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速度

2024-10-08

执行速度(精选3篇)

执行速度 篇1

1 显存内数据的顺序存取到非顺序显示

计算机对按顺序存取的数据处理和显示时速度很快。但在图像处理中也许会遇到数据非顺序处理并显示的要求。下面以雷达回波消隐的显示为例进行说明。

我们知道雷达是径向扫描, 扇扫显示, 而普通PC计算机使用的是光栅扫描;并且仿真雷达回波消隐的位图数据在显存中是顺序存放的。因此在回波信号的仿真时需要进行极坐标到直角坐标的变换, 以及回波消隐显示时回波数据的非顺序显示。

对某一时刻, 扫描内存中位图数据的所有像素 (1000×1000) , 以确定其当前是否应该显示, 如果显示, 又如何显示, 其循环量和计算量是当前PC计算机在屏幕刷新周期内 (1/60s) 无法完成的。

如图1所示, 将雷达屏幕上的点以扫描中心 (Ox, Oy) 为圆心, 按度数分成360份。

建立一个2维动态数据表Degree[i][j], 0<=i<360, 0<=j

如图1所示, 每个像素点Degree[i][j]用 (x, y, L, D) 4个值表示。其中x, y表示该像素点的平面直角坐标, L表示该像素点的原始亮度, D表示该像素点与所在角度右边界的圆弧弧度 (计算回波消隐时用到, 相对π归一化) 。特殊的是, Degree[i][0]。x表示Degree[i]内, 即第i度内回波点的个数, 其余3个值没有定义。由于雷达每旋转一周Degree[i][j]中的内容都有可能要更新, 所以称Degree[i][j]为动态数据表。

初始化时, 逐点扫描位图中的像素, 以确定该像素属于哪个Degree[i], 从而将内存中顺序存放的数据按扇形分布, 存放在另一块内存Degree[i][j]中, 对Degree[i][j]中的数据按顺序处理并拷贝到显存显示就得到了雷达回波消隐显示画面。可以看出, 显示时是对Degree[i][j]进行顺序处理并显示的, 因此数据处理和显示处理速度大大提高。

通过动态数据表, 完成了极坐标到直角坐标的变换, 以及回波消隐显示时回波数据的非顺序显示, 从而保证了雷达回波消隐图像流畅的显示。一些技术细节详见文献[1]。

2 查表计算

将计算变成查表, 能够极大减少应用程序执行时间。查表计算特别适合于程序中牵涉大量关于整数数据之间计算的场合。例如, 屏幕像素点之间的距离、相对方位;整度数的三角函数;点到某特定直线的距离等等。

下面以扇形内的像素点到扇形边界的弧度计算为例, 说明查表计算的应用场合。

在雷达回波消隐显示的处理中, 除了要知道当前时刻应该处理的动态数据Degree[i], 还要知道Degree[i]中像素点的消隐时间t, 消隐时间t就和图1中的D相对应。下面是弧度数据表Hu[x][y]的生成方法: (1) 计算 (x, y) 相对 (Ox, Oy) 的方位A (也可以用查表法) ; (2) d= (i+1) /180×pi-A; (3) Hu[x][y]=d。

以后在计算屏幕像素点 (x, y) 距离其所在扇区右边界的弧度时, 可以直接通过查表Hu[x][y]得到。

从上面分析和应用看出, 只要计算函数的输入参数是整数, 就可以采用查表计算。

3 数据结构制定

程序如果要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 数据结构也会极大影响应用程序执行时间。

当前PC计算机的操作系统都是64位, 因此数据结构的基本单元的大小应该是64位的整倍数, 并且基本单元内部的数据的大小也尽量一致。以1中动态数据表Degree为例。Degree的基本单位为Degree[i][j], 用 (x, y, L, D) 4个值表示。屏幕像素点坐标x和y一般不大于2000, 因此用2字节的短整数足够表示;像素点亮度L一共256级, 用1字节的无符号字符也足够表示;D为一浮点数。这样, (x, y, L, D) 的大小为2+2+1+4=9个字节, 72bit。但在程序的执行中发现, 雷达回波全屏消隐 (1/60秒内处理完Degree中所有像素点) 图像发生抖动;减少同时消隐的回波数据, 直到1/60秒内只处理Degree中175度内的像素点信息时, 雷达图像抖动消失。

如果 (x, y, L, D) 用 (int, int, int, float) 数据结构表示, (x, y, L, D) 的大小为4+4+4+4=16个字节, 128bit, 虽然数据结构的大小增加将近1倍, 但128是64的整倍数, 计算机存取的速度反而更快, 应用程序在1/60秒内处理完Degree中360度内的所有像素点, 做到了全屏消隐。

Degree中大概有1M像素点, Degree所需的内存从9M增加到16M。对于当前1到2G内存的PC机, 这不仅不会给PC机性能造成任何影响, 反而使应用程序的运行速度大大提高。

因此, 在不需考虑数据结构大小的情况下, 所有数据都用4字节的数据类型, 可极大提高大型数据结构的处理效率。

4 利用近似公式将指数和乘除计算转变为加减运算

在计算机图像处理显示中, 计算的些许误差不会对显示效果产生影响。例如在仿真雷达回波消隐的计算中, 荧光制的雷达一种典型余辉消隐函数为:

其中B0是初始亮度, ζ是和荧光质有关的一常数;t是消隐时间。如果直接用 (1) 式, 假设Degree中数据有50万个, 那全屏消隐就需要应用程序在1/60秒内作50万次指数和100万次乘法计算, 这是PC计算机不可能做到的。

但是如果考虑到ζt<1, 就可以利用指数函数的2级级数近似表示:

将B0ζ视为常数, 还是上面Degree, 那全屏消隐就需要计算机程序在1/60秒内作50万次加法和50万次乘法计算, 这是当前PC计算机可能做到的。

5 DirectDraw图形处理技术

在上面的讨论中都是针对像素点数据的处理, 并且都是采用的一定编程技巧来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

在PC计算机图形处理中有一种技术:DirectDraw, 它是DirectX技术的核心, 是一组视频和2D图形控制组件。它是一种软件接口, 它允许用户直接对显示内存操作, 快速直接存取, 利用硬件的位块传输、页面切换操作和缓冲区翻转功能, 使图像的显示速度足够快, 能满足图像处理和显示的实时性要求。它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硬件的处理功能, 可以说是当前最快的计算机图形像素处理方法。

5.1 DirectDraw主画面和后备画面

所谓画面 (surface) , 就是指计算机显存或内存中的一块连续区域。而主画面 (primary surface) 就是与屏幕显示直接对应的一块显存或内存, 修改主画面即修改显存就是改变屏幕的显示;离屏图面 (off-screen surface) , 也称为后备画面, 它是和主画面一模一样的画面, 它不直接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如果显示静止画面, 那么可以直接对主画面操作;如果要显示动态画面, 例如雷达回波的消隐, 如果将回波显示数据直接对应到主画面上, 那么图像就会产生闪烁和跳动。

为此需要将回波显示数据先对应到后备画面上, 得到屏幕下一帧显示的图像, 然后通过复制, 将备用画面上的图像复制到主画面, 完成图像的改变。利用这种办法, 可以消除画面的闪烁, 并且当屏幕在显示当前主画面图像时, 可以同时在后备画面上形成下一帧回波图像, 即提高了长余辉图像的处理和显示速度。

5.2 DirectDraw调色板技术

所谓调色板, 就是建立256色索引, 而这256色是从24位色中任意选取的。在调色板与主画面建立联接后, 当需要给屏幕上的点赋予调色板上的某一颜色时, 可以直接使用索引值操作。由于此时是对单个字节的处理, 所以速度相当快。如果需要对显示画面的每一个像素点颜色逐个赋值, 采用调色板技术对像素点着色的效率非常高。例如, 雷达的回波图像颜色是同一颜色, 只是灰度不同, 因此我们从24位色中取出256种颜色相同但灰度不同的色值, 当雷达屏幕上某一点有回波时, 随着消隐时间的变化, 赋予相应灰度色值, 由亮到暗, 从而仿真回波的消隐。这就可以利用DirectDraw中的调色板技术。

例如我们生成如下的“白色”调色板palette:

即调色板内共有256种色值, 每个色值的红、绿、蓝三原色的深度相同, 因此合成后调色板的256个色值都是白色, 只是灰度不同。

当调色板与创建的主画面、后备画面连接后, 对屏幕 (x, y) 像素点赋灰度为i的色值时, 可如下赋值:

其中DisplayBuffer是显存数组, 与主画面、后备画对应, IPitch表示水平内存的间距, x+y*IPitch就表示 (x, y) 对应在内存中的位置。

用索引赋值可以极大提高屏幕像素点赋颜色值的速度。

5.3 页面交换技术

可以用memcopy将后备画面形成的下一帧图像复制到主画面, 循环往复, 形成动态画面的显。但memcopy是通过软件实现的, 其效率低下, 无法满足视频帧速率 (每秒至少24帧) 的要求。

DirectDraw中的有一个函数:Flip函数, 它是利用硬件来实现后备画面到主画面的复制, 几乎没有延迟, 就像直接翻页一样。其原理如图2所示:

在画面交换当中, 是将后备画面的内容复制到主画面, 而不是将后备画面变成主画面。采用此页面交换函数, 只要我们软件系统能在最低视频帧速率时间, 即1/24秒内将下一帧显示数据写入后备画面, 那么硬件系统就可以保证流畅动态画面显示, 当然帧速率高低还是由硬件系统决定, 一般每秒60帧。

6 结束语

本文讨论了几种提高程序运行速度, 特别是关于图像像素点快速操作的方法和技术, 并完全运用于笔者编写的高分辨率全屏长余辉雷达回波模拟显示的应用程序中。上述方法和技术对高分辨率 (1024×1024) 、全屏长余辉的雷达回波显示仿真起到了极其关键作用。

摘要:应用程序执行的速度越快越好。讨论了几种提高应用程序运行速度的方法和技术。通过编写实际应用程序, 证明这些方法和技术非常适合应用在短时间内 (如在帧周期里) 处理并显示大量的像素点的应用程序中。

关键词:像素,执行速度,顺序存取,非顺序显示,查表,数据结构,DirectDraw

参考文献

[1]程玉荣, 刘忠义, 刘鸿.基于动态数据表的实时高分辨率雷达回波显示[J].系统访真学报, 2008 (4) .

[2]韩瑞新, 刘小红, 朱红胜, 祝笑舟.基于光栅扫描的雷达显示系统仿真[J].计算机仿真, 2005 (11) .

[3]刘翠海, 温东.光栅扫描显示器上实现PPI雷达长余辉仿真[J].计算机访真, 2002 (2) .

[4]刘翠海, 王文清, 袁满.一种支持雷达P显仿真的实时坐标变换策略[J].系统仿真学报, 2002 (9) .

[5]丁鹭飞, 耿富录.雷达原理[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6]李勤, 刘以倩.数据结构[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

[7]叶评.高分辨率光栅扫描雷达显示系统的发展方向[J].现代雷达, 2006 (3) .

[8]DAVID F.ROGERS.计算机图形学的算法基础[M].石教英, 彭群生, 等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执行速度 篇2

开贤学校何山川

【摘 要】具有执行力度的中层干部是决定学校发展速度的关键。认真执行领导的决策、尽职尽责、脚踏实地、严以律己、勇于创新,用高度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去做好本职工作。做了需要自己做的,同时还要做了自己应该做的。这样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才能稳步提高。

【关键词】: 中层干部执行力学校发展

【正文】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参与市场竞争的软实力,它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速度。中层干部执行力的培养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除了在提升校园文化,更新办学理念的同时,还应注重中层干部执行力的培养。

我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余世维在总结中国企业日常运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时指出“四个缺乏四个依靠”,即缺乏有针对性的经营计划,依靠老板的感觉打仗而不是靠脑子打仗;缺乏明确的岗位职责与职能分工,依靠老板的感觉用人而不是业绩用人;缺乏对经营过程的制度化管理,依靠老板的感觉经营而不是靠科学的管理经营;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办法,依靠老板的权威与亲情而不是靠制度和文化凝聚人。

概言之,计划系统、岗位职责系统、效果检查系统、结果的考核系统这四要素是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我们学校在以前,的确存在工作计划性差、岗位职责不甚明确、检查落实不够、年终考评印象等问题。近年,我校正式推行制度化管理,目前,我校已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计划系统、岗位职责系统、效果的检查系统、结果考核系统。年初有学年工作计划,学期工作计划,每个月还有落实计划的重点工作安排;体系文件里准确描述了部门和人员的岗位职责;考核组不定期对学校各处室及校区的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年终根据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与薪酬挂钩。现在我们学校这四个系统完备且运行良好,可目前经营上却出现了一些偏差、教育教学质量滑坡、顾客满意度出现危机、办学规模呈现了萎缩趋势。什么原因?我认为,除了社会上许多民办、私立职业类学校鱼目混珠、不正当竞争给学校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外,主要原因是我校部分中层干部执行学校决策的执行力不强,对四个系统要求执行不力或者说工作责任

心不强致使学校正确的决策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等原因造成的。所以我认为,我们学校想要在激烈的职业教育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除了要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外,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力是关键的关键。

一、什么是执行力

执行的学问是什么?美国著名管理学家保罗·托马斯在《执行力》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作为经理人,作为领导,我们缺乏的就是执行力。多年来,我们在总结、寻找自己办事效率低下的原因时,一直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制定了太多的规章制度或计划,但都流于形式,最终都没有落到实处。对于经理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制定了多少计划,而是做了多少事。决定成败的不是目标,而是措施。执行就是做事。没有什么比做事更重要的了。

我们学校的现状何曾不是这样呢?每当校长或主管领导跟踪事情的进展情况时,我们的一些中层干部往往会说:我安排了呀,我给谁谁布置了呀,你看我这儿还有会议记录呢,等等。中层干部是学校方针决策的执行者而不是决策者,如何把停留在书面上的东西付诸实施,主要靠我们这些中层干部去亲自做、去一一检查落实。中层干部一旦接受了任务,就要不折不扣地去执行,不能有任何的理由或托辞。而我们中间一些人总是能随时随地找出一大堆堂而皇之的理由为自己完不成任务而开脱,这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行为,此为其一。

其二,对于自己精力有限完不成而需要把一部分任务分配给部属或其它同志时,中层干部切记在完成好份内工作的同时做好对属下的督促和检查。只有不断检查督促才能加快工作的进度,才能找到属下工作的效果和差距,以便及时修正。如果只是布置安排任务,没有必要的检查督促,而或只是一味地发号施令而不去做事,结果都会大打折扣。工作落实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就失去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层干部的执行力现状

美国著名学校ABB的原董事长巴尼维克有一个观点就是:“一个学校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

中层干部的执行力有两个部分,一是业务执行力,另一个是管理执行力。执行力不够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度”上:

高度:学校的决策方案在执行的过程当中,标准渐渐降低、自我取舍,甚至完全走样,越到后面离原定的标准越远。

速度:学校的计划在执行过程当中,经常延误,有些工作甚至不了了之,严重影响了计划的执行速度。

力度:学校制定的一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力度越来越小,许多工作做的虎头蛇尾,没有成效。

中层干部目前出现的一些负面现象

第一,“上边想、下边望,中间有个顶梁杠”,意思是学校很多想法、目标、创新的东西一到中层干部那就顶住了,像个“肠梗阻”。

第二,忙就是好。很多中层干部认为“忙就是好”,越忙越好。但忙得是不是有效率,忙得是不是发挥了中层干部该有的作用,考虑得不多。

第三,归罪于外。很多事情归罪于学校领导、归结于学校、归结于社会、归结于下级,归结其它部门等等。认为下级现在能力比较差,学校管理跟不上,领导水平也不行,所以有些事情自己也没有办法。

第四,存在“等、靠、要”思想。很多中层干部不去创造条件,而是等条件具备了再说。

第五,局限思考。有些中层干部只考虑部门利益、小集体利益,不从全局利益考虑问题,导致了部门分割,相互不配合,甚至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拆台等现象。

三、如何提高执行力

怎么去执行呢?余世维先生总结了八个字“认真第一,聪明第二”。我的理解是先脚踏实地去做事,不能图一时之快走捷径。而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些中层干部做事马马虎虎,完不成工作还耍小聪明搪塞领导,工作不踏实、不认真,推三拖四,变着法糊弄领导,但最后总归是失败的。

所以执行的第一,要务是认真,这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时代越发展,技术越进步,越要求认真。因为即使一个很微小的细节错误都有可能会给学校、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身边因工作失误给他本人和学校工作带来损失的例子还少吗?只不过有些人不愿意承认或不敢承认罢了。另外还有就是责任心的问题。对待工作要有主人翁精神,要像自己家里的事情一样去做好工作,认认真真、兢兢

业业、一丝不苟。既要惜时如金、严以律己,又要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用高度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去做好本职工作或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只有大家都这样,学校的各项工作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学校的业绩也能蒸蒸日上。

第二,是不能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经验主义(这实际上是认真执行的一各个延伸)。我们学校这种现象比较严重,而且也是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全体教职工的质量意识、规范意识、顾客意识等都有较大的创新和提高,我感觉欠缺的是有些中层干部不能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而是盲目地服从、教条地执行规定或条款、一味地盲目填写表格,表面上呈现给审核人员的质量记录非常整齐、干净、整洁,但非常不实用,跟教育教学实际相距甚远,用专家的话说“不仅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还带来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人员,特别是中层干部不要盲目地执行命令,要有创新,更多地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把质量体系的要求真正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不图形式但求实效,创造性地完成好教育教学服务的本职工作和领导交给的其它工作。第三,不仅做了需要自己做的,同时做了自己应该做的。这里又牵扯 “不仅做了需要自己做的,同时做了自己应该做的”格言。我们的一些人不就这样吗,只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而不会去想想除了领导需要我做的我还应该做些什么,这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信使,我们应时常提醒自己这个月的重点工作我完成了,日常工作我也做得很好吗?除了领导安排的工作,我还应该做哪些呢,不断提醒自己,追求圆满,追求无失误,既要考虑到本部门利益也要考虑到学校的整体利益。这才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具体体现,也才能真正体现执行力,从而更好地完成份内的工作。

四、中层干部在与自己平级或平行的中层干部面前又是什么角色?

如果学校里全体中层干部都能够将其他部门和同事看成自己的内部客户,那些互相扯皮、推诿、相互指责、彼此埋怨的现象就会大大减少。

中层干部面临的尴尬

曾经他们是队伍里的“领头雁”遥遥领先,现在却成了戏台上的“跑龙套”摇旗呐喊。他们就是学校的中层干部,他们在学校经常面对一些尴尬。

(1)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的失调造成的尴尬

虽然他们是基层工作中的佼佼者,讲台上面对学生讲课滔滔不绝,主席台上面对教工讲话却拙嘴笨舌,面对书本上的难题游刃有余,面对工作中的矛盾无从下手。

(2)使用和培养的失调造成的尴尬

一般情况下学校都非常重视中层干部,但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中层领导的业务培训是个空白和盲区。对中层干部的待遇是个盲区。

(3)体制带来的尴尬

体制带来的尴尬让中层干部身份模糊.(4)职责与分工带来的尴尬

有一种情况不能不引起注意,即职责和分工问题。从表面上看,学校中层干部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但熟悉学校管理的人都知道分工明确很难做到。因为学校管理的作用对象和目标指向高度统一,集中表现在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职责和分工问题存在两种隐患:第一是推诿,第二是相互指责。由此造成中层干部间不团结、不合作影响全局工作,造成中层干部之间的尴尬。

中层干部不仅工作辛苦而且责任重大,但让他们觉得 “委屈与尴尬”的远不止这些。冲在最前面的是他们,可是一旦成功了荣誉却离他们很远,而是校长领导有方、教师工作努力、学生本来就是可造之材;但是如果失败了却要承担大部分责任和面对来自上、下两方面的指责和平级之间的观望甚至是嘲笑。教学质量下降,人们首先责怪教务处主任,学生违纪增加人们首先批评政教主任和班主任,设备与设施出现问题人们首先质问后勤主任。的确,以上这些工作是中层干部的份内之事,不可推卸责任,问题是中层干部权利有限,难以承担这么大的责任。正因为如此中层干部在解决和处理一些问题时,经常遇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

五、如何提升中层干部的领导能力

1、中层干部应具备的能力

(1)分析能力(2)表达能力(3)沟通能力(4)行动能力

(5)创新能力(6)管理能力(7)承压能力(8)学习能力

(9)协作能力(10)哲学思辨能力

2、善于“处世”中推进工作

对领导:敬上而不唯上。

对社会:圆通而不圆滑。

对下级:信赖而不依赖。

对自己:稳固而不顽固。

六、管理工作建议

1、抓规范:法律,制度,程序。

2、抓落实:理解,策划,组织,执行,协调,总结。

3、抓绩效:主动,责任,方法,高效,质量。

【结语】

如果学校每一位中层干部、每一位管理人员、每一位教职员工尤其是每一位中层干部都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都能认认真真地执行领导的决策,具有很强的执行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肯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我们创建市一级学校才有可能如期实现。同时,作为私立学校,不调整好各级的薪金问题,让各级人员稳定情绪,使教职员工爱岗敬业也就难上难了。

【参考文献】

1、《赢在执行》余世维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2004年9月第一版

2、《执行力》美·保罗·托马斯著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2003年6月第一版

3、《职业意识训练与指导》 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4年7月

执行速度 篇3

1 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设

1.1 战略执行速度和组织绩效的关系

时间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资源, 是企业创造并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彼得·德鲁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中就指出“时间是世界上最稀缺的资源, 没有任何替代品, 也没有任何弹性”。Stalk[3]正式提出“时基竞争” (Time-based Competition, TBC) 概念, 强调通过压缩各个运营环节的时间周期以提高企业对顾客需求的响应速度。这种时基竞争战略旨在提高企业对市场的敏感性和反应能力, 在满足消费者追求的同时使企业始终保持其在本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当今市场竞争的焦点已转向时间、速度,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并不是大吃小, 而是快吃慢”[4], 迅速快捷的战略执行能够加快产品创新速度和交货速度[5], 增强顾客忠诚度、促进差异化、增加顾客感知到的价值水平, 进而获得价格溢价、更高的市场份额以及现金流 (Stalk) 。从整体上来说, 企业若能快速执行战略决策, 可以提高组织绩效。由此, 提出假设1。

假设1:战略执行速度对组织绩效有正向影响。

1.2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战略执行活动是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响应, 目的是提升企业绩效[6], 但速度对不同行业的企业的作用是不同的[7]。麦肯锡公司1983年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对于那些生命周期较短、市场份额迅速增长、价格迅速下跌的产品, 速度比运营成本重要。但是, 在发展缓慢的市场中, 产品的生命周期较长, 市场增长速度慢, 产品本身的成本则变得非常重要。环境动态性 (Environmental Dynamism) 指的是一个行业的技术和需求变化的程度和频率, 以及这些变化的可预测程度[8]。在变化速度快的行业, 需要企业快速决策并加以迅速执行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9], 尽快建立优势, 提高组织绩效;而速度变化慢的行业对战略执行速度要求就没有那么迫切, 快速执行带来的成本增加反倒减少了企业的利润。由此, 提出假设2。

假设2:环境动态性在战略执行速度与组织绩效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当环境变化快时, 加快战略执行速度会带来更高的组织绩效;环境变化慢时, 加快战略执行速度降低组织绩效。

1.3 组织资源的调节作用

资源基础观 (RBV, Resource-Based View) 认为公司内部的资源对公司获取经济利润并维持竞争优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0]。战略执行实际上是一个资源配置和消耗的过程, 快速的战略执行意味着战略执行的动作在时间上的压缩, 这会导致人力资源耗费强度的增加和协调费用的增加;另一方面快速的战略执行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技术手段, 会带来更多的物质资源的消耗。资源环境会对组织的创新策略产生一定的影响[11]。总之, 加快战略执行就是一个资源换速度的过程。组织的可用资源充足, 则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实施战略、取得更好的绩效;如果没有足够的组织资源而一味地加快战略执行速度, 结果就只能是战略动作做不到位、战略意图得不到全面实现, 则企业绩效不会太好。由此, 提出假设3。

假设3:组织的可用资源在战略执行速度与组织绩效之间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当组织的可用资源充足时, 加快战略执行速度会带来更高的组织绩效;当组织可用资源不足时, 加快战略执行速度会降低组织绩效。

基于上述假设, 本研究提出战略执行速度、环境动态性、组织可用资源和组织绩效的关系模型, 如图1所示。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信息

本研究共向江苏、上海、山东、广东、安徽、和辽宁5省一市的140家企业发放问卷。为保证回收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调查问卷均采用现场发放以及匿名填写方式, 实际回收120份, 剔除数据不合格和数据值异常的样本, 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10份, 有效回收率达78.57%, 回收情况比较理想。问卷调查行业主要包括化工、电子、生物医药、建筑、金属加工、纺织以及零售等行业, 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2 变量测量

企业所处地域、企业类型和前一年度的绩效均对组织绩效有一定影响, 故在本研究中作为控制变量。经营区域和企业类型均设置成0—1虚拟变量, 前一年度绩效即公司上一年度的利润 (Profit) 。

本研究涉及到的主要构念包括战略执行速度 (Speed, Speed of implementation) 、组织绩效 (P, Performance) 、环境动态性 (ED, Environmental Dynamism) 和组织可用资源 (RA, Resource Availability) , 均采用西方成熟的组织行为量表, 经过双向翻译, 语义清晰, 以确保问卷涉及的所有条目均符合中国情境。战略执行速度的测量用Dooley等[12]的定义:“从承诺开始战略执行到新战略完全融入组织运行所需花费时间”, 以月数计量。组织绩效即公司的财务绩效。环境动态性和组织可用资源均采用Miller和Friesen的量表, 统一为5点式likert量表[13]。其中, 环境动态性包括5个条目:公司营销策略的变化频率, 公司产品或服务的变化速度, 竞争者行为可预测程度, 顾客需求和偏好可预测程度, 企业改变市场行为的频率;组织可用资源包括4个条目:公司可以运用的资金非常充足, 公司的技能型员工贮备充足, 公司原材料等物质供应非常充足, 公司管理能力足以应付各种需要。

2.3 信度和效度检验

本研究采用Cronbach's Alpha系数来检验量表的信度, 结果显示Cronbach's Alpha值均大于0.7 (如表1) , 表明本研究所采用的测量信度较好且内部结构良好。KMO为0.82, 大于0.8, Bartlett’s球形检验值χ2为239.87, 在0.001水平显著, 表明测量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结果见表2所示。基于主成份法清晰地提取了4个因子, 旋转后各条目在相应的因子上的载荷均大于0.6, 在其他因子上的载荷比较小, 说明测量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

注:*P<0.05, **P<0.01, ***P<0.001 (双尾检验)

注:1) 提取方法为主成分分析法;2) 旋转法为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旋转在6次迭代后收敛

2.4 数据同源偏差检验

本研究的调查通过被试的自我报告完成。为尽量防止同源偏差的出现, 在研究设计上采用匿名的调查方式, 在问卷上明确标注所有问题答案均无对错之分。另外, 本研究中绩效和战略执行速度测量时采用的是客观指标, 可以缓解同源偏差问题。Harman单一因子检验结果显示, 所有条目形成4个非常清晰的因子, 解释的总方差达到72.35%, 在未旋转时得到的第一个主成分占到的载荷量是34.86%, 并没有占到大多数, 所以同源偏差并不严重。

3 研究结果

3.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系数矩阵

本研究涉及到的主要变量的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以及构念的Cronbach's Alpha值如表1所示, 组织绩效与战略执行速度在0.10置信水平负相关, 组织绩效与环境动态性、组织可用资源在0.001置信水平正相关, 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回归检验。

3.2 多元层级回归分析

本研究构建的理论模型是调节作用模型, 依照Baron和Kenny[13]的分步回归方式检验环境动态性和组织可用资源对战略执行速度与组织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 回归结果见表3所示。企业类型和经营区域两个控制变量设置成0—1变量, 限于篇幅, 这两个变量的回归结果不提供具体报告。

注:*P<0.05, **P<0.01, ***P<0.001 (双尾检验)

3.2.1 战略执行速度和组织绩效多元回归分析

第一步:以组织绩效 (P) 为因变量, 加入控制变量和自变量战略执行速度 (模型1) , 模型R2为0.012, F值为0.291, 不显著;自变量的系数为-0.083, 相应的T值为0.52, 不显著。说明战略执行速度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 假设1没有得到验证。

第二步:将战略执行速度 (Speed) 、环境动态性 (ED) 加入模型2, 模型2的R2为0.617***, 显著, 说明模型2成立。继续把经过中心化的Speed和ED的交互项加入模型, 模型3的R2为0.669***, 显著, 模型3成立。模型3相对于模型2的△R2为0.052***, 交互项ZSpeed*ZED的系数为0.358***, 在0.001的水平显著, 说明环境动态性 (ED) 对于战略执行速度 (Speed) 和组织绩效 (Performance) 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假设2得到验证。

第三步:以组织绩效 (P) 为因变量, 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战略执行速度 (Speed) 和组织可用资源 (RA) 得到模型4, 模型4的R2为0.576***, 显著, 说明模型4成立。继续把经过中心化的Speed和RA的交互项加入模型, 模型5的R2为0.612***, 显著, 模型5成立。模型5相对于模型4的△R2为0.037**, 交互项ZSpeed*ZRA的系数为0.201**, 在0.01的水平显著, 说明组织可用资源 (RA) 对于战略执行速度 (Speed) 和组织绩效 (Performance) 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假设3得到验证。

3.2.2 环境动态性和组织可用资源的调节作用分析

为更清楚地说明环境动态性和组织可用资源在战略执行速度与组织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 绘制环境动态性和组织可用资源的调节效应示意图, 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 环境动态性在战略执行速度和绩效之间起着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环境变化快的企业的战略执行速度对绩效有正向影响;对于环境变化慢的企业, 战略执行速度对绩效有负向影响。从图3我们也可以看出, 组织可用资源水平在战略执行速度和绩效之间起着正向调节作用:组织可用资源水平高的企业, 战略执行速度对绩效有正向影响;而对于组织可用资源水平低的企业, 战略执行速度对绩效有负向影响。

对比图2和图3可以看出, 图2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的斜率均大于图3, 图2两条线的夹角比图3的也更大, 说明就战略执行速度和绩效之间的关系而言, 环境动态性比组织可用资源的调节效应更明显。也就是说, 对技术和市场变化快的行业来说, 迫切要求提高战略执行的速度。这一点也可以从回归数据中得到验证。模型3的交互项的系数反映的是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 是0.358***, 而模型5的交互项的系数反映的是组织可用资源的调节效应, 是0.201**,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系数大于组织可用资源的调节系数。

通过分析环境动态性和组织可用资源的调节效应, 还可以解释假设1为什么没有得到验证。按照环境动态性水平分为高低两组, 结果绘制的战略执行速度和绩效的关系分别为正向和负向, 如果没有分组, 就是把所有的样本放在一起检验, 正向趋势和负向趋势混合在一起, 可能就不显著了。假设1检验的正是总体混合样本的战略执行速度和绩效的关系, 所以不显著了。这也说明了调节变量的贡献, 调节变量有可能会帮助我们在混沌的变量关系中提炼出明显的因果关系。

4 结论和展望

本研究的结论是:第一, 并不是对所有企业来说提高战略执行速度都能带来组织绩效的提升。第二, 战略执行速度对绩效的影响方式取决于环境的动态性和组织可用资源:环境变化快的企业, 提高战略执行速度有利于提升企业绩效, 而环境变化慢的企业, 提高战略执行速度反而有损于企业绩效;组织可用资源水平高的企业, 提升战略执行速度有助于提升企业绩效, 组织可用资源水平不足的企业, 快速的战略执行不利于企业绩效。

本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即本研究综合考虑了企业外部环境和组织内部的资源状况对企业战略执行的影响, 使得战略执行速度和绩效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精确, 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战略执行理论。

本研究的结论对企业战略管理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不同的行业在性质和特征上存在着很大差异, 新产品和新服务的步伐并非总是越快越好, 有时速度是次要的。战略执行速度和绩效之间不是简单的正向关系, 如果一味地强调速度, 则欲速而不达, 反而影响企业绩效。 (2) 企业面对快速变化的外部市场时, 应该快速决策、快速实施决策, 在竞争中占得先机, 获取好的绩效;如果是比较成熟和稳定的行业, 企业不宜盲目提高战略执行速度, 防止快速的战略执行耗费过多的资源, 影响企业的绩效。 (3) 企业要想提高战略执行速度, 必须要有足够多的资源贮备, 这样才能确保战略执行既快又好, 绩效才有保证。总之, 企业要根据自己所处的行业, 分析消费者需求变化、技术变革的速度以及自身的资源贮备水平, 从而选择一个比较恰当的执行速度, 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企业绩效[14]。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如快速的组织变革会带来短期内组织绩效的下降, 后期绩效恢复更快[15];快速的战略执行消耗更多的资源, 也可能会导致短期内企业财务绩效的部分下降、然后再恢复, 应该运用绩效的时间序列数据加以研究, 这样可以更好地反映战略执行对绩效的影响规律。未来有待于改进研究设计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摘要:构建战略执行速度与绩效的关系模型, 基于110家企业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战略执行速度对组织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战略执行速度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方式取决于环境动态性和组织可用资源数量。环境变化快、可用资源充足的企业的战略执行速度对绩效有正向影响;环境变化慢、可用资源不足的企业的战略执行速度对绩效有负向影响。

上一篇:美国人口普查下一篇:输入因素