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效果

2024-07-06

整合效果(共10篇)

整合效果 篇1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计算机应用技术已成为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计算机专业英语”均是中职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必修课, 是应用性、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 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学好计算机专业课程的重要保证。了解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 掌握其相互之间的学习规律, 对学好计算机专业课程将起到很大的帮助。笔者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就如何将两门课程进行优化、整合教学资源, 改变教学方法、模式, 谈谈切身体会。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现状

笔者从教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计算机专业英语”多年, 在教学中发现这两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高度类同, 但却分成两门独立学科进行教学, 甚至分不同学期开课, 造成学科教学不衔接等诸多弊端, 教学效果不明显。具体表现如下:

1.教学内容重复, 学生没兴趣学习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一般是在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开设, 而“计算机专业英语”则在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开设, 学科教学顺序不一致, 教学衔接不好。例如,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个学期学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第二个学期计算机英语又用英文版本再学一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学生总觉得他们会了, 就不想学了, 这对计算机英语的教学非常不利。

2.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与教学方法、进度的矛盾

由于学生来源不同, 少部分学生来自城市, 来自教学条件较好的学校, 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 教学条件稍差的学校, 所以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计算机专业英语”时存在很大的水平差距。在教学中, 常有教师无视学生之间的差距, 对所有的学生采用同一方法同一进度授课, 导致出现基础好的学生不愿意听、基础薄弱的学生跟不上的状况。随着教学内容的逐渐加深, 学生就会感觉学习枯燥乏味, 逐渐失去学习兴趣。

3.教学课时不足, 教学效果欠佳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应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因特网应用、演示文稿软件应用等。总共设置了108课时。但在我校的实际教学中, 每周只有4节课, 教学内容多, 课时减少, 很多教师都完成不了教学内容, 在上课过程中学生又觉得老师讲得太多太快, 练习时间不足, 无法很好进行吸收消化。

“计算机专业英语”根据专业特点设置了与计算机专业课程密切相关内容。每单元围绕一个主题任务展开, 内容包括专业词汇、课文、注解、练习和计算机屏幕英语等。目前, 在我校专业英语教学中, 一般是在教室内上课 (每周2节) , 采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授课, 教学手段单一, 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 缺乏对学生进行语言应用技能训练的教学环节, 绝大部分学生都觉得学习专业英语无用, 干脆不学。

改变教学效果的方法与对策

1.整合教学资源, 优化教学内容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教材不等于教科书, 教科书只是教学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提高教学质量, 寻求课程的生存空间, 教师不能只为了上完教材内容而进行教学, 而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社会需求, 结合专业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 精选和整合有效的教学资源, 充实教学内容。为解决教学问题, 笔者认为中职“计算机专业英语”和“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基础课, 应该向职业化倾斜, 以保证学生学有所用, 突出教学的实践性、操作性和实用性, 以满足就业需要, 真正做到辅助专业学习、为专业服务、为就业服务。

针对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笔者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整合过程中, 将两门课程的教材内容进行选取、整合成一门综合课程进行同步教学。教学模块共6个, 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因特网基础知识、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和演示文稿软件应用。每个模块都设置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计 算机专业英语”应掌握的理论教学目标和实训目标, 以英语教师兼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师来授课, 进行同步教学, 将会对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2.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了解深浅不一,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尝试着将语言应用技能的训练融入实践操作训练中, 进行分层教学、分层定目标、分层练习及指导等, 尽量做到有效满足学生想获取知识的不同要求,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同步教学。整合后的课程以“模块”的形式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以练为主, 指导为辅”的课堂教学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使学科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 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模块教学以“计算机专业英语”为基础, 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实训内容检验学生的知识与操作技能。根据教改方案, 教师要融会贯通两门课程, 每个模块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及评价标准, 以掌握必要的语言应用技能、操作技能为目的, 以服务学生就业为目标进行教学。每个模块教学都在网络实训室进行授课, 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 教师在教师机上进行课堂讲解、操作演示, 学生跟着学, 全面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师巡回引导学生理解在章节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屏幕英语信息, 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基本操作技巧, 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逐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每个模块的教学完成后, 教师都要布置一个综合的任务, 如使用Word设计一个中英文电子板报, 使用Excel做一个班级成绩总表等, 考核学生完成模块任务的情况并评出成绩。

3.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创新教学效果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将课堂延伸到课外, 弥补课时不足的缺陷。在网络平台上, 教师将一个个实训任务做成样本, 提供学习参考资料,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精神, 学生通过讨论、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极大地发挥了学习主动性。在网络平台上设置实时答疑、批改作业、在线测试和在线讨论等, 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人人参与活动的学习,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 在课程整合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 更新知识结构, 既要拥有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又要具备相邻、交叉学科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及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 还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 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真正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摘要:本文分析了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及“计算机专业英语”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正确处理课程教学资源, 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促进学生发展, 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课程整合,计算机专业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南岳.计算机应用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张海波.计算机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3]王明佳.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整合初探[J].新课程 (教研版) , 2011 (11) .

[4]黄荣怀, 沙景平, 彭绍东.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5]王吉庆.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有机整合巧调整,学法融合促效果 篇2

关键词:有机整合;学法融合;提高效率;提升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渐渐进入大众化,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广涉手机操作系统与电脑的Windows操作系统,普通的窗口操作已经有所涉及。因此,在三年级上册的“画图”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扎实地进行基础工具的训练,还可以结合灵活的复制与变换,提升学生巧妙利用工具提高绘图效率,同时让学生懂得利用电脑工作的目的就是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

一、设计思路

浙教版三年级上册《多变的形状》一课中,许多绘制都是一些重复的操作,虽然其目的是为了通过重复操作的训练提高学生使用工具的技能,但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不利于他们灵活应用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我在这课的教学中,把《复制与变换》的技能有机地渗到前两课的教学中,把复制粘贴与《多变的形状》的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巧妙地、根据需要适时地使用复制粘贴与变换功能,提高作品绘制的速度。另一方面,在Windons系统和应用软件操作中,复制粘贴几乎无处不在。让学生学会适时地使用这些命令在他们以后长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把复制与变换渗透在画图教学中,不仅给课堂带来一定的深度,还给学生带来创新思维训练。在《多变的形状》一课的教学中,提早渗透“复制”这个知识点,在使用直线、矩形等工具绘制大楼和各种窗户的时候,发现许多绘制都是相同的重复操作,而且每一次绘制都很难做到与前一次绘制位置和大小完全一致。当绘制好一幢大楼后,启发学生如何利用复制和粘贴功能很快捷地复制一幢同样的大楼,这样我们的绘制效率会大大提高,而且两幢大楼能绘制成一模一样。同样也可能利用复制粘贴的方法来绘制一排排整齐而大小相同的窗户。同样,在《多彩的图画》一课中,美化校园过程,各种形似的小树如果一棵棵画则太花时间,而纯粹复制同样的树又显得机械不美观,如果使用把小树复制后再换一个水平方向的变换和变化大小,那么这些小树根据透视关系排列在一起会错落有致,美观多了。此时就把变换直接引入,让学生感受到变换的应用时机就在此时,达到单独专门训练达不到的课堂教学效果。下面就《多变的形状》与《复制与变换》一课的局部教学片断进行举例说明。

二、教学片段:多变的形状与复制粘贴的整合教学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绘制教学楼轮廊,掌握“直线”“矩形”“椭圆形”和“圆角矩形”等工具的使用,并且通过看书本自学了解Shift键在图形绘制中的功能。

2.通过研究性学习和实践,初步掌握使用复制粘贴的方法绘制相同的窗户和大楼轮廊。

3.在具体的操作过程,掌握“撤销”“重做”和保存文件的操作。通过内容调整的融合教学,培养学生适时使用复制粘贴的方法提高操作效率和灵活运用工具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各种绘图工具的熟练使用

2.难点:利用书本自学复制粘贴的方法绘制出大小相同的图形

(三)教学活动设计

1.任务设计一:

教师活动:提出要求:根据书本提示,使用直线和矩形画一幢学校的大楼轮廊,并且利用椭圆和圆角矩形等工具画出你喜欢的窗户。思考:画同样大小的圆和圆角矩形用什么方法比较简单?答案可以在本书中找。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要求操作,可以适当地小组讨论研究。

师生操作反馈交流:

(1)请你说说:为什么你的直线横是横竖是竖?(根据书本提示:画横线或竖线,按住Shift键能画出笔直的线条)

(2)你的圆为什么能画得那么圆?(学生演示操作)

(3)你在画同样的圆和圆角矩形时使用了什么巧妙的方法?(在画同样大小的圆的时候,总是画得大小不一样,在书本的24页找到了使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可以无限地复制同样大小的圆和

矩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书本提示操作,提高他们信息技术的自学能力、举一反三的思维与创新能力。

2.任务设计二:

教师活动:使用复制和粘贴的方法,再画一幢相同的大楼,你能行吗?学生基本完成后,根据学生作品情况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

学生活动:学生实践操作与学生的作品展示并评价。

师生反馈交流:

1.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你认为哪一点应用值得向大家推荐使用。

2.你认为他们的作品中哪一点值得你点赞,还有哪些地方你认为可以怎样改进?

设计意图:实现知识的迁移,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效果测评

通过几个班的教学,从课堂中学生的操作实践和作品反馈情况来看,有以下几处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1.学习兴趣空前高涨。这主要归功于让学生不拘泥于死板的机械重复训练,利用复制粘贴巧妙地克隆了教学楼的轮廊,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成功体验,激发了学生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2.开展在书本帮助下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开始体验在书本的帮助下开展自学,运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成为他们终身学习的一个良好开端,为将来自学信息技术提供一个好方法。

3.培养了学生适时应用复制粘贴和图形变换的应用能力。教无定法,教材本身就是一个教学的基本参考,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与学情,以取得较佳的教学效果为准则适当调整为施教之上策。适时地使用复制粘贴和图形变换的应用能力是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中取得的高层次应用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和创造引导窗口,把教学内容前后相互融合,取得适时应用的能力培养时机。

4.激发了学生灵活应用图形变换的创造力。由适时应用能力发展到灵活应用能力,这又是一次应用能力的飞跃,有不少可以“跳一跳”的学生已经从适时应用能力阶段跳跃到了灵活应用能力阶段,这既符合因材施教原则,又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奠定良好的思维基础。

当然,这样的教学设计也有应用的局限性,对于信息技术学习和操作能力不强,本身举一反三能力不足的学生来说,需要在效果评价的时候进行分层评价,制订基本的技能目标,不能过高要求他们,否则会分化学习效果,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赵建泳.三疑三探善问会学:以《复制与变换》为例论“教学生学”课堂实践[J].新课程:中旬,2015.

运用整合营销提升广告效果 篇3

一、广告的难题

( 一) 品牌传播的重要手段———广告

伴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者品牌意识的增强,品牌的树立和推广成为企业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而在品牌的传播过程中,广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告,实质就是传播,它通过借助一定的媒体和形式对产品或服务等进行宣传,其根本目的就是吸引受众,并最终引发购买行为。尽管每个商家都知道广告的重要性,但很多广告的投放和宣传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这正如美国的著名广告大师约翰·沃纳梅克提出的那样:“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浪费了,但遗憾的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被浪费了。”这也成为广告界的著名难题。

( 二) 广告的问题

在当前媒介日益丰富的时代,似乎任何一个商家都会选择其一,为自己打出广告,吸引顾客。那么广告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下面笔者将择几点来探讨。

其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要在短暂的几分钟或几秒内吸引住人的眼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广告资源泛滥,要在一瞬间抓住眼球,更显不易。同时,就算吸引住人的眼睛,人的记忆也是有偏好的。人会把注意力放在广告中能吸引他的那部分信息上,即广告的亮点,例如,一位漂亮的女性,一句话,一个卡通形象等,虽然脑中留下“记忆点”,却最终没能记住广告宣传的品牌,这无疑意味着广告的失败,同时也是广告信息和资源的浪费。也就是说,尽管是一个吸引人的广告,但没有把记忆点导向产品名称,受众看过广告并不记得是什么品牌。其二,优质媒体的广告资源日益昂贵和稀缺,导致很多商家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广告宣传。比如,有些商家拥有多种品牌元素或诸多不同类型产品,而在进行广告宣传时,更多地针对其中某一个或两个进行推介,导致其他产品或品牌元素依然不为人知。因为如果要一一进行宣传,商家就不得不投入巨大的广告费用。还有一些商家因自身影响力或资金的有限,没有能力利用优质媒体资源,导致广告宣传不到位,效果较差或一般。其三,市场上媒体越来越丰富和多样,而很多商家在广告推介时思路和做法没有跟上,未能充分利用这些新兴媒体和资源,导致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还有一些商家则是多种媒体同时选择,广告同时投放,比如,报纸上登广告,网络上登广告,路边上也搭广告牌,极大地加大了广告的预算支出,却没有考虑到其产品品牌与媒体的选择匹配度问题,未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面对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整合营销的理念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思路。

二、运用整合营销提升广告效果

( 一) 整合营销的理念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对于整合营销传播的概念,美国广告协会做出界定:“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营销传播计划概念,它要求充分认识用来制定综合计划时所使用的各种带来附加值的传播手段———如普通广告、直接反应广告、销售促进和公共关系———并将之结合,提供具有良好清晰度、连贯性的信息,使传播影响力最大化。”[1]

从营销角度讲,整合营销传播就是把广告、公关、营销、包装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营销手段结合起来,将统一的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即“用一个声音说话”。

单从概念上看,整合营销传播否定了过分依赖广告进行传播的做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广告不再重要。整合营销实质上就是强调资源的整合将会达到1+1>2的效果。利用这种思路和想法,在不同营销手段间或在同一营销手段内部,只要充分利用好资源,就可以达到更好的整合营销传播效果。因此,面对广告传播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完全可以借用整合营销的理念来加以改进。

( 二) 广告效果的提升

1.广告与包装相结合。正如前面所说 ,很多的广告投放出去,结果其产品名称未被消费者记住,记住的却是广告中的某一个要素,就是广告最能吸引人的地方。虽然就广告宣传来讲,未能有效地传递产品或品牌名称就是失败,但如果利用整合营销的思路和想法,则完全可以通过其他营销手段来弥补,其中最好的手段就是包装。

包装被认为是创建品牌资产的极其节约成本的途径,素有“营销的最后5分钟”、“永久的媒介”、“最后的销售员”以及“免费的广告”的美誉。 美国杜邦公司曾调查表明:63%的消费者是根据包装选购商品的,这一发现就是著名的“杜邦定律”。正是因此,商家们都会在包装上下一番功夫,把包装设计得非常漂亮。同时,一旦有某个产品包装非常成功时,过不了多久,市场上就到处都是雷同包装,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消费者选购的难度。

但是,如果我们把广告中具吸引力的要素添加在包装上,即使消费者完全不记得广告中宣传的产品名称,但一看到这个包装,消费者也会立即产生再认识,从而明白原来看过的广告介绍的是这个品牌。这就弥补了广告传播信息的不足,使得广告和包装产生协同作用, 共同指向被宣传的产品或品牌。同时,这一做法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包装雷同的问题。我们可以想象,正当一位消费者在同类产品中不知选择哪一款时,突然在某一产品的包装上看到了自己曾经在某广告中见过的东西,例如,那个广告中曾见过的漂亮姑娘或者可爱的卡通形象,这时,熟悉度增加的好感会在选购的一瞬间大大提升其购买这款产品的概率。

其实,这一整合方式已被一些商家采用。例如,葵花药业广告中的著名的葵花卡通形象,就被印刷在其品牌诸多产品的外包装上,既是葵花药业的标识,也很好地提示着消费者,这一包装的产品来自葵花药业。美国永备的“劲量”电池也曾将其广告中粉红色小兔子的形象印在包装上。这些做法都很好地提升了品牌或产品的辨识度,增强了品牌塑造的效果。

2.以广告拉动广告。优质媒体广告资源日益昂贵 ,最典型的就是电视广告,尤其是黄金时段的广告,其费用早已都是按秒计算,这一稀缺资源使得很多商家望而却步。其实,2012年,中视金桥国际传媒集团在《中国广告人》的一篇文章中,就提出了一种新的整合营销方式———“用广告拉动广告”,这一理念强调将整合的焦点落在广告内容的构成上,主张汇集广告主的力量,在一支广告中将不同产品和品牌进行有机整合,展现不同的品牌形象,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广告时长,增加广告蕴藏的信息量,借力其他企业的品牌效应,为自身品牌推广展开营销造势[2]。

在文章中,中视金桥还提到了“好客山东”的广告宣传片。这一宣传片的出炉正是山东省旅游局整合全省旅游资源,采取地方与省级双赢的结果。通过这一做法,成功地打造了“大山东”旅游品牌。在这有限的广告内容中,整合了山东省不同地方的旅游品牌,其中的优势旅游品牌也带动了其他的旅游景点,很好地发挥了品牌优势。这一例子很好地证明了“用广告拉动广告”的可行性。

尽管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考量着广告商的整合能力,但它依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想法。如果这种全新的广告理念可以实现,那么在依然有限的广告时段里就可以把某一商家的多个产品或品牌元素进行整合宣传,不必再让商家进行艰难的取舍,也使得一些品牌力或资金稍弱的商家有了借助其他优势品牌提高自身知名度的可能性。

3.线上与线下广告相协同。面对新兴媒体的不断涌现 ,许多商家要么保持传统,不愿涉足,要么加大广告投资,尽可能多地运用投放。事实上,选择媒体时还是要多考虑自身品牌和产品特点,避免盲目。目前,提倡的比较多的一种广告整合方式就是线上和线下广告相协同。

在传统的商家眼中,精力可能更多地还是放在线上广告,对线下广告关注不够,认为线下广告效果似乎不如线上广告明显,但其实不然。就如DHC化妆品品牌进驻中国市场时,采用的就是网络、电话销售等方式,却取得骄人的成绩。还有一些商家认为,线上广告和线下广告同时做,就是整合,这也是一种误区。线上和线下广告不仅仅要做,而且要协同,这样才能更好地整合资源,达到良好的营销传播效果。

市场上已有一些成功案例,比如,2012年,统一奶茶就以“遇见大好心情”为主张 ,开展了线上线下的配合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线上,选择了3家电视台进行战略合作,并结合户外广告,以及网络精准投播。同时,进行了创意性的事件营销,创造话题。另外增加自媒体及SNS的投入,官网、官微、APP等社交网站联动 ,来实现与消费者的近距离沟通。线下则将“ 遇见大好心情”与线上实时联动,透过二维码、直播及手机等多维度互动体验式推广与消费者进行分享和互动[3]。再如,立白洗衣液2014年在线上对《我是歌手》节目的冠名,与之一起推出的节目活动,协同线下举办的立白洗衣液“我是歌手”城市歌手争霸赛,同时,赛场旁的产品介绍和让利销售等,使其品牌再一次深入人心。

整合效果 篇4

关键词:课程资源整合;教学效果;探究性

历史教学是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实施以来,人们更加重视历史课程资源的整合。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是提高历史课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关于初中历史课程资源整合的思考。

一、初中历史课程资源整合的意义

许多中学生说他们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这种思想反映了当前历史教材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历史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及模式的不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历史知识的学习更加有意义和有趣味。课程资源整合成为一个重要的辅助因素。但长久以来,对教学资源和校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薄弱环节,学生的学习要求得不到满足,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两种原因,首先是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足;其次是学生缺乏对祖国及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缺乏对本地区文化的认同感。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甚大。

二、历史课程资源整合的思考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时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还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做进一步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我国的多数地区长期以来把课程资源的概念理解为教材的概念,常常将课程开发利用以及课程资源与订教材、编教材混为一谈,将其他可利用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忽略了。正是这种僵化的观点的长期存在致使我国课程资源开与利用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探究性形成。目前,我国的许多地区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实施空间、资源内容等方面都不能和时代发展的节奏合拍。教材的开发和整合主要是依靠少数的学科专家,广大一线教师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从课程资源的内容看,偏重于知识特别是学科知识的开发,忽视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初中历史教材有很多弹性材料,包括地图、古诗歌、插图、文字材料等,安排不同的弹性材料,循序渐进地推进历史课程资源整合的进程。创新之处体现在丰富历史教学资源,整合各方面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内容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效果。

做好课程资源整合的意义重大,作为一线教师要认真研究历史教学的资源整合问题,努力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顾明远.初中历史教育的文化基础[M].山西教育出版社,2014:69.

整合效果 篇5

一、以书为根, 活用教材资源

教材是重要的品德课程资源, 品德教师要把自己对特定学生个体和品德课程内容的独到理解融入到课程资源的开发生成中去。教师不再是教“教材”, 而是“开发、利用”教材。这就对品德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活用教材中的图片

巧妙地运用书中的图例、灵活地选择教学的内容、精心地处理教材的留白是上好品德课的关键所在。《伸出我的手》包括“同情他们的不幸”、“他们最需要什么”、“大家手拉手”三个部分。在教学时利用课件把一个个画面连接起来, 做成录像效果, 展现了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 让学生直面现实, 感叹于同在蓝天下却有人生活艰辛与不幸, 唤起学生的同情心, 真真切切地聆听爱的呼唤。

2、活用教材中的活动范例

要合理有效地开发文本资源, 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 领会编者的意图, 我们要从学习者的角度去看待它, 提炼和升华它, 很好地利用它来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如教《我们和诚信在一起》时, 针对教材中凡卡应不应该回家的事开展辩论, 我没有一下子把教材中提供的故事结果讲到底, 而是让学生辩论过后听一听结果:由于凡卡的信守诺言, 看园人没办法, 只好从公园外找了一名真正的军官, 下了命令, 凡卡才同意回家。通过自由的辩论以及王老师的有机引导, 同学们从凡卡的行动中看到了诚信的力量, 受到了教育。这时, 再让学生说说:“看园人说凡卡将来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真正的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就会有感而发:“一个有作为的人。”“一个敢说敢当的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二、学习实践, 善用人本资源

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 教师要主动地和创造性利用资源, 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价值, 促进学生品德和社会性发展。

1、提高教师自身修养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 品德教师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根据自己的特点, 发挥自己的专长, 挖掘自己的潜能, 只有这样才可以在课堂上旁征博引, 把一切有利于课程实施、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知识引入课堂, 做到信手拈来。如我通过教学钻研《隔海相望》一课, 学到了台湾省包括多少岛屿, 面积多少, 物产有哪些, 有哪些美誉, 台湾沧桑的历史, 台湾独特的风土人情等, 有关台湾的时事也比以前关心得多, 这课与其说是在教学生, 还不如说自己也在参与学习, 真的可以说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

2、用好学生的经验和体验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 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应关注学生的生活, 从中挖掘、提炼课程资源。教学《他们需要关爱》这一课时, 我就抓住了课程的生活性, 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出发, 以他们能够理解的生活作为起点展开教学。首先, 带领孩子们去县特殊学校走访, 观察社区内的残疾人等, 挖掘生活让孩子们体验, 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认知了生活并感悟了生活;其次, 为孩子们创设多种生活情境, 为他们提供体验舞台。我设计了用嘴咬笔写姓名、一只手穿衣服、蒙眼取书、一只脚上下楼梯、传话等模拟情景体验, 给孩子们创设了一个个虚拟的情境, 但又是生活中的真实生活, 孩子们身临其境, 在活动中体验、思考、感悟, 真切地感受到了残疾人由于行动不便所带来的困难和痛苦, 产生了强烈的助人欲望。

三、开放课堂, 巧用生成资源

许多课程资源是在“互动教学”“对话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涌现和生成的。因为这类课程资源产生于具体的师生互动的过程中, 由于它的瞬时性、不可预料性和不可重复性, 它才显得宝贵而有意义。

1、及时捕捉

课程资源是无处不在、无所不在, 我们教师要留意在课堂内外发生的一切, 敏锐即时地生成课程资源。在课程资源利用的过程中, 需要教师依据学生对三维目标的掌握情况、“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况, 灵活地来调整教学流程。如有位老师上《媒体连着我和你》一课, 在交流广告这个环节的时候, 老师发现有一位学生说得很具体, 很详细, 于是夸奖说:“你真能干, 对广告了解得这么清楚。”这时有学生说:“老师, 他爸爸就是电视台广告部的。”“哦, 原来如此。”学生的这一提示大大启迪了这位教师, 他立即改变教学流程, 让这位学生介绍介绍他爸爸做广告的制作过程。由于他每天都能听爸爸说起制作广告的过程, 而且还有过亲身体验, 因此说得非常具体详细, 学生听得格外认真。学生感受广告对生活的影响, 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积极情感。

2、灵活利用

品德教材所具有的开放性特点, 增强了教材对课程资源的吸纳整合力, 让教师能够根据学习发展态势和学生综合素养动态生成的需要, 适时、适度地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如教《有多少人为了我》, 我说假如有一天, 劳动者们都停止了劳动, 我们的生活又将会怎样呢?有一学生说:“假如自来水厂的工人都停止了劳动, 那我们就会没有水喝了。”我及时评价:“多么可怕的后果呀!”又接着问他:“生活中, 你碰到过停水的事情吗?那一次停水带给你什么感受?”这位学生说:“碰到过, 今年暑假就有过一次停水, 那时天气热得要命, 我想洗澡都没有水, 身体好痒, 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臭烘烘的, 可难受了。”我决心趁热打铁, 问全体同学:“生活中你还有过这种缺水的感受吗?”这时学生纷纷诉说曾有过缺水的烦恼, 得出结论:生活中不能没有水厂工人的劳动, 我们要感谢他们。达到了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

四、关注现象, 妙用信息资源

教学活动中, 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 调动学生的情感, 妙用信息资源, 增强教学活动的真实性、趣味性, 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1、关注时事热点

品德课程资源是开发多样的, 时事资源就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合理地开采、挖掘和提炼, 将其盘活成为有效的时事教学情境, 才能变成对教学实用有效的课程资源。如教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我给学生播放影片《开国大典》的片断, 让学生的心随着我所创设的情境走进那万众瞩目、群情振奋的时刻, 感受一个中国人真正有了自己的家园后的幸福归属感。然后, 我又让学生交流他们所搜集的有关令祖国骄傲的资料, 学生通过交流刘翔奥运夺冠、香港顺利回归等资料, 真切地体会到了祖国的日益富强和伟大。

2、优化信息技术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资源和工具的优势, 用信息资源辅助教学。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自己去解决, 形成了自主学习, 主动求知的新的学习方式, 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学习《中秋与重阳》时, 学生通过网络搜集到很多学习资料, 如“什么是重阳”, “为什么要贴春联”, “中秋的含义”……还了解了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有很多资料是老师也闻所未闻的。与网络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的另一种资源——影视资源, 因其直观、形象并具有娱乐性和可读性, 寓教于乐实。

品德课教学中, 整合品德课程资源的方法较多, 只要我们做课程资源探索的有心人, 周围的许多事物都可以开发。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的课程理论, 勇于探索, 不断实践, 为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发展开辟更为广阔、更富有时代意义的探索空间, 使品德与社会课成为学生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个性张扬的舞台。

摘要:本文以实践和探究的角度从四个方面来谈了品德课程资源的“活水”与“育人”的关系。

整合效果 篇6

关键词:铁路枢纽,物流资源,模糊识别评价

铁路枢纽相关物流资源整合优化效果的评价与分析,是实施铁路路枢纽相关物流资源整合至关重要的环节。对铁路枢纽相关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必须把铁路枢纽相关物流资源整合优化的评价放在首位。从系统分析的角度,铁路枢纽相关物流资源整合优化的评价也是资源整合的计划、控制和决策的基础工作。

铁路枢纽相关物流资源整合优化评价就是要通过对铁路枢纽地区的相关物流资源的结构和效率分析、社会经济适应性分析、资源利用状况分析,找出系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面临的危机或机遇,从而帮助决策者采取措施,以保证铁路枢纽地区物流可持续的发展。

1指标体系的建立

铁路枢纽相关物流资源整合优化评价的内容应包括铁路枢纽相关物流资源整合优化铁路枢纽内物流资源整合度评价和路内外物流资源的协调度评价两个方面,具体内容涉及影响物流系统运作的设备资源、人力资源、组织资源、市场资源、信息资源等方面的指标,可以用表1来概括。

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思路和原则,建立如下的铁路枢纽相关物流资源整合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结合对铁路枢纽相关物流资源整合优化的认识,在构建铁路枢纽相关物流资源整合优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和原则指导下,根据铁路枢纽相关物流资源整合优化评价指标体系结构,结合研究现状和己有研究成果,建立铁路枢纽相关物流资源整合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2评价指标属性值的无量纲化

2.1 定量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评价指标确定后,首先应根据各指标的特性,以及评价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评价指标的属性值。但由于各指标的含义不同,指标值的计算方法也不同,造成各指标的量纲各异。因此,即使各指标都定量化了,也不能够直接进行计算。必须先对指标进行标准化(无量纲化)处理,统一变化到[0,1]范围。

节约性评价指标主要有两个类型:成本型(越小越好型)、效益型(越大越好型)如用ui(i=1,2)分别代表两种类型的评价指标集,则对于u中的n个指标来说,一般可分解为下列两个子集:

undefined

对于评价指标ui∈u设其值域为di=[mi,Mi],其中mi,Mi分别表示评价指标ui的最小、最大值,定义:

ri=udi(xi) i=1,2…n

为决策者对评价指标ui的属性值xi的无量纲化值(满意度),且ri∈[0,1],其中udi(·)是定义在论域di上的指ui无量纲化的标准函数。

下面给出两种(成本和效益)无量纲化标准函数:

①成本型指标无量纲化的标准函数(ui∈U1):

undefined

②效益型指标无量纲化的标准函数(ui∈U2):

undefined

2.2 定性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

定性指标定量化方法很多,如Delphi法、模糊信息优化技术、灰色信息及处理方法、AHP法等,但由于问题的复杂性,至今仍没有一个完善解决定性指标定量化的方法,没有一个公认的量化模式,在应用中常综合使用多种方法。本着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本文采用评价等级(好、较好、一般、较差、差)隶属度的方法确定,其方法为:设ui为评价指标,ui相对于指标评价集A=好、较好、一般、较差、差)的隶属度向量为undefined;此处隶属度向量undefined采用专家调查,并通过集值统计方法来确定;在实际应用中可采用模糊数学中各种确定隶属函数的方法。设undefined表示第j级评价相对应的尺度,通过尺度集可将模糊变量的隶属度向量综合为一个标量,实际上:undefined,即为定性评价指标在给定尺度B下的量化值。

3整合优化效果评价

模糊识别评价法就是将模糊识别理论与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系统综合评判方法,它集成了模糊识别与层次分析法的双重优点,以模糊理论为基础,应用模糊识别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在具体评价中,各定性评价指标的量化,采用专家咨询及模糊集计统计理论,而在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中,采用层次分析法。

铁路枢纽相关物流资源整合优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体系,在一定时期内,各评价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对稳定的发展目标。因此,可以根据不同铁路枢纽的实际情况与特点,制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多级标准值,以便将指标的实际监测值与各级标准值进行比较,来评价识别铁路枢纽相关物流资源整合情况。可将铁路枢纽相关物流资源整合程度(级别的)划分为:强整合型,基本整合型,弱整合型,松散型等,并确定各种指标的标准样本模式。通过识别与计算各评价指标属于各个模式的相对隶属度,计算相对状态(级别)特征值,从而识别所评价的铁路枢纽物流整合情况属于哪一个模式或标准样本。

3.1 铁路枢纽相关物流资源整合评价指标相对隶属度矩阵确定

设铁路枢纽相关物流资源整合H有m个评价指标,有n个样本(不同铁路枢纽或同枢纽不同时期),则样本集的阶指标属性值矩阵为式(1)。

undefined

(1)

式中xij:样本j指标i(区域或年代)的属性值,i=1,2……m;j=1,2,……n。

如果m个指标的样本集按c个级别的指标标准属性值进行识别,则有阶的指标标准属性值矩阵式(2)。

undefined

(2)

式中yih:状态或级别h、指标i(区域或年代)的标准属性值,i=1,2…m;;h=1,2,…c。

设1级为强整合型,c级为松散型,它们对持续发展的相对隶属度分别规定为1与c;2至c-1级为强整合型与松散型的两个极点之间的中间节约状态。根据2.2中评价指标属性值无量纲化方法研究(此时mi,Mi取值于标准属性值),铁路枢纽相关物流资源整合优化评价指标属性值或指标标准属性值矩阵可分别变换为如下的评价指标及指标标准属性值的相对隶属度矩阵:

undefined

(3)

undefined

(4)

3.2 模糊铁路枢纽相关物流资源整合评价模型

将铁路枢纽相关物流资源整合样本j的m个指标相对隶属度(无量纲化值) r1j,r2j,…,rmj分别与矩阵S的第1,第2,…,第m行的行向量(s11,s12,…s1c),(s21,s22,…,s2c),(sm1,sm2,…,smc),逐一地进行比较,可得样本j的级别上限值bj和级别下限值aj。

设样本集对铁路枢纽相关物流资源整合系统(H)各个级别的相对隶属度矩阵为:

undefined

(5)

式中: uhj——样本j对H级别h的相对隶属度,j=1,2,…,n; h=1,2,…c。

由于样本j的m个指标相对隶属度全部落入矩阵S的级别区间aj,bj范围内,故矩阵U应满足归一化约束条件,如式(6)。

undefined (6)

由于样本集中每个样本的级别区间范围不同,一般从n个样本c个级别总体考虑,矩阵U应满足归一化约束条件:

undefined (7)

因为aj≥1,bj≤c,要求同时满足归一化约束条件,应有

ukj=0 (h

uhj=0 (h>bj)

设m个评价指标权向量为(权重的确定用AHP法):

undefined (8)

样本j的m个指标属性值的相对隶属度向量表示为:

rj=(r1j,r2j,…,rmj)T (9)

级别h的m个指标标准属性值相对隶属度向量表示为:

Sh=(r1h,r2h,…,rmh)T (10)

样本j与级别h之间的差异,用(欧氏)权距离表示:

undefined (11)

为求解样本j对铁路枢纽相关物流资源整合度(H}级别h的最优相对隶属度uhj,建立目标函数

undefined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令λj为拉格朗日乘子,则:

undefined (13)

令undefined (14)

分别得:

2uhjdundefined-λj=0

undefined (15)

由式(15)可解得样本j对铁路枢纽相关物流资源整合度H级别h的最优相对隶属函数公式(16)

undefined (16)

由此可计算得样本j对铁路枢纽相关物流资源整合级别h的相对隶属度向量:

uj=(u1j,u2j,…,ucj) (17)

应用级别特征值公式,可得:

Hj=(1,2,…,c)·(u1j,u2j,…,ucj)T (18)

式中:Hj为样本j对铁路枢纽相关物流资源整合级别特征值,用来衡量与评价样本j的节约程度。

应用Hj就可以对样本j的节约度进行评价。由于1≤Hj≤c,当Hj=1时,体系处于强整合状态;Hj=c时,体系处于松散状态。通常1

设有n个铁路枢纽(或同一枢纽不同时期)的相关物流资源的整合情况,即:j=1,2,…,n,比较n个体系的整合程度,可以通过比较:H=(H1,H2,…,Hn)中Hj级别特征值得大小来评价,数值越大,该铁路枢纽相关物流资源整合程度越高。

参考文献

[1]李洪兴,汪培庄.模糊数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4.

[2]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

[3]刘其斌,马桂珍.铁路车站及枢纽[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4]王加林,张蕾丽.物流系统工程[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5]方仲民.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整合效果 篇7

整合发展军民两用技术, 将促进国防科技资源和优势民用科技资源互通、互补和互动, 优化结构布局, 营造创新环境, 促进军民良性互动、资源共享, 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一方面可以使军民两用技术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开发, 促使国防工业部门走出去, 与民用工业部门合作, 走与市场结合的道路, 将先进成熟的军工技术尽快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另一方面可以军民两用项目为纽带, 积极吸纳民用工业的先进技术和产品进行武器装备制造、国防科技工业基本建设和国防高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促进创新资源要素在军民技术领域之间的双向流动和转移, 推动军民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综合集成, 逐渐建立军民一体化的工业体系, 使技术创新成果更快更好地转化为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国防实力。

1问题的提出

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 在科技体制改革的部分明确提出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改革思路。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中国的军民结合经历了由企业自行开发生产民品到国家计划指导, 又由计划指导到市场引导的发展历程,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党的 “十七大” 报告再次将 “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创新机制, 实现国防科技和民用科技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 列为国家战略重点之一。 因此,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 加大、加强、加快军民两用技术发展是实现我国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的主要和有效途径。

军民工业合作发展不仅给中国的军工企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促进了军工产业的经济发展, 也为中国的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军工企业与民用企业间各种形式的联合日趋活跃, 出现了一批以军工企业为龙头的企业集团; 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的速度加快, 军用高技术开始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 对技术成果商品化、推动技术出口都起到了先导和促进作用; 同时, 国家对军工企业的负担也有所减轻[4]。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在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方面积累的经验, 在发展战略和规划中确定发展方向和投资重点, 制定与实施各类具体的开发计划, 按照优势互补、经费分摊、风险共担、 成果共享的原则组成各种联合体。总体上, 各地市军民两用技术整合成效显著[5 - 6]。

当前, 在分析、总结美、英、日和俄罗斯等主要发达国家在军民两用技术整合方面的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之上, 国内军民融合领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宏观、中观层面, 主要研究分析了中国军民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形成的历史因素, 走军民融合的必然性,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发展的思路、战略[7 - 9]; 在此背景下, 也有学者对军民两用科研项目产业化现状进行了分析, 提出建立军地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联盟、建立军转民科技园区、建立军民两用科研项目产业化合作研究中心、建立与完善风险资本的筹集和循环机制等措施推进军民两用科研项目的产业化[10]。

而在现有的体制、机制、认识、政策、渠道途径约束下, 研究如何科学地评价和比较微观层面的具体企业的军工技术和民用技术的整合效果, 对于分析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并进一步探究相应的整合效果提升措施, 进而为政府部门统筹军民科技资源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为企业充分利用军工或民用技术资源提供路径和方法指导, 则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价值。有学者从验证军民融合的效果角度对日本民间企业发展军用高技术的潜力给予了评价研究[11], 其侧重于日本民间企业军用潜力的总体评价, 而从微观层面上对于具体企业军民技术整合效果的量化评价目前研究尚未涉及。因此, 选择从微观层面上对具体企业的军民技术整合效果评价体系构建与测算方法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 1构建的原则

构建军民技术整合企业的军民技术整合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目的在于为综合评价企业的军民技术整合效果提供具体的内容, 并且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 ( 主成分分析法) 建立因子分析模型[12], 构造评估企业的军民技术整合综合指数, 为评价不同企业的军民技术整合效果提供具体量化的方法, 进一步为分析企业在军民技术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 在设计企业军民技术整合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时, 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系统性原则, 即指标体系的设置能全面地反映企业的军民技术整合效果; 二是导向性原则, 即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围绕军民技术整合效果, 能直接反映企业军民技术整合效果; 三是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即指标尽量采用量化指标, 以提高评估的可信度和可操作性。

2. 2构建的方法与过程

构建此指标体系的动机是在军民技术整合已成共识的背景下, 了解具体参与整合的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双方经过实际运作过程的整合效果如何, 所以指标体系主要从合作的领域、合作的形式、合作的过程以及合作的结果等方面来设计。

根据以上原则, 在实际调研走访和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 运用专家访谈法及德尔菲法, 经过分析后遴选了12项指标, 构成了一个能综合评价不同企业的军民技术整合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 如表1所示。

注:指标中出现“ (或……) ”时, 对于军工企业而言, 以“ (或……) ”外指标内容为准, 对于民用企业而言, 则以“ (或……) ”指标内容为准

其中, 指标X1指企业的军品产值与民品产值 ( 或民品产值与军品产值) 之比, 反映的是军民合作的成果, 这是对军民整合社会经济效果的衡量; 指标X2指军品利润用于民品科研生产 ( 或民品利润及筹集的资金用于军品科研生产) 的数量及比值; 指标X3指军品技术用于民品的比例 ( 民品技术用于军品的比例) ; 指标X4指军品技术成果用于民品的比例 ( 民品技术成果用于军品的比例) ; 指标X5指军品设施用于民品的比例 ( 或者民品设施用于军品的比例) ; 指标X6指军品技术人员参与民品研究的比例 ( 或民品技术人员参与军品研究的比例) , 用来反映合作的过程, 双方在资金、技术、人员、 设备设施等方面投入的状况, 可进一步了解具体整合的方式与途径; 指标X7指 “军为民用” 合作途径 ( 或 “民为军用”的合作途径) 多元化程度; 指标X8指军民技术整合企业的运营模式及程度 ( 军品、民品分离程度) , 反映合作机制、体制的灵活性; 指标X9指军民技术整合项目的技术领先性; 指标X10指军民技术整合发展战略的质量 ( 目标以及实施方案) , 反映军民合作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长期社会经济价值; 指标X11指军民技术整合的外部融资模式 ( 前瞻性及可行性) , 用来反映金融资本支持对于军民合作的作用或军民整合对金融资本的需求, 因为充足的资金对有市场发展前景、技术含量高、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转型的技术成果转化和技术改造项目等是很重要而且是必要的; 指标X12指区域以外军民技术合作频度及领域, 反映区域外军民整合项目对区域军用企业或民用企业的影响情况。

3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3. 1问卷设计

在表1的基础上设计军民技术整合效果评价影响因素调研问卷。首先根据表1的指标体系设计军民技术整合效果评价影响因素调研问卷, 每个题项使用九星级量表进行测量。其次开展调研, 调研对象为西安市相关领域内学者、专家, 本市军民技术整合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本次调研在西安市共发放问卷110份, 回收问卷为106份, 其中有效问卷为95份。再其次收集调研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最后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数据进行运算。

3. 2 KMO及Bartlett's检验

首先通过KMO及Bartlett's检验判断提供的原始变量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进行KKMO样本测度和巴特莱特球体检验得到, KMO数值为0. 776 > 0. 7, Bartlett's球形检验的值为139. 358, 自由度为66, 显著性概率为0. 000, 见表2所示。检验结果表明指标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很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3. 3计算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与贡献率, 提取因子

通过spss20. 0计算各成分的初始特征值与贡献率, 综合考虑特征值大于1以及方差贡献率大于80% 两个因素, 提取主成分个数为4, 如表3所示。 这4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达83. 178% , 因此这4个主成分基本上反映了原始数据所提供的基本信息。

3. 4构建成分矩阵与旋转成分矩阵, 成分重命名

采用正交最大方差旋转法对成分进行旋转, 从而得到旋转成分矩阵, 如表4所示。

从主成分矩阵与旋转成分矩阵可知, 企业军民技术整合效果评价主成分包括四类: 第一主成分包括企业的军品产值与民品产值 ( 或民品产值与军品产值) 及其比值 ( X1) , 军品利润用于民品科研生产 ( 或民品利润及筹集的资金用于军品科研生产) 的数量及比值 ( X2) , 军品技术用于民品 ( 或民品技术用于军品) 的数量及其比值 ( X3) , 企业运营模式及军品、民品分离程度 ( X8) , 军民技术整合项目的技术领先性 ( X9) , 说明军民企业技术以及资金的整合、军民企业整合的组织形式以及技术领先程度对于整合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第二主成分包括军品技术成果用于民品 ( 或民品技术成果用于军品) 的数量及其比例 ( X4) , 军品设施用于民品的比例 ( 或者民品设施用于军品的比例) ( X5) 以及军品技术人员参与民品研究 ( 或民品技术人员参与军品研究) 的数量及其比例 ( X6) , 该成分主要从军民技术整合中军品投入民品的生产资料以及人力资源方面来评价其效果。第三主成分包括 “军为民用” ( 或 “民为军用”) 合作途径的多元化程度 ( X7) 以及军民技术整合发展战略的质量 ( 目标以及实施方案) ( X10) , 该成分主要从军民技术整合的有关战略以及合作途径指标进行军民技术整合效果评价。第四主成分包括军民技术整合的外部融资模式 ( 前瞻性及可行性) ( X11) 和区域以外军民技术合作频度及领域 ( X12) , 该成分主要从对外合作广度及深度方面来评价军民技术整合效果。

4构建军民技术整合企业的军民技术整合效果评价综合指数

4. 1构造评价企业的军民技术整合效果综合指数

根据之前选取的4个主成分以及表3中各个主成分占总方差的比重, 构造评价企业的军民技术整合效果综合指数F:

式中: f1、f2、f3、f4为各个主成分的表示式; λ1、 λ2、λ3、λ4为各个主分为所能解释的方差贡献率占总方差的比重 ( 如表3) 。

结合表3可得:

其中:

式中: uij为第i个特征向量的第j个值; X'j为指标变量样本值的标准变换值。

4. 2企业军民技术整合效果各影响因素评价方法及标准的确定

科学的评价方法以及合理的评价标准是公正评价企业军民技术整合效果的前提。企业军民技术整合效果各影响因素的评价方法及标准如表5所示。

注: 1) 军民技术整合企业运营模式及军品、民品分离程度 ( X8) 表示军民技术整合企业的组织形式, 包括1军转民企业、民营企业以项目为依托进行股份制合作, 2军工企业与民用企业产业链与价值链进行技术整合, 3军民技术整合企业成为带动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4企业内部运营模式, 包含军民分立 ( 指军品、民品由军、民品两个单位分别运营, 法人、资产、人员、核算等均是相互独立的) 、军民分离 ( 指军品、民品经营是一个法人主体, 但由本单位的不同部门经营和管理) 、军民分线 ( 指军品、民品的研发或生产线是分开的) 和军民共线、分开核算 ( 指军品、民品是共线研发或生产, 但分开核算) ; 2) 军民技术整合项目的技术领先性 ( X9) 包括国际领先、国际先进、 国内领先、国内先进、国内一般

4. 3计算军民技术整合企业的军民技术整合效果评价综合得分和排序

依据表5, 分别针对军民技术整合企业的各项指标进行量化评价, 依据式 ( 1) 及式 ( 2) , 可通过spss20. 0利用回归法计算f1、f2、f3、f4并分别进行排序, 同时计算企业的军民技术整合效果评价综合得分和排序。依照计算结果评价企业军民技术整合效果, 分析差距以及存在的具体问题, 并进一步针对企业提出相应的军民技术整合提升方案和具体措施。

5结束语

本文运用德尔菲法构建了企业军民技术整合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因子分析法将12项评价指标归纳为4个评价因子, 进一步构造出评价企业军民技术整合效果的综合指数。一方面为社会评价和比较不同企业的军民技术整合效果提供了公正的量化方法, 另一方面为企业分析自身问题以及原因、提升军民技术整合水平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本文的研究是对军民技术整合研究领域的探索和填补, 研究成果还有待于通过政府和企业的相关实践不断修正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寇伟.美国构建军民技术融合系统的经验及启示[J].创新科技, 2012 (11) :14-16

[2]杨新改, 夏彬.浅析发达国家促进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防技术基础, 2010 (4) :3-5

[3]仝爱莲.国外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发展之政策[J].军民两用技术及产品, 2009 (4) :3-5

[4]罗永光.军民融合是提升我国军工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J].国防科技工业, 2011 (12) :58-59

[5]沙志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J].中国军转民, 2009 (1) :37-39

[6]梁光烈.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J].求是, 2011 (15) :9-12

[7]张曦, 韩树春.军工企业发展军民融合的新挑战和新思路[J].航天工业管理, 2010 (2) :27-30

[8]张跃东, 贾志欣.解决政企不分问题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J].军事经济研究, 2011 (4) :40-42

[9]舒本耀, 张伶, 杨鹤.加快军民融合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性思考[J].军事经济研究, 2011 (1) :11-13

[10]李淑惠.军民两用科研项目产业化问题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7 (7) :65-69

[11]李仲箎, 姜少娥.日本民间企业发展军用高技术的潜力评价[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1996 (1) :54-59

整合效果 篇8

1 研究对象

随机将我校2011级中职护理专业4个班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120人, 对照组124人, 全部为女生。两组护生的入学成绩、平时成绩、年龄经统计学分析,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两组均采用校本教材《实用护理形态学》, 此教材是本课题组深度调研并深入分析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后编写的, 教材从课堂实践出发, 体现层次性, 并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 满足了不同护生的需求。

形态整合课题组授课教师共5人, 授课总时间、授课教师均相同。实验组采用形态学整合教学模式,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2 研究方法

课题组根据教材制订训练计划及考核标准, 在整合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中, 我们采用理论考试与实验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和问卷调查法。在2011级三年制护理专业分别设立实验组 (整合班) 和对照组 (普通班) 。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阶段性理论和实验考核, 并对成绩进行分析。调查问卷是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结合我校护理专业实际情况自行设计, 并广泛征求其他专家意见修改而成的, 在课程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分护生问卷和教师问卷, 教师根据亲身体会填写包括一般资料和对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自身体会两部分。计量资料数据采用 (x±s) 描述, 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百分数描述。所有数据通过SPSS 12.0软件分析系统进行处理,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考核题型及内容

为切实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与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 本课题组在课程整合的基础上, 对考核内容进行了配套改革:其一, 考试题型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 全部设计为选择题, 包括A1型、A2型、B型3种题型;其二, 考试内容涵盖了护生应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同时巧妙设计了各学科间相互联系、融合的综合性问题, 以考查两班护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考核成绩比较

我们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生的形态学理论及实验考核成绩进行了对比分析, 具体见表1。

由表1可知:实验组理论与实验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 两组成绩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中职护理专业形态学整合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值得推广。

3.3 问卷回收情况及统计结果

调查护生对形态学整合教学效果的评价, 发放调查问卷244份, 回收有效问卷244份;教师问卷共发放6份, 回收有效问卷6份。对护生的调查结果见表2。

结果显示, 人体形态学课程整合教学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100%的教师认为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很有必要”, 内容系统有条理, 知识体系较完整。他们还认为, 人体形态学课程整合, 不是教学内容在形式上的简单重组, 它对提高教师水平, 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有深刻的影响。通过考核及问卷调查显示, 实验组在课堂气氛、学习兴趣、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自学能力及团队合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从教学效果来看, 在学习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方面, 实验组护生优于对照组, 护生也更容易接受此教学模式。整合教学模式要比传统教学模式取得的教学效果显著。可见, 从专业角度出发, 合理安排基础医学整合课程的教学内容, 可加强课程设置的整体性、逻辑性和实用性, 采用整合教学模式有利于护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 让护生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 习得专业知识, 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1]。这对教师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对护生综合运用和逻辑分析能力的提高及职业能力的培养等多方面都有重大影响, 符合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中职护理专业基础课中的形态学课程包括解剖学基础、病理学基础, 这两门课程虽然关系密切, 但目前主导中职卫生教育的课程模式仍然是学科型教学, 即每一门课程都有相对应的独立的教研组和实验室, 分别独立承担教学任务。在独立教学中很难清楚地介绍同一个组织、器官, 系统的宏观与微观、正常与异常的关系。例如解剖学讲“肾脏的位置、结构”, 组织学讲“肾脏的显微结构”, 而病理学课程讲授疾病状态的肾脏时, 又将正常肾脏组织的大体结构和显微结构再一次进行讲解。正是由于形态学教学中过分强调课程界限, 而没有注重系统性和整体性, 导致护生对知识的连贯性把握不够。笔者认为, 只有从思想上更新观念, 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上进行必要改革, 才能更加有利于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运用[2]。因此, 课题组教师在深入医院、社区卫生中心调研的基础上, 与护理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研讨, 归纳出护理专业职业岗位能力需求, 将解剖学基础与病理学基础两门课程的知识点进行分解、细化, 将知识点按照护理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立足于中职护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 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作为依托, 对人体形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整体改革, 淡化学科界限, 重组构建实用护理形态学课程。整合后的医学形态学成为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临床之间的纽带[3], 采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来编写, 系统讲述器官或组织的正常、异常形态, 即先介绍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及护理应用, 再介绍病理状态下人体形态结构的变化, 密切联系临床护理实践的需要, 既保证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又对护理专业有较强的针对性。这样既能解决各学科知识间孤立、脱节的问题, 又能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形态学课程的整合可以改变以往中职护理专业形态学课程教学的局限性, 将割裂、零散的基础理论内容有机结合, 在培育护生能力的同时也促进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使师生间的互动增加, 充分体现了中职护理专业的培养特色, 教学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专业形态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并进行效果评价, 构建符合中职护理专业培养方向的基础形态学课程模式。方法 将我校2011级护理专业244名护生分为两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实验组采用形态学整合教学模式。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考核、实验考核成绩与对照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 形态学整合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能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 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护理专业,形态学,课程整合

参考文献

[1]伍思琪, 张玉英, 贾琴, 等.形态学综合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解剖科学进展, 2010, 16 (5) :485-486.

[2]罗道枢, 黄海辉, 王玮, 等.人体形态学教学的思考[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8, 17 (6) :410.

整合效果 篇9

百度副总裁曾良日前接受广告主杂志记者采访的时候,明确表示百度今年第二季度移动收入占比突破10%,华尔街看好百度在移动互联方面的商业价值的实现,移动收入的持续增长是大势所趋。

而百度发力移动领域在营销角度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移动商业化。特指整个“移动世界”的商业化,而非仅仅局限于移动搜索的商业化。APP分发种种方式方法,超越单纯搜索。目前就移动方面的流量而言,智能手机上涨速度惊人。百度最近数据显示,移动流量占据整体流量的近40%,曾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移动流量就会追上PC流量。而整个移动平台如何有效变现,使得广告主能够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展开产品和品牌营销,是业界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第二,思考如何利用百度这样的整合营销平台帮助广告主打造品牌?就百度而言,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单纯搜索框所占流量已经在一半以上,但是其优势不仅仅局限于搜索领域。百度知道、百科、音乐、视频等它们无一例外地为百度平台贡献着海量用户和流量,对于广告主而言,百度已然成为一个具有巨大用户量的整合营销平台。

当前无论是电商类企业,还是在线旅游、网络游戏、金融推广等行业的广告主均通过关键字搜索实现点击和商业价值。毫无疑问,百度平台所具备的是大数据优势和技术优势。在数字世界里,数据可以比喻为信息时代的“石油”或者“煤矿资源”,百度无疑是当前资源的拥有者,但是如何很好地挖掘移动互联这块的金子,是百度以及同行所面临的课题。

百度一直与企业保持高效的沟通和对话,共同探索营销解决方案。2012年百度就与全球日化巨头宝洁公司合作尝试JBP(Joint Business Plan,联合发展计划)发展计划,并在2013年推广开来,分别与中国平安、1号店、艺龙、奔驰四家来自不同行业的标杆企业合作,签署了JBP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双方将在数据研究、消费者洞察、品牌建设、产品创新、营销模式等领域进行多层次、立体式合作。

“我们与广告主之间不应当是一种简单的供应商跟买方的关系,或者从百度角度来讲不仅仅是广告主与媒体的关系。”曾良说道。在JBP模式下,百度与合作伙伴将共同承担KPI,为共同的市场及销售目标而努力,这是百度对互联网商业模式所进行的大胆探索,它完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在合作过程中,双方能够更好地整合及配置资源,提升效能。

基于以上试水和尝试,百度希望打造的是能够基于数据和技术,为广告主实现品牌最大化营销和传播。所以在品牌创新方面,百度在整体价值链中将其优势实现前移,包括从市场调研到产品设计,然后到营销乃至执行,实现良性的闭环,在这方面百度与客户的合作相当深入。例如,与山东旅游局的合作,利用大数据帮助其进行旅游景点流量的预测,或者服务效率的提升等方面进行探索。通过百度大数据不仅帮助客户解决营销问题,还要解决整体商业价值的提升问题。用户的痛点就是百度的机会点,通过数据洞察、驱动整体产业变革,或者是产品的创新,甚至营销模式的创新,因此这是整个价值链中各个环节都有参与的过程。

整合效果 篇10

一、整合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背景

相对于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整合课程在课程设置及教学上具有更高的要求。首先,整合课程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突出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批判思维、人文素养及学生自我评估、主动学习等能力的培养。其次,医学整合课程是按 “系统、器官”进行的整合,在课程教学内容上要求各学科之间能环环紧扣,联系紧密,内容能较好地渗透和融合。再次,从国内各个学校开展课程整合改革的情况看, 目前整合课程弹性较大,尚未能使用通用教材,很多院校是结合自己教学实际编写课程讲义,一些课程改革初期讲义甚至都未完善。另外,在管理方面,整合课程多为跨学院、跨教研室的合作,教学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鉴于整合课程的这些特点,对整合课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即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对课程教学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总结,显得尤为重要。

二、整合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实践

(一)评价对象

2009年开始在广西医科大学2008—2012级教改班课程中设置的整合课程包括:“医学与社会”、“感觉器官系统”、“神经科学概论”、“人体代谢与疾病”、“泌尿系统基础与疾病”、“病原生物学概论”、“循环基础与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内外科学”、“生殖、性、生长和发育”等10个课程模块。

(二)评价指标

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能敏感地反映整合课程教学过程的相关指标所构成的整体。它能准确、全面、有效地反映整合课程教学过程汇总各种明显的和潜在的异常情况[2]。根据整合课程教学特点及要求,我们将整合课程内容、教师教学、教学目标、 学生自评确定为一级指标,构建了一个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

(三)评价主体

1.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整合课程教学的主体,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学习,学生对课程有了全面了解,课程对自身的影响也有一定的认识,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2.教师为主导。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对教学效果有深刻感受,教师的自我评价及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质量反馈信息内化、自我提升的关键,教师作为教学效果评价主导的作用不容忽视。

3. 督导专家为补充。专家评价一般比较客观和专业,有助于对整合课程教学效果作出更准确的评价判断,专家组对课程的评价是课程评价的有效补充,能帮助发现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四)评价方法

1.发放评价表。一是根据评价指标,制定整合课程教学质量评价表,在每学期末,由学生对所上整合课程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评价表的设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具体问题设置分值换算(非常同意=100分,同意=75分,基本同意=50分,不同意=25分),以便比较;二是制定整合课程教学质量教师评价表,由校督导专家对整合课程听课指导。

2.召开座谈会。每个学期有针对性地召开整合课程师生座谈反馈会,学生与教师对整合课程教学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对如何改进和提高整合课程质量进行交流讨论;同时每学期末督导专家以反馈会的形式,将本学期听课中发现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提供给各模块教师,各整合课程模块教师进行反思和讨论,对学生和督导专家评价较低的项目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3.进行跟踪评价。跟踪评价是对某一门整合课程, 在第一年评价完后,进行教学效果跟踪评价,以便及时督促整改措施的落实,对比评价结果,为下一步的教学整改提高提供信息参考。目前广西医科大学已对“神经科学概论”、“人体代谢与疾病”、“泌尿系统基础与疾病”、“医学与社会”等四门课程进行了连续三个年级的跟踪评价。

三、整合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效果分析

(一)整合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成效

1.整合课程教学质量逐步提高。从近年学生对整合课程教学质量追踪评价结果来看,广西医科大学整合课程的教学效果总体评价学生满意度逐年提高,见表2。

其中,“人体代谢与疾病”课程,从2009级评价结果的55.10分,到2010级61.57分,到2011级72.56分,学生评价分数增长明显,满意度提高。

2.整合课程人才培养目标基本实现。目前,整合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独立思考、辨识和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有效沟通、终身学习、国际化视野、 利用现代工作等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效果。根据对整合课程教学效果调查结果:独立思考、辨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培养受到最高的肯定,其中有超过50%的学生认为整合课程对培养自己独立思考能力有帮助,超过40%的学生认为整合课程培养了其辨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广西医科大学整合课程基本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

(二)影响整合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1.课程评价未能完全反映学习效果。根据整合课程教学效果追踪评价数据,学生对“整合课程的评价方式合适”这一陈述的认同率不高,评价得分相对较低。以 “人体代谢与疾病”这个课程为例。

从表3可以看到,在2009、2010、2011级学生非常同意该“课程评价方式合适”的人数比例只有2.04%, 3.92%和4.65%,而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的学生分别占到34.69%,25.49%和9.28%。另外,在与师生座谈中也了解到,学生希望整合课程的考核方式多样化,考核范围以实际授课内容为主,不必过细等,因此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方式成为整合教学质量保障的一个重要因素。

2.整合课程内容的连贯性有待提高。综合2009、 2010、2011级三个年级学生对整合课程追踪评价数据, 在“课程内容连贯性”这一问题上学生的认可度相对较低,仅次于课程评价方法,见下表。

从表4中看到,在主要项目的评价中“课程内容连贯”这个项目在评价结果中相对于其他观测点,分数较低,“人体代谢与疾病”、“神经科学概论”、“泌尿系统基础与疾病”中分别只有64.54、69.24和75.09分。座谈中, 学生反映整合课程在内容上学科相互渗透还不够,上课内容有较多重复,不够连贯;在课时安排上,部分课程见习课时安排偏少,不合理,另外整体安排上一些整合课程课时太长,也有些又太短。整合课程的关键是内容的连贯和衔接,如何更好地让整合课程的各部分内容相互渗透、衔接,成为影响整合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3.教师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等方面需要加强。教师教学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多持肯定态度,满意度较高。但是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上还存在一定期待:学生对“人体代谢与疾病”、“神经科学概论”、“泌尿系统基础与疾病”、“医学与社会”四门整合课程教师授课质量的评价中,教师讲解清楚、教师关心学生、教师鼓励学生发问及教师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四个评价方面,“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这个评价点的平均分相对来说低于其他项目,且在前面教师教学中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上,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及国际视野的培养,被选择的频率不超过20%。可见今后在整合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将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和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来抓,以便更好地实现整合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四、提高整合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

医学课程整合已经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未来医学才人培养中整合课程模式将是教学改革重点。应不断探索,促进整合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充分发挥课程模块的管理职能,增强课程内容的衔接

整合课程的内容涉及多个学科,由多个教研室承担教学任务,在沟通协调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必须发挥教学模块的作用和功能,以便很好解决课程不连贯的问题。一方面在课程负责人的组织领导下,实施课程模块小组的集体备课制度,增强教学组成员的凝聚力和有效沟通,实现整合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组合和连贯。另一方面应定期召开模块会议,及时解决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从而不断完善整合课程的教学大纲,让各门学科内容有机连贯起来。

(二)开展课程评价体系研究,提高学生学习评价的效度

由于整合课程的教学改革在我国开展的时间不长,课程评价基本上还沿用以往的经验。因此教学管理部门和整合课程教师应加强沟通交流,探索能较好反映整合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系统。首先教学管理部门通过追踪调查改革班的考试试题及成绩等方式,加强对整合课程的评价体系的研究,合理调整和改革课程评价方式和方法。其次应探索借鉴国内外成熟经验,进行整合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并逐步试行,步步为营。可借鉴国内其他大学的经验,分散成绩来源,整合课程的成绩可包括:平时成绩、科研小组成绩、实验考试成绩、技能考试成绩等,另外在整合课程PBL教学中小组的发言次数等也应计入课程的最终成绩。

(三)实施整合课程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

师资是整合课程教学质量的保障,要重视对整合课程师资的培养。 一是加强对课程负责人的师资培训。 通过组织课程负责人到国内外整合课程建设取得良好效果的院校进行培训学习,来开拓他们的眼界,激发他们的教改热情,提高他们的知识能力,使其更好地领导整合课程建设。二是组织整合课程的教学小组成员到国内相关院校考察学习,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带回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三是定期开展整合课程教师的校内培训,邀请相关专家教师到学校进行讲座面对面指导,或开展整合课程公开课,整合课程教师授课比赛等,提高教师授课水平。

(四)编写整合课程的学习资料及教材

课程整合改革的关键是教材的编写,教学效果评价调查表中开放式问题“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上”,不少学生提到了希望能有整合课程教材。目前我们处于课程整合改革的初始探索阶段,在经验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 可以先编写一些整合课程的学习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整合课程的所有内容,如:制作整合课程简介,将整合课程的内容框架进行详细阐述,挖掘内在联系,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等等。通过学习资料的整理,为整合课程教材的编写打下基础,也为整合课程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提供保障。

摘要:学科间课程内容的整合是医学院校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新的课程模式,整合课程教学质量须加以重视。文章通过介绍医学院校整合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实践,分析整合课程教学取得的成效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提高整合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

上一篇:热休克蛋白70下一篇:山洪沟道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