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美学思考

2024-07-05

城市美学思考(共9篇)

城市美学思考 篇1

摘要:现在, 世界标志以logo的名义表达了人类对普遍语言的追求。我们的城市标志设计应当积极地和国际接轨, 找到标志形态的普遍性视觉规律。理解符号化形态为何在我们城市标志设计中面临尴尬局面的原因, 弱化标志符号所含有各种象征意义。科学的建立色彩为主导的视觉表现方法, 深入地找寻我们城市自己的色彩感悟, 合理地运用色彩的语言, 设计出高水平的扬州城市标志, 传播我们城市的文化, 展示我们的城市魅力。

关键词:色彩,符号化形态,城市标志,美学思考

一个城市形象的建立和传播是一门综合性的建设工作, 城市标志设计作为一种主导的视觉元素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标志所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种传达信息的图形, 而且是一种象征我们生活方式的世界图景。西方设计大师查尔斯·莫里斯说:人类文明依靠的是符号及符号系统, 人类的智慧和符号的作用息息相关。城市越开放发达, 城市民众视觉修养越来越高, 现代城市标志设计就越来越精深。如何设计出即能代表城市特色, 又能利于传播和宣传的城市标志, 就需要设计师不断反思和超越, 从世界标志设计趋势和地方城市文化等多方面进行美学的研究, 形成可续性的城市标志设计观念。

今天, 商业VI设计已经成为商品流通与宣传的首选。商业成功有两种主要因素:品牌和品牌传达。借鉴了这种模式, 现代城市形象的建立与宣传也迫切需要形成一套完整的城市VI设计。其中, 城市标志设计又成为VI设计中最重要的因素。一个城市标志是否有魅力直接影响了整个城市对外的形象宣传工作。如何设计出优秀的城市标志就成为设计师和城市决策者们面临的问题, 因而, 从理论上去研究城市标志设计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一、符号化形态对于城市标志设计的困惑

现代标志设计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 符号化形态已经成为大多数商业标志的主形式。城市标志设计也接受了这种设计潮流的影响, 传统纹样式越来越少, 简洁的符号形式占据了主导地位。当然, 尽管受“后现代”标志的影响, 又有部分繁琐化的趋势, 或者说是更强调体现标志的民族特色, 但这也无法改变符号化形态占主导的设计地位。

符号化形态对于城市标志设计而言, 无疑是通向世界性的大门。扬州城市标志设计始于九十年代初期, 从城市各行业标志设计、电视频道标志设计到城市整体VI设计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演变。标志从开始的图案化到抽象符号化, 现在还有部分体现“后现代”风格的纹样式, 这些都与城市发展的文化息息相关。如何从扬州城市传统和发展中汲取合理元素去设计扬州徽标成为许多设计师与城市管理者想要解决的问题。显然, 选择具有扬州地方文化传统意象或者说是具有“中国传统风格气派”的是不太合适的。因为这类标志形态过于民族化, 这与世界标志设计发展的精神理念是相背的。世界标志设计经过长时间的发展, 形成了从象征阶段到标识阶段, 再到普世型阶段的发展道路, 也形成了标志设计的终极标准, 即普世性。这种普世型设计虽然有点理想化很难达到, 但确是指明了方向。同时, 这种易于传播和识别的性质恰恰与现代城市标志设计的目的是切合的。现代城市标志设计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给城市一个稳定的统一的形象, 然后向全世界进行传达和宣传, 让全世界了解并欣赏我们的城市。所以, 如果扬州城市标志设计奉行当下流行的话语“越是传统的就越是世界的”为指导来设计的话, 尽管能够取悦于我们自己, 但却很难成为易识别的广泛流传的标识。就如同用中国汉字设计店面招牌, 中国人看得懂, 外国人少有看懂的;用英文设计店面招牌, 大部分中国人都看不懂;用图形符号结合文字来设计招牌, 大家都能看懂了, 这是一样的道理。因此, 符号化形态应当成为城市标志设计的首选方向。

符号化形态真的能适合所有的类型, 或者说能充分体现设计者想要的所有内涵吗?扬州城市标志设计又真的能够运用抽象的符号去意会城市的文化吗?扬州拥有2500年的历史, 扬州自古就是较早开展对外贸易和国际交流的城市之一。早在唐代, 扬州就享有“商贾如织”与“富甲天下”的美誉。有古老的运河, 优美的园林, 古人赞扬州是“十年一觉扬州梦”“春风十里扬州路”“二十四桥明月夜”等等。同时, 扬州在建筑、戏曲、饮食等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 特别是扬州的传统工艺, 如扬州八刻、漆艺、玉器等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一切又都是扬州人希望成为扬州标志设计的切入点。同时, 我们在传统美学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思想, 即“立象尽意”。构造形象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表达意义, 表面上看, 这似乎很贴近标志的目的。但是, 实质上, “立象尽意”最看重的是“意”, 而“意”最高明最深刻的地方在于它只可意会, 不能言传。所以, 我们城市标志设计在这样的城市背景的影响和思想的指导下, 就只能是一种“象征型”的标志, 距离符号化有较大的距离。如我们扬州电视台早期设计的台标, 就是以“二分明月夜”为寓意的象征型标志。这样的标志现在看来是不具有普世性的, 不利于识别和快速的传播。但是, 我们又不能不去反映城市传统, 不能跨越城市的文化内涵, 这就是现代城市标志设计所面临的尴尬。如何使城市标志设计既具有普世性的发展趋势, 又能保留文化传统痕迹, 就必须把色彩语言科学合理的结合在一起。

二、色彩语言成为城市标志设计的引领

色彩的语言利用它广泛的色差而决定或服从着一切。这是因为色彩能够更好地构筑起相似与差别的概念。标志设计如何捕捉色彩中闪烁着的想象的灵光?如何去领会各种色彩之间的律动?如何去理解和界定色彩意义所谱写的赞歌?如在宗教中, 一些思想通过一些神圣的颜色来传达, 这些颜色是自然、神和人的象征。在印度, 蓝色最具有精神象征, 最高的神梵天也与蓝色有关。在佛教, 黄色是主色彩。绿色、白色和紫色是基督教的主要颜色。在音乐中, 音乐与色彩在逐渐增减的规律变化中都起着相互对应的作用。亚里斯多德认为:颜色的数量应是以某种音乐的比例编组, 就像音乐中有和声一样, 在色彩中同样也存在迷人的和谐。这些色彩的赞歌穿越了山川、种族, 跨越了宗教、国界, 它完成了跨越时空的对话。因此, 色彩能够完美的实现标志设计的普世性追求, 不管标志形态是传统纹样、符号化, 还是“后现代”的, 它都能够使视觉和想象得到完美的结合。追求完美的色彩表现显然是城市标志设计的引领。

色彩表现对城市标志设计的引领主要表现在对标志文字和图形的创作力上, 它能使文字符号突然具有强大的力量和表达的空间。色彩不仅能够概括符号语言, 更扩大了它的领域。它使标志符号形态更易理解, 同时震撼、加强和激活了人类感觉的内部空间。所有人都可以在别人设计的色彩中遇到或熟悉或陌生的汇聚着激情的回音。比如, 古希腊人关于神的色彩总是橘黄色, 如太阳, 而惩罚者颜色都是黑色的。古罗马, 紫红色是权力的象征, “皇权的紫色”由此得名, 这是血的颜色。再如, 我国的国旗颜色就是红色和黄色的结合, 因而有了传播世界的“中国红”。色彩的运用在历年的世界性活动奥运会中更是体现了巨大的魅力。1998年洛杉矶奥运会标志颜色采用了美国国旗红、白、蓝三色;2000年悉尼奥运会标志采用了蓝色和白色的组合;2004年雅典奥运会标志中“充满诗意般的蓝色, 是爱琴海的颜色”。2008年中国北京奥运会采用了红色的印章做标志。还有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 其形态传统复杂, 中国图案化模式, 色彩的运用强化了形象的魅力。它的色彩运用了中国传统“五行”的颜色, 红色为火, 黄色为土, 白色为金, 绿色为木, 黑色为水。鲜明的设计色彩把中国的哲学思想表达了出来, 也将中国文化的内涵传递给了全世界。其实, 在每个城市的文化轨迹中, 色彩都闪烁着不同的光芒。我们周边的城市, 如杭州就在他们城市标志设计中充分发掘城市文化特色运用了蓝色。从而建立了杭州城市“中国蓝”的称号。扬州作为一个有着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我们的自然风光, 我们的传统建筑、工艺、美食以及风俗习惯等都可以运用色彩来体现。这种与其他城市不同的色彩差异要在我们的生活细节中找寻。从某种意义上讲, 城市的符号就是色彩的世界, 这里面闪耀着色彩的语言, 是任凭想象栖息的场所, 是视觉与存在组成的高原, 是载着对话与世界交流的旗帜。

三、结语

今天,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中, 标志以logo的名义表达了人类对普遍语言的追求。我们的城市标志设计应当积极地和国际接轨, 学习市场经济发达、信息交流国际化程度高的国家的现代标志, 找到标志形态的普遍性视觉规律。明白我们城市标志设计中追求“中国特色”的误区, 理解符号化形态为何在我们城市标志设计中面临尴尬局面的原因, 弱化标志符号所含有各种象征意义。科学的建立色彩为主导的视觉表现方法, 深入地找寻我们城市自己的色彩感悟, 合理地运用在我们的城市标志设计中, 设计出高水平的扬州城市标志, 用色彩的语言去传递信息, 传播我们城市的文化, 展示我们的城市魅力。

参考文献

[1]费雷尔.《色彩的语言》.译林出版社, 2004.

[2]黄木村.《色彩再生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3]代福平.《标志设计文化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城市美学思考 篇2

最近几年也提出了城市设计、城市质量、城市形象、城市品位、城市美学的和谐统一问题。

说明对这个问题引起了重视。

从哲学的高度来说,笔者认为城市建筑应该顺应人来进步的方向,适应自然界的要求,倡导低碳建筑,绿色建筑,使城市成为绿色和谐统一的和谐体;从美学发展角度看,人们早已重视城市建设包括建筑美学作为艺术的一个部分,城市建设则更应该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上着手。

本文仅从美学的角度、从现代化城市建设美学问题入手做简要阐述。

1.现代城市建筑美学的内涵

“城市建筑美学”这一学科应该遵循学科发展,也应该顺应时代要求,城市建筑美学是正在发展中的一个学科,也是近些年来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所在,这门学科的任务不仅在认识和解释客观的建筑艺术现象,更重要的是,它要进一步更好地指导“ 建筑学”的发展、提高。

大家都知道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协调观点。

城市建筑美学中要求用这个观点去理解造型艺术上的规律、法则,也要用这个观点去处理建筑的科技性、艺术性的关系,研究建筑艺术的特点,并最终定位于和谐之美。

《国语•楚语》日:“夫美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 , 故日美。” 这个定义道出了美的本质特征―― 和谐。

“建筑” 一是泛指“ 房屋”、“建筑物”;二是指建筑师经过设计构思所创造的建筑式样和风格。

世界建筑师《华沙宣言》这样描述:“建筑学是为人类生活创造住处的艺术和科学的综合体,建筑师的责任是把原先存在的和新的环境( 自然和人造的`)结合在一起,它负责为城市外貌提供美学,并且设计能为人类接受和喜欢的空间”。

从中可清楚地看到“艺术”与“科学”、“美学”及“设计”,这些因素是怎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和谐统一的。

2.建筑美学的形式

下面就我国的建筑美学形式作简要介绍,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也有着五千年的建筑美学史,历朝历代遗留下来大量的建筑文化遗产,至今仍然有着高度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虽然由于年代久远,大部分古代建筑早已失去其原有的建筑使用功能,但是却留给我们无限的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古代建筑体现的和谐美、艺术价值是无法替代的,但体现在完整的建筑艺术形象中的建筑形式美,却并不因为时代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其美学上的价值,反而更具借鉴价值。

对称的中轴线、严整的秩序空间,这些形态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安全感 、稳定感、永恒感,它们早已不仅仅是封建帝王建筑的专利,而成为了中国人审美形式的共识。

例如北京故宫的建筑形式具有中国特色,它的最大特点是由两千多年宫殿建筑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布局和陈设,如“前朝后寝”、“ 五门三殿”、“ 中轴对称”等格局。

建筑被誉为“凝固的音乐”,处处体现着人类的智慧和人类文明的程度。

“建筑以三维的形式体现出时代发展的精神,这种体现是生动、多变而新颖的。”这足以说明建筑形式美有着强烈的时代性。

3. 建筑美学新思维、新趋势

目前西方城市建筑美学在美学风格、审美意识、审美形态上存在着多元共存,这是伴随着现代建筑和审美观念的多元化而产生的,也可以说是现代城市建筑关美学产生诱人魅力的重要原因。

总结起来一句话,现代城市建筑美学主要是由以下四种美学风格建构起来的:历史主义美学、新现代主义美学、技术主义美学和有机主义美学。

现代建筑的审美思维,基本上局限于总体性思维、线型思维、理性思维这种固定的,甚至是死板和不灵活的,同样很难突破功能和理性的束缚。

然而,在现代哲学与科学思想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等的影响和推动下,现代建筑审美思维有了历史性的变革和改变。

它完全摆脱了总体性的、线型的和理性的思维,迈向了一种更富有现代性的新思维之路,这就是非总体性、非理性、混沌的非线型性和共生思维。

当然现代主义建筑的危机是必然的,任何富有革新性的东西,一旦在思维上形成惯性,在创作上形成套路,在风格上定于形式,它就必然走向审美的反面。

任何富有审美价值的单一的风格或形式,它就必然变为非审美的、无意义的东西。

因此,现代主义的统一地位被退到,最终导致现代主义美学地位的倒退,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现代建筑在审美思维上的明显特征就是这些新思维、新趋势,这些特征集中地反映了现代建筑师突破固有创作框架的坚定意志和争取创作自由的焦虑心态,同时也体现了建筑师对恢复人与自然和建筑的和谐,把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协调起来的决心和信心。

这些都是现代建筑关学的基本逻辑。

4.结语

未来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城市建筑美学的研究越来越有必要,对于建筑美的要求及审美观点要求,是会越来越趋于时代性。

城市建筑美学不仅仅包含了视觉因素,还包括了听觉、触觉、味觉、心理感受等等许多因素,也融合了技术、理念、环境、审美的许多要求。

我们不妨展望未来的建筑美学观,它必将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美学观,低碳环保的美学观,融合系统论、环境学、生态美学、经济学、等等多种学科,把自然、生态和社会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赖、相互和谐作为审美的最重要的标准,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环保的城市建筑美学观将趋于完善和成熟,将使未来城市建筑美学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 1 ] [丹麦] 杨.盖尔.城市交往与空间[ H ].何人可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4

城市美学思考 篇3

纵观我国的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历程, 在国内城市化工业化大步向前迈的同时, 隐约可以看到我国解放初期“大跃进”的影子, 贪大贪多, 虽然国内经济发达的城市中不乏看到好的景观设计, 但是在国内的二线三线城市中, 一些“畸形”的城市发展战略在快速的蔓延恶化中, 很多城市为了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 忽略了建造城市最本质的目的, 那就是打造一个适宜的居住环境, 城市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栖息地, 它的第一目的是用来证明领导者的丰功伟绩, 而不是为了建造城市而建造。面对当今国内城市畸形的发展趋势, 本文仅就城市景观领域从美学理念的角度上对当前存在的这一现象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城市景观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一个城市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可以说是整个城市的灵魂所在, 比如, 城市的自然形态, 地域民俗、历史遗迹、建筑和街道的形态都是这个城市每一个角度的诉说, 然而, 在, 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 大量的城市改造的作用下, 那些延续城市精神文脉的历史遗迹和风俗习惯慢慢开始消退, 取而代之是一些新的外来文化, 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始随之慢慢演变, 这个城市的面貌也这种不合理的改造中面目全非, 开始慢慢走向一个畸形的发展方向。

目前, 在国内的城市景观设计中, 城市景观设计的规划日渐缺乏从人文、自然的美学角度上进行综合考虑。淡漠的人文思想, 以及加剧的自然破坏力使得景观设计逐渐沦落。加之, 城市的领导者对城市现代化存在认识的误区, 长期对自然美学和文化景观的不重视, 导致国内许多城市的地域特色和历史遗迹在城市化大发展中遭到严重的破坏。

一个城市景观的重要因素一定离不开城市的自然环境, 任何一个城市都是自然环境基础下的产物, 自然要素影响着城市街道的布局, 景观的开发和发展。如, 杭州西湖、昆明的丽江等这些城市美丽的景观都是离不开景观的自然美。因此作为城市景观的设计师, 首要的是要了解这个城市的自然环境, 才能再进行一些人工和自然环境之间的设计, 进而增强这个城市景观的可观感, 让整个城市的整体形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 一个城市历史遗迹是整个城市的文化形象, 也是城市自身的一张名片和文化符号, 承载着上百年的传统和精神, 是城市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 因此, 一个城市的景观设计是不能忽视城市自身所拥有的极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

二、城市景观的趋同性和日渐缺乏的个性美

我国在从一个千年的农业国家逐渐的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还界, 这也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对中国设计发展所提出的价值内涵和实践目标。

注释:

[1]马克·第亚尼.非物质社会.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p158[2]黑川纪章.新共生思想.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p69[3]杭间.设计道.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p147

来不及真正的了解好自己五千年的文化时候, 西方的强势文化便突然进驻本土。在求大、求新、求洋的大趋下, 许多原本极具本土特色的城市景观被重建, 同时一些硬生生的景观树立在不和谐的耸立开来, 盲目的效仿以及最大利润的追求、城市领导者的求功心切导致国内的城市风格逐渐趋同, 同时, 城市景观的设计师规划师们在对城市进行设计时, 缺乏都城市的理解以及审美水平的匮乏, 往往只能够运用自己学科的专业书本知识, 对现实的设计项目进行设计, 从而导致设计的雷同和单调, 新的景观设计很难和周边建筑遥相融合, 城市作为一个大的景观丧失了其个性美和独特性。城市与城市之间缺乏差异, 在深圳可以看到北京的影子, 在上海可以看到广东的影子。

三、崇尚“功”与“利”的审美观导向

“权利”美学和利益至上的观点已经成为我国改造城市面貌的主导因素, 像一只“无形的手”一样至高无少, 凌驾所有。城市的领导者为了在城市化进程中证明自己的丰功伟绩, 地产开发商们为了巧取更大利润, 肆意改造城市的景观面貌。如今的杭州西湖, 高楼林立, 昔日“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情画意如今已经成为久远的回忆。

在权利和利益为主导的城市景观设计中, 政治已经成为改造城市景观面貌的首要因素, 其次是经济利益, 最次才是美学的理念。现代城市景观中本应该站在主导位置上的美学理念, 已经完全被掌握在政治和经济的手中了。

四、生态景观的“假象”生态美

在建造生态城市景观的过程中, 中国当代的城市景观设计太注重所谓的视觉效果, 而忽视了长远的生态理念, 用所谓的视觉艺术审美观代替长远的生态审美理念和景观实用理念, 例如, 在许多城市中, 景观建设中通常都打着“生态”旗号, 在我们仔细去观察景观现状, 就会发现他们打造出的生态景观距离口号中真正的生态还有多远, 许多城市虽然提出了生态景观的目标, 但是却建造出很多只考虑视觉效果而完全忽视生态指标的城市景观, 例如, 大理石的硬质铺地非常漂亮, 但却完全阻碍了雨水的渗透, 从国外引进的漂亮草坪品种, 但却要耗费大量的水资源, 大面积的草皮绿地貌似非常“生态”并给城市带来了视觉上的美感, 可是“假象生态”的背后却是大量水资源的浪费。这种所谓的生态审计仅仅是看上去很美, 营造出一个生态的假象, 却同时在破坏着城市的生态结构。

最后, 城市景观艺术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也是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动力, 一个时代的景观艺术的不可避免的连带着这个时代的烙印, 作为一种艺术, 不能仅仅是政治经济的历史形象的映射, 作为公关艺术, 它更应该满足人们理想家园和审美情感的诉求, 城市景观设计既涵盖了特定历史下的审美观, 更是整个城市文明的载体。在不断物质化功利化的今天, 我们无法返回理想中的桃花源, 但一份超越这种狭隘功利色彩美学理念至上的景观设计永远是城市景观发展的未来。

[4]吕品田.必要的张力.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p16参考文献:

[1]黑川纪章.新共生思想.[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2]吕品田.必要的张力.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城市公共空间的美学行为研究论文 篇4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美学行为研究

从美学角度看,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审美对象,其美学行为的研究是以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为背景,以组成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个个美学元素为载体的系统工程。在规划设计上,城市公共空间美学行为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者运用专业知识和审美设计学、城市景观学、美育功能和美学取向的理念,进行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和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定位;二是社会群体对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发展成就及其美学功能进行审美评价,并通过自身行为规范来充分体验审美愉悦和美育效果。

1.从城市的功能分区上构建城市公共空间的审美格局

由城市政府主导创建、供所有市民使用和享受的公共的非赢利性场所,就是我们所指的城市公共空间。

1.1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应注重美学元素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科学发展与有序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人们对一座城市的认识往往是从城市公共空间开始的:繁华的街市、洁净的步道、别致的建筑、精美的广场、常青的绿地、文雅的市民……等等,它能使人终生铭记,并由此生发出对城市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注重公共空间系统布局。良好的城市应是由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共同组成,它们在形态上表现为点、线、面的特性。点是指城市的微型公园、街头绿地、道路交叉口、区域性小广场等节点空间;线指的是商业街、步行街、主次干道、绿化长廊等线性空间;面指的是城市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大型公共设施集中区等。城市规划在对以上形态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上要从定位、定量、定形、定调四个方面来把握,分析城市的布局特点和性质,研究居民分布的状况、购物能力、传统习惯、交通组织等制约因素,对各种规模的公共空间进行统筹安排。这样,不仅能使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在短期内形成,而且可以避免由于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盲目建设带来的不必要的浪费。

创造公共空间个性特色。城市公共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应尊重历史,延续文脉。城市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传统文化、社会经济以及与自然、地貌、环境、习俗相协调的因素,运用形式、色彩、光影、材质、背景等综合手段建构城市公共空间的个性。个性特色的创造包括特定空间与城市中心空间体系的协调关系,公共空间在特定现状及交通等条件下所限定的形态、公共空间中标志物或纪念物的主题、铺地材料及图案的特征以及植物的地方性等。

塑造公共空间的“人性化”。“以人为本”是社会活动的基础。我们在塑造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时,应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行为、审美、文化等的需求,达到安全、舒适、愉悦的目的。同时,要推行无障碍设计,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便利的条件;提倡开放性,建筑总体应打破那种“划地为牢”的设计方法,还空间于公众。

1.2城市规划对建筑的整体要求应体现公共空间美育功能。城市公共空间的最终定位是依赖各种建筑的成形和各种设施的配置而构成其功能价值的。人们通过审美视觉去感知城市和建筑,交流情感、平衡情绪、激发想象与创意;重建物质与人类的亲合关系,沟通人与空间的联系,还城市和建筑以本来意义。换言之,将建筑物赋予美学行为能极大地提升公共空间的心理功能,使公共空间不仅仅是作为“通道”或“广场”的物理形式存在,更成为人们心理、情感的“价值凹地”,令公共空间变成美轮美奂、有精神意义的“场所”。

社会教化和社会控制的审美教育功能。美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有机的、整体的反映方式的教育,它具有完整性与和谐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为建构完善的心理结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譬如,现阶段盛行的广场、公园、景区建设和广场文化,从社会层面来看,虽然社会经济条件和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都已发生重大变化,但是审美教育通过借助城市公共空间对陶冶情操、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没有改变。通过公共空间扩大人际空间,是构建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平台。

完善人格的审美教育功能。按美的规律来建造城市公共空间,是以审美教育完善人格为基础的。提高人的素质的审美教育目标,不单单是满足精神需求,而是在满足精神需求过程中实现对人的素质全面提高。个人的发展,必须通过社会来实现;而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所以,城市公共空间如公园、绿地、雕塑、小品、广场等审美个体,最具有群众基础和丰富文化内涵的特性,决定了审美教育要借助这些元素作为审美媒介,由城市政府向大众施加审美影响,净化性情和心灵,塑造美好人格,以此达到社会的和谐。培养审美能力、创建和谐社会的功能。城市公共空间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者的匠心独运,通过艺术家和社会学家的专业构思,应更多地溶入社会责任感、伦理关怀、处世哲理等审美内涵,以提高人们的文化、思想素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达到净化心灵、塑造理想人格的目的。

2.从建筑的视觉效果上展开城市公共空间的审美定位

2.1城市景观营造美的视觉。凝神于景、心入于景,心灵与城市公共空间合为一体,内心中永存公共空间的绚烂美丽和景色如画,在欣赏中得到启迪、珍惜,这就是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所要达到的美学效果。

2.2总体色彩烘托美的氛围。色彩是城市公共空间审美定位的一个重点,具有艺术美、灵感美、个性美。在选择建筑色彩时,设计师应根据规划要求通盘考虑建筑的环境及地理、气候等带来的影响和色彩的相长相消因素。色彩的择取和运用,必须适应社会心理以及社会环境和建筑物的结构特点,恰如其分地运用色彩的冷暖规律。一般地说,在温暖地区,宜采用淡雅的冷色调,给人以凉爽舒适之感。对寒冷地区,则宜采用厚重的暖色调,或在中性色系中点设暖色,增强温和感。广场、园林建筑色调应使人感觉幽雅明快,公园、景区建筑色调应令人感受宁静安逸,使色彩的心理作用得以充分体现。这样,区别对待各地区、各种不同建筑对象的色差,使建筑物与城市公共空间素雅呼应、浓淡相宜,给人以强烈的美感氛围。

2.3城市建筑应具美的个性。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是建筑,构成城市内涵的精华也是建筑。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进步,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的性质。根据建筑所具有的凝固、不可移动这一特性,对建筑物特别是公共场所进行规划设计时必须符合城市性质、城市特点、城市文化、城市文脉及公共心理要求,要结合地理地貌和环境氛围,彰显城市建筑和公共空间的独特个性。

2.4景观资源显示美的境界。自然景观资源是城市的宝贵财富,规划设计时要正确处理好建筑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该用的绿地不得放弃;该蓄的水面不得破坏;该保的山体不得挖掘;该留的林地不得砍伐……。同时,对自然景观资源要运用 “借景”手法进行科学利用和加工创新,从而使城市公共空间构成一种更加广阔深远的建筑艺术氛围,显示美的境界。

2.5建筑造型创造美的效果。建筑是为特定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和创制的艺术。建筑造型与城市环境的联结或整合,既反映在表层形式各要素,如光色、形象、形体、材质、尺寸、方位等方面,又体现在性格、情调、主题、内容、审美观念等深层诸要素方面。建筑造型成功的整合关系还在于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良性互动,要求建筑参与其所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组织、空间划分和对环境尺度的调节。

3.从规划设计实践中突出城市公共空间的美学行为

有着自己特殊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的城市肯定是最让人喜欢的城市,也是最让人难忘的。城市人性化公共空间设计的美学行为包括:

3.1居住区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 现代城市居住区是指为满足人们定居生活需要的空间地理单位。因此,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在居住小区和邻里单元这一级,公共空间的设计要求反映出强烈的家庭感和紧密的邻里生活气氛;在居住区一级,要处理好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建筑间距、建筑高度等关系,充分体现整个城市所凝聚着的集体意象和特色。在居住区努力塑造反映具有社区向心力、凝聚力的公共空间,环境的整体个性和领域感,要反映出为使用者所熟知的社区环境符号,传统文脉条件,要创造出高品质的物质空间环境。

城市公共空间的美学行为研究 篇5

由城市政府创建的供市民们使用和享受的非赢利的开放的公共空间, 居民可以进行公共交往, 举行各种户外活动, 这种空间就是我们所指的城市公共空间。

1.1 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应该注重美学元素

城市规划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1]人们对一座城市的认识一般是从城市公共空间开始的:文雅的市民、繁华的街道、洁净的道路、新颖的建筑、开阔的广场、常青的绿地……等等, 它能使人记忆犹新, 并由此产生对一座城市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良好美丽的城市应该是由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共同组成的, 应该注重公共空间的系统布局, 它们在形态上可以表现为点、线、面的特性。

城市公共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应尊重历史, 延续文脉, 注重公共空间的个性特色。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传统文化、当地的社会经济以及与自然、环境、地貌、风土习俗相协调的各种因素, 运用设计形式、色彩、光影、材质等综合手段来建构城市公共空间的个性。个性空间设计的创造包括特定的空间与城市中心空间体系的协调关系, 公共空间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所限定的形态、公共空间中纪念物或标志物的主题定位、地铺材料、图案特征以及植物的地域性等。

塑造公共空间的“人性化”、“以人为本”是社会活动的基础。我们在塑造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时, 应该首先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审美、行为及文化等的需求, 达到舒适、安全、愉悦的目的。同时, 还要考虑道路设施的无障碍设计, 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便利的条件;提倡空间的开放性, 打破“划地为牢”的设计方法, 还空间于公众。

1.2 应体现公共空间美育功能

城市公共空间的最终定位是要构成其功能价值的, 是服务于人类的, 满足人类需求的。人们通过审美视觉去感知整个城市和城市建筑, 激发想象与创意、交流情感、平衡情绪;沟通人与空间的联系, 构建物质与人类的亲合关系。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赋予美学行为能够极大地提升公共空间的心理审美功能, 使公共空间不仅仅是作为“通道”或“广场”的物理形式存在, 更成为人们心理的归宿、情感的“价值凹地”, 令公共空间变成美轮美奂、有精神意义的“场所”。

“美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有机的、整体的反映方式的教育, 它具有完整性与和谐性的特点, 这些特点为建构完善的心理结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审美教育可以通过借助城市公共空间扩大人际交往空间, 构筑文化氛围, 构建社会和谐。

完善人格的审美教育功能。按照美的形式规律来塑造城市公共空间, 是以审美教育完善人格为基础的。提高人们审美素质的教育目标, 不紧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而是在满足精神需求的同时实现对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 城市公共空间, 譬如公园、广场、绿地、建筑小品、雕塑等审美个体, 均具有群众基础和丰富文化内涵的特性, 审美教育可以借助这些元素作为审美媒介, 由城市政府向大众施加审美影响, 净化市民的性情和心灵, 塑造美好的人格, 以此达到社会的和谐。

2 从建筑的视觉效果上展开城市公共空间的审美定位

2.1 利用城市景观营造美的视觉

“凝神于景、心入于景”, 心灵与城市公共空间融为一体, 内心中永存城市公共空间迷人绚烂的美景, 在欣赏享受中得到启迪、珍惜, 这就是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所要达到的美学效果。

2.2 利用色彩烘托美的氛围

色彩是城市公共空间审美定位的一个重点, 具有视觉美、艺术美、灵感美、个性美。在选择公共空间色彩时, 设计师应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地理气候等对人们心里的影响和色彩本身相长相消的因素。色彩的选择和运用, 必须适应人们的心理、社会环境、公共空间特点、置于其中的建筑形式等, 可以合理运用色彩的冷暖规律。一般而言, 在温暖的地区, 宜采用淡雅的冷色调, 这样可以给人以凉爽舒适的感觉;而对于寒冷的地区, 则宜采用暖色调, 或在中性色系中加入暖色, 增强空间的温和感。园林、广场的色调应使人感觉幽雅明快, 公园、景区建筑的色调应令人感受到宁静安逸, 使建筑物与城市公共空间素雅呼应、浓淡相宜, 给人营造出强烈的美感氛围。

2.3 利用城市建筑彰显美的个性

建筑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 也是城市内涵的精华。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 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的要求。根据建筑所具有的凝固的、不可移动的这一特性, 对建筑物进行设计特别是对城市公共场所进行规划设计时必须符合城市性质、城市文化、城市特点及市民公共的心理要求, 要结合地理、地貌和环境氛围, 彰显城市建筑和公共空间的独特个性。

2.4 利用景观资源显示美的境界

自然景观资源是一座城市的宝贵财富, 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规划设计时要正确处理好建筑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该利用的绿地不可放弃、该保留的水面不得破坏、该保护的山体不得挖掘、该保留的林地不得砍伐……同时, 对自然景观资源要大胆运用“借景”手法进行科学利用和加工创新, 从而使城市公共空间构成一种更加广阔深远的建筑艺术氛围, 显示美的境界。

2.5 利用建筑造型创造美的效果

“建筑是为特定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和创制的艺术”[2]。建筑的造型与城市公共环境的整合, 既反映在形象、光色、材质、尺寸、方位等表面的各形式要素上, 又体现在性格、主题、情调、内容、审美观念等深层次诸要素方面。建筑造型成功的整合关系还在于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良性互动, 要求建筑参与其所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组织、空间划分和对环境尺度的调节。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当今越来越多人更加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内涵, 凸显其美学行为和美育功能, 构建“以人为本”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公共空间环境。

摘要:本文对规划功能分区、建筑的视觉效果、规划的设计实践中赋予城市公共空间的美学行为进行探究, 从而达到优化城市环境、主导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美学效果。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美学行为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城市规划[OL].

[2]朱蓉.城市公共环境设计[M].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8.

[3]蔡琦, 曾婷婷.寒地户外公共环境无障碍设计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35) :416-416.

[4]周之灿, 彭重华.老年人户外休憩空间规划设计初探[J].南方园艺, 2009 (2) :37-38.

城市美学思考 篇6

一、城市文化

(一) 城市文化的含义。城市是物质和精神的结合体, 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人类文化。有相关研究学者认为, 文化和文明在某个方面来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整体, 主要包括知识、信仰、法律和习俗等很多方面。而城市文化是由城市中的居民在角色互动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也是在特殊的环境背景下产生的。每一个城市在其自身的形成以及发展过程中因为其地理位置、交通环境和发展程度上的不同而产生不同文化特质。城市文化是一种大文化, 不单纯指城市的文化教育设施方面, 还和城市中居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受教育的程度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城市文化包括城市中的所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这些总体作用的景象。与此同时, 城市文化也是综合认识的一种结果, 不仅仅是一个人对城市的认识, 也不是一群人对城市文化中的某个要素的认识, 而是大部分人对这个城市总体上的认识。

(二) 城市文化的特征。城市文化随着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形成, 并在自然经济等因素之下形成一些特征:

首先城市文化有一种集中性, 人类文明的发展中, 城市文化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在世界的文明发展史中, 城市文化都发挥了其载体和存储流传上的作用。城市文化对城市市民产生的是一种凝聚性, 当城市将市民用一种比较独特的方式凝聚成一个文化上的统一整体时, 城市本身的形象也就构建出来。而城市形象不但能够显示城市的个性, 也是凝聚市民精神的一种力量上的来源。城市也正是有这种凝聚力量才能不断的发展壮大, 才能在众多城市中标新立异, 脱颖而出。

城市文化还有一种层次性, 因为城市文化是一个层次比较多、综合性很强并且比较复杂的统一体。不同的城市文化层次的功能和目标都是不一样的, 也正是这些不同的层次使城市文化有着动态上相互关联的特点。城市文化的层次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状态上的多样性, 也正是这种多样性让城市文化有内在蕴含的张力, 这种张力的存在对文化的发展会起到一种很强的驱动作用。对一个城市的认识, 也要从这种内部存在的张力中深入的认识。

还有一种特性就是地域性, 鉴别文化要充分考虑其地理上的因素。城市文化是历史性的一种进程, 因为各个城市在地理位置上、气候条件上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上都是存在差异的, 所以说不同地方的地域文化也是不尽相同的。城市文化的地域性是城市文化能产生一定的认同感的基础, 同时也是城市的个性形成的决定性原因。

二、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是一种文化上的感知, 也是城市整体上给公众的印象, 是城市文化在景观这一方面的一种反映。城市形象塑造的核心内容就是城市文化, 它给城市形象赋予了很美好的品质。城市形象能在一定程度上将城市中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凝聚在一起, 使其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内涵。

三、艺术美学视角下以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是一种文化上的感知, 也是城市中历史内涵和外在的表现特征的一种综合性的表现, 是城市给公众的一种印象。城市形象还是城市风貌和精神的一种具体的表现。表面上的城市形象具体表现在城市中的建筑风格、居民的民俗风情等特征习惯上;而比较深次的城市形象主要体现在市民的日常行为举止以及精神风貌这两个方面。

我国的艺术美学有比较明显的民族特征, 在提升城市形象的时候也是有着很独特的角度。要从各个感官的感受上塑造城市的形象, 这样城市给公众的形象才会更加鲜活和灵动。现在我们国家的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艺术性, 其实城市形象的构建就是一种艺术文化, 艺术美学的相关思想, 能给城市形象的塑造工作一种启发。

具体而言, 城市文化在城市形象的塑造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 使城市的历史精华得到传承, 使城市形象得到延续。城市中都有历史的精华存在, 这些精华部分往往在比较老的城区和街道中保存着。但是这些地方在城市建设中也是最容易被破坏的部位, 这些历史遗留下的精华如果被破坏, 那么一定不复存在, 无法恢复。在城市建设过程中, 可以将原有的旧式的建筑进行维修以及比较小的改造, 将原来规划的布局尽量保留。这样既能将原来的建筑风格保留下来, 也能使开发城区的目的实现, 这样来达到一种双赢。所以说, 城市历史中精华的部分能给城市形象的塑造起一种推动的作用。

(二) 营造城市的文化环境, 使城市的形象得到传播。城市文化的环境是城市文化的一种外在上的表现, 每一个城市塑造自己城市的文化环境的时候, 首先要谨记的是将历史继承, 并在当代的情况之下对未来进行展望。一定要在自己城市的文化基础之上建设城市文化, 这样能准确的体现城市的文化精神, 而且能将城市的文化精神落实在城市文化环境的要素之中。

(三) 塑造城市的魅力, 将城市的形象进行提升。每个城市的形象和自身内涵都是不同的, 最有文化魅力的城市一定是有着特殊的文化品格。城市形象和城市特色的形成, 都是历史的积累中得来。近年来打造城市魅力已经逐渐成为了提升城市形象的主要内容。要打造城市魅力, 主要有如下方面需要注意:第一个是要使城市中的人文设施特点突出, 这样利用城市的人文设施将城市的文化品位进行一种反映, 也使城市文明得到延续;第二点是要营造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 要重视群众的反应, 尤其是比较特殊的群体的相关需求;第三点是要使城市中充满健康积极的社会风气;第四点是要构建一种结构上比较合理、资源也充裕的人才环境。

结语:城市形象的建设中需要采用艺术美学方面的相关知识, 这样才能建设出有魅力和品位的城市。同时要注重城市文化的创造和保持, 这样才能更好的将城市形象加以提升。城市文化能塑造城市形象, 能给城市形象一种美好的品质, 也能使城市形象充满魅力。

参考文献

[1]董奇, 戴晓玲.城市公共艺术规划:一个新的研究领域[J].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03) .

[2]刘堃, 金广君.当代城市设计实践中的城市空间调研方法论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 2011 (01) .

[3]任绍斌, 吴明伟.西方城市空间研究的历史进程及相关主题概述[J].城市规划学刊, 2010 (05) .

[4]王智勇.快速成长期城市密集区生态空间框架及其保护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3.

城市形象海报中的色彩美学 篇7

人类的视觉语言中,所有的视觉感应都是由“色彩”所缔造出来的。我们的视线在接触某个物体时,最能引起我们关注的一定是色彩,接下来才是形状和质感。色彩作为最敏感、最丰富的视觉符号,所传达给受众的信息是其他形式要素所不能取代的。同时,也正是由于我们对色彩的这些感知,绚丽多彩、五彩缤纷的景象才在我们眼中呈现。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一件独特的艺术品。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发展历史,具体包括了很多因素,譬如自然因素、文化因素、人工因素、历史因素以及社会生活因素等。所以,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其所拥有的城市会呈现出不同的城市形态,形成各自特有的城市视觉形象。城市形象海报中,人们对城市认知的第一感官对象是色彩,色彩构造出来的城市是一个大的空间色彩表现。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的视觉品质,能够影响观者的心理、生理的变化,巧妙的色彩布置能够恰如其分地满足人们的情感诉求。因此,色彩是视觉最为敏感的因素,是表现城市民族特征、地方特色、文化传统、视觉形象以及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途径。

纵观各国的城市形象海报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决定了每个地区人们的用色喜好不同。喜欢用暖色调或鲜艳颜色的多数是生活在日照时间比较长的地区的人们;而喜欢使用冷色或灰色系颜色的往往是日照时间较少,雨季较长地区的人们。以下是针对城市形象海报中常见色彩进行的分析:

(一)红色

红色对人视网膜的刺激最强,它是可见光谱中波长最长的波,折射角度也最小。红色可以使人的脉搏、血压加快和升高,看到红色就会使人联想到鲜花、血液、太阳、战争等,或能使人产生炎热、热情、兴奋、活泼等情感体验。如笔者每每看到电视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内心很快就产生兴奋、激动、骄傲的情感体验。同时,中国红也是喜气美满的象征,婚嫁喜庆的人们都喜欢用红色装饰。

(二)橙色

橙色是色彩中最亮丽、温暖的颜色,它的波长介于红色和黄色之间,给人以温暖、阳光之感。我们看到橙色就会联想到橘子、橙子等水果。因此,在许多食品包装上都能看到橙色的广泛运用。但是,由于橙色的明度高,容易让人产生眩目的感觉,不适合大面积使用,最好作为配色运用到设计中,有着提亮和衬托的效果。

(三)黄色

黄色是电磁波的可视光部分中的中波长部分,是所有色彩中纯度、明度最高的色彩。黄色给人以轻快,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感觉。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黄色是帝王的象征,是皇家专属颜色。譬如,北京的紫禁城是金碧辉煌的色调,而老百姓居住的胡同则是以灰色调为主。进入现代社会,黄色已是普通大众都可以使用的颜色。

(四)绿色

绿色是自然界中常见的颜色,是一种比嫩草的颜色深些的颜色,是在光谱中介于青与黄之间的那种颜色。绿色是大自然界中常见的颜色,也是最适应人眼的色彩。它象征着清新、成长、生机、希望、安全、平静、和平、宁静、自然、环保、舒适、生命、青春……绿色能使人联想到大自然或者一些美好的事物,带给人祥和、安定之感。因此,在城市形象海报设计中,绿色成为设计师的宠儿被越来越多的使用。

(五)蓝色

蓝色是红绿蓝光的三原色中的一种,在这三种原色中它的波长最短。蓝色也是大自然的颜色之一,深受许多人的喜爱,它象征着广阔、遥远、高深之感。在情感体验上,它带给人的是沉静、落落大方、理智的体验。不同明度的蓝色带给人不同的情感体验,如低明度的蓝色让人安静、稳定;高明度的浅蓝色则使人产生轻快,活泼之感。

(六)紫色

紫色波长最短,视觉分辨力差,色性也极不稳定。紫色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它由温暖的红色和冷静的蓝色化合而成。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紫色是尊贵的颜色。所以,北京故宫又称为“紫禁城”,亦有所谓“紫气东来”,祥瑞将至之意。但是,紫色也被认为是一种消极色彩,容易造成人们忧郁情绪的产生。

(七)白色

白色通常被认为是“无色”的,它是一种包含光谱中所有颜色光的颜色。白色的明度最高,无色相,它象征着光明、坦白、纯洁、神圣,易与各种颜色搭配。因此,在城市形象海报设计中应用最为广泛。

(八)黑色

黑色是一种没有任何可见光进入的视觉范围的颜色。它是明度最低的颜色,看到黑色会让人感觉到黑暗、神秘、恐怖、死亡等心里情绪。黑色属于消极色彩,但又具备了庄重、高贵、稳重的性格。由于黑色过于深谙,会造成人们情绪和情感上沉闷、压抑的感觉。因此,很少整版用于城市形象海报设计中,更多的是作为易配的颜色和其他颜色搭配,以体现色彩的对比度。

(九)灰色

灰色是中性色,介于黑白之间。它有着温和、雅致的特点,在情感表达上有平庸、含蓄的特征,灰色也可以综合各种色相,在设计作品中运用也非常广泛。在城市形象海报设计中,灰色是最为常见的色彩,灰色调运用的好坏,对于一个城市的形象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达到色彩和谐的最佳效果,灰色在色彩调和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城市形象海报中的色彩表现

(一)城市形象海报中色彩是体现视觉效果的重要因素

人们常常这样表达:“远看颜色近看花”,这句话就是强调色彩在视觉传达中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色彩可以刺激人的感官,再由感官产生视觉和心理的串联效果,这也是由色彩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人们通过不同的色相,色度和饱和度,就可以产生不同的生理反应。比如,人们看到被称为“中性色”的绿色与紫色时,就会产生柔和的感觉。看到蓝色、绿色等颜色后烦躁的情绪会变得很安静,所以蓝色又被称为“沉静色”。看到红色、橙色、黄色时,会觉得莫名的兴奋,所以这些色彩又称为“兴奋色”。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不同的色彩在人的心理上可以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会发生不同的心理刺激。设计师正可以利用这样的生理反应,设计出符合城市形象的色彩,从而引起观者的共鸣。

(二)城市形象海报中的色彩可以充分表达设计师的心理情感

在很多设计作品中,设计师喜欢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理念。因为色彩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反应,色彩的表现性与人们的心理情感在某一点上取得了共鸣,这些共鸣让人们对色彩具有了情感体验。在作品《宜兴印象》的城市形象海报中,设计师颠覆了原有的鲜明色彩、对比强烈的规律,利用传统的灰褐、灰黑及象牙白等颜色组织画面,使宜兴印象更具江南水乡黑瓦白墙的地域特征。

(三)城市形象海报中色彩设计的对比分析

1. 明度对比

色彩明度差别所产生的对比称为明度对比。色彩明度可以分为高明度、中明度、低明度。明度对比也可以用在配色上,分为同一明度的配色、类似明度的配色、对比明度的配色。在城市形象海报的色彩设计中看到最多的就是对比明度的配色。如:高明度的蓝和黑与高明度的红的对比、黑与蓝明度的对比、高明度的黄和黑与高明度的绿对比等。

2. 色相对比

所谓色相对比,可分为补色及对比色两种。色相对比在城市形象海报设计中也被广泛使用。例如:红色比绿色、黑色比红色、红色比黑色比绿色、黄色比蓝色、黄绿色比紫色等。作品《上海印象》就是典型地利用色相对比进行的设计,底色是大红色,图形是绿色和白色,字体是黑色和白色,整个画面色彩设计简洁明快,视觉冲击力极强。

3. 纯度对比

它是因纯度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不同纯度的两种色并置,对比效果是灰的更灰,艳的更艳。作品《苏州印象》就是运用这一原则,底是灰绿,主体图形是苏州园林的花窗,花窗里面的景色更加令人目不暇接,印象深刻。

4. 冷暖对比

色彩的冷暖涉及到个人生理、心理以及固有经验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是一个相对感性的问题。我们一般把天蓝色的纯色定为最冷色,桔红的纯色定为最暖色。凡临近蓝色的紫、蓝绿、绿、黄绿被看作是冷色;凡在色相环上临近红色的,红橙、橙、黄橙、黄被看成是暖色。色彩的冷暖是相辅相承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衬托,在设计作品中可以通过它们之间的互相映衬和对比来更好地表现色彩。从常规上来讲,暖色光可以使物体受光部分色彩变暖,背光部分则相对呈现冷光倾向。冷色光正好与其相反。以冷暖差别组合形成的对比就是冷暖对比。

5. 色块的对比

它是指画面色彩大小、多少的对比。作品《北京印象》就是运用了无数个色彩明艳的色块组合而成的北京胡同的图形,丰富的色彩给画面增添了无穷的韵味。

参考文献

[1]张倩.城市地域特色塑造中的环境色彩设计研究--以郑州城市环境色彩设计实践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2]乔璐.浅析中国民间美术色彩与现代设计流行色[D].济南:山东大学,2008.

[3]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美学视野下的城市品牌传播研究 篇8

一、城市品牌传播前期的美学定位

一个成功的城市品牌传播方案, 必然首先取决于他准确而合适的品牌定位。在将城市优势品牌化的过程中, 品牌核心特性的确立是品牌化成功的关键, 而品牌定位就是品牌战略的核心。在城市品牌传播的前期, 主要的工作就是研究城市品牌的定位。城市品牌定位需要一定的基础因子, 如:政治因子、经济因子、人文因子或称美学因子、历史因子、区位因子、环境因子、制度因子和潜力因子等。其中人文因子或称美学因子对整个城市品牌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谓人文因子或称美学因子, 就是作为社会群体的人由于长期接触和积累而形成的一定的习惯和风俗, 以及美学态度。外界对某一城市的评价和印象, 人文环境就成了很重要的内容。所以, 人文环境也是形成城市品牌的重要的基本要素之一。城市的历史文化、民族传统、人文色彩、时代烙印和城市特色等, 是与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同时存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是城市文化的反映。很多城市都以其独特的城市文化作为塑造城市品牌的重要内容。浙江义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强化小商品城市文化形象, 从昔日鸡毛换糖为生的贫穷落后的农业小县城, 逐步塑造成为闻名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小商城, 成为了中国与世界的小商品文化名牌城市。

二、城市品牌传播中期的美学指导

城市品牌准确定位后, 城市品牌传播进入了执行阶段。笔者认为当前社会背景下的城市品牌传播应该采取美学指导下的整合营销传播。整合营销传播被称为20世纪90年代市场营销的重要发展。国外已经认识到了战略整合多种传播手段的必要性, 他们纷纷采用新的营销方式, 将以往的广告上的努力转化为各种传播技术的整合, 通过协调营销传播, 择优采用传播工具, 制定更有效的营销传播计划。而且只有在美学指导下的整合营销传播, 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整合营销传播的作用, 从而使城市品牌形象长久有效的深入人心。

美学因素的影响涉及城市品牌传播的方方面面, 下面以美学指导下的广告传播为例予以说明。美学指导下的广告传播主要体现在广告创意的艺术化, 即广告创意的美学化。广告创意美学化的基本特征是表面上隐去促销目的, 主要从美学角度入手, 首先以优美的形象、意境去吸引顾客、感染顾客, 使顾客产生美感和美的联想, 产生精神上的愉悦, 接受广告信息的过程也就转化成对美的欣赏和对美的感受的过程。在这种创意下制作的广告, 应注重形象的塑造, 追求绚丽的色彩, 以明快的光影、优美的构图、多变的图像、简洁醒目的广告语, 生动有趣的情节见长;大力调动各种艺术手法和艺术语言, 并与高科技结合, 使广告作品有声有色, 深切动人。优秀的广告作品, 应该是一个审美对象。美学指导下的广告作品不仅在内涵上追求真、善、美而且在形式上追求艺术表达力, 更多地给人以美感。在促进商品销售的同时, 美化人们的情感, 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以进一步强化广告的宣传力度。因此, 所谓的美学指导下的广告, 就是指广告的内容及其表达形式都要适应广大消费者的审美需要, 符合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

三、城市品牌传播后期的美学效应

城市品牌传播的后期必然会出现一个城市品牌资产衰退期, 这是由于城市自身、竞争城市、城市顾客或其他外部环境因素的突变, 以及城市品牌管理的失误造成的。面对城市品牌整体形象造成的不良影响, 以及社会公众对城市品牌产生信任危机, 会使品牌乃至城市本身信誉大为减损, 进而使城市处于衰退状态。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减缓城市品牌的资产衰退, 减少其带来的损失, 并寻求新的发展点。

众所周知, 美学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是深刻的, 是长久的。在美学影响下的城市品牌定位, 以及在美学指导下的城市品牌整合营销传播对减缓城市品牌资产的衰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体现出了其美学效应。因为美学因素的介入, 使得城市品牌形象迅速有效地深入人心, 大大提高了城市的竞争优势。总之, 美学给城市品牌传播带来了新鲜血液, 值得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于宁:城市营销研究——城市品牌资产的开发、传播与维护[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1]于宁:城市营销研究——城市品牌资产的开发、传播与维护[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2]王旭晓:美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2]王旭晓:美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3]余明阳朱纪达肖俊崧:品牌传播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3]余明阳朱纪达肖俊崧:品牌传播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

[4]朱志成:关于广告的美学思考[J].北京: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1[4]朱志成:关于广告的美学思考[J].北京: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1

[5]许传宏:广告艺术的美学价值[J].南京:艺术百家, 2003, 1[5]许传宏:广告艺术的美学价值[J].南京:艺术百家, 2003, 1

城市美学思考 篇9

关键词:城市绿地设计,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多元化

1 处在多元化美学时代的城市景观园林

当代艺术特征是多元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 届大会通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宣言》 明确提出:“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 中国文化报,2001 - 11 - 7) 。当代审美的标准,从理性的审美原则转向了对审美过程的感性表达,因地域、民族、生活水平的不同,审美过程的感性表达激发了各种不同形态的艺术观念,美的意义就有了多元化的表述。

George Santayana将现代美学流派分为三种,感觉美学( Sensory Aesthetics) 、形式美学( Formal Aesthetics) 、象征美学( Symbolic Aesthetics) 。感觉美学侧重人的内省分析( 李道增,1999: 163) ; 形式美学建立在符号论的语构模式,即美是由产生美的形式的必然结果; 象征美学来自对环境所表达的含义引起人们的愉快联想,对环境符号的自我认同。美学标准的分流使古典艺术走下了神坛,不再奉行一种静态的、优美的、符合经典构图的形式。艺术作为客体的规范化,转向对审美主体的主观认知过程。美的标准不是一种教条,不只是对具体美好事物的描绘,人类对美感的逐步认识过程,成为现代艺术逐步剥离的审美源泉,成为追求美的每一个艺术片断,引发了各种门类的艺术表现。就是说艺术从静态的美学形式变成对美的动态认识过程的重视。就像黑格尔强调生命是一种变化过程,其实质就在这变化过程本身。园林艺术不能只是成为一种被 “异化”的目标,不只是要拥有一片按 “美的形式”设计的街道花园,一座喷泉。美的园林艺术意义在于营造自然的户外生活本身,使人感受到美好的形式下蕴藏的自然与人的和谐之美。

2 形式多变的绿地园林设计作品

城市园林景观艺术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和文化形态,不可避免地带有当代艺术多元化的特征,受到其他文化艺术形态的影响。对当代园林多元化的空间表现,基本上可从园林文化、社会秩序、自然生态三个主线出发,设计师凭着对社会现实的观察,要么遵从,要么扭曲,要么折中,传统园林的艺术风格与现代艺术全球化的浪潮不断碰撞出火花。麦克哈格的生态分析理论、彼得·沃克的极简主义构图、施瓦茨的波普艺术手法,丹·凯利的规则式网格园林,巴拉干的色彩构成,哈格里夫斯表现非常态自然过程( 暴雨、台风) 的张力,是符合20 世纪60 年代生物多样性理论催生的文化多元化,导致90 年代追求个性张扬的各自表述艺术潮流的。

园林美学意义的扩展,使评价园林艺术的美不只局限于园林空间的经典构图。西方文艺复兴确立的黄金分割与透视审美标准,到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时达到了极点,一切都是经典审美规范产生的形式。一直到英国风景式园林的崛起,用自然美逐步取代了人工美。到了现代,自然风景式园林脱胎于风景绘画的构图美,又被现代园林艺术视为古典,审美标准被机械的人工美感所代替。园林设计师更是被现代主义的审美信条所激发,穷尽人工的形式,把园林当成一种生产线上下来的产品,有明确的线条、功能,充满机械僵硬的形式、质感。到了80 年代后现代主义风尚流行起来,园林还是表现着较多的人工造型,但是有了许多的不确定空间构图,怪异的符号和线条扭曲错乱交织在一起,反映出园林设计师内心深处对人工形式与自然形式审美标准的错位与挣扎。特别是线形公共开敞空间的园林,多处在广告、建筑、汽车嘈杂的闹市当中,很多情况下设计师的心态也会被这些人工物的表现形式所左右,被这些流于表面的审美标准所驱动,将自然当成一种人工形式穷尽变化,拆解组合。

在这些天才设计师的妙手下,线形公共开敞空间园林有了许多新的面具,市民也就在这些形式多变的园林空间里寻找大自然在膨胀大都市里留下的欢乐、叹息与希望,暂时抛弃各种时尚的念头,感受着自然与人之间和谐的根本命题。

穆拉色( Robert Murase) 擅以用各种石材塑造有意义的现代园林景观,其代表作是波特兰河滨公园日裔美籍人纪念广场( 见图1) 。在弯曲的园路边和斜坡上散置一些巨石,象征日裔的移民世界,美国人权法案 “总统与国会道歉咨文”与其他祈求和平的日文诗词刻在其中12 块石头上。“100 株樱花呈两排列植于河岸草地上,春天美丽的花朵与粗糙沉重的石头形成对比,代表今天的美好与历史的沉重,警示后人不要让( 二战) 历史重演”( 王向荣,2002) 。

哈格里夫斯对地形的塑造不同于那些风景如画的起伏微地形,他把早年观察到的龙卷风席卷地面的大自然的巨大张力隐喻在地形设计里,表现自然的动感、力量。在加州烛台角文化公园里迎着主风向在 “风障土丘的中间切开一道缺口( 见图2) ,顺应着风的主导方向,一直伸到水中,形成一个开敞的迎风口……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用心灵去体味自然的场所”( 王向荣,2002) 。

当人们迎着风道走向海边时,临近风口会感到强劲的风拂面吹来,海面视野逐渐张开,海的感觉越来越明显。回首望去,走过的狭道像是风的通道,大海是被强风带过来的。风之门的设计意念要使用的人意会才行,不是形式的构图,有 “禅”境的顿悟( 见图3) 。

将地形塑造与现代艺术思潮紧密结合的高手还有玛莎·施瓦茨,她将女性特有的细腻和对时尚文化品位与园林设计艺术综合在一起,通过她深厚的艺术背景,把地形设计变成了波谱到达达主义 “时装”的演出。联邦法院大楼前广场隆起的23 组水滴形草丘象征着当地一种 “drumlin” 地形( 王向荣,2002) ,上面种植小松树。实际广场底下是停车场,种植池只能高出地面,施瓦茨的设计巧妙地应用象征手法将高出地面的种植土与当地有特征的地形联系起来,解决了种植功能问题,又达到艺术创作目的,放置在地上粗壮的原木也象征着当地木材工业( 见图4、图5) 。

美国景观大师哈普林认为在都市环境中按自然体验来设计,就要将自然抽象,而不是简单的抄袭。哈普林在高速公路公园用巨大的块状混凝土堆成错层平台,利用叠水瀑布“创造了一个水流峡谷的印象,将车辆交通的噪声淹没在水声中”( 王向荣,2002) 。哈普林构筑台地的材质是人工的,形态却是自然峡谷的抽象,奔流的叠水、瀑布仍是自然的趣味( 见图6) 。

园林设计师佐佐木叶二在横滨港湾地区海滨公园的地形设计时( 见图7) ,用平行弧形起伏的地形重现了海边波浪层层叠嶂的形态,体现了他一贯坚持 “把自然作为作品特色的主基调,……让人们充分体验到这个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观与文化内涵”( 章俊华,2002) 。

在佛罗里达国家银行广场设计中,丹·剀利( Dan·Kiley) 接受建筑师的建议,将整个外部场地用4. 5 米见方的铺装来铺满,模仿建筑立面的开窗模数,形成了场地整体的网格空间,网格是城市道路向场地西边河流的延续。每四条铺装石板的交头是透草的,草地仍然透过铺装,感觉上是隔而不绝( 见图8、图9) 。广场的道路系统是城市道路网络的延伸,四条贯穿广场的道路和两边的树形成更大的网格空间。广场内的水池、花园椅等设施均布置在网格边上,与植物、铺装、草坪塑造极富韵律网格空间,随意散布的800 棵桃金娘树与不定时喷发的喷泉是广场上活跃的因素,与网格空间的严谨形成对比。夏建统评论道: “佛罗里达国家银行广场景观是最体现丹·剀利 ‘文脉—结构—韵律—神秘感’ 的设计过程”( 夏建统,2001) 。

3现代园林景观职能多元化推动设计市场的细分

现代城市绿地多元化功能形成了相适应的市场需求细分,改变了以往认为园林就是绿化的单一市场概念。目前城市绿地园林功能首先在城市人文尺度上体现了传统与现代对话并存,如北京颐和园作为一个传统风格的皇家园林,仍然起到北京西郊山水公园和旅游景区的功能,对北京的城市环境以及旅游市场有着积极的贡献。二是城市旧城更新积极打造文化名片,往往是景观设计先行,改变了街道风貌形象,激发了地段的活力,进一步推动了整个旧街区的城市化发展,如上海新天地项目。三是城市绿地系统对在日益恶化的城市生态环境气候的调节发挥更大的作用,如目前热炒的海绵城市绿地设计理论,绿地的蓄水不仅补充城市日益降低的地下水位,也避免城市板结化后形成的内涝问题,进一步缓解了城市热岛现象。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面对城市建设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孟兆祯院士认为现阶段城市进入 “生态环境建设阶段”,园林设计师要 “以人造自然弥补城市原真自然环境的不足。……为人类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和以人造自然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景观” ( 孟兆祯,2003: 77) ,这是当代中国园林设计师的天职,也是摆在园林市场面前的根本命题。

城市绿地园林景观,有着自然的属性, 也有人工的属性,体现自然的精神,也带着人文的意旨。但园林的艺术形式不能脱离自然的属性,人工自然是园林艺术的母体,不能离开自然的先决条件去谈艺术。城市绿地园林设计,例如街旁绿地与带状公园关系着城市生态廊道、市民日常户外生活环境的质量,虽然在公共绿地里分量很小,意义却很重大。特别是这两种绿地四周多是建筑,更可惜的是丰富的地形条件多被三通一平,给造景的条件最为苛刻,设计师更要以恢复改造自然生态环境为天职,在密集的空间里营造咫尺森林、悠然胜境的景观效果。

中国现代城市绿地园林景观脱胎于传统园林空间布局、造型手法,带有现代艺术主观审美对城市公共开敞空间客体自然的重新塑造,不是自然景观的简单再现,更深入到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探索,带有民族园林审美的理想与范式,也带有设计师的人格灵性,借园林景观表现 “自我”。面对嘈杂、浮躁、奢华的社会,现代城市绿地园林景观更应表现出都市绿洲应有的宁静、清新、素雅,让人们劳顿的心灵有个轻松惬意的去处。缓坡、青石、草坪、流泉、绿树、鲜花、小径,传统的构园要素经过创意的组合,同样能体现新的园林形式,表达新时代艺术气息的园林意趣。

空间造景的手法紧跟时代艺术思潮的发展,走向了市场多元化。当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本命题没有变。在这个前提下,城市绿地园林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一道,相互借鉴,共同塑造着城市街道绿地和绿道园林景观,营造着城市日常户外生活的场所。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艺术风格首先是表现自然美,同时带有民族地域文化的审美理想,也要表达设计师对自然和城市根本尺度的把握,借园林形式表现自我,以景生情,以情动人,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具有风格与人格完美结合的多元化魅力。

4 结论

城市绿地园林是中国城市化进入绿色增长时代的市场热点,如何在大量急迫的生产任务中发展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吸收国外优秀的理论和范例的经验,体现场所景观文化特征和改善生态环境,需要从业人员有冷静的心态,不要急于求成和急功近利,首先要有文化自信,勇于创新,因地制宜地设计与创作。中国城市绿地园林景观将借助市场的推手,以传统园林艺术为本,以园林景观塑造城市文化风貌,体现时代精神,切合市场的多元需求,给现代中国城市新型城市化带来绿色增长的新动力。

参考文献

[1]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夏建统.点起结构主义的明灯——丹·凯利[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上一篇:国内词块研究回顾下一篇:结肠直肠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