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意见

2024-07-24

发展意见(精选12篇)

发展意见 篇1

一、总体思路

1.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 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 通过试点推动、示范引领, 引导和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 提高地方高等教育支撑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 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促进高等教育特色发展, 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2. 基本原则

———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确定一批试点高校和专业 (集群) 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教育转型发展。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形成促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全面提升地方本科高校服务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

———坚持需求导向、分类推进。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对高等教育实行分类管理, 科学定位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类型、科学研究任务、主要服务面向、质量标准要求和国家、社会责任。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 扩大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办学自主权, 提高学校适应人力资源市场变化的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能力、为区域发展创造人才红利的能力。

———坚持顶层设计、综合发展。系统总结近年来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 加强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 增强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充分发挥省级政府在改革中的主体作用, 扩大省级政府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等教育的统筹权, 促进区域内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3. 总体目标

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 实现以下目标:

———建成一批地方本科转型示范学校。引导试点高校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 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直接融入区域发展、产业振兴和技术进步, 深度融合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 探索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发展道路。

———试点高校就业质量显著提高。试点高校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更好对接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 毕业生技术应用能力达到本行业先进水平, 创业人才培养有重大突破, 初次就业率达到90%以上, 对口就业率达到80%以上, 毕业生起薪水平、就业稳定性高于怀层次其他高校。

———服务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能力显著增强。围绕国家和区域重点产业建成一批高质量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建成一批校企联动的产业技术积累创新联合体, 充分发挥其对产业链价值的贡献力和产业群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人才培养立交桥初步形成。充分发挥试点高校对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带动作用, 促进应用技术本科与中高职有机衔接, 拓宽中高职毕业生和在职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 为各类劳动者的职业发挥创造更宽广的空间、更加多样化的学习机会, 促进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

4. 试点范围

省级政府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布局, 结合应用技术类型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 确定具有代表性的试点高校。试点高校可以整体进入试点, 也可以部分院系或专业 (集群) 进入试点。试点应包括民办本科高校和独立学院。试点方案向教育部备案。

二、试点高校的主要任务

1. 全面深化校地、校企合作。

试点高校要将融入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在治理结构、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继续教育等方面实现紧密结合, 在科研、医疗、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现共建共享。行业特点明显的高校可以与行业部门、行业组织、大型企业实行共建共管或共现组建教育集团。专业门类较多的高校可以与行业企业共建共管二级学院或专业集群, 采取多种形式组建或参加教育集团。校企签订实质性合作协议的专业 (集群) 覆盖率达到100%。

2. 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治理结构。

试点高校要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学校章程的重要内容。在试点高校探索学校章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省人大备案、省级人民政府发布的机制。支持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学校管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建立有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理事会 (董事会) 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 成员中来自地方政府、行业、用人单位和其他合作方的比例不低于50%。扩大二级院系自主权, 建立院系理事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 明确院系根据产业链的发展方向、行业企业合作伙伴的要求设置专业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聘用兼职教师和统筹院系经费管理的职权。

3. 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的专业体系。

试点高校要按照产业链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和国家职业资格要求设置专业, 并将服务同一产业链的关联专业组织为专业集群统筹管理。建立行业和企事业单位专家参与的专业设置评议制度, 探索建立根据社会需求、学校能力和行业指导自主设置新专业的机制。切实改变专业设置盲目追求数量的倾向, 集中学校资源建设好社会有需求、办学有基础的专业 (集群) , 逐步提高特色优势专业集中度, 到2016年特色优势专业在校生占在校生总规模的比例不低于40%。通过传统专业改造、学生选修专业等方式, 提高复合型、创新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比重。探索建立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的对接认证机构。

4. 促进中高等教育有机衔接。

试点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的类型、规格、质量要求建立与普通高中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机制。安排一定比例的招生指标招收优秀在职技术技能人才的比例和企业定制化联合培养的比例。试点高校来自中高职优秀毕业生的招生逐步达到15%以上, 从一线劳动者中选拔的比例逐步达到5%以上。

5. 加快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方案, 积极探索有利于应用技术人才选拔的考试招生制度。试点高校要根据各专业 (集群) 人才培养的特点, 制定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可安排一定比例的招生指标经过统一测试招收高等职业院校优秀应届毕业生, 或免试招收经认定的各类技术、技能大赛获奖学生, 同时积极探索招收优秀在职技术技能人才和校企订单式联合培养形式。招生计划、方案、过程、结果等要按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

6. 创新继续教育。

面向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设计课程模块、学习方式、学分累积制度。在重点专业 (集群) 着重建设服务行业和主要企业的培训基地。继续教育在学人数 (折合数) 占在学总人数的比例达到30%以上。

7. 加强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试点高校要根据真实生产、服务的技术和流程建构知识体系、技术技能体系和实验实习实训环境。按照所服务行业先进技术水平, 采取企业投资或捐赠、生产化实训、政府购买、学校自筹、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加快工程实践中心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引进企业科研、生产基地, 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中心。完善学生校内实验实训、企业实训实习和假期实习制度, 实训实习的课时比例达到30%以上, 学生参加实训实习的时间累计达到一年。

8. 创新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试点高校要制定符合应用技术人才成长特点的培养方案, 全面推进学分制和模块化教学, 为不同来源的学生制定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支持用人单位直接参与课程设计、评价和国际先进课程的引进, 积极推行基于实际应用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专业课程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的率要达到100%, 主干专业课程用人单位的参与率达到100%。

9. 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试点高校要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 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工程硕士等有关专业学位类别的研究生教育要瞄准世界产业先进技术的转移和创新, 与行业内领先企业建立联合培养团队, 主要招收在科技应用和创新一线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

1 0.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试点高校要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 逐步使大多数教师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使“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逐步达到50%以上。将引进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 并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在教师绩效考核、职务 (职称) 评聘等方向“双师型”教师倾斜。

1 1. 建立创业教育体系。

将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 使学生既掌握创业需要的技术, 又具备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建设创业指导教师队伍, 聘请有创业经验的人才担任兼职创业指导教师。建立创新创业基地, 与合作企业共建创业基金, 为师生实训实习、创新创业、科技孵化提供综合服务, 重点培养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者。允许学生休学创业, 并对学生创业项目进行跟踪和指导。

1 2. 发挥区域和行业技术中心作用。

试点高校要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 通过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加强产业技术积累, 促进新技术转化应用, 参与企业技术创新, 使学校成为区域特色产业和行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中心和服务平台。探索先进技术辐射扩散和产业化的途径, 与中高职院校联动, 面向小几天企业开展新技术推广应用服务, 提升小微企业技术应用水平。改革学校和教师的科研绩效评价和考核机制, 建立以成果转化情况和技术成果突破性、带动性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健全由市场和用户广泛参与的开放评价机制。

三、完善配套政策措施

1. 扩大试点高校办学自主权。

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作为推动地方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的重要突破口。省级政府要在试点方案中明确试点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扩大试点高校的招生考试自主权, 允许试点高校在国家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总体框架内自主制定招生考试方案;扩大试点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 允许试点高校在完善新专业设置制度的基础上, 自主设置新专业;扩大试点高校的用人自主权, 支持试点高校在核定编制内自主聘用教师、引入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 对符合条件的试点高校, 下放教师高级职务 (职称) 评聘权;开展校长、院长公开选拔试点, 支持引进优秀企业管理者担任领导干部;扩大试点高校的财务管理自主权, 在加强财务管理制度、监督和审计的前提下, 支持试点高校依法依规自主管理生均拨款收入、学费收入和专项经费。允许试点高校采取市场融资的办法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建设生产化实习实训基地。

2. 探索高等学校分类设置。

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高校分类管理的要求, 改革高等学校设置制度, 将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明确为本科高等教育的新类型和发展重点。除规划为研究型大学的院校和一些特殊院校外, 地方本科高校的新设、升格和更名原则上明确为应用技术类型。通过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逐步形成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设置标准。探索在条件成熟的省份开展下放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设置权的试点。在具备基本条件的试点高校先行开展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增列和专业学校研究生教育的改革试点。

3. 建立应用技术类型高等教育评估体系。

对不同类型高等学校实行分类评估。建立以高质量就业能力、产业服务能力、技术贡献能力为评价标准的应用技术类型高等教育评估体系。强化对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产业和专业结合程度、实验实习实训水平、双师型教师比例和质量、校企合作深度等方面的考察。注重发挥行业、用人单位在评估评价中的作用, 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质量评价与认证。

4. 探索高等教育分类拨款制度。

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 应高于一般普通本科学校, 并根据办学成本对不同专业设定不同拨款标准系数, 重点支持技术性强、社会亟需和艰苦行业相关专业的发展。在试点高校探索建立符合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特点的经费支出绩效评价制度, 根据不同专业的绩效评价实行有差别的财政支持政策。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地方高等教育的专项资金对试点高校予以倾斜支持。

5. 加大招生计划支持力度。

在完善改革方案和专业评价制度的基础上, 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招生计划对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和专业进行倾斜。从2014年开始, 按照增量安排带动存量调整的原则, 支持试点高校符合产业规划、就业质量高和贡献力强的专业扩大招生。省级政府和试点高校要加强对招生计划存量结构的调整。对于符合条件的试点高校, 各省在高考招生时可将全部或部分专业纳入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在符合条件的省份实行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省级统筹改革试点, 扩大应用技术类型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的自主权。

6. 加大办学体制改革的支持力度。

省市两级政府要制定鼓励行业、企业和研究机构参与办学的政策, 建设校企合作公共服务平台, 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实行合作、联合和合并重组。试点高校由政府举办转为政府主导下多方联合办学、实行混合所有制的, 不改变学校原有公办学校性质。允许试点高校二级学院实行校企合作、公办民助 (或公立民办) 的改革探索。

7. 加大教师队伍建设调整的支持力度。

将应用技术类型高水平师资培养纳入中央和地方各类人才支持项目。支持通过地方政府专项资金、企业和社会捐赠讲席等方式引进紧缺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支持试点高校加大海外人才的引进力度。支持试点高校教师国外访学、开展合作研究, 在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适当增加试点高校选派计划。实施管理干部国际培训项目, 从试点学校派团队到国外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学习先进办学模式和管理经验, 并纳入国家公派留学项目予以支持。

8. 加大对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要将校企合作项目列为重点支持对象, 支持企业在试点高校建立技术转移和创新中心。对企业在高校设立的技术创新和培训基地、捐赠的实验实习实训设备依照国家教育捐赠的优惠政策规定予以税收优惠。对高等学校从国外进口的先进技术装备依照有关规定予以税收优惠。鼓励发展先进实习实训装备金融租赁业务。地方政府要扶持一批高校与重点企业或产业园区共同建设的技术转移和创新中心、技术研发和服务企业。

9.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建立与发达国家应用技术高等教育领域的政府间对话与合作机制。支持试点高校与国外高水平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建立院校合作关系, 系统引进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等优质教育资源。支持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与国外同类高校开展合作, 支持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与教育援外、对外投资等领域的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相结合走出去办学。充分发挥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作用, 与国外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联盟、协会开展对等合作交流。

1 0. 加强师范专科学校升格高校的指导。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继续以师范类专业为主的师范院校。省级政府要按照教师教育改革的要求, 完善师范本科与专科的衔接体系, 推动学校与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的合作, 支持学校加强教学技术技能训练和实践培养环节。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基础建立的地方性学院, 省级政府要加大对其转型发展的支持力度, 在经费安排、师资引进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 加快发展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紧缺专业, 提高面向区域产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比重。

1 1. 设立支持试点专项经费。

省、市级政府加大对转型发展成绩显著的试点高校的经费支持力度, 重点用于试点高校支撑当地产业升级重点专业 (集群) 建设, 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校企共建技术转移和创新中心、工程实践中心、先进技术实习实训基地等基础设施。根据地方和企业支持的情况, 中央预算内投资对特色优势专业 (集群) 基础能力建设予以支持, 中央财政按地方和企业投资总额的一定比例予奖补。

1 2. 将符合条件的省级试点列入国家级试点。

各地各高校要在试点过程中不断完善方案,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及时形成政策和制度。省级试点的基础上, 遴选若干试点方案科学、实施效果显著的省份和试点高校纳入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点范围。

四、完善工作推进机制

1. 加强对转型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

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大改革, 是一项整体性、系统性的改革, 涉及面广, 改革周期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舆论宣传,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细化相关配套措施, 形成转型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2. 加强对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高校的指导。

坚持高标准的要求, 优先将与高水平企业合作、拥有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先进实训技术装备、先进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地方本科学校纳入改革试点范围。要对试点高校加强差别化指导, 发挥专家团队的作用, 注重总结在实践中形成的经验。

3. 营造转型发展的良好氛围。

加强政策宣传, 坚定改革信心, 为改革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广泛动员各部门、专家学者和用人单位参与改革方案的设计和政策研究。组织新闻媒体及时宣传报道试点经验。

发展意见 篇2

1、货物贸易带动服务贸易突破,服务贸易提升货物贸易粘性,推动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同发展。搭建货物贸易厂商同服务贸易厂商的对接合作平台,推动服务贸易同货物贸易的捆绑出口,尤其是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代表的货物贸易新兴市场。一方面,利用货物出口的刚性需求克服服务出口的渠道窄,企业小等限制,带动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和商务服务、通信服务等服务出口的突破;反过来,也借助服务的周期长,客户粘度大,带动面广等特征,促进货物贸易的附加值提升和业务持续性,并根据客户的持续接触和反馈推动货物出口的质量及客户满意度的提升,推动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相得益彰。

2、明确发展时序,统筹协调资源。服务贸易覆盖领域较广,并且同城市整体产业结构和经济类型具有较大的关联性。在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过程中,要进行充分调研与分析,制定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明确各细分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时序,避免“大而全、同质化”的产业定位,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推动重点服务贸易领域的突破,形成城市服务贸易的独特品牌和优势。以旅游型城市为例,旅游是服务贸易的重要领域,同时也是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如何加强城市旅游及文化品牌建设和传播,推动旅游产品开发及服务创新,简化外国人出入境和签证审批流程,提升旅游满意度,尤其是在国内旅游产业链同质化的现状下,注入更多文化元素与生态链条打造,就不失为一条扭转旅游逆差的路径。还有一些服务外包产业发达的城市和地区,更可以借助服务外包技术含量高,人才吸引力强等特点推动本地的技术创新、人才创新与国际化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服务贸易的发展。

3、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双轮驱动。在服务贸易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正确评估市场和政府的各自角色和作用。尽管目前政府退出,市场主导成为我国经济改革创新的主流说法,但是我们仍然要清醒的认识到,相对于货物贸易,我国服务贸易在全球仍然处于弱势地位,服务企业在全球市场上面临无渠道、无资源、无议价能力、无资质等诸多限制,因此必然需要借助政府资源和政策势能。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要清晰的认识到哪些是需要市场解决的,比如企业核心产品和能力建设,以及哪些是需要政府着力引导的,比如(1)搭建服务出口与对接平台,与海外的行业商会、驻外使馆建立合作,通过在线平台与线下会议等多种渠道和模式,推动本地服务企业的抱团出海;(2)简化海关及政府审批流程,针对各类服务企业在产品、人才、资金进出境方面涉及到的资质认定和流程进行简化和便利化提升,降低企业服务出口成本;(3)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法规体制,一方面同国际相关法律以及通用准则接轨,一方面适当保护我国新兴服务企业,从而进一步的推动知识密集型和自主品牌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优化服务贸易结构;(4)大胆尝试金融创新,调整外汇管理方式,加强金融机构审核,充分借鉴全球以及我国天津、上海等城市在自贸区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推动服务贸易的管理体制创新。

4、加强服务贸易统计与管理。随着“大物移云”为代表的新兴技术革命的冲击,我国各行各业都在经历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转型升级,企业的服务模式、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都在经历巨大的变化,跨界竞争与合作导致产业边界不断变化,传统的服务分类与定义已经远远落后于产业的最新发展。因此,在服务贸易的统计与管理体制创新方面,也要深刻的认识到这些产业变化,及时的根据产业发展调整产业分类及统计口径,基于统计数据的分析而进一步推动产业扶持政策的创新与完善,更好的服务于我国服务贸易企业,尤其是创新型的企业的快速发展。

发展意见 篇3

2015年 8月 25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关于上海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助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表示,上海市将从应用、装备和平台建设等层面全力发展智能制造,到 2020年,上海市智能制造体系在全国率先成形,并建设形成一批标志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同时,把上海打造成为对接“中国制造 2025”国家智能制造的示范基地,对接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全球智能制造的前沿阵地。

按照实施意见,在发展重点上,以应用为抓手、装备为支撑、网络为纽带、平台为载体和数据为驱动,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在应用方面,将聚集汽车、钢铁、航空、航天和电子信息等领域,建设智能工厂或数字化车间,推广应用个性化定制、柔性化制造、异地协同开发和云制造等智能制造新模式。在网络方面,实现设备、加工对象、生产线、制造系统、产品、供应商和人之间的智能互联,形成以“服务互联网”和“物联网”为基础的智能传输网络。在数据方面,要通过加强新型传感器、数据采集板卡等工业数据采集器件和设备研发,建立面向重点行业的工业云,采集产品数据、运营数据、价值链数据以及外部数据,实现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智能优化。同时,鼓励制造企业发展与用户数据对接的“以销定产”、“个性化定制”等销售和服务模式。

建材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 篇4

建筑材料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工业, 是改善民生的基础性产业, 也已经成为支撑国防、航天航空以及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产业。“十二五”期间, 建筑材料工业在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结构调整、实施“创新提升, 超越引领”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与进步、提升发展水平、加快节能减排及绿色发展与“走出去”步伐、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全行业总体呈现为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向纵深转折, 以中低端发展为主体的建筑材料工业开始转向中高端发展。但是, 多年来积累的结构矛盾和以速度与投资为主的增长方式带来的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和新兴产业发展慢、新的需求不足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 尤其到2015年, 传统产能过剩经济增长下行和效益下滑严重地威胁与制约着行业健康发展,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行业发展与改革的主要任务。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中国制造强国的重要战略期, 为贯彻落实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6]34号) 文件确定的方针, 为了推进建材工业实施“创新提升, 超越引领”战略实现时间过半的阶段目标, 为了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 推进建材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促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向纵深转折, 将建材行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在总结“十二五”发展的基础上, 立足于建材工业的实际, 经过充分的思考与准备, 组织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等单位与业内人士在开展相关研究分析的基础上, 编制了《建材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经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多次讨论、修改而定稿。《意见》重新审视了在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形势下建材行业的发展业态以及地位和作用, 分析了建材行业在新时期所处的时代特征和面临的发展的有利条件与环境及新的需求, 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明确了“十三五”建材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思路、发展的主要目标、行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实施的重点工程, 以期成为引领建材行业转型发展的指导和作为政府部门决策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参考, 起到积极作用。

1 建材工业发展现状

1.1 以速度和增量为主的传统产业雷同技术发展的势头有明显减缓

“十二五”开始, 尤其是“十二五”的后2年,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增长趋缓的背景下, 建材主要产品产量增速开始下降, 传统产业雷同技术的规模扩张势头有了明显减缓, 转型升级的步伐开始加快。2015年水泥产量23.6亿t, 预拌混凝土16.4亿m3, 平板玻璃产量7.4亿重量箱, 陶瓷砖产量107.2亿m3, 卫生陶瓷产量2亿件, 玻璃纤维产量323万t, 玻纤复合材料产量456.7万t, 石材产量10.2亿m3, 石灰产量2.2亿t。从年均增速看, “十二五”水泥、平板玻璃、陶瓷砖、卫生陶瓷、玻璃纤维产量年均增速分别比“十一五”下降7.2、6.2、14.1、17和19.4个百分点。“十二五”累计淘汰落后水泥产能6.38亿t, 平均玻璃产能1.66亿重量箱。

1.2 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提升增加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开始加快步伐

以新兴复合材料风力发电叶片、超薄超白功能型液晶基板玻璃、高性能玻纤与特种玻纤制品、高档碳纤维、优质的新兴纸面石膏板、石墨烯制品等一批新兴产业, 显出了新的市场竞争力;以深加工和延长产业链为特征的高性能混凝土、石材制品、新型保温材料、非金属矿物制品、新型墙体材料等低能耗产业持续增长, 具有了一定规模;加快了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以及部分绿色建材的发展, 使整个行业结构调整正在发生较大的变化。低能耗及深加工的建材制品, 已占整个行业工业增加值的50%。

1.3 科技创新推动了技术装备和产品提升促进了结构调整与优化

“十二五”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与突破, 共有13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在基础理论研究、新材料、工艺技术装备、工程和生产技术、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研发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 国家认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分别增加到12、9、5、4个;已有34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及7个分中心, 有一批中国建材联合会与相关专业协会认定的行业重点实验室、行业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建材工业新产品研发经费和新产品项目数分别比2010年增长214.1%和259.2%, 带动新产品销售收入提高154.6%。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国浮法玻璃技术与装备研发攻坚其中自筹研发经费已达13.8亿元。

标准创新提升与标准体系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结构调整。“十二五”期间, 建材行业共完成制修订国家标准260项, 行业标准445项, 协会标准8项, 编制并发布了建材工业“十二五”标准体系建设方案;建立了一批新兴产业、节能环保等领域空缺的行业标准。

水泥、平板玻璃“两个二代”技术装备研发攻关完成率已达到70%以上, 80%以上的研发项目或部分子项已经进入工程化应用验证阶段。水泥高效能熟料烧成技术和水泥窑氮氧化物减排等关键技术装备取得重大突破并已经开始得到推广应用。平板玻璃已建成日熔量1 200t的世界最大的浮法玻璃生产线。0.2mm的超薄玻璃已成功生产。

建筑卫生陶瓷大型高效节能窑炉、抛光砖和大规格建筑陶瓷薄板生产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玻璃纤维高熔化率大型池窑生产线设计、原料检测及配方开发、浸润剂改性与回收、大漏板开发等技术不断完善和提升;超薄信息显示玻璃、太阳能多晶硅生产用氮化硅陶瓷绝缘复合组件制备技术等有了新的突破。

非金属矿物材料绿色开采及高效超细粉碎、煅烧、提纯、改性、复合等深加工技术不断提升, 功能填料表面改性技术及成套装备等得到进一步开发。

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新型干法水泥熟料比重98.4%, 比2010年提高14.1%;前10家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达到53%, 增长28%。浮法玻璃比重91%, 比2010年提高4%;前10家企业集中度达到52%, 提高2个百分点。池窑玻纤比重达95.4%, 比2010年提高10%。混凝土及水泥制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6万亿元, 比“十一五”末增长117%。规模以上技术玻璃制品销售额已经达到平板玻璃的2倍以上。建筑用石及加工制品主营业务收入5 380亿元, 比“十一五”增长96%。

1.4 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有了明显的进步和良好的开端

节能减排取得阶段性的进步与成果。“十二五”期间建材工业总能耗总量年均增长2.6%, 比“十一五”下降3.8个百分点, 占全国能耗总量的比重从由“十一五”末的10.2%降至2015年的8.3%, 下降1.9个百分点;烟粉尘排放量大幅下降, 2014年建材工业排放烟粉尘265万t, 比“十一五”末下降23%, 占全国工业的比重由“十一五”末的36%降至2014年的18.2%。2015年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脱硝设施安装率达92%;平板玻璃脱硝设施安装率达60%。水泥、平板玻璃行业余热发电普及率分别达到80%和60%。

生态产业功能不断增强, 已成为循环经济发展和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产业之一。建材工业年资源综合利用量已超过10亿t。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建成或正在推进建设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污泥、危险废弃物等安全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线。绿色建材生产与使用行动方案和实施细则已经形成, 绿色建材标识和评价的标准已建立, 绿色建材生产、使用体系开始建立, 已有7种产品被列入绿色标识评价系列。

1.5 国际化经营步伐加快“走出去”发展已成为新的经济发展亮点

出口贸易继续增长。我国已与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与合作, 形成了产品出口、对外工程总承包、技术服务、劳务合作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经营格局。建材商品出口额年均增长14.7%, 2015年达383亿美元, 比“十一五”末增长98%;建筑卫生陶瓷、石材、建筑与技术玻璃等产品占出口总额的69%。

建材成套技术装备出口市场份额不断增加。我国水泥、平板玻璃、陶瓷、玻璃纤维等产业的成套技术装备已达到世界先进或领先水平, 在国际市场份额都有增加。特别是水泥行业工程总承包业务占到全球50%以上的份额。

“走出去”发展迈开可喜步伐。大型建材企业对外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在境外收购企业、投资建厂步伐明显加快, 在境外投资建厂的已涉及水泥、平板玻璃、玻璃纤维、墙体材料、石材等多个行业。以中材集团、中国建材集团、海螺集团、华新水泥、福耀集团等为代表的大型企业在国外投资与合作项目已达33个, 投资总额达46亿美元。

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拓展与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国际科技与贸易交流和合作, “十二五”期间承担国际科技合作项目30余项, 建立3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与国外研究机构签署国际科技合作协议20余项, 参与国际标准制定近20项, 加入5个国际学术组织, 已有2项国际标准被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采纳和发布, 提高了国际地位, 增加了话语权、影响力和竞争力。

1.6 解决传统建材产能过剩和新兴产业短缺行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效益低仍是行业的主要挑战

虽然“十二五”期间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与提高, 但从总体上看, 建材行业长期存在和多年积累的问题和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过剩和短缺共存, 解决行业结构矛盾仍然是行业发展的关键;企业数量多、规模小, 总体技术水平和运行质量低仍然是行业前进的瓶颈;淘汰落后产能、在一定的时间内遏制雷同技术新增产能、保证有优势并且效益好的企业稳增长提高效益仍然是当前的主要矛盾;加快新兴产业发展, 补短板, 把行业引向高端、绿色发展仍然是行业面对的主要挑战;致力推进兼并重组, 提升行业总体竞争力, 提高集中度, 有效发挥与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是行业前进与努力的方向。

从“十二五”实现的目标看, 列入规划的4大类17个发展目标, 利润总额年均增长、新型干法水泥熟料比重、新型墙体材料占比、水泥企业生产集中度、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淘汰落后水泥和平板玻璃产能等14项目标均已实现。但在科技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平板玻璃的深加工率、企业生产集中度等3个目标尚未完成。影响了“十二五”规划全面实现。

2 发展机遇与市场需求

2.1 发展机遇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重要时期, 也是建材工业“创新提升、超越引领”战略实施的第二个五年, 是夯实基础赶超世界领先水平的重要时期, 是建材工业实现转型升级向纵深转折、进入一个新的向中高端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和业态发展的新变化, 为建材工业发展既带来良好机遇, 又带来严峻的挑战。

2.1.1 发展机遇与新的需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定了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从2016年至2020年我国GDP年均增速为6.5%以上。虽然“十三五”增速比“十二五”有所减缓, 但随着基数已经变大并还会逐年变大, 因此绝对增量还是很大的, 只要适应新常态, 需求仍是巨大的;保持6.5%以上的增速并不意味着各行各业都必须有6.5%以上的增长, 关键是看能否满足与适应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变化的新需求, 能否创造新需求, 只要有新的开辟与创新就能在中高速发展中得到相应的增量;如果停留在雷同技术的重复发展, 则不但没有新的增长, 反而对建材的需求会进入萎缩。所以机遇是良好的, 挑战是严峻的。

“新四化”建设将为行业发展开辟新的巨大的市场空间。我国已进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关键时期, “新四化”的同步及加快步伐为建材工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新的增长空间。未来五年, 我国固定投资增速虽将放缓, 但城镇化建设的规模和质量都有增加与提升, 特别是户籍城镇化率的提高与加快, 必要的基础建设仍将有较大投资的持续。城镇基础设施、地下管网、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 新农村建设现代化步伐的加快,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实施, 新农村建设房屋材料和交通设施建设的需求增加, 以及“十三五”仍有一批水利、高铁、公路、港口、机场等重大工程项目实施, 为建材产品、建材装备、建材制品业、建材服务业发展提供较大的市场空间。

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和绿色建材生产、使用的推进为建材行业发展增加了新的市场空间。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世界主要国家纷纷调整发展战略, 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我国将支持节能环保、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到2020年, 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先导产业, 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15%。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会直接带动建材新兴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需要建材行业为其提供支撑和保障, 由此将会加快新兴建材的发展;随着改变传统建材功能性能、扩展与延伸新领域、发展绿色建材、实施可循环发展, 特别随着供给侧改革和结构调整, 必然会加快新兴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非金属矿物材料及深加工制品的规模化发展, 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将带动建材产品在特种深海工程领域和海运领域开发新的需求。十八大报告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已成为我国和平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我国将从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权益维护等方面推动海洋强国的建设。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 特别是海底工程建设, 将带动岛礁建设用海水拌养型混凝土等海洋工程建设用特种水泥和特种工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将带动海上建设需要的特种材料和带动海面运输船舶和海工作业需要的各种新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的开发与使用。

加快发展建材服务业将开辟与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建材服务业既可有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又可充分发挥与挖掘行业本身的潜力,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引导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促进服务增值”。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和实施中国建材联合会制定的《加快发展建材服务业的指导意见》, 将通过扩展与延长生产经营领域的服务, 延伸流通与贸易领域的服务, 开拓技术、标准、评价咨询服务、技术装备服务等, 全方位地延长服务产业链,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

“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的推进将为我国建材行业开拓新的市场空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 亚洲公路网、泛亚铁路网建设、高铁及配套设施建设、港口建设、油气管道、跨界桥梁、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光缆传输系统等国际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将对建筑材料及制品增加新的市场需求。

随着建材行业加快“走出去”步伐, 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一并经营的生产力布局调整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格局。投资、贸易国际化步伐加快, 国际市场将成为未来发展与新增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1.2 面临的主要挑战

解决产能严重过剩是决定行业转型升级、稳定增长的关键。产能严重过剩、低水平同质化发展问题在传统建材各产业普遍存在。特别是在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已经严重过剩, 产能利用率一年比一年低, 更严重的是边去产能边仍在新增产能。“十二五”期间新建水泥生产线440条, 增加产能5.7亿t。如何坚决有效遏制新增产能, 如何采用新标准坚决淘汰不符合节能、环保、质量、安全等要求的落后产能, 将是“十三五”建材行业的一场生死攸关的硬仗。“去产能”不落地和雷同技术发展不遏制, 既影响行业技术进步和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 又影响行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 行业经济效益下跌的趋势不能从根本上扭转, 这将是决定命运的挑战。

补短板是行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和提高发展质量水平的关键。补短板着重要解决新兴产业发展慢、缺主导产品、规模小、比重少的问题, 解决增加高端产品、附加值高的产品、精品与多功能制品、绿色低碳可循环制品在行业总量的比重。短板既是行业发展的瓶颈, 又是几十年来行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能否实现与突破, 是行业结构调整的象征, 是行业是否真正转变了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 是鉴别行业提升发展质量与水平的标志, 是行业转型的主战场。

实现制造强国,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是决定建材行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与升级的关键。建材行业制造技术装备水平的提升是科技进步的主要支撑。创新驱动提升建材行业的制造业水平, 是实现建材行业由追赶到超越与引领的标志与前提, 是能否使主要技术装备由引进、消化的中国制造开始转向达到国际领先的中国创造迈进的检验, 是从根本上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为此必须将制造方式由分散制造向系统组合制造的现代工业化转变, 由自动化向智能化联动和达到制造业自身的绿色发展。这是一场跨度大, 既是与国际领先的挑战与较量, 又是建材行业实现“创新提升、超越引领”在装备制造业升级的攻坚仗。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实施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 是实现建材行业持久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政府提出将于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 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有效控制电力、钢铁、建材等重点行业碳排放, 推进工业、能源、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低碳发展”。《大气污染防治法》 (2015年修订) 提出“生产过程中排放粉尘、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建材企业, 应当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目前, 建材行业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均占全国工业部门的前三位。推进建材行业各产业节能减排达标和推进绿色、低碳可循环发展, 增加绿色建材生产、使用比例, 推进建材行业处置城乡垃圾、废弃物, 实现清洁生产和实现净化、美化环境的目标, 既是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对行业的要求, 也是建材行业生存发展的必须。这是一场只能前进, 没有退路的硬仗, 行业必须面向自己挑战并获胜。

2.2 市场新需求预测

(1) 传统建材产品需求总量趋于略增或达到饱和点, 但随着产品功能提升与用途的开发, 总体上继续增长是无疑的。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对建材产品消费需求量的增长会开始减弱, 但多数产业的绝对量不会马上严重下跌, 传统产业在技术创新与提升、延长产业链、增加新需求中能够形成结构优化的发展与增长。

(2) 多年来的结构调整与转型, 为建材行业发展新兴产业、深加工与制品业、延长产业链、开发新产品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和产业转型新领域与市场应用基础, 因此, “十三五”期间新兴产业每年发展的比例将高于整个建材工业3~5个百分点是完全可能的, 它将成为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看好的潜力股。

(3) 随着国家投资结构和发展重点的调整, 建材行业在技术装备、流通、环保、服务业诸方面将会有新的突破性的发展, 靠制造业以产品业为主的发展格局将开始改变, 多方面与新领域共同发展将构成总量继续增加。

(4) 通讯、电子、交通、新能源、环保产业的新需求、新领域的开发和住宅产业工业化, 将给建材行业带来新的发展需求。建材行业凭借已有的优势, 将会在有退有进中, 有加有减中, 抓大放小中, 获得新的发展。

3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的主要目标

3.1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认真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和国办发 (2016) 34号文件《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把创新驱动、转变发展方式,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作为发展的动力;把做减法“去产能”, 淘汰落后产能、压缩无效产能, 做加法“补短板”, 增加新兴产业和增加新需求, 作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把加快发展绿色建材生产与使用、拓展延伸建材服务业、“走出去”国际化经营、改造传统产业向高端发展、促进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 作为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主要支撑;在有增有减、有得有舍中全面推进结构调整优化, 为实现创新提升、超越引领世界建材工业的战略达到时间过半目标过半奠定基础。

3.2 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 创新引领发展。发挥科技创新在驱动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以科技创新拓展开发新兴产业、新的领域和新的需求;以科技创新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并由低中端向中高端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淘汰落后产能, 推进节能减排达标, 推进绿色发展, 全面推进建材工业转型升级。

坚持结构调整为目标的发展导向。把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新产品开发,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而提升档次和附加值, 积极发展建材服务业, 全面促进建材行业向高科技、高端、绿色发展。

坚持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建材制造业与建材服务业两业一并发展。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一并发展一并经营, 既提高国内市场竞争力又增加国际市场份额。在提升与拓展建材制造业的同时, 加快建材服务业的拓展, 两业互动并举发展。

坚持“去产能”、“补短板”、有增有减、有舍有保的方针。把去产能, 解决产能严重过剩, 淘汰落后产能, 提高产能利用率, 减少中低端产品的比例, 作为行业进步和结构调整的目标;把发展高新技术产品、新兴产业、高端产品、新需求产品、绿色建材补短板作为改变行业现状、推进行业进步与发展的基本任务。

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 不盲目发展。坚持市场需求和开拓需求作为发展导向, 坚决遏制已经饱和的产业以及雷同技术的重复建设, 新的发展和增长必须建立在有市场、有需求, 体现行业技术进步, 体现有利社会进步, 杜绝盲目发展。

3.3 主要目标

结构调整目标:到“十三五”末,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向纵深转折取得阶段成果, 传统产业和新兴建材占比形成有降有升;产品制造业和建材深加工制品业占比形成有降有升;建材服务业和在国外的经营收入在目前基数小的基础上将会有较大增幅。

去产能补短板目标:“十三五”实现淘汰落后水泥产能5亿t以上, 平板玻璃2亿重量箱以上, 其他建材产业至少压减产能15%以上。主要产业产能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新兴产业、高端、高附加值产品工业增加值在建材工业总量中的占比增加6~8个百分点。建材新兴产业的产值比重达到建材总量的16%左右;绿色建材生产、使用比例占到建材总量的30%左右。

经营质量效益目标:“十三五”建材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10%, 利润总额年均增长7%~8%。建材服务业收入占到建材总量的20%, “走出去”在国外的经营收入占到整个建材总量的13%。到2020年, 建材行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70万元/人, 建材新兴产业劳动生产率比“十二五”提高30%以上, 规模以上企业的科技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2%。

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目标:到“十三五”末, 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十二五”降低20%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25%以上, 烟粉尘排放总量削减30%以上,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削减12%以上, 氮氧化物总量削减40%以上;综合利用废弃物总量比“十二五”增加15%~20%, 水泥窑协同处置生产线占总量的20%, 绿色建材在新建建筑中的应用达到30%以上。

企业兼并重组目标:各主要产业都要推进兼并重组, 引导相对落后产能退出市场, 并按质量、能耗、环保、安全四项标准淘汰落后产能, 鼓励骨干企业兼并重组与收购中小企业。其中水、玻、陶三个产业的企业数“十三五”末比“十二五”减少四分之一, 水泥、平板玻璃的前十家企业的产能分别占到80%, 陶瓷前十家企业占到50%以上。

4 发展的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

4.1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拓展新的需求与应用领域

“十三五”建材新兴产业在技术创新与提升、发展与应用领域的拓展、产业规模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的重大突破, 部分尖端新兴产业的技术装备与产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占半数以上的新兴产业技术装备与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整个建材总量中的比例有明显上升。

4.1.1 新兴高性能复合材料发展重点

加强高档碳纤维材料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使用领域、产品功能的研究与提升并形成批量生产。开发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形成低成本、高效率成型技术, 加快连续纤维增强热塑复合材料 (CFT) 工艺及装备的提升, 在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的基础上开辟应用领域向规模型发展。开发与拓展超高性能的水泥基复合材料、高性能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和树脂基复合材料, 形成规模并开辟新的用途。

提升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技术, 增加新的应用领域, 重点开发适用于轻质办公用房、节能厂房、活动板房、景观建筑、桥梁铺装等轻质建筑用复合材料;开发轻质金属材料、陶瓷材料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用于汽车及各种交通、电气绝缘、风电和农牧养殖领域的复合材料。

4.1.2 新型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发展重点

重点发展特种新型玻璃、先进陶瓷、人工晶体、新型无机高性能纤维等功能性材料和结构材料并推进与实现技术成果产业化。进一步开发微创医学用激光光纤产业, 扩大用途向规模化发展。重点发展T800级国产碳纤维产业化及其他高性能碳纤维, 开发弹性模量90GPa以上、拉伸强度2700MPa以上的高模量玻璃纤维并增加应用领域。加快发展大型风电叶片纤维自动铺放设备技术, 扩展新的应用领域。

进一步发展适用于航天航空、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子、机械、汽车等领域的先进陶瓷和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扩展导弹、潜艇通讯、激光武器等配套装备的晶体材料, 增加信息显示基板玻璃等特种超薄超白新型玻璃和高性能玻纤及制品的发展。

4.1.3 非金属矿物材料及制品业发展重点

重点发展以石墨、高岭土、膨润土、硅藻土等非金属矿物的精加工、深加工制品, 在进一步创新提升装备水平、实现装备大型化的同时, 提升非金属矿物的加工质量, 按不同的功能与用途, 瞄准新的应用领域, 提高产品的价值和附加值, 并向规模化发展。

开发并增加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硅材料、石墨负极等电子材料, 增加用于交通领域的高性能摩擦、密封材料, 拓展用于化工、轻工领域的超细活性专用功能填料, 扩展节能环保领域的高性能保温隔热材料和无机防火材料;发展高耐蚀预水化防渗材料、隔热耐火材料和绝热矿物材料。

4.1.4 建材节能环保新兴产业发展重点

加快建材有关产业燃煤窑炉技术与功能的提升, 用先进节能和减排设备改造提升能耗和排放不达标的技术装备。重点提升与突破低氮燃烧技术和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细颗粒烟尘减排技术并加快推广。进一步提升并推广多通道分室燃烧器及全氧燃烧、富氧燃烧技术装备并实现产业化。重点开发与推广处置城市垃圾、建筑垃圾、污泥, 有毒、有害物体的技术装备并实现产业化, 加快推广高效率脱硫脱硝、细颗粒烟粉尘减排技术装备及产品的产业化。

4.1.5 新型多功能节能环保绿色新型墙体材料及绿色装饰装修材料发展重点

围绕建筑工业化、施工组合装配化, 重点发展高强、轻质、绿色、保温、节能、防火、隔音、抗震、防水等功能融合的新型墙体材料和绿色建筑装饰装修材料。重点发展应用于复合夹芯墙板的超轻质泡沫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保温结构一体化材料。加快发展轻质高强保温的纸面石膏板等建筑用各种板材, 引导发展低导热高强度发泡陶瓷砌块、利废节能的轻质内隔墙板、外墙复合保温板和带装饰面的装配式等高质量的墙板, 提升与推广节能、利废、高强的新型烧结墙体材料。

发展适用于被动房极低能耗要求的高效绝热材料、环保型防火隔离带绝热材料、自膨胀密封材料、防水透/隔气材料, 轻质自保温夹芯复合墙体材料。

4.2 改造提升传统建材产业提高性能提升功能延伸产业链向高端发展

4.2.1 由中国制造开始向中国创造迈进

传统建材产业绝大多数都是在引进国外技术装备基础上消化创新的, 因此必须将其再次改造提升并开始向中国创造迈进。以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和第二代中国浮法玻璃技术装备的研发与达标, 以及配套耐火材料及辅机研发与达标为代表的“两个二代”的技术装备研发成功, 将标志着由中国制造开始向中国创造迈进。不仅要使水泥和平板玻璃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全面促进两大产业向高端发展, 而且带动和推动全行业所有的建材产业都参照“两个二代”的做法全面创新提升各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向国际领先对标。

建筑陶瓷重点开发与提升连续球磨工艺技术、新型干法制粉工艺及成套装备技术、节能高效多层辊道式干燥器、新型高效煤气化 (自) 净化技术装备、陶瓷装饰用喷墨印刷技术装备、激光打印技术装备并在全行业推广;卫生陶瓷重点发展与推广低压快排水成型技术、高压成型技术、以及具有自学习功能的注浆、修坯、装窑、施釉机器人及3D增材打印技术等, “十三五”末主要技术装备总体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4.2.2 提升与增加功能扩展应用领域

所有的传统建材都要提升增加功能、扩展应用领域挖掘潜力, 在量的增长需求减弱和即将饱和的背景下, 都要创新提升、改变性能、增加功能、深加工、精加工、提升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拓展与扩大应用领域, 实现新的增长和发展。

水泥行业向海工、桥梁、道路、核电、油田、隐蔽工程等特种用途及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开发硅酸盐基、硫酸盐基及铝酸盐基等特种功能的高质量水泥。有条件的骨干水泥企业进一步延伸至建筑骨料、砂石骨料、预拌混凝土、水泥制品部件等相关领域, 发展能源、交通等国家重大工程使用的高性能、绿色和多功能的混凝土。

平板玻璃行业在提升原片质量的基础上, 发展汽车、飞机、高铁、高档建筑装饰用高端玻璃;扩展与增加用于电子通讯领域的液晶玻璃、基板玻璃和太阳能玻璃;发展高端超薄、超白玻璃用于新能源、国防等特殊工程。推广低辐射镀膜 (Low-E) 、真空和中空玻璃、光伏玻璃。

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发展与增加智能化、时尚化、个性化、特色文化融合的新产品。加快发展防静电、耐磨、耐污、防滑、保温、太阳能、抗菌等多功能型建筑陶瓷产品, 发展薄型化、轻量化和智能化新型产品。

墙体材料行业重点发展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市场需求的节能、绿色、多功能新型墙体材料, 新农村建设用新型建筑材料及保温材料, 外围护结构保温用材料以及岩棉、玻璃棉、玻化微珠保温陶瓷板等A级防火保温材料, 发展轻质、高强、自保温、部品化与组装集成的建筑部件。

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行业发展汽车轻量化、新能源汽车、高铁和城铁等交通领域需求的各种新型材料, 发展高性能纤维和热塑性复合新材料和制品。

耐火材料行业以无铬化为重点, 助推建材窑炉产业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

4.3 拓展延伸发展建材服务业改变单靠产品制造业为支撑的发展模式

4.3.1 发展建材服务业开辟新需求

发展建材服务业, 既是建材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 又是行业发展业态的发展趋势, 更是充分发挥建材制造业优势, 挖掘自身潜力, 开辟新需求, 寻找新发展的必由之路。建材服务业的发展, 既要根植于建材制造业, 服务于建材制造业, 进而推动与改变制造业的经营业态, 使制造业拓展发展路径和渠道;又要拓展与延伸至其他领域的服务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现两业并举提速行业发展。建材服务业既要立足于服务建材制造业, 为其增值为己增值, 又要以集成、配套、组合建材相关的上下游的资源和商品, 运用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等开展跨行业、跨领域的多业态、多层次的各种服务, 进而提升行业附加值、增加经济实力。

4.3.2 发展建材服务业的原则

坚持建材制造业和建材服务业“两业并举”的发展方针, 在建材工业的发展规划、投资立项、行业统计报表、经济分析、结构调整导向及“走出去”等发展统计与经营指标中, 都要将建材制造加工业和建材服务业两业统一部署, 一并发展, 使建材行业产品制造加工单轨运行变为双轨运行而提速发展。

坚持把发展建材服务业作为建材行业转变发展方式、转型升级、调整结构、稳增长、提高经济效益的新的动力与支撑;作为建材工业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之一;作为挖掘潜能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主要举措, 由此拓展延伸发展领域, 创造新的需求, 获得新的发展。

坚持发展建材服务业与促进制造业升级相结合。既要服务于制造业, 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 提高产品附加值, 又要运用智能化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手段改变与提升建材制造业的制造、管理、控制与运行方式, 进而提升建材行业整体素质。

4.3.3 建材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建材服务业要以建材加工业的需求和转型升级为导向, 构成与形成不同所有制、综合与专业相结合、服务链条可长可短、服务内容功能各异的建材服务业体系。

逐步形成以组织科技力量对行业发展瓶颈组织攻关, 用新标准淘汰落后产能的科技标准服务系列;形成生产资源配置, 改变传统的单一的产品销售和相对固定的贸易流通模式, 建成集成配套并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智能化的流通贸易服务系列;形成设计、装备、设施、安装、试运与生产管理的建设、生产服务系列;形成提供节能减排政策、技术、装备设施和现场试运行等节能减排系统服务系列;形成建立绿色标识评价和以评价、检测、分析、咨询为主要内容的认证服务系列;形成以提高各产业人员的技能和各类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为主的人才培训服务系列;形成“走出去”服务系列, 达到增加服务功能, 扩展经营领域, 提升经济效益的目的。

“十三五”期间构建并形成涵盖建材生产经营、贸易流通、工程建设、节能减排等多领域服务的服务体系, 形成亿元以上产值的企业不少于100家, 10亿元以上产值的企业不少于50家, 30亿元以上产值的企业不少于30家 (扣除加工制造业务) ;建成10个以上具有较强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建材服务业集聚区;建成10个以上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服务产业链, 初步形成特色鲜明、门类齐全、支撑有力、协调配套的建材服务业体系。

4.4 加快技术装备的创新提升和智能化制造水平全面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4.4.1 创新提升装备制造水平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提升技术装备和智能化制造水平, 是建材工业新的提升与新的发展的又一个支撑亮点。中国建材工业与世界领先水平相比, 正是在装备制造和智能化技术及节能减排方面存在差距。打造2025中国制造升级版, 既是提升装备和提升整个建材制造业水平的需要, 更是缩小与国际领先水平差距的关键所在。要组织并集全行业智慧与力量, 从基础理论研究与原理逻辑研究出发, 用科学数据和科学模拟分析的方法找出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及主要原因, 从而明确2025升级版的发展目标和攻关目标。要紧紧围绕现有的主要产业的技术装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组织对关键技术攻关, 使之突破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要组织装备研发和装备制造骨干企业对目前正在使用的技术装备的薄弱环节和瓶颈进行攻关, 进而促进现有装备普遍更新换代, 全面提高制造能力和产品质量, 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制造成本, 提升企业经营效益, 实现绿色制造。

4.4.2 推进装备技术和智能化制造技术融合发展

推进建材装备制造提升和生产过程中工业机器人的研究应用, 在矿山、水泥、玻璃、建筑卫生陶瓷、墙体材料、玻纤等行业生产制造过程中以解决劳动力密集、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条件差、劳动生产率低为目标, 推动工业机器人及其核心智能测控装置等全面应用。

推进专用装备与信息技术相互渗透融合, 深化智能感知、知识挖掘、工艺优化、在线仿真、人工智能、3D打印等技术与装备的集成组合, 促进装备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一体发展。推进自动化成套装备、数字化车间、智能传感器、嵌入式系统、智能仪器仪表、在线检测设备相互融合, 全面提高精准制造和敏捷制造能力。到2020年, 研究设计单位数字化研发与设计工具和仪器设备普及率达到65%以上。

4.4.3 推进互联网与建材工业生产经营和贸易流通的深度融合实行全方位的智能化运行

推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普及与应用, 发展推进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经营模式, 建设云服务平台和大数据平台。积极更换与采用宽带技术, 提高宽带普及率和使用率;拓展与提升网站功能, 连接企业与市场, 开展网站之间功能连接与信息联网, 开辟数据应用系统。

推进对工艺流程、产品质量、物耗、能耗、物流、成本管理和标准等实行全方位的智能化管理, 整体提升企业生产控制水平和运营效益。

4.5 加快节能减排达标步伐积极推进绿色建材生产与使用

加快节能减排达标步伐, 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建材行业成为净化、美化环境, 实现清洁生产是行业进步发展的标志与象征。坚持低碳低排放和可循环发展, 推进绿色建材的生产与使用, 是整体提升发展水平和实现持久发展的根基。加快节能减排全面达标, 既要立足于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对传统建材装备与设施进行改造与更新换代,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又要立足于开发新兴产业、增加新产品, 提高附加值, 大幅降低万元产值能耗和大幅度削减污染与排放为目标。

4.5.1 加快传统建材产业工艺技术装备的创新与改造升级促进节能减排实现清洁生产

加快实施以节能减排达标为主要目标的传统建材的技术改造升级, 推广新一代先进工艺、装备和新一代系统的节能减排技术装备与设施, 尤其要推广适用于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等行业的能源梯级利用、窑炉烟气除尘脱硫脱硝技术装备, 到2020年, 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等主要产业的大中型企业全面实现达标。

4.5.2 坚持可循环发展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积极在城市及周边推广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及其他有害工业废弃物;推广利用大型烧结砖隧道窑安全处置城市污泥、废渣与其它原料配合生产烧结空心砖、自保温烧结砌块,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积极推广城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在大中型城市选择建设年处理100万t及以上规模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线, 并配套建设再生骨料混凝土制品生产线, 推进城市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积极推广利用城市建筑垃圾生产装配式复合建筑墙板、加气混凝土、自保温轻质高强混凝土砌块等系列产品。

在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 积极推进粉煤灰、煤矸石、矿渣、钢渣、工业副产石膏、电石渣等在水泥和墙体材料生产中的综合利用, 开展赤泥、磷石膏等利用难度较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及实现产业化。推进水泥窑利用可燃废弃物替代化石燃料, 以及农作物秸秆及木/竹材料等农林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开展绿色矿山建设, 提高非金属矿山的采矿回收率, 推进非金属矿尾矿的综合利用。

4.5.3 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绿色建材产品的生产和使用

发展绿色建材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又是行业进步的既定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使建材产品制备加工过程节省能源资源、低碳排放并且质量好、寿命长并可再循环利用。要以城乡建设需求为牵引, 以促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为目的, 对新发展的产品必须用绿色标准和标识为标志规范其发展;对已有产品达不到绿色标准标识的, 按标准将其改造提升, 促其达标。要加大绿色建材生产与使用的技术研发, 积极推动绿色建材品种的拓展, 使绿色建材从产品性能、品质及可选性等方面满足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十三五”期间, 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重达到30%以上, 试点示范工程绿色应用比例达到70%以上, 现有建筑改造应用比例达到80%, 进而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加快建材工业进步发展的步伐。

4.6 加快“走出去”步伐提升国际市场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力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 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既是提高我国建材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必须, 又是促进国际产能合作背景下开辟新的发展渠道的创新之举。

4.6.1 发挥我国建材业优势加快“走出去”步伐

我国建材工业在国际上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具有较大的市场优势, 这是几十年来形成与积累的财富, 必须充分发挥。要改变建材生产能力和经营主要在国内的格局, 加快在国外形成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 这是建材工业发展的新的时代特征。组织与引导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机械装备、新型墙体材料与装备、玻璃纤维及制品业、地勘与非金属矿物业等产业率先在国外投资与经营。鼓励与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独立或抱团到国外发展综合性或专业性的产业园区, 实现产业上下游配套并协同发展, 拉长产能合作产业链, 扩大产能合作集聚区。进而提升我国国际经营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十三五”期间, 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建设2~3个集约化、绿色化、功能完善的建材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园区并投入运营。

继续发挥我国水泥、浮法玻璃等成套技术装备与工程服务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 扩大技术装备和工程服务贸易输出;增加玻纤及制品、复合材料、高端非金属矿功能材料及制品、特种陶瓷、人工晶体等高端建材产品贸易出口;扩展工程技术咨询、工程服务、标准服务、知识产权合作、服务贸易等全方位覆盖。到2020年, 高端建材产品和软件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到50%以上。

积极开展“工程承包+融资+运营”等多种方式的合作, 有条件的项目鼓励采用建设-经营-移交 (BOT)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PPP) 等方式。到2020年, 在10个以上国家和地区重点建设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新型墙体材料、玻璃纤维等国际合作项目达40个以上。

4.6.2 为“一带一路”国际重点项目提供建设与建材产品

围绕亚洲公路网、泛亚铁路网建设、高铁及配套设施建设、港口建设、油气管道、跨界桥梁、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光缆传输系统等国际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 配套建设优质建材发展项目, 满足项目建设对建筑材料及制品的需求。

在“一带一路”大通道沿线的中心城市建设建材园区, 以园区为平台, 引进国内有优势的建材企业开发园区建设, 引进工程总包及制造服务业企业形成为园区配套, 为沿线中心城市的建设提供投资、材料、以及工程技术等多种服务。

4.6.3 积极推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积极组织和参与国际间的各种学术交流与经贸合作, 主动组织与搭建国际间有影响力的各种行业活动, 主动参与或发起国际间的各种自发组织, 主动与国际标准对标并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 积极举办各种论坛峰会, 参与和举办世界级的各种产品、技术展览会、交流会, 组织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经贸合作和各类人员的培训, 不断提升中国建材行业在国际的地位与影响力, 进而在提升国际竞争力。

5 重点推进实施的工程

5.1 着力加快新兴产业发展为主的补短板工程

以建筑、交通、能源、电子、军工、化工等产业发展需求为牵引, 瞄准发展目标组织不同层次的攻关, 尤其要突破新兴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非金属矿物材料及制品等新兴产业的发展瓶颈, 着力研发一批技术含量高、有代表性、成长性好、有带动性的新兴产业;拓展与转化一批现有规模小的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提升与增加改变功能和用途的跨行业、跨领域的市场有需求的新兴产业, 使建材新兴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和占建材总量比例三个方面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5.2 着力推进“去产能”淘汰落后减少低端产品工程

以严禁水泥、平板玻璃雷同技术新建项目, 遏制盲目新增产能, 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力度和工作力度, 化解过剩产能, 提高产能利用率为目标, 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禁止新建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生产线, 坚决按质量、能耗、环保、安全标准淘汰5亿t水泥、2亿重量箱平板玻璃, 严格生产许可证发放, 停止生产32.5标号复合硅酸盐水泥。争取获得国家财政补贴资金的支持, 建立“去产能”专项资金, 用于补贴淘汰落后产能, 开展行业自律, 引导落后产能退出市场, 使行业产能利用率达到合理水平, 行业经济效益回升与提高。

5.3 着力提升装备制造和提升“两个二代”工程

制定2025中国建材技术装备创新提升规划, 明确提升、达到跨越的技术目标并认真组织攻关实施。以正在攻坚的“两个二代”技术装备创新研发与达标为牵引, 实现水泥和平板玻璃技术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进而参照“两个二代”推动各产业分别提出技术装备研发的目标和达标的指标, 全面促进建材各产业的技术装备创新与提升。到2020年, 水泥、平板玻璃有60%的生产线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5.4 着力发展建材服务业拓展延伸服务工程

以拓展与促进建材产品制造与建材服务业共同发展为目标, 从形成并建立建材服务产业链出发又跨越建材领域, 全面推进与拓展延伸服务领域, 形成不同领域、不同所有制、不同经营服务模式、不同规模的建材服务业, 使建材行业增加新的发展支撑。

5.5 着力实施节能减排达标和绿色建材生产使用工程

全面推进建材各产业制定五年节能减排达标进程表和年度进度表, 其中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三大产业“十三五”率先达标。制定与实施绿色建材生产使用行动方案, 从原料选用、产品加工过程到建筑使用都按可循环、低碳与绿色达标加以引导与推进;培育与建设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工程100个;“十三五”绿色建材在新建建筑中应用比例达到30%以上;开发低能耗新产品以降低能耗和排放;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废弃物、污泥和综合利用水、气、粉、尘减少各种污染与排放, 使绿色建材生产成为新的发展业态。5.6着力推动兼并重组减少企业数量推进形成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工程

致力加大推动兼并重组政策的制定增加工作力度, 以改变建材行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众多企业效益差和行业集中度低、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及劳动生产率低的落后局面, 致力减少各产业的企业数量, 增加各产业前十名企业销售收入的集中度, 作为推动和调整行业组织结构的主要任务。“十三五”末, 水泥、平板玻璃和建筑卫生陶瓷三大产业率先减少四分之一数量的企业, 三大产业的集中度分别达到80%、80%和50%, 推进各主要产业一批骨干企业的形成。致力于有利兼并重组的优惠、补贴政策的出台与实施, 创立基金补贴、碳交易、退出补贴等机制。用好用足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 鼓励优势企业带头兼并与收购企业。从总体上提升建材行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

6 结语

商标战略发展意见 篇5

为充分发挥商标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全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推进我市商标战略实施促进经济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积极营造

有利于商标发展与保护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着力增强企业商标注册、运用、保护、管理能力,加快形成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社会支持的商标发展机制,扎实推动商标战略实施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为把我市建设成为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做出积极贡献。

二、主要目标

力争到2015年,在全市建立起体系完善、运行顺畅、科学高效的商标工作机制,形成注册及时、使用规范、保护有力、服务到位的商标发展环境,商标战略实施取得明显成效。具体目标是:

(一)注册商标总量持续增长。到2015年,全市注册商标总量达2万件,其中农产品商标注册总量超过1500件,服务商标注册总量超过1000件;国际注册商标超过1500件,具有原产地地理特征的农副产品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注册商标总量10件。

(二)中国驰名、著名商标数量不断增加。到2015年,全市中国驰名商标总量达26件,山东省著名商标达130件。

(三)商标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到2015年,实现中国驰名、著名商标企业年生产总值占全市GDP的40%以上。传统优势行业形成驰名商标群、著名商标群,高新技术、金融、物流及文化等产业的商标注册率明显提高,不断提高全市服务商标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注册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山东省著名商标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

(四)商标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商标宣传普及面不断扩大,全民商标认知度不断提高,尊重和保护商标的良好社会氛围基本形成。商标管理和刑事行政执法体系不断完善,商标侵权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促进商标事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制度体系、资金体系和服务体系基本健全。

三、工作任务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商标意识

建立政府主导、主管部门负责、新闻媒体支持、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商标法律宣传工作体系。以“世界知识产权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为契机,广泛宣传商标法律知识。有针对性地解决市场主体遇到的商标问题,增强企业利用商标拓展市场的经营意识、争创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战略意识、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权利意识。加大商标国际注册的宣传力度,鼓励企业申请商标境外注册,帮助和推动企业积极进行海外维权。

(二)结合产业政策,全面推进商标战略

1.大力发展支持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支柱产业。鼓励、支持具有资源特色、产业优势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实施商标战略。以我市大型企业为核心,以中国驰名商标、山东省著名商标产品为纽带,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档次,积极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山东著名商标,以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2.着重推进特色农产品商标建设。引导、扶持农产品生产走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道路,大力推广“公司+农户+商标”的经营模式。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涉农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生产经营主体注册使用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对具有原产地特征的农副产品,指导有关农产品行业协会申请注册原产地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引导、支持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商标争创我市山东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

3.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商标。大力提倡服务业商标战略,不断提高旅游、金融、法律、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服务业商标注册数量。注重利用我市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聊城特色的文化品牌和旅游商标。帮助企业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运用先进的服务技术和标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在服务业中尽快打造一批有我市行业特色的高知名度商标。

(三)强化服务职能,建立健全商标服务体系

1.积极创建商标战略示范点。在全市创建1-2个省级商标战略示范县(市、区),1-2个省级商标战略示范企业,2个以上市级商标战略示范县(市、区),在各县(市、区)创建2个以上市级示范乡镇(街道)、示范企业、特色示范专业村(社区)。推动各县(市、区)、各企业不断提高商标注册、运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发挥商标在促进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发展意见 篇6

会上,王树田发布了纺机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性意见,并进行了相关说明。纺机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性意见由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与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联合编写,该意见广泛征求了纺织、纺机行业相关企业、院校、院士、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纺机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性意见按专业编制,以求更适合不同领域装备的发展特点和要求。它在对纺机行业“十二五”取得成绩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和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行业“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目标。纺机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性意见提出以自主创新为动力、结构调整为主线、质量为基础、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行业自律的基本发展原则,“十三五”期间,行业将加强产学研结合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的工作、重点研发新型纺织机械成套装备及专用基础件,加快行业服务平台的建设;行业将从以往高速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转为以创新为动力的增长模式。

“十三五”期间,行业将研发、推广一批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先进纺织数控技术和智能化纺织装备,意见共列入了“十三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59项,“先进适用技术推广项目”34项。

纺机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性意见还指出,到“十三五”末期,行业经济运行预计:全行业主营业务达到1500亿元;国产纺织装备出口金额超过35亿美元;国产纺织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

会上,纺机协会副会长顾平对2015年经济运行情况作了专题报告。顾平介绍,2015年纺机行业实现了平稳发展。1~12月纺机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79.07亿元,同比增长3.80%;利润总额为73.14亿元,同比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270.87亿元,同比增长0.04%。全年纺织机械出口30.89亿美元,同比下降1.87%,进口29.05亿美元,同比下降24.27%,贸易顺差1.39亿美元。

中国纺机协会秘书长徐林代表秘书处对2015年纺机智能制造、纺机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性意见编制等八方面的工作情况作了总结,对2016年重点工作进行了介绍。随后,徐林宣布了第四批纺机行业产品研发中心名单,宜昌经纬纺机有限公司获得了加捻设备产品研发中心、河南昊昌科技公司获得了纺织成套精梳设备产品开发中心的称号。

中国纺机协会副秘书长李雪清做了“纺机行业2015年科技发展”的报告。报告指出,2015年纺织机械行业企业、院校共申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指导性计划科技攻关项目39 项,项目涵盖化纤非织造机械、纺纱机械、织造机械、针织机械、纺织检测仪器;新一代纺织设备技术创新产业联盟联合了行业内骨干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以及上下游产业,形成了创新产业链条,目前有成员44家;2015年由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组织的国产纺织机械新产品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18项,其中,国际领先水平1项、国际先进水平13项,国内领先水平4项;2015 年国产纺织机械新产品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纺织之光”科技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并有4家企业获得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品开发贡献奖。

在下午的专题报告环节中,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作了“棉纺织行业面临的形势和展望”、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作了“化纤工业‘十三五’规划情况及对化纤装备发展的思考”、中国工程院制造业办公室董景辰作了“智能制造与数字化工厂”、德州恒丰集团苏建军作了“纺织企业发展过程中,如何选择性价比更好更优的设备和器材”、中国纺织机械和技术进出口有限公司朱宝林作了“纺织机械国际市场现状的思考与分析”等相关主题报告。

朱北娜在报告中讲道,“十三五”科技发展的方向是技术装备及专件应用向高速、高产方向发展;通过全流程装备的机理研究和生产实践,建立起有效、高速生产关键技术体系,较大幅度地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挖掘提高纱布高产的潜力、保证产品质量。

苏建军在报告中谈道,劳动力充足区域的企业,在选用设备时,应该选用性价比高的设备,这样可以实现企业的迅速扩张;劳动力资源紧张的区域,选用设备时,应该选用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从中长期发展角度考虑,企业应该选用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这样,企业才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企业还要注重器材的选择,优质器材有助于稳定企业产品的生产质量。最后,他还建议国产设备厂家要提高设备的稳定性,缩小与世界先进设备的差距。

南方电网出台支持新能源发展意见 篇7

受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随机和间歇的影响, 目前新能源发电并网和运行难, 已经成为制约新能源规模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了支持新能源发展, 近日南方电网公司出台了《支持新能源发展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意见》要求其所属各单位,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新能源政策, 制定相关保障措施, 支持和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积极配合新能源项目前期工作, 优化电网规划, 大力推进配套电网建设, 确保新能源项目顺利投产;严格执行国家政策, 全部收购新能源发电量;积极开展与新能源并网相关电网关键技术、关键设备攻关、经营管理、调度运行、风险预控、通信信息、交换互动等方面的研究, 解决新能源发电并网的技术瓶颈;在配电网、用电需求侧等方面开展应用试点, 推广新能源发电运行控制技术及信息交换互动技术;准备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并网及即插式充电、储能设备、纯电动汽车充电等配套市场服务, 拓展电网企业在新能源发展中的新领域, 为企业和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南方电网公司的《意见》, 是我国电网企业首部支持新能源发展的规定, 将对我国电网企业全面支持新能源发展发挥良好的带动作用, 也将为我国新能源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发展意见 篇8

一、工作任务及实施要求

1. 畜牧良种补贴

能繁母猪1 652.25万头。任务量与上年保持不变, 省内项目县数量和任务量根据上年执行进度, 可做适当调整。

奶用能繁母牛897.5万头。继续对全国751万头荷斯坦牛 (含娟姗牛) , 安徽、福建、河南、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等8省 (区) 51万头奶水牛, 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10个项目区54.5万头乳用西门塔尔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2万头褐牛, 青海省4万头牦牛, 以及内蒙古自治区5万头三河牛实施良种冻精补贴。

肉用能繁母牛451万头。项目省区和任务量与上年保持不变。

种公羊24.7万只。项目省区和任务量与上年保持不变。

牦牛种公牛1.82万头。继续在四川、西藏、甘肃、青海、新疆5个牧区省份实施, 补贴任务量与上年保持不变。

2014年畜牧良种补贴任务分配表, 各省级畜牧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将任务分解到项目县。

2. 畜禽渔业标准化健康养殖

畜禽渔业标准化健康养殖重点支持主产区、中心城市周边及距中心城市相对较近的优势产区, 注重提高抗灾害能力、畜禽渔业产品应急供应能力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畜禽标准化养殖主要支持生猪、蛋鸡、肉鸡、肉牛和肉羊等畜种。肉牛、肉羊项目优先支持饲养母畜的标准化养殖场。各省 (区、市) 2014年支持肉牛、肉羊养殖场的资金比例不得低于2013年。扶持建设的养殖场需达到以下标准:生猪出栏0.5~5万头;蛋鸡存栏1~10万只;肉鸡出栏5~100万只;肉牛出栏100~2000头;肉羊出栏300~3000只。

渔业标准化健康养殖重点扶持渔业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具体标准如下:池塘类养殖场13.4 hm2 (西部地区6.7 hm2) 以上, 工厂化养殖水面0.3 hm2以上。

3. 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

在东北、华北、西北的苜蓿优势产区和奶牛主产区实施。2014年, 在河北、天津、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14个省 (区、市) 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设3.33万hm2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

二、补助对象及标准

1. 畜牧良种补贴

补贴对象为项目区内使用良种精液开展人工授精的母猪、奶牛、肉牛养殖场 (小区、户) , 以及存栏能繁母羊30只以上、牦牛能繁母牛25头以上的养殖户。

生猪:每头能繁母猪每年使用4份精液, 每份精液补贴10元。补贴品种包括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夏猪等国家批准的引进品种, 以及培育品种 (配套系) 和地方品种。

奶牛:补贴对象包括荷斯坦牛、娟姗牛、奶水牛、乳用西门塔尔牛、褐牛、牦牛和三河牛等品种的能繁母牛。荷斯坦牛、娟姗牛每年使用2剂冻精, 每剂补贴15元;奶水牛每年使用3剂冻精, 每剂补贴10元;乳用西门塔尔牛、褐牛、牦牛和三河牛每年使用2剂冻精, 每剂补贴10元。

肉牛:按照每头能繁母牛每年使用2剂冻精, 每剂补贴5元。补贴品种包括国家批准引进和自主培育的品种, 以及优良地方品种。

羊:绵羊、山羊种公羊每只一次性补贴800元。补贴品种包括国家批准引进和自主培育的品种, 以及优良地方品种。

牦牛:牦牛种公牛每头一次性补贴2 000元。补贴品种包括自主培育的品种以及优良地方品种。

2. 畜禽渔业标准化健康养殖

重点支持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规模养殖场、农民合作社 (优先支持畜禽集中饲养的农民合作社) 。科研、技术推广等事业单位不能作为补助对象。为避免资金过于分散或过于集中, 每个改建、扩建项目单位补助资金规模控制在50~100万元之间, 其中蛋鸡、肉鸡规模化养殖场, 肉牛、肉羊专门化育肥场, 西部地区渔业养殖场的补助资金规模控制在25~100万元之间。省级畜牧、渔业部门和财政部门可根据当地实际和中央安排资金情况, 细化本地区具体补助标准。

为创新财政支农模式, 探索推动金融资本加大畜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2014]17号) 精神, 2014年在山东、河南、河北、四川等四省开展财政促进金融支农创新试点, 试点省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可采用信贷担保、贴息等方式引导和带动金融资本, 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应, 重点支持牛羊肉生产。四省畜牧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 强化与金融机构的沟通配合, 科学设计试点方案, 注重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机结合, 探索满足养殖户在规模化养殖场建设、架子畜及饲料采购等方面信贷需求的有效模式, 充分激发养殖户内生活力, 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省级试点方案请于2014年8月底前报农业部、财政部备案。

3. 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

补助对象为农民饲草专业生产合作社、饲草生产加工企业、奶牛养殖企业 (场) 和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 优先扶持合作社。补助对象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资产结构及经营状况良好。合作社成立1年以上, 有规范的章程、完善的管理制度, 有独立的银行账户和会计账簿, 建立了成员账户, 实行独立的会计核算, 财务管理和收益分配制度健全。饲草生产加工企业须具有A级 (含) 以上资信等级 (未申请过银行贷款的企业除外) , 具有苜蓿生产加工经验, 注册资本200万元 (含) 以上。奶牛养殖企业 (场) 须存栏300头以上。对相对集中连片201hm2以上的苜蓿种植按照每0.067 hm26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三、规范工作程序和资金使用

各省 (区、市) 畜牧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 按照农业部有关标准和要求, 确定畜牧良种补贴项目县, 强化补贴过程公开, 严格招标采购程序, 合理确定供精及供种单位, 强化种畜及精液质量监管, 做好各项技术指导与服务, 及时做好补贴资金结算工作。各地项目资金和牛冷冻精液如有结余, 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畜禽渔业标准化健康养殖继续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 对按要求完成项目任务并验收合格的项目申报单位, 按照验收考核的得分顺序给予补助。验收考核工作由省级畜牧、渔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需在年内完成并下达补助资金。中央补助资金要优先安排改扩建, 主要用于改良畜禽水产品种、改善生产设施条件、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和粪污无害化处理等方面。自2012年起, 承担过“菜篮子”产品生产扶持项目的实施单位, 今年不再重复安排。

相关省 (区、市) 畜牧部门要成立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专家组, 制定和完善审核标准, 严格立项, 对确定的项目承担单位进行公示。项目立项后, 财政部门先期安排50%的补助资金;项目验收合格, 公示期满无异议, 确定补助示范片区后, 财政部门再安排剩余50%的补助资金;对于验收不合格的, 由财政部门会同农业部门追回预先安排的50%补助资金, 或限期整改后安排剩余50%的补助资金。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改良苜蓿品种、实行标准化生产、改善生产条件、提升质量安全水平等方面。验收工作由省级畜牧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具体实施, 组织专家以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验收评分标准为基础, 进行现场评审验收, 验收结果予以公示。

四、加强组织管理

1. 制定实施方案

省级畜牧、渔业部门和财政部门要根据通知要求, 按照公开、公平、透明的原则, 通过电视、网络、报刊以及张榜公布等形式, 公开政策内容、申报要求、补助标准和补助范围等, 并结合本地实际, 认真编制省级项目实施方案, 科学确定实施区域、目标任务、操作程序和补助方式等, 规范开展项目县或项目单位遴选工作, 并于7月31日前将省级实施方案报送农业部、财政部备案。

2. 强化资金管理

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畜牧、渔业部门切实加强资金监管, 及时足额拨付资金, 一经发现挤占、截留、挪用项目资金情况, 及时纠正并对相关单位和人员按程序做出处理。资金安排情况要及时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天。公示有异议的, 要组织复核。

3. 强化监督考核

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 篇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十一连增”,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绩,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面临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生产成本“地板”抬升、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等新挑战, 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以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着力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二)基本原则

坚持把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作为首要前提。坚守耕地红线,做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稳定提升粮食产能,确保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夯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础。

坚持把提高质量效益作为主攻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向规模经营要效率、向一二三产业融合要效益、向品牌经营要利润,全面推进节本降耗、提质增效。

坚持把促进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依据,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 加强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坚持把推进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打破传统农业发展路径依赖,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激活各类农业生产要素。

坚持把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作为基本遵循。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取得积极进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农业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显著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到2030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取得显著成效。产品优质安全,农业资源利用高效,产地生态环境良好,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农业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竞争力显著增强。

二、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四)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

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平台,整合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资金、 测土配方施肥资金、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投资、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投资等, 统筹使用资金,集中力量开展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土壤改良、机耕道路、配套电网林网等建设,统一上图入库,到2020年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有计划分片推进中低产田改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探索建立有效机制,鼓励金融机构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明确责任主体,建立奖惩机制,落实管护措施。

(五)切实加强耕地保护

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落地到户、上图入库、信息共享。完善耕地质量保护法律制度,研究制定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充分发挥国家土地督察作用,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加强土地督察队伍建设,落实监督责任,重点加强东北等区域耕地质量保护。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分区域开展退化耕地综合治理、污染耕地阻控修复、土壤肥力保护提升、耕地质量监测等建设,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逐步扩大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与种植结构调整试点,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

(六)积极推进粮食生产基地建设

结合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探索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优先在东北、黄淮海和长江中下游等水稻、小麦主产区,建成一批优质高效的粮食生产基地,将口粮生产能力落实到田块地头。加大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涉农项目资金要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大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推广绿色增产模式,提高单产水平。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发展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的生产和流通服务。加强粮食烘干、仓储设施建设。

三、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

(七)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逐步扩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担农业综合开发、中央基建投资等涉农项目规模。支持农民合作社建设农产品加工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农民合作社持有和管护。 鼓励引导粮食等大宗农产品收储加工企业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订单收购、代烘代储等服务。 落实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用地政策。研究改革农业补贴制度,使补贴资金向种粮农民以及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支持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开展营销贷款试点。创新金融服务,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银行业金融机构客户信用评定范围,对信用等级较高的在同等条件下实行贷款优先等激励措施,对符合条件的进行综合授信;探索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大型农机具融资租赁试点,积极推动厂房、 渔船抵押和生产订单、农业保单质押等业务,拓宽抵质押物范围;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在全国范围内引导建立健全由财政支持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为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贷款提供信用担保和风险补偿;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多档次、高保障保险产品,探索开展产值保险、目标价格保险等试点。

(八)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稳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各地要采取财政奖补等措施,扶持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引导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有条件的地方在坚持农地农用和坚决防止 “非农化”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农民意愿统一连片整理耕地,尽量减少田埂,扩大耕地面积,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采取财政扶持、信贷支持等措施,加快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开展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试点,积极推广合作式、托管式、订单式等服务形式。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形成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总结推广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和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在农村改革试验区稳妥开展农户承包地有偿退出试点,引导有稳定非农就业收入、 长期在城镇居住生活的农户自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

(九)大力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把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延伸农业产业链有机结合起来,立足资源优势,鼓励农民通过合作与联合的方式发展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开展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试点, 让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充实和完善龙头企业联农带农的财政激励机制,鼓励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贷款担保、农业保险资助等服务,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村企互动的产销对接模式;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推进原料生产、 加工物流、市场营销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留在产地、留给农民。支持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开展技术研发、质量检测、物流信息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从国家技改资金项目中划定一定比例支持龙头企业转型升级。

(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扩大农产品初加工补助资金规模、实施区域和品种范围。深入实施主食加工提升行动,推动马铃薯等主食产品开发。支持精深加工装备改造升级,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支持粮油加工企业节粮技术改造,开展副产品综合利用试点。加大标准化生猪屠宰体系建设力度,支持屠宰加工企业一体化经营。

(十一)创新农业营销服务

加强全国性和区域性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 加大农产品促销扶持力度,提升农户营销能力。 培育新型流通业态,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制定实施农业电子商务应用技术培训计划,引导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与电商企业对接,促进物流配送、冷链设施设备等发展。加快发展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积极推广农产品拍卖交易方式。

(十二)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

加强规划引导,研究制定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用地、财政、金融等扶持政策,加大配套公共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强化体验活动创意、农事景观设计、乡土文化开发,提升服务能力。保持传统乡村风貌, 传承农耕文化,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创建水平,加大美丽乡村推介力度。

四、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种养业协调发展

(十三)大力推广轮作和间作套作

支持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型复合种植,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促进种地养地结合。重点在东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花生)轮作,在黄淮海地区推广玉米/花生(大豆)间作套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双季稻—绿肥或水稻—油菜种植,在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间作套作,在西北地区推广玉米/马铃薯(大豆)轮作。

(十四)鼓励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

面向市场需求,加快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开展优质饲草料种植推广补贴试点,引导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提高种植比较效益。加大对粮食作物改种饲草料作物的扶持力度,支持在干旱地区、高寒高纬度玉米种植区域和华北地下水超采漏斗区、南方石漠化地区率先开展试点。统筹考虑种养规模和环境消纳能力, 积极开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试点示范。发展现代渔业,开展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示范,推广稻渔共生、鱼菜共生等综合种养技术新模式。

(十五)积极发展草食畜牧业

针对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需求变化,促进安全、绿色畜产品生产。分区域开展现代草食畜牧业发展试点试验,在种养结构调整、适度规模经营培育、金融信贷支持、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完善等方面开展先行探索。大力推进草食家畜标准化规模养殖,突出抓好疫病防控,加快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模式,重点支持生态循环畜牧业发展,引导形成牧区繁育、农区育肥的新型产业结构。实施牛羊养殖大县财政奖励补助政策。

五、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

(十六)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农业灌溉用水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农田灌排设施,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推进新建灌区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全面实施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分区开展节水农业示范,改善田间节水设施设备,积极推广抗旱节水品种和喷灌滴灌、水肥一体化、深耕深松、循环水养殖等技术。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合理调整农业水价,建立精准补贴机制。开展渔业资源环境调查,加大增殖放流力度,加强海洋牧场建设。 统筹推进流域水生态保护与治理,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的支持力度,开展太湖、洱海、 巢湖、洞庭湖和三峡库区等湖库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

(十七)实施化肥和农药零增长行动

坚持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力争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深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扩大配方肥使用范围,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向农民提供配方施肥服务,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配方肥。探索实施有机肥和化肥合理配比计划,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支持发展高效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提高有机肥施用比例和肥料利用效率。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管理,强化源头治理,规范农民使用农药的行为。 全面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建立高毒农药可追溯体系。开展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试点,加大高效大中型药械补贴力度,推行精准施药和科学用药。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农民使用农药提供指导和服务。

(十八)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落实畜禽规模养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启动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推广畜禽规模化养殖、沼气生产、农家肥积造一体化发展模式,支持规模化养殖场(区)开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配套建设畜禽粪污治理设施;推进农村沼气工程转型升级,开展规模化生物天然气生产试点;引导和鼓励农民利用畜禽粪便积造农家肥。支持秸秆收集机械还田、青黄贮饲料化、微生物腐化和固化炭化等新技术示范,加快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扩大旱作农业技术应用,支持使用加厚或可降解农膜;开展区域性残膜回收与综合利用,扶持建设一批废旧农膜回收加工网点, 鼓励企业回收废旧农膜。加快可降解农膜研发和应用。加快建成农药包装废弃物收集处理系统。

六、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科技装备水平和劳动者素质

(十九)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

按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深入推进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创新效率。推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按程序启动农业领域重点科研项目,加强农业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着力突破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修复等共性关键技术。探索完善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激励机制。建设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 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加快科技进村入户,让农民掌握更多的农业科技知识。

(二十)深化种业体制改革

在总结完善种业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完善成果完成人分享制度,健全种业科技资源、人才向企业流动机制,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国家财政科研经费加大用于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投入,逐步减少用于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商业化育种的投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加强国家种质资源体系、植物新品种测试体系和品种区域试验体系建设,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力度, 完善植物品种数据库。实施粮食作物制种大县财政奖励补助政策,积极推进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区域级育种制种基地。

(二十一)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

适当扩大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开展粮棉油糖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构建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发支持政策,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推进农机农艺融合,促进工程、生物、信息、环境等技术集成应用。探索完善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实施办法。

(二十二)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

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农业服务平台,加强产销衔接。推广成熟可复制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发展精准化生产方式。大力实施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加快推进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质量安全追溯等领域物联网示范应用。加强粮食储运监管领域物联网建设。支持研发推广一批实用信息技术和产品,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强化农业综合信息服务能力,提升农业生产要素、资源环境、供给需求、成本收益等监测预警水平,推进农业大数据应用,完善农业信息发布制度。大力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研究制定农业信息化扶持政策。加快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

(二十三)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加快建立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 “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推进农民继续教育工程。加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条件能力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集团化办学,促进学历、技能和创业培养相互衔接。鼓励进城农民工和职业院校毕业生等人员返乡创业,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

七、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二十四)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全推广和服务体系。加快制修订农兽药残留标准,制定推广一批简明易懂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继续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率先开展标准化生产,实现生产设施、过程和产品标准化。积极推行减量化生产和清洁生产技术,规范生产行为,控制农兽药残留,净化产地环境。

(二十五)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

加强政策引导,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开展农业品牌塑造培育、推介营销和社会宣传,着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有文化内涵的农业品牌,提升增值空间。鼓励企业在国际市场注册商标,加大商标海外保护和品牌培育力度。发挥有关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企业行为。

(二十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探索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和模式。依法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打击各类非法添加行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优先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试点范围,探索建立产地质量证明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推进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信息体系,促进各类追溯平台互联互通和监管信息共享。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和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强化产地安全管理。 支持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建立运行长效机制。加强农业执法监管能力建设,改善农业综合执法条件,稳定增加经费支持。

八、加强农业国际合作,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二十七)推进国际产能合作

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重点区域的农业合作,带动农业装备、生产资料等优势产能对外合作。健全农业对外合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在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渠道的同时,研究农业对外合作支持政策,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企业集团。积极引导外商投资现代农业。

(二十八)加强农产品贸易调控

积极支持优势农产品出口。健全农产品进口调控机制,完善重要农产品国营贸易和关税配额管理,把握好进口规模、节奏,合理有效利用国际市场。加快构建全球重要农产品监测、预警和分析体系,建设基础数据平台,建立中长期预测模型和分级预警与响应机制。

九、强化组织领导

(二十九)落实地方责任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提高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自觉性,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切实把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要按照本意见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三十)加强部门协作

农业部要强化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工作的组织指导,密切跟踪工作进展,及时总结和推广经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要强化对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的扶持。人民银行、银监会、 证监会、保监会要积极落实金融支持政策。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商务部、质检总局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紧出台相关配套政策。

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 篇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经贸委 (经委、经信委、工信委、工信厅) 、科技厅 (委、局) 、公安厅 (局) 、财政厅 (局) 、环境保护厅 (局) 、商务厅 (局) 、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质量技术监督局,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天津、上海特派办, 各直属海关, 国务院有关部门:

为全面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尽快形成较大规模,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现提出推进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

一、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再制造是指将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 再制造产品达到与原有新品相同的质量和性能。再制造是循环经济“再利用”的高级形式。

加快发展再制造产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要求。再制造与制造新品相比, 可节能60%, 节材70%, 节约成本50%, 几乎不产生固体废物, 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以上。再制造有利于形成“资源-产品-废旧产品-再制造产品”的循环经济模式, 可以充分利用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加快发展再制造产业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方面。我国汽车、工程机械、机床等社会保有量快速增长, 再制造产业发展潜力巨大。2008年汽车保有量达4957万辆 (不含低速汽车) , 机床保有量达700多万台, 14种主要型号的工程机械保有量达290万台。其中大量装备在达到报废要求后将被淘汰, 新增的退役装备还在大量增加。发展再制造产业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加快发展再制造产业是促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再制造是制造与修复、回收与利用、生产与流通的有机结合。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主要用于维修, 既能提高维修技术质量, 又能提高维修效率和效益。国外经验表明, 当再制造零部件占维修配件市场的65%时, 汽车维修速度将增加8倍。发展再制造产业还能使制造企业有能力投入更多精力进行新产品研发和设计, 形成良性循环, 对推动我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产品更新换代、技术进步和人员素质提高十分有利。

二、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

2005年, 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发展再制造。2005年, 经国务院批准, 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将再制造作为重点领域。2008年, 《循环经济促进法》将再制造纳入法律范畴进行规范。目前, 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 到2009年底, 已形成汽车发动机、变速箱、转向机、发电机共23万台套的再制造能力, 并在探索旧件回收、再制造生产、再制造产品流通体系及监管措施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再制造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发取得重要突破, 开发应用的自动化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等再制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工程机械、机床等再制造试点工作也已开展。

目前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再制造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再制造作为新的理念还没有被消费者及社会广泛认同;再制造旧件来源及再制造产品销售渠道不够畅通;再制造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 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报废汽车回收管理等相关法规亟待修订, 有关管理制度急需健全, 技术标准还不完善;缺乏政策激励。

三、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紧紧围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从提高再制造技术水平、扩大再制造应用领域、培育再制造示范企业、规范旧件回收体系、开拓国内外市场着手, 加强法规建设, 强化政策引导, 逐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再制造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实现再制造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 努力将再制造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动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 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通过法规规范、政策引导,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二是坚持统筹规划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加强规划指导, 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继续推进再制造试点示范, 由点到面, 有序推进。三是坚持科技创新与体系建设相结合。鼓励科技创新, 解决再制造共性、关键技术问题, 加强再制造标准体系、旧件回收体系、再制造产品流通体系等建设。四是坚持严控质量与加强监管相结合。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产品成本, 加强对再制造产品和市场监管, 维护消费者权益。

四、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一) 深化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以推进汽车发动机、变速箱、发电机等零部件再制造为重点, 加大资金投入, 消除制度瓶颈, 完善回收体系, 规范流通市场, 努力做大做强。在此基础上, 将试点范围扩大到传动轴、压缩机、机油泵、水泵等部件。同时, 继续推进大型旧轮胎翻新。

(二) 推动工程机械、机床等再制造。组织开展工程机械、工业机电设备、机床、矿采机械、铁路机车装备、船舶及办公信息设备等的再制造, 提高再制造水平, 加快推广应用。

五、加强再制造技术创新

(一) 加快再制造重点技术研发与应用。加强再制造产品设计技术和产品剩余寿命评估、经济环保的拆解和清洗、微纳米表面工程、无损检测等技术的研发, 开展旧件性能评价、再制造产品安全检测等方面的技术攻关。鼓励生产企业、研究设计单位开展有利于再制造的环境友好设计。

(二) 加强再制造技术研发能力建设。依托国内有基础的技术研发单位和企业, 加快建立再制造国家工程研究 (技术) 中心和再制造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鼓励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和产业化示范。做好国外先进技术与国内成熟适用技术的衔接, 形成再制造关键设备生产研发体系。

六、加快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建设

(一) 完善再制造旧件回收体系。加快完善有利于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的逆向回收物流体系, 加强有效分类和回收管理, 形成与再制造规模相匹配的旧件收集能力。

(二) 建立再制造产业发展标准体系。研究建立再制造标准体系, 制定再制造技术标准和规范, 包括再制造技术通则、旧件检测与评价技术标准、再制造工艺技术规范和再制造管理标准等。

(三) 规范再制造环保安全保障体系。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 对再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物分类储存管理, 提高后续废物再利用潜力, 减少废物的处理处置量, 消除再制造产品的安全环保隐患。

(四) 推动再制造服务体系建设。在部分定点维修网点 (含汽车“4S”店) 设立再制造产品专柜, 建立再制造产品连锁示范店和售后服务点。选择若干制造企业和维修企业, 开展再制造产品生产与售后服务一体化试点。

七、完善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措施

(一) 编制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循环经济促进法》的要求, 组织编制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 明确近期中期发展目标和重点, 提出促进再制造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分步骤、分阶段组织实施。

(二) 完善促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相关法规。尽快修订《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 适当取消对报废汽车“五大总成”强制回炉的限制。根据再制造产品原料自身的安全环保风险及国内实际需要, 建立鼓励、限制、禁止进口的分类管理制度, 制定再制造旧件和再制造产品的进出口管理目录及管理办法, 并规范再制造企业管理,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三) 完善促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制定发布《再制造产品目录》, 研究对列入目录的再制造产品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再制造提供信贷、担保等投融资服务。循环经济专项资金要将再制造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项目作为支持重点, 推动再制造产业发展。鼓励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优先采用再制造产品。

(四) 建立再制造监督管理制度。完善再制造产品标识制度, 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和消费者权益, 建立再制造信息管理系统, 加强对拆解企业的监管, 防止可再制造的旧件流失, 加强进出口旧机电产品检验和监管。

(五) 培养专业人才。鼓励在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有关专业课程中设立再制造课程, 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训、在岗人员技能培训等多种模式, 加快培养技术人才, 为再制造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六) 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再制造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中的重要意义。通过编写针对不同用户和消费群体的宣传资料, 设立再制造产品体验馆, 举办再制造技术、产品、工艺设备展览会和再制造发展论坛, 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 普及再制造知识, 引导用户和消费者使用再制造产品。

八、加强对再制造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一) 建立协调机制。各级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作用, 切实履行循环经济组织协调、监督管理的职责, 工信、科技、公安、财政、环保、商务、海关、税务、工商、质检等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 密切配合, 建立再制造产业发展协调机制, 及时解决再制造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促进再制造产业健康发展。

(二)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开展再制造产业发展预测分析、法规政策研究、提供咨询服务、加强技术推广、宣传培训和国际交流与合作。W10.07-01

发展意见 篇11

一、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取得积极成效

《若干意见》发布后,国务院有关部门认真组织学习,把握文件精神,落实相关工作;各级地方政府根据《若干意见》的总体部署,结合实际,及时下发了贯彻落实意见;煤炭企事业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开展学习活动,制定实施方案,把各项工作向纵深推进,坚持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可以说,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行业管理机构得到加强

国务院充实完善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安全监管总局和煤矿安监局职能,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煤炭行业管理机制更趋协调。煤矿瓦斯防治部际协调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使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取得新的进展。2006年,煤矿瓦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1%和39%。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陕西等省建立健全了煤炭行业管理机构,管理职能逐步理顺,管理力量进一步增强。部分省区市还充实了地、县级煤炭管理机构。

(二)资源开发监管力度加大

划定和公告了45个煤炭国家规划矿区,加强了矿区管理。煤炭行业和矿产资源管理部门相互配合,完善资源管理与生产开发管理制度,规范了煤炭规划与矿业权设置程序。中央和地方启动了地质勘查基金(周转金),加大煤炭资源勘查力度,开展了矿产普查和必要的详查。制定和实施了《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规范煤炭建设项目管理,促进煤炭、煤层气资源合理开发。在山西等8省区开展了深化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促进了产煤地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同时,还开展全国煤炭资源回采率专项检查,遏制了部分地区破坏、浪费煤炭资源的势头。

(三)煤炭供应体系更加完善

编制和实施了13个大型煤炭基地建设规划,有序建设现代化煤矿,大中型煤矿产量比重提升,一批稳定的煤炭供应基地快速形成。2006年,全国原煤产量和商品煤销量都突破了23亿吨。内蒙古、河南、陕西、云南等省区煤炭企业与冶金、化工、电力、交通运输企业联合、重组,煤炭供应格局发生新变化,产需衔接更加协调。国务院正式批准建设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区域性煤炭交易中心升级为国家级煤炭交易中心,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

(四)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增强

各地方、各部门层层落实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纳入政绩考核范围,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了煤矿企业,明确到了班队,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强化。中央、地方和企业加大煤矿安全改造投入,2006年共安排煤矿安全改造项目536个,总投资135亿元,原中央财政82个国有重点煤矿提取安全生产费用169亿元,煤矿安全技术装备水平有所提高。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瓦斯治理7项措施和煤层气抽采利用政策,国家支持了10个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示范工程和8个技术研发与装备制造示范工程建设,促进瓦斯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建立了煤矿安全费用提取、安全风险抵押、农民工技能培训等制度,煤矿安全生产状况逐步改善。2006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减少1192人,百万吨死亡率同比下降27.4%。

(五)循环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正在逐渐成为煤炭行业的共识,转化为自觉行动,洁净煤技术产业化积极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矿区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力度加大。

(六)体制机制建设步伐加快

矿产资源的市场化、煤炭成本的完全化等改革稳步推进,煤炭价格的形成机制更趋完善。分离办社会职能的工作不断推进,北京、辽宁、山东、安徽、内蒙古、江西等省区市采取多项措施,接管企业承担的学校、医院、公安等职能,煤炭企业负担逐步减轻。各省区政府相继制定了工伤保险管理办法,各类煤矿积极参加。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等省部分煤矿已开始试行四班六小时工作制,矿工劳动保障水平得到提高。煤炭企业接续发展和资源枯竭矿区经济转型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矿区环境和矿工生活得到改善。《煤炭法》修订工作已列入国务院2006年立法工作计划,目前进展顺利。

两年来的实践,为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积累了一些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是“六个必须坚持”。第一,必须坚持按煤炭工业发展规律办事。站在全局的高度,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正确处理煤炭工业与其他行业、煤炭工业与区域经济、煤炭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第二,必须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以组建大集团为重点,提高产业集中度;以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离社会职能为内容,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必须坚持科教兴煤。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煤炭工业,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第四,必须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打破单一产业、单一经营的格局,积极发展与煤炭关联度较强的产业;加强大型煤炭基地建设,鼓励大型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经营,推进小型煤矿联合改造,推动产业升级。第五,必须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完善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第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职工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提高职工生活质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深入贯彻落实《若干意见》要在扎实推进上下功夫

“十一五”期间是加快建设新型煤炭工业体系的关键时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精神,意义重大,时不我待。一是我国经济正在步入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精神,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二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精神,促进煤炭工业科技水平提高;三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精神,促进煤炭工业整体素质的增强。

在煤炭工业发展环境逐步改善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若干意见》还面临诸多困难,存在需要认真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到位,部分单位重视不够,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主动性有待进一步增强。二是有关政策措施没有落到实处,有效的规章制度在少数地方落实不力,特别是在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三是贯彻落实《若干意见》较计划进度仍有差距,亟待加快推进。四是部门协作的潜力仍没得到充分挖掘。五是煤炭企业税费制度尚待完善,分离企业办社会难度大。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针对新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若干意见》,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更大的功夫,努力做到整体推进、务求实效。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要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结合起来,全面认识煤炭工业在我国能源和环境安全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准确把握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继续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统一思想认识,积极营造建设新型煤炭工业体系的良好氛围,努力形成上下配合、齐心协力抓落实的格局。

(二)求真务实,创新思路

只有把深入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转化为引领发展的实际能力,才能解决好建设新型煤炭工业体系中的实际问题,也才能通过科技进步、调整结构、加强管理,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要联系实际,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明确落实《若干意见》的指导思想、阶段性的目标和任务,提出深入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新途径、新举措。

(三)突出重点、强化安全

安全生产是关系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社会安定和谐的大事。保障煤矿职工生命安全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安全生产是煤炭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安全有利于发展,发展必须安全。要继续强化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全方位开展职工安全培训和教育,加大煤矿安全投入,重点做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促进煤炭产业和安全生产的协调发展。

(四)抓住契机,整体推进

当前,节能减排是全国工作重点,煤炭行业节能减排的任务艰巨,到“十一五”末,单位GDP能耗要比2005年下降20%,原煤入洗率由2005年的32%上升到50%,煤矸石、煤泥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由43%上升到70%,矿井水利用率由44%上升到70%。这些都是硬指标,必须完成。各地要按照煤炭工业节能减排的目标和任务,逐级分解,明确责任,把各项节能减排的政策和措施落到实处。要以节能减排为契机,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大基地、大集团建设,防止产能过剩,促进煤炭产业稳定发展。

(五)加强协调,促进落实

深入贯彻落实《若干意见》,建设新型煤炭工业体系,涉及众多部门和单位,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各部门、各单位要从大局出发,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明确责任义务,改进方式方法,整合各方力量,提高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实效性。《若干意见》分解的40项任务中,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要抓紧贯彻,务必早见实效;尚未完成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快进度,争取按时保质完成。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搞好配合,尽快使《若干意见》确定的各项政策措施,在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的实践中发挥作用。

发展意见 篇12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落实工业强省战略, 以“禁实”、“限粘”和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为主线, 以节能减排、节地利废和改善建筑功能为目标, 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动力, 以发展优质新型墙体材料为重点,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调整产品结构, 加快提升装备水平, 加快信息化建设, 提高新型墙体材料行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推动新型墙体材料健康发展和广泛应用, 推动新型墙体材料行业规模化、管理现代化、装备自动化、生产标准化, 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循环、低碳科学发展, 为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作出新的贡献。

二、发展目标

通过三年努力, 全省新型墙体材料行业力争实现“三个全面覆盖、两个重点突破、一个显著下降”。

“三个全面覆盖”, 即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全面覆盖、机械化自动化全面覆盖、清洁生产审核全面覆盖。到2015年, 省新型墙体材料目录内企业全部建立实验室, 操作人员全部经过培训、考试合格;省新型墙体材料目录内企业全部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工艺;省新型墙体材料目录内企业全部完成第一轮清洁生产审核。

“两个重点突破”, 即城市城区“限粘”和县城“禁实”工作取得重点突破、信息化系统应用取得重点突破。到2015年, 全省30%以上的城市城区实现“限粘”, 50%以上的县城实现“禁实”;信息化系统应用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应用。

“一个显著下降”, 即到2015年, 全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生产能耗比“十一五”末下降20%。

三、产业布局

尊重市场规律, 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加强规划引导, 加强政策支持, 加快形成结构完整、优势明显、各具特色的行业发展新格局。一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利废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在以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尾矿砂等大宗固体废弃物产生和堆存量大的地区优先发展高档次、高掺量的利废新型墙体材料产品。二是突出重点大力推进新型墙体材料主导产品的创新发展。烧结类产品要提升产品档次, 研发高孔洞率、高效节能的烧结空心砌块, 并形成主导产品;蒸压类产品要丰富产品种类和功能, 研发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并配套生产砌筑、抹灰、界面专用砂浆, 提高专业化水平。三是拓展延伸新型墙体材料产业链, 促进本省新型墙体材料机械技术装备的发展和提升。加强江西振大、万安锅炉、天力电子等新型墙体材料机械技术装备制造企业、相关科研单位与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对接, 促进产业链各环节的有机结合, 鼓励研究开发大型化、精细化、成套化技术装备;引导鼓励使用本省先进生产工艺、自动化机械技术装备和信息化系统。四是强化产业优化布局的政策引导和支撑。研究修订新型墙体材料目录, 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 对符合全省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布局的主导产品和重点项目, 给予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政策倾斜。促进新型墙体材料又好又快发展和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实现墙体材料革新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四、主要任务

(一) 培育优势企业。

加强政策引导, 鼓励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做优做强。引导和推进企业进行联合重组, 鼓励规模化、集团化经营, 形成一批新型墙体材料企业集团, 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培育壮大优势企业, 提高行业生产集约化水平;优化产业结构, 鼓励企业多元化发展;引导企业争创品牌产品, 鼓励规模企业、优质产品走品牌经营之路。

(二) 推进清洁生产。

省新型墙体材料目录内企业力争在2015年前完成一轮清洁生产审核。严格执行《江西省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试行) 》和《江西省烧结制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试行) 》, 通过推进清洁生产审核评估, 提升技术装备, 优化生产工艺, 减少污染物排放, 降低产品生产能耗;鼓励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探索试行合同能源管理等新模式。

(三) 注重转型升级。

继续开展转型升级示范企业认定工作。鼓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 建立产品质量控制体系, 实现产品标准化生产;鼓励蒸压类产品生产企业使用高效锅炉, 提高锅炉自动化控制、小型锅炉高效燃烧等技术水平, 提高蒸压釜保温性能和蒸汽利用效率, 采用去底皮翻转、砌块分离等技术装备;鼓励烧结类产品生产企业采用高效挤出设备、4.6米以上大断面节能隧道窑、高效炉膛结构、焙烧自动控制系统、自动码坯、自动打包和装卸等新技术、新装备。

(四) 提升创新能力。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鼓励企业自主研发符合节能建筑设计标准要求的高品质新型墙体材料产品;抓紧编制和完善新型墙体材料建筑设计、施工应用技术规程和图集, 为新型墙体材料在节能建筑中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五) 加速信息化建设。

围绕生产自动控制、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和使用、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缴返退等关键环节, 加速推进信息化建设。到2015年, 力争建立省、市、县、企业四级信息化网络, 推进信息化在新型墙体材料行业的应用和融合, 以信息化带动行业发展, 以信息化促进墙材革新管理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 加强组织协调。

各设区市墙革 (改) 办要研究制定本地区墙体材料革新工作目标, 建立责任制, 细化措施, 落实任务;要加强与国土、建设、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 形成工作合力。

(二) 加强行政执法。

以行政执法有力推动“禁实”、“限粘”工作, 为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各设区市墙革 (改) 办加强依法行政, 严格行政执法制度, 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要严格查处生产使用粘土砖的行为, 切实有效推进全省禁止使用粘土砖工作;对有条件的粘土砖生产企业, 要积极做好服务和引导, 支持和鼓励其转产新型墙体材料。

(三) 加强基金管理。

各级墙革 (改) 办要进一步加强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征收和使用管理, 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规定;要强化专项基金征收, 做到应收尽收、及时足额, 坚决制止违规减免缓征专项基金的行为;要严格专项基金返退, 及时受理返退申请、组织工程验收, 符合返退条件的, 要限时办结、按比例足额返退;要规范专项基金使用管理, 加大对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的支持, 严格执行年度专项基金补助指导意见, 充分发挥专项基金的引导作用。

(四) 加强目录管理。

省墙革办将根据国家产业政策, 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我省实际, 修订完善《江西省新型墙体材料目录》。严格执行产业政策, 严格审核把关, 严格产品认定;按照国家产业政策, 进一步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探索研究产品能效标识认证。

(五) 加强服务引导。

要加强对生产企业的服务引导, 促进新型墙体材料平稳健康发展。各设区市墙革 (改) 办要充分发挥投资、税收和专项基金等经济政策的引导、扶持和调控作用, 鼓励企业转型升级, 提高市场竞争力, 促进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要加大企业清洁生产推行力度, 引导企业实施锅炉窑炉等用能装备节能改造, 推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要加强省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和产品目录管理, 及时向社会提供新型墙体材料信息、技术服务;要探索建立重点企业服务机制, 协调财税、电力等多部门工作。

(六) 加强科研配套。

加快研究制定和完善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应用技术标准体系和配套材料, 制订新型墙体材料技术指南、应用技术规程、图集等相应标准, 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鼓励生产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研究开发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 科技含量高、利废效果好、节能效果显著的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鼓励生产企业有效利用各类工业固体废弃物、尾矿砂、河湖淤泥和建筑垃圾。

(七) 加强宣传培训。

各设区市墙革 (改) 办要加强教育和培训工作, 切实提高队伍素质;要不断创新学习培训方式方法, 经常性地开展主要业务工作培训。要围绕墙材革新工作重点, 加强政策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要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与监督作用, 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和墙体材料革新网站等媒体, 努力营造促进新型墙体材料行业快速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上一篇:特色网站下一篇:医患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