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原则

2024-10-20

辅导原则(通用9篇)

辅导原则 篇1

摘要:辅导员和大学生的沟通交流是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入手, 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在谈话中应遵循理解和尊重、耐心和真诚、适度保密的原则, 分析了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进行谈话的技巧, 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谈话原则,谈话技巧

在高校思想教育管理工作中, 谈话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 它能有效改善师生关系、排解学生的苦恼和忧虑、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 更方便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使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变得更为主动。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的当下成长起来的, 在思想和行为上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 思想、心理状况呈现出以下特点。

1. 智能发展达到高峰, 思维活跃、敏感。

主要表现为:观察力显著提高;记忆力处于最佳时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当代大学生自身素质较全面, 思维活跃, 敏捷, 容易接受新事物, 但由于生活条件优越, 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学业的好坏、他人的评价、与他人的关系、社会要求与自身情况的差距较敏感。

2. 情感情绪日益丰富, 但心理承受能力弱。

大学生最富有激情、热情、感情, 但伴随着生理、心理上的日趋成熟, 以及自主自立意识的逐渐确立, 面临问题的复杂情感变化都需要自己去体验。在面对各种心理体验时, 部分同学表现出自尊与自卑并存、独立与依赖矛盾的心理状态, 心理承受能力弱, 人际交往障碍, 和老师交流的内心渴望加强但又缺乏信赖。

3. 自我意识强、责任意识弱。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由于家庭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影响, 有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 自我意识强, 责任意识薄弱。部分学生过于强调个体独立性,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忽视群体性, 造成集体主义思想淡化, 团结协作意识差, 利己思想和行为盛行, 不能明确自身责任。个别学生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不太接受, 而且有时言行偏激。

二、高校辅导员谈话原则

要想与学生很好地沟通, 辅导员必须有意识地改变与学生沟通的方式与方法, 在沟通中注意一些重要的原则。

1. 理解和尊重的原则。

辅导员要坚持理解的谈话原则, 从学生的立场出发, 去体验学生的感受。这能够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避免学生在谈话中出现抵触情绪, 能够让学生感觉获得了理解, 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开始更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相互信任与和谐, 从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 “只有尊重他人, 才能赢取他人的尊重”。在师生谈话时, 辅导员要认真对待每一位谈话对象, 尊重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换取学生对自己的尊重, 且能赢得学生对老师的爱戴。一般来说, 大学生的自尊心都比较强, 因此, 辅导员与学生谈话时尤其要遵循平等尊重的原则, 承认或肯定他们的能力与成绩。否则, 易导致谈话过程中的紧张和冲突。

2. 耐心和真诚的原则。

耐心有助于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想法, 真诚有助于让学生敞开心扉。只有坚持耐心、真诚的原则, 才能为谈话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对于学生来说, 老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只有当辅导员给学生以真挚的爱, 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 学生才会对他产生仰慕的心理, 才能向他敞开内心世界, 辅导员也才能“对症下药”, 收到应有的效果。

3. 适度保密的原则。

在高校, 辅导员直接接触学生的档案, 熟知他们的学习成绩、家庭状况和身体状况等, 其中不乏涉及到学生的隐私。对于学生在谈话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隐私, 辅导员应当为学生保守秘密。问题要适可而止, 不能刨根问底, 逼迫学生说出自己的秘密;与甲学生谈话时不要提及乙学生的隐私。这会让学生有安全感, 能够打消学生的顾虑, 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在承诺替其保密的基础上鼓励他们敞开心扉, 大胆地把学习上的问题、生活上的困难、人际交往中的困惑等与老师沟通。

三、高校辅导员谈话技巧

与学生谈话, 单一的说教与恰倒好处的谈话方法所带来的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这就要求辅导员在与学生谈话时注意谈话的技巧, 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注意谈话技巧。

1. 谈话目的要明确。

从谈话对象来讲, 一般情况下是辅导员主动找学生谈话, 但也有学生找老师谈心里话。辅导员应该先要明确谈话目的, 确定谈话对象, 提前做好谈话的准备。首先, 要弄清“找谁谈话?”“什么时候方便谈话?”“为什么找他谈话?”“从哪些方面谈?”等问题。只有事先做好这些准备, 才能节省时间;只有在心里准备好这些问题后, 才能约学生谈话。而不是直接把学生找来, 随便盘问一些毫不相干的话题, 问个没完。在谈话过程中, 勿兜圈子, 必须让谈话对象明白谈话目的, 并有意识地引导谈话对象朝这个主题交谈, 切勿天南海北地胡侃一气, 让谈话变成聊天, 否则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很啰嗦, 并让学生反感和不耐烦, 甚至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2. 谈话方式要恰当。

谈话方式要依题而定。对个别同学的问题要进行单独谈话, 尤其涉及被谈话人隐私方面的问题, 或被谈话人不愿公开的问题则应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对于带有倾向性的问题, 如同学之间的矛盾化解, 班级班风、学风建设等方面的事情, 宜采用集体谈话的方法。在谈话中, 为了了解学生的情况与想法, 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表达, 以协助其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提问是最直接的引导, 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 但必须与倾听、支持等技术手段相结合, 通过微笑、点头等肢体语言, 口头鼓励与赞美的语言来支持学生。

3. 谈话言语要适当。

“言为心声, 语为人境”。辅导员的语言表达直接反映其精神面貌、道德修养、知识水平。如果在谈话过程中, 辅导员心平气和, 措辞准确, 谈吐得体, 语气亲切, 那么这种发自肺腑的语言最能触动学生的心弦, 谈话的效果也一定会比较好, 辅导员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将大幅提升。如果谈话时态度急躁, 词不达意, 满嘴指责, 只会引起学生的戒备和抵触, 达不到沟通的目的。在谈话的语言运用上应因人而异, 对性格粗鲁暴躁者, 要采用心平气和、以柔克刚的语言;对有自卑倾向者, 要采用热情和蔼的语言, 以鼓励为主;对情绪执拗者, 应采用严肃尖锐的语言, 以批评为主。如把性格内向同学的谈话方式用于性格外向同学, 其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4. 谈话时机要准确。

谈话不仅要运用得当的语言和方式, 而且要选准恰当的时机。有时个别谈话早了, 对方听不进去, 容易形成僵待的局面;谈晚了, 时过境迁, 容易坐失良机。对学生中出现的有规律可循的问题, 要把握好谈话时机, 在可能发生问题前进行谈话。在一般情况下, 当学生知错认错, 试图改变, 需要帮助时;当犯了错误, 已经自责, 需要谅解时;当骤遭不幸, 悲痛万分, 需要安慰时;当内心抑郁, 愁绪满怀, 需要排遣时;当取得成绩, 满心喜欢, 需要认同时;当遇到麻烦, 一筹莫展, 需要指点时, 均是与学生谈话的最佳时机。总之, 把握好谈话时机, 事半功倍。

5. 在谈话过程中要充分发掘学生的闪光点。

学生是蓬勃向上的一代, 他们有着对未来的向往, 有着美好的追求, 他们大都“渴望被肯定”, 先进学生是如此, 后进学生也同样如此。如果辅导员经常使用“否定的评价”, 就会逐渐使学生用一种否定的方式评价自己, 如“我的学习不好”、“我不是一个好学生”等, 随之他们的思想、行为就可能向这种否定的自我知觉支配下的行为方式趋近。在任何一个学生身上, 总有积极因素, 也有消极因素。在谈话中, 辅导员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 善于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的优点, 重视他们的点滴进步, 使其内在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树立自信心, 增强勇气, 扬起生活的风帆。

参考文献

[1]张树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性化”教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4, (6) .

[2]马艳芳.辅导员语言艺术浅论[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06) .

[3]许伟智.德育工作者谈话教育的语言艺术[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 (8) .

辅导原则 篇2

1、心理辅导室的宗旨是辅导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各种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为教师、家长服务。

2、心理辅导工作者应对来访者的有关资料、档案予以保密;如采用案例教学、科研或写作时,应适当隐去那些可能会据以辨认出服务对象的有关信息。

3、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如发现辅导者有危害其自身生命和危及社会安全的情况,心理辅导工作者有责任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4、心理辅导工作者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在自身处在极度的情绪波动状态时,应回避接待来访者。

5、心理辅导老师的工作原则在于指导来访者自立自强,从正面促进其成长。

6、对来访者认真负责,辅导结束后,需及时整理、完善辅导记录卡。

辅导原则 篇3

[关键词]课外辅导处理环节遵循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40083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目前有个别教师在课外辅导中走到了两个极端,有的一说辅导就上补习课,或搞“题海战术”“大运动量”,有的辅导则“雷声大雨点小”甚至“只打雷不下雨”,放任自流,不闻不问,效果自然可知。加上现在的学生学习负担普遍过重,学习生活的节奏普遍加快,那么对学生课外辅导应注意哪些方面?下面就谈谈笔者在教学实际中的几点认识。

一、课外辅导应处理好的几个环节

(一)明确对象,因材施教

辅导功能大致有三类:补缺、转差、培优。教师在辅导前对学生学情要做到心中有数。课外辅导的内容很多,但不管是辅导哪方面,首先应做的是认真调查了解学生情况,关注每一个学生,在目标教学中做好分层设计,这样在辅导的过程中学生才能体会到乐趣,才会产生一种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的喜悦。

(二)营造氛围,知行合一

课外辅导在组织形式上时间短、人数少、距离近,并且双边活动频繁,这就要求师生尽快进入角色。辅导课气氛既要紧张,又要活泼。如果学生不投入、不配合,教师决不能急躁,不宜呵斥、讽刺学生,以免形成抑制状态,而要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的情绪,及时调整辅导的策略,遇到麻烦要心平气和,苦口婆心,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从而营造平等、默契的良好学习氛围。

(三)把握契机,因势利导

通常情况下,因请假缺课的学生返校后补课心切,教师就应抓住学生此时的焦虑心理,对症下药,及时辅导,使其补习后很快和其他学生同步。由于辅导是教学中的“随机事件”,因此一定要抓住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拨与辅导。

(四)研究方法,提高功效

要提高辅导的功效方法得当很重要。教师辅导首先要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开启知识宝库的大门;其次辅导要善于诱导,让学生多走直路,少走弯路。学困生在方法和能力上较欠缺,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二、课外辅导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课外辅导不是想到哪儿就辅导哪儿,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大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因材施“导”的原则

由于学生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兴趣爱好以及先天素质、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差异,课外辅导就必须量力而行,因势利导,分层训练,分层指导,“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能千篇一律,搞一刀切。对不同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避免因难度过小而简单重复,浪费时间,或难度过大造成学生负担过重,消化不良,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尝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喜悦。

(二)循序渐进的原则

课外辅导要经常化,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绝不能置教学实际于不顾,平时松,考前紧,忽冷忽热,贪多求快。课外辅导也要有计划,做好充分准备,合理安排辅导的时间与内容,做到有的放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平铺直叙,不分主次,辅导要能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难点,讲深讲透,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启发诱导的原则

课外辅导不能只讲解题方法,灌输知识,而应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地启其疑,导其思,引其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朱熹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辅导过程中,教师应当巧妙地设疑,创设问题情境,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收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效果。

(四)全面提高的原则

课外辅导也要面向全体,抓两头,促中间,全面提高。学困生是辅导的重点,教师应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多表扬他们,耐心启发他们提出疑难问题,引导他们认真思考;进行必要的补课,弥补他们知识上的缺陷与漏洞;练习设计与其他学生要有区别,先易后难,逐步增加分量;作业还要适当采取面批的办法。对于优等生,主要是拓宽其知识面,提高其思维水平,还可以适当增加练习的难度,介绍一些课外读物,开阔其视野,使其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五)传授知识与学法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才能终身受益。仅靠教师不遗余力的灌输,仅靠学生不厌其烦的练习,所获得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课外辅导不光是“传道、授业、解惑”,弥补学生知识上的不足,更为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如何事半功倍地获取知识,如古诗文速记法、预习方法、高效复习法等,使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辅导原则 篇4

一、多元化的工作特点决定着高校青年辅导员必须注重自身个性成长

辅导员的工作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辅导员既是教育者, 又是管理者, 是“教育型的管理者”。[1]但最重要的角色仍然是教育者。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者, 他最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本身的发展, 而管理者则不然, 管理者最关心的是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教育者以人为本, 管理者以任务为本, 往往只把人看成是完成任务的载体。[1]所以看一个辅导员是不是一个好的辅导员, 要看他所做的工作中有多少教育因素。

一个辅导员要处理很多具体的事情, 带很多不同个性的学生。辅导员的生活被描述为“两眼一睁, 忙到熄灯”。所以辅导员要处理好两种关系, 一种是人与事的关系, 一种是人与人的关系, 要达到人与事的和谐, 师生关系的和谐。然而现实中, 反面的例子并不鲜见。青年辅导员同时面临着适应工作要求和提高自身水平的艰巨任务, 更应该抓住对学生的教育管理的机会, 有意识地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把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统一起来。

二、高校青年辅导员必须把握四个工作原则以彰显个性发展特点

1. 严格

从我们的观察和经验看, 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 带出来的学生质量较高。所谓“严师出高徒”已被无数事实所验证。而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格, 甚至没有要求, 放任学生自由发展, 则会带出很多问题学生, 这在乱班中尤为明显。同时很多青年辅导员总是试图从思想上去说服学生, 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并没有被转变, 往往结果是管不住学生。质量在于管理, 管理在于严格。辅导员要做到严格, 首先必须把学校和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和标准告知学生, 让他们有章可循;其次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行为管束, 从改变学生的行为开始转变学生的思想;最后要正确地运用批评和奖惩, 批评和惩罚要及时, 同时通过评优等途径为学生树立可学习的榜样。

2. 精确

很多青年辅导员有这样的感觉, 每天事情做了不少, 但是做得完美的不多, 还常常出错或者遗漏;教育学生的话说了很多, 但是学生真正听进去, 受到启发引起自我批评的不多。很多问题其实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 只是被漠视或者隐藏了。事情多而琐碎, 学生多而性格各异, 这是辅导员工作所要面对的基本事实。我们常讲, 要把事情做实做细做到位。如果把它看成结果的话, 就需要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来支撑。对于周期性重复的工作, 要使下一次做得比上一次更好, 就应遵循计划、行动、总结、新的行动这样一个循环。总结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做过工作后, 若不及时反思总结, 则经验不能升华, 教训会被遗忘, 自己做事的能力并没有因这一项工作而有多少提高。所以我们要有耐心和恒心, 凝聚意志, 关注到这样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上来———在没有认真地反思总结前, 便不能把一项工作草草结束。持续改进, 始于计划。我们接收到的任务, 往往是从一个文件或者一个指示开始的。很多任务需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这就是所谓做细, 如奖学金的评定、国家“三金”的评定等。辅导员要关注细节。细节作为一种反映事物内在联系和本质的微小事物和情节, 本身即具有一种预测的功能, 通过一些具体的小事和细节, 可以反映整个组织的运行情况。[2]辅导员要有一种一件事一抓到底的韧性, 把一件事从头到尾抓出一个模式来, 再把这个模式推而广之。当然抓的是一些类型性、倾向性的问题。辅导员的有些工作要依靠手下的学生干部去落实, 学生干部的工作水平往往决定了辅导员的工作水平。因此, 辅导员要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指导和培训, 教会他们做事的程序, 使他们能够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辅导员要勤做记录, 尝试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 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 是一笔巨大的财富。[3]每个辅导员都要从刚工作的时候就开始积累这种宝贵的财富。记日记有助于集中思想, 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收集事实、分析事实、研究事实, 到做出概括性的、抽象的结论, 日记能教给我们思考。[3]在记录的时候, 辅导员还应多用数据, 并善于进行数据分析。

3. 快乐

青年辅导员也要在社会中生活, 会被一些压力困扰而情绪消极。这些压力有生活上的和工作上的, 生活上的包括个人恋爱感情问题、结婚买房的经济问题等;工作上的压力来自工作的指标要求、领导的批评、碰到了难题和自己工作能力的不足, 等等。消极情绪会被不由自主地带到工作中来, 妨碍我们发现从事辅导员工作其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有些青年辅导员习惯批评学生, 讲话越讲越严肃, 很少跟学生进行真正的沟通和交流。辅导员应该把培养学生成人成才看成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当成一项事业来做, 为自己的创造性劳动而感到快乐。辅导员要敢于尝试各种方法, 不怕失败;要不畏工作中的困难, 以克服困难为工作的乐趣。辅导员要多花时间跟学生交流沟通, 并使双方都能从交谈中得到教益和乐趣, 不但要善于找出问题和缺点, 还要善于发现优点和长处, 并且要创造条件, 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比如, 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寒暑假社会实践, 辅导低年级的学生, 等等。

此外, 辅导员要培养幽默感, 有幽默感的人随和、可亲, 能为严肃凝滞的气氛带来活力, 更显示了高度的智慧、自信, 以及与适应环境的能力。作家刘墉在《超越自己》中说:“愈是开放而富裕的社会, 人们愈有幽默感;愈是闭锁的环境, 愈难让幽默存在。不存在的原因, 不是人们没有这份智慧, 而是没有这份胸襟;不是因为人们有过强的自尊, 而是因为色厉内荏的自卑。一个幽默者最重要的条件是完满健全的人格。”[4]因此, 青年辅导员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 要广泛地接触社会, 努力培养自己完满健全的人格。

4. 民主

在高压管制和应试教育之下, 学生普遍缺乏主体性和责任感, 没有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不能管住自己, 听话是因为害怕惩罚或者渴求奖赏。学校里虽然有各种正式的组织, 但是学生缺乏自觉的组织纪律性, 不能团结起来进行有效的合作。不可否认的是, 某些青年大学生头脑中存在着不少陈旧落后的观念。辅导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参与班级和学校的决策, 要善于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对于集体的情感, 辅导员要通过制定共同遵守的约定, 而不是单方面强制的规定, 来约束双方的行为。师生相互尊重, 平等对话。辅导员要按照学校文件和法律的规定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 而不能游离于这些规定之外。师生都要广泛地接触社会, 努力在社会中做优秀的公民。辅导员要把班级和学校真正建设成学习型的组织。正如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所指出的那样, 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是:系统思考、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和团体学习, 他们是克服学习障碍和组织障碍的良方。[5]青年辅导员需要不断地修炼。

四个原则总结如下表。

三、高校青年辅导员必须提升个人修养以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1. 循序渐进

青年辅导员摸索一条适合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 吸取别人的经验很重要, 但形成自己的体系更重要。辅导员要找到由简单到复杂这样一条循序渐进的路子。比如从方法上和对个人能力的要求上严格要求, 是容易做到的;下一步, 通过对工作的认真分析, 摸索经验, 渐渐地向精确靠拢。青年辅导员改变自己的心态, 培养乐观精神和幽默感, 使学生“亲其师, 而信其道”, 是能在短期达到的;而要通过民主原则, 达到无为而治, 则需要走更长的路。辅导员要业务上追求精益求精。辅导员不能仅仅满足于方法的有效性, 例如严格管理虽然简单有效, 但对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却是不利的。好比医生给病人开药方, 有的药虽然能治病但副作用很大, 有的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高明的医生和高明的教师一样, 应力求达到标本兼治。所以青年辅导员要把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 注重学习各种有用的知识, 如心理学、管理学知识等。辅导员工作的主要对象是青年大学生, 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因此, 在工作中, 辅导员既要规避人性的弱点, 又要发扬人性的优点。青年辅导员应着重于培养学生成人成才, 但是首先应努力培养自己成才, 努力使自己在思想和能力上高于学生。教师要有一缸水, 才能给学生一杯水。

2. 反思和自我批判

青年辅导员的反思和批判精神是很重要的。把批评和自我批评结合起来, 把教育管理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结合起来。对学生严格, 反过来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自己需要快乐, 也要促进学生快乐成长。辅导员要谨防这样的现象出现, 在教育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不断进步的同时, 青年辅导员本人的思想和行动却停滞不前, 把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分裂开来。辅导员要培养乐观精神和幽默感, 提高民主意识、公民意识, 积极地融入社会, 解放思想, 培养自己完满健全的人格, 同时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发挥创造性的宽松环境。

青年辅导员并不天生是教育者和管理者, 也并不天生就是好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者。因此, 青年辅导员在教育管理的实践中, 要把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 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服务于培养学生成人成才的目标。同时青年辅导员也要自我修炼, 自觉地把对学生教育管理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结合起来, 用心把握做事和做人的原则, 通过反思和自我批判, 不断提高个人修养, 走出一条基于原则和修养的个性成长之路。

摘要:本文分析了辅导员工作的特点, 提出严格、精确、快乐和民主的工作原则, 指出了青年辅导员要把对学生的教育管理, 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统一起来, 循序渐进, 发扬反思和自我批判精神, 全面提高个人修养, 总结了一条基于原则和修养的高校青年辅导员个性成长之路。

关键词:青年辅导员,原则,修养,个性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晓春.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1.

[2]汪中求.精细化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5.5.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6.

[4]刘墉.超越自己[M].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6.9.

辅导原则 篇5

1.使用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消毒药、械,并按照批准的范围和方法在医疗卫生机构和疫源地等消毒中使用。

2.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菌的方法

(1)高度危险的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方法处理。

(2)中度危险性物品,一般情况下达到消毒即可,可选用中水平或高水平消毒法。但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要求并不相同,有些要求严格,例如内窥镜,体温表等必须达到高水平消毒,需采用高水平消毒方法消毒。

(3)低度危险性物品,一般可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只作一般的清洁处理即可,仅在特殊情况下,才作特殊的消毒要求。例如,当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必须针对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

3.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危害性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1)对受到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支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选用高水平消毒法或灭菌法。

(2)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和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选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法。

(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可选用中水平或低水平消毒法。

(4)对存在较多有机物的物品消毒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

(5)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消毒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

4.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方法

选择消毒方法时需考虑,一是要保护消毒物品不受损坏,二是使消毒方法易于发挥作用。

(1)耐高温、耐湿度的物品和器材,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高温的玻璃器材、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可选用干热灭菌。

(2)不耐热、不耐湿,以及贵重物品。可选择环氧乙烷或低温蒸汽甲醛气体消毒、灭菌。

(3)器械的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的消毒剂。

(4)选择表面消毒方法,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可选择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或液体消毒剂擦拭;多孔材料表面可采用喷雾消毒法。

二、消毒灭菌原则

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2.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物,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3.根据物品的性能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耐热、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0一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环氧乙烷灭菌等,内窥镜可选用环氧乙烷灭菌或2%戊二醛浸泡灭菌。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方选化学方法。

4.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j中效、低效消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的性能、作用、4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规定定期监测。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5.自然挥发薰蒸法的甲醛薰箱不能用于消毒和灭菌,也不可用于无菌物品韵保存。甲醛不宜用于空气的消毒。

辅导原则 篇6

关键词:课外辅导,处理环节,遵循原则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目前有个别教师在课外辅导中走到了两个极端,有的一说 辅导就上 补习课,或搞 “题海战术”“大运动量”,有的辅导则“雷声大雨点小”甚至“只打雷不下雨”,放任自流,不闻不问,效果自然 可知。加上现在的学生学习负担普遍过重,学习生活的节奏普遍加快,那么对学生课外辅导应注意哪些方面?下面就谈谈笔者在教学实际中的几点认识。

一、课外辅导应处理好的几个环节

(一)明确对象,因材施教

辅导功能大致有三类:补缺、转差、培优。教师在辅导前对学生学情要做到心中有数。课外辅导的内容很多,但不管是辅导哪方面,首先应做的是认真调查了解学生情况,关注每一个学生,在目标教学中做好分层设计,这样在辅导的过程中学生才能体会到乐趣,才会产生一种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的喜悦。

(二)营造氛围,知行合一

课外辅导在组织形式上时间短、人数少、距离近,并且双边活动频繁,这就要求师生尽快进入角色。辅导课气氛既要紧张,又要活泼。如果学生不投入、不配合,教师决不能急躁,不宜呵斥、讽刺学生,以免形成 抑制状态,而要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的情绪,及时调整辅导的策略,遇到麻烦要心平气和,苦口婆心,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从而营造平等、默契的良好学习氛围。

(三)把握契机,因势利导

通常情况下,因请假缺课的学生返 校后补课 心切, 教师就应抓住学生此时的焦虑心理,对症下药,及时辅导,使其补习后很快和其他学生同步。由于辅导是教学中的“随机事件”,因此一定要抓住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拨与辅导。

(四)研究方法,提高功效

要提高辅导的功效方法得当很重 要。教师辅导 首先要教给学生 方法,让学生自 己去开启 知识宝库 的大门;其次辅导要善于诱导,让学生多走直路,少走弯路。 学困生在方法和能力上较欠缺,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二、课外辅导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课外辅导不是想到哪儿就辅导哪儿,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大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因材施“导”的原则

由于学生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兴趣爱好 以及先天 素质、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差异,课外辅导就必须量力而行,因势利导,分层训练,分层指导,“一把钥匙 开一把锁”,不能千篇一律,搞一刀切。对不同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避免因难度过小而简单重复,浪费时间,或难度过大造成学生负担过重,消化不良,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 础上得到 提高,使每一个 学生都能 尝到 “跳一跳摘到果子”的喜悦。

(二)循序渐进的原则

课外辅导要经常化,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绝不能置教学实际于不顾,平时松,考前紧,忽冷忽热,贪多求快。 课外辅导也要有计划,做好充分准备,合理安排辅导的时间与内容,做到有的放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平铺直叙,不分主次,辅导要能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难点,讲深讲透,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启发诱导的原则

课外辅导不能只讲解题方法,灌输知识,而应循循 善诱,耐心细致地启其疑,导其思,引其果,充分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国古代大教育家朱熹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 进。”在辅导过程中,教师应当巧妙地设疑,创设问题情境,以点燃学生思维的 火花,从而收到 “海阔凭鱼 跃,天高任鸟 飞”的效果。

(四)全面提高的原则

课外辅导也要面 向全体,抓两头,促中间,全面提高。学困生是辅导的重点,教师应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学习兴 趣,关注他们 的点滴进 步,多表扬他 们,耐心启发他们提出疑难问题,引导他们认真思考;进行必要的补课,弥补他们知识上的缺陷与漏洞;练习设计与其他学生要有区别,先易后难,逐步增加分量;作业还要适当采取面批的办法。对于优等生,主要是拓宽其知识面,提高其思维水平,还可以适当增加练习的难度, 介绍一些课外读物,开阔其视野,使其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五)传授知识与学法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辅导原则 篇7

一、辅导员进行有效谈话的意义和要求

谈话是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的主要方式, 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为直接的路径之一。

笔者认为, 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生是否认可你, 信服你。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提升自身的能力。让我们说的话学生爱听, 并引起学生共鸣, 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实践中, 最终实现理想中的教育效果。当代教育家玻姆指出师生间对话应具备五种必要条件:共同的语言、平等的对话、交往能力、不固执己见和非强制性。为此, 辅导员的谈话必须秉持真诚的态度、体贴的话语, 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为了实现有效的谈话效果, 我们须了解并使用英国学者Leech的礼貌原则。

二、Leech礼貌性原则概述

在系统研究了美国语言学家Grice的合作原则和美国社会学家Goffman面子理论的基础上, 英国语言学家Leech在1983年出版的《语用学原则》一书中第一次较为完善地归纳了礼貌原则 (王西成、曾涛) , Leech说, 在确定某种言语行为是命令、或请求、或劝告、或主动帮忙时, 有四种因素必须考虑。第一, 要看对谁有利, 对谁无利。第二, 要看给听话人多少选择权。第三, 要看言语行为的间接程度。第四, 要看客气程度 (刘润清) 。Leech将礼貌原则具体分为以下六个准则:

1.策略准则:尽力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力扩大对他人的益处。

2.慷慨准则:尽力减少对自己的益处;尽力扩大自己付出的代价。

3.称赞准则:尽力缩小对他人的批评;尽力夸张对他人的表扬。

4.谦逊准则:尽力缩小对自己的表扬;尽力夸张对自己的批评。

5.赞同准则:尽力缩小与他人的不同意见;尽力夸张与他人的相同意见。

6.同情准则:尽力缩小对他人的厌恶;尽力扩大对他人的同情。

其中, 策略准则和慷慨准则实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针对的是如何对待他人, 用于请求或命令他人做某件事情。本文将这两个原则合称为“策略慷慨准则”, 称赞准则和谦逊准则同样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表明如何看待他人和自己。本文将这两个准则合称为“称赞谦逊准则”。如此看来, 本文将六条准则合并为四条。分别为:策略慷慨准则、称赞谦逊准则、赞同准则、同情准则。

三、礼貌性原则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实际运用

1.策略慷慨原则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辅导员使用策略慷慨原则时要做到尽量减小听话者 (学生和家长) 受损的程度, 让辅导员自身利益受损。辅导员跟学生谈话时, 会向学生发布一些指令和要求。辅导员的话语中尽量少用生硬的祈使句, 多用委婉和疑问句。

例如, 学生旷课, 辅导员跟学生谈话时, 如果使用“赶快上课, 跟你说多少遍了, 不准旷课”, 或者“你这孩子能不能听点话, 别旷课!”这或许会让学生觉得没面子, 促使其不要跟辅导员交流。如果采用“老师想知道你为什么没去上课呢?跟我说说”, 或许其沟通效果更好些。就慷慨方面来讲, 辅导员可以跟学生、家长说“有事情, 随时给我打电话”。这条准则主要是让对方听着舒服。

2.称赞谦逊原则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称赞原则就是多夸奖、多赞美学生。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 当学生出现某些错误时, 可以有意识地将批评程度最小化, 避免伤害学生自尊。一方面, 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表扬, 比如有个学生经常不上课, 但是当辅导员教师查课时, 他来上课了, 这时就应该对他进行表扬, 以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谦逊原则就是多展现辅导员自身的不足。比如当某个学生因高考失利, 感到沮丧时, 辅导员通过回忆自己的求学历程, 让学生看到教师的努力和坚持, 给学生以鼓励。

3.赞同原则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赞同原则就是尽量减小与学生的分歧, 对学生的想法给予表述的平台和条件。笔者认为赞同不是辅导员一味地妥协, 而是当出现分歧时, 辅导员不要以权威的姿态、强硬的态度让学生屈从, 而是要认真分析出现分歧的原因, 及时修正, 这样才能让学生真心地配合并完成辅导员发布的指令和要求, 最终实现双赢。

4.同情原则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见一些“不听话”的学生, 比如, 旷课、迟到、无故离校、不打扫寝室、考试作弊等情况。当遇见这样的问题, 辅导员应该采用同情原则。针对辅导员工作来讲, 同情, 不是对学生错误行为的理解或是视为不见, 而是辅导员站在学生、家长的立场冷静思考问题, 查找原因。不再是不问缘由地批评。在辅导员教师思考过后再跟学生、家长沟通, 学生、家长或许会深刻地感受到辅导员教师是为他们着想、是为他们好。

卢梭说:“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懂得你所讲的道理, 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 才能为他所了解。”我们如何才能让学生愿意听我们讲的道理, 以增强思想政治效果?通过本文分析, Leech的礼貌原则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孔倩.浅谈新时期下建立健全高校辅导员谈话机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1 (6) .

[2]王西成、曾涛.也谈礼貌原则——兼于顾曰国先生商榷[J].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2) .

[3]刘润清.关于Leech的“礼貌原则”[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7 (2) .

[4]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1) .

辅导原则 篇8

一、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辅导员在组织学生活动时首先应该遵循的原则。方向性原则指活动的内容、形式和过程应当始终坚持思想领先, 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 容易受到各种思想、思潮的影响和冲击, 所以辅导员必须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政治上的引导, 引导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引导他们在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中明辨是非、站稳立场, 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科学发展观, 引导他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潮流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职责。辅导员在组织学生活动时应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使学生活动体现思想性、教育性、层次性, 并且要有品位, 这是由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性质和工作职责要求所决定的。因此, 辅导员要加强对政治理论的学习, 特别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修养、思想道德修养以及敏锐的政治鉴别力, 从而在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能引导学生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并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

二、以人为本原则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过程的根本指导原则, 而且也为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涵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原则体现在学生工作上, 不仅要着眼于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 还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按照以人为本原则的要求, 辅导员在组织学生活动时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 要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作用, 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热情, 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要求。其次, 必须发挥大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广泛听取他们对开展活动的意见, 让他们参与民主决策, 保证他们的话语权, 多一些理解, 多一些鼓励, 多一些尊重, 实现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双向交流, 让大学生在科学民主的管理中健康成长成才。最后, 树立服务意识, 从大学生的需要出发, 坚持以人为本, 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要求。要做到上述三点, 就要求辅导员要与大学生打成一片, 经常参加他们的活动, 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 掌握他们的实际情况, 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以使活动更加贴近广大学生的实际。

三、目的性原则

马卡连柯说:“方法和目的的关系应当是检验教育逻辑的正确性的实验场所。从这种逻辑出发, 我们就不能允许有不去实现既定目的的任何方法。”辅导员在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 要把实现教育目标作为最高标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 无论组织者还是参加者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和端正的态度, 要注重实效, 而不能赶时髦、搞形式、走过场。这就要求辅导员在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要紧紧围绕“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 把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基础文明教育、养成教育等贯穿整个活动的全过程。在组织活动前, 辅导员要注意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进行必要的学习、讨论和动员, 拟定议程和提纲, 不打无准备之仗, 使活动不仅有新颖的形式而且有鲜明的主题, 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 贴近学生的实际。

四、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是辅导员在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创新性原则是指学生活动的内容、形式、方式和方法不仅科学而且新颖, 具有创造性, 视野新, 角度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国际竞争将主要体现为创新人才的竞争。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 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必须全方位更新观念, 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新时期, 国家对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创新能力成为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 富有激情, 渴望创新, 勇于挑战, 敢于打破束缚。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 因此辅导员在组织学生活动时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坚持创新性原则, 只有这样学生活动才有吸引力、号召力, 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辅导员在组织学生活动时要做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并且要周密安排、科学策划, 在“新”字上做文章, 在创新上下工夫。

五、群众性原则

群众性原则是指学生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活动的广泛性。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 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以“尊重学生首创、引导学生参与、确保学生受益、争取学生满意”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原则, 是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组织学生活动时的具体要求。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大学生, 因此群众性原则是辅导员在组织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必须始终坚持和遵循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辅导员在组织学生活动时要面向广大学生, 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 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的高低、参与活动覆盖面的大小、学生素质提高的程度, 是衡量活动是否真正坚持了群众性原则的标准。坚持群众性原则要力戒形式主义, 为搞活动而搞活动只能是劳民伤财, 只会挫伤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目前, 一些高校出现了高年级学生参加学生活动积极性不高的现象,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组织的学生活动没有真正遵循群众性原则的要求。

六、安全性原则

辅导原则 篇9

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于2010年1月26至28日在北京召开,以“发展科技辅导员队伍,提高科技辅导员能力,为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而努力奋斗”为主题的大会工作报告中,针对当前正在进行的国家《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标准》课题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按照“调查研究—形成标准—充分论证—区域试点—拓展研究”的指导方针。作为国家科协面向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推出的行业执行标准,如何兼顾现实情况与长远发展、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中国国情与国际潮流、评测尺度与操作弹性、目标理想与实施条件等各种矛盾因素,成为《标准》制定中的难点问题。如果不能恰当解决,将影响《标准》内容的共识性,影响《标准》推行的普适性,制约着人们对《标准》的准确把握和实施策略的制定,不利《标准》的贯彻执行。为此,作为《标准》课题组成员和成员单位,我们为《标准》的研制进行了调研,以确定《标准》的制定原则和实施策略。

二、调查方式与对象

本调查所涉及的是《标准》课题组研讨中热议较为集中的问题。我们在河北省区域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科技辅导员队伍进行了调研。调研跨越小学、中学、大学几个学段,覆盖学校、科协、科技馆、社区工作站等领域,调研对象涉及学校教师、科技场馆人员、科协管理人员和社区科普工作人员。问卷的调查题目如下:

1. 您认为《标准》应该是①基本标准②最终标准③最低标准④可变标准

2. 您认为《标准》内容应体现:①指令性②指导性③动力性④方向性

3. 您认为制定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更合适:①通用标准②分类标准③各级标准④分期标准

4. 您认为《标准》制定难度在何种关系上:①专职与兼职②东部与西部③城市与农村④理论与实施

5. 您认为《标准》的制定最需要的是:①科学的依据②实践的经验③同行的共识④国外的模式

6. 您认为《标准》的制定中应重点考虑的是:①理论框架②实施策略③内容解读④评价体系

三、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1. 调查结果。

在河北省1 1个地级市发放问卷250份,收回有效问卷210份,统计结果如下:

调查结果反映了河北省区域内科技辅导员队伍对上述问题的的认识现状、理念特征和愿望取向,为确定《标准》的制定原则和实施策略提供了行业共识基础。

2. 结果分析。

从问题1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最终标准”是不现实的,“最低标准”缺乏发展的动力性和质量要求,绝大多数人要求《标准》应是面对大多数人的“基本标准”和面对未来的“可变标准”。这一结果符合客观实际。

问题2的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人希望《标准》能体现指导性和方向性,表现为在给定目标和领域前提下的自主探索愿望。《标准》制定过程中,面对许多方面的差异,以求大同为前提,留有余地的指导与实施,实事求是地探索与推进,而不是强制的模式管理,应成为首版《标准》的主要特点,以符合现阶段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现实和大多数科技辅导员的愿望,更有利于推进青少年科技活动。

问题3的调查结果显示,希望《标准》是分类标准”者居首位。这是因为,调研对象涉及不同学段、不同领域,谁的科技辅导员,各自都希望《标准》对自身有适用性,而各类人员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差别较大,所以分类制定《标准》成为他们的首选要求;统一科技辅导员队伍的要求,实现科技辅导员队伍统一管理与交流是“通用标准”成为第二选择的原因;各学段的科技辅导员工作内容有层次差别,事业发展的评价需要有水平标志,这是“分级标准”成为第三选择的原因;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当前要制定的《标准》,暂未涉及未来《标准》,所以大家也未对“分期标准”予以过多关注。

问题4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标准》制定难度为“理论与实施”关系者居首位。《标准》的制定与执行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已有的前期理论基础与正在进行的创新实践之间的差距不可避免,理论可靠、逻辑完美的方案在实施中也常会遇到意想不到问题,解决“理论与实施”的矛盾成为人们共识的第一难点;“专职与兼职”位居第二,主要是大家考虑到《标准》的内容要影响到通用标准下如何进行不同行业人员准入资格的量化考核;“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基本上都属于先进与落后的问题,把握“基本标准”这个定位,则这二者不是大家考虑的重点。

问题5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标准》制定最需要“实践的经验”者居首位。科技辅导工作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作,所以实践经验成为《标准》制定最重要的基础条件(第一要素)。《标准》越接近于实际,越贴近于国情,越有利于操作,效果就越好。认为需要“科学的依据”者次之,表明人们已认识到科学理性对于《标准》体系完整、合理的建构是必不可少。制定《标准》的指导文件是国家《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这就是研制《标准》的科学依据。“同行的共识”要影响到《标准》实施中的认识统一与行动统一。“国外的模式”很重要,它凝聚着许多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范例,也透射着许多成功的要素,但被调查群体并未认可。笔者认为其原因可能为:一是我们的科技辅导工作大多数还处于初级阶段,尚不具备高水平和国际化的特点,国际比较的意识尚未凸显;二是国外模式的许多内容不能直接应用于国内实际,需要一个内化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一批有实力、有水平的个人或团队领头完成,并形成辐射带动作用,大部分基层一线人员目前完成这一工作还存在能力上的差距,这也造成大多数人对国外模式有距离和陌生感。但在赶超国际先进的目标下,对国外成功模式的借鉴是我们必需的工作。

问题6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标准》制定应重点考虑实施策略”者居首位,说明《标准》的实用功能最为关注。认为应考虑“评价体系”者居次,说明评价问题在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内容解读”是在解决基本需求后,如何提高需求质量的体现;至于“理论框架”主要是研制者需要考虑的,不被多数使用者所关注。

四、调研结论与实施建议

1. 关于《标准》性质特点和制定理念。

(1)《标准》是国家青辅协制定的行业文件,是中国青辅协对从事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工作人员在该领域基本素质的要求。它不是量化指标,也不是执行条例的细则。首先它作为一个标准,考虑到我国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的国情特点,《标准》只能是大多数科技辅导员都必须达到的一个基本要求,但不是每一个成员的最低要求。随着发展,整体水平提高后,基本要求也会随之提高,《标准》的可变性成为必然。而当前,“基本标准”的研制是首位的。再者,要求从业人员在每一个维度都具有标准的要求,基本达到就可以,并不要求在每一个方面都达到优秀,即所谓“合格”或“及格”这一级别要求。

(2)除《标准》概念的界定外,从《标准》工程的推进程序上讲,《标准》制定之后还要进行培训考核、资格认证、岗位聘任和专业职称等工作,其中科技辅导员能否通过资格认证、持证上岗的培训考核,才涉及量化的要求,《标准》只是对培训考核、量化具体内容指标的指导性文字,而不宜出现指标细则的要求,用“向度”的概念要求,《标准》的研制更应明确“向”的要求,而不突出“度”的特点。对于“度”的把握以不与《科普法》、《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相关条例相冲突为原则。

2. 关于《标准》的功能定位与权重分配。

(1)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对《标准》的第一要求,但实施中也需要辩证地理解运用。目前,我们正在制定的是“第一版”面向全国科技辅导员且对大多数人适用的一个基本标准,是《标准》工程实践的首次尝试,也是以后发展的起点和基础,所以先制定一个通用标准是较为合理的选择,它首先保证了现实状况的针对性和操作的有效性;有第一个“通用标准”做基础,可在以后进展中延伸出更适合各领域特点的的“分类标准”,突出各领域的特色,但仍以“通用标准”为“归宿”;随着发展,学校各学段和同一领域中人员水平的认定,以及为未来的岗位聘任与专业职称提供指导,制定一个“分级标准”也是必要的,但从现实考虑,必要但还不必太急切;而在未来发展的不同阶段,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修改重构,制定符合相应阶段使用的“分期标准”也是势在必然。所以,制定哪一类型的《标准》是由发展不同阶段的条件所决定,它所体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本阶段首要制定的是“通用标准”,它是初期面向全国科技辅导员队伍规范管理与发展的指导性文本。

(2)如何实现理论对实施工作的有效指导,将我们的理性设计转化成有效的、便于操作的实施方案以及能对后续的资格认证、培训考核提供指标和量化的参考依据是我们要下大力量解决的主要矛盾。我们目前制定的是一个适用于全国大多数科技辅导员的基本标准,是一个行业资格的准入标准,只涉及要求,不涉及岗位,也不受“学历专业背景”、“岗位专设”、“职称系列”等这类“专业与非专业”因素的直接影响,所以无论专职和兼职都需要达到标准的基本要求;作为一个基本标准,接近底限,但不是底限,对于“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着重考虑底限,矛盾就容易解决。所以我们面对这一开创性的工作,首先要有理性的思考,确定正确的目标方针,如以针对性强的理论指导,可先以成功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确保初期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实施,进而推动这项创新实践的探索,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最后再实现从实践创新到理论创新,为《标准》工程的进一步良性推进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

3. 关于《标准》制定的基础条件与保障条件。

(1)“实践经验”与“科学依据”是我们研制《标准》最主要的基础条件。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是哲学的基本原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也是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标准》作为一个推进我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这项实践活动的理性文本,必然要以“实践经验”为基础,这也是我们围绕《标准》的研制,许多工作从调查研究开始的缘故;为推进《标准》工程的进展,无论是《标准》文本的研制还是后续工作的开展,我们都始终不能放弃实践环节,不能忽视经验的总结积累,使文本的内容深深扎根于我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这项工作的实际。再者,《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是理性构建《标准》框架的科学依据,作为一个“基本标准”,从推进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科学、规范和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点出发,构成其基本框架的“向度”中,其中的“度”来自于我们对国情的把握,而“向”就来自于这两个指导性文件中对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领域的直接与间接的要求,我们决不能凭空抑或是只凭经验感觉杜撰文本,必须使两个指导性文件的具体要求在《标准》中得以具体呈现,使之既富于理性,又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配套于国家的整体工作,这样才有助于形成“同行的共识”。“国外的模式”相对于我国更多的属于先进的模式,但需要有国情基础与内化能力,我们应该有积极借鉴的意识,但也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有基础的先进地区可提前进行,其他地区也可及早准备。

(2)《标准》出台后,配套的“实施策略”和“评价体系”是科技辅导员们最为关注的。《标准》的推广实施是一项社会实践工程,所以,从为服务对象本身考虑,为保证其有效性,《标准》内容确定后,实施的策略应是着力考虑的内容;为体现《标准》的动力性和指导性特点,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评价体系也是实施工程另一要完善的内容;“内容解读”是相对《标准》文字的简约而做的补充工作,如何具体、有效地理解而产生的认识需求,应随后配套出台;“理论框架”是文本研制的灵魂,科技辅导员们虽不倾力关注,但理念的形成、实践的指导以及对今后的发展完善也是必不可少的,是《标准》文本前期形成的要素,是研制者的思想基础,是研制工作先最应予以关注思考的。

总之,作为国家科协首版《标准》应是一个对于当前多数从业人员能过达到的基本标准,是对于操作层面的指导性标准,是对于不同领域、不同学段的通用标准,标准面向底限而非底限,实践经验和科学依据是使标准符合我国国情与发展规范的基础,配套的实施策略和评价体系是标准有效发挥作用的保障。这也应是基于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行业共识基础上的、理性地制定和撰写《标准》文本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摘要:国家《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标准》作为国家科协首版《标准》,是当前多数从业人员能够达到的基本标准,是操作的指导性标准,是不同领域、不同学段的通用标准。《标准》面向底限而非底限,因此,实践经验和科学依据是《标准》制定的最重要基础,实施策略和评价体系是《标准》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

上一篇: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分析下一篇:药品抽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