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一体人才管理

2024-09-10

四位一体人才管理(精选12篇)

四位一体人才管理 篇1

一、“四位一体”人才管理模式实施的背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取得胜利, 就必须引入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实现可持续发展, 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在企业内部, 专业技术人才短缺, 员工素质不高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根本原因。到2013年底, 企业的从业人员有2917人, 专业技术人员273人, 占总人数的9.3%。具有本科以上学历283人, 占总人数的9.7%, 初中及以下1308人, 占总人数的44.84%。即使分配政策向一线倾斜, 仍然显现出一线岗位缺员, 二线岗位多员, 三线岗位超员的现象。这也说明岗位配置没有达到最优化, 不能实现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的最佳结合。为了克服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构建实施了“四位一体”人才管理新模式。

二、“四位一体”人才管理模式的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是指在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 由于没有很好地处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给组织经营管理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的可能性。通过研究表明,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客观存在性; (2) 具有破坏性; (3) 具有动态性; (4) 具有可化解性; (5) 长期存在性。为了规避人力资源管理风险, 企业管理人员大胆构建了以规范用工、科学育人、薪酬激励、培训提高为一体的“四位一体”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

三、“四位一体”人才管理模式的实施过程

(一) 规范用工管理, 构建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

劳动用工和合同管理关系到企业的发展, 职工队伍的和谐稳定, 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是维护职工切身利益的有力保障, 合理合法用工是发展企业的前提。1、坚持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 避免企业经营风险。遵守“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与职工协商合同条款, 协商一致后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内容详实、全面、合法, 签订程序规范, 做到了劳动合同的签订、续订、变更、解除和终止等各个环节依法运作, 劳动合同的期限根据职工年龄、工龄, 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签订和履约率达到100%。这样既能使员工的合法权益有了保障, 减少和避免劳动争议, 又能够使企业广纳贤才, 增强自身的竞争力。2、科学定编, 合理定员, 控制职工总量, 建立高效精干职工队伍。根据企业各单位生产规模及变化情况确定和调整其定编。在组织机构的设置上,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拿出初步方案, 经企业董事审议通过, 贯彻执行。在定编上执行精兵简政, 一专多能的原则。根据基层单位岗位设置、企业职工素质、技术及管理水平、具体工艺和技术操作方法、一专多能和兼岗并岗等情况, 采取按劳动定额配备、按工作岗位配备、按岗位系数配备等方法进行企业定员。定员坚持精简、高效的原则, 并随着生产规模和技术条件的变化实行动态化管理。3、加强劳务派遣用工管理, 维护企业和谐稳定。劳务工是企业一线职工的主要组成部分, 占一线职工总人数的22.7%, 是安全生产的生力军, 由于劳务工的用工性质不同, 其劳动关系隶属各劳务派遣公司, 且受服务年限限制, 决定了劳务工流动性大和企业主人翁责任感差的不稳定隐患。为了提高劳务工的企业忠诚度和主人翁意识, 打破沿袭已久的正式工和劳务工身份差别, 将劳务工全部纳入员工的管理范畴, 企业党、政、工、团组织, 为了消除劳务工思想上的疑惑和心理上的不平衡, 赋予了劳务工在企业参政议政方面的权利。目前, 仅一线劳务工人员中就有班组长、劳模标兵、生产骨干等20多名人员被发展成为了中共党员。在企业福利、救济、医疗、住宿、工资待遇等方面和正式职工享受一样标准。同时企业还为全部劳务工办理了养老、失业、工伤保险, 解决劳务工的后顾之忧。

(二) 完善多渠道育人机制, 构建良好的员工成长平台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管理人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管理理念, 把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量, 把“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的观念深入人心, 为更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广阔的天地, 使每个人的潜力和价值都发挥出来, 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对新入职大学生实行“量体裁衣式”岗位轮换见习。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根据新入职大学生的专业特色, 按照“博专结合、各有侧重”的原则, 为每名大学生制定特色轮岗计划, 安排他们到一线单位进行轮岗见习, 全面了解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生产工艺流程, 从见习单位挑选优秀技术骨干担任见习帮带老师, 制定本单位帮带计划, 负责学生见习期安全, 帮助解决实践问题。通过定期督导, 查询学习内容等, 及时查漏补缺, 不断改进见习方向, 制定更有效的措施, 不断提高见习效果。2、对见习期满大学生实行“导师制”英才培养工程。应公司做大做强的形势要求, 单位招聘的大学生在逐年增加。为加快青年知识分子成才步伐, 实施了“导师制”青年英才培养工程。通过工作年限, 职称高低, 成果多少, 论文发表等方面进行统一考核考评, 从企业内部的273名专业技术人员中选拔了35名爱岗敬业、责任感强、技术精湛、能力突出的人员担任青年英才培养导师。坚持专业对口, 利于工作, 方便管理的原则, 与近年分配的大学生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订单式”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实行月度一督导、季度一总结、半年一考核、一年一评优, 并将考核结果上墙, 大大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热情, 加快学员成才步伐。为企业始终保持一支年龄结构合理, 综合素质较高, 业务能力较强的职工队伍, 也为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后盾。3、对中层管理人员实行“两年一度”的干部评议机制。为进一步加强企业中层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全面准确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业绩, 提高中层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深化企业民主决策和科学管理。建立了“两年一度”的干部评议考核激励机制。干部评议机制由基层评议、中层领导互评和高层评议三部分组成, 各占总成绩的50%、20%、30%。评议打分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打分制的定量考评, 对个人及班子进行排名, 前三名的职工企业党政将给予通报表扬, 并作为评先推优的依据。对考评排名在后三位的职工, 得分80分以上的进行告知谈话;60-79分的进行诫勉谈话;60分以下的视情况分别给予黄牌警告、调离降职、解聘或免职的组织处理。4、全面开展技能鉴定, 技师高级技师评聘, 搭建员工进步平台。职业技能鉴定在职工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企业提高劳动素质的有效途径。始终坚持以服务安全生产为原则, 积极创造优良条件, 鼓励职工进行职业技能鉴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了适合本公司的技能鉴定申报办法, 薪酬待遇实施细则等, 保证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规范、健康发展。技能鉴定, 等级薪酬关联, 技师、高级技师津贴发放等工作的有序开展, 充分体现知识、技能的价值, 激励了职工岗位成才和在岗奉献的精神, 促使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三) 完善分配机制, 突显薪酬经济杠杆作用

为建立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促进企业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实现企业效益增长、职工幸福指数上扬, 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我公司采取了岗位绩效工资制为主, 多种分配方式为辅的薪酬分配机制。1、一线生产单位实行包岗、包干工资制。根据一线生产单位的职工人数和岗位系数核定本年度的工资基数, 按人均工资与效益同步增长综合测定, 以“两低于原则 (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低于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幅度, 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低于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 ”确定工资封顶线。工资结算均按当月实际完成的产量 (进尺) 和公司销售额结算。鼓励单位裁减冗员, 提高效率, 减少人工成本, 增加个人收入。2、销售部门实行销售收入百元含量提取工资制。销售科按年度在岗人数为基数, 以绩效工资办法规定的岗位系数和工资基数为计算基础, 加上上年度夜班、加班费、年功工资等费用总和与销售收入挂勾的工资部分, 测出年度工资基数。销售科根据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可有适当的自主分配权, 上不封顶, 下不保底。原则上不得提前支取。

(五) 拓宽渠道, 搭建培训平台, 切实提高员工素质水平

培训是职工最大的福利, 人才培养是企业最有价值的投资。好的培训像是一日三餐, 取之用之不可缺少。企业加大软、硬件投入, 建立“持续学习”企业培训模式, 由“重过程”向“重效果”转变, 大大提升了从业人员素质, 为安全生产提供智力保障。1、在一线单位安装了投影教学设备, 职工班前班后, 观看由权威部门制作的幻灯片、音像等进行学习。一方面是减少了职工写字的抵触心理, 另一方面多媒体形式给职工上紧了安全弦。对各工种培训采用了可视化仿真教学系统, 涵盖十余个操作工种, 包括操作要点、故障维修、事故案例等。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设备及各工种的规范操作方法及流程, 克服了以往“念经式”教学方法, 提高了职工的学习兴趣。多种形式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应用, 得到了职工认可, 取得了良好效果。2、引进了职工培训计算机考试系统, 使其应用制度化、常态化。组织一线从业人员全员性学习考试活动。学员考试试卷自动生成, 随机抽取, 而且考试分数也是交卷后自动生成, 既方便又规范了学员的考试管理。同时, 职教教师深入一线单位对职工培训需求做出调研, 通过筛选确定合适教材, 化繁为简形成电子题库。在设置考试题型时, 将需要主观背诵的内容变为客观判断, 降低了脑力背诵难度, 学习考试难度降低, 职工只需简单鼠标操作, 就能完成学习考试, 职工从抵触情绪到乐于学习, 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间接转化为安全生产力, 为企业安全高效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四位一体”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成效

“四位一体”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施以来, 企业形象, 员工凝聚力和企业竞争力得到了大幅提高,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1、通过新的管理模式的实施, 企业形象全面提升。企业的目标远景与员工的职业规划紧密相连, 凝聚了员工的向心力, 形成与社会进步、与环境相依、与客户相融、与职工共赢、奋发有为、和谐发展的企业发展环境。2、企业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以“四位一体”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为基础, 市场化运作为动力, 集约化经营为目标的企业管理模式已形成, 企业管理更加规范, 员工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职工队伍结构不断优化。

摘要: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 国内经济形势也呈现放缓趋势。国有企业发展也存在诸多困难。而人才短缺、结构不合理、激励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更是制约国企发展的瓶颈, 要谋求发展迫切需要建立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规避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四位一体”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规范用工、科学育人、薪酬激励、培训提高为一体。从科学定编, 合理定员, 加强劳务工管理入手, 营造和谐稳定的企业经营环境。采取“订单式”大学生轮岗见习, “导师制”青年英才培养工程及首席机电专家, 金牌技术能手评聘活动, 大力开展技能鉴定、技师、高级技师评聘等工作, 实现企业人才“两条腿”走路, 搭建职工职业规划实现平台。采取绩效工资制为主, 多种薪酬制并存的分配方式, 实现职工收入合理分配, 充分体现薪酬经济杠杆作用。采用多种手段并存的培训模式, 切实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水平。该项目的大力实施, 大大优化了企业的职工队伍结构, 规避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

关键词:“四位一体”,人才管理,新模式

四位一体人才管理 篇2

政产学研“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提要] 政产学研四位一体模式是“三螺旋”理论的衍生,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政府、企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无缝对接,这既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也是一种三方的合作模式。对这一模式进行探究,就是要理顺相互之间的关系,做到各司其职,各尽所能。 关键词:政产学研;培养模式 课题项目:本文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SJB880035)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政产学研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高职商务管理专业为例 收录日期:10月7日 人才培养是一个多层次的需求,既是企业的现实需要,也是院校科研机构的内在要求,更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深入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的问题。政产学研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来源于美国学者埃兹克维兹的“三螺旋”理论,它指出创业型大学的成功得益于政府、企业和高校的相互紧密合作。因此,政产学研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即是四位一体的合作模式。通常意义上所讲的政产学研四位一体,指的是政府、企业、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有序循环和科学运用,在政府的政策倡导和市场的引导下,根据不同的社会职能和分工,对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和分配,使价值链环节上的企业和科技资源进行无缝对接,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科技的进一步创新。应用到高职人才培养中,就是要正确理顺政产学研之间的关系,并以其为指导,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各司其职,各尽所能。 商务管理专业因其同时具有商务属性和管理属性,所以其就业面临的岗位选择较宽,专业范围较广,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与商贸、营销、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与此同时,因其属性上的宽广特点,学生容易出现学习内容杂而乱、多而散的现象,影响了整体的人才培养质量。引入政产学研四位一体合作模式,可有效增强商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科学性,从而提高其质量和层次。 一、宏观调控,政策引导:政府要在提升人才培养的“软实力”上下功夫 在政产学研培养模式中,政府的角色是政策的制定者和服务者,其最大的职能就是为产学研的合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人才的生长需要适合的土壤,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人才。“政”就是环境,就是土壤。政策本身不直接参与生产经营,也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其根本职能就是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为人才培养制定方向,努力使管理的土地更肥沃、环境更和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通过宏观调控决定“产”的发展方向和速度,从而决定“学研”中相关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深度。人才的培养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企业发展又是以政策允许为最大尺度的。因此,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既要遵循市场规律的要求,又要与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相适应,不能盲目挥动政策“大棒”,政策的绝对超前与滞后都是有损实体经济发展的,都是有悖于人才培养规律的。商务管理专业虽然有着就业岗位点多面广的优点,但各企业对不同岗位的需求是不同的,对各专业技术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商务沟通和市场营销,不但需要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还需要具有较强的沟通交流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通过政策引导政产学研有序循环、科学互动的局面。政策本身是务虚的,只有通过推动和落实才能显示其效益;而其显示效益的.途径就是在其发挥报务和保障作用的过程中。因此,政策引导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彻底打破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相互割裂、各自为政的局面,努力在政产学研之间搭建一个沟通、交流、协作的平台,使各个系统之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职能,推动相互之间的合作。具体的就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使科技成果向产品转化;发挥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前沿技术,解决企业科技力量薄弱、缩短企业新产品开发周期长等问题,打破利益主体的局限性和科技成果的孤立性。商务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开展现代商务活动所需的能力素质,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及时把握关于经济商务活动政策层面的灵敏的嗅觉,这就需要政产学研合作与培养模式的经常化和高效率。 二、权责相当,学工结合:企业要在强化人才培养的“硬环境”上下功夫 这里更多强调的是企业的责任,因为政产学研四位一体合作模式的出发点就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在政产学研合作中紧紧把科研院所和企业联系起来,也是为了让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中的真正主体。在政策的引导下,企业为人才培养营造的“硬环境”就是要让学生在还没有真正走出校门的时候,体会权与责的相互转化,在学工结合中体会企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使企业既成为高素质人才的“孵化器”,又成为推动人才辈出的“助推器”。 (一)建立“教学工厂”,让教学对象在“学生”转变为“工人”的过程中,激发素质恐慌。教学工厂的建立一般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一是院校联合企业建立实训基地,企业成为学生的实习场所,或由企业提供师资、场地等教学资源;二是建立毕业实习基地,主要承担学生假期实习和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三是引厂入校,利用院校的场地等设施,由企业实施主体经营和教学,员工以学生为主。建立“教学工厂”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实现情境转换,以正式员工的要求对照自身的能力素质,找出差距,明确不足,激发内在的本领恐慌或素质恐慌。从近几年商务管理专业毕业学生应聘到“一般管理类岗位”的发展前景来看,这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从履历上来看,应届商务管理毕业生大多没有经验或经验不足,相对于项目策划管理师、企业管理咨询、战略规划管理咨询师等岗位,他们多数会应聘此类岗位。课堂上学习的各种专业理论,虽然相对抽象,但授课教师在课堂上会进行大量的案例分析,这些有效地帮助毕业生提高实际工作技能。加上企业一般会安排此类新员工下基层接受相应的锻炼,以积累进入管理层所需的经验,其发展前景看好。如果在校内的正常教学中加大此类教学的比重,无疑会加重学生就业的砝码。 (二)实行实习与就业联动,让教学对象在从“临时工”转变为“正式工”的过程中,激发责任意识。这需要企业与院校的高度信任与合作,在政策的层面上,建立企业与院校的共建、共管、共享的合作体制与机制。一方面企业要敢于“接手”,这考验企业领导层的胸怀、气魄与眼光,选中的苗子能不能成才,自己参与培养的学生能不能胜任将来的工作岗位,这其中充满了变数与风险,接手就意味着权力与责任;另一方面院校要敢于“放手”。院校有着较为完整和系统的育人模式,也有着较为丰富的培养经验,让企业接手培养,同样需要胆量和气魄。当然,院校的放手并不是撒手不管,当甩手掌柜。毫无疑问的是,在放手和接手之间,触动最大的莫过于学生,因为在这种实践锻炼过程中,自己已经是这个企业的一分子了,这不再是单纯的实习,也不是体验生活,而是实实在在的要为企业创造价值,并且在这种创造活动中体现自身的价值。这就需要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三、畅通上情,连接地气:院校要在夯实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上下工夫 无论是政策层面的积极倡导,还是企业的主动配合,都基于学生在院校受到系统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育,受到较为完整的专业技术课的培训。这是吃透上情、灵活运用政策的前提,也是与企业实施有效合作的基础。因此,有效实现政产学研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既要准确地把握政策走向和可利用政策的程度,又要紧密知悉对象企业的性质特点和人才需求,还要在扎实打牢学生学习基础上狠下工夫。 (一)丰富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丰富不仅需要在全面了解教学对象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精选公共基础课,注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培养与塑造,还需要针对未来的就业方向遴选必要的专业基础课,注重综合性比较强的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在具体的专业方向上,要进行更细致的划分,以平台或模块的形式开设相关的课程,做到有统有分,统分结合,重点突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使之成为系统性强、专业性强、操作性强的相对稳定的人才培养与发展规划。具体到商务管理专业上,要保持传统重点课目稳定,如市场营销、市场调查、国际贸易等,也要保持时效性强的课目的更新,如现代商务管理、商务策划等,还要保持与边缘学科课目的紧密联系,如资金融通、团队建设等。我们仍然从学生就业的现状和前景的角度出发,以此来反推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物流管理类岗位是商务管理专业学生重要的就业取向之一,目前物流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产品、服务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而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压缩物流成本的诉求已经转化成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因此,物流管理岗位的这一特殊性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物流、法律、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外语的要求也比较高。这些都需要院校从课程体系上着眼,而不能仅仅要求教学对象通过自学来完成。 (二)强化实践研究,打造专家型师资队伍。学生在接受基础知识教育阶段,教师始终是教育成果的最大影响因素。只有把教师队伍的能力素质提上去了,教学对象的知识水平才能水涨船高得到提升。首先,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理论先行,才能指导实践;实践的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理论的不断前行。院校要鼓励教师尤其是专业技术教师大胆地向理论前沿探索,追逐日新月异的理论创新;一线的教师更要立足教学的工作实际,反观教学理论的适应性与科学性,以推动理论的与时俱进,进而实现实践的科学发展,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相辅相成,共同提高。其次,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创业实践。创业活动是集技术、管理、组织于一体的有机体,无论是对于院校的主办企业还是合作企业,都要形成一整套有效的管理机制,吸引教师主动参与产学研的合作过程中来,到学生就业岗位的一线上了解学生的短板与不足,了解用工企业的实际需求,以强化教学的针对性。第三,引导和鼓励教师进行岗位流动。在政策引导的层面上,院校要与紧密合作的企业定期进行教师与员工的岗位流动,并形成制度,通过环境的转变让教师以“企业人”的身份对相对应的院校教育“挑刺”,查找软肋,弥补短板。 现代商业社会经营与销售的好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兴衰。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有专业知识的商务管理人才。“市场营销类岗位”是商务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之一,相对于其他专业的从业人员来说,商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市场营销相关的市场管理和项目策划领域更能有出色的表现。这与学生自身的努力程度有关,更多的则在于他们在院校接受过该行业的销售模式、销售渠道的系统培训以及经典的营销案例分析等学习,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会有目的地对其进行心理承受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 主要参考文献: [1]亨利・埃兹科维茨著,周春彦译.三螺旋[M].北京:东方出版社,. [2]黄土力.创新政校企合作模式,打造师范产学研基地[A].宁波市高校产学研合作优秀案例汇编[C].北京: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 [3]陈丽金.高职院校商务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路和措施[J].教育科研,.1. [4]张桂春.高等学校学生创业教育的若干问题探析[J].教育科学,.4.

四位一体人才管理 篇3

全文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以下简称广外南商)为例,按照2016级广外南商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对我校“一体两翼”模式下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实践教学学分、学时分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及其保障体系建设进行探讨。

”一体两翼”模式下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的制定

我校2016级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等方面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核算能力、全面预算管理能力、资金融投资能力、内部控制制度设计能力、财务报表分析能力、纳税管理与筹划能力、风险识别与控制能力,具备良好的财务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养,能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行政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国际化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一体两翼”模式下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

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构思。根据我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知识学习一一能力培养一一实践体验”为路径,以“专业知识+外语水平+实践能力”为导向,构建“一体两翼”模式下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即通识教育实践平台,学科专业教育实践平台,集中实践平台。

实践教学学分学时的设计。按照以上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构思,以及广外南商2016级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总学分158学分,其中课程实践教学33学分,独立实践教学12学分,共45学分,占28.5%;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中含实践教学4学分,纳入社会实践学分;“创新能力”最高4学分。总学时2503学时,课程实践教学540学时,占21.6%;表内“实践教学”不统计学时,学时数另计。

“一体两翼”模式下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课程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实践能力的获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财务管理典型工作任务流程,将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由低到高依次设计为:学科基础课程一一专业会计课程一一财务管理综合课程,具体主要实践课程分布见表1。

另外,我们还鼓励本专业学生开展辅修专业和第二学历的学习,接受其他专业的实践教学,多元化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军训与军事理论”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军训与军事理论”1学分,由学校统一安排,第一学期新生入校后进行,时间一般为2周。

“社会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社会实践”4学分,其中《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1)》、《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2)》共1学分,38学时,分别于第二、第七学期开设,每学期0.5学分,19学时,由招生就业办公室组织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组织《社会实践1》、《社会实践2》共2学分,分别于第二、第四学期认定学分,每学期1学分;学生处、团委组织《社会实践3》1学分,于第七学期认定学分。

“一体两翼”模式下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建设

实践教材建设。教材是教学的依据,编制适用我校财务管理专业“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材是本专业实践教材建设的目标。结合国内外财务管理环境及学科发展趋势,校企合作,探索信息化、立体化实践教材开发模式,力争建设以数字教材、网络课堂、虚拟仿真和典型案例为主要形式的数字素材库,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数字化资源与教材的整合,構建真正信息化、立体化的新型实践教材。

实践考核标准。按照财务管理专业实习计划,严格进行实习成绩评定。如各种实训、实习成绩的记分形式、成绩评定标准及成绩评定过程等。

四位一体人才管理 篇4

(一) 理论课与实践课分配不均现象普遍

虽然旅游管理专业已经升级为一级学科, 但由于自设立起就被定位在经济学下的二级学科, 随后被放入管理学但也是作为二级学科, 所以在其课程中不难看到对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课程的异常重视。旅游管理不同于其他的社科类专业, 它是一门应用性强的学科, 就业范围相对宽泛, 在短短的30多年中就出现了中专、大专、高职和本科等不同层次的应用型培养阶段。而作为区别于职业和专科教育的本科阶段, 安排大量理论课程, 却轻视旅游管理本身的学科特点, 与服务相关的实践课比例过低, 几乎在大多数的旅游管理本科课程中屡见不鲜。

(二) 课程设置缺乏创新和特色

旅游活动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其核心就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所以,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与本地旅游资源相结合, 形成具有地域性和地方特色的专业课程。目前, 这种乡土类的旅游课程在各大院校中几乎没有, 学生毕业后对当地的旅游资源都不清楚, 使其岗位适应期加长。

(三) 因人设课, 教材建设滞后

随着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加强, 对旅游专业师资力量注入了新鲜血液。但是研究生培养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旅游管理专业设置数量的增加, 一些学院就忽视了人才培养的要求和专业特点, 考虑更多的是现有的教师能上什么课, 使得一些专业背景不同的教师被迫转变研究方向, 因人设课造成教学内容的理论化。同时, 也使得教材的编写和更新出现时滞性, 师资薄弱势必教材建设脱节, 长此以往形成相互的恶性循环态势。

(四) 缺乏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合作

目前, 中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基本都是重视课堂理论教学, 轻视社会实践过程和经历。根据对一些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分析, 第8学期为毕业论文设计, 时间约为6—10周不等, 其他的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都不太一致, 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如专业实习, 有些院校将其集中在最后一学期, 这样学生既要找工作又要做毕业论文, 根本无心实习。有些院校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增加了实习时间从第7学期开始, 相当于大四一年时间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 但是由于缺乏同实习单位的合作往往使实习流于形式, 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舍不得投入,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得到锻炼和学习, 造成学校、学生和社会企事业单位间的矛盾。

二、现行课程体系设置造成的问题

现行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统一性和科学性, 忽视了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 没有以旅游活动为研究对象、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出发点, 影响了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造成多方利益受损。

(一) 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

作为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 就是为社会企事业单位培养合格的可用人才, 但是, 在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下培养的大学本科生中却出现了高职、大专抢夺本科生的就业岗位, 而且用人单位更是视本科生为“鸡肋”。究其根源在于旅游管理本科生动手能力差, 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的相结合, 造成大学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现象的普遍发生。

(二) 课程设置使就业方向趋同

由于存在课程设置缺乏创新和特色的现状, 最终大多数毕业生选择的就业方向基本相同, 出现了旅游行业间的就业不均衡。根据对旅游管理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的粗略统计, 绝大多数选择到酒店行业就业, 其次是旅行社、景区及其他一些相关行业, 但是服务于本地的毕业生要远远少于到外省就业的人数。这种就业选择完全没有考虑到旅游活动的地域性, 培养出的学生替代性强。

(三) 学生定位不明确, 人才流失严重

从大学生自身出发, 由于其考入高校选择专业时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会使其对所选专业存在一定的主观想象和错误认识, 那么,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设计会起到积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能够在不变换专业的情况下, 为学生提供微调的机会, 改变其消极态度。相反, 现有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设置让众多选择旅游专业的学生定位模糊, 认为所学课程就是管理学和相关学科的拼凑结合, 一些实践课却由于缺乏实验室或者实习基地而成为纸上谈兵。

在定位不明确的情况下, 学生就业机会减少, 期望与现实的差距使得毕业两三年的学生选择其他出路, 造成旅游方面人才流失严重。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是一个以旅游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由各相关课程组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整体。体系内课程给予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深度和广度应能使他们用来分析和解决旅游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在由全校性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组成的四大主体中, 前两个属于作为旅游管理人才必备的通用性基本理论知识, 后者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定位自主选择的。根据这种高校普遍采取的标准出发, 提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三位一体化”模式。

三、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计的“三位一体化”模式分析

当前, 全球旅游的趋势向着国际化、多元化、体验化和自由化发展, 包价旅游已远远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这对旅游从业人员提出了更大更高的要求, 经验丰富, 阅历广, 学历高的高素质人才方能适应。如何厚积薄发成为服务能力和管理知识兼有的全才是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目标的核心内容。鉴于此, 笔者提出“三位一体化”模式。

(一) 实践应用型

旅游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实践应用性要求强, 作为大学本科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好理论知识, 而且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 同时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学习中培养专业服务态度。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过程, 实践应用能力可以说是理论知识和服务观念的基础, 没有很好的实际操作过就无从谈起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也就无法体会服务意识对旅游各个行业的重要性。

理论来源于实践, 唯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很好地总结经验, 不断创新。很多大学本科的旅游专业学生总认为自己比高职、大专学生起点高, 就业定位一开始就是管理人员, 这样势必造成就业困难。其实, 旅游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往往还承担培训新员工的工作重任, 所以要成为旅游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的管理知识。

因此, 旅游管理本科课程体系中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专业课程中的相关教学实践内容, 寒暑假期的实习, 毕业实习等环节有层次, 有阶段的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处于懵懂期的大一新生主要是观摩式的实践教学;大二迷茫期的学生可以教授一些入门级的实践课程;大三面临矛盾期的学生可以从思想入手进行服务能力实习;最后到了大四的抉择期通过学生的自主选择进行不同旅游行业的管理实习。这样使其毕业就能就业, 很快成为高素质技能人才。

(二) 管理储备型

旅游管理本科学生仅具有实践应用能力是不够的, 要成为真正的管理储备资源、旅游企业的骨干力量和生力军还要有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和素养。当前, 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应用管理人才缺失, 从业人员素质低成为普遍现象, 加之旅游管理本科生就业理想与现实的不相符, 一部分人在步入社会两三年后选择其他行业, 造成旅游企业与学校间的供需矛盾。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管理人才, 成为各大院校关注的焦点。

从目前各院校修订和现行的课程设计看, 已经意识到应用能力的重要性, 逐步加大教学实践课程的比重, 但是如何将实践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服务态度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很多课程采取的是分段式教授, 理论课就是课堂上的传授知识, 能力培养在学校主要以观摩、参观为主而且集中在大三、大四阶段。虽然现在很多院校通过定点实习单位来进一步教授学生的操作能力, 但是由于校企合作的利益冲突, 使其流于形式。

对于旅游管理本科生来说, 应在实践运用能力的基础上, 对其旅游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这样才能在经历一定时间的基层工作后运用所学的知识成为旅游企业强有力的管理人员。这就需要对课程设置进行一定的修正, 从入学起就有计划的让学生参与实习,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同时, 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技能, 创造教师到旅游企业兼职或挂职学习、交流和进修的条件, 使其能够深入旅游实践的第一线, 及时了解旅游行业的新动态。或直接聘请一些水平和能力都比较突出的旅游业界管理人员到学校教学, 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

(三) 学术研究型

作为旅游管理本科教育阶段, 不仅是为旅游行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也是为研究生培养做基础, 培养旅游专业教育者和研发人员。所以在旅游管理本科课程体系设置中除了对应用和管理的培养外, 还应融入对旅游相关学术研究的深层次课程安排, 对于选择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同时也能够让其他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更深的认识, 起到产学研相互促进的作用。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三位一体化”模式是对旅游管理本科课程体系安排的总体规划, 是结合学科特点, 市场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阶段做出的新的模式设计。最终使学生在获得实践应用能力、管理理论知识和了解学术研究前沿的基础上, 通过自身能动力在工作岗位上取得创新, 无论是技能创新还是学术创新, 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刘海鸿.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 2004, (9) .

[2]杨音南, 袁尧清.地方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探讨[J].商业经济, 2009, (3) .

[3]宋晓微.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J].职业技术, 2012, (5) .

[4]金英梅, 胡天舒.旅游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变革——矛盾及其对实践的影响[J].旅游论坛, 2012, (5) .

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篇5

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以“懂技术,会操作”见长的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受到企业的青睐。然而,麦可思研究数据显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位居2010届失业最多的高职专业之首。这一调查结果表明,现阶段的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存在一些影响其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主要体现为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已成为当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主要原则

教育部与2006年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设计,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该文件不仅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出了要求,也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提供了指导性的原则。

1.1校企合作原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必须紧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全程参与。以市场调研为基础,认真分析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本专业面向的就业岗位和岗位要求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以实际工作过程和职业岗位分析为依据,重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确保课程设置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律。

1.2够用为度原则专业层面的“够用为度”,不是某几门课程的简单删减或补充,更不是课程学识数的简单调整,而是对人才培养方案中整个课程体系的重大改革。以构建工学结合特征突出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单元为切入点,形成彰显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从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3职业性原则一方面,引入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行业标准指导制定课程标准;另一方面,将“双证书”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达到职业标准的操作规范。

1.4特色发展原则从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办出专业特色。

2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的逻辑顺序

四位一体人才管理 篇6

摘 要:在人文学科的高等教育实践中,传统教学方式所采取的“教”与“学”的双向模式日益显示出被动性的一面,而“研”与“读”的积极参与和辅助则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改善学习效果。鉴于哲学学科理论性、基础性和思辨性等特点,所以其专业的人才培养就需要在“教”与“学”的同时不断强化“研”与“读”培养环节的训练,特别是以经典原著选读来深化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本文以内蒙古大学哲学专业教学改革为例,探讨“教—学—研—读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教—学—研—读四位一体”;哲学专业;原著选读;读书会

一、“教—学—研—读四位一体”在本科哲学专业教改中运用和效果

以往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大学教学实践重点在于“教”,这样很容易形成“一言堂”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容易产生“怠学”、“厌学”甚至“逃学”的负效果。现在科技手段使得信息获取分外方便,但是学生对传统知识文本的咀嚼和消化能力却在下降,甚至出现“上大学不读书,全靠下载PPT”的乱象。PPT教学有其简明、清晰的优点,但是也有其不完全连续和思维断点的弱点。所以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活力,引领学生面向经典原著,就需要在“教”的同时加强“学习”、“研究”和“阅读”等环节的训练,这对于哲学以及人学学科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尤为重要。内蒙古大学哲学专业设立于1971年,并在198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2009—2013年为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推进教学改革,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围绕“教—学—研—读”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对哲学专业进行了教学改革。

教改期间,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学术委员会经过调研考察和反复讨论,修订出新的本科哲学专业教学大纲,并把“教—学—研—读”四位一体的教改理念贯彻其中。新的教学大纲的基本架构是史、论、著、专题四大板块的结合,具体就是指哲学史——哲学原理——哲学原著——哲学专题相统一。一般而言,这四大板块的教学实践有其内在规律。从时间上来讲,哲学史与哲学原理是专业主干课最集中的部分,主要在大一大二讲授;而哲学原著和哲学专题多是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主要在大三大四讲授。但是以往教学实践的基本态势是“教”与“学”的方式贯穿始终,老师读讲义,学生记笔记是传统的学习方式,后来更新为老师PPT,学生存信息。这样的教学手段比较被动,教学效果也不理想。而新的教学计划中要求实践“研”与“读”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在哲学原著和哲学专题这两大板块更要加大“研”与“读”的广度和深度。这样逐步丰富过去传统的“教”与“学”的双重模式,就加大“研”与“读”教学方式的贯穿。哲学学院在本科哲学专业教学改革中探索了“教—学—研—读四位一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变了过去“教”为全部的培养方式,就是以“读”为轴心,“教”、“学”、“研”、“读”四种培养环节相辅相成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教”是以教师为主体通过科学的授课方式,将系统的专业知识传授给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借助于一系列学习条件,聆听、阅读和领会教师的授课内容,并将之转化为自身知识结构的内在部分。“研”就是为了深入学习掌握专业知识而去探求和追问专业知识的结构、规律、体系以及理论空白点,并由此培养问题意识,不断推进对理论问题的深度解决;“读”就是通过对本专业的教材以及与专业有关的经典文本的阅读,来直面原典、理解原典、分析原典,并从中发现文本差异或理论问题,最终在深入理解原典的基础上返本开新地做出理论新探索。“教—学—研—读”既是四种教学实践手段、教学要素也是四个教学环节。下面具体分析“教—学—研—读”在哲学专业四大板块课程体系中的运用和效果。

哲学史板块主要包括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科学技术思想史、伦理思想史等,其中前三史为哲学专业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课程内容,正所谓“治学先治史”。传统教学主要是以“教”为主,老师根据讲义说明哲学史上的哲学派别、哲学家、哲学思想及其影响等。学生则以平时记、考前背为主的方式进行学习。而在“教—学—研—读四位一体”的教学新模式中,老师要求学生在记忆性学习的同时要借阅一些哲学史中所涉及的原著原典,先要进行一个大致了解和泛读,并去研究和思考不同思想派别,同一思想派别中的不同人物的思想之间的同与异到底何在,思考哲学史上的不同哲学思想为何发展路径会大不相同。这样就提前运用上了“阅读”和“研究”的教学手段。例如讲西方哲学史中的柏拉图哲学就要引导学生找找英文版、希腊文版、中文版等不同版本的《理想国》,查查“理念”这个概念的源流,这样就更容易理解柏拉图的理念论。再如讲中国哲学史中的墨家哲学思想就要让学生思考墨学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显学,为何后来逐渐式微?“教—学—研—读”四种方式的交互运用,就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化繁为简,主动思考和把握哲学史中的核心脉络。哲学原理板块主要包括的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美学原理、伦理学原理、宗教学原理、科技哲学等等。哲学原理是明晰概念的内涵外延,讲求理论分析和推演,进行逻辑思维,学习归纳、分析和推理的。而如果采用传统教学记忆的方式,几乎是与原理课程教学目的背道而驰,这个在公共课的马克思哲学原理课程教学实践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样最终使得讲道理的哲学课变成了不讲道理的说教课。按照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的提法,哲学是“有理”和“讲理”的统一,是“以理服人”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所以学哲学必须要阅读、思考和研判。哲学原理板块中的课程也要实现“教—学—研—读”四个环节的互动,体现论辩特色和问题意识。例如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范畴就不是简单地从生活中举例说明,而是要回溯性地阅读哲学史,研读从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对于这两个范畴的经典表述和论述,研读、对比、交锋、思考后,最终明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在何种场域中定位和区别这些范畴的,要分析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综合什么,其理由又何在。哲学原著板块主要包括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中国哲学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科技哲学原著选读等课程。以往原著选读课程也主要靠老师讲,说明原著的背景、主要思想、段落主旨等。而在“教—学—研—读四位一体”则彻底扭转传统学习模式,实现老师导读、学生自主阅读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原著选读课程中“教”只是指导性的,带领学生进入文本本身,“学”和“研”也是围绕“读”来展开和推进。学生只有直面原著本身,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寻找答案,最终才能读懂哲学原著,从而深化对哲学史和哲学原理的理解。原著选读课程还要培养学生立足文本的专业规范性,哲学不是漫无边际的心灵鸡汤,也不是信口雌黄的野狐禅,而是字字有出处、句句讲道理的规范性学科体系,这个学科体系的一砖一瓦就是各种古典原著和经典文本。哲学专题板块包括本体论研究、认识论研究、现象学研究、佛教哲学研究、周易研究、现象学研究、系统哲学研究、马克思早期哲学研究等课程。哲学专题课程主要在6、7、8三学期开设,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哲学史和哲学原理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深入的专题性研究的一类课程。哲学专题类课程也体现“教—学—研—读四位一体”的教学理念,“教”是辅助性的,而“学”和“读”也围绕“研”展开,是带着问题意识,有针对性地去阅读和思考某一流派或某一阶段的哲学命题。专题研究以及研究性阅读也为学生日后深造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endprint

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坚持推进“教—学—研—读四位一体”培养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实践效果。(1)这一教学理念的推行有力地扭转了以往教而不学,教而不读,教而不研的单一教学方式,扭转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而是变成了学生主动学习、阅读、思考钻研的新常态。(2)“教—学—研—读四位一体”还引导哲学专业本科生积极申请和推进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的研究。以前哲学专业本科生申请项目勉强搞一些社会问题,最后的结果是不伦不类,后来引导学生立足学科优势,在哲学专题本身中寻求内涵式创新而不是外延式拓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教—学—研—读四位一体”的突出表现是提高了学生原著阅读能力和哲学问题意识,这些优势很好地体现在研究生考试中,近三年哲学专业升研率保持在50%。(4)“教—学—研—读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获得了学校和自治区高等教育系统的认可,近五年连续获评6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内蒙古自治区精品课程,2个提升计划教学团队,获得1项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哲学专业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重点建设专业。

二、从“教”为轴心向“读”为轴心的范式转变

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实践围绕专业教学展开,首先彰显为“教”和“学”两个层面。“教”是以教师为主体通过科学的授课方式,将系统的专业知识传授给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而“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借助于一系列学习条件,聆听、阅读和领会教师的授课内容,并将之转化为自身知识结构的内在部分。“教”与“学”最终目的是相同的,即学生理解和掌握应有的专业知识,但是这里暗含着两种方向进路,即“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学生要掌握专业知识”。传统高等教育专业培养着力点在前者,要让学生背诵、记忆、做习题、做实验等等,但是这种教育方向往往也容易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主动性,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逆反情绪,在他们看来学习不是快乐的,甚至是痛苦的。其实早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式的教学方式,就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不断引导学生探求问题的原因,最后破除成见,达致问题的本质。这样就要求学生具有主动探求未知世界和新知识的兴趣和能力,而在这里就需要学生主动地去阅读和思考人类优秀知识成果,从而返本开新地完成转识成智。这也是人才培养的根本要义,显然这里需要有“阅读”和“研究”这两个环节的参与。高等教育是以人才培养为本体,以“教”与“学”为两翼而展开的。但是更为细部地考量,尤其是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专业人才培养中,“教”与“学”的两翼还包含“研”与“读”等环节。因为现代社会对于高等教育要求除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以外越来越多地赋予高校引领科学前沿的使命,这也是目前国际国内高校重科研的时代背景。同时,专业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挂钩也促使高校不能简单地照本宣科搞教学,而是要实现教学与科研互补共生。那么,在教学实践中的“研”和“读”又该如何界定?是否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研究和阅读?其实,人才培养中的“研”和“读”不是泛化的研究和阅读,而是围绕教学大纲展开,为实现教学目的而推进的。所谓的“研”就是为了深入学习掌握专业知识而去探求和追问专业知识的结构、规律、体系以及理论空白点,并由此培养问题意识,不断推进对理论问题的深度解决。可以说,“研”是一种更深刻的“学”,而这个“学”就不是靠简单的背诵记忆能够完成的,而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这样才有可能深入理解专业知识,培养创新性思维,甚至围绕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或者拓展新知识。在本科教学实践中,“研”可以作为田野调查来实地研究,但是更多的是通过小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研究形式来完成的。与理工科依靠实验手段来推进教学研究不同,具体到人文社会科学各个专业,其“研”主要是要从对传统的经典文本的阅读展开的,这也是教学实践中“读”的环节。所谓“读”就是通过对本专业的教材以及与专业有关的经典文本的阅读,来直面原典、理解原典、分析原典,并从中发现文本差异或理论问题,最终在深入理解原典的基础上返本开新地做出理论新探索。“教”与“学”是一个网状的知识系统结构,重在对知识谱系的整体而全面地把握。而“研”与“读”是点状的深入钩沉和知识创新的破土,重在全面整体的专业知识体系中寻找到某个突破点,然后完成知识创新。其中“读”的环节尤为重要,只有通过对教材和本专业经典原著的阅读,学生才有可能深入专业学习的内部而主动攫取知识的富矿。阅读首先是阅读教材或者教师讲义,这本是传统大学学习的很重要一个环节,但是现在大学生对这个环节却很漠然。只有阅读教材才能对本门课程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把握,从而形成一个规范的知识谱系。其次,要阅读与本专业本课程相关的参考书目,只有对相关经典原著的阅读才能深化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当然,这里的经典阅读又分为泛读和精读两种,这个问题在后面继续讨论。

“教”、“学”、“研”、“读”四个环节构成了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其中“教”是外在手段、“学”是内在动力、“研”是升华方式、“读”是立足之垫脚石。只有将“教”、“学”、“研”、“读”四个环节相得益彰地发挥出来,大学生才能从被动灌输走向自主学习,并且是立足于经典文本的专业性研究性学习。当然,“教—学—研—读”四位一体学习方式还有一个值域问题,其教学模式比较适合于人文学科专业,特别是适合于哲学专业的本科教学实践。从古希腊的“阿加德米学园”以及“吕克昂学院”算起,经过中世纪学科化以及近现代大学教育的专业化,哲学学科及哲学专业已经成为一门系统专业的知识部门,形成了规范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黑格尔认为哲学就是哲学史,同样哲学史也是哲学,而哲学史又是以历代哲学家的哲学著述为支撑的,这些都是“理性知识的珍宝”[2]。从古至今不同时代的哲学家也留下了大量经典著作,而这些著作又成为下一代研习哲学的必要资料,因为只有依靠经典文本不断凝练出来的概念、范畴才能深化哲学思维,并依此规范化的哲学术语和思想才能搭建新的哲学体系,而不是随意创见的野狐禅。所以立足哲学经典原著的文本是专业学习的必要条件,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完成对哲学专业的知识积累和思维训练,从而培养出逻辑分析能力强,理论素养高,具有批判性、反思性思维特质的创新型专门人才。endprint

“教—学—研—读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在高校人文学科专业教学中教、学、研、读四者并重,构成人才培养的统一体模式。其中教、学、研、读既是这个人才培养模式系统的四个要素也是动态架构中的四个环节。“教—学—研—读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是从“教”为轴心向“读”为轴心的范式转变。教学为轴心本质是以教师为主体,重在知识信息的传递;而研读是以学生为主体,重在知识的理解、内化。以阅读为轴心的学习模式最终要实现的就是转识成智,将历史沉淀的知识材料经过消化理解,转变成自由的智识体系,这个智识体系既是方法论也是世界观,还是一种实践智慧,未来能够积极有效地运用到社会实践中,解释世界的最终目标是改造世界。

三、“经典原著读书会”的补充和新探索

哲学专业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专业相类似,都普遍具有理论性强特点,重点在于理解和记忆学科历史演变、人物思想观点等,并对原典文本进行返本开新式的阐发。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围绕“教—学—研—读”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改变学习方式的同时,还探索了“经典原著读书会”这一新的教学方式。“经典原著读书会”就是在日常教学之余,老师带领学生围绕某一类或某一部哲学经典原著进行深入地研读、讨论、分析和读书笔记总结。2010—2013学年,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了系列“回归经典”读书会具体有:“《小逻辑》读书会”、“《逻辑研究》读书会”、“《圣经》读书会”、“《四书集注》读书会”、“《周易注疏》读书会”、“现象学读书会”、“爱智之旅读书会”等等。读书会采取的是圆桌会议,遵循的基本精神是“回归文本,自由争论”。“回归文本”是让参与者能够集中目标面对经典,并对多种原文和译本进行比较性分析,在阅读中参与者要与文本、与原创者进行对话并诠释之。“自由争论”是阅读者之间对于文本和问题的理解要求同存异,自由争论,在争论中谋求共识,但不因为共识而遮蔽个人见解。这种自由争论其实也是回归到苏格拉底意义上的“精神助产士”,通过文献导师的不断分析和引导,直至突破定论推论出新的结论。读书会开展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家在阅读中接近大师,体会真知,很好地了解了哲学原典,学习立论、反驳、分析、综合、概括,训练了严谨的学术规范,打下了扎实的学科基础。读书会以及原著选读课程最终是要训练学生立足文本的专业规范性,因为哲学不是夸夸其谈的心灵鸡汤,也不是信口雌黄的野狐禅,而是字字有出处、句句要讲理的规范性学科体系。

“经典原著读书会”开展数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哲学学院在总结成绩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性意见:(1)纳入教师工作量考核体系,如每个读书会每学期研读讨论不低于16学时,并按1学分计算工作量。(2)修订了“经典原著读书会”教学方案,并遵循一套申请、开展、总结成果等相关程序和步骤(3)为保证读书会质量,规定了参与人数规模限制、研读时间、读书笔记等细则,以保证人数少、阅读精、思考深的读书会效果。例如“《周易注疏》读书会”在每一卦经传注疏的研读后都要写读卦小结,渐而小有规模。

四、“教—学—研—读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教—学—研—读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其实是一种回归式的创新,是在回归哲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重新挖掘其阅读的有效性,使之产生阅读的力量。“教—学—研—读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就是完成了从“教”为轴心向“读”为轴心的范式转变,这一点很重要。本科生还处在打基础阶段,所以以“阅读”经典原著为轴心的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夯实基础,完成专业训练。破除不读书、不读专业书、不读经典原著的迷障,学生们正是在阅读原典中完成专业训练,在阅读原典中培育学术旨趣,在阅读原典中转识成智,在阅读原典中变化气质。

当然,“教—学—研—读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也并不是只能局限于哲学专业一隅,而是对文学、历史学、社会学、法学等都有借鉴意义。因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都不是简单的经验主义和感觉主义的产物,而是都有着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学科积累过程,有着自成一体的学科体系,而这个学科体系就是靠浩繁的经典作家的经典原著所构建。那么进入这一学科,也必须是在立足前人经典文本的基础上去创造新内容,终究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大海。

参考文献:

[1] 孙正聿. 关于哲学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J]. 哲学研究,2000(6).

[2] 景剑峰,赵东海. 原著选读课程在哲学专业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和效果[J]. 教学与研究,2013(6).

[3] [德]黑格尔. 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M]. 贺麟,王太庆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7.

[本文受到内蒙古大学“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哲学专业建设项目资助]

四位一体人才管理 篇7

一、培育现代优秀专业技术军事人才, 构建“三位一体”国防生教育管理体系基本框架和意义。

1. 构建“三位一体”国防生教育管理体系基本框架。

培育优秀的专业技术军事人才, 专业知识学习是根本任务, 军政训练是完成各项任务的有力保障, 思想教育是我军的灵魂工作。这样, “专业知识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和军政素质”就构成了国防生育人体系的基本框架。

2. 构建“三位一体”国防生教育管理体系的意义。

首先, 为适应军队的高科技化, 能在现代化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需要国防生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知识结构。其次, 党指挥枪是我军的建军原则, 政治思想是这一工作得以实现的坚实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学习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感受革命传统教育、宣扬爱国主义教育和坚定理想信念教育。最后, 作为后备军官, 要求国防生不仅自身具有过硬的军事素质, 而且具备出色的管理能力。

二、为适应当代军队的高科技化, 建立“学校、辅导员和班级”的科学文化学习体系。

科学文化学习是在校学生的本职工作, 它包括公共知识、专业知识及和本学科相关的交叉学科知识, 它是培育优秀专业技术军事人才的试金石。

1. 借鉴军事院校课程设置, 规划出符合国防生要求的教学大纲。

为适应当代军队的高科技化, 签约高校要深入一线部队特别是专业技术部队调研, 弄清军队的人才需求情况, 做到有的放矢。结合国防生的双重身份, 签约高校必须充分吸纳军事院校的课程设置, 规划符合国防生要求的教学大纲, 并突出本校的专业学科特点, 把部队现代化建设和学校特色学科作为国防生专业培养目标。

2. 突出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加强辅导员的引导作用。

根据学科特点细化国防生所学专业, 删减和未来任职无关的课程, 减轻国防生的学习压力, 把一些专业必修课变成专业选修课, 增加和未来任职有关的课程。区别普通生和国防生的专业培养方式, 体现两者的差异性。为便于管理, 根据专业将国防生单独编班, 避免国防生和普通生同班造成评价标准不一致、作息时间不统一和个体差异较大等现象。单独编班可以使国防生之间相互竞争, 营造赶、超、学的成长氛围。强化辅导员的引导作用, 发挥辅导员的专长, 使辅导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 依托班级, 丰富和拓展国防生的课余生活。

军队的现代化不仅需要专才, 更需要全才。在搞好专业学习的同时, 要鼓励国防生根据自身的特长和优点参加学校的各类社团和协会, 使他们的特长和优点进一步放大, 得到充分锻炼, 增强自信心, 带动和感染其他同学, 形成良性循环。积极支持国防生创办属于自己的社团或协会, 培养他们的创新性和在创新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他们在创新过程中的困难和困惑。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成长、在答疑解惑中得到锻炼、在与人交往中得到提升。

三、抓住培养军事人才的本质特征, 搭建“选培办、学校和家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不论时代如何变迁, 科学技术如何发展, 衡量人才的标准如何变化, 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我党我军的灵魂。以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教育为核心, 以营造良好的寝室和军营文化为抓手, 构建“军队、学校和家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1. 以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教育为核心。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是一个人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美国诗人惠特曼说:没有信仰, 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 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通过学校、选培办和家庭的三方努力, 要教育国防生坚定对马列主义经典理论的信仰, 坚定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的教育理念, 坚决做到党指挥枪。

2. 以营造良好的寝室和军营文化为抓手。

寝室文化是大学生在寝室这一特定的空间环境下, 在寝室成员共同生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在众多外界因素影响下, 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意识和文明行为[2]。作为校园文化的部分, 对学生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国防生还没有真正体验军营文化, 但各学校的国防生一般集中管理, 主要以寝室为单位, 在某种意义上, 国防生的寝室文化就是军营文化。所以, 国防生的寝室文化要实施军营文化的管理模式, 利用假期到军队拉练, 体验真正的军队生活, 并且和普通生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 使军营文化与寝室文化相渗透、相互补充。

3. 搭建“选培办、学校、家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国防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学校、选培办和家庭三方面共同关注, 三方紧密联系, 密切合作。学校负责经典著作、文献等的讲解和传授及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 架好军地之间的桥梁;选培办要加强优良传统教育, 通过红色革命传统教育, 使国防生坚定献身国防的理想信念;家庭要将学生的积极或者不稳定的思想动态及时传递给学校和军队。可以尝试召开定期的学校、选培办和家庭三方座谈会, 总结相关经验。

四、拓展身体和军事素质, 确立了“选培办、模拟连和个人”的军政训练体系。

经军政训练的国防生具备良好军事素质, 它是培育优秀专业技术军事人才的强有力支撑。

1. 健全科学的规章制度, 既重过程又重目标。

首先, 选培办要制定科学的国防生军政训练体系, 建立激励机制, 鼓励优秀国防生脱颖而出, 从而, 调动国防生成长成才的积极性。其次, 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建立培养国防生的多方合作机制, 建立国防生军事技能训练基地和实习锻炼基地。再次, 建立国防生考评机制。明确标准和阶段目标, 实行严格的淘汰制, 宁缺毋滥, 保证向部队输送科学文化扎实、军政素质优良的新型军事人才。最后, 坚持实践过程与培养目标相结合的方针, 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2. 坚持模拟连制度, 实践互帮互助能力。

模拟连制度是指将部队的连、排、班管理模式引入到国防生教育管理体系中。具体模式为:成立国防生模拟连, 下设排, 再设若干个班, 模拟连长、排长、班长由国防生分学期轮流担任, 以老带新, 一般每届任期一个学期,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3]。这样, 每位国防生既做过“兵”, 又当过“官”, 为将来进入部队做好准备。

3. 充分锻炼个体, 提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

国防生肩负普通大学生和未来军官的双重身份, 毕业后将以军官的身份进入基层工作岗位, 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在校期间就要得到充分提升, 否则, 将不能胜任未来的工作。另外, 健康的体魄是未来做好工作的保障。由于国防生大部分时间在学习专业知识, 且各专业的国防生上课时间存在差异, 集体进行体能锻炼的时间较军事院校大大减少, 但普通院校的国防生自由支配时间较军事院校充裕, 所以, 普通院校的国防生要利用空闲时间和设施进行体能锻炼。

国防生的培养教育工作事关未来军队战斗力的强弱、未来国家的安全与否及名族未来的兴衰。学校、军队和家庭务必“三位一体”地为国防生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 专业知识扎实, 军事素养优秀, 敢于牺牲自我、锐意进取的合格预备军官。

参考文献

[1]刘海春, 彭海.高校国防生思想状况分析与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 2007 (3) :49-51.

[2]曹秀军, 胡雷, 夏志欢.加强寝室文化建设, 发挥寝室文化的育人功能[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3) :8-11.

四位一体人才管理 篇8

一、海南省人才发展状况分析

自1988年建省以来, 海南作为经济特区发展已经有了将近三十年。从纵向比较看, 海南的人才事业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为促进海南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但是, 横向比较来看, 相对于我国其他省份而言, 海南省仍然属于人才欠发达地区。

首先, 从人才资源的总量上来看, 绝对数量较少, 人才储备总量不足。另一方面, 虽然海南的人口数量不大, 但是人才资源的相对占比也不高, 无法与人口总量相匹配。人才资源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不足影响了海南人才资源整体作用的发挥和整体实力的展现。

其次, 从人才资源的层次上来看, 高层次的专家和科研技术人员极为短缺, 姑且不论两院院士仍属空白, 即便是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科研核心人物等资源都很稀缺。人才的综合素质整体表现不高, 影响了海南各领域创新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导致海南科技发展水平的滞后。

再次, 从人才资源的分布上来看, 人才分布不平衡, 结构性矛盾较为明显。从地域分布来看, 海南人才分布主要集中在海口、三亚等中心城市, 而其他市县人才分布较少;从产业分布来看, 关系到海南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如制造业、石油化工业、汽车业的高素质人才非常短缺, 同时, 第三产业中的人才又过度集中在教育、卫生及文化产业, 影响了海南工业结构的调整和服务业的升级改造, 进而将影响海南经济的长远发展。

此外, 海南人才事业重心倾斜于公有制经济, 对于非公有制经济人才的重视程度不足, 向非公有制经济人才提供的服务、保障、管理等水平不高, 这严重导致快速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的人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而公有制经济中的人才闲置, 造成人才的极大浪费。

二、新时期海南省人才引进、培养、管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人才的引进可以节约人才投资成本, 人才引进后可以安排其在合适的领域内发挥作用, 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 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可喜的效果。海南省应该进一步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 提高整个社会的人才竞争力, 改变与完善人才结构, 引进人才的同时应该注意引入新的观念、技术、技能、知识以及新的管理模式。人才的引进也有助于推动海南省人才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例如需要通过政策倾斜、事业指向、待遇吸引等方面的提升保证人才的引进成功率。

人才的培养包括引进人才及本土人才的培养, 无论是哪种人才, 在培养的过程中都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必须使人才深入参与实践活动, 而非仅仅依靠科研院所或者高等院校的理论培训, 需要让人才在实践中发挥作用, 提升水平和能力, 以作为核心人物带动整个团队、学科甚至行业;二是对于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人才需要配套不同方式与内容的培训, 使培训具有针对性, 提高培训效率。

三、建立海南省人才引进、培养、管理“三位一体”创新机制

人才引进、培养、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人才规划的制定、人才市场的培育、完善吸引人才的政策环境、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教育与培训等等, 都离不开科学的人才管理方法。海南省有必要在共同的人才事业发展目标及规划的指引下, 建立起“三位一体”的人才创新机制。

1. 制定前瞻性的人才规划

人才是海南取得国际旅游岛建设成果的关键战略性资源, 因此, 人才规划需要具有前瞻性的战略高度, 配套制定各级各类人才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 并能够通过宣传在整个社会形成重视人才的氛围和共识。人才引进与培养要基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将应用型人才、企业管理人才、技能型人才及海南支柱产业所需各类人才作为人才规划的重点。

2. 实现开放性的人才市场

建立健全海南省人才市场机制, 逐步实现人才的市场化, 才能真正形成人才的竞争机制, 更加合理和有效地配置人才资源。同时, 在人才市场中, 通过各种人才管理手段, 不断扩大市场的统一和开放程度, 使人才能够合理流动, 从而改善人才分布不平衡的现状, 充分发挥人才作用。

3. 出台健全的人才政策

人才的管理离不开政策的指引与导向, 健全的人才政策是创造海南良好人才环境的进出。在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中, 要有明确的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从海南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出发, 调整并完善人事、就业、劳动保障等配套的人才政策, 同 (下转第184页) 时建立起科学的人才创新成果奖励与激励制度, 设立高级人才基金, 切实保障人才的成长氛围和合法权益。

此外, “三位一体”的人才创新管理制度还要求建立起对引进人才及本土人才的监督管理机制, 动态审核与评价体系, 以预警、督促、指导、激励人才充分地发挥作用。

摘要:海南自建省以来, 人才事业不断发展和完善, 在人才总量、人才质量和人才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建设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人才事业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关键的环节,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 海南省有必要建立起人才引进、培养、管理“三位一体”的人才机制, 建立起人才智库, 不断提高人才综合素质, 强调创新,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为海南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海南,人才,引进,管理,三位一体

参考文献

[1]王熙.海南国际化商务人才素质浅析[J], 中国经贸导刊, 2011, (3) :81-82.

四位一体人才管理 篇9

然而目前,职业教育除自身存在问题,诸如结构不尽合理、办学条件较差、教学质量有待提高、体制机制不够顺畅等,还存在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的问题,体现在观念理念、招生制度、利益均衡、办学条件问题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和影响着中高职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1]中高职教育衔接是发展现代化职业教育、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对于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构建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培养体系,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是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1 中高职教育衔接现状与问题

目前,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不够完善,原因与各自的办学特点相关。就中职教育而言,由于社会重视不够,受政府政策导向、社会意识观念影响,其一直被列为普通教育的附属教育、次等教育[2],导致其办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普遍配备不足,从而引起生源问题,学生基础较差。学校办学条件不足导致教学质量较差、生源质量更差,恶性循环。为求生存,中职学校把办学目标简单地定位为就业,其培养目标、课程安排等一切教育活动也都会围绕“就业”这个目标进行安排。尽管不少中职学校在国家要求的中高职衔接大方针政策下,都或多或少地开展了一些衔接活动,但多数是被动衔接,没有实现长远的目标初衷。[1]

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有:招生限制、生源中的中职学生比例较低,大多数以普通高中生源为主。高职院校在校生中,普职杂糅混合,知识技能差距明显,对开展高职教育教育工作带来了诸多的困难和问题,层次不一,造成教学要求、人才培养目标等不统一,而如果单独编班教学中职生源,成本耗费又会很高,因此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采取的是混合教育的方式,这样不可避免造成重难点不分、重复教学,使得中职教育中本来技能已较高的学生很难再提高。[1]

总体来说,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存在着“断裂”“脱轨”的失调现象,表现出办学条件差、生源不足、学生基础差、衔接意识差、办学理念难提升、招生制度改革难突破、利益均衡问题难协调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因此,如何打破原来中职、高职两个阶段各成系统的教育形式,统筹确立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根据职业能力与要求进行课程重组设置,从招生制度、专业建设、课程安排、实习实训、入学条件等方面具体着手,为实现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培养寻求新的出路。

2 当前我国中高职衔接的主要模式

普遍来讲,我国的中高职衔接大致为学制衔接模式与非学制衔接模式两种,前者的具体操作模式为“一贯制”,即“五年一贯制”和“分段式”,也被称为“对口招生”模式,对口招生模式包括独立模式和“3+2”模式等,目前大多中职学校采用的是“3+2”或“3+3”模式,或“4+2”模式。[3]

“对口招生”模式的出现,使得中职教育不再作为“终止教育”,为中职学生继续发展深造提供了出路。独立模式是各省根据自己情况面向全省中职学生进行招生,由于中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上完全独立,没有沟通交流,不可避免造成在专业知识或技能方面出现重复或断档,这就阻碍了高职教育的预期目标。“3+2”或者“2+3”模式虽然在各自的学习阶段与过程中,独立地保证和完成了自身教学计划与目标,并且实现了基本的对接,但总的来说,其容易在课程建设、专业设置方面存在断裂和重复,因此它们还都只是停留在部分程度上的对接,并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而“五年一贯制”总体上更具有办学优势,因为其能够分别统筹安排中职、高职两个阶段教学方案,更加系统化,更好地发挥教学效益,也能让学生更系统地接受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培训,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但由于学生需要在统一院校完成一贯制学习,长学制难免引起学生的倦怠情绪。

3 构建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在我国,中高职衔接一体化早已出现并处在不断摸索与实践中,对应地,其模式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一般来说,研究者认为:“招生考试制度是中高职衔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培养目标衔接是前提条件,专业建设衔接是基础,课程衔接是核心和落脚点”。因此,可从招生考试制度、培养目标、专业建设等方面入手,探索如何构建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3.1 借鉴国外的中高职衔接模式

如德国和法国采用的“补习式衔接模式”,其特点是依托职教机构对中职毕业生进行一定时间的集中和专门补习,使其达到高中段学历标准。通过这种“补习”,不仅可以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也可以提升中职教育的吸引力,建立起顺畅的中高职教育衔接渠道。当然,这一模式的实施,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与鼓励。英国和澳大利亚的中高职衔接模式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体化”衔接模式,即通过在中高职教育之间采取一系列的弹性体制来打通它们的衔接渠道,主要表现在职业资格制度方面,通过使不同层次的职业资格证书与相应的普通教育文凭等值,实现职业资格升学与就业的双重功效。美国和俄罗斯教学模式的突出特点是这两个层次职业教育的职教大纲或课程呈现一体化,这两者的有效衔接进而利于这两个层次职业教育的顺利衔接。由此可见,一体化的职教大纲和课程体系对于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重要性,各级大纲分段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3.2 在考试制度改革方面注重创新与突破

招生考试制度是制约中高职衔接活动顺利开展的瓶颈,因此要建立合理有效的招考制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各类别、层次的质量检测标准,根据相应的质量标准设定学生升学资格,这种方法可以有效规避无门槛升学、免试入学等方式带来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尝试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升学考试中的地位,不仅收录学生平时学业成绩和素质评价,同时还推行专业素质加综合素质的评价模式[1],并设置两者的合理比例,使招录的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3.3 根据职业生涯发展需求来确立专业培养目标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针对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与技巧,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尤其是针对某一特定岗位,培养的人才主要是面对某一具体岗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主要是培养面向基层的、生产型、服务型和管理型人才,定位面较广。通过人才需求调研,包括对酒店从业人员现状、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岗位群以及对应的岗位升迁规律,建设课程体系,中高职院校应共同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和内容,以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是中级技能型人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酒店管理基本知识与技能及电脑操作,能胜任酒店前厅、客房等一线接待服务与相应的管理工作的初、中级技能型专门人才。[4]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即面向中高星级酒店、餐饮业等领域,具备扎实理论基础、良好综合素质与娴熟职业技能,可以胜任酒店一线服务接待和基层管理岗位。[5]

3.4 在课程设计上创新,增加趣味性

中职与高职教育的衔接,其关键与核心在于课程设计的一体化。[6]课程内容应包括理论教学,专业课程的课程内容应与职业资格相对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如在使学生掌握酒店的前厅、客房、餐饮服务标准流程操作的基础之上,可以设计一些项目任务,考察其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此外,还可以营造出第二课堂的氛围,在班级管理中引入酒店管理机制,使学生的酒店服务意识增强,更好引导其以一种“准员工”身份的使命感更自觉地学习与实践。[5]所设计的课程体系应包括公共基础、职业通用能力、职业学习领域、职业综合实践与职业拓展五大模块。其中,职业通用能力是所有从事旅游大类执业活动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职业学习领域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从事酒店、餐饮等特点职业岗位须具备的专业技术能力,职业实践能力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校内实训室或在校外实训基地通过顶岗实习来获得对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的能力,职业拓展能力则是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培养和发展的能力。

(5)重视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将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让学生不仅在企业中接受技能培训,还以学生身份在学校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和教育,通过这种结合的模式,为社会培养并输送专业技术人才,坚持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运行机制。[7]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导向主要是高星级酒店,高星级的纵向岗位职别一般为八级,从低到高为服务员、领班、主管、部门副经理(经理助理)、部门经理、部门总监、执行总经理(副总经理)和总经理。横向岗位群有前厅、客房、餐饮、营销、公关、行政管理等[5]学校和酒店紧密合作,在这种模式下,学校和酒店可以培养出更多适合酒店发展需要的人才,为酒店发展,产能提升提供人才储备和人才保障。

4 结论

中高职衔接一体化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是顺应时代发展、经济进步的必然要求。实现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不仅对职业教育的自然吸引力、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对于建立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也是有力的支持与补充。需要明确的是,构建中高职衔接一体化模式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统筹设计与改革相关的政策法规与制度。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在招考制度、培养目标、课程设计等方面思考和创新,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服务意识和综合职业能力,为国家的酒店等服务业输送高素质人才。

摘要:中高职教育是我国现代化教育重要的一部分,酒店管理专业作为中高职学校开设的常见专业,为酒店行业的管理和发展提供和输送人才,而目前中高职衔接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酒店管理人才的质量。文章分析了职业教育的现状、问题以及现有的中高职衔接模式,从培养目标、课程设计等方面对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刘进.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问题分析与实践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26).

[2]孟源北.中高职衔接关键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4):85-88.

[3]杨惠超,黄文峰.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职业时空,2014,10(9):105-107.

[4]曹艳芬.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培养目标体系构建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23):147-148

[5]彭宜佳,闫秦勤.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三课堂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8):5-8.

[6]饶雪梅.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3+2”课程体系的一体化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2014(11):43-46.

四位一体人才管理 篇10

关键词:消费性服务业,智情一体化,“4力”,“3维”,关联性,模式

一、引言

消费性服务业指为提高人们科学文化素质, 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产业。这类产业因其消费性服务的特点对管理者的职业能力和情商有不同于其他产业的一些要求, 相关研究目前在国内还很少见到, 尤其是从市场需求视角研讨这类应用型人才“融情商于智能培育”的理论和方法更为少见。

当今世界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 需要造就一大批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管理类专业的教育只有紧跟产业的发展, 更新教育观念, 深化教育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才能真正肩负起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消费性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与高校人才的培养、供给严重不对称, 造成人才市场供需的结构性断层。在调研中, 许多企业对从业人员更强调态度、情绪、意志等情商因素。寻找一条富含创新意识, 将素质教育、能力训练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 构建高效率的、适用性强的、与消费性服务业发展趋势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策略, 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江苏省在这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施进程中还处在起步阶段, 要完成应用型大学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必须从实际出发, 锐意创新, 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力与情商兼顾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消费性服务业管理人才培育现状

(一) 国内外消费性服务业管理人才培育现状

国外大学服务管理类本科非常重视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在实践中进行相应的情商训练。美国康奈尔大学管理学院和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人才培养是世界公认的成功模式, 他们的主要特点是师资国际化, 产教研结合, 课程设置视野宽阔, 新课程紧密追踪业态发展, 校企合作, 注重学生的工作态度、职业基本能力和适应不断产生的新业态的职业迁移能力等。

国内文化产业管理是本世纪才有的专业, 立足于文化企业的商业运营模式, 至今尚无公认的较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少高校这类专业培养目标不清晰, 定位过于宏观;还有的过于强调技能和单一的职业化;许多应用型高校为消费型服务业培育人才的专业教学模式落后于产业发展, 缺乏现代化意识, 在实践中单一强调技能, 师资不稳定……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对消费性服务业人才的需要, 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消费型服务业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 消费性服务业管理人才培育的两难处境

江苏省设立文化产业管理的高校近10家, 大多数教学型院校该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向教学研究型甚至研究型高校看齐, 尤其是一些独立学院, 从师资到教学内容基本照搬其母体高校强调学术体系的模式, 造成许多学生研究基础不扎实, 动手能力又不如高职高专学生的两难局面, 直接导致学生所学与市场需求的错位和脱节。已有一些本科高校意识到这一问题, 努力与市场接轨, 强化技能实践环节, 但在实践中往往偏重简单的操作环节, 与理论指导脱节, 接轨的结果往往使一些本科教育肤浅化, 学生缺乏本科生应有的学术视野, 就业取向与专科趋同。

(三) 消费性服务业对管理人才的情智能提出了新要求

消费性服务业职业经理人是这类产业健康发展所依赖的中坚力量, 这类人才应该是消费型服务业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这是发达国家同类管理专业的办学经验。与人沟通交流是这类专业的共同特点, 所以这类职业经理人除了需要专业理论知识和思维方法等智能要素、专业技术等技能要素以外;还需要包括忠诚、意志、心态、勤奋等情商要素。而后者恰恰是我们在以往的研究和实践中所忽视的。

三、消费性服务业管理人才的职业核心能力界定

消费性服务业具有鲜明的现代服务业的特点。笔者分析了中外管理专家提出的多种能力, 重点借鉴了美国的SCANS标准 (美国劳工部对“职场能力”的评价体系) 和教育厅招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基本能力体系, 结合我国消费性服务业的特点, 提出相关企业职业经理人应该具备学习、思考、预见、组织、沟通、表达、执行等多种能力,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向专业人士和消费性服务管理产业成功人士进行广泛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 针对性地分析归纳出4种关键的职业核心能力:即主动学习力、逻辑思考力、人际沟通力和综合执行力, 简称“4力”。

结合应用型本科毕业生就业集中在消费性服务业基础层次管理岗位的要求, 以上述“4力”为行, 以企业管理能力的层次为列, 构建出“4力”不同层次的具体要求 (见表1) 。

主动学习力的要点是“主动”, 带着工作中的问题主动进行有效学习, 是适应不断出现的新业态的基本前提, 也是终身学习的基础;逻辑思考力以求“真”为本质, 是探究行业各种业态的运营规律进行业态创新的基本能力层次, 是专业理论教学的重点;人际沟通力以“和谐”为取向, 这是消费性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能力, 沟通要在复杂的博弈中求得平衡, 在实践中锻炼提升;综合执行力以“实”为特征, 要求行知合一, 踏实干事、拿出成效, 在社会大课堂中能独当一面地执行任务, 解决问题。

四、消费性服务业联系密切的情商要素“3维”及其个性化描述

情商指人在情感、态度、意志等方面的品质, 是自我和他人情感把握和调节的一种能力, 对人际关系的处理有较大关系。消费性服务业从业人员主要因其与人打交道的特点, 对情商自然就有较高的要求。总体上说, 相对于智商 (IQ) 人与人之间的情商 (EQ) 并无明显的先天差异, 主要是在后天的人际互动中培养发展起来的。项目组在燕国材对非智力因素划分的第三个层次里的12项因素的基础上, 依据心理学上的个性量表、营销学上的个性量表、品牌个性量表, 针对应用型高校文化产业管理等现代服务业的职业特点, 在征求了南师大心理学院专业人士的意见后, 归纳凝炼出了影响消费性服务业就业竞争力的情商因素的简要量表, 该量表把情商因素分为情感、态度、意志3个维度, 简称“3维”, 每个维度各用若干个性化元素进行描述 (见表2) 。

五、对“4力”和“3维”关联性的实证分析

研究组通过问卷的方式对近年已毕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基于4种职业能力和3类非智力因素设计的李克特量表, 由就业单位和原班主任负责填写,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三江学院文管专业近一、二年的毕业生。共随机发放430份问卷, 实际收回428份问卷, 提取有效问卷402份。借助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效度和信度的测试后, 借助SEM (结构方程) 方法, 运用AMOS18.0统计分析软件, 对职业竞争力和情商因素的关联程度进行了系统分析 (见表3) 。

实证研究表明:

第一, 针对应用型高校学生特点和文管专业的职业特点, 依据美国SCANS标准等, 在征求相应用人单位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后, 提出的由人际沟通力、逻辑思考力、积极学习力、综合执行力构成的“4力”对消费性服务业具有效性。

第二, 构建的“3维”情商测量体系, 对消费性服务业人才“4力”的形成具有针对性和合理性。

第三, 根据SEM结构方程模型的运算结果, 计算出情商中“3维”均与职业能力“4力”有相当高的关联度, 但其个性化描述性元素却不能单独产生影响, 只能综合对其就业竞争力的提升起作用。

第四, 职业能力由智力因素和包括情商在内的非智力因素共同构成。影响就业竞争力提升的情商因素的培养, 需要与职业能力一块进行。

第五, 情商提升的心理训练, 对于应用型高校的学生来说, 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行为习惯的养成, 必须贯穿于学校活动的所有环节, 尤其是实践环节来进行。

根据非智力因素对职业能力提升的作用分析, 针对应用型高校学生特点和文管类专业的职业特点, 提出影响职业能力的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一块起作用的“智情一体化”培育模式。

六、基于实证分析的“智情一体化”培育模式的提出与实施

(一) “智情一体化”培育模式

情商 (EQ) 水平提升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是心理训练。但中小学应试教育忽略了这方面的训练, 需要到高校来补课, 特别是消费性服务业由于需要与人打交道, 对情商要求更高, 但高校一般没有条件进行系统、专门化的心理训练, 只能融情商训练于知识传授、智力培育和日常生活管理之中。

基于上述研究, 笔者提出融情商提升于知识传授、智力培育和日常生活管理, 知识、能力和情商相契合的“智情一体化”培养模式。

在“智情一体化”培育模式中, 情 (EQ) 是相对于智 (IQ) 提出来的概念, 两者相互独立, 相辅相成, 互为影响;基于“智”提出的“4力”和基于“情”提出的“3维”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如“意志”和“积极学习力”的关系, 智商不高而情商较高的人, 学习效率虽然不如高智商者, 但是, 有时能比高智商者学得更好, 成就更大。因为坚强的“意志”容易造就其锲而不舍的精神, 使之勤能补拙。在长期不懈的积极学习中, 人的意志力又会不断增强, 两者互为促进。总而言之, “4力”的四要素和“3维”的三要素之间两两影响, 充分发挥以情商为主体的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协同作用可以将该模式的效用最大化。

(二) “智情一体化”模式的实施

上述研究表明, 对文管专业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影响较大的情商包括3个维度, 其中“情感”维包括成就感、荣誉感、集体感、自尊心、自信心等元素;“态度”维包括诚信、热情、灵活、友善、勤奋元素;“意志”维包括有恒性、自律性、有序性、责任性元素。实行时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实际, 有所侧重地综合培养这些素质, 这样情商因素和认知因素相辅相成, 才能使得智力因素、内在智慧潜能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 取得好的效果。

1. 课堂教学中以“智情培育”为基本要求。

现代消费性服务业立足于文化服务类产品的创造, 这种生产精神产品创造, 是生产者将具体的情绪情感等情商因素融入到生产过程中进行的, 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较高的情商。课堂教学应以“智情训练”为基本要求。由单一的“以课本为中心的课堂讲授式”智力训练, 向“指导性授知与主动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转变, 增强学生的学习驱动力, 推行团队式互助学习, 在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过程中, 培育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情感态度, 提升学生的情商。

2. 实践环节进行将“4力”“3维”细化为评价依据。

实证表明, 虽情商“3维”与“4力”有相当的关联, 但这些“3维”中具体的描述性元素与就业竞争力的关联度均较低, 表明具体描述性元素对就业竞争力不可能独立起作用。要提升文、旅类专业的学生就业竞争力, 必须综合性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和情商因素, 融情商的心理训练寓职业能力培养之中, 综合性地培养。因此, “4力”是职业能力, “3维”是情商素质, 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 在实践的过程中以“4力”为主的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以“4力”“3维”导向, 进行专业实践, 将原来较粗放的实践考核评价体系按“4力”和“3维”的要求进行细化, 建立“智情一体化”综合考核指标体系, 这种能力/素质型评价体系有针对性, 对提升职业能力和素质也更为有效。

3. 第二课堂任务引领, 发展学生专业综合素质。

教师引导, 以学生为主体, 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 主动联系相关的文化企业, 开辟服务社会的第二课堂。第二课堂形式多样化, 包括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各类专业大赛和各种企业实践项目等。在第二课堂中, 任务引领, 既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任务执行能力, 又让学生学会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 为未来就业做准备。

4. 在日常教育管理中, 注重习惯的长效性培养。

情商训练不是知识传授, 在某种意义上更是一种习惯的逐渐养成。从应用型高校学生特点出发, 在学习和日常管理的主要环节上, 应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学年工作计划的制定, 设计一系列以职业能力提升和情商心理训练为目标的专业实践活动, 落实在每个学期, 由业务教师和学生辅导员共同负责;同时把对情感、态度和意志等情商因素的训练与学生日常规范管理有机结合, 由辅导员实施管理, 并建立相关培养档案。

另外, 不同层次的学校有不同的办学理念, 不同类的专业有不同的培养目标,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情商虽然可以培养, 但个性却难以培养, 对不同的学生心理训练要有针对性, 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在文化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的今天, 知识能力的更新非常快, 学生必须具备主动学习力, 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适应岗位的迁移。情商培养是一种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 有波动性的特点, 常表现出不稳定的特点, 所以, 在对情商元素的培养过程中需要进行习惯养成训练。

参考文献

[1].赵曙明.胜任素质、积极性、协作性的员工能力与企业人力资源体系重构[J].改革, 2011 (6) .

[2].田喜洲, 谢晋宇.我国旅游业创业者胜任素质特征研究[J].旅游学刊, 2011 (10) .

[3].马发生.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教育分工及调整途径的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 2004 (10) .

[4].粟娟.让“学生成为旅游职业经理人”[J].科教文汇, 2007 (7) .

四位一体人才管理 篇11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生特点 目标管理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与普通高校相比,独立学院的学生有自身特点。所以,根据变化的新形势,加强对独立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研究,不断创新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合其学生成人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提高独立学院的综合竞争力和树立良好的社会声誉,实现其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及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理念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从独立学院招生方式来看,招生计划一般由各省级招办从统招计划中单列出来,大部分省市区按本科三批录取,有时本科三批的录取数线甚至低于专科一批。由于生源的特殊性,独立学院的学生呈现出以下特点:

1.学生文化基础总体与一本、二本学生有一定差距,而且个体与个体之间差异较大。有部分学生基础较好,但因高考发挥失常或填报志愿不合适等原因未能考入自己理想的学校。这部分学生自入校开始就学习目标明确,有种不服输的劲头,管理难度较小,工作重点是如何成才问题。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高中就学习动力不足,纪律意识淡薄,生活作风散漫,管理难度相对较大,工作重点是如何做人问题。

2.由于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家庭有很好的经济收入,他们从小受到过良好教育,所以他们见多识广,普遍社会活动能力较强,思想活跃,对新鲜事物接受较快,兴趣爱好广泛,但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较弱。他们热衷于社会流行时尚,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缺乏理性,易迷茫,树立的理想多变,在诱惑和现实中难以把握方向,制定目标与实现目标之间脱节。

(二)独立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理念

由于独立学院学生有着自身特点,所以在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实行差异性教育,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掘他们的亮点,发挥他们的长处,鼓舞干劲,同时依靠完善的制度、耐心的说服教育和严格的管理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不足,不断完善自己。

1.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这既是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要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就要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基本权利和选择。管理是引导,不是去左右;管理是影响,不是去支配;管理是感染,不是去教训;管理是解放,不是去控制。以学生为本是对学生人性的唤醒和尊重。真正的管理是以学生为本的管理,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的美好,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同学间友谊的纯洁,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丰富的思想体系。强调这个理念,也就是强调学生作为教育消费者的地位,关注学生的权利同时要求学校不断完善办学条件,规范办学机制,创新教育方法,不断适应学生发展的客观要求。独立学院学费比较贵,需要学校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和人性化的管理服务。

2.树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独立学院的学生特长多、个性鲜明,每一个同学身上都有不同的闪光点,要进行差异性教育。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了解学生特点,发现学生专长,根据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设计和指导,并为其提供培养和锻炼的机会,奠定学生毕业后的职业生涯基础。

二、目标管理的含义及特点

目标管理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管理方法,从目标确立、过程控制和考评奖惩等三个方面展开,重视工作中的目标责任,使目标执行者各行其职、各负其责,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

(一)目标管理的含义

目标管理的概念是由美国管理专家德鲁克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来的。其后他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会被忽视。因此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标管理亦称“成果管理”,是指在企业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办法。“目标管理”的关键不是“目标”,而是“管理”。

(二)目标管理的基本特点

1.重视人的因素,注重自主管理。目标管理是一种人人参与的、民主的、自我控制的管理制度。通过目标把人和工作结合起来,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统一起来。它强调工作的目的性、管理的自我性和个人的创造性,通过自我监督、自我控制实现自主管理。

2.重视成果。它重视的是管理预期达到的成果,而不是管理的具体过程。工作成果是评定目标完成程度的标准,也是人事考核和奖评的依据,成为评价管理工作绩效的唯一标志。至于完成目标的具体过程、途径和方法,上级并不过多干预。正因为这一特点,它又被称之为成果管理。所以,在目标管理制度下,监督的成分很少,而控制目标实现的能力却很强。

三、“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及途径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将目标管理理论应用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的一种积极探索。它以培养更多优秀毕业生为目标,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管理理念,以学风建设为重点,以学生干部队伍为关键,以学生评优评奖和推优入党为抓手,将学风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推优入党等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它的实施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由单一管理变为全员管理,由层面管理变为系统管理,由被动管理变为自主管理。有利于做到。

以公开选拔、考试选拔和活动选拔相结合的形式把品学兼优的学生选拔到学生干部队伍中来,使他们通过担任学生干部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把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和学习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干部向党组织推荐,发挥学生党员的示范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学风建设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通过目标引导最终实现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和优秀毕业生的“三位一体”目标(图1-“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关系图)。而我系优秀毕业生的评比条件为考取研究生、公务员或事业编制,通过司法考试、专升本或自学考试,参加志愿服务西部或“三支一扶”计划等。

(一)不断完善人才的选拔机制

如何选拔、培养和使用学生干部是“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所以应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大学生的可塑性较强,好苗子发现得越早抓得越早,对其成才越有利。学生在刚入校时,相互之间了解少,不可能进行民主选举,只有靠辅导员老师指定学生干部。指定的学生干部对以后的学生干部选举有一定的惯性影响,其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的好坏势必也会影响今后学生工作的开展。因此,要早做准备,早发现。在新生开学时,通过翻阅学生档案和与学生座谈等形式,对新生的性格、爱好、特长,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获奖情况等进行一次调查,为以后新生学生干部的培养做好准备工作。

(二)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创新培养方法

1.建立学生干部培训室,作为学生干部培养的常设机构,对班委、团支部、系学生会和自律会、学生兼职辅导员、团总支干事、学生党支部、学生社团等主要学生干部进行轮训;不断提高广大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工作能力、群众威信和服务水平。

2.通过组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等,让学生干部在接触社会服务社会的同时,增强自身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三)合理使用学生干部,发挥整体最佳效应,做到人尽其才

1.发挥好学生党员的杠杆作用,把优秀学生干部向党组织推荐,调动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2.学生干部队伍是一个整体,使用学生干部,必须考虑发挥整体的最佳效应。由系领导和老师协调,打破条条框框,树立一盘棋的思想,让学生干部可以在不同学生组织中合理有序流动,交替任职,做到人尽其才。

四位一体人才管理 篇12

2013 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699 万, 被称为最难就业年; 2014 年毕业生人数继续走高, 达到727 万; 而数据显示, 2015 年大学毕业生达到749 万人。在这样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下, 应届毕业生面临择业难问题, 就业的期望值与社会需求有明显差别、期望值过高落差大、专业对口难。在这样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下, 企业招聘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 除了课程成绩等基本要求外, 还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创新能力。就业形势如此复杂严峻,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在2015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中强调“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层次类型结构和高校学科专业结构, 构建高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机制”。由此可见, 高等院校进行教学改革, 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已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 在国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政策的推动下, 国内高校依托学科竞赛活动带动和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学科竞赛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公认的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学科竞赛是大学生基于课堂教学, 通过运用所学专业知识, 理论联系实际, 以竞赛的方式参与解决问题的系列化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参与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有利于大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巩固学科基础知识、培养团队协作意识[1]。因此, 如何结合理论课程教学, 与时俱进地开展学科竞赛,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面临的挑战。

目前, 关于学科竞赛的运行机制、管理方法及其与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风建设等方面的相关研究, 已取得一些成果。然而, 关于如何结合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定位, 构建“教学与学科竞赛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系统性、创新性、建设性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 探索构建一种“教学与学科竞赛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对于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开展学科竞赛和创新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构建“教学与学科竞赛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 1 课程体系改革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的主要措施和基本保证, 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则是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主要载体, 制定合理的专业教学计划, 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是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2]。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应该以“创新教育观、大工程教育观、全面发展观”[3]为指导思想, 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 (1) 厚基础。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土木工程技术、经济、工程管理和建设法律法规等基本知识, 获得工程师基本技能训练, 具有一定的实践及动手能力, 初步具备相关行业与领域工程管理类专业人员国家执业资格基础知识, 能够在国内外工程领域从事全过程工程项目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人才具有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 而知识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 因此在制定课程体系计划时, 应加强教育的基础性、通用性, 构建大基础、综合化的课程体系。 (2) 重实践。大学教育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还应在课堂之外培养学生的独立自律、自主学习、创新实践等综合能力。因此,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确定课程体系的时候, 应协调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课时分配, 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 合理加大实践教学比重, 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最大时间、空间。 (3) 求创新。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是创新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3]。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合理开设创新素质教育系列课程。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以理论教学为基础, 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为驱动, 注重第二课堂、实践环节, 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开放实验、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苗子工程、教师科研课题、工程体验等项目, 更加专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根据 “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改革要求, 西南石油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制定了“十三五”人才培养方案, 该方案的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如表1 所示。该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模块、学科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第二课堂等组成, 其中专业教育的知识体系由工程技术类课程、经济类课程、管理类课程和法律类课程等四大版块构成, 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在课程体系中, 各类课程模块的性质与作用应有所区别, 通识教育主要体现对人才思想素质和文化修养的培养; 学科教育主要体现对学科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专业教育主要体现的是对专业知识的培养, 是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第二课堂设置的目的是对专业知识的全面拓展,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加强人才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这四大类别的课程模块, 构成一个有机系统, 共同体现工程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要求。该课程体系总学分为170分, 其中实践教学比重占32. 32% 。专业教育模块的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有工程管理认识实习、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工程结构课程设计、工程测量实习、生产与管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 论文) 等必修课程共计25 周, 另外有工程造价电算化、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应用等选修课程共计2周。在第二课堂模块有社会实践、职业能力、科技实践、BIM相关实践、沙盘模拟、建筑虚拟施工、P6 项目管理软件等实践共计11 周。

1. 2 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应专注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 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 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实践能力。在教学方法上, 应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的基础上, 全面推行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 把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 把行业企业的一线需要作为课程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的选题来源。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学案例为基础, 以学生在课堂内外对真实事件和情境的分析、思辨为重点, 以提升学生应用理论创新性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4]。对比传统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对师生的参与和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 要求教师在课前设定教学目标、选择整理案例,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做好过程评价; 另一方面, 要求学生在课前查阅文献、预习案例资料, 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小组内讨论、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组间点评等环节。因此,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全过程参与式的教学方法, 锻炼了学生思考、研讨、判断和决策的能力, 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课堂讲述、多媒体制作及案例分析讨论的能力。笔者在西南石油大学工程管理专业选修课程《项目投资与融资》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 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 选择整理案例来创设问题情境, 组织学生课前查阅文献、课堂上分小组进行多媒体展示和讨论分析, 在学生讲述和课堂讨论之后, 对各组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堂讲述和讨论的情况做出客观、激励的评价, 加深学生对书本上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反映效果良好。

项目教学法是指教师设计覆盖教学内容的项目并围绕项目组织和开展教学,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完成项目学习知识、训练能力、培养素质的一种综合性教学方法[5]。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 将课程教学内容分别编制为若干个项目, 每个项目应包含教学大纲的基本知识点, 以下达任务的方式交给学生,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解决项目而学习知识。在项目教学法中, 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 可以根据班级人数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团队合作共同完成项目。采用项目教学法, 让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学习, 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笔者在西南石油大学工程管理专业选修课程《装饰工程估价》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 选取典型案例项目, 以不同类型的案例项目为依托, 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了三个不同类型的项目, 分别是: 某宾馆装饰装修工程、某大学学生食堂装饰装修工程、某物流配送中心装饰装修工程, 以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完成项目的工程量计算和清单计价。每个项目又包含了若干个任务项, 根据任务要求思考、学习、理解知识点。项目教学法在此应用过程中涵盖了教学大纲的知识点, 详细系统地完成了课程要求的预算能力实训。

使用案例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 教师应改变传统单一的闭卷考试作为课程考核方式, 应避免过多偏重学科知识, 而是注重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查。教师可根据课程特点, 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如除采用闭卷考试外, 可以实行开卷考试、考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分析讨论、完成任务的综合能力等。教师应尽可能提高综合能力占总成绩的比例, 促使学生重视平时知识积累, 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师在实践中可采用总成绩由平时成绩、综合能力、考试成绩按1∶ 4∶ 5的比例构成。

1. 3 教学手段改革

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工作、学习方式,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教育也走上了信息化之路, 经历着一场由信息技术带来的从形式、内容到观念上的重大变革。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教学改革, 推动信息化教学、虚拟现实技术、数字仿真实验等, 已成为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

建筑信息模型 (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 是在建筑领域应用信息技术, 实现对设计、施工和管理过程仿真和模拟的一种技术和管理方法[6]。随着工程管理领域信息化进程的加快, BIM技术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和推广。将BIM技术融入到工程管理课程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模型可视化展示。利用BIM软件建立的建筑模型或构件可以用于土木工程制图与CAD、房屋建筑学、建筑构造等课程, 从整体到局部甚至到节点构造均可以三维展示, 实现了传统二维图纸的三维立体化展示, 由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利用BIM软件建立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民用建筑模型, 既可以展示混凝土三维结构, 也可以隐去混凝土结构, 直接展示各类钢筋节点构造, 弥补了传统教学过程中钢筋与结构构件位置无法对应的缺陷。基于BIM技术可以开发用于土建类专业课程的一系列可视化教学资源库。可视化教学资源库可以按建筑、结构、设备等专业分类, 由以公共建筑、民用建筑、工业厂房等典型工程项目为代表的案例组成[7]。 (2) 施工虚拟仿真。传统的施工课程教学在讲解施工过程、施工工艺、质量重点的时候过于理论化, 学生容易觉得枯燥乏味。而利用BIM技术, 可以演示各种施工工艺的施工流程、示范性操作演示、现场安全隐患、故障处理、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内容[8]。如利用BIM软件可以实现某民建项目从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到装饰装修施工等施工工艺的虚拟仿真, 全过程动态演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达到使学生加深理解、巩固教学内容的目的。 (3) 全方位、全过程学习。传统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无法对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实施连贯性的教学, 课程与课程之间是割裂的, 知识的传授是不连贯的。BIM技术包含了基于BIM的建筑方案设计、工程结构设计、建筑功能与环境 ( 节能、日照、通风和遮阳) 分析、沟通管理、三维算量与计价、工程虚拟施工、竣工结算等各项技术[9]。基于BIM的课程是将一个具体工程项目的所有一系列立项计划、勘察设计报告、建筑图、结构图、水暖图、电器图和施工流程图、重要事件、动态三维模型、成本计算等彻底融合, 用一个 “虚拟的实际工程”串联起来, 全方位阐述建筑工程施工这一复杂的施工流程[10]。如利用BIM软件可以在安装工程课程中展示三维的设备安装模型, 在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中可以演示施工工艺的模拟仿真, 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中可以演示基于BIM的虚拟漫游和现场BIM 5D施工阶段管理, 在工程估价课程中可以利用BIM软件进行三维算量和计价, 所有这些课程都可以基于同一套图纸进行同一个项目的演示, 有利于增强知识的连贯性, 提高学生兴趣, 加深学生对工程项目全过程、全方位的学习和理解。

1. 4 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

在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 教师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 因此, 建设一支创新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业务精良、数量充足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十分必要。“双师”是指教师不仅要有教师资格证, 还要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 “双能”是指教师不仅要有课堂教学能力, 还需要有实践教学能力。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 以“专兼职相结合、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为基本原则,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积极引进应用型人才,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从知名企业事业单位中引进一些专业基础好、实践经验丰富、操作技能高、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担任专兼职教师, 充实专业教师队伍, 优化教师结构。 (2) 拓展培养途径, 提升师资队伍素质。通过短期挂职、调查研究、科研合作、科技咨询、业务培训、社会实践等形式, 选送专业教师深入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等, 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在工学结合的实践中, 教师的理论与实际, 生产、科研与教学紧密联系后, 教师的理论素养、专业技能、技术创新和应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促进专业教师从单一教学型人才向教学、科研、实践的综合型人才转化。

1. 5 培育竞赛文化、推动学风建设

为了培育学科竞赛文化, 推动学风建设, 西南石油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以学科竞赛为平台, 在学生中成立了对应的学习团队, 如项目管理沙盘协会、BIM兴趣小组、算量兴趣小组等。在每个学习团队中有各个年级的学生参加, 同年级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良性竞争, 低年级学生可以向高年级学生请教参赛经验、学习经验, 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氛围,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利于学科竞赛参赛学生后备梯队力量的培养, 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双赢目的。

2 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与学科竞赛一体化”的学科竞赛培养模式

根据PDCA循环理论, 将大学生学科竞赛培养分为制定培养计划 ( P) 、保障实施效果 ( D) 、考核实施成果 ( C) 、改进计划与实施质量 ( A) 4 个步骤。 (1) 制定培养计划。根据竞赛时间和要求, 合理安排竞赛集训的时间和内容, 保障日常技能实训的时间, 保障集训内容符合竞赛要求。 (2) 保障实施效果。首先, 要注重参赛学生后备力量的培养, 注意吸收不同年级的学生, 形成梯队, 从而积累一定的后备力量; 其次, 要加强教学条件建设, 学校应加强集训实验室或集训基地在硬件、软件及相关指导资料方面的建设, 以保证实践活动稳步有效推进; 第三, 要保障经费来源及数额, 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条件, 设立学科竞赛专项基金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保障学科竞赛经费来源及数额, 实行项目负责制、专人管理、专款专用; 最后, 要重视学术交流活动, 在集训过程中, 应重视与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定期组织交流活动,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 (3) 考核实施成果。在一定程度的日常技能实训后, 应定期 ( 如每月) 实施考核, 考核学生对竞赛技能的熟练程度, 对考核结果进行重点研讨, 及时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讨论如何修正和做好后面的集训教学工作。 (4) 改进计划与实施质量。在每轮实施成果结束后, 对成功的经验应加以肯定, 形成实践标准。同时, 总结失败的教训, 避免重蹈覆辙。在学科竞赛完成后, 应对竞赛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为下一届竞赛培养计划内容的制定提供借鉴。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 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 PDCA循环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动态循环过程。

3 结语

本文在对学科竞赛特点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建立以学科竞赛为驱动的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课程体系, 并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教学手段、师资队伍建设、学科竞赛培养模式及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探索如何构建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与学科竞赛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以形成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性学校的良好氛围, 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从而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ID:002649]

参考文献

[1]罗振华, 吴伟东, 王宇宏.PDCA理论在大学生学科竞赛中的应用研究及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 2014, 30 (6) :119-121.

[2]李明孝.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 6 (2) :83-85.

[3]刘武成, 王进, 王冬梅.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 2008, 28 (1) :109-112.

[4]冯永忠, 韩新辉, 任广鑫, 等.案例教学方法在农业资源与区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12, 52 (21) :391-392.

[5]周仪兰.项目教学在中职Flash教学的探析[J].考试周刊, 2015, 10 (23) :116-117.

[6]张尚, 任宏, Albert P.C.Chan.BIM的工程管理教学改革问题研究 (一) [J].建筑经济, 2015, 36 (1) :113-116.

[7]张现林, 贾俊礼, 赵志平.基于BIM虚拟建造技术的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13, 32 (6) :23-25.

[8]宫广娟, 张志岭.建筑施工虚拟仿真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行动导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建设教育, 2015, 17 (3) :31-33, 36.

[9]尚春静, 李艳荣, 任思佳, 等.基于BIM的工程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建筑经济, 2015, 36 (9) :129-132.

[10]濮仕坤, 杨庆恒, 李二兵, 等.基于BIM技术的地下工程施工技术课程教学设计[J].中国建设教育, 2015, 17 (2) :28-32.

上一篇:政治时政下一篇:酒店专业毕业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