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人才培养

2024-05-20

一体化人才培养(精选12篇)

一体化人才培养 篇1

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1.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概况

20世纪70年代, 日本人率先将英语词汇Mechanics (机械学) 的前半部分和Electronics (电子学) 的后半部分拼在一起, 构成了Mechatronics, 创造了这个日式英语词。它着重强调了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 国内将“机电一体化”与“机械电子学”并用。机电一体化是一门面向应用的跨学科的边缘科学。它使系统更优化, 从而产生功能更强、结构更简单、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的新一代智能化产品。数控机床的问世, 写下了机电一体化历史的第一页;微电子技术为机电一体化带来了勃勃生机;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电力电子等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激光等新技术把机电一体化推上新台阶。

1.2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以微电子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核心而引发的数字化、网络化、综合化、个性化信息技术革命, 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的科技、经济、社会和军事的发展, 而且也影响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机电一体化技术将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光机电一体化方向;柔性化方向;智能化方向;仿生物系统化方向;微型化方向。目前, 利用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蚀刻技术, 在实验室中已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机械和电子完全可以“融合”, 机体、执行结构、传感器、CPU等可集成在一起, 体积很小, 并组成一种自律元件。这种微型化是机电一体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2 机电一体化对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

2.1 目前我国高校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

虽然我国各高校的服务区域和学校教学传统及教学资源存在差异, 他们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也存在特殊性, 但是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是以传统机械制造业为基础, 开发以现代加工制造技术为主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这种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工艺规格的编制及实施;传统机械加工的工装设计;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数控机床的操作、加工调试、维护与保养;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为初步维修等程序进行设定。

2.2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

2.2.1 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认识差距

1) 学校偏重于技术岗位, 企业偏重综合实用岗位;2) 学校传递给学生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综合度不够, 企业则对综合度要求高;3) 学校希望学生有后劲, 企业希望学生立竿见影, 马上有劲;4) 学校的教学内容偏重理论, 企业注重理论的实际运用;5) 学校希望按专业培养人才, 企业希望按项目培养人才。

2.2.2 现代企业技术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同过去相比有较大变化

1) 对适应一个岗位的技能要求在下降, 对适应多个岗位的技能要求在上升;2) 工作负荷 (劳动强度) 要求在降低, 工作责任心的要求在提高;3) 与物交流的能力要求在下降, 与人交流的能力要求在上升;4) 专项技能要求在降低, 综合理论知识要求在提高。

3 如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机电一体化人才

3.1 推进“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

构筑公共平台, 为了使群内各专业资源共享, 构筑了统一的公共基础知识平台, 文化基础课, 职业能力基础课和系技术平台理论课, 实习实训课。

3.2 由浅入深排序, 设计学习情境

根据职业特征分解学习领域, 进行学习情境设计。工作项目的选择由易到难, 将学习内容按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技能到综合技能的顺序、由局部到整体再到系统, 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进程。将知识的学习和企业实际工作过程有机结合,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提升, 实现教师的传授由多到少、学生自主学习程度由低到高递进。

3.3 实训教师队伍建设

实训教学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专业的教师队伍, 高校应该积极引进技术专业或者高级的管理人员,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训教学团队, 通过产学对接的平台来对学生进行生产训练、现场指导等, 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培养优质人才。1) 丰富实训教师队伍;2)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3) 充实教师数量;4) 加强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5) 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为了满足学生和教师发展的需要,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 学校不但要积极引进企业或高校高素质人才, 还应该为教师创造学习机会, 实施顶岗挂职、深造学习、一帮一等项目, 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3.4 合理定位,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应适应市场需求, 以就业为导向, 制订技能加素质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实用、适用”为原则, 既重视培养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也关注培养学生毕业后竞争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人才市场调查发现,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不仅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制造企业, 更多的是使用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广泛的行业领域。多年来的专业调研表明: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已渗透到传统的机电行业, 控制方法和手段也悄悄发生着变化, 具有“智能化”的特征是机电—体化与机械电气化在功能上的本质差别。所以准确合理的定位, 可以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摘要:本文就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探讨了如何培养高职机电一体化人才。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研究

参考文献

[1]管德明, 汪锋.南通产业结构调整与高职教育发展互动的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10 (1) :36-38.

[2]中国机电一体化协会.用信息化提高我国制造业竞争能力[J].资讯, 2013 (6) :4-5.

[3]陈新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2) :72-74.

一体化人才培养 篇2

一、为何要实施中高职—体化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后的学生主要有两个选择,一是升入对应的高级中学继续学习然后进入高职或大学,另一个则是进入中职,接受相应职业能力培养,步入社会。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模式进一步提升正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有助于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是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年》提出,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到,我国高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总量将要达到3900万,人才需求的旺盛,必然失去职业教育的发展。

2.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有利于中职和高职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利于教育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拓展职业教育发展空间。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中高职一体化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为我国公民实现终身教育提供保障。

二、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如何建立

1.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依托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行业企业中的新技术,新工艺等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经过研发、创新形成的,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首先是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在充分的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学院现有的条件,制定可行的、高效的、可实施的人才培养方案,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2.人才培养方案要保证中职和高职教育的有序衔接。人才培养方案是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是一个学校一个专业教育教学体系的集中体现,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具有一贯性和连续性。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模式下,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的首要问题需要保证中高职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

3.教学计划要满足课程体系的合理衔接。教学计划是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核心。而课程体系是教学计划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充分考虑中、高院校的师资力量和实习实验条件,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的重复设置,又要努力拓展课程内容的深度,实现课程衔接的逻辑性、连续性、可学性。使学生成为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的最大受益者。

三、保障机制如何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服务

1.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高素质、专业性强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培养出合格人才保障之一,因此对于中、高职业院校而言,应建立一支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能充分运用先进教育技术,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多样的双师型的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保证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

2.在学生中树立终身学习的职业理念。从目前的九年义务教育体系中,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很多是因为无法升入对应的高级中学,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都有不是很足,而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给了这部分学生再学习的机会,使中职学生具有了自主学习的动力和空间,这对于充分调动中职院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帮助学生树立向更高目标奋斗的信心,也用于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3.建立教学质量监督机制。中高职一体化是中、高职两所学校教学的对接,为此要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执行。也就是从招生开始,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在内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能力等环节上要环环相扣,密切协调。这就要求合作学校,协调建立相应的教育教学的监控体系与监督机制,也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促进一体化教育有效运转。

4.把好出口,保障就业。就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而言,就业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从人才市场看,职业院校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毕业生需求旺盛,缺口很大,然而并不是每个专业的毕业生都有稳定可靠的就业保障。因此在进行中高职一体化教育合作时,应把握人才市场需求好,社会经济发展前景广阔的专业进行合作,保障招生和就业的畅通,也可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委托培养等方式,保障学生的就业。

四、结语

中高职一体化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就是探索出一条能够真正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之路,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在一些职业院校已经实施,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有诸多方面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和需要克服的困难,如构建怎样的理论指导体系,中高职教育资源如何衔接,课程体系建设如何最大的发挥中高职院校教师的潜力等都需要进一步的探索与完善。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的顺利进行需要国家、社会与学校等多方面的努力,随着社会进步,人才需求,及职业教育发展对国家的贡献率,存在的问题都会逐一得到解决,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也会得到完善,真正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杰.《中高职一体化模式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研究》[J].科学中国人,.(8)

[2]张平.《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云南电大学报,.(9).

[3]王妙.《高职课程“实践型教学”改革探索》[J].上海商学院学报.,(2).

一体化人才培养 篇3

学院是首批国家及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单位;先后获得了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国家和省市文明单位、全国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教学管理示范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单位、江苏省优秀教学单位等荣誉称号。“十一五”以来累计为全市培养和输送各类技能人才近7万人。历年学制教育毕业生平均推荐就业率均在99%以上,许多毕业生成为企业技术骨干,获得“集团先进个人”“年度最佳岗位能手”“有功个人”“最佳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学院有专兼职教师216人(占教职工总数的70%),其中具有中、高级技术职务及本科学历的占90%,教授级、高级职称和高级技师职业技能等级教师70余名,“双师型”教师占80%以上;开设了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工业电气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动漫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应用技术、宾馆服务与电子商务等专业近40个,学制教育在校生达6000余人。2012年,学院汽车维修、数控加工(数车)、数控加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等4个专业被人社部确定为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近年来,南京技师学院紧紧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这一主题,狠抓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走出一条区别于普通高职教育,独具自身办学特色的新路子,致力于向社会输送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受到了学生、家长的认可和社会的廣泛赞誉。

抢抓办学机遇,建设一流的公共实训基地

学院现有理论教学区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有各类教室136间,可同时容纳5000多人上课;实训教学区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有一体化教室180间,实习、实验设备5500台套,可同时容纳3000人实训实习;建有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市级公共实训基地1个,市级公共实训中心4个,区级高校科技园1个,校内实训中心9个。学院实训设备总投入达1.5亿元,其中数控技术设备共有100台,总值近6000万元,其中高端设备有五轴连动加工中心10台,四轴连动加工中心22台。

2010年,学院抢抓“延长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政策”的重大发展机遇,经市委、市政府批准,承建了南京综合公共实训基地。该基地建有数控实训中心、一体化综合光电实训中心、汽车制造与维修实训中心、焊接实训中心,总投资8900万元。基地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学院办学能力,打造精品和特色专业;进一步强化社会服务功能,达到年社会培训1.72万人次、社会鉴定0.7万人次的目标。

推动一体化课改,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确立了以一体化课改带动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教学思路,在教学内容上,确定了课程开发材料、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学习任务设计方案、教学活动策划表、教案、学生工作页、教学过程性资料、教学环境、校级公开课评价、部门教学评价、教学督导评价等12项一体化教学改革内容,并在19个班级推行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在教学方式上,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包括实习实训、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相结合、校内教学与企业实际相结合等形式,打破实训室与教室、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确保学生实践、实训课与理论课比例达到60%以上。学院还通过选派教师参加部一体化师资培训项目,组织校内一体化教改公开课、培训班等手段,切实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工作。

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有力推动下,学院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取得新的突破。近年来,学院有江苏省示范专业1个、江苏省重点专业6个、江苏省精品课程4个。近90名师生在国家、省、市各类技能竞赛中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多人获得全国及江苏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其中,吴俊老师获第三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加工中心第三名,王君老师获2010年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加工中心教师组第三名,韩人年老师获江苏省焊接技能大赛教师组第一名;刘明福同学获第三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竞赛机电一体化项目第三名,王刚同学获2011全国大学生CAD类软件技能竞赛第一名,陈军同学在第五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暨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中入选国家队集训名单,并获数控铣项目第四名。

提高校企融合度,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是职技类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学院形成了订单培养、顶岗实习、见习、互为培训基地、生产经营、校企合作开发开发课程和教材等多种合作模式,开展了校企互建培训、实习基地,学生定岗实习,青年教师顶岗研修实训,企业职工提升培训,引企入校建立生产基地、进行产品加工等多种合作项目,校企合作朝着更深、更宽的层次发展。

学院已与164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是南钢集团等13家企业的工人岗位培训基地;与博世公司、蒂森克虏伯公司等多个世界500强企业开办了冠名班;是德国“海德汉NC实训中心”,系该公司亚洲区首家授权合作伙伴;与国家电网南京帕威尔电气公司、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南京城市名人酒店等12家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定向为南京各相关企业培养技能人才。

近年来,学院与南京军区空军装备部、空军南京培训大队等部队合作,建立了长期的“军地两用人才培训基地”,为部队培养了电子装配、空调维修、液压传动等专业人才500余名。作为南京市技工学院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学院还于2009年率先在南京市举办技校系统师资及班主任、财务、保卫等管理人员培训班,累计培训教师400多名、管理人员500多名。

注重内涵发展,打造一体化师资队伍

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南京技师学院通过师资队伍“一三五八工程”、“内培外引”等手段,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制定师资队伍培养计划和相关制度,鼓励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进修深造,钻研业务;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到企业顶岗实习,保证了教师知识技能的不断更新和双师素质的稳步提高。

目前,学院教师中有教授级高级讲师3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1名,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个人1名;江苏省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先进个人1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梯队培养对象1名,江苏省技工院校专业带头人7名、教学名师3名;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南京市技工院校专业带头人7名。“十一五”以来,教师研究课题、课件、教案、论文等学术成果在部省级以上评比中取得一、二、三等奖171人次,获部省市各类评比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173人次;在省级及以上正式刊物发表论文125篇,公开出版教材16本。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致力凸显社会服务功能

学院充分发挥公办技校服务社会的功能,面向企业在职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新生劳动力、现退役军人、两后生(初中后和高中后)等不同社会群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能人才培训和鉴定

工作。

一体化人才培养 篇4

当前电子技术突飞猛进,中职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电子产业升级发展需要,产学脱节,在实训室建设、课程体系设置以及教学模式改革方面,跟不上企业发展和技术更新要求,学生的职业能力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刚走出去的毕业生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才能上岗,他们非常迷茫,对自己在校所学的的知识能力表示怀疑。我校通过与企业共建“厂中校”,使实践教学更加贴近企业岗位需求,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提高学生适应企业工作的能力,实现学生实训与就业、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真正实现校企人才培养“一体化”,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二、实施过程

( 一) 校企双方合作要互利共赢,建立长效机制

对学校而言,“厂中校”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对企业而言,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根本目的是盈利,看重学校源源不断的优质生源。如果单方面要求企业为职业教育作贡献,不能激发企业参与建设“厂中校”的热情,往往容易导致学校一头热,无法开展长期深入合作。所以,学校要主动想办法为企业服务,寻找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对“厂中校”功能要有清晰的认识,与企业实现互利共赢。

( 二) 选择优秀的企业合作,充分考虑企业软硬条件

学校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 1) 企业必须与专业对口,工艺设备先进,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力量,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有效地解决校内实训设备落后的情况。( 2) 企业具有一定规模,能提供实习场所,能够选聘有经验、负责任的技术骨干开展实习教学指导工作。( 3) 企业应具有发展活力,有相应的用人需要,能为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生产任务充足、满足专业技能培养需求的工作岗位。( 4) 企业自身需要,重视人力资源建设,有完善的阶梯人才培养方案。我校到多家企业调研考察后,2014年选择了与佛山市凯恒电机有限公司进行“厂中校”建设合。该公司属于广东新宝电器股份子公司,其中,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广东东菱凯琴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企业,新宝电器以“东菱”为核心自有品牌,专注于全球小家电市场。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13级共选派了65名同学到厂实习。

( 三) 校企共建“厂中校”场室,满足学习和实训的双重要求

学生实习期间不仅要在企业车间直接进行生产性实习,还需要进行相关的实训和理论学习,要进行各类培训也需要相应的培训场地和硬件设施。要实现“厂中校”的功能定位,如果仅仅直接采用企业原有的生产车间作为全部实习场所,势必影响企业正常生产,也不能达到良好的实习和培训效果。因此,校企双方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合作协议,共同规划实习场所的建设布置与实习设备的配置,在原有生产设备的基础上增加教学仪器设备,实习场地、教学用生产性设施由企业提供,理论教学用设备和其他辅助设备由学校提供为主。凯恒电机有限公司在工厂副楼规划400多平方米的学校,添置了桌椅、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既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又要保证不干扰工厂的正常生产,还考虑到生产物料运输的方便。

( 四) 校企共构人才培养方案

企业选聘技术骨干、能工巧匠作为“厂中校”企业指导教师,与学校选派进“厂中校”担任校方指导教师的专任教师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指导学习实习,开展各类培训。企业指导教师作为学校兼职教师,由学校按照《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办法》签发聘书。按合作要求,企业专家上课二天,我校专业老师上课三天。凯恒电机有限公司利用集团内部的东菱学院师资优势,选派专家为我校师生讲解本行业的发展趋势、本单位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及需求情况,课程内容包括: 企业文化、班组长管理、现场6S管理及目视化管理、产品结构及要求、品质体系管理、自动化设备操作、各类安全培训、环保知识、沟通技巧,等等。专业技能课程则安排与企业产品相对应,开设了《单片机技术》《电子综合技能》《电子CAD》等课程。因为该企业专注于小家电市场,所以教学以企业的产品作为项目,开展一体化教学。企业为教学提供咖啡壶、面包机、搅拌机、多士炉等样机,教学中,要求学生读懂电路原理,加强电子技能实训、利用计算机绘制电路、单片机技术学习则与智能小家电的学习相结合。通过“厂中校”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企业的组织管理、企业文化、产品开发、生产与销售等方面的知识和运作过程,促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的形成,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 五) 校企共定管理细则,激励学生的学习与工作积极性

学校确定实践教学“厂中校”名称,利用校园网、广播系统等进行宣传,营造气氛。在学生校外实习之前,工作组对参加实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开展教育工作,要求他们虚心好学、尊敬师长、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明确实习任务。入厂第一天,校企双方共同主持欢迎会,勉励学生在“厂中校”里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在学习上,明确每位同学完成实习任务后,经考核合格,可以拿到“企业”颁发的证。通过考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工作中,实行轮换班组长制度,引入竞争制度,培养学生的组织和领导能力。实习学生分成三批,各个时间段,一批在教室学习,另外两批在车间两条生产线上工作。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做班组长,早上进行上岗前动员、考勤及人员岗位安排等工作。每天的工作看板会清楚记录产量情况。指导老师将数据记录下来,作为学生的一项实习成绩。通过该项制度,形成了你追我赶,团结一致的工作氛围。在生活上,校企双方老师共同开展工作,如公司专门配备宿管员,解决学生的食宿问题; 学校老师每天晚上22: 30分对学生进行考勤工作; 双方对出现思想波动的学生共同开展教育,并做好记录; 公司还在星期六开放卡拉OK室等娱乐室给学生,也让学生组团参加公司各类文体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娱乐生活。

三、主要成效

( 一) 解决学校的实习资源问题,深化了专业建设内涵

“厂中校”为学生提供了校外实习的场所、设备和师资力量,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解决了学校实习实训资源有限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就业竞争力。“厂中校”的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和欢迎,为企业如何培养技术骨干走出了一条新路。实习的个别优秀学生还走上了班组长的岗位。同时,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通过“厂中校”的模式,打造核心课程一体化实训基地,与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达到校企合作兴专业的目的,促进了专业内涵的建设。

( 二) 教学模式改革深受学生喜爱

学生在“厂中校”学习,不单可以学习到专业知识,而且还可以学到企业文化及相关管理知识,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专业教学中,与企业的真实生产产品为载体,采取项目化教学,通过小班化、探讨式的学习方法,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现代企业的最新技术以及项目组织、实施、管理的全过程,比在书本上看到的要形象直观多了,也大大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同时,在企业作业标准的严格约束下,学生不再有“错了重来”的依赖,学习态度变得严谨。可以说学生在这里收获的不仅仅是动手能力,还有走进职场的勇气和素养。

( 三) 专业教师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选派的专业教师,开展和指导学生的实习教学,并参与生产一线组织和管理、开展技术服务等,使学校的专任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获得本专业领域企业一线的工作经历,丰富了实践经验,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同时,以“厂中校”为依托有效吸纳了一批企业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与行业专家、专业带头人等,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融入专业课教学内容,共同开展专业课程改革,进行课程开发、课程设计、教材编写、实训室建设,为学生现场授课,收到了良好效果。可以说使本专业的“双师型”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

( 四) 企业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

对在“厂中校”进行顶岗实习的学生按照企业的岗位需求进行培养,与在人才市场直接招聘相比,企业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适合本企业需求的新员工,对优秀的学生还具有优先选择权,节约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厂中校”提供的实习基地硬件资源和校企共建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为企业员工培训、企业客户培训提供了培训平台,有利于对企业员工开展继续教育,提高员工的理论水平、职业素质、提升学历水平,建设学习型企业也有利于企业优化客户服务、提高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同时,学校选派技术服务能力强的骨干教师到企业,参与科技项目开发,企业获得在产品研发、生产的技术支持,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四、体会与思考

1.“厂中校”的建设在追求校企双赢过程中,肯定会碰到各种困难,如何克服和解决是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首先,在合作中,要完善和规范校企合作工作机制,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协调,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其次,双方一定要加强沟通,增进互信,作为校方应该更主动地履行职责和遵守好双方的约定,让企业感觉到学校的真诚。然后,作为学校要及时做“厂中校”的运作与管理的记录并及时总结。定期召开校企人员参与的会议,解决出现的问题,总结合作经验,增强合作信心。

2.“厂中校”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针对企业实际产品的项目一体化的教学让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但老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碰到更多的困难,如教材开发、工作页编写、改进和丰富学习方式以及完善多元评价体系等,都是要进一步加强的。

3.“厂中校”中学生的工作与学习一定要协调好,管理方在执行过程中应该要体现人性化、劳逸结合的特点。针对学生情况在教育上一定要晓之以情,帮助学生摆正心态,争取早日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五、结束语

“厂中校”建设,深化了中职教育校企一体、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学校解决了相关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让教学更加贴近企业岗位的需求; 作为企业省去了招聘和培训成本,得到了自己急需的人才; 作为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职业经验,实现了学生学习能和企业零距离对接,学生提前实现了预就业。所以说“厂中校”达到了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受益。相信在领导的重视、相关制度的保障及社会的认可下,我校的“厂中校”将越办越红火。

摘要:“厂中校”是中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举措。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实现校企互利共赢,湛江机电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对“厂中校”进行了实践探索,与企业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成果。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篇5

2017年元月编制

(自动生成)

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为适应现代化事业生产的需要,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和良好职业道德以及掌握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方面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具有健康体魄、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职业技术人才。

具体要求: 1.政治理论方面:

提高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觉悟,培养学生爱本专业、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热爱人民、热爱科学、坚持真理的道德情操、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

2.专业技术理论方面:

使学生具有读图、制图能力,掌握机械基本理论、电工电子知识、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制造、安装、调试维修等知识。

3.专业技术操作方面:

掌握钳工基本操作技能、应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和可编程控制器的初步能力,掌握电力控制系统,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制造、安装、调试与维修。必须参加劳动部门的职业资格鉴定。

4.文化素质方面: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培养学生具有逻辑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身体方面:

懂得体育的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以适应现代化工业的快节奏。

6.军事训练方面:

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学生体质,通过军事训练,使学生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

7.劳动方面:

每学期参加不少于一周的公益劳动,养成良好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技能。

二、招生对象及学制 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

三、周数分配

总周数118周,其中: 理论教学 51周 实习教学 63周 入学军训 2周 公益劳动 2周。

四、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见附表一二)

五、理论课程要求

1.政治: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基础,是帮助学生提高共产主义觉悟,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风尚的重要课程,其基本任务是向学生传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理论水平、思想水平、道德水平。

2.体育:讲授田径、球类、械操等主要项目的基本知识和竞赛规则,掌握基本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

3.语文:加强学生对字、句、篇基础知识的训练,提高学生对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使学生能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帮助理解掌握专业知识。作文教学课时不少于语文课时的20%。

4.数学:通过讲授代数、三角、立体几何的基础内容和解析几何的初步知识,使学生理解数学的概念、定理,掌握公式的运用,并且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分析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5.物理:讲授力学、电学、热学的基本理论,选学声学、光学和原子物理的部分内容,使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学会必要的运算方法和实验技能。

6.职业指导:主要讲述求职的技巧的基本原则、择业理念,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选择好自己的工作。

7.计算机应用:主要讲述计算机基本操作,文字编辑处理等应用软件,达到计算机应用能力中级水平。

8.机械制图:主要讲授投影作图的基本方法,使显示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常用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并能按国家有关标准正确标注尺寸及公差配合,表面粗糙度形状位置公差和技术要求等。

9.工程力学:主要讲授力学、运动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质点,质点系和刚体等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讲授材料力学中的拉伸、剪切和挤压、扭转、弯曲、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组合变形下的强度计算、使学生掌握杆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强度计算能力和实验能力。

10.机械知识:本课程主要讲授机械工程材料与金属热处理、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液压与气动等部分。使学生初步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性能及金属热处理的方法;掌握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及特点、通用机械零件的结构和选用;了解液压气动元件的结构、原理及使用。

11.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本课程主要讲授直流电路、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非正弦交流电路,磁性材料与磁路、半导体器件知识、放大电路、运放电路、振荡电路、晶闸管及应用、脉冲与数字电路等内容。使学生掌握使学生掌握直、交电路的基本规律和计算,掌握磁性材料与磁路知识,掌握半导体器件的特征和整流、稳压、放大、运入、振荡、晶闸管等基本电路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脉冲与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常用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及分析方法、集成电路的基本知识。

12.电机与变压器:主要内容包括:变压器原理,变压器的连接与并联运行,专用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单相异步电动机,直流电机,三相同步电机,特种电机。着重讲解变压器、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原理、主要特性及使用维护知识,对同步电机和特种电机的原理、结构和特性作了一般介绍。

13.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主要内容有:绪论,常用低压电器及其安装、检测与维修,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常用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以及变频调速系统等。

14.机加工技术:机加工的基本知识、钳工、车工、刨工、磨工、铣工及齿轮加工等。以实际操作技能为主,配合实例,重点突出了车、铣、刨、磨、钳等机加工基本工种的技能训练。

15.企业供电系统及运行:了解企业供电系统的构成、无功补偿;熟悉配电线路、电气设备、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工作原理;掌握变、配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及常见故障的判断和处理方法、节能措施、防雷保护措施、工厂电气照明技术和安全用电知识。

16.机电设备安装工艺:重点介绍机电设备的安装工艺和操作技术。其内容主要包括:机电设备安装的准备工作,机电设备的拆卸、清洗、润滑和装配,机电设备的安装方法,机电设备的检验、调整和试运转,典型机器零部件的安装工艺,典型机电设备的安装工艺。

17.机械设备修理工艺学:主要介绍了机械设备修理的基本知识、机械设备的拆卸与装配、机械修理中的零件测绘设计、机械失效零件的修复...较系统地介绍了尺寸链知识在机械设备修理中的应用,以及在机械设备修理中所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

18.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主要内容有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知识,基本指令及编程,步进顺序控制指令应用,功能指令应用,可编程控制器应用举例等。

五、实习课程要求 1.金属加工实习

掌握钳工工艺理论、加工方法、工艺计算及相关的测量技术;熟悉钳工所使用的主要设备及辅助设备的结构、性能、使用和维护方法;熟悉切削原理及刀具的有关知识,以及夹具原理、结构及常用元件、部件、典型夹具的知识;了解钳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发展情况;会查阅有关技术资料,具有分析、改进常见零件加工工艺的能力、掌握钳工的基本操作、技巧,达到中级工的要求。

2.维修电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掌握电工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能正确选择与使用电工仪表;熟悉常用电工材料及选用方法;掌握一般电气动力线路与室内照明线路的

安装与维修。

3.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

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功能、结构、基本原理、选用方法和维修方法;掌握电动机基本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熟悉电动机常见自动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及调试与维修。4.电机与变压器安装、维修

熟悉电机与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原理,掌握电机与变压器的安装、调试与维修。

5.工厂常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熟悉工厂常用机电设备的结构;掌握工厂常用机电设备机械与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方法及其安装、调试与维修。

6.综合实习

按维修电工的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完成相应的实习教学,使学生达到该工种的中级工水平,参加社会实践,进行生产实习,使学生具备走向工作岗位,能直接上岗的要求。

一体化人才培养 篇6

关键词: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专业+产业”的教、产、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两个职教集团为平台,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校内校企合作建基地,校外校企合作促产业,按企业实际典型任务的工作过程组织教学过程,并在教与学中完成产品的生产,培养企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要求的各项能力。

一、研究背景

1.行业背景

“十二五”期间是国家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科研生产体系、实现国防科技工业整体跃升的关键时期,是我省加快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的攻坚时期,也是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实现由军工大省向军工强省跨越的重要时期。

2.主要问题

首先,校企合作机制有待系统化。目前,高职院校在形成行业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机制过程中如何依托行业与区域优势,增强与企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让企业全程参与学院办学的长效机制的构建,多方参与、共同建设、多元评价的运行机制的形成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其次,专业教师的职业素质和实践教学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国际视野需进一步提高。因此,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按照“校企合作定方案、建基地、轮岗位”的思路,积极探索“双方联动、双岗交替、双向培养”的校企共建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新模式有待完善。

二、研究思路与实践

1.立足航空,面向湖南及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服务航空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旅游经济产业发展,培养适应航空、旅游产业一线中高端技术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学院深度融入航空与旅游产业链的发展,及时跟踪产业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态势,坚持“立足航空,面向湖南及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服务航空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旅游经济产业发展”的服务面向定位,着手打造湖南省航空职教集团和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职教集团。

2.以职教集团为平台,进一步优化“专业+产业”的教、产、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基于工作过程的“生产型”课程体系,重点建设四个核心专业,按照“对接航空与旅游产业、联通岗位、优化课程、适应产业发展”的专业建设思路,牢固把握航空和旅游产业发展方向,优化专业动态调整及建设机制,动态调整专业格局。

3.建设一支“双专业带头人”引领、师德高尚、水平高超、技能精湛、具有国际视野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不断优化完善教师的成长机制、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努力建设一支“双专业带头人”引领、师德高尚、水平高超、技能精湛、结构合理、具有国际视野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根据高职院校教师双理论、双实践的“两双”要求,重点加强技能型教师、兼职教师的业务理论进修培训和专任教师的企业实践能力培训。以“内培外引、企业历练”为手段,建立吸引、稳定、激励教师队伍的长效机制,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实践技能和“双师”素质。

4.以“职教新干线”为平台,引入三方评价机制,构建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数字化的多元管理体系。

我院深化学院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符合现代职业教育规律的管理体制机制。在明确学院的内设机构与岗位职责下,以“职教新干线”为平台,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引入三方评价机制,构建基于“职教新干线”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在提升学院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信息化管理,实现各项管理工作的数字化、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专业+产业”的教、产、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学院多方联动的社会服务体系能有效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等特点,但同时该模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存在诸如在教与学中完成产品的生产不理想而影响实践的效果。因此,高职院校的“教、产、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使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金昌.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6).

[2]刘沛奇.关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业科学校学报,2010.

一体化人才培养 篇7

1 明确专业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 中职中医中药教育教学应明确专业方向, 及时适应社会的改革发展。目前“以工作任务为导向, 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 已成为中等职业院校的共识。学校在加强中医学基本理论知识、中医中药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现代医学方面的基本知识的学习基础上, 让学生更多地加强中医临床技能、针灸、推拿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培养运用中医、针灸、推拿诊疗各科疾病的基本能力[1], 使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医疗卫生、中医养生、康复保健、美容美体等医疗卫生保健工作。

2 改革课程体系

目前, 我国中等医学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是以学科为中心的三段式课程体系。文化课为专业基础课服务, 专业基础课为专业临床课服务, 这样就造成为了追求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而忽略学生毕业后所从事医疗卫生、保健和康复等职业岗位工作实际要求的现象[2], 传授的理论知识过多, 同时又削弱了临床实践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为突出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我校在经过广泛调研后, 对中医中药各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 对于文化基础课程和医学基础课程, 以“够用”为原则, 而对于专业课程, 要求实践教学的时间占理论课程的50%以上。通过这种改革,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也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 学生在实习阶段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 为学生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比如在解剖学教学中, 对于针灸推拿专业, 我们着重讲解与针灸推拿临床应用有关的骨性标志活体定位、肌性标志活体定位等。这些内容与以后的经络腧穴学、推拿治疗学和针灸治疗学等学科的学习联系紧密;在内脏器官的讲述中, 重点阐述与针灸推拿专业有关的器官形态、结构位置, 如:头面部、五脏六腑等。对于与该专业联系较少的器官则简要介绍。在临床课的教学上, 根据实用性原则进行教学改革探索, 比如在针灸治疗学、推拿治疗学的教学中, 主要针对有关针灸推拿治疗方面有特色和有疗效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进行重点讲述, 如: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的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其他疾病可以少讲, 甚至可以不讲让学生自学。又如在中药制剂学教学中, 要让学生对传统剂型的制作有一定的认识, 也要让学生熟悉现代常用剂型, 尤其随着制药业工厂化, 大型制药设备的使用在教学中尤为重要, 这在以往的教学中基本上未涉及。又如筋伤类疾病 (也就是软组织损伤类疾病) 的教学, 以局部解剖回顾教学入手, 补充适量的X线、CT等影像学教学, 让学生学会对颈椎病、腰椎病等常见病症的诊断, 分析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特点[3]。这种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要求和岗位需求所形成的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 以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课程教育新体系, 为中等职业教育开创了新的篇章。

3 加强课堂教学实效

中医中药是一门临床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 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 考核学生技能运用的熟练程度, 对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具有现实的意义。我校也为此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及尝试。

3.1 小班制教学

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校尽可能将专业课的实践教学带入课堂, 创建实践教学课堂。这对每班的学生人数有一定的限制, 学校采取小班制授课, 一个班20~26名学生, 学生两人一组, 边学习边练习。以针灸推拿专业为例, 每个教室安排26名学生, 13张练习床, 例如在学习刺灸学时, 教师边讲授边示教, 学生边学习边练习。这样的课堂教学, 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使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加以强化, 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学生边学边练, 很容易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达到了“教、学、练一体化”授课的目的。这样小班上课的教学效果与原来大班上课比较, 学生反映效果好很多。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手把手地教, 学生也愿意学, 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3.2 增加练功课时

由于现在独生子女数量多, 加之中职学生年龄偏小等多方面因素, 我校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差, 在实践学习过程中, 学生普遍暴露出动作协调性差、耐力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在体育课教学计划中加入了练功课, 针对每个专业的需要进行锻炼。另外, 每天晨练30分钟。通过锻炼, 与以前相比, 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健康测量值均有明显提高, 更为重要的是, 学生技能操作的能力 (即操作手法的力量、速度、耐力、协调能力) 有了明显提高, 并磨炼了学生的意志, 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为以后技能手法的艰苦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使学生受益终生。

3.3 制订严格的技能考核细则

我们在各专业课程考试中, 均采取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60%, 并严格制订技能考核的具体细则, 包括考试要求、考试内容、多站式考试形式、详细考试评分标准等。这样就促使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实践技能的学习, 为学生指明了方向。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强、积极性也更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解相关内容, 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3.4 施行实训室的开放制度

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4:30—6:00各实训中心开放, 学生可以自由组合进行实践练习, 每个实训室配备一名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同时, 邀请身体不适的教师和学生来实训室就诊, 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进行中医诊断, 用中医手法进行治疗。鼓励和推荐实践技能好的学生操作, 促使其他学生更加认真地学习,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多证融通, 拓宽就业渠道

随着国家行业上岗制度的建立健全, 许多用人单位也将具有执业资格证书作为招聘人员的一个条件, 这就迫使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 还必须获得执业技能资格证等。我校根据实际情况, 把“双证书”、“多证书”教育作为培养目标, 把岗位技能培训纳入教学计划, 加入保健按摩师 (初、中级) 、保健刮痧师 (中级) 、美容师等课程。依托设在我校的第七十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对我校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工作, 将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融为一体。针灸推拿专业学生毕业时, 除毕业证外, 还能获得2~4个相关的执业资格证书, 从而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扩大了就业渠道。

通过“教、学、练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我校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在2011年全国大学生“华佗杯”针灸推拿竞赛、2012年的全国职业院校针灸推拿大赛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今后, 学校将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 以就业为导向, 以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和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为依托, 改革传统的学科型课程模式, 科学合理地精简和整合课程, 完善课程结构, 更新教学内容, 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认真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 认真研究探索各类课程之间的结构、比例和权重, 为学生打下良好的教育基础, 使之成为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娴熟职业技能, 深受社会欢迎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

摘要:积极推进校企 (院) 合作, 工学结合, 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中职人才, 是对中职学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挑战。学校进行大量的调研工作, 积极探索, 努力实践, 认识到实用、有效、专业是职业教育最基本的培养方向, 由此摸索出一套适合中职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练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中职中医药教育,“教、学、练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赵卫, 彭进, 李雪.针推专业实用性人才创新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 9 (6) :40-42.

[2]贺箫楠.针灸推拿专业创新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中等职业教育, 2010 (7) :9-10.

一体化人才培养 篇8

科学技术和工业的不断发展加快机电行业的前行, 这也势必会带来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然而, 实际却存在供求失衡的问题, 企业需求和学校培养不能很好的衔接。一方面企业反映找不到符合条件的人才, 不能满足其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毕业学生反映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不能满足其对企业工作的需求。基于以上社会现状, 我院结合自身特点, 逐步探索出校企深度融合、双师型师资队伍、双闭环控制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构成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 校企深度融合、工学结合

第一, 校企深度融合。

我校地处本地的工业区, 周围有很多装备制造类企业, 因此更有利于我校与装备制造企业进行多方面的合作。校企合作方式是多样化和全方位的, 主要包括:

1学校和企业联合在企业内部或学校内部建设实训实验基地。一方面提供给学生多个校外和校内的实习、实训地点, 另一方面提供给企业员工培训考试的场所, 这样不仅方便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并将所学知识与将来从事的岗位衔接, 还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2开设企业冠名班, 订单式培养企业需求的人才。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签订协议, 在学校内开设企业冠名班, 冠名班的学生授课教师由学校老师和企业专家共同担任, 学生毕业后直接可以进入该冠名企业中去, 这样实现了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衔接, 更有利于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3邀请更多的企业专家到学校进行多方面的合作。企业专家到学校进行合作的方式有以下几种:由企业专家组成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定期对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给出意见和建议并探讨将来专业的发展方向;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解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问题;;聘请企业专家到学校给学生讲授知识, 将企业中最前沿、最实用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 以便学生将来能更好地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需求。

第二, 工学结合。

学校根据企业的需要合理地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实训实践, 学生可以到校外企业实习实训基地实践, 也可以在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实训。从而实现了校内学习和校外企业实践相结合, 工作与学习相结合。这是培养职业型、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有效方式。

(二) 双师型师资队伍

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为了培养出技术型、应用型的人才, 要求师资队伍具备双师型, 既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 又具有工程实践经历或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 能够理论联系实践, 在理论传授和实践操作两方面都起到表率作用。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能够极大地提高师资水平,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 双闭环控制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这是院领导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 经过多年的探究提出的重要理论。主要思想是:体系分内环与外环, 其中内环是由校内督导、教师、学生构成。督导通过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馈和教师对学生的意见, 发现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存在的不足, 最后找到解决办法, 提高教学质量;外环是由企业、学生、学校组成, 其中企业作为反馈主体, 学校每年会针对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进行调查反馈, 根据企业的意见进行调整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等。双闭环控制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对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与调整、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专业建设的提高、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结束语

针对机电行业的特点和现状, 结合学校的自身情况, 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构建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校企深度融合、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实行双闭环控制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为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而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汤晓华, 黄定明, 洪霞.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2 (31) .

[2]王平贺, 红岩魏, 润仙.基于校企合作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成效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 2015, (18) :153-155.

一体化人才培养 篇9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指出:“高职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 为社会主义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这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明确了方向。

确定专业的职业目标, 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相对于专业来说, 这是专业办出特色的重要因素。笔者通过研究发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大多定位为: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 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从事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运行、维护、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经过论证和市场调研, 笔者认为这一定位比较准确。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后, 如何顺利贯彻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 检讨在人才培养中与学校定位不一致、和学生培养目标不一致的方方面面的问题是学校办学的关键。

1. 课程体系从根本上还是属于学科中心型模式。

2. 课程设置没有充分体现出对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3. 课程结构比较单一。

4.教学管理没有采用学分制。

5.教学计划把证书课程纳入课程体系, 但和社会结合不够紧密。

6.教学计划考虑了产学结合及“定单教育”, 但力度尚显不足。

机电一体化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一些改进措施

从以上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分析得知, 要解决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最根本和最重要的问题是课程, 必须对课程模式进行改革。只有采用适合高职特性的课程模式, 才有可能引入学分制, 实现课程的弹性;只有采用适合高职特性的课程模式, 才有可能把课程和职业很好的联系起来, 真正实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所以我们应该对课程模式大胆进行改革, 从而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使机电一体化专业成为学院乃至全省、全国的特色专业。

1.课程模式要贯穿“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

高职教育的宗旨是“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VOCSCUM课程模式贯穿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

2.课程模式要突破了学科范型,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坚持“压缩公共基础课, 加强专业课程建设, 注重操作实践课程, 拓宽急需知识课程”的培养原则, 改变过去按学科体系教学造成的知识结构的分割, 避免课程之间的内容脱节与重复, 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3.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 选择教学内容, 进行课程整合, 包括理论课程的整合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一体化的整合。

4、课程结构设计遵循教育规律, 坚持两个不断线, 实现能力培养的递进性和渐进性。

不断线一:专业知识学习不断线。从第一学期就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尽早介入专业知识的学习, 培养专业兴趣, 熟悉工作岗位环境。

不断线二:专业专门技术能力培养不断线。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 以职业核心能力为主线, 构建螺旋递进的、富有弹性和个性的、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

5. 课程教学方法应该实现三个突破, 以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第一个突破:突破学校本位模式, 把课堂从学校搬到一线现场教学, 边讲边练;确定以讲授实用性、专业性较强的应用理论为主, 对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做淡化处理。同时重视新技术、新知识、新规范的介绍和应用, 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在使用上同步更新。

第二个突破:突破课堂本位, 实行立体教学, 教师在实训基地上课, 边操作演示、边讲课、边练习;讲练结合成为专业主干课的主要教学方式。

第三个突破:突破教师本位, 即突破以教为主的课程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使学生的“人格能力”、“知识能力”、“技术能力”都能得到培养。

同时, 在能力训练方面, 打破常规教学先讲理论后讲实训的模式, 遵循“实践———理论———再实践”之路, 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理论———实践———再理论”的教学顺序, 使实践课与专业基础课齐头并进, 边讲边练。

6. 以行业为依托, 搞好校企合作, 建立相对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构建实践课程体系。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性教学不再是理论教学的一个从属环节, 而是摆在与理论性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 其学时基本保持在总学时50%左右, 为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在总体教学计划中专门制定了单独的实训计划, 内容包括:

(1) 技能培训目标, 规定出学生毕业时专业技能应达到的标准;

(2) 分阶段的实践性教学安排, 规定出各个阶段在总体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及关系、培训内容、教学目标、考核标准等。

7. 教学管理应该采用学分制。

只有采用学分制才能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也只有采用学分制, 才真正能够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不同类型教育、不同职业教育学校之间的沟通和衔接;才能够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

课程问题是解决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最根本和最重要的问题, 所以我们必须对课程模式进行深入地改革。只有采用适合高职特性的课程模式, 才能够把课程和职业很好的联系起来, 才能够真正实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 从而完成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 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特定本领和良好的职业素质, 受到行业企业欢迎和社会承认的实用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俞仲文, 刘守义, 朱方来.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221-225.

[2]佚名.谈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J].职业技术教育, 2005, 4:08-11.

一体化人才培养 篇10

一、中高职会计专业一体化培养模式现状

会计专业作为职业教育中开办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专业, 中高等职业教育都强调以职业为导向, 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职业岗位技能的锻炼, 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 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同时, 中职教育属于基础层次的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 它对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比中职更高、更全面, 教学内容也更广泛更深入。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开设时间较长, 开设该专业学校众多, 开设的专业课程务实性较强。随着各地中高职衔接的推动和发展, 对会计专业中高职阶段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也受到各院校的重视。近年来, 高职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根据教育部年报统计, 2012年全国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院校共有1 288所, 在校生人数已超过1 000万人。在这样的背景下, 各地教育部门提出要提高中职生升学继续深造的比例。目前, 中高职衔接主要有一贯制、对口升学和直通制等衔接模式。然而, 具体到各高职院校教育现状来看, 中职生占高职院校生源比例仍然非常小, 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是以高中毕业生作为培养对象而制定, 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仍然有许多需要破解的难题。

二、目前我国中高职会计专业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 中高职专业非对口衔接

目前高职学生来源于两种途径, 一是完成高中教育作为高考大军进来的, 文理科学生兼有, 另一种是中职毕业生通过升学考试而进入更高阶段学习, 前者是以学生升学教育为主, 学生主要学习中学阶段的文化基础课。后者以就业教育为主, 以会计专业课和专业实践课学习为主, 公共课为辅。这样两种不同的生源在专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 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在高职学习阶段吸收文化知识和实践动力能力参差不齐, 甚至部分学生难以适应新阶段的学习。

(二) 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交差重复

目前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主要是普通高中毕业生, 而中职生招收的比例较少, 人才培养方案更多的是按普通高中毕业生设计, 没有考虑到中职生的专业基础。所以, 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都是以专业零起点这一前提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在课程设置方面多数主干课程中高职院校同时开设, 且教学内容差异度较小, 未体现层次的差异性。课程设置的重复造成中职生升入高职后仍然要学习一些基础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 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学生也无法得到专业技能的提升。

(三) 职业资格证书错位断层

职业资格证书是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的重要途径。中职、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认定的重要途径都是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但这种认定的前提是中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生源都是无专业基础的普通中学毕业生。对于会计专业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由于已经具备会计专业基础能力, 会计从业资格证便无法体现中高职衔接中以职业资格证书为途径的职业技能认定。

(四) 实验实训脱节、专业技能倒挂

中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几乎没有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升学通道问题, 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也几乎是以高中毕业生作为主要的生源渠道这样便造成中、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各自为政”, 专业衔接基础无法关联。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历经多年的发展, 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更符合实际会计岗位的基本需求。高职院校虽然多数也是从原来的中职院校升格而来, 但走的高等教育的模式,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没有中职院校那么具体、务实, 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掌握了会计业务处理的专业技能, 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由于实践教学体系的零散造成其专业技能不如中职学生掌握的那么全面, 进而出现专业技能倒挂的现象, 不利于会计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进一步提升。

三、中高职会计专业一体化的重新界定

(一) 培养目标重新定位

中职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中小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会计代理公司等基层生产服务一线组织, 从事会计核算与会计事务管理工作, 以及商业及服务企业统计、开票制单、管理 (领班、主管) 等方面工作的技能型人才。重点培养的是实用型、技能型的中等技术人才, 发挥基础性作用。高职会计专业面向的是中小企业的会计职业岗位, 培养具备精通会计核算、掌握纳税筹划、分析财务信息、参与组织决策的能力, 能够胜任出纳、会计核算、纳税申报、财务预测和预算等方面工作, 具有团队精神, 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发挥引领作用。

(二) 制订贯通的课程标准

课程内容重复是中高职课程问题的“顽症”。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统筹中职与高职课程衔接, 打破院校壁垒, 打破专业设置各自为政的状态, 由教育部教指委或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各管理部门进行统筹管理, 进行顶层系统化设计, 同时教育主管部门组织高职院校、中职学校、行业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 制定中高职贯通的分类的课程标准体系, 合理采用课程衔接模式、分层确立课程目标, 为课程设置明确划线定界, 实施一体化教学计划。另外, 积极探索建立中高职课程学分互认机制, 保证中高职课程对接畅通。

(三) 提高中高职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契合度

目前, 我国各中职院校对学生的要求是应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而高职院校则应要求取得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 实行会计从业资格证与助理会计师证相衔接的制度, 匹配企业职业岗位需求。培养“岗证合一”的技能型人才。同时在学习专业课和选修课的基础上, 鼓励学生有选择的参加社会上认可度比较高的其他会计类资格证书, 如:全国信息化工程师—ERP应用资格认证证书、统计从业资格证、涉外会计岗位证等, 给就业多一些选择的机会。

(四) 实验实训相挂勾、提高专业技能

以会计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 建立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科学确定相关能力领域。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的实验实训应突出对会计核算与会计事务管理等基本技能的全面掌握, 中职学生升入高职院校后则应突出对会计专业核心职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如通过建立财务管理、ERP沙盘等仿真模拟实训室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探索联合行业企业开展会计专业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打通学生由中职到高职阶段会计专业技能提升的通道, 探索中职与高职学生会计专业技能水平评价的互通互认。

(五) 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以组建职教集团为依托, 加强中高职院校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加强校企实质性合作, 培养不同层次的具有职业标准的人才。近年来, 部分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 省级示范高职院校牵头行业企业、部分对口中职院校共同参与组建了职业教育集团。通过组建职业教育集团, 整合职业教育资源, 一方面, 集团内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除了部分就业外其他大部分学生有了更加明确的学历提升去向, 同时, 高职院校扩大了生源渠道, 将集团内中职院校毕业生纳入到招生体系, 使得生源的基础性地位得到保障。另一方面, 推动实施中高职院校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正确定位中高职院校在各自阶段的人才培养职责, 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阶段后接受高端技能的培养, 实现人才培养的连续性。就会计专业来说, 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会计工作岗位层次对人才能力的不同需求调整会计专业课程设置, 强化实践教学比重, 建立立体化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 使会计职业教育真正实现“落地”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打造会计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和品牌特色。

(六) 以自主招生、技能高考等创新形式实现中高职通道衔接

高职教育招生考试是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阶段学习的唯一途径, 保证招生考试制度的合理性是中高职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目前, 部分高职院校通过参与实施三校生考试、自主招生考试等形式使更多的中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但范围和深度还应继续加强, 原有的中高职院校均以普通初高中毕业生作为最主要的生源来源渠道, 这种招生形势将随着生源的不断萎缩而面临巨大的压力, 因此必须要改革招生考试制度。由高职学校和中职学校联合招生, 实行注册入学, 打破招生模式自说自话的状态, 扩大高职院校生源构成中中职毕业生的比例。通过中职、高职对接, 使进入中职院校就读的初中毕业生提前建立学历提升的通道, 在具体实施中可先由中职院校负责对这类学生进行中职阶段的录取、培养工作, 学生完成中职阶段学习任务后, 经考核合格转入高职院校接受后两年的教育, 由对接的高职院校负责完成对学生的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 .付士国.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刍议[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0, (10) .

一体化人才培养 篇11

【摘 要】在校企协同发展视域下,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对学院所处广西柳州市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课程设置、校企协同培育制造类人才等方面探讨了校企协同下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策略。

【关键词】校企协同发展 制造类专业 人才培养 就业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C-0187-02

校企协同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服务社会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和科研相结合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与就业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集中反映在人才战略、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市场需求等方面。这些为两者合作培养人才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探索校企协同视域下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策略已成为校企协同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概述

(一)外部环境

《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鼓励校企合一、形成教产结合、校企共进、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的职业教育模式”。因此,实现校企协同发展是顺应职业教育发展内在规律的表现。通过构建企业、行业、学校共同参与的制造类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推进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是发展职业教育与推动职业教育深入改革的有效途径。为提升高校就业率,不仅要在人才培养数量上实现提升,更应在人才质量上实现提升,关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才能从根源上解决人才培养与就业的问题。

(二)内部环境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广西柳州市。柳州是国内唯一一座拥有四大汽车公司整车生产线的城市,是中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交汇处,也是中国西南、中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近年来,柳州为打造中国—东盟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以成熟的汽车产业基地为依托,逐步扩大汽车产业规模,推进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柳州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产业发展优势,努力打造一个服务西南,乃至东南亚地区的“中国—东盟汽车城”和区域性汽车制造中心。汽车工业制造基地大环境下,形成对制造类人才的巨大需求,而如何能够满足产业对制造类人才需求,扩大人才规模,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产业发展与人才相匹配已成为关系企业与学校协同发展的重要问题。

校企协同共建“一主多元”办学平台已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机制。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制造类专业应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实习实训顶岗设置等多方面与企业加强合作,与该专业学生就业相互影响关联、互相推进,促进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

二、校企协同育人,促进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的作用

(一)使人才培养目标紧贴社会需求

人才培养以岗位能力需求培养为目标,更加紧贴社会需求。在校企协同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制定,共同建立培育人才所需的校内外实践基地,共同参与专业设置以及课程体系开发,强化校企间的人才交流与合作,促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育具备逻辑、思维、创新、合作、表达等能力的现代社会亟需的应用型人才。

以企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实战演练、业界专家指导等教学方式,培育制造类人才实战能力,将制造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发展动态真切的反映到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中,体现在人才培育目标中,实现高职院校制造类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有机结合。

(二)促进社校企“三赢”

校企协同发展在促进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的同时能够促进社会、学校、企业的三方共赢。校企协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将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流程等相关实践知识引入大学课堂,扩充实践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学生实习与就业的有机结合,最终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的一体化。校企协同培养平台实现全过程协同培养,通过产学研合作、共建实验室、合作开发课程等深化校企的联盟关系,实现社会、学校和企业三方共赢。具体体现在如下三方面:

一是校企协同培育社会亟需人才,有助于带动人才就业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二是校企协同培育优秀的现代化人才,有助于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提升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校企共同培育人才,企业在先期就把岗位要求、企业文化植入到学生平时的教学当中,当学生进入就业岗位,便能很快的适应企业的要求,真正的实现就业“零距离”,企业获得大量高素质的制造类人才,满足企业自身发展需求。

三、校企协同发展下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策略

(一)推进课程改革,优化课程配置,培育学生实践能力

从制造类专业课程设置上,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立足当前本校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企业需求之间衔接不足的现实问题,紧贴区域发展趋势,考虑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等,通过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首先,推动课程体系改革。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制造业相关课程建设与改革,并对课程实施进行监管,确保课程教学质量、课程的设置符合行业的需求,使课程体系契合制造行业需求,满足制造行业对人才实践能力的需求。

其次,优化制造类专业课程配置。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共同开发制造类专业基础上,应合理对课程进行配置,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专业技能与岗位核心能力相结合,保证制造类专业课程的针对性。通过课程的改革,可以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让其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加深对专业基础课程的认识与理解,提升高职院校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性,提升制造类专业人才的就业能力,使之能够切实运用到工作实践之中,服务于企业。

(二)校企协同培养制造类专业人才

学校和企业通过深层次的协同合作,培育社会所需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可以有效提升校企协同质量。校企通过联合开发课程,协商择优选择授课教师,并采用双导师制度进行毕业设计考核。具体如下:

1.校企协同开发课程

企业依据发展需求参与高职院校制造类专业课程教学建设、教学计划制定以及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等,通过校企成立课程开发小组,协同改革制造类专业课程体系,共同制定制造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手段等,确保制造行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在课程的每一个环节得到体现。

2.校企共同实施制造类课程教学,实现工学结合

高职院校可以安排学生在企业车间进行制造类课程学习,并由企业指派专人负责学生的教学工作。可以向学生介绍制造行业的发展动态、最新技术等,实现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之间的有效的、无缝的对接,提升高职院校制造类人才的培育水平,减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对人才需求之间的不适应。此外,也可以组织开展制造类专业相关技能竞赛,聘请企业人才参与指导,充分提升制造类专业人才的实践水平和创新水平。

3.学生毕业设计采用双导师制

在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行校内和校外的双导师制度,共同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学生参与到企业真实的技术改革和研究项目当中,以此作为毕业设计的来源或课题实践,以真实的实践提升学术的能力,实现所学与所做的零距离对接。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共同负责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保证学生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

总之,实现高职院校制造类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有助于促进产学研结合的落实,也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缓解人才与市场需求间脱节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肖咏桦.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2

一体化人才培养 篇12

现有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分析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特点机电一体化专业简称机电专业,其特点是社会职业岗位多,就业面广。这是因为,随着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大量懂技术并能操作先进设备的专业人才受到各企业的青睐。机电专业人才的培养,按照培养目标的不同分为研究型、应用型两种。通常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以研究生教育为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本专科学生为主。

国内外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的现状国外机电一体化教育,按照机械制造过程的机电一体化和机电产品的机电一体化的不同,分为两种教学方向。并培养制造过程中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研发、应用人才和机械产品的机电一体化的研发、应用人才。

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教育有研究生以上、本科生、专科生三个层次。我国不同层次学生的教育只是课程多少和内容多少的区别,专科层次的机电一体化教育只是将本科层次的机电一体化教育的专业课减少一些,并降低部分课程的难度来完成的。同时机电一体化专业长期作为机械类专业归入到机械类学院中。受这种专业定位的影响,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是为机械制造过程中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为主要内容,课程的开设以机类课程为主,电类课程仅仅是满足于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教育。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为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能型岗位培养人才, 因此高职机电专业的教育强调知识和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我国的高职专科层次的教学以三年制为主, 学生一般在入校1年内完成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 在二年级和三年级第一期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 三年级的第二期进入到专业实习。这势必要求高职专科的教育要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对学生的专业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 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高职机电专业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

(一) 专业定位不准确

由于我国高校招生的具体情况, 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普遍远低于本科院校的录取分数, 这就造成了高职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上普遍不及本科院校的学生。因此, 高职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学习比较吃力, 学习效果也不理想。此外, 还有不少高职院校简单地沿袭原有的普通高校机电专业专科教学模式, 没有针对性的培养目标, 课程的安排还是以理论课为主。这样的培养导致学生学起来困难, 好不容易学会的知识, 工作中又用不上, 产生了学习无用的想法。

高职院校机电专业应以社会中某一个具体工作岗位或岗位群人才的能力需求作为专业的培养目标。有了这样的目标,在专业人才培养上才能有的放矢,让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到今后工作中都很有用的知识,工作上手快。

(二)课程设置的广与专的矛盾

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其课程设置涉及面广和专业知识要求专的矛盾。由于机电专业需要开设的专业课程很多,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有限,因此,只能选择开设对学生就业最有用的课程。这样致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出现知识断档。如果课程开设太多,学生就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但其中有的课程在今后的工作中很少用到或者根本用不到,于是学生就会对所学的课程产生厌倦倾向,同时也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三)理论教学与动手能力培养的冲突

高职院校中的机电专业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机构,必须处理好教学中理论教学和动手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因为理论教学为动手能力培养提供合适的理论依据,学生通过理论教学解决在实际动手中出现的理论问题,更加深入和透彻地了解自己所学习和掌握的技能;而动手能力的训练是理论实践的平台,学生通过实际动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只有将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才能培养出社会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一)分方向设课

目前我国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划分于制造类下的自动化类中。作为自动化类中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可以开设很多方向,如:数控技术、机电设备、机器人应用、智能制造等。不论什么方向都是针对机电行业中一个具体的机电产品或机电类岗位,因此学生在学习完专业基本知识和理论后,可以针对其中的一个方向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这就解决了机电专业教学中广和精的问题。

(二)加强校企合作

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相关行业培养高级职业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必须按照行业的特点和需求设置课程、确定目标。企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可以使高职院校利用企业的场所和设备,完成学生的专业实训和定岗实习。除此之外,企业和高校之间还可以进行订单式培养,给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同时企业也可以将对员工的培训放到学校中来进行,节约企业的培训成本。

(三)改革教学计划

改革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可以解决机电专业课程设置与实际就业结合不紧的问题。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下的数控技术方向为例。在该方向中依据数控加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工序(如图1),分别开设相应的课程(如图2),使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与工作岗位上的工位相对应,真正让学生学有所用。

一个完整的数控加工产品首先经过产品设计,然后完成机械制造的工艺设计,再将毛坯通过数控加工等技术加工成产品,随后进行产品质量检测。数控机床的检测与维修为产品加工提供可靠保证。为了保证这个生产过程的顺利完成,应该在产品设计环节开设机械设计基础、模具设计及制造、机械CAD/CAM及应用课程;在机械制造工艺环节开设机械制造基础、数控加工工艺、机械CAD/CAM及应用课程保证机械制造和工艺内容的课程;在数控加工环节开设数控编程与加工、数控特种加工技术等课程,解决数控加工的操作与应用的问题;在产品质量检测环节开设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等课程;在数控机床检测与维修环节开设电工技术、数控机床电气控制、液压与气压传动、数控机床检测与维修等课程,为数控机床的检测与维修提供必备的理论和实训基础。

(三)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个合格的高职毕业生不仅应具有合格的专业素质,还应具有合格的公共素质。如图3所示,高职学生可以通过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实验实训课程、作业、考试、答辩、实训、毕业设计等方式,培养爱岗敬业、团队协作、能承受一定工作压力、独立完成单项工作等专业素质。

高职机电专业学生的公共素质:首先,可以通过两课、德育课及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次,可以通过人文知识讲座课程及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再次,可以通过体育课和心理学讲座课程来完成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培养(如图4)。

高职机电专业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学生完成专业和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同时,针对不同环节的具体需要开设不同的课程,以达到高职教育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机电专业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不足, 并针对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提出了按照产品生产过程选择开设相应课程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

参考文献

[1]王怀奥, 徐智跃.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探讨[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3) .

[2]陈贵银.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讨[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6) .

上一篇:提高环境监测质量下一篇:日本医院护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