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词块研究回顾

2024-07-05

国内词块研究回顾(精选10篇)

国内词块研究回顾 篇1

一、引言

交际策略概念由Selinker于1972年在《中介语》一文中首次提出,用于解释学习者中介语一种主要过程并指出它是一种语言使用策略。本文查找了中国知网近二十五年相关交际策略文献,根据研究内容归类来进行述评,并不考究交际策略定义及分类。

二、国内交际策略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检索相关交际策略文献,发现国内交际策略研究开始于1990年,并在2006年达到顶峰。笔者将根据文献内容对国内交际策略研究进行述评。

1. 以口语教学为焦点的研究现状。

庄智象和束定芳(1994)在探讨外语学习者策略研究与外语教学时提出交际策略对外语教学非常重要,只有借助交际策略,学习者才能保持交际渠道的畅通。

张建理(1995)认为应将交际策略引入口语教学中,并提出教师在课堂上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运用交际策略。戈江生(1995)认为交际策略成功运用会更大激发学习者获取新语言知识的积极性。

基于在口语教学上运用交际策略的理论研究,大量的学者开始了实证研究。王立非(2002)验证了课堂口语交际策略训练可以增加学生使用口语策略频度和能力。张永胜和张永玲(2003)提出教师应重视交际策略在口语教学中的地位并提供技巧性的强化练习。孔京京(2004)对学生交际策略教学与培训,发现能够帮助学习者进行口语学习。

2. 关于交际策略训练的研究现状。

高海虹(2000)研究了大学生的交际策略观念和使用频率,将交际策略能力训练贯穿日常课堂教学。曾璐,李超(2005)发现对学生进行交际策略训练很有必要。田金平,张学刚(2005)通过对学生进行交际策略训练后,发现学生的策略使用能力和讨论效果明显提升,并且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陈立平,濮建中(2007)发现有必要培养大学生必要的交际策略来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度。王莉梅(2011)认为研究生英语口语交际策略训练是有必要的。这些学者都提出了交际策略训练重要性,但研究中并未提及具体实施办法以及具体要求,所以,交际策略训练仍很难掌握。

3. 具体的某一交际策略研究现状。

郭燕(2007)对大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发现补偿策略使用频率最高,这主要是多数教师认为语言学习是为了交际,使用这一策略是为了给予学生更多的交际机会。王金巴(2010)认为正确使用回避策略可帮助学习者实现交际目的。但是,黄会建(1997)通过研究发现回避策略使用会影响语言水平发展。权力宏(2012)认为重复影响语言流利度,是不应提倡使用的。

4. 影响交际策略使用因素研究现状。

罗杏焕(1998)发现学习者在书面语加急中也使用交际策略并发现学习者在口语中和书面语中使用的交际策略有显著地差别。卢植,刘友桂(2005)认为CMC交际环境对学生的交际策略发展和使用有积极促进作用。肖德法,向平(2004)发现成年人比未成年人使用更多交际策略。随后,一些研究者开始探讨性别对交际策略使用的影响,发现男女生在交际策略选取上有显著地差异。

有学者探讨了性格倾向对交际策略使用影响,吴丽林(2005)发现外向优秀的语言学习者使用交际策略地程度逐渐减弱;林意新,李雪(2009)发现外向型学习者更多地使用模仿策略和合作策略,而内向型学习者更多地使用减缩策略。不少的学者发现,学习者原有的英语水平制约着交际策略的选择和使用,水平高学习者选择成就策略,水平低学习者常采用回避策略。

5. 交际策略对交际能力的影响的研究现状。

一些学者认为积极有效利用交际策略无疑有助于学习者语言表达,实现自己交际意图,只有在良好互动中运用良好交际策略才能提升自身交际能力。他们的研究主要是交际能力而言,并未提出在教学上实际运用,忽略了语言知识同等重要。

6. 交际策略的使用情况的研究现状。

高一虹发现中国学生大量使用积极加急策略。刘建军发现口译学生用的最多交际策略为成就策略。姚霜霜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所使用交际策略主要受交际这一目的主导。不少学者对国外交际策略研究进行了探讨,梳理了国外研究学者对交际策略的定义、分类以及影响因素。

三、总结

本文根据国内对交际策略的研究,将不同学者对交际策略的研究进行归类,分别从六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希望对相关交际策略研究者给予参考。

摘要:国内交际策略研究从1990年逐渐开始,但大多是基于在国外研究理论基础上进行的。本文对国内交际策略近二十五年研究进行了述评,供国内交际策略研究参与和借鉴。

关键词:交际策略,学习策略,口语教学

参考文献

[1]陈思清.交际策略探讨[J].现代外语,1990(01):55-57.

[2]戴曼纯.第二语言习得者的交际策略初探[J].外语界,1992(03):8-12.

[3]高海虹.交际策略能力研究报告——观念与运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01):53-58+79.

[4]高一虹.语言能力与语用能力的联系——中国、拉美学生在英语字谜游戏中的交际策略对比[J].现代外语,1992(02):1-9+72.

[5]何莲珍,刘荣君.基于语料库的大学生交际策略研究[J].外语研究,2004(01):60-65+80.

[6]孔京京.开展交际策略教学的一项研究[J].外语界,2004(05):33-39.

[7]林意新,李雪.交际策略研究新探——一项影响交际策略使用因素的实证研究[J].外语学刊,2009(01):136-139.

国内词块研究回顾 篇2

六 存在的问题

从对现有研究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内的英语自主学习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其不足主要表现在:

1 重复研究较多。比如,以促进自主性为研究视角的论文就有67篇。对于这一问题,大部分论文都涉及到,并且提出了各自的建议,而这些建议在很大程度上类似,没有多大实际价值。

2 研究深度和广度不够。这一点仅从博硕论文的数量悬殊就可见一斑。在检索到的211篇文章中,博士论文仅10篇,而硕士论文却达到125篇。另外,虽然在自主学习研究方法方面实证研究已经被广泛采纳,但是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许多实证研究流于形式,研究对象不具代表性,统计分析方法不科学,结论泛化,把某一地区或机构进行的实践研究结果泛推到全国范围。

3 研究角度不均衡。在诸多研究角度中,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自主学习策略及策略培训、教师角色定位、多媒体和网络辅助等角度成了研究热点,而文化适宜性、学案、资料夹、笔记、情感、量表编制、性别差异等角度的研究比较少。另外,对自主学习中心、自主学习材料的建设与发展等视角的研究几乎没有涉及到。

七 今后研究方向

随着国际交流的加强,英语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英语学习者也越来越多。英语自主学习是今后外语学习的必然趋势。英语自主学习研究成为教育界的研究热点也是必然趋势。在以后的研究中可关注以下方向:

1 社会文化环境的研究。文化适宜性一直是我国英语自主学习研究者的一块心病。从1988年Riley提出自主学习的文化适宜性问题以来,西方学者Jones (1995) Ho& Crookall (1995) Cotterall等都认为诞生于西方文化的自主学习同时也被赋予了一种特有的西方文化价值观,与强调教师权威的东方传统教育文化相抵触,不适合在像中国这样的传统文化中进行。而Littlewood和Lee的研究证实,在东方文化环境中同样可以培养学习者自主,只是东西方学习者自主性的表现形式不同(郝钦海,2005)。我国学者也进行了一些这方面的研究,但是结论也不一致。因此,这一方面还需要更多,更深层次的研究。

2 教师自主问题研究。近年来我国英语教学普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并进行不断的教学改革,但收效并不尽人意,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片面强调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却没有对教师自主问题给予足够重视。Tort-Moloney认为教师自主是一种自主性职业发展的能力,自主的教师明确知道何时、何地、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的学习教学技能。教师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最直接的影响因素,理应受到重视。而目前我国的英语自主学习研究虽然对教师角色进行定位,但是如果教师不能自主的话这些角色定位等于是空谈。因此在以后的自主性研究中不仅要研究学生自主,还要研究教师自主(钱晓霞,2005)。

3 自主学习中心和自主学习材料的建设与发展研究。自主学习中心作为自主学习的重要场所在国外已经比较普遍,而国内除了港澳台地区建有自主学习中心外,内地还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学习中心。另外,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有充足的自主学习材料,而自主学习材料的建设和发展研究在我国少之又少。在众多论文中,除了李静(2005)做了相关研究之外几乎没有相关文章。因此,自主学习中心和自主学习材料的建设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Benson,Phil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Beijing,2005:8

[2] 高吉利国内学习者自主研究述评[J]外语界,2005(6):55-60

[3] 兰昌勤Fostering Learner Autonomy by Developing Learner Motivation and Metacognition[D]南充:西南石油学院,2004(4)

[4] 郝钦海影响学习者自主的社会文化因素及其启事[J]外语界,2005(6):39-46

[5] 李丽君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10)

[6] 李志强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环境下的自主语言学习[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5(4)

[7] 梁鹏程大学英语课堂自主学习促进――教师话语分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5)

[8] 刘宏刚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on-English Majors’ EFL Motivations and Their Autonomy in English Learning[D]南充:西南石油学院,2005(6)

[9]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0-38

[10] 钱晓霞试论英语教师职业发展中的教师自主[J]外语界,2005(6)30-35

[11] 商伟霞自主学习中教师的角色[D]杭州:浙江大学2005(1)

[12] 万红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策略培训的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7)

[13] 徐锦芬,占小海国内外“学习者自主”研究述评[J]外语界,2004(4):2-9

国内词块研究回顾 篇3

两性关系在女性批评主义批评中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传统女性主义思想根据性别的差异而得出男女性别不平等的结论,并认为反对性别不平等就必须要反对性别的差异,然而后女性主义则认为虽然男女之间存在差异,但这并不会影响男女之间平等地位的建立,即:生理性别(sex)的差异不是导致男女社会性别(gender)对立的必然因素,并将关注的重点由两性间的斗争、对立转向互相尊重与和谐共处。从“女性主义”到“后女性主义”不仅仅是时间上的先后,而是关注点从不追求理想的男女地位平等转变为在承认男女性别差异的基础上鼓励女性去适应和利用这一差异,在既定的社会秩序中找寻更多发展和生存的可能。然而,研究发现“后女性主义”多被媒体广泛地运用于商业广告的宣传,近年来国内外从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解读文学作品的研究寥寥无几,这一现象一方面说明了后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理论至今还没有一个比较完整和全面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从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解读文学作品不失为文学研究的一种新思路。后女性主义以一种差异并存、和谐共处的眼光重新看待男性和女性、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这对于女性写作的研究以及和两性和谐关系的建构都有一定的启迪意义,文本中会有一些如两性的个体差异、两性关系的融合等以往未受关注的元素得以凸显,此外,在文本结构和叙述方式等传统文学要素方面,后女性主义视角也会为文学批评家和读者带来新的想法和不一样的阅读感受。此外,对于格洛丽亚·内勒作品的研究,评论主要集中在“姐妹情谊”、黑人女性主义、妇女主义、后现代主义和身份建构等视角上,研究的文本主要是内勒的“四部曲”,而对《布鲁斯特的男人们》这部小说国内外评论家们均没有太多关注,因此,如果研究从后女性主义视角入手,对《布鲁斯特的女人们》和《布鲁斯特的男人们》两部小说进行交叉阅读,分别从女性视角和男性的讲诉中探寻小说里各个故事片段之间的联系联系,深入探讨两部小说中黑人女性和男性在布鲁斯特街这个天然纽带的联接下两性关系所发生的微妙变化,可以摆脱传统女性主义作品从单一性别视角看待两性关系以及对黑人男性的刻板形象的定式思维,避免了只从单一性别视角探讨两性关系而造成的片面性和不真实性,从而能够以一种差异并存、和谐共处的眼光重新认识一个完整的黑人世界以及重构的两性关系。

参考文献

[1]Andrews, Larry R. "Black Sisterhood in Gloria Naylor's Novels." CLA Journal 1989: 1-25.

[2]Laura E.Tanner “Reading Rape: Sanctuary and The Women of Brewster Place”. American Literature, 1990(4):559-582.

[3]Lynne K. Varner. “The Men of Brewster Place is a Powerful Follow-up to Naylor's Earlier Novel” Seattle Times, (WA), Jun 10, 1998.

[4]方小莉.“冤家”姐妹篇中的“孪生隐含作者”—《布鲁斯特街的女人们》与《布鲁斯特街的男人们》中声音的权力[J].国外文学,2012(2):125-131.

[5]于瑾. 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格洛丽亚·内勒[J]. 芒种,2012(12):62-63.

国内外媒介角色问题研究回顾 篇4

国外对于媒介角色的研究有两种基本的范式, 一种是将媒介角色转换成功能、责任、效果、权力等概念来进行研究;另一种是在发展社会学的框架下进行研究。

首先出现的是将媒介角色进行概念转换后的范式。美国学者拉斯韦尔 (Lasswill) 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 最早提出了大众媒介的“三功能说”, 认为大众媒介具有环境监视功能、社会协调功能, 以及社会遗产传承功能。后来查尔斯·赖特、施拉姆、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又相继提出了各自的功能学说

除了将媒介角色转换为功能外, 还有将角色转换为效果的研究。例如传播学者在早期提出媒介效果理论——“魔弹论”、“有限效果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 以及后来提出的媒介宏观效果理论——“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培养理论”、“知沟理论”等。

在将媒介角色进行概念转换的研究范式下, 西方学者关于媒介角色问题, 出现过两次著名的论争, 第一场论争发生在沃尔特·李普曼和约翰·杜威 (John Dewey) 之间。李普曼在其著作《幻影般的公众》中认为媒介并没有扮演许多传播学者所预想的使公众获得知识, 并形成理性意见的角色。媒介提供的信息只能为缺乏见识的人提供行动建议。而杜威将大众媒介看成是连接公众, 解答个体与社会利益的矛盾。

西方另一次有关媒介角色的论争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以约翰·弥尔顿 (John Milton) 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理论主张者认为媒体是“观点的自由市场”。1947年, 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出版了《自由与负责的报刊》一书, 认为新闻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提出了新的对于新闻媒介的角色期待。

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公共新闻学, 再次体现了学者对于媒介角色的思考。此领域研究者认为媒介的角色不再只是进行新闻报道, 还应该投身于公共事务, 帮助公众寻找解决各种问题的办法。

第二种研究范式是发展社会学理论中的媒介角色研究范式。这一研究范式是在传播与社会的互动中对媒介角色进行研究, 兴盛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

第一个流派是现代化理论流派, 关注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这个理论流派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现代化理论视阈下的媒介角色研究, 对媒介角色提出了过于乐观的观点, 认为媒介角色促进社会变革, 却忽视了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与传播秩序的不平衡。

在现代化理论遭遇困境的同时, 发展社会学理论的另一个流派——发展理论得到了发展, 这一理论关注的是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现象, 这一理论流派提出了“媒介帝国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的主张者赫伯特·西勒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媒介实际上由发达国家开发, 而且媒介的使用方式, 包括对媒介的控制权都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 媒介实际上扮演了颠覆发展中国家文化、价值观的角色。

二、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关于媒介角色的早期论述, 主要集中于报纸功能, 不具有系统性。在新中国建立前, 我党延安整风时期就确立了以喉舌论为中心的党报理论。1942年9月22日, 《解放日报》社论《党与党报》强调“报纸是集体的宣传者和集体的组织者”、“报纸是党的喉舌, 是一个巨大集体的喉舌”。这一论述都说明了媒介与党的紧密联系, 是作为党的衍生物被定义了角色扮演。

新中国建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没有提出新的关于报纸角色的论述。1956年, 学者王中在其编写的《新闻学原理大纲》中第一次主张通过“办报卖”和“买报看”来起到宣传作用, 将媒体的商品和宣传属性关联起来。文化大革命期间, 报纸角色被扭曲为“阶级斗争工具”。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报纸最基本的信息传递功能被关注, 例如有学者总结出媒介具有监视、解释、联系、传承社会文化、教育、娱乐、经济等七个功能。这些观点与西方学者关于媒介功能的论述相比, 核心观点并无不同。

随着我国步入社会转型, 学者开始关注这一社会大背景下的媒体功能, 使媒介角色研究具有了更鲜明的本土特色和现实功用。有学者概括了进入转型社会后, 媒介功能发生的正面变化, 例如媒介对于信息的传播由过去的单一的党的宣传功能向多元信息传播发展, 也出现了虚假新闻等负面功能。

在当代, 已有许多知名学者论述关于媒介角色的问题。首先, 有学者从总体上论述我国媒体角色问题。例如浙江大学邵培仁教授在其论文《论当前中国媒体的身份危机》中, 将媒介角色概括为“政府喉舌、经营主体、全球媒介、社会公器、传播角色”五种[4], 潘忠党教授在其论文《从媒体范例评价看中国大陆新闻改革中的范式转变》中引用了美国学者对于媒介的四种社会角色的概括, 即“意义解释、信息扩散、逆反权威和民众动员”;还有学者分别聚焦于不同类型的媒体, 论述不同类型媒体所扮演的角色;另外, 一些学者研究具体情境下的媒介角色;还有一些学者从媒体的意识形态功能角度出发对比研究了中西方媒体在公共危机事件传播中的角色。

另外还有一批学者从发展社会理论的路径对媒介角色进行研究, 探讨媒介在农村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其中以方晓红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媒介在我国农村社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是农村发展的推进器。但以郭建斌为代表的学者也对媒介对于农村传统社会的破坏表现出担忧。

总的来说, 我国对于媒介角色的研究有所发展, 但在的研究的理论建构和系统性上仍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摘要:近年来, 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媒介角色的研究日益重视。国外对于媒介角色的研究有两种基本的范式, 一种是将媒介角色转换成功能、责任、效果、权力等概念来进行研究;另一种是在发展社会学的框架下进行研究。国内对于媒介角色的研究经历了单一的“喉舌论”、本土化媒体功能研究到发展理论下媒体角色研究这三个阶段。对比国外研究, 我国媒介角色研究的理论建构和系统性上仍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关键词:媒体,角色,研究回顾

参考文献

[1]周俊.《转型时期中国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的角色实践与新闻失范》.国际新闻界, 2009, (12) .

[2]邵培仁, 陈建洲.《传播社会学》.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3]黄旦.《身份与角色的两难:中国的报刊批评和舆论监督》.经济出版社, 2008年版.

国内词块研究回顾 篇5

关键词:教育实习;职前教师;回顾与展望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4-0010-02

一、引言

自1978年以来我国关于教育实习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许多专家学者从理论、实践、现状以及国内外对比等的角度对我国高等院校教育实习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我国教育实习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我国的教育实习研究总体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笔者通过文献检索法回顾、反思了近十年我国教育实习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今后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

二、教育实习的概念界定

目前,国内外对教育实习的定义尚未达成一致,不同的专家学者对职前教师教育实习的概念有着不同的解释。

叶澜的教育实习的解释为“师范院校或综合大学师范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到初等或中等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的实践活动。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学习教学实际工作理解教育现实,体会教育实践,尝试应用所学教育理论,培养和锻炼从事教育教学的工作能力,进而加深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认识”。

郑群认为教育实习是整个师范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职前教育的必要阶段和基本形式。教育实习是对师范生参加工作前所学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以及教师技能等综合素质的演练和检验,是帮助师范生完成从学生到教师角色转换的实践性环节,更是实现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三、职前教师教育实习研究现状

1. 研究内容。通过文献的梳理发现,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实习的研究内容主要以下列三大要素为切入点:高等院校、指导教师、职前教师。

(1)高等院校视角。这类研究主要从高等院校视角来揭示教育实习模式对职前教师在实习中的专业发展的影响。主要分为以下三大方面:

中外实习模式对比研究。多数关于中外实习模式对比研究的文献主要从描述美、英等国家的高等学院教育实习的实习目标、实习方式、实习构成、实习内容、实习管理、实习评价等方面展开,并通过分析这些学校教育实习的特点,找出我国学校实习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出相应的启示或建议。

我国新型教育实习模式探究。随着教育实习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部分学者开始关注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在学习和研究西方教育实习模式的基础上实施的具有本土特色的教育实习模式改革。这些新型教育实习模式主要有“顶岗”、“三段四模块”、“三结合”、“混合编队”、“全程”、“研究型”、“US”和“UGS”等。这些教育实习模式的提出,推动了我国高等院校教育实习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信息技术的运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院校日益重视信息技术和教育实习的结合发展。一些学者和教师,如蔡美娟、刘侨文等,已经开始关注网络交流信息平台(如网页、Blog、QQ群等)对提高教育实习管理和实现形成性、多元性评价体系等发挥的作用。

(2)指导教师视角。除了关注学校在教育实习中扮演的角色,一些研究者也在积极探索“三角关系”对实习生学习教学的影响。王芳就提出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实习生和实习指导教师、高校指导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会直接影响到实习生学习教学的经历。因此,成功的教育实习需要大学和中小学完善指导教师选拔体系,加强对指导教师的专业培训;高校指导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也要明确自己的指导角色和职责,指导实习生不断反思,调整自身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以初步完成自己的专业化发展。

(3)职前教师视角。目前关于职前教师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性知识的获得。

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相关研究主要关注职前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培养职前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要解决以下几个基本问题:职前教师应该反思什么内容?通过什么途径反思?在什么时候反思?反思应该达到什么程度?

实践性知识的获取。艾尔贝兹将“实践性知识”界定为教师以其个人的价值信念统整所有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依照实际情境为导向的知识。目前我国关于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文献主要研究其构建途径。刘雄英就提出:高等师范院校可以通过实践性课程、参与式教学、全程综合导师制、三明治式教育实习等路径培养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

四、对职前教师教育实习研究现状的反思

虽然目前国内职前教师教育实习相关文献的研究范围较广,研究方法和手段也日益多样化,但现有研究仍然存在些许不足:

1.研究理论较为缺乏。研究教育实习固然不能只是纯理论的泛泛而谈,但这并不代表可以就此否定理论的方法论意义和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我国早期关于职前教师教育实习的研究大部分都仅仅停留在经验介绍和理性思辨的层面上,并没有提出相应的理论来支撑自身的论述,这也表明了这方面的研究尚未成熟。目前也极少有文献能够立足于教育实习本身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来研究和探讨职前教师教育实习所特有的理论基础。

2.研究方法和手段较为单一。目前国内职前教师教育实习的研究大多为非实证性研究,而个案研究、叙事研究等定性研究、基于数据的定量研究、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等实证性研究虽然已有所开展,但为数不多。文献收集数据的形式也比较单一,采取多样的调查工具的研究尚不多见。此外,利用网络和现代化设备来收集数据和资料的文献就相对较少。

3.研究对象相对较少。笔者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了2000~2013年外语类核心期刊,发现甚少有学者和一线教师关注政府和实习学校在教育实习中的作用。首先,笔者发现目前国内从政府的视角研究教育实习的相关文献仅有一篇,有关政府参与教育实习工作的研究也属凤毛麟角。其次,几乎所有关于教育实习的文献都是从高等院校的角度进行研究,鲜有相关学者和一线教师立足于实习学校来分析和研究职前教师的教育实习。

五、职前教师教育实习研究展望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许多国内学者已经意识到教育实习对职前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重要性,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来看,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实习的研究在以下几方面有深入发展的趋势:

1.研究内容理论结合化。早期大部分关于职前教师教育实习的研究都只是停留在经验介绍和理性思辨的层次上,没有相关理论依据的支撑。目前,虽然教育实习研究在职前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实践性知识的获取等方面已有一定理论基础的论述,但总体上为数不多。

杨秀玉认为一定的理论可以为理解职前教师的教育实习带来重要的认识论方面的意义,还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教育实习的课程设计和选择教育实习的模式,从而更好地指导研究教育实习的实践活动。因此,更多基于职前教师教育实习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的实证性研究正是目前迫在眉睫的需求。

2.研究方法和手段多样化。目前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实习研究多为理性思辨型和经验介绍型的非实证性研究,而相关实证性研究较少。文献收集数据的形式也较为单一,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调查工具的研究仍不多见。因此,随着教育实习研究的日益深化,开展更多质性研究(如个案研究、叙事研究等),运用多种数据收集形式(如访谈、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是十分有必要的。此外,学者和一线教师应尽快学会使用现代化设备和网络平台这些新型资源来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

3.研究对象多元化。由于种种原因,国内相关学者和一线教师往往不重视甚至是忽略政府和实习学校在职前教师教育实习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国内学者应加强研究地方政府在大学—中小学合作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促使地方政府能发挥其文化和教育职能。其次,中小学实习基地是职前教师进行教育实习的主“战场”,从中小学实习基地角度出发研究教育实习是十分有意义的。

随着教育实习对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逐渐显现,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唯有运用多种视角、多种方法来进行理论探索和积极的实践活动,才能使我国的教育实习研究有所创新并朝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蔡美娟.网络平台下师范生教育实习的流程再造[J].现代教育技术,2009,(1).

[2]陈静安.五国教育实习模式比较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4,(5).

[3]方增泉.美国教师教育改革新趋势对中国的启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5).

[4]林一刚.中国大陆学生教师实习期间教师知识发展的个案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5]李利.职前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形成教育发展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24).

[6]刘侨文.基于Web2.0的师范生教育实习支持环境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2,(11).

[7]刘雄英.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培养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4).

[8]邱莉.瑞典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8,(12).

[9]邱艳萍.教师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政府的视角[J].教育评论,2013,(4).

[10]吴兆旺.实习教师的教学反思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1,(6).

[11]王芳.教育实习中的“三角关系”探析[J].教育科学,2010,(2).

[12]熊金菊.教育实习指导教师身份认同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4).

[13]余小红.我国教育实习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J].现代教育科学,2008,(1).

[14]杨秀玉.教育实习的认识论分析:基于建构主义理论[J].外国教育研究,2010,(11).

[15]杨跃.师范生教育实习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11,(7).

[16]郑群.高师院校教育实习问题分析及改革实践[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2).

近三年国内翻译研究回顾与展望 篇6

1951年, 国内的董秋斯先生首次提出了“翻译学”这一概念, 将翻译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上日程, 这也成为我国翻译学发展的开端。在国际全球化不断拓展的今天, 翻译在促进世界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不断加强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互相尊重。德里达认为翻译就是在多种文化、多种民族之间, 即在边界处发生的东西。随着翻译学的不断发展, 尤其是近十多年来, 国内翻译研究迅速地跨越了传统翻译研究中从对“信达雅”无休止的争论以及对乃达、纽马克、卡特福德等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的引入, 逐渐转向对巴斯特等的多元系统、操纵理论、女性主义等翻译思想或流派的评价和接收过程的研究著作不断涌现, 翻译理论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研究范围不断扩大, 视角也日趋多元化, 方法与手段也更为客观、科学 (穆琳洁, 2010) 。该文回顾了近三年即从2012年至2014年国内翻译研究现状, 回顾国内翻译研究的现状和局限性, 指出前景及其发展方向, 力求使读者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并为以后的译学研究指明方向。

2 国内翻译研究现状回顾

作为如今一门独立发展的学科, 翻译研究传统中普遍使用的单一化、静态化的研究思路不适合也无法满足其发展要求。在“文化转向”的大背景下, 翻译研究已不局限于制定译者应遵循的规范或者标准, 而是更倾向于对翻译的结果、功能和体系的一种客观描述;同时翻译研究也正逐渐抛弃对“中心”的苦苦追求, 作者与原作之外的译文文本和读者也应被纳入翻译研究的范围之内;再者, 翻译研究已开始重宏观理论话语体系的构建, 而不是停留在拿译、源语两种文本在微观层面作技术性比照的水平上 (张万防, 2010) 。与此同时, 国内学者不断引进、学习和吸收西方翻译理论中的精华, 剔除其糟粕, 这也对于我国翻译研究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为了更好的展示近三年国内有关翻译研究现状, 笔者在中国期刊数据库中的中国知网里以“翻译研究”为主题和关键词对2012年至2014年间全部中文期刊进行检索, 共获得有关翻译研究的学术期刊文章共2487篇, 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 近年来, 国内关于翻译研究文章数量除了目前数据尚未完结的2014年外, 总体在基数大的基础上保持稳定, 以下本文根据研究期刊文章的研究方向与主题以及依照许均、穆雷 (2009) 在“中国翻译学研究30年”中提出的分类方式对这些期刊文章进行如下归类:

根据以上表格结果显示, 2012-2014年三年来我国国内有关翻译研究的论文数量达2487篇, 其中涉及内容和主题多样, 研究视角新颖广泛, 其中翻译教学研究占比重最大, 这说明学者对翻译教学及其应用研究越发重视。然而, 翻译理论研究的文章数量略微有所下降。另外, 有关非文学翻译和探讨翻译技巧的研究文章较多。计算机与翻译相结合以及口译研究显现出稳定增长, 翻译行业和管理、术语研究、翻译工具研究等领域始终鲜少被纳入研究。

通过比较表一中的数据变化以及查阅知网上的期刊论文, 我们发现:尽管以翻译理论为主题进行研究的论文数量逐渐下降, 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确不断增加。翻译研究逐渐转向了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运用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研究翻译的跨学科、多界面的综合性研究。回溯翻译研究的历史进程, 总体来说, 翻译研究最初是对翻译技巧策略和方法进行探讨, 后来发展到在语言学的基础理论上进行解释, 再到以文化建构为转向, 现在逐步发展到社会文化学下的翻译研究, 这也直接导致了非文学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研究的繁荣。

从表二可以看出, 翻译技巧探讨方面的论文所占的比重正在逐渐上升, 这直接表明了翻译界越来越关注翻译技巧的研究。在译技探讨方面, 探索翻译研究所使用的方法以及对于不同译本的比较和评价成为研究热点, 学者在分析过程汇中提出了许多合理的建设性的意见。与此同时, 学术期刊的涵盖面更广, 除了基本理论研究和翻译与文学文化相结合以外, 翻译与法律、新闻、医学、和社会热点等相关的研究也包含其中, 翻译研究的视角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拓展。同时,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也呈现上升趋势。1993年, Mona Baker发表了《语料库语言学与翻译研究:启示和应用》一文, 将语料库研究方法引入翻译研究, 这是语料库翻译研究的开始, 也象征了国内翻译研究从此向多元发展。由此, 大量研究者开始关注语料库引入翻译研究方法之中, 后来逐步形成了现如今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研究范式, 研究的角度也逐渐多样化。

由表二中数据我们发现翻译教学已经超过翻译理论研究成为近三年翻译研究的热点。翻译教学的主要目标一直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然而, 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渐渐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达到翻译教学的目的, 例如翻译专业教材陈旧、翻译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翻译专业学生的双语基础薄弱等。由此, 众多研究者将其目光转向了翻译教学, 试图寻找更好的教学模式, 摸索出更好的教学方法指导翻译专业的发展。其中, 学者穆雷、邹兵的“翻译硕士毕业论文专业调研与写作研讨”, 廖七一的“翻译理论教学”, 葛林、罗选民的“诺德翻译能力理论关照下的培养模式研究——以十三所高校为例”等文章也表明对于翻译教学模式的研究探讨已经逐步深入化、专业化、成熟化。

3 翻译研究的不足及发展前景

总的来说, 我们在看到国内翻译研究取得成就的同时, 也应该意识到我国国内的翻译研究的研究深度和研究范围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首先是批判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无论是对于中国传统的译论还是西方的最新研究成果, 我们往往只满足于诠释和效仿, 因袭多而创新少, 证实多而证伪少 (穆琳洁, 2010) 。同时在其他相关学科理论的迅猛发展的势头下, 翻译研究者开始逐渐认识到翻译研究应该转向多界面、跨学科的研究上去。例如, 文化学、新闻学、传播学、哲学、等都和翻译研究相关, 然而尽管学者们意识到了综合性转向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研究仍将语言学和文学与翻译进行结合然后进行对比研究, 同时, 从哲学、社会学等角度或借用心理认知和科学理论深入研究翻译过程的论文虽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趋势, 其系统性仍不够完善, 仍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在语料库翻译研究方面多局限于表面上的介绍和评介, 将其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仍显浅显且不足。同时尽管近年来随着我们不断从西方引进其口译研究成果, 我国口译事业出现蓬勃发展趋势, 在这种环境下, 我们还需要意识到口译这门新兴学科其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尚不够坚实和系统, 在口译研究热情逐步升高的同时我们需要将其基础建设做好。

4 结论

综上所述, 通过分析2012—2014年中国期刊数据库即中国知网上以翻译研究为主题和关键词检索出的学术期刊文章可以得出, 我国目前的翻译研究基本方向是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向外扩展, 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力度不断增强, 研究角度从原来的单一零散, 逐渐转向文学、语言学、文化与翻译相结合, 再到多学科、多界面的研究, 以期从更科学、理性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同时在迄今翻译研究已取得骄人进步的同时, 国内翻译研究仍旧存在不足, 仍有广阔的前景需要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Baker M.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C].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1998:289-53.

[2]黄德先, 杜小军.翻译研究的现实转向[J].上海翻译, 2008 (3) :18-21.

[3]穆琳洁, 沈倩.国内翻译研究现状综述[J].科教导刊, 2010:140-141.

[4]汪祎.翻译研究发展态势——2005—2009《中国翻译》载文定量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1 (5) :75-79.

[5]许钧, 穆雷.探索、建设与发展——新中国翻译研究60年[J].中国翻译, 2009 (6) :5-12.

[6]喻峰平.国内外翻译研究转向及范式转换综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2 (2) :81-84.

回顾国内外城市外交理论研究成果 篇7

然而在国际相互依存的关系中, 国家关系已呈现出多层次拓展的趋势。原本属于国家的权力通过向上和向下移交权威, 将之前与国际关系无缘的地方行为者———次国家政府推向了国际政治舞台。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 各国的次国家政府逐渐涉及对外事务。在外国设立代表处或办事处、签定国际协定、建立友好城市、少数国家的次国家政府还是重要国际组织的成员。西方学者用次国家政府 (Sub national Government) 表示那些只在一国局部领土上行使管辖权的政府, 即所有在中央政府以下的各级政府。[4]次国家政府既包括单一制国家中的各级地方政府 (local governments) , 又包括联邦制国家中的联邦成员单位 (如美国的states) 。国内学者在研究次国家政府的国际行为时, 更多的是使用地方政府一词。《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将地方政府定义为:一个在相对较小的国土上被授权决定和执行有限范围公共政策的公共组织, 它是区域政府或全国政府的一个分支机构。地方政府居于政府金字塔的底层, 金字塔的最上方是全国政府, 中间是中间政府 (intermediate governments) 。相比西方学者的研究, “次国家政府”一词更具有包容性, 它可以覆盖所有国家的情况。对于中国的香港、澳门和“一国两制”下未来的台湾, 这一概念也更加适用。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作为主要的次国家政府的城市成为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网络信息的中心。在“高级政治”方面, 国家的主权原则仍是国际关系中的基本准则。但是在经济、社会、文化等“低级政治”方面, 城市正在承接主权国家下放的更多权力自主地开展国际交往, 城市外交开始显示其雏形并将逐步完备其形式。外国学者Rogier vander Pluijm将城市外交定义为“城市或者本地政府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以代表它们本身以及它们利益为目标与其他行为体互动的过程与制度。”该学者将城市外交定义为一种专业的、实用的不断改变现今外交过程的外交活动, 认为城市外交是代表着城市的最大利益。国际城市联盟和地方政府的工作会议报告中将城市外交定义为“是用于地方政府及其的联合以帮助在冲突和战争中的地方政府通过具体的可操作的的城市间合作, 目的是便于市民可以生活在和平、民主和繁荣的稳定的环境中。”此界定着眼于国际政治中的冲突与战争, 强调城市间的合作, 带有明显的高级政治意味, 和主流的对城市外交的理解不同。国内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在其《民间外交论》中用民间外交的角度重新解读城市外交, 认为“它是一种半官方外交, 相对于纯民间外交而言, 它带有官方色彩;而相对于由中央政府推行的官方外交而言, 它又带有接近民间的非官方色彩。”陈会长实际是将城市作为连接国家和公民的桥梁, 认为城市外交既具有国家外交的成分又兼有民间外交的部分。龚铁鹰博士则认为城市是作为连接国家和跨国公司等非政府组织的中介, 城市外交具有从属性、中介性的特点。

国外学者关于城市外交的研究较全面, 既有城市外交发展的历史考察, 也有城市外交的现实考察;既有理论研究, 又有实证分析。而在国内关于国家外交的研究起步较早, 不少学者从外交学、国际关系的理论出发, 研究一国的外交战略;或结合文化等因素, 研究外交的思想;或从国际形势出发研究一国对另一国的外交举措。虽然关于我国城市外交的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 但学者提出的观点是可借鉴的, 在这里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做个梳理。

一、关于城市外交的概况及城市外交与国际关系理论之间关系的研究

城市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又有城市地方特色, 是一个正在发展、形态逐步完备的国际交往形式。按照参与方的多少城市外交又可分为双边城市外交和多边城市外交。城市外交的形式有:国际友好城市;城市间国际组织;各国城市对外直接交往。国内学者在对城市外交的理论阐述上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结合国际关系相关理论, 研究作为国际关系中的非国家行为体的城市的成长、发展的历程和在国际关系中的政治走向。在国际关系理论上, 对城市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描述上, 以冷战为分水岭, 冷战前东西方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尖锐对立和世界经济分为东西方两个并行的经济体的形势, 使得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研究议题以及三次论战在不同程度上都强调国家这一国际行为体为中心的主导作用与地位。而在该国际关系理论框架中, 城市外交始终以服从于国家的总体外交为目的。

国内学者对城市外交作系统的全面的研究较少, 基本停留在介绍引进阶段, 但毫无疑问他们已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 特别在城市外交的表现形式、城市外交与国家总体外交关系上学者们提出了一些较为精湛的见解。

二、关于国际友好城市作为城市外交的主要表现形式的研究

国际友好城市是次国家政府开展国际活动的最初形式。友好城市运动最初发源于西欧国家, 以消除法国和德国之间历史悠久的相互敌视。在国际上被称为“姐妹城市”、“双胞城市”, 是两个国家的地方政府 (省、州、市、县) , 为了加强友好合作而通过协议形式建立起来的一种固定的国际联谊与合作关系。友好城市交流的主体虽然是两个国家的地方政府, 但具有城市外交的属性, 借助友好城市渠道向他国公众宣传又具有公共外交的特征。在国际友好城市开展工作的实践中, 外国学者认为国际友好城市工作管理有以下几类:一、多数西方国家实行地方自治, 地方政府行使权限经地方议会通过即可以决定对外结对, 没有国家性的协调管理机构, 各自为政。二、东南亚一些国家须经中央政府管理部门审批。三、如印度一些国家处于各种考虑不与其他国家开展国际友好城市活动。四、如美国的一些西方国家主张对外结好“一对一”的原则。而美国国际姐妹城协会、韩国地方政府国际化协会、地方政府国际联盟 (IUIA) 等国际组织地位的上升, 为城市开展国际友好城市交流提供了重要的连接渠道, 也为研究城市外交提供更多宝贵素材。

国内学者在研究现今开展国际友好城市交流活动中大多数采用结合某一城市与对口友好城市开展交流活动的个案分析。此类研究对积极开展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具有指导意义。

国内词块研究回顾 篇8

递归是近年来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之一,无论是转换生成语法,还是功能语法,它们都关注语言中的递归现象。在国内,关于语言递归的研究已经有十二年,其研究结果对于深刻认知语言现象、全面把握语言规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论文以2001年至2012年发表在各种外语核心期刊和各大院校学报上与语言递归研究相关的论文为探讨对象,对这些论文进行了宏观而具体的总结。下面分别从这些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2 研究内容

本文先以表格的形式从这些论文发表的年份、发表期刊、期号以及论文作者等几个方面总览一下国内十二年来关于语言递归的研究情况:

2.1 国内语言递归研究论文总览

注:后面加*号的期刊即为核心期刊。

从以上表格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国内关于语言递归的研究始于2001年,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钱冠连教授以《语言的递归性及其根源》为题发表在《外国语》上的论文为开端。而沉寂了四年后,2006年开始外语界又就语言递归现象展开了研究,公开发表的论文有五篇之多,可见该话题四年之后逐渐引起了学者和教师的兴趣,其中,这五篇论文里面有两篇发表在外语类核心期刊上,这说明其研究成果和论文质量渐渐受到了业内的认可和肯定。此后,每年都有关于语言递归的论文公开发表。

该表格宏观而直接地为我们展现了学界自2001年起十二年来就语言递归进行研究的基本情况。下面,本论文就具体地阐述一下这些相关论文的研究内容。

2.2 研究内容

国内对语言递归的研究时间还不算长,但是研究内容基本涵盖了语言递归理论框架下的主要问题。按照十二年来国内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的内容与性质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第一种是探索介绍性质的,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钱冠连教授于2001年发表在《外国语》上的论文《语言的递归性及其根源》为代表。在他的论文中,作者旨在将语言的递归性这一语言学术语引入国内,钱教授创造性地指出并说明了语言的递归性(recursiveness)和语言的任意性与线性一样,是语言的根本性质之一,他第一个定义了语言递归性,即“语言结构层次和言语生成中相同结构成分的重复和相套”(钱冠连,2001:10),接着作者揭示了语言递归性的根源:宇宙全息律(宇宙的递归结构)。2006年,詹全旺在《语言递归的层次与方式》一文中结合具体例子探索了语言递归的三个层次,即短语递归、句子递归和语篇递归,接着,作者仍旧结合实例介绍了三个层面上的三种递归方式,即并列递归、从属递归以及并列从属递归。詹全旺的论文是对语言递归现象的进一步探讨和分类。2009年,杨烈祥在论文《论语言的递归机制》中,着重介绍了语言的“递归机制”(recursive devices),这一术语在前面提到的钱冠连教授的论文中也有所提及,不过杨烈祥的论文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值得注意的是,该论文还指出了递归基础,认为“生成语法中的语言递归性首先是建立在语言具有离散无限性的观察之上的。语言的离散性是指可以将意义按不同的方式进行无限重复、内嵌和合并等操作。从而生成意义不同的、结构更复杂、形态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以表达人类最细微、最复杂的思想。”(杨烈祥,2009:134)“除离散性外,语言递归的另一个根源是语言的梯级性(hierarchy),或者说语言的非线性(non-linearity)结构。”(杨烈祥,2009:135)杨烈祥论文中的观点跟钱冠连教授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他们一致认为“语言整体上的递归性和局部上的非递归性”(钱冠连,2001:8)是对立统一的,“语言中存在着局部非递归成分,但并不能改变语言递归的本质属性。”(杨烈祥,2009:136)

第二种是论述比较性质的,如代天善(2006)在《生物进化语境下的语言递归性——评乔姆斯基、杰肯道夫等人的语言机能进化观》一文中评述和对比了生物进化语境下对语言机能的研究中两种对立的观点:以豪泽、乔姆斯基和菲奇等学者为代表“提倡”的“唯递归性假设”(1)(the recursion-only hypothesis)以及以杰肯道夫和平克等另一派学者为代表提出的“语言适应性假设”(the language-as-adaptation hypothesis)。同年,代天善(2006)又发表了论文《唯递归性假设语境下的语言相对论》,该论文阐释了语言相对论(又称萨皮尔-沃尔夫假设“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跟“唯递归性假设”之间的关联和二者互补互济的关系。代天善(2006)在另一篇论文《语言递归性与语言相对论》中从语言哲学的角度阐述了语言递归性和语言相对论(language relativity)的关联,论文认为,虽然“语言相对论关注语言的多样性。生成语法研究语言的普遍性”(代天善,2006:18),但是“语言的多样性和语言的同一性并不矛盾,它们构成了一个问题的两面”(代天善,2006:18),“(从语言递归性的视野看语言相对论)生成语法对纷繁的语言现象剥离得越透彻,语言变异的成分就显露得越明显,语言相对论的成因就越容易定位”(代天善,2006:13)。正如论文结论中所说,“语言递归性和语言相对论,它们看似矛盾冲突,实际上互相补充,互相支持。它们在不同的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了我们对人类丰富多彩的语言现象的理论认识。”(代天善,2006:18)另外一篇归入此类的论文是杨烈祥于2012年1月发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上的《唯递归论的跨语言比较评述》,作者从语言理论和语言行为等方面综述了有关唯递归论(recursiononly claim)和语言递归性的跨语言比较研究,还讨论了语言演化研究的生物要求,最后得出结论“不管怎样,唯递归论极大地促进了语言学的跨学科研究,也极大地促进了生物语言学和语言演化研究的发展。可以预见,这是语言学未来的重要学科发展方向。”(杨烈祥,2012:62)

第三种是阐发解释性质的,这一类中的论文与第一种中的论文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纯粹是对语言递归现象的演绎和说明,比如在《语篇结构中的递归现象》这篇论文中,作者通过考察不同语域语篇的结构模式及实际语篇,结合汉语和英语中的语言现象,发现“功能句法中讨论的两类递归(线性递归和嵌入递归)同样存在于语篇结构中”(王勇、黄国文,2006:288),论文的结论是“递归是语篇结构中较为普遍的现象……语篇结构的递归性具有可选性和理论上的无限性两个特点,这使得实际语篇的结构既有一定的基本规律又富于变化。递归性能够帮助我们透过表面上的纷繁变化把握语篇的基本模式和变化规律,这对语篇理解和说出/写出合乎规范的语篇都会有所裨益。”(王勇、黄国文,2006:294)另外三篇同类的论文是傅志海的《语篇结构分析中的递归现象透视》(2007)、《递归现象在语篇中的体现》(2007)和《语篇结构中的递归性特征和意义分析》(2008),他的这三篇论文大同小异,都结合例子解释了语篇结构(分析)中的递归现象,归纳了其特征,指出了其意义。还有一篇是田正玲和赵震红(2007)的《语言的递归性在直接成分分析法及转换生成语法中的体现》,这篇论文主要从句法的角度举例论证了理论语言学中直接成分分析和转换生成语法中存在的语言递归现象,作者通过讨论,发现“直接成分分析,以及转换生成语法具体的转换示例,都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递归性。直接成分分析法重在体现短语结构的重复使用,转换生成语法则体现了短语结构的重复、句式重复和镶嵌(或相套)。语言的无限创造性要依赖于语言的递归性,语言的递归性使人们表达思想,进行交流成为可能。”(田正玲、赵震红,2007:274)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归类于第三种性质的这五篇论文基本上是结合例子从语篇或句法角度对语言递归性进行的阐释。

第四种是应用创新性质的,以罗树林的《试论语言递归机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2011)为代表,尝试将语言递归性运用到汉语言教学中,作者在钱冠连(2001)、詹全旺(2006)以及杨烈祥(2009)等人对语言递归性做出的定义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语言递归”定义:“语言结构单位和语言结构规则的重复或相套”(罗树林,2011:58)。作者解释道,“语言结构单位包括语音、语义、语法这三个要素系统。”(罗树林,2011:58)“语言结构规则也就是语法规则系统,可以分出词法规则和句法规则两大子系统。”(罗树林,2011:58)该论文创造性地把语言递归分为“语音递归、语义递归、语法递归”三类,突破了以往递归研究仅限于“语法递归”的局限。论文考虑到汉语言的固有特性,结合实例提出语音递归中有声母递归、韵母递归和声调递归等类型,语义递归包括同义递归、反义递归、类义递归等形式,而语法递归中包含语素递归、词语递归、短语递归、句子递归这四个方面。除了短语递归、句子递归(以及语篇递归)在其他学者的论文中有过讨论外,罗树林的论文中提到的其他“X递归”都是第一次出现。这篇论文还分析了语言递归机制的特点和作用,指出了它在对外汉语教学应用过程中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同属于这一范围的论文还有凌永刚的《论递归性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2012)及《论递归性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2012)。

第五种是批判质疑性质的,代表性论文是叶友珍(2012)的《论“唯递归性假说”的无效性》,作者从“唯递归性假说”术语的提出、“递归机制”的来源、生物比较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等方面论证了“唯递归性假说”的无效性。作者以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通过论证得出的结论是“将‘递归性’作为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的唯一区别性特征有失偏颇,‘唯递归性假设’是无效的。”(叶友珍,2012:131)很显然,叶友珍论文得出的结论是对“唯递归性假说”这一提法的质疑和对其合法的理论地位的辨伪。作者写这篇批判性的论文的初衷是告诫人们“如果不假思索地接受这一‘假说’,不仅是对Chomsky等人的误读,也会产生错误的研究导向。”(叶友珍,2012:131)笔者认为叶友珍这种敢于质疑、不人云亦云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需要注意的是,她的论文只是论证了“唯递归性假说”这一概念的无效性,并没有否定语言的递归性和递归机制。反过来思考,论文作者对该假说(这一概念的总结者为Pinker和Jackendoff)的质疑正是对Hauser、Chomsky和Fitch等学者关于生成语法中语言递归性研究成果的支持和认可。

3 研究意义

总体上,这些论文的研究意义可以分为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下面分别来说明一下:

3.1 理论意义

整体上看,作为学术论文,这十三篇论文都有较强的理论意义,比如钱冠连(2001)的论文第一个将语言递归性这一术语引进和介绍到国内,为国内语言学界和语言教学界进一步对该语言现象进行探索和研究奠定了基础,为人们深刻地认识语言的规律和现象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詹全旺(2006)、杨烈祥(2009)等人的论文对语言递归层次和方式以及语言递归机制的探索和讨论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语言的本质,认识语言和世界的关系,在语言哲学研究中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

代天善(2006)和杨烈祥(2012)将语言递归研究与语言相对论、语言进化论或者与生物语言学、语言进化研究相结合,极大地语言学研究的跨学科、跨领域发展,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丰富了研究的范围。

王勇、黄国文(2006)、傅志海(2007、2008)以及田正玲、赵震红(2007)的论文则有助于我们理解语篇结构中或直接成分分析及转换生成语法中的语言递归现象,同样有利于我们认识语言现象和语言规律。

罗树林(2011)的论文则大胆地对语言递归性进行了理论创新,结合汉语固有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提出了“语言递归”新的定义,对其种类进行了新的划分。这为我们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有很大的启发意义。而叶友珍(2012)论文中的论证和剖析则有助于我们从理论层面正确解读Chomsky等西方学者在生成语法中展现的关于语言机能和语言递归性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

3.2 实践意义

国内对语言递归性研究的这些论文的实践意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八点:

(1)语言递归性的巨大意义甚至是全部意义就在于允许人们用少量的句型生成无限多的句子;(钱冠连,2001:8)语言递归层次与方式的研究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语言的本质,摸清了短语、句子和篇章生成的规律在实践上对计算机语言的开发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詹全旺,2006:62)

(2)唯递归论概括了句法无限性的特征,是MP(2)的延伸和发展,使语言学研究最终成为生物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杨烈祥,2009:136)

(3)跟过去纯粹思辨性、理论性的交锋相比,这场争辩(3)在结合自然科学研究方面是一个重要的跨越;(代天善,2006:74)

(4)从递归性入手,我们可以透过表面上的纷繁变化把握语篇结构的基本模式和变化规律,有裨于理解语篇和生成合乎规范的语篇;(王勇、黄国文,2006:288)

(5)语言的无限创造性要依赖于语言的递归性,语言的递归性使人们表达思想,进行交流成为可能;(田正玲、赵震红,2007:274)

(6)语言递归机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合理运用能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它同样可以用于指导语言教材的编写;(根据罗树林论文概括出)

(7)对语言递归性相关理论(诸如“唯递归性假说”)的合理质疑和有效论证及时纠正了错误的理解倾向,能够避免相关研究往错误的方向发展。(由叶友珍论文归纳出)

事实上,理论与实践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没有十分明晰的界限,任何理论都需要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把它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接受修正、检验和完善。所以,这些有关语言递归的论文的研究意义虽然在本论文中被分解为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但是无论是理论意义还是实践意义都需要更多的学者继续去发现、论证和发展。

4 国内语言递归研究论文中存在的问题

国内有关语言递归的研究起步较晚,十二年来,语言学界对它的相关研究取得了诸多学术成果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面:

首先,关注语言递归这一语言学现象(主要是在生成语法和功能语法的范畴下)的学者仅限于有限的十几位学者或老师,尤其是知名的学者更是寥寥无几。当然,这其中有研究兴趣等主客观影响因素,但是目前这种状况说明国内学术界对语言递归的关注还远远不够,亟待更多的研究者在这一领域继续展开探讨。

其次,从论文所发表的刊物上看,国内就语言递归研究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数量占所有发表在期刊学报上的论文数量的比重偏低。十七篇论文中被核心期刊收录的只有七篇,仅占41.1%。(详细情况参见前文表格。)就该话题进行研究的高质量的论文需要在各位学者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保质保量地多多发表。

再次,从时间跨度上分析,国内对语言递归研究的时间连续性较差,继2001年钱冠连教授的论文《语言的递归性及其根源》发表四年后才有其他学者接着于2006年就语言递归研究发表出论文,随后几年,在2008至2010年间对语言递归的研究差点出现“断层”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表明国内对语言递归的研究情况尚不稳定,还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

再者,这些论文中,大多数论文的内容是一脉相承而又相互独立的,即其主题都是对语言递归及其现象的阐释和说明,同时,后续论文又是对先发表的论文观点的补充和发展。然而,个别论文存在着剽窃现象,其论文内容将前人论文中的观点“拿来”后,只是将例子稍作更改便直接投稿发表出来,而参考文献中却隐去了所参照的论文,无疑,这种做法是对前面学者学术研究成果的亵渎。

此外,有些论文里提出的一些新的术语尚待考证,典型的如罗树林(2011)在其论文中提出的“语音递归”、“声调递归”、“语义递归”等概念,它们是否能够站得住脚,能否经得起其他学者的推敲和实践的检验,这都需要我们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证。其实,正如王勇、黄国文(2006)所指出的“到目前为止,系统功能语言学对递归性的研究主要在句法方面,实际上递归现象还存在于其他层面上,如时态系统和词组/短语的结构中。”(王勇、黄国文,2006:289)所以,确切地说,罗树林提出的新的概念术语是针对于汉语教学而言的,而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是否在英语等西方语言的各个系统中也存在着“语音递归”、“语义递归”等现象。

最后,国内关于语言递归研究的论文纯理论性的东西大量存在,在与现实的结合方面有所欠缺,虽然也有少量论文提到了研究语言递归的实际意义,比如詹全旺(2006)指出,对语言递归层次和方式的研究对计算机语言的开发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罗树林(2011)认为语言递归机制运用到教学中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但是这两篇论文的相关论述都只是一笔带过,并没有说明那样说的原因或说明究竟如何将其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因此,我们需要在对语言递归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加大对这一理论与现实生活和语言学习或教学的结合,使其更好地为语言学实践服务。

5 研究趋势及建议

纵观十二年来国内就语言递归进行的研究,尤其是最近几年来的研究情况,笔者发现其研究的发展方向如下:

第一,语言递归研究与其他学科领域诸如生物语言学、语言进化研究相结合,推陈出新,在不同理论观点的糅合与碰撞中实现理论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语言递归研究与语言实践尤其是语言教学实践相结合,走理论指导实践,一切为实际服务的研究路线。

第三,语言递归研究延续纯理论研究的路子,继续探讨和认识一些理论研究的盲区,比如递归场、时态系统中的递归现象,以及除了在短语/词组、句子、语篇层面上有语言递归的存在之外,语言系统中是否还有其他层面上的递归?

虽然关于语言递归的研究在国内开展的时间并不长,仍然有上文提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存在,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它们也为国内学者老师们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指明了研究方向。

6 结语

本论文从国内语言递归研究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以及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近十二年来国内学者老师对该话题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其研究趋势,并提出了一点儿建议,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关注并继续对语言递归进行研究,发表出更多高质量的研究论文,为进一步认识语言现象、深入揭示语言规律、更好地服务于语言学实践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要:本论文在对十二年来国内语言递归研究进行梳理和综述的基础上,回顾了其研究特点和研究意义,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然后预测了其研究的方向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通过这篇论文的反思吸引更多的研究者加入到语言递归研究的队伍中来,推动对语言现象的认识和对语言规律的揭示。

国内词块研究回顾 篇9

一、组织支持感的理论基础

1. 组织拟人化思想

组织拟人化思想最早是由Levinson (1965) 提出的, 核心思想是员工并不会把组织当作没有生命的机构, 而是赋予组织人的特性。组织代理人是组织的“化身”, 员工与组织代理人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员工与组织的关系, 员工会根据领导的态度与行为判断组织对待自己的方式, 进而决定自己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对待组织, 以寻求心理平衡。

2. 社会交换理论

Homans (1958) 在总结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交换理论, 该理论不仅包括传统的经济性交换, 同时吸纳了斯纳金的心理学理论, 特别重视社会性交换的作用。在Homans理论的基础上, Blau (1964) 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 并界定了社会交换的定义, 即当他人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发生, 当他人不再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停止的行为。社会交换强调的是心理方面的感知, 与经济交换有着严格的区别。

互惠原则是社会交换理论的核心原则, 这一原则认为当我们受到他人恩惠时, 应该给予他人积极的回馈。互惠原则会使得到别人帮助的人产生一种回报他人的责任感。这与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知恩图报”、“投桃报李”等是一致的。互惠原则强调若维持稳定的互惠互利关系, 交换双方都要有所付出。

二、组织支持感的概念

Eisenberger等人于1986年根据社会交换理论提出了组织支持感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员工在工作中形成的对组织如何评价他们的贡献及是否关心他们幸福感的知觉。Eisenberger等 (1986) 将这一基本观点称之为“知觉到的组织支持”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POS) , 组织支持感的概念由此得来。Guzzo (1994) 从心理契约角度对组织支持感进行了诠释, 根据他的观点, 组织支持感是心理契约中组织对员工的责任。这填补了先前的研究只单方面的强调员工对组织的承诺, 而忽略了组织对员工的承诺的局限。凌文辁等 (2006) 经研究发现了中国企业员工的组织支持感是个三维度结构, 并根据其结构特征将组织支持感界定为“员工知觉到的组织对他们工作上的支持, 对他们利益的关心和对他们价值的认同”。

综上所述, 国内外学者对组织支持感的界定基本一致, 几乎都采纳了Eisenberger等人的观点。所以本研究中的组织支持感也沿用此定义, 即员工对组织如何看待他们的贡献以及是否关心他们利益的整体感知。简而言之, 即“员工所感受到的来自组织方面的支持”。

三、组织支持感的结构维度与测量。

Eisenberger等 (1986) 首次对组织支持感的结构维度进行了研究, 开发了一个包含36个题项的单维度量表。经过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组织员工样本的验证, 都表明该量表的信度良好。但由于原量表题项较多, 多数学者采取的是从中抽取17个或更少的因素载荷较高的题项作为组织支持感的测量工具, 正是由于原量表是单维度量表且具有很好的内部信度, 所以较少题项的量表并未出现问题。凌文辁等 (2006)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对企业员工的组织支持感结构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中国员工的组织支持感是由工作支持、员工价值认同、关心利益三个维度构成的, 并开发了包含24个题项的量表。

中国学者对组织支持感维度的探讨都表明中国员工的组织支持感是个多维结构, 这丰富了组织支持感的内容。凌文辁等 (2006) 编制的量表在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信度和效度都表现良好。

四、组织支持感的前因变量

1. 组织公正

Cropanzano等 (1997) 将程序公平分为社会和结构层面:社会层面的公平也被称为互动公平, 主要是指人际关系、信息交流等;结构层面的公平是指组织让员工参与决策的制定等。Rhoades等 (2002) 从这两个层面探讨了程序公平与组织支持感的关系, 发现这两个层面的公平对组织支持感具有同等促进作用。该研究证实了人际公平、信息公平也是组织支持感的重要影响因素。

2. 上级支持

上级作为组织的代理人担负着评估员工绩效的责任, 员工将是否受上级的赞赏作为组织支持的重要指标。Eisenberger等 (2002) 发现上级的支持有助于组织支持感的形成, 并且组织支持感在消极的上下级关系与员工离职之间起到了调节作用。如果上级认可员工的工作, 关心他们的福利, 就会增强员工的组织支持感, 进而减少离职率。这种良性互动会使上级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更密切, 组织支持感也随之累积增加。

3. 工作条件与报酬

组织对员工贡献认可的最明确地表达方式就是薪酬福利与晋升, 这是人力资源管理采取的最基本的措施。组织的加薪、晋升决定会增强员工的组织支持感, 但所有员工都享有的福利待遇则与组织支持感无关。培训被看作组织对员工的一种投资, 也可以增强组织支持感。工作保障也是组织支持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经济萧条的时期表现的更为明显。

Eisenberger等 (1997) 发现高工作自由度的员工有着更高的组织支持感, 有利的工作条件对组织支持感起着促进作用。这种工作自主性包括员工自己制定工作计划、安排工作进度等。组织授予员工自主权, 向员工传达了一种被组织信任的信号, 进而可以增强组织支持感。超负荷的工作, 角色模糊以及角色冲突都会引发员工的角色压力, 员工认为与工作有关的角色压力是组织可控的, 所以组织若不采取解决措施便会降低员工的组织支持感。

综上所述, 组织公正、上级支持、工作条件与待遇是影响组织支持感的三大主要因素。首先, 组织公正特别是程序公正赋予了员工参与决策制定的权利, 这种民主管理方式从规章制度上增强了员工的组织支持感。其次, 上级支持优化了上下级关系, 即使员工受到组织的不公正待遇, 员工感知到的上级支持仍会促进组织支持感的产生。最后, 工作条件与报酬在一定程度上对组织支持感也有促进作用, 但相比前两个因素其作用最弱。尽管报酬是表达组织对员工价值评价高低的显性因素, 但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外部压力, 过度的考核压力会降低组织支持感。

五、组织支持感的结果变量

1. 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

Stinglhamber等 (2003) 根据互惠原则分析了组织支持感对组织承诺的作用机制。首先, 组织支持感会增强员工对组织的责任感, 关心组织利益, 进而增强对组织的承诺来回报组织;其次, 组织支持感通过满足员工的尊重、信任、价值认可等情感需要来增强员工的情感承诺;最后, 由上级支持或与同事之间的互动产生的组织支持感还可以使员工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这些积极情绪会增强组织承诺。Riggle等 (2009) 对组织支持感、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发现组织支持感对组织承诺及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显著。

2. 工作投入、任务绩效

工作投入反映了员工对工作的认同及兴趣, 对工作的胜任能提高员工对该项工作的兴趣。员工受到上级及同事的认可与赞赏, 使员工感知到自己能很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进而可以提高工作投入。Myoung (2013) 证实了组织支持感与工作投入正相关。根据互惠原则, 组织支持感可以使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 做好本职工作, 进而提高任务绩效。Neves等 (2012) 经研究发现组织支持感在管理沟通及员工角色内绩效、角色外绩效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并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他认为这是由于管理沟通给员工传递了组织关心员工福利及重视员工贡献的信号, 所以能够对员工工作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

3. 组织公民行为

组织支持感反映了员工感知到的组织关心及重视, 当员工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时, 会产生积极的工作态度及行为, 他们更愿意为组织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等自发行为。员工得到组织支持后能增强对组织的责任感, 并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员工会以减少缺勤、实施利他行为来回报组织, 所以组织支持感对组织公民行为有促进作用。Millissa等 (2013) 经过实证研究发现, 组织支持感在人际公平、信息公平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着调节作用, 组织支持感可以促进组织公民行为。

4. 怠工、离职倾向等消极行为

Eisenberger等 (1986) 经实证研究发现, 组织支持感可以减少怠工, 并且发现组织支持感对怠工的抑制作用在具有较强交换意识的员工身上表现的更为明显。皮永华 (2013) 经研究发现组织支持感与员工越轨行为显著负相关, 组织支持感可以有效地减少工作场所攻击、破坏财物等行为。

组织支持感较高的员工感知到的工作压力较低, 组织支持感通过员工感知到的物质及精神支持, 使员工以一种积极的情绪工作, 从而可以缓解由于压力过大带来的消极情绪及不良行为。同时, 组织支持感会增强员工的组织认同感与责任感, 将自己当作组织的一份子, 进而可以减少离职、怠工、撤退等消极行为。

六、研究述评及展望

通过对组织支持感国内外研究的回顾, 可以看出组织支持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学者们对组织支持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前因变量及结果变量的探讨。但目前组织支持感的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 (1) 员工的个体特征会对组织支持感产生影响, 但这方面的研究极少; (2) 组织支持感与任务绩效之间的关系仍有分歧, 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直接关系还需进一步验证; (3) 组织支持感能有效的减少怠工、离职等行为, 但与反生产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学者的关注; (4) 对于组织支持感的研究多集中在员工个体层面, 这些结论是否同样适用于团队层面还需进一步验证。 (5) 相对于国外研究来说, 我国对于组织支持感的研究还很不充分。诸如此类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以后的研究应该在这些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Eisenberger, R., Cummings, J., &Lynch, P.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discretionary treatment and job satisfaction[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7, 82 (5) :812-820.

[2]Dogan, U., Ayse, B.O.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The Mediating Role of Organization Based Self-Esteem[J].Dokuz Eylul Universitesi Iktisadi ve Idari Bilimler Fakultesi Dergisi, 2010, 25 (2) :85-105.

[3]Myoung, S.K.Effects of Hospital Nurses'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on Job Involv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J].J Korean Acad Nurs Adm.2013, 19 (4) :480-490.

[4]凌文辁, 杨海军, 方俐洛.企业员工的組织支持感[J].心理学报, 2006, 38 (2) :281-287.

国内词块研究回顾 篇10

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理论基础是20世纪兴起的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有Kumaravadivelu,Prabhu,Alwright,Stern,Freeman等,其中,Kumaravadivelu被认为是后方法教学思想的理论集大成者。他奠定了“后方法”的理论基础,创建了后方法的三个参数,同时为了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Kumaravadivelu创建了后方法的宏观策略框架。

外语教学“后方法的概念”由但巍于2004首次引入我国英语教学界。随后胡亦杰、董金伟、陶健敏等一大批学者对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诠释。迄今,已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0余篇,研究范围涵盖了外语教学的诸多方面。但同时不难发现,该领域的研究依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能够清晰了解近十年来我国外语教学界在后方法领域研究的状况及优缺点,本文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基于2004年到2014年十年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对国内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研究进行了回顾。

二、国内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的萌芽、引介和发展

1.国内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的萌芽阶段

在这个阶段,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还没有以术语的形式传入中国。此时我国教学界痴迷于寻求“最佳外语教学法”,但仍然不能改变中国外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局面。于是,对引进的外语教学法的反思与批判之声逐渐浮出水面。刘润清在《论大学英语教学》指出:“脱离具体情况去讲哪一种方法最好不是科学态度。”进入新世纪以来,诸多学者(王才仁,2000;周季明,2008等)都指出各种教学流派或理论都有其优缺点,没有哪一个理论能够兼顾教学的方方面面,应该将各种教学法或理论的优点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尽力去适应具体教学中形式多样的教学需求,满足学生个性的学习要求。

2.国内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的引介阶段

据中国知网(CNKI)资料显示,但巍首先将“后方法”的概念引入国内;董金伟译介了Kumaravadivelu《理解语言教学—从方法到后方法教育思想》一文,译文结合外语教学详细介绍了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的特征、要素及后方法教育思想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总体来看,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国外相关研究的介绍和引进阶段,无论从深度和广度来看,都是很有限的,但是对“后方法”教育思想的引进,无疑在我国外语教学方法论大行其道的形势下,撕开了一道口子,让人们对教学法的种种质疑和不满终于有了一定的思想理论基础。

3.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的本土化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无论从应用的广度还是在理论研究的深度上都有所发展。就广度而言,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引进之后,迅速引起国内学者的响应。迄今,有关于外语教学“后方法”的研究文章超过300多篇,文章主题或内容几乎涵盖了外语教学的方方面面。如蒋武林、吕晨阳,王平、王朝辉等将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应用于英语教学或视听说课程中,取得较满意的效果。邓秀娥论述了教师在写作课中的角色问题和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在写作课中的应用。邓志辉、郑玉琪等学者从不同维度讨论了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对外语教师发展和教师教学理念影响的问题。张娟、熊菊香,门群等分别从语音教学、阅读教学、词汇和语法等教学方面讨论了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陶健敏等讨论了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取得的效果。项超婕、龚海平等进一步将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与中国外语教学实际相结合,进一步发展了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

在深度研究方面,总体而言,还处于理论探讨阶段,并无重大理论突破。首先,在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引入中国之初,就有学者呼吁“在引进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流派时候,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考虑在我国的各种适应性因素,绝不可以盲目照搬,人云亦云”(郭晓静,2007:58);“对待多元化的学说和流派不能极端的全部接受或者全部否定的态度”(成晓光,2006:63)。我国学者在深入分析了kumaravadivelu主张的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和各种传统外语教学法后,认为外语教育家们所持的“方法已死”的主张太过于武断,“事实上,大部分一线教师在课堂上仍在使用着某(几)种教学方法或深受其影响等”(董金伟,2008:99)。胡亦杰认为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是对传统教学法的继承和超越。在对“方法”的质疑与反思背景下,一些外语教学实践家开始了外语教学法的本土化实践。如包天仁教授在二十多年研究基础上所创立的四位一体英语教学法;张思中先生经过数十年的教学实践,创造出以“适当集中、反复循环、阅读原著、因材施教”16字为核心的张思中教学法;李阳的疯狂英语等。尽管外语教学广受质疑,并且有诸多本土化的外语教学法诞生,但这些本土化的外语教学法要么是对传统教学法的折中,要么就是多种教学法的综合,并未完全跳出“方法”的束缚。

从上文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其一,我国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的研究从引介阶段开始就重视对外来理论的批判性的思考。其二,理论结合实际,用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来分析我国本土外语教学法,探讨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在中国本土化的问题。其三,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的广泛性。关于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的研究包含了语言教学的方方面面:从小学英语到研究生英语;从职业中专、独立学院、高职高专到本科院校;从商务英语到对外汉语;从听说读写译到语音,语法和词汇;从教师培育到学生学习策略,应有尽有。

三、研究的不足及评述

总体来说,我国学者关于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分别从外语和二语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既有引进和借鉴国外研究成果,更有基于本土特色的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研究;既有理论探讨,又有实证研究。但后方法毕竟是一种新的外语教学理念,在国内的研究仅仅十余年时间,目前关于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的研究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第一,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诞生于二语教学的环境,而我国主要是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环境。在外语教学环境中照搬二语教学理论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另外我们发现部分研究把二语和外语混为一谈,概念使用比较混乱。第二,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是一种宏观上的“教学思想”而非具体的、用以课堂操作的“另一种教学方法”和规则。第三,我国学者关于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Kumaravadivelu的后方法思想上,较少综合论述后方法思想,导致研究理论深度不够,很多研究流于形式。第四,理论探讨远多于实证研究。

四、结语

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是外语教学发展中的一次理论突破,它第一次明确对外语教学的“方法”论提出了挑战,否定了外语教学存在“最佳方法”的偏颇观点,打破了教师和理论家在外语教学系统中的层级关系,主张“教师赋权增能”构筑适应具体教学的“教师理论”,从而将外语教学从方法时代带入后方法时代。我国的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虽然起步较晚,目前的研究进展固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总体上来说还是进步。

摘要:国内关于外语教学中的“后方法”研究和应用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成果丰硕,研究范围包含了外语教学的诸多方面,但同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如研究的深度有待提高、理论研究多于实证研究、术语使用的混乱等。有必要将十年来我国外语教学界后方法的研究加以回顾和总结,为今后该领域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材料。

上一篇:一次突发事件下一篇:城市美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