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因素与听力损伤

2024-05-15

职业因素与听力损伤(共7篇)

职业因素与听力损伤 篇1

关键词:血液净化护士,损伤, 职业性,防护对策

职业性损伤是指工作中某些职业性危险因素导致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受到危害, 包括职业性危害因素导致和与工作有关的疾病[1]。血液净化中心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 作为特殊岗位的护士, 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 决定了血液透析护士常暴露在各种各样的危险中, 若不注意个人防范, 易造成职业性损伤。因此, 关注血液净化中心护士可能存在的职业性损伤因素, 积极采取相关防护措施十分重要。现就血液净化中心护士在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损伤因素和防护对策探讨如下。

1 职业性损伤因素分析

1.1 生物性损伤因素

血液净化中心护士每天行动脉或静脉穿刺、输血、留取血液标本、连接导管与穿刺针、处理穿刺点渗血、透析结束处理污物时都有可能接触到血液, 增加感染机会。而被污染的锐器是导致医护人员发生血源性感染最主要的职业因素, 危害最大、最常见的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乙型肝炎病毒 (HBV) 、丙型肝炎病毒 (HCV) 。有关报道显示, 美国透析室工作人员肝炎感染率为2.0%, 比一般居民高4倍[2]。可见透析室护士面临着严重的生物性危害。

1.2 化学性损伤因素

血液透析室环境相对封闭, 患者密集度高, 空气流动性较差, 而护士工作中接触的化学消毒剂种类多、使用频率高, 如消毒用的甲醛、乙醇、冰醋酸、过氧乙酸、柠檬酸等都是挥发性、刺激性、腐蚀性的化学试剂, 且通常为超标的化学污染物。这些消毒剂使用过程中难免外漏或挥发于空气中, 如不及时通风换气, 对护理人员身体的损伤是显而易见的。

1.3 物理性损伤因素

(1) 血液透析室使用的透析机等电器设备多有触电、爆炸、烧伤的潜在危险因素。 (2) 血液透析室的环境相对封闭, 空气流动性差, 每天行紫外线空气消毒2次, 紫外线产生臭氧时, 对眼部和肺部有较强的刺激。 (3) 透析机工作时各种情况的报警声、患者的呻吟声及反渗机、电视机、空调等工作声音, 这种嘈杂混乱的工作环境易使护士疲劳、烦躁、头痛、听力下降、注意力分散等。与此同时, 各种设备均存在着一定的辐射, 对护士的身心可造成严重的危害。 (4) 护士在工作中需搬运透析液桶、搬运重症患者到透析床上、长时间弯腰给患者穿刺等, 这些操作如用力不慎, 往往会造成护士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肌肉拉伤等损伤。

1.4 心理性损伤因素

血液净化治疗需实施体外循环, 为保证体外循环顺利进行, 要求护理人员时刻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敏锐的观察及反应能力, 重视透析过程中患者和透析装置的监护和管理, 密切观察透析中的异常情况, 如有发生护士必须采取紧急措施, 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急诊透析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并发症多, 有的患者血管穿刺困难, 护士紧张、压抑的心情长期得不到调整, 使护士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易身心疲劳, 导致各种精神和躯体疾病。

2 防护对策

2.1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目前, 对医护人员进行教育已被大多数国家认为是减少职业暴露的主要措施[3]。 (1) 将职业安全教育作为上岗培训和在职教育的重要内容, 加强从业人员职业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 预防和降低因不良工作习惯、不当操作造成的职业伤害。 (2) 护士进行操作时应佩戴口罩、帽子等;接触透析器、管道及为患者穿刺时戴手套和防护目镜;清洗被血液污染的透析器、管道时戴双层手套, 并加戴防护透明面罩、穿防水围裙, 以免血液及消毒剂浸入眼睛和污染衣服。每项操作后均应洗手, 洗手是阻断通过医护人员操作传播疾病的关键环节, 对降低医院感染率起重要作用[4]。 (3) 定期开展消毒隔离、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培训, 认清有关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及自身防护重要性。

2.2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1) 加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 阳性患者的管理:对HBsAg阳性患者行单独隔离透析, 用物做好标记。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每半年复查, 以便更好地掌握患者的情况。 (2) 血液透析时应保持空气流通。 (3) 透析消耗用品专人妥善处理, 必须将血源性传染病患者的透析用品分开处理和存放。

2.3 加强管理, 严格操作规程, 强化感染控制意识

(1) 不管是上机、撤机、抽血、给患者用药及接触患者的体液、排泄物时都应戴手套操作, 手套有破损立即更换。 (2) 内瘘穿刺针十分锋利, 故在操作时应格外小心, 若皮肤被针尖刺破, 应立即尽量挤出损伤处血液, 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10min, 然后用碘酒消毒, 并进行医疗处理。 (3) 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穿刺针、剪刀、手术刀片和其他尖锐物放入专用的锐器盒内按规定废弃。使用过的针头禁止重新复帽, 以免增加不必要的感染几率。

2.4 加强心理防御能力

(1) 护士长采取科学的弹性排班、轮班的方法, 减轻护理人员的职业和心理方面的压力。 (2) 保持心胸豁达, 多做换位思考, 理解透析患者的身体痛苦和长期治疗造成的经济负担等各种负面影响。尊重并安慰患者, 建立真挚和谐的护患关系。 (3) 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 医院管理部门提供心理疏导, 鼓励和帮助护士在心理高压时寻找帮助, 在工作上给予肯定与支持, 尊重护士, 增强护士的自信心, 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3 小 结

血液净化中心护士在工作中存在生物、物理、化学、心理等职业性损伤因素。我院血液净化中心从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强化专业知识培训、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强化感染控制意识等方面全面、综合地完善防护措施, 使护士的职业性损伤得到较大程度的控制。

参考文献

[1]倪传英, 袁晓华, 张文敏.手术室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原因及防护措施[J].现代医药卫生, 2004, 20 (18) :1910-1911.

[2]邹颜清.血液透析室护士潜在的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对策[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06, 24 (6) :2.

[3]蔡奕娟.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分析与防护[J].现代医院, 2008, 8 (8) :119-120

[4]周利文, 林春婵, 舒香云, 等.医护人员操作时手消毒方法的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 2005, 5 (4) :23-24.

职业因素与听力损伤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珠海市某发电厂从事噪声作业场所中噪声作业工人, 对其中从事噪声作业满一年的在册劳动者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共300人, 其中男220人, 女80人。年龄20~59岁, 平均 (37.5±9.1) 岁;接触噪声工龄1~38 a, 平均工龄 (15.3±7.6) a。

1.2 方法

根据国家《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要求, 按照《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中规定的接触噪声的检查项目进行检查, 并填写《职业健康检查表》内容包括:询问一般情况、职业史、病史、症状, 内科常规检查, 耳鼻检查, 血、尿常规, 心电图, 纯音听力测定等。听力测定:采用丹麦AB-229型听力计, 测双耳250~8000 Hz 8个频段纯音气导听闻, 测定前经中国计量科学院校准。测定环境本底噪声小于30 dB (A) 受检者脱离噪声作业环境12~48 h。

诊断将听力测定各频率的听阈值进行年龄性别修正, 由副主任以上的专科医师根据《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标准》[2]进行听力损伤分级, 结合职业史、病史、症状和体检结果进行诊断, 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听力下降者。

2 结果

300名噪声作业工人常规耳鼻咽喉科检查未发现特别异常。均无中耳炎史, 否认既往有听力损伤等疾患, 本次纯音听力检测300人, 其中近5年入厂的80名工人行基础听力检测, 听力均正常, 占27%。共220人检出轻、中、重听力损伤情况见表1, 总检出率为73%;听力损伤程度有随接触噪声时间增长升高的趋势。不同工龄的听力损伤经秩和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2。

3 讨论

职业性听力损伤是人们在工作过程中, 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进行性的感音性听觉损失。在现代社会中极为常见, 噪声性声创伤已被认为是世界性七大公害之首。长期接触噪声可引起听觉系统损伤已被证实。本调查发现某电厂300名接触噪声工人中共220人耳有不同程度听力损伤。患病率为73%, 远远高于国外的发病率。且随接触噪音环境时间越长听力损伤越严重。听力损伤检出率大幅度上升的原因:①本调查样本小;②与劳动防护的缺失与不足有关。③工人的防护意识谈薄, 缺乏自觉性与监督有关。根据以上原因, 对该厂工人应加强健康监护与听力防护知识的宣传, 定期进行听力检测。及时发现敏感者, 并作出应对措施。早期发现噪声性听力损伤病人及敏感者, 给予及早处理 (如调离或暂时调离、治疗、强制佩戴护耳器等) , 是预防噪声聋的有效措施。此外, 对噪声作业工人, 应做好就业前及定期体格检查, 并把电子测听检查作为必要的检查项目, 进行健康监护。有研究发现, 噪声性听力损伤除与接触噪声的强度、时间等有关外, 还与噪声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接触同等强度与暴露时间, 在城市与在乡间的噪音损伤发病率明显不同, 城市显著高于乡间。这表明, 噪声致听力损伤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有待进一步研究噪声性听力损伤的各种因素是必需的。

摘要:目的了解并分析珠海市某发电厂职业性噪声听力损伤状况。方法对珠海市某电厂300名噪声作业工人的纯音听力测定, 对听力损伤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共检测300人。按高频 (3000、4000、6000Hz) 任一频率听力下降≥30dB, 计算双耳平均听阈, 评定听力损伤, 其中轻、中、重度听力损失者共220人, 患病率73%, 听力正常80人, 占27%。与处于噪音工作环境相关, 听力损伤随工龄而升高, 听力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听力损伤与噪声作业环境有关, 应当引起重视, 须对作业工人加强听力保护。

关键词:噪声环境,听力损伤

参考文献

[1]金泰廙.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82-88.

职业因素与听力损伤 篇3

1 职业损伤的危害因素

1.1 医源性损伤

急诊科护士每天接诊未完全明确诊断或处于某些传染病潜伏期的病人, 而许多处置和抢救需在病人尚未明确诊断前进行。为病人提供治疗、护理过程中难免接触其血液、呕吐物、分泌物、体液及多种微生物, 病人的各类排泄物污染诊区环境和空气, 因此急诊科护士易受到某些细菌、病毒的侵袭, 容易感染疾病。若不注意自身防护, 不仅造成自身损害, 还会成为疾病传播的媒介。

1.1.1 身体的损伤

急诊科护士在急诊抢救工作中, 过度紧张和紧迫感加之某些特殊病人 (意识不清、躁动、狂躁、情绪激动不配合病人) 的躁动不安, 容易发生针刺伤。而且刺伤后往往来不及顾及和妥善处理自己的伤情, 仍然紧张地抢救病人, 不但身体受到损伤, 被细菌病毒污染的针头刺伤, 还可传染上疾病。急诊科护士在抢救病人中经常搬运和护送病人, 容易发生肌肉拉伤、扭伤以及身体的磕碰伤等。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引起感染。

1.1.2 暴力误伤

急诊科病人因发病突然, 意外伤害多, 有病情突然变化、发展甚至死亡的情况, 家属一时不明事理而情绪激动, 对护士出现过激行为。也经常有打架斗殴人员、醉酒、吸毒人员以及精神病病人等对护士进行谩骂、威胁甚至打、砸、摔等行为。

1.1.3 噪音损害

噪声能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 包括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长期在噪声下工作易引起疲劳、烦躁、头晕脑胀、听力下降等。噪音主要来源于监护仪、呼吸机等抢救仪器的机械声、急诊病人的呻吟及病人家属的吵闹声、机器移动声音等。

1.1.4 辐射损害

急诊科护士经常护送病人透视、拍片、做CT等检查, 会不可避免地受到X线等辐射, 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白细胞减少、造血功能低下、胎儿畸形、诱发肿瘤等。

1.1.5 化学毒物的伤害

急诊科经常用过氧化氢、含氯制剂、戊二醛、甲醛溶液等消毒剂, 这些挥发性消毒剂对人体呼吸道、皮肤、眼睛、神经系统都有损害, 长期吸收可致中毒。急诊科护士经常近距离接触农药中毒病人, 反复为病人催吐、洗胃等, 挥发性农药容易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等吸收, 而使身体受到伤害。

1.2 精神损害

急诊科护士面对的是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的急性发作及危重病人, 病人和家属都经常表现焦虑、急躁, 所以各项操作都体现一个“急”字, 再加上电话铃声、病人的呻吟声、家属的吵闹声等, 长期处于这样一个思想高度集中、精神过度紧张、劳动强度非常大而且工作应急性强的状态下, 容易患上偏头痛、头晕、神经衰弱、耳鸣、听力下降、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溃疡病、内分泌性疾病等身心疾病, 也容易出现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心理表现[2]。加上倒班, 生活缺乏规律, 造成人体生物钟紊乱, 使护士的身心憔悴, 易产生疲劳、胃痛、便秘等。

2 防护措施

2.1 做好消毒隔离

急诊科病人有多种传播方式的疾病, 如呼吸道、消化道、接触、血液传播等。护士首先掌握消毒隔离技术, 既防止疾病在病人中互相传播, 又要做好自我防护。平时工作都要穿好隔离衣、帽, 戴多层纱布口罩, 必要时戴手套、防护眼罩等。平时注意加强各种疫苗的注射。

2.2 规范各种操作

改变不安全的操作行为, 严格无菌操作, 防止交叉感染, 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在搬运病人时正确运用人体力学原理及技巧, 保持身体的正常平衡[3], 避免肌肉和韧带的损伤。同时要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增强防护知识。特别要预防针刺伤, 针头用后要置入防刺盒内, 一旦针头刺破皮肤或被病人抓伤、咬伤, 应立即在伤口旁轻轻挤压, 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然后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再用0.5%碘伏进行消毒, 并包扎伤口, 尽早进行抗体检测, 如果接触的是乙型肝炎病人, 应24 h内接种高效价免疫球蛋白0.06 mg/kg, 同时进行血乙型肝炎标志物检查。阴性者注射全程乙型肝炎疫苗;丙型肝炎应注射干扰素300 U/d, 共3 d, 观察6个月~9个月[4]。

2.3 做好标准预防

进行各种操作可能接触到病人的血液、体液时, 应认真做好标准预防, 在病情不明诊断的情况下, 病人的血液、体液都被视为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等血源性疾病传染源, 要采取防护措施。防护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就是在诊疗处置每例病人后规范洗手。若可疑暴露于HIV感染的血液、体液时, 短期内口服大剂量脱氧核苷, 尽快于暴露后检测HIV抗体, 然后进行周期性复查 (6周、12周、6个月等) [5]。

2.4 降低噪声

自觉保持室内安静, 做到“四轻”, 做好抢救仪器的保养与维修, 降低持续单调的声音。每周对治疗车、平车、床脚等活动部件添加润滑油。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减低病人的紧张情绪, 配合抢救与护理, 并做好家属的安慰工作, 创造一个适宜的抢救治疗环境。

2.5 放射防护

床旁拍片时, 护士应暂时回避。因抢救病人不得离开时, 应穿防护衣, 并尽量减少X线照射时间, 最好控制在30 s内[6]。

2.6 注意沟通技巧

急诊科护士应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避免护患之间的摩擦。同时学会识别潜在的暴力行为, 善于针对每一个病人和家属进行沟通, 让他们充分了解病情, 尤其对情绪激动的病人家属注意沟通, 尽量避免矛盾激化。

2.7 化学毒物损伤的防护

应注意防止过敏和对皮肤、黏膜造成的刺激, 应穿戴个人保护装备、佩戴手套等。使用化学消毒剂、含氯消毒剂的时候注意通风, 降低空气中的化学消毒剂的浓度、减少刺激, 并注意在浸泡消毒物品时要加盖密封[7,8]。

2.8 心理危害的防护

过硬的专业技术使工作得心应手, 可以减轻工作压力。同时学习心理学知识, 不断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培养阳光思维模式、快乐工作、弹性应对工作压力[9,10]。多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 陶冶情操, 放松心情, 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增强体质,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 加强锻炼, 增强体质, 工作之余多参加集体活动, 放松心情, 释放工作压力, 将心理性职业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 以积极健康的身体应对高强度的工作。

关键词:急诊科,职业损伤,防护

参考文献

[1]刘均娥.急诊护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21.

[2]沈晓芳.急诊护士加强自我防护的对策[J].护理研究, 2006, 20 (6C) :1672-1673.

[3]肖秀芹.医务人员的职业伤害因素及防护[J].职业与健康, 2004, 12 (20) :53.

[4]张玉芝.锐器伤致血源性传播疾病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 2005, 20 (1) :11-13.

[5]李映兰.美国护士预防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意识和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8) :633-634.

[6]邵昌美.预防医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2:92.

[7]张萍.不同学历实习护生职业损伤认知的调查[J].护理研究, 2008, 22 (9B) :2372-2373.

[8]徐美霞.急诊科护士的自身防护[J].全科护理, 2009, 7 (3C) :821.

[9]张春玲, 陈露, 莫兰.临床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情况的调查分析[J].全科护理, 2009, 7 (3A) :635-636.

职业因素与听力损伤 篇4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各种诊疗技术在临床的推广应用, 在诊疗、护理及其操作过程中, 护士常暴露于各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之中, 若不注意采取得当的个人防护措施, 容易造成职业性损伤, 对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常见的职业性损伤包括针刺损伤、物理性损伤、化学性损伤、生物性损伤、心理性损伤、外部工作环境对护士造成的损伤等几个方面[1,2,3]。针对以上危险因素的防范措施介绍如下, 以维护广大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1 造成护士职业损伤的常见危险因素

1.1 物理性因素

锐利器具刺伤、负重伤、电离辐射伤是护士常见的物理性损伤。

1.1.1 锐利器具的刺伤

这是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事故, 尤以针刺伤多见。刺伤后可以引起20多种血源性疾病, 特别是HIV、HBV和HCV感染;此外, 还可以导致败血症、伤口感染等。造成此类伤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是医院负责此项工作的部门不够重视, 对临床护士由于职业暴露而导致的职业损伤缺乏足够的系统的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 在上岗前的培训内容中缺乏有关锐器损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二是缺乏应有的防范损伤意识, 虽然多数临床护士能够正确认识和了解被HIV, HBV, HCV污染锐器损伤的严重后果, 但还是存在轻视和侥幸心理, 对损伤防范不足, 以为感染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三是缺乏防范锐器损伤的知识、技能和规范操作程序, 很多临床护士都是在实际工作中被已经污染锐器刺伤后才意识到污染锐器损伤的防范, 因此遵循规范操作程序是及其必要的。

1.1.2 负重伤

护士在搬运成箱的药品、急救时的担架等情况下, 可引起护士出现脊柱、关节伤, 由此造成下背部损伤后, 不得不离开护理工作岗位。另外, 因护士站立时间过长, 下肢静脉曲张的出现率也明显高于其他医务人员, 应引起重视。

1.1.3 电离辐射伤

由于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在提高了诊断治疗水平的同时, 由此产生的电离辐射会对护士的机体造成损伤, 如出现白细胞数量减少、不良生育结构、放射病以及长时间接触因蓄积作用而出现的远期的致畸作用和致癌作用。

1.2 化学性因素

化学性因素所引起的职业损伤按病因分为以下两类:

1.2.1 细胞毒性药物引起的职业损伤

进入机体的方式有3种, 一是含细胞毒性药物的气溶胶长期悬浮在空气中, 可经呼吸道吸入;二是药物透过皮肤屏障直接吸收, 进入血液循环;三是不注意手部卫生, 沾染后经口摄入。护士在准备药液或给药时频繁接触细胞毒性药物, 尽管暴露的剂量较小, 但会因蓄积作用产生现时的和远期的作用, 如白细胞数量减少, 自然流产的出现率增多, 以及“三致”作用的发生。

1.2.2 化学消毒剂引起的职业损伤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 护士经常接触各种消毒剂, 轻者对皮肤产生刺激作用, 引起接触性皮炎、鼻炎、哮喘等病症;重者可引起全身中毒或致癌作用。常用的空气、物品、地面等消毒剂有甲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戊二醛等, 由于具有挥发性, 可对呼吸道、皮肤及其粘膜、神经系统等产生一定的危害。

1.3 生物性因素

感染性疾病是临床护理过程中常见而严重的一种职业损伤。护士在接触传染病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时, 如果不遵守护理常规, 不注意个人防护, 不仅造成自身感染, 还会成为传播媒介, 影响他人健康。

1.4 心理因素

护士的心理性职业损伤主要由高度紧张的工作和精神压力、倒班、生活缺乏规律性以及护患纠纷引起的“医闹”等因素引起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心理因素引起的身心疾病的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目前较明显是高血压、冠心病、哮喘和溃疡病, 胃部症状与焦虑、精神紧张、抑郁、生活无规律、超负荷工作等心理因素有关。因此, 必须注意加强护理人员的心理保健。

2 护士职业损伤的防范措施

2.1 加强护理安全教育

医院必须制定和采取得力的预防措施, 加强护理操作技术规范化培训和教育, 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减少职业损伤, 保证护理安全。

2.2 完善防护制度和设施

医院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职业损伤对护理人员和医院人力资源的危害, 努力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完善医疗设备的防护措施,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建立护士健康档案。

2.3 防止意外针刺伤的发生, 安全处理使用过的针头

一旦针头刺伤皮肤粘膜, 应立即离心方向尽可能挤出伤口处的血液, 用肥皂和流水反复冲洗伤处, 然后用0.5%碘伏等消毒剂消毒。如为感染患者血清污染的针头刺伤, 应立即采取相关紧急处理措施, 随时观察, 注射乙肝疫苗, 进行相关病原体及其抗体检测,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4 化学性危害的预防

在接触抗肿瘤药物时, 应做好个体防护工作。包括穿隔离服、戴口罩、帽子和乳胶手套等措施, 必要时戴防护眼罩, 从而防止药液和雾粒溢出对护士身心健康的影响。要安装空气净化装置, 定期进行空气质量监测, 严禁超标, 减少化学性毒物进入机体的数量。孕期必须停止接触细胞毒性药物, 以免影响胎儿发育。

2.5 生物性危害的预防

在接触患者体液时, 应严格掌握洗手的时机及其消毒, 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 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2.6 心理性危害的预防

要合理安排轮班制度。对工作量大、危重患者多的科室, 必须将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其中并增加数量, 减轻工作强度, 减少护士职业压力, 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工作之中, 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 将心理性职业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

2.7 加强护士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如静脉穿刺必须做到稳、准、狠, 一针见血, 尽可能减少自身感染的机率。对于使用过的医疗废弃物品应该立即投入脏敷料的垃圾容器内, 不许随处乱扔。阳性患者用过的器械, 要先经过彻底消毒、浸泡, 再清洗。

2.8 改善临床操作环境

安全规范的操作环境可以有效地减少临床护士被锐器刺伤的频率, 如戴手套, 采用安全注射器, 医院应该提供方便丢弃污染的医疗废弃物等锐利废物的容器, 尽可能减少医疗锐器刺伤的发生。规范医疗废品的处理, 医疗垃圾应在卫生主管部门统一规定下, 在固定场所焚毁。

2.9 建立健全防护管理制度

上岗前对护士进行医院感染、职业防护、安全工作技术和方法等岗前培训, 强化安全防护意识, 加强督查力度, 积极改善临床护士的工作条件, 减少非必要的侵入性操作, 加强职业暴露的登记管理制度, 作好暴露后的药物处理以及心理疏导工作。

总之, 护士职业损伤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必须根据各单位的具体情况, 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制定和采取包括组织、技术及医学措施在内的综合性预防方案, 避免护理职业损伤的发生, 使护士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

参考文献

[1]崔虹.护士的职业危害 (一) [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1987, 8 (2) :52-55.

[2]陆培廉.预防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115-117.

职业因素与听力损伤 篇5

1 损伤因素

1.1 生物因素

供应室回收的各种物品中, 几乎都带有病原微生物, 医院的各种高危器材如各种诊疗包的器械、穿刺针头等, 临床使用后仅做初步处理就回到供应室, 每件器材都有潜在的传染性体液如血液、脑脊液、胸腔积液、腹水等, 使供应室护士直接暴露在感染因子中。供应室护士在回收、清点、处理各种带有血液的器械和其他污染物的过程中, 还经常有被穿刺针头、刀剪等锐利器械刺伤的可能, 增加了患各种传染病的机会。有报道显示, 健康的医务人员患血液性传染病的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 被刺伤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80%[2].

1.2 物理因素

(1) 噪声:高压蒸汽灭菌器工作时, 产生的噪声较大, 长期停留在消毒间, 可引起头晕、耳鸣、听力下降及烦躁不安等紧张焦虑的情绪, 长期的负性情绪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 危害供应室护士的心理和生理健康。 (2) 高温:尤其是炎热的夏季, 消毒间里酷热难当, 护士普遍着装较少, 出锅时稍有不慎即可导致烫伤的发生。 (3) 空气消毒机和紫外线的使用:眼睛直视紫外线光源可造成眼睛红肿、刺痛、流泪, 直接照射皮肤会引起皮肤损害;而长期接触臭氧可引起头晕、呕心等症状。

1.3 化学因素

供应室常用的化学消毒剂、除锈剂、多酶清洗液等, 均不同程度存在毒性、刺激性和腐蚀性, 供应室除了在清洗、处理物品过程中常规使用外, 还要求每日定时对地面、墙面、物面进行含氯消毒剂的湿式清扫, 这些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 不仅会污染室内空气, 通过呼吸道吸收对人体造成缓慢的伤害, 而且接触到皮肤上可引起皮肤烧灼感、过敏等;如果清洗时不慎溅入眼内可引起流泪和烧灼感;有临床资料报道甚至可导致妊娠期护士胎儿畸形或流产[3]。另外, 供应室人员还会接触到很多含铅物质如各种化学指示卡、指示胶带、B-D试纸等, 且在操作规范中均无防护要求, 也有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2 防护措施

2.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遵守各项规范化操作程序严格落实规章制度, 规范操作流程是减少职业性损伤的基础, 我院供应室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规定, 制定了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个人防护制度、各区感染管理制度等, 严格划分三区, 工作人员分区工作, 按区域不同要求进行工作防护。护士长加强日常检查, 督促护士及其他工作人员,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 按照六步骤洗手法规范洗手, 防止交叉感染。

2.2 加强学习,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必须重视供应室工作的危害性及缺乏防护意识的危险性[4]。分管医院领导应高度重视, 把职业安全教育作为在职教育和日常培训学习的重要内容, 有计划地把国内外医院感染控制的最新动态及先进的技术和方法通过讲座、知识测验、印发资料等方式进行宣教。制定教育计划, 对工作人员定期培训、定期学习医院感染及消毒技术规范知识, 结合定期考核, 做到人人重视、人人掌握、人人过关,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及自我防护意识。

2.3 规范化工作防护

(1) 护士在清点回收及清洗污染物品时必须穿隔离衣及防水围裙, 戴口罩、帽子及双层手套, 穿防水鞋, 手工清洗时戴护目镜或面罩, 防止皮肤及面部受到污染;超声清洗时应加盖, 以免产生气溶胶;用化学消毒液浸泡消毒时应现配现用, 加盖密闭保存, 避免空气污染。 (2) 地面、物表、墙面进行湿式清扫时, 戴防护手套和口罩, 含氯消毒剂浓度准确, 加强室内空气流通, 定时开窗通风。 (3) 紫外线消毒时, 必须在无人的情况下照射。 (4) 高压灭菌时可戴耳塞以减少噪声, 有条件时可使用静音空气压缩机以降低噪声, 灭菌结束后应冷却30 min以上, 出锅时戴袖套和防护手套, 防止烫伤。

2.4 锐利器械刺伤的防护

供应室护士在对污染器械进行分类时, 应将锐器集中在一起, 锐利的一面要同向, 不应混合在其他的器械中, 尽量采用超声清洗机清洗。若在手工处理过程中一旦发生刺伤, 应立即用皂液和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 轻轻挤压伤口, 尽量使污染部位的血液流出, 用0.5%碘伏或75%酒精消毒伤口, 并及时报告院感科进行危险性评估, 采取相应措施。有资料表明, 锐器损伤后正确的伤口处理和补救措施可大大减少污染利器损伤后的疾病感染[5]。

综上所述, 供应室护士的职业性损伤重在防护, 通过正确有效的防护措施, 结合规范化、标准化操作程序, 时刻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性损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胡玉清.手术人员对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护缺陷及其对策[J].中国厂矿医学, 2009, 22 (4) :96.

[2]李六亿.安全注射工作现状与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 2003, 3 (3) :63.

[3]胡建萍, 李金荣, 王淼芹.内镜护士职业性危害的因素及防护对策[J].四川医学, 2003, 24 (1) :108.

[4]戴李中, 郑柏湘.供应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20 (3) :67.

职业因素与听力损伤 篇6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职业损伤,防护措施

消毒供应室担负着全院可重复使用医疗用品的回收、清洁、包装、灭菌、贮存、发放等工作,工作中经常接触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各种锐器、化学消毒剂等,这些因素均易造成工作人员健康危害。

1 消毒供应室职业损伤常见的危险因素

1.1 物理性因素

1.1.1 高温。高压蒸汽灭菌工作时最

高温度可达132~134℃,干热灭菌锅温度高达180℃,自动清洗消毒机、烘干机温度也达90℃,在开启这些设备卸载物品时,如操作不当会导致烫伤的发生。

1.1.2 粉尘。制作各种敷料、棉球、以

及手术巾的折叠时粉尘到处飞扬,长期刺激呼吸道可损害呼吸系统功能[1]。

1.1.3 噪声。供应室存在多种噪声污染

源,灭菌器真空泵、空气压缩机、超声清洗机、全自动清洗机、烘干机等工作时发出程度不同的噪声,人体受噪声长期影响,会造成听觉器官的损害及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的损害。

1.1.4 紫外线、臭氧。供应室空气消

毒多采用紫外线灯管、臭氧消毒机。紫外线作用于皮肤时,可发生光照性皮炎,严重的还可引起皮肤癌;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出现头痛、头晕、体温升高等;作用于眼部,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还有可能诱发白内障;作用于呼吸道,会造成咽喉肿痛、胸闷咳嗽、引发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臭氧会造成人的神经中毒,头晕头痛、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会对人体皮肤中的维生素E起到破坏作用,致使人的皮肤起皱、出现黑斑;还会破坏人体的免疫机能,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病变,致使孕妇生

(1)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质量管理科,510282广州市海珠区工业大道中253号

畸形儿。

1.2 化学性因素

1.2.1 供应室对污染物品的初步消毒

及地面、物体表面的消毒,都需要使用化学消毒剂,常用的包括含氯消毒剂、戊二醛、过氧乙酸等。它们具有腐蚀性、挥发性、刺激性,对眼结膜及呼吸道有刺激性,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损害。

1.2.2 环氧乙烷是广谱、高效的气体

杀菌消毒剂,其灭菌温度低,对消毒物品的穿透力强,可达到物品深部。环氧乙烷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吸收,环氧乙烷对眼、呼吸道有腐蚀性,可导致呕吐、恶心、腹泻、头痛、中枢抑制、呼吸困难、肺水肿等,还可出现肝、肾损害和溶血现象。环氧乙烷属烷基化剂,有致癌可能。在灭菌结束打开环氧乙烷灭菌器柜门时,检测空气中环氧乙烷残留量可瞬间高达5.5mg/m3,在置换阶段排气口附近空气中环氧乙烷残留量>12mg/m3,均明显超标[2]。

1.3 生物性因素

1.3.1 供应室工作人员在物品回收、

清洗、包装过程中经常接触针头、刀片、剪刀等锐器,稍有不慎就有被刺伤的危险,污染的锐器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针刺伤可以传播HBV、HCV、HIV等经血液传染的疾病,另外可至伤口感染、败血症等。据报道,针刺伤时只需0.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HIV污染的锐器刺伤感染HIV的比率为0.3%;被HCV污染的锐器刺伤感染HCV的比率为1.8%[3,4,5]。有报道证实,污染的针刺伤及其他锐器伤是导致医护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职业因素[4]。

1.3.2 供应室工作人员清洗污染物品

的过程中,会产生含有病原微生物的气溶胶,如果自身防护措施不到位,气溶胶可通过粘膜进入体内,引起感染。

1.3.3 三区布局不合理,三区之间无实际屏障,通道流程不合理,易导致交叉感染。

1.4 生理、心理性因素

1.4.1 供应室担负着全院可重复使用

污染物品的回收工作及各种无菌物品的下送工作,需要消耗巨大体力。不合理的用力、搬运重物可引起肌肉、关节损伤。供应室工作人员在物品回收、清洗、包装过程中需长时间站立,易诱发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

1.4.2 供应室工作精细,在回收和包

装各种手术包、治疗包时,需仔细检查、核对各种器械的质量、数量;贵重、精密器械需精心维护,工作人员长期处在精力高度集中、心理压力大的环境,易产生精神紧张、失眠、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

2 加强职业损伤自我防护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在供应室人员结构中有护士和工人。由于工人文化程度较低,未正式接受过系统医学教育,缺乏相关知识,个人防护意识薄弱,因此必须定期组织供应室全体工作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如:《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标准预防知识、预防职业暴露知识、各种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等,提高全体人员对职业损伤防护的意识,自觉、主动地执行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以减少职业损伤的发生。

2.1 认真学习《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工作中严格落实洗手、手消毒制度

认真洗手和手消毒是对患者和医护人员双向保护的有效措施,必须高度重视并严格执行。[6]按照2009年4月1日发布的WS/T313-2009即《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规定,医务人员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应洗手或手消毒;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洗手后再进行手消毒。应强调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的观念。

2.2 认真学习《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工作中认真落实标准预防措施

2009年4月1日发布的WS/T311-2009即《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中规定了医院隔离的管理要求及各种防护用品(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等)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供应室工作人员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接触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再洗手;工作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接触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时必须戴双层手套;在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罩、口罩、穿防渗透衣。

2.3 认真学习预防职业暴露知识

供应室工作人员在回收、清点、清洗、包装过程中,应一直保持强烈的自我防护意识,操作过程中应小心谨慎,禁止用手直接接触器械锐利部位。在清洗间、包装间显眼处张贴针刺伤处理流程示意图。一旦发生针刺伤应马上脱去手套,在流动自来水下冲洗伤口,同时在伤口旁自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然后用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必要时需注射乙型肝炎高效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疫苗。建立针刺伤登记制度,并定期追踪检查,观察伤者潜伏期内有无症状体征出现。

3 落实好各项安全操作和个人防护措施

3.1 物理因素的防护

3.1.1 高温的防护。应定期维修高压蒸

汽灭菌、干热灭菌器、自动清洗消毒机、烘干机等设备,以保证它们的正常工作状态。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卸载物品时戴耐高温手套,避免皮肤直接接触高温物品,开启锅门时人应站在门后或门旁,以防热气烫伤。高压蒸汽灭菌器必须由有上岗证的消毒员操作。

3.1.2 粉尘的防护。设立专门的敷料

间,制作各种敷料、棉球、以及手术巾的折叠时应戴口罩,避免粉尘吸入呼吸道。

3.1.3 噪声的防护。加强对设备的检

修,定期对科室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普查、维修、淘汰陈旧设备,有利于减少噪声。为了减少超声清洗机、全自动清洗机、烘干机噪声的影响,尽量集中清洗器械,清洗人员离开房间,并关上清洗间的门,减少噪声污染的范围。

3.1.4 紫外线、臭氧的防护。紫外线

灯开启时避免人员进入照射区域,不可直视紫外线灯;检测紫外线灯强度时戴专用防护镜;紫外线灯开关安在消毒室外。臭氧不稳定,易自行分解为氧气,半衰期为30~60min,消毒完毕后隔一小时工作人员才能进入室内。

3.2 化学因素的防护

3.2.1 正确使用化学消毒剂。供应室护

士应熟练化学消毒剂的性能、浓度、配置方法及注意事项。配制消毒剂时要戴帽子、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水围裙,防止消毒液溅至皮肤、粘膜。如出现意外,应用清水反复冲洗。盛装消毒剂的容器要随时加盖,减少挥发;加强室内通风,避免挥发性消毒剂在空气中含量过高,引起身体急、慢性损害。

3.2.2 环氧乙烷灭菌柜应严格按照厂家

的安装操作说明进行安装和操作,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环氧乙烷灭菌柜应安装在通风良好的专用灭菌室内,远离火种、热源。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进行操作使用,以防气体泄漏引起严重的中毒事故。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酸类、碱类、醇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3.3 生物因素的防护

3.3.1 供应室工作人员在回收、清点、

清洗、包装过程中,应一直保持强烈的自我防护意识,操作过程中应小心谨慎,禁止用手直接接触器械锐利部位。重复使用的污染物品置于封闭的容器中,供应室直接把整个容器回收,清点物品时应戴口罩、手套,并使用镊子,避免徒手操作,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

3.3.2 被朊毒体、气性坏疽等特殊病

原菌污染的物品应双层封闭包装并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由供应室单独回收。朊毒体污染的物品应先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浸泡60分钟;气性坏疽污染的物品应先用5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60分钟再进行清洗、干燥、灭菌处理。

3.3.3 清洗物品时工作人员应穿防水

衣,戴口罩、帽子、护目镜、手套,充分做好个人防护,避免病原微生物污染工作人员身体。超声清洗时要加盖;手工清洗在水面以下进行刷洗操作,以减少气溶胶的产生。尽量采用全自动清洗机清洗,减少手工清洗带来的危害[6,7]。

3.3.4 加强供应室标准化建设。科学选

择、合理布局和基础设施是供应室人员预防职业危害的基础条件。无菌间采用空气层流净化装置,物品通过传递窗传送,三区之间有实际屏障、有缓冲间。气流、人流由洁到污。建立信息管理系统,避免三区之间开放性传话、传递物品或通过传递纸条互通信息。

3.3.5 建立供应室人员健康档案,包括免疫接种史、传染病史及身体状况。

对供应室人员预防接种相关传染病疫苗,提高免疫力;每年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存在的健康问题。

3.4 减少与避免生理、心理疲劳

供应室应定期保养物品运送车,保持脚轮灵活,减少摩擦力;尽量采用标准装卸容器,装卸实现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工作人员搬运重物时,应注意姿势,应用节力原理,避免用力过度;供应室工作人员应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互帮互敬的团队精神可以缓解心理疲劳;丰富业余生活,可消除身心疲劳。从多方面提高身体生理、心理承受和适应能力,减少生理和心理疲劳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苏静.供应室人员职业安全危害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2):240-241.

[2]黄虹,吴本清,袁晓燕,等.医院用环氧乙烷灭菌周围环境中残留量测定[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6,23(5):431-433.

[3]李映兰.介绍美国护士的经血传播疾病的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8):116.

[4]王秀惠.采血时护士的自我防护及安全采血器[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11):531.

[5]董慰慈,张桢光.护理学基础[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42-43.

[6]戴李中,郑柏湘.供应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1):1284-1285.

职业因素与听力损伤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成都铁路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的内燃机车司机与电力机车司机作为研究对象, 要求研究对象年龄20~55岁, 从事本职工作1年及以上, 从事此工作前无噪声接触史, 剔除非噪声性听觉疾患、资料不完整及已经调离机车司机岗位1年以上者, 最后纳入内燃机车司机298例, 电力机车司机356例。内燃机车车型主要是东风DF-5型, 电力机车车型主要是SS8型。

1.2 研究方法

根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及《铁路机车司机职业健康检查规范》TB/T3091-2008中规定的噪声接触检查项目对研究对象进行检测, 并填写《职业健康检查表》。

1.3 听力检测及评定标准

研究对象脱离噪声作业环境12 h以上后, 采用丹麦AD226听力检测仪, 在本底噪声小于30 d B (A) 环境下对其进行纯音测试。如两耳听力相差较大, 须对健侧耳做噪声掩蔽后, 再测病耳听力。气导测试频率的次序为从低频段 (500、1 000、2 000 Hz) 测到高频段 (3 000、4 000、6 000 Hz) , 用上升和下降相结合的方法操作, 直到2次测试结果相差不超过10 d B (A) 为止。根据GB7582-89对听力检查结果进行年龄、性别修正。

正常听力为双耳各频率听阈值≤25 d B (A) , 如任一频率≥26 d B则判定为有听力损伤;根据《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 (GBZ49-2007) , 观察对象为双耳高频听阈平均值≥40 d B (A) ;噪声聋标准为连续噪声作业工龄3年以上, 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聋, 听力损失呈高频下降型, 根据较好耳语频 (500、1 000、2 000 Hz) 平均听阈作出诊断分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 2007录入数据, 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机车司机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内燃机车司机298例, 电力机车司机356例, 全为男性。内燃机车司机与电力机车司机的平均年龄分别为 (38.84±7.03) 、 (38.12±6.97) 岁,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081, P=0.280) ;平均工龄分别为 (17.53±7.64) 、 (16.71±7.69) 年,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098, P=0.273) , 工龄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χ2=1.948, P=0.583) 。

2.2 内燃机车司机与电力机车司机听力损伤情况比较

内燃机车司机与电力机车司机分别检出听力损伤106 (35.6%) 、85 (23.9%) 例, 听力损伤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729, P=0.001) 。内燃机车司机听力损伤106例中, 左耳语频听力损伤12 (4.0%) 例, 右耳语频听力损伤13 (4.4%) 例, 双耳高频听力损伤92 (30.9%) 例, 其中左耳语频听力损伤伴双耳高频听力损伤4例, 右耳语频听力损伤伴双耳高频听力损伤5例, 双耳语频听力损伤伴双耳高频听力损伤2例。电力机车司机听力损伤85例中, 左耳语频听力损伤10 (2.8%) 例, 右耳语频听力损伤9 (2.5%) 例, 双耳高频听力损伤75 (21.1%) 例, 其中左耳语频听力损伤伴双耳高频听力损伤3例, 右耳语频听力损伤伴双耳高频听力损伤5例, 双耳语频听力损伤伴双耳高频听力损伤1例。内燃机车司机与电力机车司机双耳高频听力损伤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202, P=0.004) , 左耳语频听力损伤及右耳语频听力损伤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括号内为相应构成比

2.3 工龄与听力损伤关系

内燃机车司机与电力机车司机听力损伤检出率呈现随工龄增加而逐渐上升的趋势, 其中均以20~年工龄组听力损伤检出率最高, 分别为45.4%、32.6%。经趋势卡方检验, 内燃机车司机听力损伤检出率与工龄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 (χ2=7.135, P=0.008) , 而电力机车司机的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内燃机车司机与电力机车司机各工龄组的听力损伤检出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788, P=0.618) 。

注:χ2值为趋势卡方值

3 讨论

铁路机车司机作为一类特殊工种人群, 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中, 听力会出现不同程度损伤。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内燃机车司机与电力机车司机听力损伤的检出率分别为35.6%、23.9%, 提示机车司机在噪声环境中作业其听力的损伤较为普遍。铁路交通噪声包括信号噪声、轮轨噪声、设备噪声和机车噪声四部分。信号噪声是指由鸣笛造成的噪声, 汽笛可达130 d B (A) , 风笛则较为柔和, 约35 d B (A) 。机车运行时, 机械间的设备噪声主要来自牵引风机风扇运转的空气噪声, 其最大声压值可达102 d B (A) [1]。轮轨噪声与行车速度、车厢长度、轨道技术等相关, 在70 km·h-1的运行速度下, 可产生约100 d B (A) 的噪声[1]。机车噪声又分为电力机车噪声、内燃机车噪声和蒸汽机车噪声, 按照乘务员月实际值乘时间计算得出的等效连续A声级, 蒸汽车的噪声最强[95~98 d B (A) ], 其次为内燃机车[87~89 d B (A) ], 电力机车较低为84 d B (A) [2], 但都大于人耳声音阈值60 d B (A) 。吴丰德等[3]研究显示, 部分机车司机室噪声强度超过国家规定范围, 合格率欠佳。铁路机车司机长期在这样的噪声环境中作业, 听力不可避免要受到损伤, 而内燃机车噪声大, 因此在内燃机车上工作的司机听力受损也较电力机车司机更为严重。

本研究结果显示, 在听力损伤类型中, 以双耳高频听力损伤最为明显, 分别占内燃机车司机与电力机车司机受检人数的30.9%、21.1%, 这与李新海等[4]的研究结论一致。职业性噪声聋的听力学特征是以高频下降为主、双耳对称、听力损失呈渐进性改变的感音性听力损失[5]。人耳螺旋器感受高音区的部位位于耳蜗基底部, 对噪声特别敏感, 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 耳蜗基底部最易受到损伤, 首先表现出高频听力下降, 继续发展, 可引起语频听力受损, 最终发展为职业性噪声聋。本调查发现高频听力损伤的检出率较高, 这一现象须引起铁路职防部门与劳动部门的关注, 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避免已出现高频听力损伤的司机进一步发展为语频听力损伤及噪声聋。

国内已有多项研究[6,7]表明, 听力损伤与工龄密切相关。本次调查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随着工龄的增加, 机车司机听力损伤检出率逐渐增加, 且以20~年工龄组的听力损伤检出率最高, 但30~年工龄组听力损伤检出率下降。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 (1) 听力损伤在开始阶段进展较快, 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变缓; (2) 噪声习服可对听力损伤起到一定保护作用[8]; (3) 随着接噪工龄的增加, 机车司机的自我防护意识逐渐增强; (4) 已出现听力损伤的机车司机为避免进一步发展恶化, 轮岗到其他职位, 留下的司机对噪声有一定耐受性[9]。

噪声是引起机车司机疲劳及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持续的噪声接触会造成人体生理及心理的损害[10], 增大铁路运输安全的风险。本次调查为机车司机噪声防护工作提供了一定依据, 在今后的职防工作中, 一方面要加大对机车驾驶室噪声消减工作的力度,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机车司机的职业健康监护及职业健康教育, 从主客观两角度联合作用, 减少噪声对机车司机的危害, 确保铁路运输工作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邱建平, 马远清.和谐型电力机车整车试验库通风系统设计及噪声控制研究[J].铁道机车车辆, 2012, 32 (3) :37-41.

[2]谭本旭, 吕志龙.电力机车司机室噪声控制研究[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09, (2) :26-30.

[3]吴丰德, 郭强, 杨静, 等.机车司机室劳动卫生条件影响的研究[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12, 2 (5) :264-267.

[4]李新海, 冀占领.机车乘务作业对司机心血管和听觉系统的影响[J].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4, 21 (6) :495-496.

[5]王建新, 噪声聋.其他职业病及诊断鉴定管理 (全国职业病医师培训考核指定教材)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76-85.

[6]师建成, 尹红华, 王新纯, 等.济南铁路局噪声作业人员听力损伤情况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 2007, 9 (13) :785-787.

[7]孙庆华, 刘毅, 张业伟.机车乘务员听力损伤的调查[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8, 21 (6) :385-386.

[8]左红艳, 吴铭权, 崔博, 等.噪声习服听觉损伤保护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 2006, 22 (1) :64-65.

[9]张丽珊, 王为未, 黄鹰, 等.氨基苷类抗生素致聋家系线粒体基因突变的检测[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 21 (1) :52-55.

上一篇:新闻采访的准备工作下一篇:技术提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