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渗透论文(精选11篇)
美学渗透论文 篇1
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 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 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如何在英语课堂中渗透美育?如何能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 从而感受美, 欣赏美, 让学生始终对英语保持浓厚的兴趣呢?
一、教师是美的传播者
1. 教师的语言美
英语教学的语言不仅要具有与其他学科一样的形象性与确凿性, 还应追求语言的韵律感、幽默感、新鲜感。作为一名英语教师, 除了口语流利外, 还要学点洋腔洋调, 注重语意与语境、语调与语速相结合。“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 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英语时, 具有节奏感的语调, 听起来像外国人特有的那种韵味会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语言的另一种美。学生在欣赏中获得了令人陶醉的美感, 就会增强说英语的欲望。
2. 教师的教态美
要实现美育教学, 首先要增强外语教师的审美意识,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修养。教师教态要亲切自然, 态度端庄大方、热情活泼, 衣着美观得体, 既可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愉悦, 又为教学活动创造了一个美的氛围。所以, 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 消除恐惧感, 缩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潇洒得体的身姿手势, 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 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
3. 教师的板书美
板书设计要文字精练, 一目了然, 运用和谐的色彩、图形、表格等。板书的形式美可以强化课堂教学效应。板书形式的美, 顺应了学生喜新、好奇心理, 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知, 生发美的思索。精心设计的色彩搭配、和谐美观的板面, 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意识, 也是课堂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学生是美的实践者
1. 在音乐中欣赏美
音乐是最能直接感动人的艺术。音乐活动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 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因此我们就应该把音乐引入课堂。伴着悦耳的音乐节奏吟诵感受音乐美, 领悟语言的艺术特色, 培养一定的欣赏能力。
2. 在环境中鉴赏美
一个轻松活泼、生动有趣的环境能让学生愉快地享受学习的过程。所以, 我一直认为英语教师应该有一个固定教室, 有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 让自己的教室变成美丽的“大花园”, 用一些非常漂亮的图画配上简单易懂的英文说明来装饰教室, 让学生有意无意地看或者读, 在美丽的图片的吸引下把英语单词和图画结合起来记忆, 这样学生在贴近生活的、富有情趣的氛围下去感受、去表达, 使教学增添了活力, 使教学变“单调”为“多彩”。不仅记忆的效果会比较好, 而且也能让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
3. 在教材中感悟美
走进英语教材, 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宛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教师在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可以让学生从教材内容中领略到科学家的坚毅, 文学的美丽, 电影的有趣, 科幻小说的诡秘等方方面面的美。
4. 在情景中感受美
在教学中, 通过色彩、背景、音响效果等, 通过学生的表演, 真实地表现人物活动场景。表演者和观赏者都是审美的主体, 都能从中感受和鉴赏美, 学会创造美。教学中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 充分利用教具、体态语、动画等, 把学生带入一个生动形象、富有感染的情境中去, 让学生感受美。同时充分利用和发挥教材中美和趣味性的因素, 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 使美育融于英语知识学习之中。这样, 不仅锻炼了学生听说的能力, 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
5. 在活动中体验美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 开展各种活动能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教师在课堂里可引导学生动手创作, 把单调的语言个体转化为具有生动形象的艺术个体, 边听边做, 边说边做, 在发展听力、训练口语、培养创造性运用语言能力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
美学渗透论文 篇2
东莞市济川中学 彭焕琼 初三级 2006.3 摘要: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是语文老师积极探索的课题。审美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感知和想象力;审美教育的最基本的功能在于它能培养审美情感,陶冶志趣,塑造美好心灵,构造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对如何在语文教学基本功中渗透美学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作用;教态美;语言美;板书美;电教媒体美
美育是审美教育的简称,它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培养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蔡元培先生曾说过:“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1]学校中的每一门课程,虽然都有自己的主要的教学内容,但都包含审美的因素,都可以用来进行美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是语文老师积极探索的课题,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首先,在开拓学生智力方面,审美教育可以丰富人们的感性认识,提高感知和想象力,把理性内化同自由感受结合起来。把群体的智力结构转化为个体的自由直观,开启和疏通由认识真理走向创造发明的思维通道。培养直觉思维能力和方式,单单依靠一般的智力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依赖审美教育的帮助。因为这是一种由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共同参与的和谐活动。事实上,客观自然的美以及由审美活动而哺育起来的美感,成了科学家进行探索的智慧源泉之一。牛顿从苹果落地的现象中受到启示而悟出万有引力定律;瓦特从沸腾的开水壶的现象中得到启迪而发明创造了蒸汽机等等。由此可见审美教育可以提高科学家的感知力、想象力,启迪科学家的智慧。
其次,审美教育的最基本的功能在于它能培养审美情感,陶冶志趣,塑造美好心灵,构造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什么美育能陶冶人的感情呢?这是由于美感具有普遍性和超功利性。蔡元培说:“食物之入我口者,不能兼果他人之腹;衣服之在我身者,不能兼供他人之温;以其非普遍性也。美则不然,即如北京左近之西山,我游之,人亦游之,我无损于人,人亦无损于我也。隔千里兮共明月,我与人均不得而私之。”[2]美育能克服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那两层障碍,使人们养成高尚纯洁的习惯,超越利害,融合人我,从而保持一种健康、平静的心态。尤其是在人类面临战争的相互残杀,或者在“物质愈发达,情感愈衰颓"的社会环境中,美育的作用更为显著。语文教材中蕴含着极其
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它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作为语文老师,就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审美娱乐功能,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和多渠道的情感诱发,使学生在和谐愉悦的审美心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开启内在情感,推动语文学习,受到思维锻炼和思想教育。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在语文的教学基本功中如何做到美育渗透。
一、展现优美的教态
教态实际上就是一种体态语言,已经成为一门越来越引人关注的新学科。所谓体态语言,是通过脸部表情、体态、手势、步态等进行非言词性思想和感情交流的手段。作为语文教师,体态语言在表达人的情绪、情感和态度方面,要比言词性语言更明确,更具有感染力。据美国一名心理学家梅拉比测定:感情的全部表达 = 7% 言词 + 38% 声调 + 55%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中最关键的是“眼睛”,眼睛被称为“心灵的窗户”,它透射出人的内心世界。“目光交流”是教师在课堂上的第一原则。教师在上课时,应当将目光投向全体学生,请学生回答问题时,应当看着学生的眼睛。目光的交流,最直接地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教师脸带微笑的启发,往往能改变学生紧张的心理状态,给人以鼓舞和信任,使人感觉到师生之间就如同家人一般和谐、亲切;教师充满信心的神情,往往给学生传达出恰如其分的情感信息,使师生间有一种默契的心灵感知。特别是对于体味课文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情感,教师往往能通过微妙的势态语恰到好处的表达出来,使学生心领神会。在引导学生赏析文学作品时,这一点显得尤为突出。例如都德的《最后一课》的结尾处写到,韩麦尔先生激愤得说不去了,便使出全身力量写下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教师讲到这里时可通过态势语再现主人公当时的表现,并引导和启发学生去体会韩麦尔先生此时的内心情感,学生就能强烈的感受到主人公此时的内心里头充满着对敌人的憎恨和对祖国的热爱。
总之,新世纪的教师形象应该富有时代的朝气。这种朝气,集中体现了当代教师应该更懂得美、追求美、体现美。讲究外在的美、仪表的美、风度美的教师对学生有着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深受学生的喜爱。整洁、得体、典雅、美观的着装,也是完成教育任务的需要。教师站在学生面前亮相,自然而然的成为“审美的客体”,通过自己形象的示范,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把自己的情感融会在态
势中,情感与态势的水乳交融,就会激发学生的美感。学生在美的感染中就可以轻松愉快的接受教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情感常常使每一件在他影响之下产生的实物具有特别的、浓厚的趣味;他甚至使事物具有特别的魅力,特殊的美。”[3]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和谐统一,是当代教师自我形象塑造应该追求的理想目标。
二、运用美的语言,激发学生的美感
美的语言是蜜,它可以粘住一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不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大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4]讲究课堂教学语言美对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成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师应掌握好讲课的语言,因此,想得心应手运用美的教学语言,其就应该具备准确性、生动趣味性、精要性、多变性。
1、准确性。语言是由语音、语义结合的,由词汇语法组成的符号体系。语音准确和用词准确是最基本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师教学语言要“美”,应发音准确,口齿清晰,吐字分明,能纯正流利地运用普通话教学,力戒方言土语。这对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生学习普通话都很有好处。教学语言的准确性,还表现在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教师讲话要符合客观实际,合乎思维规律,要确切地使用概念,科学地进行判断,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
2、生动趣味性。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有趣。“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教师上课时语言表达要新颖活泼,将抽象化为具体,深奥化为浅显,枯燥变成风趣,学生才会“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鲁迅先生在阐述“美的阶级性”这一抽象的理论问题时,用农民讨媳妇不要“杏脸柳腰,弱不禁风”的“林妹妹”,而要“腰臂圆壮,脸色红润”的劳动姑娘,这个形象的事例,生动有趣,听者了然。汉语有极其丰富的词汇,尤其是丰富多彩的成语、俗语、歇后语等,大都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只要很好地汲取自己民族语言的精华,必能丰富课堂教学语言。
语言的形象生动有趣还要求教师讲课的语言应有感情。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应努力挖掘课文中的感情因素,以富有感情的语言架起学与教之间的桥梁,激起学生的喜怒哀乐,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朗读课文,教师应投
入感情,或击节吟唱,体验其悲凉。引导学生感受杜甫<<兵车行>>的慷慨激昂;感受苏轼吟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气概。要做到这点,教师上课时应情绪饱满,善于运用各种身体态势传情达意。
3、精要性。课堂教学语言要少而精,以最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容。从表达角度来说,一个语文教师口若悬河,纵横捭阖,条条是道,滔滔不绝,固然是善于驾驭语言的表现。然而,语言精辟,善于概括,富于哲理,词约旨丰,一语中的,则更胜一筹了。古人云“事以简为上,言以简为当”。教师应做到语言精炼,简洁有力,提纲挈领,画龙点睛。
4、多变性。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教学语言也不能刻板,要注意变化。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获取外界的信息大约10%通过听觉输入。讲话者的语速和语调对听者有很大的影响,语文教师应掌握好讲课的语速和语调。讲课速度太快,语速过慢、声音很小,语调平铺直叙,弊病同样很大,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老牛拖破车式的教学方式将导致学生精力涣散,降低听课的兴致与效果。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而采用或轻、或重、或缓、或急、或高、或低、或悲、或喜的语调和适当的语速。如<<回延安>>讲读时声调要稍高,速度要稍快,音量中等,语气轻捷。讲<<纪念刘和珍君>>,声音要低沉有力,语速较缓,语气要较重。又如在分析难点时,语调要略高;讲到重点时,声音要缓而有力。总之,语速语调应随着课文内容的变化而变化,遇悲凉处当沉缓,遇激昂处当迅急,正如琵琶女的弹奏,变化万端、各臻其妙。
语言的多变性,还表现在语言风格的变化上。面对百体兼备的教材,教师也应避免干篇一律的模式,采取多样化的语言风格,突出所讲的作品语言的特色。如<<荷塘月色>>语言简洁、洗炼、明净,<<母亲的回忆>>语言质朴、平易;<<藤野先生>>语言冷峻、深刻、含义深远。讲郭沫若的课文,用气势磅礴的语言;讲茅盾的小说用细致入微的语言;讲巴金的散文,则用犹如耳边絮语的语言。总之,课堂教学必须注意语速、语调和语言风格,以抑扬顿挫、变化多端的语言,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三、创造灵活多变的板书结构美
教师精心谋划的板书设计,不仅可以将教授的内容系统化、条理化,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形象的直观性,给学生整体性的把握和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4
语文教师的板书结构美,主要是指板书的规范美、条理美、简洁美。
规范美。规范美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不写错别字,不写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潦草的字,不写已经没有生命力的异体字;二是板书字迹清秀、工整、大方、美观。教师板书的结构美是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前提之一。
条理美。板书的条理美,便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整体性。请看我为《项链》一课设计的板书:
一、追求虚荣
准备
觉得、梦想
二、见到请柬
发生
懊恼、恼怒
三、借到项链
发展
跳、按、亲、抱
四、乐极生悲
高潮
陶醉、吓昏 五、四处借债
余波
愁苦不堪 六、十年还帐
结局
毅然、决然
这份板书,揭示了课文戏剧般的内在结构和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使学生一目了然。简洁美。板书的简洁美,能高度地概括和浓缩课文的内容,便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把握能力。又如有位老师对《塞翁失马》作了这样的板书设计:
↗得马↘ 祸 折髀 福
↖失马↙
“失马”→祸,因“失马”而“得马”→福,因“得马”而“折髀”→祸,因“折髀”而保全性命→福。图案中仅用了四个箭头,八个字,就将祸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表现得一清二楚,堪称板书简洁美的典范
四、运用电教媒体手段,创设审美情境
电教媒体最能展现光、色、形、声的丰富变化与组合,对于创设审美化的教学情境有着无比的优越性。《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不朽之作。为了渲染悲凉的氛围,我们可以先放入一盘用排萧演奏的名为《秋梦》的音乐磁带,随着低沉的乐声响起,伴着老师那舒缓、沉静、深厚、无奈的朗读声音,把郁达夫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里,那种深远的忧郁和孤独的冷落以及渗透在故都秋色之中的淡淡的悲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使师生都沉浸在深远的秋意中,得到欣赏后的满足感。学生的情绪被大大调动起来后,我们立即在屏幕上展示一幅事先准备好的色彩暗淡的小院观花图,让学生进入配图创设的特定情境,与作者的心境一起融化在清、静、悲凉之中。《诗经·蒹葭》是一首朦胧之美的千古绝唱,为了更好的领略诗歌的意境美,我们先放一首电视连续剧《在水一方》主题歌,这首歌的歌词就是《诗经·蒹葭》,之后将这首诗作简要介绍,接着引导学生在屏幕上观赏电视剧主题歌录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当场吟唱这首诗或这支歌,并且很快就能背诵出来。这就是视听媒介所创设的情境,推动了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并加深领会了文章的意境美,产生了强烈的效应。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多多利用电教媒体手段,发挥它的优越性,让它更好地为语文现代化教学服务。
实施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每一位语文老师应尽的责任,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在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上下一番功夫,不但要具备精深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更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进行美的教育,引导学生将审美活动推向更高级的阶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悟美,追求美和创造美。
参考文献:
古诗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 篇3
关键词:引导;感悟;品味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3-023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3.155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我国的古代诗歌。这些诗歌,或抒发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或讴歌祖国的壮丽山河;或阐释人生的种种哲理……这些,无一不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古诗中美的领域就是一个辉煌的殿堂,帮助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和创造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操,是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目的所在。
一、深入了解,在生活中发掘美
诗歌是时代生活最强烈的反映,作者把大千世界,人生百态经过艺术加工,以精练、凝重的语言,体现在诗歌创作当中。因此,古诗教学应该让学生对作者的人生经历以及他所生活的时代、社会现实有全面了解,把所学诗歌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当中去理解、去感悟、去品味,这样才能把诗歌蕴藏的美挖掘出来。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把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性格以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等情况向学生做全面介绍,让学生把这首诗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学习。
比如,让学生品味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激情,就要让学生了解李白的狂放不羁,笑面人生,了解他所生活的大唐盛世;品味杜甫诗歌中反映的民生疾苦,体会他的忧国忧民思想,就要让学生了解杜甫坎坷的人生经历,了解大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后,逐步由兴盛走向衰落;品味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优美壮丽,歌咏田园生活的闲适静谧,就要让学生了解他母亲长期奉佛,对他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解他中年丧妻以后,一直过着吃斋奉佛的独身生活;品味杜牧、李商隐诗歌中的伤感和朦胧色彩,就要让学生了解唐末的动荡不安,唐王朝灭亡前做垂死挣扎的社会局势;学生只有做了全面广泛地了解,才能发掘出诗中更深刻的思想内涵。
二、引情入境,在颂读中感悟美
讲解诗歌内容时,教师可以用散文的形式去朗读有关片断,带学生去进入一种境界,引导学生闭目想象,使其思想得到升华、净化。
比如教学《别董大》一诗,可以这样引导:茫茫塞外,一望无垠,黄沙满天,遮云蔽日;狂风怒号,飞雪连天,北雁成群,结队南飞。在京郊通往塞外的大路旁,两位友人挥手告别,该是一番什么样的滋味呢?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先感受环境的惨淡凄凉,在这种气候中与友人分手,心情自然更觉沉重,但突然词锋一转,在这暗淡的天幕上划出一道亮光,使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了,通过这一反差让学生体会盛唐诗人开阔的胸襟气度,感受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气概。这样写远远要比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更多出几分豪迈,多出几分自信。
三、组诗教学,在比较中寻找美
在学习一首新诗时,我们不要孤立地只讲这一首诗,而要以点带面,再找出几首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处的诗来做对比,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诗歌之美。例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可以与《赠汪伦》放在了一起来讲,指导学生通过自学做了如下对比: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李白和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开头用了一个“故人”点出了和孟浩然的感情之深、友谊之厚;《赠汪伦》则是用“踏歌声”来突出汪伦对自己的一片真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写老朋友的船顺江东下,越去越远,最后消失在天边,只看到滚滚长江水向东流去。老朋友走远了,已经看不到了,而李白仍然伫立在江边远望。作者借景抒情,借浩荡东流的长江水去而不回,抒发了和孟浩然之间的那种依依惜别之情。《赠汪伦》则通过深刻的比喻,用深不可的桃花潭水和汪伦的送别之情相比较,衬托出汪伦对自己的一片深情。前一首作者在写送别老朋友时,看到奔腾东去的长江水,想到自己和老朋友也像这长江水一样四处漂流,不禁触景生情,流露出了伤感。而后一首诗,友人的踏歌送别方式正合李白的豪放性格,故此李白分外高兴,尽管是离别,却丝毫没有那种伤别离的情感。所以,这两首诗虽都出自一人之笔,但在艺术手法上却并不相同。
四、探究哲理,在学习中体会美
在我国的古典诗词里,有很多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富有生命力的名句,可以说是名垂千古,妇孺皆知。这些诗句,不仅语言至善至美,而且都插上了富有哲理的科学的翅膀,达到了科学与文学的完美嫁接。在教学这些诗词时,应该帮助学生去发现、感悟诗词中所包含的科学道理,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诗词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
比如教学杜甫的《戏为六绝句》,“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要让学生品味到事物的发展是有其必然性的,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学苏东坡的《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让学生懂得,对同一事物的观察,各人的立场和视角不同,观点也就会不同,置身于其中的人,认识视野就更受局限,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地去观察事物,才能更客观、全面地认识分析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古诗教学中,教师不仅让学生能够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还要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塑造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比较深入地领略诗歌的魅力,得到美的熏陶。
渗透美学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篇4
一、挖掘课本上的美育素材,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学科从最早的冶金、陶瓷、染色技术发展到现代这样一门比较系统的学科, 是古今中外化学工作者共同奋斗的结果, 这其中有无数鲜为人知的故事, 值得我们后人赞颂。
在讲到空气组成时, 很自然地会讲到惰性气体的发展史:1894年英国科学家雷利测定氮气密度时, 发现从空气里分离出来的氮气每升质量为1.2572克, 而从含氮物质制得的氮气每升质量为1.2502克, 尽管两者之差只有几毫克, 可是雷利没有忽视这种微小的差异, 他怀疑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中含有未被发现的元素, 于是一种新的元素———氩元素被发现了。雷利对科学实验中所出现的仅仅是几毫克的差异都引起如此高度的重视, 从而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不正是科学家们严谨治学的崇高美德吗?同时, 科学家们献身科学事业, 对科学研究一丝不苟的精神不正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好题材吗?
二、用幽默生动、发人深思的语言艺术,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 首先应该具备扎实的化学专业知识, 但这仅是必要条件, 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出色的化学教师, 必须使自己的讲课语言充满激情、幽默风趣。例如:十九世纪德国的两位化学家李比希和维勒上课风格各异, 李比希上课, 旁征博引, 充满激情;维勒上课, 幽默生动, 发人深思。由于他们两人的相互配合, 他们身边聚集了一大批青年英才, 使德国化学人才济济。因此教师上课时除了要注意语言的幽默、生动, 还要注意深入浅出, 要做到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此外, 还要注意语言的节奏, 不能一课一腔, 而应该根据内容的需要, 变化教学语言, 形成鲜明的语言节奏。
三、化学实验中渗透美学教育,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 它以丰富的内涵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教学活动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使其能在独立的条件下, 掌握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在实验过程中, 要提倡学生自己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从而, 通过实验更进一步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
(1) 发挥演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课堂演示实验在化学教学的主要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演示实验应起实验操作的示范性作用。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和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学到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方法, 受到良好实验习惯和严肃认真科学态度的熏陶。二是演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更重要的作用是, 要密切配合课堂教学, 增加学生感性认识, 启发和帮助学生形成新概念, 掌握新知识。我的做法是尽量使分散的、单个实验串联在一起, 形成系统实验。这样不仅节约了时间, 又可使学生系统地学习掌握物质的性质等有关知识。
(2) 发挥学生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学生实验包括两种, 一种是学生独立进行的分组实验, 另一组是将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学生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主要功能是: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验证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巩固和加深对化学基础知识的认识, 并学会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因此, 必须通过严格的组织教学使学生保质保量做好这些实验。这就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 明确实验目的, 熟悉实验用品、仪器、实验内容及步骤, 然后独立进行实验操作。
边讲边实验, 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可与讲授新知识紧密配合, 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感性认识材料;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多媒体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 解决了好多传统课堂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教学中, 有许多化学的概念和原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 单靠语言和文字的描述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通过多媒体的教学能把这些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动态化, 从而大大加强了认识的深刻性。例如:描述微观粒子运动是化学的难点之一, 通过动画模拟, 可以使学生比较直观地认识微观粒子的运动, 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前提, 也是改善课堂教学环境的重要一环。多媒体教学生动直观、色彩鲜明、画面动感、人机对话的功能, 以其特有的感染力, 使学生能视听同步、手脑并用, 优化了教学环境和气氛,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渗透环保教育、创造优美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用化学手段去保护大自然、改造大自然。优美的环境、舒适的气候本身就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那么, 当学生借助于学到的化学知识, 用于改造环境、保护环境, 为人类作出贡献时, 无疑地把“美”与化学再次地融为一体。如在讲到有毒气体、重金属等内容时, 就可联系实际及时向学生介绍大气污染、水质污染产生的原因, 控制大气进一步被污染的方法及水的净化、空气的净化等知识。甚至还可介绍一些中素的急救知识, 使化学知识更好地深入到人类各个领域中去, 成为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有力手段。
高中语文课堂渗透美学教育的策略 篇5
【关键词】美学 高中语文 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B-0118-02
美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符合学科特征和现代语文教学基本诉求,也与新课改基本精神相吻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教师要注意精选美学教育切入点,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渗透美学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作品形象、观照人物和作者情感、抓住经典语言特质,培养学生美学感知力、创造力、鉴赏力。
一、关注形象,培养学生美学感知力
(一)美学形象无处不在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教师要注意抓住适当切入点。高中语文教材选编的内容,大都属于经典名著,具有极高的美学教育价值。美学教育包含众多维度内容,形象是作者采用多种写作技巧创造出来的。在对作品形象展开具体分析时,我们要关注形象的多种内质元素,让学生对形象展开全面探知分析,感受作品美学渗透力和影响力。高中教材文本形象众多,无论这些形象以什么样的姿态出现,都会给学生以多重熏陶感染,实现美学教育的自然渗透。美学感知力是美学活动基本素质,也是美学感知产生的重要基础。
(二)美学感知能力途径
美学感知力是个体审美活动的核心能力,让学生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美学感知活动,能够给学生带来重要美学感知成长。首先,要重视文本朗读,这也是美学教育的重要手段。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是重要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朗读训练时,需要学生心、眼、口、耳并用,美学教育自然生发。朗读需要一定技巧,美读本身就是重要美学教育,或真诚、或激越、或压抑、或凄婉、或悲壮、或伤感,每一种情绪体验都是对文本形象的深刻解读。其次,要借助多媒体教学,提升形象感知力度。多媒体可以将图片、动画、文字、视频等信息材料展示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直观感知形象创造条件。
在学习《荷塘月色》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配乐朗读音频,并给出具体提示:这篇优美散文,是景色描写经典之作,精美的语言、精巧的构思、真挚的情感,都是文本形象外化表现。在朗读时,要对文本描写对象展开体会感知,通过多重朗读训练,快速赢得个性学习认知。文本对多种形象的描绘非常有特色,在具体朗读体验时,要注意探寻多种形象感知手段。荷塘、荷花、荷叶、月色等形象,都具有个性特征,朗读训练要注重美学教育巧妙切入。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文本,这是重要美学教育途径和方法。特别是对《荷塘月色》这样的经典名篇,需要采取多种朗读训练。教师引导学生从多种描写对象特征角度展开学习感知,对丰富学生文本感知有重要促进作用。学生美学品质塑造非一朝一夕之功,从朗读多角度展开学习,也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基本形式,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朗读音频,是给学生提供“听”的契机,让学生参与朗读训练是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教师为学生学习感知创造良好条件,这是重要美学教育历练实践。
二、观照情感,培养学生美学创造力
(一)美育情感因素探知
情感是教材文本重要生命线。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引导手段,对作品情感因素进行深度探索,帮助学生尽快走进作品内涵,培养学生美育学习习惯。作品情感内涵极为丰富,作品人物情感、作者情感都需要高度关注。只有通过情感探知,才能获得重要美学教育价值。学生是文本重要读者,如何让文本情感和生本情感有机融合,这是美学教育最关键节点。教师要对文本进行深度挖掘,对学生学习认知进行深刻分析,制定针对性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对多种情感因素进行综合考量。这样才能形成重要教学设计,为课堂教学创造良好条件。
(二)美学创造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这是美学教育的最终目标追求。高中学生有比较强的认知个性能力,教师在具体引导时,需要充分关注学生学习个性品质。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训练,激发学生想象力、创新意识,要为学生创造美提供契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优化教学方法,为学生设计更多训练内容,让学生在多种训练中探知美学元素,构建美学教育认知体系。这对全面塑造学生综合素质有重要帮助。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学习时,教师对文本情感内涵展开解读:演讲中,蔡元培校长高屋建瓴地匡正了大学的性质,明确求学的目的,并对青年学子提出了三点要求: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这几点要求直接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北大的沉疴而提出的。为让学生对文本情感有更深刻认知,教师设计了一组思考问题:作为一篇就职演说,文本针对时弊提出哪些主张?文本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作为校长,为青年学生提出众多期待和要求,这是重要学习感知契机,听过演说有什么感受呢?文本情感因素非常丰富,找出典型语段展开具体探析,体会作者情感取向。学生积极进行阅读探究,对所给问题展开讨论感知。
教师让学生对文本展开深度挖掘,从情感角度展开学习突破。作为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对青年学生提出期待和要求,这是文本基本思路安排。教师引导学生启动情感探知机制,对文本情感因素展开多元挖掘,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就是要以情感探索为切入点,重点启动文本美学教育,形成重要学习认知基础,通过情感感知形成重要学习成长力量。高中学生情感有个性追求,教师针对学生感知特征设计教学方案,极大提升了学生情感敏感度,这对成功塑造学生情感认知发挥重要作用。
三、抓住语言,培养学生美学鉴赏力
(一)语言美学属性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赏析是重要教学目标,也是对学生进行美学认知教育的重要途径。语言是作品构成基本载体,教师引导学生对语言展开赏析感知,学生可以从语言品味中,感知作品内涵和情感,获得更多学习体验。特别是作品中的精彩文段,具有很高欣赏价值。在具体赏析中,学生不仅对语言技巧有学习借鉴,还可以从语言为文本解读突破口,对文本核心内涵展开学习感知,形成语文学力。语言赏析也是语文阅读教学重要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展开多元解读,也可以获得更多阅读能力提升。
(二)美育鉴赏素质
美学教育对塑造学生语文素质有重要促进作用。学生在语言赏析中获得的学习感知是丰富的,教师要教会学生对赏析信息进行整合优化处理,将学习认知上升为语文能力。美学教育属于艺术范畴,在语言赏析中,教师要设计众多语言训练内容,让学生通过具体赏析训练,总结规律性学习认知,在提升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和发展,培养学生美学创新能力。
在学习《囚绿记》时,教师组织学生对文段展开语言赏析活动。在对前面一至四段进行赏析时,教师提出欣赏思考问题:“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为什么自成一段?第二段为什么要具体介绍寓所?第三段中作者对绿喜爱的原因有哪些?还有没有社会原因的存在?“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为什么作者要用一个“焦”字,而不用其他字?学生针对教师给出思考问题展开讨论学习。成果展示时,很多学生都有比较精彩的表现,对文本语言有深刻认知,并从语言赏析中获得更多美学教育成长动力。教师在文本语言赏析中,设计众多思考问题,为学生展开语言赏析指明操作思路。语言是文本构成基本元素,学生在参与语言赏析活动时,可以获得更多审美价值观的提升。
语文具有丰富多彩人文特色,包含众多美学元素,具有可贵的美育教学契机,开展美学教育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成长要求。高中是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的最佳时期。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关注作品形象开始,对人物情感因素展开深入挖掘,对个性语言进行解析,从不同视角培养学生美学认知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立足语文教材,渗透美学教育 篇6
一、赏析词句, 品味语言美
语文学科的审美内容首推语言美, 引导学生学习、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的语言材料, 借鉴前人创造美的经验、美的语言、美的表现手法, 是美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汉语言在发音、构词、造句、修辞、语调、节奏、韵律等方面都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审美价值。尤其是诗词与散文的语言, 更是经过仔细推敲, 反复锤炼的精品。
《春》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 也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一曲春的赞歌。它曲调优美, 节奏欢快, 动人心弦, 发人深思, 激发人们珍惜春光, 奋发有为。在教学中我们应将朗读贯穿全过程, 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通过审美想象, 用声音塑造春天的形象, 传达内心的感受。又如《与朱元思书》虽为骈文, 却绝无堆砌之嫌, 文笔精美, 自然流畅, 是骈体文中的上乘之作。它基本上使用偶体双行的四六句式, 善于铺陈排比, 不仅工巧整齐, 而且声律和谐, 具有一种婉转纡徐的音乐美。这些直觉的语言材料, 以它们特有的极强的感染力, 吸引着学生去阅读、去探索、去感受这些美言美语的无穷魅力, 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情境创设, 感受自然美
自然美是指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的美。在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表现出赏心悦目的自然美, 如:《竹林深处人家》是作者追述他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江南竹乡作客的情形。作者在文中描绘了江南竹乡的秀丽风光、竹林深处人家的生活特色和生活情趣, 对村民的纯朴好客及其对国家所作的贡献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与《春》、《济南的冬天》写某地的某一季节景色不同, 本文主要描写了春季江南竹乡的景物, 突出了竹林深邃、茂密、旺盛的特点, 并借此展现了竹乡人民丰收的喜悦。因此, 本文不是纯景物描写, 而是有情有景, 充满生机。可见这些课文中描写的事物、景观, 不仅再现了客观存在的自然美, 而且融进了作者的感情, 表现了作者的审美情趣。但这些事物和现象往往是学生所陌生的、不常亲历的, 如果没有丰富形象的视听资料帮助他们理解和感受, 他们便无法领略到这些美, 或者说不能充分领略到这些美, 也就无法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所以在教学这一类课文时, 我们可充分利用幻灯、影视、录音等辅助手段, 让课文中的画面、景象、情感跃然眼前, 把枯燥的视觉文字转为生动的图象声音, 为学生创设出生动逼真的情境, 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进而沉浸其中, 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体会、感受大自然的美。
在教学中, 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去感受和体验。从语文学习的本质来说,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近, 语文教学必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与人生, 语文教学将变得更加开放、创新, 充满活力。因此我们要有大语文教育观, 既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 使其更富有活力, 又要使教学走进自然、走向社会, 探索形式多样的、与自然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形式。这样的教育才是符合现代人多元的、个性化的文化需求的人性化教育。
三、言行揣摩, 体会形象美
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形象并不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 而是通过语言这一中介, 调动人们的生活经验, 并依赖人们的艺术修养, 在联想和想象中去感受它的美。学生打开教材, 先看到的不是直接形象, 而是一行行渗透着满含人文之美的文字。
美好的人物形象能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 从而产生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语文教材中描写了众多的优秀人物, 他们对事业、对科学、对真理、对人类之美孜孜不倦追求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无不体现在他们的一言一行中。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鲁智深本是渭州经略府的一个提辖官, 社会身分是下级军官, 实际上却是一无所有, 既没家庭, 又没产业, 无牵无挂。他对社会上的压迫和不平怀有强烈的愤懑, 对各种罪恶势力采取了主动挑战的态度。“禅杖打开危险路, 戒刀杀尽不平人”概括了他性格中的这一特色。他和金氏父女素不相识, 只是因为同情他们的遭遇, 三拳打死了恶霸郑屠, 结果无地容身, 只好出家当和尚。在大相国寺与林冲不过是萍水相逢, 但由于痛恨高太尉对林冲的陷害, 他挺身而出, 要让高太尉吃他“三百禅杖”, 进而大闹野猪林, 粉碎了高太尉的阴谋。为援救被欺凌者, 他不惜与统治者反抗到底, 从不考虑个人得失。“杀人须见血, 救人须救彻”是他行动的信条。鲁智深性格中也有单纯、朴实的一面, 有时甚至表现很卤莽。但下级军官的生活经历又使他具有一定的斗争经验, 在打死郑屠后, 虚晃一枪以为脱身之计, 正是这种斗争经验的表现。我们应引导学生好好揣摩他们的言行, 并透过表面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运用判断、比较等方法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 寻找他们的思想根源, 从而感知人物的心灵。学生在此过程中受到真、善、美的感染, 自觉审视自己的内心与行为, 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从而达到“文道结合”的教育目的。
四、启发想象, 捕捉意境美
朱自清的散文简洁典雅, 具有诗的情韵和诗的意境。中学课文选入的《春》、《荷塘夜色》、《绿》、《背影》等, 堪称“美文”的典范。《荷塘月色》, 以细腻委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淡雅而富于诗意的图画。全篇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淡淡的喜悦交织着淡淡的哀愁, 而这种朦胧而又隽永的情绪却是透过对月色下的荷塘中和荷塘上的月色的景物描写传达出来的。文中有一段韵味隽永的文字:“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了, 高处丛生的灌木, 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象画在荷叶上……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当我们读到这段文字, 凭借语言的中介就会把间接形象具体地显现于自己的脑海:一幅光影相间, 淡雅朦胧, 明暗相宜的月下美景, 并感觉出景物中寓寄着一种至情至深的意境。正是这个特定的景情, 触发了我们的情感, 激起活跃的想象:隐约听到小提琴演奏的美妙旋律, 琴声飘忽不定;也仿佛感觉到月光与荷叶也颤动起来, 但颤动又不十分分明。此时此刻我们会不由自主地生发出一种喜悦和满足, 感到一股心灵的震颤。这是对《荷塘月色》进行欣赏阅读所获得的审美享受的粗线描述, 这正是作家的创作取得特殊的艺术效果的一例。
所谓“一草一木皆入景, 一事一物总关情”, 作者在艺术性地反映生活的时候, 总会将它与自己的感情熔铸在一起, 这就形成了需要读者自己去意会的“意境”。这些文章寓抽象于形象中, 寓理性于感性中, 浅浅而读是没法读出什么来的, 只有唤起想象, 学生才能拥有广阔的视野, 调动起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去理解文章所包含的深刻内容和强烈感情, 才能捕捉到文章所蕴涵的美好的意境, 达到“言有尽而意不尽, 意有尽而情不尽”的更高境界。
遵循课改理念渗透美学教育 篇7
一、将自然物质之美渗透于化学教学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熔岩地貌中引人遐想的熔岩洞, 千奇百怪的钟乳石, 维妙维肖的石笋、石柱, 栩栩如生的各种动物、人物形象, 在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同时, 还能想到这些美景大多是化学变化的神奇造化之作吗?在这些神奇的自然美景的形成过程中含有哪些化学知识?在学习CO2及碳酸盐知识时, 渗透这些内容, 可使学生在感叹自然美时认识到化学美, 激发探求CO2及碳酸盐知识的兴趣。
在学习高分子材料时可渗透日常生活中色彩斑斓的服饰和用途广泛的塑料制品, 在学习稀有气体时可渗透装饰城市之夜的霓虹灯, 在学习焰色反应时可渗透节日之夜五彩缤纷的烟花, 在学习硅及其化合物知识时可渗透“随机应变”的变色玻璃、“洞察干湿”的变色硅胶、誉满全球的景泰蓝陶瓷等。把这些生活物质之美与化学知识相互渗透于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感受物质之美时, 进一步认识到化学之美,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感受自然之美、物质之美中掌握化学知识。
二、从美学角度认识化学中的美,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于化学理论、基本概念的学习, 学生往往觉得枯燥乏味、抽象难以理解。学习这些知识时, 可从美学的角度, 充分挖掘其中隐含的美学内容, 把美学原理渗透进教学之中, 使枯燥乏味的学习变成形象生动的审美活动。如人们通常赞美钻石的璀璨, 如果认识到钻石的内部结构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正四面体空间立体网状结构, 仿佛金字塔般雄伟壮观, 更会惊叹其构造之美, 学生从中体会到钻石之美其实是内部结构之美的外部体现。又如在学习概念时, 把辩证唯物主义对立与统一的哲学审美观渗透进来, 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基本概念中氧化与还原、化合与分解、加成与消去等既对立又统一的和谐之美。在学习元素周期表时, 让学生欣赏元素的原子结构及性质的周期性递变。在学习原电池、电解池原理时, 结合质量守恒、电子守恒、能量守恒定律使学生体验到物质的变化与永恒之美。在学习勒夏特列原理时, 结合实验2N02葑N2O4产生颜色变化, 让学生欣赏平衡与移动之美。
三、利用化学实验之美, 激发学生的创美意识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化学实验之美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主要体现为化学仪器美、实验装置美、实验变化美、实验操作美等。
在化学实验中, 晶莹剔透的玻璃仪器、流畅的装置设计、教师的规范操作、千姿百态的化学变化都会使学生体验到严谨、准确、简洁、有序的实验之美。为了让学生认识仪器, 理解仪器的功能, 掌握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可从美学的角度引导学生通过仪器的线条、比例、外型等来欣赏化学仪器的造型美。学生在体验实验装置美的同时, 又能掌握实验装置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技巧。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理解反应原理时, 从审美角度欣赏和体验实验变化中的美。喷泉实验的婀娜多姿、钠与水反应的热情横溢、铁在氧气中燃烧的激情四射、铝热反应的粗犷豪放等都容易使学生产生美的遐想, 进一步体验化学美的魅力。为了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 在进行演示实验时, 要做到操作准确规范、姿态优美, 把演示实验当作一台科学的艺术表演, 让学生在化学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流动, 在欣赏老师规范而优美的实验操作时, 正确地掌握实验操作的技能。
如果在实验过程中从多角度调动学生的审美视觉, 把实验当作一种审美和创美活动的过程, 使学生充分体验到化学实验之美, 就能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激发学习兴趣, 进一步提高审美和创美意识。
四、渗透化学史料之美,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化学科学源远流长, 在探索化学科学的历史长河中, 有众多科学家献身于科学, 他们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 散发着真的光彩、美的光辉, 因此, 化学史料是实施美学教育的无穷宝库。在化学教学中, 以众多科学家的伟大事迹和高尚品质感染和感化学生, 激发学生对科学美的追求,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通过化学史的教育, 让学生走进化学家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 与大师们交流对话, 充分挖掘其中所蕴涵的科学思想、方法、精神和态度等, 铭记先辈们优秀的人文传统, 从而激发他们为人类创造灿烂文明的愿望。
五、通过教师的语言、形象美, 让学生塑造自身的完美
语言是课堂教学中信息传递最主要的媒介, 优美的语言是塑造美、体现美的美育源泉。因此, 课堂教学语言应讲究艺术, 力求语言意境美, 使教学语言的表达与化学知识的传授完美地结合。科学规范、层次分明、幽默有趣、生动形象的语言会使学生产生美的联想, 产生创美的欲望, 激起学习的兴趣, 形成长久的记忆。语言生动形象, 就具有艺术感染力, 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下、在幽默中快乐地学到知识, 起到化抽象为形象、化陌生为熟悉,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但要语言美, 更应注意自己的身份和涵养, 使学生体验到教师的形象美。因此, 进入教室时, 要做到着装整洁大方, 精神饱满, 脸带微笑, 目光注视学生。在处理课堂的偶发事件时, 不讽刺、挖苦、呵斥学生, 注意教育艺术, 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后进生用爱心、耐心、恒心去感化, 有进步时给予及时鼓励, 使学生尝到进步的喜悦, 树立学习的信心。让学生体验到老师的亲切与稳重, 体验到教师的形象与内在涵养的美, 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 提高自己的修养, 塑造自身的完美。
谈中学语文教育的美学渗透 篇8
1.中学语文教学渗透美学思想的困惑
1.1在目前的中学语文教育中, 对渗透美学思想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有人认为德育就是美育, 有人认为美育只有音乐、美术等几个学科才能进行, 事实上, 德育只是社会美育的一部分, 音乐和美术亦然。
1.2由于高考这个应试教育的指挥棒, 使语文教育畸形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带领学生进入美的圣殿, 感受美的思想、美的品德、美的情操、美的意境、美的山河、美的语文及各种形式的美, 是当前新课改中语文教学研究的新课题。
1.3客观而言, 中学教师的审美素质有待提高。 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如备课、 组织教学及教态展示等方面缺乏美感。 只有教师的审美素质提高了, 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提高。语文教师感悟美, 接受美的熏陶, 才能引导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和创造美。
2.中学语文教学渗透美学思想技巧
法国著名雕塑艺术大师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 ”帕克说:“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 ”语文教材中有圆润的诗歌, 优美动人的散文, 摄人心魄的小说……美, 到处都在, 而且是千姿百态的。 有的雄伟壮阔, 有的绚丽纤细, 有的悲凉凄婉, 有的豪放旷达, 有的含蓄典雅, 这些美都必须引导学生自己发现, 如果老师定调, 贴上标签, 则易导致渗透美学思想的反向效应。 只要是美质兼美的文章, 随时都有渗透美学思想的机缘, 关键是语文教师要有慧眼和匠心, 用自己美的心灵去体验, 引导学生发现美的存在和美的风姿。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运用“有为而为”的审美艺术挖掘课文中的美。
2.1 在悦读中渗透美学思想。 要让学生感受语文材料的美, 就要实施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 通过读, 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觉经验, 使学生在语言的流动中感受课文各种形式的美, 进入作品美的意境。 读的形式多种多样, 教师范读、播放、录音, 学生默读、齐读、分角色读、指名读, 要根据不同的文体, 围绕审美目标, 在各个教学环节施以不同的阅读形式。 这里还要特别强调的就是要重视朗读。 朗读, 可以把文章美的思想感情及原法原味的美的声韵传达出来, 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 教师通过朗读, 可以创设情境, 营造气氛, 让学生身临其境, 耳濡其情, 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搏与灵魂。 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无论是教师范读, 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朗读, 都能把无声的文字符号所描写的情和景转化为具有声韵效果的艺术氛围, 从而使学生获得一种妙不可言的美的享受。
2.2在形象中渗透美学思想。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优美的人物形象, 如《木兰诗》中的木兰深明大义, 刚毅勇敢, 勤劳善良, 不图功名而胸怀柔情;《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勤劳善良, 美丽质朴, 真诚爱情;《荷花淀》中勤劳、深明大义的水生嫂。 对于人物形象的欣赏, 可以先让学生借助联想和想象, 使作品中人物形象在自己的头脑中活起来, 做到历历在目,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然后让学生通过欣赏肖像美、语言美、细节美、环境美等, 分析综合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欣赏艺术形象或人物所蕴涵的社会意义。 当然, 课本中不乏“丑”的形象, 如《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 《守财奴》中的老葛朗台,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兄等。 这些“丑”无不具有美感, 这是因为作家从正确的观点出发, 对“丑”进行揭露、嘲讽、否定, 激起人们的厌恶、憎恨, 从而让读者更热切地向往美, 进而达到理想的审美效果。
2.3在鉴赏中渗透美学思想。 事实上, 仅仅产生审美情感, 还是不够的, 教师还要善于启导学生鉴赏美。 因为鉴赏美比感知美高出一个层次。 刘白羽、杨朔、秦牧被誉为当代散文三大家, 通过鉴赏比较, 我们可以体味出他们的散文不同风格的美, 刘白羽有着军人的气魄, 他的散文燃烧着一种激情, 意境非常雄伟开阔、色彩浓丽, 给人一种雄浑壮阔的感觉, 如《长江三日》、《日出》等就是具体表现;杨朔有诗人的细腻, “一清如泉流”、“清水出芙蓉”是他散文的基调, 其散文显得素淡静雅, 又很飘逸、洒脱、很有“灵气”, 与物做到“心有灵犀一点通”, 结构布局精巧;秦牧散文则被称为“学者散文”, 他知识广博, 阅历深厚, 其散文呈现出“幽微淡远之势, 意境深远”, 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历史的凝重感, 学生通过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春 》、 孙犁的 《 荷花淀 》 等优美的文章, 从中领略祖国河山之美, 鉴赏其美的特质:或朦胧、或秀丽、或清幽、或恬静、或温馨、或壮阔, 增强学生明辨是非, 鉴赏优劣、洞察美丑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 应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求他们尽情地、全身心地投入, 深刻地领会情感才能得到美的升华, 才能得到美的享受。
2.4在语言中渗透美学思想。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它是借助生动、优美、凝练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 表达人物情感。 新的课程教学标准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捕捉语言信息, 有自己的领悟。 如教《我与地坛》时, 让学生反复品读下列文段:“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 ……瓢虫……忽悠一下升空了, ……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 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通过反复品读, 学生从地坛的静寂中体悟万物生生不息, 到处洋溢着生命的律动。 正是这样一种境界给作者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 而使之感悟到支撑自己生命的人生哲理和情思。 同样戏剧语言中丰富的潜台词也值得品玩, 《茶馆 》中李三 “改良! 改良! 越改越凉, 冰凉! ”谐音双关表露出的凄凉和不满;吴祥子“你聪明, 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所表现出的无耻的地痞流氓无赖形象, 都是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审美情趣的感触点。 只要教师善于捕捉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信息点, 引导学生探究感悟, 就能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 篇9
进行教学时虽然是以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和技术、战术为主, 但其中也包含有训练的因素;进行训练时虽然是以提高技能、技术、战术和身体训练水平为主, 但其中也包含有教学的因素。无论是进行教学或是训练, 都应贯穿一定的思想教育, 体育教师、教练员应经常注意在教学与训练工作中加强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使之渗透到知识、技能、技术、战术教学和身体训练的各个方面。实验经验证明, 技能、技术的形成和提高, 大致包括三个主要阶段, 即粗略地掌握动作阶段;改进、提高动作阶段;动作趋于巩固、运用自如阶段。这三个阶段既反映了人们认识的逐步提高和深化过程, 也反映出人们的体质机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粗略掌握动作阶段:这个阶段一般是通过讲解、示范、尝试练习, 建立动作的概念, 体会动作的过程和要领, 从而粗略地掌握动作。其特点是大脑皮层的条件联系处于泛化阶段, 动作表现紧张、牵强、不连贯, 缺乏控制能力, 并伴随着一些多余的动作。因此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进行讲解和示范,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动作的能力, 并利用各种方法, 如徒手或各种教具给予保护、助力、阻力, 以及固定和限制动作的方向、路线幅度、速率等, 帮助学生迅速掌握动作。
改进提高动作阶段:主要是通过反复练习, 以及深入动作的示范, 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动作的质量, 逐渐消除动作的紧张、牵强, 以及多余的或错误的因素。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条件联系处于分化阶段, 动作逐渐变得连贯、准确和轻快起来。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不倦地钻研, 掌握动作的内在联系, 不仅要知其然, 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例如:掷铁饼, 不仅要求会掷, 而且要求掷好;不仅要求懂得掷铁饼的一般技术要领, 而且要懂得摆臂幅度、速度、出手角度, 以及全身的有关部位的动作与提高掷铁饼成绩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 采用比较对照、分析、综合的方法对于改进提高动作的质量有积极意义。例如:篮球动作中, 对各种传球、接球、运球、投篮的技术作对比;田径运动中对急行跳高与急行跳远的助跑技术作对比;技巧运动中对鱼跃前滚翻与前滚翻作对比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更精密更准确地掌握动作。在完整技术的教学与训练中, 通过动作各个部分, 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的分析 (例如:游泳的划臂与打腿、呼吸的关系, 幅度与速率的关系等) 能使学生清晰了解动作与动作之间, 局部动作与整体动作之间, 动作的这一要素与另一要素之间的逻辑联系, 从而在练习过程中更自觉地掌握和完成动作。
动作趋于巩固和动作自如阶段:通过反复练习不断改进和提高动作质量, 使动作趋于巩固和运用自如阶段。这一个阶段的特点是动作定型, 已经形成和巩固。能高度准确熟练和省力地完成动作并能随机应变、轻快自如地加以运用。动作到了自动化阶段, 活动技能和运动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没有完结, 而是将不断趋于更加完善的地步。其提高和完善的程度如何, 取决于学生的健康状况, 训练水平以及教学与训练的质量等条件。
长期以来, 由于太多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缺乏理解, 缺乏对体育锻炼应有的兴趣和对健与美的正确认识, 认为体育课是一种劳累, 害怕流汗, 恐惧艰难, 因此动作失调、体形欠佳, “小胖墩”、“豆芽型”身材的青少年随处可见。体育教师就应该有义务把美的教育贯穿在体育课堂, 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有针对性地向学生灌输一些健与美的基本知识, 引导学生认识美的内涵, 培养学生对体育美的情趣, 使学生在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中, 感受到体育内在的美, 激发他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从而身体力行, 自觉地去把握体育运动中的美, 提高自己的体育审美能力。
同时, 在体育教学中, 按美学原则进行教育, 充分运用教学艺术美的动力作用和转化作用, 把教学艺术的美和体育运动的美, 转化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因素, 使学生从中吸取前进和发展的动力, 学生在参与竞赛时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也尝到了失败和挫折的滋味, 在这不断的磨练中引导学生面对现实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困难和挫折。在健美身体的同时, 追求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灵美, 使自身从外形到内在都得到健康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锻炼, 从而为终身体育奠定扎实的生理和心理基础。
另外, 为了在体育教学中更好的对学生实施美育, 体育老师应努力做到如下几点:
1、体育教师本人应有一定的美育素养。除了掌握运动技术、知识、理论以外, 还应有一定的文学修养, 具备美学、音乐、舞蹈、书法、美术等艺术方面的知识, 这样才能更好的用美去教育学生、吸引学生, 让学生感到投身运动中更能体验美。正所谓学无止境, 体育教师应不断的进行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巩固自己。
2、注意仪表美。上实践课时, 教师必须身着合体的运动服、运动鞋, 给学生一个精神、大方、潇洒的感觉, 加上稳重、沉着、和谐、亲切的教态, 学生就立刻被你吸引, 教与学双方才能达到最好的配合, 这是良性刺激。如果衣冠不整, 便衣皮鞋, 不讲卫生, 语言粗俗, 态度死板, 就会给学生一个鲜明的反应, 其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
3、讲究语言美。体育教学过程中, 要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 使学生更科学地掌握动作技术, 必须做到讲解语言的规范化: (1) 口令语言的规范化。它起到提示、指令、启发、导向、协调和统一等作用。讲解技术要领的规范化, 课堂语言要尽量用专业术语。 (2) 语言的“美”化。用具体生动的、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教师的教学要求, 如在武术教学中, 用“站如松, 走如风”等生动的语言, 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 激发其练习的兴趣, 求得最佳的练习效果。
浅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学 篇10
一、在朗读中显示的自然美
1、富有魅力的范读
教者可根据自身的条件范读,因为朗读技巧较好的范读,能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并随着教者声情并茂的朗读率先进入佳境,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美的感受。如果教者自身朗读条件较差,可以请别人录音,可借助录带,以弥补不足。
2、朗读技巧的指导
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品中的自然美,朗读指导是一个关键。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中描写春天,赞美春天,发出:“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感想,从而激发了对生活的热爱。基调是热情,愉快的。我们应该用明朗、甜美的噪音去读。在文章中虽然有山有水,有花有鸟,还有人,但是这些都不是具体的某一个人。我们在朗读这一类型的散文时,完全可以用作者的感受为线索。
3、抓住关键词语导读
教者抓住关键词语读,能起到点拨、指导的作用,这样的读法能让学生积极思维,深刻地体会作品的自然美。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第四自然段描写春花图上时,可以让学生抓住“像”、“仿佛”,教者一边读,学生一边想,想象初春时节,繁花盛开的美丽景象,想到了通过拟人手法来写春花的生动传神。
二、 在课文分析中挖掘神韵美
当学生有审美感受,获得了审美愉悦后,教者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也就是对审美对象的鉴别与评价的能力。它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真、善、美的识别,对审美主体逐渐加深的理解,并能给予审美评价,得到新的领悟。
1、体会炼字的精妙
在朗读中,学生已经感知作品的语言美,那在课文分析中,就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美”。母语中有丰富的词汇,有许多同义词、近义词。而当一个字在特定的语境中出现,产生精美、简洁的效果时,教者就应该让学生体会炼字的精妙。
2、在欣赏修辞中细细品味
修辞手法除了让学生感知音乐美、语言美外,还能通过欣赏进一步理解作品的主题。例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如“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色彩上的特点。“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色的耀眼与生机。“‘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花开之闹,突出花的勃勃生机。此外,还运用了通感的手法,紫藤萝“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调动沟通各种感觉,更真切,更完整,更具体地把作者的感受借文字传达给了读者。通过鉴赏,学生将无形化为有形,将抽象化为具体,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即通过对紫藤萝花盛开的描述以及过去遭遇的回忆,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紫藤萝花启示作者由个人情感纠葛飞跃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谈声乐美学在高职院校的渗透 篇11
高职教育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普及性, 声乐学生大都来自中小城市和偏远地区, 年龄偏小, 基本条件较差, 缺少专业的理论知识, 加强对高职院校声乐美学知识理论的渗透就显得格外重要, 提高对基础理论实践的认识, 促进对声乐美学的传导, 有着重要意义。
二、声乐美学的基本形态:
我们知道声乐美学是研究其艺术审美特征和审美规律的学科。声乐艺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 它的美学形式也逐渐成熟, “美声”作为声乐美学特有的表现形式, 绝不是虚幻的, 空谈的议论, 而是经过几个世纪, 几代人的艺术实践得出的科学理论, 它既是通过实践去创造美的过程, 又以理论的成果作指导去再实践、再创造。
三、声乐美学的组成
声乐是一个综合的表演艺术, 在它的艺术美的创造和表现中, 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和环节。诸如文字、曲调、旋律、歌唱技术等。既有综合体中的个体美, 也有将个体美融合为一体的综合美, 而个体美之间又凝聚美的承接性与统一性。
1. 声乐作品的词曲美
当我们拿起一首声乐作品时, 自然会对作品中的词、曲进行哼唱, 来感受词、曲之间美的和谐、统一。好的声乐作品离不开词的结构、诗一般完美的语言。优美的词句本身就具有歌唱性, 在优美的词句中, 声、韵、情都与曲调形成了完美统一, 经过作曲家的精心创作, 赋予了词句新的灵魂, 新的生命。赏心悦目、沁人心扉的曲调会给人们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有人说, 一首好的作品可以成就一个歌唱家。那么, 一个优秀的歌唱家同样能使一首好作渗透
品流芳百世, 久唱不衰。
怎样在歌唱时抓住歌曲中词、曲的完美统一?首先, 我们要善于从词句中去发现, 一般词句在创作中的声、韵、情、调是有规律的, 词句本身具有抑扬顿挫、节奏鲜明、清亮高亢及舒缓柔和的特点。具有抒发情感, 表现喜、怒、哀、乐之美。然后抓住这些特点, 进行反复诵读, 慢慢会发现词句中语言发音和吐字规律, 从而感受作曲家是如何运用乐思去抒发创作、揭示作品内涵、准确把握艺术风格、塑造完美艺术形象的。当作曲家赋予了这些词句优美的旋律后, 词句就会变得更生动具体, 更富有想象, 像插上了艺术的翅膀, 飞遍全世界。
2. 歌唱的技术美
这里所说的技术美主要是指发声技术,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歌唱方法, 歌唱是与生俱来的, 他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 在不同时期, 歌唱与人们的审美认识和审美习惯相联系。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前, 我国的歌唱形式主要是以戏曲和地方民间小调为主, 没有完整统一的歌唱体系和理论。进入三十年代, 前苏联音乐体系引入我国和受其影响, 声乐演唱所使用的方法完全是学习前苏联的。七八十年代后, 我国的声乐演唱方法吸收了意大利的美声唱法和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科学唱法, 并结合了我国民族的演唱形式, 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 适合我国国民审美要求的歌唱方法。这些发展变化都是与我们的审美思想、审美感受等因素相适应的。人的嗓音条件千差万别, 各不相同。学习声乐的途径和思维也不同, 但都需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 才能寻找到最科学, 最适合自己, 也最适合当前人们审美需求的发声理论和方法。如何能够得到最科学, 最适合自己的发声方法呢?
素, 它得到了世界歌唱家的普遍重视。这看似平常自然的基本动作, 被中外艺术家们视为“歌唱的秘诀”, 甚至称把呼吸比喻成“歌唱的动力”等。
早在我国唐代就有“善歌者, 必先调其气也”的说法, 可见呼吸作为歌唱的工具, 在歌唱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呼吸?如何换气?如何正确使用气息?这一呼一吸看似简单的过程, 是学好歌唱所必须掌握的。我们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声乐学习中常常只注重高音如何唱, 位置如何找等等, 却忽略了基础的呼吸练习, 这是徒劳的。正确科学的歌唱呼吸应该是使用胸腹式联合呼吸的方式, 这也是经过艺术家们长期的学习实践总结出的经验。歌唱呼吸就像我们在瞌睡时打呵欠一样, 这时的口腔、喉咙是张开并向里吸气的, 吸气时的胸腹部是向外扩张的, 而这种打呵欠吸气, 胸腹部扩张就是我们说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方式。通过长时间的练习之后, 气息在胸腹的支持便产生并逐渐增强, 控制气息的能力也逐渐提高, 这就是歌唱中所需要的呼吸状态, 久而久之就有了带呼吸支持的歌唱, 那些缺少了呼吸支持的歌唱将失去美感, 也毫无意义, 所以也就有了“歌唱的艺术就是呼吸的艺术”的说法。
(2) 咬字、吐字是掌握好发声技术的一个基本条件。我们每天都在说话, 说话能锻炼咬字、吐字, 而清晰的咬字、吐字是歌唱的前提。我国的汉字是由声母和韵母组成, 每个字词由一个个音节组成。在咬字、吐字时唇、齿、颚、舌、喉的肌肉都在积极运动的, 特别是我们学习意大利语歌曲中五个元音字母a、e、i、o、u的发音时, 与其相对应的各发音部位肌肉的运动方向都需要十分精准, 基本形态不能变, 不能松垮, 确保发出的元音准确, 这样才能听清楚唱的是什么。近年来, 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日渐频繁, 国外诸多声乐大师来我国开设大师班, 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声乐事业的发展, 大师班上对我国学员提出最多的问题就是语言中的咬字、吐字, 可见其重要性。掌握了咬字、吐字规的运动规律, 使得咬字更纯正、更清晰、音质自然也更好听, 所谓“字正腔圆”就是这个道理。
(3) 共鸣是歌唱的灵魂, 是声乐技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简单的说是使用呼吸, 通过吐字把所发出的声音送入腔体产生共鸣并放大, 是声乐演唱的全过程。如何实现这一过程呢?腔体的通畅是使发出的声音获得良好共鸣的关键。
我们在歌唱时常使用的腔体有胸腔、口腔、鼻咽腔、下咽腔等。而使用好这些腔体是我们学习发声技术的最高境界。与生俱来的“打呵欠”是打开这些腔体并能保持通畅的关键, 是使我们的声音获得集中、华丽、统一、宽广音域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共鸣是靠人体的生理机能产生的, 是先天所具有的。人们在演唱过程中, 总想把整首歌曲的每一个字都通过共鸣发出, 获得集中、丰满、明亮、华丽的声音, 这也是我们审美所要求的。没有共鸣的声音, 我们听起来会感到累, 没有穿透力, 音色灰暗、笨重, 没有光泽, 不喜欢。要想获得具有良好共鸣, 寻找到具有穿透力的声音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刻苦练习, 琢磨体会, 持之以恒便会寻找到理想的共鸣位置。
3. 伴奏作为声乐歌唱的重要部分与声乐美是分不开的。
除了特定的无伴奏形式之外, 演唱常常是以钢琴或乐队等形式作为伴奏的。整个过程是以声乐演唱为主, 伴奏为辅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伴奏时, 不仅要求伴奏者所伴奏的音符高低、时值、节奏要准确, 还需要与演唱者一起对歌曲作品本身所需表现的强弱、气氛, 情绪和思想内涵进行全面分析, 方可与演唱者达成一致, 在演唱伴奏中起到引导、烘托、揭示、过渡的作用, 伴奏时也具有抒情, 对比的效果, 这样才能与演唱融为一体, 达到完美和谐、珠联璧合的艺术效果。
4. 艺术的表现美
表现是声乐美的又一个重要形式, 是词曲美的再创造, 是抒发内心质相结合的综合能力体现。“声情并茂”是声乐美的最高境界, 通过表现, 能极大的丰富歌唱效果和整体的舞台艺术效果。声是发声技术的体现, 是生理反映;情则是人对事物的反应能力的体现, 是心理反映。歌唱技术是艺术表现的前提, 当歌唱技术达到几乎完美之后, 艺术表现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 艺术表现离不开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 在诠释作品时, 不仅对歌曲作品要有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去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 还必须严谨的恰如其分的去表现作品, 必须认真的诠释好每一个段落的、乐句、甚至每一字, 努力做到尽善尽美。我们常把歌唱技术和艺术表现两者结合起来称之为“感觉”, 而这种“感觉”绝不是指心理学中的“感觉”, 而是把歌唱技术和艺术表现共同演绎出来的一种完整状态, 我们常常说“感觉不错”、“感觉不好”就是这个意思。有了好的“感觉”就能更好的达到传递美、表现美、感受美的艺术效果
四、结语
声乐美学是一门声乐理论教学、学习实践的实用性学科, 它结合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 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实用性人才出发, 多方面、多层次概括的描述了声乐美学中所包含的相关理论。采用不同方式, 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声乐美学中美的范畴, 揭示了自然就是美的科学理念, 通过对声乐美学中词曲美、技术美、伴奏美、表现美的认识和学习, 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声乐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洪桐.《表演艺术教程》[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
[2]皱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
[3]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
[4]余笳刚.《声乐艺术美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