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美学研究论文

2024-08-22

文艺美学研究论文(共6篇)

文艺美学研究论文 篇1

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 在这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最值得中国人骄傲和自豪的不是有多少伟人拓展了多少疆土, 也不是海纳百川地吸引着“万邦来朝”, 更不是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发明了诸多创造性的物品, 而是数千年的沉淀和积累, 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非物质财富, 特别是古代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发现、创造出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是能够永远镌刻在历史长柱上不会被磨灭的重要铭文, 是历史长河永无法冲刷掉的珍珠。而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 古代中国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文艺理论, 这些文艺理论中所包含的美学属性, 直到现在仍然能够引导我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 也为我们寻找真善美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虽然说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不是我国开创的, 但是纵观整个古代史特别是中国古代文艺史, 却无处不包含着美学的精神, 无处不体现着美学的价值。在当前全球范围内政治环境趋向平稳、经济发展平稳前进的情况下, 作为文化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美学在现今又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很多专家和学者认为, 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中的美学特征是一以贯之的, 其中并没有断裂, 是一直延续到现在的, 所以我们当前研究美学, 需要对古代的文艺理论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 尤其是美学是西方开创的学科, 我们要想摆脱这门学科西方文化对我们的影响, 就必须从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提炼美的价值, 以引导我国在未来美学的发展和进步。

一、相关概念综述

一提到文艺, 人们总是会想起文学, 实际上从字面上我们就能够较为清晰地把握文艺的概念———即文学和艺术。文艺是人类发展到了不必为生存而忧愁、不必为物质生活而烦恼的阶段时自然产生的,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必然会诞生的, 对生活的高度提炼和升华。当然, 在大多数情况下, 人们提到文艺主要代指的是文学, 但实际上, 广义的文艺包括文学、表演、绘画、音乐、书法、舞蹈等等多个层次多个领域的不同内容。文艺理论是文艺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它主要研究的是文艺的本质、特征、过程、规律以及作用等等。如文艺的概念一样, 文艺理论往往代指文学理论, 但是严谨地说, 文艺理论绝不应当只包含文学的内容而忽视了其他与文学地位相当的多项内容。在本文中, 所有的文艺理论都不仅仅指文学理论, 也包含了其他文艺类型的理论, 当然, 基于文学在古代文艺史中的特殊地位, 文学理论依然是文艺理论最重要的核心内容。上述概念的分歧并不是文艺这一概念诞生伊始就有的, 而是伴随着美学的诞生和发展, 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从文字和文学中探寻美的价值和精神, 人们开始从更加广泛的范围内探索。例如中国现当代著名的美学研究专家周来祥先生和胡经之先生就不约而同地在倡导文艺美学的发展同时, 也主张将文学和艺术看做一个整体去进行美学的研究, 而不要将二者孤立开来。

而提到了文艺理论, 并且想要研究其中的美学属性, 我们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概念就是文艺美学。文艺美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文艺包含的美学性质的学科, 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最开始, 文艺美学作为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是包含在哲学学科之内的, 并没有脱出哲学这一学科的桎梏, 而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进行嬗变。20世纪前后, 美学、哲学都得到了空前的蓬勃发展, 此时美学逐渐独立出来, 从最开始对形而上的研究和重视转移到对文艺作品本身的关注, 最后与社会学相结合, 成为了兼具哲学、社会学、艺术学多重特征的独立的一门学科, 但是文艺美学又不能离开上述这些学科的任何一个, 它不依附但是却离不开上述基础学科的存在而存在。

二、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沿革

由于我们所要探讨的是文艺理论中的美学特征, 所以我们在讨论古代文艺理论的时候没有必要讨论纯文艺理论的历史发展, 而是要从包含有美学属性这一点来对古代文艺理论进行研究,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研究重点都是从文艺美学的视角去进行。提起中国古代文艺理论, 我们不得不提的就是春秋时期的“百花齐放”, 这个阶段为整个中国后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也成为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塑造的重要引子。这个阶段也是整个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开端和发源。我们将这一时期和之前的时期统称为先秦时期, 并且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都承继秦制的汉朝放在一起讨论, 总结为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孕育阶段———先秦两汉时期。之所以称之为孕育而非诞生, 是因为这个阶段的文艺理论不仅不完备、不成体系, 且并不独立。由于该阶段处于奴隶社会的土崩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 政治依然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文化、思想、美学研究不可能成为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是这个阶段的文艺理论却非常重要, 它不开创任何的文艺理论流派, 但是却为后世的美学和文艺理论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启蒙资源, 并且在这个时期形成并逐渐完善的儒家思想成为整个封建王朝的核心思想, 也为后来的文艺理论发展定下了基调, 所有后世的文艺都基于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进行, “仁”“礼”也成为文艺理论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开始到了奠基阶段。其实,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没有一个大一统的政权, 但是这个阶段之所以在中国政治史中占据重要地位, 恰恰是因为这个阶段的人的思想开始“解放”, 此时, 真正的文艺理论开始形成。当然, 我们这里所说的解放依然没有离开封建社会属性的限制, 但是相较于先秦两汉时期文艺是政治的附庸, 此时的文艺已经开始为个体服务, 真正“自由的”文艺理论开始形成。这个阶段最为著名的就是刘勰的《文心雕龙》, 这一部结构严谨、体系科学、论述详尽的文学理论专著即便放到现在都不能称之为凡品, 他细致地研究并论述了语言文学的美学属性和鉴赏规律。除了文学理论专著之外, 在这个阶段几乎每一个艺术的门类都得到了发展, 像“大音希声”的王弼, 不仅留下了音乐理论上的见解, 在文学、哲学上也有不低的造诣。这个阶段之所以称之为公认的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奠基阶段, 绝不仅仅是因为上述示例的文艺理论的出现和发展, 而是因为这些在文艺的各个分支领域出现的理论, 都成为了后世遵循的认同的“定理”和“常识”, 成为了不容置疑的理论, 这才是这个时期文艺理论奠基的真正理由。

而唐宋时期, 毋庸置疑, 作为整个封建王朝最兴盛的时期, 政治体制上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并且成为了“天朝上国”, 经济上封建经济蓬勃发展, 文化上更是将之前时期的文化进行了总结和发扬, 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发酵以后, “意象”和“意境”这一中国古代艺术理论成熟的标志开始兴起, 整个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审美情趣开始发生质的变化。这种追求相对抽象而并不具体的美的过程也让中华民族所有人的精神气质焕然一新, 整个中华民族在这个阶段都脱胎换骨。如果说唐宋之前的时期,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只是比西方发展地要早, 到了唐宋开始,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才开始比西方又早又好, 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也在这个时候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绝对的领先者。不必多说, 唐诗和宋词直到现在都是中国人民非常骄傲和自豪的瑰宝, 这些唐诗宋词成为中国古代文艺中最具代表性、对现代文化和文艺发展影响最大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丰富和深化阶段, 这个时候再也没有像唐诗宋词那样“平地起惊雷”的艺术形式诞生, 而是转而更加注重艺术与人的结合, 此时流行的元杂剧、小说、戏曲一方面将艺术走进千家万户, 而不是只有那些文学家所独有的财富, 另外, 此时的艺术形式开始注重人们的需要, 《窦娥冤》《水浒传》无不是伴随着人们精神的需求而诞生并得以广泛流传的。但是, 这个时期的文艺理论仍然是封建政治体制下的文艺理论, 并没有打破封建王朝的限制, 所以此时文学理论也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并没有完全地解放人性, 突出自我。

三、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基本内容

根据不同的研究派别和研究方法,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基本内容都是不同的, 如上文一样, 本文选取的是美学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对文艺理论中蕴含美的部分进行分析和论述。

(一) 从作品出发来看中国古代文艺理论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最核心的部分都是研究作品本身。对于文艺作品来说, 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去进行概括, 这三个角度分别是语言、意象和意境。

由于传统的研究都将文艺直接理解为文学, 本文则将文艺的范围扩大, 所以这里的语言不单单指的是文字语言, 还包括音乐、绘画中所有实质性的要素, 例如绘画的线条、色彩, 音乐的音色、音阶等等。换句话来说, 所有文艺表现形式中具有符号化的要素都可以纳入到本文的“语言”的研究范畴之中来, 我们更可以将其直接称为“艺术语言”就更加明了。艺术语言是文艺作品与人的思想碰撞的最直接的接触, 它成功地运用了最直观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人体感官, 直接调动人的感知对这些作品进行初步的认识, 所以从文艺理论研究角度上来说, 语言是作品的核心, 也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

除了语言之外, 意象和意境也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两部分既有区别, 也有相互联系之处。二者的相同点是相较于具体的语言, 二者都是抽象的, 是人们接触作品时看不见摸不着的, 是需要调动思维和想象去进行构建的, 但是二者也有本质上的区别。如果从范围上来分析的话, 意境的范围要比意象更广一些, 从抽象程度上来讲, 意境也比意象更为抽象。意象的概念起源已经无从考证, 但是我们从《周易》中已经可以看到关于意象的说法。不过, 《周易》毕竟还是一部玄学著作, 其中所述的意象也与文艺理论中的意象不同。而意境则是一种更加虚无、更加抽象和无法把握的境界, 意境是东方文艺所独有的事物, 也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十分重视的要素。

(二) 文艺的创造才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起点

作品固然是古代文艺理论的核心, 但是作品不是凭空出现的, 所以古代文艺理论研究整个文艺的出现到发展到成型过程, 不是从作品开始的, 而是从创作开始的。一般的创作过程本身并不是古代文艺理论研究的重点, 因为一般的创作过程即便不进行归纳总结, 不进行研究也能够让更多地人采用这种方法创作下去。所以古代文艺理论研究的重点是创作中的一些特例。例如参悟和神思。

参悟这个概念还可以等同于顿悟、感悟, 之所以用参悟这个词语, 是因为相比其他两个词语, 参悟更加强调了“参”的过程而非“悟”这一结果。“参”这一活动把客观物质世界和相对主观的文艺创作连接起来, 使整个“悟”的过程和结果有了实实在在的基础。当然, 只参不悟就不值得我们重视了, 参还需要一个结果, 那就是悟。文艺作品的创作者们通过参悟, 将自己的情感、观点都融入到文艺作品中, 参悟才算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很多重要的文艺作品并不是信手拈来, 都是要经过瞬时或者长久的参悟才能够达到。“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就是参悟之后才能够抒发出的情感。除了参悟之外, 在古代文艺理论中还有一个概念也是非常重要的, 那就是神思。神思既然能够担得起一个“神”字, 讲求的就是超越物质世界的限制, 文艺作品的创作者往往在特定的时间和场景下, 超越了当前的场景、超越了当前的时空、超越了当前的思维。从这个角度上来看, 我们可以看出神思是一种精神性的活动, 而不是创作本身的物质活动。并不是所有的文艺作品都有神思, 但是一旦创作者出现了神思的情形, 这个艺术作品无疑会比一般情况下创作出的作品要优秀得多。其实神思并不是一种纯意识的事物, 它其实是文艺作品的最高境界, 神思其实只有少数艺术家才能做到, 因为一旦进入神思状态, 个人与周围的物质世界、渺小的人与广阔的宇宙就形成了完美的统一, 此时, 才真真应了“天人合一”这一境界。

(三)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讲求接受

创作和作品都是创作者的事情, 但是不能够为大多数人所理解和认同的, 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称得上是好的文艺作品。好的文艺作品一定能够被人欣赏, 被人接受, 这才是文艺创作的最直接目的所在。如果不需要让大多数人接受和认同, 那只能称得上日记或者涂鸦, 绝不能称之为文艺。当然, 也有很多人的自传并不要求多数人认同, 但是人们往往能够从这些自传中获得内心的感悟,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 自传也是被人们广为接受的。

在古代文艺理论中, 文艺作品的受众需要从三个层次去接受作品, 分别是“观”“品”和“悟”。观我们很容易理解, 就是直接地感受。这里的观当然不仅限于用眼睛看, 还包括用耳朵听, 用其他器官去直接接触。从这个角度来说, “观”就是古代文艺理论中的鉴赏。通过直观的感受, 受众产生最基本的审美情感, 这个阶段是被动的阶段, 受众不需要去用自己的经历、情感、阅历和知识去评价, 只需要简单地、机械地了解“第一印象”即可。而紧接下来, 就到了品鉴的阶段了, 此时已经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文艺作品所要传达的表面内容了, 接受者已经开始要调动起全身心的功夫去进行感受和理解, 这个阶段对上文中提到的经历、情感、阅历和知识有关, 经历越丰富、情感越敏感、知识越渊博, 这个阶段得到的精神愉悦感就比其他人要更多。最后, 要达到“悟”的层面。如果说品鉴阶段还有不少人能够得出同样的结论的话, 感悟这个阶段就必须因人而异, 每个人根据自身的情况, 所感悟出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四、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美学属性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没有非常明确地说明要欣赏“美”, 认同“美”且将美学当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但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却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审美经验, 这些审美经验放置到现在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审美经验

首先, 文艺作品中带有哲学性。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本身也总是基于哲学的视角去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其实严格划分是应当划分到哲学学科内而不应当归于美学、文艺学或者其他学科的。特别是中国人在文艺创作时讲求一个“道”, 这就更让中国古代文艺作品中带有浓郁的哲学意味。当然, 这里的“道”并不仅仅指的是道家学说的“道”, 这里的“道”是一种殊途同归的, 凝结于文章、诗词、曲调、音乐、舞蹈、绘画中的, 是与整个文艺作品息息相关又处处体现美的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状态。

其次, 不同文艺作品之间具有共通性。其实这一点从其他的角度分析也能得出其为一个真命题。从政治和历史的角度去看, 整个封建王朝都没有摆脱封建体制, 在这种体制下诞生的文艺作品自然而然地带有非常明显的封建特征, 而整个封建王朝是以儒家学说为主线的, 所以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绘画作品, 即便向表达的是冲破藩篱的内心希冀, 却也无法逃开封建社会这一主题词。从这个角度来看, 整个中国古代的文艺作品其实是一个封闭的、完整的系统, 我们可以以“古代文艺作品”这一个非常大的概念去进行概括和总结, 就能够包含有非常丰富的内容。

最后, 文艺作品具有灵活性。文艺作品不是一成不变的, 否则现在也不会有唐诗宋词元杂剧、山水画田园画之分了。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对于文艺作品某一点研究史非常透彻的, 那就是中国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国家, 那么中国的文艺作品也是一种能够灵活变通并且不断向前发展以适应当时的时代发展趋势的事物。最开始, 在秦汉时期, 儒家学说刚刚起步, 佛学在此时传入中国, 道家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此后数千年内, 儒家学说成为主流, 但是佛学和道学却似乎从来没有没落过, 甚至于在特定的王朝内还超越了儒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而中国古代的文艺作品虽然没有泾渭分明的不同体系, 但是却根据当时学说的不同灵活地进行改变, 这样一种看起来很“功利”的方式却使得文艺作品百花齐放, 诸多不同形式和不同特点的文艺作品得以流传于世。

(二)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美学意义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美学意义不仅仅在于对中国古代文艺本身的鉴赏和发掘, 其更重要的意义是对当下的社会、当下的人们。在任何时代, 文艺都是人们离不开的东西, 即便在两次世界大战中, 各个领域的文艺作品也层出不穷, 从来没有断绝过。文艺作品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人身上, 只有被人认同, 让人感同身受的文艺作品才是优秀的作品,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艺作品。从这个角度来看, 文艺理论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首先,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能够促进当代美学和文艺学的发展。当前的社会是一个真正“美”的社会, 各种美的事物层出不穷, 各种美的人物摩肩接踵。整个社会光怪陆离, “美”成为了当代人自由的追求和向往。越是这样, 就越要明确美的概念、美的价值和美的界限。当代文艺发展可谓蓬勃发展, 专门从事文艺的人数比起古代来说简直是象蚁之别, 但是我们却没有底气说出当前的文艺发展已经远超古代的话语, 这是因为当前的文艺界良莠不齐, 很多文艺作品的质量堪忧, 再加上市场经济环境中人们对物质和金钱的追求, 文艺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的事情, 而成为了一件功利性的人们的生活附属品。研究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有利于人们重新认识何为真正的文艺, 何为真正的文艺作品, 有利于人们摆脱越来越功利的心态, 能够沉下心去了解什么才是当代人心中苛求的纯粹的文艺。

其次, 有利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可持续发展。当前世界范围内政治话语权和经济话语权已经不再是各国竞争的主题, 在全球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深入和凸显的情况下, 文化软实力近些年来成为全球范围内人们关注和竞争的重点内容。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数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优秀的文艺作品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多, 但是我们对这些文艺作品的了解和研究却是非常浅显的。而通过中国古代文艺理论, 我们能够更加直观和清晰地把握这些文艺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心态, 能够用更贴合古人的思想和精神境界去了解这些文艺作品在创作的时候处于什么样的心态, 这样我们才能够从这些作品中汲取更多的营养, 为未来我国的文化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五、结语

即便当前学界都公认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确是西方开创的, 但是东方美学特别是中国的美学近些年来的蓬勃发展也让相关专家学者发现, 中西美学的相互印证和解释才是未来美学能够得以长远发展的重要前提。世界上所有国家、所有人都有欣赏美、创造美、珍惜美的基本情感, 所以说美学是具有世界性、人类性的。当然, 我们不得不承认, 我国美学理论的发展相较于西方的美学理论来说发展是相对落后的, 但是相较于西方来说, 我国却具有很多得天独厚的条件, 其中相对完整并得以传承的古代文艺理论其实就是体系化的美学理论, 从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挖掘美学属性是可行且具有非常好的效果的。并且, 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是浩繁纷杂的, 是无穷无尽的, 即便经过数十年、数百年的研究, 仍然不能够详述其万一, 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是让人敬畏的。所以我们不可能将整个中国古代文艺理论肢解, 从中找出各个细节再进行系统的归纳, 但是我们只要从中选取一个角度, 就能够得出无数的结论, 就能够引领现代美学发展到一个难以想象的地步。并且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不断凸显, 西方哲学的一些观念对于解释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也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此背景下, 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对话、融合将不仅给未来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未来美学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对于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蓬勃发展也必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价值, 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道路, 绝对不是梦想, 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现实!

摘要:中华五千年发展过程中, 留下了数不尽的物质和非物质瑰宝, 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在传承过程中智慧成果和劳动成果的凝结。在这些传承中, 文艺美学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 对当前中华社会文化的发展仍然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可以说, 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是完整的、详尽的、科学的, 是真善美的, 所以研究其中的美学属性, 不仅对于未来中国的文化发展和承继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也有助于提升中国人的整体审美价值观念, 从而将带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因的文艺理论一代一代不断地传承下去。

关键词:文艺理论,古代文艺,美学属性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2]刘宗贤, 蔡德贵主编.当代东方新儒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3]黄念然.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文论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4]邬锡鑫.从“意象”到“意境”——中国古代文艺美学发展史的一条线索及其启示[J].中国文化研究, 1995 (10) .

[5]田淑晶.困境与出路:关于中国古代文艺美学范畴体系研究的思考[J].文史天地 (理论月刊) , 2012 (6) .

[6]张帆.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研究在当代的生命力[J].太远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09 (3) .

文艺美学研究论文 篇2

孔子和孟子,是生活在两个不同时代的思想大家。但是,无论是孟子本人或后世的名人学者,都认为孟子的许多思想是对孔子的继承和发展,譬如韩愈就认为存在着一个从尧舜到孔孟的道统,朱熹对此大致认同。

[1]198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即孔孟思想的共同点在何处、差异点在何处、是何种原因导致了这一系列的共同和差异。对此一系列的问题,前贤圣哲都做了一系列的探索,成果蔚然。但是毋庸讳言,许多学者还是停留在对孔孟思想本身的阐述上,对其中的差异和差异的原因还探索甚少。[2]

本文打算通过对孔孟两者在文艺领域的思想的异同及其原因做一些探索。

一、孔子的文艺思想

要了解孔孟文艺思想的异同就必须了解他们各自关于文艺的论述。其中,孔子对于文艺观点的表述主要见于《论语》一书,其主要的有 11 条。新出土的《孔子诗论》也有许多论述,但本文主要针对的是《论语》,因为《论语》流行千年,影响甚大。《论语》的 11 条如下:

1. 子贡曰: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告诸往而知来者。”( 《学而》)

2. 子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为政》)

3. 子曰: “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 《八佾》)

4.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八佾》)

5. 子夏问曰: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子曰: “绘事后素。”曰: “礼后乎?”子曰: “起予者商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 《八佾》)

6. 子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

7.“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泰伯》)

8. 子曰: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 使于四方,不能专对; 虽多,亦奚以为? ”( 《子路》)

9. 陈亢问于伯鱼曰: “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 “……曰: 学诗乎? 对曰: 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子路》)

10. 子曰: “辞达而已矣。”( 《卫灵公》)

11. 子曰: “小子! 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

在这 11 条中,从文艺与外在的关系上讲,大概包含着以下几个关系: 文艺与礼、文艺与修身、文艺与为政。从文艺的本身来讲,又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文艺的思想内容、文艺的表达、文艺的审美和文艺的功能。

具体来说,第 3、5、7 条阐明了“仁”“乐”“礼”之间的关系,其中“仁”是核心,人必须是“仁”才能谈“礼”和“乐”,而在“礼”“乐”的关系上又先“诗”而后“礼”再“乐”,这体现了孔子以人的道德为本的人生哲学观点。第 1、9、11 条则阐明了“诗”与修身的关系,孔子认为诗使人贫富得体,知识丰富,明白是非进退。这是因为“诗”中蕴含着许多正确的人生道理和人生经验,可以使学习者借鉴。第 8、11 条则具体阐述了“诗”与为政的关系,其中“诗”里的内容可以为行政、外交和事君提供借鉴。这些都是说明“诗”的外在关系,总体上涉及到了社会、政治、伦理等各个方面。那么为什么在孔子眼里“诗”的作用如此之大呢?

原来,在夏商时代和西周初期,主要的意识形态是以原始宗教为主。人们不仅狂热地相信着牛鬼蛇神,而且统治者也利用宗教文化对人民进行思想统治。夏商文化以巫文化最具代表性,这主要体现在流传下来的《周易》一书里。《周易》一书,便是原始宗教和人不断发展的理性相结合的产物,里面既有许多宗教性话语和标识,也有很多众人智慧的结晶。因此夏商没有多少诗乐流传下来,反而是宗教性着作《周易》流传了下来。发展到周初,随着分封制的推行,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自周公制礼作乐到孔子的克己复礼,旧的巫术宗教文化逐渐被取代,礼乐文化成了主流。也就是说,自西周开始中国进入了以礼乐为标志的理性文明阶段。”[3]

过去的神秘的巫文化已越来越不能担当起统治的合法手段,而从巫文化分化出来的诗乐又深受欢迎,当然是接替宗教活动的理想手段。当时非常盛行“赋诗言志”和“观诗”的风气则说明社会主流文化形式和实质上的新变。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周朝文化逐渐解体但是还非常流行。孔子本人志在复古,对周朝文化非常认同。“子曰: 齐一变,至于鲁; 鲁一变,至于道。”( 《论语·雍也》) 鲁由周分封,在春秋时期对周朝文化保留丰富。这句话的意思是周道失落而发展成鲁国的样子,鲁国文化衰落便变成了齐国的样子。实质是,孔子所追求的“道”即是周文化,他本人就曾大量阅读过周朝的各种文献典籍,而周恰恰是借助礼乐手段统治人民思想的朝代。所以孔子对诗的各种外在功能的关注便是自然的事。也可以说孔子是继承了周代文化中先进的理性部分。

至于孔子对文艺的内在认识,在第 2、4 条里,孔子认为“诗”的思想要做到“无邪”和“尽善”,即思想要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要求和标准。在第 6、10 条,孔子认为文艺的表达要做到思想和文辞的相得益彰,反对那种辞采过于华美和辞采过于质朴的文章。这也体现了孔子提倡中和之美的审美观。第 4 条也说,不仅要尽美,还要尽善,即文章的形式美需要有内容美来配合。在文艺的具体功能上,除开上文论述中的外在关系中的为政、修身、外交等功能,还有“兴”“观”“群”“怨”一说,即情感的兴起、呈现、交流和发泄的功能,这也体现了孔子功利性和情感性兼备的特点,还有学者因此甚至认为孔子主张“缘情说”.[4]

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孔子对文艺的内在认识是受其外在认识影响的。“诗”本来只是一种文艺的形式,但孔子在其思想、表达效果、审美标准和功能方面都做了一系列要求。其要求的思想纯正、文质相得益彰、中和之美和各种功利性和情感性的功能等等都体现了春秋时期特别是周代的文化特点。周代文化的核心便是“德”“仁”等观念,是讲人文理性的文化,是对夏商等狂热的巫文化的反拨和进化,它反对偏激提倡中庸,它更加关注历史、社会和人生,这些观念都在《尚书》里有所体现。孔子曾经声称自己是“述而不作”,并说: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八佾》) 所以说,孔子对文艺的内在方面的认识,从根本上受制于他的时代和他的人生历程。

二、孟子的文艺思想

与孔子不同的是,孟子是生于战国时代,孟子体现着新的时代精神,新的时代精神也召唤着孟子。关于孟子的文艺思想,主要见于《孟子》一书。如:

1、见于王曰: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王变乎色,曰: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 “可得闻与?”曰: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 “不若与人。”曰: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 “不若与众。”……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性同乐,则王矣。( 《梁惠王下》)

2、“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 “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谦于心,则馁类。……”“何谓知言?”曰: “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遗辞知其所穷。”( 《公孙丑上》)

3、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孟子·万章上》)

4、孟子谓万章曰: “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万章下》)

5、公孙丑问曰: “高子曰: 《小弁》,小人之诗也。”孟子曰: “何以言之? ”曰: “怨。”曰: “固哉!高叟之为诗也。有人于此,越人关弓而射之,则己谈笑而道之,无他,疏之也。其兄关弓而射之,则己垂涕泣而道之,无他,戚之也。《小弁》之怨,亲亲也。亲亲,仁也。固矣夫,高臾之为诗也! ”曰:“《凯风》何以不怨?”曰: “《凯风》,亲之过小者也; 《小弁》,亲之过大者也。”( 《孟子·告子下》)

顾易生先生在《孟子的文艺思想》一文中认为: “孟子的文艺批评,植根于其性善说与仁政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与民同乐、世俗之乐犹先王之乐的音乐美学思想; 养气与知言的道德、语言文辞修养道路; 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等诗文批评方法; 诗史一致以反映时代、批判政治的创作思想。”[5]

可谓概括精到。材料 1 讲的就是“与民同乐”和“世俗之乐犹先王之乐”,孟子生于战国时代,原来的周朝文化已基本解体,那些能享受音乐的阶层已由原来的奴隶贵族变成了地方诸侯和世俗的地主和士阶层,他们由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自己的情趣追求,因此对审美发生了新的追求,原来庄重的宗庙之乐显然不再适合他们的趣味。孟子看到了这一层,并明白音乐的产生是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故说:“世俗之乐犹先王之乐也。”但是他又从维护统治的立场出发,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以万民同乐为追求。

实际上是承认了贵族的享乐欲望,同时注意到普通大众也有这种欲望。材料 2,谈知言养气,孟子自称是一个卫道者,并豪言“舍我其谁?”他已经知道了道德与言语的关系,实际上养气即是不断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让自己的精神不断接近于社会上的伦理标准,这种接近功夫越足,则人的精神底气越足,越认为自己说的话就代表真理和大众的利益,进而就可能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各种语言进行辨别,所以便有了“知言”“养气”一说。材料 3,谈的就是“以意逆志”,即根据全文的整篇意图判断语句的意思,而不是断章取义。文章在经过各个字句组合之后,字句便具有了篇章情景的意义,就不能抽出来单独理解。材料 4 和5,谈的就是“知人论世”,作者和文章以及读者以及各自产生的年代,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作者的人生历程不同,人生历程的不同阶段以及所处的时代境地不同,文章的意义就不同。理解文章,就需要掌握文章产生的背景,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精髓所在。至于顾先生所说的最后一点,《离娄章句下》: “孟子曰: 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在这里,无论《诗》或《春秋》都是时代的产物,它们只不过是在时代的进程中承担起了相似的功能。就像前面提到的《易》《尚书》一样,都是当时人记载自己足迹和情感历程的载体,但也反映了文体的变迁。或许正是这样的变迁,文献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越来越明显,人们创作了越来越多的文章,对文献解读的能力要求才会越来越高。所以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孟子的“知言”“知人论世”“以意逆志”都是侧重对文献的批评和解读,这和孔子的“行有余力,则学文”( 《论语·学而》) 的观点不尽相同。但是,在孟子一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事实是,孟子十分强调人的内心。

6、“是心足以王”(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7、“《诗》云: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同上)

8、“权,然后知轻重; 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同上)

9、“曰: 无恒产而有恒心,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同上)

10、夫志,气之帅也; 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 “持其志,无暴其气。”……曰:志壹则气动,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公孙丑章句上》)

11、孟子曰: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 《公孙丑章句上》)

12、孟子曰: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离娄章句上》)

13、孟子曰: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离娄章句上》)

14、孟子曰: “仁,人心也; 义,人路也。”( 《告子章句上》)

顾先生讲孟子的文艺思想是“根植于性善与仁政”( 见上文) ,但在以上材料中不难看出,在孟子的眼里,“心”才是统筹万物的灵魂。人的一切活动都受制于人心,性善也就是心善,仁政就是行人心之政。

材料 6、7,讲“心”可以为国治民,统治者只要将心比心,将恻隐之心推广,就可以行王政,天下归心。材料8,讲心统筹着人对外界的认知。只要用心,就可以权衡万物,辨明万物。材料 9,讲心和财物的关系,讲明“恒产”可以使民有“恒心”,这进一步回应材料 6 的王政之心。材料 10,则讲人的修身,即心、志、气的关系,即修心的步骤、经过、方法和可能。结合上文论述的“养气”说不难看出,修心就是要加强人的道德修养,而道德是代表大众的认同,是社会的伦理和规范,人的精神境界如果不断接近社会大众的伦理,自己的底气就会越来越足,底气越足志向就会越来越坚定,志向越来越坚定,心就会越来越安宁。这样由外而内,把修身的外在行为内化为人的精神气质。在修身过程中,随着自身精神境界的提升,对其他的言辞的辨别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对其他言辞的辨别能力越强也会反过来坚定自己的志向。所以说,修心,定志,养气,知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那么为什么又可以知人论世呢? 这也是一个“心”的问题,材料11 就讲各种心对应各种性,所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和各种心相反,人的性格就会和各种心对应的“四端”相反,而人的性格,无非是这几种。

各种人,只要拿各种性格一度,自然就会显示出来。但是“知人论世”虽然是建立在修心和“知言”“养气”之上,但人的性格是从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孟子显然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孟子非常重视社会实践,“知人论世”就是其重视实践的外现。材料 12、13、14 就讲了自己理想中的修心要达到的状态,即有“赤子之心”“仁”心和有“存”之心,即要达到纯洁无暇、有所执着的仁物爱人之心。统治者只要将此心由己及物地推广,就可以行“王政”,即材料 6 所说的“是心足以王”.所以说,孟子的文艺思想并非是“根植于性善和仁政”,而是根植于“心”,再到性善,再行王政。这一点,也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

战国是封建社会生长奴隶社会消亡的历史时期。按孟子本人的说法是: “春秋无义战”.其实何尝是春秋,战国也是战乱频繁。在孟子一文中,我们不难看出,孟子要求推行王政是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的。当时是非各执,旧的伦理已崩溃殆尽,新的伦理尚未建立。天下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孟子此时认为只要推行“仁政”,百姓很容易就会归顺。那么孟子认为“仁政”是不能实行还是不想实行呢? “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 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 我不能,是不为也。故王之不王,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梁惠王章句上》) 可见,在孟子看来,不行王政并非不能,而是不为。不能是受制于客观条件,不为完全是人心作怪。那么正人心风俗,自然成为孟子的当务之急。孟子开出救除时弊的药方便是“修心”,通过修心认识到人性本善,人人可成尧舜。通过修心来坚定自己的志向和追求,以期实行王政。通过修心而提升自身的精神和道德境界,以求站在民众和维护统治的立场上推己及物,仁人爱物,以期风俗澄清。所以,究其全书,修心即全书主核,“知言”“养气”“仁政”是方法,“王政”是目的。他的文艺观也是统摄于这一体系之中。

三、孔孟文艺思想的异同及其原因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孟子序说》一文中引用程颐三段话说: “程子又曰: 孟子有功于圣门,不可胜言。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仲尼只说一个志,孟子便说许多养气出来。只此二字,其功甚多。”又曰: “孟子有大功于世,以其言性善也。”“孟子性善、养气之论,皆前圣所未发。”

[1]199由此可以看出,孔孟同属一思想系统无疑。所谓的系统,就必然在内涵上存在着巨大的包容性。在前后的继承者关系上,它并非只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存在着某些可以界定其可以归为同一系统的属性,但也存在着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差异和发展性。孟子的许多人生哲学的观点主要继承孔子,包括在宇宙社会方面,如他的仁政、礼义、修身等思想。但也有像上文所说的发“前圣所未发”.他们一个是生活在春秋时代,一个是生活在战国之时;一个是在奴隶制的尾端,一个是在封建制的开端。由于时代的激变、个人人生历程的不同以及各自性格之间的差异,他们对于宇宙、社会人生和文艺的看法就必然存在着各种差异性。因此,他们之间的关系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复杂得多。就文艺思想方面来说,他们在功能、着眼点和审美理想上就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便是他们各自的特色和令人尊重的所在。本文不打算对其进行全面比较,仅就文艺思想方面来说,以期窥见一偶。

其文艺思想的相同面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是孔孟的文艺思想在源头上有其一致性。孔子的文艺思想依上文论述,是对周代礼乐文化中先进部分的继承而又有所发展,它和周代提倡的伦理道德有共同之处。

而孟子的“知言”“养气”论按上文的论述,也直通社会的伦理道德层面,而孟子提倡的社会伦理又是从孔子处继承而来,彼此都遵从尧舜周代,因此它们在思想的源头上有其一致性。二是孔孟的文艺思想都和社会伦理、社会政治以及个人修养联系密切。这一点只要对比上文中孔孟文艺思想论述部分就不难看出。三是孔孟文艺思想都注重个人的努力。无论是孔子的“文质彬彬”,还是孟子的“知言”“养气”,它们都是在漫长的学习和修理中获取的。孔子在《论语》开篇中就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即是注重“学”和“习”.而孟子的“养气”之说和“修心”之学,显然更注重“养”和修炼。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俄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告子下》) 这三个方面大致是其相同的.主要方面。

至于他们的不同方面也有许多,但最主要的: 一是孔子的文艺思想包含抒情、修身、为政等手段。在孔子眼里,“兴”“观”“群”“怨”,还是有抒情成分的。但是在孟子眼里,文艺则完全是修心和为政的手段。即所谓的“知言”“养气”“知人论世”,这些完全是出于功利目的。除此之外,孔子的文艺思想对于修身等功能是外在的,即是通过文艺来修身的。但是孟子的文艺,是从心出发的,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 《公孙丑章句上》) 有心才有文艺,在修心的过程中与文艺相互发生。这也是孔孟文艺思想的重要不同之处。

二是孔孟文艺思想在其着眼点上有非常大的不同。孔子的文艺思想大都着眼于文艺的思想是否纯正,文艺是否具有中和之美,和对文艺的各种功能的阐发。像上文阐述的“思无邪”“文质彬彬”“兴”“观”“群”“怨”.但是,孟子多是从创作的主体和文艺的批评鉴赏的角度去论述。像上文已经论及的“知言”“养气”“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等观点。三是他们所要求达到的审美理想不同。孔子认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推崇的是具有中和之美的文艺,而孟子则主张通过“知言”“养气”达到文艺抒发的浩荡状态。可以说,孔子对文艺的关注和推崇比孟子的更具有文艺的特质。

他们之间的差别,究其原因无非有以下几个因素。首先,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孔子处于春秋时期,是奴隶制的瓦解时期。他志在复古,继承先王遗志,维护周朝秩序。所以他对文艺的出发点是利用当时流行的文艺形式,宣扬周代的礼乐文化,所以孔子更注重文艺的思想和功能。但是孟子不同,他处于战国时期,虽然奴隶制文化还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毕竟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开始形成,社会也比以往更为混乱,人心在社会伦理和制度的重建中显得更无标准。加上他认为,“王政”的不行并非由于不能,而是不为。所以,他更注重人的内心。而人心的修炼,又要有道德作为标准,要将道德内化为人的心性,这自然要求“知言”和“养气”.所以,他们的文艺观点不同是有深刻的社会原因的。其次,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性格不同。孔子虽然是生活在春秋时期,但无意与别人的观点争辩,当时也尚未有百家争鸣的局面,而他的性格是温润如玉,不会过激,所谓的恭而宽,敏而好学,即“人不知而不愠”,所以孔子追求的是中和之美。

但是孟子不同,孟子生活在百家争鸣的战国,当时各家思想蜂起,孟子以天下为己任,即“舍我其谁”.所以其追求的必然是充满情感和道德力量的充沛之美。朱熹在《孟子序说》中引用程颐之言说: “又曰: 孟子有些英气。……或曰: 英气见于甚处?曰: 但以孔子之言比之,便可见。……”

[1]199可见,由于他们各自的人生历程和性格的差异,所以也导致了他们文艺思想的差异。最后,他们文艺思想的不同也受文艺本身的不同发展阶段所展现的风格的差异和他们所生活在主流文化的影响。周代文学,像《诗经》《左传》《春秋》等典籍,受周朝礼乐文化的影响,大都体现出一种含蓄和谐、典雅等风格特点。孔子所接触的大都是这类文献,加上孔子对周代文化的推崇,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孔子的性格和文艺思想都显得那么的温和。但是,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周代文化已丧失了权威性,社会上各个派别为了实现各自的理想,你来我往,针锋相对。孟子所接触的文献既复杂,形势也更为逼人,所以孟子从自身的时代出发,要求正确辨别各个文献,即“知言”“知人论世”; 要求排斥异己,尊崇孔子,所以要“养气”; 要求别人正确理解自己的观点,所以要求“以意逆志”.因此,孟子的文艺思想虽然是在继承孔子的基础上,但是显示了新时期的新特点,即封建文化专制独尊性。

总之,孔孟文艺思想虽然同属儒家,但是也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代表,不能简单地等同和混同。只有理清他们的思想来源和发展历程,通过对比显示他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以及它们各自的根源,才能正确理解儒家文艺思想的由来和演变。

参考文献:

[1] 朱 熹。 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 中华书局,2010.

[2] 刘绍瑾,朱华英。 孔子文艺思想研究的百年回顾[G]/ /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 孔学研究。 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85 -94.

[3] 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6.

[4] 罗根泽。 中国文学批评史[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39.

刘旻:文艺设计美学 篇3

特别是对时装这行来说,在西方学习能对世界时装有一个更广的视野、一个更深的历史认知。在伦敦处处皆灵感,画廊、博物馆、古董市集、图书馆,眼睛和脑子随时都在旅行。

——刘旻

iLOOK:当初怎么想到去伦敦时装学院学习的?

刘旻:爱时装,爱伦敦,因此想在伦敦学习时装。

iLOOK:你自己的家里是什么样的背景呢?又是怎么走上时装设计这条道路的呢?

刘旻:我从小喜欢衣服,长大后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一直有着家人的支持。父亲希望我能受到最好的教育,多走、多看、多学,努力投入自己最有热情的工作。

iLOOK:当初的毕业秀做得怎么样?

刘旻:我的毕业秀主题为“Dandy,Teddy andLady”。系列中运用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绅士男装剪裁以及Teddy Boys的不羁元素,与New Look女性优雅造型相结合。材质运用传统西服毛料与真丝雪纺等,主色调为黑白。我一直都着迷于两极的矛盾与结合,例如刚柔、阴阳、软硬、中西。毕业秀是紧张而充实的,需要做很多的资料收集,反复地打版制作与更改,四处寻找能够帮忙自己完成各种特殊细节的设备或匠人。这些也是我现在一直在做的事和在累积的经验,毕业秀是初体验。

iLOOK:能谈谈在国外求学跟国内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吗?

刘旻:最大的区别在于国外的教学较独立,不拘一格,且更尊重个人,更能激发创意。模式是自由的,但标准是严格的。特别是对时装这行来说,在西方学习能对世界时装有一个更广的视野、一个更深的历史认知。在伦敦处处皆灵感,画廊、博物馆、古董市集、图书馆,眼睛和脑子随时都在旅行。

iLOOK:在毕业后你曾经在Viktor&Rolf时装屋实习,当然我们也知道很多中国留学生在不同的品牌下有过实习经验,你觉得这样的实习经验给你带来了什么?

刘旻:能在一个世界级时装大师的时装屋里工作,和一个才华横溢的团队合作无疑是令人兴奋的一件事。它给我带来的有:团队合作意识、对细节的重视、对精致永不妥协的追求,都是打造奢侈品必不可少的要素。无论是品牌的品质还是做人的品质,工作的环境和氛围,对创意以及对同事间的尊重,都是十分重要的。创造美必须是物质与精神上兼备的,从表面到背后和内部都是美的才是真精致。阿姆斯特丹是一个不大的城市,与其他的时尚大都市相比毫不虚浮,美丽而富有人情味,Viktor&Rolf的团队亦然。以上所有的这些,今天都影响着我和我的团队。

iLOOK:后来是什么机缘得以在Ports 1961女装部担任助理设计师?从实习生到助理设计师的改变,你觉得作为一个时尚的创造者应该具备些什么?

刘旻:回国后想找一家时装公司工作多累积些经验,于是投递简历到Ports1961,一周后收到回复就很快开始工作了。从实习生到助理设计师的改变,也是从Runway到Reality的改变。设计师为一个品牌工作就必须具备市场意识,结合个人创意与市场需求做最好的平衡。

iLOOK:在国外学习和工作了这么久,你觉得一个好的设计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考量?

刘旻:面料、配色、板型、创新、总体的感觉吧。设计不是算术,除了视觉,还关乎触感、情感,更多的是个人喜好,不好比较和考量。在这里引用一句我最喜欢的话,来自Christobal Balenciaga:AGood Fashion Designer Must Be A Architect WhenIt Comes to Plans,A Sculptor When lt Comes to Shapes,A Painter When It Comes tO Color,A Musician When lt Comes tO Harmony,And A Philosopher When lt Comes to Moderation,(一个好的服装设计师,必须在计划时是个好建筑师,在轮廓上是个好雕塑家,在色彩上是个好画家,在整体协调上是个好音乐家,在调适上是个哲学家。)

iLOOK:做设计是需要天赋和灵感的,你擅长做哪方面的东西?

刘旻:这个自己就不说了,留给他人来评断吧!

iLOOK:一般设计师每年都推出春夏及秋冬系列。但每个中国新年你都会推出“新春”系列。目前仿佛就只有你一个人这么做,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刘旻:旧时每逢春节,人们均穿戴一新,寓意新年新气象,MS.Min希望结合现代审美,延续这个历史悠久的传统,故有了这一年一度为中国春节特别设计的系列,是为MS.Min新春。

iLOOK:你喜欢古着吗,为什么?古着的感觉会出现在你的设计里面吗?

刘旻:古着即历史。当细品古着时,也是在感受和学习不同时期的服装,历史中自然有无数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东西。历经不同的年代,人们的体型如何转变,人们的穿衣如何转变,这非常有启发。设计是一种感觉,我将这种感觉用新的方式说出来。走向未来,不忘过去。

iLOOK:回国后,你建立了MS.Min这个品牌,请解读一些这个品牌的由来和风格。

刘旻:Ms,一词,源于Mrs和Miss的结合。是不依附他人,具有独立人格的女性称谓。这便是MS.Min长久以来致力呈现的时装格调与女性形象。她不一定丽质天成,身段玲珑,却有着自我主见与傲气风骨,从不随波逐流。品牌一直秉持着“简约中显丰富,浪漫中带刚毅,经典中求摩登”的设计理念。系列注重时代感,将复古与现代揉碎平衡,从而展现融于当下的精致新时髦。

nlc202309022004

iLOOK:看到你的作品都有一个不错的名字。比如“Landscape”、“One of A Kind”、“Belle deJour”等,新一季的名字叫什么,谈谈灵感来源?刘昱:每一个系列都是一个故事,新一季是2013新春季,说的是中国故事。2013年是蛇年。蛇每年于隆冬沉寂,待春日复苏,并蜕皮再生。系列名为“始末”,描述生命轮回,坚持结局亦为起点,寄寓万物态度自信,生生不息。系列中有款印花设计,整个裙摆有5米宽,为了讲述一个完整的连环故事:女孩牵着奶奶的手长大,出嫁,远行,回家。冬去春来,花开花谢,潮起潮落。起步远行,终有归来一日,却不免再度出发。

iLOOK:目前品牌的销售是在一个什么状态?

刘旻:目前品牌销售状态处于稳定增长的状态。

iLOOK:一个设计师品牌的成长,远远不止“创意”这一件事。你怎么平衡设计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刘旻:创意和实穿性、艺术和市场对我来说同样的重要。

iLOOK:目前你的客户群体是哪些人,这样的群体是你的初衷吗,还是说未来有计划拓宽?

刘旻:古语说“车到山前必有路”。MS.Min的创建初衷是美和设计,没有太具体的关于客群的计划。目前的消费客户群体包括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喜欢这个品牌、在任何方面与衣服以及品牌风格理念相关联有共鸣的女性。未来的计划就是:逐个季节,逐个顾客,自然有机地发展。

iLOOK:除了时装设计,平时还喜欢做点什么?

刘旻:音乐、电影、阅读、旅行。

iLOOK:现在回想起来,你的人生经历中,哪一段你觉得最宝贵?

刘旻:人生就是宝贵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

iLOOK:很多设计师都是从时装周体系出来的,你怎么看待这条道路?

刘旻:每个人都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路,自己觉得合适就好。

iLOOK:回国后,你有没有发现国内时装体系的不同?

刘旻:我在这个上并没有太多了解,品牌是回国后建立的,所以没有发言权。

iLOOK:现在看来,很多国内设计师做自己的品牌很容易,好像有点闲钱、有点闲工夫,加上点“爱好”以及能折腾的本事,就能自己干了。你怎么看中国目前的设计师市场,有你喜欢的中国设计师吗?

刘旻:像上面所说,每个人都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路,有的为创业,有的为爱好,但梦想不分大小,都需要付出努力,从一点一滴的现实做起。中国近两年的经济在快速发展中,处处是实现梦想的机会,市场中各式各样的成长是自然而正面的现象。现在中国有很多有才华的新锐设计师,近期我个人最欣赏的是万一方。

iLOOK:大部分表面热闹的设计师连衣服都卖不掉,不管是开淘宝还是入驻BNC,你却实在地卖衣服。MS,Min这个品牌成立3年了,有迅速的成长吗,还是一直比较稳定的状态?

刘旻:品牌成立以来一直处于稳定状态,近一两年有较为迅速的成长,整个品牌的运作状态是有序而渐进的。

iLOOK,设计师的经营一般有三种规划:一种是找买手店做;一种就是进百货公司,因为它有固定的人流;一种是自己独立开店,但真不多。入驻BNC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

刘旻:2012年11月我参加了北京的大声展,在展中有幸受到了BNC的关注和合作邀请。BNC为中国设计师提供了非常好的展示平台。

中华文艺复兴的美学内涵 篇4

【内容提要】中华文艺复蕴藏着深刻的美学内涵:(1)体现崇高精神,放射崇高美光彩,让中华儿女崇尚崇高;(2)与崇高紧紧相连的新中华理性美的光芒照耀;(3)非同一般的重视艺术、艺术美;(4)包括有“复美”、“兴美”、“创美”环节的“创造新美”。应深入开掘这些美学内涵,使它们在中华文艺复兴,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积极作用。

【摘 要 题】文艺复兴与大众文化

【英文摘要】There entails profound aesthetic connotation in the rejuven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rts.1.The embodiment of lofty spirit.Its lofty beauty exerts an edifying influence on the Chinese youth.2.The brightness of sense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loftiness.3.Artistic beauty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art.4.The beauty of creation,including the recovery.rejuvenation and recreation of beauty.So it is significant to explore these aesthetic contents to make them play active roles in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中国文艺美学与西方思想的联系 篇5

关键词:中国文艺美学;西方思想;发展

前言

在我国近代有许多的现代文学观念、文艺研究等一些学科和流派,都起源与西方,是从西方迁移并扎根在中国这片肥沃的土地上,逐渐发展起来并形成。我国的文艺美学也是如此。现代美学和文艺学有机结合、整合交融才奠定了文艺美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中国许多学者经过不懈的努力、创造,使文艺美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新的文艺研究学科。文艺美学的问世以及当下发展的良好形式都可以看出,我国不再只限于模仿和千篇一律的传统文化思想观念,开始突破传统并不断创造一个全新的空间与篇章。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终于实现了文学家一直坚持奋斗和努力追求且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文化的全新研究学科的梦想。

一、文艺美学的形成

中国与西方的美学历史悠久,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文字典籍。虽然中西方都拥有比较经典的传统美学,但最早将美学建立成一种独立学科的是西方,直到1904年王国维将美学从日文翻译成中文,并在我国文化学术界进行运用和推广,美学由此而在中国落地生根。最早将文艺美学建立成一门学科的思想是胡经之,在1980年学者胡经之正式提出文艺美学的称谓,并自从开始尝试着建立文艺美学学科,希望将其建造成一门独立的美学研究科目。

二、文艺美学的近代发展史

中国的近代文艺学几乎都在西方文艺学的熏陶之下,以西方文艺学为基础,逐渐发展建立起来。早在20世纪初,我国深受苏俄文艺学影响,特别是在建国初期,苏俄文化可谓是遍地开花,我国许多的文艺学都是参考苏联文艺学而设立的。虽然古代中国也对文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但是,一直没能形成一个独立的系统,完整的学科体制,没有成功自主建立一个独立知识学,导致以研究文学为终身事业的文学家少之又少。美学也基本如此,同样是在“西学东渐”的熏陶和与作用之下而建立的。伴随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和对文学的需求与不断的演化,将美学直接从西欧国家成功迁移到中国,并逐渐发展创新。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迎来了美学的发展高峰期,我国在美学研究方面获得了傲人的成绩。经过我国文艺美学及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中国文学在两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出版了大量优秀的文艺美学论文和著作这是其一,其二是获得了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资格,并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虽然,目前的文艺美学的发展势头很足,但仍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中国文艺美学应闯出属于自己、符合自身特点的一片天空,而不应该只模仿其他国家,这样下去中国文艺美学将无路可走。

三,文艺美学的探讨

文艺美学的由来和发展都与西方密切相关,但是中国文艺美学不能总是追随西方的脚步,应该发展自己的特色,拓宽文艺美学的发展道路,使文艺美学更好的发展。文艺美学属于新兴的学科,从诞生开始一直饱受争议,通过30年的努力发展,文艺美学在很多方面都获得了不俗的成就,但是争议声和质疑声一直不绝于耳。在很多方面,各个学者的思想都不尽相同,没有统一的理论,而且对于文艺美学的研究方法和发展前景等许多问题上,学术界、学者间的争论声也很大。其实有争论、有质疑声是好事,至少说明一点,文艺美学是一个有活力、有发展前景,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价值,才值得人们去研究、去争论,正因文艺美学还不是很成熟,才引起学者们的讨论和质疑,在这些争论中文艺美学才能更好、更快的成长。

四、文艺美学的前景展望

文艺美学科经过20多年的发展,文艺美学已初步形成了学科形态和理论构架,并且经过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后,理论水平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现在学者们争议的问题不再是文艺美学这个新兴学科成立与否,而演变为文艺美学发展是否能一如既往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其发展前景究竟如何。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给予肯定的回答,虽然文艺美学的未来还很模糊,但是,要创造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可以符合和满足中国艺术审美文化建设需要和发展需求的现代文艺美学体系,是每一位文艺美学研究人员终身奋斗的目标。目前从文艺美学发展形态以及长远目标可以看出,以下三方面在不久的将来,发展势头必定让人刮目相看。

(一)突出学科独立意识

在今后的发展中,文艺美学将慢慢脱离美学和文艺学的影响和束缚,向着独立自我的方向发展,形成全新的独立学科,与传统美学和文艺学都有很大的不同,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立足成为中国学科之一。以传统美学和文艺美学为基础进行融入、整合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脱颖而出,在此过程中增强了研究文艺美学的全面性。

(二)强化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结合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得大众传播媒介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且进一步扩大和普及,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尤其是电视节目、影视以及网络文艺节目,将大众审美文化引导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美学的定位就是研究学理和哲理性思考,并将艺术实践与大众审美文化作为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强化理论和实践互动结合,打好基础,推动我国现代审美文化健康发展并为其提供学术帮助。

(三)增加学术比较促进中外交流对话

有比较才知高低,有交流才能进步,这一观点运用到文艺美学中再合适不过。目前国际变化日新月异,进行文艺美学的研究工作,可以及时掌握国际动向,与西方美学进行对比,知道与他人的差距和自己的缺点,然后确立目标,全力奋斗。加强与西方学术界的对话和交流,向其充分展示中国的文艺美学研究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最新的价值理念。众所都知,中国的现代美学与文艺学的发展多是从西方引入,而且总在模仿西方文学,自行创建和研发的很少。作为中国全新的一门学科,文艺美学不能再重复前路,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创造自己劳动成果,走出中国人自己的路,立足于国际这个大舞台上,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文艺美学的精妙和独特魅力。

结论

总体来说,中国的文艺美学与西方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中国文艺美学只能观摩和借鉴,千万不能重蹈覆辙。中国文艺学者和研究人员必须不断努力,不能徘徊于模仿和传统之间,应不断完善自身,超越自身,根据中国的特色,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美学,彻底甩掉束缚和缠累,努力开辟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使中国文艺美学更好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邢红静.梁启超文艺美学思想研究[J].苏州大学,2012,07:99-103

[2]林祖盟.黄药眠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思想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2015,08

文艺美学研究论文 篇6

关键词:新儒家文艺美学;生命美学

现代新儒家,作为一个全新的艺术与学术研讨群体,具有自身的特点。不仅提倡对西方的文化与科学技术要进行学习和借鉴,同时又摒弃将西方法文化与科学技术完全照搬与应用,要进行应用,也应有选择性,使西方先进技术与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希望在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前提下,使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技术与文化相结合,同时要对中国传统 文化进行相应的改良与转化。在此类群体中,文艺美学思想作为其学术思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但涵盖了中国的人文精神,还包含了西方的哲学思想,这种文艺美学的思想体系,不仅为我国民族审美、科学艺术等形成了很好的借鉴作用,还为中国文化中的传统文化部分的更新与改良,起到了重要的帮助作用。现代新儒家文艺美学,是目前新儒家思想意识的重点体现,更是中西方文化融合的积极产物。因此,对于“现代新儒家文艺美学的特点及价值探微”的研究,就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新儒家文艺美学的特点

(一)遵循心性,天人合一

传统儒家学说,是现代新儒家的传承根本,将西方文化和思想与儒学进行融合,逐渐形成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独特思路,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和发扬,是现代新儒家学派的己任,试图以儒家心性之水,浇灌传统文化之田,不但需内外兼修,更要天人合一。现代新儒家文化主张进行自身道义的分解和融合,在传统文化中需做自我反省,以达到道德层面约束的作用,而西方文化则严格遵循逻辑的推理和分析[1]。此观点形成中,较为著名的新儒家学者主要包括:牟宗三、徐复观等人,其主要理论观点为:国人的生命及智慧,是使生命确定形态和定向的基础,不仅要摒弃西方文化的全面融入,更应将我国的儒家心性之水提取出来,以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使天理留存于心性之内,做到万物的生命与宇宙相通且共融,达到天人合一。此外,儒家心性的观点提出,艺术源自艺术家的内心,只有艺术家将艺术在精神层面上勾勒出来,则说明其个人的情感与领悟,甚至生命,就会一并融入进创造的心性之中,现代新儒家文艺美学,就是从文艺创作的精神中,提炼和感悟出美的观点及追求美的意识,此观点也从另一角度体现出,中国文艺之美,实质上真正来源与人的内心和精神,而内心的变化,则是心性最佳的体现,在进行文艺美学的审视与评判时,必须要有心性作为根本。而现代新儒家审美的最高境界,则是心性与外界皆可忘却,主观与客观浑然融合,此天人合一也。

(二)德美兼顾,美善相连

有些现代新儒家,将儒家思想进一步分解与细化,提出儒学中的道德观点,并将其引入传统文化之中;有些现代新儒家,则认为艺术之美应与道德并存,只有德美兼顾,将美善相连,才是真正的美,并且,此种形式之美,与文艺作品所涉及的表现形式无关,美只来自于内心,此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现代新儒家文艺美学心性为上的特点;而有些现代新儒家,则将文艺作品中的思想性与人的内在品德与修养结合起来,认为两者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对等的,并在美学思想中指出,“西方谓之美,出自表象,而中国人论美,在德不在色”。也是从德行角度印证了现代新儒家对于文艺美学的理解观点[2]。

(三)生命相通,美学相融

现代新儒家将哲学中的生命问题,归结为与宇宙万物实为一体,无论是自然之美还是文艺之美,无论是个体生命还是宇宙整体,都是可以相互连接,相互融入的。在此基础上的文艺美学,被称之为具有互通性的“生命美学”此种生命美学是关乎生命的,通过万物的造化与开拓,形成原始生命的勃勃生机与汩汩活力。在对西方哲学和美学进行研究和讨论后,现代新儒家们提出“生命相通,美学相融”的“生命美学”体系,其将追寻的艺术之美、人的创作品德与生命之美做出贯通和融合,提炼出现代新儒家学说中人的艺术精神,并明确指出,此种艺术精神,对生命的构成及艺术之美的体现,均有深入的涉及。

(四)崇尚人文,家国情怀

对于现代新儒家学派来说,他们不仅有渊博的学识,且文化视野较为广阔,更具有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从文化角度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本身便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其中涉及人生、人格及人伦等部分,不仅涵盖人生追求更体现了人格价值。从文艺美学角度分析,人文精神之美与家国情怀之美,是发自人内心的,并且是与品德相互关联和共存的[3]。更有现代新儒家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人文精神的表现形式,在人文精神中不仅可以表现出人格,更能体现人的价值。也有一些现代新儒家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道德精神和艺术精神两个方面,两者中,道德精神支配艺术精神,且无论是精神层面之内或是现实生活之中,道德影响艺术,而艺术升华道德,两者互通互补,缺一不可。

二、新儒家文艺美学思想存在的价值

从本质上说,现代新儒家对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教育理念、生活状态等都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新儒家对其进行了改良与创新,不但为儒家观点的现代化转变与应用创造出理论基础,更对道德与文艺美学的挖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现代新儒家文艺美学展现出了自身的文化精神与民族特性[4]。将人文、道德、心性、生命等要素,与儒家学说一起,融入进现代新儒家文艺美学之中,文明的规范,是西方文化中较为重要的观点,这与现代新儒家学说中的修身养性,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可以为西方文化发展所借鉴。此外,为增强现代新儒家文艺美学的时效性,也应使其与中国其他传统文化相互结合,从而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变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新儒家文艺美学具有崇尚内在圣德,外在王道的儒家思想,且认为中国人的生命和所拥有的极高智慧,是决定其方向与形态的,唯有坚定中国传统文化是鲜活的,是与万物共通的,并且是具备人文主义精神的,美学的存在才有意义。此外,现代新儒家文艺美学学派,主张美与善相关,善与美相连,指出唯有将美注入道德的理念,才谓之美。他们不仅学贯中西,更能将中西方知识融会贯通,他们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引入儒学范畴,这些都是他们的思想与论说,可以说,现代新儒家极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为中西方文化增添了全新的知识与活力,更为儒家思想的传承做出了良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马林刚.现代新儒家文艺美学的特点和价值[J].中州学刊,2013,08(11)11:165-169.

[2]马林刚.现代新儒家文艺美学思想探论[J].云南社会科学,2013,05(06)06:31-35.

[3]侯敏.民族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现代新儒家文艺美学[J].东方丛刊,2008,10(05)03:33-44.

上一篇:政治权术下一篇:施工现场管理园林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