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原则

2024-10-19

整合原则(共10篇)

整合原则 篇1

一、“专题整合”的研究背景

在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一线, 对语文教材的争议颇多,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语文教材本身对学生没有明确的操作性指示”。《扬子晚报》上刊载, 河南省的彭帮怀老师就因为教科书上没有针对写作过程的指导, 导致教科书内容不细化, 让学生无所适从, 而将教育出版社告上了法庭。可见,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说法是十分正确的。然而, 教科书可以用这句话做挡箭牌, 一线教师在实际操作时却不能再回避该问题, 所以将国家课程进行过渡化处理, 已迫在眉睫。

2009年初我加入了《初中语文“专题整合, 组课推进”的研究与实践》语文课题组。该课题在著名教育家黎锦熙教授倡导的综合教学法思想和著名生物学家贝塔朗菲的“系统论”学说的基础上, 借鉴“单元教学法”和大学文学的专题式教学, 提出了“专题整合”的概念。沿着该课题立项时提出的思路, 我和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大量的专题组课的设计和实验, 对专题整合产生了实践指导下的理解。

二、“专题整合”的界定

该课题对于“专题整合”是这样界定的:“专题整合, 就是用专题的形式把以教材为主兼及其他的教学内容按照课标要求划分为若干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内容和范围;也指在专题化设计的基础上, 通过科学地分配各专题的教学时间, 合理地安排教学专题的先后顺序, 精选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从而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由不同专题组成的教学体系。”

首先, 从这个概念看, 它体现的是系统论的思想, 强调各教学要素之间是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整体。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对这个整体进行“肢解”。

其次, 它强调的是“整合”理念。我们要把这些看似零散的要素通过某种方式彼此衔接, 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

三、“专题整合”的策略

在大量研究实践的基础上, 我总结出了以下具体可行的实践策略。

1.“独木成林”的策略

语文教材在次次蜕变之后, 如泥沙沉淀般地会积淀下一些经典名篇。语文老师见到它们, 如与老友重逢一般, 言语自然要比平时多些, 而且尽管讲了很多, 但仍感觉还有话说。这种现象固然是因为语文老师对该教材的熟悉程度不同一般, 也因为这些久经荡涤而保存下来的名篇自有其不衰的价值。名篇本身既有教育感化作用, 又有审美价值, 它也是现代汉语的典范。所以我们不赞成将教学时间一刀切, 均等分。我们更希望老师在遇到这些“老友”的时候能畅谈、尽兴, 教出深度与韵味。

遇到这种“独木成林”的现象, 我们可以一文一专题, 这种策略的优点是能让语文学习往纵深发展。我们可以采用点状辐射的形式组织编排专题内容。名篇的原始文本就是那个基本点, 然后由文本的艺术价值到文本的影响等方面, 逐步渲染开来, 最后协同有思考价值的写作话题, 将文本纵向深入下去。

如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孔乙己》一文, 在专题设置中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它作为小说单元的起始篇目, 它的小说的典范价值 (如人物的塑造、情节的设置、环境的渲染等) ;其次考虑的是该小说的审美价值 (鲁迅对悲剧美的表现) ;再次考虑的是该小说的教育价值 (小说的社会影响力) 。我们通过这样一种由近及远的辐射构思, 能够把文本的多方面价值深度挖掘出来。我设计的专题《写透孔乙己的悲凉》中的“透”字就是为了体现这样一种教学的深度。

2.“对比彰显”的策略

“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 可以有联系地分析课文内容,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种联系, 既可以是“横向”的联系, 又可以是‘纵向’的联系。” (1) “比较”是一种十分高明的做法, 这种专题整合方式的最大好处是让学生的阅读有了参照。基于这样的思考, 根据不同的需要, 我们可以利用比较阅读进行专题整合。这种专题的学习内容可以采用横向排列式。同一题材不同主题、同一主题不同表现手法、同一选材不同文体等在比较之后都会变得更加明朗。

我认为能拿来作阅读对比的文本必然有其相同性和相异性。阅读对比的优势就在于它更容易彰显出这种相同性或相异性。现行的苏教版教材, 很多人都认为它缺乏有序的知识体系。但有人曾以诗歌为例对该问题作研究, 发现它的选文的体系是相当完备的, 只是不经过系统研究, 很难被发现, 因为它不是按照知识系统进行排列的。面对这样的情况, 我们更需要进行整合, 而“对比彰显”就是一种非常适用的策略。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 打破原有的单元教学体系, 建立对比阅读小专题, 在对比中找到各知识体系的坐标。

如七年级下册有《信息传播》单元, 其中涉及了消息、通讯、录音新闻等不同的新闻体裁, 可谓体系完备。但由于每种题材涉及的内容不同, 因此学生很难清楚地认识到各新闻体裁之间的差别。此时, 我们可以自行设计一个《信息传播》专题, 就同一事件, 选取不同表现体裁的文章, 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能削弱他们掌握体裁特征的难度。另外, 如《写透孔乙己的悲凉》专题中, 我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孔乙己的“悲”不同于范进的“丑”, 设置了两篇课文的比较阅读, 实施下来效果很好。

3.“生活延伸”的策略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说“生活即教育”, 他告诉我们不是生活能给我们很多教育启发, 而是生活本身就是教育。那么试问, 教育教学又如何能与生活脱离?语文这样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 必然会与生活形成一个系统, 所以我们在进行专题设计的同时, 一定要纳入生活中的课程资源。这样一种辐射, 实现的是课内、课外, 校内、校外的连接。但值得注意的是, 我们的开发不是为了生活而生活, 而应该让生活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宽大门径。

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 它讲的是法国一个小镇的人民在普鲁士士兵入侵时对母语产生的空前尊敬与热爱。我们能够想到的是, 学习这篇课文仅仅就是为了分析小说要素吗?我们的先辈难道不曾有过同样的痛楚吗?我们对母语的态度难道不应该值得深思吗?于是《救救母语》专题应运而生。该专题将都德的《最后一课》、老舍《四世同堂》中的片段、八年级上册的《汉字》专题、七八九年级上册附录部分的名家书法赏析, 以及我国东北沦陷期间学习日语的情况等内容纳入了该自创专题, 并通过学校的国旗下讲话, 针对母语教学现状, 发出了“救救母语”的呼喊。学生通过法国人民的生活、先辈的生活和自己的生活现状, 认识到的是一个庞大的“母语”问题, 而不仅仅是一篇课文。

4.“归纳提炼”的策略

面对语文教材, 一线教师最难看见的是它的知识体系, 教材不呈现, 但我们必须想办法让它呈现, 但如何呈现又是个争议颇多的话题。业内认为比较高明的呈现手法就是“随文而教”, 因为这种做法比较符合新课程理念。但我认为, 学生搞不清语文的知识体系, 跟我们没有清楚地呈现给他们知识体系是分不开的。所以, 合理且清晰的知识呈现是必要的。面对这样的情况, 我们就可以采用归纳提炼的方法, 引导学生建立知识结构。这种策略可在教师对某类问题进行总结或初三复习时应用, 十分有效。

如针对初三的文言文复习, 我们设计了《虚实齐抓, 指通课外》这个专题。我们将专题分为“整理实词、迁移读文”, “化虚为实、准确读文”两大块, 句例由课内向课外迁移, 进程由实到虚过渡,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重要的是, 该专题将学生零散的古文篇章学习整合成了文言文翻译的知识体系。

又如在作文指导方面, 我们可以根据某一阶段的语言学习要求和学生习作整合各种作文指导专题, 这种专题形式, 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较为多见的。

四、“专题整合”的原则

1. 扣宗旨、融让学

王尚文在《说“让学”》一文中引用海德格尔的有关论述, 指出教学的本质就是“让学”, 即激励、诱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学, 并把“让学”分为两个层次, 一个是“让热爱”, 一个是“让实践”。 (2) 我认为, 这追本溯源的两点可以作为语文专题整合的宗旨。我们既要通过专题整合让学生易于触及语文并乐于深入语文, 又要放手让学生实践, 实践的门径方法不动声色地整合进专题设计中。在教学前的专题整合时就渗透进“让学”的理念。

2. 重教材、抓读写

《初中语文“专题整合, 组课推进”的研究与实践》这个课题强调: (1) 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基本研究对象; (2) “以‘读’与‘写’为双翼”, 带动、综合其他领域内容。前者给了我们一个框子, 告诉我们要在框子里跳出自己的精彩舞步, 它对专题整合作了最基本、最主要的限定, 让研究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既避免教学中的唯本, 又避免教学中的脱本。后者, 给了我们两个基本着力点, 提醒语文学习的根本是培养读和写的能力。两者互相作用, 搭档前行, 事半功倍。

3. 小专题、自主化

在专题整合的过程中, 我们强调:教师进行语文专题整合的着眼点要小, 从一个话题、几篇课文、一种描写、多篇作文等具体而微的角度, 对现有语文教材的结构、内容、知识点等进行补充、更新或重组, 形成一个个既独立又有相互内在关联的专题。改变原有课程由篇篇课文单线行进式的单一顺序。将众多小专题形成活页形式, 对原有教材达到分解或强化的目的, 操作灵活。

综上所述, 采用整合的方式开发设计语文专题, 是为了弥补从语文教材到语文教学间的不足。在诸多教材处理手法中, 它的创新性和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它所做的, 是为语文教材搭下一级阶梯。

参考文献

[1]李海林.谈谈语文教材的语文性.语文教学通讯30年教学理论与实录精华 (中学卷) .华夏出版社, 2010.6:230.

[2]黄朝东.浅谈比较阅读.教师, 2008, (10) :59.

[3]栾雪梅.语文知识:距离学生有多远——兼论教师合理选择语文知识的必要性.语文教学通讯30年教学理论与实录精华 (中学卷) .华夏出版社, 2010.6:67.

[4]王尚文.说“让学”.语文教学通讯30年教学理论与实录精华 (中学卷) .华夏出版社, 2010.6:78.

整合原则 篇2

教育在线提供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为语文学科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确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整合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以及如何体现语文及语文学科的个性特征诸方面的原则问题,并要充分做好整合的各项准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学科教学课程整合原则准备

一、引言

“是什么决定我们的未来?我的答案是信息技术和教育”。作为推进未来社会发展的两大核心动力,信息技术和教育将在广度和深度上极大地影响一个民族的命运,影响一个团队、个人在未来时代的竞争力。因此,“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①教育以人的发展为本,“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促进人的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基础教育阶段谁能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上找到最佳切合点,谁就能培养出最具有“竞争实力”的潜质人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将会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基础教育阶段中比重大、基础性强的语文学科理应在“整合”这一改革试验研究中走在前面。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目标和理论基础

1998年 2 月温哥华学区的“信息技术报告”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有效地改进对课程的教学,该报告认为两者的整合能实现增强学生批判性思维、使学生掌握搜集、处理信息的技能和促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交流三大目标。②信息技术是一个涵盖很广的概念,它是指“以多媒体技术、网络环境为依托的学习、工作、交际的通道”。要想优化教学结构,改善学生的学习,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以适应现代化对语文教学的客观要求,即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目标,如果没有信息技术提供的支持是不可想象的。语文教学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而语文学科教学的发展又推动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步。回顾上个世纪末全国小学开展的语文学科“四结合”试验研究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起始阶段,学科“四结合”还只在小学语文学科实行,随着试验的深入,试验的学科范围越来越大,从幼儿园到高中,从普通教育到师范教育,相继开展此项试验研究,学科也不仅仅限于语文,而是涉及政治、数学、物理、生物等多学科,可见,试验的内涵逐步得到扩展。历经多年的试验研究,无论是从技术的日臻成熟、还是从试验过程中教师队伍的成长、理念的更新,以及最重要的语文学习效率的提高等等方面,已经显示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两者整合的确构成了一种有机、内在、统一的联系,是一种共生的、良性的互动。

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是历来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任何教学改革实验都必须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来指导,否则就是盲目的,只埋头拉车,短视的,也是不可能深入持久的。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与其他教学改革试验不同的有三个特点,其一强调信息技术的参与,其二强调教学模式的建构,其三,也是十分重要的,即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作指导。几年前,总课题组明确指出:“建构主义理论是„四结合‟试验的理论基础”。今天看来,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建构主义理论仍是指导该项研究的重要理论武器。这是因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系统地揭示了学习个体认知发展的规律和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试验研究正是体现了学习个体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认知结构形成的基本特征,理论和实践将在更高层面上证明这一点。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的发展。这种教学设计理论为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

动反应者和知识的接收器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与促进者。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习个体是六、七岁至十一、二岁的儿童,他们的思维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够促进实现语言文字的形象间接性、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以及儿童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抽象逻辑思维之间的转换与过渡,以网络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所创设的个别化的学习环境更是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协作精神,这对于有力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基本观点是: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建构主义把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看作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由于信息技术具有多样性的外部刺激、交互性强、以及特有的超文本的特性能创设提供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将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学习者的协作能有效地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通过协商共同完成任务也在网络环境中最大程度地成为可能。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构建的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从而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因为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为学生构建了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不同的模拟环境中主动建构、积极建构,构筑自己学习经验以便更好地学习和应用语言;因为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练习时机,信息技术成为了学生学习与认知的有效工具;因为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师可采用多元化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减轻教与学的负担如此等等,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意义建构才有了更加有力的物质保证,把信息技术整合到语文教学中来的确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中必须注意的几个原则问题

(一)现代与传统的关系问题

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传统的语文学科教学因为有了信息技术的参与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传统的语文教学优势决不可偏废,我们应该正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我们就应当扬信息技术之长,克传统教学之短,努力做到吸众家之精华为“我”所用,这里的“我”当然是指语文教学。要处理好现代与传统的关系问题要注意的事项有很多,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尤其应慎而处之:

1、学习内容与信息资源

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息量大、资源丰富,这一特点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赋予了“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新的涵义。以计算机网络教学为物质基础的教学试验,目前,各种软件所提供的文字资源、视频资料乃至与之相配套的音乐设计,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教学信息传递的质量、容量、速度、效果等达到了最佳状态,因而使语文教育有可能成为利用各种信息资源的系统工程。信息资源的丰富多彩,有利于拓宽儿童的知识视野,将语文学习延伸到到了课堂之外。例如我在中高年段教学时,有学生在我提出要求他们背诵、默写有关的古诗时,很多学生不理解,他们提出“我们作为一个现代的小学生为什么还要学习古诗?”语文学科的学习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古诗的艺术魅力,基于学生已有相当数量的古诗学习的积累,我拟定了一个基本问题:古诗为什么能流传至今?问题来源于学生,现在我又把这个“球”抛给了学生。学生对于寻找此问题的答案显示出空前高涨的热情,他们自发地组成若干个小组通过翻阅相关书籍、上网查询、浏览古诗教学网站等等搜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确定了若干个单元问题:①古诗与音律美②古诗与品画③古诗与认字识字④古诗与中国古文化传承……最后各小组分别以电子演示文稿的形式、以板报的形式、以网页的形式向全班同学做了演示汇报,把他们的对于现代人学习古诗的必要性的理解之深展示的淋漓尽致,如此效果,是我没有预料到的。图文并茂的电子文稿、网页的演示,不只是在形式上更现代,也明显地表露出学生

对中国古诗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学习效率更高,学习效果更好,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内在情感,激发起他们作为中国人有这样优秀的文学作品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应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贴近生活,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例如以上学古诗的例子,我也知道了许多先前所不知道的东西,和学生一样我也是这次拓展学习的受益者。丰富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让学生的学变得更主动。真正让语文教学实现“小课本,大课堂”。

在随信息技术滚滚而来的知识的海洋里游淌时,我们随时都要保持清醒地认识,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处理问题。传统的语文教学内容,在很多人的思想中,就是一本教科书。现在批判传统的语文教学唯书唯课本,知识面太狭窄,不符合大语文学习的教育观,强调语文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教材,这种认识是非常正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轻视学生赖以学习的教学内容——教材。供学生学习的教材尤其是一些优秀的教材,它往往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其中有些篇目堪称精华,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如近期有人曾批判的《伟大的友谊》这篇课文,认为它题材太陈旧、所写人物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隔太远等等应该删除。我倒认为该文从文章学的角度来说无论是文章结构还是语言的组织都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典范。任何一套教材、一组单元、一篇课文都蕴藏着丰富的方法因素,问题是教师如何正确地认识它,并有意识地将它提炼出来,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的逐步构建、丰富、提高和完善发展是通过“同化”与“顺应”的交替更迭的过程来完成的,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往返过程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得以提高完善,从而学会迁移,形成能力。对于语文学科教学来说,学生如果只限于书本知识的把握,将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对于语文学习的要求,学生应当学会利用有限的时间,有效地获取有用的信息,提高学习的效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也正是有了教材这个例子,学生的迁移能力的形成才有了依托,才有可能在更为广阔的语文学习领地中游淌而不至于在信息的海洋中迷失方向。

从现在的一些语文教学研究发展态势来看,有广纳外来信息有余而潜心研读教材不足的倾向。笔者曾听过一些这样的示范课,课堂上为了充分显示网络资源的丰富,其手法有着惊人的相似。执教老师事先备好了与课文相关的诸如关于文章的作者、文章的写作背景等方方面面的资料,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活动往往就是用来浏览这些信息,也许这些资料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但未免显得有些本末倒置。大量的与学习内容本身息息相关的信息资料,作为学生课外的兴趣阅读是可以、也是必要的,但如果总放在时间十分有限的语文学习课堂上,的确是很不合算的。俗话说得好:学习语文就应该“多吃些蛋,少识些鸡”,我们的任务是引导学习者用大量的精力去读文章本身,而不是文章怎么产生之类的东西,网络资源的取用不能取代课文本身、更不能取代必要的语文基本功训练,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参与试验的老师注意。

2、自主学习与因材施教

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端,就是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自主学习与因材施教。特别是在当前班级人数较多的现实情况下,通常只能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很大程度上只是照顾到了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人正态发展,而大部分人的发展是处于自发的失控状态。教育必须承认人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个别化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可以拓宽儿童的视野,特别是通过网络交互、个别化学习,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齐步走”、“牵着走”的方式,让学生有时间、有精力去涉猎自身感兴趣的更广博的知识,从而变更自己认知结构。有人把 “字典”说成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扫除字词障碍,那么多媒体计算机所提供的丰富信息才真正称得上是一个“会说话的老师”。由于传统的学科教学课堂的时间非常有限,学生的学习水平又参差不齐,如此一来信息技术所提供的个别化的学习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过去已有的一些优秀同步阅读课件,可以使每一个学生个体无论是在阅读

理解内容上、阅读方式上,甚至在阅读速度上都可以自主地把握,让每个学生个体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有选择地在计算机上自由往返,这种宽松的学习氛围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能力和程度去主动建构,从而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由于有了信息技术的参与,计算机友好的交互还能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提示,在完成学习后给予反馈,对练习成效作出精细地分析等等,由于学生能在学习中感受到自身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就更加会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对学习感兴趣”这一点对于学习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要充分体现语文及语文学科教学的个性特征

试验总课题组反复强调,不管信息技术与哪个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学科教学永远是主体,而不是计算机或者其他什么学科。“整合”强调对个体特征的继承性,也即被整合的个体决不能丧失其自身特性。就语文学习而言,首要的是要认识、理解教材,而不是教法。教材是内容,教法是形式。内容决定形式,而不是形式决定内容。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中,我们的试验操作应切实做到使它姓“语”,这就要求我们在试验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语文及语文学科的个性特征。

1、树立大语文学习观,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学习语文不能仅仅只停留在文字、声像、读物所提供的知识和内容上,学生认识和理解语言文字,常常离不开现实生活,离不开生活中的人和事,只有“读万卷书”,没有“行万里路”,对生活,对反映生活的文字、声像、读物的理解就是十分有限的。所谓“行万里路”,就是在实践生活中去加强生理体验的过程,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读物的理解,建立自身的认知结构,就需要学习者和外部世界建立必要的联系,而这种联系的渠道,也是最重要的渠道,就是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2、朗读训练依然是语文学科学习的主要手段

课堂教学中的朗读训练也是语文学科教学最重要的个性特征,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朗读训练的教学,便谈不上是语文教学。朗读训练是一种既经济又方便的创设情境的方式,教师成功的示范朗读,学生的分角色朗读,有时甚至是朗诵或表演,都可以创造出逼真的情境,再现文章所描绘的场、景、物及人物的神志特征,揭示文章所描写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即便是简要的说明文字,也可通过朗读的情绪,揭示作者的内心感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参予可以为朗读频添色彩,如配乐、配画朗读,让朗读更具艺术美感,但这决不能代替学习者自身参与的朗读实践活动,所以我们也应该杜绝语文课堂上只闻打字声不闻琅琅的读书声的现象。

3、情感熏陶在语文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语文学科是一门由语言文字传情达意的学科。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我们注意其中的有机联系、一体化的同时,切不可忘记,它仍然姓“语”,语文这门学科不管是读、还是写,学生认知的是一篇篇鲜活的文章。文章本是有情物,就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文章而言,不管是写人记事的记叙文,还是状物说理的说明文,不管是诗歌,还是童话,都寄托有作者自身的情感。学生阅读每一篇文章一方面要从书面文字中去领悟作者的立场观点,即所谓还原作者的意图;另一方面还要从情感的体验中去感受作品的真善美,也即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自己的现实生活实际进行创造性的理解,在提高语文水平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如我在教《少年闰土》这篇课文中描写捕鸟的那一段,学生在通过声像呈现、阅读理解等方式真切感受到少年闰土的聪明伶俐,也能品味到“抬头只看见四角的天空”的少爷们对捕鸟的新奇感;同时我又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实际谈一谈对“闰土捕鸟”一事的看法,有的学生就谈到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而不应该随意的捕杀它们……体现出一个小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对现实生活、周围事物的关心。一个真正优秀的语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不管他用何种课型、何种媒体,他都必须以文章的内容为基础,去揭示文章的本质,也就是一篇篇课文的魂,使学生从中去感受语言文字美的同时,通过情感的熏陶,使自己的学生从心灵上得到净化,得到洗礼。反之,语文的教学活动仅仅是从文字到文字,从语言到语言,那就是苍白无力的。没有感召力的语文教学,毫无疑问是失败的。

(三)教师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质量是学习者意义构建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学习不是克隆、复制教师的思维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对于教师的作用也决不可忽视,我们要避免矫枉过正的错误。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意识地有步骤地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特别要注意,尽可能地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协作者、促进者。教师的作用,特别是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时候,其作用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还要加强,前提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网络”是信息技术的重要标志,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是一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四、充分做好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的准备

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学科教学活动之中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小学为培养未来社会最具竞争实力的人才打基础已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作为基础教育小学阶段的教育,唯有自觉运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巨大便利,担当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培养出世界通用的中国人。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充分做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各种准备,当务之急最重要的是——

1、教师的能力结构必须重新建构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其关键性现实性在于教师。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教师本身原有的知识范畴和能力结构已很不适应新类型教学整合的需要。教师知识的老化,能力的单一,这是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最突出的矛盾。当前,各地(即使在发达地区也不例外)最缺乏的是一支数量可观、素质全面,能胜任该项目教学的教师队伍。广大语文教师除了要继续优化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的基本功之外,摆在我们面前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自觉地接受继续教育,使“教师的一桶水”在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赋予新的内涵。各级各类试验学校应该把师资培训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来抓,目前师资培训紧要的是抓教师的计算机意识,知识、技能和态度,学科教育理论与学科最新发展等。教师必须在新的高度完善自我素质,把以人为本的要求面向自己,改变诸如搞学科教学的不懂计算机或对此知之不多,操作起来还要请人当司机,甚至对制作出的课件不会使用的现状。否则,教师素质的不完善将成为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整合的瓶颈。对于教师来说,参与试验研究也是促进自身发展的过程,只有当教师的能力结构在一个全新的高度建构起来的时候,才能当之无愧地成为一个培养未来最具竞争实力人才的教师。

2、加强软硬件环境建设,建立信息资源库

要强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不仅需要“技术”,同时也需要“资源”,所以我们在启动该项试验研究的同时,必须尽可能早地建立信息资源库。现在可供我们使用的信息资源有,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了“多媒体网络会议系统”和“知识仓库创建于管理系统”,并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个互联网上的“多媒体网络教育平台”。利用这些系统,师生可以在各种网络环境下进行多媒体方式的交流、自主学习、写作学习。同时各地可建立局域网,各学校也可建校园网,教师和学生也应该建立起自己的“个性化信息资源库”,从而达到教学过程中的共建共享。

3、教学管理必须与“整合”俱进

管理出效益,它不止适应企业,也适应事业(学校)。管理的现代化才能适应教学的现代化。

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对教师的管理应是动态管理,由过去的“重文凭,重资历转向重能力重业绩”③。学校应制订有利于激发教师勇于改革、乐于进取主动投身教改试验的措施,使一批有潜力的教师成为“整合”的志愿兵。对参与“整合”试验的教师的考绩应把重放在他们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成果上面;同时我们尽可能创造条件让他们大展其才,大施其能——需知,这是事业的需要!

对学生成绩的考查,也应有与“整合”相适应新的标准。我们有一些地区对学生的学业管理仍是“一张卷子定乾坤”,看不到信息技术条件下学习个体的优势,甚至对这部分人的特殊能力视而不见,这是不客观的,也是不科学的。

没有落后的教改项目,只有滞后的管理机制。如果学校管理的改革能与“整合”俱进,那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改革试验研究必将在一个健康的人文环境下深入发展并取得重大成果。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2.禹飚,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和体会

3.陈至立:《关于推进信息教育的讲话》

4.温哥华学区《信息技术报告》,1998年2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遵循的原则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原则

中图分类号:G4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7-218-0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并了解学科教学的需求,从而达到最优化效果。

一、运用教育理论指导课程整合实践

现代教育理论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教与学的层面上,每一种理论都具有其正确性的一面。在这里要特别强调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并不是说建构主义十全十美,而是因为它对于我国基础教育界的现状特别有针对性:(1)它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教育理念,对于我国传统教教学模式是极大的冲击;(2)建构主义理论本身是在九十年代初期,伴随着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日渐普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在新课改的今天,它可以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提供强有力支持。

二、根据学科特点构建课程整合模式

语言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主要训练学生在不同的场合,正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较好的与别人交流的能力。数学属于逻辑经验学科,主要由概念、公式、定理、法则以及应用问题组成,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上。物理和化学,则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做实验的能力的培养。如果需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那么用计算机的模拟实验全部代替学生的亲手实验,将会违背学科的特点,背离教学目标中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依据教学内容选择课程整合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实施多样性、多元化和多层次的整合策略。对于学习类型和思维类型不同的人来说,他们所处的学习环境和所选择的学习方法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如有的学生不能主动地对外来信息进行加工,喜欢有人际交流的学习环境,需要明确的指导和讲授。而有的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则更愿意独立学习、进行个人钻研,更能适应结构松散的教学方法或个别化的学习环境。

四、应用教学理论构建课程整合设计

为达到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教学设计要求,就靠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由于现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发挥在情境创设、信息资源提供、合作学习的组织和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以及自主学习策略设计等方面(而不是板书、讲授和满堂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发挥得越充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必然会体现得越充分。这正是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

五、采取多种措施建设课程整合资源

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更不可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就难以改变。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既然落不到实处,创新人才的培养自然也就落空。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并非要求所有教师都去开发多媒体素材或课件,而是要求广大教师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已有资源,只要是网站上有的,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可以采用“拿来主义”,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采取再加工过程,最终变成适合自己的有用資源,除非找不到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这时教师自己去进行开发,并让资源共享,这样日趋积累,一个庞大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库随即建立。

六、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

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我们必须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景,创设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儒德,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9(3);

[2] 刘儒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3] 何克抗,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与21世纪的教育革新;

整合原则 篇4

教师常用“整合”一词来表示自己对教材所做的本土化处理,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将其定义为“通过整顿、协调重新组合”, 我们可以依据这一释义对“整合”做进一步解释:“整”意为调整, 是手段与过程; “合”意为合理、合适、合力, 是“整”的要求和目的;“整合”即是通过调整使某物变得更加切合实际, 使其内外各部分协调以更好地发挥整体功能。所以, 有效整合教材需要合理 (即符合一定道理, 如正确的教材观、方法论等) , 适应于具体的情境 (如教师、学生、教学条件等) , 教材内部各要素间、教材与其他教学要素间形成协调一致的整体, 形成合力。对于如何使用教材的问题,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为“新课标”) 专门设置了“教材编写与使用建议”一节, 以该建议来讨论整合可以使整合行为更加科学、更富成效。那么, 依据课程标准关于教材使用建议, 在英语学科教学范围内, 我们可以将“整合”具体界定为:为了优化教材使用、提高教学实效, 教师对教材的文本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增减、改编、替换, 对教材设计的语言活动进行调换、拓展、重设, 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等一系列的教学决策过程。

二、教材整合的认识前提

认识主要指信念。教师的教学有认知、情感、行为等层面, 教师具体的教学行为反映教师的认识和信念, 教师的思考与信念又为教学决策提供了基本的导向和参考框架。[1]因此, 作为日常教学决策的教材整合要取得实效, 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唯有如此教师的教学行为才是发自内心的, 这是教师专业自主的能动抉择。同时, 教学是基于课堂现场的实践活动, 认识教学情景的独特性是有效整合教材的重要前提。

1.秉承正确的教材观

教材观是人们对教材价值、作用、评价标准、处置方式等的基本看法, 涉及“教什么”与“如何教”的问题, 它从根本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 以规范、控制为特点的“圣经式”教材观越来越多地受到批判, “材料式”教材观渐渐兴起, 这体现了教学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材料式”教材观认为, 教材是教学的一种材料和工具, 是师生间进行建设性对话的材料;教材是达成课程标准目标的基础性文本, 但不应作为权威来管控教学, 教师可以、也必须依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教材进行批判性的调整, 实现建构性的使用。美国学者古德莱德将课程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五个层次, 前二者是由课程专家和政府颁布的“应然性课程”, 后三者才是“实然性课程”, 即教师领悟到的、实际教学中运作的、学生体验的课程。可见, 教师只有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创造性地研究教学内容和方法, 对教材进行本土化的调整使用, 课程的潜能才能充分展现。“材料式”教材观为我们进行教材整合提供了科学的理念指引, 为教师在当前很难彻底摒弃“圣经式”教材观的大背景下提供了创新和自主的空间, 这将有助于释放教师与学生的生命活力, 改变学生以机械记忆、背诵为特点的学习方式。

2.尊重教育情景的独特性

“材料式”教材观将教师和学生从对教材的依附、膜拜中解放出来, 体现了对教育情景独特性的尊重。教学情景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 这一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着的教师、学生、内容与环境等空间结构性要素和目标、活动与评价等时间进程性要素所构成的特殊复合体。[3]从系统论角度看, 系统功能的发挥取决于要素之间形成整体、协调、动态平衡的关系。因此, 依据国家教育政策和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在投入具体学校使用过程中, 教师必须协调好教材的普适性、基础性与教育情景的特殊性和丰富性之间的关系, 根据自身素质、学生学情、教学设施与条件、地方课程目标与评价等情境化因素, 对教材做出相应的处理与调整。这体现了课程实施的调适取向, 即课程实施从教育现场的实际情况出发, 教师在全面理解课程要求的前提下, 在课程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正与完善课程实施, 实施也就成了课程设计者与课程实施者之间的理解、对话与合作的过程。这一方面需要赋予教师更多的课程开发与决策权;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从单纯的课程实施者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 即对课程文件、自身、学生以及教育场景其他因素的系统化认识。可见, 教材整合将是一个贯通课程标准、地方教育要求、学校具体教学情景的协调、优化过程, 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策略和平台。

三、教材整合基本原则

创造性使用教材好比量体裁衣, 需要一本刻度准确的尺子。尺子就是原则, 为教材的调整使用提供导向、框架、方法和标准, 这样才能保证课堂实际所用教材的适切性、系统性和有效性。从实践角度看, 课程文件、教材体系、教学需求、语言学习规律是整合英语教材最为重要的依据, 是有效整合教材的基本依托和保证。另外, 由于教材整合已经成为日常化的教学行为, 对此也须有科学的设计, 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调整。

1.课程文件

此处的课程文件主要指国家教育部门正式颁布的课程标准。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是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依据。新课标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 体现了国家对英语教学的规范要求, 体现了科学的外语教学规律, 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 全面把握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能够保证教材整合不至于失去方向和理论基础。作为纲领性指导文件, 新课标对教师的教学实践与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引、规范、助推作用, 也自然地成为整合英语教材的重要依据。就理念而言, 新课标确立了素质教育理念,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自信心的培养置于英语教学的首要位置, 因此, 教材整合过程必须注重所用教材的发展价值, 以有意义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具有个人意义的东西, 特别是语言学习的积极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以及习惯。其次, 从目标与内容的设置来看, 新课标分别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方面进行说明, 这五个方面共同构成了英语课程总目标, 因此, 对于教材的整合必须注意材料的多元价值, 以利于不同教学目标的实现。另外, 从教学方法看, 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鼓励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在真实语境的语言运用中学会语言, 所以, 教材的整合必须关注通过教学活动的调整来创设更加真实的语境, 激发学生的交际需求, 从而实现语言信息的有效理解、加工和表达。

2.教材体系

教材体系本身也是教材整合的重要依据, 整合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用, 依赖于教师对教材体系的整体把握, 这与教材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密切相关。当前, 以教科书为中心的教材体系是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 制约着包括教师经验和学生经验参与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媒体等的选择, [4]这是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的结果。在多数教师的专业能力尚不能胜任完全自主的教材开发活动之前,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个性化灵活处理是符合当前教学实际的可行做法。首先, 教材是课程标准物化形态, 是教学最为重要的内容材料, 它包括材料载体、过程方法与态度价值观等显性、隐性因素, 教师需要对材料作多维度的分析。其次, 教材提供了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基本框架, 给教师提供了合理的引导, 对于这些内容、活动、框架的编写意图的把握是整合的基础。在此基础上, 教师便可着手结合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完善。最为重要的是, 对教材的调整要致力于打通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体验的关联, 优化教材内容结构, 使之契合学生的年龄、个性特征, 注重兴趣、方法等因素的挖掘, 促进学生自主地、个性化地掌握教材内容。

目前的英语教材大多遵循“功能—结构—话题—任务”相结合的途径进行设计, 以话题为中心开展听、说、读、写的活动。[5]英语教材体系以模块为组织单位, 每个模块围绕特定话题和功能组织语言材料和技能训练活动, 各模块话题、语言体现一定的关联性与递进性。教师唯有在整体把握教材体系的基础上才能针对教材安排系统性、连贯性、层次性等方面的不足来对相关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

3.教学需求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 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 在此过程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 形成一定的能力态度, 人格获得一定的发展。[6]教材整合必然依据教与学的需求, 对教材所做调整应当有利于师生的交往, 有益于学生知识、技能、能力、人格各方面个体素质的提升。教材的开发不仅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而且也应该满足教材使用者的需求。在外语教材研究领域, 需求分析已经被认为是教材开发的基础性工作, 它不仅为外语教育政策、课程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也为教材目的、内容、活动、方法等的确定提供依据。因此, 在教材整合过程中, 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 教师的教学需求才能提高决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Masuhara在归纳相关需求分析的研究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新的需求分析表, 其中包括学习者的需求、教师的需求和教育行政部分的需求[7], 而前两者为教材整合过程中考察教学需求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指标和角度。笔者参照此表的框架, 结合我国英语教学的实际, 拟定了教学需求分析的要素 (见表1) , 以便在对教材具体的文本、言语活动、练习进行调整时有一定的参考标准。

实际教学中整合教材所需分析的要素不限于表1所列项目, 且教材整合一般体现出较强的目的性,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 突出整合决策的目标指向, 真正做到教材服务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4.语言学习规律

规律是人们对事物间内在、本质联系的反映, 规律决定着事物必然的发展方向, 人类在活动中必须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提高活动的效率, 因此, 如何运用语言学习规律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 促进学习的过程, 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话题。二语习得 (SLA) 研究中关于习得过程的理论概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语言学习的规律, 熟悉这些理论可以提高我们对语言学习规律的认识, 提高教学决策的科学性;对于教材的整合也应当遵循语言学习规律, 以使教学进程安排有正确的方向。

首先, 学会外语需要一定的条件。国内知名应用语言学专家王初明提出, 外语是在真实语境的体验里、在交际需要的驱动下、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在积极情感的配合下通过长期大量接触学会的。[8]这一论断指出学会外语的五个条件:真实语境、交际驱动、交流互动、积极情感和大量接触, 为教材的调整指明了方向, 也提出了要求。可以认为, 我们对于教材的处理必须有利于这些条件的形成。

其次, 语言学习过程涉及多种变量、环节和机制, 为了深入了解二语习得过程及其内在机制, 许多应用语言学家尝试将从输入到输出过程所涉及的诸多心理过程和变量整合在一个系统内, 形成了许多二语习得模式, 其中Gass和Selinker (2008) 的二语习得一体化模式比较具有代表性。[9]他们把二语习得的过程分为五个步骤:感知的输入、理解的输入、吸收、融合和输出, 全面客观地描述了二语习得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 分析了其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和心理加工机制。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学生逐渐学会语言的过程, 学生在课堂中听与读的活动、说与写的活动、交互的活动都应当指向于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吸收与内化, 输入、输出活动应该相互协同、相互促进, 共同促进学生语言系统的发展。所以, 教材的整合也应尽量体现这样一个过程, 通过整合教材来改善输入, 激发输出, 增加交互性的语言活动与实践。

5.系统的教材整合设计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课堂教学将越来越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 学校、教师将被赋予更多的课程自主权, 教材整合也将成为日常教学决策的一部分, 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要求, 因此, 有效的教材整合还需建立在系统的整合设计基础之上。所谓系统设计, 是指对教材整合行为的系统规划, 是在分析学生特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学习资源条件等的基础上, 对教材使用制定的全局性方案, 包括每节课中所用教材的安排。其目的是优化教材, 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方案执行当中、之后还应进行相应的整合评价活动, 以便进一步改善方案, 便于后续的使用。只有这样, 教材整合才能超越纯粹凭经验所带来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确保整合的专业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素养也能得到有效提升。如果我们承认Krashen (1985) 所提出的输入是习得语言的唯一条件[10], 那么教师的教材整合能力是提高学生对教材语言素材理解、吸收水平的关键保障, 教师的资源开发能力将成为保证外语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

教材整合是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有效策略, 教材整合能力是教师提高教材适应性的重要保障。作为常规教学行为的整合要做到有效, 需要教师秉承“材料式”教材观, 尊重教学场景的独特性和丰富性, 在全面把握课程标准、教材体系、教学需求、语言学习规律的基础上, 对整合行为进行系统的设计。

参考文献

[1]Richards J, Lockhart C.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2]郭晓明.从“圣经”到“材料”——论教师教材观的转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1 (6) :17-20.

[3]扈中平.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李学.“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兼论教材使用功能的完善[J].教育发展研究, 2008 (10) :82-85.

[5]刘道义.改革开放30年的中小学英语教材[J].英语教师, 2008 (10) :1-6.

[6]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7]Masuhara H.What do teachers really want from coursebooks?[C]//Tomlinson B.Materials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239-260.

[8]王初明.外语是怎样学会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9]Gass S, Selinker L.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n Introductory Course[M].New York:Routledge, 2008.

整合原则 篇5

数学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是我国教学教育的趋势,同时变成了数学课改内容的一个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有四个原则,即简单性原则、和谐性原则、全员全程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要紧紧地与这四个原则相联系,同时注意三个部分:课堂教学部分、课外部分、教学设计部分。

关键词:小学数学 信息技术 整合 四个原则 三个部分

一、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原则

1.简单性原则

简单性原则是指,保证教学效果的情况之下,选择使用简单的信息技术。小学的信息技术比较单纯,大致分成两种:第一种是PPT这类,另一种是计算器,数学软件这类以及一些网络资源。老师选择这些方法考虑的原则是简单。比如运算只需要计算器不需要计算机这么麻烦。简单可以便捷步骤,易于操作,方便学生学习接受知识。所以简单原则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时时考虑的事情。任何步骤,只要化繁为简,就可以很好的被人所接受。所以在教学中也应该化繁为简。在设计教学步骤的时候,要将使用的工具好好斟酌,使用更加简便的那一个。

2.和谐性原则

和谐性是指,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相互交融。和谐性意味着使用信息技术是必然的,非常有必要的而并不是强加上去的,所以和谐原则是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不是仅仅是工具。让技术容在数学中,为今后学生可能的科研与工作提供最大程度的启发与教育。

3.全员全程性原则

全员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加入到了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中,而不是一部分参加另一部分没有参加。全程的意义在于,老师设计的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都是信息技术合适的方式。全程性保障信息技术在数学的教学之中起到最大的作用,保证每个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在数学学习中得到进步与发展。

4.目的性原则

任何一种教学的课改都是为了能够更加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从学生角度来说就是能够更好掌握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出学生对该科目的喜爱之情,树立良好的态度和价值观。虽然没有涉及到信息技术改良的教学同样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但是教学效果并不如在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融合以后所产生的效果。比如,数学的传统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发现能力,信息技术却大大促进了学生探究与发现能力培养的进程,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可以自己搜索任何他想要知道或者需要的内容。但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如果没有好好指引学生使用网络或者信息技术,就会向相反的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方法

1.课堂教学部分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环节。老师向全班提出问题,这个问题应该还原到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去,比如说在花园运动场等地方。信息技术为上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运用电脑给学生演示情景进行数学学习。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时候可以使用计算器这类工具。一个问题的抛出也可以通过PPT的形式。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双手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如使用计算器和计算机,最后得出的结论也应该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得出结论。

2.课外部分

课外部分就是学生学习完课堂内容的时候,通过信息技术获得的资源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只有认真的学习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才能够解决来自于老师的问题,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就不得不好好学习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也会积极地跟老师交流沟通,同学之间也可以互通有无。比如,通过QQ、飞信、BBS等即时通讯工具进行课外学习交流,实现真正的“一体化”。

3.教学设计部分

教师是课堂的规划者,优秀的教学设计是达到令人满意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教师的工作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

(1)明确教学内容中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以及作用。重点和难点都是什么,如何处理。当明确了这些之后,研究学生的接受能力,表达方式,知识结构和性格特征以及背景就非常重要。教学理论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资源。

(2)完成了教学内容,就要开始向学生讲解一些资源,不仅仅是教科书还有网络资源,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利用信息技术获得有关教学资源,加深对课程的理解和内容扩展。

三、总结

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整合模式的实施,并不是毫无条件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必须有计算器、计算机和相应的设备,这样才能开展教学;第二个条件,就是老师必须会使用信息技术,有使用的观念,并且能够掌握一系列使用的技能。老师操作使用的熟练程度决定了老师能不能在教学中很好的展开使用。老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就能够进行教学设计,把信息技术真正的融入到数学中去。

该模式将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数学的探究融为一体,从模式中可以看出课堂教学的开始就是情境设置通过该情境引出所要学习的概念或者是通过该情境探究得出一定的数学命题。无论是概念的获得还是命题的得出,都是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通过个体的探索和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类似于数学家探究数学的方式求得的。我们认为这样的做法,有效地利用了信息技术,对于学生知识的理解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整合原则 篇6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 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教学目的性原则、自主学习性原则、活动多样性原则、开放创新性原则、大信息量原则。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极大地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再是以往的知识传授者, 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能力的培养者;教师的大量工作不是上课, 而是备课, 在备课中建立学科资源库, 为学生学习提供大量的文字、电子音像材料信息资源, 以便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自由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并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 设计知识的形成过程, 设计问题的解决过程, 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主旨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专门安排了11课时的信息技术应用教材, 其安排如下:

上述安排告诉我们,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 首先要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进行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作用和优越性

(一) 能创设灵活、有效的教学环境

合理的数学教育, 应该使学生有机会在现实背景中, 通过数学化的途径探索规律, 建立模型, 实现再创造, 并从中寻找相应的数学模式, 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几何课的教学中, 各种图形变化很多, 特别是立体图形, 要将其画出来不容易, 而利用多媒体能用语言、文字、图像多种形式向学生提供信息, 能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获取信息, 让其更有效地做出反应。用计算机的制图功能, 能以不同的层次或色彩将立体空间表现得淋漓尽致, 能大大地提高教学的启发、刺激作用, 使几何教学发生变革, 促使学生更主动地观察、探索,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例如, 初中几何中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若单纯讲授则显死板, 相反, 若是利用计算机则可设计如下情景:屏幕上给出一个三角形和“平移”、“旋转”、“反射”等几个按钮, 选中哪一个, 三角形都能产生相应的变换, 于是出现不同位置的全等三角形。这样,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不仅能很好地理解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而且接触到了“变换”的思想。在这种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中, 学生不觉得枯燥, 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始终兴趣盎然地进行认真观察, 主动思考, 从而实现了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又如, 在讲授“轴对称”的概念时, 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先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一只会飞的花蝴蝶 (这只蝴蝶刚“飞”上屏幕, 立刻就吸引了全体同学的注意, 一些平时不爱上数学课的学生也活跃起来) , 同学们会根据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理解“轴对称”的定义, 并受此现象的启发还能举出不少轴对称的实例。这时, 再在屏幕上显示出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 并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和隐藏功能, 时而让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动起来, 使之出现不同情况的对称图形 (例如图形在对称轴两侧、两图形交叉或是对称点在轴上等) ;时而隐去或显示一些线段及延长线。在这种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中, 学生很自然地就发现了轴对称的三个基本性质并理解相应的定理, 从而实现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二) 可以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注重过程教学, 由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探索性活动, 获得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则为学生进一步展示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改变了传统的重知识、轻过程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对数学概念与数学知识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利用计算机具有很强的生成图像的功能, 在一定的程序控制下得到函数的图象, 从而增强学生对函数概念与性质的理解。因此, 人教版教科书先后安排了《利用计算机画函数图象》、《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探索二次函数的性质》等信息技术应用内容。

(三) 能建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自主或合作, 独立地或互助地发现问题, 实验调查, 用观察、类比、分析、归纳、猜想的方法进行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 发展情感与态度。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 使信息技术变成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有力地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

如几何画板可以为“数学实验”提供理想的环境。用画板几分钟就能实现动画效果, 还能动态地测量线段的长度和角的大小, 通过拖动鼠标可轻而易举地改变图形的形状, 因此, 完全可以利用画板让学生做数学实验。这样, 就可用新型教学结构取代主要靠教师讲授、板书的灌输式教学结构。由于教学过程主要是学生自己做实验, 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考虑的主要不是讲什么、怎样讲, 而是如何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 如何指导学生做实验, 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和交流。这样, 教师就由课堂的主宰、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生实验过程的指导者和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 往往只强调“定理证明”这一个教学环节 (逻辑思维过程) , 而不太考虑学生直接的感性经验和直觉思维, 致使学生难以理解几何的概念与几何的逻辑。几何画板则可以帮助学生从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与空间结构关系。因而能充当数学实验的有效工具, 使学生通过计算机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如学习《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这一课时, 学生利用计算机可以画出精确度很高的反比例函数图象, 而且画图的速度也非常快, 通过画出的反比例函数图象, 研究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还先后安排了《探索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探索旋转的性质》、《探索二次函数的性质》、《探索位似的性质》等信息技术应用内容。教学这些内容时, 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探索轴对称图形观察得出轴对称的性质;探索旋转的图形, 得出旋转形的性质;探索二次函数, 得出二次函数的性质等。

不过, 凡事有利也有弊。数学教学, 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 思维能力的培养, 需要有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信息技术介入到数学教学中, 提供了超大的信息量、多媒体的信息传递方式, 从学生的认知过程来分析, 由于学生对计算机的依赖, 往往使数学知识变得更直接, 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被计算机替代, 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停留在形象直观上, 产生思维惰性, 这恰恰与素质教育对数学教学的要求相悖。因此, “整合”一定要把握好信息技术使用的度, 注意时机和时间, 注意为学生提供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机会, 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 体验感受数学, 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学生的操作技术也是这样,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 计算机课以及信息技术基础课教学只是为学生应用打下一个基础, 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 往往会遇到新的技术问题, 需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帮助学生扫清障碍 (有人将这种方式称为“嵌入式教学”) , 这样会更实际, 也更能体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的原则

(一) 教学目的性原则

信息技术的选择与运用, 其目的是为了完成数学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因此, 不能为形式上的多样化而失去教学的方向。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意义, 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信息素养。

(二) 自主学习性原则

这是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基本原则, 也是现代教育思想下师生关系的重要转变。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要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方式的培养。

(三) 活动多样性原则

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学, 这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因为教学中学生更喜欢听故事、做游戏、做实验、搞课题研究以及上网查资料、上机操练等。教学只有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出发, 采取多种形式、方法, 展开丰富的教学活动, 动员学生多种感官参与, 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 开放创新性原则

开放有教学内容的开放, 教学过程的开放, 也包括教学思想的开放。在开放式教学氛围中, 教师引导学生更广泛涉猎各种素材, 从中掌握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通过开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 实现学生自身知识的更新与能力的形成,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提升。

(五) 大信息量的原则

大信息量是“整合”的物质基础。学生只有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 处理大量的复杂的信息时, 才能真正培养能力。只有大信息的情况下, 才能使所有学生有所选择, 才能实现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 有不同的提高, 有不同的成功体验。

只有做到以上几点, 才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才能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目标,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采用研究性、合作性、探索性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 发展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摘要:信息技术的运用已对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及教学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促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式发生了转变。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专门安排了十一课时的信息技术应用教材, 我们在教学中, 要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进行有机整合。

整合原则 篇7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德育渗透整合,价值原则,途径

素质教育在我国的教育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并且素质教育已俨然成为了当今教育界的风向标, 几乎所有科目的教学都要以此为基础, 而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就是德育, 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最主要形式, 以其特有的渗透性教育方式切实地融入进了当今的教学事业, 但德育作为一种偏感性的教育成分, 与数学这类偏理性的科目的融合方面会产生些许偏差, 因此,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教育体系的全面发展, 我们就需要对分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的具体体现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1 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原则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迫切任务, 也是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进行数学知识教学的同时, 也须关注数学的人文价值。这同时也包含德育价值, 也就是说要从数学课程文化的角度来研究新课程, 实施德育的渗透整合,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原则。

1.1 有机整合原则

数学学科教学任务必须与德育大纲的任务有机整合, 让德育内容、过程、方法等完全融化在学科教学中。数学知识、技能是主线索, 教师则应充分利用其与德育内容的内在联系, 抓准材料, 精心设计, 画龙点睛, 挖掘德育的渗透点实施教育, 达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还应重视结合实际的应用, 紧跟信息时代, 不断调整完善现实中显性德育因素以充实数学教学。

1.2 方向原则

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必须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导向, 坚持全面发展的德育目标, 突出并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 坚持面向全体为主线, 坚持以高尚的品德、情操和理想信念影响学生, 坚持引导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1.3 循序原则

数学教学渗透德育要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高中生学习数学兴趣、思维各有特点, 故应有的放矢, 循序渐进, 从实际出发, 注重实践, 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这样针对性明确, 不仅有利于各年龄段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更有利于学生道德选择和判断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认识层次, 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如《统计》学习中就可以利用生活中吸烟者与肺癌患者的统计案例进行未成年人行为规范教育。

1.4 情感原则

人的认识活动与情感是紧密联系的。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课堂中饱含真情, 穿插介绍有关数学史、数学符号、数学思想、方法等的产生和发展等, 这些往往可使学生思维兴奋, 兴趣倍增。真情是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催化剂和桥梁, 教师有情感的投入, 讲述娓娓动听, 就会使学生受到感染, 激情洋溢, 产生共鸣、认同, 以至内化。

2 德育渗透整合的方法

2.1 从开始出发

以课程的开端为切入点, 这里的开端是在每一学期的课程第一堂课的开端, 因为身处一个全新的学期, 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 高中生的好奇天性就会被全面的激发, 与此同时, 高中生在此时并没有课业的束缚, 并没有繁重的学习压力, 相关的课业的讲授并没开始, 因此高中生们在心理上并没有过大的负担, 所以教师就要及时把握这一机会, 通过合理的课程安排来将德育的精髓充分融入到学生的第一堂数学课中, 进而使这一类感性的情绪自然地在理性的课堂展现, 有助于学生对德育教育的理解和接受。

2.2 提升学生的代入感

数学的发展史实际上偏于感性, 并且感性的程度要胜于德育的感性, 而这就使数学与德育之间有了能够相互结合的共同点, 从这一点出发, 能够实现数学与的域之间的全面统一, 而数学中数学家的知识探索的故事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给高中生们一种全息的代入感, 教师通过对这些数学家们求学故事的讲述, 能够将数学家们的奉献精神全面地传授给学生,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德育的相关要求与规定, 因此也能够从另一方面贯彻和落实德育教育层面的教学理念。

2.3 主动探索相关规律

规律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和中心思想, 几乎所有的数学公式都有规律可循, 因此数学的相关教学也不例外, 因此教师们就不必费心通过辩证的角度以政治教学的方式讲述给学生们德育的相关教学思想, 而是要尽可能地从数学教学的项目本身发掘辩证的元素, 将之与德育的教育理念全面结合, 以此来教育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同时在教学中还要应用数学之中的辩证观点, 来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化的辩证性教育, 以进一步培养学生们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从而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2.4 注意教师自身的言行

首先教师应该改注重自身的榜样作用, 课堂之中, 学生以教师为自身学习的基础和榜样, 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 当然其中既有积极的影响, 同时也存在消极的影响, 因此教师就要从自身出发, 端正自身的求学态度, 树立好自身的学习榜样基础, 以为学生们提供较为实际的借鉴性目标, 这样能够有效规避因教师行为不端而引发的具有阻碍学生学习与思索的恶劣教学反面典型的出现, 同时也能够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得以全面的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 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整合的价值原则值得当下高中数学领域以及整个教育界进行全方位的探讨, 并且借助一定的教学实践和相应的教学研究工作来研发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整合的具体实现途径, 这有利于我国高中数学教学课程安排的合理化、有序化, 有利于提升高中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同时还有利于规范高中数学教师的整体素质, 相关部门从这一角度进行积极引导, 能够有力地促进我国整体教学事业的素质化发展, 推动我国教学事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承法.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整合的价值原则及其途径[J].考试周刊, 2007.

[2]左子凡.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整合的价值原则及其途径[J].新课程导学, 2015.

[3]刘路阳.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 2015.

整合原则 篇8

一、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三大原则”

(一) 需要性原则

教育技术在各学科得到了广泛应用, 对各学科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并不是所有学科、所有教学活动都要用教育技术手段, 该用不该用, 关键看是否需要。需要利用教育技术来整合的教学活动主要有两个方面:从教学内容上看, 语文学科的作者简介资料和相关图片展示、数学学科的例题和练习题展示、英语学科的单词和句型朗读、科学学科的星空图及实验过程演示、美术学科的绘画分步练习展示、地理学科的地貌特征图片展示等, 均需要与教育技术来整合;从教学步骤上看, 导入激趣、旧课复习、当堂训练任务、当堂小结及各学科作业展示等, 需要与教育技术来整合。总之, 教育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 一定要考虑需要性原则, 不能为了追求方法的多样而冲淡了教学重点。

(二) 补充性原则

补充性原则指的是对一些教材上的没有编入且很有必要向学生介绍的内容, 如知识、资料、图片等, 可通过教育技术手段展示给学生, 作为教材的补充。比如, 语文学科的文言基础知识和教学背景资料、数学学科的不同版本例题和同一习题的不同解法展示、外语学科的语法基础知识和相关词语辨析、历史学科的人物多角度展示及不同评价等等, 这些资料的补充展示, 使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认识会更加全面、深刻, 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 开阔视野。

(三) 链接性原则

链接性资料不同于补充性资料。补充性资料是教材上的没有且很有必要向学生介绍的内容;而链接性原则, 则是运用教育技术对不一定需要了解掌握而有些学生可能对这些资料很感兴趣的知识、事情进行相关链接。比如, 语文学科的同类文章和同题作文、数学学科的某个知识点的形成过程介绍、外语学科的同类语法练习试题集锦、历史学科的逸闻趣事等等。借助教育技术对这些资料的链接整合,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 促使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去分析问题, 了解事物。

二、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四个重视”

(一) 重视学习热情的激发

教育技术的优势是直观形象, 画面感强, 对人的视觉冲击力大, 容易营造生动、逼真的情景,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 使学习过程充满乐趣。比如, 教学星空知识, 如果我们仍然照本宣科走老路, 学生就会提不起学习兴趣, 而且内容抽象, 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想象, 但如果我们整合教育技术资源, 向学生播放美丽直观、富有动感的星空课件, 学生就会一下子被课件里的魅力自然所吸引, 对观赏和研究太空产生浓厚的兴趣, 促使他们主动探索星空知识, 主动阅读课文中有关的星空片段, 而且他们会在课外主动去搜寻补充关于太空的有关知识, 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又如, 语文课上, 我们要教学《斑羚飞渡》一课, 如果我们只是去阅读原文, 由于学生并非现场目击者, 上课只是“听故事”, 所以, 对斑羚飞渡的悲壮气氛感受并不真切。但如果我们适时播放一下斑羚飞渡的模拟课件, 让一对对斑羚在彩虹的映照下, 交替飞渡, 使仿真的飞渡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 再配上沧桑、浑厚的男生朗读, 学生学习的兴趣肯定会一下子提高许多, 斑羚飞渡的悲壮气氛会让学生感动不已, 并永远铭记在心。

(二) 重视动感画面的渲染

动态的事物往往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 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就能化静态为动态, 化枯燥为神奇, 化无声为有声。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PPT等方式渲染出生动、有趣的动态画面, 就会吸引助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始终保持亢奋的心理状态。比如, 学习《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有关章节时, 我们可以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 将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有效整合, 播放一遍相同内容的影片, 生动形象地再现艺术形象横戈立马的威武, 冲锋陷阵的惊险、斗智斗勇的场面、运筹帷幄的沉思, 人物形象便栩栩如生, 跃然纸上, 时代背景也变得容易理解。动态画面的渲染, 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 很快地掌握教学内容, 这是单纯依靠一门学科永远无法达到了境界。

(三) 重视交流平台的构建

教育技术最大的优势是互动的便利性, 因此, 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 整合教育技术资源, 开发学科交流QQ群、学科学习工作室、学科网络共享平台等, 利用这些平台进行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学生可以通过学科整合平台提出个人困惑, 寻求他人帮助, 也可以针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搜集资料、提出解决办法, 或者向同学发布自己在某方面的反思和研究成果等。整合资源平台的创设, 给学生交流互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使学生随时可以进行沟通互动。也就是说, 教育技术资源的整合成了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为了提高交流效率, 教师要预设任务、早提要求, 规定时间, 使学生学有目的, 积极协作。学科整合资源平台的搭建, 有利于学生互助共进, 提升学习效率;有利于教师创新教材, 减轻教师教学工作量。同时, 通过整合平台的使用和交流, 提高了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协作共赢的意识以及学会交流的能力, 可谓一举多得。

整合原则 篇9

一、HALIS建设现状

根据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建设实施方案, 省教育厅于2001年8月和10月先后下发了《关于印发河南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 (豫教高[2001]162号) 和《关于开展河南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建设的通知》 (豫教高[2001]500号) 两份文件, 成立了HALIS建设领导与组织管理机构, 将HALIS建设纳入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并以此作为河南省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式启动建设。

在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与经费支持下, 在全省高校图书馆的积极参与下, HALIS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建成了“HALIS网络公共服务平台 (HALIS网站) ”和“共享资源数据存储局域网”;建成了由40台计算机构成的多媒体培训教室, 为组织和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在CALIS管理中心的帮助与支持下, 依托“CALIS联机编目数据库”, 整合了9所高校图书馆的书目数据, 构建了《河南省高校联合书目数据库》, 为书目数据共享, 开展馆际互借, 实现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 等等。尽管HALIS取得了明显的建设效果, 但与国内先进省市相比, 无论是从文献信息资源整合力度, 共享网络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水平, 还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认知度、参与度等方面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 笔者认为, 加大信息资源共享理念的宣传力度, 强化文献信息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 构建高效、便捷的共享网络服务平台, 提升全省高校图书馆整体文献信息资源保障能力与服务水平, 促进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 将是HALIS近期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整合的原则与策略

1. 基本原则。

区域高等教育文献信息整合就是将分散在本区域内各高校图书馆收藏的文献信息资源, 利用先进的数字图书馆技术进行融合、类聚和重组, 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形成一个效能与效率更高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与服务体系, 以充分保障本区域高校及社会的文献信息资源需求。由于整合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为使整合工作科学有序的实施, 取得成效, 因而, 笔者认为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又称全局性, 指区域内的各高校馆必须强化全局观念, 打破原有“一校一馆”的保障体制, 建立广泛的馆际合作机制, 分工协作, 联合采购, 优势互补, 相互提供资源利用, 共同建设相对完备的区域信息资源保障与服务体系, 依托CALIS的资源与服务体系对区域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整合, 充分利用CALIS的资源与服务与本区域内其它文献资源共享系统实现无缝对接, 扩大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

(2) 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又称科学性, 指在制定信息资源整合目标与规划时, 应立足于本区域文献信息资源的现状与经济基础, 保持与区域经济、教育、科技发展的同步, 量力而行, 循序渐进, 根据服务目标的信息需求和本省的财力、人力状况, 科学、合理的选择整合资源的类型与内容, 科学选择信息资源整合工具与系统平台。在科学合理整合资源时要达到其标准化、规范化和开放性、可扩展程度等要求, 使其既能满足当前信息资源整合的需要, 又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3) 特色化原则。特色化, 指在整体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的指导下, 根据本区域的地理、历史、经济和文化特点, 有重点的进行组织开发、整合对发展本区域经济、文化、教育、科学事业, 具有独特优势和使用价值的文献信息资源, 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 逐步形成相对完整的、具有本区域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收藏保障体系, 融入到全国信息资源整体之中, 更好地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

(4) 效益性原则。效益性体现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经济效益表现为, 在经济能力有限的情况下, 以实用性原则为指导, 通过最优化理论与方法, 以较少的经济投入, 使整合后的整体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与服务体系, 达到1+1>2的倍增效果;社会效益表现为, 整合后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与服务体系, 能够更好地发挥整体保障与服务的功能, 满足区域高等教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 有效实现区域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

2. 实施策略。

实施策略的指导思想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构建把地方政府投资、现代图书馆理念、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高校丰富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与优化配置的长效机制。具体措施如下。

(1) 抢抓机遇, 乘势发展。为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 实现跨越式发展和中原崛起的宏伟目标, 河南省政府于2009年6月先后印发了《河南省电子政务发展规划 (2009—2012) 》豫政[2009]39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豫政[2009]41号的通知, 把“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作为重点推进的12个重要业务系统之一, 这为HALIS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因此, 要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 积极争取建设经费, 规范经费管理与使用, 探索和建立以政府经费资助为主, 多渠道筹措经费相结合的经费投入长效机制, 保证HALIS的可持续发展。此外, 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修订、完善HALIS建设规划和各项规章制度, 创新运行机制, 促进HALIS建设良性、快速发展。

(2) 通过充分调研和科学论证, 采用现有较成熟的信息技术, 改造和完善HALIS现有网络服务平台基础设施。如, 通过门户网站建设将资源与服务进行有机整合, 使其成为一个综合性信息服务系统, 为我省高校用户提供各类信息的“一站式”检索和网络信息服务;通过与CALIS资源与服务系统乃至其他共享系统的无缝链接, 实现访问与获取CALIS及其他系统资源与服务的枢纽功能, 有效促进和提升我省高校文献信息的保障与服务能力。

() 结合我省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的需求, 继续做好和加强集团采购工作。在集团采购中针对存在的问题, 要探索和完善运作机制, 规避和控制集团采购的潜在风险与问题, 促进集团采购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4) 以全省高校图书馆现有馆藏为基础, 依托CALIS联合书目数据库, 整合全省高校图书馆馆藏书目信息资源, 充实完善《河南省高校联合书目数据库》, 充分显示全省高校馆藏书目信息, 为馆际互借、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5) 强化有特色的资源整合与共享理念, 以政策导向和经费资助的方式, 巩固和完善现有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 鼓励和调动各高校馆充分整合本馆信息资源, 挖掘其自建特色资源数据库的积极性。此外, 在此基础上还要整合全省高校馆自建特色资源数据库, 集中显示, 提供服务。

(6) 大力宣传、推广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理念, 使其成为各高校馆的常规信息服务工作。积极推进同城高校馆之间的馆际互借、互阅的共享服务模式, 有效提高馆藏文献的利用率。同时, 还要加强与CALIS的合作, 完善文献传递系统功能, 遵守知识产权法规, 规范服务程序与行为, 扩大服务范围, 提高服务效率与质量。

(7) 整合人力资源, 加大培训力度。要充分发挥HALIS的培训功能与作用, 整合各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 构建人力资源共享机制:要建立由各高校馆优秀业务骨干组成的培训、咨询服务队伍, 针对各高校馆的不同需求提供咨询、指导和培训;结合本省高校馆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通过学术研讨、业务培训、交流访问等方式, 提高各馆管理与业务骨干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本省高校馆建设培养和储备技术人才。此外, 还要积极配合CALIS建设开展推广CALIS服务及相关业务培训, 扩大CALIS建设成果的受益面。

(8) 积极参与CALIS及其他系统的共建共享活动, 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继续做好承建的CALIS“十五”重点建设项目“网络资源学科导航”和“特色资源数据库”各子项目的后续建设与完善任务;积极参与和配合CALIS三期项目建设, 力争有新的突破与贡献;积极参与本区域其他系统的共建共享活动, 实现资源互补、共建共享, 争取效益最大化。

整合原则 篇10

一、辅助性原则

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依据这一点看,教师不能把信息技术作为传授知识的工具,而应把它作为有效促进教学的辅助性手段。因此,在多媒体的运用上,要充分做到五个“突出”:一要突出教师备课的核心环节,切不应以制作课件取而代之;二是突出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切不应以媒体画面的播放取而代之;三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探究的机会,切不可以媒体演示取而代之;四是要突出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切不可以媒体视听取而代之;五是要突出教师板书的特殊功效,切不可以媒体文字显示取而代之。

二、灵活性原则

首先,在课件的制作上,教师应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真正体现语文学科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终极目标;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精心选择和制作多媒体课件,从而形成合理、科学的教学过程结构。在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任务分析时,设计什么样的问题、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呈现,都是教师必须重视的。其次,在课件运用的过程中,要根据课堂实际进行灵活处理,不能使课堂变成繁杂的演示,要做到多媒体与教学内容的巧妙融合,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的紧密融合,创设师生合作学习的情境,从而促进师生、生生及其与文本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信息技术、文本、学生、教师四个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

三、适合性原则

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可提高课堂教学节奏和效率,增加课堂知识容量和密度,但在运用多媒体时,切忌“因需求而大用”、“因好玩而滥用”,而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做到适量、适时,让多媒体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如,在课堂知识容量较大时,不能因为有多媒体而一味地把知识“堆叠”,进而“贪多”、“贪全”地展现出来,而应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选择、取舍。在设计制作课件时,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读、写、思的时间,留给教师板书的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解、接受课堂内容。如,在古诗文教学时,要把诵读、感悟作为第一要务,适时使用多媒体,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四、一致性原则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工具性的特点。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必须达到与语文课程特点和教学任务的有效统一,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应围绕这一目标而展开。在运用多媒体时,要防止出现以下“偏离”和“缺失”:一要防止偏离语文课程的学科品质和人文特色;二要防止偏离对语言文字感悟的工具作用;三要防止教师主导地位的缺失;四要防止学生审美意识、想象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缺失;五要防止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和合作探究的缺失;六要防止对文本朗读、感悟的缺失。

五、实效性原则

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轻松愉悦,要注重实际效果。一要精心选择、设计适合的信息资料,采取相宜的策略、有效的形式,让学生感兴趣,力求学生高效地学习。教师可选用一些趣味性游戏,让学生参与其中,这样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学习中记忆背诵的东西较多,教学时,教师可设计游戏形式,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优美的图像、图片,伴随大量优美语句的背诵、记忆,之后可举行背诵比赛的游戏,激起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轻松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二要转换多媒体运用的形式,指导学生科学运用网络,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针对语文学科知识广博、内容精深的特点,教师可通过网络,给学生链接好网址,让学生自主上网搜集、浏览丰富的语文知识。相信学生会在这种“别致”的学习环境中,达到最具实效的学习效果。

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只有坚持以上的原则,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现代化,从而确保课堂教学过程和效率的全面优化,使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铭培,付燕燕.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课程的有效整合[J].教学探索,2006(10).

[2]程彩艳.论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6(10).

(责任编辑韦雄)

上一篇:地学入门课论文下一篇:V型发动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