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山区

2024-10-19

欠发达山区(精选10篇)

欠发达山区 篇1

松阳县大东坝镇是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镇, 位于松阳县城南, 距县城22 km, 毗邻云和县, 辖区面积206 km2, 有30个行政村, 总人口1.63万人。至2009年全镇农机拥有量1 969台套, 总动力8 695 kW, 其中耕作机93台, 排灌机1 003台, 植保机具14台,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298台, 茶叶机械156台, 食用菌机械350台, 运输机械39台, 农田基本建设机械8台, 冷藏保鲜设备8座。

为加强农机安全管理, 创新完善农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有效预防农机事故的发生,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全面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新农村建设, 作为松阳县三个创建“平安农机”示范乡镇之一的大东坝镇, 在县创建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 紧紧围绕“以镇为中心, 以村为核心, 以户为重点”的“平安农机”示范乡镇的建设标准, 结合大东坝山区实际, 根据农机发展实情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要求, 从2008年开始开展“平安农机”示范村创建试点工作, 全面推进“平安农机”创建工作。

一、“平安农机”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农村机手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淡薄

拖拉机“黑车非驾”、违章载客、酒后驾车、疲劳驾车、超速超载、人货混装、无证驾驶、无证操作、乱停乱放等现象较多, 机手对安全生产存在侥幸心理。

2. 农机安全基础设施十分薄弱

地方政府对创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资金投入不足, 办公手段落后, 效率低, 办公费用和安全生产宣传经费得不到保障, 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3. 农机安全员年龄偏大, 文化程度偏低

大部分农机安全员出生于五六十年代, 受教育机会少, 仅凭着一股热情和经验开展工作, 缺乏有效的农机安全管理措施和手段。

二、主要创建措施

1. 建立组织, 加强领导

为确保“平安农机”示范镇、示范村、示范户创建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大东坝镇政府对“平安农机”创建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 并进行了全面部署。成立了“平安农机”示范镇创建活动领导小组, 由分管副镇长任组长, 下设“平安农机”示范镇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负责“平安农机”示范镇创建活动日常工作。三个创建“平安农机”示范村的单位也相应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由村委会主任任组长, 由机手和机手家属代表5~6人组成。做到创建工作分工明确, 责任到人, 各行其职, 各负其责。

2. 做好调查, 摸清家底

在2006年农机普查的基础上, 对全镇上道路拖拉机、挂异地号牌拖拉机、未按时参加年检的拖拉机和经常违规载人及人货混装的拖拉机进行全面调查, 特别对三个“平安农机”示范村创建村的各种农业机械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摸底。掌握了各种农机具的使用和机手的基本情况, 摸清了本地农机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并认真分析制约本地农机化工作的主要因素, 为创建“平安农机”示范村掌握了最基本资料。

3. 宣传发动, 安全教育

创建工作紧紧围绕建设“平安松阳”的总体目标和“平安农机”的工作要求, 开展“平安农机”示范镇、示范村、示范户创建活动的宣传, 充分利用广播、标语、黑板报、村务公开栏宣传, 发送公开信、倡议书和签订承诺书等手段, 并结合农机安全生产活动, 把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向广大村民、机手、学生进行深入宣传, 从而有序推进创建活动。

4. 建章立制, 落实责任

建立了“平安农机”示范镇、示范村“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农机安全学习制度”、“驾驶操作人员道德规范”、“农机安全管理员职责”、“农机事故应急措施”、“农机安全责任书”等各类规章制度, 做好镇、村安全学习的活动记录, 县农业局农机监理站与镇农机管理站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 镇政府与各村委会签订农机安全生产书30份, 镇农机管理站与农机操作手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168份, 积极开展农机安全生产检查, 主管副镇长不定期参加农机安全工作检查。

5. 设施建设, 硬件配套

大东坝镇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开展设施建设, 镇政府在经济条件相对困难的情况下, 设立了“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室, 并配备相应设备。三个示范村各村配有综合活动场所, 有电视机、VCD机和宣传窗。

6. 强化管理, 防范事故

不断规范大东坝镇农机事故应急管理体系, 不断完善农机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建立了“农机事故防范措施”、“农机事故值班制度”、“农机事故处置办法”、“农机事故的记录制度”等以预防为主的应急工作体系, 按照农忙和节假日的特点, 做好农机具的安全检查, 发现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多年来, 全镇未发生农机重特大事故。事故防范是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维护社会稳定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初衷, 必须常抓不懈, 警钟长鸣。

三、创建效果

全镇机手的法制观念、职业道德和村民、学生的安全意识得到了提高, 农机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 连续两年实现了全镇无农机事故。达到使用年限的拖拉机更新45台, 占全镇应报废拖拉机的84%。全镇13台外籍拖拉机全部纳入年检档案管理, 拖拉机的年检率达到95%。其中洋坑埠头村在2008年通过省级验收被认定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村”。

四、创建体会

1. 领导重视, 才能搞好创建工作

在创建工作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应及时向领导汇报, 使领导心中有数, 取得领导重视。协调好社会各方面工作。创建工作开展以来, 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 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得到加强, 安全经费得到落实。

2. 结合实际, 因地制宜, 做好创建工作

依据创建标准, 结合本地实际, 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共享资源, 一切从实际出发, 尽量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不仅要重形式, 更要注意扎实的工作内容。

3. 加强监督, 防范事故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是创建工作的指导方针, “平安农机”是创建的主题, 在创建工作中建立的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 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常抓不懈, 警钟长鸣。

4. 加强督查, 巩固创建成果

在创建过程中, 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 县与镇、镇与村、村与机手层层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为巩固和发展创建成果, 仍需不断地进行道路安全整顿, 充分利用安全片组阵地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 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平安农机”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创建工作需领导重视, 任务明确, 资金落实, 工作抓实, 坚持长效管理, 全社会配合, 齐抓共管, 形成一个政府负责、农机主抓、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综合治理的新格局,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欠发达山区 篇2

w w

w.5 Y K J.Com 1

论文提要 中办、国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文件将使农村文化建设进入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必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当前,虽然农村文化建设有所改善,但远远落后于城市,落后于经济发展,还没有纳入科学管理的轨道。要改变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的现状,必须坚持两办文件,把农村文化切实纳入政府发展规划,建立经费投入和效益的科学机制,建设一支稳定的农村文化队伍。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特别是农村文化工作。去年十月,胡锦涛同志在北京视察工作时强调,广大基层干部要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文件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极大地振奋了基层农民群众和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精神,将使农村文化建设进入繁荣发展的新时期。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在向城市经济侧重近20年之后,正进入向县域经济侧重的阶段转换,中央重新审视“重城轻乡”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态势,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两个趋向”重要论断,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这意味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成为新时期中国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单单是经济发展的问题,从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看,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走上健康文明的发展道路,必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包括文化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撑。这些年来,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基层文化设施状况有所改善,但从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落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文化工作还远远没有纳入科学管理的轨道。当下,阻碍和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现象有三:

1、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而精神文明建设又是物质文明建设的支柱,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中央早就提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英明决策,然而,在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中,许多负责农村工作的领导干部都急于想把经济搞上去,只抓看得见、摸得着,能创造经济效益的项目,对能创造社会效益的文化工作缺少认识,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在这种背景和心理环境中,很容易产生追求短期目标效益的倾向,致使有些农村经济上富裕了,却出现了精神上的贫困,赌博、酗酒、打架斗殴,搞封建迷信的不良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沿海地区富起来的农村甚至出现嫖娼、吸毒等丑恶行为,刺激犯罪率上升,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严重阻碍和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素质的提高。

2、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滞后,制约着文化活动开展。近几年,国家在许多文件上一再强调,文化事业经费要随国民经济的增长而有所提高,但地方财政对基层文化事业的经费投入一直过低,文化事业经费恰恰是农村文化建设和开展各项文化活动的关键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一切都化为空谈,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基层文化工作者就是有天大的本领,也无法开展正常工作。目前,大多数基层文化站都程度不同地面临着经费困难问题,设备陈旧、站舍简陋,文化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致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文化站显得格外萧条和冷落。长此以往,政府作为主导的地位体现不出,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和社会教育功能缺失,广大农民群众对先进的思想、先进的观念、先进的科技、先进的文化就犹如隔山望海。随着农村社会的急剧变革,种种社会文化思潮包括各种外来文化形态接踵而来,文化冲突此起彼伏,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受到消解,致使农村文化生态严重失衡和倾斜。

3、文化人才队伍青黄不接,部分人员思想不稳,素质较差,影响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专业人才队伍问题是困扰农村文化建设长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专业人才问题面临着比文化设施滞后还更为严重的现实。随着县、乡机构的改革,文化站队伍受到极大冲击,一部分老人员相继离开,专业人员青黄不接。几十年来,一批热爱农村文化的基层工作者投身于农村文化事业,在艰苦条件下辛勤工作,对传播先进文化、培养农村文化骨干、辅导、组织文化活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做出了较大贡献,但这部分人员数量毕竟较少,相当一部分文化站缺编少人,人员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大多得不到根本改善,甚至有的文化站工作人员几年拿不到工资,人员思想不稳。由于这些同志长期在基层奔波,忙于具体事务,很少有学习、深造机会,影响了素质的提高,有的已难以适应当前农村文化发展的需要,这种状况使人力本来就不足的这支队伍的工作能量不能充分释放出来,导致一些地区的农村文化工作水平低下效率不高。

由于长期以来农村文化建设的欠账太多,相对城市来说,农村的文化建设任务更重,意义也更为深远。为了贯彻落实科学 观,按照党的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下大气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文化支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今后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始终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政府投入,调整资源配置,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经过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在对《意见》的深入学习中,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1、把农村文化建设切实纳入政府发展规划。中办、国办《意见》的出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它的出台,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是关注民生的英明决策。当前,我国在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进一步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意见》的出台非常及时,他将便于各级党委、政府在作“十一五”规划时,将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内容纳入规划。过去在工作中常常遇到虽然制定了种种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举措,落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原因就在于这些举措都是文化部门自己在实施,是没有被纳入各级党委、政府议事日程的部门行为。《意见》明确指出,“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这样具有长远性、战略性、权威性的文件下发以后,肯定能充分调动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性,使农村文化建设真正上升为政府行为,制定有利于促进农村文化发展的相关规划和政策法规,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真正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硬,推进农村文化工作和经济工作协调发展。

2、深入探索农村文化经费投入和效益的科学机制。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明确政府是农村文化工作的责任主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加强对农村文化的投入。《意见》指出“切实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各级财政要统筹规划,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不断提高用于乡镇和村的比例。”,“中央和省、市三级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确保农村重点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切实加大投入,大力发展农村公益文化事业,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根据意见精神,探索农村文化投入的科学机制,建立起国家与集体、社会、农民个体相结合的投资体系。改进政府投入方式,对农村文化设施的运行管理,可通过“目标管理责任制”、“股份合作制”、“公有民营制”三种模式,搞活机制,按照确保文化站公益性的基本属性,引入竞争和进行市场化运作,切实提高投入效率和效益,从而有利于发挥政府和公共财政在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中的主导和主体作用。

3、努力建设一支稳定的农村文化队伍。《意见》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逐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农村文化事业单位的人员实行从业资格制度,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文化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发挥专业艺术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农村文化队伍的教育培训。”文化队伍是组织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整体功能的保证,这支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如何,决定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水平。因此,不但要强调增加国家对农村文化财力、物力的投入和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更要强调建立高素质的农村文化队伍,否则,财力再强、设施再好,也难使农村文化有更大的发展。现在大部分农村文化事业单位还没有规范的实行从业资格制度,本世纪初两次县乡机构改革中,将原由县级文化主管部门管理的农村文化站,普遍改由乡镇政府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管理体制不顺、效率低下的弊端,因此,建议恢复或建立以县为主的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并实行问责机制,让其公共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把人才培养作为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战略任务来抓,在提高从业人员政治素质的同时,采取专业与业余并重方针,通过自学、培训、进修等多种渠道积极培养各种人才,特别需要培养一批既有文化专业知识,又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文化管理人才。尊重人才,爱护人才,逐步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以基层文化自身的优势和创造的优惠条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注意发展和培养农民文化骨干,把农民中热爱文化、具有一定艺术专长的民间艺人、文化能人、文化经纪人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他们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积极作用,团结带动更多的农民参与农村文化的建设,建立一支不走的乡村文化队伍。

4、为建设新农村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随着广大农村群众物质生活不断提高,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也更加迫切,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活跃农民文化生活,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意见》要求“坚持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服务,要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强化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意识,在考虑基础设施建设和活动内容上应注意三个方面。其一,对文化活动设施建设要合理布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走出“重城镇、轻乡村”的非均衡状态,从总体来看,城乡文化设施建设布局合理,才能体现出社会事业的和谐。有资料表明,有些发达的沿海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城市文化设施的建设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但多年来对农村文化建设缺少起码的关注和认识,农村公共文化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在加强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中,应该改变这种状态,协调发展,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其二,开展活动要讲究成本合算。在开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如何运用市场经济的理念,讲究成本合算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文化设施的软硬件投入不足,一方面在组织文化活动中不因地制宜,好大喜功,动辄大把大把地花钱,组织一些看似规模宏大的活动,结局是既消耗了财力,又花费了气力组织观众,但农民群众究竟得到多少实际受益却不得而知。因此,贯彻两办《意见》,要坚持贴近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讲究成本合算,根据群众业余自愿、形式多样、便捷长效的需求,大力发展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农村特色文化。其三,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在农村文化建设中,作为公益性的主导行业,只有通过市场的竞争才能有效地为群众提供服务。当前,我们基层文化在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弱势状态,文化服务的理念、服务范围、服务手段和服务机制都还没有多大改变,游离于市场经济之外。一个事物的发展存在和前景要看其反作用于人们的力量,看人们依赖它的力量有多大。基层文化站要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权利,就要树立竞争意识和发挥自身优势,要在第一时间捕捉到政府和社会关注的东西,才会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才能真正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新农民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持。

文章来 源

w w

欠发达地区酒店文化发展 篇3

酒店文化是酒店共同遵守的价值观、理念以及行为方式的综合,包含精神、制度、行为、物质文化四个方面,对于酒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文化建设也较为薄弱。该文就欠发达地区酒店文化发展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欠发达地区酒店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酒店文化存在诸多问题。其具有时代性、系统性、具体性、动态性以及综合性五个基本特点。研究欠发达地区酒店文化对于加强酒店文化建设,促进酒店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欠发达地区酒店文化现状

欠发达地区由于酒店建设与酒店文化建设起步就晚,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缺乏,使得其酒店文化建设存在不足。第一,欠发达地区酒店文化存在属性定位不准的问题,泛化的酒店文化无法发挥欠发达地区的地域优势,缺乏具有特色以及文化内涵的相关项目,制约了酒店品味的提升。第二,部分欠发达地区的酒店对酒店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足,认为文化建设是高档酒店的事情,与自身无关,这使得欠发达地区酒店竞争力不足。第三,欠发达地区酒店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缺少文化氛围,部分酒店是从简单小餐馆起步,导致酒店内部的管理水平、文化结构以及裙带关系制约酒店文化的建设。第四,片面将酒店文化当作企业管理,导致企业文化的泛化,削弱了企业文化建设水平。第五,将酒店文化建设误认为是开展文娱活动,忽视了酒店核心价值的确立,阻碍了欠发达地区酒店竞争力的提升和酒店的持续发展。

欠发达地区酒店文化发展

酒店物质文化建设。物质文化是酒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酒店的设施与环境布置。无论是酒店的外观设计、室内装修、宣传布局等,都体现了酒店的文化内涵。因此,欠发达地区酒店在进行物质文化建设环节,应当结合欠发达地区的地域特色,挖掘自身文化优势,通过富有创意,与地区文化协调呼应的环境建设,助力酒店文化发展。既可以依据欠发达地区的城市景观进行文化建设,还可以依据历史背景进行酒店主题营造。在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深入挖掘地区的人文背景、将酒店文化氛围建设融入细微的之处。例如,在酒店大堂的窗口陈列适宜的艺术品,创设文化长廊;在总服务台上布置艺术风格鲜明的工艺品;在环保的基础上为客房配置体现地域风格的摆件,例如陶瓷制品、微型屏风等,营造出怡人的居住环境;餐厅布置应美观整洁,高级餐厅可以悬挂大型画作,咖啡厅甜美活泼,营造休闲舒适的环境氛围。

文化氛围的营造应当秉承宁缺毋滥的原则,在主要客用区域精心布置合适的陈列品。,实现酒店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有机结合。要重视视觉美感,讲求形式和谐,配色讲究,注重文化内涵。要从顾客的喜好、习惯入手,进行工艺品摆放,营造怡人的文化氛围。陈列品应当与酒店主题与定位相契合,避免工艺品大杂烩的形象产生,湮没酒店个性,使顾客感到杂乱无章。

酒店制度与行为文化建设。传统酒店通常将内部服务的管理作为中心,尽管利于对酒店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但也容易产生忽视顾客需求的弊端。同时,由于欠发达地区酒店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协调性较弱,使得满足顾客这一终极目标无法实现。因此,欠发达地区的酒店文化建设应当通过组织变革,建立顾客导向的经营组织。酒店文化建设应当让全体员工形成对酒店管理层级的设计思路的充分理解。

语言是沟通与交流的基础,而提升服务质量是欠发达地区酒店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文明用语是构建酒店语言文化的基础环节,酒店服务人员应当使用亲切、规范的语言与顾客交流。酒店服务用语的规范可以通过聘请专业教师对服务人员开展定期培训,制定监督与规范措施,避免服务的生硬化,让顾客宾至如归,最终留住顾客。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参观、业务竞赛等方式提升酒店服务人员的素质与业务水平。

酒店精神文化建设。价值观念与企业精神是酒店文化的最主要内容。优秀的酒店文化能够提升员工的凝聚力,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欠发达地区的酒店文化建设,首先应当树立以人文本的服务理念,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个性化服务,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例如,“非均一服务”,旨在满足顾客的各类需求,小到电话号码的查询,大到充当陪同游玩。其次,培养员工服务意识,转变员工服务观念,使其将服务作为一种艺术,提升服务水平。最后,明确岗位职责,设立工资标准。由于欠发达地区酒店存在裙带关系严重等问题,使得岗位职责不清,影响了酒店的高效运行。因此,应当针对酒店的实际情况,包括酒店的特定顾客群,例如,延边地区可以设定专门的语言服务人员。让酒店文化体现在员工的一言一行,让顾客体会到酒店的文化底蕴。

综上所述,酒店文化对于酒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欠发达地区的酒店文化建设相对较为薄弱,在酒店行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欠发达地区酒店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如何准确定位,结合地域优势,制定酒店文化发展战略,提升酒店竞争力,是欠发达地区酒店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基金项目】2014年贵州省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发达地区酒店行业文化对贵州本土酒店影响研究 项目编号:201410663039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通信作者:周娜娜)

欠发达山区农机具维修业发展探析 篇4

一、农机维修业存在的问题

1、规模小、技术等级低。

随着农村农业机械拥有结构朝着小型化、个人经营为主的方向发展, 个体、小规模修理点比例不断增长, 低技术等级修理点越来越多, 很多维修点缺乏必要的技术改造资金, 或没有专门的修理设备, 或设备陈旧简陋不能达标, 有的无必要的修理场地, 甚至就在路边屋前摆摊设点。据统计, 在全丽水市30个维修点中, 个体维修点占整个修理网点总数的100%;每个修理点只有1~2个修理人员, 平均每个修理点修理人员数为1.24人;三级及以下的低技术等级修理点比例达62.1%。

2、维修人员素质偏低, 修理设施残缺不齐。

有相当一部分维修人员仅满足于开过几年机械, 懂得一点机务知识, 小型机具能拆会装, 就大胆从事农机维修工作。不少维修点, 没有必要的拆装工具, 更谈不上测量器具, 维修质量不能保证。据对30个维修点抽样调查, 修理人员小学文化程度占17.4%, 初中文化程度占69.6%, 高中文化程度占13%;初级工占64.6%, 中级工占6.3%, 高级工没有, 没有证书的占29.1%。维修设备只有台钻、电焊机、气泵的占78.5%。

3、无证维修, 违章操作严重。

一些摩托车、汽车修理行超越修理范围, 承揽农机维修业务, 从事维修的人员不培训、不领证, 维修点不申报农机维修网点技术合格证书。据对30个维修点抽样调查, 没有农机维修网点技术合格证书的维修点占21.4%, 维修人员没有技术证书的占29.1%。

4、缺乏有力的质量监督管理。

农机管理部门对农机维修网点的管理意识落后, 我市各县没有专职从事农机维修行业管理的人员, 维修质量管理缺失。对农机维修质量和配件的监督管理, 国家也没有授权农机管理部门, 更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法规。加之农机配件的生产、经营的主管部门不统一, 配件质量不能保证, 维修质量也就无法保证。

二、农机维修行业管理的建议

1、加快农机维修行业管理法规建设的步伐, 变单纯依靠行政手段为依靠法制和行政两种手段相结合。近10多年来, 农机维修行业主管部门在对维修业实施管理中, 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 为农机维修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仅仅依靠行政手段管理日益困难。因此, 应在认真总结多年维修业管理经验的基础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及有关法律法规, 重新修改制定《全国农村机械维修点管理办法》, 把行业管理中涉及的重大政策问题以法律形式给以明确, 使维修行业管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尽快实现由单纯行政手段管理向法制管理和行政管理相结合的转变, 做到依法管理。

2、加强农机维修技术监督力度, 变注重维修网点量的增加为注重其质的提高。一是严格审验网点。除对新开业的维修点进行技术审定外, 要认真搞好对现有维修点一年一度的技术审验, 促进其技术素质的提高。对年审不合格的, 该降级的要降级, 该停业整改的要责令其停业整改, 该收缴技术合格证书的要坚决收缴, 决不姑息。二是要搞好农机修理技术培训及其管理工作。对修理工培训考核制度化、规范化。做到教材、试题及答案标准, 考试时间等方面统一, 不要各行其道, 应创造条件, 逐步做到录制全国统一的电教录像带, 以提高教学质量, 要设立相对固定的培训基地, 并对其教学条件和承担培训任务的师资实行资格认证制度, 以保证培训质量;要利用多种媒介宣传农机维护和保养知识, 做到农机维修基础常识的普及;对重要农业机械的操作者, 应在操作前组织技术培训, 使其能正确操作和维护。三是强化农机维修配件质量的监督管理。修理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维修配件质量的优劣。强化维修配件质量的监督管理, 关键是要从生产企业堵住假冒伪劣产品的“源头”, 对重要零配件实行质量认证制度或试销质量保证制度;重点是要从经营企业截断假冒伪劣产品的“通道”, 严禁其上柜销售, 损害购买者利益;具体措施是要开展经常性的农机零配件抽检工作, 并尽快制度化、规范化。四是要搞好农机维修质量监督队伍建设。从不包括基层农机站在内的各级农机维修行业管理部门挑选各方面素质都比较好的管理人员, 通过培训考核, 将合格者聘为维修质量监督员, 负责其所在地区的维修质量日常监督管理。

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 篇5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部经济地带,除昆明周边区域外均属典型的欠发达地区,农业人口众多,城市化进程落后。本文以云南省罗平县明格村为例来分析我国欠发达地区村庄的发展特征及其规划要点。村庄规划的一般性问题

现行的城市规划法律体系中,涉及村庄规划的国家级法规和规章只有《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及《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两个文件。按照这两个文件的指导,村庄规划一般应参照村镇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编制;而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各地也通常是按照村镇规划标准进行编制的。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往所编制的村庄规划主要集中

1.1 我国村庄的总体特征

(1)规模少,布局分散

这是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低和便于耕作管理的要求造成的。在乡(镇)域范围内,有许多规模大小不等的村庄和集镇,形式上是分散的个体,实质上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他们在生产、生活、文教、服务和贸易等方面形成网络结构体系,呈金字塔形分布。

(2)村庄类型多样化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自然生存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历史文化背景差异巨大,造成各地村庄在结构布局形态、社会经济职能、民俗民风、生产特点乃至建筑风格等多方面呈现多样化的格局。

(3)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大

各地区村庄生产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自然条件和建设条件的不同,造成村庄的规模、分布密度、生产能力、经济效益及农民的物质文化水平等各不相同。

1.2 村庄建设发展的一般性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以往的村庄规划所遇到的村庄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概括起来集中表现为:土地浪费严重、资源利用差、基础设施落后、投资环境差、难以培育工商业文明、生产要素市场难以建立、环境污染难以治理和村庄自身特色缺失等八个方面[1]。

1.3 传统村庄规划的体系构建

根据现有的两个法规文件的规定,村镇规划包含村镇体系规划、村镇(庄)总体规划和村镇(庄)建设规划三个层次;而涉及村庄规划的主要是村庄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并且在实际的操作层面,常常将后两个层面的规划合并编制,统称为“村庄规划”。实践证明,村庄总体规划与村庄建设规划的合并能够提高规划的效率,有利于村庄长远发展与当前建设需求的结合,便于操作实施。

1.4 村庄规划所涉及的一般性问题

已有的研究表明,村庄规划在内容上所涉及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人口与用地的合理计算问题、村庄的规划布局问题、村庄的道路交通问题、村庄公建设施的配置问题和村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的保护问题等方面,这些问题在《村庄规划若干问题探讨》[2]中有过深入探讨,此处不再赘述。欠发达地区村庄规划的非常规性问题

2.1 山地多,耕地少

欠发达地区的村庄一般位于山区,也正是由于山地的比例过大造成了生存、生产、生活所依赖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差,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同时交通不便,其村庄自然也就比较落后。而较大的平原或坝区往往是比较发达的城镇和村庄所占据,并且这种情况在西部欠发达省份(如云南、贵州)尤为典型。山区的村庄通常会依托一小片平地进行耕作,而村民的民居建设多位于山上依山而建。由于山地多、平地少,农业基础薄弱;交通不便,无其他产业支撑,从而导致经济长期不发达。比如罗平县明格村,全村耕地面积410亩,仅占土地总面积的6.83%;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71亩,远远低于平原地区的耕地数量,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只有林地较多,面积2050亩,可占总面积的34.17%,但由于国家的山林保护政策,林木的经济效益往往无法发挥。

2.2 区位偏僻,远离中心城、镇

欠发达地区的村庄通常都远离中心城市,甚至距离中心镇、集镇都较远。这种区位条件也限制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使之无法受到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无法享受到中心城镇产业转移所带来的机遇,长期以来只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相对封闭、内向的进行缓慢发展。如明格村离罗平县城60余公里,且多为山路,长期只能依靠所处九龙瀑布景区的外围区位进行部分游客餐饮接待来带动经济发展,而且形成的规模不大,品牌效应不明显。

2.3 人口数量少、素质低

由于发展的滞后,欠发达地区人口的增长动力主要依靠其自然增长。同时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相对宽松,通常这些地区自然增长率会比较高,但如果考虑到机械增长因素,这些村庄的人口,尤其是素质较高的人口,多向发达地区和城镇迁移(即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且迁移速度高于自然增长,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常呈现负增长的趋势,这也就导致了这些地区长期以来人口数量少、劳动力不足、素质低下,并且人口的结构也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如明格村的总人口只有不到600人,青壮年劳力则更少,连组成一个稍大型的工厂所需的人力资源都不足。如此,要想走大规模工业化道路,使该村的经济达到发达地区村庄(如江苏华西村等)的水平是十分不现实的。

2.4 社会及市政基础设施落后

相对于发达地区的村庄,欠发达地区实际的发展水平有限,其自身没有经济能力改善社会和市政基础设施;外来资本又没有动力对该地区进行投入。由此所造成的现实是很多村庄没有上下水设施、没有小学、图书室、医疗室等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其卫生条件堪忧,生产生活长期处于很低的水平。

2.5 法治观念、管理观念滞后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欠发达地区的村民由于长期为生计奔波,忙于最基本的生存和生活,其经济形式具有自然经济和小农生产的特征,长期脱离社会化生产分工和协作,导致其观念的落后、封闭,尤其是法治观念的缺失和村庄管理层管理理念跟不上时代发展的形势。

这样以来,即使有科学的《村庄规划》,也无法得到管理层的透彻领会和真正认可,难以真正落于实处。因此在欠发达地区编制村庄规划,更应当注重规划编制的过程。欠发达地区村庄规划的编制过程,应当成为对村民普法教育、对村庄管理者更新治村理念的过程。

2.6 规划重视不够,经费不足

由于欠发达地区在市域、县域甚至乡(镇)域范围内所处的地位常常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上级主管部门(一般是所在县的城市建设或规划管理部门)对于其规划也较城市和中心镇的规划重视不足,直接导致上级经费投入不足甚至没有规划费用的投入。而实际中这些地区的村庄又根本无力承担正规规划院高昂的规划费用,或者即使有些经费也不愿投入到非直接效益的规划之中。村庄经济实力远不能跟城镇相比,如果得不到专项经费支持,规划编制经费很难筹措,编制经费短缺使得村庄规划流于应付。为了应付规划检查,行政村组织往往自己或委托上级管理部门简单做个规划,这样,规划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不足便成为理所当然。

2.7 少数民族聚居

欠发达地区的村庄很多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西南诸省尤其突出。一方面这会加强该地区发展的紧迫性;但另一方面,少数民族蕴藏了丰富的少数民族民风民俗文化,也为其发展带来隐性的有利条件。欠发达地区村庄规划的要点(以明格村为例)

3.1 明格村现状的简要分析

(1)道路系统:现有的道路网系统尚未完善,各级道路普遍偏窄;村内小巷狭窄弯曲,消防车无法进入;除过境路外,村内其他道路均为质量较差的水泥路;道路附属设施不够齐全。

(2)村民住宅:住房布局散乱,住宅用地严重;房屋多为砖木结构,通风条件不良,质量较差;建筑风貌参差不齐,新建的砖混农家乐建筑对原有村落风貌破坏严重;环境脏乱,卫生状况差。

(3)公共设施:小学规模太小,教学设施不完善;无幼儿园、医疗所等设施;村内商业点店铺店面凌乱,无良好的商业环境和商业气息。

(4)市政基础设施:排水不成系统,生活污水无处理;村中乱拉电线,存在火灾隐患。

(5)环境卫生:生活垃圾缺乏管理,闲置空地内和排水明沟垃圾较多;居民家庭多露天或简易厕所,卫生条件差。

(6)景观环境:绿地率低,缺少公共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河流岸线绿化较差,垃圾较多;村内“裸”房子居多,严重影响村的视觉环境。

3.2 规划内容与思路

针对欠发达地区所面临的问题并结合明格村实际,笔者认为其村庄规划在满足基本的规范要求的基础之上,尤其应当突出重点、抓住中心,避免“面面俱到”而“面面不到”。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所谓重点和中心也只能有一个。对于几百人的一个村子,无论如何难以聚集多大力量做出多个惊天动地的大事来,因此村庄规划的内容与其遍地开花,不如集中力量研究好主要问题,抓住主要矛盾(经济滞后),办好一件事,谋划一个发展思路,解决好一个问题……。

就明格村而言,由于其属于自然村庄,经济主要依靠基础农业为支撑,附带旅游餐饮接待服务,所以明格村的发展在做好农业这个基础的前提下,尤其应强调特色农业的发展,走以农

带商,以商促农的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集中力量做好几个方面,不能贪大求多,具体归纳为五个“一”的发展思路,即:

(1)一个目标:即和谐农村建设,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合理发展)和人与人的和谐(文明的提高)。

(2)一个中心任务:即经济发展,抓住以农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向,带动农家乐的餐饮接待业。

(3)一条主导产业链:即绿色农业――延伸产业(农业产品浅加工、绿色服务业)。

(4)一个窗口:即能够反映明格村自然生态及丰富资源的窗口,通过一个重新整合的村落风貌,来表达这个窗口的形象。

(5)一种新面貌:即明格村新的物质环境与精神面貌,物质环境包括生产环境的改善,生活环境的美化,生活物质内容的丰富,精神面貌包括,人的满足感增加,对未来充满希望。

同时,规划的主要内容,重点也需围绕这五个“一”来展开,包括:(1)合理布局村庄发展用地,明确未来发展方向;(2)理顺村内道路交通,处理好内外交通的联系;(3)改造村庄生活环境,包括卫生、生活、生产、旅游接待环境;(4)营造特色村庄景观,包括建筑风貌的统一,突出明格村的自然景观特色;(5)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给排水、电力电信、污水处理等;(6)建立新的管理体制,为将来作为旅游餐饮接待区的建设打下组织基础。

3.3 功能布局的调整

依据突出重点这一规划主题,本次规划在用地调整上以增加“合力”为核心内容,将原有的两个不同村落(上明格村和下明格村)的空间形成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空间关系,使其组成一个完整的环境空间,更好的发挥作用,从而使整个规划区形成“一轴、一带、三片”的格局:

(1)“一轴”:即原村庄道路,穿越整个村庄的主干道构成的村庄发展主轴。

(2)“一带”:即一条滨江绿化带。

(3)“三片”:以现状形成的居住村落形态,将整个规划区分为三个片区,即北部村民居区,南部村民居区,以及位于河道两侧的新规划居住和管理片区。

3.4 村庄特色规划

村庄特色是吸引外来投资及外部消费对象的重要因素。明格村有山有水,环境优越,同时处于旅游景区的外围。规划在保持现有格局和风貌的基础上,力求将山、水、绿地、村庄各项用地融为一体,注意地方特色的挖掘,将当地民居文化的特色融入村庄建设之中,使山区村庄环境和景观建设的特色得到更充分的体现,营造出“山中有村、村内有水,水绕村行”的自然村庄特色形象。因此,规划考虑从“一种风貌、两大特色、三个要素”三个方面形成有主有次,点、线、面相结合的特色系列:

一种风貌:即以自然村落的肌理为主调的纯朴乡村风貌。

两大特色:紧紧抓住山、水、村相依的特色,使山青水秀成为村庄最突出的两大特色。

(1)山青:对村庄周围的山体加强绿化,使之成为村庄的绿色背景。有山之处,建筑布局依山就势,相得益彰。

(2)水秀:充分利用现有水系景观,规划把水系揉进村落,使村庄有青山的衬托,房前屋后有潺潺流水,面对一片开阔的田园风光。

三大景观元素:

(1)休闲空间:为了使城镇空间更为通透和具有现代感,规划将在重要地段设置各具特色的广场,一是使村庄空间富有变化;二是为村庄增加 “客厅”,它是表现村庄形象的重要窗口。

(2)游览空间:依据现状条件,在村庄北部、中部、南部设置一个休闲游园,设计充分突出滨水特色,使公园成为村庄景观的“点睛”之笔。

(3)休闲绿化带:滨水绿化带,以地方性民俗民风为主要文脉,沿江设置部分休憩的小品设施,利用绿化营造不同氛围的空间环境,形成丰富的、多层次的外部空间环境。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村庄规划的差异

通过上述分析和实例说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村庄规划的差异可概括为:①内容差异:后者追求全面发展,注重协调,而前者更突出重点,特别强调经济的发展;②产业差异:前者较之后者更注重农业基础,走以农带商(或以农带工,尤其是加工业)的绿色产业发展道路,而非大规模工业化生产;③用地布局差异:前者以基本的宅基地划分为主,而后者多参照城镇居住小区规划进行布局;④发展策略差异:前者多利用后发优势,尤其是古建筑、古民风保存完好的优势,并常利用山地打开发展的思路,强调对山地的开发;后者则多利用先发优势,走工业化道路;⑤灾害防护差异:由于地形条件的不同,前者的村庄灾害防护多以防洪为主,而后者则以防涝为主;⑥特色差异:前者更强调原始古朴、自然生态的村庄环境特色,主要是对现有村庄空间格局的保护、建筑的维护与更新、生活环境及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别于发达地区的建设向城市特色发展的趋势;⑦编制过程差异:前者更注重规划编制的过程,规划过程强调村民的参与,强调规划人员与村民的互动及对村民村官规划普及教育;⑧经费来源差异:前者以多方筹措和政府财政支持为主,规划行为更少市场性、更多计划性,而后者多实力雄厚、自筹经费。结语

尽管欠发达地区有诸多制约发展的欠发达因素存在,但其村庄规划却不应是“欠发达”的。该地区的村庄规划凭借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产业基础、民俗风情和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在规划布局、建筑形式、建造方式、环境利用和资源开发各方面都可舒展地方特性、挖掘传统文化,创造具有鲜明山乡村寨特色和浓郁乡土文化氛围的村庄规划。如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展开。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先行;改变现状农村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的落后面貌将成为推进国家整体文明的大事,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欠发达山区 篇6

(1)参训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教师参加远程培训,要完成规定的培训任务,必须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学习,否则,无法结业。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我县农村中小学条件差,教师流失严重,新教师又不愿意来工作,造成我县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量特别大,一个人要干几个人的事,不少教师都是包班教学,白天上班很少有时间上网学习。同时,我县农村教师半边户多,放学后还要回家干农活,做家务,课余时间也难以顾及培训。即使参加远程培训,也是为晋职或迫于领导压力,自己内心很反感,参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2)参训教师的学习行为不良。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农村经济落后,学校硬件设施较差,好些学校根本不具备远程培训的条件,没有电脑,加之我县农村教师年龄偏大,大都对远程知识不熟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又欠缺,因此,他们参加远程培训普遍感到压力大,没有信心完成培训任务,于是消极对待培训,或者不坚持上网学习,上网时间达不到要求,或者请他人帮忙挂网跟帖、代做作业。

(3)远程培训的班级组织形式不妥。为降低办学成本,远程培训班额大都在60人以上,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教师较多,以县为单位组班问题不大,其他学科由于专任教师人数少,以县为单位无法组班,于是采用以市为单位组班,有时甚至以省为单位组班,这样,造成学员过于分散,班级的管理员与参训者彼此不熟悉,学员不上网学习或不完成学习任务,管理员对他们毫无办法,因为参训者心理很清楚,县外的管理员根本不能约束他。因此,即使管理员再认真,远程培训也难取得实效。

(4)课程辅导员的任务太重。为了达到远程培训目标,上级主管部门给辅导员规定了一系列任务,要求辅导员在培训中达到一定的目标。比如,要求辅导员上网学习达到多少时间,要批阅多少作业,要发多少贴,要写多少日志,要出多少期简报等。由于远程培训班级大,学员多,仅批阅作业,看学员日志这两项任务就够繁重了,为了完成任务,辅导员就只得想其他办法了,或请人代劳,或走马观花地乱批一通,根本没有质量保障。

(5)远程学习资源缺乏针对性。远程培训资源非常丰富,确实推动了教育公平和民主,让我县农村教师长了见识,但是,远程培训资源缺乏针对性,参训教师不能因需而取,教学案例大多出自城市学校,农村的很少,缺乏多元化,以至于让农村教师觉得这些东西虽好,但农村教师无法学会,即使学会了,在我们农村学校也没法运用,于是干脆不学。

(6)远程培训缺乏质量保障和评价机制。目前,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目前还没有形成健全的培训质量监督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多采用作业,统一命题的考试形式,评定时重成绩而轻学习能力、学习策略等因素,评价方式相对落后。同时,管理机制效用性还有待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提升。

面对我县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及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在远程培训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统一思想,认识到位

随着教育形势发展,传统教育培训理念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培训工作也应与时俱进。要充分认识到远程培训的优势,充分认识到远程培训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为了提高认识,每次培训前,我县先后要召开五个会议,即县教育局党委召开专题会议,我们进修学校召开班子会议,由教育局牵头召开各参训中心学校负责人参加的远程培训联系会议,各中心学校召开参训单位负责人和参训教师会议,以及进修学校召开培训开班典礼。尤其是开班典礼,要求参训教师提高认识,克服困难,全心心投入到远程培训中。这样,通过各种会议确定了培训目标,强调了培训纪律,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

二、目标导向,制度到位

明确目标,建立比较完善的考核目标,是我县培训工作的一贯做法。我们同样将此做法用于远程培训,首先我县教育局将远程培训的指标下达给各中心学校和县属学校,并将远程培训纳入各中心学校的目标考核范围,同时也作为参训教师年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进修学校也先后出台了几个制度来规范培训者和参训者。如《隆回县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管理制度》详细规定了行政管理人员、班级管理员、辅导员的职责、任务及奖罚措施,很好地规范了培训者与管理者的工作行为。又如《隆回县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学员守则》具体规定了参训教师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纪律,并将参训教师的学习表现与各参训单位的年终目标管理分挂钩,与参训教师的评先评优及绩效工资挂钩。由于这些制度具体细致,可操作性强,对管理员、辅导员、参训教师以及参训单位有着很强的约束作用。

三、精心组织,安排到位

为了让远程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克服远程培训的不足,我县教师进修学校(以下简称“我校”)精心组织,精心安排。第一,班级编排尽可能以县为单位,班级学员控制在五十人以内。第二,从实际出发,精当安排培训者的辅导任务,不加重培训者的工作量;从县情出发,适量布置参训者的学习任务,尽可能减轻参训者的负担。第三,开班前在网上公布远程培训须知,让培训者与参训者尽早清楚自己职责与注意事项。第四,精当安排几次培训活动,做到“五结合”:(1)将远程培训与集中培训结合起来,让两种培训优势互补。在远程培训开始、中期与后期各安排一次集中培训,根据远程培训的内容各安排一次高质量的讲座,以弥补远程培训资源的不足,同时安排几位骨干教师集中答疑,以解决在网上不能解决的问题。根据学员的学习情况,在会上鼓励先进,激励后进,总结经验,指出问题,提出要求,公开措施。这样效果非常明显。(2)将培训学习与教育实习结合起来。网上学习结束后,我们在学员所在学校聘请相应的骨干教师担任参训学员的指导教师,在进修学校的统一指挥下,让参训教师开展实习与研修,进修学校组织专业队伍在各参训学校巡回检查,广泛了解情况,查询参训教师通过培训他们的业务能力提高情况,及时汇总情况,组织学习效果差的学员重新参加不同形式的培训。(3)将培训与考核结合起来。考核包括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过程性考核主要考核学员的上机学习情况,看各项学习指标是否达到。终结性考核包括结业论文与考试,查看论文可以考察出学员远程培训的学习深度,结业考试可以考察出学员的学习广度,学员要想顺利通过考核,平时学习根本不能马虎,否则,什么挂机,什么请人代劳,都是徒劳,最终考核不过关,还得补学。(4)将远程培训与学习评比结合起来,将培训学习与学分认定结合起来。由于各项工作安排到位,环环相扣,培训效果非常好。

四、三级管理,监控到位

为了突破远程培训管理上瓶颈,我们参考了我校集中培训的管理模式,建立了县、乡、校三级远程培训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远程培训的功效。我县教育局和县进修学校负责制定远程培训方案,补充完善培训课程,选聘培训者,评价培训效能、监管培训过程;乡镇中心学校负责落实培训计划,协调培训中的关系;各中小学校负责选派参训教师,监督培训进程,落实奖惩制度;由于三级管理网络监管到位,反馈及时,远程培训的各项工作都能真正落到实处。

五、群策群力,合作到位

任何一项工作要想取得成绩,就必须发挥集体的力量,群策群力,团结合作。在远程培训中,我们群策群力,团结合作,行政领导、管理员、辅导员、分工合作,职责分明。为了加强领导与监管,我县教育局彭和生局长、易佑勇副局长、人事股长夏福田同志和进修学校校长、副校长、继续教育处主任等都加入到了远程培训QQ班级网络群。他们有时早上六点多钟到深夜十二点都在网上,在线时间长达十多个小时,随时了解学情、解答疑难,与校长们同学习,同讨论,发现好的典型及时表扬,发现不足之处及时提醒。由于领导们的积极参与,教师们的学习热情高涨,网上学习气氛非常好。

我们的管理员,辅导老师也都非常敬业,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崇高的奉献精神。为了有效地指导学员学习,他们通过QQ群、班级简报、班级动态、班级留言和学情通报等多种方式指导参训教师把握学习内容和调控学习进度,解答学员疑难。管理员,辅导老师发起话题、上传资源、发帖跟贴、评价学情、批阅作业。有时一落座就是一个通宵,但他们毫无怨言。他们不分白天和黑夜,不论工作日和节假日,都坐在电脑旁与学员交流着,与学员同学习,同讨论,虽然辛苦,却津津有味。由于行政领导与培训者通力合作,群策群力,使我们克服了远程培训管理上困难,取得了培训实效。

六、以身作则,服务到位

为了更好地完成培训任务,我们管理员和辅导员以身作则,热情服务,要求参训教师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我们的管理员和辅导员也都作为学习者和参与者,认真学习培训网上的各种资料,收看网上各种培训视频。他们的学习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参训教师。我们的管理员和辅导员服务热情,对每位参训教师,他们都很热情、很有耐心,认真细致地帮助学员解决疑难问题,及时表扬成绩优异的学员,同时也绝不冷落学习成绩较差的学员,帮助他们寻找差距,改变方法,鼓励他们积极上进,及时督促他们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敬业精神和热情的服务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对参训教师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学员更加努力、更加积极地去学习。

七、克服困难,投入到位

欠发达山区 篇7

关键词:欠发达山区,农村现代化,兼业型城镇化

与以往将工业、发达地区和城镇群作为城镇化的重点区域不同, 本轮新型城镇化更关注推动经济社会的多元动力以及各类地域空间的良性共生发展。欠发达山区因为发展动力、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固有制约, 难以复制其他地区城镇化模式, 长期相对滞后。我国已基本走过了社会主义两步走的“先富”阶段, 欠发达山区在内的其他地区是实现“共富”的关键, 具有历史性的战略意义。从近年来各级各类扶贫政策和相关规划的密集出台, 可以看出国家对此类地区的重视。因此, 如何走出一条符合欠发达山区特征并主要依靠内生动力的可持续城镇化之路显得尤为重要。

1 城镇化内涵解析

研究欠发达山区城镇化路径, 首先需要明确城镇化两个方面的内涵。

1.1 城镇化与工业化

两者并不必然存在相互推动的关系。张庭伟在研究美国城镇化发展时指出, 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而经济发展方式不尽相同, 尽管大部分地区的城镇化确实是依靠工业化推动, 但对于工业发展条件并不突出而在其他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地区而言, 争取优势最大化的发展路径更为可行。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现代化, 并不需要拘泥于实现这一目的方式。夏威夷渔业资源优势并不突出, 加工后的相关产品也面临着运输到大陆的高成本问题, 因此其并未选择海岛地区惯常的渔业作为主导方向, 而是重点打造旅游产业并最终成为世界级的度假胜地。同样的例子还有我国的三亚, 其通过大力发展旅游带动其他服务业全面推进, 近年来经济增速远超以工业等为主导的海口 (见图1) 。

1.2 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

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城镇化并不简单等同于引导农村人口进入城镇, 也包括让居住在农村的人口能够享受到城镇居民同样的权利。我国是人口大国, 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的同时还必须要保障粮食安全。可以说, 城镇化发展越快、农业的地位就越加重要。同时, 乡村聚落拥有人文和自然完美融合的优秀景观, 现代社会已经越来越认识到这些经历千百年历史形成的自然人文画卷在生态保育、精神回归方面的重要性, 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呵护这一宝贵财富。因此有必要为农民提供稳定的就业和服务保障, 通过农村现代化引导农村人口适度留在农村, 这也是未来缓解城镇尤其是大城市压力的一条重要途径。1950~1970年日本推行农村产业化以解决大城市不完全城镇化问题, 充分证明了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之间的紧密关系。事实上, 农村现代化地区的活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并不低于城镇, 世界上其他地区还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法国普罗旺斯、荷兰斯哈亨的郁金香花海地区将特色农业打造成为世界著名的农业地景, 促进农业生产与旅游的完美结合, 实现了地区特色的最大化;韩国和台湾的农业精细化耕作和产业化组织使得农村经济水平与一般城镇的差距并不大, 同样也创造了优美的乡村景观。

2 欠发达山区特征和城镇化路径选择

2.1 欠发达山区的特点

2.1.1 生态环境较好、限制多, 传统发展方式难以复制

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地区, 山区是我国生态安全保障的核心区域。《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中划分的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约一半都是山区, 其功能类型涵盖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等。但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干扰加剧, 山区的生态稳定性逐渐降低。在固有保护要求和越来越严重的环境压力下, 尽管大部分山区有着较为优越的资源禀赋, 但在工业发展和开发建设方面受到的限制也愈加严格。其他地区依靠工业规模化生产和城镇快速扩张实现经济提升的传统之路难以在山区进行复制, 需要探索符合本底和政策要求的新型发展方式。

资料来源:三亚市统计年鉴 (2004—2012) , 2012年三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2012年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数据欠缺, 采用平均数补全)

2.1.2 交通通达性不高、相对封闭, 城镇体系结构不完善

不便的交通条件使山区大都处于区域经济的边缘, 经济发展较为封闭。这一特征反过来又影响了交通设施的建设。地形和城乡聚落相对分散的本底特征使得交通组织以点对点和有限的几条主要通道为主, 区域性交通和城乡内部交通的衔接不畅, 难以解决整个山区的可进入性, 也就更加难以改变按自然地理单元形成的封闭系统。从总体来看, 山区的城镇体系发育都不够成熟, 城镇与城镇之间的功能联系较少, 各级各类组织中心欠缺, 独立分散发展态势明显;城镇结构相对扁平, 除了少数地区中心城市外, 城镇规模普遍较小, 缺少中间位序城镇。

2.1.3 城镇集聚能力不足, 城乡一体发展潜力初具

相对封闭的发展环境使得外来嵌入式产业较少, 经济主要依赖本地农特资源, 大多数城镇主要产业都是农特产品加工和贸易、方向单一, 产业动力和就业吸纳能力不足。低水平均衡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也进一步削弱了农民迁移到城镇的热情, 大量劳动力留守在农村。尽管现状农特产业基本以种植和简单的初加工为主, 处于行业价值链的底层。但同时也应该看到, 在消费经济和食品安全受到重视的今天, 山区农特资源在有机生态环保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如果在产品品牌和深加工方面能有所突破, 农特产业的价值将会得到极大提高, 农村发展也有较大的空间。此外, 这一产业结构客观上也导致山区城乡产业功能联系比制造业为主的地区更为紧密, 使得推动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具备一定的现实基础和需求。

2.1.4 动力机制多元, 自下而上的推力较强

黄亚平认为欠发达山区城镇化受到宏观政策力、中观经济力和微观要素力的推动。由于推动城镇化的经济动力不足, 欠发达山区城镇化动力机制较为多元, 一般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农特产业推动, 农村人口呈现从村—镇—县城梯次集聚的态势;二是旅游推动, 乡村旅游地区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较少, 城市旅游地区农村人口主要向旅游城镇集聚;三是工业推动, 农村人口主要向县城和重点镇集聚;四是以基础教育为主的公共服务推动, 农村人口主要向镇和乡集镇集聚;五是政策推动, 包括财税和项目支持、扶贫和生态移民搬迁等, 人口流动方向根据各地区具体政策而不同, 有可能向镇和乡集镇集聚, 也有可能向中心村集聚。

农特产业和乡村旅游业推动人口自下而上集聚, 重点在村和镇, 对农村现代化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现状动力也相对较强;工业、城市旅游引导人口直接向县城和重点镇集聚, 需要进一步强化推动作用。

2.1.5 城镇化模式较为复合, 兼业特征需要加以重视

除了异地城镇化和本地完全城镇化之外, 欠发达山区还广泛存在兼业型城镇化现象。所谓兼业是指居住在农村, 但在农业之外还从事其他非农产业。这一现象与农作物种植规律和产业结构相关。笔者在恩施的社会学调查发现, 兼业农民的收入水平并不低于城镇居民的平均水平, 同时还能享受到更为舒适的环境, 因此农民的兼业比重非常高。

兼业一般有两类:一是乡居乡业, 多在农特和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 主要在本地农村从事农业产业化和旅游服务兼业;二是乡居城业, 多在临近城镇的地区, 主要在城镇从事工业或服务业兼业。前者有利于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 后者更有利于城镇发展。兼业人口在为非农产业和城镇提供劳动力的同时, 对城镇扩张的要求较小, 也有利于农村繁荣和社会稳定, 是一种在现阶段值得重视的城镇化新方式, 应注重强化农村生产和生活支撑设施, 保障兼业发展空间 (见表1) 。

2.2 欠发达山区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2.2.1 现代化目标:走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相结合的总体路径

国家在欠发达山区推动城镇化, 其目的并不是要求该地区的大中城市像沿海地区那样具有参与区域竞争的绝对实力, 而更多着眼于寻找有效的消除贫困路径, 贫困的重点在农村, 因此本地区城镇化在一开始就肩负了城乡兼顾的使命。

在城镇和工业发展受到诸多限制的同时, 优越的农特资源和普遍的兼业现象为推动农村经济奠定了基础。正如本文开篇所述, 工业化并非城镇化的必由之路。欠发达山区城镇化应摆脱传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思路桎梏, 走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相结合的发展路径。农村现代化并不意味着农村工业化, 而是重视欠发达山区自下而上城镇化动力较强而城镇较弱的客观事实, 将农村经济作为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将农特资源作为产业链的基础实现三次产业的整合互动和全面突破, 并逐步完善农村支撑设施, 提升农村活力, 使得农村在城乡体系中的作用更加积极, 并最终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的相辅相成。

2.2.2 差异化突破:优势最大化, 服务引领的三次产业联动策略

当前的产业转移给中西部推动工业化带来了较好的契机。但就对产业的吸引和承载能力而言, 欠发达山区仅有的资源优势也通常会被交通成本、人才制约、市场狭小等抵消, 与中西部其他地区相比毫无竞争力。盲目无底线的被动承接转移使得企业一方面在产业层次和能级方面处于低端, 一方面大部分只是意在优惠政策的“过客”。此外, 东南亚很多国家正在效仿我国依靠低成本吸引产业的发展模式, 国际低端制造业也已出现跨国的迁移, 即便是上述方式在未来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因此, 欠发达山区盲目依靠嵌入式产业推动工业化发展的方式基本难以成功, 要想突破困境还应该最大化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优秀的农特资源、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等在发展服务业方面具有较好的潜力;而服务业投资少、见效快、就业容量大, 主要依赖点对点的快速交通, 对城乡交通全覆盖的要求相对不高, 也正好契合欠发达山区的特点。原有的品牌市场受限等劣势,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已经部分被缓解。应该抓住当前国家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契机, 以服务业统筹农业和工业, 实现后来自上的突破。

2.2.3 复合型模式:适度异地城镇化、兼业城镇化与本地完全城镇化同存

因地理隔绝而形成的封闭单元由于本底条件的差异, 必然存在不同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方式, 因此前述多元动力机制仍将长期共存。与此同时, 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城镇承载能力的相对不足、农村繁荣发展的要求等决定了欠发达山区不可能只有本地完全城镇化, 而仍应延续复合的城镇化模式。在强化城镇集聚能力推动本地完全城镇化的同时, 一方面需要保持适度的异地城镇化以应对资源环境压力;另一方面应充分保障兼业城镇化的发展空间, 提高农村经济活力, 支撑城镇发展, 避免出现城镇繁荣而农村凋敝的不利局面。

3 恩施州城镇化现状特征

3.1 总体概况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简称“恩施州”) 位于湖北省西部三省市 (湖北、重庆、湖南) 交界地区, 是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 也是《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中三峡库区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和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及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的重要部分。全州总面积2.4万平方公里, 地形相对破碎, 绝大多数都是山区, 高差起伏在20米以上地区占总面积的60%以上。2011年常住人口330万人, 城镇化率32.5%。刚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人均GDP不足全国和湖北省平均水平的40% (见图2、图3) 。

恩施州具有烟草王国、世界硒都、鄂西林海、华中药库之称, 烟叶、茶、中药材和其他珍稀农特产品等产量和质量优势非常明显。旅游资源种类和品质并不弱于临近的神农架和张家界地区;养生休闲资源也较多, 医疗卫生设施水平较高、生态环境优越, 境内海拔800~1200米的二高山区域占州域总面积40%以上。

3.2 恩施州城镇化的主要方式

恩施州兼具中西部山区、省域边缘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生态功能区等多重特征, 具有欠发达山区全部特点, 其城镇化特征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3.2.1 总体上呈现自下而上的梯次集聚态势

农村人口城镇化总体上遵循着山区散户—村—乡镇—县市城区梯次集聚规律, 各节点城镇人口集聚速度自下而上梯次减弱。这反应了乡集镇和建制镇镇区是恩施州人口城镇化的第一核心环节 (2000~2010年建制镇镇区人口年均增长6%左右) , 承担着农村人口进城的“过水丘”作用, 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产业组织中的作用较大;县城承担着相对高层次的服务功能;而州城较弱的中心性和山区分散发展的现状使得其在集聚人口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见表2、图4) 。

3.2.2 异地城镇化和兼业型城镇化特征明显

恩施州的异地城镇化和本地完全城镇化各占“半壁江山”, 对外来人口吸引力不强。2000~2011年间, 年均净流出6.4万人, 而城镇人口年均机械增长约6.8万人, 两个数字基本持平。根据社会学调查, 推动异地城镇化的不仅是经济因素, 即便收入不高也要“出门闯世界”成为新生代外出的重要动因。同时, 异地城镇化的“代际接力”特征十分明显, 从本人成年到子女成年大约二十年为一个周期, 一代又一代持续不断外出务工或就学 (见图5) 。

除了上述两种通常的城镇化方式之外, 恩施州兼业城镇化现象也比较明显。抽样数据表明, 州内64%的农村家庭存在以非正规就业为主的兼业。其中乡村就业以旅游服务、农产品加工为主;城镇就业以服务业、建筑业为主。与兼业类型相对应, 其一般分布在两类地区。一类是相关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如以茶叶为主的农业产业型地区, 茶叶经济效益好、生产时间相对集中、产业链较长, 农民在加工环节参与较多, 同时其他从事副业的时间和机会也较多;同属于这一类的还有乡村旅游发展较好的地区。另一类是临近城镇、区位较好的地区, 兼业类型主要为城镇服务业。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关于重庆市域城镇化的相关研究

3.3 恩施州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上述城镇化特征既源自于地形和交通等导致的分散发展等因素, 也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以同处于山地的重庆地区为例, 2000~2011年, 重庆市区县城区人口规模占全市城镇人口比重从26.7%上升至38.7%, 而小城镇人口所占比重则从24.3%下降到18.3%。区县城集聚速度明显快于小城镇, 呈现出与恩施截然不同的态势。究其缘由, 重庆是以大规模工业化为导向的地区, 制造业发达, 提供就业岗位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区县城区及以上节点;而恩施州是以农特产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地区, 制造业和其他嵌入式工业规模较小, 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主要分布在镇乡及以下节点 (见表3) 。

特定的产业结构形成了特定的城镇化动力机制。总体而言, 恩施州城镇化动力有农特产业、旅游业、工业和基本公共服务四种。需要说明的是, 尽管国家一直在推动扶贫搬迁, 但搬迁主要是向村集中, 对城镇发展的直接推动作用不大。四种动力中农特产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较好;工业发展较为滞后, 特别是集中于州县城的以现代制造为主的植入型工业较少。州县城的就业供给不足, 而农村发展动力相对较强, 导致了自下而上梯次的集聚态势和兼业的普遍存在。具体来看, 各种动力机制的推动作用如下。

3.3.1 农特产业有利于城乡功能组织, 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因其种类而异

恩施州城镇化最大的动力来自于农特产业, 但根据种类的不同, 农特产业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也不尽相同。以其主导的茶和烟为例, 茶叶耕种半径较大, 维护要求较低, 并且在种植—加工—收购—贸易的全环节农民参与程度较高, 有利于推动农民向中心村和乡镇搬迁;而烟叶耕种半径小、维护要求高, 除种植和烤制外, 均为国家专营, 且其加工贸易多在州城及以上城镇进行, 对城镇化直接推动作用相对较弱 (见图6) 。

3.3.2 旅游同样能够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但现状对城镇的推动作用不足

州县城是主要的旅游服务载体, 镇村簇群是主要的目的地和部分服务的载体。恩施州的核心旅游资源和城镇空间隔离, 对城镇带动作用有限;而乡村旅游发展基础初具, 对镇村发展促进作用较大, 也为农民兼业增收提供了渠道。从业人口流动总体上遵循以下规律:具备一定知识技能的人员主要向州城流动;其余人员留在县城及以下节点提供旅游相关服务 (见图7) 。

3.3.3 工业推动人口向州县城和重点镇集聚

一般来说, 植入型工业和加工型工业的核心环节以州县城为主, 带动人口转移较为彻底, 但发展不足;资源型工业和加工型工业的一般环节依托资源分布地在乡镇中有所布局, 农民兼业较为普遍 (见图8) 。

3.3.4 基本公共服务对城镇就业贡献较大, 教育城镇化是服务推动人口集聚的主要类型

从就业角度来看, 由于服务业发展不足, 主要以财政供养人员为主的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就业比重较高, 其他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尚未充分发挥。

从服务供给来看, 教育城镇化是主要类型, 县城和中心乡镇是主要载体, 家庭的经济和职业状况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经济能力较好且有稳定就业的家庭一般会完全搬迁到州县城中;而经济能力一般且以不稳定就业为主的家庭一般会选择短时搬迁到乡镇中 (见图9) 。

4 恩施州的特色城镇化路径选择

4.1 富民强州和城乡兼顾的城镇化

恩施州城镇化的真正目标不是提高城镇化率和扩大城镇规模, 而是如何通过富民改善贫困现状。富民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因此, 农村也应是恩施州城镇化的重点。现状农特和旅游产业对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改善农村面貌已经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而传统的工业化路径在生态型山区存在固有局限——两个因素决定了恩施应以多元动力而不是工业为主推动城镇化, 这种机制下的城乡空间不是城强乡弱的传统模式, 而为真正意义上的城乡统筹奠定了基础 (见图10) 。

4.2 以精细化的农特产业、一体化的服务业带动工业发展, 形成多元动力机制

恩施州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分析表明, 成熟的农特和旅游产业以及工业有较好的整合潜力, 各环节在城乡间分布相对均衡, 能够密切城乡联系。根据当前国家政策导向和服务业发展趋势, 笔者认为恩施州应该以生态和旅游为龙头、整合农特和医疗资源培育康体疗养功能, 逐步发展医药和医疗器械等相关工业, 共同打造大健康产业。农特产业应借鉴日韩台山地精细化农业的发展经验, 进一步强化产业组织和品牌培育。工业立足本地化, 即依托农特资源发展精深加工并逐步培育衍生产业。有关研究表明, 真正在山区留得住并能持续发展的还是那些与本地资源密切相关的工业企业。

4.3 重视兼业特征, 以复合型城镇化模式引导地区差异化发展

恩施州经济发展落后于省内其他地区, 部分地区承载能力薄弱,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异地城镇化既是趋势也是州内发展的客观要求。现状农民兼业现象较为普遍, 应重视其对城乡统筹和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 强化对农村的生产生活服务支撑。总体来看, 恩施州也应该遵循异地城镇化、兼业型城镇化和本地完全城镇化相结合的复合型模式;并针对州内各地区产业发展方向和本底承载能力, 实行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5 结语

我国国土辽阔、地区差异较大, 推行新型城镇化的方式路径不能一概而论, 而应根据各地区的特点探索差异化的目标和策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在提出重点打造城镇群的同时也要推动国土均衡发展。均衡发展的重点在中西部, 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又都是欠发达山区。不同于东部沿海地区和国家重点城镇群以强化竞争力、提升带动作用为目标, 此类地区城镇化的目的应着眼于解决贫困、在提升城镇的同时更应关注农村现代化——城乡统筹发展在此类地区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由于缺乏绝对强势的发展动力, 国家生态补偿和转移支付的力度与地区实际需求的差距较大, 欠发达山区应充分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立足本地优势, 抢抓机遇实现差异化突破。通过强化多元化的城镇化动力、延续复合型城镇化模式, 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地区的需求对其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探索出一条保护与发展协调、城镇与乡村统筹的和谐发展新道路, 使山区成为生活舒适的新典范。

参考文献

[1]张庭伟.当代美国城市化的动力及经验教训[J].城市规划学刊, 2013 (4) :10-17.

[2]毛刚, 樊晟.西南高海拔山区城市化的地域性策略探讨[J].城市规划, 2001, 25 (10) :46-50.

[3]黄亚平, 林小如.欠发达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探讨——以湖北省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 2012 (4) :44-50.

[4]张立.新时期的"小城镇、大战略"——试论人口高输出地区的小城镇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 2012 (1) :23-32.

[5]毛其智.发展人居科学, 建设美丽乡村[J].小城镇建设, 2013 (2) :35-38.

欠发达山区 篇8

关键词:绿色产业,山区经济,梅州市,区域发展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山区的总面积大约占到国土面积的2/3, 其经济社会状况如何, 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对于发展山区经济, 我国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 实施了很多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但总的来说, 仍缺乏从总体上对山区进行战略性规划和发展的措施。特别是如何在保护山区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山区经济, 没有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要么将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 要么就是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由于山区的贫困落后、经济欠发达与生态环境恶化之间存在着因果循环关系, 要协调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就必须探索出一条能够发挥山区资源禀赋优势的绿色产业发展之路。

本文以广东省梅州市为研究样本, 该市地处粤、赣、闽三省交界处, 广东省东北部, 全市土地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 其中山地丘陵约占土地面积的86.7%,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200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477.88亿元, 梅州人口、土地分别占广东的6.11%、8.9%, 但GDP总量仅占广东省的1.34%, 人均GDP只有11600元, 仅及广东全省人均GDP的30.86%, 是一个人多地少, 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市。梅州市正面临着广东区域协调发展趋势和新一轮产业分工调整、加快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和挑战。作为广东省重要生态屏障的梅州, 面临山区发展战略抉择, 探索一条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的“绿色产业”发展之路, 对梅州乃至广东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同时, 对于全国山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战略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绿色产业的概念界定

对于绿色产业的概念在理论界展有不同的看法, 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陈飞翔、石兴梅认为, 从狭义的角度看, 绿色产业指直接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一些产业,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被广泛接受, 派生出直接从事环境保护活动来获得经济效益的企业和产业, 如, 在美国, 许多州把资源再生利用一类的产业称为绿色产业;从广义的角度看, 绿色产业指各种对环境友好的产业, 既包括狭义的绿色产业, 还包括其它对环境友好的产业, 即在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消费中对环境友好的产业。胡援东、揭益寿认为, 狭义的绿色产业包括粮食作物、畜牧、水产、果品、食品深加工、饮料、食品包装、无公害农业生产资料和人类其它生活用品等, 由于与生态环境有关的事物在国际上都冠以“绿色”, 为更加突出绿色产品来源于最佳生态环境。因此, 又称“绿色产业工程”, 它是一项融科研、环保、农业、林业、水利、食品加工、食品包装及有关行业为一体的宏大系统工程, 属于高科技产业。刘小清认为, 绿色产业也称环保产业, 是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品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自然生态保护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绿色产业旨在防治环境污染, 保护自然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 是一个非常有前途又有实用价值的新兴产业。曾建民认为, 所谓绿色产业是以绿色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 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满足人们对绿色产品消费日益增长的需求为目标, 从事绿色产品生产、经营及提供绿色服务活动并能获取较高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综合性产业群体。它应包括环境保护产业、绿色食品产业、绿色技术产业、绿色旅游产业、绿色农业产业、绿色服务产业和绿色贸易产业等多个产业部门。

尽管学术界迄今为止尚未形成绿色产业的统一概念,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即绿色产业与环境密切相关。所谓“绿色”, 是“环境保护”或“无公害、无污染”的代名词, 是生命的象征, 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的解释, “绿色 (Green) ”意味着自然的、无污染的状态。所谓“产业”, 是指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企业的集合, 在市场上表现为这些企业的相同或相近的经济活动, 表现为需求指向相同或相近、技术特征相近、生产对象相近。

由此, 本文将绿色产业定义为:是指在绿色经济发展中, 应用绿色技术生产绿色产品, 提供绿色服务, 有利于生态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有利于增进人类健康, 有利于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从一般意义上讲, 一切传统产业中, 凡实施绿色技术改造、采用绿色科技创新、其生产经营过程和产品有益于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产业, 都可以进入绿色产业之列, 其外延包括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绿色材料、绿色旅游、绿色医药及环保工业等等。从特定意义上讲, 所谓绿色产业是指一切依托于生物体的自然再生产过程, 而且其产出物是不破坏环境、不危害人类健康的产业。

二、梅州市发展绿色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

1. 产业发展定位不清, 绿色产业结构不合理。

首先, 产业发展定位不清, 招商引资急功近利。欠发达山区由于经济发展滞后, 迫切希望通过发展大工业来拉动区域经济发展, 普遍存在着强烈的招商引资冲动, 而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往往出现“饥不择食”的现象。当前, 广东省正在实施“双转移战略”, 政府在引导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 而在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中, 有很多是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 而不少县区政府在招商引资时并没有加以甄别, 有急功近利发展经济的倾向, 走“先污染, 后治理”的老路。

其次, 在当前梅州市绿色产业中, 绿色农业所占份额较大, 绿色旅游业发展势头较好, 但绿色工业则发展缓慢。由于梅州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 第一产业在GDP的比重较大, 2008年, 第一产业产值104.75亿元, 占比为21.9%, 其中的大部分可以归为绿色农业范畴;绿色服务业中的主体是绿色旅游业, 2008年旅游总收入为46.4亿元, 主要来自于绿色生态观光旅游项目的贡献;而绿色工业的贡献值却不到GDP总量的5%, 绿色工业的发展严重滞后。

2. 经营者对“绿色”意识淡薄, 尚未摆脱对传统观念的束博。

其一, 企业对“绿色”意识、环保意识淡薄, 对绿色品牌优势缺乏认识。主要表现在: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认为绿色生产和绿色营销只是一种口号和宣传, 花了钱, 但不会带来多少实际好处。目前, 梅州市的绿色产品生产者和生产企业的品牌意识不强, 且缺乏比较成熟的品牌运作方式。除少数企业实施了品牌战略外, 大量的绿色产品由于没有注册品牌或者缺乏品牌优势, 虽然产品的品质优良, 但产品的知名度有限, 市场占有率低, 造成绿色产品附加值不高, 没有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和价格优势。

其二, 农民、专业户对绿色生产和品牌意识不强。农民、专业户进行生产时, 仍然是重量而不重质, 农业生产对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对依赖性很大。所以当发展绿色产品生产与施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发生冲突时, 农民为提高产量仍然施用它们, 却放弃生产绿色产品应遵守的规程, 例如梅州市的主导农产品——梅州金柚的生产, 在90年代后期就凸显这一问题, 从而直接导致了持续多年的金柚销售市场萎靡不振。

3. 绿色投入机制不健全。

一方面, 绿色投入欠缺。从经济学角度讲, 绿色产业具有正的外部性, 非绿色产业具有负的外部性。绿色产业对产业本身及他人有益但与非绿色产业相比, 其生产成本要高得多, 如要求对绿色品种、绿色资源、绿色环境、绿色管理、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等进行投资。因此, 客观上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价格补贴、优惠等政策, 而目前梅州市在资金倾斜、科技投入、价格保护方面没有出台专门的政策和扶持措施, 没有投入专项资金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政策促进作用力小, 措施乏力, 从而制约了绿色产业的发展使绿色产品开发者的生产热情没有充分发挥, 各地的绿色资源优势没有变成经济优势, 绿色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没得到充分体现, 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客观要求。

另一方面, 绿色投资渠道单一。从梅州市绿色产业的目前投资渠道来看, 主要以政府投资为主, 企业和私人投资所占比例较少, 还未形成多渠道的投资方式。这种单纯依靠政府投资的狭窄资金来源渠道, 既无法满足绿色产业发展的巨额的资金需求, 又不能给企业以激励和约束, 难以体现“污染者付费”原则。目前, 梅州市绿色投资大部分投向环境污染治理, 而且基本上用于末端污染治理, 经济效益比较低下。

4. 缺乏绿色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 绿色市场开发相对滞后。

绿色产品品牌化和绿色龙头企业规模化是绿色产业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的必经之路。但从梅州市绿色产品和绿色生产企业的现状来看, 缺乏拉动性强、辐射范围广的绿色龙头企业和绿色品牌产品。还达不到“保护一片水土, 振兴一批企业, 富裕一方百姓, 拉动一域经济发展”的目标。目前, 梅州市除少数企业和地区实施了品牌战略外, 大量的绿色产品由于没有注册品牌或者缺乏品牌优势, 虽然产品的品质优良, 但产品的知名度有限, 市场占有率低, 造成绿色产品附加值不高, 没有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和价格优势。在这种局面下, 绿色企业市场开拓能力弱, 绿色产品专业流通渠道、营销网络的建设滞后。一般而言, 绿色消费以绿色营销为前提, 绿色营销反过来又会带动绿色消费。而目前, 梅州市还未建立一家绿色产品市场和销售网络, 主流零售业还未加入到绿色产品的销售体系中来, 还未建立一个从生产到消费的畅通渠道, 大多数绿色产品只能通过普通流通渠道进入市场, 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也影响绿色产品的价格, 进而影响绿色产品生产者的积极性。

三、构建梅州市绿色产业体系的思路

从绿色产业所涉及的领域和区域看, 各类绿色产业发展的基础、生产水平、技术条件、资源状况、经济效益及需求程度的差异很大。作为经济欠发达山区市的梅州市, 应该重点发展那些具有资源禀赋优势、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较高的绿色产品和技术。

1. 大力发展现代绿色农业。

梅州山区山清水秀, 空气、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较好, 水土污染程度低, 对于发展环保型绿色农业有较好的天然环境。同时, 梅州市是农业大市, 部分主要农作物生产在生产规模和生产技术上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一定的优势。如梅县金柚种植面积28.6万亩, 总产量达29.7万吨, 种植规模和产量上位居全国同类品种第一位;梅州茶叶种植面积16.84万亩, 总产量1.08万吨, 占广东省1/5, 位居全省首位, 梅州市发展绿色农业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根据区域资源状况, 应重点发展壮大水果、茶叶、油茶、南药、优质稻、蔬菜、烤烟、畜牧水产养殖等八大主导产品, 打造广东省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加工供应中心。

在巩固和继续推广小庄园模式、“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的基础上, 必须按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 大胆试验, 创出各具特色、多种形式的生态农业模式。根据目前的实践基础条件, 今后应重点发展六种模式: (1) 运用立体种养技术的多层利用型模式; (2) 实施林业持续发展的自净型模式; (3) 以建设生态村为主的循环利用模式; (4) 以建设生态果、油、茶园为重点的综合增值利用型模式; (5) 以完善小流域综合治理为目标的复合经营型模式; (6) 以实现开发与保护并举的绿色旅游型生态模式。

2. 着力打造绿色高新技术工业。

当前, 梅州市的绿色农业发展势头良好, 但由于农业是属于弱势产业, 产品附加值低, 对当地的经济拉动力小, 要根本改变山区经济的落后状况, 没有高附加值的工业发展是难于实现的。笔者认为, 梅州经济的崛起, 关键在于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绿色高新工业。根据梅州市的资源禀赋状况, 可以选择生物医药业和绿色食品加工业等两个子行业作为绿色工业的龙头。两者的共同特点是利用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绿色农产品作为原材料, 产业链条比较长, 产品附加值比较高。这类绿色工业的发展反过来又能够拉动绿色农业的大发展,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绿色产业链。

目前, 梅州市的绿色食品加工业已经有所发展, 但除了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少数几家规模化企业以外, 大多数食品加工企业规模偏小,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不显著, 难以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笔者认为, 生物医药业应该作为梅州市主导产业的首选, 依据是: (1) 生物医药属于新兴朝阳产业, 市场前景广阔、产品附加价值高。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 2009年,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情况下, 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逆市突破万亿元大关, 达10440亿元, 同比增长21.18%。近8年来, 我国医药行业复合平均增长率为20.45%, 比全球药品增长率高出12个百分点。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国近期重点发展的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 (2) 生物医药产业链条长, 容易形成产业集群, 对区域经济拉动作用大。 (3) 梅州市具有良好的南药种植基础, 区内拥有药用植物785种, 蕴藏量较多且分布较广的主要种类有50多种, 农民有种植南药的传统, 同时, 区域内已经有华银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嘉应制药股份公司、新南方青嵩药业有限公司等多家有实力的生物医药公司进驻, 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下一步的工作重心, 应该是吸引国内、国际知名医药生产巨头进驻, 以带动产业集群的形成。

3. 发展以绿色生态环境和绿色农业为基础的绿色生态旅游业。

梅州山地丘陵面积广阔, 森林覆盖率达70.6%, 境内有48个自然保护区和60个森林公园, 不但景色优美, 而且绿色农业发展良好, 特别是小庄园和三高农业发展规模大、水平高, 享有“金柚之乡、单丛茶之乡”的美誉。梅州市具有丰富的自然人文生态景观资源, 即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既有以阴那山、天柱山、七目嶂、王寿山代表的花岗岩、变质岩山地旅游景观, 又有以五指石、南台山为代表的丹霞山地景观等, 还有古朴、独特的客家民俗风情、客家文化。优越的绿色生态环境、优美的山地资源和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成为梅州市开发绿色生态旅游业的良好资源。

开发策略方面, 应该遵循绿色生态旅游发展的空间演化规律, 以旅游需求市场为导向、以特色生态农业和地域文化为基础, 对生态旅游开发进行科学的区域定位、功能定位、形态定位。在农业观光旅游、乡村 (下转第209页) (上接第207页) 生活体验游、乡村民俗风情游等旅游农业产品开发中, 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的提升挖掘, 突出农村生活风貌和丰富的乡土文化内涵, 保持乡村旅游的原真性, 打造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绿色生态旅游景区。

四、梅州市发展绿色产业的对策建议

针对梅州市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笔者认为目前应采取以下措施推进梅州市绿色产业的发展:

1. 加强生态建设, 营造绿色环境。

绿色生态环境是发展绿色产业的根本和基础。没有绿色环境, 不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 绿色产业就是失去了立足之地。千万不能一味强调发展经济去“征服自然”、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掠夺性开采开发自然资源。作为欠发达的山区市,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梅州市重要的比较优势, 无论是发展以生物医药业为龙头的绿色工业, 还是发展以生态旅游为先导的绿色服务业, 都必须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因此, 我们必须保护好现有绿色环境资源, 禁止乱采滥挖行为。要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模式, 使农民自身的经济目标与生态建设统一起来, 提高生态建设的长期性和持续性。施行水土流失治理、退耕还林等工作, 同时要控制和减少水、空气的污染, 制定有关环保法律法规, 执行“谁污染、谁付费, 谁治理、谁受益”制度, 为绿色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 更新观念, 树立“绿色”意识。

目前在我国, 整个绿色产业的创建和开发, 还只是处于初始阶段。政府部门应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 让广大人民群众、生产者、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领导了解发展绿色产业的重要性, 并把提高环保意识、生存意识、生命健康意识上升到民族意识、发展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高度, 并促使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积极创造条件把绿色产业列入优先发展地位, 引导绿色产业的健康发展。

首先, 针对广大公众对绿色产品的消费意识淡薄的现象, 加强对绿色产品的“绿色”品质的宣传, 传播绿色消费知识, 及时将企业提供的绿色产品或绿色服务的信息迅速传递给消费者, 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重视, 提高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认知程度和进行绿色消费的自觉性, 并产生购买欲望。加强对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知识的宣传, 让他们知道绿色消费对生命健康的重要性, 从而形成健康的、对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 培养绿色消费的社会风尚, 为启动和加速梅州市的绿色产业发展创造必要的社会环境。

其次, 提高企业对发展绿色产品重要性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通过政府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 推动和普及绿色生产的意识, 诱导企业敢于投资开发绿色产品, 对绿色生产企业给予必要的优惠政策, 对非绿色生产企业提高税收和排污费, 从而促进企业进行绿色生产和绿色营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政府的绿色发展意识也不容忽视。要建立环保教育和宣传制度, 将环保知识引入教科书, 对各级干部实施环保知识轮训。还要建立领导干部环境考核制度, 自上而下层层签订环境目标责任制, 并作为政绩加以考核。以便于指导生产者和消费者, 树立和强化他们的绿色意识。

3. 创新绿色产业发展机制。

加快梅州市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推动梅州绿色产业发展的机制创新, 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健康发展, 积极探索绿色产业的投入产出机制、科技激励机制和人力资源开发机制, 进一步扩大对国内外的开发, 广开筹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的渠道, 支持绿色产业的绿色经济。同时各级政府应打破所有制、行政区域、行业界限, 通过制定和实施工商、税收、财政、土地等优惠政策, 以及实行“一条龙”服务, 营造有利于绿色产业发展的良好市场竞争环境, 为企业开发生产优质高效的绿色产品创造广阔的空间。

发挥高新技术是绿色产业生产、加工中的主导力量, 而具有先进科学技术的科技人才和具有现代化管理知识与能力的管理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推动者。要把绿色产业的发展引导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为此, 一是创造条件, 积极引进发展绿色产业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二是在有关的高等院校增设专业和课程, 加快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三是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和教育, 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业务水平和文化素质。

4. 培育绿色龙头企业, 推进绿色产品名牌战略。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企业的规模化和产品的品牌化决定了市场竞争优势和价格优势。因此, 要打造梅州绿色产业的竞争优势, 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通过政府推进和市场引导促进绿色产业集团的形成, 鼓励企业以资金为纽带进行跨地区、跨行业和跨所有制的兼并和联合, 培育绿色龙头企业, 增强绿色产业的竞争能力。同时, 坚持“政府主导, 企业主体, 行业促进”的品牌推进模式, 进一步完善品牌扶持、奖励、培育机制, 引导企业积极争创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等, 以品牌促进企业做强做大。推进“绿色名牌产品——绿色龙头企业——绿色产业”联袂互动的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

[1].马晓红, 陈新川.中国绿色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观点综述[J].经济纵横, 2005 (12)

[2].梅州市统计局.梅州市统计年鉴.2009

农村欠发达地区电网优化探讨 篇9

在农村欠发达地区, 那里的电网结构比较落后, 主要表现在:第一, 很大一部分的用户用电设备自然因数低下, 一些用户根本没有补偿装置, 而那些有补偿装置的也因低压路线太长导致补偿率低下, 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供电质量, 同时对线路也会有损伤;第二, 在农村欠发达地区人口较少, 而且居住不集中比较分散, 这就大大降低了负荷点的用电量, 对变电设备和输配电线路长度的要求也随之增加, 对电网投资也大大增加了, 甚至在增加了电网投资后, 不但不会提高供电效益, 反而增大了线路的损耗率;第三, 农村欠发达地区的季节性农业生产和间隙性的农业生产过程, 造成那里的输电线设备的利用率低下, 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同时, 也给那里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2 农村欠发达地区电网建设应科学地预测负荷

电力企业关于农村电网的发展规划必须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方针、政策, 必须结合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规划, 在电力适当先行的前提下进行。调查收集当地农业、水利、林业、畜牧业、渔业、工副业、农机、县办企业、乡镇企业、个体经济的发展规划、建设项目、规模、布点、建设进度、用电负荷等有关建设改造区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建设的规划资料, 才能全面、准确、科学的预测负荷, 避免负荷预测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负荷预测的计算要将所掌握的负荷资料进行排列归类, 既要考虑到设备容量配套情况, 又要考虑到设备负载状态, 负荷变化规律以及它们的最大负荷出现时间。要求我们对一组用电设备、一个村、一个乡、一条配电线路, 一个供电区域的负荷变化进行分析研究, 寻找变化的规律, 并通过相应的计算来取得。负荷的计算方法较多, 要根据负荷特点, 按时规划负荷区和负荷类别, 采用相应的方法来计算, 并用其它方法相校验, 得出较准确的负荷计算结果。

3 农村欠发达地区电网建设应合理规划和设计

针对农村欠发达地区的电网面临的新情况和新形势, 为了使农村欠发达地区电网得更加部局合理, 消除高损线路, 优化农村电网网架结构, 解决农村配电网薄弱问题, 增加电网的供电能力, 保证农村欠发达地区负荷迅猛发展的需要, 需要在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中, 对农村电网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首先是变电站布点的选择, 因为农村幅员辽阔, 要减少电能损耗, 就要多建变电站, 而且要从发展的眼光选择主变容量, 要力争达到每乡 (镇) 一个变电站;第二要尽量缩短10k V和0.4k V配电线路, 线路路径应以最短为宜, 减少迂回线路, 要增大导线截面, 以减少电能损耗;第三要更换现在村屯普遍存在的小容量变压器, 应采用今后10年的发展空间来考虑去配备容量。在新一轮的改造呈, 要力争实现变电站无人值班, 台区和用户智能化电表, 这样才能减少电能损耗和降低抄表费用支出。

4 农村欠发达地区电网建设与改造设计技术措施

电源的布点力求合理必须以“网架结构合理、供电安全可靠、运行经济灵活、电能质量合格”为准则, 依据“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 确定好各级电压等级电源的合理布点。统一做好各电压等级变电站的规划建设和增容改造工作。从而确保各级电压等级的供电质量和安全经济运行。

导线的选择应严格。在66k V送电线路的设计中导线选择较严格, 10k V及以下电力线路的设计中人们常常凭经验, 忽略了严格的计算, 可能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因此应加强导线选择的严格性。66k V送电线路架空线路的导线截面, 一般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用允许电压损耗, 发热条件, 电晕和机械强度进行校验。10k V及以下架空线路一般按允许电压损耗选择导线截面, 用机械强度和导线发热条件来校验, 并应考虑一定的发展余地。在我地区雾松较为严重, 风力大, 必须考虑选用带有钢芯的导线。

无功电源不容忽视。10k V农村电网自然功率因数一般在0.5~0.7, 农村电网的无功规划长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无功电源与无功占用不平衡, 严重影响了农村电网的电压质量。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增加, 供电设备利用率下降, 造成农村电网经济运行水平不高, 做好农村无功电力平衡和无功电源的建设规划非常迫切。无功电力的补偿应当按照“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 采用变电站集中补偿和线路分散补偿相结合的办法。目前变电站集中补偿比较完善, 10k V电力线路的补偿较为薄弱, 有的地方甚至是空白, 农村配电变压器和电动机没有进行无功补偿。在改造规划设计中, 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全面规划, 统筹安排, 推动农村电网的无功补偿。

在农户线路施工中采用科学技术, 最大限度地实施技术降损。在全面调查了低压负荷, 并且掌握了它的详细资料之后, 再敷设低压地埋线路, 布设屋内线路和架设低压架空线路。之后还要全面考虑能耗, 投资和效益, 并根据低压负荷的实际情况, 合理的选择导线的截面。此外, 在架线安装的过程中, 还应该尽量减少和避免导线接头。防止因接头处接触电阻过大, 而增加运行时的电能损失, 另外, 为了减少漏电损失并且提高线路的绝缘能力, 还应该在保证线路干净的前提下, 强化地埋线, 屋内布线和架空线的绝缘性能。

配网装备更新改造升级, 提高设备科技含量。要注重科技含量的投入, 大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66k V农用变电站应当向“户外式、小型化、低造价、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的方向发展, 实现“四遥”及微机监控, 提高综合自动化水平, 达到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技术要求。10k V配电部分主要以提高配电网络的综合自动化程度为目标。66k V农网目前需采用较先进的技术提高网络的电能输送能力、降低电网的电能损失、提高功率因数、确保用户电压质量、降低接地电阻值。在故障的分析、判断和消除, 各级保护的配合, 用户用电的监测、控制、管理, 负荷的分配、调度、测试、计量以及优良可靠的通讯等方面加大科技投入。在规划改造中逐步实施, 逐渐实现配电网络的自动化。

5 结语

农村的电网关系到农民的农业生产, 农村的生活和农村的发展, 它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目前, 我国农村欠发达地区在电网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而想要合理的优化电网也并非易事, 这就要求实施农网改造工程, 实现一体化管理, 取消省农电有限公司, 省、市供电公司把农电纳入和县供电公司一起管理, 实现农电和供电结合在一起, 真正取代农电公司, 真正实现一体化管理, 运用当代的高科学技术, 强化电网的管理体系, 以降低线路损耗, 最大程度的降低电能损失, 对线路合理的设计施工, 以降低线路损耗, 合理的选择配电线路, 严格控制配电台的供电半径, 配网装备更新, 改造升级, 在新一轮的农村改造中, 结合现在发展的需要, 设备的现状, 和投资及效益, 进行高能耗设备的升级或更新, 从而提高配网运行水平。

摘要:农村电网也是我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一些农村欠发达地区的电网结构负荷的密度小, 用户比较分散, 供电效益较低, 农村负荷间隙性和季节性强, 设备利用率低下, 因此, 必须从农村电网结构的特点出发, 结合农村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 合理选择配电线路和合理设计施工, 降低线路损耗, 配网装备更新, 改造升级等方式对那里的电网进行优化。

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公立医院改革 篇10

2010年9月, 在陕西省政府《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下, 我市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医院回归公益性质”为基本点, 坚持“卫生事业得发展、医务人员受鼓舞、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原则, 围绕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目标要求, 于当年启动了首批6个县区15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 2011年8月, 在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 启动了其他5个县13所县级公立医院的改革。2012年8月, 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实施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取消药品加成、改革支付方式等三项综合改革, 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改革全覆盖, 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受到各方的关注和肯定, 主要做法被誉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汉中模式”。

一、改革路径

(一) 落实政府责任, 发挥主导作用。

1. 落实规划责任, 统筹县域医疗资源。

市、县区结合实际, 制定出台了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明确县级公立医院的规划设置、功能定位和规模编制, 并给民营医院留出发展空间。人口较少的山区县, 整合了医疗卫生资源, 科学的规划有效控制和避免了公立医院的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

2. 落实决策责任, 理顺管理体制。

各县区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为主任、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 管委会对县级公立医院的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投资项目和大额资金使用 (即“三重一大”事项) 论证后作出决策。院长由管委会提名, 组织部门考察后由管委会主任聘任。公立医院享有独立法人地位, 对人员聘用、收入分配、日常管理等事项有自主权, 形成了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

3. 落实保障责任, 建立长效补偿机制。

市、县区政府制定了《财政补偿实施意见》, 县级综合医院以人员基本工资不低于70%, 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以人员基本工资的100%作为财政补助基数, 纳入财政预算, 实行预算管理;同时, 对药品零差率销售亏损, 由省、市、县按比例承担, 人才培养等费用给予一定补助, 历史债务打包财政逐年偿还。医院收支结余用于奖励基金、医院运行和卫生事业发展。2012年全市落实县级公立医院补助资金1.53亿元, 2013年预算2.05亿元, 比改革前投入增加50%以上。佛坪、镇巴等部分山区县, 将县级公立医院纳入了财政全额预算管理。

4. 落实监管职责, 促进科学管理。

各县区政府加强了对县级公立医院的监管, 普遍实行了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 以医疗质量、医院发展、群众和职工满意度等为主要指标, 每年聘请市级专家团队考核医院和院长, 县区政府根据年度考核结果, 给予奖励或处罚, 建立起了政府监管、第三方考核、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

(二) 医院措施到位, 促进公益回归。

1. 全员聘任到位, 实行按需设岗、全员聘用和岗位管理。

根据功能定位, 合理设置岗位, 明确岗位竞聘条件和工作职责, 所有职工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竞争上岗、全员聘任, 激发了职工的竞争意识, 大批人才脱颖而出, 为医院发展带来了活力。

2. 绩效考核到位, 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在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中, 实行“财政预算到单位, 绩效考核到个人”的管理办法, 将绩效工资总量的50%—60%, 按工作纪律等一般性管理指标考核后发放, 剩余部分与一定比例的医院收支结余, 纳入综合绩效考核, 按期发放。在制定绩效考核分配方案时, 破除改革前以经济效益为主的院科两级成本核算办法, 建立起了以工作数量、服务质量、技术难易程度、群众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的综合绩效考核办法, 转变了医务人员的服务理念、遏制了趋利行为。部分医院还引入了平衡计分卡 (BSC) 理念, 绩效考核方案更趋科学。

3. 药品“三统一”执行到位, 破除“以药补医”体制。

所有县级公立医院从2012年8月起, 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 采取药品网上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的“三统一”管理, 基本药物使用比例达到40%以上。今年前8个月, 累计零差率销售药品2.89亿元, 让利群众4335万元。

4. 惠民措施到位, 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大为改善。

从2010年11月起, 全市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将CT、CR、彩超等大型设备检查费降价15%—20%, 广泛实施了同级医院检查结果互认、优质护理服务、专家预约诊疗、开设惠民病房、畅通“绿色通道”等便民惠民措施, 并在部分县区推行“先住院、后付费”试点, 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大为改善。与此同时, 在全市推行医疗服务县镇一体化管理, 以县带镇, 建立对口协作、帮扶共建关系, 促进了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提升, 形成了城乡联动的医改效果。

5. 价格调整到位, 建立合理的医疗收费体系。

在全省《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指导下, 按照“总量控制、调整结构”的原则, 适当提高了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诊疗费、护理费、手术费等医疗服务价格, 降低大型设备检查和检验价格, 取消了空调费等收费项目, 进一步理顺了医疗服务价格比价关系, 引导医疗机构通过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获得合理补偿。

6. 质量控制措施到位,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通过中、省项目支持, 实施重点专科建设, 首批产科、儿科、肾病科等15个重点学科得到扶持发展, 覆盖市、县、镇的远程会诊系统即将建成投用。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简化招录程序, 实行“绿色通道”;贯彻为县级公立医院定向招聘医学本科生政策, 今年招聘178人;以联合办学的形式开办“专升本”在职学历教育;通过等级创建评审、“三好一满意”、“医疗质量万里行”等活动载体, 强管理、抓质量, 医疗质量明显提高, 服务能力逐步增强。

政府责任“四个落实”、医院管理“六个到位”的改革举措, 既有规定动作, 也有自主创新, 3年来, 汉中市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阶段性成效主要体现在“五个提高”、“两个控制”、“两个改善”。“五个提高”即:门诊住院人次提高、职工收入提高、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提高、群众满意度提高;“两个控制”即:医药费用得到控制、医疗纠纷数量得到控制;“两个改善”即:县级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患者看病就医感受得到改善。

二、主要措施

(一) 加强组织领导, 形成改革合力。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涉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 是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综合改革, 需要建立强有力的组织实施机制, 才能保证改革系统性地向前推进。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组织召开政府常务会议和医改领导小组会议, 专题听取工作汇报, 研究改革的重大问题, 对每个阶段的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市、县两级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各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格局, 促进了改革有序、稳健、较快推进。

(二) 完善政策体系, 保障改革有序。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涉及机制的深刻变革, 我市在实施过程中, 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 及时完善措施, 破解改革中的矛盾和难题。市政府出台了《汉中市“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对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评估验收的通知》等一系列改革配套措施, 各部门和县区政府出台的文件更多,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改革配套政策体系, 政策协调性不断增强, 叠加效应不断显现, 保证了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 积极稳妥地深入推进。

(三) 健全责任制度, 强化督导检查。

为提高改革实施的控制力、执行力和协调力, 市政府与县区政府每年都签订医改任务责任书, 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 建立起了有效的工作责任制, 确保任务、责任的层层落实。实施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包抓联系制度, 每年3次组织医改督导组检查考核, 采取通报督办的方式落实任务。市政府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 拿出560万元奖励完成改革的县区, 充分调动了各县区推进改革的积极性。

(四) 加大宣传培训, 凝聚改革共识。

加强宣传培训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手段, 对把握舆论导向、引导合理预期、凝聚改革共识和营造改革氛围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市以《汉中日报》等媒体为载体, 先后开展了“汉中医改进行时”好新闻评选活动, 设立了“汉中卫生在线”宣传专栏, 中、省多家媒体也多次深入我市采访报道, 扩大了宣传效应, 使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及时了解医改、支持医改、参与医改。

三、几点体会

(一) 落实政府责任是改革成功的基础。

由于各种原因, 多年来, 政府履行举办公立医院的责任逐渐弱化, 特别是财政投入的严重不足, 使公立医院形成了自主经营、自谋发展的状况, 医院追求经济效益的趋利行为, 形成并加剧了“看病贵”的现实问题。要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 政府就必须承担起举办公立医院的规划、决策、保障、监管责任,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强化政府的主导地位。

(二) 建立财政补偿长效机制是医院回归公益性的关键。

汉中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地方财力十分有限, 政府对医院的投入很难持续稳定, 实行以人员基本工资为基数, 确定财政补助额度并列入财政预算、逐年增加的补偿方案, 经过几年实践, 比较符合汉中实际, 对建立起财政预算补助的长效机制, 强化政府宏观管理和主导作用、弱化医院和医务人员的趋利行为, 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三) 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是推进改革顺利进行的保证。

医院院长和医务人员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主力军, 要注重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否则医改的主力军就成了“阻力军”。特别是部分经营情况好、业务收入高的医院, 更容易出现等待、观望的消极现象。在改革过程中, 我们虽然实行了“财政预算到单位”, 但更重要的是执行“绩效考核到个人”。通过绩效考核、岗位聘用以及对院长和医院的考核和奖励机制, 使职工工作有压力, 干事有动力, 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医务工作者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

(四) 控制医疗费用、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是改革的出发点, 也是落脚点。

上一篇:体育项目开发下一篇:汽车企业客户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