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辅导

2024-10-25

教师辅导(共12篇)

教师辅导 篇1

摘要:为进一步强化课程导学、助学、促学机制, 完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 我院率先启用了辅导教师团队来壮大教学辅导的师资队伍。通过充分利用各教学板块组织教学活动、多渠道调动学员上网学习的积极性等措施, 在给学员提供了更加完善、快捷、丰富的教学支持服务的同时, 也有效增强了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辅导教学,教学辅导,网络学员

雄厚的师资力量是教育教学的根本, 然而学校的两地办学造成了师资严重紧缺的窘况, 仅依赖院系师资进行教学辅导工作已不能满足目前的要求。为进一步强化课程导学、助学、促学机制, 完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 在全国各网院中, 我院率先启用了辅导教师团队来壮大教学辅导的师资队伍, 并于2008年9月经业务培训后顺利上岗承担课程辅导任务, 保证网络学员在学习过程中, 除听取授课教师所录制的教学课件外, 还可以得到课程辅导教师细致热心的教学辅导。双管齐下, 最大程度上解决学员的学术和非学术性问题。为了快速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给学员提供更加完善、快捷、丰富的教学支持服务, 辅导教师可在教学辅导过程中着重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充分利用各教学版块组织教学活动

“石大在线”学历平台为各位学员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 同时也为辅导教师开展辅导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辅导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积极组织各项教学活动, 将网络学员的学习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引导到学历平台中。各教学版块详细内容如图一所示[1]。

二、多渠道调动学员上网、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员学习积极性的途径和方法有多种, 但作为课程辅导教师, 我们能够身体力行、切实做到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辅导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网络课堂缺乏情感交流, 学员无法与教师面对面地沟通交流, 教师亦无法感知学员的接收情况;学员听课时面对的是冰冷的显示器, 教师录制课件时面对的是毫无生气的摄像头;学员之间也无法进行很好的讨论。如何赋予这些客观物质以丰富的情感交流能力, 这就对课程辅导教师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辅导教师可以集思广益, 根据课程自身特点, 多渠道拓展教学辅导形式和途径, 丰富辅导内容,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减这种状况[2]。如:通过电话、短信平台、邮件、QQ群、论坛等实现多渠道、全方位、俱乐部式的沟通、学习形式;向学员推荐一些出色的学习网站、博客, 减少学员学习过程中的弯路;对于某些课程用文字难于表述清楚的, 尽可能上传图片、动画、视频, 自行下载软件进行屏幕录制讲解等。

2. 导学、助学内容要进度合理, 层次清晰。

在近几年的教学辅导过程中发现, 由于成人学员工学矛盾较为突出, 大部分人对网上学习资料期望值很高, 他们期望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益。辅导教师必须在学期初, 严格按照教学进度表规划好导学、助学内容, 上传本学期辅导进度及计划。确保辅导进度明确、层次清晰、结构合理, 更新回复及时, 内容丰富实用。

3. 信息发布要到位。

在平时的教学中, 应该经常向学员宣传各阶段教学活动的时间及重要性, 使学员能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网上学习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平台发布通知公告、短信、置顶帖来进行, 督促他们要上网学习。尽可能地做到:学生只要上网, 就可以看到教学计划、教学活动组织、考试时间、课程特点等有关课程的各类信息。

4. 技术支持要到位。

成人学员在年龄、心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在上网学习的过程中, 仍有一部分学员对网络学习资源构成、课件下载、视频答疑室的进入、典型应用程序的下载、截图、图片上传等存在着技术障碍。辅导教师可以将这些问题以“常见问题”、“置顶帖”、“资源下载”等多种形式在学期初就予以发布, 彻底消除学员技术障碍。

5. 答疑区气氛要轻松活跃。

教师要积极营造轻松活跃的气氛,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获得最佳效果。如:发布节日问候、抓住学员的闪光点大加褒扬、对重难点问题形象生动的比喻等。充分发挥教学幽默艺术, 将部分难于理解的内容幽默地表现出来, 进而弥补成人学员现场经验丰富而理论知识不足的缺憾。

三、注重提高自身修养

教学辅导贵在坚持、积累、沉淀、创新。

1. 坚持。

学期初即发布辅导内容更新频率, 以此督促自己做到同步学习、同步辅导。同时对学员所提出的问题要尽快在一个工作日内回复。

2. 积累各种教学、学习资料。

教师要多方面积累资料, 建立自己的“资源宝藏”。同时, 对收集资料进行筛选、加工、分类存放, 以便日后参考、查找[3]。如:教学资料库、常见问题库、课程案例库、拓展知识库等的建立。

3. 沉淀。

沉淀本身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在教学辅导中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过程, 一个不断扬弃、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只有沉淀自己, 才能不断超越自我, 勇往直前, 立于不败之地。

4. 创新。

在教学中创新, 在创新中教学。创新无固定模式, 可以结合教师个人教学风格和特长、课程自身特点进行创新;亦可进行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创新。在创新教学的基础上, 激发学员学习积极性。

四、始终保持良好的教学心态

辅导教师在教学辅导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良好的教学心态, 才能有效感染学员, 从而使其灵活应对教学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成人学员生源复杂, 基础参差不齐。在教学辅导过程中, 比较典型的学员有三种, 暂且以甲乙丙进行划分, 甲:虽然理论深度不足, 但有非常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 动手能力极强;乙:理论及学习能力均较差, 但学习态度良好;丙:学习态度较差。这三种情况在网络学员中人数比例基本呈正态分布, 甲类和丙类人数所占比例较少, 乙类人数居多。在实际教学辅导过程中, 甲类学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与工厂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问题, 希望相关课程的辅导教师予以解答。这类问题对于年轻教师来讲难度较大。但我们毕竟处于高校这样大的学习环境下, 可以通过网络和向院系有现场经验的老教师虚心请教等多种途径努力来解决, 从而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此为积极的教学心态。乙类学员所提问题一般与课程结合比较紧密, 典型特点是问题较为简单或重复提问。这就需要辅导教师耐心回复, 并适当给予鼓励、赞扬。此为耐心的教学心态。最后一类学员为了提高在线学习时长, 获得一定的在线学习分数, 往往在教学平台中发布大量灌水贴。辅导教师如果不予理睬, 就只能让这类帖子泛滥成灾。相反若以诙谐幽默的言语点拨, 则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此类现象的发生。此为幽默、宽容的教学心态[4]。

五、结语

总之, 在教学辅导过程中逐渐熟悉、摸索成人学生的特征和学习特点, 熟悉和掌握远程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支持服务内容, 以及远程教育所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手段等, 都是辅导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从而更好更快地提升自身专业知识、能力素养、教学和教学研究水平。目前, 我院辅导教师已承担了大量远程教育课程辅导及面授工作, 学员主动发帖数量, 教师回帖数量, 以及1日回复率都有了较大比例的提高, 尤其是网络统考通过率成节节攀升的态势。

参考文献

[1]黄璞, 蒋晓红.“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统考教学刍议.科教文汇, 2010, (11) .

[2]张爱梅.浅谈网络环境下高职教育的利与弊.才智, 2009/25.

[3]王坤.教师如何积累资料.教学与管理, 2000, (2) .

[4]陈锋.宽容的心态决定教育的高度, 科技信息, 2010/18.

教师辅导 篇2

指导思想: 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培养跨世纪的青年教师的要求,尽快使青年教师茁壮成长;本着对青年教师负责的态度,使青年教师尽快利用当前教育教学思想,了解当前的教育教学形式,尽快更新教育教学思想,形成全新的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尽快胜任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我们中心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帮扶结对。实施过程: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和学校工作安排,我和我校的徐月霞老师结成帮扶对象。根据双方的实际,校领导参与指导,准备在徐老师的班级管理和数学教学上给予帮扶。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使帮扶对象提高认识,认识到献身于教育事业的崇高性,是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需要我们献身的决心,需要我们用行动给予 保证。

2、完善教育教学思想,结合帮扶的特点,广泛阅读有关教育教 学的杂志、报刊,认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我准备和徐月霞老师一起阅读《中国教育发展纲要》、《班级管理》、《如何当好班主任》等书籍,使苗晋老师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我让苗晋老师参加我班的班会、主题中队会,指导他主持班会、开展主题中队会。

2、指导班级管理,如填写班级日志、评选红花少年等。

3、通过指导她如何钻研教材,如何设计教学板块,如何巧妙设计过渡性的语言、注重教法、渗透学法等方面来规范她的备课。

4、听他人的课,向他人学习长处,看到自己的不足。

5、我上示范课,反映我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供他参考。

6、通过指导说课,让他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备课,各环节设计有什么理由,打算怎样上课,有利于理清教学思路,有利于教学思想从感性走向理性。

7、指导上课

(1)备好课,充分准备,熟悉教材,了解学情;

(2)上课时要体现学生自主性,把握好教学时间,时间分配得 当;

(3)灵活驾驭课堂;要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进行板书。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1、回顾帮扶结对的过程,对得失进行客观总结。

2、指导教科研论文。撰写辅导总结。

浅谈语文教师课后辅导技能 篇3

[关键词]语文课后辅导技能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10023

在当下有效教学的探讨中,很多教师把聚焦点放在课堂教学,却忽视了对其他教学环节的研究,比如学生课后辅导这一环节。课后辅导是教学系统运行的环节之一,是课内教学的辅助、补充形式,它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沟通师生情感,是实行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一环。为了将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努力改进语文课堂教学之余,笔者加强了课后辅导学生方面的探索,并且取得了一些效果。

一、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相结合

从辅导形式上看,可分为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两者的辅导策略是有别的。

个别辅导是针对学生个体的个别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要求:(1)全面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思想、心态、基础、学法和思维特点。(2)引导学生不断暴露自己的缺点,让学生明白自己问题的症结所在。(3)谈心与补学法、补知识相结合。在辅导中教师更多地充当引导者,在循循善诱中让学生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让学生主动去修正缺点,这样不仅增强学生自我反省的能力,也让学生的自我认知得到提高。

小组辅导是针对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或课堂教学中遗漏的问题进行辅导。小组辅导要注意:(1)收集问题,研究学生为什么出现这问题。(2)制定辅导方案,是以辅导学法为主还是以辅导知识为主,是教师主讲还是引导学生互助辅导,一定要心中有数。(3)辅导方式要兼顾教师主讲和学生互助辅导。在小组辅导中,由于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他们更喜欢展示自己对问题的见解,他们七嘴八舌发表意见,而教师适时点拨,整个辅导的气氛是轻松随意的,因此更容易解决学生共有的问题,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补差”与“补优”相结合

由于学生之间在知识基础、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着个别差异,他们对课内教学的适应性不同,有着不同的辅导要求。一般说来,对学困生的“补差”和优等生的“补优”是课后辅导的工作重点。

要做好“补差”工作,首先要认真分析学生情况,准确找出差的原因:是知识、技能基础薄弱,还是方法、能力缺陷?是智力因素引起,还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是学生方面的问题,还是教师方面的问题,或者在家庭、社会环境方面出现的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原因寻找有效措施。对学困生首先要解决好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帮助其消除学不好的心理,鼓舞其信心,然后才是补学法和补知识。

对优等生的辅导,提高和培尖是主要任务,一般要做到:(1)帮助優等生树立自信,增强他们挑战更高目标的勇气。(2)帮助优等生增强抗挫的能力。(3)培养正确的学科思维是辅导优等生的中心问题。教师要通过交流、作业等方式了解优等生的思维特点并制定培养措施。(4)引导优等生多质疑和举一反三,培养其创新意识。以下是笔者辅导语文优秀生的一些具体做法:①根据学生成绩确定培优对象,规定每周一次的定期训练。②以文本为基础,侧重加大学生的难度,拓宽知识面,开发求异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如在写作训练方面进行场面描写训练、仿写训练、扩写训练等专题训练。③课内外相结合,指导学生自学课外读物,辅导中渗透课外的知识点,使课内外有机联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满足优秀生的求知欲望。

三、谈心与补方法、补知识相结合

从辅导内容来看,要做到谈心与补方法、补知识相结合。学习落后常常跟非智力因素有关。因此,无论是“补差”还是“补优”都要先和学生谈心,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其自卑感,增强其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多给予鼓励。掌握合适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有效的学法总是因人而异的,因此进行学法辅导时一定要注意:(1)反对把别人的方法强加给辅导对象;(2)全面了解辅导对象的记忆特点、思维特点和心理特点再提出合理建议。如在辅导学生背诵时,笔者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别提出理解记忆法、提纲挈领法、关联词提示法、分层背诵法、整体背诵法、尝试背诵法、三步记忆法、五次反复法等背诵法,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补知识是辅导的核心工作。进行知识辅导时要做到:(1)查原因。学生是不听还是听不明白,是不理解还是思维方法不当,是智力因素还是非智力因素,教师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有的放矢。(2)注重理解和查漏补缺。(3)举一反三,拓展思维。 最后,教师在课后辅导工作中也应该做好记录,记录了解到的学生学习情况,记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并且适时总结,为今后进一步搞好教学和开展教学研究积累资料。

芬兰中小学教师同事群体辅导 篇4

教师同事群体辅导是指,同一学科的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经验,或者对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反思以便学习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

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教育教学技能的提升,需要教师本人主动地学习探究教育教学的有效方法,主动地获得教育教学技能,同时获取他人有效的教育教学经验。对于教育教学中新出现的问题,则需要同事之间的交流互动、共同探究,产生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同事群体辅导的总架构是一名有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作为小组的组织者,与一群新手教师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一个有机和谐的学习群体。辅导小组开展活动之前,一般要制定下列规则并在活动中严格遵守:平等、相互尊重、宽容和自主。

同事群体辅导的实施程序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就课前、课中和课后等就与教学有关的问题或经验进行相互交流。课前指导主要就备课、资料的准备、上课可能遇到的问题等情况进行辅导。同科目教师可以集体备课,分享教学资料,讨论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的处理、应该使用的教学方法。辅导小组通常在学校的工作时间之后,每月碰面一次。倘若遇到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尤其是突发问题,组长在放学后立即召集小组成员,进行集体磋商,研讨问题,及时解决。课中观摩指同事之间相互观摩课堂教学和评课。这种课中观摩,既可以进入实际的课堂中,也可以在无学生情况下为教师上示范课。课后辅导一般是评课以及对所授课的反思,对所授课程进行评价,同时也对教学进行反思,虑其得失,以便改进自己的教学,使教学日臻完善。

在同事群体辅导模式中,一般有九个步骤来具体实施: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来介绍一个教学案例或提出一个有关教学的问题;小组成员共同选定一个典型的教学案例或目前被公众所关注的案例;小组内选定一位主持人或小组秘书担任研讨会的主持人;案例叙述人详细描述教学案例或教学问题;小组成员对案例进行提问,直到对案例没有疑问为止;每位成员就教学案例或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每位成员提出最佳的解决措施、办法或建议;案例叙述人描述自己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小组成员反思该方法;总结得出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案或办法,以便其他成员分享和借鉴。

教师辅导学生计划 篇5

三年级学生的年龄在九到十岁左右,生性活泼好动,喜欢直观形象思维,对游戏、竞赛、画画特别感兴趣。平时作业不认真,不能及时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工作,并且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能认真学习。通过与班主任的沟通和任课教师的联系,了解到该生学习习惯差,接受能力弱,因此成绩不够理想。

二、指导思想

本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确保教好每一个学生”“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原则,从学困生抓起,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实行成功教育,并长期坚持下去,真正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 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我校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全面提高学习成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辅导工作目标

1、认真落实“学困生”辅导工作计划,做好参加对象的辅导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

2、使学困生能成为合格生,优等生,增强学困生的纪律观念,教给他们良好的学习方法。使他们能愉快地学习、生活,消除自卑感。

3、积极组织相关学困生参与辅导活动,本期将辅导重点要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基础知识上,力争家长的大力配合。

4、通过“学困生”辅导工作活动,使班级100%的学生能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工作措施

1、要正确看待后进生的形成原因。

2、对待后进生要充满信心。

3、要以表扬为主激励后进生的转化。

表扬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荣誉感,都希望得到教师、同学的信赖、赞扬,后进生也不例外。

4、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要经常亲近他们,多找他们谈心,反复教育他们,对于学困生不能歧视他们,还要有耐心地反复教育他们,并且发挥班集体的力量,发挥社会、家庭的力量,争取各方面的支持、鼓励。

5、要创造机会,让后进生获得成功。

每个学生都渴望获得成功,尤其是后进生,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这种心理。“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在学习上通过个别辅导、补课等活动,使他们的成绩提高。

6、严格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形成良好的课堂纪律和行为纪律。

许多学生成为“后进生”不是智力不够而是学习习惯不好。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习也是一样。大多数优等生都有很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平时我非常注重“后进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比如有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总喜欢做小动作。我就悄悄跟他达成协议好,如果他表现好我就会很开心的笑表示对他的赞赏,如果他表现不好我就会看看他然后很大声的讲课以示提醒。

7、注重养成教育,对还没形成良好习惯的后进生进行细心、耐心的教育。

8、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多找学生个别谈话,使其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找到其努力方向。很多学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很大程度上是思想不够重视。所以教师要坚持思想上引导,情感上护导,心理上疏导,知识上辅导,方法上指导等方法有机结合,渐渐改善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

五、辅导形式

浅谈初中数学教师如何辅导学困生 篇6

一、善于发现他们的优势

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数学方面的学困生在课堂上的反应,一般情况下学困生在数学课上都是无精打采或者喜欢开小差,在课外活动中注意寻找他们的爱好和特长以及个性特点,为以后的转化工作做好准备。

二、坚信自信的力量

大多数学困生,因为学习成绩不如别人,被同学歧视,也常受老师批评,因而悲观失望、厌学,在班集体中抬不起头。针对这种状况,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增加他们的信心。我首先要让他明白他在我心里是很棒的,只要努力,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当然,这不是单靠嘴巴就能解决的问题。我会经常关心他,让他从内心先接受我,在课堂上我也会多在他周围转转,看他是否有疑惑,这样不仅提高了他在班集体中的地位,而且能提高他的学习成绩,可谓一举两得。接着就是给他设定目标,既然他从内心接受了我,我定的目标他肯定会努力去完成,刚开始的目标我不会定得很高,让他稍微努力一下就能达到。就这样阶梯性设定目标,一次又一次的鼓励他,让他重新找回自信。如果这些学困生有什么特长或者爱好那就更好了,我可以在多方面鼓励他,让别的学生开始接纳他,这样可以使他更早的从厌学情绪中脱离出来。

三、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热爱生活的同时,一定会发现数学的美妙。在初中数学中有很多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题目,只是当成课堂或者是家庭作业来让学困生去做,效果可能不是很好。在这种情况下,我喜欢和他们把这个题目当成一次实践或者游戏去完成。比如初中会学简单的概率方面的知识,我会在课前准备课堂的模具,像硬币、扑克牌、骰子等东西,让这些学困生到讲台上自己去做。这个方法可谓是一举多得,不仅可以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锻炼他们动手能力,最重要的是锻炼了他们在公众面前讲话的勇气和能力。我以前有一个学生立体感比较差,对课本和习题册上的平面图不是很敏感,无法通过平面图联想出立体图,于是我从家里面带了几根萝卜,事先切好形状,让这个学生去画出平面的图,我发现他对立体画平面的方法比较熟悉,于是我就让他根据平面去切这个萝卜。开始他切错了一些,不过在几次修改的情况下,终于切对了。这样,我准备了许多题目让他去切,开始他有些不熟练,后来根本就不用切萝卜,自己完全就可以想象出立体了。将课本上的数学生活化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一个很不错的方法。

四、坚信信念的力量

伟人和庸才的区别在于伟人有坚定的信念,有了信念就有了动力,有了信念才会有一个灿烂的前程。在日常生活中,我要求我的学生在自己的桌子上贴上这样两个标签,一个是自己在数学方面的目标,另一个是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样每到坐在课桌前,他们最先看到的是自己的梦想和远方,他们的内心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动力,这个动力会帮他们克服在数学甚至在任何学科上的困难。

五、不抛弃,不放弃

“不抛弃,不放弃”这句话已经成为不少人在工作上的励志名言,在数学上这句话也非常适用。平常的练习中,我建议学生们做一个专门的错题集,整理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典型错误。无论是自己粗心还是智力上带来的失误我都要求他们记录下来。对于学困生,我更是每周都会去检查他们的错题集,不允许他们抛弃每一个失误的地方。作为一个学生,考试几乎是家常便饭,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我告诉我的学生失败不可怕,重要的是在失败中学习到什么,只要坚持就有希望,如果放弃,就什么希望都没有了。每次考试之后,我会给我的学生仔细分析试卷,发现许多的错误都是因为粗心大意导致的。分析完试卷后我的学生会告诉我自己不是能力不够,只是考试时不够细心。这时我会让他们回去看看自己贴在桌子上的目标,告诉他们,只要不放弃,一切都有可能。所以,我的学生们没有放弃学习数学的。

六、注意总结学习方法和技巧

在二十多年的教学历程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都有很大的弊端,甚至不少学生把数学当成一种文科的题目来学习。我们都知道,数学题目千变万化,如果想凭记忆去学习好数学,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有时会拿出课堂的时间和我的学生们一起研究好的学习方法,我不会去說哪一种学习方法是最好的,学生不同,学习方法当然也不会相同,只有“因材施教”才是最明智的方法。在课堂上讨论出的学习方法,我会让我的学生回去好好研究,直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成绩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我们不仅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要时刻注意他们的精神动态。我坚信只要我们如上所说,持之以恒,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是完全可能的。因为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是无能的,也没有孩子是无能的,只要我们都努力,只要我们都不曾放弃,我们一定成功!

教师辅导 篇7

各远程网络平台在组织远程项目中, 都规定了辅导教师的工作职责, 一般虽然明确, 但不够具体, 操作性不强, 刚性不够, 侧重数量外延型评价的多, 质量内涵型的评价少。这样的评价制度不能较好地调动辅导教师与班级管理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也就无法使他们带领学员迅速进入学习、完成各项学习指标, 使远程学习取得好的效果。

湖南省2010年实施“国培计划”中, 班级管理员与辅导员由一人担任。其方案中比较全面地规定了辅导教师 (兼班级管理员) 的工作职责, 我们在课题实验研究中主要参考它作为对辅导教师的职责规范, 再结合近年远程实践中总结的一些较有效的经验, 拟订了一个较为中肯实在、细致可行的考评细则。

在远程实践中, 我们提出了引导参训教师转变远程学习方式, 实现由数量外延型向质量内涵型转变的构想。这方面, 对学员学习评价机制的构建非常重要。我们在另一子课题内已经做了较详细的阐述。除此以外, 对学员学习的主要组织者——辅导教师 (班级管理员) 的评价机制也很关键, 尤其是对辅导教师 (湖南省2010年实施“国培计划”中, 班级管理员与辅导员由一人担任) 工作的评价特别重要而关键。

根据职责规范, 我们对辅导教师的评价大体分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两大块。两大块中兼顾数量外延型评价与质量内涵型评价两个方面, 即一方面看辅导教师直接完成学习平台的任务量、辅导教师所带班级学员在形成性阶段的学习指标完成量、班级学习率与合格率, 另一方面看辅导教师完成任务的质量, 包括辅导教师自身完成任务的质量和班级优秀率。基于目前远程学习的实际, 我们将形成性评价模块分值比例定为70分, 终结性评价模块分值比例定为30分, 总分100分, 对未完成学习指标或质量差劣者采取扣分, 对质量优秀者采取加分的评价方式, 得出总分后作为评价辅导教师工作的依据。

现详述如下:

一、辅导教师职责实施情况的形成性考评 (70分, 10分/项)

职责规范1:学习进度 (10分)

指导本班的学员参加网上学习与交流, 负责本班学员信息的登记、报送及评定学员学习成绩等工作。及时督促学习跟进不足的学员。对未进入学习及学习跟进不足、未按时完成任务者进行督查。

考评细则1

远程平台可每星期 (或每模块) 开放1次, 通报班级学情, 把每周学情与辅导教师及班级管理员的考评挂钩。

对工作做得较好者记10分;对未进入学习者, 扣0.1分/人, 学习进度不足或未完成任务者, 扣0.05分/人。

对辅导教师发帖质量高, 学员跟帖数量多的, 酌情加0.5分/次。

职责规范2:布置批阅作业 (10分)

布置、阅读并及时点评学员作业。原则上每门 (类) 课程每个模块至少应布置并批阅一次作业 (具体次数由学科课程专家规定) , 做出相应点评, 给予恰当的分数, 使全班学员每次学习都能获得及时回应和帮助……

考评细则2

完成较好者记10分。

对作业布置和批阅不及时的, 每推迟3天扣1分, 没有点评的, 扣0.1分/人次, 批阅粗放、马虎的, 视情扣0.05~0.1分/人次, 对学员明显抄袭作业, 没有把关而予以通过者, 扣0.3分/人次。

职责规范3:组织研讨 (10分)

原则上每个学习模块要求组织本班学员进行一次网上集中研讨, 及时回应学员提出的问题, 并撰写研讨小结, 提交至培训平台。及时梳理学员提交的问题, 配合课程专家对学员进行辅导答疑。有条件的地方, 要有计划地组织1~2次网下集中研讨。

考评细则3

完成较好者记10分。

对未予组织者, 扣1.5分/次;组织不力, 班级沙龙讨论不热烈, 对学员提交的问题未能梳理或梳理不好者以及配合课程专家答疑不积极者, 扣1分/次。

组织网下集中研讨采用加分制, 每组织1次加2分 (要求有记录, 并将网下研讨情况作为班级资源传送) 。

职责规范4:简报与推优 (10分)

定期进行阶段总结, 编写班级简报, 及时推荐学员优秀作业和优秀资源, 展示学习成果。

考评细则4

完成较好者记10分。

每缺1期总结简报者, 扣1分, 未按时刊出 (推迟3天以上) , 扣0.5分/期。简报太差者, 扣0.5分/期。

对省级以上培训网平台展示的学员优秀作业、优秀资源、优秀简报、优秀沙龙话题、研修之星等, 对该学员每项加2分。对该班级辅导教师 (班级管理员) 相应加分1分/项。

职责规范5:远训体会 (10分)

培训期间辅导教师至少完成1篇与学习主题或培训工作相关的日志、心得体会。

考评细则5

完成者记10分, 迟交2天以上扣1分, 被省学台评为优秀者加2分。

职责规范6:班级总结 (10分)

培训学习结束后, 做好本班学员的学习评价工作和班级总结工作, 并完成远程培训辅导工作的经验总结。

考评细则6

上述项目全部完成者记10分, 每缺交1项扣2分。质量太差者扣1分。

职责规范7:其他工作 (10分)

(1) 与课程专家团队、班主任及所在班级的学员保持良好的合作, 受到专家团队好评。

(2) 所在班级学员民意测评, 满意率达85%以上。

(3) 在本远程培训平台上的“教师博客”建立自己的博客, 并向学员公布自己的博客号, 方便学员阅读指导教师文章和保持经常性交流。

(4) 协助省项目办做好培训的各项组织与管理工作。

考评细则7

对第 (1) (2) 项完成好者, 每项记2分, 未完成者不记分。

对第 (3) 项满意率达85%以上记1分, 95%及以上记2分;低于60%者不记分。

对第 (4) 项完成好者记4分。完成不好者扣1~2分。

二、辅导教师职责实施情况的终结性考评 (30分)

职责规范

班级学员参训学习率达100% (即报名参加远程培训学习的人数全部学习) , 及格率达100%, 优秀率原则上达20%, 每项权重10分。

考评细则

前2项中, 任一项每少1个百分点, 扣0.1分。优秀率中, 低于10%, 每低1个百分点扣0.1分, 超过20%, 每多1个百分点加0.2分。

注:上述各子项的考评, 原则上扣分只扣完该项权重分, 加分最多者不能超过该项权重分。

最后要重点谈谈辅导教师对学员作业的阅评。

远程学习中学员作业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学员收看视频、阅读文本后需完成的随堂性作业;二是学员完成远程学习后在岗实践阶段的作业。

从目前远程实际培训结果来看, 不重视做好作业的现象较为普遍, 不少学员不想或不屑于深入学习, 认真思考完成作业, 要么作业较为马虎、简单, 要么网抄应付。为保证远程学习实效, 对作业提出严格要求, 认真阅评十分重要。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1) 作业原创性; (2) 作业质量。

对第 (1) 项, 采用否决性评价, 即涉嫌抄袭者一律以不及格论处。这里所指的“原创”, 要求学员作业 (小结、体会、总结、报告等) 的主体架构、基本观点必须是自己的, 文中80%的内容为自己所创 (课程基本理论内容除外) 。这样, 按主体架构、核心观点与原创内容的多少可以确定是否“原创”, 换言之, 判定抄袭内容的多少可以确定其作业抄袭的程度, 也就可以确定作业的原创程度。我们对作业抄袭程度区分如下:

“抄袭”:复制抄录网上及其他文章80%以上;

基本抄袭:复制抄录网上及其他文章60%以上;

涉嫌抄袭:复制抄录网上及其他文章30%以上。

这样, 也就定出了作业的原创标准必须是自己独创内容70%以上 (课程基本理论内容除外) , 且主体架构、核心观点为自己所撰。凡涉嫌抄袭, 原则上定为不及格, 要求修改重做。对其中基本为抄袭内容的提出严厉批评。

对第 (2) 项采用等级评价, 我们一般将文字作品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4类。具体标准是:

优秀:基本为原创, 能较好运用所学知识, 结合实际问题阐述清楚, 论证正确、严谨, 语言精练, 层次清楚, 在回答论述中有较新颖且有价值意义的观点。得分在95分以上。

良好:基本为原创, 能运用所学知识, 结合实际阐述问题清楚, 论证正确, 语言简练, 在回答论述中有较新颖的观点。得分在85分以上。

合格:基本为原创, 能运用所学知识, 阐述问题基本清楚, 文章结构紧凑, 语言通顺。得分60分以上。

不合格:基本抄袭, 或回答过于简单粗放, 答非所问, 阐述问题不清楚, 条理紊乱, 作业马虎。得分60分以下。

教师辅导 篇8

一、研究对象

H老师, 男, 任职于XX大学。出生于某贫困县, 本科和硕士阶段均在该校完成, 学业成绩优秀, 硕士毕业后留校担任辅导员, 三年后离开该岗位。

二、辅导员职业的概念类属及动机分析

1.辅导员职业的概念类属。①选择工作。H老师考虑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了解社会的需要和个人兴趣后, 为“有目标地继续深造”, 放弃了直接攻读博士的机会, 选择了工作。②选择留校。毕业时企业愿意提供优厚的条件招录H老师从事产品研发, 但H老师感觉自己“专业能力”欠缺, 从事研发“底气不足”, 而且喜欢高校的人文气氛、工作和居住环境, 因此放弃到企业工作而选择留校工作。③选择辅导员。由于在校的出色表现, 除了就读的学院希望留下H老师做辅导员外, 该校行政部门也有聘用意向。一般认为校级行政部门的福利、相对地位都要比辅导员高, 但基于对学院的情感认同度和对专业的忠诚度, H老师选择了担任辅导员。④工作量大。高校持续扩招, 学生人数剧增, 辅导员的配比无法跟上, 而且由于缺乏有效监管, 辅导员之间工作量分配不均, 导致某些辅导员要管理上千名学生;高校实行收费后, 辅导员增加了催缴学生学费、住宿费, 分配助学金、奖学金和学生贷款, 管理学生勤工助学事务, 调查学生贫困状况等工作;学生自主择业后, 辅导员承担起学生的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和学生档案的管理工作;各种社会压力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增多, 学校日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辅导员又成了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和教育的重要力量;后勤社会化后, 后勤集团将许多管理的工作推给辅导员, 尤其学生对其一些服务不到位产生不满时, 更是要求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此外, 档案馆、校医院、图书馆等服务部门, 只要涉及学生方面的, 最终工作都会由辅导员承担。以上种种, 形成了辅导员繁重的工作压力。⑤工作时间不确定。种种杂事让H老师缺少私人时间和空间。学校要求辅导员与学生同住, 学生为图方便, 有什么问题或要交什么材料都在下班时间再到宿舍找他, “学生想起什么时候找你, 他就什么时候找你”, 宿舍俨然成了“第二办公室”。学生一旦出什么事情, 生病、争吵、心情不好、钱包被偷等, 学校都要求辅导员“马上到位”。⑥地位低下。辅导员岗位处于高校行政系列的最低层, 由于工作职责定位不明, 学校各行政部门对他们“呼来唤去”。⑦责任过大。辅导员的责任与权力严重不对等。在工作中他们只是没有自主权的执行者, 学校却“把责任和过失推给辅导员”。例如:学生厌学, 学校不是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而归罪于辅导员没有抓好学生的“学风建设”;学生宿舍被盗, 领导不是加强安保措施而是认为辅导员没有做好“安全意识教育”;学生找不到工作, 是因为辅导员没有做好就业指导;学生自杀, 更是辅导员没有做好“危机干预”……这让辅导员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 “睡觉都觉得不安全”。⑧上下不讨好。学校的一些政策措施没有照顾到, 甚至会伤害学生的利益。辅导员工作并没有给辅导员提供足够的自主空间, 即使学校政策不合理, 也要被迫执行。角色冲突让H老师在面对学生时感到“难为情”、“很怕学生的问题”。⑨缺乏发展空间。随着高校的扩招, 辅导员队伍也在不断扩大, 行政的编制却在缩减, 出现了“下扩上缩”的现象, 辅导员想在职务上获得晋升希望渺茫。评职称评定又需要科研成绩, 但辅导员工作杂事繁多, 时间不确定, 很难有时间精力进行专业学习和理论研究。⑩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H老师认为辅导员应该是“服务学生而不是管理学生”。在学校的要求和学生的利益发生冲突时, 他总会想方设法地维护学生的利益。H老师认为辅导员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因此H老师在学校学院的网站上发表了较多的文章, 希望借此影响学生, 给学生帮助和启发。輥輯訛注重发挥学生作用。H老师十分重视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学生干部配选得好与坏关系你后面时间付出的多与少的问题”。在工作中他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只告诉他们要做什么, 很少限制他们怎么做, 只是在学生有困难时才提供建议”。輥輰訛主动发挥专业优势。H老师在辅导员工作期间“对专业的最新进展、英语, 都是没有放松的”, 他还多次参与学科专业申报评审的材料整理工作, 参加校企合作培训课程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輥輱訛协调。当个人追求与职务需要发生冲突时, H老师会尽力“协调”。“协调能力”是他谈到工作需要的能力时指出的第一条, 他对“协调能力”的理解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2.辅导员职业的动机分析。根据访谈材料形成的概念类属, 结合笔者了解到的实际情况, 对辅导员职业的概念类属关系进行整理 (图1) 。

根据马斯诺[5]对需要层次的划分, 以辅导员职业概念类属中的个人需求为核心线索, 将个人在辅导员职业中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 (表1) , 并分析其职业动机和困惑。

①进入辅导员职位的动机。H老师刚研究毕业时, 经济的需要是他的主导需要, 虽然有深造的愿望和机会, 他还是选择了工作。在有多个工作机会可供选择时, 对工作的稳定性是他考虑的主要因素, 为此他选择了留校工作。在学校中他有两种职务可供选择, 都能满足他经济和安全的需要, 这时他便更看重岗位的发展空间, 选择学院辅导员虽然在福利、工作稳定性、组织地位上不及校级的行政人员, 但能够给他提供更多发挥专业优势的空间。②担任辅导员的职业困惑。在工作期间, H老师看到了辅导员职业的种种问题:责任与权力严重不匹配, 经常要为一些不可控的问题担责;当学校与学生利益发生冲突时, 辅导员“上下不讨好”, 既是学生抱怨的对象, 又是领导推卸责任的对象;辅导员的发展在体制上缺少晋升的空间, 而且由于工作量大、杂事缠身, 没有自我提高的时间和精力;福利待遇不及高校中同等职位的教学科研人员和校级行政人员;工作时间不确定, 没有私人的时间和空间;属于高校地位最低的弱势群体, 学校任何部门都可以随意给他们安排工作, 是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打杂”人员。H老师的较高层次需要的重要性加大, 但基本需要仍占主导, 他还是不能放弃辅导员的工作。面对职业中的问题, H老师采取主动协调和被动服从两种对策。但可协调的空间毕竟不多, 辅导员只能“任劳任怨”。“学生是弱势群体, 他们的事情辅导员不管谁管”, 出于对学生的责任心, 即使面对学校部门的责任推卸, 他也“任劳”。学校一些政策不合理, 辅导员地位低下, 就只能“任怨”。③离开辅导员职位的动机。H老师在任职辅导员期间, 随着基本的需要得到满足, 较高层次的需要逐渐被唤醒。辅导员职业只能满足他的基本需要, 而不能满足他较高层次的需要, 职业供给予个人需要之间的冲突日益激烈, 辅导员职业成为他发展的障碍。为了寻求更大发展空间, H老师经过仔细权衡和多方努力后, 终于离开了辅导员岗位, 转入教学系列。新的岗位上H老师的工作满意度比任职辅导员时大大提高。

三、对辅导员职业的思考

1.职业角色压力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根据角色压力理论[6], 职业的角色压力包括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和角色超载三方面, 它们对任职者的工作满意度有不同的影响。角色模糊是指职业的角色定位不明确, 工作职责范围广, 没有明确的指引。一方面, 角色模糊让辅导员在工作中有机会发挥个人特长和优势, 重点承担工作中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有利于提高工作满意度;另一方面, 由于现行体制的不完善, 辅导员职业定位不明就给上级往下推卸工作和责任提供了机会, 增加了辅导员的工作负担和心理负担, 让辅导员变成高校中的“打杂”人员, 这又大大降低了辅导员的工作满意度。角色冲突是指角色当事人同时面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角色期望, 当符合其中某一期望, 却又会与另一个期望相抵触时所产生的角色压力[7]。高校辅导员既要满足学校、学院两级领导的要求, 有要对学生负责。在学校、学院的要求和学生的利益发生冲突时, 就会产生辅导员的角色冲突。在这种“上下不讨好”的角色中, 工作满意度难以提高。角色超载是指一位角色当事人面临诸多角色期望, 而自身的时间和能力条件又使其难以顺利完成时所产生的角色压力。角色超载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随个人对角色期望的认可度而改变。在担任辅导员期间, H老师不认可学校对辅导员作为“控制学生的工具”、“执行者”的角色期望, 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以及“一些部门的非理性执行”都大大地降低了他的工作满意度。而在转岗后, H老师虽然感到自己“要学的东西非常多”, 但这种角色超载带来的压力赋予他进步的动力, 增加了他的工作满意度。

2.权责的匹配性。现实中领导的权力远大于责任, 下属恰好相反, 责任远大于权力。从该个案中可见, XX大学的校级行政部门享有较大权力, 如果他们在工作中损害辅导员或学生的利益, 学院无法对学校追究责任, 也无权参与学校的决策。校级行政部门决策失误、玩忽职守的成本很低, 他们可以把自己的责任推到学院、辅导员身上, 学生出现任何问题都可以归咎于辅导员。

3.个人发展与组织利益的权衡。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是人的基本权力与自由, 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需要维持, 但应该从增加辅导员岗位的吸引力入手, 而不应该指责任职者“好高骛远”。高学历的辅导员有高的成就动机并不意味着他们对辅导员工作就不负责, 而低成就动机的辅导员职业忠诚度高也并不意味着工作表现就好。无论从个人发展出发还是从组织利益出发, 拓宽辅导员的发展空间都是必须的, 而且个人的发展与组织的利益应该是相互促进的。

现行体制让辅导员感到缺乏发展空间, 大部分只能作为过渡性的职业, 而辅导员谋求个人发展就会带来有经验的辅导员流失, 影响学生工作的连续性。有必要在制度层面为辅导员提供一条与组织利益不发生冲突的发展道路, 让辅导员能够成为终身的职业。

摘要:本文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某大学教师进出辅导员岗位的动机进行分析, 探讨辅导员职业的“围城现象”及成因, 为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分析,个案研究

参考文献

[1]蔡立彬.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5, (7) .

[2]罗涤, 姚木远.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状况与对策[J].校园生活, 2007, (6) :84-86.

[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12) :332-338.

[4]时勘, 侯彤妹.关键事件访谈的方法[J].中外管理导报, 2002, (3) .

[5]Jess Feist, Gregory J.Feist.人格理论[M].李茹, 傅文青, 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434-439.

教师辅导 篇9

一、概述

(一) 管理学专业概述

管理学专业是一个理论性很强、但是也兼具一定实践要求的专业, 该专业下设的学科如:管理学、工商企业管理、企业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企业信息化管理等都是具备这一特征的学科。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例, 该学科要求具备充分的理论知识, 可是要想让学生真正学好该学科, 单纯的面授理论讲解是无法满足要求的, 充其量学生也只能达到纸上谈兵的水平。学得好的学生知道招聘的程序、面试的原则、面试的程序、面试的技巧等理论知识, 可是该理论在实践中是如何应用的, 却是不得而知。

(二) 教师教学行为概述

关于教师教学行为的内容, 我们可以参考波士顿学校委员会 (Boston School Committee) (2006) 提出的教师教学行为的8个维度:1.公平和高期望;2.职业主义 (Professionalism) , 主要指模式化的职业行为, 包括工作职能、区域政策的理解、工作程序以及在多样性的社区里的工作目标;3.安全、尊重、文化敏感性和负责任的学习共同体;4.学校、家庭与社区的伙伴关系;5.指导学生学习的计划和策略;6.实质性知识, 具有广泛前沿性知识, 关键概念、事实、相关的研究、质疑的方法, 具体到各自学科的交流风格等;7.发展性过程的监控与评估;8.反思、合作和个体成长。

二、管理学专业教师教学行为的现状

(一) 教学设计不灵活。

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 运用教与学的原理, 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 教学设计方案, 内容包括学习内容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任务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或意图、教学过程、自主性教学评价、教学资源链接等。而目前我们的专业教师, 并没有依据学生的特征进行设计, 而是程序化进行, 一本教案走天下的模式。

(二) 对师生课堂角色的错误定位。

一些管理学专业的课程辅导教师错误的认为, 教师应该是课堂的主角, 学生就应该被动活动, 包括静坐、聆听、接受和吸收信息。

(三) 对学生课余时间的硬性安排。

要求学生将课间时间用来完成工作表、练习册、或者仍然坐着, 做其它功课。

(四) 针对性不强的填鸭式教育。

一些课程辅导教师喜欢面向全班进行的教学指导、演讲, 并且十分热衷于这种教学方法, 认为教师在这时充分体现了自身的价值。

(五) 对学生的不公平分类。

一些教师将学生进行“能力”分组, 硬性将学生分为三等, 并分别对待。例如, 一些教师根据学生的成绩, 将学生进行分类, 并安排座位, 成绩最好的坐在第一排, 依此类推。

(六) 对课堂纪律的过分要求。

一些教师认为课堂就应该是安安静静的, 否则就会影响了正常的教学, 对教室里的安静状态给予表扬和奖励, 采取了中学的教育方式, 压制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管理学专业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一) 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行为不会孤立存在的, 它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观念, 做好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工作是做好教师教育行为转变工作的前提。只有新的教学观念, 才会给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注入鲜活的动力, 教学观念不更新, 教学行为就不可能转变。

首先, 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 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和相互作用的主体。课程的内涵已经发展为新的趋势: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从强调教材的单一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多因素的整合。基于这种理念, 课堂教学就不再仅仅只是知识与技能的单向传授, 而是师生共同与教材的交流, 师生之间, 学生之间的交流体验。

其次, 角色的正确定位, 注重师生的交往。所谓交往, 即共在的主体 (教师和学生) 之间通过相互交流、相互沟通, 基于这一理念, 课堂上的“师道尊严”就非要摒弃不可了。教师眼中的学生, 首先是与教师具有同样价值的人。师生关系应是平等的, 教与学应是民主的, 教学氛围应是愉快、和谐的。对教师而言, 他不应该是传统教学中的主角, 而应该是与学生平级的组织者, 所言所行, 既促进学生的发展, 同时也促进自身的发展。对学生而言, 交往意味着主体的凸现, 个性的张扬, 潜能的释放。

第三,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课堂教学目标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与技能, 而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立体的教学目标。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教师的提问面明显扩大, 更大层面的学生有了回答问题或表现自己的机会;课堂教学的知识标高适度下调, 学生的学习负担得以减轻;教师对传统意义的中差生有了更多的人文关怀。

(二) 案例教学法的合理应用。

在案例教学中, 教师不再是简单讲授书本知识, 更重要的是将理论知识与案例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意识、有目的地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十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的发挥, 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推导, 运用基本概念和原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案例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教学方式, 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案例教学中, 师生都要注意角色转换, 学生只有真正地深入案例、体验角色, 才会有案例情境的“再现”, 案例教学的价值才能被体现。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 可充当监督员, 激励启发学生, 监督案例分析、讨论情况;可充当示范员, 向学生演示、讲解、分析案例等;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并在实施中起主导作用等。

(三) 场景模拟。

管理学专业课程的特点是, 无法到企业中实习, 因为企业中的管理人员根本没有时间教你如何去做, 更不会放心的让你去做企业的管理事宜, 所以, 必须采取校内场景模拟的方式达到实践的目的。

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招聘环节为例, 可以让学生以某企业为例, 模拟招聘的场景。学生首先分为两组, 一组负责商讨企业的规模、性质、拟招聘的职位、面试的问题设置等等;另一组则负责商讨应聘的注意事项。最后由教师点评。

当然提高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与学校的管理、工作评估有关。学校的管理方式、评估标准的制定及实施有很强的导向性, 对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教学行为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同时与外界的支持与指导有关。如领导的支持与帮助、同事、同学的帮助与支持、家长的帮助与支持等。也与其对学生心理行为的理解与评价有关。教师只有对学生心理行为的正确理解, 并能得出正确的评估, 才能有正确的教育行为, 总之, 教师应该结合自身经验、结合学习者的特点努力提高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美]侨伊斯·韦尔著.丁证霖, 赵中建, 编译.当代教学模式[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2]Joseph Ciaccio.完全积极的教学——激励师生的五种策略[M].郑莉, 闫慧敏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3]周小山, 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2.

[4]徐斌艳.改变教师认知与教学行为模式的咨询式指导——来自德国的一种教师教育方案[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7) .

教师辅导 篇10

随着信息化社会、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远程教育必然成为大众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据统计, 从最初的书信函授到今天的现代远程教育, 近10年接受现代远程教育的人数每年都超过百万。然而, 目前的现状是远程教育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得不到充分的认可, 在线辅导教师抱怨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面授课到课率低、在线参与度不平衡、交互内容不深入等, 这一现象已成为远程教育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些问题, 国内外远程教育学者更多关注受教育者的情况, 进而研究如何提高学习者的有效学习。本文从远程教育的另一主体———在线辅导教师出发, 以其在远程教育教学过程的困境为研究对象, 找出突破远程教育发展瓶颈的出路, 以提高教学质量, 服务远程教学学习者。

二、远程教育中在线辅导教师的困境

(一) 在线辅导教师角色转换的困境。传统教学中, 教师利用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 辅助于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呈现出一堂课;远程教育中辅导教师与学生实现了时间、空间上的分离, 很多在线辅导教师表示由于看不到学生的反映、得不到学生的反馈, 感觉在线授课在唱独角戏, 心里不踏实。角色上, 远程教育中在线辅导教师不再是课堂的领导者、灌输者、监察者, 更多的应是引导者、领航者和合作者, 而大部分在线辅导教师还没有做好角色转变的心理准备。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角色转变心理准备的不充分首先使在线辅导教师陷入一个不自信以及对在线教学辅导不信任的困境。会计专业有其自身的特点, 专业性、实践性较强, 面对面的进行辅导, 手把手的进行传授, 已经在每一个会计教师的观念中根深蒂固。

(二) 面授课学生到课率低的困境。面授课在远程教育中所占的份额很少, 主要是根据课程的性质和难易程度设置, 目的是为了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提高学习效率和远程教学效果。然而, 为数不多的面授课的到课率低得让辅导教师的确很沮丧。以电大会计专业学习者为例, 除第一次和最后一次的面授课到课率较高外, 中间的几次课到课率几乎为零, 或者仅有三五个人。没有学生, 或者学生来了之后咨询完与考试相关的内容就匆匆离开, 让辅导教师失去授课的激情, 教学相长此时变得没有意义。

(三) 网上教研、教学交互的困境。网上交互是远程教育主要平台, 能够充分体现远程教育的优越性。而现实是实时交互没有人参与, 网上辅导教师一人完成整个教学、教研过程, 自问自答, 这其中包括网上教研时应当参与而没有参与从事远程教育的相关教师。非实时交互时学生出现的问题是学生要么参与人数很少;要么是提出的问题偏离主题或者泛泛而谈多个问题;更糟糕的是学生会对同一个问题重复发布若干次, 其目的仅是为了增加发帖数量, 完成教务处或督导的规定。

(四) 在线教学设计的困境。远程教育背景下, 尽管在线辅导教师承担多角色维度, 但教学职能仍然为主要维度。在线教学设计网上教学的主要环节, 因此, 远程教育需要在线辅导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丰富优质适用的教学资源。然而, 现状是大部分在线辅导教师没有根据课程的性质设计在线课程, 或者提供的资源过时、陈旧, 或者网上交互缺乏个性化、精心的设计, 或者将面授课的授课方式直接搬到网上交互平台, 或者在线辅导教师根本没有设计在线教学的时间、精力和动力。

三、远程教育在线辅导教师困境因素透视

(一) 在线辅导教师自身因素。目前, 从事在线辅导教师大部分均是传统教育的成果, 其本身未经历在线学习, 尽管有过这方面的经历, 也仅是培训经历。从思想上看, 对信息技术下的远程教育的认同度未必是自发的。与国外远程教育相比, 国内远程教育的社会认知度较低,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度不高, 学习者素质低、学习能力低, 在线辅导教师受外界的影响很难正视自己的工作, 所以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就很难全身心的投入。

现实中, 还存在的在线辅导教师同时担任7~8门课程辅导教师的普遍现象, 如此多的网上教学辅导任务, 最终导致千篇一律的网上教学设计, 这不符合教学规律。再有, 教师晋升以科研和职称为导向, 而在线教学辅导仅作为完成工作量的参考值, 同样导致在线辅导教师内生驱动在线教学设计动力不足。

(二) 远程教育学习者的影响因素

1、远程教育学习者素质低, 学习动力不足。受普通高等学校扩招的影响, 加之远程教育机构间激烈的竞争, 造成远程教育的生源资质越来越差, 以电大“一对一”的相关专业来讲, 有的学员甚至不会写字就来读大学, 求文凭。学习动力是决定学习者学习状态的一个关键因素, 据统计, 95%的远程教育学习者的目的为获取文凭, 而且因为听别人说远程教育的文凭容易获取, 仅有2%的人认为参与远程教育学习是为了获取知识, 提高文化水平和修养。如此功利、投机的学习心理必然导致学习者不会花更多的时间来参与学习过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笔者发现, 参加远程教育的会计专业的学习者大都为在职在岗人员, 40%的学习者从事的工作与会计工作无关, 20%的学习者专科阶段没有接触过会计, 本科才刚刚接触, 在课程的连续性上有脱节。因此, 电大会计专业学习者呈现出以下特点:在职在岗, 且从事会计专业相关工作, 学习的目的是获取更高的学历。这一部分学习者学习动力明显不足;另一种是在职在岗, 且从事与会计专业不相关的工作, 学习目的或是为了取得学历而改变工作环境, 或是为了将来从事会计工作, 这一部分学习者大多数刚刚接触会计。这一部分学习者学习动力尚可, 但学习者基础、学习能力较差。

2、工学矛盾突出, 未能有效进行时间管理。受工作、家庭的影响, 远程教育学习者无法保证更多的学习时间, 学习过程中缺少对时间的有效管理。笔者曾对电大学员做过相关的调查, 调查显示, 100%的学生为在职人员, 他们首先将工作放在第一位, 其次是家庭生活, 然后才是学习, 工作、家庭生活与学习时间相冲突时必然先牺牲学习时间。当问到他们如何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时, 90%的学员表示没有计划, 老师安排的紧就优先完成作业, 只要期末考试能及格就行。如此的状况造成学生不来上课、不参加网上交互的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 教学模式设计的影响因素。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前提是假设学生求学若渴, 学习动力十足。然后, 我们设计了以学生自学为主、利用信息技术、参与网上交互、浏览教学资源、面授答疑的教学模式, 这样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所有的课程统一利用网络的方式来实现教学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比如数学课、音乐课、基础会计实务课等, 大量的复杂的公式推导、音符错误的及时纠正与点评、账务处理过程的直接演示与指导在在线教学过程中均受到了限制, 造成本来学习动力不足、不适应在线学习的学员感到孤独感和挫败感。

四、远程教育中在线辅导教师摆脱困境的出路

(一) 提升新型教学理念, 转变思想。在线辅导教师要从困境中走出来, 自己首先必须从思想上转变观念,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在线教学, 认可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趋势, 主动投入到在线课程建设、应用和研究中来, 实现传统教师角色的转变。适用远程教育学习者需求个性化、学习形式多样化、学习背景复杂化, 将在线辅导教师在教学上定位于学习的先行者、设计者、引导者、支持者、评价者, 学生学习障碍的排除者;在学习资源中定位于资源的建设者、推广者和维护者;在学习技术上定位于信息技术的实现者、应用者和指导者;在学习情感支持上定位于学习者间的连接着、学习文化的建设者、学习过程的助威者;在远程教育科研上定位于远程教育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比如, 主动帮助学习者设计学习时间管理表, 考虑每一名学习者的基本情况, 同时要结合不同课程的特点设计。比如, 对于专科非会计专业的学生, 在会计基础课程方面建议学生多用时间学习;对于实践类课程, 建议学生实践的时间相对长一些。

(二) 加强在线教学交互设计, 激活学生学习动力。约翰·丹尼尔认为, 只有以学生为中心的远程教育模式才是有效而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 而学生在远程教育系统中的活动, 主要体现在独自进行的学习活动和与他人交互的学习活动。因此, 一个好的在线教学相互设计, 会为学生构建一个“虚拟”的学习共同体, 消除独自学习的孤独感。网上学习支持服务第一步是帮助学习者选择适合他的课程。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 笔者认为, 在帮助学生选课时, 首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特别是专业背景。比如, 对于一些专科阶段是非会计的学生, 帮助他们补修一下会计的基础课程。对于一些有会计专业背景及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讲, 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 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安排在理论课程之后, 间隔时间不能太长。这个过程, 如果能在新生入学时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做一个专门的调查问卷, 然后根据问卷结果分组与学生座谈, 了解他们的想法, 开展专门的讲座, 提供课程选择的支持服务。因此,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是以学生为中心, 改变现在的在线教学交互设计路径。建议在设计在线交互前首先了解学生的状况, 比如学生的背景、学习工作经历、学习过程等, 便于有针对性的设计交互内容。根据课程的性质, 结合学习者的情况, 发挥面授与在线教学各自的优势。交互内容设计其次是设计优质教学资源, 制作品牌特色课程。教学资源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纽带, 品牌特色课程有助于吸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完善在线教学监督机制, 提高教学质量。完善在线教学监督机制, 对在线辅导教师而言, 注重监督网上教学设计过程, 重点应体现以下几点:重内容轻形式, 重过程轻结果, 重学生轻成绩。比如, 在线教学检查中可以展示优秀课程设计的案例, 而不是仅停留在对提前发帖、教学资源时间更新、点击率、发帖回复数量等形式上的检查, 应更注重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特点, 是否符合在线辅导的形式, 是否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进而建立专门的在线教学监督指标体系, 逐渐形成在线辅导员+在线导学教师+在线专业教师的辅导与教学团队。另一方面, 建立多元化的学习过程评价机制, 将学生学习的过程作为检查的重点, 重视知识的传递与学习效果的结合, 使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 逐渐引导学生适应网络学习的环境。

(四) 了解学生的诉求, 提供学习动机激励支持服务。在线学习者主要是自主学习, 因此如何使学生保持学习的动力成为学生学习激励支持服务的首要任务。在与学生的交流中, 笔者会计专业学生选择远程教育学习最初的动机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为获取更高的学历;第二, 将来想考取中级会计师;第三, 工作职位发展需要。根据这三方面的动机, 笔者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策略:首先, 基于经验实践学习, 教师应有会计相关的实务经验的教师, 通过理论联系实践。远程教育工作者不仅应有扎实的理论知识, 还要有丰富的实务经验, 对会计专业特别重要。更多会计专业的学生参加远程教育学习是为了能给自己的实践工作提供指导, 解决在工作、创业中的困惑和问题;其次, 基于目标的学习, 比如远程教育工作者应该有针对性地对会计资格、职称一类的考试做专门的解答, 比如介绍考试的要求、动态、重点内容, 为学生树立一个近期的目标, 将目标分解,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最后, 定期组织学生面对面的座谈, 主要倾听学生对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媒体资源的看法, 多了解学生才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支持服务, 比如, 在沟通的过程中, 笔者发现, 对于会计专业的一些课程不太适用进行网上学习, 需要安排较多的面授课, 那么在教学安排中应该考虑学生的诉求。

参考文献

[1]李松杰.在线辅导教师面对的困境[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2.1.

[2]肖圣华, 杨琼, 杨令平.远程教育中有效学习的困境与出路[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2012.1.

教师辅导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工作技巧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182-01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

党的教育方针规定: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实际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①。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任务就是根据这一宗旨提出的,根据长期的工作实践总结出来的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系。因此,高校辅导员不但要努力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设法提高工作技巧,还要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实现高校工作的有效性,为高校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高校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辅导员的工作理念

我国高等教育也步入了大众化教育的新阶段。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表现出许多与精英教育阶段不同的特点。高等教育大众化给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一些难题,这些难以适应的问题在辅导员的工作中一一暴露。在此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应与时俱进,树立与时代同步的工作理念。

(一)依据教育法规,灵活开展工作。

根据高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校辅导员在对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必须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和高校教育规律,包括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做到管理行为的公开、公正和公平,切实避免管理运行的无序性和随意性。对政治、群体事件,治安事件,伤害事件,心理事件等要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同时,实行学生学籍预警制,及时提示学生本人和家长,督促学生和家长努力改善不良状况。

(二)以德育为先,以学生为本。

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完善“三个抓手”,实现德育新体系。一是实施德育学分制,制订《学生德育学分制测评手册》,将各项评分转移到信息系统完成。如学生挂职、免费家教、法律援助、社区共建等工作,都对应相应分值计入测评系统。二是与学生签署《承诺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三是实行“学生参议制”,让学工部、学生处或学生会代表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机会,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参与面。

(三)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

辅导员要从“吃、住、行”、交友、课余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关心和爱护学生,注重从小处入手,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关注学生的变化要时刻关注。找出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弱点。随着外部环境经济发展、信息时代等以及内部环境如学分制改革、就业市场化等变化,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了一些冲击。准确把握学生思想、行为等方面的新特点,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四)把认知教育与行为训练结合起来。

对于大学生个人而言,就是要教会他们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和别人,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目前,“认知与行为不统一”是大学生当中存在的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高校辅导员增强针对大学生进行行为训练。且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覆盖所有阵地,达到面上的全覆盖,主动去覆盖和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三课堂”。

(五)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俗话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辅导员要认同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作为教育主体、权益主体和发展主体,倾听学生的诉求,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学生成长成才的方方面面。把学生作为权益主体,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利益,想学生所想,盼学生所盼。

三、基于教师的视角:辅导员应该具备的工作方法与技巧

如何改善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呢?基于教师的视角,高校辅导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高校辅导员应该具有广博的文化专业知识,除能熟练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外,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科技、艺术、教育等方面领域都有所研究。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并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增强自己的教育能力和理论说服力。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高校辅导员的管理工作涉及到学生的方方面面,因此要求辅导员要娴熟地运用合理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等手段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尤其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辅导员工作包括教育、管理和服务,随着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辅导员的工作由思想政治教育单一的内容发展到以学生成长为重心的教育者、管理者、指导者等多重分身,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结合多样性和生动性等方式,以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三)要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是辅导员的基本功。辅导员想要获得学生的认可要具有相关方面的技能:语言精练、生动形象等等。因此,高校辅导员不仅要想说,而且要会说,能说,简练和装饰自己的会话语言,提高语言的魅力和说服力。

(四)由管理转向引导。老师和同学的关系既可以是师生也可以是朋友,二者并不冲突。所以,作为高校辅导员,首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关于学生学习、纪律、请假制度等的实施准则都应该详尽的制定出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按照人性化、程序化地标准管理日常各项事务,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

(五)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习,为了学生的生活,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尽一切力量在学生们的各个方面予以帮助引导,如帮助家庭比较困难的学生解决申请贷款、勤工助学的问题。同时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可以相应地组织一些晚会、素质拓展等等;平时多倾听同学们对学校工作不满意的地方,给出合理的意见、建议,并及时向学校反映。

注释:

①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参考文献:

[1](美)帕克.帕尔默著;吴国珍等译.教学的勇气漫步教师心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

[2]陆平平.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话的“三要四忌 ”[J].教育教学论坛.2014(6):167.

[3]王海军,吕延勤 ,黄金珠. 基于教师与学生视角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J]. 嘉兴学院学报.2010(9).

教师辅导 篇12

青少年信息学 (计算机) 奥林匹克竞赛, 简称信息学奥赛, 是指在广大青少年中普及计算机教育, 推广计算机应用的一项学科性竞赛活动。获得全国中学生信息学等5 个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者, 自主招生 (高考加分照顾) 享受加5~30 分, 成绩更好的可获保送大学资格。信息学特长生要想在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或分区联赛中取得好成绩, 就需要有高人一筹的技术水平。学生若想要技高一筹, 离不开自己的个人努力, 更离不开辅导老师的帮助。

二、SWOT分析法促进信息学奥赛辅导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1.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优势 (S) 。信息学奥赛辅导教师以青年教师居多。青年教师朝气蓬勃, 精力旺盛, 具有最完美的生理及心理能力去挑战各种艰难的任务。

2.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劣势 (W) 。第一, 信息编程的内容, 并非是中学信息技术课的必修内容。第二, 信息编程的内容许多都是大学教材里的内容, 内容难度较高。刚起步的奥赛辅导教师对竞赛教材中的内容许多都看不懂。当教师遇到自己弄不懂的问题时, 在学校里基本没有其他老师可以请教;要提高自身编程水平, 只能靠自学。

3.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机会 (O) 。第一, 我校对能发挥学生特长的小学科都比较重视。2012 年9 月, 开设了电脑信息编程社团, 笔者担任社团的教学工作。这为笔者学习和应用信息编程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可以促进教学相长。第二, 江苏省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在每年的寒暑假组织冬夏令营活动, 由省内水平较高的辅导教师针对信息学竞赛进行系统的授课培训。这对于刚起步又立志要提高自身编程水平的辅导教师们来说, 真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交流机会!

4.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威胁 (T) 。第一, 信息技术教师一般工作量都较大, 上班时间很少有更多的精力用于自身的专业学习。信息技术教师的忙碌主要体现在———除了要担负起正常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以外, 通常还会被学校安排一些兼职工作, 比如学校所有电脑的维修, 专用教室的管理, 校园网的维护, 指导其他教师的教学课件制作等。第二, 各地在制度上对初中升高中竞赛获奖的奖励机制取消, 导致了部分校领导、家长和学生对信息编程奥赛辅导的支持力度减少, 使信息编程教学缺少一个好的环境氛围。

三、正确规划夯实信息学奥赛辅导教师的专业基础

1.坚持不懈, 从头开始。尽管刚起步时, 对竞赛教材一大半都看不懂, 自己能编写的程序也很有限。但作为青年教师, 必须发挥自己精力旺盛、干劲足的优势。正所谓“百二秦关终属楚, 三千越甲可吞吴”, 笔者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学好。有的内容, 看一遍看不懂, 但经过两遍三遍以后, 内容就熟悉了, 理解起来就有了一定的基础, 然后再弄懂它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了。笔者就是靠这种愚公移山的方式获得了很多知识。而越是靠自己慢慢领悟出来的知识, 印象也就越深刻。

2.把握机遇, 不断充实。2012 年, 省信息学冬令营开设了内容较为简单的C层次的课, 笔者就跟着学生一起学习。C层的课, 虽然层次较浅, 但是教学内容很系统、很全面。授课教师也能针对初学者把知识点讲得很清楚、很细致。这次的冬令营, 对笔者来说, 真是受益匪浅———对于编程语言的软件操作, 笔者以前只掌握一些常用的, 如run运行、output查看结果等。通过这次学习还学到了pascal编程语言中更多的操作, 如in、out文件关联用法, 修改文件默认保存位置, 调试程序单步运行, 等等。虽然C层的内容仅涉及到编程语言中的常识———选择语句、循环语句及数组。但这一系列的系统学习夯实了笔者的编程基础, 也为构建编程上层建筑知识体系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当然, 对以后的教学工作同样帮助很大。

3.实战练习, 效果初显。编程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大量的程序练习。网上有很多编程在线做题评测的网站, 其中“苏州奥赛在线评测系统”, 就是一个集解题、评测、排名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站。笔者要求学生都在该网站注册帐号, 利用课外的时间自己做题。一段时间后, 学生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因为网站中有一个“校内排名榜”, 同学们都想名列前茅, 所以大家都你追我赶地做题。学生在解题遇到困难时, 会向笔者请教。如果教师自己也做一遍, 那就可以更好地指导他们。也为了能在“校内排名榜”占据第一的位置, 笔者有一段时间做题还真是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有时候, 遇到一些难题, 笔者也有可能半天都解决不了, 但当想尽一切办法, 第二天或第三天甚至更长时间, 成功通过后, 那种感觉, 简直比中六合彩还要爽!

四、高层培训促成信息学奥赛辅导教师发展的良性循环

通过在SWOT分析法后制定的一系列有效的学习规划, 笔者付出了两三年的不懈努力, 专业水平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在2014 省信息学冬令营中, 笔者跟着学生一起听了A层次的所有课程。以前一直认为A层的课是很难理解、极为深奥的, 而这一次笔者居然能全部听懂。期间, 笔者也听了一节五年前听过的那位甲老师的课。课后, 笔者跟他交流了一下他上课内容中的一个小问题:就是关于一个递归程序的优化。笔者提出后, 他非常赞成。真是意想不到, 本人居然还能给这么厉害的甲老师提出建议并获得认可。

上一篇:账务核算下一篇:中小企业决定国家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