一城一报”的规律,提出所谓“赢家通吃,一家独大”的竞争模式。事实上,在西方国家,“一城一报”现象主要集中在中小城市,在规模较大的城市,都有多家报纸参与竞争。美国波士顿顾问公司的创始人布鲁斯·亨德森提出了“三四律”,指在一个稳定的竞争性市场中,有影响力的竞争者数量一般有三个,其中,最大竞争者的市场份额又不会超过最小者的四倍,这个规律也说明了“竞合”的必然性。

从行业规则出发,建构新媒体形势下“新规则意识”

规则是为行业发展服务的,规则也必须随着行业形势的发展而发展。最近几年,报纸受到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冲击,发展形势日益严峻。美国报业协会最近的研究指出,按照传统的计算方法,即按照美国报纸发行量稽核局(ABC)关于发行量的计算模式,报纸发行的有效性被极大地低估了。报纸的实际发行量远远高于ABC核查认定的量,因而主张改写过去关于报纸发行量的计算规则,“重新发现报纸的巨大价值”。

2005年10月3日,美国报业协会提出了“报纸受众数据库”的概念,并对外公布了第一份报纸受众数据库报告,覆盖了全美75个主要的报业市场,内容包括全美报纸前100强的读者量(注意:读者量不同于发行量,读者量需要把传阅率考虑进去)、报纸网站的使用情况和人口数据的综合分析。其中还包含3份全国性报纸的数据,每一份报纸的印刷版读者数据都将按照性别、年龄、家庭收入水平和指定发行区域的发行量分类,报纸受众数据库进一步包括了周末平均读者量、周末累积读者量、周日读者量和连续4个周日的发行量。“报纸受众数据库”是美国报业历史上第一次尝试提供一个覆盖全美报业全行业的数据库,并且将这些数据整合在一份报告中。

美国报业研究专家认为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变革,它颠覆传统的对报纸发行量的“刻板印象”,试图对报纸发行的有效性进行重新建构,“使用读者数量来衡量报纸受众数量,将报纸与其他媒体公平地放在了同一竞技场上”。

在新媒体和其他媒介的冲击下,我国报刊发行的新规则需考虑以下三种情形:第一,报纸的网络版或PDF版是否应纳入发行量中?第二,报纸网站的点击量是否应列入报纸发行量?第三,手机报的发行量是否应纳入发行量中?笔者认为,这些新媒体的发行量应该按照一定的比例计入发行量,否则不符合报刊业发展的新形势。

从报刊发行操作来讲,提升“数据库经营意识”

当前,营销已经步入了“精准营销”的时代,发行也要践行“有效发行”的理念。在这种形势下,质量比数量重要,精确比模糊科学,分众传播比大众传播更有效。因而报刊发行的结构,读者的区域分布,读者的消费能力等关键信息对广告商来说十分重要。但很多报纸并不能回答这些“精确”问题。传统的业务管理型数据库,利用内部局域网和OA系统,对报纸发行运营的日常业务,包括当天报纸的增减、报纸进站出站的时间、运输车辆的线路安排和运输时间、报纸出PS版和印刷的时间、投诉的处理、报款回笼、征订进度、站务管理等,都能够了如指掌。但问题在于,如何利用报刊读者的数据库开展价值增值营销活动呢?这就要求发行部门重新盘点自己的发行家底,依靠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实现发行业务管理型数据模式向市场营销与拓展型数据库模式的转变。

基于数据库营销的发行模式要求把读者作为客户来经营,必须采集具有市场特征属性的营销信息,对个人客户进行完整描述,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归类。主要包括:读者的性别,区位购买力,交通工具使用,年龄购买力,社会购买力,消费偏好,职业稳定性,家庭规模,婚姻状况,有无小孩,有无老人,媒介接触途径偏好等等。如何采集和分析这些营销信息并创新报刊经营模式,这对传统的发行操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从工作思路上讲,提升发行部门的“自主创利意识”

报刊社的关键部门主要有采编、广告和发行及印刷等部门。发行部门的自主创利能力差,仅仅依靠报社的投入和补贴,没有自主创利能力,就难以解决发行员待遇过低,更难以解决发行员社保问题。发行部门必须转变观念,即由过去的后勤部门转变为前沿部门、由耗利部门转变为创利部门。

传统的报业经营观认为报纸是“两次销售”,发行是一次销售,广告是二次销售,其中一次销售是为二次销售作准备和服务,因而发行经营可以是亏损的,由报社广告赢利予以补贴。在这种观念下,发行部门属于服务性的耗利部门,发行经营等同于消耗投入。但在新的规则下,发行有三层含义,一是作为服务的性质,即配合报社完成报纸的分发和投递;二是作为营销的性质,即以最小成本创造性地完成征订和零售任务;三是渠道的性质,即发行部门利用在服务和营销中所形成的渠道网络和客户接触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增值服务和营销项目,实现利润最大化。这种观念变化将带来报业经营的两大变局:一是通过报社的权力下放,发行部门的自主性增强,利用发行部门能够接触到最广大的客户群的这一终端优势,打造发行产业独立的产业价值链,进而具备较强的造血功能和市场开拓能力。发行部门形成一个自主创新、渠道开发的创利主体,进而像广告部门一样,逐步成为报社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发行部门不再是报刊社的附属部门和后勤部门,转而成为报社的战略决策和运营中枢部门。比如贵州日报报业集团创新报业经营体制,由该集团发行中心承办《新报》,该报创办7个月即实现赢利,最高发行量达6万余份,成为贵州一流的时尚周报,在中国大陆首开“发行人办报”先河。

如果单纯依靠发行业务营利,发行业有很多难以克服的劣势:发行是一个薄利产业,每份报纸投递或销售仅能创造2角钱的收益;发行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投入大量体力型劳动力;发行操作的劳动时间集中于每天早晨,闲暇时间比较多。但如果从整合经营的角度看,发行也有优势,一是发行渠道形成了全城覆盖的网络优势,具备完整的入户配送能力,与日益发达的电子商务形成有效对接;二是发行业务能够跟最广大的客户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创造了接触客户的机会,为开展多种经营创造了机会。要规避发行产业的劣势,发扬发行产业的优势就必须进行宽度经营,实现由发行经营向经营发行的转变,将发行渠道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从近年来的实践看,开展以下几种业务比较实际:(1)代理各种外地报刊,把发行专卖店做成报刊精品超市。(2)开展旧报回收业务。(3)开展夹报广告业务。(4)开展分类广告收集。(5)创办和投递专业DM报纸。(6)开展票务等小件速递业务。(7)利用发行车队开展商务配送,例如,与电器商场合作配送电器。(8)利用发行站店面空间开展打字复印或广告喷绘业务等。(9)利用发行总部的呼叫中心开展多种代理业务。需要注意的是,牛奶配送与报纸发行时间冲突,桶装水配送消耗过大的体力,因而不适合发行业兼营。

例如温州日报发行公司开展的多种经营,目前已经开展了夹报广告、代理分类广告、旧报回收和机票等多项业务,2006年仅夹报广告收入500万元,利润近300万元,这些经营收入已经成为提高员工福利待遇的重要来源。目前温州日报发行公司基层发行员平均月收入达1600多元,优秀发行员达到3000元(不包括订报收入),在全国报刊发行界处于较高水平。

作者系武汉工业学院

报刊发行的成本控制 篇5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券管理,风险控制,监督机制

地方政府债券是指地方政府根据信用原则、以承担还本付息责任为前提而筹集资金的债务凭证, 是指有财政收入的地方政府及地方公共机构发行的债券。我国在要初次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同时就面临了一系列问题, 包括中央和地方财政负担严重、地方政府财政能力不足等。而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才在起步阶段, 还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制度和规则。因此, 在这样的背景下, 就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现状、管理、风险控制以及如何完善监督机制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一、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必要性分析

(1) 有利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完善分税制。分税制改革后, 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分税级别的建立已经有了大概的轮廓。因为《预算法》的限制, 地方政府无法行使发债的权利, 也就是说地方政府的财权不完整。因此, 在某种程度上, 地方政府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财政体系。这也产生了许多问题, 突出表现在财政收入向上集中, 而财政负担在向下压制。

(2) 有利于规范地方政府负债行为, 使地方政府债务显性化。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举措之一是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同时也能缓和地方财政的困难局面。尽管我国在法律上禁止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但其实, 这么多年来看, 地方政府或多或少都存在或明或暗巨额债务。在粗略统计下显示, 整个地方政府最少有1万亿元以上的巨额债务, 而且大多都是隐性的债务, 使乡镇政府欠的债务就有2200亿元。

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监督的风险控制举措

(1) 建立政府债务的统计、报告和风险监测体系, 建立完备的地方债务预算。地方债务的相关资料数据分别分散在各个部门, 统计口径不一致, 很难了解清楚政府的负债状况。以强化地方负债的管理为目的, 设置完整和统一口径的体系已经迫在眉睫了。一为设置统计地方负债的基本数据库。二为对地方负债规模进行抑制并且定期对风险进行预测。负债规模的抑制包括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抑制, 一个为了增强银行和非银行机构举债的规范性, 另一个为了提高地方政府的约束力。

我们国家的分级财政制度带来了一级政府、一级预算的特色, 而在完整的预算系统中债务的预算是重中之重, 特别是在地方政府能够行使发地方债的权力之后就要马上制定适宜的预算制度, 提高负债支出的合理性。完整地进行负债预算的意思是负债状况、类别和项目都要完整。不仅如此, 根据负债还款时间长的特性, 地方负债预算能够制定中期还款的计划来代替长期还款这种计划, 并一年一年地进行完善。这样能够体现债务预算的连续性, 更好地考察政府债务在预算期内的变动趋势及执行情况。可借本次中央代发地方债之际, 尽快着手建立地方债务预算, 为地方直接发债创造条件。

(2) 完善审计监督制度, 建立追溯问责制度。审计部门是一个能够在管理债券过程中进行监督的部门, 它需要全盘审查地方的发债、债券的销售、负债的清偿和集资后资金的用途、效率, 也是一种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的举措, 并且需要让地方政府按期公布审计部门在该地发行债券期间制作的审计报告。

同时, 短期的地方执政和长期的地方偿债是我们不得不面临的困难。为防止前一段时间的过度举债, 给后任政府留下债务包袱, 须要建立地方发债的责任追究与处罚制度。运用项目责任人首席问责制, 责任人必需要有三年至五年的追溯离职期限, 发现严重情况的人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各个主要考察官员不仅要考察责任人在任职期间发行的债券范围, 也要考察他离职后金额利用率的情况。

(3) 建立信用评级制度, 强化信息披露机制。不同于中央发行的国债, 它不需要对信誉评定等级。而与之相反, 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就一定要通过严厉的信誉评定的过程。由于地方政府存在规模不等的隐性债务, 并且地方财务能力也存在不同的差距, 因此导致不同地方政府有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 所以投资人一定十分注重查看一些关于债务风险的信息, 然信誉的评级制度能够处理投资人和地方政府资信相称的问题, 保证地方顺利发行债券。同时, 信誉的评级也是地方债在银行间定下债券市场利率的的首要凭据。

三、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监督机制的构建

(1) 市场约束机制。市场约束机制是按完全分权的特点发展起来一种地方债券管理机制。在此情况下, 地方政府能够考虑本地资金需求和经济市场供给情况来决定要不要发行地方债券以及金额数目。这种机制需要满足其资本市场完全自由开放的要求;投资者可以完全了解地方政府财政状况。

(2) 制度约束机制。制度约束机制的情境下, 中央大多依靠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监管和限制地方发行该地的地方债。也就是说, 按照相关的条例规定限制地方政府的活动, 可是实际上中央不进行直接干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运用这种机制, 就是拟定精确的规定, 来限制各级政府的债务活动, 机制本身必须有较高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必须严格遵守。其实, 机制自己的特性造成接收法律法规监管的地方政府负债的灵活度肯定低下, 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逃避法规的行为。为了满足这管理模式高效的要求, 政府组织部门设置现代化信息管理体系的计划必须提上日程, 这样就能又快又准地提供各项财务资信。

(3) 合作管理机制。合作管理机制是以较大程度分权为基础而建立的一种地方负债管理制度。在此情况下, 地方政府通过参与订立宏观金融政策指标和其他有关目标, 并且和中央在各地方政府的财务方针与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相协调的情况下, 能够让地方政府自己决定是否发债。该种管理机制有助于加强各级政府间的对话和交流, 它只在财务秩序相对好并且保持传统的国家产生作用, 反之则没有较大的作用和影响。

对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风险控制和监督机制进行研究, 能够正确引导地方政府发行本地债券的活动, 提高地方政府债务的显性性质, 为解决地方政府负债风险提供有效的策略, 处理地方财政面临的困难局面, 继而探索出管理和监督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方法, 为解决地方债务问题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黄芳娜.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研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

[2] .卢宗贝.我国地方债发行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时代金融, 2013 (17) .

[3] .宋晓晶.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问题的思考.经济研究参考, 2011 (17) .

报刊发行的成本控制 篇6

关键词:地方政府,公债,风险分析

一、国地方公债发行现状与问题

(一) 地方公债的内涵

公债是指的是政府为筹措财政资金, “以其信用为基础, 按照债的一般原则, 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1) 即政府凭其信誉按照一定程序向债权人出具的, 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一种格式化的债权债务凭证。根据公债发行主体不同, 可分为中央债 (国债) 和地方债。我国地方政府无权以自身名义发行债务, 故人们常将地方公债与国债等同起来。

作为政府可以运用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 公债是现代国家的收入主要来自税收, 当国家税收“入不敷出”时, 举债就成为最方便快捷的融资途。有学者指出, 当代国家正在从租税国家走向债国家。 (2) 但是, 国家的债务过重将导致国家破产, 而威胁到人民的生活。

(二) 我国地方公债发行问题与现状

根据初步的统计, 截至2009年, 中国国债余额大约为6.2万亿元, 按照国际标准, 尚在安全范围之内。但是, 近一年来积聚膨胀的地方政府债务令人担忧。

央行调研结果显示, 截至2009年5月末地方政府的3800多家投融资平台总资产近9万亿元, 负债升至5.26万亿元, 平均资产负债率约为60%。5.26万亿元的负债相当于去年全国GDP的15.7%, 全国财政收入的76.8%, 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的161.35%。在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中, 项目贷款余额在6万亿元以上, 超过全部融资平台贷款比例的80%。从地方平台公司贷款债务与地方政府财力对比来看, 债务率为97.8%, 部分城市地方平台融资贷款债务率超过200%。据报道, 某地市级融资平台2008年末贷款余额仅有12亿元, 2009年迅猛上升到60亿元, 为上一年的5倍。尤其是许多县级平台公司的融资来源中, 银行贷款占90%以上。

同时, 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事实是:在当前我国财政体制框架下, 地方政府并不是独立的财政主体, 缺乏独立的财政收入, 其独立身份和义务主体地位也值得商榷, 因此也就没有独立承担公债发行所带来的法律责任。强烈的举债冲动和地方政府自身缺失的内在制约, 日益庞大的地方公债所带来的巨大风险最终要中央承担。

二、我国发行地方公债存在的风险分析

(一) 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长期以来,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于中央和地方财政、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以及资本市场。而无论是中央财政还是地方财政, 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都存在很大的困难。商业银行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贷款也有诸多局限性, 其资金来源以短期存款为主, 而基础设施具有建设周期长、微利经营、现金回流慢等特点, 从而限制了一般商业性资金的投入;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也有限, 且贷款对象侧重于全国性基础设施项目;资本市场应是市政建设筹资的重要渠道, 并且我国己经开始利用国际资本市场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筹措资金, 但国内资本市场还远未有效的利用起来。因此, 改变我国基础设施落后、投入不足的现状, 必须转变思路, 按市场经济的要求, 逐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筹措新体制。 (3) 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筹集资金主要是用于私人资本无力或不愿兴办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如修建公路、铁路等社会公用设施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靠发行公债筹集资金, 既不会给税收在特定年份带来突然增加的压力, 又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资金来源。由于城市政府的举债收入大多是用于能带来收益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收益本身就可偿还一部分债务, 因此如果在相当程度上可实现公债基金本身的良性循环, 则不会给地方政府的财政造成很大负担。

(二) 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风险性分析

地方政府债券虽然是以政府信用为担保, 用当地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性项目建设的有价证券, 但仍不能避免风险的存在。地方政府债券行, 一方面作为地方政府的融资工具, 另一方面又是金融市场的投资产品, 联结财政和金融两大领域, 具有独特的风险特征。

首先是信用风险。地方政府公债偿还的潜在风险。

从某种意义上, 可以说地方政府不愿或不能偿还债务, 是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一方面, 虽然《预算法》明令地方政府不得举借债务, 但各级地方政府或通过组建城市建设投融资公司, 或通过委托建设, 或通过其下属企事业单位出面筹资等方式负债运营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且呈现明显的隐性化趋势。另一方面, 我国目前对于地方政府缺乏健全的责任约束机制, 而且由于“条块分割、多头举债、多头管理”的局面还未被打破, 加之缺乏相应的预警系统和必要的信息披露机制, 内部监督松弛, 财务管理不规范, 也降低了清偿能力, 致使债务清偿可能出现困难。

地方政府债券分为一般责任债券和收益债券两种类型, 一般责任债券是以地方财政收入作为偿债来源;收益债券则是以项目的实际收益进行债券本息的偿还。但不管是地方财政收入还是投资项目的收益水平, 都会存在若干不确定因素, 从而造成发债主体不能履行其对本金或利息的契约性支付, 构成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即使是在债券市场非常成熟的美国, 也仍然存在。如美国1975年发生了22.5亿美元的地方政府债券违约——纽约市票据违约, 是历史上最大的地方政府债券违约案之一;又如美国次级债危机所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对美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打压使得美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出现疲软。所有这些都引发了众多投资者对地方政府债券信用的质疑。因此, 在我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首先要做好对信用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其次是财政风险。地方政府发行公债构成了地方政府的或有负债, 地方财政要相应地承担连带责任, 我们把这种风险称为财政风险, 它实际是地方政府债券在发行、运作及管理等各个环节的风险的一种累积和转移, 一旦爆发, 必然加重地方政府的负担。财政风险是地方政府债券面临的特有风险, 中国作为单一制国家, 地方财政风险最终将转嫁给中央政府, 形成中央的财政压力, 尤其当地方政府出于政绩的考虑过度举债时, 财政风险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中央政府现实的财政负担。

第三, 操作风险。地方政府债券的操作风险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债券在发行过程中的暗箱操作、募集资金使用过程中的不透明、违规挪用等等。操作风险往往最难察觉和防范, 尤其当发债主体是地方政府时, 公众对于政府往往难以形成有效监督, 更加剧了操作风险。

(三) 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风险控制缺失的制度分析

首先, 地方政府的发行主体资格分析。

我国《预算法》第28条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 不列赤字。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 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由此可见, 我国法 (中央) 发行公债 (限于建设公债) , 但对公债采取一般禁止的态度, 除非有法律和确规定。

这即是说:我国的《预算法》虽然在规定地方政府预算不列赤字的同时, 亦规定地方政府不得发债。但在具体实践中, 这句话被理解为地方财政不得举借债务。为了不违反这一规定, 地方政府是通过指定一个代理企业来举债, 而由地方政府对债务提供担保。《担保法》规定, 国家行政机关不得对外提供担保。此规定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为国家的行政机关从国家财政预算得到的拨款是履行其行政职能的必要经费, 如果行政机关对外提供了担保, 一旦需要履行担保的代偿义务, 其行政经费就要发生亏空, 就无力正常履行其行政职能了。然而在实际的政策解释和司法实践中, 财政部门把这项条款理解成为各级财政也不得提供担保, 并规定各级地方政府不得对外提供担保。因此, 地方政府也不允许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负债提供担保。这样一来, 地方政府负债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行为就没有了法律和国家政策的依据。

但另一方面, 为使城市建设债券顺利发行, 在对实际发债额度进行审批时, 国家有关部门对发行主体未作严格限制, 这使法律和实际操作有很大的距离, 从而给债券的信用等级、债券担保人、债券利息税等问题都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其次, 地方政府公债发行规模分析。

一方面, 由于地方主义思想的存在、区域之间的财政竞争压力以及居民的偏好, 一些地方政府往往过分强调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导致这些地方政府超负荷大量举债, 而一旦债务到期无力偿还债务, 则会危及地方财政, 乃至产生地方政府破产的危险。但由于我国现行财政体制, 中央政府财政不可能让地方政府破产, 从而使中央财政被迫为其债务买单, 对中央财政构成威胁。另一方面, 在“风险大锅饭”的体制环境下, 地方政府发债的风险几乎都可以通过外部解决, 如上一级财政为下一级财政兜底, 下一届政府来承担上一届政府的未尝还债务等, 这样, 在没有强有力约束机制的情况下, 地方政府可能就会产生无限制发债的倾向, 产生较高的地方债务规模失控风险。

第三, 地方政府公债收益运用效率分析。

一方面, 我国政府职能比较多样化, 地方政府职能缺位现象普遍存在, 其本应履行的公共职能未能有效履行, 容易造成发行债券所融来的资金未能得以合理高效的配置使用。而且我国地方政府人员较多, 开支也多, 很难保证债券发行收入能合理运用而不被挪用。

另一方面, 在我国实践中, 地方政府的责任常被等同于地方政府官员的责任, 一些地方政府的政策及信用易因主要领导的人事变动而受影响, 从而使得这些地方政府的政策缺乏连续性, 朝令夕改, 难以保证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的运用效率。

三、对控制地方政府发行公债风险的措施和政策建议

(一) 完善地方政府发行公债政策法律保障体系

首先是修订《预算法》。《预算法》第二十八条已经成为阻碍了我国现行条件下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法律障碍与制约。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出现的所谓准市政债券, 就是为规避该条规定而产生的一种融资方式, 其运作的难度及成本远远超过了地方公债。准市政债券的出现足以说明地方公债在我国的可行性、必要性及适用性。准市政债券的出现使《预算法》第二十八条的现实意义逐渐弱化, 我国应根据现实的需要, 对该条内容进行修订。2009年2月17日十一常委会第十八次委员长会议听取了《国务院关于安排发行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的报告》首次在公开文件中提及地方公债。次日下发了《2009年地方政府债券预算管理公债进入实质发行程序。从制度层面认可了地方发行公债的主体性。因此, 是需要对《预算法》作修订, 就可以使地方公债发行在不违反《预算法》的基础上合法运作。此举可为地方公债发行的运作清除法律障碍。

其次是建立地方公债发行的专项法律。目前, 我国的地方公债发行运作基本上遵循着《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和《企业债券发行与转让管理办法》, 这样按照企业债券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公债发行的正常运作, 因而有必要建立地方公债发行的专项法律。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相应条件的逐渐成熟, 可以考虑制定《地方公债法》, 对地方公债的发行、承销、担保、登记与托管、信息披露以及罚则做出相应的规定, 使地方公债发行运作有法可依, 并使其整个运作过程有明确的法律保障, 全面禁止“赤字债”现象的发生, 确保地方公债发行资金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而非弥补经常性收入的不足。

第三是完善配套政策法律。一是通过市场化的手段, 确定地方公债发行的利率, 并报有关部门备案;二是对地方公债发行的投资收益制订具体的减免税政策;三是向商业银行开放地方公债发行市场, 在政策上允许商业银行投资地方公债发行;四是允许地方公债发行在全国性证券交易市场上交易, 并创造条件开办地方公债发行的场外交易, 提高地方公债发行的流动性, 降低其投资风险。

(二) 完善分税制制度

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关键是地方政府要有独立的举债权和财产权, 这需要建立在以“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责权分开”为特征的规范的财政体制基础上。为了避免允许地方政府发债而造成债券市场紊乱, 最好的办法是深化分税制改革, 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彻底分开。可以先在中央和省两级财政之间进行财权和事权的界定, 从而实现中央和省两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独立, 之后再理顺与地市级政府的关系。要实现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关系的独立, 还需要建立地方财政破产制度。我国原有高度集权的财政体制, 导致了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过度依赖, 不解决这一问题就很难抑制地方政府过度发债的冲动, 而解决办法就是通过地方财政破产制度, 实现地方政府财政的真正独立。

(三) 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公债发行监督机制

首先是由地方政府成立地方公债发行部, 与中央财政、计划部门统一安排地方公债的发行。对发债项目认真考察, 控制额度, 建立完善的信用考评体系。

其次是项目选择和利率确定都十分重要。在项目选择上要尽量选择发行那些现金流充足的项目, 如公路、桥梁、机场基础设施, 因为其建成后便会有较稳定收入;地方债券的利率可稍高于国债, 因为国债的风险相对要小。

第三是建设地方公债发行的监控机制。我国可实行地方公债监管方案的制定、审批和实施相分离, 即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监控机制应由中央政府、地方权力机关、地方审计部门组成, 对是否发行地方公债, 其规模、期限、利率、偿还办法以及具体的用途及效益等进行全面的监控, 以增强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避免监管中的单一性和片面性。

四、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 国内地方政府发行的公债的冲动依然不减, 其风险的积聚与膨胀日渐显明。但是对于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权限、责任与义务, 风险的分析与控制各项法律与制度仍不完善, 因此, 通过完善地方政府发行公债政策法律保障体系、分税制制度, 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公债发行监督机制, 对于各地发行公债依法进行风险评估, 明确风险责任, 具有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①刘建文、熊伟著:《财政税收法》, 法律出版社, 2007:71。

②蔡茂寅:《论公债的宪法课题》, 《李鸿禧教授六秩华诞祝贺论文集———现代国家与宪法》, 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1997:1405。

报刊发行的成本控制 篇7

由作者王宗昌编著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实例分析》一书,由中国电力出版社于2011年1月正式出版,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实例分析》一书是作者集合众多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及通病防治的大量实例分析。结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和建筑行业规范,规程,对工序操作过程的方法措施有针对性的介绍,内容以质量控制及通病防治为主,详细介绍符合规范要求的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为能帮助施工现场技术人员了解和掌握现行施工规范及标准的正确应用,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结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建筑抗震加固及预防措施、建筑工程渗漏预防、建筑保温节能质量控制5个方面。

本书内容全面系统、方法具体实用、措施有效、内容丰富,可操作性强,适用于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施工质检人员、监理人员、工程质量监督、结构设计人员、质量检查及建筑院校师生等学习参考。

报刊发行的成本控制 篇8

一、文献回顾

国外学者关于上市公司IPO发行成本的研究大多依据Ritter的划分方法:企业IPO发行成本分为直接成本(Direct Costs)和间接成本(Indirect Costs)两部分。[1]P268-281直接成本包括承销费用、中介机构费用和印刷费用、宣传广告费用等,间接成本一般表示为IPO折价,将IPO发行成本定义为发行人对新股的首次持有者(Initial Owners)的一种低于市场价值的临时性损失,发行人如此作为的目的在于保证二次发行融资。[2][3]P293-420

IPO折价是拟上市企业(发行人)在新股发行中承担的一项间接损失,是对投资银行的道德风险成本[4]P955-975和对信息灵通者的补偿[5]P187-212,因此发行成本的变动会形成IPO数量的波动。[6]P421-429企业在发行之前和发行之时,将本企业质量信号向市场传递[7]P303-324,信息披露越多,越提高发行人的透明度,越有助于减少因信息传递不对称而带来的投资者对企业价值信号不确定,从而减少IPO筹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8]P213-231;[9]P1-17上市公司直接成本的研究多集中于承销商声誉与承销费用关系[2][10]P51-60;[11]P3-20、中国IPO市场审计成本效益与抑价率关系[11][12]P23-29等方面。

国内学者鲜有对IPO筹资成本的独创性成果,更多研究显示于使用国外经典理论和模型来印证、解释国内IPO企业筹资成本及其影响因素。(1)我国民营企业上市既面临直接成本,还必须为上市支付巨大的转型成本;同时,在民间金融发达地区,民营企业还承担了独特的机会成本———通过上市融资而放弃了债务融资的便利构成的IPO机会成本。[13,14]中国民营企业IPO发行成本在不同年度、不同发行方式和发行规模方面都有显著差异,其中发行规模、市场情况、首发方式显著影响着中国民营企业IPO发行成本。[15]

二、思路、数据和方法

本文把企业不同所有制性质与企业IPO承担的发行成本两者看做重要因果联系,以此作为本文分析的逻辑起点。通过吸收Ritter理论及其发行成本的分类,将我国上市公司分为国有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2)研究两类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募股时承担发行成本规模、结构和影响因素方面的差异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此差异特性,并以我国A股市场发行上市制度改革为主线,将发行制度和定价制度内置于发行成本模型。

为此,实证数据选择的样本为1999年1月到2008年12月底中国A股市场全部首次公开发行的上市公司,不包括B股上市公司。数据来源于“国泰安研究服务中心”(GTA-RSC)的“中国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研究数据库(A股)”。样本剔除了指标(如发行成本、抑价水平、发行前财务成本)数据缺失的公司数据,并且还剔除了A股金融行业(银行、证券、信托和保险公司)IPO公司数据。(3)

三、IPO企业的发行成本

(一)度量发行成本

参照Ritter(1987)的分类,笔者将中国国有上市公司与非国有上市公司IPO发行总成本设定为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之和。直接成本是企业为获取市场对本企业投资权益需求的信息集合而支付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间接成本是市场投资者获取发行人发行股票后而得到的收益,即IPO折价,对于发行人来说这是发行公司股东向投资者的一种财富转移。用企业IPO折价度量国有上市企业、非国有上市公司的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中介机构费用、上市费用及交易费用和新股上市推广辅助费用,具体说来主要包括:证券承销商的承销费、资产评估费、会计师费、财务顾问(保荐)费和律师费。

(二)IPO企业发行成本的统计描述

在样本区间内,以政府或国有控股公司为最终控制人的企业占60%。中国A股首次融资百亿规模级别的企业并不多,且全为国有上市公司;样本区间内A股企业平均融资119899.9万元,非国有企业首次融资规模平均为40799.8万元,远低于国有上市公司的首次融资规模(约为110175.2万元)。这说明在中国A股市场上,非国有企业的融资能力比国有企业的融资能力相差甚远,国有企业获得的首次融资能力约为非国有企业的2.7倍。表1为发行成本的单频数据描述,非国有企业成本构成的绝对值明显低于国有企业的各项发行成本,但是从相对值看来,结果未必如此。在发行总市值指标比较上,国有企业上市融资的动力更强于非国有企业。非国有上市公司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总额分别为国有上市公司的0.711、0.395倍,平均值指标比较亦能如此反映。但是比较相对值指标更能揭示因所有制不同而承担IPO发行成本的不同影响程度。国有上市公司直接成本只是其发行总成本的2.47%,而该指标在非国有上市公司样本里为4.2%;间接成本是按照经市场收益率调整后的折价费用数据计算的,结果也显示国有上市公司的折价费用占发行总成本的比例高于非国有企业的比例,并且国有企业往往有高于1倍的折价费用(101.26%)。

表1数据揭示了无论是什么样的所有制性质,其首次上市融资费用大部分来自于间接成本,间接成本在发行总成本的份额远超了直接成本对发行总成本的影响。非国有企业的发行总成本占发行总市值的54.29%,国营企业的发行总成本为49.33%,说明非国有上市公司发行成本绝对值小于国有上市公司,但其发行总成本对发行总市值的影响程度比国有企业大。笔者认为,参考中国证券市场IPO发行制度市场化方向改革的历史,该证据事实背后的解释是相对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国有上市公司具有较好的融资规模(所以绝对值较高),得到了外溢的规模效应;而非国有上市公司受限于融资规模,相关成本没有达到规模效应。

不论是非国有上市公司还是国有上市公司,发行成本各项构成都未能服从正态分布。从表1的偏度、峰度两项指标来看,两类上市公司的发行成本都显示出了“左偏、右尾、高峰”的不对称分布。发行成本非正态分布特征正显示了中国证券市场首次发行与上市制度改革的动态变化,企业IPO发行方式、承销方式和发行定价方式历经改革,逐渐趋于市场化方向。(4)

四、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一)变量选择

因变量由企业上市发行总成本、上市融资直接成本和上市融资间接成本构成。为便于不同子样本企业之间数据可比性,解释变量的三个成本指标均采用比率指标,其中:

上市融资直接成本=平均每股发行费用÷发行价格×100%;

间接成本=经市场指数调整后的IPO首日超额收益率(折价水平);(5)

发行总成本=(直接成本+折价水平)/(1+折价水平/100)

自变量由发行规模、发行前每股盈利、中签率、定价方式和发行方式等因子组成,自变量的相关统计描述如表2所示。

发行规模对发行成本的影响表现在,一是发行规模小的股票通常比发行规模大的股票更具有投资性(投机性),IPO折价程度更高;二是中介机构与发行人就委托事宜谈判和形成契约性收费往往依据IPO发行规模,并且根据发行规模的一定比例收取中介费用。

发行前每股盈利指标反映了发行人的盈利能力。盈利能力较强的企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投资者信赖度加深,认为IPO定价接近企业实际价值,折价发行概率和程度较低;盈利能力较好的企业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因为其在资本市场的再融资可能性更大,承销商为了保持与其良好的长期合作,在肯定其较低的承销风险的同时也会从优收取承销费用。发行前每股盈利与企业IPO发行成本成负相关。

相关研究表明,IPO折价率与中签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低中签率意味着申购失败的风险大;中签率代表市场对新股的相对需求,是投资者对该股票的评价好坏程度。在行为金融看来,中签率也反映了投资者情绪和市场环境,投资者情绪直接影响了企业上市动机。

不同的定价方式和发行方式对IPO的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造成影响。我国新股发行过程中确定新股价格主要有竞价、定价和询价方式。我国企业IPO选择的首发方式主要有四类,即向二级市场配售、上网定价、全额预缴和定向配售。其中,前两者属于定价发行,全额预缴属于询价,定向配售属于定价配售。

(二)模型设定

基于上述考虑,构建我国国有上市公司、非国有上市公司IPO发行成本回归方程如下:

下标S为所有制形式,S=1为非国有上市公司,S=2为国有上市公司;下标i为样本数据的第i个企业;EXCS为直接成本,由发行费用与筹资总额之商定义,表示发行人每筹资1元所有者权益所要支付的发行费用;INCS为间接成本,为经市场调整的上市首日收益率;TOCS为上市企业发行总成本;LN(Size)是发行规模的自然对数;Npps为企业发行前每股盈利;Plot是上网发行中签率或向二级市场配售发行中签率;PD1,i是首发方式的虚拟变量;(6)PD2,i为定价方式虚拟变量。(7)

五、实证与结果

首先采用Kendall相关分析方法计算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强弱程度和方向。一般说来,如果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为中性或低度,那么多重共线性不会显著影响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上文选取的自变量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可以进行回归分析。在模型线性回归过程中,采取逐步回归法进行估计,并加以VIF、DW值等参数进行共线性、异方差等诊断,以保证实证数据的有效性。

注:(1)相关系数右上方标注“**”表示显著性水平为1%,“*”表示显著性水平为5%。 (2)表中上三角部分数据为国有上市公司自变量的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下三角部分数据为非国有上市公司自变量的Kendall’s tau-b相关系数。

表4是有关中国A股市场上不同所有制企业上市公司的发行成本影响因素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到,变量Ln(Size)对非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上市融资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发行总成本都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各子模型中该变量t值在1%的水平上通过检验,Sig<0.000)。变量Ln(Size)系数为负值,说明发行规模越大,对发行成本构成水平越低。该变量的整体影响方向之下存在不同的影响程度:发行总成本及其直接成本构成中,非国有上市公司的Ln(Size)变量影响程度甚强于国有上市公司;间接成本模型中的影响程度变化较为缓和。这种影响程度差异说明发行规模效用:平均发行规模较大的国有上市公司,直接成本和发行总成本存在显著的规模效应。

前文表2数据显示,每股盈利指标的两类企业比较中,非国有企业上市前的盈利能力比国有企业高,而且国有企业的盈利标准差比非国有企业的标准差大,说明国有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差别大。表4回归结果显示,Napps变量在非国有上市公司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发行总成本模型估计中存在统计上的不显著,发行前每股盈利指标不是市场投资者、承销商等IPO参与人的判断指标。在国有上市公司的间接成本和发行总成本模型中,变量Napps存在负效应。每股盈利数据对国有企业间接成本影响为负,说明该指标数值越大,抑价水平越低,对国有上市公司承担的IPO发行成本起“减负”作用。

Plot变量是市场投资者情绪的反应,是投资者基于新信息对IPO公司未来事件预期的行为特征。正确掌握了IPO公司的有关新信息并不会对IPO首日上市价格产生剧烈影响,但新信息中错误信息将引起投资者认知偏差,甚至引发市场的“羊群效应”。表中回归结果显示,Plot变量对直接成本构成不具有影响作用,但其显著作用于间接成本和发行总成本。非国有上市公司间接成本模型和发行总成本模型中中签率指标的估计值明显高于国有上市公司。非国有上市公司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前者中签率越低,投资者非理性交易越高,且都是显著的;配合模型中定价机制的虚拟变量数据,询价制下我国IPO股票的折价行为仍然存在大量的市场投资者(大部分为中小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中签率是市场对企业个股的相对需求程度,表示了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对企业内在(公允)价值的评价高度。这种评价基于企业发展前景、企业股权结构、企业所有制性质或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等因素。极低的新股中签率既表明投资该类新股的失败可能性增大,更表明市场对该类股票有较大的投机价值,上市公司需要承担更大的间接成本。

发行方式选择是企业IPO活动中重要作用因素,并直接影响首日收益率和发行费率。变量PD1,i对非国有企业直接成本的影响甚于间接成本的影响;国有企业IPO发行成本中PD1,i的影响速率减弱了,并且询价发行制度对国有上市公司IPO折价费用不具显著性。总体而言,非国有上市公司IPO发行成本受不同发行制度的影响程度显著高于国有上市公司。国有上市公司通过网上询价等网络发行的IPO首日收益率在不同公司之间的差异性缩小,并且这种缩小的差异程度弱于非国有上市公司。比较两类所有制性质企业的PD1,1和PD1,2系数,发行方式由新股配售、上网定价到上网竞价、上网询价方式的转变,国有上市公司的直接成本(主要是发行费率)保持了相对均衡状态,这从另一角度说明中国IPO市场化程度并不是很高,承销商与保荐人所获取的风险补偿费用没有显著提升。

通过发行价格和市盈率,IPO定价机制从累计投标定价到控制市盈率定价(1999年样本时间开始),再到累计投标询价方式,变量PD2,i反映了发行定价机制对企业IPO发行成本的影响。系数为负PD2,1向系数为正的PD2,2的转变说明中国IPO发行市场从2005年实行询价制以来显著减少了IPO折价费用,成本控制过程中多了一道市场化选择路径。混合定价机制(即累计投标定价与控制市盈率定价方式)对非国有上市公司的间接成本影响没有显著性,原因是该阶段的非国有企业上市融资正处于低潮期,样本数量不构成模型估计的统计意义。混合定价机制对国有上市公司间接成本也没有显著影响,原因不仅在于为国有企业改制需要,该阶段IPO发行审批倾向于国有企业;而且出于股票市场平稳发展的需要,市场发行定价时还有意识地控制高价发行新股,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个股价格炒作。

上述模型在回归估计过程中都进行了诊断检验,具体的检验参数如表4中VIF值、F-P value、DW值等所示,在此不再赘述。模型的整体解释能力较为合理,拟合优度值均在合理解释范围。

非国有上市公司企业IPO融资成本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

国有上市公司企业IPO融资成本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

六、小结与思考

基于变量选择和相关关系检验,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发行成本及其成本构成进行了模型估计,回归结果显示估计拟合程度较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和印证前述理论。三个模型分别考察了非国有上市公司和国有上市公司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发行总成本的相关因素。模型回归结果证据显示,非国有上市公司普遍受到IPO发行规模因素的影响,同时其发行制度和IPO定价机制对非国有上市公司的发行成本及其构成因素都具有重要的显著统计意义。结果还发现,与非国有上市公司比较而言,国有上市公司的间接成本受累计投标询价制度和询价发行方式两变量的影响程度更大,权数更重;同时,发行前每股盈利指标的影响力更大地指向了国有上市公司的发行总成本。

前述回归结果的数据解释中,不论是非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抑或是国有上市公司,一旦间接成本作用于某解释变量,该变量亦影响于上市公司的发行总成本,并且影响程度依赖于该指标对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贡献权重”———若该指标对直接成本不具统计意义,则该指标在发行总成本中影响作用会有所弱化。

证据显示了,不论所有制性质是否相同,现行的询价制度增加了上市企业的直接成本,但折价水平(折价费用)也由此而下降,使得企业首次发行总成本呈下降趋势。这也说明了我国IPO发行上市制度的市场化沿革取得“数量级”的成效。

报刊发行的成本控制 篇9

一、风险投资对创业板公司IPO抑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1. 样本选取和数据处理。

本文选取2009年10月30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样本容量为355家公司。本文将有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定义为IPO时前十大股东中有风险投资机构支持的公司。具体判定标准如下: (1) 根据公司上市时公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公告书》及《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里披露的十大股东确定风险投资范围, 即使有风险投资支持但中途已退出, 或者由于持股比例较小而未出现在十大股东名单之内的均被排除。 (2) 风险投资的认定以根据清科研究中心出版的《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名录》及中国投资协会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创业投资行业发展报告》中各省市备案的风险投资机构名录为准。 (3) 虽未出现在上述名录中, 但公司以“风险投资”或“创业投资”命名的, 也被认定为风险投资机构。

考虑到异常值的存在, 本文对355家样本公司进行最大和最小1%的缩尾调整, 最终得到347家公司样本。依据前述标准, 其中有风投背景的169家, 占比48.7%, 无风投支持的178家, 占比51.3%。创业板公司IPO的交易数据来源于中国股票交易市场数据库 (CSMAR) , 同时本文手工搜集了创业板公司IPO前三年的总资产、净资产回报率 (ROE) 等财务数据。承销商声誉、风险投资机构排名等信息来源于清科研究中心报告及投中集团的 (VCSource) 数据库。

2.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定。

本文使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在截面回归模型中, 我们除了考虑风险投资的影响外, 另外选取了上市首日换手率、发行市盈率、网上发行中签率、上市前资产规模、净资产收益率等控制变量。出于稳健性考虑, 我们分别使用IPO首日回报率和经市场调整的首日回报率作为因变量来度量抑价程度。

本文建立如下回归模型来检验风险投资与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抑价的关系:

其中:IPO= (P1-P0) /P0, P1为上市首日股票收盘价格, P0为发行价格;IPO= (1+IPO) / (1+MR) -1, MR为上市当日的市场收益率;UNDERWR, 主承销商声誉, 以中国证券业协会券商2009~2012年排名赋值, 年均排名前15名的为高声誉, 赋值为1, 低声誉赋值为0。

3. 实证结果与分析。

本节中将对影响IPO抑价程度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表2中列出了回归方程 (1) 中解释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从结果可以看到, 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低, 不会因为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而显著地影响回归结果。

注:括号中为t值。*、**、***分别代表结果在10%、5%和1%的水平上双尾显著 (下同) 。

表3报告了方程 (1) 的回归结果。结果显示, 在我国创业板市场上, 无论是用首日市场回报率 (IPO) 还是用经市场调整的首日回报率 (IPOm) 来衡量IPO抑价程度, VC的系数都显著为正, 即VC的参与提高了企业IPO抑价的程度, 支持声誉效应假说。衡量投资者情绪的两个变量——网上发行中签率和首日换手率均表现出与IPO抑价率显著相关。这表明市场非理性投资行为的泛滥是造成IPO出现超额收益的主要原因。Ln ROE和Ln TA的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 较高的市场认可度能够减弱公司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从而降低IPO抑价率。因此, 本文认为, 向外界发送公司价值核证信号靠的不应该是风险投资等第三方机构, 而恰恰是公司本身。承销商声誉和地域属性等控制变量对VC抑价水平无影响, 且被引入方程后不影响上述变量的显著性。使用VC*VC-shr的交互项替代VC后, 系数不显著, 这表明风险投资的参与才是引起IPO进一步抑价的主要因素, 与风险投资持股比例 (VC-shr) 的多少无关。

二、风险投资声誉对创业板公司上市历史及发行成本的影响

上文的回归结果证明VC利用IPO抑价建立声誉效应的假说确实存在于我国创业板市场中。同时本文认为, 风险投资通过IPO抑价实现多次成功的退出后, 无论是在资金规模、市场份额, 还是在从业经验上都会建立起良好声誉, 这反过来很可能会对被投资企业的IPO过程中产生积极影响。假设1:VC声誉与被投资企业上市历史正相关。

在我国创业板市场上, 风险投资声誉越高, 被投资企业上市时间越短。风险投资机构声誉, 采用中国创业投资机构2009~2012年排名赋值, 年均排名前20名的为高声誉, 赋值为1, 低声誉赋值为0。公司从成立到IPO时的时间信息来自于中国股票交易市场数据库 (CSMAR) 。

注:均值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

表4的Panel B显示, 高声誉VC支持的公司从成立到上市时间最短的为0.83年, 最长的为18.33年, 中值为6.77年, 均短于低声誉VC支持的公司 (对应的年限分别为0.99、19.21、8.63) 。从均值上看, 前者为6.86年, 显著低于后者的8.63年。结论支持了假设1的推断, 即风险投资声誉一旦建立, 能够大大加速企业上市速度。假设2:高声誉的风险投资能够降低公司IPO的发行成本。

注:均值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

表5显示, 低声誉风险投资的125家企业IPO时的承销费用、发行费用均值分别为4 207.6万元和5 059.7万元, 而高声誉风险投资支持的44家公司的这两项费用仅为3 300.9万元和4 076.7万元, 后者显著低于前者。由此我们可以初步断定, 风险投资的高声誉加剧了承销商竞争, 并显著降低公司IPO时的承销费用, 并进一步导致发行成本的降低。

为了更加清晰地研究风投声誉的影响, 我们利用横截面回归方法做进一步的研究, 回归方程设立如下:

从表6来看, 风险投资声誉 (VCR) 、企业募集资金额 (LnFUND) 、承销商声誉 (UNDERWR) 、与承销费用和发行费用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高度相关, 引入公司规模 (Ln TA) 、净资产回报率 (Ln ROE) 、风险投资机构数目 (VC-num) 、公司所在地区 (ZONE) 等控制变量后, 显著性结果无任何变化。

VCR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 表明风险投资声誉与被投资企业IPO时的发行成本高度负相关, 即参与的风投声誉越高, 被投资企业IPO时的发行成本将会越低, 支持假设2的推断。同时还可以看到, 承销商声誉 (UNDERWR) 的系数显著为正 (0.199***、0.180***、0.199***、0.179***) , 这说明承销商声誉的高低显著影响着承销费用和发行费用的大小。通过引入风险投资声誉与承销商声誉的交互项 (VCR*UN-DERWR) 后我们发现, 该交互项对发行成本无显著影响 (限于篇幅原因, 实证结果未在文中列示) , 所以拥有双高型 (高声誉风险投资和高声誉承销商) 的公司在降低IPO发行成本上的作用并不明显。

另外, 表6中公司募集资金总额和发行价格与承销费用 (发行费用) 呈现出高度正相关的关系, 表明在我国创业板市场中也同样存在着佣金的高低与发行规模正相关的现象。

三、结论与研究展望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 在创业板市场上, 有VC投资的企业IPO抑价显著高于无VC投资的企业, 支持声誉效应假说。这一结果与我国风险投资处于起步阶段、风险投资机构也较年轻的现状相吻合。除风险投资外, 网上发行中签率和上市首日换手率对IPO抑价水平也有显著影响:中签率与IPO抑价率显著负相关, 换手率与IPO抑价率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创业板市场上的狂热情绪和盲从心理也是造成IPO抑价度高的重要原因。研究还发现, 高声誉风投的加入, 能够显著地缩短公司从成立到IPO的年份, 并有效降低发行成本。

另外, 以下几方面很可能成为我们未来研究的方向: (1) 除了文中提到的影响IPO抑价的因素外, 如市场热度、市场时机、风险投资策略、风险投资投入期限、风险投资持股情况、公司治理结构等因素都有可能对IPO抑价率产生显著影响, 或对IPO抑价率起到很好的预测作用。 (2) 企业IPO后的长期绩效与风险投资之间的关系。 (3) 风险投资在其他退出方式 (如收购、管理层回购、二次出售等) 中对被投资企业价值及绩效的影响。

摘要:本文以20092012年上市的355家创业板公司为研究对象, 考察了风险投资对企业IPO抑价及上市公司发行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 在创业板市场上, 有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的IPO抑价显著高于无风险投资的企业, 而且风险投资声誉一旦建立, 对于缩短创业板公司的上市年限、降低上市公司发行成本等都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风险投资,IPO抑价,声誉效应假说,发行成本

参考文献

[1] .Christopher B.Barry, Chris J.Muscarella, John W.Peavy III, Michael R.Vetsuypens.The role of venture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public companies:Evidence from the going-public proces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0;27

[2] .Megginson, W., Weiss, K..Venture Capitalist Certifica tion in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Journal of Finance, 1991;46

[3] .Gompers, P..Grandstanding in the Venture Capital Indus try.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6;42

上一篇:波形产生下一篇:全面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