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提档

2024-05-15

技术提档(共9篇)

技术提档 篇1

2016年淮安市采取媒体宣传发动、技术融合拉动、合作社示范带动、培训服务促动、财政资金扶持推动等措施,推进麦秸秆还田与水稻机插秧技术集成、规模化育秧、新技术新机具技术研发与试验示范等工作,突破了机插秧推广的瓶颈,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2016年全市育秧面积达2 400 hm2,预计实现机插面积233.33 khm2。主要做法如下:

1强化技术集成,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实现麦秸秆还田与水稻机插秧无缝对接

1.1强化行政推动

市农机局把技术集成纳入农机化目标考核,年初就与各县区签订目标责任状。县区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对麦秸秆还田与水稻机插秧技术集成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推进,在全市形成抓技术集成的良好氛围。

1.2强化农机与农艺融合

各市、县(区)均成立了由农科、农艺、农机、科技等多部门组成的专家组,因地制宜地研究确定了各自的技术集成路线与主推模式,及时为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主体提供指导服务,解决技术集成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技术的知晓率与普及率。据统计,2016年全市共举办技术集成培训班65期,受训人数达4 620人。

1.3强化装备结构调整

重点发展大马力拖拉机、高性能还田机、乘坐式插秧机、育秧流水线等高效适用机具。2016年新增大中拖1 119台、高性能还田机1 072台、乘坐式插秧机672台、育秧流水线46条。涟水县出台了新的农机具奖补实施意见,对新购置58.8 k W(80马力)以上拖拉机、乘坐式插秧机等9种农业机械给予作业奖补。

1.4强化政策扶持

从2014年起,市农机局每年从市级农机科技项目资金中安排550万元用于扶持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累计建设技术集成示范基地30个,总面积达到6 666.67 hm2,有力地推动了技术集成工作全面铺开。2016年市财政还从“4+1”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引导资金中追加200万元用于示范推广夏季麦秸秆还田、机插秧与秋季深耕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面积达2 666.67 hm2。

2推进集中育秧,突破水稻生产机械化关键环节,实现商品化供秧和社会化服务

育秧环节一直是制约水稻机插秧推广的瓶颈。近年来,淮安市大力推进规模化集中育秧,不但开始利用作物种植间隙、空闲水泥场地、晒场等硬地资源育秧,而且出现了为合作社、农户供应商品秧的专业育秧大户和公司,出现了专门提供育秧技术指导服务的技术能人。具体工作中主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2.1育秧规模化

鼓励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组建合作社、育秧公司,引导产业资本进入育供秧环节。2016年在县农机局的扶持帮助下,金湖县金源农机合作社投资260万元建成工厂化育秧基地,育秧面积达到11.33 hm2。淮安柴米河公司水稻工厂化育秧基地引进一条日本硬盘生产流水线,在洪泽、淮安、泗洪等地投资建立了多个育秧中心,总规模超过66.67 hm2。为鼓励合作社扩大育秧规模,市财政对规模化育秧达到3.33 hm2、6.67 hm2的基地分别给予1.5万元、2万元补助,全市享受补助的基地有31个。洪泽县还对当年集中连片育秧面积在0.33 hm2以上并在县区域内实施机插秧服务的生产经营者,给予20元/hm2的作业补助。

2.2育秧商品化

农机合作社、专业户为种田大户、周边农民提供商品化、订单式育秧服务,既节约育秧成本,也让农民种田更加省心。如:洪泽县祥发农机合作社投资建立的占地3.33 hm2的水稻育秧示范基地,秧苗供应范围辐射洪泽及盱眙、金湖等周边地区种田大户;淮安区飞宝农机合作社引进的先进育秧流水线,育秧面积4.2 hm2,可服务周边1 500多户农民。2016年淮安市共建成0.33 hm2以上育秧基地692个,其中2 hm2以上的112个、3.33 hm2以上的31个、6.66 hm2以上的11个,总面积达到1 113.33 hm2。全市商品化供秧比例达到46.3%。

2.3服务社会化

以商品化育供秧为纽带,大力发展水稻机插秧专业合作社。对有一定育秧基础和能力的农机合作社给予项目资金扶持和技术帮助。同时,引导和支持农机合作社与农户签订机插秧作业协议,逐步形成网络完善、功能齐全、便利高效的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金湖县万丰农机合作社、盱眙县富强农机合作社、淮安区根本农机合作社、淮阴区惠丰农机合作社都与农户签订了333.33 hm2以上包育秧、包栽插的水稻种植机械化作业合同,为农户提供育秧、供秧、机插一条龙服务。全市水稻机插秧社会化服务面积超过140 khm2。

3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和试验示范,着力提升水稻生产装备性能,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虽然在近年来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是要想切实提升水稻生产机械的装备性能,仍需不断开展技术创新和研发试验。育秧环节劳动力成本太高和杂交稻机插率低一直是水稻机械化生产的难题。为此,淮安市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3.1开展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水稻印刷播种技术

由淮安汉德印刷机械有限公司打造的水稻印刷播种技术得到了湖南农业大学的支持。该技术“像是把印刷线路板铺到了农田里,一个个稻种就是一个个电子元器件”,与常规播种技术相比,既可节约30%~50%的用种量,也能降低劳动量,解决育秧期间劳动力紧张的问题。该技术被纳入湖南农业大学邹应斌教授团队“杂交稻单本密植机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中,为杂交稻单本密植机插和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了设备和物资保障。目前,已在淮安市各县区大面积试验示范。

3.2开展技术研发,提高育秧摆盘机性能

现有的育秧流水线虽然可一次完成铺土、撒种、覆土三道工序,但是机器是固定在地面的,搬运秧盘耗时耗力。由淮安市农机推广部门和海普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育秧摆盘机实现田间自走育秧,但机具性能尚需进一步完善。为此,市农机局已联合市经信委上门开展定点帮扶,帮助其开展技术改进,进一步提高机械的稳定性。

3.3开展技术拓展,推进杂交稻机插技术应用

在盱眙县富民机插秧合作社开展杂交稻机插试点。技术要点是:播种时注意精确定量;育秧时做到盘根匀苗壮秧;栽插时根据不同杂交稻品种特点适度调整取秧量和株距。2016年试验面积达到133.33 hm2。2017年将进一步扩大试验面积,提高技术适应性,增强技术辐射能力。

交通建设为英德发展提档增速 篇2

基础设施建设卓有成效

清远设市以前,英德境内公路通车里程少、等级低、质量差等交通“瓶颈”问题,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而后,经过历届政府的不懈努力,英德市已先后建成一批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重要影响的公路工程项目,基本形成“三横十六纵”的道路网络。

近几年来,英德市重点完成了广乐高速公路工程(英德段)85.05公里及国道106线英德段改造、省道253线银英公路大蓝至升平段扩建、省道348线河江渡至西牛段改造、省道258线前进至波罗段及省道253线英坑公路改造等国、省道改造(扩建)工程,并投入4.79亿元完成了155.5公里的县道改造和786.78公里的农村公路硬底化,同时启动了北江(韶关乌石至佛山三水河口)航道千吨级整治工程,内通外连,极大地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

据悉,2015年英德交通建设总投资为4.19亿元,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为6189.019公里,比2011年增加了1025.219公里,增幅为19.85%;公路网密度达109.85公里/百平方公里,比2011年增加了17.3公里/百平方公里。此外,英德市现有京港澳高速和广乐高速共123.75公里,占全清远市的20.5%,占全省的2.0%。

两条交通要道提升区位优势

“广乐高速贯穿英德中部。这条高速公路开通后,对英德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最明显的就是从英德市区到广州,车程从原来的2小时缩减为1小时,使英德真正融入了‘珠三角一小时经济圈’。此外,武广和京广两条铁路,对英德的影响也很大,极大地提高了英德市的运输量。”英德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刘志扬向记者介绍说,自武广高铁英德西站和广乐高速建成通车后,极大地改善了英德的交通条件,缩短了英德至广州等珠三角地区的距离。目前,从英德到广州,坐武广高铁只需36分钟,开车走广乐高速只需要1个小时,不仅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出行,也改善了英德的投资环境及旅游条件,极大地提升了英德的区位优势。

据了解,武广高铁英德西站和广乐高速建成通车后,为英德市南下清远、珠江三角洲,北上湖南、湖北提供了最便捷的交通要道,完善了英德市的交通网络,也方便了英德市工业产品及原材料的快速流通,促进了“两德”(即顺德市和英德市)经济合作区、英红园两大工业园区的发展。同时,使英德融入了珠三角产业分工,承接珠三角城市功能外溢,推动双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共建共享。此外,交通的便利也对英德市的旅游产业起到了促进和开发作用。如今,到英德旅游的各地游客明显增多,游客数量连创新高。

“未来要做的还有很多,比如省道的改造、县道的大修和乡道的建设等等。”刘志扬表示,英德市将在“十三五”期间,加大力度推进高速公路网络,国、省道干线公路网络和地方公路网络的建设,以及北江(韶关乌石至佛山三水河口)千吨级航道建设。其中,还包括汕昆高速英德段和连佛高速英德段等重点项目建设。未来,英德的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也将进一步提升,让交通运行彰显出新的品质,为英德市的发展提档增速。

安全基础重在提档升级 篇3

企业想要强化安全基础,就应当切实提升安全管理的针对性、保障性和实效性,使安全管理提档升级。笔者认为,安全管理的提档升级主要应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

一是推动安全认识上台阶。只有使职工的思想认识迈上新台阶,切实破除员工心理壁垒,形成全员参与管安全、整体联动抓安全的良性格局,安全生产的基础才会夯筑得更牢固、更坚实。企业应从提升超前意识入手,通过深化学习培训,让职工领悟安全理念、熟记安全知识,掌握日常安全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通过开展规范操练、预案演练,切实增强职工安全生产的防范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从培育全局意识入手,组织职工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修订与完善,亲身经历实施、推动安全目标和计划的全过程,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树立全局观;从启迪创新意识入手,组织职工开展创新创效活动,对现有的安全生产措施、技术、管理方式等大胆改革创新,使安全工作更加贴近职工、贴近实际。

二是促进管理水平上档次。企业应在管理模式上创新,通过组织安全经验丰富的职工和安监人员,开展生产任务分析和事故机理分析,查找生产各环节的安全隐患和危险源,采取预警、监控和治理等措施,推进操作行为和现场管理进一步规范;在管理方法上改进,围绕危险源辨识、管控等重点,组织职工开展岗位危险、危害识别,开展实时监测、定期监测和动态监测,不断提升职工遵章守纪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检查方式上调整,规范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制度,明确检查内容,突出安全自控、互控、他控制度落实的检查,突出隐患整改和作业现场监督的检查,促进安全管理重心下移,提高安全预控管理水平。

技术提档 篇4

方案指出,老果园改造要以发展新理念为统领,依托水果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靠技术集成和机制创新,强化政策扶持,加强指导服务,集中连片推进柑橘、苹果等水果优势产区老果园改造,示范带动果品提质增效、果业转型升级、果农增收致富。

农业部要求,项目区重点落实“三改三减”关键措施:一是改品种。选择优质高产、熟期配套、适销对路的优良品种,改造品种老化、品质低劣的果园。针对不同树势采取不同的品改方式。二是改树形。针对树干过高、主枝过粗、枝量过多等不同情况,采取降低树干、疏剪回缩等不同措施,实现通风透光、立体结果。三是改土壤。采取多种形式增施有机肥,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畜-沼-果”等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应用生草覆盖、种植绿肥等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四是减密度。对密度过大的果园,采取有效方式,增大株行距,降低果园密度,改善通风透光,创造利于喷药、除草、采收等机械作业条件。五是减化肥。在改善果园群体结构和土壤质量的基础上,优化氮磷钾配比,集成推广配方施肥、高效新型肥料、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提高水肥利用率。六是减农药。大力推广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预防控制病虫发生,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扶持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率、效果和效益。

冀中能源世界500强提档晋级 篇5

冀中能源董事长王社平介绍, 通过不断转方式调结构, 集团现已发展成为煤炭、制药、航空为主, 电力、化工、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多元产业并举的大型企业集团, 正在全力打造国际化、现代化一流强企。

据了解,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钢铁、煤炭行业持续蔓延, 众多煤炭企业饱受市场疲软、股市低迷, 以及钢铁、电力需求增速放缓等困扰。援引《财富》中文官网公布的数据, 2013财富世界500强公司的总营业收入比去年上涨了约2.77%, 但总利润比去年下降了近5.5%, 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世界经济总体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的探讨 篇6

1老路路面加铺补强与再生技术

老路路面补强技术是针对老路路面的病害进行调查, 并且采用补强的方式提升原有公路的质量, 提升路面安全。

1.1病害调查与处理

按照《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TJ073.2-2001) 对路面强度进行计算, 采用弯沉检测的方式, 按照每公里评定段的原则进行路面状况分段评价, 了解路面的强度。采用《沥青路面养护规范》进行病害调查, 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病害处理: (1) 裂缝宽度<5mm进行灌缝处理, >5mm的切割基层表面并且回填处理; (2) 对路面出现龟裂的进行刷油封面, 对于中度、重度病害的病害路段进行铣刨后重新摊铺; (3) 坑槽与松散的进行修补, 按照“原洞方补、斜洞正补”的原则进行修补, 基层出现坑槽的需要挖除基层后重新铺筑。

1.2老路路面加铺补强

采用结构力学体系对公路结构进行设计, 以路面的弯沉、面层地面拉应力等为控制标准实行路面的加铺补强。老路加铺补强设计的补强厚度需要同时考虑施工分层, 根据规范确定施工厚度与最小压实厚度, 为了满足原行车道的补强层厚度, 需要确保调平层厚度至少为10cm。 施工完成后对路面弯沉强度进行分析, 考虑其抗裂性能, 确保补强后路面满足路面工程需求。

1.3老路路面再生技术

对于破损严重的路面需要进行大量挖除, 为了提升材料利用效率, 将挖除的旧路面现场压碎后, 作为粗集料用于路面再生。采用破碎材料作为路面材料, 能够降低材料成本,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符合节能减排的工程建设新需求。

2道路加宽基础施工技术

当原有路面宽度不能满足交通量发展时, 需要加宽老路路面, 路面的加宽工程设计中, 基础的处理是施工的基础, 其施工质量与提档升级工程质量直接相关。道路加宽主要包括拼接加宽和分离式加宽两种形式, 拼接式加宽的工程量小, 是加宽扩建的主要方式。在江苏徐州农村公路加宽中, 主要采用单侧拓宽和两侧拓宽两种方式进行拼接加宽。

2.1材料选择

路面加宽工程中, 选择与原路面相似的结构与材料, 而且加宽的基层强度不低于原路面的基层强度。所选择的材料应该具备压实性、 透水性好的材料, 其中基层是路面的承载层, 主要采用水泥稳定碎石或二灰结石作为基层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具有施工成熟、早期强度高以及水稳定性好的特点, 具有较强的应用前景。

2.2路面边部处理

一般公路需要考虑到路肩铺设草皮, 当路基加宽较小时, 应该尽量避免施工宽度小于压路机最小压实宽度。将原路肩开挖后重现回填的方式设置护肩, 采用泥结碎石回填, 压实度不应小于94%。

2.3路面台阶开挖

补强老路路面时, 为了增加路面加宽的整体性, 通常采用台阶开挖的方式缓解加宽处的受力状况。设置台阶能够使新老路面的衔接处逐渐过渡, 从而提升路面的整体性。尽量拟合老路线位, 合理确定老路拓宽方案, 减少电杆、房屋拆迁, 原则上以单侧加宽为主, 在村庄、邻塘段等单侧加宽困难时, 考虑采取双侧加宽。若路基高度小于0.8m, 采用直壁开挖;若路基高度大于0.8m, 可采用二级台阶。水塘加宽段清淤后应将原地面挖成宽度≥1m, 向内侧倾斜>3%的台阶。水塘清淤后, 回填50cm碎石, 再填筑6%石灰土至原地面, 压实度应达到路基相同层位的要求。

2.4基础施工控制原则

路面加宽基础施工应该充分利用老路的资源, 合理利用原有的路面, 在选择平面的基础上进行路基加宽侧。选择适宜的路基填料与宽度, 综合考虑路基的排水设计与材料选择。路基设计的高度应该与原先相近, 确保路面加宽改建后沿线河流畅通, 农田灌溉水系完整。路基一般设计强调就地取材, 因地制宜, 尽可能填挖平衡, 路基填料尽量选择河道整治土等已有资源。

3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处治技术

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是农村提档升级工程中的常见难点, 因为差异沉降引发纵向裂缝, 道路加宽过程中, 由于新老地基沉降已经基本完成, 新填路面会引发既有路基的附加沉降, 当沉降差异较大时, 容易引发纵向裂缝, 影响路面性能, 因此需要采用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处治技术控制路基, 确保路面稳定性。

3.1新老地基连接处理

因为老路路肩沉降已经结束, 而新路基产生新的沉降, 因此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在路基连接处开挖台阶, 夯实后填筑石料, 确保连接处的稳定性。在路基连接处填筑砂砾层, 能够提升路面稳定性, 也能够吸收部分变形。

3.2土工格栅技术

为了解决新旧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在基底、下路床顶、路床底以及路堤三层填土铺设土工格栅, 每层的土工格栅宽度为8.0m。铺设的格栅强度高方向垂直于路中线方向, 顺路线方向采用细铁丝进行绑扎, 为了提升稳定性, 铺设格栅后采用勾头钉进行固定处理。路面病害显示, 涵位处易产生路面纵向裂缝, 为了提升路基边坡稳定性, 护坡道应该尽量连续。

4特殊路段处理技术

汪塘段或沟渠等地段主要是软土地基, 在路面提档升级过程中, 为了提升基底稳定性, 需要加强路基处理, 提升路堤的稳定性。

4.1对路基进行分析

对特殊地段的地基进行分析, 分析地基的含水量、密实度, 分析路基的稳定性, 确定地基加固方案。软土地基具有承载力小, 修建后路面可能塌陷变形的风险, 因此需要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地基加固, 改善地基承载力。

4.2软土地基加固技术

采用钻孔注浆技术进行软土地基的处理, 在注浆时, 采用全站仪进行实地定位, 确定钻孔位置。安装调试钻孔注浆机, 做好技术交底, 结合公路提档升级工程的需求, 注浆钻孔的开孔孔径为110mm, 严格控制钻孔质量, 采用回转方式钻进。钻孔后进行简易的压水试验, 通过压水孔清理排除相应的沉淀杂质, 采用间歇式注浆的方式注入水泥粉煤灰浆, 严格控制注浆质量, 检测浆液的密度、结石率、初凝和终凝时间等, 确保软土地基加固质量。

5结语

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是关系农村发展的关键工程, 其施工技术对于路面工程质量直观重要。在农村公路提档升级过程中, 无论是原公路的加宽改造, 还是新建公路与原公路的连接, 需要根据提档升级的需求, 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处理基础工程, 合理进行施工组织, 确保施工质量。

摘要:根据江苏省政府2013年下达的《省政府关于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的意见》, 要求利用6年的时间完成农村公路的提档升级改造。本文对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进行研究, 分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的常用技术, 期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改造

参考文献

[1]于凤河, 等.道路改扩建工程设计与施工[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D50.2006) [S].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

[3]高福华.改建工程中的路面过渡段处理设计[J].安徽建筑, 2009, 16 (4) .

技术提档 篇7

我国实有种子企业数量为5 949家;全国种子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 350.43亿元;全国种子企业共实现商品种子销售额731.88亿元, 是销售额最大的一年;全国种子企业实现利润总额达到72.09亿元;规模 (注册资本≥3 000万元) 企业科研投入达22.38亿元, 是近5年来增量最大的一年;国审品种中企业占36.09%, 省审品种中企业占51.17%;国内企业申请农业植物品种权达到618件, 占当年的46.4%。

通过国家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133个;受品种保护的植物属、种总数达到了93个;我国农业植物品种权申请量为1 333件, 创历史新高;我国作物种质资源长期保存总量达到44.3万份。

寝室建设工作提档升级的策略分析 篇8

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折射, 是家庭文化的延伸和社会文化的缩影。因此, 寝室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品格道德修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应当以学生为主体, 以寝室为根据地, 以寝室文化建设为抓手, 加快推进寝室提档升级,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

一、以学生为主体, 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学生寝室管理, 关键是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为学生是寝室的主人, 学生是搞好宿舍管理的主体。因此, 学管队伍要努力提高学生对管理好寝室的重要性的认识, 组织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 以学生为主体, 形成强有力的内在推力。

(一) 选好宿舍的寝室长

大学生作为宿舍文化建设的主体, 首先要选好自己宿舍的领头人———寝室长。一个好的寝室长能够以自身的影响力对其他成员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 并能团结宿舍的全体成员努力创造健康向上、独具特色的宿舍文化。一个成熟的寝室长会成为宿舍的核心人物, 在宿舍成员中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号召力, 他能够较好地处理校园生活中的各种矛盾, 对宿舍的风气乃至对宿舍成员的成长成才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选举寝室长时, 建议采用以内部推举为主与辅导员把关相结合的思路, 增加寝室长的群众基础和天然凝聚力, 为今后寝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根据个人喜欢, 建设健康的多元性寝室

每一个公寓成员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因地制宜, 结合公寓内的自身情况, 根据宿舍成员的特点, 可以把宿舍建设成为有本寝室特色的积极的公寓文化。

二、依托党团组织, 强化寝室建设内涵

在寝室设立党团组织, 以寝室党团组织为保障, 充分发挥其引导人、凝聚人、团结人的重要作用。要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 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必须要站在理想信念的制高点上。只有思想上、精神上的改变, 才是内在的、强大的、持久的。学管干部要努力帮助广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坚定正确的价值观,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人生信念。使他们不断增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认知, 同时也不断增进对党的信赖、信念、信心。

三、利用心理学模型, 促进寝室建设

大学生时期是一个青春期懵懂的年纪, 对于异性的关注较多也较为重视。心理学研究人员曾做过如下实验:将100名大学生分为两组, 其一组全为男性, 第二组男女均衡, 并且工作在一起。在其余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经过一段时间, 第二组比第一组的被实验人员呈现出更加积极、更加健康的生活工作习惯, 并且更加愿意展现自己的才华。当通知第一组成员如果工作积极, 会有异性加入的时候, 第一组成员的积极性也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这个心理实验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 特别是男生, 十分重视异性的评价和目光。

因此, 学管工作者可以利用学生的羞耻心和愿意吸引异性的特质, 采取男女生互查寝室的方法, 使男生女生相互督促, 相互监督。并且, 定期采用茶话会等轻松的形式, 进行交流, 形成良性的监督机制。

四、利用管理学原理, 强化激励导向, 形成外在推力

管理学研究表明, 人们在学习行为规范时, 主要从两个主要方面。其一是试错学习;其二是模仿学习。研究人员将40名5-7岁的儿童分为两组, 一组儿童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 电视中播放善待玩具的内容;一组儿童在较为嘈杂、混乱的环境中, 电视播放暴力、血腥破坏玩具的画面。经过一段时间后, 第一组儿童对室内的玩具爱护有加, 第二组儿童对室内玩具乱扔乱放, 并且肆意摧残。

推动寝室建设亦然。模仿学习在学生也同样适用, 榜样的力量会发挥很大的作用。如果我们能够任用在寝室建设中有突出贡献的学生作为学生干部;如果我们在综合素质测评加分中, 对寝室长给予一定的倾向;如果我们能够在评优工作中拿出一定的名额给予这类学生, 那么也会在学生中产生一个不断放大的蝴蝶效应, 学生也会争相效仿, 那么学生对于寝室的重视程度、寝室文化、寝室风气、寝室建设成绩也会蔚然一新。

技术提档 篇9

1 规划产业园区的基本原则

(1)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生态化发展原则。 (2) 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分类指导、鼓励适度超前原则。 (3) 坚持统筹规划、一体化发展原则。实行区域发展统一规划、重要资源合理配置、重大建设项目统筹安排, 科学高效一体化开发原则。 (4) 坚持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并重原则, 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 大力发展循环畜牧业及相关产业, 确保区域良性互动发展。

2 规划畜牧产业园区的基本要求

2.1 满足防疫及生物安全的基本要求

在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同时, 规划畜牧产业园区应满足基本的要求, 《动物防疫法》及《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对养殖选址做出了明确要求: (1) 符合城乡规划, 距村庄、居民区、公共场所、交通干线1000m以上; (2) 建在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 居民聚集区的下风向, 未被污染、无疫病的区域; (3) 距离其他畜禽养殖场或者养殖小区1000m以上; (4) 距离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等区域1500m以上。

2.2 应满足畜牧现代化发展要求

畜牧也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 已经遇到了一些瓶颈, 生产方式、增长方式落后, 价格信息不畅、市场波动大等等, 都成为目前所无法解决的难题。畜牧园区化建设, 就是要解决产业分割, 在一定地缘范围内, 科学布局, 把畜牧生产经营体系链接起来, 实现各经济元素平等协作, 并行发展, 推动畜牧产业按照系统性、规律性和科学性的要求实现整体发展、跨越式发展。

3畜牧园区化建设的必要性

3.1畜牧园区化建设, 是农业现代化、劳动力转移的要求

农业现代化有三个主要指标: (1) 畜牧业发达, 超过种植业。发达国家畜牧业占农业的比重都超过了60%, 有的甚至达到70%~80%以上。 (2) 农产品加工业发达, 现代农业生产与加工的比值要达到1:3。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关键还是要发展畜牧业。发达国家食品工业原料80%来自畜牧业, 可以说没有畜产品加工业, 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 就没有现代农业。畜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技术要求相对较低、劳动强度高、劳动力容量大, 据专家推算, 畜牧业每实现1亿元产值, 可吸纳转移3000多个农村劳动力;每实现1亿元畜产品加工业产值, 可创造1500个就业岗位。 (3) 随着生态牧业园区的建设, 还会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完善, 有利于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化进程, 有效破解“三农”问题,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2.2建设畜牧产业园区, 是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要求

畜牧园区的建设为畜牧产业国际化创造了条件。在畜牧养殖、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 畜牧园区化都方便了外来资金资、先进技术的进入, 畜牧园区化建设还促使龙头企业走出国门, 到国外建设生产、加工、销售基地, 把“产地销”变为“销地产”, 实现了产业转移。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与国际大公司、集体和连锁超市合作, 实现产品转移;利用成熟先进的养殖加工技术, 以外派畜牧技术人员或到海外投资为依据, 实现技术转移。抓住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畜牧国际化的大机遇, 主动出击, 开拓市场, 向畜牧业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输出畜牧业劳务, 实现劳动力转移。

2.3 建设畜牧产业园区, 是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 实行可追溯管理的要求

长期以来, 我国食品生产只追求产品的数量, 较少考虑产品的质量与标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者空前关心食品的质量, 渴望得到纯天然、无污染的优质食品。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保障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是政府履行监管职责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 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集中体现。通过畜牧园区化建设, 认真贯彻实施《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健全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登记备案管理制度、畜产品标识和质量可追溯制度。严格按国家和行业技术规范指导养殖场 (户) 加强饲养管理, 限制社会散养畜禽发展。对饲养场的用药、用料、防疫、消毒、无害化处理、粪污处理等实行全程监管, 严格控制药残, 切实提高畜禽产品质量。

2.4 建设畜牧产业园区, 是环境保护的要求

当下, 畜牧生产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污染源, 而畜牧园区建设为有效地解决畜牧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创造了条件。国家和各省均制定了生态建设发展规划, 在畜牧业生产中实施建设了无规定疫病区和各类畜牧业生产基地。畜牧产业园区应实现以数量扩张为主的畜牧业发展方式向以质量效益和环境保护并重的发展模式的转变。加快畜牧产业园区建设, 以适应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模式需要, 着力解决好畜禽粪便污染等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保护与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畜牧产业园区内, 在集中养殖的基础上, 开展畜禽粪便处理的资源化、无害化和生态化利用, 依靠科技手段, 将原来不易处理的分散污染物集中处理, 同时, 不仅要把畜禽粪便污染降到最低限度, 更要降低治污处理成本, 提高治污处理效率, 使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共享, 走出一条以发展促治理的新路子。

4 畜牧园区化建设的基本做法

畜牧园区发展要运用园区的融合、聚集、集成功能和科学原理, 按照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服务社会化的基本要求, 探索畜牧园区化新模式, 为畜牧业全面升级和迈入新阶段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园区建设中, 做好政府该做的, 园区应统一规划, 统一监管, 其余应交给协会, 运用市场配置功能, 促进园区的发展。

4.1 统一规划

以畜产品生产为基地, 以加工、销售企业为主体, 以综合技术服务为保障, 把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纳入统一经营体内, 形成比较紧密的企业集团。制定畜牧园区养殖、加工、销售标准, 统一规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标准, 形成涵盖产前、产中、产后较为完整的产业系统标准。

4.2 统一监管

根据畜牧产业园区化建设需要, 建设高科技检测中心, 管好兽药、饲料投入品, 确保全区监管始终在高位运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 强化企业生产前、中、后的监管, 把许多问题“卡死”在源头, 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4.3 发挥协会引领作用

通过协会, 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开展畜产品安全生产, 加强行业自律, 要求畜牧养殖户自我监督、互相监督、共担责任;通过协会开展养殖技术培训, 指导养殖户生产, 降低养殖成本, 提高养殖效益。通过协会建立起互通信息的平台, 广泛了解市场行情和国内外畜牧业生产动态, 为会员提供最及时的信息服务, 解决会员市场信息不灵, 生产存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通过协会在会员中组织实施畜牧业无公害生产, 推行标准化生产。

上一篇:职业因素与听力损伤下一篇:加工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