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整合

2024-10-13

经济整合(精选12篇)

经济整合 篇1

摘要:首先介绍了港口经济的涵义以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由此说明发展港口经济的重要性。并从发展港口经济的重要性着手介绍了港口经济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在此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探讨了我国港口资源整合、发展港口经济的策略。

关键词:港口经济,综合运输,资源整合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使得我国的港口比以前更加繁忙。另外, 我国拥有广阔的海岸线, 所在的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活跃、世界经济核心城市分布密集、海洋运输繁忙, 这为我国沿海地区利用本区域的港口优势, 发挥港口具有的辐射带动作用, 更深层次地参与国际产业分工, 利用国际资源发展区域经济, 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 港口经济介绍

1.1 港口经济的涵义

港口经济是指以优良的港口为枢纽, 以加工贸易主导型产业为主攻目标, 以港口工业与第三产业为支柱, 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经济模式。是以港口为依托形成的, 以物流集中化、产业集聚化为特点的经济运行方式。

1.2 港口经济作用

港口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港口经济的三个主要作用:

1.2.1 港口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的一个时期内, 经济的增长往往集中在一个或几个主导产业或地区, 即经济增长极。对于临港区域而言, 港口对经济发展和其他产业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已成为推动这些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同时, 港口产业的关联度较高, 港口经济的集聚效应明显, 对于现代工业集聚, 形成产业链具有促进作用。

1.2.2 港口经济对内陆腹地经济的拉动作用

港口的存在促使产业链向内陆腹地的延伸, 带动内陆腹地经济的发展。临港经济中许多产业的原材料等靠内陆地区供应, 港口经济的发展可以扩大对内陆地区原料的市场需求。同时临港区域输出一些工业制成品到内陆地区, 对内陆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另外, 港口经济加速内陆腹地外向性经济的发展。依托港口作为内外经济结合点的优势地位, 在港区形成外贸市场是港口经济发展的又一途径, 外贸市场的建立为内陆地区开辟了新的市场, 带动了内陆地区外向性经济的发展。

1.2.3 优化资源配置, 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根据资源经济学理论, 当资源配置不合理时, 资源投入的边际产出会下降。资源配置不合理最主要的表现是资源的短缺与浪费。一种资源的浪费必然伴随其他资源的短缺。在一个经济社会中, 短缺的资源构成经济中的有效约束或强约束 (瓶颈) , 而经济社会活动是以经济中资源的有效约束进行的。因此, 当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某种资源的短缺而阻碍经济活动正常运行或进一步发展。而港口经济的发展能够促使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利用, 优化产业结构, 提升产业结构升级。

2. 关于我国港口经济资源整合的策略

2.1 合理规划资源配置

目前我国港口资源亟待整合。整合港口资源, 合理利用资源是缓和我国目前港口通过能力紧缺, 是进一步发展港口经济的必然选择。合理规划港口产业布局, 做好区域港口发展规划, 重点建设一批具有竞争实力的枢纽港口, 因地制宜地发展港口业, 建设大型泊位和专业化泊位, 特别是加强大型集装箱、原油、铁矿石等专业码头的建设步伐。加强港口技术改造, 推动老港区的调整, 优化港区结构。依靠科技进步, 拓展港口技术水平和装港水平。同时要避免港口之间的恶性竞争和不合理的港口建设, 杜绝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2.2 加快实施港区一体化进程, 实现港口与临港产业的有效联动

从国内外港口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 港口与临港经济互动发展的实现是临港经济发展的基础。港口是发展临港产业的立足点, 依托临港优势, 临港产业园拥有了港口的专业化和集中化运输的物流优势, 另外临港产业的发展也为港口提供充足的货源。通过实现港口与临港产业在运作管理中的有效衔接, 可以使港口优势和临港产业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 整合资源, 提高运作效率, 进一步促进两者协调发展。

2.3 加快港口建设, 完善港口功能

近年来, 港口的大型化、集约化、专业化、多功能及实现综合运输的要求成为港口发展面临的新趋势。港口必须日益突出码头的大型化、专业化, 增强枢纽港作用;必须加快大型专业化码头建设, 提高航道等级;必须完善港口布局, 形成大规模的专业化港区, 合理布局专业化码头;积极拓展港口物流功能。要适应国际港航业发展变化的新趋势,

2.4 加强港口间协作, 避免无序竞争

港口群内各港口之间的无序竟争削弱了中心港口的生产规模和竞争力, 同时也减弱了中心港口与邻国枢纽港的竞争能力。另外, 又造成重复建设, 盲目建设, 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这就要求行业组织和政府有关部门出面协调各方, 统一规划, 一致对外。就要尽可能避免由于激烈竞争而产生的“两败俱伤”和“内耗”, 加强港口企业间的协商与合作。

例如, 近年来围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江、浙、沪两省一市在交通部牵头整合区域港口资源, 成立了上海组合港, 对我国沿海各个港口进行功能定位, 为促进区域港口经济发展, 解决重大跨省市公共基础建设项目树立了典范。

2.5 加快港口城市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

从全球港口发展的阶段来看, 从水陆联运枢纽的第一代港口, 世界港口正发展成为运输枢纽和工业活动基地的第二代港口, 并逐步向全球货物贸易集散中心和综合物流服务基地的第三代港口发展。目前我国港口的规模发展迅速, 但是港口服务业的发展与国外还有较大差距。例如上海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 用10年多时间实现航运业跨越式发展, 成为世界第一大港口、世界第二大集装箱港口, 而英国伦敦虽然港口、航运等“硬实力”衰退, 集装箱年吞吐量世界排名前100位之外, 但其航运服务等“软实力”却能长时间保持其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因此, 提升我国港口城市, 特别是临港服务业迫在眉睫。发展现代综合物流管理体系, 发展金融以及航运服务业。不仅开展国际中转、配送、并购、转口贸易、出口贸易、加工业务等海运及海运辅助业务, 更要积极开展与航运相关的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 如航运交易、航运咨询、海事法律、航运融资、航运保险、船舶买卖、租赁、中介以及信息与通讯技术服务, 航运教育与培训等项目。

3. 结论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港口必须从单一的功能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因而, 现代港口将会成为一个物流分拨中心;新的加工贸易基地;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区以及将会成为国际信息服务中心。同时, 港口的发展也离不开临港产业的支撑。通过临港产业的产业集聚效应和港口的乘数效应, 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布局, 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

经济整合 篇2

根据市政协工作要点安排,围绕市政协专题常委会的议题,经济委员会、研究室在分管副主席的带领下,从3月12日至4月底,对我市龙子湖、蚌山、禹会、淮上等四区、以及高新技术开发区、怀远县的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长达一个半月的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对我市

工业经济发展现状的总体估价

这次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企业实地考察和统计分析,我们对蚌埠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得出以下评估结论:

1、市委、市政府实施的“工业强市”战略已初见成效。“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招商引资等一系列经济发展战略,使gdp增长率在“九五”后期持续下滑的不利条件下逐年攀升。2003年,虽然农业遭受严重水旱灾害,一产增加值仅为-15.3,全市gdp仍比上年增长6.1,达206.7亿元。近两年来,我市先后投入31.5亿元实施技改项目174个。其中,137项已竣工投产,拉动2003年工业增加值(现价)升至7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长18.5,实现利润6.2亿元;二产比重为43.7,比2002年提高3.4个百分点,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我市工业经济的起飞蓄势待发。

2、工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三大优势产业--农副产品深加工及精细化工、专用机械及汽车零部件、玻璃及玻璃深加工业近年来增势强劲。今年1月至4月统计,三大优势产业实现产值分别为12.83亿元、7.06亿元和2.3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2.82、106.5和83.29;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依次为24.5、13.48和4.5,对全市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达72.5。这是市委、市政府近几年来重点扶持三大优势产业政策诱导的结果,是符合蚌埠产业发展实际并且卓有成效的。

3、工业企业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据统计,全市拟改制的国有工业企业共130户,截至2003年底已改制110户,占应改户数的85。全市民营工业企业577户,注册资金4.33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市工业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已上升至40。改制后的企业,如晶菱机床公司、天润化工、滤清器总厂、双环电子、意义环保等,焕发出勃勃生机;民营企业,如昊方公司、盛世光学玻璃、安瑞科空压机、福康药业公司等,也在竞争中发展成为被市场认可的优势企业。事实表明,我市改制企业和部分民营工业企业已进入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即扩张、腾飞前期。

4、工业企业的空间布局更趋合理。我市工业企业“退市进郊”正向园区集中。今年1-4月份,全市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1.8亿元,实现经营性收入19.29亿元,工业园区已成为我市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我市工业经济的发展状况与全国步调基本一致,总体上已进入以重化工为标志的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工业化水平仍表现为低水准、不全面、不平衡的初级水平状态。具体表现为:2003年,我市城市化水平为25,比全省2002年的平均水平还低5.7个百分点;工业化水平(43.7)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低10.9和1.1个百分点;县域工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一产比重比全国平均高出5.7个百分点。经济增长仍未摆脱粗放型增长方式,如:1990年以来我市gdp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弹性为1:2.82,带有明显的“资本驱动”特点;我们的工业企业,还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以资金、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为主的“资源约束型”企业;企业的研发能力、信息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较低;市县工业产业同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仍然较突出。

二、我市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本次调研,我们听到城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市部分综合部门负责同志和近50家企业负责人的心声,给我们的总体印象是,密切关注蚌埠经济,强烈要求加快发展,已成为全市各行各业的共识,但同时也不乏落后于人的担忧。

经济整合 篇3

关键词:整合 黄冈职教 服务 黄冈经济

一、职业教育对黄冈的重大意义

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紧密相连,社会经济越发达,生产现代化水平越高,越离不开职业教育。它对于提升本区域全民职业素质、推进工农业现代化进程、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壮大地方经济实力、促进劳动者就业安置,在实现农村由资金扶贫向技能扶贫转变、体能型打工经济向技能型打工经济转变,在推进由劳动力市场向人才资本市场转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黄冈是湖北省区域人口较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相对发达地区而言,我市仍然没有形成产业经济群,规模经济实力不强,拳头产品缺乏,工业经济比重较低,因此吸收劳动力有限。要依托职业教育优势,抓住中部崛起和武汉城市圈开放开发有利时机,最大限度地开发本区域人力资源,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尽快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全力推进黄冈新的战略崛起。

二、黄冈职业教育的良好基础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教育事业,“黄高神话”迎来了全国基础教育会议的召开。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532所,在校生177.4万人,形成了普教、职教、成教协调发展,初等、中等、高等教育有机配套,职前与职后教育相互衔接,公办、民办教育竞相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

教育成为黄冈对外宣传的一大品牌。职业教育过去无论是数量、办学规模还是办学质量在全省也是首屈一指。在市场经济的改革洗礼中,仍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例如鄂东职业技术学院被评为“全国最具特色的职业院校”,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已成为“湖北省示范职院”。

近几年来,黄冈市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给地方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一是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每年为社会培养了近7、8万的技能人才,10多年来,黄冈已有30多万专业机械加工人才走向全国各地建功立业,他们每年汇回家乡的资金达45亿元。黄冈机械加工,已成为湖北省响当当的劳务输出品牌。 这些人才除了在本地建功立业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流往开放发达城市,既减轻了本区域就业压力,又让数以万计家庭脱贫致富。

二是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促使学校加大了办学投入,办学条件和办学实力大大增强;另一方面黄冈教育的巨大影响力也吸引了大批外省地学生来本地入读,资料显示,黄冈学生中有二成是外地的。教育投资的增加、教育资本的流入,教育消费的扩大对本地经济也起到了积极的拉动作用。

三是通过职业技能的人才的输送,扩大了黄冈对外的宣传力和影响力,为黄冈人的回家创业和招商引资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途径。同时,黄冈职业教育发达,人才资源丰富,也为黄冈吸引外商投资提供了有利条件据黄冈市就业局副局长肖庆华介绍,目前以黄冈机械汽车产业园、台湾大园机、新大地电机为代表的机电项目之所以到黄冈"安营扎寨",瞄准的就是这里有最优秀的机械加工人才,可以"就地取材"。

三、黄冈职业教育的问题

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的特殊性,导致了现在职业教育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阻力,黄冈的职业教育也存在一些与外地相似的、不容忽视的问题,若不解决这些问题,在全国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面前,很难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做大做强黄冈职业教育,很难实现黄冈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

(一)问题

一是学校密集

如今从市区到县城,职校随处可见,可谓遍地开花。仅黄冈市区,中职类学校多达40余家。在黄州大道上职业学校竟达8家之多。高职就有三所,大大超过了“一个地市一所高职的”常规。全黄冈各级各类职校竟有上百家,职校布局如此密集,为招生就业留下了隐患。

二是办学层次夹杂

我市的一些学校同外地有些学校一样,校内层次混乱,培训中心办中专,中专学校办大专,高职学院有中专,有大专,有本科,还有函授班,网络班,助学班等等,名目繁多,给教学、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

教学难

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很难区分准确,教师是原班人马,可是身份不一,昨天是中专老师,今天是大专教师,明天又给本科生上课,角色转换过快,很难把握,难免晕头转向,颠三倒四,张冠李戴。学生也难以接受,本科生嫌浅,中专生嫌深,大专生是夹生。

管理难

学制不同,年龄不同,水平不同,鸿沟很大,却吃在一个食堂,学在一个楼上,睡在一个宿舍,师从一个先生。非常别扭。其结果就是管松了不行,管紧了也不行,话说轻了不行,说重了也不行。有的学校实行一校两制甚至一校三制,结果又造成师生互相攀比,互不服气;为避免攀比,保证安全,一些学校只好一刀切,统统上早操,统统上晚自习,宿舍封闭管理,教学楼封闭管理,校园封闭管理,学生更是不满,说高职是“大学的形式,高中的体制,小学的管制”。

三是招生无序混战。

黄冈职教招生时间长,分布广,人数多,角色杂,招数怪,争斗烈。

跨层次争:高职、中职、培训机构相互争抢生源。

同层次争:高职同高职争,中职之间争。

公立私立争:公办院校同私立院校争。

城乡争:市级院校同县级院校争,城区院校同郊区院校争。

还有本地院校同外地院校争生源,。。。。。。

为了抢夺生源,各个职业学校使出浑身解数,不择手段。其招数不外乎“明争”和 “暗斗”。“明争”就是贬损别人抬高自己,“暗斗”就是用金钱收买班主任乃至校领导。而“暗斗”的威力占绝对优势。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些生源学校的某些毕业班班主任、主管领导,为了私利,控制招生码头,控制舆论导向。不管白校黑校,给钱多的就是好校。谁招生费高就宣传谁,就把学生送给谁,至于学校的好坏,专业的前途,他们不管。

无序招生、买卖招生的后果就是玷污了师德,欺骗了学生,抹黑了职教,浪费了资金。据了解,目前,我市职业院校每招收一个学生的费用高达1000元以上,少数学校己超过1500元。而且这种形势是愈演愈烈,招生成本直线上升,已成为职业院校的隐痛。

四是设备简陋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办职教首要具备的条件就是实验实训设施,否则免谈。可是现在政府很少投资在职业教育方面。除了解决正式编制教职工人头工资问题,很少在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上进行投入,并还要向公办学校进行调控,更不说国家《职业教育法》中规定的职业教育发展基金。现在职校主要经费是解决招生经费、人员工资和历史欠账,到万不得已时才从牙缝里挤钱去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更新。因此教学设备陈旧,很难适应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需要。

我市有些职业学校玩的是空手道,例如有些县的理工中专一无所有,就是换了一块牌子而已。甚至个别私立高职也是如此。更有少数私校,把牌子章子骗到手之后,贴张广告摆张桌子就招生,租间教室讲几天课,就把学生送去“就业”,真正是空手套白狼。即使是本地知名院校,因为招生投资太大,也不太舍得投资实验实训设施,能对付就将就对付。

五是师资匮乏

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与普通教育是截然不同的,职业教育需要的是行家里手、能工巧匠,需要的是能说又能做的“双师型”,决不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先生,更不是吟诗作赋的文人墨客。而我市一些职校教师,除了老职教人外,不是从普教调进的应试教师,就是普通高校的毕业生,绝大多数的就是能说不能做的教书匠,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只占百分之几。

六是专业重复

我市三所高职的所设专业雷同率在50%以上,各县市中职的专业雷同率竟达95%,甚至100%。如计算机专业就是家家都有,无一幸免。

七是课程拼凑

目前,黄冈有的职业院校仍是承袭学历教育模式,还没有走到职业教育的正轨上来。课程设置还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为主,有的是两者的生硬结合,还没有完善的职业中心课程体系。教学计划上还是老一套: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外加体育课,政治课,法律课。这样的课程设置,全然是在培养学科人才,根本没有培养职业人才的打算。

(二)危害

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行业办学、部门办学、社会办学各自为战。各个学校受自身条件和行业限制,缺乏科学实验长远发展眼光,造成教育资源匮乏,专业重复单一,教学实践设备老化简陋,办学规模小、效益低。这种多而染、散而乱、相互撕杀争夺生源的办学现象,导致职业教育成本虚高,社会声誉不佳,人才培养质量下滑,职校人才竞争无力。生源萎缩乃至枯竭,

目前职教学生就业的形势较好,可以说是供不应求。但是我们黄冈职教学校的毕业生在企业的竞争力并不强。大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能水平还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学生对口就业、对口发展的空间不大。创业型人才和乡土技能型人才匮乏。每年只是向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输送了大批廉价的劳动力。很多学生受上届学生就业惨状的影响,纷纷弃学,我市职校的学生流失率已相当的大了,某校08年开学就有近百人没有报到。

这些现象和后果,是对黄冈职教基础的摧残,是对黄冈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不利于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不利于黄冈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

四、发展黄冈职教的对策

综观以上种种情况,不难看出,关键问题在于缺乏统筹。可见,整合是黄冈职教的发展的必由之路。具体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抓好统筹规划。

我市职业教育基础较好,但存在着教育资源分散、条块分割、管理层次多、重复建设、起点低、生源恶性竞争激烈等低水平办学的格局。只有把有限的教育资源向优势学校、优势专业聚集,才能形成合力,做大做强职业教育。政府部门应该根据黄冈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理顺管理体制,对现有职业院校进行重新合理规划布局,重点建设几所办学规模有实力、技能教育有竞争力、社会声誉有影响力、办学机制有活力的职业学校。我们应借鉴一些职教发达地区的经验,按照科学的发展观来规划学校。一个县办一个中职学校就足够,市区三个即可。政府应按照国家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标准对现有的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进行一次全面的评审,对那些不具备办学资格的学校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一律停办,以规范办学行为,确保职教办学质量。黄石市经济基础比我们黄冈要强很多,但是他们2005年就进行中职学校资源整合,将市区的7所中专整合成3所,而民办中专和培训学校严加控制。

二是抓好重组整合。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突破行业和部门办学的界限,把有限的教育资源通过重组整合,重新进行合理布局。每一所院校全力打造一个专业系列,力争用几年时间,建立几个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骨干专业技能培训基地,唱响黄冈职教品牌,逐步形成既具有规模效应、又具有品牌效应和特色效应的骨干院校。具体整合方法是:

(一)合

1 高职的合并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鄂东职业技术学院、黄冈科技职业学院合并

为黄冈高等职业学院。原三个职院成为新学院的三个校区,即南湖校区、菱湖校区和遗爱湖校区。

2 中职的合并

九个县市的理工中专及市直中专合并为黄冈中等职业学校。原学校成为校区,如英山校区、罗田校区、浠水校区等。

3 中高职合并

整体合并为黄冈职业教育集团,实行股份制。

4 资源的合并

师资,实验、实训设备,基地,资金概由职教集团统筹。

(二)分

1中高职层次分办

中职学校只办中职,专心搞好中职生的基础实用技术的讲解和操作培训,不办普高班,不搞任何形式的专科层次教育,不挂靠,不套读。毕业生作为熟练工直接上岗工作,或通过专门测试进入高职深造。

高职院校只办高职,专心搞好高级实用技术的研究和操作培训,不招中专班,不办

本科班,不搞其他形式的本专科学历教育,不挂靠,不套读。毕业生作为技术人员或高

级熟练工直接上岗工作,不鼓励升本或考研。

2 各院校分办专业

市职教集团统筹安排,根据各校办学基础与优势,确定各院校准办专业,不得重复。

专业资源由职教集团统一调配,综合运用。

3 各校区分开管理

各校区的管理相对独立,暂由原学校领导班子负责。

通过以上整合,避免了重复建设,避免了招生混战,有利于做大做强,有利于做专做深,实现了资源充分利用,实现了协同发展。

三是抓好教学改革,创新校企结合教育模式。一方面学校要在教育教学管理上下功夫,贯彻落实新的职教观念,明确饭碗教育的目标,以职业为中心设置课程,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注重专业教学研究,抓好订单教育,实行校企结合,校厂结合,办出专业特色,大力推行专业教师“双师型”制度,培养出实用人才,不断增强办学实力,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市政府要加大对所辖企业与职校联合的协调力度。对接受职校学生实习训练的企业可以按所发职校生实习工资的数额标准减免其税收。这样既可以解决实习训练设备不足问题,又可以调动企业与职校联合办学的积极性,同时还可解决黄冈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实现政府、企业和职校三赢的效果。

我市政府主要领导已经高度关注职业教育,将其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此前专门下发了《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社会参与”的指导思想,明确了政府在职教中的主导地位,为职教发展提供了政策讲话,并提出了一些全新的职教思想。这是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职教事业的重要体现。我们相信,通过一系列改革整合,着力打造一批规模型、特色型和品牌职业院校,真正把职业教育大市变成职业教育强市,全面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教育兴市”战略日标。

[参考文献]

[1] 孙军.青岛提出:抓职教就是抓经济.中国教育报,2002.10.17

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模式探讨 篇4

城市群经济竞争力的强弱常常取决于城市群的经济资源聚集与整合能力大小。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群间的竞争也正是城市群经济整合能力的竞争,这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外城市群经济竞争的新特点。

(一)城市群经济整合内涵。

整合一词出自地质学,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文化学、经济学的研究。城市群经济整合理解为在城市群内部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力量的共同作用,形成区域内部合理的互补与协调,实现区域内部生产要素、商品等的合理、有序流动和各种要素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实现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及其空间结构的优化、经济组织结构合理化,从而实现城市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群经济竞争力的大幅度提升。尽管“协调”和“一体化”在很多情况下可以替代“整合”,但是“整合”比这两个词更具有包容力、灵活性和力度。它不仅是被整合者的相互协调,它还包括磨合、调控、约束、甚至限制。实际上城市群经济整合有着丰富的内涵。(表1)

(二)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的提出。

城市群是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高级城镇空间组织形式,现已逐渐成为我国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河南从促进“中部崛起”的高度出发,2003年7月,在河南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正式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的概念,明确界定了中原城市群的范围,提出“建设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快速实现中原崛起”的发展目标。这是紧密结合时代主题,根据发展实际和未来需要做出的战略决策,是一条充满希望的发展道路。但是,当前中原城市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城市群仍处于离散的“规划群”状态,还没有形成以城市集群为支撑的有整体竞争实力的地域实体。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不整合是一个主要原因,这是很多研究者的共识。中原城市群的“经济整合”问题已成为实现中原崛起乃至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性课题。

二、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机制系统分析

我国城市群经济的进一步整合需要良好的整合机制推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从而形成整体的竞争优势。城市群经济整合是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城市和空间结构、政府调控与经济政策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经济整合机制体现了其整合过程中各种要素内在的关联性和发展的互动性。城市群经济发展系统需要基于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来构建相应的分析评价反馈子系统、运行与实施子系统以及整合模式将经济整合目标与内容连接起来,形成城市群经济发展系统整合的整体性,达到良性发展。经济的整合应当体现更多的国家整体性的策略与调控,在共识的基础上保持共同的利益和方向。

整合机制是整合的规则,体现了整合过程中各种要素的内在关联性和发展的互动性。从中原城市群整体发展来看,公共资源统一配置、规划、开发和公共基础设施尤其是跨境性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产业互动发展机制是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而统一的经济运行和管理机制是这些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

中原城市经济整合机制应该以企业为载体,两个区域核心城市(以郑州为核心,以洛阳为副核心)比较优势、产业聚集和产业转移为动力,以市场机制为主导,以政府调控为导向,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为目标。

三、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模式选择

市场带动和政策调控的整合机制是中原城市群城市经济整合的基础。在这种整合机制的带动下,该地区群体城市经济整合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模式:

(一)产业集群化整合模式。

产业集群化并不是简单的扎堆,是在生产链上的有机组合。在城市群经济发展中,城市群是通过优势产业的发展来影响和控制周边地区发展的,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或产业群是城市群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它对不断增强城市群竞争力和巩固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核心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集群化的整合模式便是以核心城市为基点,通过一个或几个核心企业为主导,借助专业分工与合作,带动其上下游企业产生与发展,形成高效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从而达到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从发展趋势看,各种类型的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是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的切入点。根据中原各城市的发展现状,就制造业内部各行业的结构来看,食品和食品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漯河、新乡、洛阳和郑州4市;饮料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新乡、洛阳、平顶山和郑州4市;烟草加工业主要集中在洛阳、郑州和许昌;纺织业、服装业主要集中在洛阳、新乡和许昌;皮制品业主要集中在新乡和漯河;开封、洛阳、新乡和许昌4市集中了木材加工业和家具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新乡、洛阳和焦作;医药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新乡和洛阳;普通机械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及制造业集中在新乡、焦作、许昌和洛阳。9个城市各自产业集群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集聚效应,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更重要的是,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化工医药、煤炭、建材、汽车配件等产业集群无论是空间布局,还是产业配套,都已初具规模,并呈现明显的集群化趋势。同时,核心企业的产业扩散,带动了上下游产品发展,如以中铝河南分公司为核心形成了郑州上街铝工业产业集群。漯河源汇区肉类加工产业集群和郑州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带动了河南相关的农牧及养殖业发展。

(二)点轴联网辐射整合模式。

城市群的核轴带由核心城市、城镇体系和经济腹地组成,并由以交通通信通道、资金融通通道、技术协作与转移通道为主的一系列联系通道连接成由点到线的产业密集带,最终形成一个面上的产业密集区。从点到线到面,需要一个由增长点向四周辐射的过程,而核心城市经济实力是否强大、城镇体系是否密集、经济腹地够不够大、联系通道是否顺畅是决定这个核轴带发展前景的关键。显然交通走廊是城市群经济辐射和扩散的主动脉。

在此模式下,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应以重要的交通干线为纽带,以城市为载体,整合区域资源,加强分工和协作,积极推动优势产业向基地化方向发展,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向园区化方向发展,通过产业基地化、集群化和园区化发展,带动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外围空间形态的变化,努力培育形成四大产业发展带。要重点建设郑汴洛(郑州、开封、洛阳)城市工业走廊,加快发展新(新乡)-郑(郑州)-漯(漯河)产业发展带,发展壮大新(新乡)-焦(焦作)-济(济源)产业发展带,积极培育洛(洛阳)-平(平顶山)-漯(漯河)产业发展带。

(三)城市职能分工模式。

不恰当的城市职能定位不利于完成城市化进程,也会给城市经济带来潜在的威胁,造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陷入危机。城市群经济整体发展的客观上全方位的整合,在职能方面超越物理上的邻近性而彼此关联。然而,在中原城市群诸核心城市之间,由于不同程度地存在城市职能分工不明确,缺乏高度的产业关联和有效的整合机制等问题,始终未能形成一个以城市群整体为基础的城市职能分工体系,各核心城市的主要产业功能雷同,同位竞争不断加剧。

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中原城市群各城市之间应依据自身优势进行职能分工,发挥自身特色,进行优势互补。根据中原各市现有基础、发展态势以及在中原城市群发展中承担的主要任务,应合理定位中原城市群9市的功能,以促进各市合理分工、发挥优势、形成合力、协调发展。中原城市群中,郑州,河南省省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洛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全国重要的新型工业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科研开发中心和职业培训基地,中西部区域物流枢纽;开封,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纺织、食品、化工和医药工业基地,郑州都市圈重要功能区;新乡,中原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汽车零部件、轻纺和医药工业基地,职业培训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北部区域物流中心;许昌,中原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轻纺、食品、电力装备制造业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生态观光区;焦作,国际山水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能源、重化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平顶山,中国中部化工城,中原城市群化工、能源、原材料、电力装备制造业基地;漯河,中国食品城,中原城市群轻工业基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南部区域物流中心;济源,中国北方生态旅游城市,中原城市群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

(四)产业转移与互补整合模式。

城市群经济产业聚集会造成城市群经济产业内和产业之间的相互竞争,这些竞争的结果是城市群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城市群经济产业的离心转移,一些成本升高、比较利益低下或者缺乏竞争优势的产业就会在城市群内外转移,重新寻找发展的空间。产业转移与互补整合模式便是在考察城市群经济的产业体系后,强化以核心城市企业为主导的产业区位梯度或等级转移优势。发达城市可以借助产业的转移来为其他产业拓展发展空间,相应一些城市可以接收产业的转移来扩充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的发展,最终推动产业间的互补,形成城市群产业的整体发展。应当指出,城市群经济整合在产业发展上不是硬性地规定发展某种产业,而是要在市场中有选择地发展各自的特色产业,并且各经济关联城市的产业结构,尤其是城市基础产业中的主导产业部分应当具有互补性。

四、提高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能力的对策

应当认识到区域经济整合是全球化环境下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需要。中原城市群加快区域经济整合,必将形成更高的产业集聚规模、更密集的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更具有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基础。

(一)加快区域交通与通信一体化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基础设施,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

基础设施是一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实体要素,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它的规划与建设也应考虑到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需要,在区域内和区际间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协调。实现对现有的各地交通设施进行整合利用,以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基础设施的整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硬件保证。中原城市群体城市通信设施的一体化,关键是打破信息封锁和阻碍,畅通信息流,以电子政务和企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为重点和切入点,共同开发建设综合性或专门的共同信息交换平台。建设覆盖整个区域的信息网络平台,包括建立区域信息交互网,完善信息传输机制,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区域社会化信息服务体系,实现区域信息资源共享等等。这样,既有利于共同市场的形成,又能有效地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整个区域的综合竞争力。

(二)加强统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指导和协调,建立城市间横向的组织协调机构。

城市经济整合必须建立相应的运行规则和协调机制,发展横向的组织协调机构;促进达成区域经济整合的框架协议。

(三)形成城市分工与产业整合同步推进的动态发展机制。

中原城市群各城市密度相对较大的特征,为其进一步发展成为城市连绵区创造了条件。近年来,中原地区正在逐步形成以互补互动、各扬所长、共同发展为前提,以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交织为特点,以城市分工与产业整合为特色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机制,增强高密度城市群的聚合功能与一体化整合,发挥区域内特大型经济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形成区域城市分工与产业整合同步推进的动态发展机制,是中原城市群未来发展的关键。

(四)加速区域市场整合与市场一体化进程。

市场机制是区域经济整合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统一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市场体系建设与市场一体化是各种要素市场时空融合与协调的过程,是各要素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因此,中原城市群经济整合过程中,要促进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自由流动,特别是促进人才流动和劳动力的异地就业:构筑统一的物流平台,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发展异地金融业务,建立交易结算、清算金融平台;加快清除各种市场障碍,促进建立开放有序的区域市场,加强对市场的培育。

参考文献

[1]邢怀滨, 陈凡, 刘玉劲.城市群的演进及其特征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4.

[2]赵全超, 汪波.对珠三角经济圈城市群能级梯度分布结构的实证研究[J].西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5.

我国经济型酒店的整合营销研究. 篇5

一、本题的研究背景、理论和现实意义

从最初的一片空白到目前的10万余家,我国的经济型酒店在短短十年时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并形成了一些全国的连锁品牌。据统计,借助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东风,部分品牌的经济型酒店的发展速度曾一度达到200%。

进入2009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影响逐步显现,酒店行业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随着旅游市场、商务出差、会议活动及会展活动等客流的大幅下降,经济型酒店已经进入拐点。经济运行的规律决定了经济必然有高峰有低谷,经济的低迷还要持续4-5年时间。可以看到的是,在经济型酒店快速发展时期,一些服务和营销方面的问题被掩盖,而在经济陷入低迷时逐步显现出来。在当前形势下,经济型酒店必须要改变策略,从过去的“跑到圈地”改为“精耕细作”,在服务和营销上下功夫。做的好,就可以转“危”为“机”,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使本次“危机”成为“加油站”;做的不好,则会成为本次经济风暴的“牺牲品”。在此背景下,探讨经济型酒店的营销模式,就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题的理论意义有二:第一,经济型酒店如何利用整合营销理论来推动经济型酒店的市场营销,通过产生协同效益来达到营销成果的最大化;第二,探索符合我国经济型酒店实际情况的市场营销方式的提升。

从实践角度来看,此研究的意义为:一是研究在当前的金融危机面前,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与经济型酒店应该采取的营销对策;二是探讨在经济型酒店已经形成规模、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如何更加有效的利用资源开展营销工作,提升酒店的综合效益。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与世界经济发展和时代需求相适应,市场营销理论不断更新。综观营销理论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偏重于产业营销,70年代偏重于服务营销,80年代开始偏重于关系营销(Relationship Marketing)。

尼尔·博登(Neil Borden)在1953年提出“市场营销组合”(Marketing Mix)的概念,其意是指市场需求或多或少的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所谓“营销变量”或“营销要素”的影响,为了寻求一定的市场反应,企业要对这些要素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满足市场需求,获得最大利润。这一概念的提出,对市场营销的研究范围做了较好的界定。在此基础上,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杰罗姆·麦卡锡(Jerome McCarthy)在其《基础营销》(Basic Marketing)一书中将这些要素一般地概括为4类: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即著名的4Ps(1960年)。菲利普·科特勒在其畅销书《营销管理:分析、规划与控制》中进一步确认了以4P为核心的营销组合方法(1967年)。4Ps理论对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被奉为经典。美国北卡罗林纳大学的罗伯特•劳特朋(Lauteborn)教授提出了与传统营销的4P相对应的4Cs理论,即Customer Needs and Wants(顾客的需求和欲望)、Cost(顾客的成本和费用)、Convenience(顾客购买的便利性)、Communication(企业与顾客的沟通)。相比于4Ps以产品(企业)为导向,4Cs注重以市场(顾客)为导向,因其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理念,引起了营销传播界及工商界的极大反响,从而也成为整合营销传播理论(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的核心。

格隆罗斯(Gronroos)提出,“营销就是在一种利益之下建立、维持、巩固与消费者及其他参与者的关系,只有这样,各方面的目标才能实现。这要通过相互的交换和承诺去达到,这种关系哲学重在强调与顾客(及其它利益相关者、网络合作者)建立合作、信任的关系,而不是与顾客持对立态度;重在强调公司内部的合作而不是劳动分工职能专业化”(1990)。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舒尔茨(DonE.Schultz)根据关系营销思想提出了4Rs(Relevancy-关联、Respond-反应、Relation-关系、Return-回报)营销新理论。

我国的市场营销研究起步较晚,从1978年开始逐渐引进国外的市场营销理论,历经传播、应用、拓展几个阶段,逐步与国际接轨。目前,我国市场营销理论依然滞后,还未能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营销理论,但是其中也不乏亮点。中国人民大学郭国庆教授在《市场营销管理——理论与模型》中提出“商场营销理论的研究,不仅要体现中国化,而且还应强调国际化”,并在关系市场营销的效果分析、市场营销学与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某些定价方法、中国广告业现状等方面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1995年),路长全先生在《解决》中提出的“切割营销”理论和“骆驼与兔子”理论(2003年),张晓军、张哲提出将毛泽东思想应用到市场营销之中(《浅议毛泽东思想在企业市场营销中的运用》,2007年),也有学者提出讲儒家、道家的思想引入到市场营销活动中,但没有形成体系。

具体到经济型酒店,因为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比较短暂,相关的研究更加薄弱。但近年来,也有专业人士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如滕宝红主编的《现代经济型酒店经营管理实务》对各种营销方式也有所介绍,并提到了互联网营销,但是对于各种方法都限于简单介绍。赵永秀主编的《经济型酒店营销推广》一书,以会员制营销、特许连锁加盟和品牌建设与管理的要领和实操方法为重点,全面介绍了经济型酒店的营销工作。

三、本题的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对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分析,并以特定地区的竞争现状为重点,以当前经济受金融危机冲击为背景,得到经济型酒店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危险等要素,并结合经典市场营销理论(4P、4C、4R等),探索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市场营销之道。

本文讲重点从经济型酒店客户需求的角度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特别是对近几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和《经济型酒店发展绿皮书》以及经济型酒店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为市场需求分析提供数据依据,分析经济型酒店进行整合营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文章将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研究和实践成果,重点给出整合营销的各个环节和实施方法,形成可操作并且有效的方案。

本文的提纲如下: 导论 第一章 经济型酒店市场分析 第一节

经济型酒店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第二节

经济型酒店的SWOT分析

第二章 经济型酒店整合营销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一节 第二节 经济型号酒店目前的营销模式

经济型酒店进行整合营销的必要性

第三节 经济型酒店整合营销的可行性 第三章 经济型酒店的整合营销 第一节 以整合营销传播统一酒店对外形象和定位 第二节 以自主网络营销整合分销渠道 第三节 以顾客体验为导向进行深度营销 第四节 以酒店联盟拓展市场资源 第五节 以整合营销促进酒店持续发展

第四章 经济型酒店的整合营销实施 结语 参考文献

四、完成期限,进行方式和采取主要措施

本文拟于2009年4月完成。

本文采用规范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微观特征与宏观行为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在各个层面与侧面上各有侧重,能够实现方法上的创新。在理论模型上,主要方法是SWOT分析方法,在总体框架设计时,我们将还用到及价值链分析方法。这些定量分析将与理论推论中的定性分析相结合,对电视传媒的市场营销进行深入研究。本论文将遵循以下技术路线进行:

1、文献资料和数据的收集、处理、分析,包括:国内外文献收集,电视传媒市场营销的历史、现状,面临的问题等。

2、市场营销理论基础研究。在广泛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利用所学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列出可选择的营销方式。

3、国内外经济型酒店市场营销案例研究。借鉴国内外经济型酒店的成熟经营模式,找到其中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

4、随后进行实证案例研究,据此对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检验并加以修改、补充。

五、参考资料

[1]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营销学导论》.俞利军译.中文第4版.6~34页.67~74页,华夏出版社,1999年。

[2](英)佩克顿,(英)布劳德里克著,王晓辉,霍春辉等译,《整合营销传播》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1日。

[3]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分析、计划、执行和控制》,梅汝和、梅清豪译.中文9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4]符国群,《消费者行为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

[5]郭国庆,《市场营销管理——理论与模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6] 唐黎、李红红,《基于关系营销理论的会议型酒店发展对策》,《企业家天地》,2008年12期

[7]胡俊侠,《4Rs营销理论的最新演变》,《中国经营报》,2001-03-26 [8]孙晓霞,《我国经济型酒店的研究进展》,《科技经济市场》 2008(05)[9]吕光远、王艳红、王颖:《21世纪我国营销理论发展的新动态》.载《商业研究》.2000(10)

[10]田金梅:《关系营销:昂贵的永无止境的过程》,《商业时代》.2001(02)[11] 王成惠:《营销理论总体框架的形成与发展》.中国营销传播网.2002-03-18 [12] 王艳芝,《经济型酒店的服务营销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13] 袁慎祥、鲁国艳:《营销环境新变化》.载《商业研究》.2002/D6(下半月版)

[14] 路长全,《解决》,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15]肖泉,《基于资源整合理论的经济型酒店营销模式之探讨——-以上海好家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为例》,《经济师》,2008年8期

[16] 赵永秀主编,《经济型酒店营销推广》,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年1月 [17] P·R·史密斯著:《市场营销10种讲述》.吴钢译.1~17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8]Philip Kotler, Gary Armstrong著:《市场营销原理》.英文版第7版.5~20页.44~51页.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

经济整合 篇6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发展区域经济,是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升我国社会经济整体综合素质的重要战略措施。要实现“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把发展区域经济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实施资源整合战略。

整合資源,就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内,以市场机制为主导,优化投资环境,合理动员利用和科学有效配置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等生产要素资源,增强相互之间的关联程度,使之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动态调节,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从而达到优化配置状态,产生整体聚合能动效应的行为过程。

我国是一个地区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由于区域地理、气候、环境、人口、历史、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各地区资源优势上的明显不同。由此形成了资源上的互补性。从国家战略高度来分析研究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构架具有区域合作的发展格局;从地区的范围研究细分各地不同的特点,搭建区域合作的平台;从项目的运作考虑发挥相关各方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做到资源优势互补,这是资源整合战略在不同层次上的应用。无论是大地地理差异,还是一种特产产品的优势发挥,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确保“十二五”规划任务在各地区的落实,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十一五”时期,我国在资源整合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果。自2008年起,国家先后批准了珠三角、海西经济区等10多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这些发展规划,都是要整合区域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在实施资源整合战略中,要善于发现资源的价值。过去有个说法,叫“捧着金碗要饭吃”,就是形象地比喻一些地方本来有丰富的宝贵资源,可是却长期不被人们所重视。例如陇南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地域文化积淀,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既有南国之灵秀,又具北国之雄奇,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由于交通、观念等原因,陇南旅游业的资源优势尚未成为产品优势,许多县还处于国家级贫困县状态。

我们在深入基层调研中发现这样一个案例:辽宁南部绥中县有一个万家镇王家村,号称“关外第一村”,地域优势明显:东西向102国道穿村而过,与山海关、秦皇岛毗邻而居,南北向连着碣石海滨、九门口长城,王家村正坐落在这一“黄金路口”上。过去一直处于贫困状态。2005年,新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分析村的自然环境,发现所具有的交通优势资源,看到了致富的门路。他说:“咱们不能捧着金碗要饭吃,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就靠路吃路。”于是,王家村把商业开发、果树蔬菜种植、畜牧养殖、运输等列为四大支柱产业,一举引爆“地域经济”,短短几年,这个村50多户人家拥有了轿车,提前迈进“小康村”行列。

山东省东营市花官镇是我们重点调研的一个整合资源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典型基层单位。

花官镇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业产业化起步早、基础好、产业链条比较完整。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他们大力发掘特产资源优势,整合农产品、投资、工业、技术等方面的资源,按照“强蒜、扩畜、促菌、壮棉”的思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强蒜”,就是整合地方特产资源,加快品牌建设和大蒜制品深加工。“促菌”就是整合技术资源和本地原料资源优势,加强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上海食用菌研究所的深度合作,建设食用菌原种研发中心,形成了年产2万吨真姬菇和1万吨灰树花菇产业规模。

区域资源整合,是“十二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的特点。目前国家已经批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正在各地政府的主导下逐步实施,大区域规划整合资源促进发展的优势已经日益显现。

例如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度高,是集吃、住、游、购、娱为一体的产业群体,涉及行业多、带动面宽、辐射域大、渗透力强。在我国鄂西北有武当山、神农架等著名旅游资源,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鄂西北实施旅游资源整合,依托武当山、神农架,打响“野人”和“帝王文化牌”,科学规划、系列开发、着力配套、精心包装、提高品位,整合旅游景点资源,发挥集聚优势,建成鄂西北黄金旅游线路上的精品热点,成为鄂西北“旅游热线”。

实施整合资源战略,要解决好面临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是要各地区充分做好资源的调查和分析,明确一个地区,一定范围内的主要资源及其构成特点,并发掘出资源的内在价值。例如内蒙古地区的矿产资源优势,其储量和分布特点、在全国能源整体布局中的地位,如何解决资源转化过程中的瓶颈问题,都需要认真加以研究。

二是加强资源拥有地和需求地之间的紧密联系,制定科学的区域经济整合发展,资源优势共享共赢的发展规划,形成经济上紧密型合作的运作机制。由于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上的原因,各自为政,地方主义等倾向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资源的整合和区域合作。我们要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创新机制、创新管理的要求,突破区域行政束缚,实现资源整合互补,共同发展。

三是在资源整合中坚持可持续发展,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发掘资源优势,利用资源促发展决不是竭泽而渔,而是要整合资源,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实现地区经济平衡发展,保持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一个区域自身的资源整合还是区域之间的合作开发,都要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形成全区域的可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做到产业上下游的平衡,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所在地人民生活改善的和谐。

四是资源整合战略中突出产业特色。一个地区的资源优势可以是多方面的,有自然的,有历史人文的,有土特产品的,有风俗习惯的,等等。然而在产业规划与发展中,要从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出发,结合本地与周边地区的特点,抓住重点,形成一个或几个特色明显的产业,把可能整合的资金、人才、市场优势,集中到最具特色、最具发展潜力和商业价值的资源上来,从而形成具有带动作用的产业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商业价值。

中国支农资金整合的经济学分析 篇7

支农资金整合可以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和利用效率, 带来的效率可以分解为:互补效应、集成效应、效益放大效应、成本节约效应和制度创新效应。这些效应将为这些支农资金提供协同机会, 构建一个全新的支农资金架构, 将资金集成的成效转化为最终成果, 选择适当的路径对财政支农资金进行分量总和, 将大大提高支农工作效率, 并使支农效益同倍数或更大倍数的放大。

追求价值链的整体价值最大化是整合的原动力。在资金增值环节上, 部门之间优势互补, 可达到“双赢”的协同效应, 相互在资金价值链的核心环节上展开合作, 在整个价值链上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公共产品“多头供给”与“供给缺位”并存的局面要求应把着重点放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上。

二、支农资金整合的障碍 (阻力) 分析

(一) 不同利益主体和部门利益:整合的桎梏

管理体制原因直接造成了支农资金管理的人为分割、部门利益冲突, 不利于资金的统筹使用。 (1) 创造政绩体现机构存在价值。资金是开展工作、创造部门成绩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手段, 这也是资金在各部门分散管理形成刚性的主要原因。 (2) 运用资源取得团体或个人福利。为了额外谋取团体或个人福利, 就得争取资金控制权。这些本位利益与政府农业支持和保护的目标是不一致的, 但是与现行管理体制和机构职能设置相伴生的。 (3) 财政支农资金的“公共地”性质决定了极易在政府部门之间形成“分赃式”利益共同体, 共同瓜分财政支农资金“剩余”。

(二) 合成谬误是支农资金整合的理性困境

1. 政府部门之间的博弈:

囚徒困境模型。假设在支农资金整合政策执行中有两个同级的政府A, B, 他们都有积极整合和消极应付两种策略选择。当A, B同时选择积极整合策略时, 支农资金将得到较好的整合效果和协同效应, 管理者存在获得的奖励与升迁等概率。但是, 两个部门都将失去各自资金的绝对支配权、支付整合成本和因此而获得租金。因此, 总体上A, B获得同样的较高支付 (m, m) 。当A, B同时选择消极应付策略时, 支农资金整合因执行主体措施不得力而效果不佳, 而且A, B因为执行中应付需要做面子工程的代价, 可能还会因为执行不力受到处分, 因此, 支付矩阵为 (n, n) 。当A, B之间一方积极整合而另一方消极应付时, 积极整合一方支付为 (n-a) , 消极应付方支付为 (n+a) 。其中m-n>a (见表1) :

在表1所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政策执行的囚徒困境模型中, 存在两个均衡 (m, m) , (n, n) , 且 (m, m) 帕累托意义上优于 (n, n) 。但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艰巨任务不是靠单一管理主体的积极性为能够完成的, 如果只有一方努力, 支农资金整合政策难以实现, 博弈结果就会和双方都消极应付。这样, 博弈的结果是A, B双方都消极应付, (n, n) 成为博弈的唯一纳什均衡。这就是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政策执行难的原因。

2. 基层个体的理性决策与政策目标的偏离。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过程中, 其理性选择的取向是尽量为本单位争取更多的财政资金支持。博弈分析矩阵 (见表2) 。 (1) 如果政府选择是集中使用, 基层个体选择合理争取财政资金, 那么政府的政策目标和个人的效用都可以达到最大, 这里假定为 (2, 2) ;如果基层个体只是要争取财政资金, 那么其效用就会由于政府的集中投入而受到影响, 有些基层单位得到的财政资金达不到个体需求的数量, 政府资金的集中投入也由于有些资金投入方向不当使政策目标受到影响相应的结果为 (1, 1.5) 。 (2) 如果政府的选择是分散使用, 政府投入效果由于分散使用而被削弱, 个体选择争取尽量多的财政资金, 相应的结果为 (1.5, 2) ;如果个体选择合理争取财政资金, 相应的结果为 (1, 1) , 但这个博弈过程是有次序的。基层单位是申请部门, 政府部门是审批部门。基层决策个体为了个人效用最大化, 选择争取尽量多的财政资金。当前中国政府的支农职能可能会分散在不同的部门中。因此, 政府部门选择资金分散使用可能会得到更大的效果。 (1.5, 2) 是纳什均衡结果。

3.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博弈行为分析。

根据“囚徒困境”理论, 中央政府在支农问题上希望地方政府多承担责任, 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也不高, 博弈矩阵同前面的部门之间的分析。地方政府对农业投资动力不足和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有: (1) 利益机制的导向。 (2) 农业投资外部性太强。 (3) 农业投资具有不确定性和效益的滞后性。

三、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动力机制

1.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基于供求定理的分析。财政支农资金相对于三农发展需要来说, 是具有稀缺性的。财政支农资金的需求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历史上对三农的关注和投入水平。二是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速度是否能够赶上三农发展速度对资金的需求。三是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目前国家增加的财政支农资金远远满足不了新时期三农发展的需要。财政支农资金的整合所带来的资金节约和使用效率提高, 是能够一定程度上起到降低需求的作用的。

在总体上, 支农资金一方面表现为供不应求的短缺状态。另一方面财政支农的供给支持能力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因此, 为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就需要拓展投入的渠道, 加强财政支农能力, 目前在金融危机和财力有限的背景下, 财政支农资金的数量扩张的外延式发展可能空间有限, 内涵式发展成为首要选择的发展模式。实现外延扩大与内涵发展相结合, 不失为一种解决支农资金供给和需求之间矛盾的政策选择。

2.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基于规模经济理论的解释。外部规模经济影响着内部规模经济的存在与否以及可利用程度。外部规模经济的产生并不是依靠单个部门三农投入资金规模的扩大, 而是依靠部门之间或者财政支农部门与其他社会组织进行联合, 通过节约组织成本, 提高效益。

3.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交易属于关系型交易, “双边规制”、中间性组织和自组织属性、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和信息畅通、交易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是降低交易费用的原因。支农部门之间的交易则具有凝聚性和合作性, 关系型交易能对支农资金整合进行激励。

从实际经验和理论分析来看, 实行分散管理模式往往比实行整合模式成本要高。由于分散管理, 相互之间获得信息的成本太高, 各部门之间缺少必要的信息交流和统一协调, 导致支农资金的无效支出。从公共经济学来看, 中国的这种农业分散管理体制实际上是一种“多中心政治体制”是浪费性的或者无效率的。

四、推进支农资金整合的有效途径

1.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需要行政组织结构的变革。根据职能重新整合政府机构, 减少政府间沟通的行政成本。中国现在正在进行的大部制改革, 可以在中央层次上实现政府间职能的整合, 省级及省级以下的政府部门也需要进行类似的调整, 以实现政令畅通;认真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法, 增加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市场化、组织化程度。

2.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需要不断创新。政府需要进一步明确服务型政府的定位, 为保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提供必需的制度保障。根据受益范围和财政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逐步明晰各级政府在财政支农方面的事权, 实现不同级次政府之间在财政支农方面的有序分工和整合。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情况的效果考核。根据资金的预期效果调整资金投入效果, 提高财政资金投人的边际效益。

3.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酵母作用, 加强财政支农整合对金融支农资金的引导和整合。将财政支农、农信社改革、政策性金融支农进行三维整合。把财政支农与农村增量金融支农有机整合。具体可考虑把一部分财政支农资金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绩效标准以奖励形式向其注入, 使更多的农村增量金融组织能顺利诞生并健康成长, 以增强金融支农力量, 同时也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利用效率。

摘要:基于财政支农资金处于分割和三农发展资金严重短缺的现状, 中国提出了支农资金整合的命题。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是一个经济问题, 其中蕴涵很深的经济学规律。在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问题理论落后于实践的情况下, 通过分析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理论依据, 探讨了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围绕财政支农资金问题, 试图构建一个“3W”经济学分析框架——什么是整合 (what) 、为什么要整合 (why) 和如何整合 (how) , 分析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支农资金,整合,经济学

参考文献

[1]范存会.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经济学博弈分析[J].农村财政与财务, 2008, (8) .

[2]胡振虎.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整合、政合与整壑[J].当代财经, 2009, (5) .

[3]彭克强, 陈池波.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整合论[J].中州学刊, 2008, (1) .

[4]王奎泉.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机制创新研究——基于浙江资金整合调研的实证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 2009, (3) .

信息技术与经济学课程整合研究 篇8

一、经济学学科特点及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必要性

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相比较, 有其自身不同的学科特点, 研究课程整合问题首先就应该对课程所在的学科特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才能适当运用信息技术, 使之完美、恰当地融合到课程当中, 为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现代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1.经济学学科理论多流派、多观点, 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创新。经济思想和经济学理论以一定的、客观的社会经济实践为基础, 又反过来反映和推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由此, 经济学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历史实际上就是不同研究学者在不同时期、不同问题上的不同见解而形成不同经济思想和理论流派的过程, 并且这个过程直到今天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所以, 使得经济学的学科理论形成了多流派、多观点的特点, 并随着人类社会客观经济实践活动的发展, 其理论又不断发展和创新。因此, 在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上述特点, 使学生了解不同学者之间对于相同问题的不同看法, 并能够试图从中寻求对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借鉴意义、有启发的东西来。这样的教学内容时间跨度大, 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 如果不借鉴先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是无法充分体现着众多流派、众多观点及其发展和不断创新特点的。

2.经济学学科理论性强, 同时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经济学科学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 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学说。相对于自然科学技术来说经济学科学是软科学, 主要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其理论概括而且抽象, 理论性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只能借助于其理解力来加以消化吸收, 不可能在实验室中进行模拟以此得到对经济学理论的所谓直观感受。同时, 这些理论如果不加以应用的话, 则理论就是“空谈”。实际上, 经济学理论具有更强的理论应用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无不是人们自觉运用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内在规律并以此作为指导而取得的。而且这种应用并不是将理论原样照搬, 而是有创造性地加以应用。这就要求在经济学课程的课堂上, 要借助信息技术采集大量的案例信息来阐述案例适用的理论及理论应用的效果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经济学理论的理论性强及应用性强的特点。然而, 在传统方法下的课程教学中, 课堂理论讲述枯燥、抽象, 学生不易理解, 只能死记硬背, 在理论的应用方面更是无法体现。所以学生对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学得“死”, 学得被动, 这与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陈旧落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3.经济学学科理论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增强了学科的综合性。经济学学科理论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的程度很大, 而且, 在本学科领域之外又融进其他一些学科, 如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等, 这就使得经济学理论呈现较强的综合性。由此在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 应该体现这种学科理论的交叉和渗透, 使学生对知识能灵活掌握和运用, 同时能加以创新。在信息技术条件下, 通过超文本技术、网络技术等是可以体现这种理论的交叉与渗透的。无疑这在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下却是难以实现的。

二、信息技术与经济学课程整合的现状

现代高等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 更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高校课堂教学呈现出内容多, 节奏快, 前沿性、跨越性、综合性强的特点。传统的“教师黑板”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当前高校教学的需要。虽然目前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教学手段在高校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然而高校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用的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 教学效果并未达到理想境地。文章采用调查问卷法, 通过对重庆五所高校五十多位讲授经济学课程的教师的调研, 发现在信息技术与经济学课程整合方面已经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 教师调查问卷概况

向教师发放调查问卷60份, 收回问卷56份, 教师问卷调查的内容共有20题, 包括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价值观调查、教师个人信息技术能力及与学科教学整合设计能力方面的调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调查以及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环境调查等, 调查试题分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及填空题。

(二) 调查的结果与说明

1.对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价值观的认识。调查显示, 教师认为信息技术能有效处理学科中的问题占75%, 认为效果一般的占21.4%, 没有一位教师认为是无效的, 可以反映出现代教师对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总体上是认可和接受的。92.9%的教师认为信息可以改变教学和学习方式, 94.6%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主要运用于收集、整理、加工, 使用教学资源, 这说明绝大部分教师认可信息技术是一种可以改变教学方式的手段, 是一种可以辅助教学的技术手段。

2.个人信息技术能力及与学科教学整合设计的能力情况。调查数据反映所有的教师都能进行汉字输入、编辑, 能浏览、上网下载信息, 96.4%的教师能运用PPT制作信息化教案, 绝大部分教师不会使用flash、authorware、网页制作工具 (如frontpage、dreamweaver) 等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问卷数据还显示, 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了解得较深的只占19.6%, 了解的一般的占57.1%, 不太了解的占23.2%。正在做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面的研究的老师只占3.6%。

3.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调查数据显示, 有89.3%教师平均每天使用电脑时间在4小时以上, 96.4%的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上课 (主要是采用PPT) , 课下使用电脑主要用于备课的占23.2%, 用于科研的占62.5%, 其他占14.3%。说明绝大部分高校教师平时工作已经离不开电脑, 但是真正把电脑使用与教学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比例不高, 很多教师未真正做到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自己教学工作的一种有效手段。更多是用于专业研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程度不明显。

4.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环境。80.4%的教师承认学校从来没有举办过有关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方面的专题培训, 19.6%认为有, 但很少。58.9%的教师认为计算机技术欠缺是其利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效果的最大障碍。有67.8%的教师对学校在专题网站、课件与备课资源库等信息资源建设工作表示满意, 表示不满意占25%, 只有7.1%表示满意。表明学校在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 反应的问题

1.教师虽然在观念上接受两者的整合, 但从学科的信息技术整合效果来看, 尚存在较大的差距。无论使用信息技术的问题上, 还是从备课、上课、研究等方面都未实现两者真正的整合, 说明教师的教育理念还未真正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未突破, 封闭式的教育教学方式有所存在。

2.教师使用计算机的主要用途是课件制作和课堂演示, 而利用网络开展交互式教学较少。当前, 各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以教师操作、学生观看大屏幕为主要形式, 因而, 其强大的网络功能和超文本功能和交互式功能还远未开发。从教学过程看, 在形成概念和巩固知识阶段, 使用信息技术较少。

3.学校现有的信息技术设备利用率不够, 造成信息资源浪费。信息技术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 从硬件方面来看, 大部分学校硬件设备较齐全, 并提供了实施多教学手段的支持, 但设备的利用率不高, 甚至有的被闲置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教室及实验室的实物投影仪, 在课堂上使用率较低;从软件方面来看, 除了常用的办公软件和PPT外, 像FLASH等课件制作软件, 使用者甚少。

4.信息素质不高和计算机技术缺乏成为信息技术与经济学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桎梏。经调研大部分学校没有举行过有关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方面的专题培训, 加上经济学学科教师大多没有信息技术背景, 因此在信息技术与经济学课程整合过程中, 很多教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5.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方面的研究、论文、科研课题较低, 说明学校在信息技术科研方面处于起步阶段, 还需深入开展研究, 进一步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和整合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经济学课程整合的几点建议

1.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精心准备教学资源。信息化的教学资源既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 也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教学资源的质量和应用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譬如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一定要适时适度, 不能只强调课堂容量, 而忽视教学内容的有效性。一定要给学生留出宽余的看书、写字、算题、思考的空间。不能因为有了多媒体, 就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探究, 忘了教师是起组织、引导作用的。而用于专题学习的教学资源, 教师应在教学之前, 根据教学主题的内容对教学资源进行适当的筛选、整理, 以便在学习中能及时引导学生围绕教学主题开展有效拓展, 而不偏离学习主题。

2.根据经济学学科性质和特点, 选择合适的融合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模式实现。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根据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利用方式的不同, 将“整合”模式分为三类, 可简称为3L:a.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 (Learn about IT) ;b.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辅助工具 (Learn from IT) , 在这种方式中, 最常用的模式是“情境———探究”模式;c.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 (Learn with IT) 。信息技术与经济学课程整合主要涉及的是后两种模式, 而根据经济学学科下不同课程的性质和具体教学内容应选择不同融合模式。譬如像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基础性、理论性强的课程应侧重选择第二种整合模式, 而像国际贸易实务、投资理财等应用性、专业性强的课程应该侧重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作为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的通讯工具、作为知识构建和创作实践工具以及作为自我评测和学习反馈工具。应该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创设“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合作学习”“小组合作———远程协商”“专题探索———网站开发”等融合模式。

3.注意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方法要互相结合。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计算机不可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不管它的功能如何完善, 都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多媒体与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提问、讨论等传统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 不能顾此失彼, “一刀切”, 要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密切结合, 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通过优化组合来得到最佳教学效果。并非所有的课程以及课程中的所有内容的教学都有必要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适当的板书, 适时的讲解, 互相的讨论不能一概否定。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实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用不用, 用什么样的教育技术, 取决于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4.完善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机制,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学校可以组织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进行培训学习, 如学校组织的正式培训、到先进地区的观摩学习、小组内部的互相讨论学习, 开展各种评比活动等, 以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 增强教师采用新技术的能力和信心。

5.依托合理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信息技术的研发和普及应用的程度与水平, 除了依靠教师自身的钻研和努力, 还离不开合理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如果只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游离于教学过程之外的硬件设施, 势必会影响到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提倡教师自己制作多媒体网络课件, 开展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等;鼓励教师和信息技术的专门人员合作课题研究、撰写专题论文等, 并将之纳入考核内容, 最大限度度地激起教师的热情, 活跃学校的科研氛围, 提高教学质量, 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四、总结

经济学学科性质决定了信息技术在其课程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独特不可替代的功能, 但是在具体整合过程中, 要从实效出发, 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要适时适度地利用信息技术筛选和创设信息教学资源, 针对特定的课程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融合方法, 真正做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全权控制为新型教学环境下尽量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高校教师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经济学学科性质决定了信息技术在其课程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独特不可替代的功能。文章通过对重庆五所高校近六十名经济学教师的调查, 发现信息技术与经济学课程整合在教学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信息技术,经济学,整合

参考文献

[1]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2, (4) :22.

[2]谢舒潇.高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用的困境与反思[J].现代教育技术, 2007, (4) :54-57.

[3]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2, (4) :24-28.

经济整合 篇9

一、西部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方面有必要把众多的体育需求增长点排成一个有序的系列, 根据不同区域产业优势层次进行序列化布局, 按照居民体育消费需求弹性规律和消费者偏好差别提供适销对路的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 并在体育市场调研和体育市场需求理性预测的基础上, 发展既有点位高度差异又有内在关联性的体育产业系统。既考虑了不同地区体育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 又照顾了不同地区体育消费需求的差别。另一方面, 体育需求增长支撑点的选择必须立足扩大有效供给。它要求:一是必须根据我国现有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及现有资源特点来确定发展体育产业类型;二是政府体育经济政策和体育投资必须立足体育体制创新和体育产业结构合理, 以影响和引导其他体育投资主体的投资方向。

二、制约西部体育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点的因素

1. 体育消费观念的落后。

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 消费意识和消费结构还没有根本转变。在消费结构方面, 重实用和耐用, 这是在几千年农业文明的国度里小农思想的浸润下所形成的消费观念。我国人民一贯讲勤俭持家、重视积累、长于计划、量入而出, 略有节余的消费观念。这种消费观念始终贯穿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中, 宁愿花钱在吃、穿、住、行上, 也不愿花钱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 形成了中国体育消费这一大特点。

2. 过高的体育消费品的价格。

经济学认为, 商品的价值升降对消费量的升降有直接影响, 即商品价格下降, 消费的需求增加, 商品价格上升, 消费需求降低。体育消费的客体遵循着这个基本规律。体育消费另一个价格影响因素是消费人群的增减。由于价格提升, 消费需求量减少, 可能会导致参与体育的人数降低。所以, 没有稳定体育消费价格, 很难保持消费需求量, 这对提高体育消费水平具有极大的制约作用。

3. 商业化运作水平不高。

国外体育产业的资本体系基本是由风险资本和债券市场构成的。美国由于体育产业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其资本利润率远远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 所以现在它已经完全脱离了风险资本和证券市场, 主要依赖自我积累。而西部体育文化产业除了通过市场化模式等集一部分资金外, 仍对国家的资金投入有较大的依赖性, 没有实现体育文化产业资金筹措的自我发展和良性循环。

4. 体育文化产业的潜能没有充分发挥。西部体育产业的发展

过多地注重了本体行业, 而对体育文化产业的重视开发不够;尤其对无形资产资源开发不够和对体育产业的商用经济价值挖掘不足, 如体育广告业、体育旅游业、体育娱乐业、体育博彩业等。体育文化产业的资产大多表现为无形资产, 如以生产体育最终消费品的世界级大公司多数都利用足球运动的影响力提升自己产品及公司知名度, 使足球产业成为最大的边缘产业。

三、促进西部体育文化消费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的建议

1. 大力发展经济, 提高体育消费能力。

对消费真正起作用的是收入, 收入的较大增长, 才能引发消费的较快增长, 收入的下降必然导致消费的下降。一般而言, 人们收入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得到改善与提高, 体育消费资料价格也会随着市场繁荣、产品丰富而降低或趋于合理, 并被人们所接受。因而从宏观上看, 随着我国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人们生活已基本接近“小康”, 加上体育市场又呈现出大发展的良好前景, 人们的体育消费必将出现快速发展的喜人局面。

2. 促进健康观念转变, 大力推动体育消费进程。

广大城乡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 为体育消费的不断增长提供了原动力。现代化社会的激烈竞争使人们感到了身体健康的重要。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投资, 越来越钟情于体育活动。这种新的健康理念即是社会进步、时代变迁的反映, 也是推动体育消费发展的社会条件。我们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 大力宣传新的健康观、新的生活质量观、新的生活方式观, 为体育消费推波助澜。3.政府加强调控, 稳定体育消费市场

政府制定政策通过两方面对体育文化产业价格形成影响, 一是直接影响, 二是间接影响。直接影响主要通过国家对体育文化产品价格直接管理, 即直接定价来实现, 抑制乱涨价, 监督价格的执行。间接影响表现在政府对体育文化建投入加大, 减少相关税收, 提高服务范围, 会有效扼制价格上涨。然而, 政府的间接影响也会带来负面效应, 可能会减弱多元投资的积极性。但是, 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总会使在价格稳定条件下的多元投资局面形成。

西部体育文化资源, 具有不可移置于、不可再生, 惟一和多元多样化的特点。如此众多的体育旅游资源共存于同一地区, 在世界体育旅游资源史上也是罕见的。只有以体育旅游优势资源为基础, 走网络化、集团化规模经营之路, 开发培育出西北地区体育旅游国家级以至世界级的名牌产品, 选择科学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扩大西北地区体育旅游产品的知名度, 以优势名牌产品为龙头, 带动整个西北地区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 使西北地区的体育旅游产业成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陈福义等:中国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3

经济整合 篇10

一、科学发展需要经济利益整合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财富的创造和增长,同样也离不开财富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实现财富增长的最大化,需要把蛋糕做大,这是效率;实现财富分配的均衡化,需要把蛋糕切好,这是公平。效率与公平两个基本原则能否有机统一,是衡量社会利益关系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准,也是衡定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准。科学发展观的最明显特征和最强烈要求是社会利益相得益彰,因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首先需要整合协调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种利益关系。而在各种利益关系中,经济利益是“本源性”问题,其他问题常常由此派生,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对于目前正处在经济发展上升时期的中国来讲,首要的是经济发展问题。同时不能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分配上的公平,特别是在具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条件后,要追求科学发展,就更应该把社会上存在的公平失衡问题给予较好的解决。

改革开放之初,为了打破平均主义的“大锅饭”,邓小平代表党和政府提出了“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战略思想。这个被后人誉为“撬动地球的支点”的“大政策”,加之后来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利益分配原则,逐步突破了传统的生产关系,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催生了市场竞争,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利益分配差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适当贫富差距是正常的,没有差距就没有动力。但随着改革向纵深发展,我国贫富差距幅度拉大,速度加快,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部门差距、城市之间和农村之间的差距都有持续扩大的趋势,发展态势呈现严重不平衡、不协调。这种利益多元化局面导致各种经济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矛盾和冲突逐渐增多,并引发了一系列不利于社会正常秩序建立和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终极指向是:促进生产力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使之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从而增进社会和谐,更好的建设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首先是公平正义的社会,讲公平正义,就是要妥善处理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不仅仅表现为财富占有的人际公平、资源共享的代际公平和机会均等的区际公平,而是整个发展的公平体系。可以说,有效整合经济利益关系,是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点和根本。

二、当前经济利益矛盾的主要体现

从国际经验看,人均1,000美元到3,000美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我国目前就处在这一阶段。如果认识清醒,政策妥当,可以保持社会稳定,加快发展;如果认识不清,政策失误,会使经济社会停滞不前。当前,我国面临的利益矛盾主要体现在:

(一)经济结构不合理。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一是经济增长中“三高一低”的现象还相当严重。近些年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直延续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劣根性,使得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特别突出,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约束,也是资源代际分配不公的表现。二是城乡二元结构阻碍城乡协调发展。我国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严重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的有序转移及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配置,使得城镇化进程减缓、城乡协调发展受阻。三是城镇就业总量供求矛盾突出。过度膨胀的人口规模一方面在城镇形成庞大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在农村造成大量富余劳动力需要向城镇转移,就业压力非常大。另外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企业改制和入世后的国际市场竞争,一些传统行业出现大量失业人员,再就业矛盾较为突出。四是工业化进程加快,但投资结构不合理,导致产业结构趋同、增长方式粗放、低水平扩张、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出现。

(二)分配关系未理顺。

从分配方面看,主要是收入分配的差距拉大:一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经济的繁荣,城乡居民都享受到了这种繁荣,收入都有大幅度提高。但是,从整体上看,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如果考虑到城乡社会福利方面等因素,农民纯收入扣除不可支配部分,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将高达十倍左右。伴随着收入差距扩大的同时,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和消费水平的差距也很明显。二是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拉大。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最发达的东部省份是最落后的西部省份的5倍还多。三是行业之间收入拉大。如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即使同一行业,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如不同地区的公务员收入差距也在拉大。四是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拉大。据有关统计,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财产总额占居民全部财产的比重为50%;而收入最低的10%的家庭财产总额占居民全部财产的比重仅为1%;储蓄存款中的50%为10%的人群所拥有。

(三)三农问题仍严重。

中国最为主要的贫富差距还是出现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所以“三农”问题应该是利益分化问题中的最强音。农业是弱质产业,比较利益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利益倾向会导致农业投入的严重不足。财政政策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手段,加大农业投资,对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有长期影响。根据国民经济对农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对农业投资占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应不断增加,而事实上,我国财政、金融制度一直过度向城市倾斜,对农村投入相对太少,农业财政支出远远低于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银行对农业的投入也严重不足,国家银行贷款总余额中,农业贷款比例很小,这其中又有相当比例属于流通性贷款,生产性贷款并不多,造成农村资金长期出于“贫血”状态。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政府的农业投入政策,而我国财政支农资金还缺乏一个稳定的、长效的内在增长机制。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缺乏,生态环境的破坏、财政扶贫的缺位、农民生产技能的教育和培训等无不需要财政加大支出。

(四)公共资源不均衡。

公共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农村贫困人口和失地农民、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贫困居民、老年人口等社会弱势群体的问题突出,具体表现在:一是教育方面,全社会教育资源的分配是“厚城薄乡”,投资在城市的约为3/4,而投在农村的不到1/4。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的结果是农村学生辍学率较高,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远远低于城市。一些地方辍学率远远高于国家3%的控制标准,个别地方实际辍学率高达40%左右。不但教学条件差,而且考大学也受到极不公正的待遇。同样的高考分数,农村学生可能难以达到建档分数线,而大城市的学生却能上很好的大学。二是在医疗卫生方面,我国公共医疗资源短缺,只占世界的4%,但这4%之中的80%是在城市,农村就很少了。缺医少药的结果使得很多农村居民只能小病忍、大病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情况有了好转,但看病贵、看病难仍普遍存在。三是社会保障方面,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分为城市和农村两个板块,国家社保工作的重心在城市,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已初具规模,而在农村还很欠缺。农村居民长期被排斥在社会保障之外,没有基本的医疗、养老保险、劳动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等国家给予城市居民的福利,很少享受社会保障制度带来的好处,难以应对人生及市场经济的风险因素。农村居民的经济利益本来就很脆弱,一旦遇到变故,极容易返贫。这也是城乡经济利益矛盾的重要表现。

三、有效整合经济利益,真正实践科学发展

社会如同行进中的巨轮,掌舵者要使巨轮内部各个部分都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要应对激流、险滩,求稳的同时还要求进,这是一种艺术。利益整合,实际上就是掌舵艺术,要运筹得当,兼顾各方,维持稳定与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公平诉求,也是衡量科学发展的宏观表征之一。要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充分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综合解决经济利益协调发展问题,构建利益整合机制,真正实践科学发展。

(一)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的调整要着力推进以下几项改革:首先要深化市场、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等改革,从体制上解决产业结构趋同、增长方式粗放、低水平扩张等问题,以市场导向为主,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能力,形成规模效益。其次要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有序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引导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配置,加快城镇化进程;探索建立农村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均衡科教文卫等公共资源在城乡间的分配,打破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明显差异的生活待遇模式,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再次,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付,把投资重点转向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农民技能教育培训等方面,为城乡居民提供追求自身发展的同等机会和条件。

(二)进一步完善税收机制。

要通过完善收入再分配制度,充分利用税收这一手段,弥补初次分配未能兼顾公平的缺陷,使再分配尽量体现公平。要建立有效的个人收入调节制度,利用税收政策,调节高收入者。主要举措是实行累进所得税制度,通过一定的所得税起征点和起征点上的累进征收率,对不同水平的高收入群体征收赋税,以缓解收入差距扩大及其引起的社会矛盾,为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开征遗产税、赠与税及一些新的消费税种。

(三)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这是调节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渠道。要建立和完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政策调整和制度的实施,确保社会保障向低收入和困难群体倾斜,突出解决失业、医疗、养老保障问题,加大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投入,保证保障性收入到位。制定和出台相关法规政策时,要充分考虑给低收入群体带来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找准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和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利益的平衡点,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缓解因收入差距过分悬殊而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四)进一步开通社会流动渠道。

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要形成相对均衡的利益分配格局,其中具有两个层次的的要求:一是相对均衡的利益分配结构;二是与利益分配结构相一致的、合理的社会成员结构,而合理的社会成员结构是由畅通的社会流动形成的。所谓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某一种社会地位转移到另一种社会地位的现象。在一个既定的社会阶层结构里,如果转移流动的方向是由较低社会地位流动到较高社会地位,称为上升流动,反之,则称为下降流动,这两种流动统称为垂直流动。有些社会成员从一种职业转移到了另一种职业,但其收入、声望、社会地位却基本相同,是在同一水平线上流动,则称之为水平流动。

根据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在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不断提高中等阶层的比重,造就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合理的社会结构,是一条比较好的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中国目前的社会结构是呈两极分化的“葫芦型”,这种结构是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的,必须借助社会流动来提高低收入者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中等收入者为大多数的“中间大,两头小”社会成员结构,以把利益分化、利益差别控制在适度范围。考察当前中国的社会流动渠道,应该说还不是很畅通,计划经济时代留下来的一些制度性障碍(如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仍在阻碍着人们向上流动以获得更高社会地位,社会流动模式呈现出新老社会流动机制并存的两重性特点。也就是说,公正合理的现代化社会流动机制尚未形成。因此要开辟不同社会阶层社会流动的合理通道,尤其是向上流动的通道,使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实现良性、公正、合理的互动,最终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合理的社会成员结构。

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两大支柱,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诉求和终极所指。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就是要妥善协调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和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逐步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手段,以人际公平、代际公平、区际公平为主要目的的社会公平体系,使改革发展的成果现在恩泽全体人民,长远惠及千秋万代,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诉求之一是公平,而维护公平的首要任务是合理调整不同利益关系,构建利益整合机制。针对目前经济社会中存在的主要利益矛盾,应当多措并举,综合解决利益协调发展问题,真正使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经济整合 篇11

关键词:文化——经济;现代管理;管理制度;管理者;管理环境

(一)

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仍是文化经济分离,条块分割,这样的管理体制是远不能适应文化经济日益一体化的现代化生态管理要求的。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中,文化与经济是人为分离的,文化、经济作为不同职能分属不同的职能部门,执行经济职能的经济部门与具有文化功能和文化管理职能的文化部门、意识形态部门是各司其职、各行其是,文化与经济之间相互分离,缺乏应有的相互影响力和支撑力。现行的管理体制客观上形成了管理经济的缺文化内涵,管理文化的少经济意识的偏颇缺失现象。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市场经济的新体制的确立已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体制的弊端,但传统因素的惯性和人们思维上的定势使得传统体制的弊端在现行管理体制中仍有相当大的影响,这种管理体制的最大弊端是不利于资源的流动和合理配置,导致了区域间、部门间文化经济资源的静态分布和横向流动的隔离状态,严重地障碍着现代文化经济的协调运行和管理资源综合功能的发挥。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的管理体制是阻碍现代管理功能的发挥,造成管理效率低下,社会失缺竞争动力的主要原因。

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应是有机的、生态的。这样的管理体制的生成是一个择优的动态过程,需要我们摒弃文化经济离分的传统,按照文化经济相互关联、综合一体的思维去划分和设置职能部门、管理组织和机构,按照有利于管理功能、文化经济综合功能充分发挥的原则构建有机生态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借鉴成功的管理经验来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地研究文化经济的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态度和创造性的思维,扬弃传统、吸纳经验、开拓创新,并在管理的实践中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完善。

(二)

人是主体。人是文化的主体、经济的主体,也是管理的主体。现代化的生态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关键要有相应的管理者来创造和实践。高素质的现代化管理者,除了必须具备超前的思维、丰富的知识、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很强的创新精神与能力、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踏踏实实的作风外,很重要的是:作为管理者特别是宏观管理决策者,要具备文化经济一体化运作的生态管理知识素养;作为管理决策层的领导成员应有高层次的文化素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方面高复合素质管理人才的奇缺和管理层成员知识结构不丰厚、不合理是当前管理体制创新的瓶颈因素。

管理者的文化——经济一体化的现代管理意识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也不能仅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就能获得,管理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学,管理知识、经验和能力都是要通过管理者在社会管理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接受教育和文化环境熏陶才能形成的,在市场经济的管理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的具有现代文化经济一体化生态管理意识和能力的管理者,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面对全新的管理理念,现代化的高素质管理者在实践中,首先,应力求在现代化管理目标与目标管理中体现文化经济一体化的生态整合。管理目标对于管理决策与实践具有明确方向、凝聚人心以及提供绩效标准和激励因素等基础性作用。因此,确定文化经济协调发展的管理目标,并实施这一目标管理至关重要。在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管理目标中均须内在地包涵文化经济的内容与要求,并将其贯穿于目标管理的全过程,发挥强有力的导向作用。其次,依据目标制定文化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规划,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考核,确保目标的全面实现。第三,依据目标确定文化经济有机结合的管理组织,明确其保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职责。第四,依据目标形成文化经济一体化的激励机制,这是实施管理的重要方式。在现代化的生态管理中,激励目标应充分体现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结合的心理预期,同时,激励方法和手段应充分体现物质利益驱动与精神激励推动的合力作用,要体现富有成就感的积极上进的价值取向而不是误导为对金钱、财富的拜物教式的追求。

(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管理环境特别是宏观管理环境对管理实践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作用:

1. 营造舆论环境,形成观念导向。在现代社会里,信息传输、舆论媒体有迅捷广泛的形成社会影响的功能,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和舆论工具为文化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和文化经济生态管理时代的到来作舆论准备,为现代生态管理理念的普及和推广提供舆论支持,通过营造强烈的舆论氛围,推动管理思想和理念的更新;确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注重对人的激励,重视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化民主管理思想,树立系统管理理念,建立文化经济生态管理理论体系,使文化经济一体化的生态管理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被人们普遍接受;在通过社会舆论导向培育典型、推广经验的同时,充分发挥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监督作用,形成健康、文明的文化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2. 营造政策环境,形成政策导向。国家的制度安排,政策、法律法规和法制建设,发展战略规划等都是作用于现代管理实践的宏观环境因素。国家政府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的制定,要考虑顺应和推进文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在现阶段,产业、经济政策应向文化产业倾斜,因势利导,给予这个大有希望的新兴产业以政策支持;应制定相应改革政策和措施,鼓励和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和扶植文化产业发展,为文化产业生长成新世纪的支柱产业、为文化——经济一体化运作提供政策保障。要积极建立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为文化——经济一体化的产业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投资环境,增强其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政府部门通过行政和政策措施来影响和调控文化产业的布局、结构和发展方向,通过强化政策法规的导向、协调、监督和规范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的功能与作用,加强对文化产业的宏观管理,以规范和引导文化产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与此同时,政府要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和政策扶持,使文化事业的繁荣与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相适应,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适应。 3. 建立评估体系,形成价值导向。社会发展的评估体系和价值评判标准对管理实践起着直接的导向调控作用。在今天的现代化进程中,积极探索建立现代文化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建立现代化的指标评估体系要具有动态的宏观广泛性。现代化是一个过程,它不仅仅改变着社会物质生产方式,而且改变社会精神生产方式,改变着整个社会结构,改变着人们的社会关系、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现代化是革命的过程,复杂的过程,系统的过程,全球的过程,长期的过程,有阶段的同质化的过程,不可逆转的过程,进步的过程。

现代化的指标评估体系应体现全面发展观,体现文化经济的协调发展、当代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在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评估指标中,不能仅以人均GDP的数量增长来衡量,要以包括经济增长在内的社会结构、人民生活、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治安秩序等社会综合指标来衡量。评估体系既要反映人的物质生活需求满足程度,又要反映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满足程度;既要有社会物质生活质量指标,又要有相应的社会文化生活质量指标;既要有物质消费统计,也要有相应的文化消费统计;既要考虑到当代人的生存与发展,又要顾及未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利益。

现代化的指标评估体系应体现定性与定量的统一,质量与数量的统一。文化经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指标体系,在反映文化发展的精神生产消费、文化事业发展与人的文化生活、精神世界、文化要素增长等方面时,往往难以科学的量化,为防止出现经济量化指标的泛化,对一些难以量化的指标项目,可作定性描述、动态反映。对文化经济一体化的综合指标要体观质与量的统一。

对于管理者素质、能力绩效的评估,须体现对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完整把握,体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体现文化经济生态整合的导向性,防止和克服经济指标至上、文化建设指标缺失弱化的倾向。对宏观管理决策者素质能力的考评,尤其要注重其管理实践中对文化经济协调发展的驾驭、调控和组织实施绩效。

(四)

管理的过程应是以人为本的技术过程和人文过程的统一。管理中的以人为本的技术过程就是借鉴当今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组织方式,提高人的积极性、创造力,发掘人的潜能,提高工作效能与效益的过程。管理中的以人为本的人文过程,就是塑造管理精神和管理理念的过程。管理精神或管理理念是微观管理的灵魂。管理精神是管理群体在管理过程中,由管理者倡导,管理群体普遍认同和自觉实践的团队精神和主导意识,是管理群体的优良传统、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工作作风的集中体现,是凝聚群体成员、推动群体发展的精神力量。它是体现管理群体特色的一种个性精神、主导精神,是全体成员信念和价值观念的集中反映,是管理群体的带有很大实践性的文化,可以在管理群体的管理实践中内化为现实力量。优秀的管理精神是一个管理群体对管理目标的向往和追求所形成的崇高思想境界的集中体现,是管理群体发展和思想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奋发向上的管理精神可以激励管理群体的全体成员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诚团结、忘我工作;可以提高管理群体的整体素质,增强其凝聚力,促进这个群体的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管理精神在贯彻到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内化为群体全体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时,精神就转变为物质,转变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参考文献:

1.佘正荣.生态智慧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2.樊浩.中国伦理精神的现代建构.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博士生、连云港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当前经济条件下谈整合资源做营销 篇12

关键词:资源的分类,资源整合,营销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营销者面对的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要思考消费者需要什么, 用什么方法来战胜竞争对手。营销人员要做资源整合高手。张瑞敏 (海尔集团董事长) 说:“你手上有了别人想要的资源, 你就可以调动、利用、支配 (整合) 别人的资源。”资源运作是资源整合的基础。

一、资源的分类

(一)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利用的自然条件 (自然环境要素) 。通常包括矿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与生物资源等。

(二) 社会资源包括政府资源

社会资源是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 人类通过自身劳动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所提供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统称。社会资源的范围十分广泛, 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 主要是指构成社会生产力要素的劳动力资源、教育资源、资本资源、科技资源等非实物形态的资源。

政府资源是支持企业发展的重要社会资源。北京汇源果汁集团是北京顺义区政府的纳税大户。2001年3月, 德隆的嫡系部队——新疆屯河拿出5.1亿元, 组建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时声称, 要用3至5年的时间, 将北京汇源建成国内乃至世界最大的果蔬饮料企业。仅仅过去两年, 新疆屯河就欲将北京汇源股份转让。汇源果汁集团朱新礼董事长当时想短期内集齐这些钱很困难, 就求助了顺义区政府顺利买下这些股权, 保全了汇源果汁集团。所以政府资源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有力保障。

(三) 客户资源

客户资源是指企业集群可以更好锁定和开拓目标客户, 通过建立专业、细分、通畅的群内交易渠道, 更好地获得客户需求, 把握市场变化。很明显, 企业集群的客户资源可以更好地增加其市场竞争优势。

(四) 行业内存量资源

所有闲置的、没有发挥或者没有完全发挥生产效率的生产要素就是存量;研究和利用存量生产要素、优化配置资源的经济就是存量经济。资源类的资产包括经营资产、非经营资产、行政资产。

了解了资源的种类, 我们要把这些资源有效地进行整合加以利用, 这就是资源运作。资源运作是资源整合的基础。

二、资源运作

(一) 资源运作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给企业带来最大的方便, 就是能够将分散在全球的资源集中起来, 创造非凡的市场业绩。企业生存管理专家、企业未来生存管理思想创立者邓正红先生认为, “企业整合全球资源有两层解读:第一层是直接的资源整合, 就是企业用有形的产品或其他物质资源来和社会直接对接, 如果这种有形对接获得成功, 则表现为该企业具有强大的硬实力;第二层是间接的资源整合, 就是企业用无形的理念和社会间接对接, 如果这种无形对接获得成功, 则决定了该企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也就是企业软实力与硬实力捏合形成的核心生存力。”

(二) 资源整合的形式——水平战略

满足同一类顾客不同需要的企业彼此之间的战略联盟就是水平战略, 它是资源整合的重要形式。例如美容业的资源整合, 开在社区的美容院, 一个消费者她有美容需求的同时也需要接受其他项目的服务, 如洗车服务、干洗衣服、去超市购物、健身等等, 那么提供这些服务的商家就可以联手经营。这家美容院的顾客就可以享受到其他商家的VIP特权, 那么这家美容院整合了这区域范围内的这些商家, 那么其他美容院就没有机会对这些商家进行再整合。

今天, “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高的价值”已经成为企业获得成功的最新模式。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已经从以“大”吃“小”的时代发展到如今以“快”吃“慢”。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 对企业而言, 快速响应用户需求或针对市场大环境的创新性变化, 已经成为企业生存的前提。无论哪一行业, 只有做到市场的NO.1, 才能健康地生存下去, 而速度的前提是你是否拥有这种能力。基于行业的特殊性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亚信确定了“集中资源, 专注核心业务”的战略, 契合快速反应机制, 力主创新, 巩固行业优势。亚信的电信软件业务近几年获得了快速而稳健的增长, 已成为这个市场的最大供应商, 销售额达到10亿人民币, 亚信目前在市场占有30%的市场份额。“专注核心业务”的发展战略正是亚信能够把握需求、快速反应的关键。

未来的企业不一定看你占有多少资源, 最主要是看你整合资源的能力。资源整合就是在战略思维的层面上系统论的思维方式, 就是要通过组织和协调, 把企业内部彼此相关但却彼此分离的职能、把企业外部既参与共同的使命又拥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合作伙伴整合成一个为客户服务的系统, 取得1+1大于2的效果。整合营销是一场革命, 它意味着变革。不论变革如何来临, 我们都要清楚地认识到整合营销就是忘掉产品, 考虑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求;忘掉定价, 考虑消费者为满足其需求愿意付出多少;忘掉渠道, 考虑如何让消费者方便;忘掉促销, 考虑如何同消费者进行双向沟通。

参考文献

[1]吴建安.市场营销学 (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李传涛.观察通信产业报.

上一篇:正确利用多媒体教学下一篇:员工关系管理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