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思考(精选12篇)
经济学思考 篇1
近来, 乳品质量安全问题不断出现, 最典型的就是“三鹿”的三聚氰胺事件。此事不仅给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带来重大损害, 也给乳品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再加上现代传媒的宣传也使乳品质量安全问题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可能被无限放大。很显然, 乳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生物学、卫生检疫学方面的问题, 更是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政治学所面临的问题。
在我国, 人们对于乳品安全的认识还是比较浅的, 也存在一些误解。首先, 乳品安全更多是认为是生物卫生检验方面的问题, 而对于引发乳品安全的发生机制没有意识到。与此同时, 大多数消费者把乳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寄托在政府的监管上, 进而忽视了利用市场机制来解决问题。其次, 政府企业管理层对乳品安全的预防措施缺少系统管理。如目前市场上食品质量认证体系复杂多样, 有些食品甚至实现免检, 给消费者带来困惑。最后, 在理论研究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 而在运用经济学研究乳品安全问题更是少见。
一、乳品安全问题的外在表现和特点
从生物学角度上看, 乳品质量安全表现在乳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从产业链角度看, 乳品污染来源主要来自原料污染、加工污染、包装污染、销售污染, 产业链越长污染的可能性越大。从人的方面考虑, 安全问题可能来源于某些人由于利益原因违背道德而导致的安全问题, 如“三聚氰胺”事件。这些特点不难看出, 乳品安全在不同程度上与人在社会经济生活活动密切相关。因此, 只有通过经济学分析才有可能从根本上了解把握其本质与发生机理。
二、乳品安全问题发生机理
现代乳品安全问题是由于人类自身经济社会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推理:在乳品业尚未发达阶段, 乳品的供应基本上是奶农自己完成的, 从原材料供应 (牧草) 到奶产品的简单加工 (牛奶、奶酒等) ——没有各种化学污染, 没有加工运输等污染, 更没有技术的污染。在这阶段威胁乳品安全的因素基本上是微生物的污染, 这种风险是无法降低为零的。从这个方面讲乳品安全是作为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存在。随着乳品经济体系发展而发展, 乳品经济体系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供给和消费的变化上。
1. 乳品供给与乳品质量安全
目前, 我国有超过13亿的人口, 人们对于乳品消费也在不断的增加。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对乳品的需求迅速增长。然而, 由于受到资源与环境的限制, 乳品有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依靠扩大养殖场来增加供给在短时间内是很那达到的, 因此, 只有依靠提高奶牛单位产量和在加工技术上下功夫来满足需求。而各种添加剂及生物技术的应用恰恰满足了这种需求并在乳品生产中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事实上, 满足消费者对乳品质量的需求的确需要技术的进步与应用。同时, 每年大量的各种添加剂的使用反而对消费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进而产生一种恶性循环。
2. 乳品消费方式与乳品安全
人们对乳品需求日益呈现多样化、方便化、高级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深加工乳品占乳品消费的比重不断提高。这就为食源性患病的传播和流行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 由于消费者远离乳品从奶源到成品的信息, 并且, 乳品质量安全问题从最初的“看得见”的因素 (颜色、气味、口感等) , 发展到虽“看不见”但却能检测到的因素 (病菌、添加剂等) , 进而到既“看不见”也很难检测到的因素 (如转基因) , 使得消费者已经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很好的保护自己的利益。
三、乳品安全问题的影响与供求分析
乳品目前在食品消费中居于非常特殊地位, 由其引发的有害效益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市场供给与需求角度看, 涉及到的利益主体有生产者、消费者、政府部门三方面。
1. 消费者的健康损害、收入及偏好改变
获得营养、安全和健康的乳品是每一个购买乳品消费者的最基本权益。乳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首先受害的是消费者, 而其有些损害是不可逆的, 有可能导致疾病的增加甚至死亡。去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就造成全国数十万幼儿因食用问题奶粉患泌尿系统结石, 并出现多例死亡病例。这种危害是难以想象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消费者是产品能否卖出去的最终决定因素, 而消费者自身的偏好也会导致需求曲线左右移动, 即对于某种消费数量的支付意愿发生变化。当收入增加时, 消费者对于质量安全性高的食品就会有强烈的偏好, 也愿意支付更高的价钱。而问题是信息的不对称与供给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妨碍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因此, 改善信息的不对称, 规范市场秩序是促进消费者改变偏好的前提, 也是利用市场机制来管理乳品安全的机理所在。
2. 生产者损失及行为改变
提高乳品的质量安全性肯定会影响生产经营成本, 进而消弱了产品的价格竞争。如果提高乳品安全性的成本不可以在销售时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甚至在市场上一些劣质乳品与安全性高的乳品鱼目混珠, 而消费者又不能做出正确判断, 就会降低生产者提高乳品质量安全的积极性。为了在竞争中生存, 从而增加了其采用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他们有两种可能的选择:一是降低乳品的质量以求降低成本;二是通过加强营销工作实行产品差别化。对于前者来说, 除了可能要承担由于乳品安全问题而引发的经济赔偿和法律责任外, 还可能面临企业信誉危机, 而信誉危机对于一个食品企业来说是致命的。对于后者来说, 取得消费者的认同市场风险也是很大的, 这就对生产者提出了挑战。
3. 政府规制的成本
乳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保障公民的乳品供给、营养、安全、健康是政府公共管理的责任。政府目前对于乳品安全管理方面的激励主要来自于:政府的不作为将面临信任危机的政治成本;有可能受到国际组织和舆论的压力。然而, 政府对市场进行规制是需要很大经济成本的。经济成本主要包括两方面:一部分体现在政府预算的公共管理方面支出;而另一部分则是政策作用于生产者而导致的成本提高部分。前者可以通过预算来调节, 而后者只能通过消费者的付费来解决。因此, 要实现乳品质量安全的有效供给, 就得先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 使生产者的改善质量安全的努力通过消费者的购买支付来实现。这里政府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行政机制最大限度地为消费者提供有关信息保障, 使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限制企业采用机会主义行为, 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
四、解决乳品安全问题的经济理论探讨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 在生产者和消费者合二为一的自给自足的早期阶段, 基本上是不存在什么信息对称问题。但随着乳品链的延长, 乳品经济体系的复杂化以及基于利润目标的技术追求, 信息的数量和其不确定性也都在增加。首先信息的不对称会导致生产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发生, 即消费者无法确定商品的质量或获得的信息非常少, 生产者就会借机实施有损于消费者的投机主义行为, 如参假、制假等;同时信息的不对称也会造成消费者行为的“逆向选择”, 即真正安全的乳品得不到应用的市场评价, 导致市场歪曲, 破坏了市场机制, 结果会使安全食品供应量不足, 市场失灵。
从理论上讲, 只要降低了消费者获得乳品安全信息成本, 就能约束生产者的行为。但是在现实中, 任何一个消费者要想获得全面的信息是几乎不可能的, 这时候政府就要发挥作用。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标准和法规来限制生产者的机会主义行为。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来促进乳品安全信息可以有效快速的传递到每一个消费者哪里, 最大限度地改善市场环境, 提高效率。
五、小结
1.“三鹿”的三聚氰胺事件引起全国关注的乳品安全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其外在表现特点、生产机理与传统的食品安全问题有重大区别。
2. 乳品安全是与现代乳品供求方式相伴而生的, 为此, 现代的乳品供应与消费方式不改变, 乳品质量安全问题就不可能避免。
3. 乳品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生产者机会主义倾向是造成乳品质量安全供应不足首要的原因。因此, 利用市场机制来解决乳品安全的关键是增加相关信息的透明度, 能使消费者可以较为准确的获得与乳品质量有关的各方面信息。同时通过市场秩序的维护, 限制机会主义行为, 确保市场公正。
4. 由于存在市场失灵, 政府必须在改善乳品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增加公共品供应上有所作为。政府必须通过制定各种生产标准来规范市场秩序。同时通过权威的质量认证体系为消费者获得乳品安全信息提供捷径。
参考文献
[1]谢敏, 于永达.对中国食品安个问题的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 2009
[2]周应恒.食品安全经济学导入及其研究动态[J].当代经济研究, 2008
[3]刘志雄, 何忠伟.信息不对称与农产品市场发育:来自食品市场的经验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 2006 (2)
经济学思考 篇2
SARS的经济学思考
本文以“非典”疫情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为背景,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性质上属于短期的需求冲击,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总趋势,同时建议对财政政策进行调整;对农村抗击“非典”的特殊方式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对市场经济和政府职能进行了重新审视,提出构筑共同利益制度;在论述危机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政府危机管理的`一系列建议;探讨了公共物品短缺带来的新矛盾和抗击“非典”对公共物品提供方式的启示.
作 者:文魁 张连城 朱伟奇 李婧 王军 徐则荣 王克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系部分教授、学者刊 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年,卷(期):20035(4)分类号:F015关键词:非典 需求冲击 财政政策 危机管理 公共物品
构建和谐农村的经济学思考 篇3
关键词:市场经济;地租理论;级差地租Ⅱ;土地承包者
一、 农民贫困的经济学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农民贫困主要由于受到资源禀赋约束。农业生产中所需经济资源的供求、土地、资金、劳动、企业家才能等要素中, 土地的供求矛盾极为突出,供给弹性几乎为零,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增长, 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在人口压力不断增大的条件下,农村社会的自然资源供应总量也已接近其潜在的最大值,在现有条件下,农村社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已出现瓶颈效应。从最基本的耕地资源和水资源来看,形势均不容乐观。目前,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农民土地使用权的不等价交换, 付出巨大的损失,土地数量的减少进一步压缩他们的发展空间, 城市经济的迅猛扩张又不能合理地容纳他们的就业转移增长。这种生产要素的畸形比例搭配, 必然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 通过生产函数影响到社会总产出水平。这是农民贫困的重要原因。
二、用地租理论分析实现农民利益何以可能
1.边际效益——土地利用变化的分析起点
传统的地租理论中,地租包括随市场距离缩短而增大的级差地租I和随肥沃度提高而增大的级差地租Ⅱ两者,前者源于运费的减少而后者则是由生产力差别造成的单位产品成本的节约,不同土地地租的差异正是由于这两者综合产生的土地利用能力不同所造成的。
经济学中的单位投入和产出也被称为边际投入和边际产出,所以土地经济学中更多使用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这两个概念,有助于我们理解边际分析在认识报酬递减规律中的作用(图)。图中边际收益(MVP)、总收益(TVP)、产品平均收益(AVP)、边际要素成本(MFC)、平均要素成本(AFC)。由图可知,当生产投入中土地要素固定时,经营者其它要素连续投入的边际产值先是逐渐大于边际要素成本,在达到最高点后又逐渐趋近于边际要素成本,最后二者相交于一点,此时总产值和总要素成本的差额最大,因此这将是经营者追求的最优状态。
2.完善并利用地租理论是保证农民增收的关键
假设社会生产价格不变,仍由最坏土地A的个别生产价格决定,有四种情况:第一, 如果B、C、D级土地连续追加投资,“和投资在A级土地上的同量资本生产一样多的东西”,这种投资只能产生平均利润,不能提供超额利润,更不能提供级差地租Ⅱ。第二, 投在各级土地上追加资本所产生的生产率,和原来各级土地的生产率相同,产量按照追加资本增大的比例而相应地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按原有各级土地的比例增加超额利润,从而转化为地租,投资量的增加与地租量的增加成比例。第三,如果各级土地上追加投资产生的生产率,低于原来的各级土地上的生产率,但仍高于最坏土地A的生产率,这种生产率产生的超额利润,也能使地租增加。“规律是:在所有各级土地上,地租都会绝对增加,虽然这种增加并不和追加投资成比例。”第四,如果在较好土地上追加投资产生的生产率,高于第一次投资的生产率,“这里意味着一个较小的追加资本和从前一个较大的追加资本相比产生同样或更大的效果”。这种情况,不但超额利润会增加,地租也会增加,而且增加的比例大于追加投资的比例。
分析发现,生产价格不变条件下的生产率很低,除满足农户基本的需要外,恐怕难以满足国家和集体的各种费用。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风险很大, 所以第一、三种情况常有发生。
三、结论与启示
马克思对农业投资一般规律的论述对于我国当前解决农村经济中技术含量低,农业投资不足及地区农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是有启示的。笔者认为,解决“三农”问题首先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进展:首先,解除一切可以解除的农业和农民的经济负担,让农村收益完全投入于农村,让农民收益完全自用。其次,建立对农业的长效投入机制, 是改善农民收入的新路。最后,乡村政治制度应该有更大的突破,使之与可能的经济制度的变革相适应。毕竟经济自主、政治语权、公平合理的公共服务是农村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前提。
参考文献:
[1]胡鞍钢:中国:新发展观,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2]屠能著 顾绥禄译:孤立国[M].上海和南京:正中书局,1937.
[3]Alonso W.A theory of the urban land market [J].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1960, (6):149 -157.
[4][5]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75、776、781.
[6]约翰•P•鲍威尔逊:“国家和农民:试验中的农业政策”,载詹姆斯•A•道等编《发展经济学的革命》294-29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10月版.
[7]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5:A Better Investment Climate for everyone World Bank 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基金项目:本文为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独立学院创新型人才(创新型高级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组课题。
“会计诚信”的经济学思考 篇4
一、企业做假账的手法例析
以海南民源股份有限公司 (琼民源) 为例, 该公司1996年虚构收入5.66亿元, 虚构利润5.4亿元, 虚增资本公积金6.57亿元, 股价扶摇直上, 成为深沪股市的风向标, 影响深圳股市市值28亿。1997年案发。
就上市公司而言, 除“琼民源”外, 还发生过“四处红光”、“东方锅炉”、“郑百文”、“东方电子”、“蓝田股份”、“黎明股份”、“银广夏”等严重的会计造假案件, 对我国的资本市场影响巨大, 危害深远。
据新华社北京电, 2006年11月3日, 财政部发布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司报》, 此次检查重点是中央企业集团、房地产企业及部分会计师事务所, 共检查了94家企业和60家会计师事务所。检查发现, 中国华源集团有限公司财务管理混乱, 内部控制薄弱。部门下属子公司为达到融资和完成考核指标等目的, 大量采用虚计收入、少计费用、不良资产巨额挂账等手段蓄意进行会计造假, 导致报表虚盈实亏, 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检查还发现, 部分房地产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严重。2005年财政部组织检查了39家房地产企业, 共查出资产不实93亿元, 收入不实84亿元, 利润不实33亿元, 39家房地产企业会计报表反映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12.22%, 而实际利润率高达26.79%。部分房地产企业存在较为严重的偷漏税问题, 少数企业甚至通过虚构业务、编造合同等手段骗取银行信用。
无须再一一例举, 我们对假账的手法已经很清楚了。会计造假不仅中国有, 外国亦然。放眼海外, 美国世界通讯公司的做假手法也如出一辙, 将“经常性支出”记到了“资本性支出”的账上, 用更通俗的话说就是不计或少计费用、费用跨期入账等。而安然公司则是通过关联交易混乱信息披露, 以及将未来不确定的收益计入本期收益等手法来创造收益和利润。事发后, 安然的股票价格从每股90多美元跌至26美分, 使投资者损失惨重, 轰动美国, 震惊世界。这些跨国大公司敢于铤而走险的原因就是利益驱动。上世纪90年代开始, 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长期的增长期。在这个过程中, 美国经济不仅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资金, 也推动着美国大公司头脑发热, 盲目扩张。但是随着网络经济泡沫的破碎, 美国经济进入了低迷。为了维持股价, 防止利益流失, 他们只能不惜以信用做代价, 大做假账。毕马威、安永的一些职业失当行为也接连浮出水面。在1997年—2000年期间, 施乐通过做假账, 提前计入30多亿美元收入, 并采取会计操作将税前利润抬高15亿美元。而毕马威在此前每一年都在施乐的财务报告上加盖了审计通过的印章。
二、假账的动机与目的
编造虚假会计信息的动机不外乎以下几点:
1. 为个人或小团体谋私利, 这是多数虚假信息编造者的基本动机。
2. 为获得投资人投资。这类情况往往是企业生产经营项目还不错但资金紧张而经营绩效达不到投资人或证监会等管理层所设置的标准, 如为争取发行股票, 争取风险投资等。
3. 为度过经营危机, 缓解财务压力, 获得银行贷款。
4. 为掩盖企业订订单减少、效益滑坡等不良生产经营状况, 取得客户 (多数是供应商) 信任而造假。
5. 为完成管理层当初签下的军令状, 保住乌纱帽。
6. 为逃税避税等等。
仅从上述违规上市公司甚至中介机构做假案例的手法上, 我们就已经很清晰地看到造假者几乎无一例外地是采取了少计费用、少提折旧甚至不计成本、无依据冲减成本, 以便虚增利润, 目的是什么呢?显然偷逃税收不是其主要目的。因为虚增收入以后, 利润也虚增, 反而是要多向国家交税的, 这个道理, 大家都懂, 造假者们自然更加清楚, 那又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 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假账的收益远大于成本, 即便偶有查处, 有所损失, 也无关痛痒。我们来看看会计做假的收益成分即可。
非诚信行为的成本, 包括受法律惩罚的成本、受舆论批评的成本和受良心谴责的成本。我国目前会计非诚信行为具有普遍性, 事情总是这样, 一旦形成气候, 再想阻止蔓延就非易事, 因为大家都这样做, 如果只有你诚信, 那最终受损失的一定是你, 你也就入乡随俗了。况且, 查到问题, 大多数情况下, “以罚代刑”、行政责任取代刑事责任, 最终不了了之, 即非诚信的成本就没有让真正作假的去承受, 始作俑者自然有恃无恐。非诚信行为的收益包括货币与非货币的收益、当前与将来的收益、有形的与无形的收益等。会计造假的受益人很多:单位的领导和高级管理人员、主管部门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可以因为“业绩优秀”而谋取更高的职位, 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荣誉;帮助作假的中介机构可以因为“增加业务”而得到更多的收益;甚至职工也可以因为单位“效益好”而多拿工资奖金……同时, 非诚信行为的收益高而成本低、风险小, 在这样的情况下, 又有多少人能自觉地恪守诚信原则呢?在非诚信行为的收益超过成本时, 非诚信行为就会增加。两者的差距越大, 社会平均的诚信水平越低。整个市场诚信水平的下降必然导致会计诚信水平的下降。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 目前我国正着力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 企业改制不断深入;同时, 为加快与国际会计惯例的接轨, 2006年财政部先后出台了38项具体会计准则, 并重新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经济环境的复杂化、经济活动的多元化给市场经济带来新的生机的同时, 也增加了很多变数, 新旧会计政策的衔接和过渡同样给一些人造成可乘之机。近期知名上市公司“五粮液”违规三大问题之一就是涉嫌虚假信息披露以致虚增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 遭监管部门查处一事, 也折射出如何确保会计信息的诚信度仍然任重而道远。
三、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的需要
经济行为必然需要通过经济手段, 并辅之以其他手段来引导和监管, 唯有如此, 才能净化市场环境, 纯净会计信息。
1. 以“法治”促进会计诚信。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同时是信用经济。我们讲法制经济, 不单纯是“法制”, 更重要的是“法治”,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链老先生早有言, 只提法制, 不提“法治”, 是一种观念的惰性。法治是保证会计诚信的一块基石, 是强有力的保障。笔者认为我们的政府是应该去做这件事情的。最近国家工商总局和国家税务总局都已明确要求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活动, 凡是企业信用等级高的企业, 将给予免年检等其他很多优惠待遇, 凡信用等级差的企业将受到重点“关注”, 这些措施无疑将对企业诚信度的提高起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而企业信用评级离不开财务信用分析, 财务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这对会计诚信是很有帮助的, 很难想象一个财务造假的企业会有一个很好的评级。
2. 健全民事赔偿机制, 多层面加大力度监管企业行为。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遏制会计造假, 必须使会计造假获得的收益远大于其成本, 因此, 有力的监管是必要的。我们知道中国银行业为加强监管成立了银监会, 专门出台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指引》, 财政部门从对会计的监管角度出发, 是不是也应该有更得力的措施呢?企业的投资人、债权人通过会计信息来进行决策, 通过会计信息能够了解企业的资本结构、债务规模和其他财务指标, 如果会计信息失真甚至虚假, 就会误导投资人和债权人, 使其蒙受不应有的损失。因此, 一定要让造假者无处藏身, 并处以严刑, 才能以儆效尤。监管缺位、惩戒不力, 客观上等于纵容违规行为。要形成一种会计造假如过街老鼠般人人喊打, 使人人都知道这个企业不讲诚信, 和这样的企业交易是有风险的。久而久之, 作假企业就失去了立足之地, 不但受到法律的惩罚, 更重要的失去了自己的客户, 借贷无门, 生意停滞, 这样的后果是谁都不愿意承受的。与此同时, 税务、审计、银行、工商、证券监管等部门应通力协作, 共同搭建信用平台, 为诚信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氛围, 对以身试法的企业严格监控, 采取有力的监控措施, 让这些企业无机可乘, 施以重拳, 使作假的成本远大于收益。只要坚持不懈, 笔者相信就一定会使会计的天空更加晴朗。
3. 建立会计人员的信用档案。
现在交通部门对驾驶员交通违章者实行扣分措施, 记入其个人行车档案。所以驾驶员现在最怕的不是罚款, 而是扣分。对治理交通违章, 规范交通秩序很有作用。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的管理除了年检及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以外, 也应当为会计从业人员建立相应的信用档案, 一旦发现其执业过程中营私舞弊、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损公肥私等违法行为时, 均一一记录在案, 这就能使会计人员由被动的不得不规避法律法规所禁止的行为, 变成一种自觉的长期的行为, 在心中树立起一种“守法为德”的观念。并且应当要求企业在聘用会计人员时, 不仅要看相应的职业技术资格, 还要看其职业道德修养情况。一定让职业技能强, 职业道德良好的人员承担会计的执业任务, 才能保证会计的诚信, 实现“诚信会计”。
市场经济是以诚信和法制为基础的信息经济, 而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因此, 市场经济越发达, 会计工作越重要, 会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市场经济孕育、催生哺育了会计行业, 会计行业影响支撑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市场经济呼唤诚信,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诚信的保障, 让诚信会计与市场经济一路同行。
4. 加大虚假会计信息的“机会成本”。
为了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 建立与企业自身相适应的会计核算体系, 会计准则允许企业选择适合自身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但也正因为会计政策选择上的灵活性, 会计数据被人为操纵。从企业内部讲, 可以使利益在有关利益人之间重新划分, 尤其是从事有利于经营者自身的财富再分配, 如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红利等可以通过会计利润操纵而提高;通过会计操纵来降低其失去现有职位的可能性。从企业外部看, 影响范围和程度就更为深远, 投资者可能会由此导致投资失败, 血本无归;银行也可以因此产生大量不良贷款。这就是会计政策选择上的“机会主义”行为。我们必须提高这种“机会主义”的机会成本, 使这些企业信用扫地, 无法在市场中立足。
会计诚信不是新名词, 绝对称得上是老生常谈, 同时也是一个永恒的命题。我们要在全社会树立“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的理念, 要在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管体系的同时, 透过现象看本质, 从经济学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 加大假账成本和处罚力度, 使作假者的各方利益关系人均无利可图。当风险大于收益、得不偿失之时, 会计账目也才能真正再现经济业务的真相, 会计信息的质量才能得以保证, 会计也才能起到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亚东.上市公司会计诚信问题分析.鞍山科技大学学报[J].2007 (30-5)
[2].崔天培, 宋健, 马春英.谈我国会计诚信危机.沈阳大学学报[J].2007 (4)
会计诚信问题的经济学思考 篇5
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我们对于如何建立市场制度的认识很有限,大多是书本知识,经过近20年的实践,使我们懂得了建立市场制度最根本的是两条:一是“产权明确”,产权不明确就无法交换,资源优化配置就无法实现;二是“交换必须平等、自愿、没有欺骗”,如果不自愿、不平等、不诚信,市场就会提供错误的信号,资源优化配置也无法实现。如果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我们搞市场制度的目的就没有实现,市场制度的优越性也就没有了。因此,不搞欺骗,讲求诚信,是建立市场制度的基础条件之一。
1、诚信既是道德资源,又是经济资源
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既是道德资源,又是经济资源,诚信在保障交易正常进行中具有重要作用。进入市场经济以后,社会分工的细化和交换方式的发展,人们很难再游移于社会经济之外,而具有了更为明显的社会性和现实性。诚信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物质内容,从道德追求进入到物质生活领域。这种诚信理念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如果传统文化的诚信强调“克己复礼”,那么现代诚信则强调“互利”和“双赢”。因此,诚信在伦理学家看是道德资源,在经济学家看则是经济资源,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在经济活动中,若道德缺失,信用遭破坏,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交易链条中断。在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环节上,生产、运输、赊购、赊销等都存在委托代理关系。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使交易链条中断。如作为市场经济核心的银行,信用就是其发展的基础。离开信用,股票、债券及其他金融衍生工具也都无法发展。而且市场经济越发展,诚信的作用越重要。
2、诚信是企业取胜的法宝
纵观中外的成功企业,都把诚信作为追求和必备的品质之一,无一不是以诚信为本而发展壮大的。如被誉为“腌菜之王”的海因茨,他成功的哲学就是“忍耐加诚实”。在1875年全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情况下,为了守信,他赔本收购,后来连自己的企业也破产了,但他坚信“一个诚实的人不会在商场上倒下”,仍在四处借债履行合约。后来他成为商场巨人,他的腌黄瓜、番茄酱全球闻名。他的成功是经营理念的成功,也是品质的成功。
3、诚信既是财富,又是财源,还是财力
“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诚信在会计行业尤为重要,正像中国现代会计先父潘序伦先生指出的那样,“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把信用作为会计工作的生命线,诚信不仅是一种责任,更与重大利益相关。守信者得到利益,失信者必将付出成本。对会计行业而言,诚信既是财富,又是财源,诚信还是财力。诚信是财富,是指它有助于会计业务的开拓,市场的占有;诚信是财源,是指它不仅可以使客户增
多,扩大实力,而且可以使同行合作者增多,在合作中取得利润;诚信是财力,是指诚信品牌是一种极大的无形资产。诚信一旦缺失,就意味着失去了走向市场化与国际化的通行证。
非诚信行为的收益超过成本是影响会计诚信水平的经济原因
非诚信行为的成本,包括受法律惩罚的成本、受舆论批评的成本和受良心谴责的成本。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体制创建初期,市场发育还很不完善,计划经济时期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已不再适用,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尚未健全,这就给不讲诚信的人有空子可钻。北京工商大学曹冈教授曾经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个美国人,现在中国办公司。过去我以为他是非常诚信的,例如在微软发行新的操作系统时他买了两套,因为他有一个台式机、一个便携机,绝不为了省钱做亏心事。来到中国以后,别人买盗版电影光盘,他不买,但有时跟着别人看,以后是借来看,现在自已己经拥有700张盗版光盘。如何解释呢?这个人一年间就由道德变得不道德了吗?诚信作为一种人的品质,是具有稳定性的。偶尔或一时的行为,并不足以说明一个人己经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品德。生于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水土异也。曹教授认为:首先,法律环境不一样,我国只惩罚盗版光盘的生产者和贩卖者,几乎不惩罚使用者,因为法不责众;其次,社会环境不一样,舆论很少批评使用者,使用者人多力量大;再有,周围许多人部这样做,入乡随俗,本人良心上可以承受。不诚信的利益大于其成本,导致了非诚信行为。具有诚信品质的人,也会做非诚信的事。经常做不诚信的事,就会渐变成不诚信的人。因此,与其让人做一个诚信的人,不如让人别做骗人的事。防止发生欺骗行为的办法,就是让欺骗的成本超过欺骗的收益。而我们对于非诚信行为的法律惩罚,总体上力度不够,但还不是关键问题所在。主要是谁承担惩罚的成本有诸多问题。我们的国有、集体单位的产权主体未能人格化,即使是公司制企业,其中属于国有或集体的股份的权利和责任也没有真正落实到具体的人。由于产权关系不明确,使得惩罚对象不明确。国有企业(法人)受惩罚,实际受损失的人是谁?不清楚。针对会计造假的舆论批评,总体上批评这种现象的多,针对特定企业或个人的少,舆论批评的成本未能“分摊”到具体对象;至于良心谴责成本,由于造假的普遍性,许多人的良知己经麻痹。因此,非诚信行为是吃小亏占大便宜。
非诚信行为的收益包括货币与非货币的收益、当前与将来的收益、有形的与无形的收益等。会计造假的受益人很多,单位的领导和高级管理人员、主管部门及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可以因为“业绩优秀”而谋取更高的职位,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和政治荣誉;帮助做假的中介机构可以因为“增加业务”而得到更多的收益;甚至职工也可以因为单位“效益好”而多拿工资奖金……,同时,非诚信行为的收益高而成本低、风险小,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有多少人能自觉地恪守诚信原则呢?在非诚信行为的收益超过成本时,非诚信行为就会增加。两者的差距越大,社会平均的诚信水平越低。整个市场诚信水平的下降必然导致会计诚信水平的下降。
维持和提高会计诚信水平的途径
诚信不只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不只是一个行业的问题,也是一项紧密联系的社会系统工程。
1、加强司法和政府监管力度,发挥法律和行政力量
加强法制和政府监管,是用非市场力量抑制市场制度的弊端。
(1)从有关会计的法制建设来看,目前需要解决惩治造假的“精确制导”问题。所谓会计法治的“精确制导”是指:明确由什么人启动对会计欺骗的诉讼程序,改变“民不举、官不纠”的局面,使违法企业浮出水面;明确规定会计真实性的具体法律标准,降低名义上的要
求,锁定少数违法企业和最恶劣的行为,解放大多数企业;明确规定企业负责人是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唯一责任人,把会计人员解脱出来,集中打击关键目标;明确区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瓦解两者的欺骗联盟。此外,为了改进会计的法制建设,还需要研究司法会计,提高立法和执法的科学性。
(2)从有关会计的政府监管来看,需要解决监管的责任问题。政府监管部门的责任就是要解决防止造假,惩处造假,以及严格执法问题。过去企业都有上级主管,企业出了任何问题上级都要受牵连。上级对企业的监管是预防性的,逐级监管,有完善的控制系统,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很困难。现在上级没有了,监管的责任转移到综合部门。综合部门的权力很大,但只管“灭火”不管“防火”,只有假冒伪劣商品生产出来,已经上市,甚至死了人或媒体已经曝光,或者领导人有了批示,这些部门才开始行动。预防性的监管责任应当归属于谁?监管部门不作为应当承担什么责任?如果不明确,就无法改变当前没有人承担责任的局面。
(3)从有关会计的制度规范来看,与会计造假有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频繁的会计制度改革,破坏了会计数据的连续性,每一次改动必然给企业提供一次洗牌的机会和造假的手段。因此,会计技术规范的出台要慎重,要有相对的稳定性。
2、加强社会监督与评价机制,发挥社会力量
是否遵守了道德标准,要靠社会舆论和公众的评价,而不仅仅是法院和政府认定。没有舆论支持的道德标准,只是纸面上的道德标准。目前对于造假账的舆论谴责已经给企业、会计师和审计师造成一定的压力,但这种谴责大多是针对整体而非具体企业,多数是学术性、政策性的而非实用性的。我们还缺乏评价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环境、社会力量和动力机制。因此,要在法律上明确,根据公开的财务报表对上市公司所作的分析,属于言论自由,不构成名誉侵权。应当建立和培植揭露虚假会计信息的市场力量,以改变目前造假力量大于抑制力量的失衡状态。
从有关会计诚信现状来看,加快建立社会信用监督体系,是我国目前迫切要完成的大事。规模先进的信息数据库将记录着大量企业与个人的资金往来与商品交易的种种资料,可以提供客户查询,一旦有不良信用的记录,在工商注册、银行贷款、消费贷款、个人信用卡服务以及人才聘用等,将受到制约。相反,为鼓励获得守信等级高的企业将可优先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或为其提供高额度的贷款。一些专家还建议,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本国现实情况,制订可实际操作的《信用法》。尽管这需要时间,但是势在必行。就现阶段而言,要很抓行业监管,查处虚假行为,增加失信者的成本。
经济学家萧灼基讲过一则小故事,颇有意味:一位留学生在国外乘公共汽车逃票,当时并没对他罚款,他自以为洋洋得意,谁料毕业找工作时才发现已被记录在案,虽然学习成绩优秀,求职却遇到障碍。他因小失大,后悔不及。
这则故事令人回味,也令人深思,相信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之后,我们的信用制度也会完善,到那时人人讲诚信,社会将是何等公允、公正、公平?我们期待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3、加强社会教育机制,启发行为人的良知
诚信在多大范围和什么程度上为人们所接受,取决于诚信的宣传和教育。要让人们认识到,诚信是重要的并且有益的,诚信是必然趋势,不诚信的人终究要倒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取之有害”。非诚信行为是占小便宜吃大亏,是饮鸩止渴,为眼前利益牺牲长远利益。
会计诚信教育的主要对象,应当是掌握着会计诚信水平支配权的强势集团,包括企业负责人,能够控制企业负责人的政府官员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而不仅仅是一般的会计人员。我们长期以来企图通过提高会计人员地位和业务水平,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事实上收效甚微。用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准来减少会计造假,是隔靴搔痒,作用将十分有限。教育要求以事实为基础。纠正人们的行为将有赖于有效的奖惩措施的建立和实施。即通
过奖惩措施的实施使不诚实者付出巨大的成本,诚实者获得奖励,从而使得选择诚信成为一种理性行为。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当理性人衡量了诚信行为带来的收益--光明的职业前景、融洽的同事关系、良好的社会信誉;与不诚实将付出的成本--晋升无望、时刻面临失去工作的威胁、受到同事的鄙视和冷淡;那么,理性人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从而,诚信教育将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说教,它将成为一种自觉的、理性的选择。
治理公路超限运输的经济学思考 篇6
【关键词】治理;超限运输;经济学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道路设施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道路运输也已经成为当今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超限运输问题却是其中的难题,不仅仅是对道路设施造成了损害,而且也给道路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从根本上杜绝公路超限运输行为,需要从超限运输经济学的角度,深入的分析,找到超限运输的根本原因,从而为制定治理办法提供帮助。
一、超限运输的经济学性质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超限运输行为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弊端,除了对道路设施的破坏,还有道路安全的隐患。但是抛开道路角度,对人身安全和社会稳定也存在损害,环境污染问题就不能忽视,而且对于汽车产业来说,超限运输也扰乱了其正常的生产经营。对于科学和有效的治理弊病,首先需要找到其确切性质。其实,从学术上来讲,超载工业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十分严重的,不亚于经济对社会影响,这也是一个典型的现象,源自外部的负面影响,因此对其的治理也是一个合乎逻辑的情况。也就是说超限运输不仅仅是表面上的问题,深入到经济中,它对我国的消费和经济发展也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超限运输的原因
1.超限运输的一般原因
面对日益狭窄的利润空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运输单位抓住一切机会,就是为了获得竞争优势,首先采取负荷的运输方式,进一步降低关税,然后通过恶意超载来保证运输利润,最后,将运输市场竞争的损失,转嫁到公益的道路上,这使得超限运输成为一个运输竞争中的讨价还价的筹码。同时,由于国内经济发展阶段的限制,目前主流的商品运输行业属于低价值、低风险的散装车辆运输现状,基本上每个人都可以运输,这反过来又使需求方的所有者提供公认的运输价格,他们主要关心的是竞争价格,而不是运输竞争行为中的运输质量,这直接导致了个别超限运输情况,运输质量根本达不到市场需求,从而对超限运输形成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超限运输的根本原因
目前,交通运输市场供大于求,行业恶性竞争,运价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我国的运输市场内的竞争一直都是比较激烈的,为了能够争得客户,各个运输企业更是想尽办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降低运输价格,但是运输商又想获得利润,自然而然的就开始出现超限运输的情况。
此外,由于近期燃料价格上涨,车辆配件价格、维修价格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道路维修,过度的路桥收费站和过多的相关费用,以及汽车零件的各种乱收费、乱罚款和征缴费,都给运输行业带来巨大的压力,运输行业的利润率也受到挤压,货运成本越来越高。
3.超限运输的经济学分析
公路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在经济学上,公共產品应由市民缴纳税款,以获得正确使用道路的范围,同时也是一种购买和消费过程。公共产品不具备使用私人物品的排他性,私人产品是仅由拥有者所使用或支配,但是公共产品的消费不能排除他人消费,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支付相应的的代价享受公共产品的服务,公共产品的消费现象出现后,在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导致越来越多的“搭便车”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超限运输就是“搭便车”的行为,公共交通营办商利用公共产品的性质,道路的特点,并没有支付溢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免费赠品,造成道路资源的过度透支。运输商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公路运输商之间的利益不一致,运输商对自己有更具体的信息,主导方利用自身优势追求利润就会运用一些不正当的方式,并且对交通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如在吨位数值上对车辆负载信息进行隐瞒。另一方面,根据目前的收费制度,也让很多运输商有了可乘之机,他们往往缺乏道德约束,为了寻求利益最大化,他们往往经常进行超限运输。市场经济中,双方是平等的契约关系,但是运输商的超限运输过多了消耗了其正常支付的应用额度,但没有完全支付消费类产品的报价,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平等、诚信的原则,应该受到惩罚。
在经济体制中,商家都希望将利益最大化,为了追求利益,不顾及其他的客观因素,虽然资源有效的分配出去,但是市场机构中却出现了外部经济的情况,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经营的过程中,出现了外部效益,但是,这样的外部效益对目前的市场经济是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的,所以这样的情况也称之为外部非经济行为,超限运输所产生的超额利润是外部非经济行为,给社会效益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吕建新.超限运输及其经济学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3):128
[2]齐辉,杨子敬.公路超限运输的影响及治理措施[J]. 山西建筑,2011(2):342
学生自我约束的“经济学”思考 篇7
一、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经济学思考
1. 关于学生的理性假设
假设每个学生都是满足假设条件的理性“经济人”, 那么当每个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面对不同的行为选择时, 他们的决策一般都具有以下特征:每个学生都是理性的, 他们都是自己利益的最好判断者, 都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在各项利益的比较中选择自我的最大利益, 也都想以最小的牺牲来满足自己的最大利益;他们能根据自身处境和自身利益做出判断, 并使自己的行为适应于从经验中学到的东西, 从而使所追求的利益尽可能最大化。但在追求最大化利益时, 学生往往缺乏促进社会利益的动机。从现实中来看, 学校通常都制定了校规校纪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 在良好的规章制度的保证下, 作为“经济人”的学生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动会无意识地、卓有成效地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 从而提高学校的校风和学风, 这是经济人假设中最有意义的问题, 也被称为“经济人的灵魂”, 是理性“经济人”假设中的核心命题。
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 可以对学生的偏好作出假设。理论上学生的偏好应该与其最大化利益保持一致, 但在实际决策中, 由于价值问题的复杂性, 学生有时可能难于判断并表达其价值偏好, 甚至出现前后不一致的矛盾现象, 比如有违于偏好的传递性, 这在现实生活中常常遇到。因此, 偏好虽然会决定行为的取向与选择, 但偏好并不都是先验的, 它本身的变化与明确程度又是行动的结果。所以, 在具有校规校纪等外界约束力的情况下, 学生也可能会做出违背自身利益的事, 即作出违反校规校纪等不利于学校和学生自我发展的决策。
2. 影响学生偏好改变的因素
通过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即使学生具有一个理性经济人的行为特征, 但他们的理性往往存在着一定的限度。这是因为任何个人在偏好上都具有双重性, 即具有理性倾向———注重思考分析、坚持标准和追求最大化利益的倾向;还具有非理性倾向———不重思考、不坚持标准和追求安逸的倾向。这两种现象在个人身上的对立和并存, 决定了完全理性的经济人是一种极端和个别的现象。对于学生而言, 通常的情况是, 个人只有选择的理性, 他们只把一部分精力放在作出信息充分的决策所必须的细节和思考分析上, 而让更多的决策采取依赖于习俗、惯例、道德规范、标准程序和模仿的形式作出, 这些决策形式明显具有“非最大化特征”。因此, 他们的偏好选择常常会偏离利益的最大化。
由于人的本身就具有社会性, 因此人在不同时间与不同地点会处于不同的制度环境中, 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中, 人的具体回应是不同的, 人的决策不是也不可能是使个体利益最大化, 而是取决于周围环境的制约, 以及本能、习惯、习俗、从众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直接作出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选择, 虽然每个学生都有想要使自身成为优秀人才的强烈意识, 但由于环境的影响, 带来了诸如情感、习惯、意志、动机等理性无法直接把握的干扰因素, 也就出现了学生违反校规校纪的现象。
3. 自我约束问题
“自我约束”是行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是人们决策非理性的重要根源。美国加州大学MatthewRabin教授在研究行为经济学时指出, 虽然人们在某种程度上意识到自我约束问题的存在, 却往往难以纠正它。研究显示, 尽管人们认为某些行为对于达到其利益最大化目标是有必要的, 但无论是成熟型决策者 (能充分意识到自身存在、自我约束问题) 、幼稚型决策者 (根本没有意识到自身存在、自我约束问题) 还是偏幼稚型决策者 (能意识到自身存在自我约束问题但低估了其影响) , 都倾向于做出非理性的决策———出现“拖延”和“偏好反转”等行为。因此, 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中, 应该特别关注学生的“自我约束”问题。
二、学生的“自我约束”问题
“自我约束”是指学生根据道德要求自我控制的过程, 包括在学习上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在生活上对自己严格管理。由于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 因此他们基本上能够做出对他们自身有益的决策。但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往往存在着不稳定性, 即一般会受一些因素的影响而做出非理性的决策。以学生上网成瘾为例, 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 整天生活在虚拟的空间里, 这也给学生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如何帮助这些学生脱离网络的魔爪, 如何避免更多的学生走进网络的陷阱, 成了当前教育管理工作中思考得最多的问题。仔细分析学生的行为, 不难看出“自我约束”问题普遍存在于每一个学生的生活中, 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自身的发展方向。
“自我约束”来源于学生对自身行为决策的自我控制, 不同的学生面对同一对象和环境刺激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并做出不同的行为表现, 是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由于网络本身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平等性、虚拟性和交互性, 学生在其不断的影响下, 自我约束意识往往会降低, 行为上逐渐表现出丧失自我控制的能力, 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再加上周围的社会日趋复杂化, 一些网络和媒体也一直在通过广告等各种宣传方式向学生传达着一些错误信息, 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心理上对网络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 以致于上网成瘾。
学生并非没有意识到网络的危害, 而是在复杂环境的影响下忽视了自我约束的重要性, 以致于不能作出理性的决策。这就要求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该更加注意加强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 引导学生自主地提高其自控能力, 只有这样, 才能避免更多学生陷入网络的陷阱。
三、对策与建议
1.“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
如果单单只是依靠理性“经济人”的基本假设将学生看成一个只知道追求最大化利益的经济人, 那么就只能把活生生的人当成判断并获取价值的机器进行管理, 在这种管理理念下所制定的管理措施将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更不能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而言, 他们往往会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 并且能随周围环境的不断改变而自然地改变他们的偏好。因此, 尽管假设学生的决策行为具有理性“经济人”的特征, 但他们绝不是100%的经济人, 不能以“经济人”选择的“个人性”来取代学生选择的“社会性”。学生管理工作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模式, 在日常管理中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是一种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挖掘学生潜能,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并把学生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的管理理念。
2. 引导学生增强自我约束能力
学生的行为不仅受个体本身的心理特征的影响, 而且受宏观环境的影响。在相同的心理特征下, 由于环境不同, 不同的学生也会采取不同的行为。外界的刺激与内在的反应并非直接地、机械地联系在一起, 而是受主观评价的影响。因此, 在研究学生的行为时, 不仅要研究行为的外界刺激条件, 也要分析学生个体的主观心理特征。
注重培养一批成绩优良、工作能力强、值得同学们信赖的学生干部队伍, 促进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工作, 发挥自我服务的作用, 减少学生出现违纪违规等错误的行为。
为学生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 使学生不断主动获取扩充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而且学校管理者能随时掌握学生想什么、需要什么, 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能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个宗旨服务。
3. 合理施加外部约束, 统一学生和社会的利益
事实上, 自己对自身施加约束也是一种成本。因此, 在学生存在“自我约束”问题的前提下, 仅仅靠引导学生加强其自身的自我约束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是不够的, 这就要求从以学生为本的角度出发, 制定既具有人性化又具有一定约束力的管理规章制度, 合理施加外部约束, 统一学生和社会的利益。
参考文献
会计收益演进的经济学思考 篇8
一、会计收益的演进路径
(一) 原始财产观
中世纪地中海沿岸的商人们进行簿记记录, 主要是为了帮助进行财产管理, 当时并没有明确的收益概念, 更不要说完整的收益决定方法, 只有财产保全的意识。
1. 产生背景:
该时期企业组织简单, 资本来源单一, 没有出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分离, 没有持续经营的经济现实和理念, 生产经营的条件简陋, 长期耐用资产比例很小。
2. 会计特征:
(1) 采用单式记账; (2) 没有会计分期概念, 收益的核算通过盘存、比较经营结束时与开始时的财产物资数量、价值增减变动来计算, 即“利润=期末财产-期初财产”, 类似于现在的“资产负债观”; (3) 没有固定格式的收益报告。
(二) 传统收益观
随着股份公司形式的逐渐普及, 人们意识到收益及收益决定的重要性。早在17世纪中后期, 东印度公司就要求明确区分“资本”和“收益”, 规定鼓励只能来自分配, 而不是对资本的分割。从这时起, 收益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的对象, 逐渐形成传统的收益观。通常是指期间交易的已实现收入和相应费用之间的差额。
1.产生背景:
该时期经济环境比较稳定。物质资本在企业中起决定性作用, 币值相对稳定, 经营中存在不确定性, 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小。
2. 会计特征:
(1) 基于企业实际发生的交易, 主要是通过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收入扣减为实现这些销售所需的成本。 (2) 考虑“收入实现原则”, 它要求对收入进行明确的定义、确认和计量。一般地说, 除了在个别情况下, “实现”是确认收入的标志, 从而也是确认收益的标志。 (3) 依据“会计分期”假设, 即代表企业经营过程中一个既定期间的经营成果或财务业绩。 (4) 按照历史成本来计量费用。资产以其取得成本入账, 直至销售之时才反映其市价的变动。所以, 费用通常代表已消耗资产或已消耗的取得成本。 (5) 坚持配比原则, 讲求合理的因果关系。这样, 某些成本或期间费用应分配给期间的收入, 而其他一些与本期收入没有因果关系的成本应作为资产予以递延和报告。
(三) 全面收益观
全面收益, 是一个主体在某一期间与非业主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和情况所引起的权益 (净资产) 变动, 它包括这一期间内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以外的一切权益上的变动。
1.产生背景:
复杂多变、高风险的经济环境。随着经济环境复杂化, 尤其是衍生与套期保值的金融工具的出现和大量使用, 根据历史成本原则和实现原则它们都无法在传统财务报表内得到反映, 或者在财务报表中反映的账面金额远远小于真实的价值或可能产生的利得和损失。目前许多国家的准则制定机构已经意识到现行价值是最优选择。传统收益由于其严格的限定条件, 如“实现原则”将未实现的持产损益排除在收益之外, 不能真实反映企业收益, 还会出现收益操纵, 为此呼唤新的收益观。
2.会计特征:
(1) 趋于用现行价值作为主要计量属性。由于全面收益是由收入、费用、利得、损失等组成, 与收入、利得相应的资产负债是采用现行价值计量, 而与费用、损失相应的资产耗费或价值的变动既可采用历史成本也可采用现行价值计量, 因此, 全面收益的计量属性是混合属性。近年来, 在迅速变化发展的经济挑战下, 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 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后续计量日趋增加, 而后续计量必然要求采用现行价值。 (2) 收益确认计量采用“资产负债观”。收益被视为企业某一期间内资源增加的净额。其计算方法就是要通过对资源的计量, 即企业在投入资本得到保持的前提下, 实现一定期间内资源的净增加。收益 (亏损) =期末资源-期初资源。这样, 收益的决定就转化为对期初期末资产和负债的计价。 (3) 突破了交易观基础。全面收益将物价变动、偶发事件以及周围经济、法律、社会、政治和物质环境交互作用的其他结果也包括在内, 从而能够更好地反映在报告期内产生 (而不是实现) 的净资产的全部变动。 (4) 突破了实现原则。FASB在130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报告全面收益》 (FAS 130) 和第133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衍生金融工具和套期保值活动会计》 (FAS 133) 中列举的其他全面收益项目包括:外币折算调整项目、可销售证券上的利得和损失、最低退休金负债调整、现金流量避险工具上的利得和损失 (包括对预期的以外币标价的交易进行避险的衍生工具上的利得和损失) 。这些项目的共同特点在于, 它们都是未实现的。
二、会计收益演进的逻辑
会计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不少学者注重吸收经济学的成果来发展会计理论, 从上述会计收益的演进过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 全面收益观是动态环境的必然要求
市场经济是充满高度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动态经济, 任何建立在交易观基础之上的收益决定模式, 都难以准确地反映市场上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与不确定因素。只有定期对企业的资产、负债等按照市场风险等因素进行评估, 并以此为基础, 进行后续计量, 由此所确定的收益, 才能充分反映市场上的非交易因素 (实际上, 是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市场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对企业所可能产生的影响。但是, 这又不能符合传统会计可靠性的要求。目前可能的暂行方法是:一方面, 在期末运用现行价值对企业的资产、负债等项目进行调整, 以反映市场因素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 在表外尽可能补充披露企业各项资产、负债等项目上所可能存在的风险与报酬因素, 以使最终所反映的会计收益贴近企业在过去期间“财富的净增长”。
(二) 全面收益观是财务会计目标的要求
财务会计的目标在于提供对使用者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 而收益指标无疑是使用者特别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FASB明确肯定了收益信息在使用者决策方面的重要性, “编制财务报告的首要重点是通过收益及其组成内容的计量, 提供关于企业经营业绩的信息。投资者、信贷者和其他人士, 他们出于对估量企业现金流量的关切, 对这种信息特别感到利害攸关。他们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 对企业获取现金流量顺差的关心, 主要转化为关心收益方面的信息, 而不是直接有关现金流量的信息。”实证会计研究也表明:会计收益特别是非预期的收益信息同股票市价是相关的。全面收益把收益从已确认、已实现的净收益扩大为包括已确认、未实现的一部分利得或损失, 从而能更加全面和真实地反映业绩, 有助于使用者作出合理的经济决策。
(三) 全面收益是传统会计收益的经济学改造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富论》中首先将收益定义为“财富的增加”、“那部分不侵蚀资本的可予消费的数额”。英国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将“财富的增加”这一收益观念引入企业, 并提出“增值收益”。英国著名经济学家J·R·希克斯认为:“收益是一个人在期末和期初保持同等富有的前提下可能消费的最大金额。”其收益概念建立在资本保全的基础上, 得到了广泛认可, 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占支配地位。一般认为经济收益以资本保全为基础, 是剔除追加投资和利润分配等企业与投资人交易之后, 净资产的增加额。
全面收益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净收益既已确认及实现的收入、费用、利得或损失;另一部分是其他综合收益, 即已确认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 具体包括外币换算调整、债务和权益证券的未实现利得和损失, 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等。它无疑比传统会计收益概念更接近经济收益概念, 因而说它是传统会计收益的经济学改造。但也要看到, 无论全面收益如何接近经济收益, 但它很难等同于理想中的经济收益。因为, 实质上, 全面收益是传统会计收益和经济收益之间的某一点, 当所有资产和负债都用历史成本计量时, 全面收益就基本等于 (不是完全等于, 因为传统会计收益实际上也允许一定的现行价值计量) 传统会计收益;当所有资产和负债通过初始和后续计量都用现行价值准确计量时, 全面收益就等于经济收益。但是, 要做到“所有”和“准确”却不那么容易。因此, 无论采用何种计量属性, 全面收益都难等于经济收益, 只能将经济收益看作会计收益的理想境界, 随着计量理论的发展, 两者可以无限接近。
三、在我国引入全面收益的条件分析
全面收益的出现从宏观上讲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 是基于发达资本市场中投资人对信息的需求和发达市场经济中风险较大这一客观经济环境的会计变革。从全面收益在美国产生的会计技术路径来看, 分析我国是否具备应用全面收益, 也应该从经济环境和会计特征两方面来进行。
(一) 经济环境
2006年以来, 中国资本市场经过一系列制度建设和改革,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正与国际趋同, 无论是投资者还是企业都面对着巨大的资本市场的风险, 企业的真实价值对每一个参与者都至关重要, 大家有对真实收益的客观需求。中国经济飞速发展, 技术投入和研究发展迅速, 产品价格变动较快, 不断前进的经济进程引发了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 投资方式和技术的变革, 新的交易手段不断涌现等等, 传统会计收益需要的那种相对静止、变化不大的经济运行环境已不复存在, 为推行全面收益提供土壤。
(二) 会计特征
2006年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为我国实施全面收益准备了技术条件, 最大亮点在于:较大范围谨慎地引入公允价值, 在该计量模式下, 相关资产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这实际上就是允许对一部分未实现的利得予以确认。相应地, 对利润表结构进行调整, 增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 并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作为一张主表, 可以视为“全面收益”的反映。新准则明确定义, 利得 (或损失) 是指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 (或减少的) 、与所有者投入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或流出) ;同时明确利得和损失的两个去向, 对于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如资产评估增值, 直接列入资产负债表;对于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如处置固定资产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等, 直接列入利润表。我国新准则对利得和损失概念的界定, 实质上实现了传统会计收益向全面收益的靠拢, 为我国引进全面收益奠定概念基础。
全面收益的应用已成为经济发达国家会计理论和实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全面收益的概念, 但根据我国的经济环境和会计改革进程, 应用全面收益的条件已基本具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和会计制度建设需要适时推行全面收益。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S].2006.
[2]管斌, 管静.会计收益改进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7 (12) .
[3]汤湘希.高级财务会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加强煤质管理的经济学思考 篇9
煤炭质量是其在形成、开采、加工过程中所体现的可以满足各类消费者需求的特征的和。具体表现在煤炭的内在质量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除此之外, 煤炭的质量与开采、加工的程序有关。但是,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 为了实现煤炭资源的最优配置, 煤炭的内在质量可以运用一定的技术根据需要控制和调节。实现煤炭质量、煤炭资源之间的有效配置主要由以下几种措施;
1.1 提高煤炭的质量
煤炭资源在我国生产、消费中处于主导地位, 为了满足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煤炭资源的开采强度随之提高, 据统计, 我国在2011年的煤炭产量已达35.2亿吨, 是解放初期 (1950) 的82倍, 是改革开放初期 (1983) 的5倍。同时我国煤炭资源开采强度高, 却没有与之适应的地质勘查, 加之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使得我国煤炭能源的采储比呈逐渐下降趋势。据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 我国煤炭资源的采储比35, 与全球煤炭资源采储比118相差甚远。由此看来, 要想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尽快改善能源生产、能源消费结构, 而提高煤炭质量是有效降低煤炭消耗的主要措施。
1.2 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
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处于较低水平, 据相关数据显示, 我国综合能源效率是33.4%,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低了十个百分点, 而单位产值能耗却比世界水平高两倍多, 其主要原因是我国能源利用技术不成熟、管理水平较低、能源质量不符合相关要求。
就煤炭资源来说, 其质量、产品结构和消费者的需求出现偏差, 这也是导致煤炭利用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从我国煤炭消费结构来看, 火力发电耗煤占主要地位, 然而, 在火力发电过程中, 影响用煤量的原因有很多, 如煤的水分、元素含量、发热量、可磨性等等。
1.3 注重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随着煤炭资源开采强度的加强, 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同时, 煤炭产品在利用的过程中又进一步危害着环境。面对当前的状况, 如果不及时采取科学的措施对环境进行保护, 那么破坏环境带来的副作用将会让我们在承受更大的代价, 这将是煤炭资源带来的利润所不能弥补的。因此, 我们必须在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过程中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 全面监督煤炭资源利用的整个过程, 注重环境保护, 确保低污染高效率, 最终实现煤炭资源的利用科学合理进行。
2. 煤炭质量的经济分析
由于煤炭质量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而影响煤炭质量的这些因素既与煤炭生产方的经济利益相关, 又和煤炭利用方的经济利益相关。从经济学的角度讲, 微观方面, 提高煤炭质量实现了煤炭产品价值在上下游产业转移的目的;宏观方面, 提高煤炭质量, 是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条件。
2.1 分析煤炭质量与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成本之间的关系
随着煤炭资源开采强度的增加, 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 使得原煤质量呈现下降趋势, 而煤炭的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 用途十分广泛, 煤炭质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因此合理处理煤炭质量、煤炭资源开发成本、煤炭产品利用成本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如图1所示:
由上图可以看出, 煤炭质量和煤炭资源开发成本之间呈正向关系, 而煤炭质量和煤炭产品利用成本是反向关系。由此, 不难理解煤炭资源的开发方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降低煤炭质量。而煤炭产品利用方为了追求高利润, 对煤炭质量要求较高。为了同时满足两者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煤炭资源开发成本与煤炭产品利用成本达到均衡, 煤炭质量才能被两者接受, 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才能实现经济效益。
2.2 分析煤炭质量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首先, 煤炭质量会影响煤炭资源开采方的经济效益, 当煤炭质量的边际价格高于边际成本时, 煤炭资源的开采方会采取一定的措施, 使得煤炭质量提高, 以求获得更高的利润。其次, 煤炭质量也会影响煤炭产品利用方的经济效益, 当煤炭产品质量的边际价格高于边际成本时, 为了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煤炭产品利用方会采取相关措施, 降低煤炭产品质量。
3. 从实际出发注重过程管理、切实提高煤炭质量
为了保证我国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保障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3.1 为煤炭市场创造完善的信息系统, 实现煤炭资源的优化配置
市场供求信息的畅通是实现煤炭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条件, 但是我国仅有太原、秦皇岛等煤炭信息基地, 尚不能保证煤炭信息的畅通, 因此, 目前我们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煤炭信息, 保障供需信息的畅通, 避免发生信息不对称现象, 才能解决实际中存在的供需不平衡问题, 实现煤炭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3.2 在提高煤炭质量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并实施相关治理措施
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的投资, 有时就算加倍投入, 也不一定能达到想要的结果。煤炭资源在开采、利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破坏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 我们应该在煤炭资源开采和利用各个方面出发, 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从全过程对煤炭资源的质量进行调节控制, 以降低煤炭资源开采利用时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稳健可持续发展。
3.3 制定健全的煤炭质量考核标准
将煤炭地质勘查结果作为重要依据, 以此来制定合理的煤炭质量标准, 综合考虑煤炭产品的消费需求,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综合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 将所有员工的绩效与煤炭质量相联系, 实施相应的奖惩措施, 保证全体员工加入到煤炭质量的考核和控制当中, 并根据技术的改进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 保证考核的持续性和可操作性。
3.4 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率
煤炭开采过程中, 充分考虑周围的地质状况, 可以分析开采过程中能够影响煤炭质量的相关因素, 尽在制定相应应对措施, 确保煤炭质量符合标准。将一些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煤炭配合相应的技术措施, 进行加工利用, 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率。煤炭利用方要结合自身技术条件, 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确定供应的煤炭质量标准, 在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 降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实现我国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敏.强化煤炭管理提高煤炭质量[J].科技信息, 2010 (24) .
高校师资管理的经济学思考 篇10
关键词:高校,师资管理,高校竞争力
一所高校的教育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师既是兴校之本, 又是创新之源。教师水平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校的水平和发展潜力。师资管理不善会使高校的核心学科优势和竞争力受到影响, 学校声誉和社会认可度下降。高校要减少和防止人才流失, 借鉴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从人才资源配置的角度, 吸引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 做好师资服务和管理工作, 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教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长期过程, 高校要依据自身发展的长远目标确定其人才激励机制的定位与方向,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研究, 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与竞争机制。
一、高校师资管理现状
高校人才的流动日益频繁, 其人才的流失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人才紧缺, 要远赴国外招贤纳士, 另一方面内部人才外流。如很多优秀教师、中青年学者流失海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优秀教师流向沿海或大中城市高校;一些老师虽在学校供职, 但主要精力用在其他业务上。在市场经济逐步成熟的今天, 劳动力市场调配劳动力资源的功能日益发挥作用, 人才流动更加自主自由, 高校师资的流动亦是如此。
目前对高校教师的考核繁琐低效, 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高校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许多学科存在中间大、两头小的情况, 专业教师分布不均, 热门专业、新专业教师缺编;高校内部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过多等。
传统管理模式下, 官本位高于人本位, 官本位导致劳动成果分配不公, 外行领导内行, 业务不精之人指导业务拔尖者。对教师的评价在理念上重视短期利益, 偏重量化的科研成果, 形式单一。部分教师急功近利, 学风腐败, 最终将高素质拔尖人才排挤在外, 降低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二、高校师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分配制度不尽合理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实行的主要是国家和地方财政指令性工资制度, 其特征为整体的低待遇和普遍的平均主义。高素质人才无法获得与其劳动相适应的报酬, 对教师的激励过多强调奉献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 较多依赖精神激励, 对科研教学工作的物质激励不足。尤其是当学校大幅扩招, 学生人数增加很多后, 教师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 而收入却没有相应增加或者增加较少。
2、师资激励不充分及考核繁琐低效
人才的激励是通过诱因或刺激影响其需要和动机, 使其产生所期望的行为。高校在构建激励机制时, 大都缺乏广泛细致的调研, 以为所有人才都想得到同样的激励, 而忽视年龄、教学、科研能力、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差异。高校激励的政策导向重科研、轻教学, 以科研项目数量、级别、经费、发表论文数量与刊物级别作为评定教师能力的高低。形式上的评价过多, 把教师当作被管理者, 有学生、同行、专家和领导参评, 有教学督导、教学检查、课程考核和学院教学工作评估, 使得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应付评价。
3、结构性矛盾
一些高校只重视编制教师的激励, 而忽略了普通教师, 导致广大教师对工作缺乏动力, 对发展缺乏信心。事业编制、人事代理、劳务派遣多种机制并行、多种合约管理, 与不同系列的教职工签订不同合同, 并按合同进行考核。多种用人机制并行可能产生同工不同酬, 进而导致不满情绪及劳动纠纷;短期合约聘用容易带来高离职率, 教职工缺乏归属感, 队伍不稳定。高价引进的师资未能在岗位上发挥作用, 增加了在岗教师的负担, 人才梯队断层, 教师队伍结构比例失调, 竞争力下降。
4、管理制度亟需规范
部分高校缺乏法制化的人事管理制度, 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讲人情、官本位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多数高校的人事工作一直以一种纯行政事务型的管理形式运作, 侧重于人的使用和管理。缺乏科学的、专业的、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有待提高。增强学校自身吸引力的关键在于发挥激励功能, 持续改进影响员工忠诚度的关键因素如薪酬、工作安全感、成就感、归属感等, 使员工充分认可组织的核心价值。
三、关于师资管理的对策建议
1、体制改革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引入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 以教师为本、以学术为本, 形成良好的学术环境。建立以岗位管理和聘用制为基础的用人制度, 转换用人机制, 明确岗位职责, 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推动人才队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管理中的激励因素, 吸引、任用和留住优秀教师, 用激励的手段优化高校人力资源配置, 发挥高校教师资源, 做到制度留人, 感情留人。改变人力资源结构, 即改变教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结构, 使人力资源结构达到最优化。健全和完善人事聘任制度, 健全竞争激励机制, 完善新型聘用机制的各项配套措施, 消除新机制聘用人员因身份不同而带来的不安, 增强其归属感。
2、以教师为本的激励创新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坚持“以教师为本”是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趋势的诉求, 是科学发展观的逻辑发展和实践运用。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再是传统的以档案管理、人员调配、职务职称变动等为中心的静态的事务性管理, 而是以教师为本的动态性管理, 视教师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和管理, 开发其潜能, 激发其活力。
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有利于师资品质的提升, 在尊重人、塑造人、开发人的理念下实现高校教师自觉、全面的发展。建立健全人才竞争激励机制, 竞争激励有助于保持人才队伍的良性循环, 使教学型和科研型的高校教师都拥有机会。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最大限度激励教师, 使教师各方面素质得到良好发展。高校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综合运用各种激励机制, 为高校的综合活力达到最佳状态奠定基础。
3、改革分配制度
改革现行分配制度, 坚持按劳分配、以质取酬、以岗定酬, 拉开分配的档次和距离, 激励教师自身不断完善和提高, 更好地胜任相关岗位工作。弱化行政权力, 强化学术权力, 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大的才华施展空间, 使行政权力变为真正意义上的服务而非对学术的干预。
高校科学合理地设置的岗位级别和津贴数额, 体现收入分配的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原则, 拉开差距, 强化竞争, 按劳分配的特点, 以经济利益和奖惩并用手段、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重视人才的个体成长, 把个人理想和高校长远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 满足个人与高校的双重发展。高校进行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 可采用教师职称聘任制、专业技术职务阶段考评制度及分配制度上的绩效浮动工资等竞争手段, 对教职工实行优胜劣汰的用人和奖励政策, 激励教职工不断进取创优, 从而提高学校整体效益和水平。
4、加强教师终身培训
就学科专业知识来说, 新教师已经具有较高程度, 而教育专业知识基本是空白, 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和教学方法训练。因此应加大师资培养投入力度, 落实各类人才工程计划, 选拔和培养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通过开展岗前培训、教研活动、社会实践、攻读学位, 并尝试国内外进修等多种形式不断拓宽师资培养形式和培养渠道。
新教师需要掌握组织教学内容、选择和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的能力, 组织课堂教学、驾驭课堂气氛的能力, 因材施教的能力,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规范的板书能力和现代化教学工具使用的能力, 将岗前培训工作与教师的考核、转正、晋职有机结合起来, 进行具体化培训, 结合学科自身特点, 根据知识结构不同安排不同培训内容。
5、考虑教师的多种诉求及辅以柔性管理
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是高智慧群体, 他们有着较高的道德价值观和良好的自我观念, 容易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是集知识型、学者型、专家型于一身的人才。高校要注意对教师差别化的分析, 建立多维激励体系。考虑大部分教师不同层次的合理需要, 把教师岗位分为以教学为主、以科研为主、教学科研并重的三大类, 并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与差别待遇, 以不同层次的教师群体的利益为本, 尊重他们的多方面需要, 满足教师的需要。高校还应充分了解教师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 为其提供成长计划和晋升要求, 使个人发展与学院发展结合起来。这种关系的建立与履行, 将会带来学院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与忠诚, 从而有利于学校的稳定发展。
柔性管理是上世纪50年代以现代管理科学为中心思想的扩展, 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 以尊重人的人格与尊严为前提, 以提高向心力与凝聚力为出发点, 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柔性管理充分重视教师的价值和人格尊严, 最大限度地激励和释放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整个管理机制具有人情味和人性化, 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高校要恰当运用柔性管理的方法以弥补其过于硬性和量化的不灵活性, 对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尽量留有一个相对广阔的空间, 使我们制订的制度和规范具有弹性。
6、共享高校教师资源
破除人才单位所有制, 建立科学的人才流动模式, 实现教师资源共享。提倡和鼓励教师跨校供职, 与厂矿、企业联合搞项目开发, 加强校际间合作。挖掘重点高校中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潜力, 合理安排他们到普通高校去兼授课程、指导研究生、合作科研。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 与全国乃至全世界著名学府的教育系统建立链接, 可以了解知名学者的研究成果, 也可以利用教学名师的教学成果和课件。
人力资源的信息化不仅是对人事业务、工作流程的简单的计算机化或无纸化, 而且也是对整体人事业务、工作流程的系统化。完善的、稳定的数据库资源可以供教务处、科研处等管理系统所共享, 实现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功能, 包括教职工人事档案信息管理、职称评定、年度考核、工资福利、请假管理等都可以通过校园网络进行人力资源共享。教师可以通过校园网查询自己的人事档案信息, 并进行维护。
总之, 高校要结合学校发展与建设规划以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 认真分析师资队伍现状, 找出薄弱环节, 研究制订适合本校实际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让教师广泛参与学校管理, 凝聚教师的合力。通过对高级人力资源的科学使用与管理, 不断优化师资结构, 持久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为高等教育的持续教育健康发展造就一流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刘颖:行政事业单位人才管理中的帕累托定律[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2) .
[2]周作宇: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 2000 (12) .
[3]金江熙:高校师资管理模式与机制探析[J].教育研究, 2006 (5) .
[4]张鹏、刘宇:对高校教育资源区域性共享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06 (11) .
经济学思考 篇11
【关键词】经济学原理 高职 教学 制约
《经济学原理》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作为基础理论课对学生学习运用经济学基础原理,研究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了解现实社会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无疑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大多数经管专业学生感到《经济学原理》是难度较大且较枯燥的一门课程,学生综合学习效果欠佳,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目前《经济学原理》这门课程在教与学方面存在的制约
(一)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性质相制约
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能熟练运用经济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以适应企业对一线操作人员和中基层管理人才的需要,并为企业提供高级管理人才的后备力量。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的工作岗位基本是会计、统计、文秘、促销员、营业员、物流管理员等。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目标上对于专业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常被忽略。而经济学恰恰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完整性、连贯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造成学校培养目标与课程本身性质的相制约。
(二)由于《经济学原理》课程自身特点造成的制约
《经济学原理》的核心在于理解社会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利用配置和利用问题。课程揭示了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各种经济活动的规律,具有内容抽象、逻辑性和系统性强的特点。它是一个完整、严密、前后紧密衔接的理论体系。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数理基础和逻辑推理能力,而且必須紧跟教师讲授,一旦前面的课程落下几节后面的课程便难以理解。尽管许多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具有很高的学习和使用价值,但课程的这些特点导致学生感到枯燥、缺乏趣味性、晦涩难懂,致使一部分学生中途放弃学习。
(三)高职院校学生自身不足与课程要求较高之间的制约
要想学好《经济学原理》这门课程需要许多领域的知识,比如需要高等数学、英语、国际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现状等综合知识,因而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高职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一般是文、理兼招,且文科学生偏多。他们与工科类学生相比,有其自身的知识特点和思维特点,大多数学生人文知识丰富,数学基础相对薄弱。这一明显的知识结构特点,导致学生普遍对定性分析感兴趣,对定量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不愿深入。而且,他们的思维方式偏重于感性认识。教学中讲到经济学的案例、经济学的渊源时,学生非常感兴趣,而讲到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模型等内容时,则不容易接受。再者,大部分学生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对企业和社会的深入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学生迫切需要了解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指导企业运营管理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和引导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了解我国现实企业的管理体制、管理现状及其深层次原因。但学生在这方面的实践活动相对较少,少数同学甚至对国家的基本经济方针都难以理解。同时,学生中存在一种片面认识: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只要会操作、能实践就行了,没有必要掌握那么多理论知识。所以,很多学生把《经济学原理》看成是可有可无的课程,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技能性较强的课程上。
(四)课程的教学模式与高职院校的教学要求之间的制约
《经济学原理》课程属于理论经济学范畴,由于课程的自身特点的因素,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但就高职的教学而言,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被认为是其一大特色,这门课程似乎缺少了这一环节,而且由于课程自身特点的因素在向实践性教学方面的教学改革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这些问题严重地阻碍了高职院校《经济学原理》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教学效益始终在较低的层面上徘徊。
二、高职院校《经济学原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一样,都是对人的能力培养,但社会对其的客观要求及其产生发展背景与空间决定了其办学思路与理念的特殊性,它既不同于注重学科体系建设和理论研究的本科教育,也不同于以培养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为重点的中等职业教育,而是介于本科教育和中职教育之间的一种具有高等教育特点和职业教育特色的双重特性的高等教育形式。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必须结合学生的特点,精心组织各门课程的教学。《经济学原理》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学质量不仅关系到学生对该门课程内容学习掌握的程度,而且对后续各门专业课的教学也有一定的影响。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经济学原理》课程学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来对高职层次经济学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提高《经济学原理》的教学质量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协调教学中的制约
基于高职院校是培养适应社会生产、管理与服务一线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经济学原理》的教学内容应作如下整合和处理: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将来主要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又必须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因此,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微观经济学为主,宏观经济学为辅,微观部分从经济学的基础讲起,并重在应用,近似于管理经济学。宏观部分仅介绍一些基础的知识,但强调微观基础和宏观政策对企业决策的影响。突出主体,淡化经济领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科学,任何经济活动都是按照经济主体行为进行整合的。在《经济学原理》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按照经济主体行为分章教学,尽量结合一些实例来讲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其次,重在应用,淡化理论。由于《经济学原理》这门课程比较抽象,难度较大,加之刚入校的新生不具备一定的基础,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尽量淡化理论,比如涉及高等数学方面的公式推导和理论论证,要进行淡化,通过一些案例来讲授经济学原理;联系中国国情,力求洋为中用,力求本土化。在授课过程中所用的数据、案例应尽可能采用我国的资料,结合我国的实际进行实证分析,以便于学生学以致用。
(二)结合课程特点,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提高学习效果,还要对《经济学原理》传统的从书本到书本的课堂教学方法实行全方位的改革。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广泛采取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调查研究法和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讲授到影响供求的因素就可以让学生调查一个季度内影响学校周边市场的某种商品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并且采用课堂讨论的方法,讨论中各种观点的相互碰撞,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授宏观经济政策时,要经常布置一些时事的宏观经济学热门话题,让学生课下查阅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课下阅读经济类书籍报刊的习惯。这样,既考核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程度,又让他们学以致用,用成熟的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即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文化修养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他们运用书本知识,分析现实经济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在针对经济、管理类学生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既要弥补这类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的特点,又要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增强学生走向社会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总的来说,在高职《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学中,要整合教学内容,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缩短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同时,要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到学习经济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生产、管理与服务一线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伟民. 简述西方经济学教学中亟待处理的几个关系. 商业研究,2003(17).
[2]陈淑君. 课程教学效果的探讨. 职业教育研究,2005(8).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经济学思考 篇12
在买卖双方掌握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上,卖方可以利用“隐藏信息”对买方进行欺骗。隐藏信息将导致“逆向选择”,即掌握信息较多的一方利用对方对信息的无知而隐瞒相关信息获取额外利益,使对方遭受损失,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即质量好的产品被挤出市场,而质量差的产品却留在市场。公司和投资者在环保投资、环境受益的信息上同样会因信息不对称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当公司和投资者或政府、社会公众在公司环境绩效状况信息上存在不对称现象时,公司了解自身的环境绩效,但投资者无法知道每个公司的实际环境绩效,只能根据经验知悉全体公司的环境绩效状况分布概率,并推知平均环境绩效状况。即使公司在污染控制、资源节约方面的投入会带来未来收益,但是如果企业不对外披露投资情况,投资者就无从得知企业的实际环保投入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只愿意根据全体企业的平均环保投入状况和平均环境绩效状况来对公司所作的环保贡献进行回报。结果是许多实际环保投入和环境绩效状况高于平均水平的企业得不到应有的高回报,他们就有可能因为所得的回报不能补偿支出而削减在这方面的支出,将资金投向高回报的投资渠道,真正得到回报的公司其实际环境绩效状况往往低于平均水平甚至是那些污染严重、缺少环保设施的企业,反而导致公司盲目扩大生产,带来更多潜在的环境污染、环境破坏问题,由此导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更大损失。而投资者在得知这一环境绩效状况分布概率变更后,会相应调低自己所愿意付出的回报减少投资,从而使更多相对环境绩效状况较高的公司削减投入,形成恶性循环。这一过程持续下去,最终在均衡的情况下,全体公司在环境保护的投入上只能产生很少的环境绩效,极端时产生负环境绩效,使得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陷入破产的境地。这种不合理的社会资源配置机制就是所谓的逆向选择问题,其违背了人类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进行环境会计研究的目标。
要解决“逆向选择”问题,需要引入信号理论——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可以选择某种信号作为媒介,向不知情的另一方传递关于交易的某种信息,消除信息非对称的状况,从而规避逆向选择风险。因此,要消除逆向选择问题在环保投入中优汰劣胜的不良现象,需要通过环境信息披露来改变信息不对称状况。这种信号发送的行为可以纠正、缓解信息不对称性,纠正投资者对公司机会主义行为的预期,防止市场失灵。为了显示与环境业绩差的公司的区别,树立良好的环境形象,环境业绩好的公司就会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从而以较小的代价获得所需要的资金及其他资源和支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争取政府和公众的信任,换取政策的扶持和公众的回报。那些环境绩效中等的公司自然不愿意使自身混同于劣等公司而按两者平均环境绩效状况确定回报,并承担负的外部效应,因此这些公司也会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从理论上讲,这一良性循环将不断持续下去,直至只剩一家环境绩效状况最差的公司为止。在上述过程中,环境信息披露无疑有助于环境绩效状况相对较好的公司消除市场上由于信息受到阻隔而带来的负外部效应,从而相继确立获取回报能力的相对优势,这将构成公司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根本动力。事实上,这种披露减少了政府和公众为获取这种信息而支付的成本,并将直接转化为对拥有较高环境绩效公司的超额收益,提高了企业的透明度,增进企业与投资者、政府监管部门、社会公众等的相互信任,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二、交易费用观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交易费用即运用市场机制的费用,包括人们在市场上搜寻有关价格信号、为了达到交易进行谈判和签约、监督合约执行等活动所花费的成本。我国很多上市公司没有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恰当合理的披露,使得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者产生了为使其投资风险最小化而不得不收集环境信息的交易费用。随着新审计准则的出台,上市公司不披露或不充分披露其环境会计信息不仅不能带来预期效益,反而要承担披露不充分或重大错报的风险。因此,随着社会各界对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需要的增加,审计准则对环境信息披露要求的提高,上市公司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合理恰当的披露能减少信息需求者因搜寻信息所产生的交易费用,提高整个社会的外部利润。
首先,投资者花费一定的人力、财力收集上市公司相关环保投入和环境绩效信息,造成社会资源浪费、社会经济福利损失,公司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恰好可以避免这一点,公司也会从履行社会责任中受益。其次,委托人为了监督代理人会发生代理契约成本,而监督成本和担保成本最终由代理人承担,从而有可能降低经理的奖金、分红和其他报酬,因此代理人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就有使代理关系中利益冲突的成本(代理成本)保持最低的动机。代理人为了使代理成本最低化,便会通过环境信息披露向委托方报告。代理成本越高,代理人披露环境信息的动机就越强烈,由此产生了一种代理人向委托人积极进行相关信息披露的激励机制。从企业经营角度来看,充分披露环境信息还依赖于企业完善的环境预防措施和内部控制程序,尽管这会增加企业的防止监控成本,但相对于环境事件爆发所带来的巨大治理成本和企业生产经营风险以及政府、投资者和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从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来看,应该是最优的。
三、委托代理理论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委托代理关系下,委托人聘用代理人代表他们履行某些服务,包括把若干决策权托付给代理人。在资源所有权与资源经营权分离的背景之下,资源经营管理当局有对受托运用管理的资源进行管理并妥善地向委托人说明和报告职责的完成情况的责任,即环境受托责任——公司作为环境资源的使用者必须对受托运用管理的资源承担起良好的经管之责,并妥善地向委托人说明和报告职责的完成情况。
环境受托责任从需求者的角度分析了公司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动因。环境受托责任的直接关系人包括委托人和受托人,委托代理关系中资源的所有者(委托人)将环境资源交付公司(受托人)使用,并要求公司承担起管好用好并做出报告的责任;公司财务资源的提供者基于投资目的,要求公司在环境方面应该有良好的表现。委托受托关系的建立,客观上产生了对公司环境会计信息的需求。
四、不完全信息博弈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在这里将决策主体的互动关系置于存有不确定性以及信息不对称背景之下,即进行贝叶斯纳什均衡和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的博弈分析。每一决策主体除需面对人和随机自然状态所产生的不确定性以及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之外,还要面对其他决策主体的不确定性行为。每一决策主体的行为选择往往取决于其对其他决策主体所采取行为的合理预期。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博弈主体包括投资者、经营者、债权人、政府和其他与企业利益相关的个体等。可以将环境会计博弈分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合作博弈(主要是指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的博弈)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非合作博弈(主要是指经营者与投资者之间的博弈)。仅就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非合作博弈来说,即经理人员与投资者之间的非合作博弈:投资者需要经营者披露真实、充分的环境会计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环境保护投入和环境绩效的情况,以作出是否对企业进行投资的最终决策;经营者是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者,有独特的信息优势。信息不对称会引起经营者“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即经营者和投资者从其自身利益考虑,环境信息披露与否及其质量应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要求。正是由于他们存在不同的利益驱动,围绕企业应当怎样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这个问题,博弈双方出现了利益冲突,由此产生不同的行为选择。
根据“海萨尼转换”理论,将“不完全信息博弈”转化为“完全但不完美信息博弈”——由自然作出选择,但其他参与人并不知道具体选择是什么,仅知道各种选择的概率分布。在静态不完全信息博弈中,参与人同时行动,无法观察到别人的选择。由于每个参与人仅知道其他参与人的类型的概率分布而不知道真实情况及战略选择,但可以正确预测其他参与人的选择概率,并且据此制定自己的策略,从而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贝叶斯纳什均衡分析过程如下。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假设经营者有两种策略选择:其一为真实全面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信息(以T表示),其二为未披露或隐瞒环境会计信息(以F表示)。同时假设投资者亦有两种策略选择:购买公司股票投资(以I表示)或拒绝投资(以R表示),给定他们之间这一博弈的收益支付矩阵如表1、表2所示。
分析对象主要是污染性行业中的企业,假设投资者偏好于环保投入大且环境绩效好的污染性行业企业作投资决策,投资者是否投资取决于对企业环保绩效的判断。假定投资者准确知道对方企业环保投入大、环境绩效良好,就会选择投资,反之则不投资。此时的决策取决于投资者在多大程度上相信对方企业环保投入大且环境绩效良好。表1、表2分别列出了两种情况下的支付矩阵。假设不论对方企业环保投入和环境绩效如何,只要其经营者真实全面地披露相关环境信息,得到投资者认可并进行投资,则企业经营者就得到100;但投资一个环境绩效好的企业使投资者得100,投资环境绩效差的企业使投资者损失100。在经营者真实披露相关环境信息且投资者拒绝投资时,经营者损失60。
现在假设投资者认为对方企业环境投入大且环境绩效较好的污染性企业占全部该污染性行业的概率为x。经营者清楚x是多少,那么经营者披露相关环境会计信息时,投资者的期望效用为100x+(-100)(1-x),投资者不投资时经营者的期望效用为0。当x>1/2时,贝叶斯纳什均衡是:经营者真实披露环境信息,投资者投资;当x<1/2时,贝叶斯纳什均衡是:经营者隐瞒环境信息,投资者不投资,因为经营者知道信息披露成本很大并有可能丧失潜在竞争优势。
下面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如果先行动者知道自己的行为有传递信息的作用,便会有意识地选择某种行为来揭示或掩盖自己的真实面目。这个模型中,假设投资者是否投资取决于对方企业的环保投入和环境绩效。同时,企业的环保投入和环境绩效可能高可能低,经营者知道但投资者不知道;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本身不改进企业的环保投入和环境绩效,却可以传递有关这种能力的信息,原因在于环境信息披露成本很高,而具有高环保投入和高环境绩效的企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对成本和带来的潜在竞争优势的丧失程度相对于低环保投入和环境绩效的企业要低很多。这样,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就成为具有较高环保投入和环境绩效的象征,尽管能够充分披露环境信息的企业未必都是环保投入和环境绩效高的企业,但高环保投入和高环境绩效的企业要把自己与低环保投入和低环境绩效的企业区分开,就会自愿地进行环境信息披露。偏好环保的投资者会因此而偏好环境信息披露充分的企业进行投资。
环境会计信息还具有公共品的特征,公共品是指一种个人消费而不影响他人消费的物品。现在来讨论不完全信息下公共产品即环境会计信息的自愿披露问题。假设两个参与人为两家同属于某污染性行业中的企业,他们需要同时决定是否提供环境会计信息这种公共产品,每家企业面临的是0—1决策问题,即提供(ai=1)或不提供(ai=0),如果至少有一家企业提供,每家得到的支付设为R;如果没有企业提供,每家得到0支付。每个参与企业I提供环境会计信息成本是C,这个博弈的支付矩阵见表3。
设两家参与企业都是R的支付(期望效用或期望报酬)市场共有信息,但各自信息提供成本C1,C2只有企业自己知道,但其概率分布为共有信息。用符号描述,假定C1和C2具有相同的独立定义在上的分布函数P(·),其中是共有信息。这个博弈中的纯战略ai(Ci)是从[C,C]到{0,1}上的一个函数,其中0表示不提供,1表示提供。参与企业i的支付函数为。比如,如果企业1提供,企业2不提供,企业1的支付是;如果企业1不提供,企业2提供,企业1的支付是
如果按照完全信息情况分析,当企业1选择提供,企业2在比较提供的期望效用值R-C2和不提供的期望效用值R后,一定会选择较高的R,即不提供;当企业1选择不提供,企业2比较提供的期望效用值R-C2和不提供的期望效用值0后,一定会选择较高的R-C2,即提供。依此类推,我们可以得到贝叶斯均衡点,即要么只有企业1提供,要么只有企业2提供。但在不完全信息情况下,结果将大不相同,我们需要考虑“信息不完美”的概率,因此不完全信息下的公共产品供给区域会小于完全信息下公共产品供给区域。
具体来看,设不完全信息下的贝叶斯均衡是一组战略组合,使得对于每一个i和每一个可能的Ci,战略ai*(·)可以最大化参与企业i的期望效用函数(下标j表示在i选定某家企业时的另一家企业)。令Zj=Prob(aj*(Cj)=1)为均衡状态下参与企业j提供的概率。在最大化效用下,只有当参与企业i预期参与企业j不提供时,企业i才会考虑自己是否提供。因为企业j不提供的概率为(1-Zj),企业i提供的预期收益将是R(1-Zj);又由表3所示,企业i在提供时的期望效用为R-Ci,因此只有当Ci<R(1-Zj)时参与企业i才会提供,用符号表示就是:如果;如果;临界点即为Ci*使得当时企业i才会提供;同样也存在一个临界点Cj使得当时企业j才会提供。因为都必须满足方程。假定存在唯一的C*,则下列条件一定成立:
此外,环境会计信息作为公共品还具有外部性和“搭便车”现象。外部性是指某些经济主体在其生产、消费过程中不以市场为媒介对其他经济主体所产生的附加效应。从环境会计学的角度来看,外部性是指一家公司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能传导影响其他公司的现象,外部性使得会计信息的私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发生背离。而“搭便车”则是指经济主体从外部性中所获取的利益。就环境会计信息而言,一个投资者使用年度报告中的环境会计信息并不损害其他投资者的使用,因此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存在收费上的困难,我们无法阻止一套年报在许多用户之间流通,这就是所谓的“搭便车”现象。这就要求政府通过立法或制定会计准则等形式进行干预。由此看来,外部性与“搭便车”也从一个层面上解释了公司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公司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发生,经济学尤其是信息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为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环境会计作为一门较新的学科,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将经济学中的基本思想应用于其中,不仅可以拓展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研究,而且还有助于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行为的改进,为进一步优化环境信息披露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摘要: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探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动因。重点将逆向选择、交易费用观、委托代理理论及不完全信息博弈思想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相结合。阐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及必要性。为优化环境信息披露实战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环境会计信息,信息不对称,不完全信息博弈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罗颖: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机制形成的研究[D].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2006.
[3]耿建新、焦若静: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初探[J].会计研究,2002(1).
【经济学思考】推荐阅读:
慈善的经济学思考06-05
会计信息经济学思考11-22
经济学学科建设思考06-13
企业文化的经济学思考11-25
环境保护的经济学思考07-23
电子商务的经济学思考11-07
体育经济学复习思考题06-09
经济形势思考11-28
当前经济金融形势思考08-05
经济市场化思考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