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性

2024-05-12

整合性(共11篇)

整合性 篇1

摘要:科学的本质是探究, 学生的学习需要探究, 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更需要探究。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 接受性学习显然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在新知识、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中, 时时探究, 事事探究, 是不可能的, 也是不必要的。应当以接受性学习为基本条件再进行一系列适当的探究性学习, 才能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通过对两种学习方式的有效整合, 让学生的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得到进一步的优化;让课堂最大限度地利用;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获得知识和能力。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接受性学习,整合,知识,能力

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才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不同时期的教育观有着不同的看法。从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 学习方式应该是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教育要求的一种体现。不同时期, 不同教学目标与之对着不同的学习方式, 因此教师在传授不同的教学内容时, 课堂上也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

一、对两种学习方式的分析

一方面, 接受性学习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课本上基本知识, 能给学生的学习成绩带来显著的提高。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方式都是以接受性学习为主, 而且它仍然是现今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我们在批判它的弊端的同时, 也应该看到它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合理性与实用性。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大多是人们长期积累与总结的文化结晶, 若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完这些知识, 并经历所有的研究过程那是不可能的。同时探究性学习也需要以接受性学习为基础, 不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而进行的探究性学习肯定难以开展, 就算勉强展开也难以取得实效。

另一方面, 探究性学习则能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同时也能享受自主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 接受性学习已经很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 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探究性学习是初中数学课程中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它有助于学生理解某些数学定理与结论产生的原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智力发展与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实施适当的探究性学习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求知欲, 能促使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深化与掌握, 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迁移。

二、两种学习方式整合要考虑的要素

1.整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阶段

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 让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在合适的时机合理运用。刚上初中一年级的学生, 因为还保留着小学学习的习惯, 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往往还是比较片面的, 形象的, 直接的, 很多知识都需要教师的详细讲解与系统梳理, 所以他们的学习方式主要还是以接受性学习为主。尤其是在人教版数学七年级第一章《有理数》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的学习中, 由于负数的引入, 使得数的范围变广了, 学生对数的概念有了一定改变, 在运算的过程中一时间难以适应, 定理、公式会容易混淆导致计算出错, 因此教师在讲授这两章的内容时最好以例题为切入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题格式的规范化, 引导学生以接受性学习为主探究性学习为辅更符合他们的认识特点。

随着教学内容的改变和学生年龄的增长, 课堂上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探究性学习的比例可以逐步增多。如在人教版七年级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学习中, 由于这两章书是以几何内容为主, 虽然每个章节的知识点不多, 但是图形的可变性较大。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等方式来对知识有初步的认识, 然后用较短的时间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归纳与总结, 最后设置一些图形变式题, 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 从而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整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 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课堂上教师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 而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总是存在的。尤其是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时候, 都会发现一个共同的问题:优生通常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这部分学生的收获相对较大;而后进生通常因知识和能力的限制, 导致对探究的问题理解不够透彻或根本不明白, 因此他们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都可能是比较迷惑和被动的。针对这样的情况,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第一, 对后进生多给予关照和鼓励。后进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坏孩子”, 更不是智商低下的“低能儿”。他们好比是缺乏营养的谷物, 带着瑕疵污垢的玉石, 课堂上适时地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鼓励可以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激发学习的潜力, 他们也一样可以发光发亮。

第二, 调整探究内容的难度和梯度。设计的探究内容尽量是由浅到深有序增加和多环节小梯度变式的形式, 使得绝大部分的后进生也能轻松入门并能同步跟上。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分式》第二节的第3课时———分式的加减运算。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跟小学的分数运算法则基本相同, 只是把“分数”的词改成了“分式”。

第三, 调整探究的时长。课堂上不是说探究的时间越长就越好, 相反把过多的时间用在探究性学习上, 会导致课堂效率降低, 某些较为复杂、难懂的知识必需先用一定的时间来进行接受性学习, 让学生充分掌握必须的基础要点, 然后再进行适当的探究性学习。只有这样课堂的学习效率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同时这也是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有效整合的一部分。

3.整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先明确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定义和两者之间的关系, 再对教材进行研读、分析, 把初中数学教材内容进行分类, 初步整理出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对应运用两种学习方式侧重点的调整。

第一, 一些较为简单、既定的知识采用接受性的学习方式更为合适。如有理数的运算, 二次根式的运算以及一些概念性的术语、符号等。这些已经由前人指定了定义用不着太多的精力进行探究, 学生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

第二, 一些公式、定理的推导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更为合适。如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勾股定理的证明,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函数图像的性质等。这些内容在探究的过程中可操作性较强,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对比、归纳得出结论。学生通过探究所获取的知识, 在理解、记忆等方面都比教师讲授的要深刻得多。

第三, 一些具有较高难度和可变性强的知识应先接受后探究更为合适。如分式方程的应用,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圆的切线证明以及一些综合性思考题的思路分析等。这些内容不容易被学生所理解, 如果直接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那么会让他们对知识产生模糊甚至混乱, 从而影响学习质量。如果教师先采取示范讲解的接受性学习方式, 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和步骤去解题, 体验正确的思考方法, 从模仿中初步感悟知识的核心, 再让学生重新去体会、探究, 就能让学生找到明确的思考方向, 少走很多无谓的弯路, 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课堂上没有绝对的探究性学习或接受性学习。在实际的学习环境中, 这两种学习方式应该是同时存在, 相互交替、融合的, 在接受中有研究, 在研究中有接受。无论是探究性学习还是接受性学习都是学生学习所必需的。我们在积极营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 应该不断地克服两种学习方式的弊端, 发挥其优势, 扬长避短, 让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巧妙结合, 合理运用。

参考文献

[1]李军.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13 (10) :23-23.

[2]赵国强.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J].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4 (10) :51-51.

整合性 篇2

一、激发学生兴趣,萌发探究思维

掌握初中自然科学中的基本原理,会应用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创新设计与研究简单的实验思路设计,使学生在经过独立思考、调查研究、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做出大胆假设以及推理论证、共同完成设计方案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等。这也是“探究性学习”在实验教学中的体现。如,我们在教学中通过“白纸显字”这个有趣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第一张白纸上用氢氧化钠溶液写上几个字“神奇的自然”,在第二张纸上用淀粉溶液写上几个字“实验教学”,在第三张纸上用稀硫酸写上几个字“探究性学习”。等它们干后不显出字,就在第一张纸上洒上酚酞溶液,立即显出红字“神奇的自然”,在第二张纸上洒上碘溶液,这时立即显出兰字“实验教学”,在第三张纸上用酒精灯烤一下,即出现黑色字“探究性学习”等。

二、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开展探究式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现行教材中演示实验大多数为验证性实验,学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不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若将其改为探索性实验,其效果将会更好。

如,在教初一《科学》课中的熔化与凝固时,以前教师通常做固体熔化实验,采用演示实验,然后直接验证陈述。现在我们把它改为学生分组实验放在实验室上,给学生两组松香和硫带硫酸钠的熔化装置,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加热,看温度计、看时间、读数、记录,然后根据所作的记录作图像。由学生亲自观察、读数、记录、作图,从图像中得出晶体与非晶体的特点,让学生归纳晶体与非晶体的共同点与异同点及它们的定义。这样让学生自主参与探究,使学生更认真,课堂气氛更佳。

三、设计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探究式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而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主要不是依靠教师的强制灌输与培养,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通过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身体验而获得的。

提出问题:探究Fe、Mg、Al、Cu几种金属的活动顺序。

根据已掌握的知识,提出了如下两套实验方案。

【方案一】与酸反应的速度快慢

探究过程

1.提出假设。金属越活泼,越容易失去电子生成阳离子,而使酸中的H+被还原成H2,则与酸反应越剧烈。

2.验证假设。用四支试管各取相同浓度、相同质量的稀硫酸,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Fe、Al、Mg、Cu四种金属,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见表1。

3.分析结论。镁表面产生气泡速度最快,铝次之,铁生成气泡的速度缓慢,铜表面无气体生成,可见这四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是:Mg>Al>Fe>Cu。

【方案二】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

Mg、Al在常温下极易被氧化生成一层致密坚固的氧化膜,从而使金属表面失去光泽,常温下,在干燥的空气里,Fe不易跟氧气起反应,Cu很稳定。

镁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2Mg+O2=┑闳=2MgO。铝箔在纯净的氧气中能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放出大量的热;铝在空气中,在高温下,可发生这样的反应:4Al+3O2==2Al2O3。铁丝在纯净的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3Fe+2O2=┑闳=Fe3O4。把铜丝放在酒精灯上灼烧,铜丝表面变黑。

可见这四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是Mg>Al>Fe>Cu。

通过以上的结论解释:,由于Mg、Al、Fe、Cu核外电子排布不同,最外层电子数不同,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关,跟最外层电子数目有关。

应用结论,让学生设计湿法冶铜Fe+CuSO4==FeSO4+Cu

通过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唤起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四、开设课外实验小组,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

探究大多需要实践,实践就必须有时间和空间。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主和自由的去探究。在实验室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提出许多方案,并按方案去验证。这样使学生学习变得更有激情,更有效率。实验室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他们一有问题就到实验室去验证,去探究,大大的调动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如在探究浓硫酸的吸水性实验时,让学生提出实验方案,自己动手操作。

【方案一】把一瓶已知质量的浓硫酸开口置于潮湿的环境中一个星期后,测其质量的变化,若变大,则表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方案二】往广口瓶中注入半瓶浓硫酸,把燃烧匙根据所需的长度折断,插到软胶塞的内侧,在燃烧匙上放一些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塞紧软胶塞,使其悬放在浓硫酸液面上方,静置约5分钟后,可见蓝色硫酸铜表面有白色斑点出现,随着时间的延续,白点越来越大,再放置两三天,蓝色硫酸铜晶体会全部变成白色粉末。说明浓硫酸吸收蓝色硫酸铜晶体中的结晶水而变为白色无水硫酸铜。

五、利用多媒体手段,以增强动感效果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

把微观问题宏观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原因,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实验教学的优化。例如,几种金属在酸中的反应。将金属放在培养皿上置于投影仪下,倒入酸能清楚地看到反应的各种现象及速度的快慢,从而判断金属的活动顺序,将钠与水的反应放在实物投影仪下进行也能清楚地观察到金属钠在旋转而变得越来越小,溶液变红,有气体产生等现象。对于实验时间太长、污染严重、危险性大、药品缺乏等不可能让学生做的实验,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六、结语

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由于探究性学习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课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是对教师课堂调控能力的考验,同时教师的备课与上课也是自身学习、探索和提升的过程。探究性学习与实验教学的整合实际上是通过教与学传统方式的改变,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教与学的重心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上,使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性学习。

学术期刊整合性服务研究 篇3

【关键词】碎片化传播;细分;整合

【作者单位】王欢,《湖北警官学院学报》编辑部。

“碎片化”(fragmentation)一词原意指完整的物体破碎为零散的部分,20世纪80年代末常见于“后现代主义”研究文献之中,近年来被运用于政治、技术和社会学领域[1]。传统学术期刊秉持的内容为王办刊理念在碎片化传播语境中不复存在,学术期刊所具备的传播学术成果、推动学术研究等功能应在凸显内容优势的同时放大服务优势。“始终注重内容建设,不断完善服务质量才是学术期刊奉行不悖的传播理念”[2]。那么,整合学术资源,重组期刊结构并提升服务水平,是传统学术期刊在碎片化传播中胜出的关键。

“整合性服务”的概念源于公共管理领域,是一种“为了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进行公共服务模式的创新”。本文将此概念引入传播领域,借此说明未来学术期刊的服务模式。就学术期刊而言,整合性服务应当是一种新、旧媒体部门以及编校、市场部门之间的协同服务,是一种以研究者为中心的全程服务,是一种立足于数字化手段和信息化平台的综合服务。为此,学术期刊需要以学术服务为导向,以研究需求为本位,以网络为载体,彻底改革现有的经营管理模式,实现传播功能的重组与升级。

一、数据开发精准化

在大数据时代,学术研究不断走向融合,学术信息呈爆炸式增长,“数据的出版、存储、解析、交换和再利用成为解决科学问题的关键”[3]。学术信息将以研究数据的形式展现,而学术信息的发布也将实现数据和文献的充分融合。相应的,学术期刊(出版)将围绕数据与文献的“可获取性、可发现性、可解析性、可重用性、可引用性、可管理性和长期保存性”展开,从数字化过渡到數据化。这就需要具有基本的“对以‘学术期刊’为中心的数据辨识能力”,进而“对数据进行诠释、组织与整理”,并“有意识地积累数据,提取数据,拓展数据,实现数据的推广与应用”[4]。

1.盘活现有数据

学术期刊作为内容提供商,论文质量是其竞争优势。单种学术期刊应投入人力和精力整理纸质过刊,使之全部数据化,在此过程中,整理人员应注重学术信息的连续性和科学研究的延续性,细分纸质过刊内容,以提炼特色数据和关联数据,结合学术研究发展脉络和时代进步轨迹制作系列学术专题。在此基础上,多种学术期刊可基于共同的作者群和读者群开展集约化、规模化的数据整理工作,结合特色栏目和期刊品牌建设各类特色数据库,完成关联文献的收集和录入。通过现有数据的整合和归类,研究人员可以运用多种检索手段查全、查准所需数据,获知学术研究动态。

2.回溯研究数据

学术期刊绝不仅仅是研究成果的展示平台,还应“由科研成果回溯科研背景数据、过程数据和成果数据等,从科学研究源头增加传统学术出版链的长度”[5]。具体而言,一方面,学术期刊可通过背景、材料、手段和方法的介绍全方位展示科学研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另一方面,学术期刊在持续关注科研过程和深度挖掘科研数据的同时,可敏锐感知科研活动趋势,发现专题策划思路,为其他研究者提供研究方向和参考。为此,学术期刊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和数字化手段,结合用户需求和研究重点,立体综合展示科研行为和相关活动并将之全部数据化,以揭示学术活动的连续性和学术传播的全面性。

3.链接异构数据

“异构数据源是指网络中各计算机节点中不同来源、格式、特点以及访问方式的数据集合。”[6]这些异构数据可以是相关学术研究趋势、政策、经验和成果等的介绍及相关专业、行业、部门和领域的数据;也可以是其他机构、部门和领域现有的已经发布的数据,还可以是学术期刊基于自建网站、数据库、微博、微信后台或加入的数据库、期刊群的后台统计生成的数据。学术期刊在开展学术服务时要注重在逻辑上或物理上有机汇集各类异构数据,将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结合起来,实现数据融合和共享;要善于使用外部数据,帮助研究者发掘选题,提高研究质量,提升应用效果。

4.科学管理数据

在数据体量达到一定程度,实现数据资产原始积累之后,学术期刊需要对相关大数据进行系统管理和有效处理,才能真正重组学术资源和期刊结构,形成新的传播格局。一是要集成使用。对作者,学术期刊应为其提出研究素材和学界趋势,提供发布平台和推广渠道,评估学术贡献与认定学术成就。二是要准确送达。对读者,学术期刊结合其信息和活动轨迹可综合判断受众需求,从而准确推送所需信息,提供个性定制服务,调整刊物栏目重点,梳理期刊品牌形象。三是要多次加工。对上述数据,学术期刊应做到单一资源多次加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数据内容,以丰富数据界面,供不同渠道发布和不同受众订阅。

二、传播平台立体化

媒体是科学传播的主渠道之一,但学术期刊在其中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7]。慢速、单向交流方式所依托的有限传播技术使传统学术期刊的传播平台呈现扁平化和单线性特点,不能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提供的各类通信工具和移动途径,学术期刊应构建立体化、多维度的传播平台,便于学术期刊、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8]。该综合传播平台的功能为,在学术期刊与作者之间,学术期刊可以即时跟进研究进度,作者可以随时发布研究成果;在学术期刊与读者之间,学术期刊可以有针对性地推送信息,获取反馈,读者可以及时、准确地检索所需信息;在作者与读者之间,二者可以深度交流,互相评论,甚至共同研究。而从受众(作者和读者)和传播者(学术期刊)的角度而言,该综合传播平台旨在实现以下功能。

1.多角色切换,实现推广无障碍

学术期刊的核心价值“不仅体现在内容本身,还体现在内容的传播和被使用上”[9]。根据分众传播和个性服务的要求,例如,对潜在用户,学术期刊更注重整体信息的新颖性和吸引力;对现有用户,学术期刊更注重信息的细分与整合。对深度使用受众,学术期刊应在一般学术服务的基础上,根据其特定需求定制衍生服务;而对浅阅读受众,学术期刊在兼顾信息学术价值的同时,还要适当提升信息的新闻价值和科普价值。此外,定期推送最高下载排名和最高引用排名的论文信息,制作虚拟专题邮件,汇总期刊重要信息,参加走访座谈和学术会议都是不错的推广方式[10]。鉴于不同的推广方式需要采取不同的推广策略,学术期刊应注意适当引入并学习市场化运营模式,实行“学术与经营分离”的原则,使学术的独立性和商业的灵活性并行不悖,共同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品牌竞争力。

nlc202309090422

2.多平台展示,实现获取无障碍

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要有效提升影响力和传播力,就必须运用互联网思维,充分展示学术性、专业性信息,并有效传达给受众。展示信息与获取信息是一体两面的关系。鉴于受众的检索能力和经济能力是获取的前提条件,从学术期刊的角度来看,检索能力反映的是获取机会,而受众的经济能力反映的是获取成本[11]。在获取机会方面,学术期刊必须注意展示平台的一体性和展示信息的关联性。前者是指在充分发挥各种媒体资源功能的基础上,集成各类展示平台,构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协同创新的办刊模式;后者是指各类信息的实质内涵仍根源于学术期刊所载内容,且在总体上呈现由多媒体技术链接相关信息的网状结构方式。尽管开放获取“能够利用网络条件实现学术信息资源的免费交换和获取”[12],但学术期刊应慎重考虑由此产生的运营资金、质量评价和版权保护等问题。

3.多渠道互动,实现沟通无障碍

学术期刊的存在意义就是基于强烈的思想传递和文化交流的意愿,其借助科学探索、专业或兴趣及学术权威等因素与受众建立交互关系[13]。互联网通过发达的信息交流和传播通信手段,以及新颖的信息产生和使用方式为学术期刊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新的空间、形态、构造和走向,深刻影响着学术期刊的传播路径。在借助微信、微博和网站等渠道与受众互动的过程中,学术期刊要注重“人机互动”与“人际互动”的融合,使流动性互动、服务性互动、评价性互动和社区化互动同步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学术期刊开始借助社交网络拓展期刊信息的传播路径和受众对象。社交网络平台不仅拓宽了固定受众与学术期刊进行即时、便捷和高效的交流渠道,而且可以为读者和作者提供自主讨论和联络分享的空间,激发新的用户需求,为学术期刊扩大用户规模,提升品牌的影响力。

三、运行结构科学化

“学术期刊具有公共性、市场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如何协调各种属性以实现学术期刊的有效出版是学术期刊出版制度设计的关键。”[14]在学术期刊规模经营进入专业化、集约化阶段之后,实行“学术与经营分离”原则就是必然结果[15],而数字化、国际化正是具体模式与路径。“学术与经营分离”原则要求编辑对学术期刊的内容进行专业化、细分化,而在发行和传播方面进行市场化、集团化[16]。由此,學术期刊的管理机制和运营机制得以改良,整体结构更加科学合理。这既是学术期刊的发展从综合性到专业性又回归跨学科的趋势使然,又是学术信息从全盘输出到资源细分,再到重新整合的趋势使然,更是学术传播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再到聚合传播的趋势使然。

1.绩效管理

作为内容提供者,学术期刊的质量与编辑个人绩效、编辑团队整体绩效和组织行为的科学化密切相关[17]。学术期刊对编辑的绩效管理应包括影响因子、转载索引率、基金论文比、编校差错率和个人科研水平等指标,遵循服务于学术期刊发展和工作效率提升,具有细致化和可操作性的原则[18]。在实行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学术期刊要注意前期对发展战略进行分析,中期对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后期将考核结果进行反馈,并借助绩效管理结果实施相应的考核奖惩机制和竞争上岗机制。同时,考虑到媒体融合对期刊编辑提出的跨文化传播、快速编辑、全时编辑、协调策划、随机应变和技术优势等能力要求,绩效考核指标应兼顾传统纸媒编辑与新媒体编辑的岗位需求和业务水平,注重体系的完整性和程序的完善性。

2.品牌经营

在碎片化传播语境下,品牌的作用逐渐减弱,内容的影响力越来越强[19]。学术期刊品牌价值的影响因素包括刊名、影响因子、特色、显示度、数字化建设、集群化发展能力、多元化发展能力、发行量和广告认可度等[20]。学术期刊要以社会效益为引领,扎实构建、精心打造并精准推广期刊品牌,提高自身的权威性、公信力和竞争力。一是强化品牌的整体性。隐藏在碎片化传播背后的学术期刊品牌应保持整体性,才能契合人类通过稳定性和统一性产生的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的本性。二是强调品牌的多样化。学术期刊群较单种学术期刊的品牌建设相对容易[21]。通过集约经营和壮大规模产生的品牌学术期刊群(或规模化期刊出版集团)对外能够开展国际性竞争,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力,对内能够实现差异化竞争,建设较高水平的学术期刊。口碑良好的期刊群品牌,一定是多样化与差异化并存,市场化与国际化兼顾。三是强调品牌的特色性。优秀的学术期刊品牌具有较高的可识别性和辨识度,这既包括期刊的特色形象塑造,也包括期刊对受众的特色服务供给。前者的核心是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也包括采取跨媒体和借势的品牌形象传播手段提升其品牌知名度[22];而后者主要针对受众需求展开,通过个性化甚至定制的服务和人性化的工具使受众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和帮助。

[1]黄升民,杨雪睿.碎片化:品牌传播与大众传媒新趋势[J].现代传播,2005(6):6.

[2]柴英,马婧.大数据时代学术期刊功能的变革[J].编辑之友,2014(6):30.

[3]徐丽芳,丛挺.数据密集、语义、可视化与互动出版:全球科技出版发展趋势研究[J].出版科学,2012(4):74.

[4][5]夏登武.大数据时代学术期刊的内容优化与价值重构[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3):265.

[6]周佳,罗铁坚,程福兴,王竹,张新,刘振清,魏明利,李大春.大规模公开与内部数据融合方法及其在学术搜索中的应用[J].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2011(3):41.

[7]游滨,周沫,欧阳雪梅,梁远华,詹燕平.高校科技学术期刊构建科学传播平台研究[J].编辑学报,2013(5):417.

[8]陆昱.挑战与对策:移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发展的思考[J].延边党校学报,2016(1):89.

[9][英]Vicky Williams,方理华.国际学术期刊的商业化发展与市场推广[J].传媒,2011(10):17.

[10]丁洁,王晓峰,胡艳芳,杨蕾.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宣传策略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6):650~651.

[11]王欢.信息福利时代传统学术期刊变革研究[J].荆楚学刊,2015(3):93.

[12]张晓林,陆彩女,李麟.学术期刊支持开放获取的良好实践指南[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11):1333~1339.

[13]王燕,黄品全,胡益波.社科学术期刊与公众交互的可行性研究[J].编辑之友,2015(10):48~49.

[14]赵文义.学术期刊市场化改革之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8-07(B04).

[15]李朝前.欧洲科技期刊出版集团运作模式及启示[A].湖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10-22.

[16][英]Vicky Williams,方理华.国际学术期刊的商业化发展与市场推广[J].传媒,2011(10):19.

[17]唐银辉.学术期刊编辑绩效管理过程述略[J].人力资源管理,2014(10):75.

[18]杨铮.学术期刊工作中编辑绩效评价研究[J].编辑之友,2011(5):50.

[19]黄升民,杨雪睿.碎片化:品牌传播与大众传媒新趋势[J].现代传播,2005(6):10.

[20]王磊,孙守增.国外学术期刊成功的品牌建设经验和盈利模式对我国学术期刊的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4):640.

[21]张建军.科技期刊群建设若干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7):874.

[22]周华清.学术期刊的品牌经营策略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40.

整合阅读教学与探究性学习 篇4

一.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

上文已经说到, 学生的阅读基本上是被动的, 是被教师或者说被模拟题牵着鼻子转的, 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考试能拿高分。于是乎, 介绍各种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的文章见诸各类语文报刊, 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也就成了教师朝思暮想的东西。学生更是渴望教师能给自己一把金钥匙, 梦想有朝一日“芝麻开门”, 能找到解答阅读题的法宝。高雅的读书情趣一旦沦落到如此田地, 指望通过这样的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当然成了天方夜谭。就学生自身而言, 既然阅读是为了高考, 那么凡是高考需要的就是阅读的对象, 而老师上课讲解的题目和就题目所归纳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就是学习的内容。这就决定了学生的阅读是被动的。探究性阅读就不同了, 学生可以不受高考模拟试题的束缚, 可以不考虑解题思路与技巧, 自己确定探究的内容, 抓好探究的题目, 进行自主阅读。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涉猎古今中外名著, 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探究, 无论是在自主性和兴趣方面都是一般阅读所不可比拟的。笔者所在学校的语文教师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 各班学生成立了探究性学习兴趣小组, 他们三五人自由结合, 对自己所喜爱的名著进行探究性阅读。有些探究的课题还很有意思, 比如《西游记》探究式阅读小组的“猪八戒形象为什么深受人们的喜爱”, 《红楼梦》阅读小组的“‘木石前盟’真的是‘金玉良缘’的障碍吗”等。当然, 学生的自主阅读还是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的, 而这种指导是学生自主阅读的保障, 探究的内容需要指导, 探究的题目需要指导, 就连资料的搜集整理、写作提纲的拟定, 甚至起草也需要指导。离开了这种指导, 学生的探究性阅读是不可能成功的。

二.变浅层次阅读为深层次阅读

学生以往的阅读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是浅层次。课内的阅读是被动地跟着老师走, 跟着高考试题模型走, 条分缕析的结构分析对指导学生阅读作用不大。课外阅读又缺乏鼓励, 缺少指导, 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没有目的性, 有的只是随意性的, 甚至是追求感官刺激的消遣性阅读, 对语文素养的提高没有作用, 或者有反作用。据调查, 进行过课外阅读的学生80%是看趣味低下的言情小说和武打小说, 15%的学生是看《故事会》之类的通俗小品, 只有5%的学生看古今中外名著。

区角活动中整合性互动的探究 篇5

一、利用角色分配,尝试区角活动中的整合性互动

游戏是幼儿最重要的工作,而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它能充分展示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发展幼儿之间的社会交往等能力,从而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发展。因此,我们在组织幼儿区角活动时抓住幼儿爱角色游戏的天性,将看似无关联的各区域活动有机整合、互动起来。

以小班区角活动为例。原设置区域为“娃娃家”、“操作区(夹小衣物,练习小肌肉)”、“钓鱼区”、“美工区(捏橡皮泥)”等,互相之间单独成立,幼儿对某一区域没兴趣了,需要教师帮助或幼儿自己调整到其他区域继续游戏。因为年龄小,集中游戏时间有限,一个区域往往不到五分钟就会厌倦。那么教师在组织游戏整个过程中根本就无暇顾及观察、思考,必须及时调配幼儿的活动区域范围,结果就是手忙脚乱,一个字:累!如果教师为各区域配置工作人员图片,利用图片给小班幼儿一个明确的角色定位,然后以“娃娃家”为背景,将“操作区”更名为“贝贝洗衣店”,“美工区”更名为“贝贝饼屋”,“钓鱼区”更名为“贝贝鱼塘”等,这样每个幼儿进入自选区域游戏时都有一个明确的角色。待“上班”铃声一响,孩子们自会各就各位,不亦乐乎地玩起来。“妈妈”可以应“宝宝”的要求先来到“贝贝饼屋”买来由“店员”制作好的“饼干(橡皮泥作品)”,再到“贝贝洗衣店”取回宝宝的衣服,最后再回到“家”帮“爸爸”洗菜做饭。整个活动区成为一个完整互动的小社会。每个幼儿在角色认识的基础上,对生活的内在逻辑进行经验串联,既满足区角活动本身所需要的操作与探究,也满足了幼儿个体发展需要以及积累生活经验需要,而教师只需维持次序,观察记录,为下次活动调整材料即可。

二、利用幼儿的兴趣,生成区角活动中的整合性互动

幼儿是活动的创造者,活动过程的游戏化与个性化是区角活动非常典型的一个模式特征,因此,我们在设计区角活动时,更多的要关注其内容要追随幼儿的兴趣、经验与发展,随时生成调整新的区角内容,以满足孩子游戏的需要。

以中班区角活动为例,原区角设置为“绿色加油站”、“美工区”、“科学区”、“运动区”等。在组织区角活动时很多孩子对车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到“绿色加油站”活动,而其他区域“门庭冷落”。如果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及时调整,将各个区角都生成为与车有关的区域。如美工区可以变成“汽车加工厂”,让孩子利用牙膏盒、各种瓶子等拼搭成汽车。科学区改成“汽车修理厂”,让孩子对成品小汽车拆拆装装,一起探讨一下汽车是怎样跑动起来的。运动区变成“动感赛车道”,比一比谁的汽车跑的快,在比赛过程中还可以设置障碍,比较平滑的场地和粗糙的场地,上坡和下坡时汽车的奔跑速度是否一样,又增添了科学性。当然,还可以设置“汽车美容店”、“个性汽车设计公司”等等,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不断更新扩大关于汽车的知识。如此一来,不仅大大满足了孩子的参与兴趣,提高了孩子的创造力,同时使各区域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给孩子一个整体概念。

三、利用各区共性需要为链接,促进区角活动的整合性互动

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学习过程就是自身构建的过程,这种构建活动牢牢依靠着环境的沃土。有了环境才有幼儿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努力寻求新的教育策略,提高有限环境的利用率。在区角活动中,我们发现,往往一个班、两个班甚至一个年级在设置区域时,都会产生共同的需要,如很多班都要设置的——“银行”。

以大班区角活动为例。大一班和大二班两个班相邻,大班区角设置有“巴布饮品屋”、“巴布鞋吧”、“巴布自助餐”,大二班区角设置有“种植园”、“鲜花礼仪公司”等。大一和大二班都需要有一个“银行”,便于孩子们活动前“取钱”、活动后“存钱”。教师可以在大一班、大二班相邻的共同区域中设置一个“银行”,供两个班孩子同时使用。一是便于教师根据幼儿购买欲调动幼儿对游戏的需求,产生新的游戏愿望,并在讨论过程中帮助幼儿分析了解各种服务行业的特点,树立购买的规则意识,从而根据钱币的面值,选购自己的所需,进而激活幼儿游戏的兴趣。同时两班孩子也通过银行互相认识交流,互相参与到彼此班级的区角活动中去,通过“银行”为链接,获得更多的游戏和社会生活体验,拓展游戏的内容和空间,实现各区角活动的相互连接、相互渗透、相互沟通,为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游戏中发展创造条件,促进区角活动中的整合与互动。

四、利用墙面环境布置的教育功能,完善区角活动的整合性互动

环境是幼儿第二个会“说话”的“老师”,包括墙面、地面等三维空间。我们一直强调的是环境创设中要突出幼儿的参与性、教育性、层次性等功能,而忽略了将区角活动和环境创设融为一体,扩大区角活动的范围,提升区角活动的操作性功能。

无论是哪个年龄段、哪个班级,都需要创设互动的墙面环境。教师在创设墙面环境的时候,要考虑到班级区角的设置。如小班墙面“动物喜欢吃”,教师可以将幼儿喜欢的小动物与食物匹配,布置在墙面上,教育幼儿不偏食、不挑食。还可以在上方悬挂区角标志“我们爱吃”,在地面到幼儿能碰及的范围做成立体的墙面,可以是以图形或者颜色为主的分类活动,也可以是尝试简单的营养配餐活动,供幼儿操作。中班在墙面布置“环保”标志,墙面下方则可以放置让幼儿操作的“清洁工”角色游戏。大班在墙面布置“保护地球妈妈”,相应的区角活动可以是“地球拼图”、“小水滴旅行”等等。这样,墙面与区角教育一致了,也是隐性的区角标志,幼儿会自觉将区角活动的材料摆放在相应墙面下的区角柜中,有效完善区角活动的教育功能。

整合性 篇6

随着地球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人类的生存与生活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威胁与挑战,而且,即使在物尽所能的情况下,地球也仍旧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人们渐渐地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更加注重自身的生存方式,空间的生态化设计由此应运而生,空间节能问题也开始慢慢被设计界所重视。

节能,是生态建筑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它渐渐成为了衡量一个空间是否可持续发展,是否适合人类居住的重要标尺。但是,据笔者了解,平时大家所谈到的生态建筑空间,一般都是高技术、高资金投入堆积出来的,只有发达国家进行高投入才可建立与维持,个别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国家根本没有能力负担生态建筑空间的高投入。所以,个人认为,这并不能算作真正的节能空间。真正的节能型建筑空间,准确的称谓应是绿色建筑空间,是直接利用当地自然条件与必要的生态原理所营造的低能耗,低资金投入的空间,是任何欠发达地区都可能建造的一个空间。建筑空间节能,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原理上,对于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各类意象与表象层面、精神与物质层面,都应该算是重要的标尺。

二、中国空间设计的节能现状

从现阶段设计界总体情况来看,国内设计界对于节能设计还是有所欠缺的。在国外,很多高校已经把“生态建筑”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来让学生们研究、探讨,一些国际的设计大赛已经很注重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性。但在我国某些高校,不仅仅学生们没意识到这一设计问题,就连老师也没有在此问题上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与辅助,学生们在做方案的时候只是片面为了“效果”而设计,而不是对于建筑的设计到底有无现实意义。

由此,总结归纳,主要是有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设计上片面追求“新异”、“奢华”等浮夸类效果,对装饰材料竭尽其所能的运用,造成多种设计语言无端的浪费。其次,大量使用人工化学合成材料,对于人体、环境造成诸多危害;第三,设计时不考虑人力、物力、财力等投入,无端浪费众多物质资源;第四,设计时不考虑空间的使用寿命、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破坏局部甚至整体环境小气候。

所以,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之中,我们应把重点放在如何解决现实空间环境出现的问题上,在此基础上,再力求多种设计语言在节能这一原则上进行统一。

三、现代空间装饰性与功能性的节能性探讨

当代城市节能建筑空间的选址时非常重要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树木众多、气流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域环境,为空间的设计打下良好的节能建设基础。在设计上,除了追求合理创新的空间形态外,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的高效率绿色空间也是设计空间的重要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力求将建筑——人——自然在一个有氧空间里有机结合,并且对空间形态进行创新、合理的分割、设计。运用了多种设计手法,使空间的装饰性与功能性在互相辅助、互相争议的营造空间形态过程之中都在节能性这一主要设计原则上达成了共识。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倾向于大自然有氧空间。在广大城市地区,特别是城市郊区,各类城郊森林公园的出现为人们接触大自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事实上,人们对这种便利并没有好好利用,大多数森林公园缺少正规的旅游开发规划以及商业价值评估规划。

那么,对于建筑具体区位的评估,最基本的,应该做以下几点的分析:首先是交通,应尽量选取视野开阔的基地,使建筑空间及其客人处于相对安全的室外空间形态之中;再就是场地的植被,应秉持尽量不对高大乔木和原有植被的观赏性进行破坏的原则,尽量不破坏原始环境及周边小气候;第三就是景观意象,在建筑的视觉构建上,力求景观视线全方位无死角,山为背景水为颜,在尽量不破坏原有景观状态的基础之上对建筑及周边景观形态进行调理整合。

再就是建筑自身形态。我对现代建筑“怪诞”外观设计趋势持观望态度,不是说这种设计思路不对,而是对于某些对于空间划分并不精通的设计师来说,可能是一个误导。简洁的建筑外部形态并不影响建筑形态的美观性以及整体的节能力度,真正的建筑外观艺术是在最简洁的外部形态的基础之上进行有效合理地分割、组合,以干净整体的建筑语言来诠释一个大方简洁有氧空间,不浪费一点空间的设计艺术。然后,在建筑自身形态的基础之上,对建筑进行节能性设计。比如,建筑外墙使用中空玻璃以及竹木复合板饰面。中空玻璃可以反射紫外线、红外线,提高建筑保温性能,竹子相对于其他木材类建材来讲,生长周期短,产量较高,具有特殊的力学特征和美学特点,并且符合一切与生态节能方面的发展原则。另外,使用当地原生建材,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同样属于节能的范畴。再者,外部形态上极具代表性的是植被覆盖的屋顶,屋顶选取聚苯乙烯的隔离层与土壤层结合,可从建筑周边的小环境来改变局部小气候。还有极为重要的太阳能光伏面板以及雨水收集净化系统,都是以对建筑形态起一定的装饰作用的情况下而存在的。这一系列措施,都可以使空间的装饰与功能在节能层面上达到共识。

四、空间节能的哲学意象

建筑空间作为人们与自然环境的纽带,其主要功能是尽可能地将自然元素带给使用者,这是空间节能生态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论,而这个重要的原理,便是节能。中国历来讲究以“和”为贵,空间形态设计也不例外。不论是建筑与外围空间的关系还是建筑与室内空间形态的关系,都讲究不偏不倚,不左不右,用一种自然流畅的手法,依“和”而行,大而广的吸取各类艺术形式的精华,将其“明辨”,而后“笃行”。在节能的范畴上,同样是适可而止,虽是不浪费一点空间、不舍弃一个可为节能设计所用之物,但不是竭尽物之所能,始终以“和”为准。

五、建筑空间节能设计的意义

建筑空间形态的节能化设计是对空间设计内涵的技术性扩展。空间的节能化设计在注重惬意舒适、美观的同时强调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以便使各类环境不再受污染乃至二次污染。在这样一个理念的指引下,必然会把建筑空间形态设计引向一个更高层次的境界,也有助于建筑业对资源的利用从消耗型转向循环型。

六、结语

怎样把装饰性与功能性完美结合这一问题是我们当代建筑设计者应该注重的一个代表性问题。对于此类节能性建筑的设计与研究,我们可能还处于比较初始的阶段,但笔者相信,这样一个大的设计方向的指引下,会有更多的设计者去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对以后的建筑设计研究之路一定会起到很大的帮助。建筑空间形态的节能化设计应该考虑多层次节能,不要仅仅局限于物质材料的层面上,还应挖掘精神世界的内容,使物质与精神在节能方面也达到一个很好的统一。同时,设计者还应加强空间与生态环境的理解与认识,只有这样,才可使建筑空间形态的装饰性与功能性在节能上达到真正的整合、统一。

参考文献

[1]刘先觉城市建设与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及其解决策略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9

[2]王传霞室内空间的生态化设计科协论坛2009(4)

[3]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编[M]绿色建材与建材绿色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9)

[4]刘永德建筑外部环境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整合性 篇7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语文课程,整合的误解,探索新视角

在信息时代, 资源获取机会均等, 教师不再拥有控制知识的“霸权”, 面对这样的形势, 一线语文教师如何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进行有效整合与创新, 激活语文课堂教学, 将成为能否深化语文教学改革、能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对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误解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在教学中展示了其巨大的优势, 可以在瞬间展示大量的资料, 把学生引入一个崭新的教学环境。可很多老师却常常舍本逐末, 喧宾夺主, 舍弃了面对面语言交流的魅力, 被电脑投影的预设性结果牵着鼻子走, 使劲地把学生往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思路上牵, 以期得到答案。有时原本可以激发学生想像的情境, 却硬要用画面或几个活动场景展示一下。某些多媒体只是呆板地演示所有资料, 以观看代替讲练, 比如有些老师在上文言文复习课时, 一节课一口气罗列了十八个重点虚词的用法及意义, 那种走马观花的速度几乎让在场的所有语文老师目不暇接, 更何况我们的学生呢。当他们长期接受这些直观刺激后, 便会懒得自己思考了, 懒得自己想像了, 因而易养成一种惰性, 到那时我们又怎能奢望他们能达到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呢?于是也就有不少语文老师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不用信息技术我一样可以把课上好, 一样可以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为什么我一定要在教学中应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技术呢?”

当前阶段, 广大的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就“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来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或者“整合中出现什么问题, 有多严重”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与疑虑, 但讨论的重点仍然在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效果的影响上。其实教育部于2001年发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早就提出:“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和“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结合新课程纲要, 再统观目前的研究, 广大专家、教师强调信息技术只能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出现在语文课堂上, 信息技术的使用就是以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为目的的一种辅助行为。然而, 这些恰恰是人们对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初衷的一种误解。

二、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新视角

现代信息技术使传统的教学方式发生了一场深刻的革命, 在革命的初级阶段难免会有“过”与“不及”的行为存在, 但不管是“过”还是“不及”, 都可能是对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合理定位的一种误解, 作为一个新时期的语文教师, 应该有责任有义务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进行解读与审视, 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新视角, 还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之本色, 体现文化关怀和对一个作为社会的人的终极目标的培养与发展。

1、信息技术的运用应关注学生的接受心理

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形象的优势早已毋庸置疑, 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四个画面, 并配以民族音乐, 让学生看到头戴斗笠, 身穿蓑衣, 悠然垂钓于斜风细雨中渔翁的形象, 但这也只能适合涉世未深的小学生, 如果面对你的是群高中的学生, 那这样的安排就有可能小题大做了。当然, 苏教版必修四的《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如果采用了多媒体教学, 许多没到过北京的学生就可直观地了解有关北京城墙的知识, 从心理上消除了学生对异地文化的陌生感, 更易于学生在轻松与熟悉中展现讨论。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 没有任何兴趣, 被迫地进行学习, 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 因此, 结合学生的心理, 从内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总之,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要从学生的接受心理出发, 不能让教师随心所欲, 每次翻出一篇新的文章时, 都应该要告诉自己, 我的右手是课程, 我的左手是现代信息技术, 左手和右手如何相握, 让命运总是拽我们手里的学生是最舒适, 最有收获的。从而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 并结合学生的接受心理, 尽最大可能地发挥其长处, 淋漓尽致地展现语文教学的独特魅力。

2、信息技术的运用应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

随着社会信息化特点的日趋明显, 部分信息素养与语文素养的紧密结合, 是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文化整合的产物, 也是对新型人才规格的要求, 我们必须正视这种需求。从这一层面探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 有利于体现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思想, 关注学生个体的成长, 为此就要大胆跳出课程为纲、知识为本的窠臼, 利用信息技术对教材内容作出教师个性化理解, 加以取舍与更新, 为学生搭建利用信息技术发展个人能力的平台。

比如, 笔者在处理苏教版必修三第一专题“社国土”的时候, 将第二板块“颂歌的变奏”完全交给了学生, 因为本专题从诗歌写作内容及思想主题角度来看并不会成为学生的学习难点, 如果让学生借用网络信息并通过其他课堂模式去解读诗歌, 将信息技术内化为语文素养, 岂不两全其美, 事半功倍?于是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了任务:本板块最终的课堂呈现模式是诗歌朗诵汇报, 同学们可以通过网络来理解文本中诗歌的内涵及诗歌朗诵的各种形式、技巧, 各小组成员要互相帮助, 团结合作, 可以是一人朗诵, 也可以是多人组合, 甚至可以改编诗歌。一个星期过去了, 汇报朗诵会如期进行, 令人惊喜的是学生比我想象中要老练成熟, 花样比我预先设想的要丰富, 他们有的三人一组, 有的男女组合, 有的单枪匹马, 且都运用了恰当的音乐作为背景, 主持人还制作了一张相当精美且符合题材的幻灯片, 上面有自己写的一首小诗, 在轻轻松松的配乐中, 有主持人自创的小诗作导语, 整个朗诵会很流畅, 教室里流淌着浓浓的爱国热情, 且掌声不断。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价值意义必须通过“人”体现出来, 在信息技术应用的推动下, 信息文化必须内化为学生的意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部分, 如果找准了就有利于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 学生与信息处理之间的关系, 在提高学生信息运用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

3、信息技术的运用应该侧重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

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第4年度 (2001) 报告中曾表述, “21世纪的能力素质”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基本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信息时代全方位地影响着我们生活的环境和方式, 而语文教学所培养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各方面的能力也无一不是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交往能力。基于以上联系, 信息技术必将深刻地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当中来, 作为新时代的语文老师, 结合自己的素养和学生的状况来展现自己的教学个性、寻找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关键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广阔的信息海洋里, 如何培养学生根据特定的需要有效地获取信息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比如笔者在上苏教版必修三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时, 设计了这样一道题:阅读“传统文化”部分, 假如这是政治课的教材, 你将准备识记哪些要点?设计一些题目 (当然, 你也可以拓展一下, 来个创意) , 考考你的同伴。这个问题将不仅从语文角度切入, 培养学生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 同时借用其他科目的形式训练学生将信息概括成要点的能力, 另外, 在同伴的相互提问中, 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这种教育模式也是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 然而除了一张幻灯片外, 我们几乎看不到其他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在处理《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课时, 笔者利用现代信息搜索的便利条件, 对文本加以利用和拓展, 从烛之武的社交技巧出发, 于经典中发现现代生活的智慧, 利用多媒体展示信息的快捷性能, 让学生运用社交技巧去解决模拟场景中出现的问题 (即有两位同学在图书馆里因开关窗户而吵架, 图书馆理员问其中一个为什么要开窗户?“吸一些新鲜空气。”问另一个人为什么要关窗户?“不让风把纸吹乱了。”如果你作为图书馆员准备怎么做呢?) 学生以管理员的身份在课堂上与两位同学对话, 其他的则作为评判者, 要对该管理员的劝说艺术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这种课堂的模式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信息的输入、加工、活动、输出的一个过程。根据所搜集到的信息内容, 在以上几个步骤的基础上就清晰地表达出来, 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

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过程中, 真应该把重点放在“传统语文与信息素养的关系”“语文课改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等论题上来, 侧重把学生放在现代生活的环境中, 整合现代信息技术, 用发展的眼光培养, 给学生以人文的关怀, 用全新的视角来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时代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5月[1]《新课程时代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5月

[2]《信息素养论》王吉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2]《信息素养论》王吉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3]《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创新》《语文学刊》2004年6月[3]《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创新》《语文学刊》2004年6月

[4]《e-Learning的本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何克抗《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月[4]《e-Learning的本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何克抗《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月

整合性 篇8

一、高校信息公开的现状和困境

高校推行信息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法定要求。2010年9月1日,教育部颁布实施《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规定高校信息应对社会公众公开,将高等学校的信息公开工作纳入法治轨道,依法公开信息成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义务。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也明确提出要“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这对促进高校信息公开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但从高校信息公开的推进情况来看,我国高校信息公开整体情况表现出较低水平,且各高校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情况差异很大。2011年12月1日,中国政法大学教育法中心发布《2010———2011年度高校信息公开观察报告》。《报告》调研团队在实际考察测评中,严格遵循《办法》对高校在信息公开方面的义务性规定及必须履行的责任设计考评指标,从信息公开工作中的组织机构设立、制度规范制定、主动公开内容、公民申请信息公开、监督和保障制度等五个方面展开了评价。调查显示,在总分为100分的前提下,全国“211工程”的112所高校的信息透明考评成绩平均分仅为40.3分,只有43家及格,及格率仅为38.4%。这也意味着在教育部制定的《办法》实施一年之后,仍有将近三分之二的高校未对信息公开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相应信息公开制度也没有建立。

教育部的《办法》执行情况并不能让社会公众满意,主要有观念意识、具体实施、监督保障等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都只习惯于向上级机关或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工作管理情况,还不太适应向社会公众公开自己的内部管理信息。在具体实施中,高校管理者也遇到一些实际困难,认为有些数据比较敏感,会引起公众的盲目攀比,不适宜公开;有些事件一旦公开会影响学校声誉,以不公开为上策;有些内容还缺乏比较清晰的梳理,仓促公开也将受到公众的指责。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方式促使高校领导者进一步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高校信息公开是法定义务,是大势所趋,对于高校自身深化教育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实现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而提高信息公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我们也要认真地分析已有的工作基础,帮助信息公开工作尽快地走出现实困境。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信息公开与年鉴工作具有整合的基础,借助年鉴工作的已有材料,可以帮助加快推进高校信息公开工作。

二、高校信息公开与年鉴工作整合基础的分析

在《办法》第十二条中指出,“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学校网站、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等校内媒体和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校外媒体以及新闻发布会、年鉴、会议纪要或者简报等方式予以公开”,将年鉴作为信息公开的一个途径。高校的信息公开和年鉴工作都涉及高校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发布,那么它们的整合基础是什么呢?

1. 管理主体一致。

《办法》第十一条强调高等学校校长领导学校的信息公开工作;校长(学校)办公室为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学校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另一方面,年鉴工作一般也由校长办公室负责编撰。以上海为例,上海27所高校(包括民办高校)校级层面的年鉴编写工作,只有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由学校档案馆负责,其他高校都由校长办公室负责。年鉴工作和信息公开工作作为全校性的工作,都由校长办公室来负责,就是要充分发挥校长办公室在校级层面事务方面的综合协调功能;而两项工作的归口部门一致,有利于理顺体制、整合资源、避免重复,使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提升。

2. 工作目的接近。

《办法》第一条指出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高等学校信息,促进高等学校依法治校,根据《高等教育法》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据此,高校信息公开是为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增加高校办学的透明度,促进高校建设的民主化和法治化,实现高校的有效治理。而高校年鉴能够准确、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和汇编反映每一年度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变化的概况和基本统计资料,具有存史、资政和育人等功能,对推进学校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这两项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高校自身的规范发展、有序发展和长远发展。

3. 主要内容契合。

《办法》第七条要求高等学校应当主动公开十二个方面的信息,高校年鉴基本涵盖了这些信息。比如第一类信息为学校名称、办学地点、办学性质、办学宗旨、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内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学校领导等基本情况,这些信息基本上都可以从高校年鉴设立的学校概况、学校党政领导及管理机构干部名录等栏目中获取。另外,高校年鉴最后设立综合统计栏目,对学校机构、学科情况、教职工情况、学生情况、教学数据、科研数据、对外交流与合作情况、设备与图书馆数据、校舍数据等做了详细的分类统计,一些《办法》中要求公开的信息也都能从中找到。因为两者反映的角度不同,或者反映的详略不同,除了少部分信息稍显差异外,其余的信息契合程度相当高。

三、高校信息公开与年鉴工作在整合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高校信息公开与年鉴工作具有管理主体一致、工作目的接近、主要内容契合等特征,具备相互整合的基础。因此信息公开工作可以借助年鉴工作快速获取信息,加大工作的推进力度;而年鉴编纂也可以适当参考信息公开内容,局部调整、适当增删条目,以使年鉴更加完善合理。高校信息公开与年鉴工作具有相互整合、相互借鉴的基础,但在信息公开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也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 借鉴年鉴工作成果,建立信息公开的标准体系。

目前《办法》中要求主动公开的信息只是一个框架,高校的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都是根据本校的情况,按照自设的体系来进行编排,缺乏统一的标准。具体到某项内容是不是公开要由高校自己主观判断,公开信息的方式、何时公开、公开过程还是结果、公开到什么程度和范围等主要还是取决于各个学校,因此缺乏外在的强制要求。在这方面,信息公开要借鉴年鉴工作的已有成果,基本原则是但凡在年鉴中出现的内容,只要是《办法》中要求的基本上都可以考虑公开。比如说一般高校年鉴中都有因公出国(境)人数汇总表、国(境)外团组来访一览表、新(续)签校际交流学校汇总表、留学生统计表、国际会议及区域性会议统计表、聘请长期外籍专家情况汇总表等,这是对《办法》中要求公开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情况的具体深化。因此,信息工作要借鉴年鉴工作的成果,建立信息公开的标准体系。

2. 正视年鉴内容缺失,稳妥推进敏感信息的公开。

《办法》第七条中高等学校应当主动公开财务、资产与财务管理制度,学校经费来源、年度经费预算决算方案,财政性资金、受捐赠财产的使用与管理情况等信息。但在以往的年鉴编纂过程中,高校对财务等敏感信息的公开基本持回避的态度,能不上就不上,能省略就省略,导致年鉴对财务等信息的记录基本上是空白,最多也仅限于公开粗略的预算和决算的几个简单数字,教职工最关心的学校较详尽的财务和行政成本状况,无法知晓。近年来随着对政府“三公经费”的关注和高校师生民主意识的增强,大家对财务等敏感信息的公开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要回应师生的需求,保障他们的知情权,积极稳妥地推进财务等信息的公开工作,让学校管理资金的配置和运行状况更加明晰。因此,信息工作要正视年鉴某些内容上的缺失,稳妥推进敏感信息的公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过来促进年鉴内容更加完善。

3. 明确年鉴年度特性,处理好信息公开时效要求。

高校信息公开与年鉴工作具有相互整合、相互借鉴的基础,但并不是说两者工作可以合二为一。它们之间还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时效性上。高校年鉴是以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上一年度高校改革发展的状况为主要内容的资料性工具书。它的信息发布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办法》中明确规定,属于主动公开的信息,高等学校应当自该信息制作完成或者获取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公开的信息内容发生变更的,应当在变更后20个工作日内予以更新。另外,对于申请人的信息公开申请,高等学校根据不同情况应在15个工作日内分别作出不同方式的答复;而高校年鉴可以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完善,但并无必须答复的要求。因此,必须明确年鉴属于相对静态的信息,而信息公开对时效性的要求较高,必须在规定时限内更新,在两项工作的整合过程中,要求同存异,相互促进。综上所述,高校管理的社会属性是一种权力性的管理,是统治与服从的关系。这种属性使得保守信息成为高校的本能倾向。而要打破这样的僵局,除了要加大对高校信息公开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还要切实地提供推动信息公开工作的可操作路径。无疑,高校信息公开与年鉴工作具有相互整合、相互借鉴的基础,可以互利共生,共同提高。

摘要:在实践中, 高校信息公开与年鉴工作具有管理主体一致、工作目的接近、主要内容契合等特征, 具备相互整合的基础。而年鉴编纂也可以适当参考信息公开内容, 局部调整、适当增删条目, 以使年鉴更加完善合理。

浅议整合性体育游戏与幼儿的发展 篇9

一、整合性体育游戏能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幼儿的情感是丰富的, 他们的积极情绪是推动活动效率的主要因素。整合性体育游戏正是以浓烈的快乐氛围和种种趣味情境, 给予幼儿最大的满足。如游戏“勇敢的解放军”, 让幼儿扮演解放军联系穿过草地、钻过树林、跳过小沟、走过独木桥, 由于幼儿对充满惊险的游戏情境十分好奇, 因此在活动中他们情绪积极, 在教师和同伴的鼓励下能勇敢地克服各种困难, 投入到游戏中去。通过这样的游戏既锻炼了身体又培养幼儿勇于克服困难的好品质。在活动中, 幼儿经常会过于兴奋而产生过激行为或攻击性行为, 教师要耐心引导幼儿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 从中逐步懂得互相谦让的道理, 促使幼儿的情感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整合性体育游戏让幼儿在情景中学习数概念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 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游戏紧密结合起来, 能够使幼儿自发地应用数学, 获得有益经验。如“小青蛙捉害虫”让幼儿数数捉到了几只害虫, 比一比谁捉的害虫多。“好玩的纸棒”, 幼儿可运用自己已有的空间、形体概念, 把纸棒拼成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等各种形状的框框来练习跳跃。“小动物学开车”, 教师在幼儿四散开车的过程中, 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辨别前、后、左、右等方位, 既增加了游戏的乐趣, 又能让幼儿伴随愉快的情绪体验获得数、形的经验和知识, 形成初步的数概念。

三、整合性体育游戏让幼儿在运动中获得知识

体育游戏与认知活动有机整合, 使幼儿在运动在中既达到动作的练习和发展, 又能获得有关知识。如:游戏“颜色大风吹”, 幼儿在练习听信号看颜色标记跑时, 巩固了对颜色的认识。又如, 游戏“小动物学开车”, 教师在马路上设置一些标志, 幼儿在看标志练习绕障碍跑的过程中获得有关标记的知识。体育游戏还可以结合四季、动植物的特点进行内容整合。如, “冬爷爷来了”、“美丽的春天”、“大风和树叶”等, 这些游戏都能让幼儿加深对周围事物的了解, 真正地引发幼儿去发现、探索、了解现实生活的兴趣。

四、整合性体育游戏提高了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纲要》中指出, 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 而是注重幼儿更多地通过真实的问题情景产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的需要, 并且亲自实践, 在探索中主动学习。在体育游戏中也会产生不少的问题可以让幼儿尝试地解决, 如, 怎样让围巾抛得高, 是直接往上抛还是把它团起来再抛;如何运用现有的工具或办法, 碰响吊着的铃铛;小乌龟可以用哪些方法将粮食安全运过河;如何合作地完成任务。在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让幼儿在挑战问题和成功解决问题的同时获得自信心, 学会合作、、协商并且体验其中的乐趣, 让体育游戏也成为幼儿自主学习的动力。

五、整合性体育游戏增进了幼儿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纲要》中强调幼儿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体育游戏中, 幼儿同样在接触事物, 观察现象, 从事尝试、操作等活动, 这些都可以成为幼儿语言活动的素材。体育游戏中所采取的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交替进行的方式都可以成为幼儿的表达与交流提供不同的条件。

在体育游戏中, 朗朗上口的游戏歌谣会激发幼儿去积极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如“老猫睡觉醒不了”、“老狼老狼几点钟”、“大皮球”等, 这些游戏由于有了语言因素的参与, 让幼儿喜欢游戏的同时, 也喜欢表达。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材料、提问、设置问题情景, 引导幼儿积极讨论, 大胆想象, 使幼儿想说、敢说。在小组活动中, 幼儿的交往较多, 教师可设计分工、合作的游戏内容, 让他们进行交流、讨论, 并大胆尝试。如, 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彩带进行游戏, 并互相交流自己喜欢什么颜色, 它象什么;说说自己是如何克服困难的;还可以让幼儿说说动作的要领或游戏中的注意事项。教师让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展示自己的成果, 同时也分享同伴的经验。在个别活动中, 幼儿与教师或同伴间单独交流, 教师应充分地支持、肯定幼儿的表达内容, 让他们喜欢说、有机会说。整合性体育游戏既能注意到活动的动静交替, 又为幼儿提供了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 增进幼儿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六、整合性体育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敢想、敢说、勇于尝试是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表现。在整合性体育游戏中, 通过创设情景, 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尝试、探索的欲望, 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在许多游戏中, 教师都可以让幼儿自由玩耍所持的器械, 如玩圈、玩球、玩沙包玩纸棒等, 这些都会激励幼儿大胆地创新, 还可以让幼儿进行想象讲述。而教师要对幼儿的每一个发现、尝试和创新都给予鼓励和肯定。在这样宽松自由的氛围中, 幼儿既体验到游戏的乐趣和成就感, 又能充分地发挥创造性。

综上所述, 整合性体育游戏在充分尊重幼儿兴趣基础上, 使幼儿在锻炼身体、体验游戏乐趣的同时, 富有学习能力, 能主动发现和创造。并且通过整合性体育游戏课程的实践, 形成幼儿、老师一起成长的学习共同体, 让使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的方式和方法发挥体育游戏的整合效应, 充分利用体育游戏的教育功能, 促进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趣味性 开放性 整合性 实践性 篇10

【关键词】数学练习;趣味性;开放性;整合性;实践性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及对《数学课程标准》不断地学习和实践,过去数学练习设计存在的不足逐渐暴露出来:练习设计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离,过于简单、重复、机械地模仿教科书上的例题,过度实施“题海战术”和“强化训练”……学生在教师的严厉督促下长期苦练,心理上无形中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厌恶,抑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合理地设计数学练习,有效提高数学练习的质量。

一、注重趣味性,练习的设计要形式多样

皮亚杰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练习本来是一种操作,它不仅限于书面练习,还可以是一项活动,也可以是一件制作。我们的练习设计正应还其本来面目。

1.书面练习要创新,呈现方式要多样化,要讲究图文并茂,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表格、“对话”、情境图等形式,做到“寓练习于兴趣中”。例如:教学“加和减”后,设计的练习有:

(1)填表

(2)

2.布置阅读一些数学故事、数学知识(数学练习还要注重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开展一些数学游戏活动,做到“寓练习于游戏中”。比如像《小学生数学报》、《小学数学》等报刊书籍中有很多数学童话故事(如“丁呱呱和他的伙伴们”、“八戒分桃”等)、数学游戏(如数学跳棋、抢“30”游戏、模拟购物等)、数学发现与数学史的知识(如高斯求和、毕达哥拉斯定律等)。

3.设计一些操作、实践活动,开展社会调查,做到“寓练习于实践中”。例如:学了统计之后,可以布置调查所在的居民小区(或村民小组)各户的月用水量和用电量,并完成相应的统计表或者调查报告。又例如学习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知识后,组织学生开展“学雷峰,做好事”活动(修理学校、敬老院、邻居家的桌椅,保护被大风刮倒的小树苗等)。

二、注重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开放性的练习一般是指没有特定的解法套路与固定的答案,要求解题者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使思维聚焦到与问题相关的一些知识点上。开放性练习情节更具有挑战性,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灵动,有鉴于此,它的设计一要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二要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得到各自应有的发展。

如五年级学习了《小数加减法》后,我设计了这样一次开放性活动练习:借助多媒体展示商店的货架,摆出各种用小数标价的文具供学生选购,假设每生准备10元钱,4个学生为一组,每组要商量如何买才比较合理而且不超出所带的钱。这一过程中,一要计算总价,二要注意数量,三要选好品种,对于初学小数的五年级学生而言,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由于学生是在具体的购物场境中,他们心情激动,思维活跃,又要小组合作,创新的火花自然激发,每一小组都能出色完成任务。

三、注重整合性,沟通不同学科间的联系

课程标准强调学科间的关联,因此练习设计要顾及整合性,注重不同课程之间的整合同构。如一位教师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一课时,出示这样几道填空题:

(1)我国著名园林北京圆明园的占地面积为350公顷,合(  )平方千米。

(2)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面积大约400000平方米,合(  )公顷。

(3)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72公顷,合(  )平方米。

这几道题对于刚刚学习了“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学生来讲并不难,但这几道填空题蕴含了丰富的地理和历史文化常识,既拓宽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视野,又渗透了热爱祖国的教育,使学生为祖国的历史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注重数学练习设计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性,不能拘泥于一种方式,而要从多重角度和多个层次把握数学内容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注重知识的重组和综合运用,真正使数学练习成为学生益智、长知、陶冶情操的活动。

四、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出数学的真谛,才能逐渐养成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勇于创新的习惯,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在课堂上、书本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变得丰满、深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因此,学生的数学练习设计应该活动化、具有实践性,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感受、探索、应用所学知识,自主完善知识建构。

如学习《认识吨》后可以布置让学生调查物品的重量:多少袋大米、多少袋化肥、多少袋水泥……学了《组合图形的表面积》让学生探究商场里的火柴、肥皂、面纸为什么叠在一起包装;学了《二十四时记时法》后可以让学生在星期日记录一天中各个整点时的活动……这样的练习设计,引导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给学生以更广阔的学习数学的空间,学生学到的将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创新、实践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和训练。

整合性 篇11

基础医学课程是康复治疗专业的必修课程, 不仅对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和完善知识结构有着较强的支撑作用, 而且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然而, 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对康复治疗专业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主要采取传统医学教学模式, 即便有改革也仅仅是进行了如增加或减少课程门数及学时数等小的调整, 没有突出康复治疗专业的专业特色, 教学内容没有针对性, 没有按照专业特色安排各门课程的内容及学时数。为解决以上问题, 本校教师在分析医学基础课的知识结构、学生认知规律和对专业临床课铺垫要求的基础上, 打破学科界限, 对康复治疗专业医学基础课程进行了整合性改革, 现介绍如下。

1 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

在20世纪, 西方国家的医学教育部门就对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 (正常形态) 、生理学、生物化学 (正常机能) 、病理学 (异常形态) 、病理生理学 (异常机能) 和药理学 (治疗) 等多个学科进行了教学改革,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近些年, 在国内一些本科大专院校也有类似的探索, 如秦志华[3]、姜凤良[4]、罗萍[5]等针对不同的专业对医学基础课程进行了改革, 并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1 理论课程整合改革

本校教师根据康复治疗专业培养目标, 优化各学科教学内容, 重新构建系统化的医学基础课程体系, 组织编写了康复治疗专业医学基础教材。本次课程改革的主旨思想是按照形态和机能对医学基础课程进行归类划分,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系统性思维的能力, 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等。具体课程整合方案: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整合为人体形态学 (包括正常形态和异常形态) ;将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整合为人体机能学 (包括正常机能和异常机能) ;将医学微生物学和医学寄生虫学整合为病原生物学;将药理学内容进行整合, 变为药物学基础。

1.2 实践课程整合改革

在国内的实践教学方面, 莎日娜等[6]对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医学基础课程的设置就遵循了对各门课程相关内容进行衔接、删减与专业无关的内容、增加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内容等的原则;廖林楠等[7]主张理论实践一体化, 理论课和实验课保持一致。我校在康复治疗专业医学基础实践课程改革中汲取以上经验, 开展了“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探索, 让教师在“做中教”, 让学生在“做中学”[8], 在实践中验证理论,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理解原理、掌握技能、学会应用。

课程改革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大部分学生认为本次课程改革提高了学习兴趣及知识理解力、增强了学习效果, 具体结果见表1。

2 教学活动实施

2.1 集体备课

改变以往各个教研室各自备课的状态, 把各科教师集中到一起, 打破学科界限, 进行集体备课, 在备课的过程中, 注意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衔接。下面以神经系统的集体备课为例, 具体见表2。

2.2 导入课程

导入课程的时间、内容、方法都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在设计导入课程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次注意各门课程的上下衔接, 最后导入课程, 导入课程的过程要有教师个人的特色, 不能千篇一律。

2.3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教师要跨学科讲解, 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进行阐述, 让学生有全面的认识, 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各章节的重点, 进而突破难点, 将知识内化, 并应用到工作实践中。

2.4 教学方法改革

伴随教材和教案的改革, 必然导致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发挥自身优势,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比如比喻法、微课、翻转课堂等。

3 考核方式的改革

把以往“一考定终生”的考试模式改为“6+3+1”考试模式, 即理论课成绩占总成绩的60%, 实验课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其中实验课作业占10%, 实验课出勤及课堂纪律占10%, 实验课考核占10%) , 课堂表现 (包括积极回答问题、课堂表现等) 占总成绩的10%, 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4 结语

总体来说, 经过改革, 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秩序、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这说明此次教学改革有正性作用。但是, 本次教学改革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各个学科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整合, 比如神经系统的大体结构还是由人体解剖学教师讲授, 微观结构仍然是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师讲授等, 各个知识点之间未能完整衔接。接下来的时间里, 本教学团队将进行深入探索, 删除各个学科重复出现的内容, 实现各个知识点的无缝衔接。

参考文献

[1]李伟东, 寿佩勤, 况炜.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高职专业基础课程改革思路[J].职业教育研究, 2011 (5) :39-40.

[2]顾春娟, 陈莹桦, 杨智昉, 等.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 2013, 13 (12) :38-42.

[3]秦志华, 苏蓓莉, 陆国芳, 等.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医学基础课程改革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 (10) :73-74.

[4]姜凤良, 张丽莉, 李雪萍, 等.高职高专教育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5 (1) :40-41.

[5]罗萍, 沈华杰, 李树香, 等.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医学基础课程改革的探讨与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3, 19 (8) :794-795.

[6]莎日娜, 李树香, 甘萍, 等.改革医学基础课程服务医美专业建设[J].社区医学杂志, 2013, 11 (2) :73-74.

[7]廖林楠, 林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在医学基础课程中的探索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 2012, 30 (2) :15-16.

上一篇:美妙的歌声下一篇:肝炎后肝硬化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