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美学假象论文

2024-06-07

城市美学假象论文(共3篇)

城市美学假象论文 篇1

缘起

城市美学问题的浮现,缘起于非常简单的一句批评:“这个城市真难看!”像这样的评语,在周遭,可谓不绝于耳。城市,今人生于斯,长于斯,应习惯成自然,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乃常态。但还能听到批评声,真是幸事,说明审美之心未泯。

我关注城市美学缘于最近十多年从事城市色彩规划与设计的工作。原以为是人们色彩学认识的不足,才导致“色彩污染”与“千城一面”的后果。用“色彩地理学”(Geographie de la Couleur)学理诊断问题成因的时候,城市色彩规划目标与精神都指向了城市美学的价值观。还有一个原因是自2007年起,我应邀率中国美术学院多专业组成团队加盟杭州城市建设。时任市委书记王国平提出了中国美院要承担起破解杭州城市美学与建筑美学难题的要求。从此,有机会深入城市建设的第一线,参与了包括历史风貌保护区的综合保护有机更新工程、工业遗产和农居环境衔接文化创意产业的生态园区、城市街道改造与提升等数十项大型工程的策划、规划、设计、营造、管理甚至招商等工作。我们看到了城市营造、运营与管理的全过程,也开始明白了城市美学缺失的成因。

几乎与此同时,中国美院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城市生命馆”等多个展馆方案投标中获胜,拉开了长达3年的关于城市命题的研究、策展、设计与布展工程的序幕。开始了研究“城市”主题的学理,审视过国内外几十个典型城市的起源、发生与发展、壮大与消亡、转型与再生、更新与发达的原由,特别是关于魅力城市的原因与要素、结构与类型,营造与方法等,都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后来,又通过应邀在全国范围内多个城市与美学相关工程的实践,逐步建构了来自实践者看待和评价城市美学的角度和方法。我们开始较好地解开了人们为了找理想的居所而来到城市,城市建设者满怀理想建设城市,城市却尴尬地越来越背离人们意愿方向发展的怪圈之谜。

01 成因、病因与诊断

从城市色彩的属性、成因、病因、品相和品质等角度来反省城市美学,就容易让人们明了问题症结所在。大致可以归纳为这样三个角度:其一、从城市宏观格局的角度看城市各个片区中地形地貌与其相生的建筑群的色彩、各种类型街道及市容的色彩状况,审视这些大型的人造物色彩与自然山水植被色彩和谐相容而形成地域特色的程度;其二、各种类型的城市建筑色彩是否显现出这个城市历史色彩文脉的传承,从而良好地展现出不同时代进程的足迹;其三、城市景观中的各种基础设施的色彩、运行信息的色彩、以及建筑与商业环境的色彩营造是否相得益彰,从而反映当代人色彩审美趣味。这三者如果经过专业统筹梳理和组织,从宏观、中观和人观层面,就能够呈现出一种自然人文气息相合,城市各类形态相宜,特点明晰且井然有序,变化有致,和谐悦目的景象。在这样的景象中,就充满了色彩美学的精神原则,而不会杂乱无章。

如果借这三层综合角度的眼光来审视城市美学问题的话,就不难发现问题与成因。首先是城市宏观的问题,今天城市规划思想中重理轻文的现象是显而易见的,美学意蕴的思考更是盲区;在现实的实践中,人们最常见的是规划师们面对大地一律以“九宫网格”罩之,路网组织结构如出一辙,无论什么山水地形,均被网罗,被格式化。在城市建设方面,一律都以当前领导“大干快上”的意志决定,随后开山填水大力推进,其手法也大都类似。所谓“千城一面”的弊端,其实从规划阶段就埋下了病根。其次,在城市营造中,急功近利,粗放快建,不管城市有什么历史遗存,方法就是破旧立新,地域性建筑美学与建筑文脉传承几乎不予顾及。城市建设的管理者缺乏营造美学思想的培训,形象品质判断力差,开发商投政府“现代城市”精神所好,集天下流行款式的建筑排列于主、次干道两侧,而这些新植入的各个时期的新建筑与本地自然气候、地域文化几乎没有关系,于是,成就了“千城一面”第二病因。其三、今天的城市行政管理理念与方式大致雷同,染指城市街面空间形象的行政条块单位可多达“16+X”。这16部门分别是市政和区政两大层面,诸如规划、建委、旅委、国土、工商、税务、城管、品牌办、电力、电信、交通、交警、公交、消防、卫生、绿化……,再加上央企、省企、市企、区企……,每一个职能部门和各个利益集团均对城市活力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为市容形象添加乱象。因为,这些部门大都有自己的外宣功能,按照各自的理解,各自为政,相当一部分单位都下辖一个设计制作公司,再加上政府为了节省财政开支或借机开辟财路,便将它管辖的基础设施作为广告平台,于是,在这个城市的街面空间中就有了“16+X”制造的东西堆上来,这些形态各异(形象简陋),尺寸参差不齐,品质很低(造价所限),色彩斑斓的东西,各显其态,于是,城市空间形象秩序就乱了。除此之外,商业往往是城市发展的命脉,商家一出场,便会一路吆喝,广告、店招混为一团,如此这般,这样的城市空间自然就几乎无美学可言了。

02 实践中反思与建构

城市美学,表面上是一种品质追求的精神,其实内在受文化价值体系和形式法则体系制约。当当代城市美学理论尚未成型之际,我想人们无法坐等其成,人们还是要行动,可以从多个角度综合着为城市之美展开实践,以此反思城市不美之症因,从各个具体的专业着眼展开梳理,逐级上推,再整合提升到理念层面,逐渐地从学问反思、专业实践、优化方法,最后形成城市美学学科。回顾以往经验,我们大致是从以下角度展开城市美学相关的反思与建构活动。

从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角度反思,大量事实表明:城市美学思想的缺位,就会为城市埋下遗憾。其原因是我国的城市规划学与城市设计学是建立在工科门类下的学科,人们习惯于关注的城市功能诉求,而城市的人文关怀与美学思考往往是缺失的。如今,要使城市变得温暖亲和,具有魅力,就要注重多样性地貌、自然形象资源以及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与城市的关系,因此。除了城市布局、城市结构、路网编织,都应因势利导,特色铺成之外,还需要增设一个城市历史进程展现的维度,让城市遗产亮点与各个时代城市片区特色相融合……,从而,使城市在宏观格局上,就显露出地域形态的特色性、丰富性和文化性。在此基础上,增添从城市景观与建筑文化角度的反思,在城市中每一个历史时期均能够成片区地找到它的时代印迹,城市建筑应该如同地域活态的建筑历史博物馆,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建筑一应俱全,游走其间,让人们可以阅读这个城市历程的脉络,观览现况变化,遥想建筑多样性和各自的故事。城市美学最容易体现的就是在城市与建筑以及人们生活的丰富性上,那种从古至今还延续的智慧与魅力,可让人们反复咀嚼回味!抹去城市历史,就等于毁掉了大半城市之美。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从多专业的艺术设计的角度来看市容品相,城市空间中大凡出现杂乱无章之感,一定是缺失了以城市美学精神为主导的整体性的统筹工作,一定是所有出现在街面上的各类基础设施形态间缺乏一种形态与色彩形式的内在联系。对策是为每个城市寻找形态文化的DNA及其演变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础展开全面的梳理,使那些必须出现在城市街道空间界面上的各类物件:诸如:杆、亭、箱、牌、信息、灯、公共艺术品、绿化、场所小品……,以及商业部分的店招、店面,以及广告系统都能够服从一个形式美的系统下,在充分满足功能需求条件下,各种城市信息一目了然,物件与空间关系,秩序井然有序,得体相宜共处。这个层面的工作,尽管繁杂,但是统合成理想境界的样态,是完全办得到的。

结语

尽管城市美学问题是复杂的, 但是, 千言万语, 只要抓住了一个美学之纲, 纲举目张, 办法总是比问题多, 困难总能够迎刃而解。

因人城市生, 人因样态成。要使城市产生魅力, 宜从相关人的美育做起:政府官员要做好专题培训, 增强其修养, 使之具有判断力;从业人员要补专业课, 扩大知识面, 使之了解国际城市发展大趋势和基本方法;民众要宣传教化, 认识魅力城市维护;城市人的美的意识和心境的养成, 大局可定;至于城市营造技术, 只要设题研究, 整体规划, 分项设计, 分期营造, 做好示范点;经若干年营造、管理与维护, 我相信:城市之美之魅力将会逐年丰厚起来。

城市美学精神如若能够在城市中得以体现, 首先要就这个观念中核心价值的要素做探讨:诸如城市美学的山水观、历史观、文化观、发展观、营造观、艺术观……。而后, 将这些观念综合提炼, 通过形象体系的转化, 体现着这个城市美学精神DNA就会浮现出来。将这个精神与形象要素投射到城市规划、设计、营造和管理之中, 城市之美的特色便可以得到彰显。国内外的太多案例都在证明:经过美学洗礼的城市将会显现别样的风采和魅力。

2012年5月6日于中国美术学院

城市美学假象论文 篇2

如果说文字的历史都可以被篡改和怀疑,那么唯一余下的信使就是建筑的历史以及建筑所倾诉所记录的历史。

建筑是有生命的,是灵动的,倾注了人类的情感和意识。

麻省理工学院的人文学院是由一位建筑师开创的。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凝固的历史。建筑学首先是一门艺术。

建筑的功能性和文化性美学性并不矛盾。建筑是门科学,也是门艺术,既要理性,也需要激情。

诗意的栖居。

审时度势,因地制宜,永远是建筑和景观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阅读建筑,可以阅读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可以深刻的理解这个民族的价值观与审美观。我们敬重德国的庄严肃穆,欣赏法国的罗曼蒂克,喜欢意大利人的自由不羁。这是他们民族的个性,也是他们的建筑的个性。

德国的建筑将功能美发挥到了极致,严谨、合理、精细、功能优越,这便是功能之美。所有的空间都被充分利用而且具有艺术感。功能美是德国建筑的主线。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天人合一,尺幅乾坤,表现的是天地的和谐。

现代科技解决了建筑中的力学和材料问题,使建筑的艺术特征越来越凸显。

好的建筑,当是不知艺术从何处终止也不知在何处开始。

西方的古典建筑重视对垂线的运用,典型的是哥特式建筑,其尖顶,是在向天际线表示亲近,也就是向上帝表示亲近,垂线条给人以上升的感觉。

而在东方,平行线有着它独特的建筑语境。同西方建筑的“个体”不一样,中国讲究建筑的群体化,著名建筑与伴生建筑联系在一起,作为群体,平行线是不可少的,它所呈现的张力真是群体结合所需要的。这不仅与群体有关,还与中国人的伦理观有关,平行线之横,给人以威严的感觉,沉重的屋顶给人以皇权的压力。

而中国的园林不似西方那样讲究对称、均衡、几何图案式的,而是运用了极其丰富的曲线,包括园墙、小径、亭阁在内。

现代的建筑,对于曲线的运用愈来愈多姿多彩了。

如今解构主义盛行,意义消解了,平面失去了,所谓理想主义人道主义敬业精神都不存在了,剩下只是“图像”,这是很可悲的,被视为只有科学性和逻辑性的技术,却成了创造的艺术,高技派就这么闯进艺术殿堂,他手段(技术)当成了目的(艺术),玩技巧和结构,对外在形式表现之刻意,一致与建筑中的实用性毫不相干,只是为“图像”而出彩。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对于建筑,同样是至理,有乃建筑实体,无乃建筑空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一体。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建筑是一种空间艺术。

中国的古典园林仅仅是表面的无序,骨子里充满了老庄的思想,天人合一,是一种隐藏的和谐。这是西方的结构主义所不能理解的。森严的宫阙体现的是儒家的正统观念,园林构筑则是道家的玄想所寓。

如今,由于急功近利,相同的房屋建筑比比皆是,不少楼盘一味得模仿样式建筑,千篇一律,与当地人文传统不合,就是一种矫情了。

中国园林中,北方园林,那是皇家园林,雄伟壮观,大有帝王之气,江南园林,那是私家园林,婉约秀丽,颇有书卷之味,还有岭南园林,中西合璧,布局精巧,幽深广阔。中国园林追求隐蔽而和谐,乍一看杂乱无章,细细品读却又无穷意境。

西方园林,讲究整齐、对称、划一与和谐,布局上十分规范,成几何构图,几乎是图案式的,以对称为美,以规矩为美。西方园林讲究一览无余和均衡,在视觉的开放中祈求心灵的宁静,并不让人感到紧张和局促。

中文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直观思维,英文的思维方式是逻辑思维。

包豪斯风格:简洁无华

后现代建筑以非理性主义为理论支撑点,夸大人的直觉、无意识、本能等非理性在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追求自我、表现自我,强调建筑的个人情感性,忽视建筑的物质性和社会性制约因素。它摈弃了和谐统一的经典美学法则,借助于解构主义等美学思想,在建筑中掺杂了非理性的情感因素,追求冲突、破碎、含混、复杂、怪诞、极端新颖、感性的美学效果,给人一种不稳定、不规则、无序、压迫、紧张、焦虑、恐怖的审美感受。

道家美学从理性和谐走向感性和谐。

广州的那种“玻璃屋”是非常不合适的,建筑师将欧美的风格搬过来,玻璃屋是为了采光日照,但广州的实际情况表明,这种建筑会使屋内的温度太高,光照太过强烈。绿化也是一样,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大连属温带地区,适宜草地,而广州则以树荫为好。

岭南客家围建筑很有特色,“文化记忆的历史定格”。

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包含了对后现代主义时代的一个铭记,客家民居是我国5大民居之一,是造型艺术最富魅力的一种建筑样式。外表造型别致,奇伟壮观,内力也别有乾坤,可以圆中有圆,方中有圆,体现了客家人大胆奔放、不拘一格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现了客家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体悟。是客家人外圆内方的人格化的体现。圆的文化、哲学、智慧,包含着说不尽的宇宙至理:天地玄黄、春秋代序、日月往来、生死轮回。既有中原民族的聚族而居,也有海洋文化的开放包容。

玻璃幕墙不仅有隔热采光的实用功能,可以产生比较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从外看,是不透光的,起到墙的作用,从里往外看,楼外的风景与室内交融到一起,空间不曾被切割,让人胸臆开阔。

膜结构轻灵、明快。

但这些新材料的应用要与当地的人文环境人文传统以及自然环境相协调,不能一味的赶时髦。

建筑师在设计时需要倾注自己的情感。

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是相关的,不可滥用。

建筑是最可靠的历史记录,堪称信史,石头写成的史诗。从这部信史中我们可以读到真实的历史信息,各朝各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理想追求,社会构成和经济格局、艺术情趣与价值观念。

我国的民居建筑,包含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营构与大自然环境相结合,和谐共处,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世界著名建筑物,大都是由于创意之新而赢得了历史的名望与地位。伍重说他的悉尼歌剧院是“掰开的橘子”,贝垏铭说他的香港中银大厦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卢浮宫改造工程则是“玻璃金字塔”。

创意就是泥水匠与建筑师之分。

我国四大名楼: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真武阁。

中银大厦:三角形是这座大厦的主体语言,由递减的三角形向上组成的,蕴含着未来不断向上的美好情景。贝垏铭是建筑中玩三角的魔术师。

盖里,代表作是古根海姆博物馆,从早期的对材料的关注、多对角的几何形体的对抗组合发展到后期更为流畅的具有曲线美的蠕虫状建筑体系。古根海姆博物馆是盖里的曲线建筑的登峰造极之作。即适应这个城市,又具有强烈的生命力。它提供的不是逻辑的连续的明晰的,而是更直接的近于想象与幻想的梦幻式的“时空”。

文艺品是不能够没有思想的。

高迪的代表作:圣家族大教堂,他将建筑手工艺技术的发展推向了极致,他对各种曲线的运用精妙妙熟。圣家族大教堂受到了新哥特式风格的影响,他对立面的处理新颖独特,建筑外表面充满了生命力,相互渗透,体现了对建筑作为有机结构的深刻理解,表现了自然界潜在的生长和不断演进的特征。表现了建筑中“生长”的内涵。

垂直线意味着崇高,平行线意味着开阔,曲线则激发了人们的丰富的想象力。

对建筑隐喻的诠释是见仁见智的。

建筑是一部史诗,而史诗阐述的是人性。

西方建筑讲究个体的营构,东方建筑则重视群体的氛围。

建筑不能脱离实用的要求,因此建筑具有区别于音乐美术雕塑等其他艺术文类的独特的审美的特性,也是建筑成为与人最接近,与所有人共处的艺术。

建筑是一门空间的静态的视觉表现艺术。

建筑是一门空间艺术,是要对空间进行分割和标识。空间意识是建筑的重中之重。建筑师如果缺乏空间意识就只能是泥水匠。空间意识一方面包括了建筑物本身的空间营造,一方面需要把建筑物纳入到整个城市的空间环境中。

建筑的本质是要满足人的使用要求,实用功能对审美价值的制约,导致大部分建筑不能称之为艺术。建筑艺术体现在一些纪念性、园林宗教等建筑上,因为这些建筑摆脱了实用要求,更多的服务于人的精神生活,审美因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从而具有了审美价值和艺术特性。

建筑审美具有三个层面:

首先是建筑物的自身,也就是建筑物本身的造型,第二个层面,就是建筑物的空间视角,也就是环境了。

第三个层面,是意境的产生——也就是由实走虚的过程。

东方的悟性和西方的解构主义不能划等号,东方的悟性讲究的领悟的是意境,而解构主义解构到最后,则什么都不是了。建筑营造的意境就是建筑中萦回不已的神韵与灵气。

建筑艺术对人的影响不可低估,他们以巨大的体积迫使人们接受它所体现的精神内容的影响。

做城市规划之前,需要吃透这个地方的文化、环境和形势。不要贪大求洋和搞大杂烩。

城市建筑要体现城市的精神气质——城市所在时代的精神气质,而这种精神气质是有个性的,没有个性就没有城市。

要营造生活富裕、情感丰富,即与自然环境合一,又注重历史定位和文化内涵的城市空间。

西方的园林讲究规则,即规整、对称、平衡,无处不在的立体和平面的几何图形。因为西方美学的历史传统是起源于“数理诸学”,即建筑物服从数理的原则,科学之真与园林之美浑然一体。

中国的园林则注重天人合一,注重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绝不勉强自然。

我们要继承和传播我们的美学传统。

中国古代的城市建筑有着非常浓重的伦理色彩。城市建筑与皇宫都强调中轴线的刻意营造,以显示皇权和威严。

岭南建筑的特色:

1、生态群落:显示出明显的生态文化特征

2、聚水特征:即海洋文化和聚水特征

3、重商色彩:商业文明,缺少政治文化的象征

4、兼容并蓄

岭南建筑:

城市公共空间的美学行为研究 篇3

由城市政府创建的供市民们使用和享受的非赢利的开放的公共空间, 居民可以进行公共交往, 举行各种户外活动, 这种空间就是我们所指的城市公共空间。

1.1 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应该注重美学元素

城市规划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1]人们对一座城市的认识一般是从城市公共空间开始的:文雅的市民、繁华的街道、洁净的道路、新颖的建筑、开阔的广场、常青的绿地……等等, 它能使人记忆犹新, 并由此产生对一座城市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良好美丽的城市应该是由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共同组成的, 应该注重公共空间的系统布局, 它们在形态上可以表现为点、线、面的特性。

城市公共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应尊重历史, 延续文脉, 注重公共空间的个性特色。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传统文化、当地的社会经济以及与自然、环境、地貌、风土习俗相协调的各种因素, 运用设计形式、色彩、光影、材质等综合手段来建构城市公共空间的个性。个性空间设计的创造包括特定的空间与城市中心空间体系的协调关系, 公共空间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所限定的形态、公共空间中纪念物或标志物的主题定位、地铺材料、图案特征以及植物的地域性等。

塑造公共空间的“人性化”、“以人为本”是社会活动的基础。我们在塑造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时, 应该首先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审美、行为及文化等的需求, 达到舒适、安全、愉悦的目的。同时, 还要考虑道路设施的无障碍设计, 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便利的条件;提倡空间的开放性, 打破“划地为牢”的设计方法, 还空间于公众。

1.2 应体现公共空间美育功能

城市公共空间的最终定位是要构成其功能价值的, 是服务于人类的, 满足人类需求的。人们通过审美视觉去感知整个城市和城市建筑, 激发想象与创意、交流情感、平衡情绪;沟通人与空间的联系, 构建物质与人类的亲合关系。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赋予美学行为能够极大地提升公共空间的心理审美功能, 使公共空间不仅仅是作为“通道”或“广场”的物理形式存在, 更成为人们心理的归宿、情感的“价值凹地”, 令公共空间变成美轮美奂、有精神意义的“场所”。

“美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有机的、整体的反映方式的教育, 它具有完整性与和谐性的特点, 这些特点为建构完善的心理结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审美教育可以通过借助城市公共空间扩大人际交往空间, 构筑文化氛围, 构建社会和谐。

完善人格的审美教育功能。按照美的形式规律来塑造城市公共空间, 是以审美教育完善人格为基础的。提高人们审美素质的教育目标, 不紧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而是在满足精神需求的同时实现对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 城市公共空间, 譬如公园、广场、绿地、建筑小品、雕塑等审美个体, 均具有群众基础和丰富文化内涵的特性, 审美教育可以借助这些元素作为审美媒介, 由城市政府向大众施加审美影响, 净化市民的性情和心灵, 塑造美好的人格, 以此达到社会的和谐。

2 从建筑的视觉效果上展开城市公共空间的审美定位

2.1 利用城市景观营造美的视觉

“凝神于景、心入于景”, 心灵与城市公共空间融为一体, 内心中永存城市公共空间迷人绚烂的美景, 在欣赏享受中得到启迪、珍惜, 这就是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所要达到的美学效果。

2.2 利用色彩烘托美的氛围

色彩是城市公共空间审美定位的一个重点, 具有视觉美、艺术美、灵感美、个性美。在选择公共空间色彩时, 设计师应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地理气候等对人们心里的影响和色彩本身相长相消的因素。色彩的选择和运用, 必须适应人们的心理、社会环境、公共空间特点、置于其中的建筑形式等, 可以合理运用色彩的冷暖规律。一般而言, 在温暖的地区, 宜采用淡雅的冷色调, 这样可以给人以凉爽舒适的感觉;而对于寒冷的地区, 则宜采用暖色调, 或在中性色系中加入暖色, 增强空间的温和感。园林、广场的色调应使人感觉幽雅明快, 公园、景区建筑的色调应令人感受到宁静安逸, 使建筑物与城市公共空间素雅呼应、浓淡相宜, 给人营造出强烈的美感氛围。

2.3 利用城市建筑彰显美的个性

建筑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 也是城市内涵的精华。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 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的要求。根据建筑所具有的凝固的、不可移动的这一特性, 对建筑物进行设计特别是对城市公共场所进行规划设计时必须符合城市性质、城市文化、城市特点及市民公共的心理要求, 要结合地理、地貌和环境氛围, 彰显城市建筑和公共空间的独特个性。

2.4 利用景观资源显示美的境界

自然景观资源是一座城市的宝贵财富, 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规划设计时要正确处理好建筑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该利用的绿地不可放弃、该保留的水面不得破坏、该保护的山体不得挖掘、该保留的林地不得砍伐……同时, 对自然景观资源要大胆运用“借景”手法进行科学利用和加工创新, 从而使城市公共空间构成一种更加广阔深远的建筑艺术氛围, 显示美的境界。

2.5 利用建筑造型创造美的效果

“建筑是为特定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和创制的艺术”[2]。建筑的造型与城市公共环境的整合, 既反映在形象、光色、材质、尺寸、方位等表面的各形式要素上, 又体现在性格、主题、情调、内容、审美观念等深层次诸要素方面。建筑造型成功的整合关系还在于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良性互动, 要求建筑参与其所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组织、空间划分和对环境尺度的调节。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当今越来越多人更加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内涵, 凸显其美学行为和美育功能, 构建“以人为本”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公共空间环境。

摘要:本文对规划功能分区、建筑的视觉效果、规划的设计实践中赋予城市公共空间的美学行为进行探究, 从而达到优化城市环境、主导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美学效果。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美学行为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城市规划[OL].

[2]朱蓉.城市公共环境设计[M].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8.

[3]蔡琦, 曾婷婷.寒地户外公共环境无障碍设计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35) :416-416.

[4]周之灿, 彭重华.老年人户外休憩空间规划设计初探[J].南方园艺, 2009 (2) :37-38.

上一篇:小城镇工业园区下一篇: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